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用词

许正元,1935年出生,锦州师专退休教师.近20年来,百家报刊对其进行了报道,被称为“挑错大王”、“中国文字打假第一人”、“文字打假专业户”等。曾被中央电视台评为“观众评议员”。出版了13本词典,其中有4本专门为各媒体挑错。

各位朋友,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在下有幸在此和大家共同学习,感到特别高兴。但是在高兴之余呢,又感到有点遗憾,我遗憾什么呢?就是我讲的内容比较多,今天的时间很有限,两个小时,肯定讲不完,但是我还要尽量讲,为大家多讲一点,我把语速稍微快一点,请大家多多谅解,谢谢。
在下孤落寡闻,才疏学浅,水平很有限,如果今天我有讲错的地方,我欢迎各位朋友不吝指正,在这里我先向大家表示谢意了。
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今天在座的肯定有水平比我还高的,所以我还请各位在我讲的不对的地方在会后一定给我指出来,我表示谢意了。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就是《你会“说话”吗?》,其实话谁都会说,两岁小孩都会说,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换句话说呢,也可以这样讲——《你会使用交际用语吗?》。交际用语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人都应该掌握的。但是由于我们国家教育制度的缺失,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压根就没有开这种课,没有开交际用语这种课的,所以现在有好多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有好多人不会使用交际用语,说什么话都是大白话。
不用说一般人不会使用交际用语,中央电视台的好些主持人,他们也不会使用交际用语。我在看电视的时候,我就经常发现,有的主持人采访对方的时候,对方都是名人,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教授,主持人就不大会讲交际用语,比如问人家,你的家在哪?你的父亲怎么怎么地,你的母亲怎么怎么地,你的孩子怎么怎么地。他就不会用交际用语来讲,用敬词来问人家。比如称呼人家的“家”,你不能说家,你得说府上,说府上在哪里啊。称呼人家父亲应该叫“令尊”,母亲叫“令堂”,男孩子叫“令郎”,女孩子叫“令嫒”。这套东西咱们老祖宗发明了好几千年了,流传到今天的结果是现在不会说。所以我一听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这样问别人,我就特别反感。
所谓交际用语,一共包括八个方面,第一个是谦词。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词,咱们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应该谦虚,是吧?敬词,就是对对方表示恭敬的词。婉词,就是说意思很委婉的词,就是说这句话你听着不好听,很不好听,让别人难以接受,所以你就得换个说法,叫婉词。还有祝词,谁家办大寿了你去表示祝贺,

你祝贺说什么话呀,或者别人有其他方面的事情,比如要表示祝贺的,你怎么祝贺啊。平时写信也好,到最后祝什么什么,你怎么祝啊。绝不能像李春波写一封家书的时候,给他妈妈写信最后来个“此致敬礼”,那是什么玩意,给妈妈写信哪有叫“此致敬礼”的。他不会用这些词。
还有别称,什么是别称呢?就是很多事物,都有两种称呼,也可以这么说,也可以那么说。比如我们说日本,我看到报纸上的消息经常有“东渡扶桑”这样的题目。什么是“东渡扶桑”啊?就是到日本去了,日本的别称叫扶桑,也叫东瀛,还叫瀛洲,这是日本的别称。咱们中国吧,中国也有很多的别称,有神州啊,九州啊,华夏啊,这是中国的别称。再比如说广州,你不说广州,说羊城也行,羊城五日游,别人一看,是你到广州玩了五天。还有一个,说美国不说美国,说山姆大叔,山姆大叔是美国的别称。说美国人也可以说山姆大叔,这是别称。
还有美称,什么是美称呢,就是这个称呼说的很舒服,很好听,同样是一件事情,你用美称就听着很舒服,比如说邮递员,邮递员有一个很好的称呼叫绿衣使者。他送信嘛,穿的衣服和信筒都是绿色的。医生护士就叫白衣天使。正好我听新闻今天是护士节,结果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说祝全国的白衣天使节日快乐,挺好。还有清洁工,扫大街的,扫大街的也有好听的名字,叫城市美容师。一样话两种说法,你看怎么说得体,让人容易接受,你就怎么说。
客套语,客套语是咱们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得学会客套,尤其中国人特别讲究这种东西。比如说你上谁家去串门了,临走的时候,人家肯定要送你,你绝不能说不用送了,回去吧,这样说就不好听,你说“请留步,请留步”。比如说咱初次见面了,原来不认识,不能说一见面就是“你好”,不能都这样说。初次见面可以说“幸会”,就是我见到你感到很荣幸,或者说“久仰”,这都是客套话。还有比如说我们正在一张桌上吃饭呢,你有点急忙要走了,要离开一段时间,那么你也得说客套话,说“失陪了,失陪了”。不能说“你吃吧,我走了”,那是什么话啊。说“失陪了”,或者说“少陪了”,这都是客套话。还有比如说咱们送礼,给别人送礼,本来这礼物很丰厚,但是你自己不能说这礼物丰厚啊,往往都说薄礼,我送一点薄礼。这都是客套话。像“岂敢岂敢”,“哪里哪里”,“不敢当”等这都是客套话。别人说你这好那好,你肯定要说“不敢当、不敢当”,这都是客套话。
最后一个是书信用语,书信这里头学问太大了,我曾经写过一篇

文章,已经写了十年了。题目就叫做《你会写信吗?》,我针对谁来的呢,我就针对李春波他的歌《一封家书》来的。他那歌词写的太没水平了,最后管他妈叫“此致敬礼”,我挺反感。我在师专上课的时候,是合堂,好几个班一起上合堂,上合堂以后,第一句话我是这么说的,我说同学们,我向你们请教一个问题,我说你们会写信吗?结果二三百个同学没有一个站起来说我会写信的。他们不说,他不站起来那我就接着往下讲啊,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长方形,我说这好比是一个信封,你有什么要求,你想入党,入团,或者其他方面的要求给校长或者书记写封信。因为都在本校,你也不用贴邮票啊,那么信封怎么写啊,结果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站起来说我知道这信封怎么写。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知道不知道这信封应该怎么写,不用贴邮票,就是给领导的信,应该怎么写?其实这个信封应给这样写,上面,在左上角那写“谨呈”,“敬呈”或者“拜呈”。 谨呈,敬呈或者拜呈都行。后面说某某书记,或者某某校长台启,一定写“台启”,不能写收。现在好多人写信千篇一律都是写收,那对人家很不恭敬啊,只写“收”字是很不恭敬的。应该写成“台启”,或者“钧启”。这个格式也合乎礼貌。

另外写信的时候,咱们一般同事或同学也都这么写,不管给谁写信都是“谁谁你好”。这不行啊,人家对方什么身份啊,身份不一样,你不能都是“你好”啊。你给中央教育部长写信,给咱们国家领导人写信,开头都是“谁谁你好”吗?那不行啊,那不合乎规矩。应该怎么写呢,在前边开头的时候,他的称呼之后应该写上“大鉴”,或者“惠鉴”,“芳鉴”,应该这么写才合乎规矩。至于最后祝什么什么的结尾,我这里有一百多个,根据什么人,什么对象,就写什么,绝对不能说“此致敬礼”。比如你给一个将军写信,给一个元帅写信,他是个文人,你也“此致敬礼”啊,人家对方正在家里生病呢,你“此致敬礼”啊,那不行啊。我的例子还有好多好多呢,一时半会的讲不完。一共这么多方面吧,就是刚才我说了谦词,敬词,婉词。祝词,别称,美称,客套语书信用语,就这八个方面,都属于交际用语范畴的。我这本词典是十三年前写的,虽然水平不高但是是国内唯一的一本,到现在国内没有第二本交际用语词典。只有我这一本,一共五十多万字。这五十多万字我肯定今天讲不完,所以我抓紧讲。
在人际交往中,假若你不会使用交际用语,肯定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各位同学将来肯定就业,到哪去应聘,比如说你想到哪家公司去,你想了

解人家对方的情况,绝对不能说你的公司怎么怎么地呀,绝对不能说。你要是这么说人家马上就会反感。你得说贵公司,或者贵校、贵局,不管什么单位,你在前面加一个贵字。这贵字太普通了,说话时你贵姓啊, 都得加个贵字。你不会使用交际用语,就等于认为你没有教养,尤其是大学生,大学毕业连话都不会说吗,所以他会认为你没有教养,所以肯定会给你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影响你的就业。假若我是一个公司的老板,我去招聘的时候,大学生跟我对话的时候,他一句公关交际语都不会讲,全用大白话,那我肯定反感,我不能要他。
反过来说,你要会用交际用语能怎么样?在这方面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使用的交际用语比较得当,结果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好像大家认为我是故弄玄虚,但这是实实在在的。我今天可以实实在在的跟大家坦白的讲一下。 今天在座的如果按学历来说,都是我老师,我什么文化水平,告诉大家,我小学毕业,一生没进过中学校门。我现在能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也是多年自学的结果。那么我是怎么到大学来的呢,我把经历讲一讲,这和我会交际用语还有点关系。
我原来是锦州纺织厂的,我1950年,15岁就当工人了。当了28年,1978年,我的命运改变了,所谓“时也运也命也”,那时候拨乱反正以后,咱们国家方方面面都走上正轨了。因为我经常看报纸听广播我就得到一个信息,山东有个聊城师范学院,就是孔繁森呆的地方,那个师范学院有个词典编写组,他们为了编词典就在全国广招人才,我知道以后呢,我就主动给而他写信,毛遂自荐。因为当时他编的是成语词典,所以在信里我就尽量用成语,每句话里都有成语,另外我还适当的写了许多敬词和谦词。因为在写信里最能发挥谦词和敬词的作用。我没想到他看了我的信之后对我很感兴趣。后来经过简单考核之后我就被录取了。一个工人,小学毕业的工人能到大学里去当老师,这不等于一步登天吗。那时候也没有后门,1978年也没有后门啊,人人都得靠真才实学。他们就认为我信写的好,写的很得体,再加上我对他们编的词典提出一些意见,所以后来就把我录取了。所以我就是从那时候从工厂来到大学工作的。
我自己一生也没有想到,自己小学毕业怎么能到大学当老师呢,我没想到就因为学交际用语改变我的命运。所以从这点来说会不会是使用交际用语关系重大。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朋友今后要多注意这方面的东西。如果想学交际用语上哪学去?最简单的办法,多看港台电影,港台澳的电视剧,你看那里的对话都是交际用语,包括台湾、港澳台,

甚至新加坡,只要有华人的地方,人家的问话都是离不开交际用语。
我今天讲到这我举个例子,我本身的例子。有一次我和几个老头我们闲唠嗑,都退休了,其中有一个老头就问我说“请问台甫”,我们彼此都不认识啊,他就冒出这么一句来,请问台甫。
今天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谁能告诉我“台甫”是什么意思,说“请问台甫”是什么意思,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个事情将来你们也会碰到,在座的各位,在别的场合,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或者港澳台同胞,说不定就这样问你,说“请问台甫”。幸亏我明白什么叫“台甫”,假如我不明白什么叫台甫,我不杵那了吗,那多尴尬啊。那么他问“台甫”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问你,你的大号叫什么,还不是说名,就是问你大号。说到这我可以联想到哪呢,联想到孙中山那。孙中山是他的号,他的本名叫孙文,那人们为什么不管他叫孙文呢,既然名字叫孙文,那我说你孙文得了呗,为什么还要叫你孙中山呢?因为在过去吧,一般有点身份的人,有点地位的人都有字有号,你看毛主席他也有字号,他叫润之。柳亚子给毛主席写信的时候不都说润之先生嘛,他不说泽东,他说润之。就是说称呼人家的号是对人家的一种尊敬,所以说我们往往问别人的时候你不说台甫,你也得说“请问大号”。“请问大号”就是问你的名字,你要有号就直接说号了,要是没有号就说名字。
那个老先生问我“请问台甫”,我说不敢不敢,我说在下姓许,我叫许正元。我就老老实实跟人家讲了。如果我有号的话,我就会说我的号是什么什么,没有号就说名了。人家这老先生就懂得这套东西,说“请问台甫”。所以今天在座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以后你们要是碰到这种情况,说“请问台甫”,你就说你叫什么什么就得了。你说我没有号,你就说我叫什么什么名得了。你别杵那了,答不上来了。
说话都是一样的事情可以有两种说法,同样的一件事,你完全可以用两种方式,两种话来表达。在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太

多太多了,随时可以遇见,这我也搜集了不少,现在我就不妨举点例子,以实际例子来说明不会使用交际用语是什么后果。
比如俩人见面了,甲乙俩人见面了,假如问某位年纪大的人,“哎,老头,你今年多大了?”,或者说“老家伙,你今年八十几了?”,你这么问也太不尊重人了,这话你怎么说呢,得说:“请问老先生,您今年高寿了?”你看着话多好听啊。同样是问人家多大岁数,你那么问就不好听是吧。
再比方说还有这样的对话。也是两人多年不见了, 多年不见

,一见面就互相打听打听家里情况吧,甲要是不会说话就可以这么问,“咱多年不见了,你爸你妈都活着呢吧?”你说这话多难听啊,应该这么说,“多年不见了,尊堂二位大人都健在吗?”什么是“尊堂二位大人”啊,“令尊”是父亲,“令堂”是母亲,“尊堂”在一起就是你的父亲母亲,身体还挺好吧,还健在吧,你别说“他们还活着呢吧?”这是什么话啊。
再比方说,也是俩人多年不见,一碰见了,“哎,伙计,你现在在哪混呢?”在哪混呢,他所说的在哪混呢,就是在哪工作呢。但是你话可不能这么说,什么叫混呢,你得说“老兄,你现在在哪高就呢?”,你得说“高就”,在哪高就呢,或者说在哪发财呢,现在都讲发财嘛,这话多好听啊,什么叫混呢,这话常有人说,“你在哪混呢?”甚至对方说“瞎混呗”,混不好听。
过去教师地位非常低,被人称臭老九。比方说甲乙二人,甲说了,他是个臭老九、教书匠、孩子王,这也不好听。教师有一个非常好的名字叫人类灵魂工程师,你说他是位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多好听啊。再比如说现在什么什么都讲人性化了,小偷是人人恨的。但是对小偷你可以不说小偷,他是个小偷,你不要那么说,你说他是个“梁上君子”,梁上君子就是小偷,但是这样好听,咱讲人性化嘛,小偷也有尊严啊,你说他是梁上君子,大伙一听就明白了。一样说话你为什么不说得好听点,说得让人反感呢。
再如说有人很不尊重卫生队的扫街的,说臭扫大街的,这都不应该。世界上任何工作都得有人干,所以你不要说扫大街的,你说他是城市美容师,这多好听啊,城市美容师。就刚才我说的也是,不说“白衣天使“说“穿白大褂的”,“穿白大褂的”也是不太好,说他是白衣天使就很好听很好听了。说男女搞对象的时候,女孩子管她的对象叫白马王子嘛,这白马王子多好听啊,一定要使用一些美称。
我还把我在生活当中发现的事情给大家讲一讲,我讲“正中下怀”这个词。“正中下怀”是个谦词,表示谦虚的词。什么叫“下”呢?什么叫“下怀”呢?“下”就是自己,就像我刚才说的“在下”,“下”是自己。你说的话,你办的事正和我的心意。所以我就说,老兄高论正中下怀,就是你说的话正合我心意。但是现在咱们生活当中,有人不知道这是个谦词,他往往这么说,他正中下怀,或正中他的下怀。那人家用你谦虚吗?这话只能自己说。不能说别人正中下怀或者他正中下怀,这样说不行,人家用不着你谦虚。自己谦虚就行了,说到你自己的时候用“正中下怀”就行了。
在电视上也好

,生活当中也好,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谁也没问他呢,他自己往那一坐就说自己免贵姓张,免贵姓李。谁问你了,免贵姓张,免贵姓李,你得等别人问你,说你贵姓,你说免贵姓许,免贵姓王,免贵姓张,应该这么说。人没问你这话,所以不能说免贵姓什么,大伙一定要注意,人没问你的时候不能说“免贵”。
还有“先生”,先生是个敬词,但是这个“先生”是不分男女的,女同志也可以称为先生的。比如林巧稚报纸登的,这是真事。林巧稚是中国最权威的妇产科专家,报纸介绍她的时候称她为“先生”,结果有一个大学生看到这个报纸以后,给《中国青年报》写了一封信,批评《中国青年报》,那意思就是说你们这么大的报社连男女都不分吗,怎么称林巧稚称为先生呢,她不是女的吗?他还责问人家,岂不知你太掉链子了,这先生不分男女啊,只要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女同志也可以称为先生。这个大伙一定要注意啊,不是称先生就一定是男的。
还有,现在都买楼住新楼,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哎,伙计啊,我乔迁了,串门去啊。”你乔什么迁啊,“乔迁”是个敬词,别人搬家叫“乔迁”,你自己搬家你不能叫乔迁。“乔迁”除了搬家叫乔迁以外,升职了,由科长升到处长了,升到局长了,高升了也叫乔迁。但那都是指人家对方说的,你不能叫乔迁,自己不能说自己乔迁。这话是哪来的呢,是《诗经》上的话,《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说鸟原来是从小山沟里呆着的,现在它到大树上。乔木是大树,现在它到大树上落巢安巢去了。所以后来把它比喻人高升也好,搬家也好叫乔迁。但它是个敬词,意思得说人对方,自己不能说乔迁。
还有一个词也是大家常错的,听到我就挺反感的。“夫人”这个词,也是敬词,称呼别人的妻子叫夫人,但有些人称呼自己的老婆也叫夫人。有些人不注意这些事,说“我夫人怎样怎样”。我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说夫人。
还有,我说的都是真事啊,我从报纸上看到的。他们同事之间都很熟了,有时也开开玩笑,其中有个同事他高升了,当官去了,结果他的同事见面以后就冒出这么一句话来,他说“苟富贵,勿相忘”。“苟富贵,勿相忘”这话是哪来的呢?是出自《史记·陈涉世家》。他们三个人说以后谁富贵了,别把咱哥们忘了。叫“苟富贵,勿相忘”。结果呢,对方听了这话以后呢,火了,很不高兴了,说“你才是狗呢”。这个“苟”是当“如果”讲,说发达了别给咱哥们忘了。对方不知道“苟富贵,勿相忘”是哪来的话,也不知道“苟”

是哪个苟,就不高兴了。无知啊,这一方面反映他无知,另一方面也反映他没有修养。人家祝贺你是好事啊,你怎么还跟人火了呢,说“你才是狗呢”。这太不应该了,一点历史知识都没有。
还有在祝词里面啊,有这样两个词,弄璋弄瓦。各位可能也都知道啊,当别人生男孩子的时候,你要表示祝贺的时候,或者写个匾送个镜框什么的,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这个大家可能也都知道,结果呢,相声演员啊,咱们有个相声叫《婚姻与迷信》,他那里面怎么解释什么叫“弄瓦”呢?“弄瓦”的瓦就是瓦片,大错特错。相声里出的错太多太多了,我这里不能多说了。他不懂,不懂“弄瓦”是什么意思,望文生义,说瓦就是瓦片,实际上不是瓦片,是什么东西呢,是纺锤,纺纱用的纺锤。过去是男耕女织啊,女孩子长大了以后得会纺纱织布,所以说给你玩这个东西,小时候给你纺锤。那瓦不是瓦片,不能见字生义,望文生义。
在使用谦词的时候,要注意别加上个“我”字。我举个具体例子。今年春节联欢晚会完了以后,潘长江谢幕,赶紧回家,回家包饺子吃饺子去。当时有个女记者说“我跟你随行采访行不行?”,他说“行,欢迎欢迎”,一起坐车都走了。可能大伙看电视的时候也都有这个印象。完了到他家以后,潘长江冒出一句来,“这是我的寒舍”。同学们他这么说行吗,说“这是我的寒舍”。寒舍嘛,就是自己的家,“我的”都多余说。那你还能说他的寒舍吗,只能是自己的家才叫寒舍,所以你不能说“我的寒舍”。我听了就很不舒服。
下面我再讲一个,刚才我说很多人不会使用交际用语,甚至某些教授,我举两个例子啊。我估计有篇报道在座的各位也有看到的,就是说有个教授无知。有一个教授写了一本书,送给另外一个教授。送人家书的时候在里面写了几个字。他怎么写的呢,请“某某某先生扶正”。“扶正”这个词我请教请教什么叫“扶正”,谁能告诉我什么叫“扶正”啊,咱们互相学习。对,你们说的太好了,原来小老婆成大老婆就叫扶正。说的太好了,妾,小老婆,升格了,变为正妻了,这才叫“扶正”呢。结果他老先生说要扶正。这可是教授啊,不是一般人啊。他这时候应该怎么说,说“斧正”,请别人指教叫“斧正”,不叫“扶正”。你说这多可笑啊,一个教授不知道“扶正”是什么意思。刚才这位老师说的太好了,小老婆变成大老婆,正妻叫扶正,是这个意思。所以不能瞎用词。
下面我举四个例子,都是发生在我身上的。都跟谦词、敬词,跟公关用语有关系的。先说第一个,我现在

已经写了四、五本纠错词典了。有一次我把其中一本词典送给另外一位教授,我在里面写,请某某先生郢正。什么叫“郢正”啊,“郢正”跟“斧正”是一个意思,“教正”、“指正”都是这一个意思。那为什么叫“郢正”呢?郢,是古代的一个地名,郢这个地方的人都会木匠,都善于玩斧子,善于当木匠。所以后来就把它引申一下,请别人修改叫“郢正”。“郢正”和“斧正”他俩完全是一个意思。
结果这个教授先生他问我,他说你是不写错词了。你说让我怎么说吧,他是教授,教中文的,他不知道“郢正”什么意思,他说我写错了,你说这话让我怎么说?我说你去查查《辞源》、《辞海》吧,也许我错了。他也是个教授,竟然不知道什么是“郢正”。
还有,有一次我到别人家去做客,那时候还在纺织厂当工人呢。到那以后呢,是到他岳父家。我一进门他怎么给我介绍他岳父的呢?他说“这是我的令尊”。他管自己的老丈人叫“令尊”。“令尊”本来是指父亲,敬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你自己不能叫“令尊”,另外你说的也不对,你老丈人不能叫“令尊”。老丈人可以称“我的老泰山”,老泰山就是称呼老岳父啊,这么说才行呢,他想转一下还没转好,他说“这是我的令尊”。可笑啊,管他的老丈人叫“令尊”。
还有一次,我跟一个熟人见面了。我以为他应该懂这句话,我就说“令嫒”身体挺好吗?”他一听火了,不高兴了,他说“你说什么话呢,我可没另有所爱啊。”他把“令嫒”理解为另有所爱了。他说“这要让我老婆知道了这还得了吗,玩笑开大了”。他不懂,不知道什么叫“令嫒”,理解为另有所爱了。如果今天在座的各位如果以后想打听对方的女儿,你别说“你那闺女,你那丫头咋地咋地”,那不好听。你应该用“令嫒”,这样说,无论对方懂不懂,首先你得会用。懂不懂是他的事。
还比如说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有个教授,叫朱祖延。他给我来信时,他一再称我为“台端”,他不说你,不说您,也不说许老师,他说“台端”。“台端”是什么意思啊?就是称呼对方的敬词。一般人不懂得这个东西。他给我写信的时候他不管你懂不懂什么叫“台端”,人家就那么写。我给别人写信也是,我就按照我的敬词的写法,你懂不懂是你的事。你不懂你可以查呀,但是我不能不对你表示恭敬。
再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让我特别感动。家父已经去世多年了,在家父生病住院的时候我经常去看,当时为了抢救,用了好多好药,进口药都用上了。但是就是不见好转,喘的厉害,上不来气。我就问那位小护士了

,我说“我们用了那么好的药,病情怎么不见好转,喘得这么厉害呢?”我万万没想到小护士说出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到安慰,她怎么说的呢,她说“人到大限的时候都这样”。什么是“大限”啊,就是人快死了叫“大限”,就是弥留之际。这位小护士我看她也不过是二十一、二岁,她居然会说这句话,很出乎我意外。她说“人到大限的时候都这样”。“大限”就是快死了,我一听我心里特别感到安慰,特别感到温暖。她如果不会说,说“人快死的时候都这样”,那我肯定又是另一个心情。所以你会不会说话,这里面关系大去了。所以为什么我要编这个词典呢,我就觉得咱们国家懂交际用语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我们现在是教育失缺。
这不怪在座的各位同学们,谁教交际用语啊,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没人教交际用语啊,当然就不懂了。不懂可以学嘛,所以我这词典拿到出版社就给出了,也不用走后门,一共五十多万字。
那么下面咱们书归正传,我就把我这里面的谦词、敬词、婉词、祝词、别称、美称、客套语、书信用语这些知识一个方面我讲一点,要是详细讲恐怕我就讲不完了,五十多万字的。 提到公关交际用语我最佩服一个人,除了佩服刚才这位先生,我还佩服谁呢,我佩服连战,国民党主席连战。大家都有印象吧,连战第一次来大陆访问的时候,他在发表谈话的时候他这么说的,他说“在下携内人这次到大陆来,如何如何”。那么,连战为什么不说“我携我的夫人到大陆来呢?”这就是谦词,他不说“我”,他说“在下”,说“在下携内人这次到大陆来,如何如何”。他就不说带夫人。但是现在一些小青年动不动就说“我夫人”。“夫人”得让人家去说,你自己不能管自己老婆叫夫人,你管自己老婆可以叫内人、内子啊,古代可以叫贱内啊,这都可以。所以我说连战非常会讲话。另外连战最后临走的时候,他给他的母校小学捐了不少款,捐了不少东西。他说“我把这些东西送给我的小学兄们”。连战七十多岁,他母校的小同学都是十多岁的小孩,他为什么七十多岁的人管十多岁的小孩叫“小学兄”呢?这是规矩,这也是过去的规矩。只要是同学,都是一个学校出来的,不管你多大,对方多小,你都得管对方叫“学兄”。所以说七十多岁了他管几岁小孩叫学兄。这是学问。所以我特别特别佩服连战,太会说话了,我听着特别舒服。
可是咱们大陆人讲话往往就不会讲,这是很遗憾的事,所以今天在座的各位你们要是想学交际语言就多看港台澳的电影电视剧,或者看咱们国内的一些古装片,历史题材的,那里的交际语言

特别特别多。
下面我就开始讲谦词、敬词。我们首先说“拜”字,这个“拜”字就是个敬词。这个“拜”字,它可以“拜”很多词,这个那个的。比如说连战来,他不到中山陵去了吗,报纸不是这么报道的吗,说“连战拜谒中山陵”。“谒”是见的意思,所以叫“连战拜谒中山陵”。他不说连战参观中山陵,他不那么说。拜谒,这是敬词。
这个“拜”呢,它底下能带好多好多的词。比如“拜别”,你到哪去做客去了,临走的时候,离别的时候,你可以说告别他人之辞了,叫“拜别”,我拜别了。“拜辞”也是敬辞,说我拜辞了。读他人作品,读他人书,文章也好,说先生大作我已拜读。拜读就是已经读过了,客气,敬词。你不能说“你的书我看了”,那就不行。还有,到对方家去访问人家去了,应说拜访。比如俩人对话,说等有机会我一定到府上拜访。这话多好听啊,到府上去拜访。如果你不会说这话,说“等哪天我到你家去啊”,这就不好听了。说“我到你家去看你去”,那不行。拜服,就是特别佩服,对别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说“我非常拜服”。还有拜会,也是说到哪去跟别人会见去了,应该叫拜会,也可以说拜见。领受他人的情意或者是礼物的时候可以说拜领。收到别人的礼物,说“你寄给我的什么什么我已拜收”,我收到了,拜收,加个拜字就表示恭敬。给人祝寿呢,可以说拜寿,说“我到哪哪去拜寿”,这是正确的。托别人办点什么事,到最后说我拜托了,拜托,都得加个“拜”字,表示恭敬,说我拜托了。你不能说“我托你办点事”,你要说“我拜托,拜托拜托”。
另外我再讲一讲。人家客人到你家来了,叫欢迎光临,光临,惠临,驾临,幸临,还有叫光顾,还有惠顾。比如商家吧,欢迎消费者叫欢迎光顾,欢迎惠顾,他们经常这样说嘛。但是有的人他不大会用这个词,他自己到哪去说“我光顾哪哪”,今天我光顾了什么什么家商店。你上哪去不能叫光顾,你得上对方家,人家说叫光顾。上人家去,你自己主动上哪去不能叫光顾。
还有称呼对方,称呼对方不能说“你”,“你的”,称呼对方有这么几个词:大驾,大驾光临嘛,欢迎大驾光临。说到“大驾”我讲一讲,为什么欢迎你来不说“欢迎你来”,说“欢迎大驾光临”呢?这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叫大驾光临呢,我本来欢迎你来啊,你来了怎么叫大驾光临呢?驾是什么意思?驾是马车。古代表示身份,古代不像现代,出门有宝马,有奔驰啊。古代没有这些东西,但是古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出行的时候,一般都乘马车去,马车越大越好,越豪华越好

,所以后来为了对别人表示恭敬,就是以车代人,我说车就代表你了,就代表你的身份了。所以大驾是指人说的。所以说我们经常说欢迎大驾光临。“大驾”是指人说的,指人的身份不一般。
除了大驾还有台驾,还叫尊驾,还叫台端、台从、台下,还叫阁下。还叫足下,还叫先生。岁数大一点给对方写信的时候都称“某某足下”,“足下”就是称呼对方的敬词。现在一般都通称先生了。
称呼同辈的男同志,称呼兄辈的,有几个词,就是贤兄,某某贤兄。写信的时候,某某贤兄如何如何。贤兄、大兄、老兄,还有台兄、尊兄,还叫仁兄,还叫兄长。
下面是称呼对方的妻子。称呼对方的妻子我想起一件事,中国的词太丰富了,有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或者是农村的,往往把自己的老婆叫“屋里的”,我总觉得外国人学汉语保证他遇到困难。什么“叫屋里的”?屋里的东西多了,水缸、电视机、电饭锅,什么叫“屋里的”呢?但“屋里的”这话现在就有人说。外国人学中国话的时候肯定不理解。我看报纸报了这么一个消息,说中国话怎么这么难学,这么别扭呢。比如说救火,他去灭火去了,却叫救火,那火不越救越大吗。再说“吃食堂”,食堂能吃吗,你不上食堂去吃饭吗,说“吃食堂”。还有晒太阳,本来让太阳晒你,你反过来说晒太阳,结果留学生学汉语,他就感到特别别扭,说中国话不好学。
所以咱介绍自己爱人的时候千万别“说屋里的”,“屋里的”不好听。称呼对方的妻子呢,有两个字的也有四个字的。两个字的叫令妻、令正,正就是妻子。三个字的还可以称为“令夫人”。给别人写信说“令夫人”怎么怎么样,令夫人、君夫人,君夫人近来可好,君夫人,还可以写尊夫人,尊夫人也可以。现在还有一个新词叫“贤内助”。称呼对方的儿子,除了“令郎”之外,还可以称呼贤郎、公子、或者叫贵公子、贤公子都行,也有叫大少爷的。这些话在港台电视剧里随时可以看到。
那么作为妻子对丈夫呢,也有敬称,一个叫郎君,一个叫夫君。称呼对方的家,家的敬词是什么呢,叫尊府、贵府、潭府,潭府就是龙王爷呆的地方,华府,还有叫府上,现在多数人都称府上。
还有称呼别人的父亲的时候,除了“令尊”之外,还可以称为令翁、台翁、尊翁,这是指称呼别人的父亲。称呼别人的母亲,除了令堂之外,还可以说令慈、令母,还可以说老夫人、尊夫人、老伯母,还可以叫太夫人,这都是称呼别人的母亲的。称呼别人的名字,你要问别人你叫啥名啊,不能那么说,“说请问大名”。得说大名、高名、贵名,还有芳

名。芳名一般指女孩子。请问芳名,不能说“你叫什么名字”。那样说不好。还有说令名,还叫尊名,还叫雅号,这都指对方的名字说的,现在还有人问别人说“请问大号”。
称呼大伙,称呼众人,称呼在座的各位,应该怎么说呢,应该说诸君、诸位、各位、列位、众位。 这是指众人说的。称呼对方的朋友,跟别人说话,问他的朋友,你可以说尊友,令友。称呼别人的言论,叫大论、尊论、高论。称呼别人的作品,不能说你写的书怎么怎么样,不能那么说,应该说尊作、尊著、尊书、大作、大著,还有叫大文,称呼别人的文章就叫大文,说“你的大作我已经拜读了”。
称呼别人的年龄呢,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贵庚”了,就是问你多大年纪了,除了贵庚之外,还有尊庚、芳龄,还有叫青春。旧小说往往说你青春几何,就是问你多大岁数了。管老年人叫高寿了,高寿,高龄。
要尊称对方的容貌呢,可以说尊容、芳容、尊颜、玉颜、玉面。称呼对方的姓氏的时候,可以问人家说尊姓、高姓、贵姓,要问别人的名字可以说尊姓大名、尊姓贵名、尊姓高名。 称呼别人的弟弟,除了叫令弟以外,还可以叫介弟,这都是敬词。称呼对方的女儿呢,可以叫令嫒、千金小姐都行。称呼别人的祖父,可以叫令祖、尊祖,说尊祖今年高寿啊。称呼别人的岳父,叫泰山,或者老泰山,还有叫令岳。称呼对方的生日,过生日了,可以叫大诞、大寿、贵诞、华诞、芳诞,还有荣诞,都是称呼对方的生日的。
咱们经常到各处旅游,各地都有庙,都有和尚、道士啊。这个道士也有很多敬称,道士可以叫做什么呢?叫仙客、仙翁、尊师、法师、道人、道长、先师,这都是指道士说的。道士和和尚还不是一个概念。和尚也有一些敬词,和尚叫高僧、师傅、师兄、大师、大师傅、先师,这都是指和尚说的。
下面咱们再看看有哪些祝词。咱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要向别人表示祝贺,比如说给别人祝寿去了。给别人祝寿应该说什么话呢,这里面有不少学问,我归纳归纳。先说四个字的,向别人表示祝人家长寿的词有长命富贵、多福多寿、福寿绵长,还有福寿双全、福寿无疆,还有龟鹤遐寿。为什么叫龟鹤遐寿呢?龟和鹤都是长寿的动物。还有龟鹤遐龄、龟龄鹤算、千秋万岁、人寿年丰,还有寿比南山,还有寿比山高、寿山福海、万寿无疆、延年益寿,也可以说益寿延年,龟年鹤寿、长生不老等。
这里我需要讲一讲。人的年龄别称从二十开始算吧,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九十耄耋,一百岁就叫期颐。

期颐就是一百岁。人瑞,一百岁以上叫人瑞。
祝人长寿的词还有两个字的,两个字的叫鹤寿、鹤算。“鹤算”也是指年龄说的。还有曼寿、眉寿,还叫南山寿、千万寿。
下面再说一说其他方面的祝词,比如说一般人结婚了都愿意说这样的话,祝你们白头到老,白头偕老,还有百年偕老,这都是祝别人婚姻美满的词。还有百岁之好。还可以说比翼双飞,就是比喻夫妻和美。
还有祝词,就是祝商人,做买卖的,财源茂盛。还有祝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叫返老还童、福如东海。祝贺商人的还有恭喜发财。还有一个,也是祝夫妻和美的词,叫鸾凤和鸣。要祝别人工作顺利呢,就可以说马到成功。那祝别人生男孩子就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就叫弄瓦之喜。
还有一个,叫否极泰来,是祝别人时来运转。祝别人前程远大可以叫前程万里。祝商人还可以说生财有道,这都是祝词。祝夫妻和美还有一个叫双宿双飞,还有祝人婚姻美满的词叫天作之合。祝别人办事顺利叫万事如意,万事亨通,万事大吉。祝人新婚快乐可以叫新婚燕尔。如果别人谁出门了,到远处去了那个祝词叫什么,叫一路福星,一路平安,一路顺风等,祝人旅途顺利吧。祝夫妻和美还有叫一双良好。祝词就简单说这些了,时间有限。
下面咱们再看看谦词。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词,刚才我已经说了,称呼自己,谦词叫在下、鄙人、敝人、不才。称呼自己的妻子呢,刚才也提到了一个是内人、内子,还有叫贱内,还有叫贱妻,山妻。如果在别人面前想表示自己的言论,可以叫什么呢,叫刍言、刍见、刍意。还有叫管见,一管之见;拙见、陋见,还有叫一孔之见,还有叫一管之见。
称呼自己的言论呢,可以叫浅谈、浅见、浅议、浅论,这是表示谦虚的。还有一个就是谦虚自己的家,除了寒舍以外呢,还可以叫寒家、寒门,还可以叫舍下、舍间,还叫敝寓、敝宅、敝居,这都是谦称自己的家。谦称自己缺才少能,这里面有很多的词,比如百无一长、百无一能、德薄才疏、举鼎绝膑。举鼎绝膑这个词稍微生一点,古代的鼎很沉,你一举把膝盖弄折了,就是力量达不到,也是力不胜任的意思。碌碌无能、无学无能、碌碌庸才、一无所能、学陋才浅。下面说谦称自己的学识浅薄,都有哪些词呢,不学无术、才疏学浅、学疏才浅、薄才寡学、孤陋寡闻,还有谫陋寡闻、一知半解,这都是谦虚学识浅薄的。
我每样只能说一点。下面咱们谈谈婉词,就是委婉的词。婉词当中最多的词就是人死了,人死不说死。农村老太太她一天书没念过,人死了她也不说死,说“人走了”

,“人去了”。关于“死”的词是最多的,有一百多个,什么样的人死了,有什么样的词,不能瞎用。这里有一个字的,有两个字的,有三个字的,有四个字的,都有表示人死了,不能瞎用。比方说,我先说一个字的,皇上死了叫“崩”,不只叫崩,也叫驾崩。薨,大臣死了叫薨。没,就是人没了。殁、逝、去、走、终、卒,这都是指死了说的。比如谁死了,卒于什么什么年;老,老了就是死了。故、陨,还有谢,谢也是人死的意思。这是一个字的,咱再说两个字的,不测,咱们经常说什么事不放心,遇到不测怎么办。不在,人不在了,就是死了。长眠、长逝,还有辞世、逝世、谢世、离世、下世。还有殁世、故世、弃世、厌世,还有大故、大归、大黄、归天、归去、回首、见背。
李密的《陈情表》里有,父母见背,见背就是人死了叫见背。还有一个叫“溘逝”,这个“溘逝”我看报纸上经常弄错。“溘逝”什么意思呢?人突然死亡叫“溘逝”,但是有些人病了好几十年死了,报纸上也有说“谁谁溘逝的”。也叫溘然长逝。突然死了叫“溘逝”,有病慢慢死了不叫“溘逝”。还有叫离世、离开、弃养、千古、身故、身后,太多太多了。
死和死也不一样,我为公而死,因公牺牲了,叫捐躯、献身、殉国、殉节、殉难,都是因公牺牲了。汽车压死的不能算,汽车压死叫“死于非命”。还有三个字的说人死的,叫赴黄泉、黄泉路、上西天、登鬼录,就是上阎王爷那报道去了。还有百岁后、百年后,还有奈何桥、那一天等。我们经常不愿意说死了,就说万一有那一天怎样怎样。还有见上帝。另外死跟死还不一样,小孩死了,小孩死了叫夭逝、夭折、夭殁、夭谢,这是小孩死了。和尚死了也有婉词,和尚死了叫灭度、羽化、仙化,还有圆寂。圆寂这个词用的比较多。还有无为、坐化。那么形容帝王死了,皇帝死了,皇帝死了有哪些词呢,叫千秋、千岁、驾崩,还叫崩驾、晏驾,还叫崩逝,还叫千秋万古、千秋万世。
婉词方方面面都有,有的不方便讲,我就不讲了。上厕所也有好多的婉词,出恭、解手、方便、如厕,还有出大恭、出小恭,现在还有新词叫“上一号”。
人要死了最常见的就是弥留,还有大限。人要死了,别说人要死了不好听,说大限。还可以说“不久于人世”,还有太多了,我就随便说几个吧。现在还有四个字的,四个字的什么呢?百年以后,还有长眠不起、长眠不醒、地下修文。这是特指文人说的,就是上地底下写文章去了,叫地下修文。还有一些专门写女孩子的,年轻的女孩子死了,香消玉殒、香消玉碎

、蕙折兰摧。这都指女孩子说的。还有什么呢,叫三长两短、山高水低、寿终正寝。这特别我得讲一讲,有很多人写“寿终正寝”他不分男女,实际上,“寿终正寝”是指男人说的,女人死了叫“寿终内寝”。为什么叫“寿终内寝”呢?古代是男主外,女主内嘛。这个“内”字是指女人说的,所以女人死了叫“内寝”。男人死了叫“寿终正寝”,它俩是有区别的。《人民日报》就犯了一回这个错误。《人民日报》报道了一个爱国的老太太,美国华侨,她得绝症了,她的子女问她你有什么遗愿,那老太太就说了,我想回到祖国去死,我不想死在美国。这怎么办呢?就赶紧办手续回国了。因为这是一件好事啊,老太太爱国,《人民日报》就大加宣传了。老太太死了以后,《人民日报》有个接续报道,说老太太于什么什么时候寿终正寝,结果错了。老太太不能说“寿终正寝”,应该说“寿终内寝”。
为公牺牲了,叫为国捐躯。活到二三十岁,三四十岁就死了,叫未终天年。什么叫天年呢,应该活到那个岁数叫天年,他没活到那个岁数就死了,所以叫未终天年。还有一个死法叫呜呼哀哉。还有一个词,一般人容易弄错,一病不起。“一病不”起有好多人理解为有病起不来床了,病重了,不是那个意思。“一病不起”就是病的起不来,死了,所以“一病不起”是指死说的不是指起不来床的意思。还有与世长辞、以身殉国、以身殉职,这都是四个字的。现在还有一个新词叫“见马克思”,很多很多的,不能细讲了,时间有限。
下面再将一些客套语。客套语太多了。比如说求人办点事,叫打搅了,一个是打搅,一个是打扰,这两个词都行。请别人帮自己干点什么事。还有代劳,说这件事请老兄代劳了,就是请别人办点事。谁到咱家做客来了,叫“我招待不周,怠慢了”,实际上没怠慢也说怠慢了,是客套话。大家来吃饭喝酒,本来是西凤、茅台好酒,他也说我备点淡酒。淡酒就是客套话,实际上不是淡酒。别人到咱家来了,请人家吃饭,叫尽地主之谊。你来了我尽尽地主之谊吧,请你撮一顿。请别人帮忙做事还有多劳了,说请你多劳了,还有费心,是别人帮自己办事的客套话。俩人家搞对象,本来身份都差不多,他非得说我高攀了,高攀了也是客套话。请人原谅有个客套话叫海涵,说请你多多海涵了。还有比如说你帮别人做事了,别人感谢你,你应该怎么说呢,说不足挂齿,就是不值得一提,也可以说何足挂齿。别人给咱送礼了,本来是没有多少东西,不值多少钱,那也得客气,叫厚仪,仪就是指礼物说的。还有一个叫借花献佛,就是

别人给咱的东西,咱又给别人了叫借花献佛了。就是用别人给的东西款待另外的人叫借花献佛。还有两个人好久没见面了,一见面叫久违久违了,这也是客套话。还有久闻大名。还有对这个人很早就知道了,但就是没见面,一旦见面以后呢,应该怎么说呢,叫久仰久仰,这都是客套话,或者叫久仰大名。客套话还有叫劳驾,请别人帮忙办事叫劳驾,或者劳你大驾。还有劳神。
还有一个咱们比如说给人送点礼物叫聊表寸意,这都是客套话 。请别人帮忙还可以叫劳心费力。请你劳心费力。还有一个叫免礼,不必客气。还有一个话叫岂敢,岂敢什么意思,就是不敢当的意思。千里鹅毛,也是客套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嘛,礼物重与不重他都说千里鹅毛,这是客套话。还有一个屈驾,什么叫屈驾呢,就是劳你大驾到我家来了叫屈驾。请人到某个地方担任什么职务去了,就是“请你屈就”。
还有一个客套话叫“却之不恭,受之有愧”。请别人干点什么事就是“请你赏光”,或者说赏脸。还有少陪,就是跟别人一起聚会的时候,你一旦离开了,一定要说点客套话,说少陪了,失陪了。还有水酒,招待别人即使用的是好酒,也说是水酒。
请人原谅客套话叫台谅。台是敬词,称呼对方的。还有一个客套话叫托福。别人问你怎么样,你说托福,就是我靠你的福气了,这都是客套话。咱们送人东西呢,明明东西很贵重,咱们也得说小意思,这都是客套话。请别人收下呢,就说笑纳。
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好多人都弄错了,他把这泰山理解为山东的泰山,这是不对的。“有眼不识泰山”是一个小故事,有个人的名字叫泰山,旧社会念私塾的时候老师就看不起他,老说他笨,但是万万没想到,过了若干年以后,这个泰山当了大官了,当了知府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啊,尽管老师看不起他,他还是很感谢老师,衣锦还乡的时候就来看老师了,结果老师特别特别尴尬,难为情,就冒出一句来“我有眼不识泰山啊”。就是对人失敬的客套话。
下面咱再讲一讲美称,美称就是美好的称呼。年轻人谈恋爱就是坠入爱河。管护士医生叫白衣天使,这都是美称。女性心中的男朋友就叫白马王子,现在对女性有一个很好的称呼叫半边天。美称夫妻美好和美还可以叫并蒂芙蓉,也叫并蒂莲。刚才提到了环卫工人叫城市美容师,叫女婿的美称就叫乘龙快婿、乘龙佳婿,就是对女婿的美称。女婿还有一些美称,叫东床、东床娇客、东床娇婿。瓷婚,结婚二十年,就叫瓷婚。
美称大户人家的女孩子叫大家闺秀。美称别人的文学功底

很深,善于写作,就叫大手笔,说某某人的大手笔。管十六岁的女孩子叫二八佳人,美称善于长跑的人叫飞毛腿。结婚五十五周年叫翡翠婚。美称别人的学生叫高徒。美称在某方面技能高超的人,我们把他叫高手。对少女的美称叫含苞待放。红宝石婚是指结婚四十年。对搞对象的介绍人也有很多美称,红娘、月老都是对媒人的美称。花边婚,是结婚十三周年的美称。对漂亮的女性有一个美称叫画中人、绝代佳人。美称在某方面水平很高超的叫巨匠,文学巨匠。
还有一个指夫妻说的叫伉俪,称别人夫妻叫伉俪。还有一个词快婿,还有一个词叫开山祖师,就是某一教派的创始者。对长寿老人叫老寿星。蓝宝石婚,就是结婚四十五周年。方才我提到了就是邮递员,邮递员叫绿衣使者,还有结婚九周年叫柳婚,结婚七周年叫毛婚,对于勇猛善战的战士可以叫猛将。结婚一周年叫棉婚,还有美称著名的戏曲演员叫名伶,对年轻的女性美称叫女郎。对女能人,女英雄叫女中豪杰。对女军人,女将军或者是运动员可以叫女将。下面有一个是结婚三周年叫皮婚,这都是美称。
美称具有男子气概的人叫女中丈夫,或者叫女中尧舜。还有一个,美称别人家的女儿叫千金小姐,称呼自己的人不能叫千金小姐。称呼富贵人家的儿子叫千金之子。美称结婚美满的夫妻叫秦晋之好。美称漂亮的女人还可以叫倾国倾城。秋波,秋波是指美称女性的眼睛,暗送秋波嘛。
非常抱歉,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只能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敬辞谦语
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大号
台端——旧时称对方
钧谕——书信中称尊长所说的话。还有钧裁、钧安等
贵庚——问人年龄
贵恙——问对方的病况
斧正——请人修改诗文
玉成——成全。例:深望玉成此事
玉体、玉音——指对方身体或言行
违教——指离开某人后未见面(多用于书信)
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
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
昆玉——对别人弟兄的敬称
潭府——尊称他人的宅第。如潭第多福
惠鉴、钧鉴、雅鉴、台鉴、台览——请您审阅、审查、指教
谨悉——恭敬地知道
谨启——恭敬地陈述
兹有——现在有
顷按、顷奉——刚刚接到
奉箴——接到来信
鉴于——考虑到
本拟——本来打算
业示——已经在
迳与——直接地同
赓即——接着立即
不日——不久,不多天
不时——随时
歉难——因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而表示歉意
鼎力——大力
孔殷——十分急切
售罄——卖完
鉴宥——请原谅
不克——不能
瑕疵——微小的弱点
迭函——屡次发信
为荷、是荷——接受你的恩惠(如

复函为荷)
稽迟——拖延、不及时
惠纳、笑纳——接受
卓夺——高明的决断
时祉、近祉——现在幸福、近来蛮不错
台安、台祺、台馁——您安好、吉祥、平安
商安、教祺——经商、教书安好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书)岳父
代字:女子尚示定亲,如“代字闺中”
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
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
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
父执:父亲的朋友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高堂:(

书)指父母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
割席:指与朋友绝交(典出管宁、华歆)
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
敬辞谦语
更衣:婉辞,上厕所
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
归省:(书)回家省亲
桂冠:光荣的称号
贵庚:敬辞,问人年龄
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过誉:谦辞,过分称赞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合卺(jǐn):成婚
候光:敬辞,等候光临
候教:敬辞,等候指教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写的上款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