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及烟草制品 转基因检测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烟草及烟草制品 转基因检测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烟草及烟草制品 转基因检测方法(标准状态:现行)

试析WTO框架下与转基因产品相关的贸易规则

试析WTO框架下与转基因产品相关的 贸易规则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转基因产品(Genetically Modifie dOrganisms,简称GMOs),是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导入特定的外源基因(包括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人工设计合成的基因等),使动植物获得超过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所得的机能,创造出具有新性状的产品或物种。自20世纪80年代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问世以来,其商业化发展极为迅猛,主要在于它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短缺、能源危机和资源匮乏等问题。因此,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具有十分广阔的潜在增长空间和发展前景。但另一方面,由于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为这种现代技术的充分运用投下了阴影。如何在促进转基因技术发展和保护人类免受这种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开发GMOs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从法律层面来看,转基因产品引发的法律问题主要涉及食品安全性问题和环境安全性问题。本文结合WTO框架下与转基因产品贸易

相关的规则和争端实践,以及我国转基因产品立法,对这两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与转基因产品贸易相关的WTO规则 WTO规则自产生以来主要调整和规制传统产品(非转基因产品)的贸易。而在转基因技术未改变产品的最终用途和物理特性的情况下,该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属于无差别的产品。在各成员方之间进行此转基因产品贸易时,应依WTO协议第一条、第三条适用最惠国待遇或国民待遇,而不能以转基因产品为由给予歧视待遇。因此,在处理转基因产品的贸易问题上,不能笼统地把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等同,也不能把它们截然对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WTO协议群中,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转基因产品的贸易规则,而与之有关的规定主要见于《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以下简称《SPS协议》),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以下简称《TBT协议》)。 (一)《SPS协议》对转基因产品的约束及其适用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按照《SPS协议》宗旨,缔约各方有权采取“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在必要

关于转基因产品及其所产生的贸易争端

关于转基因产品及其所产生的贸易争端 发表时间:2010-03-10T14:12:23.35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2月上旬刊供稿作者:何铭涛杨立彬 [导读] 二十世纪末,世界农业部门引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转基因技术,并且迅速对世界农业生产和国际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何铭涛杨立彬 (南京农业大学) 摘要:本文在阐述转基因产品概况及贸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转基因产品利弊的争论分析,进行了对各地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及其原因的研究,得出了转基因产品争端主要是背后各自经济利益驱使的结论,从而给我国转基因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贸易保护生物安全 0 引言 二十世纪末,世界农业部门引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转基因技术,并且迅速对世界农业生产和国际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转基因产品(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以下简称“GMO”或“GMOs”),是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导入特定的外源基因(包括其它动物、植物、微生物、人工设计合成的基因等),以改变物种的细胞信息,使动植物获得超过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所得的机能,创造出具有新性状的产品或物种(https://www.360docs.net/doc/61220448.html,/viewdiary.18954524.html)。转基因技术是当今世界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深受世人关注。由于目前转基因技术主要在农业领域运用,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进行作用,所以在本文中将转基因产品和转基因农产品视为等同的概念。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转基因技术和产品迅猛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猛增到2007年的1.143亿公顷。目前,世界各国种植的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籽,它们在所有转基因产品中的比重占到了99%左右。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是转基因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及出口国。由于转基因技术还不成熟而可能对生物安全产生影响,在各国采用程度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而各国对转基因贸易采取不同态度。这就产生了因转基因农产品而带来的贸易纠纷,当然,这些贸易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背后经济利益的驱动。中国是较早涉及转基因作物种植与生产的国家之一,经过10余年的努力,在转基因产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国内中国主要种植转基因棉,同时在国际上是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大国。 1 转基因作物种植状况及其农产品贸易状况 (资料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61220448.html,/aarticle/jmxw/200802/20080205380433.html,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新闻) 随着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也日益增加。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是170万公顷;1998年是2780万公顷;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4420万公顷;2002年达到5870万公顷;2004年则是8180万公顷;2006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2亿公顷,首次突破1.00亿公顷大关。仅1996年至2006年这十年间,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就扩大了60倍,居所有作物技术推广速度之首,而2007年的增长率再次高达12%,达到了1.143亿公顷。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2007年提供的数据,全球77%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集中在4个国家:美国(50%)、阿根廷、巴西和加拿大。美国2007年种植规模为5770万公顷(2006年为5460万公顷,下同),阿根廷1910万公顷(1800万公顷),巴西1500万公顷(1150万公顷),加拿大700万公顷(610万公顷)。印度和中国也种植了大面积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620万公顷(380万公顷)、380万公顷(350万公顷)。95%的转基因农作物集中在4种植物上: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2007年种植最广泛的转基因农作物是大豆,种植规模达到了5860万公顷,这与2006年持平。其次是玉米,种植面积为3520万公顷,高于2006年的252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为1500万公顷,高于2006年的1340万公顷。油菜为550万公顷,高于2006年的480万公顷。两种转基因类型占主导地位:抗各种杂草的,抗一些虫害的。 又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推广协会(ISAAA)称,2007年全球23个国家1200万农户种植了1.143亿公顷转基因农作物,2006年有22个国家1030万农户种植了1.02万公顷转基因农作物。 2007年新加入的国家是智利和波兰,伊朗2007年没有种植转基因农作物,而最初的1996年仅有6个。 章东权(2008)指出,随种植面积的增长,贸易额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据估算,1996年大豆、玉米、油菜籽、棉花四种主要转基因作物的出口额7.18亿美元,1999年分别增至102.52亿美元,增长了13.28倍。同时他提到有人预测2010年全世界90%以上的农作物将是经转基因技术改良过的转基因品种,其中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到2025年美国转基因产品的市场贸易总额将达到25200亿美元。 温海波(2007)认为世界转基因作物品种分布比较集中,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油菜;转基因产品出口国和地区主要集中在美洲,种植国家有美国、阿根廷、巴西和加拿大;转基因作物的进口地区主要是亚洲和欧洲。同时他还认为转基因作物面积还将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转入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之中;转基因技术产品应用范围还将继续扩大。 章东权(2008)认为尽管转基因产品因本身的原因存在很多的争议,转基因产品的国际贸易目前仍在着某些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现象,但现代生物技术将是21世纪的主导技术,世界各地都在抓紧时间研发转基因产品,所以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的全球化、一体化将成为大势所趋。李晖(2005)也认为,争议的转基因产品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挫折,但它在21世纪是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其前景是很光明的。 2 转基因产品是把双刃剑转基因产品是好是坏在世界各地的争议很大。 林毅夫(2001)指出,生物技术的发展符合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但在短期内对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各异,就亚太地区的农民和消费者而言,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抓住机遇,善加利用,就能带来好处,否则,就有可能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杨昌举、黄灿(2001)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对近缘野生种群、农业害虫和益虫,以及对生态平衡和土壤中的生物、土壤肥力可能产生的影响,探讨了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风险。 马述忠、李晓嘉(2001)指出转基因食品不仅能够生产出口味更佳的食物,而且能够抗病虫害、抵御旱涝灾害,便于储运,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人类的食物质量,产量的提高则特别适合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但同时他们又通过世界各地的具体态度及法律适用情况表

转基因烟草方法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植物材料:K326烟草种子 药品:MS大量元素,MS微量元素,MS铁盐,吲哚乙酸(IAA),6-苄氨基腺嘌呤(6-BA),烟肌醇(B1B6),蔗糖,琼脂,头孢霉素(Cef),羧苄青霉素(Carb),卡那霉素(Kn)、庆大霉素、利福平等; MS培养基(1L):大量元素(20x)50ml、微量元素(100x)10ml、Fe2+(100x)10ml、蔗糖30g、琼脂8g,PH值约为6.0 预培养基(1L):大量元素(20x)50ml、微量元素(100x)10ml、Fe2+(100x)10ml、6-BA(1000x)2ml、B1B6(200x)5ml、甘氨酸(1000x)1ml、琼脂8g,PH值约为6.0。高温灭菌后加IAA(0.2mg/L)1ml 分化培养基(1L):预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头孢霉素2ml,羧苄青霉素1ml,卡那霉素1ml. 生根培养基(1L):1/2MS、IAA 2mg/L、蔗糖30g/L、琼脂5.8g/L,pH=5.8 LB液体培养基(1L):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I 10g MS0培养基:为不加琼脂的只含大量元素MS培养基 2.3实验方法 2.3.1浸染菌液制备 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农杆菌在固体LB培养基上划板,28℃下暗培养两天。 挑取单菌落,接种于5ml含50mg.L-1卡那霉素、50mg.L-1链霉素及50mg.L-1利福平的液体LB培养基中,28℃下振荡培养过夜。 活化过夜的农杆菌,按1:50的比例,稀释到含50mg.L-1卡那霉素的新鲜液体LB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至OD600值约为0.5。 取培养物1ml,置于无菌离心管中,12000rpm离心1分钟,弃上清。加入100ml的MS0培养基,混匀。 2.3.2烟草转化 按叶圆盘法转化烟草。将剪切好的烟草叶盘放置在预培养基上培养1-2天后,置于悬菌液中(MSO悬浮,可以稀释50—100倍)浸泡3-5分钟。然后取出,用无菌滤纸吸去其表面的液体。将浸染过的叶盘分接种在覆有两层滤纸的预培养

烟草遗传转化实验

烟草遗传转化实验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实验八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操作技术与方法。 实验器材: 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室、高压灭菌器、冰箱、恒温培养箱、培养瓶、250 mL 、500 mL三角瓶、镊子、酒精灯等。 配置MS液体培养基(2,4-D 2 mg/L+1%甘露醇 +3% 蔗糖,pH 5.8)分装于250ml的三角瓶中,每瓶50ml。 实验材料:烟草叶片愈伤组织。 实验方法: 1.70%乙醇净化工作台并擦洗干净,将所用的材料、工具、培养基等放入 工作台。打开紫外灯和风机,15分钟后关闭紫外灯开始方可操作。 2. 在超净台上用无菌镊子夹取出生长旺盛的松软愈伤组织,放入150ml 三角瓶中并轻轻夹碎,每个三角瓶加入培养基20-30ml,每瓶接种1-2g愈伤组织,按愈伤组织与液体培养基1∶10的比例,以保证最初培养物中有足够量的细胞。 3.接种后的三角瓶用天平称取重量并记载,然后置于摇床上,在转速 100-120rpm,25℃下培养以及散射光条件下,进行振荡悬浮培养。4.每周更换新鲜液体培养基两次,每次更换1/3。每次更换新鲜培养基时 称取重量。 5. 每个人接种悬浮培养细胞1瓶,观察并记录细胞生长情况。 6. 培养7天后,制作细胞生长曲线:为了解县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动态,可用以下方法绘制生长曲线图: 鲜重法:在转代培养的不同时间,取一定体积的悬浮培养物,离心收集后,称量细胞的鲜重,以鲜重为纵座标,培养时间为横座标,绘制 鲜重增长曲线。 烟草遗传转化实验 实验目的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及检测

南京农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学号: 姓名: 所在学院: 任课教师: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印制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及检测方法 摘要: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转基因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和检测变的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毒理性和致敏性等方面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并从重组DNA本身以及其产物等角度探讨了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以期使读者对转基因食品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益处;安全性评价;检测方法 Progress in Safety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Abstract: Since the large-scale commercialized produ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rops started in 1996, it has brought great socioeconomic benefits to human beings. Yet transgenic technology may give rise to certain risks, so it is urgent and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assessment and detection of GM foods. In this paper, the safety evaluation contents of GM foods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oxicity, allergenicity, etc. and discussed the measuring method of GM fo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ombinant DNA and its products. The target of this paper is to enable the readers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food safety of GM foods. Key words: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benefit; safety evaluation; detection methods 前言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已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产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由此引起的潜在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争论的焦点。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与政治、宗教等复杂的社会因素以及国际贸易相交织的综合性问题。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将能够保障和促进我国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健康发展,跟上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主流,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提高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加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通过综述近几年的科学研究,科学、客观的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并且列举出几种检测转基因食品的

欧美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 转基因产品作为一种高科技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其喻为天使,有人将其贬为恶魔。而事实上,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世界农作物产量、提高质量、减少化学肥料和杀虫剂的使用、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缺乏、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另外,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医药、化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为整个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人们无法得知基因序列的改变会在体内引起何种潜在的变化,无法确定转基因产品是否会对下一代产生任何未知的伤害,无法预测转基因产品对现存基因会产生何种影响。目前,由于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尚无定论,因此,对于大多数国家的消费者和决策者来说,必须慎重考虑,有时甚至出现严重抵制的情况,正如欧盟与美国的转基因产品的贸易争端。本文通过分析其争端以及各自的贸易政策来为中国这样一个存在着粮食短缺潜在威胁的发展中国家,在寻找适合国情的转基因产品的政策上发表一点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贸易政策

Abstract As an output of latest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ies, 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s have been controversial. Some people compare them to the angel, some people reduce them to the devil. Act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s is a double-edged sword: On the one hand, it contributes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world crop yield, as well as the quality, and reduc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the pesticide use, helps solution of the famine and undernourish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esides, i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ertain related industries like pharmaceut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brings the unprecedented threat for human beings. We are unaware of the potential effects in human bodies, or any unknown injury to the next generation, caused by genetic modification. Nor can we forecast what kind of influence to the extant gene will emerge. At present, effects caused by 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s on environment as well as food safety are not concluded yet, so consumers and policy-makers in many countries have to put careful consideration. Trade dispute on 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s arised between European Union and US is a typical discrepancy in attitude. This article trie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enaction of policies of 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 for China, a developing country short of food potentially base on analysis of the dispute and trade policies of the both parties. 【Key Words】Genetically-modified Products International Trade Trade Policy

转基因产品特点及有关的WTO原则和协议商务指南频道_商贸知识.doc

转基因产品特点及有关的WTO原则和协议_商务指南频道_商贸 知识 一、转基因产品的概念及在国际贸易中的特点 (一)转基因产品的概念 转基因产品是通过使用基因增强技术来改变生物组织的基因,使动植物获得超过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所得的机能,从而达到高质、高产的目的。这种基因改变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相同物种内使用生物工程技术,加速生物的自然生长过程,如使用荷尔蒙促进鸡、牛等动物生长发育;另一类是将一种动植物的基因植入另一种动植物中,使被植入物种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化。在农业中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用来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如把鱼类的某种基因植入西红柿内,可延长这种西红柿的储藏期。转基因产品表面上和非转基因产品是一样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的生产和加工方法不同。经过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出来的转基因产品可能对人类、动植物的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也可能改变最终产品的性质。 (二)转基因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特点 1.转基因技术在农牧业、食品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

了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使传统国际农产品贸易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意义重大。随着转基因产品在国际贸易领域尤其是农产品贸易领域内份额的日益增大,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商和国家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因而希望转基因产品能与非转基因产品一样无区别地进入国外市场。 2.另一方面,由于转基因技术的不成熟性及其产品品质安全的不确定性,受到目前科技水平的制约,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社会经济负面影响尚不可知、不可预见,引起了人们的种种忧虑。(1)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即转基因产品是否对人畜有害。英国疯牛病、比利时的鸡污染事件、荷兰可口可乐饮料污染等事件的发生,更加重了人们的担忧。另外,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很多转基因产品的危害根本检测不出来。(2)健康安全问题的担忧,即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来的治疗药物、人体组织器官等是否能真正保证人体健康。(3)动植物生态安全的担忧,即转基因产品在大田释放后可能对土壤、野生近缘物种、普通作物有所损害。因此,众多的消费、消费权益组织、环保主义组织和非政府机构为了人类、动植物的安全和环境问题,纷纷对转基因产品采取了抵制态度。 二、与转基因产品有关的WTO基本原则和协议 (一)与转基因产品有关的WTO基本原则

烟草转基因研究常用遗传元件筛查策略

78中国烟草学报 2014年2月第20卷第1期生物技术 烟草转基因研究常用遗传元件筛查策略 余婧1,2,张孝廉1,赵丹3,邹颉1,赵杰宏1 1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烟草行业烟草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81; 2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铜仁复烤厂,贵州铜仁 554300; 3 贵州大学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 摘 要:通过检索国内外近10年烟草转基因研究的相关文献,建立了转基因烟草常用转化遗传元件的数据库,统计了每个遗传元件及组合元件的使用频率后,发现利用7种遗传元件,包括:启动子P-35S、标记基因NPT II、HPT、Bar和aadA、报告基因GUS及终止子T-NOS作为靶标元件组合,能使目前烟草转基因事件的理论筛查率达到100%,从而构建出转基因烟草的优化筛查策略。 关键词:转基因烟草;遗传元件;转基因筛查 doi:10.3969/j.issn.1004-5708.2014.01.015 中图分类号:TS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708(2014)01-0078-06 Screening strategy of genetic elements used in transgenic study YU Jing1,2, ZHANG Xiaolian1, ZHAO Dan3,ZOU Jie1, ZHAO Jiehong1 1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Genetics, Guizhou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Guiyang 550081, Guizhou, China; 2 Guizhou Tongren Tobacco Leaf Redrying Co., Ltd.,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3 Guizhou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Bio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Abstract: A transgenic tobacco database of routine genetic element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of transgenic tobacco research in the last 10 years. Genetic elements that were commonly used in transgenic tobacco research were screened to reveal frequency of individual and combination of genetic elements. A combination of P-35S promoter, NPT II/HPT/Bar/aadA selective marker genes, GUS reporter gene and T-NOS terminator as screening target elements can make screening rate of transgenic tobacco reach 100% in theory. Thus, an optimized screening strategy for transgenic tobacco is being laid out. Keywords: transgenic tobacco; genetic elements; transgenic screening 烟草制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其吸食安全性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转基因烟草比其他转基因植物更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转基因烟草不能进行商业化生产,且烟草制品中不能含有转基因成分,烟草转基因研究只能作为一种技术储备[1]。在我国,我们一方面在加大转基因研发力度,另一方面,也在强化对转基因的监管,严控转基因污染[2]。烟草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技术、法律及商业信息,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检测标准。 转基因成分检测主要包括基于DNA检测和基于蛋白质检测的方法,其中基于DNA的转基因检测方法应用最为广泛[3],例如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方应(RQ-PCR)被广泛应用于定量检测食品或饲料中的转基因成份含量[4]。基于DNA的转基因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对某些遗传元件进行筛查,例如导入的外源表达基因、用于筛选阳性植株的筛选标记基因、以及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富钾基因发掘及无选择标记转基因烟草培育研究”(黔科合J字[2010]2251);中国烟草总 公司贵州省公司科技项目“抗TMV富K转基因烟草育种 研究”(200910);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攻关“转 基因烤烟检测标准物质和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黔科合 NY[2013]3020号) 作者简介:余婧(1983—),女,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烟草转基因检测及烟草生物技术研究,Email: yujingbio@https://www.360docs.net/doc/61220448.html, 通讯作者:赵杰宏(1978—),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烟草生物技术研究,Email: zhaojiehong@https://www.360docs.net/doc/61220448.html, 收稿日期:2013-05-30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附答案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转基因食品就是指应用现代份子生物技术,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扭转,再制造出具有新特点的食品种类。其优点显著,但转基因食品存在良多不容忽视的存在的或潜伏的危害性。 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发生毒素的默然基因开启,发生有毒物资。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致使生物体系统失调、引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进程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美国出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份异黄酮就比一般大豆低12%~14%。 全球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发生过敏性反映。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终究没有被批准商业化出产。人们在食用了这类改进食品后,食品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发生抗药性。在英国,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以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而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可能需要经由较长期才能逐步表现和检测出来。 良多转基因生物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中,将会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物种灭绝,但这类问题可能要经由许多年后才能浮现出来。如一些盐碱、池沼、雨林及有寄生虫的地区,之前本来不适合农业种植,这些地区都被用来种植农作物,

从而使本来糊口在这里的生物的栖息地受到损坏,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终究致使物种退化、减少乃至灭绝。 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专家正告,如果这类拥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拥有抵抗性的超级害虫,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而这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因为转基因作物特性良好,良多人选择种植转基因作物,使某些作物的多样性大大下降。维持生物多样性是减少生物遭遇疫病侵袭的首要方式。1864年的爱尔兰土豆枯死病,造成100多万人死亡,数百人流离失所,缘由就是当地人只种植两个土豆品种。 转基因作物可能将其抗性基因杂交传递给其野生亲缘种,从而使本是杂草的野生亲缘种变成无敌杂草。基因漂移的进程很难人为节制,其后果也难以预测。在加拿大,被用于实验的油菜,只拥有抗草甘膦、抗草胺膦和抗咪唑啉酮功能中的一种功能,后来发现了同时具有这三种功能的油菜,说明这三种油菜之间发生了杂交,这类油菜对周围植物造成了很大影响。 (选自朱世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有改动) 9. 以下不能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转基因食品可能在30年或更长的时间,引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 B.美国出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份异黄酮比一般大豆低12%~14%。 C.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的转基因生物,将致使物种退化,减少乃至灭绝。 D.转基因食品会发生过敏原,而全球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发生过敏反映。 10.以下说法相符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和标准物质研制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2008ZX08012-003) 赴日本交流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 研制技术考察报告 沈平厉建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赴日本交流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技术 考察报告 2010年11月15日至11月20日,根据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课题预算书的安排,我们赴日本就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产品成分检测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以及转基因水稻研发等内容进行了考察。通过听取日方专家报告、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实验室和基地等方式,我们对日本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发现日本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研制定位明确,要求异常严格,设施配套齐全;着力加强非法释放转基因产品的转基因检测技术方法研制;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上采取关口前移,严进宽出的做法,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供我们借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目的 为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课题的研究进程,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根据课题预算书的要求,特组织课题核心技术研究人员赴日进行转基因标准物质研制交流,旨在了解日本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的研究进展、设备条件和质量控制体系,以及转基因水稻实验室监管体系,探讨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如标准物质的量值确定、可替代性验证、不确定度分析、配套标准物质应用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新技术方法等。

二、考察内容 (一)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 11月19日下午,听取了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综合研究所Kazumi kitta博士关于标准物质研制、检测方法研制和评价的专题报告,就拷贝数与重量比的换算、原材料的提供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实地考察了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研制实验室的结构布局。 日本农林水产省下属的食品综合研究所是日本唯一开展转基因植物标准内物质研制的单位。该所配备了一流的专业设备和标准物质研制实施环境,建有专业的转基因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仅仅标准物质的制备实验室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阴性样品粉碎室、阳性样品粉碎室、标准物质混合式、储存室、称量分装室。每个功能实验室都有严格的环境质量控制措施,例如仪器专用、实验试剂专用、实验服专用、实验人员权限设置等,从而确保标准物质的制备质量。在原材料方面,该所研制标准物质的所需的转基因原材料,均由研发者提供给日本政府,再转给检测机构。 食品综合研究所主要开展基体和质粒标准物质研制工作,基体标准物质一共3种,分别是转基因大豆GTS40-3-2,转基因玉米MON810和GA21;质粒标准物质主要分为2类,分别是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质粒标准物质。在日本,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的管理评价体系和我国完全不一样,其研制的标准物质不需要通过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评定和审批,但是研制标准物质机构必须具备标准物质制

植物基因工程的新进展自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

植物基因工程的新进展自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马铃薯以来,短短十余年间,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开发进展十分迅速。国际上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植物已达100种以上,包括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棉花、大豆、油菜、亚麻、向日葵等经济作物;番茄、黄瓜、芥菜、甘蓝、花椰菜、胡萝卜、茄子、生菜、芹菜等蔬菜作物;苜蓿、白三叶草等牧草;苹果、核桃、李、木瓜、甜瓜、草莓等瓜果;矮牵牛、菊花、香石竹、伽蓝菜等花卉;以霸占杨树等造林树种。应该说转基因植物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突破性进展。但是,以往的工作重点多在容易做的模式植物上,从而使烟草、马铃薯、番茄、矮牵牛、拟南芥菜等植物的分子生物学和转基因技术发展很快。近年内以实用为目标的研究数目大大增加,在国外,主要的种子公司和一些小公司竞相开发重组 D NA技术,用于重要作物的商业应用,将研究机构和大学首创的原理和科技用于开发,导致植物基因工程向重要粮食和豆科作物遗传改良的实用化目标迈进。在1988年以前,重要谷类作物和豆科作物的转化十分困难,只是在一种生物技术的新工具——“基因枪”研制成功以后,才使得这些作物的转基因不但成为可能,而且常常可以做到不依赖于品种或基因型。基因枪是用火药爆炸、电容放电或高压气体作为加速的动力,发射直径仅1微米左右的金属颗粒。微粒表面用优选的基因包覆,高速射入植物细胞,并在细胞内表达产生有活性的基因产物,从而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最初大豆基因工程的重点放在原生质体和胚性悬浮细胞的再生上,但进展很慢,获得转基因大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基因枪的出现,使大豆转基因成为现实,实际上目前大豆已成为许多难转化作物的模式作物。在1988至1990年仅两年时,建立了可实用的大豆转化体系,这是目前唯一的不依赖于基因型的大豆转化方法。抗除草剂 B astar和Roundup的基因也已转入大豆,并在过去三年中连续进行了田间试验,预期不久将可商业化,这将是豆科作物基因工程商业化应用的一个里程碑。大豆基因工程今后的目标可包括蛋白质和油脂成分的修饰、抗虫、抗病毒及其他病害抗性等。水稻为世界第二大谷类作物,但在我国则为最大的粮食作物,年产18992万吨(中国农业年鉴1993)。我国和印度的水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全球几乎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要热量的来源。水稻和爪洼稻、籼稻占栽培水稻的80%,供世界20多亿人食用。水稻得到转基因植始于1988年,最初均以原生质体为受体,采用 D NA直接转移法,再生出了可育的转基因植株。但是,原生质体再生体系的限制很大,粳稻上只有少数品种如台北309等,可由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大多数优良的粳稻品种和绝大多数籼稻品种都难以由原生质体再生。可由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籼稻品种迄今尚未获得转基因植株。由于水稻未成熟胚的盾片再生植株的能力很强,几乎所有水稻栽培品种均能由未成熟幼胚再生。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原生质体转化在水稻上应用前景有限,最好是用基因枪转化水稻幼胚。最近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和贸易现状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和贸易现状 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特定生物体中,使其生物性态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以转基因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是一种毁誉参半的生物改良方法,它破坏植物自然“血统”,令植物具备某种原先没有的特性,比如抗虫性能,以达到扩大生产的目的。 1993年,首例转基因烟草问世。1997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播种面积约为1100万公顷,1998年上升到3000万公顷,2000年大约为4500万公顷,增长十分迅速。 美国是采用转基因技术最多的国家。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年产量中55%的大豆、45%棉花和40%的玉米已逐步转化为通过转基因改制的方法生产。美国允许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土豆等20多种转基因农作物的种子在美国播种。据估计,从1999年到2004年,美国转基因农产品和转基因食品的市场规模将从40亿扩大到200亿元。1996年,当美国的第一批转基因西红柿被摆上市场的时候,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就规定这种西红柿必须注上转基因产品的标识,但是由于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生产国,因此两年以后,美国不再实施标识制度。由于美国转基因农作物受到欧洲国家和美国本土市场的抵制,2000年美国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锐减了24%,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比例已由1999年的55%下降到2000年的48%,转基因大豆比例则由1999年的57%下降到2000年的52%。2001年7月5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当年播种转基因大豆达3330万公顷,占播种面积

的68%。目前美国转基因大豆的年产量达到5500多万吨,接近其总产量的70%。 中国的转基因研究和开发也有较大的进展。中国已经开展了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品种的转基因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转基因药物、转基因作物和农作物基因图谱与新品种等方面有相对比较优势。但目前我国只有抗虫棉、矮牵牛花、抗病毒甜椒、抗病毒和延熟番茄等少数品种进入了商业化生产阶段。我国的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经具备了对转基因产品的检测能力。 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不同观点和管理办法 由于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农作物生产,这项技术被指望解决全球60亿人有12亿人吃不饱的问题。目前,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在国际上尚无定论。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看法各异,出于公共健康安全的考虑,所以对转基因产品须严加管理,各国也采取了不同的管理办法。 对转基因技术的两种不同观点 转基因食品问世以来,其安全性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争论非常激烈,基本上形成了赞同和反对的意见。但双方均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根据,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对转基因食品持赞同的观点认为: (1)转基因技术可增加粮食生产、减少食品生产的投入,有助于解决世界范围的粮食问题。 (2)转基因农作物具有抗病虫害的特性,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烟草农杆菌转化实验步骤1

烟草农杆菌转化实验 实验配方:1L RMOP: 20×大量元素50ml 200×微量元素5ml 200×有机5ml 200×铁盐5ml 3%蔗糖30g 0.8%琼脂(国产)4g/500ml 灭菌后,每500ml培养基加入: 0.1mg/L NAA 1mg/ml NAA 50μL 1mg/L 6-BA 1mg/ml6-BA 500μL YEB: 液体培养基:1L 酵母提取物1g 牛肉膏5g 蛋白胨5g 蔗糖5g MgSO4?7H2O 0.5g pH7.0 高压灭菌。 固体培养基: 每升YEB 液体培养基加15g 琼脂粉,高压灭菌。 卡那霉素(Kan)储液:100mg/ml 利福平(Rif)储液:50mg/ml YEB 固体培养基平板: 灭菌后的YEB 固体培养基待其温度降至50℃时加入卡那霉素(Kan)和利福平(Rif),至终浓度为50mg/l,混匀后立即倒入培养皿,凝固后4℃倒置保存。 一.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划线活化农杆菌,挑取农杆菌单菌落于3ml的YEB液体培养基(含Rif 50mg/l)中,28℃振荡培养过夜; (2)取过夜培养菌液1ml接种于50ml YEB(Rif 50mg/l)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至OD600为0.5; (3)取2ml菌液,13000rpm,离心30sec, 弃上清; (4)加入10ml 0.1M CaCl2,使农杆菌细胞充分悬浮,冰浴30min;

(5)13000rpm,离心30sec,弃上清,置于冰上,加入2.5ml预冷的0.1M CaCl2,充分悬浮细胞,分装在1.5ml EP管中,液氮中速冻1min,置-80℃冰箱保存备用。二.质粒DNA导入农杆菌 ①电转法: 1.取农杆菌感受态在冰上冻融; 2.加2μL质粒DNA于100μL感受态细胞中,用枪头轻轻搅拌混匀; 3.然后再将其转入电转杯中(不要产生气泡),在2500V高压下电击; 4.取出电转杯,加入500μL预冷的YEB培养基(不含抗生素),轻轻吹打混匀,吸出菌液转入1.5ml离心管中,28℃,200rpm振荡培养5h; 5.取30-40μL菌液涂在含相应抗生素(50mg/l Kan和50mg/l Rif)的YEB平板上,28℃倒置培养1.5-2天; 6.挑选单菌落PCR检测,将阳性菌落保存。 ②冻融法: 1、在200μl感受态细胞中加入2-6μl质粒DNA,冰浴5min,液氮中速冻5min; 2、迅速转入37℃水浴中,热激5min; 3、加入1ml YEB(不含抗生素)液体培养基,28℃慢速振荡培养2-4小时; 4、3000rpm离心4min,去一部分上清,留取200μl菌液涂布于含有50mg/l Kan 和50mg/l Rif的YEB平板; 5、放置约0.5h,待水份干后,28℃培养约24小时至长出菌落。 6、挑选单菌落PCR检测,将阳性菌落保存。 三.烟草遗传转化实验 ①准备农杆菌 (1)将农杆菌在平板上划线,从平板上挑取单菌落,接种到20mL附加相应抗生素(kan 50mg/L, Rif 50mg/L)的YEB液体培养基中,在恒温摇床上,于28℃下以180r/min培养至OD600为0.6~0.8(约需17h)。 (2)将OD600为0.6~0.8的菌液,按1%~2%的比例,转入新配制的无抗生素(含Rif)的YEB液体培养基中,可同时加入100~5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再培养6h左右,待OD600为0.2~0.5时即可用于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