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试题练习

开放性试题练习
开放性试题练习

开放性试题练习

1.(策略开放题)选择适当试剂,用二种不同的方法制取同一物质(物质自定)。要求: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所用试剂不能重复使用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开放题)(深圳中考题)硫酸锌在医疗上可以做收敛剂。现给出稀硫酸,其他药品自选,请写出两种用稀硫酸制取硫酸锌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开放题)(南通中考题)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例如:

(1)实验室制气装置都要检验气密性。

(2)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你还能总结出哪些规律?

试写出两条(不要重复课本已总结出的原理或规律)。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开放题)(西城区中考题)今年6月5日是第三十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今年的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让世界充满生机”。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你为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采取的具体行动是(与化学知识有关)。

5.(策略开放题)铜及其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发生颜色的变化。依照示例分别写出有关铜及其化合物有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三例。

示例:在2Cu+O2====CuO反应中,固体物质由光亮红色变为黑色。

(1)在_____中,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中,________________。

(3)在_____中,________________。

6.(综合开放题)(山西中考题)选用不同类型的试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无色溶液区别开来,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7.(策略开放题)(广西中考题)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约71%,通常每1000g海水中含氯化钠等盐类约35g,所以海水是咸水,但可以变成淡水“跑”到陆地上来。

(1)海水“跑”到陆地变成淡水形成天然水循环,这个过程主要包含了水的哪两种物态变化?

(2)运用理化知识鉴别从海水中“跑”出来的水是淡水而不是咸水的方法有多种,请列举其中三种。

8.(综合开放题)(厦门中考题)(1)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请你举出一项对当今人类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化学研究成果:________。

(2)如果将来科研人员解决了“利用太阳能以水为原料大量生产氢气,并用作汽车燃料”这一课题,

将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这个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_。

9.(策略开放题)(厦门中考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利用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其主要原理就是运用了冷凝催化机制。具体地说,就是利用高炮,将碘化银炮弹发射到高空云团的零度层以上,利用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

成银单质和碘单质,形成人工冰核。这些冰核经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冰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他们将通过零度层下降,之后融化,形成雨滴。

今年春天,同安和金门发生了严重的旱灾,5月14日,我市使用了500发碘化银炮弹,实现人工降雨30—50毫米,大大缓解了灾情。

另查资料知:碘的元素符号为I,其常见化合价为—1价,碘单质化学式为I

2

(1)写出碘化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将其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举一例。

物理变化:__________;化学变化:__________。

(3)写出另外一种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

(4)请你提出一个解决我市用水危机的预防性方案:___________。

10.(综合开放题)(河北省中考题)进行下列3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1)根据实验及现象,分析、比较和归纳而得出的结论有(至少答3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上述实验中有关物质及反应在实验室、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至少答3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11. (宁夏中考题) 塑料日光温室

塑料日光温室(简称塑料大棚)巳在我区普遍推广使用,大棚蔬菜生产成为了浙江省农村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不同的蔬菜以及同种蔬菜的不同生长期对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如韭菜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24℃,梅豆适宜在温度为15℃—29℃范围内生长。

塑料大棚可在人工控制下,对大棚内的温度、光照、湿度、气体等因素进行调节,形成适宜于蔬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小环境。对大棚内有关因素的调控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关系到农户的经济效益。

(一)请用已学知识解答以下两题中你感兴趣的一题。

(1)说明在自然条件下为什么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会高于外界的气温?如何调节大棚内的气温,又怎

样做到既节省能源又能保持适当的温度,保证冬季蔬菜作物的生长?

(2)增加蔬菜大棚内CO

2

气体的含量,可提高蔬菜产量,产生增收的效果。

①对封闭蔬菜大棚内昼夜CO

2

气体含量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

②如何增加大棚内CO

2

气体的含量?

③如果要使大棚内的CO

2气体的含量大于室外,你有什么办法获得CO

2

气体?

(要求操作简便,无污染,适合农村家庭使用)。

附:答案

1、答:举例:H

2+CuO===Cu+H

2

O Fe十CuSO

4

=Cu十FeSO

4

2、答:举例:ZnO十H

2SO

4

=ZnSO

4

+H

2

O Zn十H

2

SO

4

=ZnSO

4

十H

2

3、答:举例:(1)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反应后铁一般表现+2价

4、答:积极参加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筷子、积极回收废电池、积极回收旧报刊杂志、爱护花草

树林、不吃羊肉串、不乱扔废弃物、不吸烟、使用电子贺卡…

5、答:(1)Fe+CuSO

4===FeSO

4

+Cu 蓝色溶液变浅绿色溶液

(2)H

2+CuO===Cu+H

2

O 由黑色固体的物质变为亮红色固体物质。

(3)Cu

2(OH)

2

CO

3

===2CuO+H

2

O+CO

2

↑绿色固体物质变为黑色固体物质。

6、答:①向三支洁净的试管中倒入三种溶液各少许,分别滴加Na

2CO

3

溶液,有气泡

产生的原溶液为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②向三支洁净的试管中倒入三种溶液各少许,分别滴入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另一瓶为稀硫酸。向变红的两支试管中吹气,出现白色浑浊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不变浑浊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7、答:(1)主要包含了水的蒸发和大气中水蒸气液化两种物态变化。

(2)方法一:蒸发结晶的方法。若有较多晶体析出的是咸水,反之是淡水。

方法二:测导电性的方法。若有较强的导电性的是咸水,反之是淡水。

方法三:用AgNO

3和稀HNO

3

检验是否有Cl—的方法。

若明显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咸水,反之是淡水。

8、答:(1)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在当今社会中化学取得的成就中找出答案;如:A.衣:

由于化学纤维的发展,人们穿上了各种漂亮的化纤衣服

B.食: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作物丰收,解决了人们的吃饭的问题。

C.住: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了许多高楼大厦。

D.行:人造橡胶的合成,是汽车工业普及的基础。

E.用:硅等半导体的发现和应用是当今计算机发展的基础。

F.…

(2)提供洁净能源,避免了矿物燃料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可行,水分子在聚集的太阳能作用

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别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9、答:(1)2AgI===2Ag十I

2

(2)物变:水汽凝华,又形成冰晶。化变:碘化银分解

(3)固体CO

2

(干冰)

(4)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能的答法有如下几类:

A、从保护水源的角度:保护九龙江等水源

B.从节约用水的角度:如节约家庭和工业用水;利用海水冲厕等

C.从废水的综合利用:如家庭或工厂废水的循环使用

D.从水资源的开发:如海水的淡化等

E.从人工增雨的技术开发:研究人工增雨

F.从保护环境上:植树造林等。

10、答:(1)①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②酸能跟某些盐反应③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

④酸并不能跟所有金属反应

(2)①盐酸可用于除铁锈②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H

2

③氯化钡溶液可用于检

验SO

42-的存在④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CO

2

11、答:①太阳光通过透明的塑料薄膜进入大棚内,使太阳能变为大棚内物质(土、

墙、气体……)的内能。由于塑料薄膜大棚保温性能好,能积累—定的内能,产生

增温效应维持大棚内外的温度差。

②大棚可以通过通风、调节光照等方法调节气温。

③冬季可采用;

a.增大薄膜透光性。如替换老化透光性差的薄膜,擦去薄膜的灰尘等。

b.提高大棚的保温性能。如夜间增加覆盖物(草苫或玉米秆)、用双层薄膜等。

c.加温补充热量。如用火墙、暖气等(注意:不能用柴草、劣质煤直接在棚内燃烧,避免产生有害气体危害蔬菜)。

答:①夜里蔬菜呼出CO

2,棚内CO

2

含量增加;白天蔬菜进行光合作用CO

2

含量很

快减少,导致在封闭的大棚内,CO

2

含量低于室外,以至于不能满足蔬菜生长需要。

②白天大棚内必须进行通风,补充CO

2

气体

③获取CO

2

气体的方法:

a.用稀硫酸和碳铵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O

2

b.冬季燃烧石油气、天燃气等产生CO

2

气体(如果用煤燃烧,必须考虑如何减少气体污染) c.用其它方法,如能考虑操作简便无污染,便于农户使用等因素也可得分。用实验室制取

CO

2

的方法不得分。用普通煤燃烧不考虑污染问题只能得一半分。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充沛的阳光和雨水,使得除了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无论是乡村、市郊还是城里,到处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不过大多是野花,比我们栽在花盆的花还要硕大,还要茂盛,还要鲜艳。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因为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到了开花季节,一条条街道,都成了彩色的长河。人在街上走,就像置身于花海深处。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1)照样子,写词语。 ①五颜六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含情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星星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频频点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芒果树开的是________,仙人树开的是________,花树妙不可言是因为________。 (3)修改病句。 到了开花季节,一条条街道,都成了彩色的花坛。 (4)用“________”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5)用“________”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答案】(1)五光十色;千奇百怪;三心二意;十全十美;喜气洋洋;想入非非;神采奕奕;兴致勃勃;轰轰烈烈;高高兴兴;絮絮叨叨;密密麻麻;津津有味;恋恋不舍;蒸蒸日上;孜孜不倦 (2)星星点点的白花;金灿灿的黄花;因为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3)到了开花季节,一条条街道,都成了彩色的长河。 (4)充沛的阳光和雨水,使得除了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 (5)略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①从给出的词语“五颜六色”来看,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数字。 ②从给出的词语“含情脉脉”来看,是ABCC式结构,即第三个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③从给出的词语“星星点点”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④从给出的词语“频频点头”来看,是AAB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

开放性问题答案合集

1. Please state the reason for your application Good reput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attractive company culture drive me to choose Akzo Nobel.I feel that the pace of work of Akzo Nobel is so fit my pace of life, which means I can take a better balance of my work and my life. Friendly working environment attracts me as this enables me to learn more from my workmates and leaders and makes me feel relax, just like in a family. Clearly work target greatly improves my efficiency. In a word, Akzo Nobelcan give me a great chance to realize self-fulfillment, a great chance to find tomorrow's answer today. 2. Please describe a situation when you were engaged in a task where you took a different approach or had a different opinion from others. Please share how this contributed to the team’s success. The first interview I did after I became a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office is a team task. My teammates all greed to interview someone from the School Student Union, as we had only came to school for one month and most people we were familiar with and easyto connectwere those of the school student union. However, I thought it not a good choice. First, it would probably be similar with other teams even that the interviewee would be the same. Second, students might be quite familiar with these people, and then our news was not news. Thus, I persuaded them to interview the team leader of SIFE JNU. Students were not so familiar with him and his team as SIFE was quite new for fresh and the recruiting was going on. To “sell” my idea better, I analyzed the situation for them and took the job of making an appointment with the interviewee. Finally, our interview became the best one in topic and interviewee selecting. The first interview I did as a freshman is a team task. My teammates all greed to interview someone from the Student Union for convenient. However, I persuaded them to interview the team leader of SIFE JNU. Students were not so familiar with him and his team as SIFE was quite new for freshmen and the recruiting was going on. To “sell”my idea better, I took the job of making an appointment with the interviewee. Finally, our interview became the best one in interviewee selecting. 3. Please identify a major activity/project you undertook and describe what it was and how you managed the project. I like travelling and always act as a leader for our family journey or journey with friends. This April, I went to Wuhan with two of my friends for cherry blossoms. As a team leader, I first checked up with their free time for travelling and their expectations and budget for this journey. Then, I made a rough plan with what the transportation we may took, what kinds of inn we would choose, which view spots we might go and the day of departure and coming back. After that, I gave out tasks to everyone (including myself) for detailed searching in certain point and set a deadline. As we usually travel together, we were familiar with our own scale and did a great job

开放性试题

综述化学开放性试题的编制技术 摘要:开放性试题通常没有确定的条件、方法与答案,在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与新课程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谋而合。根据化学开放性试题的四个重要特点,即问题内容的新颖性、问题形式的生动性、问题解决的发散性以及教育功能的创新性和中学化学学科的知识范围,可以采用减少条件、隐去结果、方向不定以及框图制定等方法来命制。 关键词:高中化学;开放性试题;类型;编制方法 一、开放性试题的含义 化学开放性试题是指那些解答结果不唯一、解答方法多样化、解答条件可能不完备的试题。[1]我国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了化学开放性试题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它对化学教学综合研究实践的开展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积极的导向作用,是考查学生创新与能力的一种较好形式。一些具有情景真实、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过程体现探究性、知识呈现综合性、思维方式发散性等特征的开放性试题不断在高考试题中出现,开放性试题逐渐成为我国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方向。[2] 开放性练习题要求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能够做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分析已知的条件从而得出多种答案,改革了以往所有问题只有唯一解的单一思维模式,也正是因为如此,封闭性试题所存在的劣势得到了弥补,同时这也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3] 二、化学开放性试题的命题特点 命题特点之一——情境开放型 这类试题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相联系,其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但所涉及的知识较为基础,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高. 例,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它是锗酸铋的简称.已知:①在BG0中,锗处于其最高价态;②在BG0中,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氯化物时所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③BGO可看作是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复杂氧化物,且在BGO晶体的化学式中,这两种氧化物所含的总质量相同.请填空: (1)锗和铋的元素符号分别是__和__. (2)BG0晶体的化学式是__. (3)BGO晶体中所含铋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 分析:本题是一道给予新信息的迁移试题,所推断材料的化学式(锗酸铋)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可谓情境新、知识起点高.考生初看试题似乎无从下手,怎样把两种金属氧化物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化合物BGO呢?此时,考生必须学会根据自己贮备的相关知识,进行大胆的思维发散,并提出如下问题:①过去见过这类问题吗?②该题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哪些化合物的性质?③过去的哪种解题特点与此相关?可以运用吗?等等.从上述考生的自伺自答,就可形成下面的解题思路:(1)BGO简称为锗酸铋,它是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构成,如何确定这两种氧化物呢?(2)依据元素周期相关知识及题给条件,如何确定出锗的氧化物和铋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呢?(3)锗为ⅣA元素,且处于最高价态,则其氧化物为Ge0:;铋为VA元素,且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化合物时所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故可推知铋为+3价,其氧化物为Bi:0。.(4)在BGO晶体的化学式中,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含氧的总质量相同,即两种氧化物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应该相等,所以有化学式3Ge0·2Bi203。,即为BG0的化学式。依据上述由简

(完整word版)《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

《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 常识简介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盛行于,并在发展到高峰。,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如“”、“”、“”、“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的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等(词的段落叫“”或“”)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1、《望海潮》 ①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②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雨霖铃》 ①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哪些内容?

②这三句描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 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 么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繁华fán 帘幕mù参差cī叠巘清嘉xiàn B.罗绮qǐ钓叟sǒu 箫鼓xiāo 吟赏烟霞yín C.寒蝉chán 骤雨zhòu 暮霭ǎi 良辰美景chén D.凝噎yē经年jīng 甘霖lín 兰舟催发cuī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荣景象,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多了一份宁静。 B.“夕阳萧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明清早已流传。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其改变为丝竹合奏。 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见其对苏东坡的赞美和敬仰。 D.在傍晚的最后一线余晖从窗前消隐时,我正趴在桌边,透过窗台,庸懒地望着天际的尽头,俨然沉溺于一幅水墨山水。 3.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生物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训练

生物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训练 【例1】不能进食的病人,是否只能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维持代谢平衡?,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因。 解析:该题的解答要认真比较水和无机盐代谢及平衡的有关内容,找出其异同点,才 能正确地回答。临床尿中钠的排出规律概括为: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钾的排 出则不同,即使在缺钾的情况下,尿中仍有相当数量的钾排出,临床钾的排出规律总结为: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因此,不能进食的病人,只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时,不能维持代谢平衡,应补充钾。 参考答案:否,应补充钾。因为钾的排出特点是: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 所以,不能进食的病人除注入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外,还应及时补充钾。 【例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婴幼儿期蛋白质供应不良,会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何 影响?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准确理解蛋白质的营养功能,另一方面是理解婴幼 儿发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首先,婴幼儿期蛋白质供应不良,会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过轻,因为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满足生长发育的主要原料,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脑的重量减轻、脑细胞数量减少,并使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突触数量少,因为蛋白质也是构成脑组织、 满足脑发育的主要原料。 【例3】某地种、养殖品种及生产的某些因素如下表。请依据生态学原理,选择种、 养生物各两种,设计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以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的方式展示。 解析: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生态学知识,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设计一个良性循环的 生态系统,其条件、方法和方案具不确定性。其要点是做到投入少,产量高,要有效避免 或减轻环境污染,要以生物能转化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为基准点。根据题设要求,种植和养 殖可随意选取两种,同时可考虑设置沼气池将秸秆和粪便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供家庭 生活用,沼渣供植物作肥料,植物草茎可作为养殖动物的饲料。施肥要求用农家肥,防止 环境污染不用化肥。同样为避免环境污染,治理虫害不用农药,而采取生物防治方法,甚 至可采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农作物体内,从而具备抗虫功能。其参考设计方法 如下: 【例4】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联合实验一项“人类基因组计划”,这项计划的目标是绘 制4张图,每张图均涉及人类一个染色体组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具体情况如下:两张 图的染色体上都标明人类全部的大约3~3.5万个基因的位置其中一张图用遗传单位表示 基因间的距离,另一张图用核苷酸数目表示基因间的距离;一张图显示染色体上全部DNA 约30亿个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还有一张是基因转录图。参加这项计划的六国科学家,他们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之开放性试题

授课内容:语文中考阅读 授课教师:张媛媛 第二章议论文阅读 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

在议论文阅读中,最后一道题常常这样设问: (1)有人说“........”,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结合生活实例谈谈您的看法; (2)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才能.......? (3)举例谈谈你在....方面,一般是怎样做的,并简要说说你这样做的理由。 面对这种题型,很多同学都叫苦连天,不知道怎样回答,最终大多数同学采用“信马由缰式”地阐述方法,出考场以后,自己丝毫没有正误依据,得分也就单一地寄托在批卷老师的笔上。那么回答这种题型是否是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全靠所谓的“临场发挥”呢?回答是否定的。 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一、阅读所给的议论文,根据文本信息确定观点、做法,同时找到理论依据 如何根据文本,判定命题者预设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何确定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呢? 很多老师认为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持正向观点和反向观点都行,只要做到言之有理即可,并且在指导上也是这样贯彻的——依据是评分标准就是这样给的,答案示例也有正有反。事实上这种理解是错的,原因是没有弄明白这道题的设题目的。 通常情况下,命题者设计这道题的初衷是:能够正确理解文本,并从文章中汲取理论、思想经验,以此作为标准,判定自己或他人的日常思想、行为的正误,通过文本阅读校正思想认识,明确自己该怎样认识,怎样正确实践。一般情况下,设题者预设的思想和行为,如果与文本主导的观点或做法相背离,我们回答必然是否定的,并从否定的角度阐述我们的看法;如果设题者预设的思想或行为与文本主导的观点和做法一致,我们的回答必然肯定的。倘若我们认为,这道题是一道完全开放的试题,可以随便选取角度、随便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就完全背离了命题者的初衷。 同时,设计阅读题型,在文本选择上,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坚持思想、观点的正确性和导向意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篇观点有失偏颇或者观点消极的议论文,命题时绝不会入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文本观点的正确性不容置疑性——我们如果站在作者所持观点的对立面确立观点,就是公然反驳公理,无论怎样论证,观点都很难立足,都具有明显的强词夺理之嫌,想答好题,难于上青天。 所以,和作者保持高度一致,站在坚持原文论点和作者主导的正确做法的基础上确立观点,从原文提供的理论依据中寻找支撑依据,是我们的首选——也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例如:阅读下面的文章,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节选) ①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②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

全国卷历史41题开放性试题 必胜技方法(技巧)

全国卷历史41题开放性试题必胜技方 法 开放题常见三大类型:1、提取信息说明类;2、观点论证类;3、自拟论题类。 类型一:提取信息说明类(一般要求提取两项信息) 基本思路: A.提取材料中的观点(信息)(尽量从宏观方面和整体材料入手) B.说明为什么(论证) 答题模式: 信息1——说明1;信息2——说明2 例1: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I·41(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问题: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类型二:观点论证类 此类试题要求考生阐释题目中呈现出的观点,而不要求考生自行建构新的观点。这些题目总是或隐或显地呈现了固定的“观点”,考生只需要明确选择(概括)其中一种即可。 解题思路: 第一步:要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及态度。不能写“我同意材料中的观点或我同意作者的观点”,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即:我同意(不同意)……(写出具体的观点,观点表述要准确且简洁),不要对观点进行辩证分析(要么赞同,要么不赞同,选其一)。 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 (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2)尽量不要反对或否定作者的观点(一般原则是选择赞同的观点进行论证难度要低一些。因为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找正面的史实比较容易,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利用价值高,论证过程简单;反面论证驳斥作者的观点难度较大 (3)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近代的还是古代的,中国的还是世界的),观点的提出也应符合题目时空要求。 第二步:用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并至少选用两个史实,要注意层次、角度的多样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第三步:总结重申自己的观点,呼应论题。(造一个和论点意思相近的句子) 答题模式:表明观点(态度)+史实论证+小结(呼应观点) 例2:(2012全国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开放性问题[整理]

探索型问题一(开放性问题) 【考点透视】 习惯上,人们把命题者对解题者的要求,将数学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有确定要求的题型;另一类是条件和结论中至少有一个没有确定要求的题型,并称前者为封闭题型,后者为开放题型. 开放性问题的基本形式有:条件开放题(问题的条件不完备);结论开放题(问题的结论不确定或不唯一),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解题者经过探索确定结论或补全条件,将开放性问题转化为封闭性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解题途径完成最后的解答. 现在还出现一些其他形式的开放题,如解题策略的开放题和题干结构的开放题. 前者主要侧重于解题方法或策略的选择和设计,后者主要是所给题目不完整,需要解题者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完成解答. 开放性问题对于训练和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教育部在《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特别指出:数学考试“应设计一定结合情境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由于各地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指导意见,所以在近年的各地中考中,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初中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典型例题】 一、条件开放题 解条件开放题,一种是直接补齐条件,使题目结论成立;另一种是需要我们作出探索去补齐条件使 题目结论成立. 这两种情况所需补充的条件往往不惟一. 例1 (1)如图7.1,△ABC 中,AB=AC ,D 为AC 边上的一点,要使 △ABC ∽△BCD ,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当的条件即可). (2001年淄博市中考题) (2)如图7.2,在△ABC 和△FED 中,AD=FC ,AB=FE ,当添加条 件:__________________时,就可得到△ABC ≌△FED (只需填写一 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2003年无锡市中考题) 解:(1)BD=BC.(也可以是:∠ABC=∠BDC ;或∠A=∠DBC ; 或BC ∶CD=AC ∶BC ;或BC 2 =AC ?CD 中的某一个) (2)∠A=∠F. (或BC=ED 等) 说明:开放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答案的不唯一性. 第(1)小题中,我们只需给出能使结论成立的一个答案即可. 例2 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是2,4x y =?? =?和2, 4x y =-??=-? ,试写出符合要求的方程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填写一个即可)(2000年安徽省中考题) 分析:我们只要分别构造出一个既含x ,又含y 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 构造方程实际上就是寻找x 与y 之间的关系. 解:2,8. y x xy =?? =? 说明:方程与函数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我们把方程组的解看作对应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A (2,4),B (-2,-4),则我们可以写出过这两个点的一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也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也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这个方程不唯一). B A C D 图7.1 A B C D E F 图7.2

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开放性试题训练_说明类(扫描版)

中考道德与法治开放性试题训练 说明类 阅读材料,结合我们所学习的知识,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说明的内容。

中考道德与法治开放性试题训练

说明类答案 1.有部分同学进入七年级后有环境适应障碍,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新环境。 2.两则材料说明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并了解自己,可以通过生活实践来检验。在实践中刚看到自己 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 3.一个人的心态非常重要。我们对事情能乐观,心存感激,礼貌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自己必然 会收获到他人的微笑,也就是让自己有了一份好心情。 4.树木高大,小草顽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我们要学会正确、全面、发展地看待自己, 找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更加自信。 5.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是否恰当,尤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关心帮助 他们时,不要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6.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要想自强和成功,就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 的短处。 7.自信不是天生的,不要自暴自弃,应该努力寻找建立自信的基础。 8.考试成绩不理想,给这两位同学带来了挫折,但他们态度不同。放弃必然失败,坚持也许就把挫 折转化为动力。 9.消极情绪容易气坏身体,我们应该学会正确面对消极情绪,调整自己的情绪。 10.说明园园信赖自己的老师,把老师当作朋友,当遇到困惑与迷茫时,请老师给自己指点迷津,希 望获得帮助。 11.不尊重他人,缺乏必要的沟通交往能力,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12.世界是有规则的,我们应该遵守这样的规则和秩序。 13.说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我们应该学法用 法,从点滴做起,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4.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 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 15.说明合作能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有助于个人的成长。 16.(1)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许多人凝聚在一起,会形成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2)人与人之 间的团结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集体相互协调,紧密团结可以产生更强大的力量。 17.张明虽是未成年人,但其行为已超出了一般违法的范围,因而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中学生 应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觉接受法律的约束,严格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注意:言之有理,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

《柳永词两首》专项练习试题 常识简介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盛行于,并在发展到高峰。,最初是宋代的“流 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如“”、“”、“”、“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的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是一首词的 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等(词的段落叫“”或“”)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 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1、《望海潮》 ①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②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雨霖铃》

①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哪些内容? ②这三句描写,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 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 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繁华fán 帘幕mù参差cī叠巘清嘉xiàn B.罗绮qǐ钓叟sǒu 箫鼓xiāo 吟赏烟霞yín C.寒蝉chán 骤雨zhòu 暮霭ǎi 良辰美景chén D.凝噎yē经年jīng 甘霖lín 兰舟催发cuī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荣景象,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多了一份宁静。 B.“夕阳萧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明清早已流传。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其改变为丝竹合奏。 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见其对苏东坡的赞美和敬仰。 D.在傍晚的最后一线余晖从窗前消隐时,我正趴在桌边,透过窗台,庸懒地望着天际的尽头,俨然沉溺于一幅水墨山水。 3.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

《晏子使楚》专项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课文理解)。 (一)、解释文中下列词语的意义 1.方() 2.坐() 3.徒() 4.固() (二)、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齐人固善盗乎 B.缚者曷为者也 C.圣人非所与熙也 D.系向牛头充炭直 (三)、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意义。 1.坐.盗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 ..味不同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3.寡人反取病.焉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四)、下列句子中与“何以也”句式相同的是()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B.缚者曷为者也 C.圣人非所与熙也 D.为其来也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习辞:__________何以:__________何坐:__________避席:__________ 2.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说明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根据课文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性问题(题型概述)

开放性问题 【题型特征】一个数学问题系统中,通常包括已知条件、解题依据、方法和结论.如果这些部分齐备,称之为封闭性问题.若不完全齐备,称之为开放性问题,数学开放题就是指那些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解法不限制的数学问题,它的显著特点是正确答案不唯一. 常见的开放性问题有:(1)条件开放型;(2)结论开放型;(3)策略开放型;(4)综合开放型. 【解题策略】(1)条件开放型,指结论给定,条件未知或不全,需要探求结论成立的条件,且与结论成立相对应的条件不唯一的数学问题.这类开放题在中考试卷中多以填空题形式出现. 解条件开放型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由已知的结论反思题目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即从题目的结论出发,挖掘条件,逆向追索,逐步探求,最终得出符合结论的条件.这是一种分析型思维方式. (2)结论开放型,指条件充分给定,结论未知或不全,需要探求,整合出符合给定条件下相应结论的一类试题.这类开放题在中考试卷中,以解答题居多. 解结论开放型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或图形特征,进行猜想、归纳、类比,透彻分析出给定条件下可能存在的结论,然后经过论证作出取舍.这是一种归纳类比型思维方式. (3)策略开放型,是指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都已知或部分已知,需要探求解题方法或设计解题方案的一类试题.这类开放题在中考试卷中,一般出现在阅读题、作图题和应用题中. 解策略开放型问题的处理方法一般需要模仿、类比、实验、创新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一种综合性思维. (4)综合开放型,是指条件、结论、解题方法中至少有两项同时呈现开放形式的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往往仅提供一种问题情境,需要我们补充条件,设计结论,并寻求解法的一类问题. 解综合开放型问题要求我们对所学知识特别熟悉并能灵活运用. 类型一条件开放型 典例1(2014·云南)写出一个图象经过一、三象限的正比例函数y=kx(k≠0)的表达式(表达式). 【解析】∵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 为什么: 1、您为什么不通过培训解决这些问题? 2、为什么一定要参加学习? 3、为什么觉得学习重要? 4、为什么要来影响力? 5、为什么选择创业? 6、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 7、为什么不花2分钟时间与老师交流一下? 8、为什么学习的企业家越来越少? 9、为什么现在学习“领导力”的企业家越来越多? 10、为什么培训公司越来越多? 11、很多老板都有意识,为什么您还没有意识? 12、您为什么这么成功? 13、为什么不感兴趣? 是什么: 1、您企业发展这么快,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2、是什么原因让您不断学习改变的? 3、是什么原因没来? 4、是什么原因让您做成行业老大? 5、什么原因让您作出决定? 6、什么原因让您这么忙? 7、您希望通过参加课程达到什么目的(效果)? 8、您公司目前发展的障碍是什么? 9、什么样的课程是您现在不需要的? 10、您认为团队核心的标准是什么? 时间: 1、您对上课的时间有什么要求? 2、这次参加活动您准备空下几天? 3、您今天可以把时间空下来,对吗? 4、您预计多久达到您想要的规模? 5、您认为企业在哪个阶段学习? 6、您公司产品销售的旺季是什么时间? 7、您平时怎样安排学习的时间? 8、您公司的培训规划在什么时间做? 9、您什么时候能忙完啊? 10、咱们公司的培训大概是在什么时候? 11、咱们公司成立了多长时间了啊? 12、您认为什么时间来上课比较方便?

地点: 1、您喜欢在哪里上课? 2、如果企业组织学习,您想在哪里比较合适? 3、我们行业在哪里做得最好? 4、在上海参会比在外地参会更好,对吗? 5、您之前是在哪些地方学习的,您最希望在什么地方学习? 6、我们公司的经销商都分布在哪些城市? 7、路程远是阻碍学习的原因吗? 8、咱们的产品一般销售到哪些地方呢? 9、咱们的公司在什么地方? 10、您都到哪里旅游过? 11、您这几家连锁店都分布在什么地方? 对象: 1、您喜欢和谁一起学习? 2、您喜欢和什么人打交道、提拔什么人? 3、这次参加活动您准备让哪些人来参加? 4、哪些人提高一点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的影响? 5、您是带朋友,还是带? 6、您认为企业里有哪些人最需要提高,核心团队是哪些人? 7、您每年的培训费用会用在哪些人身上? 8、您公司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样的?销售人员占多少? 9、您公司产品的客户群体? 10、您最想听哪些老师讲课? 11、您之前经常上过哪些老师的课程? 12、您公司的哪些人经常参加培训? 13、您公司的产品比同行产品的优劣差别在哪里? 14、咱们公司的消费群体是哪些人? 15、您平时是一个人出来学习,还是和您的团队一起出来学习? 16、周围的朋友有参加过影响力的课程吗? 17、您研究过公司产品的销售对象是什么? 方法: 1、您是如何做到今天的成功的? 2、您是如何做好团队管理的? 3、公司存在什么问题,存在多久了?如果没有解决,会不会依然困扰? 4、面对职工离职率高,您会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 5、您公司遇到销售的问题时,您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6、对于领导员工,提高员工的执行力,有哪些好的方法? 7、您公司在执行制度时有没有好的方法? 8、您如何规划您公司的培训? 9、您公司的培训如何转化? 10、企业如何开源节流?

中考物理开放性试题

专题训练七 开放性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给你一把直尺,一只弹簧测力计,一支温度计和一块秒表,你能用这些测量工具,或单独作用,或组合起来使用,直接和间接测量出哪些物理量(要求至少说出8个被测出的物理量). (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 (5)_______;(6)_______;(7)_______;(8)_______ 2.如图所示,体积为1.0×10-2 m3的正方体木块,其下表面距水面0.06 m ,请你根据所学的力学知识,计算出与木块有关的三个物理量.(g 取 10 N/kg)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家用电热水器的简化电路图,当闭合闸刀开关后,发现电热水器发热管不发热,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可能,请写出其中的三种: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题(32分) 4.(6分)请写出测盐水密度的两种方法,每种方法写出需要的器材、实验原理或相应的数学表达式. 5.(12分)一个电磁学实验箱内有如下图所示的器材,请写出利用这些器材可做的三个电磁学实验名称(或目的)及相应器材的字母代号,填在下表中. 6.(6分)实验桌上有一只盛有热水的茶杯,一张纸,利用这些器材能做哪些物理实验? 7.(8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变阻器的滑片P 在a 、b 两点(图上未标出)之间滑动时,电压表示数范围是3 V ~5 V ,电流表的示数范围是0.5~0.6 A ,根据题中给出的数据,请你计算出(任意)4个物理量,并把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下表. 实验名称(或实验目的) 选用的器材(填字母代号) 物理量 计算结果 1 2 3 4

网申开放性问题以及_参考答案

为什么选择投资银行业 在今天的金融市场上,投资银行业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选择投资银行业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资金融通的各个环节,把自己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能够学以致用,找到自己的价值。 网申思路图 SISC (西门子国际学生圈) 1. What's your motivation for applying for SISC? 2. How do you think a friend or professor who knows you well would describe you? (1500 letters) 3. 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ideal job for you following graduation? (1500 letters) 4. What are your long range and short range career goals and objectives? When and why did you establish them and how are you preparing yourself to achieve them? 5. Tell me a challenge you had in your work/study life. How did you overcome those difficulties and achieve the goal. (1500 letters) 6.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can be challenge at times. Have you ever had any difficulty getting along with someone at school? Tell me about a specific situation in which this happened. How did you handle it? (1500 letters)

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

7、答好开放性试题要走“三门” 1、看好“家门”,夯实基础,点面结合力求适度 所谓看好“家门”,就是要立足教材,在全面精读、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将各课、各节、各框的知识点梳理出来,按相互联系的顺序排列,形成知识体系,并弄清各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相应位置,把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观点、原理,及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在复习时,首先应确立以新课标为“纲”,以考试说明为“据”,以教材为“本”的指导思想,将重点放在考试说明指导下对课本有关内容的学习上,对考点进行全面复习。要求点面结合,少死记多理解,夯实基础知识。其次,对原先不系统不连贯的知识,加以概括、归纳、综合,重新建成条理、有序的知识体系,理解和贯通基本知识,以利于知识的存储、记忆和提取。比如:资本主义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实质、影响等内容的列表比较;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知识点系统整理等。 2、适当“串门”,找准结合,横向联系注重宽度 所谓适当“串门”,就是要把握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结合与联系,提高综合能力和知识的横向联系。比如: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结合,我们可以用历史有关资料来帮助理解政治观点和原理,提高学习效率;政治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结合,我们可运用语文知识去进行政治小论文的写作。还比如“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一综合性试题,跨学科集政、史、地、生为一体,跨年级其中涉及初二政治中的法律知识及初三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和相关政策。这样全面考查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具有开放性。 3、寻找“热门”、关注焦点,能力训练讲究梯度 所谓“热门”,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中考政治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不少试题以使用新情景,新材料题干为主设计开放性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激发责任意识,这是今后中考政治考试逐渐强化的趋向。 近几年中考也一直关注着国家建设、科技发展中与初中生实际生活贴近的社会热点。如:“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环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义务教育;台湾问题等。这样使试题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因此,注意找准热点与考点的最佳结合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并分析解决问题,是中考政治复习中必须抓好的重头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