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劳动力供给充裕、价格低廉具有一定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也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劳动密集产业是以低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和国民的低福利为前提条件,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是属于资源消耗大的产业,一旦资源环境供求与价格发生变化,成本价格大幅度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费用的明显提高,这种以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源成本为支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会难以生存下去。自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也使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今,全球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危险,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步退化,“用工荒”现象进一步显现,产业转移也逐渐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何去何从,又该如何转型升级,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界定的探索

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概念

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从单位劳动力所使用的技术装备等固定资金量的多少看,固定资产与劳动力匹配比例低,资金量少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产品生产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所占的比重大小看,比重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资本的有机构成看,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1。

以上这些都是定性的描述,而没有定量的分析。黄艳(2009)引入了劳动-资本系数这一概念来界定我国制造业中的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用I i表示i产业的劳动-资本系数,L i表示i产业的从业人员,C i表示i产业的固定资产,则产业的劳动-资本系数可表示为:I i=L i/C i。劳动-资本系数I i越大,劳动密集型程度越高,资金技术密集程度业就越低;反之,I i越小,劳动密集型程度越低,资金技术密集程度也就越高。

2、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特点2

——不可替代性。在当前技术水平下,相当部分劳动仍然无法被技术取代,即使能取代,对于资本短缺而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使用技术的成本往往高于使用劳动的成本。特别是为了满足市场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或者对精湛手工艺品的追求,必须保留或采用人工作业。

——发展阶段性。劳动密集型产业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逐步由占主导地位阶段向占非主导地位阶段过渡。据专家研究,美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持续了110年,日本持续了80年,我国台湾省持续了40年。只有认识到我国的工业化还处于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劳动力呈典型的“无限供

给”的特征,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潜能尚未完全释放出来,才能看到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还要持续较长的时期。

——存在广泛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一、二、三产业和多种所有制,覆盖城乡两大地域。即使是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一些工序,如光学、精密零件的研磨、抛光等,仍然需要人工来完成。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争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和贸易结构总体上遵循了劳动密集比较优势原则。江小涓(2008)认为,比较优势的有效发挥支撑了我国30年的高速增长。但是,比较优势理论自20世纪中叶以来就存在争议,对我国的劳动密集比较优势战略也有不同的认识,尤其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要战略以来,争论更为激烈。

我国理论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观点,一些知名经济学家基本上都持肯定态度。樊纲(2008)在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成立大会上指出,“唱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不合时宜,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需要这些产业。”

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也指出,“中国还有数量巨大的劳动力处于低教育水平,有数量巨大的农民工队伍,在这种情况下,少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念是错误的。今后的发展方向仍然要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基本的劳动力来源是农村,农民进城打工,他们的平均教育水平也就是初中水平,能够胜任的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现阶段最重要的还是要集中力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优势所在。国外不怕你有高科技,怕就怕你那些价廉物美的产品。保留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相当必要的,当世界工厂不丢脸。有些地方将产业进行划分,把有些归为朝阳产业,而把另一些比如纺织、皮革制造业等划为夕阳产业。在我看来,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只要人要吃、要穿,这些都不属于夕阳产业,而且这也是我们参与全球竞争的优势所在。西方国家对于我们的纺织业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我国的外贸顺差今后仍将要依靠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获得。”5

林毅夫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应当多发展。“要让穷人收入增长快于富人,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而且是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在目前发展阶段,跟发达国家比较起来,中国的劳动力相对多,相对便宜,资本相对短缺,如果按比较优势发展,就要多发展一些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是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区段,这是中国在国际上最有竞争力的生产活动方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比较多,低收入群体能充分就业,才能分离经济发展的果实,这种方式资本积累的速度会最快。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由相对短缺变为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丰富变为相对短缺,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才能进行产业升级,发展资本更为密集的产业。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就业,同时劳动力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也必然随着经济

发展而提高,同时达到增长和公平的双重目标。而且,遵照比较优势,整个国民经济在国内、国际市场都会最有竞争力,国民经济也就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6

国内知名学者也比较支持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曲如晓(2005)和吕政(2008)认为,当前中国的比较优势仍然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产品上。李钢(2009)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我们也不能丢掉技术含量低但仍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蔡昉(2009)认为,如果考虑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各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比较优势也有所差异,还可以通过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和承接来延续劳动密集优势。

然而,也有不少对此观点的反对者。陈超(2007)认为,虽然中国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还保持着相对优势,但中国依靠低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优势带来的出口增长是以消费者福利流失为代价的。贺聪(2009)认为,利用廉价劳动力扩大对外出口,是对本国劳动力资源的掠夺性使用,不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素质提高,应该全面看待我国劳动力成本竞争力问题。张其仔(2008)认为,党的十七大已经明确提出要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者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传统的劳动密集优势强调保持低劳动成本,两者之间显然存在政策悖论。尤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实质就是要改变比较优势,改变比较优势就是改变要素禀赋结构,从而改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因此,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是要推动要素禀赋结构的高度化,而不是保持劳动密集比较优势。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理论观点

1、大国优势与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些学者认为劳动力成本优势只是中国继续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必要条件,世界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能否对中国出口敞开大门才是充分条件。为避免遭受外国市场俘获,我国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这些学者十分强调我国的大国优势。兰宜生(2003)认为“如果只在现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使用这一优势,由于绝大多数此类产品的国内外需求皆呈饱和态势,要大幅度增加生产供给量,会遇到需求瓶颈的严重制约,既会激化与他国的贸易矛盾,也会加剧国内各地区、各厂商的削价竞销,恶化贸易条件,影响国内工业化、城市化的顺利推进。解决的途径就是引导和鼓励国内厂商积极开发创新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创造新型的、多样化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引导新式消费,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一项新的比较优势。”

陈耀(2004)注意到“我国产业增长目前具有明显的‘重化工业’趋势,在可预见的3年至5年内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出现相对较大的投资萎缩。因

此他主张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

薛国琴(2008)认为结合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就业难题,现在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宜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依托中国劳动力资源丰裕,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和就业问题严峻的实际,在注重劳动力教育和培训、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前提下,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从而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的制造业。”

2、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在对经济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会引起劳动就业量的减少。但技术进步并不总是会使就业人数减少,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可以把经济引导到不同的增长路径上,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在每一时点上具有不同的就业效应,因为可以通过控制投资方向、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路径,以实现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双重目标18。技术的进步不仅会促进生产的扩张,大大地增加对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生产资料的需求,同时,技术进步也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地提高,为整个社会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必须认识到,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劳动就业人数的增加,是对整个经济社会和较长的历史时期而言的。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对某些部门或行业来说确实会引起失业人数的增加。总之,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不是不要技术进步,而是要求技术进步必须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目前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节约资本和自然资源,尽可能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联系要求我们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不能单纯地追求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必须把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

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是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度发达是国家强大的物质基础。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实现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转换,那么在国际分工格局中,中国将处于不利的地位。但在目前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比较优势,而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会使整个经济具有竞争力,因为遵循比较优势会使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结果资本积累的速度将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要素禀赋会得到较快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将由相对稀缺的要素变得相对丰富,资本价格也会由相对昂贵变为相对便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就会根据相对价格信号的变化,调整产业的技术结构。由此,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也会自然而然地升级19。

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要防止片面地强调发展高新技术,片面地追求所谓提高技术档次的做法,过早地放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人为地对其设置障碍。这样则有可能出现技术可行与客观资源、消费、吸收消化能力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对出口产业升级的呼声使很多人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认为发展高新技术就不能用我们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实际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同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比如,第三产业中很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运输业、饮食业、产品批发、营销、旅馆、旅游服务等服务业。但第三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工业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聚集。所以,应当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增加就业,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促进人口流动,扩大市场,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就把第一、二、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4、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国际贸易

有学者认为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不能够自动、自发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并且认为当实行静态比较优势战略,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时,将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同时发展中国家如果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就会加强国际分工格局和产业专业化水平,这将影响处于比较劣势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拉大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差距,阻碍动态比较优势的转换。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中国家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发展相应的要素密集型产业(包括自然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分工和交换中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出现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落入了“比较优势陷阱”。

国内许多学者认为遵循比较优势战略难以使产业结构升级。郭克莎(2003)认为,随着中国消费继续加快,以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为特征的工业结构升级是加入 WTO 后中国工业产业结构战略的基本取向。因为在中国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动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较强的市场需求,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求比重是下降的,这反映了市场需求结构变动的基本态势。洪银兴(1997)也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产业升级的领头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战略无力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总之,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会诱使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同时,促进企业以低成本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报酬率不会因为资本快速积累而迅速下降,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速度会高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也会较快。因此,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有助于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方向的政策观点

1、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区转移

刘易斯(1954)认为,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内劳动力成本会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将逐步丧失,发达国家必然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Pennings(2000)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阐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先进行转移的必然性。另外,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62),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行模式”理论,随后山泽逸平等日本学者将其引申并用于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国际分工、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经济相继起飞的过程概括地讲,“雁行模式”是指,经济发达地区为领头雁、较发达地区为中雁、欠发达地区为尾雁,作为领头雁的经济发达地区,积极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把处于成熟期的产业,通过贸易、技术转移和直接投资等方式依次传递给较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从而形成一个“雁阵”。小岛清(1978)在“雁行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主张发达国家或地区应首先转移已经出现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产业转移应基本遵循产业演进的顺序。即按照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顺序依次进行转移。

国内有学者主张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应更积极地开发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档次,把中低档次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向中西部转移。或者在发达地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升级为主,农村、城镇地区以拓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拓展的产业包括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另外,还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城市转移到乡镇中去,这既能使城市工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又有利于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2、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优先顺序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世界发达国家已大体相当(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还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却落后发达国家高达40个百分点。因此,有学者主张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并通过加快城镇化,解决需求方面的制约。齐建国(2002)在分析1953年至1998年间我国三次产业边际就业弹性时发现,第二产业就业边际弹性急剧下降,第三产业边际就业弹性高而且稳定。他认为从解决就业的角度看,应把第三产业作为补偿技术进步而减缓就业增长的主导产业。

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胡鞍钢(1997)主张选择“节省资本、多用劳动”的工业化技术路线。因为,扩大就业机会不仅有赖于资本投资的积累速度,还有赖于这类投资所采取的不同技术路线。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多以中国西部地区出发来考虑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为充分利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应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3、中小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上,国内有两种不同的政策主张。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政府应鼓励企业合并,将资源向大企业

集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集群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政府应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例如,胡鞍钢认为,“发展小企业的最大优点是有效增加就业人数,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状况,与大企业形成相互依存而有效率的分工结构,主张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小型企业。”27

在如何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上,有些学者认为主要的问题在于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约束过多,主张减少对中小企业的各方面行政限制,重点解决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运用财税政策进行激励。

4、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

小城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依托,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小城镇建设的经济支撑。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倚重,同步推进。常运诚提出“小城镇需要很多服务行业,有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紧密连在一起,可以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机结合。这样农村劳动力进城有就业的岗位,有产业的支撑,将更多的农村人口吸引到小城镇。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在山区和资源丰富的地方已形成了若干小城镇群,不断发展壮大,吸收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28

五、观点评述和小结

综上所述,有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然而,现阶段不稳定不确定的国际形势给我国以“人口红利”为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同时,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宏观政策指引下,以“创新”作为后续发展的驱动,也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向迷雾重重。因此,我们不仅应总结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经验,更应该探讨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路径。本研究拟以浙江纺织业和打火机行业为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

参考文献

1.黄艳.等,我国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布现状及近年来的转移趋势,产业集群研究,2009年8卷第9期

2.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615978936.html,/doc-view-3561.html

3.江小涓,中国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2008(6)

4.樊纲:唱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不合时宜,新华网,2008-12-20,https://www.360docs.net/doc/615978936.html,/domestic/shehui/2008/12/20/1478033.html

5.金融风暴与当前经济形式下山西企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2008年中小企业高峰论坛,2008年12月22日

6.孙天明,世行副行长林毅夫:中国应该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南方都市报,2008年4月3日

7.曲如晓,中国成为贸易强国的战略路径,经济理论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8.吕政,当前经济发展条件与环境的新变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8期

9.李钢.等,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升出路何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调研,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9期

10.蔡昉.等,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经济研究,2009(9)

11.陈超.等,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的国际比较及其对出口与福利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12.贺聪.等,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国际比较研究,金融研究,2009年第7期

13.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8(9)

14.兰宜生,发展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品—建立中国出口的一项长期优势,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2003

15.陈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4.10

16.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2008首届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层研讨会暨北大PE年会,2008年12月19日

17.薛国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素贡献率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6.7

18.陈永志,正确处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河南社会科学, 2003(3)

19.林毅夫.等,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国际经济评论,2003(11-12)

20.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国际经济评论,2003(9-10)

21.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经济研究, 1997(6)

22.Lew is T.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22)

23.Pennings E, Sleuwaegen K. International relocation: firm and industry determinants, Economics Letters, 2000(67)

24.Akamatsu K. A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1962(14)

25.Kojima K.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 New York: Praeger Publition ,1978

26.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管理世界, 1997(3)

27.万宝瑞,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现阶段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战略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02.11

28.张耀辉.等,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29.许经勇,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互补性,经济经纬,2005.3

30.赵玉兰,金融危机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10.6

31.陈伟.等,论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年10月

32.冯根福.等,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3月

33.齐建国,2002 年中国经济需要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中国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15978936.html,/ch-jjxc/4.htm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中小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综述 系经贸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群体,它们数量多、影响广,可以撑起区域经济的一片天,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差、核心竞争力低等问题,使它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并陷入了生存危机。本文针对中小民营企业发展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特别是融资难问题,进而寻求解决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问题

1.2.1 中小企业的困难 (一)内部困难 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存在,使得它们在人才引进、战略管理、技术创新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遇到了困难。 (二)外部压力 1、融资压力 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尚不完善,金融市场尚不发达,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狭窄,主要依靠间接融资,也就是从银行贷款。而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信用等级低、财务信息可信程度低、管理水平低、无抵押等因素造成的高借贷风险现实面前,大多都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融资,从而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 2、成本压力 目前我国各地出现的作为“民工荒”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内劳动力价格快速上升的问题。我国劳动力开始从无限供给向敬爱个决定劳动力供给数量的转变,这使得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 3、转型压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目标,国民经济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投资性向消费型”转变、从“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这就要求企业也必须跟从国家大的政策转变,由“粗放型”向“内生型”发展转变。但由于中小企业技术水品低、技术创新水品低、资金短缺等问题,使它们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4、国际市场压力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是中小企业的国际市场大幅萎缩;另一方面,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对出口型或贸易加工型中小企业的影响巨大,使它们失去了国际市场竞争力 在这些困难中,融资难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资金,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需要资金,改进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也需要资金。 1.2.2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成因分析 目前,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是由企业自身素质、我国金融体系、国家宏观政策等多层次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企业信用等级低,融资意识淡薄 贺云龙(2003)[1]指出近年来,我国企业缺乏诚信已经成为一大问题,而中小企业以破产、改制为名逃避银行债务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根据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的违约率要高于大型企业。贷款的高违约率是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借债还钱的意识淡薄、信用观念缺失直接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1世纪以来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为一种具体的行动。近 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有关企业社会 责任的理论观点、内容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的哲学》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当时出现的一系列 社会矛盾与西方经济活动的问题, 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尤其是劳工问题 和劳资冲突等而提起的。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 依然存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 关于社会责任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一)国外主要观点 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都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是 不同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具体包括什么,具体责任之间是否有层级关 系等持有不同的观点。而在此只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点。 1、同级观。在这种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履行的具体社会责任没有主 次之分,是并列关系。Eells & Walton(196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当企 业在与社会领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麦克奎尔(Mc Guire,1963)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 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阿齐?卡罗尔(Carroll,1979)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 责任。而J.J.Brummer(1991)又进一步把企业责任划分为经济、法律、道德 和社会四种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为法律规定的企业义务;道德责任则包括企业就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具有 充分的理解能力,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力及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社会责任是企业行为低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引起的后果,应受到惩罚。斯 蒂芬?P?罗宾斯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 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2、层级观。在此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履行具体的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 层级观念,以著名的金字塔模型为代表。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基.B.卡罗尔(197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 德和慈善期望,并形成金字塔形状。底层为企业的经济责任,也是企业最基本 的社会责任,指企业首先负有生产、盈利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责任。第二层为 企业的法律责任,即企业需要在法律要求下履行其经济使命。第三层为企业的 道德责任,包括道德标准、规范,反映了股东、员工、消费者和社区关心公平 公正的期望,以及对利益相关者道德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等。顶层为企业的慈善 责任,即企业自愿开展行动或者项目来促进人类福利的发展,体现了社会要求 企业成为优秀企业公民的愿望。

文献综述江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研究

文献综述--江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研究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按照国外经验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原始设备制造商贴牌生产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 37-70 [2]Humphrey J Schmitz H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C]Paper for the Bellagio Value Chain Workshop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Sussex Brighton BN19RE UK 2000 [3]Ernst D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A Knowledgecentered Approach[R] Eastwest Center Working Paper2001 [4]Hobday MInnovation in East Asiathe challenge to Japa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5[5]Nonaka Ikujiro Toyama Ryoko Konno Noboru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0 33 5- 34 [6]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pecial issue 1996 17 27- 44 [7]Myrna Gilbert Martyn Cordey- Hayes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J]

关于信任的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文献综述 概念界定 信任 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信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行动者通过对人对物的认知累积、在互动过程中面对风险或困惑时的选择,是一种冒险、投资、期望或判断,发源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变化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 韦伯:特殊信任-普遍信任 齐美儿:坚信 卢曼:人际信任-制度信任 政府信任 政府信任是公众在期望与认识之间对政府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政府信任高低的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落差大小。 腐败 腐败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它对公共权力滥用,对公共职位的失职,而是将其视为是对于社会法律法规和道德原则的违反和背离。因此,腐败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越轨行为,这是一种个人或群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违反社会中法律法规及道德原则,不合理使用自身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就是掌握公共权力和资源的公职人员。 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国外对政府信任的研究的主要着手点是腐败,8篇外文文献中有6篇直接研究腐败现象,探讨腐败行为对政府信任的影响;1篇研究丑闻对政府和制度的侵蚀作用;1篇研究特定环境下教育对制度信任的影响。 国外研究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腐败带来的负面效果。L Ionescu(2013)认为,腐败对人际、政府和机构间的信任有着强烈的侵蚀作用,对宏观和微观经济也有着潜在的影响,制约了GDP的增长以及福利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丑闻是腐败的派生物,丑闻对于政府和政治机构同样有着强烈的侵蚀作用,作用形式为降低对政治家和领导人的看法。Shaun Bowler和Jeffrey A. Karp(2004)通过对美国和英国数据的分析,将公共机构的评价与机构本身的行为联系起来,通过建立公共评价模型与英国数据的模型进行对比,得到更为广泛的结论,丑闻是导致政府信任程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Park H 和Blenkiasopp J基于在韩国收集到的数据作了透明度和信任在政府腐败与公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间关系和发生的作用的研究,指出腐败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透明度和一定程度上的信任调解。 更多的学者通过地区性的腐败现象说明腐败对于政府信任的影响。Juha Tapio K??ri?inen在16个欧洲国家中进行了经验观察,旨在找到公众对警察信任程度产生差异的背后的原因,认为社会资源投入公共秩序和安全领域的程度的提

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简表) 一、选题意义 近年来,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转型成为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由之路。而在经济转型中,产业的转型占据重要的战略性地位,他关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产业转型在全国各地的开展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东莞作为我国产业转型的典型城市,其东莞模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对象。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全球化的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东莞的产业转型在新的经济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压力。本文将立足当前经济背景,对东莞市产业转型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是以国外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东莞市的实际进行的分析,是对理论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其次,本文对东莞经济的发展历程

和存在问题应用文献分析法和笔者的工作经验为基础进行实际问题的发现,应用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因而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其结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产业转型的研究较多,从理论到实证,研究成果都很丰富,尤其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主要的理论有四个分类,分别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是以Petty与Clark提出的配第克拉克定理为基础的,该理论认为产业根据其作用对象和劳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个产业,分别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是对初级要素的生产、加工和服务,并得出产业结构转型的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直到第二产业的边际收益下降,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并且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一次为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增加,且最终向第三产业转移。SCP范式最开始由哈佛大学经济学家Joe Bain和Sherer于20实际30年代提出的,认为市场结构由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市场行为在市场上取得的经济绩效等决定,而产业转型则是依赖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一路径,分析一个产业应当进行战略调整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Joseph T. Mahoney.,J. Rajendran Pandian.,1992)。比较优势理论是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认为一个国家产业的发展路径和动力是为了获取比较优势。有代表性的理论有H-O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当生产密集使用具有要素禀赋的资源的产品,有利于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优势,而一个国家或者产业生产具有要素禀赋的产品就会逐渐形成该国家或产业的优势和主导产业,从而形成相应的产业结构,而产业转型就是向这种比较优势发展的过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Porter M.E.发展处的竞争优势理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框架。Porter (1980)首先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发展自己竞争优势就是要获取竞争优势,而后在Porter(1981,1985)中提出了产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低层次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则是一种“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国家的一个产业转型的路径,就是不断获取高级竞争要素,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过程。该理论以钻石模型为体系,为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一个以要素升级为目标的产业升级研究框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产业转型的研究主要是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以实证分析和政策研究为主的,关于产业转型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郝顺利(2010)以华蓥市为例分析了其作为资源城市转型的问题。作者以国际和国内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的经验为借鉴,对华蓥的转型进行了分析,认为针对华蓥的具体情况,应当选择以替代产业发展来改变其过分依赖资源发展经济的产业合作方式。赵磊(2008)以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资源要素现状分析为分析,着重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和科技要素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以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济环境、政府指导为重点来完成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其次,对产业转型中生产要素作用的研究。戴景萌(2008)对产业转型中的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作者依据迈克尔波特的理论,认为应当企业应当合成战略联盟,降低产业进入的成本,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张继良、胡荣华(2010)以江苏产业转型为例,建立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认为竞争力应当是注意国际

浅析企业家能力提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 浅析企业家能力提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国内外企业家能力研究现状 熊彼特强调企业家的创新作用,认为企业家要起到“创造性的破坏”经济循环的惯行轨道,其推动经济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具有能完全胜任不胜其烦的会议交涉的体力和魄力,善于说服他人并能够支持及具有能够通过巧妙的交涉他人的谋略和胆识等。他还认为企业家能力具有稀缺性,且能力层次越高,其稀缺性越显著。 奈特强调企业家承担不确定性的能力,即对各生产服务合同收入的保证能力。具体包括:洞察他人的能力、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彭罗斯认为,企业家的能力是创见的多样性、取得信任的说服力、野心和冷静的判断力等多项能力的综合。 许庆高,周洪勇把企业家能力定义为:通过对不确定环境的敏锐观察,挖掘具有市场价值的机会,获取资源,整合企业内部其他要素资源,并构建组织的能力。企业家能力不是一种或几种能力,而是一种集很多能力的能力束。 (1)企业家能力的组成要素 张焕勇在《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中根据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并借鉴其他学者的分类方式,也把企业家能力分为六种不同的类别:发现机会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配置资源的能力、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胡罡在《企业家能力_领导力与管理力》一文中把企业家能力分为领导力与管理力。他指出企业家要具备有远见的领导力和高效的管理力,就是要具备总揽全局的战略性思维和全球视野,开放的思维和精神以及实现激励与约束、风险控制与提高效率的能力。 王庆喜在《民营企业家能力内在结构深析》一文中指出:民营企业家能力的内在结构存在7个维度,它们分别是:成就动机、创新学习能力、人性特征、把握机遇能力、处事能力、领导能力和操作能力。 程博、李秉祥在《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的企业家能力因子分析》一文中指出:企业家能力因子包括市场应变能力、控制创新风险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投资融资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社交能力、计划能力、运营管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总结经验能力、创新方法和方式、政府公关能力、分析能力、捕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社会福利理论文献综述 在准备课题《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对相关国内外着作进行了选读,并对已发表的相关领域论文进行了研究,以此寻求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现状,了解与本论文有关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总结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从而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并有所创新。 (一)福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福利”一词,英文为“Welfare”,意指人、动物或群体的健康、安全、快乐的一种总体状态,亦指多由政府为有需要的人或者动物提供生活条件、经济帮助等等①。我国社会保障学专家郑功成对从社会学的意义上对“福利”概念作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福利包括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其中个人福利通常被解释为‘幸福’、‘快乐’的同义语,是指个人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与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的满足;而社会福利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福利的总和或个人福利的集合②。对于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而言,它的内涵和外延很难确定,至少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理解。在最广泛意义上,社会福利是指一切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不仅包括社会保障的内容,也包括就业政策、公共文化、免费教育、公共卫生和家庭津贴等等。其覆盖对象是全体国民,包含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在英国出版的《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社会保障”不单独列目,而在“社会福利”条目下包括两个主要的子项目:一是社会工作——个人社会服务;二是社会保障——政府的福利项目。在中层意义上,社会福利基本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西方普遍用来替代社会保障的一个概念,涵盖了政府和社会为国民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的各项内容。狭义上的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张海鹰(1993)认为社会福利作为国家的社会政策,由国家或社会为 ①参见美国传统词典第4版、牛津高阶英语词典、柯林斯高级英语学习词典第5版 ②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6页。

基于信任机制的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文献综述(全)

基于信任机制的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文献 综述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把我们带进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信息的同时呈现,用户很难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传统的搜索算法只能呈现给所有的用户一样的排序结果,无法针对不同用户的兴趣爱好提供相应的服务。信息的爆炸使得信息的利用率反而降低。同样,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站在为用户提供越来越多选择的同时,其结构也编的更加复杂,用户常会迷失在大量的商品信息空间中,无法顺利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个性化推荐,被认为是当前解决信息系统超载问题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推荐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代替用户去评估其从未看过的产品,使用户不只是被动的网页浏览者,而成为主动参与者。准确、高效的推荐系统可以挖掘用户的偏好和兴趣,从而成为发现用户潜在的消费倾向,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个性化推荐系统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断,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用户的黏着性。但是推荐系统存在各种缺陷,Rashmi等人提出,相对于使用推荐系统来说,人们更愿意从自己认识的朋友或者熟悉的人那边获取推荐信息[1]。这体现了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更加倾向于从自己信任的人获取推荐信息。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包括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概述、常用的个性化推荐系统算法分析以及信任概念、信任模型。 二、个性化推荐系统概述 个性化推荐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提出来。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正式定义由Resniek&Varian在1997年给出: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是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向用户提供产品信息和相关建议,帮助用户决定购买什么产品,通过模拟销售人员帮助用户完成购物过程的系统。这个定义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推荐系统的使用者是用户(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用户),推荐的对象是项目。项目是推荐系统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和服务,也即最终的推荐内容。 个性化推荐系统是指根据用户的兴趣特点和购买行为,向用户推荐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和商品。它是建立在海量数据挖掘基础上的一种高级商务智能平台,以帮助电子商务网站为其顾客购物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购物网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 【摘要】政治信任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治理实践和国家与社会间关系的洞察力,它日益成为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话题。论文从政治信任的涵义出发,分别探讨了以政治信任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的三种解释路径,及以政治信任为自变量,其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最后评述了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现状,及西方政治信任理论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政治信任政府绩效社会资本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政治信任的研究以来,政治信任逐渐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利维和斯托克(Levi& Stoker,2000)概括了推动政治信任研究在美国兴起的三重因:一是1965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和1968年盖森《权力与不满》的公开出版;二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早期的社会和政治动荡,包括种族关系和公民权利运动,也包括越南战争;三是关于美国全国选举调查(National ElectionSurvey)政府信任问题的调查中,美国公民的信任百分比长期急剧下滑,尤其是1964-1972年间。这些因素都使得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对政治信任的大量研究。政治信任的研究因此在西方政治学界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政治学和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领域。 本文从政治信任的涵义出发,分别探讨了以政治信任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的三种解释路径,及以政治信任为自变量,其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最后评述了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现状,及西方政治信任理论的可借鉴之处。 一、何为政治信任? 当代社会政治信任的学术研究呈不断增长趋势,然而我们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是,政治信任的涵义到底是怎样的?应该如何看待公民对政府的这种政治信任? (一)政治信任的涵义 对政治信任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政治信任的概念。政治信任首先是信任的一种。政治信任只是信任的一种,它和所谓的信任文化(福山, 2001;尤斯拉纳, 2006;佩雷菲特, 2005)及其引起的信任社会(佩雷菲特, 2005)、社会资本(帕特南, 2001)等概念的涵义截然不同。虽然也有学者认为,政治信任包括公民间的人际信任,即社会信任(宋少鹏、麻宝斌, 2008)。但是奥弗也认为,不能简单地对信任政府与信任他人进行类比(沃伦, 2006)。奥弗将大众/精英和水平/垂直的二分法结合在一起,得到信任四个维度的内涵: (1)公民彼此间的信任,这在社会资本研究的相关著作中有丰富的阐述; (2)公民对政治精英的信任,这是政府信任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3)政治精英对其他社会精英的信任;(4)政治精英对公民的信任(Yang, 2005)。其中,第二个维度的信任即本文所提到的政治信任的涵义,即公民对政治精英的信任。但是政治精英只是政治系统中的一种。 卢曼(2005: 73)所言,政治信任是在两个不同的普泛化层面上被要求和给出的。一方面,公民珍爱他们对将要决定下来的事的期待;另一方面,公民留在该国家,指望能过上一种合理的生活,这就已经表明对政治系统的信任。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绝大多数文献肯定了政治信任或是不信任这种态度的存在,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设。“信任被看成是和不信任相反的,就像是一盏灯,或者是亮的,或者是不亮的一样。”(Tucker, 2004: 53)由此导致了公民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被纳入到一种二元的分析框架中。但有趣的是,哈丁直接指出了这个议题的荒谬性:“有关当代社会公民应该信任政府(如果公民不信任政府的话,那么要么公民要么政府中的一方就是有问题的)的看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它同传统自由主义截然相反”(沃伦, 2004:

企业发展多元化战略文献综述

一、多元化战略概述 (一)定义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业中进行经营,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国内外也有很多学者对多元化发展战略进行了定义。1950年,安索夫于《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到:多元化战略是指当企业现有产品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目标时,企业进入新的产品领域,或者是某种高利润率诱惑企业进入新的产品领域的一种战略选择。[1]该定义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明确多元化是针对企业经营产品的种类数量,但这种方法较为粗略,不够准确。1959年,彭罗斯于《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提到:一个企业任何时候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都是在不完全放弃原有产品线的基础上从事新产品生产,包括中间产品的生产。[2]1962年,戈特于《美国产业的多元化与一体化》一书中提到:多元化是指为单个企业服务的市场异质性的增加。[3]同年,钱德勒于《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提到: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最终产品线的增加。随着多元化战略的深入发展,多元化战略定义越来越明确。[4] 笔者认为,所谓多元化战略,主要是相对企业的专业化而言的,主要是通过有效结合多元化实例、技能或者目标,与原来相关联的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战略。因此,多元化战略的实质就是开发和进军新的领域,以让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从内容上而言,多元化战略的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5-6] (二)类型 从阅读文献和分析整理中发现,目前很多学者都对多元化战略进行了分类。但是,由于每个企业的发展不同,应该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类型。以下笔者主要分析安索夫的多元化战略分类、赖利的多元化战略分类、国外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和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安索夫把多元化战略分为四大类型:水平型、垂直一体化、同心圆型和混合型。其中,同心圆型又分为销售与技术相关、销售相关型和技术相关型。 赖利把多元化战略分为三大类型:主导型、相关型和无关型。其中,主导型又分为集约型、扩散型和垂直一体型。相关型又分为集约型和扩散型。 国外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为四大类型:水平多元、垂直多元、多向多元、复合多元。其中,水平多元又细分为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产品。多向多元又细分为技术多元、市场多元和资源多元。复合多元又细分为资金多元、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15978936.html,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作者:高晓方 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12期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从提出到得到广泛认可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更是引发了关于企业 社会责任必要性的两次学术论战。然而,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对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着重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之辩、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之辩以及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必要性内涵承担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源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使人们开始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1924年,欧利文·谢尔顿在《管理的哲学》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概念,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自谢尔顿正式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国学者都在争论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其中最著名的讨论莫过于贝利-多德、贝利-曼恩之间的两次学术论战。 (一)CSR两次学术论战 第一次论战:20世纪30年代,贝利-多德之间关于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论战始于对企业经营者职能的讨论。贝利认为,股东是企业的唯一委托人,企业管理者应该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而多德教授则认为,企业既有社会服务功能又有营利功能,企业管理者作为多方受托人,应该树立对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社会责任感。之后,贝利和多德争论发生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多德放弃了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而贝利反而认为多德原来的观点是对的。 第二次论战:20世纪60年代初,贝利-曼恩之争使得贝利-多德之争得以延续。曼恩批评贝利没有讲清楚为何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是执行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企业财富的问题,贝利则认为企业经营者适合担当企业利益相关者受托人和财富分配者角色。之后,曼恩的思想逐渐转变,有条件地接受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二)CSR反对派和支持派

产业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文献综述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摘要】财税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和杠杆,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对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财税政策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并简要评价提出看法,以期为政府宏观引导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财税政策 一、产业转型升级概述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各产业、各行业的构成情况。产业结构升级是指由于产业结构的改善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一般,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创新起着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一个国家而言,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新兴产业;通过引进外资,利用外国现有资本和技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制定符合国情的产业政策,选择好主导产业。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劳动力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和比重均会不断上升,加速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向第二产业,特别是向第三产业顺利转移,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产业构成是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的条件下,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也许不能有效地使产业结构高级化,若通过推行适当的财税政策,可能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二、国内研究现状 财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对经济景气及经济波动起到调节和“熨平”作用,而且对经济空间结构的改善、对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利用财税政策引导资源在不同产业及行业间流动,相应地影响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方向和存量资产的重新组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财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独特作用也决定了财政政策在产业政策实施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国内文献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作用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1、针对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财税)对策 1996年我国经济运行成功实现“软着路”,市场供求态势由长期的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经济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经营、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对市场反应滞后等弊端凸显出来,我国经济开始步入以调整促发展,以调整带动发展,通过对国民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历史新阶段。与经济运行主要矛盾的转变相适应,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产业结构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为此进行了深入而热烈地讨论,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财税政策建议。 林兆木(1997)评价了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历史意义。他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过程,国内最终需求、中间需求以及出口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带动制造业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贸易结构等一系列变化,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陈百甫(1998)强调,没有产业结构调整,就没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没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没有新的产业优势和强劲的国际竞争力;没有产业结构优势,就不可能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1世纪将是一个经济科技竞争更为激烈的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轨的步伐,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从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中获取活力,增强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 马洪(2000)提出,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这为我国在较高起点上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整体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实状况,使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我国应以经济调整为主线,通过结构调整与升级发展经济;应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发展新兴产业上,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水平。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吴敬琏(1997)、厉以宁(1998)、王永治(1999)等对韩国、日本等政府主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进行反思,剖析了日本政府在发展高清晰度彩电上的失误,分析了美国硅谷模式的制度性特点,并得出初步结论:我国产业政策应更侧重于完善市场机制,培育相关制度,应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的基础性作用,消除阻碍产业自主优化结构、自主实现产业升级的制度性因素。 刘溶沧等(2000)则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充分地阐述。他指出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变动 产业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文献综述 ○李明 (甘肃省财政科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理论探索 156 《当代经济》2012年7月(上)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及范例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及范例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 研究综述,又叫文献综述。 对综述的理解和表述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综述,就是根据需要,把收集到的反映某一时期、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某项课题、某项研究在某一时期内的研究发展状况、研究成果的材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整理、分析、研究而写成的综合叙述。它的特点是“述而不评”,即不加评论地综合介绍已取得的某一专业、学科、课题、专项研究的实际情况或研究成果,属于三次文献。另一种认为:综述,是对大量文献经过阅读、思考后,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再把这些看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就是综述。它不仅仅是对文献的综合概括,而且在表述过程中加进了自己的评论、观点和见解。综述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能真实地反映某一学科、专业、课题项目研究的整体状况,参考利用价值高,特别有助于研究人员开拓视野,把握关键,做好选题,避免重复,节省时间,利用线索,深入研究。 一、综述的类型 综述一般有以下几种: 综合性综述。是指根据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某一问题、某个会议等文献材料情况作出综合性的叙述。如某一学术会议的综述,就是根据某一学术会议的大会发言材料、上交的论文材料,以及讨论情况而写成的综合性报告。 专题性综述。是指对某项课题或某项研究的研究状况或研究成果的系统阐述。如撰写某项课题研究的综述,可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该课题的研究背景,主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过程的方式、方法,当前研究的进展情况,或已取得的成就,在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该项成果的各种意见和看法等如实叙述出来。 文摘性综述。是根据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某一问题、某项研究在某段时间发表的文献信息内容,用少量文字摘录出来,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综合排列和叙述。文摘性综述要求逐一标注所引用的文献。 二、综述的基本内容、结构与写法 1、综述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综述要包括以下内容:标题、综述的主要问题、原因、目的、使用对象、收集资料的范围、主题内容,文献材料的主要观点、成就、各种看法、发展趋势、基本结论、附录、作者等。 2、综述的基本结构与写法 (1)标题。标题应是综述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能鲜明地表述该综述的主要问题,重点一目了然。 (2)提要。简单扼要地阐明本综述的主题内容,包括目的、背景、意义、现状、解决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以及本综述所收集的资料的范围和来源。 (3)正文。是综述的主要部分,必须全面系统地从各个不同的面把所收集到的文献材料的观点、做法进行详细的叙述,包括所要叙述的某个学科,或某个专业、某个课题、某项研究的历史,目前状况,主要观点、措施和方法,突出成果、发展趋势,并综合阐明各种不同观点,还有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等等,让读者对他所要了解的学科、专业、课题或研究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4)结束语。是作者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及综述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所作出的结论,并概括性地阐明该课题研究的意义,尚待解决的问题,发展趋势等。 (5)参考文献。一般来讲,要求详细逐一列出本综述所引用、参考的文献,也可以在综述过程中引用的时候加以说明材料的出处。标引参考文献要符合国家著录标准,标明作者、篇名、出版单位、时间,等。 综述可在标题的下面或全文的最后标上作者的姓名。 3、综述应注意的问题 定好题目。定题前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选取当前读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充分考虑它的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理论性、学术性和价值性。 选好材料。确定主题后,迅速确定收集材料的范围、检索途径和方式方法,尽可能做到大量地占有较全面、系统的,与主题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

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了解,认为对方不会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或者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是小概率事件。Robert认为信任是一种资源,它以共同资产的形式存在,运用得当则可获得巨大竞争优势。McKean认为信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如果在交易活动中缺乏信任,就必须花费大量资源,进行度量与监督以防受骗。 Sako把信任分为契约型信任、能力型信任和善意型信任,契约型信任是一种依赖契约的信任。契约越细致,越能形成交易当事人的信任。Margreet F. Boersma 等从公共信息考虑,把信任分为能力的信任、承诺的信任和友善的信任等类型[5]。 Nigel Slack等(2002)认为信任有一个过程,从计算的信任,经过认知的信任再到感情的信任[6]。Giddens认为信任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交易双方甚至更多方共同建构起来的;zucker认为信任的出现与这三个因素分不开:制度背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想要实现对旅游产业顺利的转型与升级,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针对市场需求改革旅游供给。本文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其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并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分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最后以云南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例进行分析,通过以目前云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其他地区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标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615978936.html,ki.16723198.2017.17.005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 1.1对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启示作用 我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消费的重点逐渐转移至精神方面,面对日益增加的旅游需求市场,如何为市场提供更加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供给服务是目前旅游产业的根本。可以发现,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游客走到哪里旅游产品都大同小异。这种局面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都是以山水旅游为主,这种观光型的旅游产品文化层面涉及比较少,很难与游客形成深层次的互动。想要给游客一个深刻的印象,就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提供体验和满足的旅游需求,可以适当发展休闲度假游、文化体验游、风味美食游等等,为游客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 1.2对提高我国旅游质量有促进作用 只有提高了旅游的质量与效率,才能够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我国旅游产业产品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加上利用“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资源的途径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多观光型旅游产品不能再凭借山水风光采取落后的模式。现在不仅仅是我国国内的旅游产品在不断的进行升级转型,由于出境签证的优惠与便捷国民出境游越来越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國的旅游产业无法实现有效的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的服务品质,这有可能推动我国国民出境游。 1.3对改善我国市场消费环境有积极作用 旅游市场秩序对我国整个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有着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都存在各种低价无序竞争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北京、云南等很多地区都非常普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提出了智慧旅游,这个标志着我国的旅游已经进入到智能化时代,游客从获取旅游资讯、选择旅游产品到评价旅游体现都可实现智能化。游客如果在旅游的过程中受到不公平对待等都可以利用网络曝光,这对于当地的旅游市场必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这一点也提示我国众多的旅游景区需要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提升自身的口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