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模式的模仿与创新_以新竹和班加罗尔为例

硅谷模式的模仿与创新_以新竹和班加罗尔为例
硅谷模式的模仿与创新_以新竹和班加罗尔为例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7)10-0091-05

硅谷模式的模仿与创新

———以新竹和班加罗尔为例

唐礼智

〔摘 要〕 硅谷模式是世界各地科技园区效仿和推崇的对象。基于对硅谷模式模仿与创新的视角,以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为例,剖析了两大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模仿;创新;硅谷;新竹科学工业园;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中图分类号〕 T U984113 〔文献标识码〕 B

〔作者简介〕 唐礼智(1970—),男,汉族,安徽和县人,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 2007-03-12〔修回日期〕 2007-06-19

美国硅谷作为全世界科技工业园区最成功的典范和最具吸引力的科技中心,成为世界各地纷纷效仿的对象,在已建立的400多个科技工业园区中至

少有72个宣称自己是这个“塞博”(Cyber )或那个“硅谷”,打造本土的“硅谷”

(信息中心或高科技中心)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热切的目标与梦想。世纪

之交,“硅谷热”也风靡我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合肥、西安、武汉和杭州等十多个城市依据自己在科技人才集聚方面的优势,先后提出建设“中国硅谷”、“华中硅谷”、“西部硅谷”和“天堂硅谷”等目标。同时,一大批软件产业基地,在福州、长沙、南昌、大连、沈阳和济南等地也纷纷涌现。雄心勃勃的远大志向,加上穷尽全力的政策扶持使各地政府对建成中国式“硅谷”信心十足。

不过,近距离观察这些硅谷的“追星族”,尽管或多或少引入了硅谷发展的一些成功因素,比如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大量吸引外来优秀人才、推进产学研结合和试行风险投资机制等等,但是,这些园区最多可能在个别要素条件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整体上无法形成在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硅谷”。因此,科技园区的成功不能仅仅通过对硅谷一些“硬件”的简单模仿就可以实现。正如长期研究硅谷的美国学者安纳利?萨克森宁(Anna Lee Saxe 2nian )所言:“仅仅拥有硅谷的基本因素并不意味着

就能创造出该地区具有的那种活力。事实证明,那种认为只要把科学园区、风险投资和几所大学拼凑在一起就能再建一个硅谷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1]

为探求科技园区成功的核心因素或“基因”密码,本文试从对硅谷模式模仿与创新的角度出发,透视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

 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模仿与创新

始建于1980年的新竹科学工业园位于我国台湾岛西海岸,台北市西南70公里,新竹市区以西6公里处,现有开发面积6.32平方公里。经过20多

 总第147期

城市问题2007年第10期 

年的发展,新竹科学工业园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和PC机部件生产基地,如监视器、笔记本电脑主机板、电源、桌面扫描仪、绘图卡、键盘、鼠标器、光碟机和网络卡等多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生产能力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已经形成涵盖I C设计、I C制造、I C材料、I C 封装测试和制程设备等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产业集群的机动性、整合性为世界其他地区所无法竞争和抗衡。新竹科学工业园以其显赫的高科技发展业绩而跻身世界科技园区的先进行列,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中心之一。

新竹科学工业园是在学习、借鉴硅谷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规划、建设、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皆以硅谷为蓝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硅谷的一个翻版。新竹科学工业园战略设计师、“台湾科技之父”李国鼎先生就是在深入考察斯坦福大学工业园,并且接受“硅谷之父”特曼教授建议的基础上,激荡出“‘台湾硅谷’———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构想。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首任局长何宜慈先生后来也撰文指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之所以选择硅谷模式为开发蓝本,是因为“我们考虑到台湾如引进跨国企业,对技术生根发展较难落实;而以研究发展为主的环境尚未形成,但台湾教育水准高,且具创业精神,因此决定采取较有可能在台湾生根的硅谷模式为开发蓝本。如今证明这个策略是正确的。”[2]同时,“园区的规划是以斯坦福研究园区为蓝本,在硬件建设方面,提供‘公园化’的环境,保留30%以上的绿地;此外,园区的开发规划强调社区化和公园化,有住宅,也筹设了实验中学,解决回国学人及科技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让他们能安心地在园区工作和生活。”[2]另外,在制度和文化建设方面,也注重以硅谷模式为楷模。如仿效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知名学府与企业之间的交互关系,着力构筑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国科会”精密仪器发展中心等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与新竹园区之间良性互动的“优势聚落”;鼓励来自硅谷的创业精英们将美国企业文化和组织管理模式导入园区,推行与硅谷无异的生活方式和企业文化;邀请硅谷的高级金融家来台湾创设风险资本公司,实行与美国相同的会计制度,促进台湾企业到美国上市;在高科技公司中较早采纳并推广硅谷的员工持股制度等等。

但是,新竹科学工业园并不是完全“克隆”或照搬硅谷模式,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和客观环境,在模仿中大胆创新,打造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建立“政府”引导发展和市场自主配置相结合的良性互动互促体制。不同于以市场化为主导的硅谷,台湾当局在新竹园区的开发与建设中起到巨大支持作用,但同时又异于日本、韩国的“官僚科技城”,其政策重点是放在改善基础建设而不是直接参与高科技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和鼓励多种成分进入任何技术开发,坚持竞争的多元化。

———形成以官方资本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不同于以风险投资为主要资金来源的硅谷,台湾当局通过设置大量的科技奖项和科技基金激励新竹园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风险投资的作用并不明显。

———实施产业错位发展战略。不同于以新产品设计和前沿技术开发为取向的硅谷,新竹集中从事半导体芯片和电脑元件的制造与产业化,主动融入硅谷的跨国生产体系之中并成为其重要支撑点,两者分工协作、互为补充,但又不存在竞争关系。

———营造官、产、研、学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网络体系。台湾当局在园区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与支持作用,如在园区内设立“‘行政院’同步辐射中心”、“‘国家’毫微米元件实验室”、“‘国家’高速计算机中心”、“精密仪器发展中心”、“‘国家’芯片系统设计中心”和“‘国家’太空计划室”等六个所谓“国家级”的实验室。这些机构除了为园区内厂商提供高级科技人才培训,参与高技术产品开发之外,更重要的作用是不断地辅导和衍生有竞争力的企业。相比之下,在硅谷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政府一般很少介入。

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成功更为重要的是得益于长期以来与美国硅谷地区之间保持的制度化且不断升级的跨地区联系。安纳利?萨克森宁认为[3],新竹与硅谷之所以能产生密切的产业互动是因为两地产业结构的协调:两地的技术活动都是高度地方化的,台北到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由50英里的工业走廊连接,与美国加州境内从旧金山到圣荷塞的走廊十分相似,并且都洋溢着浓厚的企业家精神;两地的电子工业基础设施,容纳着成千的高度专业化的和激烈竞争的小型和中型企业,以及一批大型的高技术制造商;两地的地方社会设施和机构支持了密集的通讯联系、非正式协作和跨越公司边界的集体学习。

这种不断升级的跨国性产业合作的最终形成,主要通过以下三大途径。一是跨国性技术团体———美西玉山科技协会的促进。由一群台湾籍高级工程

师在1989年成立的美西玉山科技协会(Monte Jade)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旧金山与台湾的工程师之间商业、技术和投资合作。它不仅经常组织开展各种专业活动和社会活动,而且与台湾当局在当地的代表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密切的和即时的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互惠互利的投资和商业协作。硅谷———新竹间的产业合作因美西玉山科技协会的成立而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海外台湾籍人才的回乡创业。由于玉山科技协会的推动和台湾经济成长的吸引,最终刺激了许多在硅谷工作的台湾工程师来新竹创业,出现所谓“大脑水渠”①倒流。目前新竹40%以上的公司是由美国教育背景的工程师创办,他们不仅带来了硅谷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而且又积极招募过去硅谷的朋友和同事回到台湾共同创业,形成典型的“葡萄串”效应。三是“太空人”特殊群体的中介作用。由于两地产业互动的日益密切,形成了一个定期穿梭于硅谷和新竹间的特殊的“太空人”群体,充当两地经济中间人的角色。“太空人”群体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硅谷和新竹在工程技能、市场信息、组织管理和商业机会等领域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和深入,而且使两地信息传递速度犹如在硅谷或新竹内部那样迅捷同步,“你几乎可以在瞬间就知道新的公司和新的机会”[3]。

一个台湾回归者团体———太空人———和美国背

。它的结果是使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流向台湾的技术和技能的单向渠道,在20世纪90年代让位于更加分散化的技能、技术和资本的双向流动,它便利两地厂商互相协作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发展。最常见的跨地区协作是处于不同台阶的供应链内各专业厂商之间的联动作业,如台湾半导体产业的龙头企业———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在上游环节和美国雅德特(Adap tec)公司连线作业,从订单的下达到制品的更新、出货通知、需求预测及工程设计和测试等,与雅德特公司分享即时运作的利益。近年来,两地企业的协作层次和形式进一步升级———从构建风险资本网络到成立专业和技术协会,通过这种跨国性技术团体内培养的高度信任和共识,使得相隔遥远的生产厂商形成更加紧密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

二 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的模仿与创新

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Bangal ore Soft Park)位于印度南部的卡纳塔克邦(Karnataka State),离班加罗尔机场12公里,离市中心18公里,现有开发面积0.28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及时抓住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利用本土资源优势,集中发展软件外包这一新的产业业态,现已成为全球最成功的软件外包中心。1992-2005年间软件出口额增长了100多倍,带动全印度每年约25%的软件出口增幅,成为名副其实的“印度硅谷”。目前园区共吸引了海外1000多家信息技术公司进驻,几乎所有全球顶级信息产业巨头都在此设立了分公司,如I B M、摩托罗拉、微软、甲骨文、西门子、索尼、菲利浦、思科和苹果等。

作为硅谷模式的又一成功模仿者和实践者,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拥有类似于硅谷的一些“硬件”:一是良好的自然环境,所在地班加罗尔市素有“花园城市”之称;二是完备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建设有国际先进的中央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和卫星通讯系统,便于快速接入全球通讯互联络网;三是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仅在班加罗尔周围就有10所综合大学和70家技术学院,每年可输送1.8万名软件人才;四是关键人物的领头羊作用,特别是以柯利(Kohli)和库玛(C.N.Kumar)为代表的印度籍留美人员,利用在美国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影响,架设印度与美国之间产业和市场联系的桥梁;五是早期国防工业的发展为班加罗尔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印度陆续将负责火箭和卫星空间研究的国防研究发展组织、印度科学研究组织、国家航空实验室和印度斯坦飞机制造公司等一批国字头的高科技研究机构设立在班加罗尔,逐步奠定了该地区雄厚的科研基础。

但是,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的成功之道并不在于拥有上述良好的“硬件”组合,而在于能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软件人才和语言的比较优势,制定了适合本国本地的软件产业战略,即将软件产业发展定位在以外包和加工出口为主,并逐渐向高附加值的环节转移。目前,园区内企业正由早期的低成本软件开发的提供者逐渐沿价值链升级,开始进入电子商务、无线应用程序、嵌入软件和客户关系管理编写软件等价值链的高端位置。如威普罗(W i p r o)、印孚瑟斯(I nf osys Technol ogies)、塔塔(Tata Consultan2 cy Services,T CS)等一批印度软件企业的领航者,主营业务已经从软件开发生产中附加值低的编码环节转向更有利可图的整体客户解决方案,力图在软件开发整个价值链中获得更大的价值份额[4]。

类似于台湾新竹,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的另一成功之道得益于与美国硅谷之间的人缘、业缘和商缘联系,其中政府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首先,重视与海外信息沟通和联络。为消除与硅谷联系的“最后一英里障碍”[5],政府于1991年投资兴建了可高速传输数据的微波通讯网络Soft N ET,为软件企业和它们在海外的研发机构、客户提供可靠的数据通信连接,同时在硅谷设立了第一个国际商务支持中心,配备全套先进的服务基础设施,通过虚拟办公室提供24小时服务,及时反馈美国市场信息,力图实现本土公司与美国企业界之间联系的即时化和同步化。其次,积极推动印度软件企业与美国硅谷的科技公司进行多样化合作。其中,“订单合作”是最为活络的一项。由于地理时差的因素,硅谷的傍晚刚好是班加罗尔的早上,因此许多硅谷公司在傍晚“下单”,班加罗尔的企业白天就能完成订单的加工,并赶在硅谷的第二天准时“交货”,从而实现软件开发的全天候无缝对接。第三,专门成立软件出口中介机构。政府先后成立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和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等专门性的中介服务机构,以协调对硅谷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软件出口。

不过,虽然硅谷的印度工程师在联系美国公司和印度低成本、高质量的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新竹相比,这种联系并不紧密,选择回印度开创事业的人也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硅谷的印度工程师团体与印度的政策制定者之间缺乏交流,两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在美印大型公司中通过个人来建立的,未能形成如新竹模式那样的制度化联系机制或“太空人”特殊群体;另一方面,印度国内复杂的官僚机构束缚,低效的管理水平,以及每天都会带来大量麻烦的基础设施———不可靠的电力供应,贫乏的水源,落后而又价格昂贵的通讯设备,危险而又拥挤的高速公路等,削弱了想回国创业的海外印度人的积极性。

三 结论与启示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硅谷模式的最成功模仿者和实践者,新竹科学工业园和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的发展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一是形式上主动模仿。两大园区都是在学习和借鉴硅谷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规划、建设、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皆体现出以硅谷为蓝本的特色,如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营造不断创新的文化氛围、重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比较健全的市场机制、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关键人物的领头羊作用等,而这些也逐渐被证明是科技园区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是本质上分工合作。两大科技园区的成功更主要是得益于与硅谷建立制度化、不断升级的联系,充分发挥在硅谷工作的原籍企业家和工程师的作用,主动融入硅谷的跨国技术团体。正是因为它们与美国硅谷间建立的紧密联系,又常被认为是硅谷的延伸或“硅谷的后台办公室”。工程师和企业家与硅谷的技术团体建立起密切联系的长距离间桥梁,不仅使他们在获得专业技能和利用本国资源方面受益,同时也在硅谷保持了自己的存在,风险资本、专业的和技术的协会,以及政府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中心媒体的角色。另一方面,双方的互动又促成了互补互利的专业化协作形成,如新竹是硅谷电脑和I C最大的代工基地,班加罗尔是硅谷最大的软件代工基地,产业定位正好与硅谷衔接,所以可以随着硅谷的发展而不断壮大。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地区要寻求成为全球的技术网络的一部分,除了全力改进当地的技术教育和培训,为企业家创造支持性的地方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跨国的社会的和技术的联系,并推动这种跨国性联系逐步走向制度化。

三是内容上勇于创新。借鉴和模仿而非“克隆”或照搬。两大园区在效仿美国硅谷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实际条件和客观环境,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成功之道,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科学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美国硅谷是由自由市场经济这只“无形之手”孕育的产物,按照哈佛大学教授Ed Zschau的说法,是一个“存在主义的创造”②。硅谷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与当时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并互为因果,没有政府指令,没有行政干预,一切由市场来检验。但是,这种市场化主导模式也给硅谷发展带来了一些后遗症,具体表现在:土地供应短缺,房地产价格昂贵,劳动力成本和生活成本急剧上升;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和公共教育水平下滑等问题日趋严重,而且城市化地区扩张速度缓慢与城市人口激增又加剧了这种社会经济矛盾;追求暴富的急躁心态,使勇于创新、容忍失败的企业家精神正经受巨大的挑战和震荡,创新文化正面临着侵蚀。上述这一切正是分散决策的结果。实际上,近年来硅谷的政府也已经开始通过和私人机

构合作的方式,研究和解决基础设施、区域环境等公共问题。而当今的硅谷仿效者们,无论是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印度和中国大陆等地,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人为的、政府推动的发展道路。选择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情有可原的,也是无可非议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之间的“度”,即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又不能牺牲个体的自治和灵活性。新竹和班加罗尔的成功,正是因为它们在充分发挥“政府”这支“有形之手”主导力的同时,并不像其他地区如日本筑波科技城那样由政府包办一切,而是尊重市场规律和发挥市场作用,政府的工作重点只是通过制定鼓励技术创新政策、改善基础设施来引导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直接进行行政干预,从而实现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并且量力而行,讲究实效。

【Abstract】 Silicon pattern is the target f or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 ogical parks of the world.Taking exa mp les by H sin2 chu Science I ndustry Park and Bangal ore Soft w are Technol ogy Park,this paper analyzes their successful experiences fr om the point of vie w of i m itating and adop ting the Silicon Valley devel o2 p ingModel in order t o p r ovide s ome instructive reference f or the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of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 ogical Park.

【Key words】 i m itati on;innovati on;the Silicon Valley;

H sinchu Scientific I ndustry Park;Bangal ore S oft w are Technol ogy Park

注释

① 安纳利?萨克森宁教授把1965年美国Hart-Cellar法之后台湾

高级技能人才向美国大规模移民的现象,称为“大脑水渠”现象,台湾当局曾经抱怨把自己“最好、最有前途的人才”献给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大约有1000多名台湾籍人士回乡创业,出现所谓“大脑水渠”倒流。详见:钱颖一,肖梦.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55。

② 所谓“存在主义创造”,意思是“行为决定本质”,而不是“本质决

定行为”。硅谷人并没有预先设定一个模式,是他们在数十年时间里自觉不自觉的许多行为的交叉积累,把这片当年遍布着果园、灌木的棕褐色谷地,最终导向一个高科技圣殿、新经济之都和“美元之谷”。详见:秦朔.硅谷的空气里飘着什么.南风窗,2001(2):25。

参考文献

[1] 钟坚.“硅谷”与“硅谷文化”.特区经济,2000(5):41

[2] 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建园20周年纪

念专刊,2000:3-4

[3] 钱颖一,肖梦.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中国经济

出版社,2000:155-157

[4] 王德禄.新竹和班加罗尔的比较研究.htt p://https://www.360docs.net/doc/6117746461.html,.

cn/,2006-09-26

[5] 景俊海.硅谷模式的发展、模仿与创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1:105-106

[6] 秦朔.硅谷的空气里飘着什么.南风窗,2001(2):25

(责任编辑:赵志刚)

(上接第82页)要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代表本行业向政府反映共同要求,并帮助政府制定和实施有关法规政策等。

【Abstract】 Regi onal market seg mentati on and l ocal p r o2 tecti onis m exist in the“Greater Pearl R iver Delta”regi on,and the market integrati on needs t o devel op much more.I n the “Greater Pearl R iver Delta”regi on,there are govern ments of Special Regi onal Ad m inistrative Regi ons,Special Econom ic Zones and others,which are different in instituti on design.This paper contends that in order t o realize the integrati on of regi onal res ources,enhanc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it is i m portant t o establish a good syste m and envir on mental infrastructure,fur2 ther i m p r ove vari ous regi onal organizati ons,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third organizati ons.

【Key words】 “Great Pearl R iver Delta”;regi on;coor2 dinati on mechanis m

参考文献

[1] 刘琦,魏清泉.广东省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284

[2] 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和发展.政治学研究,

2003(4):76

[3] 陈瑞莲,杨爱平.论回归前后的粤港澳政府间关系———从集团

理论的视角分析.中山大学学报,2004(1):18

[4] 段进东,卢迪.区域经济关系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中国行政管

理,2004(12):37

(责任编辑:赵 勇)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1991年,印度政府在这建立了该国历史上第一个软件科技园在短短的20多年里,班加罗尔软件集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腾飞,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1992年,班加罗尔的软件出口仅为150万美元,而到2010年则猛增至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在班加罗尔创立的高科技企业达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已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班加罗尔软件园是产业集群的成功典范,业内人士称之为“亚洲的硅谷”,对中国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也带来很大的启示,理论界的学者们已将其作为研究集群经济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班加罗尔;产业集群;中国;启示

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坎纳达、德卢固与泰米尔文化的交汇处,是卡纳塔克邦(Karnataka)的首府。早在1988年,班加罗尔就被美国5新闻周刊6评为全球十大高科技城市之一。近年来,班加罗尔又以其计算机软件业闻名世界,被誉为印度的“硅谷”,是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 一、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概况 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近年来取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成功范例。自印度1947年独立以来,一系列的科研机构在班加罗尔落户,如印度太空研究机构、国家航空实验室、国家软件科技中心等等。数以千计的工程师、科学家来这里工作,中国的华为公司也已入驻班加罗尔。因此,在外国跨国公司发现班加罗尔的潜力之前,该城已是印度电子工业中心。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制订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并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建立在班加罗尔地区。1992年班加罗尔成为印度第一个设有卫星地面站的城市,以专门的卫星通讯渠道,为软件出口提供高速信息交流服务。2000年8月,班加罗尔又在印度率先建立科技孵化中心等等。 从发展历程来看,1985-1995年,园区以软件组件与维修服务为主要业务,1995-2000年以电子商务、ERP为主要业务,2001-2004转以系统整合、软件外包、BPO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为主要业务,近年来转向以IT顾问、IT 委外服务为主,业务范围、客户数量与内容深度不断扩大。 表1 班加罗尔软件产业转变的发展历程 年代产品与服务 合约规模 (万美元) 主要客户对客户价值 1985-1995年软件组件与 维修服务 50 Fortune 前100大 低廉成本 1996-2000年电子商务、 ERP 500 Fortune 前500大 质量、 生产力 2001-2004年系统整合、 软件外包、 BPO 4000 全球 2000大 信息安全、 流程管理 2005年-至今 IT顾问、 IT委外服务 10000 全球 5000大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题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设置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并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从国内外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一些典型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市场和政府在开发区中的作用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而有所差别。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为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开发区模式 (一)美国硅谷 1、硅谷概况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硅谷是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是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时期。硅谷的发展模式,即“学术-工业综合体”,以及风险资本与创新公司的初步结合基本定型。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硅谷的大发展时期。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了微电子时代。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硅谷由低潮重新走向高潮,软件业的崛起很快使硅谷度过了危机,硅谷的非物质化进程,使硅谷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硅谷大规模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又带来了软件业的昌盛。这是软件业和网络业同时大发展时期,也是硅谷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 2、硅谷的发展模式 硅谷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大学、政府的作用和风险资本投资、战争政治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的革新等,但从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从机制上讲,硅谷首创了一种科、技、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中介力量。这种“硅谷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硅谷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硅谷产生了三大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改变了硅谷的生产力结构,使得知识也即高科技迅速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即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功能。第二,改变了硅谷的经济结构,使硅谷直接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即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第一次使非物质生产在硅谷经济中远远超过了物质生产,硅谷渐渐变成一个高水准的研究和控制中心——即硅谷主要的微电子公司的总部和复杂的研究、产品设计以及新的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公司建立的场所,而不是生产和制造中心。第三,改变了硅谷的阶级结构和职业结构,产生了一个新的中产阶级,即包括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其他技术人员在内的技术专家阶层,这一阶层已经代替了农场主成为硅

印度模式

这才是真实的印度,中国很少知道!作者:农夫所种略同(2014-11-02 15:14:21) 一、印度实现免费医疗制度,无论是上至心脏病,下至感冒牙痛等,都可以在豪华的印度医院里接受免费治疗,治疗期间还有标准为10美元/日的营养补贴,也就是说住院期间的饮食支出也是全免的。而且患者还可以为世界的医学研究提供个人的治疗情况,为世界医学事业作出贡献。 二、印度实现免费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强制入学接受教育。但是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学校方面还提供免费的午餐。而且这个免费教育的范围是从幼儿园到大学,为了鼓励一些外来移民和印度的少数民族入读普通的学校已融入印度社会,政府还对此有补贴。完善的高等教育,印度的高等教育体系承袭英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人类最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印度理工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理工大学,在美国和印度的教育界有“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的说法。 三、印度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所有的议员、官员都由选举产生,每隔四年举行议会选举,选出议会及总统,每到这个时期,印度都会有十多亿人前往投票站投票,填写选票之后,虔诚的印度人还会把选票回执戴在身上,因为印度人民相信,有选票庇佑,出入平安,能治百病。 四、印度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印度是金砖四国里发展最好,经济结构最完善的。现在印度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化工及钢铁方面均为世界第一,例如世界第一的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在制药和IT技术方面也经次于美国,远远超越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中国和依赖资源出口的俄罗斯与巴西。印度是一个民主国家,实现自由经济贸易制度,在印度是除非是公共事业行业之外是没有国企的,所以印度最大的企业都是私营企业如塔塔、信实、威普洛、旁遮普等。而且印度政府的立场是支持内资,限制外资。所以即使华为这样拥有技术和价格优势的企业,在印度也发展困难。 五、印度发展从来不搞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上世纪印度独立时,美国著名化工大王杜邦拜访印度向尼赫鲁总统建言,在印度开设化工厂。但尼赫鲁总统拒绝了,他说,洁净的恒河水是印度人的母亲河,绝对不能有一丝污染。60年来印度从来没有化工问题,并且建立了以机械,钢铁,生物技术,IT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工业。

硅谷模式系列分析

硅谷模式系列分析 ?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以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xx年)。硅谷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现已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在高技术杂志《WIRED》评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技术园区,美国硅谷以其硬件、软件和网络开发领域的优势在排序中名列榜首。 硅谷作为美国信息社会“最完美的范例”,“世界微电子之乡”,是美国最为成功的高技术开发区之一。硅谷不但开拓了新的产业,更重要的是开拓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风险投资、孵化器、股份期权、科技园等。硅谷不仅是美国西部经济第二次开发的典型代表,而且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硅谷的崛起使美国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开创了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河。 2000年,硅谷地区的GDP总值超过3000亿美元,占美国全国的3%左右。2004年地区人均收入53000美元,是美国全国人均收入的1、6倍。 硅谷模式系列分析之一:产业发展 美国硅谷形成的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群,是技术多元化的经济

全文结束》》年,硅谷中主导产业群主要有以下七类:计算机和通信硬件生产;半导体和半导体器材生产;电子元件生产;生物医学,包括生物制药,医疗设备和生命科学的研发;软件,包括软件发行商和软件服务;创意和创新服务业,包括技术服务和商业服务(比如人力资源和法律事务);综合艺术、设计和技术的有关的创造服务(比如图表设计、广告、营销);公司办公室,包括总部,分支机构和地方办事处。 近几年,硅谷创意和创新服务产业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硅谷七大产业集群中,创意和创新服务产业群的企业数量最多,从业人数仅次于软件业,成为硅谷的第二大产业集群。创意和创新服务还是过去5年间从业人员数唯一保持增长的产业群。 创意型人才渗透到硅谷各行各业中。硅谷的"创意先锋"不仅仅包括艺术家或其他的专业工作者,硅谷地区绝大部分就业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创意型人才渗透到硅谷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中。以硅谷所在的圣塔克拉拉郡为例,62%的非技术工人和70%的技术工人的工作中都要求具有一定量或大量的创意。 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微电子、半导体到计算机网络产业再扩大到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硅谷发展初期以晶体管、半导体制造业等技术行业为主导,著名的企业有英特尔、苹果、太阳微系统等。20世纪70年代末硅谷开始转向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著名的企业有思科、雅虎等。硅谷在完成初期的资本积累以后,由于其持续的创新能力与经济的快速发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2011年8月,中国(南京)软件谷管委会正式揭牌,雨花台区作为南京市发展世界性软件名城战略的主要力量,软件业发展进入跨越式、高速发展时期。而雨花经济开发区作为软件谷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功能转换,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印度的班加罗尔市作为南京市软件产业赶超对象,在经过20年的发展,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誉为印度的“硅谷”,它成功经验值得开发区的借鉴。 一、班加罗尔市及科技园的背景与现状 (一)背景 班加罗尔市位于印度南部,是卡纳塔克邦首府,面积174.7平方公里,人口600万。自1984年印度颁布《计算机软件出口、发展和培训政策》《IT行动计划》开始,软件业发展正式摒弃了自力更生和进口替代。目前班加罗尔是印度工业中心及商业中心,除了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皮革、食品等现代工业外,以软件产业著称于世。 (二)现状 2010年印度软件产业产值731亿美元,班加罗尔约占一半,班加罗尔市与软件相关的企业都集中于班加罗尔软件产业科技园。该产业园1990年由印度电子部批准成立,是印度最大、最著名的

软件科技园,也是全球重要的软件外包中心。班加罗尔科技园企业由外国、本地及合作公司组成,已有高科技企业5000多家(1000多家由外资参与经营),软件企业1400多家。外国公司为其母公司提供离岸外包服务,本地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本地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印度软件百强企业,前二十位贡献了大部分的销售收入。目前园区内印度本地的著名软件企业INFOSYS、WIPRO和TATA(塔塔)咨询公司等,国际知名品牌公司有通用、微软、IBM、甲骨文、德州仪器等。全球500强中就有160多家企业由印度供应其全球营运点所使用的软件。全球软件开发评级CMM的最高等级是五级,印度拥有58家,其中的33家就坐落在班加罗尔。1[1] 二、班加罗尔软件产业的成功经验 班加罗尔软件产业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方面: (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廉价的人力资源 班加罗尔向来是印度的“科学研究之都”和“科学之城”,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集中地,聚集了10所大学, 70所技术院校以及28个国家级和联邦级的研究机构。目前,印度有35万名合格的计算机软件人才,有320万专业人才服务于计算机软件公司。此外大多数企业提供在职培训。 (二)政府的正确定位及高效运作的管理体制

光谷与硅谷:科技金融模式创新借鉴及路径选择

光谷与硅谷:科技金融模式创新借鉴及路径选择 胡新丽,吴开松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收稿日期:2014‐03‐13基金项目:国家民委科研项目(12ZNZ 005);湖北省科协重大课题(HBKX 2013ZCYJ 08)作者简介:胡新丽(1981-),女,湖北荆州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政府管理创新、E -g overn ‐ ment 2.0;吴开松(1964-),男,湖北松滋人,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府危机管理、基层政府管理。 摘 要: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临如何借鉴美国科技金融创新硅谷模式,如何利用硅谷成功经验提升总体创新实力的问题。侧重于东湖示范区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基于东湖示范区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基本状况,对比美国硅谷的科技金融创新模式,提出了构建科技金融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互联网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金融创新文化建设、探索科技金融模式创新、构建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东湖示范区;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DOI :10.6049/kjjbydc .2013120395 中图分类号:F 83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4)09‐0015‐04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 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与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与效率。科技金融创新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加速器,其重要性已获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志着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东湖示范区)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创新总体实力、科技金融、人才战略等方面,东湖示范区排在我国现有自主创新示范区最后,迫切需要借鉴国内外其它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增强科技与金融聚集辐射能力,形成“中三角”合作共赢、优势互补、长期稳定的区域金融产业合作,携手助推“中三角”冲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国内外学术界在探讨科技金融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目前科技与金融最重要的研究文献为Carlota Perez (2002)的枟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枠。Carlota 详细描述了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基本范式,即技术-经济范式,金融资本与新技术革命两者存在的互动关系,以及金融资本对于重大技术创新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意义。新技术早期的崛起是一个爆炸性增长时期, 风险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迅速投资于新技术领域,继而产生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耦合,从而 出现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1] 。 Calderon Ceasar 和Liu Lin [2] 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金融建设有助于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经济发展。Le ‐ vine [3] 提出金融市场上的资产组合能有效化解技术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流动风险。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金融概念被正式使用是在1994年广西南宁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首届理事会上,即“我国科技金融事业是根据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结合的需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科技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形势推动下成长发 展起来的”[4] 。 1 东湖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探索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 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国内学者房汉廷[5] 指出,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活动与金融创新活动的深度融合,是由科技创新活动引发的一系列金融创新行为。科技金融的范式为技术—经济,即技术革命是新经济模式的引擎,金融是新经济模式的燃料,二者融合构成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动力。东湖示范区一直重视利用货币和资本两个市场,在金融服务、金融制度与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创新与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创新与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运输行业的发展与现代人民的日常生活 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社会的基础建设与交通运输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交 通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得地域距离不再是问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而民 众对交通系统的依赖性使得交通运输工作的效率必须有所提升,不管是运输速度 上的提升,还是客运量的提升,都是当代交通系统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就需 要对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进行相应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创新;发展 引言: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系统是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后来随着我 国的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以及全面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方针出台后,交通运 输系统也开始贯彻了创新、协调、开放等等的发展理念,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目前 存在的问题,我国鼓励创新发展,共同将科技成果推广开来。 1现阶段中我国交通运输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技术问题 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国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 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将帮助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但 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其实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以 及科技水平的瓶颈。而这些都阻止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2资源利用率不够 在国家的发展阶段中,为了能够带动社会的经济效益,往往都会过度的开发 自然的资源,从我国现代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水平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自然资 源已经处于了长期短期的状态。本来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率就不高,而交通运输 系统的发展将占用大量的土地以及破环当地的自然资源,所以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资源的浪费,也是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阶段中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1.3节省成本 在交通运输领域中,成本一直都比较高,这是因为交通工具的运行以及突发 事件的解决处理都是需要投入极大的成本,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成本其实也在一 定程度上增加了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创新阻力,因此应该在系统的发展过程中, 有意识的对直接或者间接的成本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将自身的成本投入转换到 系统的发展成本中,以此来促进系统自身的发展与创新,力求能够达到是低成本、高效益。 1.4系统优化 不同的交通工具所具备的优势与特长也是不同的,而在整体的交通运输系统中,不同的交通工具之间通过取长补短来实现优势最大化以及对社会经济效益进 行有效的整合,对系统的优势进行深度的优化。 2交通系统工程在创新发展阶段中所面临的问题 2.1较为封闭以及差异性的环境使得工程创新积极性不高 纵观我国针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方针上来看,国家其实还是更加重视前景 较好的大型企业的,而对中小型企业给予的是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故而政府给 予的这种主导倾向使得我国的产业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创 新积极性普遍不高,而且从我国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明显市场秩序还没有全面

硅谷的简介及由来

●硅谷的简介及由来 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加利福尼亚以北,旧金山湾区南部的圣塔克拉拉谷地;一般包涵圣塔克拉拉和位於东湾的佛瑞蒙市。最早是研究和生产芯片的地方,后来这个名词引申为所有高技术企业聚集的地方。现在是当今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资讯科技产业的龙头。此外该地也有一些文化设施,如创新科技博物馆。 硅谷这个词最早是由Don Hoefler在1971年创造的。它从1971年的1月11日开始被用于《每周商业》报纸电子新闻的一系列文章的题目-美国硅谷。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个“硅”字,是因为当地的企业多数是与由高纯度的硅生产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的。而谷则是从圣塔克拉拉谷中得到的而后来东湾两岸地区的加入也使硅谷迅速的发展起来。 ●硅谷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末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 特点是发展相对缓慢,微电子业还未真正崛起,主要是对半导体、大型计算机和仪器仪表等的生产和制造,影响远不及东海岸的电子业和半导体业。 1955年 建立第一个半导体实验室肖克利晶体管公司,是硅谷电子工业发展的起点。

1957年 被称为“八人叛逆帮”,年龄均低于30岁的八个科学家离开肖克莱实验室而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 1959年 仙童半导体公司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和德州仪器公司的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 20年代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大发展时期微电子时代1971 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微电子时代,是计算机真正普及,也是计算机真正影响到人类各个领域的开始。 真正名扬四海是1971年硅谷英特尔公司发明第一台微处理机(MCS-4)开始,而1976年苹果微型电脑在硅谷问世更成了脍炙人口的传世佳话。 到1981年,硅谷已有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军事电子学、系统设备、精密仪表等高新技术企业1744家。集结着30个以上高新技术生产的跨国公司总部。半导体及相关器件生产占全美国的21.8%,电子计算机设备、电气测量器件生产分别占全美国的12%以上,导弹与航天火箭的相关生产占全美国的22%。硅谷技术产值达115亿美元,居美国第一。硅谷作为一个高新技术发展模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海尔创新设计 智能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

海尔创新设计智能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浩浩荡荡的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浪潮之下,海尔创新设计集团无疑是一个具有典范意义的集团军。新技术、新模式、新思维正在重构着海尔创新设计这个庞大的传统企业,其很多探索都值得我们关注。海尔创新设计集团轮值总裁梁海山指出:“海尔创新设计理解的互联工厂不是一个工厂的概念,而是一个生态系统,海尔创新设计整个企业全系统全流程都要进行颠覆。”海尔创新设计工信部苗圩部长提到的智能制造是“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如出一辙。海尔创新设计智能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全价值流程的智能化,才能够支撑用户的个性化和经营的高效化。 “智能制造”需要遵循三大原则 1、用户中心 过去我国的家电制造手段以代工为主,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没有两头。因为现在面对的是用户个性化需求,高效率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户不一定用。海尔创新设计智能制造互联工厂将业务模式由大规模制造颠覆为大规模定制,海尔创新设计打造U+智慧生活平台。海尔创新设计对外从生产产品硬件到提供智慧解决方案转型;海尔创新设计对内整合用户碎片化需求,通过互联工厂实现个性化定制。海尔创新设计互联工厂要的不仅仅是高效率,更要高精度,也就是工厂到底给什么用户生产的?海尔创新设计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怎样把用户个性化需求在互联工厂实现。 比如,海尔创新设计利用用户圈的交互,把用户碎片化的需求整合成比较集中的型号,也就是众创定制。以海尔创新设计天铂空调为例,传统的空调都是方形的,天铂空调是圆形的,结构像鸟巢一样,它的创新以及定制过程就是在网上通过用户众创得来的。一名用户在网上提出最初的灵感创意,就是空调能不能设计成鸟巢模样。在他提出这一创意后,有30多名发烧友和他一起来设计。方案设计完成以后,这一方案在网上得到了1700多名用户的建议和支持,然后他们又不断地修改、调整这个方案。然后,通过海尔创新设计U+平台、用户交互平台,这一方案进入到海尔创新设计的开放平台上,整合了包括中科院、供应商等在内的一流外部资源,实现了对传统产品的彻底颠覆。 2、数据驱动 互联网技术的本质就是数据化的技术,价值流程全面数据化改造。智能制造技术具体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模块化,这是个性化定制的基础,海尔创新设计从2008年开始探索模块化,例如,一台冰箱原来有三百多个零部件,现在在统一的模块化平台上整合为23个模块,通过通用化、配置化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二是自动化,我们理解的是互联的智能自动化,海尔创新设计通过用户个性化定单来驱动自动化、柔性化生产。 三是数字化,海尔创新设计通过以iMES为核心的五大系统集成,实现物联网、互联网和务

硅谷模式的模仿与创新_以新竹和班加罗尔为例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7)10-0091-05 硅谷模式的模仿与创新 ———以新竹和班加罗尔为例 唐礼智 〔摘 要〕 硅谷模式是世界各地科技园区效仿和推崇的对象。基于对硅谷模式模仿与创新的视角,以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为例,剖析了两大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模仿;创新;硅谷;新竹科学工业园;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中图分类号〕 T U984113 〔文献标识码〕 B 〔作者简介〕 唐礼智(1970—),男,汉族,安徽和县人,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 2007-03-12〔修回日期〕 2007-06-19 美国硅谷作为全世界科技工业园区最成功的典范和最具吸引力的科技中心,成为世界各地纷纷效仿的对象,在已建立的400多个科技工业园区中至 少有72个宣称自己是这个“塞博”(Cyber )或那个“硅谷”,打造本土的“硅谷” (信息中心或高科技中心)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热切的目标与梦想。世纪 之交,“硅谷热”也风靡我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合肥、西安、武汉和杭州等十多个城市依据自己在科技人才集聚方面的优势,先后提出建设“中国硅谷”、“华中硅谷”、“西部硅谷”和“天堂硅谷”等目标。同时,一大批软件产业基地,在福州、长沙、南昌、大连、沈阳和济南等地也纷纷涌现。雄心勃勃的远大志向,加上穷尽全力的政策扶持使各地政府对建成中国式“硅谷”信心十足。 不过,近距离观察这些硅谷的“追星族”,尽管或多或少引入了硅谷发展的一些成功因素,比如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大量吸引外来优秀人才、推进产学研结合和试行风险投资机制等等,但是,这些园区最多可能在个别要素条件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整体上无法形成在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硅谷”。因此,科技园区的成功不能仅仅通过对硅谷一些“硬件”的简单模仿就可以实现。正如长期研究硅谷的美国学者安纳利?萨克森宁(Anna Lee Saxe 2nian )所言:“仅仅拥有硅谷的基本因素并不意味着 就能创造出该地区具有的那种活力。事实证明,那种认为只要把科学园区、风险投资和几所大学拼凑在一起就能再建一个硅谷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1] 为探求科技园区成功的核心因素或“基因”密码,本文试从对硅谷模式模仿与创新的角度出发,透视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  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模仿与创新 始建于1980年的新竹科学工业园位于我国台湾岛西海岸,台北市西南70公里,新竹市区以西6公里处,现有开发面积6.32平方公里。经过20多  总第147期 城市问题2007年第10期

(完整版)硅谷模式系列分析

硅谷模式系列分析 硅谷模式系列分析? 长城战略咨询?? ?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以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硅谷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现已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在高技术杂志《WIRED》评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技术园区,美国硅谷以其硬件、软件和网络开发领域的优势在排序中名列榜首。硅谷作为美国信息社会“最完美的范例”,“世界微电子之乡”,是美国最为成功的高技术开发区之一。硅谷不但开拓了新的产业,更重要的是开拓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风险投资、孵化器、股份期权、科技园等。硅谷不仅是美国西部经济第二次开发的典型代表,而且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硅谷的崛起使美国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开创了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河。2000年,硅谷地区的GDP总值超过3000亿美元,占美国全国的3%左右。2004年地区人均收入53000美元,是美国全国人均收入的1.6倍。硅谷模式系列分析之一:产业发展美

国硅谷形成的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群,是技术多元化的经济2005年,硅谷中主导产业群主要有以下七类:计算机和通信硬件生产;半导体和半导体器材生产;电子元件生产;生物医学,包括生物制药,医疗设备和生命科学的研发;软件,包括软件发行商和软件服务;创意和创新服务业,包括技术服务和商业服务(比如人力资源和法律事务);综合艺术、设计和技术的有关的创造服务(比如图表设计、广告、营销);公司办公室,包括总部,分支机构和地方办事处。近几年,硅谷创意和创新服务产业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硅谷七大产业集群中,创意和创新服务产业群的企业数量最多,从业人数仅次于软件业,成为硅谷的第二大产业集群。创意和创新服务还是过去5年间从业人员数唯一保持增长的产业群。创意型人才渗透到硅谷各行各业中。硅谷的"创意先锋"不仅仅包括艺术家或其他的专业工作者,硅谷地区绝大部分就业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创意型人才渗透到硅谷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中。以硅谷所在的圣塔克拉拉郡为例,62%的非技术工人和70%的技术工人的工作中都要求具有一定量或大量的创意。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微电子、半导体到计算机网络产业再扩大到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硅谷发展初期以晶体管、半导体制造业等技术行业为主导,著名的企业有英特尔、苹果、太阳微系统等。20世纪70年代末硅谷开始转向电子信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摘要: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1991年,印度政府建立了该国历史上第一个软件科学园。在XXXX 的短短几年里,班加罗尔的软件集群取得了显著的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1992年,班加罗尔的软件出口只有150万美元,但到了XXXX,出口额飙升至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班加罗尔已建立了4500家高科技企业,其中1000多家是外资企业,已成为世界第五大信息技术中心。班加罗尔软件园是产业集群的成功典范。业内人士称之为“亚洲硅谷”,这也给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启示。理论界学者把它作为研究集群经济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班加罗尔;产业集群;中国;启示录 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卡纳达、泰卢固和泰米尔文化的交汇处,是卡纳塔克邦的首府早在1988年,班加罗尔就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高科技城市之一。近年来,班加罗尔也因其计算机软件产业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印度的“硅谷”和世界第五大信息技术中心。 1。印度班加罗尔 信息产业集群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成功范例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一系列科研机构在班加罗尔落户,如印度空间研究所、国家航空实验室、国家软件科技中心等。成千上万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来到这里工作,中

国的华为公司也在班加罗尔落户。因此,在外国跨国公司发现其潜力之前,班加罗尔已经是印度电子工业的中心。在XXXX早期,印度政府制定了一项着眼于发展计算机软件的长期战略,并在班加罗尔地区建立了该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1992年,班加罗尔成为印度第一个拥有卫星地面站的城市,通过专门的卫星通信渠道为软件出口提供高速信息交换服务。8月XXXX,班加罗尔率先在印度建立了科技孵化中心等等。 从发展历史来看,从1985年到1995年,园区以软件组件和维护服务为主营业务,从1995年以XXXX、电子商务和企业资源规划为主营业务,从XXXX转向以信息技术顾问和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为主营业务,业务范围、客户数量和内容深度不断扩大。 表1班加罗尔软件产业转型的发展过程 9年1985-1995年产品和服务软件组件和维护服务的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合同规模主要客户对客户价值(10,000美元)50财富100强低成本500强财富500强质量、1996年生产率-XXXX 500年系统集成、XXXX年软件外包、BPO XXXX最新信息技术顾问、信息技术外包服务4000全球信息班加罗尔拥有便捷的航空、铁路和公路交通,完备的卫星通信设施和便捷的对外通信。据数据显示,班加罗尔有650所高中、75所医院、6家五星级酒店等。,拥有非常完善的教育和医疗设施,2500家大大小小的电子企业,近10000名工程师在班加罗尔工作。优越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使它成为印度的投资天堂。

硅谷模式为什么难以模仿

1 最重要的是创新 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和水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元素,而在创新生态系统中,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自由探索、敢于争论的创新氛围,勇于拼搏、敢冒风险的创业精神,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人文关怀,是构成良好创新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硅谷主要得益于它有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国外很多科技园区试图模仿硅谷模式但大都没有成功,因为创新生态环境是不能简单复制的,它必须与本土的历史、环境、文化契合才能找到适于本土创新的生态环境。当前,我国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大幅增加,全社会鼓励自主创新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但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尚缺乏对失败的宽容态度,一些科研人员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我国的创新生态环境仍存在缺陷,急需加以完善。 2 关键是深化体制 机制变革 完善创新生态环境,建立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关键是深化体制机制变革 。在宏观管理层面,各层级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还不够,科技资源分散、重复配置,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在微观层面,转制科研机构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方面进展还不够大,公益性科研机构也没有真正按照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进行,科研院所变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深化科技体制变革 ,在宏观层面上应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科技资源的统筹;在微观层面上,转制科研机构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同时,要继续发展在引领行业科技创新与进步中的作用。公益类科研机构应通过分类变革 的方式,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 起决定作用的是 人的因素 建立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因素。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环境,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推动创新的良好氛围。一个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幼儿和中小学阶段十分关键,但我国的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还存在应试教育现象,学生的创新潜能,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转变,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还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延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未来国际竞争将聚焦于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人才,谁就掌握了世界未来。 4 建立多层次资本 市场体系 建立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还需要建立支持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产业如果不与资本结合就不会有创新的发生。资本市场既要支持大企业创新,鼓励他们“走出去”成为国际化的企业,更要支持中小企业创新,鼓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合理的企业结构有助于良好创新生态的建立。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制约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一是缩短中小企业板的上市进程,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二是完善创业板市场;三是加快场外交易市场的建立,建立多元化的资本退出机制。 建立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各个主体的共同努力。 随机读管理故事:《我是陈阿土》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ING SIR!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G 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成功之路

一、历史的回顾 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是卡拉塔纳邦的首府,班加罗尔软件园辉煌的发展历程与印度政府在软件方面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分开的。1984年以前,印度政府奉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过分强调自力更生,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相关的进出口受到严格的控制,软件业处于政府的高度管制之下,计算机发展极其缓慢且发展水平很低。 1984年拉杰夫·甘地当选印度总理,奏响了印度软件产业政策改革的号角,印度软件业开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84年月11月,印度软件业在政府政策中第一次被确认为产业,可以合法地享受投资补贴等优惠政策,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进出口限制大大放宽,并且通过计算机进口换取软件出口的项目可以享受特殊的低关税优惠。1986年,印度政府制定并开始实施《计算机软件出口、发展和培训政策》,摒弃进口替代战略和过分强调自力更生的发展思路,简化了繁琐的进出口手续,使得印度的软件公司可以自由地获得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自由地出口软件,同时还鼓励风险投资。在印度电子部的倡导下,从1990年代初印度政府开始实施软件科技园计划,并在1990年批准建立了三个软件园,班加罗尔软件园是最早建立的软件园,1991年又建立了四个,并且为了避免政府对软件产业的直接干预,所有的软件园都被注册为独立机构,直属电子部领导。1998年,印度总理办公室成立了印度国家技术与软件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在成立的第二年就制定了《印度信息技术计划》,1999年,为了监管该计划的实施,印度政府又成立了一个新的部──信息产业部。 班加罗尔软件园在软件园的管理框架下以及其他政策措施的刺激下,从1990年起获得了跳跃式发展。班加罗尔软件园作为印度软件业的龙头老大,其发展成就不亚于软件产业的整体发展成就。近十年来,印度软件业以平均每年30.88%的速度增长,软件出口则以平均每年34.09%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世界的平均15%的增长速度。 :200 0~2001年16亿美元,2001~2002年24亿美元,2002~2003 ,大部分出口到美国。在技术方面,印度有170多家软件企业获得了ISO9000质量认证,是世界上软件企业获得该质量认证最多的国家。在 ”五级标准的企业中有近一 半落户班加罗尔。班加罗尔软件园的技术分布合理,涵盖面广,从WAP、VOIP、Blue-tooth、QNX、CRM到QUI、CAN和PSOS等,聚集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企业,比如CISCO、IBM、Motorola、LucentTechnologies、得州仪器和太阳微。班加罗尔软件园先进的软件技术上加上印度廉价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其国际竞争力无疑是卓越的,在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中有60%多来自印度。 二、对班加罗尔软件园成功之路的探讨 笔者认为,班加罗尔软件园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印度优先发展软件,把发展硬件置于次要地位。印度软件产业从1984年开始

中国_绵阳_科技城应借鉴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的发展经验

2010年第2期No 12 2010 南亚研究季刊 So uth A sian Studies Q uar terly 总第141期 Sum N o 1141 中国(绵阳)科技城应借鉴印度 班加罗尔科技园的发展经验 潘大钦 * [内容提要]中国(绵阳)科技城与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同属于发展中国家新兴城市的科技园区,本文对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剖析,根据绵阳科技城发展现状、特点,参照印度班加罗尔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绵阳)科技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 [关键词]班加罗尔科技园;绵阳;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435116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508(2010)02-0076-05 中国(绵阳)科技城位于中国西部的四川省绵阳市,于2001年7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通过10年的发展,绵阳科技城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汽车及零部件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到2008年,科技城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77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462亿元,财政收入67168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8816%、8312%、571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39家,占绵阳市的70%。绵阳科技城正在成为绵阳、四川省乃至中国西部科经结合的/亮点0。但是,绵阳科技城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国际上著名的科技园区大多位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科技资源丰富的区域,如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科技园等。但是,印度班加罗是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园区,从区域发展水平分析,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绵阳科技城与印度班加罗尔存在着较大可比性。印度的班加罗尔科技园在不到20年时间,一跃成为印度的/硅谷0,为印度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印度软件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系统分析班加罗尔科技园的发展经验,对同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城市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一、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的发展经验 印度的班加罗尔科技园创建于1991年,由卡纳塔克邦工业区发展委员会与新加坡国际财团合资建设,总投资约4亿美元,区内以发展软件信息产业为主。1991-1992年度,班加罗尔的计算机软件出口仅为150万美元,经过10年的发展,到2000-2001年度,其计算机软件出口达到了1613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108倍,占 整个印度软件出口总额62亿美元的2613%。1到2001年,班加罗尔的高科技企业达到了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 o2003年印度软件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5亿美元,其中班加罗尔就超过了30%,2004-2005年度,班加罗尔所在卡纳塔克邦的软件出口总额2760亿卢比(约62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52%,其中大部分的软件出口都来自班加 罗尔。? 班加罗尔积聚了一大批印度本土的公司和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朗讯科技公司、微软公司、日本索尼公司、东芝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等。如今,班加罗 # 76#* 1o?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四川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双云:/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的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0,5理工高教研究6,2006年第6期。陈平:/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信息产业集群研究0,5高教研究6,2007年第11期。严正:/班加罗尔与印度的软件业0,5福建师范大学学报6(哲学社科版),2002年第3期。

硅谷模式简要概述(doc 9页)

硅谷模式(上) 2006-9-6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以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硅谷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现已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在高技术杂志《WIRED》评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技术园区,美国硅谷以其硬件、软件和网络开发领域的优势在排序中名列榜首。 硅谷作为美国信息社会“最完美的范例”,“世界微电子之乡”,是美国最为成功的高技术开发区之一。硅谷不但开拓了新的产业,更重要的是开拓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风险投资、孵化器、股份期权、科技园等。硅谷不仅是美国西部经济第二次开发的典型代表,而且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硅谷的崛起使美国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开创了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河。 2000年,硅谷地区的GDP总值超过3000亿美元,占美国全国的3%左右。2004年地区人均收入53000美元,是美国全国人均收入的1.6倍。 1、产业发展 美国硅谷形成的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群,是技术多元化的经济 2005年,硅谷中主导产业群主要有以下七类:计算机和通信硬件生产;半导体和半导体器材生产;电子元件生产;生物医学,包括生物制药,医疗设备和生命科学的研发;软件,包括软件发行商和软件服务;创意和创新服务业,包括技术服务和商业服务(比如人力资源和法律事务);综合艺术、设计和技术的有关的创造服务(比如图表设计、广告、营销);公司办公室,包括总部,分支机构和地方办事处。

近几年,硅谷创意和创新服务产业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硅谷七大产业集群中,创意和创新服务产业群的企业数量最多,从业人数仅次于软件业,成为硅谷的第二大产业集群。创意和创新服务还是过去5年间从业人员数唯一保持增长的产业群。 创意型人才渗透到硅谷各行各业中。硅谷的"创意先锋"不仅仅包括艺术家或其他的专业工作者,硅谷地区绝大部分就业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创意型人才渗透到硅谷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中。以硅谷所在的圣塔克拉拉郡为例,62%的非技术工人和70%的技术工人的工作中都要求具有一定量或大量的创意。 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微电子、半导体到计算机网络产业再扩大到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硅谷发展初期以晶体管、半导体制造业等技术行业为主导,著名的企业有英特尔、苹果、太阳微系统等。20世纪70年代末硅谷开始转向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著名的企业有思科、雅虎等。硅谷在完成初期的资本积累以后,由于其持续的创新能力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是大量技术企业的快速集聚,极大地扩展了硅谷的技术构造和技术基础,使硅谷的研究和生产的范围从激光技术和微波技术扩大到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目前,硅谷有着美国最大的生物科技企业群,上市公司有近80家。统计显示,近200家生物工程公司不但已经为硅谷提供着近6万个工作机会,而且正在追赶网络信息技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高新技术产业外,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行业也是硅谷产业主要群体之一。在硅谷上万家的企业中有60%是以信息为主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40%是服务性的第三产业,包括金融、风险投资等公司。为某个高新技术行业服务的企业数可能比该行业企业数还多,例如在硅谷就有3000多家企业为2700家电子信息企业服务。 以研发、设计和高技术服务为主,处于全球产业分工的高端环节 硅谷软件行业的就业人数占16%,而该行业是典型的以研发为主的行业。硅谷的半导体/设备、计算机/通信等主导产业也是以研发为主的行业,很少涉及制造部分。因此,硅谷以研发作为其在产业链中的核心阶段。 硅谷重视服务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专业服务以及创新服务在硅谷占据较大的就业比例。 此外,设计和创造力在创新经济中是重要的技能,硅谷发达的设计产业正体现了硅谷创新经济的特点。硅谷主要产业群的就业工作集中在设计职业上,设计职业构筑了硅谷产业群坚实的就业比重。2003年,软件工作中有70%的是设计职业,在半导体和半导体设备行业大约有58%的工作是设计职业,在计算机和通信硬件行业,大约有57%的就业是设计职位。 2、企业活力 集聚一批全球知名的高技术公司;同时,大量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也是硅谷创新活动的主体 硅谷集聚一批全球知名的高技术公司,出现了一批创新能力极强,甚至在某些高技术创新领域处于世界领袖地位的本土大公司。例如惠普、网景、英特尔、苹果、太阳微系统等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