体外循环预充接管操作步骤

体外循环预充接管操作步骤
体外循环预充接管操作步骤

体外循环预充接管操作步骤

插管操作过程:经皮穿刺静脉放置静脉套管

经皮穿刺动脉放置动脉套管

(接管时,需用50ml注射器边注入肝素盐水边接动、静脉套管,以防空气进入血管)预充和接管:

图:

连接:

连接1和3 (都是蓝色)

4、5

4是动脉接储血过滤器上方接口5是静脉接储血过滤器下方接口

2

12处接氧气

6、78、9、10按红蓝色连接

排气、接管:

连接完毕先夹闭储血过滤器下端静脉管道

3000ml+肝素1约1500ml

2000ml/分)

用血管钳夹闭储血过滤器上端管道(A)剪断接A插管

用血管钳夹闭储血过滤器下端管道(V)剪断接V插管

松钳

开机转流

第二章体外循环的设备和原理

第二章体外循环的设备和原理 要点: ●体外循环是由滚压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储血装置和管道组成,尽管传 统的储血装置在逐渐消失。 ●附加的装置还有热交换器、心肌保护装置、气体和微栓滤器。还有用于回收术野血液 以及用于心脏排气作用的左右心吸引。 ●目前使用的膜式氧合器是集储血和热交换为一体的,使用安全简单有效。 ●与滚压泵相比,离心泵的血液破坏小而且安装简便,但其费用高一些。它可以缩短病 人ICU的带管时间以及总的住院时间。 ●大量的经验表明在体外循环期间使用肝素涂层的耗材可增加生物相容性,减少病人的 全身炎性反应。 ●灌注师可以通过持续的流量监测,灌注压监测,酸碱平衡,氧合功能,肾功能,凝血 功能监测来确保机体各个脏器都能得到充分的灌注。 一、体外循环的历史 最初的人工循环是1812年Le Gallois从兔颈动脉灌注兔脑。自1848年到1853年Brown Sequard 发现将黑的静脉血暴露于空气中并震荡可以变成红色的动脉血,于是进一步用它来灌注独立的大脑标本。最早的鼓泡式氧合器就是Shroder在1882年同样利用空气与血液混合的原理来制作的。而两年以后V on Frey和Gruber 则发明了膜式氧合器,它避免了空气和血液在气泡的表面相接触。 1900年,Howell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肝素可以抗凝的特性,于是体外循环过程中就没有了凝血的风险。 最早在临床上应用体外循环是在1953年由Massachusetts医院的John Gibbon医生进行的,他们成功的修补了一例房间隔缺损的女性病人。1955年明尼苏达大学的C Walton Lillehei医生和其他人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仍然坚持发展这项技术和设备。 鼓泡式氧合器最早是在1956年被Rygg引入商业化生产。经过这些年的改进和发展早已不像最早的设备了,他们可以用完就扔掉了。整个氧合器的发展简史见表2.1。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那点事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那点事 前言 体外循环,就是包括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CRRT等在内得所有血液净化能够实现得必要条件。 为了保证体外循环过程得安全,目前所有得血液净化机器设置了很多监测与报警装置,对于这些设置与参数得理解与正确处理,客观上保证了血液净化治疗得安全进行。 首先,我们先瞧一瞧体外循环得示意图: 如图,这就就是一个简单得体外循环管路得架构,无论欧洲得,日本得,还就是国产机器,都有这些主要得核心配件,扩展开说,无论透析机,还就是CRRT,所有得血液净化类设备都有这些东西。 透析机在治疗过程中主要就是负责安全保护得,体外循环管道中零部件得话题,也会始终围绕安全话题展开。 整个得循环管路,我们可以划分为透析器前、后两部分: 每一个环节都就是为了治疗安全而设计,我们在使用与应用及管理时都要考虑安全性设计得原因与必要性。 首先来瞧瞧动脉压监测部分: 动脉压就是用来描述血管通路供血能力得,它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负值。如果通路不好就会触发动脉压下限报警。但就是,往往在临床上遇见得动脉压报警时,临床护士很少有一个合适得处理办法,因为临床护士也解决不了由于患者原因,手术原因导致得这一类报警。 这个报警让血透护士无所适从,很就是鸡肋、但就是YY0054~2010强制要求必须有动脉压。 如果通路流量有变化动脉压也相应变化,实际血流量低将导致动脉压低, 很多医院在泵前输注铁剂,就是用血泵将铁剂抽入体外循环管道,在动脉压平稳时就是可以实现得匀速输入得、但如果动脉压不稳定会怎样?比如患者在变动体位压到管路时,血管通路会短暂停止供血,此时血泵产生得负压,会导致铁剂快速被血泵抽入体外循环,甚至可能抽入空气。 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一旦会严重影响泵前输液速度,需要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在体外循环管路中得各个小壶,有一个共同得目标,就就是拦截空气。可以说小壶越多,空气进入人体得可能性就越小。但就是,小壶带来得不足,就就是增加了体外循环得容量。 体外循环容量在引血时,在回血时,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得冲击,理论上讲,体外循环容量越小,对患者得影响就越小、

血液透析预冲、上下机操作流程

一、血液透析预冲、上机操作流程 一、治疗前准备 1、用物准备:透析器、血路管、浓缩液、预冲盐水、穿刺针、注射器(导管用)、透析上机包、抗凝剂、手套等。 2、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帽子、口罩、手套。 3、环境准备:清洁整齐,减少人员流动。 二、操作程序 (一)一次性使用透析器(干膜)预冲程序 1、打开设备开关,按照操作程序连接浓缩液进行机器自检。 2、透析机自检通过,检查血液透析器及血路管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查看有效日期、型号。无误后打开透析器外包装,静脉端朝上放在支架上。 3、打开血路管外包装,检查血路管并夹闭各个侧枝小管夹子。 4、按血液运行顺序依次安装血路管,动脉血路管患者连接端固定于透析器支架上。打开泵门,按透析机要求安装泵管,透析器端连接于透析器动脉端,动脉壶反向安装在支架上,连接动脉压力感应器。静脉血路管连接于透析器静脉端,静脉壶从前面放入空气探测器内,静脉管路放入气泡夹内,连接静脉压力感应器,集液袋正向挂在输液架上。(血路管与透析器连接一端打开透析器血路一端的盖帽) 5、连接生理盐水在血路管动脉端,打开血泵开关以≤100ml/min的血泵流速进行预冲,当动脉壶充满液体后正向安装,打开肝素小管夹子冲洗小管。 6、当生理盐水充满透析器时,关闭血泵,将透析液管路正确连接到透析器上,透析器动脉端朝上,排出透析器膜外气体。 7、翻转透析器,静脉端向上,开启血泵,调整血泵流速至200ml/min,并用手不断摇动透析器以排尽透析器膜内气体。 8、整个管路充满液体后,调节动静脉壶液面在2/3 处。预冲液体量按照不同透析器说明书的要求去做,如无特殊要求,不应少于500ml 生理盐水。 9、调整血泵流量至≤100ml/min,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第一节转机前准备 一.体外循环手术前期的物品准备 1、体外循环机的准备 (1)滚压泵的准备:检查滚压泵的运转情况。 (2)电源系统:检查电源连接线、插座等是否牢靠、稳固,供电是否正常。 (3)变温水箱的准备工作: A.检查水箱水量; B.变温水箱的电路; C.检查水箱的工作状态; D.检查温度指示系统; E.连接出入水口,检查水压及流速。 (4)变温毯、电热毯的准备情况,工作是否正常。 (5)温度探头的准备,是否工作正常。 (6)气源设备的准备:氧气气源、空气气源的准备,管道是否通畅,压力是否正常,气体流量表是否灵敏及准确可靠。 (7)ACT监测仪: A.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音频报警和计时器是否正常工作,试管井是否旋转; B.试管是否充足及过期; 2、体外循环中消耗品的准备 1、氧合器 (1)选择氧合器类型 (2)根据患者的体重及氧合器本身性能选择氧合器型号; (3)试水,检查是否有渗漏; 2、插管与管道的准备 (1)动、静脉插管,与手术医生核实插管部位及具体型号的插管; (2)心内吸引管; (3)心外吸引管; (4)循环管道的准备; 3、动脉微栓过滤器的准备:据术中最高流量选择相应型号; 4、其他物品:回流室及超滤器的准备; 3、药品准备:详见体外循环巡回组流程; 二.CPB前准备工作 1、预充排气 A.膜式氧合器的预充排气及注意事项: ●预充前进行水循环试验,观察变温器有无漏水; ●安装完毕后检查各接口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必要时扎带加固,连接氧气管到氧合器的 入气口,开放膜式氧合器的排气孔; ●大流量排净体外循环管道及心肌停跳液灌注管道内气体,排净后停泵,钳夹动、静脉管 路; ●调整泵的松紧度,排净多余液体,并考虑是否加入胶体或血液,内走血式膜式氧合器在 灌注前应维持循环回流的自身循环; ●预充液、血内加入适量肝素,防止凝血。

血液透析管路预冲流程审批稿

血液透析管路预冲流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血液透析管路预冲操作流程 一. 预冲前准备 1开机 2选择自检,进入HD/HDF 自检模式,机器将会进行机器硬件、定标数据和血液管路系统的自检,以确保治疗安全。 3按机器指令操作,显示屏会显示操作指令,按指令执行相关操作如连接浓缩透析液等。 4 准备透析器预冲 二 .透析器和管路安装 1 检查透析器和管路及包装有无破损。 2查看有效期、型号。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将透析器静脉端朝上置于透析器支架上,管路按顺序依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连接于机器和透析器上。 5泵前输液器连接 三. 密闭式预冲 1开启血泵以80-100ml/min泵速流动,流向为动脉壶?透析器?静脉壶?静脉管?从静脉端单向排放-500ml 2串联动、静脉管路,增加血泵流速至300ml/min,轻拍透析器排净残余空气。 3连接透析液接头显示屏出现“将透析液快速接头连接到透析器上”对话框,连接相应接头并按回车键确认,动脉端朝上排除透析器膜外空气后,再将透析器静脉端朝上。

四. 血路系统自检 1确认显示屏“透析器是否注满生理盐水”,机器进入透析管路自检→静脉安全夹关闭(SAKV)→血泵转动→ PV上升>400mmHg → PV压保 持>150mmHg 。 2 显示屏右上角出现消毒阀自检,则血路系统自检已通过 3 置换液准备好后屏幕提示:“将透析液快速接头连接到透析器”以及“进行On-line 置换液预充,将置换液泵管上游端(短管一端)连接到机器置换液出口(白色接口),血路管静脉端连接到机器置换液入口(蓝色接口)”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4按“确认”开始膜内预冲 五 .设置治疗参数

体外循环的基本概念

体外循环是指用一种特殊装置暂时代替人的心脏和肺脏工作,进行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技术。这一装置分称为人工心和人工肺,亦统称人工心肺、人工心肺装置或体外循环装置。体外循环时,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引入人工肺进行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氧合后的血液又经人工心保持一定压力泵入体内动脉系统,从而既保证了手术时安静,清晰的手术野,又保证了心脏以外其他重要脏器的供血,是心脏大血管外科发展的重要保证措施,1953年Gibbon 首例应用于临床。体外循环基本装置:包括血泵、氧合器、变温器、贮血室和滤过器五部分。血泵,即人工心,是代替心脏排出血液,供应全身血循环的装置。根据排血方式分为无搏动泵和搏动泵两种。目前仍以无搏动泵应用较广泛,射出血液为平流,以滚压式泵为主,靠调节泵头转动挤压泵管排出血液。搏动泵排出血液为搏动性可分为与心脏同步和非同步两种。氧合器:即人工肺。代替肺脏使静脉血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目前使用的有三种类型:①血膜式,血液散布在平面上形成血液薄膜,与氧气接触并进行气体交换,转碟式为其代表,可重复使用,但费时费力,目前国内已极少应用;②鼓泡式,血液被氧气(或氧与二氧合碳混合气)吹散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形成的气泡用硅类除泡剂消除,根据形态有筒式和袋式,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研制并生产的西京-87型氧合器,其主要部件性能达国际水平,为国内各医院欢迎;③膜式,用高分子渗透膜制成,血液和气体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血、气互相不直接接触,血液有形成分破坏少,其外形有平膜式和中空纤维式。变温器:是调节体外循环中血液温度的装置,可作单独部件存在,但多与氧合器组成一体。变温器的水温与血温差应小于10~15℃,水温最高不得超过42℃。贮血室:是一容器,内含滤过网和去泡装置,用作贮存预充液,心内回血等。滤过器:滤过体外循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泡、血小板凝块、纤维素,脂肪粒,硅油栓以及病人体内脱落的微小组织块等,不同部位应用滤过器的网眼各异。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一般采用纵劈胸骨入路,纵行切开心包显露心脏,从心内注射肝素2~3mg/kg,经检测血液不凝后,顺序插升主动脉灌注管和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引流管,分别与已预充好的人工心肺机相应管道连接,即可开始外循环转流。体外循环预充,现在常规采用血液稀释法,预充液应考虑渗透压、电解质含量和血液稀释度三方面。血液稀释程度,各家掌握不一,血红蛋白5~10g%之间,血球压积10~30%不等。预充用的晶体液通常有乳酸林格氏液,生理盐水,50%葡萄糖液等,胶体液可选用ACD血、血浆,白蛋白等,还需加入钾、镁、碳酸氢钠以及抗菌素等。体外循环方法,根据手术需要,可分为①常温体外循环,用于心内操作简单,时间短者。要求体外循环氧合性能好,能满足高流量灌注需要;②浅低温体外循环:采用体外循环血流降温,心内操作期间鼻咽温维持在28℃左右。心内操作即将结束时开始血液复温,鼻咽温至35~36℃时停止复温;③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多在心功能差,心内畸形复杂,侧技循环丰富的患者应用。鼻咽温降至20℃左右,心内操作关键步骤可将灌注流量降低,最低可达5~10ml/kg/分。既保持手术野清晰又防止空气进入体循环发生气栓。微量灌注实际上对机体是停止循环,要尽量缩短时间;④深低温停循环,主要用于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和成人主动脉瘤手术。术中将体温降至20℃以下,停止血液循环,可提供良好的手术野,但需具备良好条件和熟练的灌注技术。心内手术期间,为了便于精细操作,获得无血手术野,必须将升主动脉钳闭,阻断冠状动脉血液循环,这就使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早期手术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心肌缺血坏死。为此,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心肌保护的研究,以期在获得无血手术野的同时,又能使心肌得到妥善保护,术后恢复良好功能,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全身中度低温,心脏局部深低温,主动脉内灌注冷停跳液法,全身温度维持在28℃左右。心肌温度维持在15~20℃,其方法是升主动脉阻闭后,由主动脉根部灌注配好的4℃冷停跳液,使心肌迅速停止活动,减少能量消耗,并每20分钟灌注一次,同时心包内以冰泥包裹,或4℃生理盐水循环灌注。因心内膜温度偏高,必要时行心腔内降温。心内操作结束后,心脏复苏,停止体外循环,待循环稳定后,拔除心内插管,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 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标准状态:现行)

I C S11.040.30 C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 Y0267 2016 代替Y Y0267 2008 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 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a n d r e l a t e d t h e r a p i e s 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b l o o d c i r c u i t f o r b l o o d p u r i f i c a t i o nd e v i c e s (I S O8638:2010,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i m p l a n t s a n da r t i f i c i a l o r g a n s 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b l o o d c i r c u i t f o r b l o o d p u r i f i c a t i o nd e v i c e s,MO D) 2016-03-23发布2018-01-01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目 次 前言Ⅰ 引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要求2 4.1 生物学评价2 4.2 无菌2 4.3 无热原2 4.4 机械性能2 4.5 血路顺应性4 4.6 微粒污染4 4.7 化学性能4 4.8 有效期4 5 试验方法4 5.1 总则4 5.2 生物学评价5 5.3 无菌5 5.4 无热原5 5.5 机械性能5 5. 6 血路顺应性8 5. 7 微粒污染 8 5.8 化学性能试验8 5. 9 有效期9 6 标志10 6.1 产品标志10 6.2 单包装标志10 6.3 外层包装箱标志10 6.4 产品说明书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设计指南12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 S O8638:201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13 参考文献14 Y Y 0267 2016

血液透析操作规范

血液透析操作规范 操作环境要求:干净、整洁、宽敞,操作前30分种内不得清洁打扫,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治疗间。 操作者进入清洁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在操作前按照六步清洁双手,戴好帽子、口罩。 一、操作流程 (一)血液透析治疗物品的准备 1、物品: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一次性冲洗管、14—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废液收集袋、消毒剂、止血钳、止血带、清洁手套等。 2、检查项目:按照医嘱检查各种物品型号、规格,包装是否完好、有效日期,核对病人姓名。(二)血液透析机开机自检 1、首先检查透析机电路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漏电或电路连接不牢固等问题;打开透析机电源总开关;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2、检查A、B浓缩透析液有效期及含钾、钙等离子的浓度,是否与医嘱的要求一致。自配浓度的单位应现用现配,24小时内使用。 3、检查A、B浓缩透析液连接,确保连接正确。 (三)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安装 1、打开外包装,将血液透析器固定在透析机架上; 2、首先安装动脉管路,将动脉壶倒置后固定; 3、安装驱动泵管,连接动脉监测; 4、安装静脉管路、静脉壶,连接静脉监测; 5、关闭管路中除静脉传感器、动脉传感器之外的所有夹子; 6、将袋装生理盐水挂于输液架上,把废液收集袋挂于输液架上。将袋装生理盐水与动脉管路连接,将废液收集袋与静脉管路连接。 注意事项: 1、按照血流方向顺序连接,一次操作到位; 2、连接时按照操作顺序逐一打开一个小帽连接一个接头,避免暴露时间过长。 (四)预冲 采用密闭式预冲法,从袋装或瓶装生理盐水→透析管路(动脉端)→透析器→透析管路(静脉端)→废液收集袋形成闭式体外循环系统。不得逆向预冲。预冲时,先冲膜内,透析机启动泵速<100ml/min,排冲透析器膜内气体后,将泵速提高,但<300ml/min,膜内预冲完成后再连接旁路。连接方法:根据不同的透析管路,有下述三种方法: 1、当使用动脉端带有连接头的透析管路时,将预冲管直接与动脉端管路连接。 2、当使用动脉端带有连接预冲液大针头的管路时,将动脉大针头与预冲液直接连接。 3、当使用湿膜透析器和灌流器时,首先将动脉端管路排气,充满液体后,停血泵,与灌流器或滤器连接,再打开血泵,继续预冲。 预冲量:严格按照透析器和透析管路说明书中的要求使用合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预冲。 (五)连接病人 在为病人操作前应按要求洗手,当手部没有污染时可用杀菌酒精凝胶搓手,然后戴一次性清洁手套,有条件的单位还应该带眼罩。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必须更换手套,更换手套前应按要求洗手或用杀菌酒精凝胶搓手。操作完毕离开透析站时应接下手套并洗手。 二、不同血管通路的操作 (一)自体动脉内瘘 视诊:有无红肿,渗血,硬结; 触诊: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听诊:杂音,震颤。

血液透析室工作流程

血液透析室工作流程 程序操作质量标准仪器开启→检查电源、水处理系统、血液透析机,开机,自检通过。保证各机器正常运行。 ↓ 接待患者→为患者安排透析单元。床位及透析机适合患者的穿刺肢体,长期患者尽可能固定 透析单元。 ↓ 制定治疗方案→首次患者:医师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制定治疗方案 长期患者:医师根据患者情况确定治疗参数。 患者了解治疗的方法、目的、相关并发症并取得患者及家 属同意。治疗模式及治疗参数符合患者病情。 ↓ 预冲体外循环管路及透析器→ 检查透析器及管路→连接、安装管路及透析器→生理盐水预 冲并排气、连接肝素盐水→待透析液配置合适连接管路至透 析器,并排气。 严格无菌操作,体外循环管路及透析器连接紧密、预冲充 分无气体。透析液配置适合且与透析器连接正确。 ↓ 设定治疗参数→设定时间、超率量、肝素量、血流量、透析液电导率及温度。遵医嘱准确设定治疗参数。 ↓ 建立血管通路→首次患者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长 期患者穿刺动静脉内瘘或连接半永久双腔留置导管作为血 管通路。 严格无菌操作,皮肤消毒彻底。留置导管部位保持清洁干 燥。动静脉内瘘穿刺保证成功率,穿刺位置适宜,穿刺针 及体外循环管路牢固固定。 ↓ 血管通路与体外循环管路连接→ 体外循环管路动脉端接患者动脉穿刺针, 静脉端接静脉穿 刺针,打开所有血路夹子,开始体外循环。 严格无菌操作,各部连接正确、紧密。血管通路位置合适, 牢固固定,体外循环通畅。血流量达到200ml/min--300 ml/min。 ↓ 观察、监测及记录→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穿刺部位。监测血液透析机 运行情况、体外循环情况,及时解除警报。填写记录单。 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保证血液透析机运行良好、体外循环通畅。各种警报及时 处理。血液透析记录单填写准确。 ↓ 治疗结束→体外循环血液回入患者体内,体外循环管路与患者断开。血 管通路正确处理。透析液吸管及透析液连接管送回机器,卸 下体外循环管路置于医疗废物垃圾桶废弃。整理用物。 选择合适回血液体、液量、速度,回血彻底。临时血管通 路及半永久双腔留置导管封管液量精确,包扎严密,防止 脱管发生。动静脉内瘘患者压迫止血力度适宜。 ↓ 安全送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体重,向患者宣教血管通路的保护、饮食、 活动及个人卫生等。 认真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体重,平稳尚可送出透析室。宣 教耐心细致,使患者及家属真正了解。 ↓ 体外循环管路与透析器处理→ 体外循环血路、一次性透析器及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使用 体外循环管路与透析器均置于医疗废物垃圾桶废弃。 严格按照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处理医疗垃圾。 ↓ 透析单元清洁 消毒→ 机器冲洗→消毒→关机并关闭电源→1:500的84消毒液擦 拭机器外部消毒。更换床单位,整理卫生。 消毒液配置精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机器外部 消毒彻底。及时更换床单位。透析室整洁干净。 ↓ 空气消毒→每日透析室各区、各室通风1小时,紫外线照射1小时。空气培养细菌数≤小于500cfu/m3,达到Ⅲ类环境标准 3

血液透析预冲、上下机操作流程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一、血液透析预冲、上机操作流程 一、治疗前准备 1、用物准备:透析器、血路管、浓缩液、预冲盐水、穿刺针、注射器(导管用)、透析上机包、抗凝剂、手套等。 2、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帽子、口罩、手套。 3、环境准备:清洁整齐,减少人员流动。 二、操作程序 (一)一次性使用透析器(干膜)预冲程序 1、打开设备开关,按照操作程序连接浓缩液进行机器自检。 2、透析机自检通过,检查血液透析器及血路管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查看有效日期、型号。无误后打开透析器外包装,静脉端朝上放在支架上。 3、打开血路管外包装,检查血路管并夹闭各个侧枝小管夹子。 4、按血液运行顺序依次安装血路管,动脉血路管患者连接端固定于透析器支架上。打开泵门,按透析机要求安装泵管,透析器端连接于透析器动脉端,动脉壶反向安装在支架上,连接动脉压力感应器。静脉血路管连接于透析器静脉端,静脉壶从前面放入空气探测器内,静脉管路放入气泡夹内,连接静脉压力感应器,集液袋正向挂在输液架上。(血路管与透析器连接一端打开透析器血路一端的盖帽) 5、连接生理盐水在血路管动脉端,打开血泵开关以≤100ml/min的血泵流速进行预冲,当动脉壶充满液体后正向安装,打开肝素小管夹子冲洗小管。 6、当生理盐水充满透析器时,关闭血泵,将透析液管路正确连接到透析器上,透析器动脉端朝上,排出透析器膜外气体。 7、翻转透析器,静脉端向上,开启血泵,调整血泵流速至200ml/min,并用手不断摇动透析器以排尽透析器膜内气体。 8、整个管路充满液体后,调节动静脉壶液面在2/3 处。预冲液体量按照不同透析器说明书的要求去做,如无特殊要求,不应少于500ml 生理盐水。 9、调整血泵流量至≤100ml/min,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10、建立患者的血管通路,并给予抗凝药物起始量。 11、将患者血管通路的动脉端与血路管的动脉端连接,开血泵引血,当血路管静脉壶下2/3血路管颜色变粉色时,关闭血泵及静脉血路管夹子,,将血路管的静脉端与患者血管通路的静脉端连接,打开静脉血路管夹子并启动血泵,妥善固定血路管。 12、缓慢提升血流量至150ml~200ml/min ,打开超滤和追加肝素开关。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物品准备→开机自检→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密闭式管路预冲→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 操作步骤(费森机型) 1.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生理盐水、无菌治疗巾、穿刺针、碘伏、棉签等消毒物品、创可贴、肝素、胶布、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2、开机自检 (1)打开水处理机器电源,启动制水模式。(查三个罐子时间为当前北京时间) (2)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3)检查A、B液包装、浓度、有效期。 (4)打开机器电源开关,连接A、B液,进入自检程序。 注意:严禁在机器自检过程中,安装管路。否则会影响机器顺利自检、影响治疗过程中各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安装血液透析器、管路 (1)根据医嘱和机器类型选择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2)检查生理盐水、一次性使用物品(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包装、型号、有效日期。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安装流程:安装透析器,静脉端朝上→安装管路(取出管路前,

检查所有接头并拧紧,所有夹子处于打开状态),先取动脉管路,动脉管路病人连接端(起始端)连接生理盐水→安装血泵管→动脉管路透析器连接端(末端)连接透析器→再取出静脉管路,静脉管路透析器连接端(起始端)连接透析器→静脉管路病人连接端(末端)连接动静脉管路连接管(盖好帽子)。 注意:①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②所有安装步骤一次完成,所有监测安装到位,如动、静脉压力监测、静脉壶下段管路放入安全阀内;③严禁同时拿出动、静脉管路,挂在手腕上。 4、体外循环系统预冲(排气、冲洗) (1)启动血泵,以100ml/min排气。 (2)排净透析器膜内气体后,安装透析液旁路,按液体流向安装,与血流方向相反。 (3)将透析器翻转180°,静脉端向下。 (4)以200—300ml/min冲洗,使用液体不少于800ml。 注意:①预冲过程中,所有管路上的给液口(动脉管路泵前的侧支管、肝素给液口)随液体充满一个管路,夹闭一个,并盖好保护帽(不含动静脉壶开口)。②膜内排气时,透析器所有旁路开口不得打开,要使用无菌帽保护,避免暴露于空气中。 5、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查对姓名、年龄、机号→血管通路准备→设置血泵流速<100ml/min→连接动脉端→打开血泵→连接静脉端→开始透析治疗→测量生命体征→记录透析机参数

体外循环与肺保护

第17卷 第3期医学研究生学报Vol.17 No.3 2004年3月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Mar.2004 ?综 述? 体外循环与肺保护 黄戈综述, 李忠东, 景 华审校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临床医学院 心胸外科,江苏南京210002) 摘要: 肺损伤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心肌保护技术的日益成熟,肺保护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肺保护方法多种多样,如药物干预、肝素涂抹管道、白细胞滤过等,其目的在于降低全身性炎症反应、减轻或避免缺血2再灌注损伤。作者回顾近年来体外循环的肺保护方法。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保护; 缺血2再灌注损伤; 全身性炎症反应 中图分类号: R6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8199(2004)0320273203Ξ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nd lung protection HUAN G G e review ing,L I Zhong2dong,J IN G Hua checking (Depart ment of Cardiothoracic S urgery,N 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 anjing Com m and/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 niversity,N anjing210002,Jiangsu,China) Abstract:Lung dysfunc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complications in open2heart surgery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With the maturity of myocardium protection technique,lung protec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The methods of lung protection such as drug interference,heparin2coating,leukocyte filtration or depletion,etc,aim to reduc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2 sponse syndrome,to alleviate or avoid ischemic re perfusion injury.The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methods of lung protection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the recent years. K ey w ords: Cardiopulmonary bypass; Lung protection; Ischemic2reperfusion injury;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2 sponse syndrome 0 引 言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心内直视手术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CPB技术、心肌保护措施和心脏外科手术技巧不断完善与提高,心内直视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逐步下降。然而,肺损伤仍是CPB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CPB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轻者仅表现为一过性的亚临床症状,重者则表现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乃至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而后者有较高的病死率。 尽管目前关于CPB肺损伤的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普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CPB时血液暴露于人工材料表面所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②CPB时肺无血流或低血流灌注造成的肺缺血,以及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1];③CPB时肺处于相对“高温”的高代谢、高氧耗状态。 针对上述CPB肺损伤问题,近来许多学者对CPB的肺保护方法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作者对这方面的进展总结如下。1 降低全身性炎症反应 1.1 药物 1.1.1 激素 激素可抑制CPB后的炎症反应,减轻补体激活,减少肿瘤坏死因子2α(TNF2α)、白细胞介素26(IL26)、IL28生成,同时刺激IL210生成,从而减轻组织损伤。但由于它可引起应激性溃疡、免疫抑制、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对是否常规使用激素一直存在争议。 激素对激活白细胞的抑制表现在:①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和对其受体的下调作用;②降低激活白细胞超氧化物产物,抑制白三烯(L TB4)的释放,通过内皮细胞屏障抑制血浆渗出;③抑制磷酸过氧脂酶A2,直接抑制白细胞的花生四烯酸系统。 Lodge[2]在动物CPB时,发现术前8h给药,可显著改善肺的顺应性,增加肺泡2动脉血氧浓度梯度,降低肺的血管阻力和减少细胞外液体积聚。 1.1.2 抑肽酶 是一种非特异性血清蛋白酶抑制剂,有保护血小板、减少CPB术中、术后出血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如 ? 3 7 2 ? Ξ收稿日期: 2003203227; 修订日期: 2003207228 作者简介: 黄 戈(19732),男,湖北大冶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心胸外科专业。

体外循环常用预充液离体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临床研究· DOI:10.13498/j.cnki.chin.j.ecc.2015.01.02体外循环常用预充液离体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卞璐瑜,周玉娇,高国栋,黑飞龙,刘晋萍,龙村,于坤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常用预充液离体条件下进行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后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10名成年男性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分别用乳酸林格氏液(L组),4%琥珀酰明胶(G组)及和6%羟乙基淀粉130/0.4(W组),进行10%、30%、50%的稀释,以未稀释血作为基础值。用血栓弹力图(TEG)行动态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反应时间(R)、血凝块时间(K)、凝固角(α角)、血凝块强度值最大振幅(MA);同时用常规实验室方法检测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国际标准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常规实验室检查表明Hct、Plt、FIB随稀释程度增加而降低,与基础值比较,10%稀释时,L组TT值显著缩短(P<0.05),稀释30%和50%时,各组PT、APTT、INR均显著延长(P<0.01)。TEG结果显示值比较,10%稀释后L组的K值显著缩短(P<0.05),MA增大(P<0.05);30%稀释时,G组和W组多项参数有显著变化(P<0.05),但大多仍处于正常范围;50%稀释时,各组所有凝血参数均有显著变化(P<0.05),且大多超出正常范围。结论不同预充液体血液稀释后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程度不一,L组10%稀释时凝血功能略有增强;30%稀释时对凝血指标没有影响,G组和W组在30%稀释时对部分凝血参数有影响,但整体凝血功能仍处于正常范围,50%稀释时各组凝血功能均显著下降。 [关键词]: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凝血功能 In vitro coagulation studies of hemodilution with different priming solution Bian Lu-yu,Zhou Yu-jiao,Gao Guo-dong,Hei Fei-long,Liu Jin-ping,Long Cun,Yu Kun Department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Fuwai Hospital,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National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Beiiing100037,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Yu Kun,Email:yukunfw@163.com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in vitro hemodilution with 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hydroxyethyl starch130/ 0.4and4%succinyl gelatin on the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Methods Blood was taken from10healthy young male volunteers.Blood was diluted by10%,30%,and50%using either6%hydroxyethyl starch130/0.4(Group W),4%succinyl gelatin(Group G)and Ringer's lactate solution(Group L).Thrombelastograph(TEG)was performed and record reaction time(R time),blood clot-ting time(K time),alpha angle,maximum amplitude(MA),at the same time 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parameters were detected,such as hemoglobin(Hb),prothrombin time(PT),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thrombin time(TT)and fibrinogen(FIB).Results R time was shortened and MA was increased in L group at10%dilution(P<0.05).Negative effects on the coagulation system were shown in the Group G and Group W at30%dilu-tion(P<0.05),but most coagulation parameters were in the normal range.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were impaired in all group at 50%dilution(P<0.05).Conclusion Coagulation func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grees of dilution.At10%dilution,the three fluids do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hemostasis.At30%dilution,hydroxyethyl starch130/0.4and gelatin impaired the coagulation system,but the whole coagulation function was intact.At50%dilution,the hemostasis was impaired greatly in all groups.[Key words]: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Hemodilution;Coagulation function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普遍采用血液稀释,以期减少血细胞的机械破坏和术中失血量,减轻血细胞和凝血因子的激活消耗,从而减轻术中炎性反应 作者单位: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 通讯作者:于坤yukunfw@163.com 和凝血功能紊乱。体外循环预充液体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血液稀释,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此外,预充液种类也会影响患者凝血功能[1]。因为凝血过程会受到机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创伤、麻醉以及手术引发的应激状态会改变凝血功能[2],所以笔者根据临床需要,采用离体实验避免这些因素干扰,使

血液透析原理

1. 血液透析原理 透析的目的是为了取代肾脏的排泄功能。透过人工方法,我们希望把多余的水份和无用的溶质排出体外。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病人的血液通过人工肾脏–透析器在体外循环。原则上,透析器有两个由一块薄膜分隔的腔室,其中一个注入血液,另一个注入。薄膜是半透性的,因此只可让水份和特定大小的溶质通过。体外循环是受到血液透析机器监控,而血液透析机也同时配制透析液。 当治疗开始,病人的血液内含有多余的水份和废物。为了清除过多的液体,便需利用透析器中薄膜两侧之间的压力梯度。压力梯度或超滤促使水份穿过薄膜,以离开血液并进入透析液。整个治疗过程所超滤出的水份容量须与多余的体体量相等。 由于透析液中是不含有废物如尿素等,因此能在薄膜两侧之间产生一个浓度梯度差异。浓度梯度差使血液中的废物随扩散(弥散)作用离开血液,穿过薄膜并进入透析液。 治疗的结果是病人的血容量得到调整,而血液中的废物也得到清除。脱水(超滤)及溶质清除(扩散)这两个过程通常都是同时进行的。然而,由于两者受到不同的治疗参数控制,因以我们会把两种过程分开描述。

此流程图说明了血透了治疗过程中的体外循环回路。在血液回路上(左方),血液被泵推往透析器。在液体回路上(右方),透析液经配制后也被泵往透析器。 血透的运输原理 脱水 - 通过超滤原理,透析簿膜两边之间形成压力梯度来脱水(液体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开始 - 血液中含有废物及多余液体。 清除溶质 - 由于血液和透析液之间的浓度梯度不同(溶质从高浓度区扩散到低浓度区),溶质会透过圹散而通过簿膜。 结果 - 血液比透析前清洁,表示血液中含有较少可扩散废物,而血液容量也达致正常水平。 透析液 A/B 浓缩液 反渗水 排水 薄膜 (透析膜) 透析器 血液 病人 – 动静脉 内瘘 体外血液循环 透析液回路 血液透析机器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物品准备→开机自检→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密闭式管路预冲→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 操作步骤(费森机型) 1.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生理盐水、无菌治疗巾、穿刺针、碘伏、棉签等消毒物品、创可贴、肝素、胶布、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2、开机自检 (1)打开水处理机器电源,启动制水模式。(查三个罐子时间为当前北京时间) (2)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3)检查A、B液包装、浓度、有效期。 (4)打开机器电源开关,连接A、B液,进入自检程序。 注意:严禁在机器自检过程中,安装管路。否则会影响机器顺利自检、影响治疗过程中各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安装血液透析器、管路 (1)根据医嘱和机器类型选择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2)检查生理盐水、一次性使用物品(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包装、型号、有效日期。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安装流程:安装透析器,静脉端朝上→安装管路(取出管路前,检查所有接头并拧紧,所有夹子处于打开状态),先取动脉管路,动脉管路病人连接端(起始端)连接生理盐水→安装血泵管→动脉管路透析器连接端(末端)连接透析器→再取出静脉管路,静脉管路透析器连接端(起始端)连接透析器→静脉管路病人连接端(末端)连接动静脉管路连接管(盖好帽子)。 注意:①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②所有安装步骤一次完成,所有监测安装到位,如动、静脉压力监测、静脉壶下段管路放入安全阀内;③严禁同时拿出动、静脉管路,挂在手腕上。4、体外循环系统预冲(排气、冲洗) (1)启动血泵,以100ml/min排气。 (2)排净透析器膜内气体后,安装透析液旁路,按液体流向安装,与血流方向相反。 (3)将透析器翻转180°,静脉端向下。 (4)以200—300ml/min冲洗,使用液体不少于800ml。 注意:①预冲过程中,所有管路上的给液口(动脉管路泵前的侧支管、肝素给液口)随液体充满一个管路,夹闭一个,并盖好保护帽(不含动静脉壶开口)。②膜内排气时,透析器所有旁路开口不得打开,要使用无菌帽保护,避免暴露于空气中。 5、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体外循环操作常规

体外循环操作常规 1.体外循环的术前的准备: ●术前一天访视病人与检查:包括病史(过敏史),全身状况, 重要脏器功能,辅助检查及病人病情的评诂等。与手术医生沟通, 了解手术方案及对体外循环有无特殊要求。 ●计算体表面积(BAS),公式BAS=身高(cm)*0.0061+体重(kg) *0.0128-0.1529, 婴幼儿BAS=0.035*体重(kg)+0.1。或身 高+体重-60。 ●术前制定合理的预充计划,根据病情,体重,手术难易等综合 考虑选择合适的氧合器,插管管道,微栓滤器等。以及选择灌 注方式,温度等。 ●术前一天准备好体外循环的物品及仪器设备: ?物品:氧合器,进口主泵管,动脉微栓滤器,台上 配套,台下配套管,供血管头,冷停跳液针头, Y型接管,左房减压管,4:1血冷停跳配套 管,及滤血器,ACT试纸,还有其他(单根 腔静脉管,右房引流管,进口逆行灌注管,冠 脏动脉灌注管,换能器,测压管,超滤器,输血皮 条各种管道接头,氧气管等)。 ?仪器设备:a.人工心肺机:检查电源,要求电源要。 专用,牢靠,稳定并检查备用电池情况。检查泵头

运转情况,及体外循环机的备用摇把是否在原位 等。b.变温水箱:检查电源是否牢靠,是否和心肺 机的专用电源分开。开关及变温是否良好。水箱内 的水是否在运转范围之内。c.气源:氧气中心供氧 或瓶装氧气压是否充足,气体流量表是否灵敏及准 确。d.其他监测设备:如气泡监测,液平监测,ACT 仪,扎带枪,扎带血管钳,无菌剪刀等。 2.体外循环前的准备: 1)管道安装: ?氧合器,回流室动脉微栓滤器及管道等,在打开包 装前应注意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消毒是否过期。 在打开包装后应进一步检查有无损坏。 ?在无菌条件下按要求连接和安装管道。在连接管道 同时应注意检查管道是否完好。 ?注意血液的进出口标志,切勿把管道装反。 ?连接管道时注意各接头应光滑,呈流线型,以减少 涡流对血液的破坏;各接头务必牢靠,必要是用扎 带固定。不要忘了微栓和动脉灌注管扎带固定。 ?未与台上连接的管道端口,应一无菌帽盖好,避免 污染。 ?把氧合器,回流室以及整个循环管道安置在体外循 环机适当位置,勿扭曲。泵管装入泵槽时,应特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