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活动反思

观课议课活动反思

观课议课活动反思

开平小学张文均今天,是实行“观课议课”的第一次活动,安排了两节课,一年级数学。首先安排的是说课,在传统的听评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课前交流太少,导致听课教师和讲课教师之间的隔阂。虽然在活动前一再强调教师说课时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内容准备,但从所执教的教师的说课中,仍然感受到了沉重的传统说课的气息,深深再次感受到了教育作为传统性很强的事业,要改变一些东西的困难。对于“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准备怎样去评价学生”等方面,教师显然准备不足,这恰是暴露了老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的不足之处。因为平时教师听课前不会有太多的时间交流,所以此环节可以考虑安排在讲课前几分钟面对学生进行。议课的过程要比想象的好。提前安排了一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负责引领整个议课进程,这一方面弥补我自身不是对所有学科都专业的弊端,更给了教师更大的空间,也希望通过此使一线教师在平时能够使观课议课成为习惯。在议课的过程中主要强调两点:一是不要面面俱到,要针对一到两个专题进行讨论;二是要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对课的好坏进行评价的办法,每个人要针对讨论专题提出自己的策略,以让参与的老师获得更多的教学可能空间。在讨论更好的策略时,要以真正的教学目的为导向。在争论中,老师自己得到了很多。“我得到的都是经过我自己反思而来”,如果老师在议课后有这种感觉而不是强行灌输,我想,应该达到了议课的目的。刚刚起步,要做的还有很多,但也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

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广大教师发现教材内容的增减,编排的顺序,选材都有很大的变化,教学中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在我们教师面前。怎样使用教材,有效组织课堂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式的需要,我们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师观课、议课活动。 通过观课与议课,尤其是我们低年级数学组组内的观课议课,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质的区别:观课议课要求观课教师与作课教师必须提前沟通,作课教师希望观课教师观察他某方面的问题,比如教师对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引导,观课教师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听课是不强调提前和作课教师沟通的,更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明确观课的目标后,观课教师要围绕观课目标,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信息,使自己对要观察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进而在观课的过程中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高议课效率;听课评课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甚至走进课堂还不知道要听什么课。观课教师在观察课堂时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围绕观课目标发现问题,完成自己的任务;听课教师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很放松。观课要求观课教师尽量坐在学生中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从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听课教师则往往坐在教室最后面。议课时,议课教师与作课教师是在平等地交流,更多的是这样的语言:我观察到某某现象,请问你是怎么考虑的;而评课者一般会说:某某地方处理得有问题 效观课议课,也使我们从活动中收获经验得到成长:通过上课,听课教师了解为什么这样上;通过观课议课,使听课教师明确这堂课好在哪里,哪里需要完善等;观课老师也从活动中得到启示,给出自己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丰富自己的阅历。我想在今后的观课议课中,有以下几方面是要注意加强的: 1 2 “”… 3

观课议课活动方案[精.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为落实肥城市教研室【2012】3号文,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启动“观课议课课堂效益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精神,引领我校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观察方法,熟练运用课堂诊断技术,提高评课议课技能,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我校“观课议课”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不能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考,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行为长效的改进。 观课议课是广大教师日常的课例研讨活动,是教研组磨练课堂、打造课堂、提升课例研究层次、实现优质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通过该项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一起探讨具体的课程教学及学习方面的问题,力求使观课议课成为教师的一种日常专业生活,从尝试走向常态;在于提供一些符合发展实际的教学建议,使观课议课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从职业走向专业;在于让教师经历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成为教师的一种合作研究活动,从管理走向学术。让每一个教师参与其中,感受团队的专业力量和专业关怀,真正实现智慧共享、互进共赢;进一步改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和教研文化,优化教研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 观课议课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带动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活动内容: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感悟、思考、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平等对话与交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过程。观课议课活动主

“观课、议课”教研活动方案

“观课、议课”教研活动方案 活动思想 根据学校教师年龄特点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现状,开展观课议课教研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学科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让全体教师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心态逐渐开放,用新课改精神引领课堂教学,形成常态教学下的看别人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的良性发展环境。 活动目标: 通过此项活动,使各层次、各年龄段的教师都能在参与中得到启悟,实现常态教学下的看别人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课堂的自主研修的教研氛围。 活动设计: 1、确定“主题式”课堂教学模式 2、活动前对全体教师进行“观课议课”教研活动培训,让教师领悟活动的宗旨、目的及在观课议课中每一位教师要做到五字法即:听、看、想、记、谈的具体要求及在活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听:一听教师怎样;二听学生怎样 ◆看:一看教师;二看学生;三看师生 ◆想:一想教师;二想学生;三想教学效果 ◆记:一记听课者的执教情况;二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及细节;三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德育渗透;四记学生活动的状态;五记对这节课的简要分析。 ◆谈:与个别学生谈话,了解反馈信息。 观课教师要注意的几点: ●不抱有成见,要虚心学习 ●观课前要有准备,制订适当的观课计划 ●观课要有对献课教师的尊重。如:不迟到,不随便进出、不随便议论、不接听手机等。 ●观课后要积极参与交流,写出有价值的观后反思,总结规律,为我所用。 3、上课前三天,上课教师要交教案,根据教案设计,提出观课主题。 活动日程 活动安排:单周三上午第二节课上课课间第三节课议课 日程安排: 4月1日侯秉莲 4月15日张晓光 4月29日曹丽 5月6日王士娟 5月20日谢晓红 6月3日李佳红 6月17日杨阳 6月24日张士龙 各科议课主题: 数学:如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构建活动中来 语文:语言文字训练实效性策略研究 思品:如何用有效提问引发、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总之,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开放课堂是基础,开放教研是引领,精细管理是保证。抓住一切校本教研岗位练兵活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旋律。

观课议课小结

“听评观议”小结 “教师的水平只有在课堂的拼搏中才能成长。”(顾泠沅)“一所学校要有发展,要有改进,教师要敞开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连环跟进,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佐藤学)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必须依靠听课评课、观课议课活动。“听评观议”,既是“案例讨论”,又是“行为跟进”。在此过程中,教师时刻结合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实现着对教学理念的内化,并依托自己的教育情境不断进行着反思和改进。因此,对课的“听评观议”成为校本教学研修的内容主体。 一、“听评观议”的三类乱象 经常参与和观察中小学的校本教学研修活动,笔者发现“听评观议”普遍存在三类乱象:“真”与“假”、“轻”与“重”、“多”与“少”。 1. “真”与“假” 如果不是推门听课的话,能够观察到常态课(“家常课”)很是少见。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进行充分准备、反复试教,“磨”出来的课多有“精彩”,却难有“惊奇”,甚至味同嚼蜡。这并不是在否定“磨课”的作用。当我们听评观议的是观摩性和选拔性的,执教者及其所在学科组、备课组开展“磨课”活动是大有必要的,因为观摩性的课给予听者观者的应是具有指导和推广价值的,而选拔性的课执教者自是表现出最佳的效果。然而,校本教学研修活动中课堂教学则更多的是研讨性和考察性的课。 “研讨性”的课,是学科组、备课组为了解决问题的课。组内教师通过听课观课发现问题,集体备课,互助合作,研讨交流,进而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内容、形式、手段和策略),并在公开的课堂教学中验证“方案”,形成共识,促进研究的深入和问题的有效解决——真课堂、真问题。 “考察性”的课,是教学研究人员、学校管理人员为了了解教学、教师的课。其听课观课的目的在于全面真实地获取教改实施信息,掌握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状态,属于调查研究范畴,其结果是教改实验调整改进意见、提供指导建议等的依据。同时,也是基于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校本研修计划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真课堂、真指导。 因此,我们需要真实的课堂。唯有如此,评课议课才是立足于问题解决和实践指导的。反之,就失去了开展“听评观议”活动的价值。 2. “轻”与“重”

从课堂观察走向实效教研_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的收获与反思

本 期 策 划 www.itedu.org.cn 2011●06●13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成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从传授技能为主转变为培养信息素养为主。信息技术教师也逐渐地从兼职走向专职、从业余走向专业、从稚嫩走向成熟。接下来,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我们每一个教研人员的面前。 一、走进课堂观察 根据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现状,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针对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的特点,我们对青年教师开展的活动重点放在教学设计的评比上,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市区级骨干教师,则主要开展反思性教学实践活动。2008年,我市举行了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笔试和讲评。随着活动的深入和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发现,教师教学生活中最常见的听课、评课却被我们忽略了。科学地听课、评课,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也是提高教师素质所必经的修炼之路。2009年,结合我市开展的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我们率先在信息技术学科开展了课堂观察活动。本着关心每一位教师的理念和“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我们制定了课堂观察活动的详细实施方案,组建听评课合作体并组织教师学习课堂观察活动的内容和流程。全市共建立跨校学习团队60余个。活动过程中,观察教师与被观察者在组建的听评课合作体平台上,通过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议课三个阶段,对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进行观察,并经过分析、筛选、确定、制表、记录、整理、汇总等步骤,把课堂上的教学片段用数字量化得出定量分析结果。从课前准备和讨论,到确定课堂中的观察点与评价量表,再到课后议课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 从课堂观察走向实效教研 ——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的收获与反思  /王晓成 工作流程。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认为,通过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我们找到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途径,找到了提高教研实效的钥匙,也找到了破解课堂评价难题的突破口。 二、课堂观察活动带给我们的收获 回顾我市举办的课堂观察活动,一路走来,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1.教师专业素质大幅提高 课堂观察活动的开展使教师逐步走上了专业化发展道路,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都有了明显变化,练就了扎实过硬的基本功。课堂观察活动要求教师科学地听课、评课。听课、评课是教师专业的日常生活,是教师在职的专业学习。通过参与听课、评课,教师可以加深对教育专业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同时,听课、评课也是一种合作研究方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教师借助于听评课合作体,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探究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具体问题,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提升了学习团队活动的热度 学习型团队建设是教师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区域教研优势的有效途径。课堂观察活动紧紧依靠学习团队开展观课、评课、议课和反思活动,在我市信息技术学科中,学习型团队建设蔚然成风。 课堂观察活动特别强调在听评课中的合作。我们把听评课界定为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合作研究活动。首先,听评课群体是由上课教师、听课者、评课者、学生等相关人员构成的一个合作体。这个合作体当中的

观课议课总结

观课议课总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听课评课活动”总结为了有效地推广“听课评课”活动经验,全面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听课评课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教研组有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等组,参与活动的包括课题组成员共有300人次,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反响热烈。 我校的“听课评课”活动建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几年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次的听课评课与以前相比,更注重“以学论教”、“直面问题”、“平等对话”,教研活动更有效、和谐,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听课评课”一改以往那种听课评课“只说好处不说不足”的老套,从两个维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观察,大家畅所欲言对本堂公开课的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听课者对“教师教学(包括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和“学生学习(注重自主合作探究)”进行观察,收集信息,然后进行评课,气氛热烈、民主、和谐,使献课者和听课者都在反思中有收获,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也为学校教科研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现将这次“听课评课活动”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视,专家引领 为了改变传统的“听课评课”的老套,我校结合课题研究,率先在课题组内试行听课评课活动,两个学期开展了4次活动,每次活动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从内容和形式上已形成了一种适合我校的听课评

课模式。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种创新的教研模式并亲临听课评课现场指导,在以课题组成员作为本次活动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分教研组推行听课评课活动,让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到更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中来,以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 二、课堂观察,态度端正 以往的教师听课多数是带着“糊任务”的态度,一般很放松,甚至还有在听课时做自己的事情,但这次听课评课活动,所有教师在课堂上都带着观察任务:搜集信息,发现问题,认真填写观察量表,做好了评课前的有效准备。 三、课后评课,民主和谐 传统的评课一般大家都侧重“多说优点少说不足”,而这次评课则是围绕听课后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强调超越现象,深入对话,达成共识,促进教师共同发展。如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情况,包括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师生互动等是否产生良好的效果。整个评课过程气氛民主、热烈、和谐,没有专家评课时的那种一言堂。真正体现了听课评课的三大特点:“以学论教”、“直面问题”、“平等交流”,使献课者听课者都有收获,有进步。 四、书写心得,广泛交流 传统意义上的听课评课结束后,就等于“万事大吉”,不再有什么心得或反思。而这次听课评课活动结束后,所有教师,尤其课题组成员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要完成——那就是网络在线交流:一是将所有听课评课活动课例和评课过程的全程录像上传到学校网站方便大家再学习;二

观课议课活动方案

小学教师“五项全能”教学大比武 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全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精神,全面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素养,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根据肥教发《全市第二届“五项全能”教学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镇教研室要求和我校实际,在全校开展第二届“五项全能”教学大比武活动。经研究决定开展以“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硬,观课议课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为主要内容的大比武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意义 本次活动即是对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一次校本培训,也是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次检阅和教师个体能力的一次展示,以活动促研究,以活动促规范,以活动促提高,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激发内部活力,进一步浓厚教、学、练氛围,培植典型,打造名师,促进全校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参加人员 1、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报名参加学科必须是本学年所任教学科,否则不予推荐。 2、根据镇教研室要求,报名人员必须参加过第一届五项全能比赛的教师,和我镇首届“陶山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师。 3、参加人员必须通过我校小学第二届“五项全能”比赛,并择优推荐参加镇、市第二届五项全能比赛。(我镇首届五项全能比赛成绩按10%加记到第二届比武得分中。) 三、“五项全能”大比武主要内容及要求 项目比武主题比武内容要求 第一项教育理论考试 ①课改百问②山东省规范40条③学科 课程标准④学科知识 闭卷考试 所有专任教师参加 第二项课堂教学能力根据所教学科现场讲课 执教年级和课题抽签 确定 第三项观课议课 现场观摩课堂教学或观看课堂教学光 盘,撰写评课稿 限定时间 撰写评课稿 第四项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能力 ①“班班通”设备使用 ②课堂教学课件制作 现场操作演示,介绍班 班通使用。 现场制作指定课件。 第五项科研能力 ①发表文章、获奖论文、课题研究 ②常规资料 ①证书评选 ②量化打分 四、实施步骤: 本活动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2年9月8日—11月20日)。学校进行组织发动,在公示栏内张贴本活动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活动实施细则,各级部推荐报名。 第二阶段:全校初选(2012年9月21日—2012年11月10日)。

开展研修活动后的反思总结

一路“磨”来芳香悠长 ——《莫高窟》磨课总结反思 经历了夏末的如火如荼,我们迎来了秋的成熟与收获。伴随着远程研修学习的深入,我们进入了最后环节的冲刺——研修课例打磨。近一个月的课例打磨活动结束了,在这次轰轰烈烈的活动中,大家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研修组的整体教学水平也有了跨越式发展。现将我组活动总结如下: 一、为磨课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在研修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积极参加组内的磨课活动,研修组长任风田给我们做了细致深刻的解读,为“以读为本”导读策略研究教学明确了方向。我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研修学习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反复研讨,大家清晰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于是,组内每位老师都自我加压,主动学习,为磨课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实际,制定计划。 本次研修的集体磨课统一采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式,任风田组长带领组内成员认真讨论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确定课例研究目标任务、要研讨的问题、确定由朱莉老师执教,对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进行打磨,落实其他成员的工作任务、做好全程时间安排,

填好磨课计划表。我们将如何坚守语文本质,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怎样将“教的课堂”转为“学的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指导?等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为磨课提供保障:由于组内教师多数是班主任,因此磨课时间的安排,我们也做了调整,磨课活动大聚,小聚隔几天穿插进行,听课时全部到多媒体教室,课后接着评课,利用校内AM交流进行的多一些。 三、磨课的实施阶段 对于此次磨课活动,我们立足人人参与,积极践行的原则,采取了“六步骤教研法”即:个人备课——小组讨论——课堂观摩——教后研讨——二次试教——反思总结。 第一阶段:备课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备课不是一人的行为,而是全组的齐心行动,共同备课。我们每位教师挖掘自己的潜力,独立构思教案: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同时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集体研讨,精益求精。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点的体现、教学过程的设想、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方面反复思量,看哪些地方是可以配合教学过程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力求做到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又要切实为教学内容服务。 第二阶段:教学设计的交流完善。 交流完善教学设计同样是为上课做准备,目的是集大家的智慧共同感受整个教学流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重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

观课议课让我真正明白评课的真正意义

有效观课议课有感 观课议课让我真正明白评课的真正意义。首先,听课者必须对课堂认真观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出现。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意图可以阐述,可以争论。其次他转变评课的着眼点,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从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看教师是否想尽办法、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参与面有多大;是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于质疑,能否提出有价值问题;关键还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激发、学业水平是否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是否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这样的课就可以认为是一堂很好的课。 《有效观课议课》使我们教师从活动中收获经验得到成长:通过上课,听课教师了解为什么这样上;通过观课议课,使听课教师明确这堂课好在哪里,哪里需要完善等;观课老师也从活动中得到启示,给出自己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丰富自己的阅历。 观课议课致力推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教学方式变革。其主要策略是:观课时,把关注重点和焦点要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发现应该如何教,这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思考教;议课时,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故事和现象,过程和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和依据,这是以学讨论教;通过观课议课,促进执教者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因学施教,因材施教。观课时,要坐到学生中去,观察学生的活动,发现有价值的教育事实和现象,使其具有讨论价值。有了这样的基础,一方面是万一要让自己教,自己不会手忙脚乱;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在议课时空谈理论,使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的基础上。议课坚持以学论教,致力追求教学有效性。在议课过程中,不是一言堂,而是面对共同的问题大家在一起贡献彼此的智慧,分享彼此的思考。贡献和分享需要参与者积极言说的意愿,需要参与者足够的言说和表达机会,需要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和环境。议课不是对课的成败下结论的,而是面向未来谋发展和思改进的。基于发展的目的,议课的对象不是上课的人,也不是课,而是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对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的讨论和理解,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做课教师反思和改进,而是为了促进参与的每位老师理解教学,改进教学。这样,参与者就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同在共行”。教师在议课过程中,可以探讨出多种教学的可能性,在认识教学的更多可能以后,教师将获得更多的教学选择,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更优化。 有了观课议课的理论指导后,我想,在今后的校本教研中,我们可以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交流 如果在课前,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的设计意图等等先做个全面的说明,那么观课者在课前就可以选择一个自己要观察的角度,有目的的去观察,这样的效率会更高一些。在议课时,观课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课堂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抛出问题供大家共同探讨。 2、主题明确

课堂教学之七课堂观察(观课议课)

第四节课堂观察(观课议课) 在我们的日常教研中,听课评课是最基本的一种教研方式,这对于促进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帮助教师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以前,我们在听课时所关注的都是授课的教师,教师讲的是否口若悬河,是否条理清楚,是否紧扣大纲,是否引人人胜,上课过程是否环环相扣,这些都是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主要评价依据。我们评课时都习惯这样说:这节课授课教师能够认真备课,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活跃,时间安排合理,还有板书合理工整、作业布置合理、授课教师基本功扎实等。表面看来听课者课上听得挺认真,评课教师评得也挺负责任,但是作为课堂的主体、主要参与者——学生只字没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学生的学引入我们的研究呢?那就是进行“课堂观察”。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它要求观课教师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①。它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于1960年提出“互动分类系统”,即运用一套编码系统,记录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 二、课堂观察框架② (一)“4568”,即4维度5视角68个观察点 观课教师可以从4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进行观察,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68个点。 1.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 2.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环节、显示、对话、指导、机智 3.维度三:课程性质 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4.维度四:课堂文化 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例如,如果确定从学生学习的“准备”视角去观察,就可以确定下列观察点。 (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 (2)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3)怎样准备的(指导/独立/合作)? (4)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样? (5)任务完成得怎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再如,如果确定从“倾听”视角去观察,就可以确定下列观察点。 (1)有多少学生(不)倾听老师的讲课? (2)倾听多少时间? (3)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 (4)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 (5)有多少学生发生这些行为?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河津市教研室米文革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十多年了,除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和“小组合作”形式的出现,课堂教学总体的变化仍不是很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还没有形成,教师还是“以教定学”而不是“以学定教”,课堂还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这一切不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更需要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来实现,而日常的学校教研活动正是我们一项必做的功课。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但是我们传统的以听评课为主的研究方式并没有收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明显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教研文化,使教研变得更有实效? 一、传统听、评课教研现状及反思 现在我们的学校几乎每周都有教研活动,其主要方式就是听课评课。教研室或教务处周前公开讲课时间和教师,要求教师们到时去参加听课活动,有时候还要请教研员去参加。讲课的教师往往会做精心的准备,听课的学生提前也做了安排,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一大片。讲完课之后是评课,先由讲课老师简单说课,然后组织者再挑选几名骨干教师评课,大致是优点多多,建议几条,最后由教研员总结,一次教研活动就算结束了。 那么我们要问:这样的听评课活动能否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明显效果?老师们能得到哪些收获? 首先,组织者和参与者(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对听评课活动的目的和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一节课,这就造成了主题不集中,讨论不深入,对教师的帮助不是很大。其次,听课老师的课堂观还没有变化,课堂上眼光依然死死盯住老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活动,不能深入透视课堂,不能触动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学生也欣赏不了课堂中真正的精彩。再次,评课老师和授课老师之间的关系还是进行评价的“评判者”和被动等待评判的“接受者”的关系,没有形成彼此平等,共同围绕课堂进行展开教学对话、商讨教学办法的伙伴关系。 一线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学实践,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只有研究的成果实实在在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才算有用。因此,我们从“用”—“听”—“议”—“观”的思路,构建了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性的观念体系:读懂课堂(观课)——有效交流和讨论(议课)——对未来行为思考(计划)——进行改进教育教学的实践(行动)。 二、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1、从听课到观课 平常的“听课”只是听教师讲或者是师生问答,我们发现,“听”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主角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方式正从讲授为主向多种方式并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word.doc

学习《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高瑞珍 有幸拜读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一书,读后感触颇多,受益匪浅。陈教授的理念很新,把我领进了另一翻新的境地。继续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学习了《有效观课议课》,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观课与听课比较,“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评课内容不要表面化。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数学课应观察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解题时的方法和效果。数学课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长此下去,学生的数学素养会慢慢提高。 二、“观课议课”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我们公认的“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三、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不能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考,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行为长效的改进。 总之,观课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

教 研 活 动 反 思

教研活动反思 这种集体教研的方式新颖独特,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的乐趣。对于我这种青年教师来说,这种方式的集体教研活动更能让我得到锻炼与成长。下面具体谈几点我的感受。第一,这种教研活动让我得到了锻炼。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主要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学生前测、研读教材、制定教案、上课、说课。整个的过程中每一位组员都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思想碰撞,不断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个活动使我在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中得到了成长,懂得了如何分析学生情况、如何研读教材、读懂教材、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案、如果撰写说课稿等等。这些活动使我真正的战胜了自我,和谐自我,使现在的我更加谦虚谨慎、严谨务实,并还将指引和推动我一直前行。第二,这种教研活动让我体验到了快乐。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由于对教材生疏,授课经验欠缺,所以如何设计好一节课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青年教师往往不知道怎么教,抓不住重难点,更不知如何突破重难点,于是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但是这种教研方式却提供给青年教师一种设计教案、确定重难点的方法,让我有法可循,有据可依,教学思路变得豁然开朗,所以也就觉得设计一节好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在大家愉悦的沟通中解答了我的困惑,并使我感受到教研的乐趣。第三,这种教研活动增强了我的合作意识。这种教研活动能够使组内的每个老师都被分配到一些任务。由于最后的成果是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所以每个教师的任务就都显得极为重要,于是乎增强了老师们的责任感,更推动着每一位老师去完美地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为我们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研讨情境。以教材为载体的集体讨论不仅仅是专业与技艺的切磋,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中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体悟一种集体劳动后的幸福和愉快。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教研组也变得更加的和谐,更加有默契,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工作。总之,这种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使我们在教学上变得成熟、沉稳。也在不断的激励着我们进步发展。

《走向更加专业观课议课》培训心得体会

《走向更加专业观课议课》培训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帮大家的《走向更加专业观课议课》培训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过教培院的吴益平的老师讲的《走向更加专业的观课议课》让我真正明白观课的真正意义。首先,听课者必须对课堂认真观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出现。观课时我们不一定要坐在教室的最后,可以坐在学生的旁边,了解学生的认知策略,合作意识,性格特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意图可以阐述,我们的观课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观察对象,而不全是观看老师的表演。 以往听课,我习惯坐在后面,把重点放在记录上,上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提问等方面,一节课下来我总是不停地在记录,也没有时间抬头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听了陈老师的讲座,我明白了听课时应该坐到学生中间去,不要只记录老师的表现,教学设计流程。主要观察学生的表现,把某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记录下来。因为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要关注的是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反应。这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在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的深入程度,

也反映出教学活动的组织的有效性,其实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真反映。 在日常的听评课活动中,更让我不知所措的是评课,老感觉没有话说,不知道应该怎样评?那么 ___让自己能象其他教师一样侃侃而谈呢?那就要象陈教授所讲的,在观课之前要对本课教学内容、重点,以及教师教学努力方向有所了解,使自己在听课的时候有方向。在听课的同时,还要把自己随时想到的问题马上记录下来。哪怕是一个字,记得越是及时越是好。等到交流的时候就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了。这样的观课议课也能使老师们从活动中收获得到成长:通过上课,听课教师了解为什么这样上;通过观课议课,使听课教师明确这堂课好在哪里,哪里需要完善等;观课老师也从活动中得到启示,给出自己中肯 ___和建议,丰富自己的阅历,为上好以后的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习惯在听课时关注教师是怎样教的。有时甚至过分注重教师的语调、体态、形象等带有表演特质的因素。很多时候我们把教学效果不理想归罪于学生,常常我们会说:你这样设计是好的,就是学生不配合。加涅认为: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重点,以学的方式、效果来思考教学方式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课程研修反思

课程研修反思 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现了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了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了服务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例如,在上后抛实心球这一课时,我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灌输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情景中,想象和模仿各种像弯弓的动作,体会哪种方法可以使实心球抛得更远。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发现→探究→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辅助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活动过程师生互教互学,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以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只能是接受性的学习,学生学无兴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宗旨,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如,首先,根据学生体能和技能的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并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而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要相互帮助,协作,团结一心,才能完成目标。学会面对困难时要有积极克服、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运用各种教法,学生兴趣的激发 新课程的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例如,《跳远》一课,过去一般采用传授式教学和学生反复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而我在教法上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前,激发学生模仿青蛙、袋鼠、兔子等动物跳,比一比用哪一种方法跳的远谁学得远,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然后在创设的情景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设定场景来吸引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耕地”、“丰收”“打谷”等。使学生对田间劳动中的动作产生丰富想象从而间接引起对劳动的兴趣。运用“耕地”、“丰收”“打谷”来进行游戏与竞赛活动,学生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识,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观课议课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观课议课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观课议课——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10月8日参加了延边州汪清县举办的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听了汪清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听了和我一同参加的吉大附中崔巍老师的课堂教学,下午我和老师们交流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走向的专题。 四位老师精心准备,上课效果都很好。普遍的优点是: 第一、理念比较先进,体现了现代课堂。比如,老师提出任务后,问学生:“要不要先准备一下?”学生回答:“要!”老师立刻给学生时间准备。有的老师要求学生为其它画面拟一个标题,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现综合性学习。学用一致的意识明确。老师们下课前为学生推荐阅读篇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很强。 第二、老师们上课的基本功不错。课堂语言表达比较好(谁愿意为他读一下原文,精致了我们的成长);范写板书都不错;范读也不错(配乐、在音乐中老师

范读,声情并茂,把我们带入了诗人的生命世界,这实现学生与作家与作品对话提供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错(班德瑞寂静的山林)。 第三、教学效果不错。老师讲完,学生当堂背诵。吟读——译读——赏读——背读——说读,相信学生都有所得。 第四、多样化教学做的不错。 下午,在延边州汪清县实验小学多功能教室,在我讲座之前也对上午听到的四节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评课议课,同时也给出了一些教学建议:第一、语文知识应当更加明确随文学习的意义。教师在教学杜甫诗两首时,在学生未读诗前即给出屏幕交待写作背景,学生没看内容之前,对作者背景的了解需求不强烈,建议从泰山文化讲起,引出这首诗,体现学用结合。学记云:“当其可时谓之时”,当学生没有主动需求时,给的东西未必给力。课堂教学就像讲故事,什么时候交待要吊足胃口。 第二、第二首诗可以请学生先读,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在一定理解的基础请学生提问。当问题由学生提出的时候,课堂教学为谁服务的问题就解决了。学生会的老师不教,学生能做的老师做。 第三、老师有疑问,谁来帮帮我。教师理念先进,

目前听课评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目前听课评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1、听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听课随意,讲小话;坐在最后面,远离学生;二是仅听教师讲了什么,不注意观察学生;三是仅听教学表面的东西,注重授课形式不注重内容 2、评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只听课、不评议。一些学校组织教师听课,却是只听课不评议。二是听课评议成了表扬奉承大会,要么碍于情面。要么担心对自己不利。三是跟着领导意思走,有领导在场时,让领导先发言,领导说好,大家都跟着说好,领导说不好,大家也都跟着说不好。 总之,听课评课过于关注教师,而忽视学生;过于关注教师的课好不好,而忽视教师教学一些共同问题的研究;过于就事论事,而忽视拓展研究;过于着眼当事教师,而忽视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观、议课与听、评课的区别: 观课与听课比较:①“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 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收集课堂信息。包括师生的语言和行为、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等。②“听” 往往是一般性了解,而非用于研究的目的;而“观”的目的却指向一定的研究问题,有明确的目的。③“听”往往是面面俱到,缺乏针对性,而“观”是针对研究问题收集相关的课堂信息,针对性强。④“听”往往是凭借经验进行,而“观”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借助观察记录表等。 评课与议课比较:①“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②“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 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状。③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做课取向,做课教师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做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④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 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 概而言之,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三、如何进行观、议课: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可以说,“观”是选取教学 案例;“议”是随机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案例教学。教学案例是蕴含着问题或困惑的教学故事。课堂上时刻在发生着故事,但教学案例中的场景和故事不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简单重复,选取案例需要取舍和加工。问题和困惑是教学案例的核心要素。 有效观课是选取教学案例,议课是基于教学案例的讨论。 (一)观课的基本要求: 1、观课要用心灵感悟课堂 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收集课堂信息,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所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在观课过程中,教师要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课堂信息。捕捉鲜活的教学案例。 2、观课教师要选取合适的观察位置,要把观课的凳子从教室后边移到前边、中间,深 入学生中间,观课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只有这样,观课教师才能直接了解和观察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