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规心得体会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

篇一: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心得体会

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心得体会

没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一般家庭明列条文的家规,并不多见,多是约定俗成的家规。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抓好作风建设,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关于家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一般农家,勤俭为本,孝敬老人,对亲友礼尚往来,对邻里和睦相处,对社会惜老怜贫,这便是好家风。

家风建设修身为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完善个人修养,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续,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另一方面,作为领导干部要懂得知足,提高自身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魏征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领导干部应将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脑海,淡化个人得失,在为民务实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家风建设重在传承。中国传统教育讲究言传身教,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还是道德修养的映射。在家风建设上,古语说,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优秀的个人修养是可以通

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感染下一代的。家风正,影响给孩子骨子里的正气和正义是必然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面对歪风邪气乃至破坏党风政纪的贪腐投机行为,便有一种本能的拒斥。

家风的形成,靠家庭世代沿袭,靠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才能形成。家风好,受世人称赞,家庭成员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会地位自然也高。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习,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篇二:立家规体会、普通党员正家风心得2篇

“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

利,济亲不为亲撑腰。”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亲情,做到“发乎情,止乎礼”,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管好下属不掉队。要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一人不廉全家不圆。领导干部自己不出事,又加强对家属子女的教育管理,整个家庭乃至家族平平安安,这也是一种幸福。

培育良好家风,关键在立家规、正己身、懂真爱。立家规,就是发挥祖训家教在家风建设中的涵养和约束作用。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家教,是最能融入我们血脉的东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非常重视立家规。周恩来同志要求家人和亲戚严格遵守“十条家规”。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范例。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家规是春雨,润物无形。树立美好的家风家规,传承悠久的国风国规,中国这只文明善良勇敢的东方古国最终将让世人钦佩!

我的正家风立家规感悟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有立家规、正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习总书记也要求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风是家庭精神的内核,更是社会风气的基础。重视和强调家风建设,是我们党党性宗旨和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法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优良的家风。“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每一位国家栋梁,无不都是经过家庭这个“炼钢炉”洗礼的,家风是融化在炎黄子孙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

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党员干部的家风更是与作风党风紧密相连,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党员干部家风好坏,是检验自身作风过硬与否的“试金石”,也是群众了解党风政风状况的窗口。

我们家好的家风、家规,将继续保持下去,它虽然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贴在墙上,但每时每刻都会在我们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现,做到天天常思已过,日日警钟长鸣,争做一个家规好、家风正、受到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党员。

篇三:正家风心得体会

正家风心得体会

淮科院郭军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抓好作风建设,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如今,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应该意识到正家风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刻以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执政为民,执法为民,时时刻刻以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试金石,廉洁自律,做新时代的先锋队。牢固树立家风,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习,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

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篇四:家规家风体会

人要勤快,干活儿别偷懒

——家规家风体会

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支部郭亮

人要勤快,干活儿别偷懒,是我的父母多年来的口头禅,我认为这就是我的家训。在生活上,勤奋老实,在学习上勤奋进取,在事业上勤奋敬业,在劳动中勤奋苦干,都是美德,都是成功人生的最起码的基础或基石。没有这种精神,什么都谈不到。所以,干活儿别偷懒,直白而蕴含的道理却十分浩博。

记得我的小孩三四岁的时候,只要我们回家时一进门,儿子就会跑过来帮我们拿好拖鞋,让我们换上,得到我们的表扬后他就会乐颠乐颠地手舞足蹈起来。儿子再长大一点后,我还会常常使唤儿子帮我搬张小椅子啦,拿点餐巾纸啦,特别是我家阳台上种的花,我就直接将浇花的这个任务教给了他。老婆常埋怨我说:你呀,可真懒,小孩这么小让他去浇花,你看弄得阳台上都是水。我说:不是我懒,这是在锻炼他,以后你就会觉得我做得好了。

但小孩隔代疼,小孩只要他爷爷不在家,我们说的话都很听,让他做的事情也会乖乖地去做;而他爷爷奶奶在家时就是另一番表现了。这也是事出有因,因为他每一次做错事情后,只要他爷爷奶奶在家,他爷爷奶奶都会帮他打掩护。儿子长大了,快上一年级了,可是却变得越来越懒惰了,他也学会了怎么去使唤人了。一次,他蹲在泥地上看蚂蚁,蹲了一会儿感觉累了,就对着屋内正在煮饭的爷爷说:爷爷奶奶,我的腿好酸呀,你快帮我搬个椅子过来。我就跟他爷爷奶奶说:你可别去听他的,不然你会惯坏他的,还会让他变成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孩子的。看到爷爷奶奶很不乐意,我很严肃地对他们说爸妈,你们一直会说‘人要勤快,干活儿别偷懒’,这可是我们家的金口玉言啊,我希望成为我们家的家训传下去!所以你们在疼孙子的时候,也要多想想怎样让他成为一个勤劳的人

后来我的父母经常会试着做一个懒奶奶、懒爷爷。小孩也跟我表了态:我再也不要做个懒孩子了。我也相信我的小孩一定会做到的。

加油吧,孩子!人要勤快,干活儿别偷懒,会让你的人生充实而又精彩!

篇五: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总结与解释 1

“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总结与解释

一、关于“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的总结如下:

1.好家风:家庭和睦,尊老爱幼。

注重学习,崇尚知识。

心态阳光,热爱劳动。

诚实守信,宽容待人。

2.好家规、好家训:要有礼貌,家中有客人到来时要热情地问好,表示欢迎。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行为举止落落大方。

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尊敬同学,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认真完成作业,不拖沓。今日事,今日毕。

科学合理的安排娱乐时间,健康上,不要成为虫。

二、对“家风”的解释:

家风是什么?杨树桐先生在他的《家风漫谈》一书中这样解释:“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品德。”一个家庭或家族,可以没有显赫的家世,殷厚的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也不是一人一时一事就能建立,必须依靠家庭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人人建设,世代弘扬。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长辈。

良好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在今天很多人都忙于工作、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理当值得我们深思,这不是因为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们忽视了家风

的力量。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孩子一生;而这种熏陶,最好从孩提时代就应开始,你从小给他灌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观念,他就可能养成“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良好的家风伴随孩子一生成长。

从我自己的成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良好的家风对下一代成长的重要性,而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更加感到,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更加阳光。

篇六:观《周恩来的家风家规》有感

观《周恩来的家风家规》有感

一直以来,我们对周恩来总理的家规家风,都是敬仰有嘉,但是,当我们今天从他侄女的亲口讲述中,再次感受周恩来总理的家规家风时,仍然倍感亲切,倍受感动,感慨之情更是无以言表。

为什么周恩来总理能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那样广泛、挚烈的爱戴和深切而持久的怀念这不仅因为他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因为他具有极为高尚的品德。他不仅是党风的楷模、治国的典范,也是治家的榜样。周恩来总理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不仅是党风的楷模、治国的典范,更是治家的榜样。在其总理生涯中,他给亲属制订了“十条家规”,即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来看看;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

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按理说,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每天日理万机,有很多大事、要事处理,对于亲属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节问题,本无须小题大做,有太多计较。然而,周总理却偏偏要“斤斤计较”,给亲属们订立了“十条家规”来规范和约束他们的行为,不许其谋取半点私利,不许其享有任何特殊照顾。他对亲属如此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着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显然,这“十条家规”不仅是周总理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更展现了共产党人处理家国关系的崇高境界,尤其值得领导干部学习和借鉴。可以说,周恩来总理没有给后人留下一砖一瓦、一钱一物,却为后人留下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规家风,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子孙为之自豪,世人为之敬仰。正如周秉德女士所讲述的,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我们都是在伯父的教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在我们周家兄妹中,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人当大官,没有人经商挣大钱,没有小车子、大宅子。

由此可见,党有党风,民有民风,家有家风。正是因为周恩来在二十多年的总理生涯中,形成了淡泊名利,无私奉

献的家规家风,才得以使他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全身心为民干事,成为人民信赖和拥戴的领导干部。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这样的家规家风,都会让人钦佩、感动、传颂。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的家规家风却不是这样。这些年,有些领导干部因腐败而纷纷落马,查查他们所走过的轨迹,大都是“微风起于青萍之末”,首先从家风开始的。他们一旦当官,老婆子女亲朋好友也跟着他们“有官同享”。这种家风,既有悖于党纪国法,也有违于人民的意愿,自己栽跟头不说,其不少亲属也随之滑入犯罪深渊。

家规,顾名思义,就是指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它规定了家庭成员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从而有利于塑造其良好品行。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才能长治久安;家有家规,才能教子成才。因此,从古至今,许多贤德之士都非常重视立家规来教育子孙。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要避免权力滥用,既要管好自己,以良好的作风言传身教,更要对亲属们严格要求,严格监督,过好“亲属关”,这样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却忽视了家规的作用,自认为订立家规是多此一举,毫无必要。因此,在对待自己亲属的问题上,就肆意放纵他们,不仅对他们的不当行

为和错误做法不教育制止,反而包庇袒护,甚至放任自流,结果让感情代替原则,让公心让路于私情,把人情凌驾于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之上,不惜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滥用手中的权力,以身试法,为亲友谋取非法利益提供庇护。这样一来,既害了自己的亲属,也让自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纵观近年来那些被查处的贪污腐败分子,因为受家风不正、亲属拖累之害而腐败堕落的官员不乏其人,教训可谓深刻。

篇七:周总理十条家规学习心得体会

周总理“十条家规”学习心得体会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不少故乡亲友要谋求一官半职,周恩来总理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

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许请客送礼;六、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七、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八、生活要艰苦朴素;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周总理的生活朴素、勤俭,工作不辞劳苦形象一直烙在我们这几代人的心灵上,一代伟人在我们心里是那么的完美,

他用生命撰写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他始终把人民放在内心最深处,却始终要求不能特殊对待自己,当看到还有如此的“十条家规”,心里一点也不诧然,从“十条家规”中应该读出当代共产党员所缺乏的那些宝贵精神

周总理把自己定位于人民的勤务员,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亲人做起,决不让特权发生在家属与自己身上。总理订的十条家规,是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更是培养干部家风的极好教材。当代,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腐朽灵魂,享乐主义膨胀,一些人把人民的辛苦纳税钱铺张浪费,挥霍成风。顶着贫困县的帽子却盖着豪华办公楼,一个只是吃饭的食堂却修建的极其豪华,配备KTV等娱乐设备,开着公车办着私事,诸如此类现象更是数不胜数。总理“十条家规“就像一面镜子,望时刻照醒广大党员干部,该如何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权,端正作风。更是告诫公职人员如何掌好权、用好权,如何过好权力关、亲情关。

周总理的故事数之不尽,耳熟能详的有总理巧拒老部下礼物、随时记着公私两本账、夜乘公交微服私访等,其中都能学习到很多优良的工作作风与崇高的个人修养,而“十条家规”也只是总理崇高品德一点体现,但从中告诫广大党员干部的道理却会是受益匪浅。望广大党员干部切实以“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周总理的故事勉戒自己。

篇八:周恩来家风家规观后感

观看周恩来总理《家风家规》观后感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从记忆开始我从没有

从什么地方看到过有关他的什么负面报道。关于周总理的记忆应该是

从小学课本上一篇总理逝世的课文开始的,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面感

觉到现在还记忆尤新。当观看影片到总理逝世,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

总理的场面时,心灵受到了震撼,不觉眼眶发热......

为什么周恩来总理能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那样广泛、挚烈的

爱戴和深切而持久的怀念这不仅因为他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

过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因为他具有极为高尚的品德。周总理逝世后联

合国降半旗(不是联合国国旗降半,而是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国旗全降

半旗)。其中有一些国家的领袖不高兴了,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国

家死去的领袖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表讲

话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

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国内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

的到的,我也给降半旗。”所有人都鸦雀无声。周总理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公而为民、官而不显、去不留言、死不留灰、鞠躬尽瘁、

奉献一生的精神,不仅是党风的楷模、治国的典范,更是治家的榜样。在其总理生涯中,他给亲属制订了“十条家规”,其内容包括衣食住

行和工作等各个方面。按理说,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每天日理万机,有很多大事、要事处理,对于亲属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节问题,本无须小题大做,有太多计较。然而,周总理却偏偏要“斤斤计较”,

给亲属们订立了“十条家规”来规范和约束他们的行为,不许其谋取

半点私利,不许其享有任何特殊照顾。他对亲属如此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着实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显然,这“十条家规”不仅是周总理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更展现了共产党人处理家国关系的崇高境

界,尤其值得领导干部学习和借鉴。家规,顾名思义,就是指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

行为准则,它规定了家庭成员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从而有利

于塑造其良好品行。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

才能长治久安;家有家规,才能教子成才。因此,从古至今,许多贤

德之士都非常重视立家规来教育子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少数领

导干部却忽视了家规的作用。纵观近年来那些被查处的贪污腐败分

子,因为受家风不正、亲属拖累之害而腐败堕落的官员不乏其人,教

训可谓深刻。

周总理的家风家规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充满无声的力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融汇成国风。我作

为最普通的一名共产党员,通过此次学习一定要经常性自我剖析、自

我批评,在自省中不断提高。不看轻自己,严格的要求自己做一个合

格的共产党员。

篇九:我的家规家训家风

我的家规家训家风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文化传承至今已有五千余年,其中家规、家训、家风已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民族、每个家庭都有根据自身民族特点和家庭处事方式来制定家规、家训、家风,好的家规、家训、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位家长都会以自身体悟出来的处事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的好与坏,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的作用。

我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记得小时候,从刚开始学习说话,我的父亲、母亲就会按照祖辈传下来的辈分试着,教我,见到亲亲或邻居中的长者要叫各类尊称,大爷、大妈、舅妈之类的,当时还太小不太懂得里面的含义,后来我逐渐的长大,懂事了,有一次我下学回家,到了家门口碰到两位都应该叫大爷的长者在我家门口的平台上下棋,我的心里就开始有点团团转了,两位都应该叫大爷我可先叫谁呢,这时我母亲刚好从家里出来,我就赶快走到我母亲的身边小声的向她咨询,我母亲说很简单,根据年龄可以区分啊,我就根据母亲的方法逐个叫了,王大爷和李大爷。

我的父亲给我讲述了他小时候吃团员饭时的情景,因家

庭人员较多合计20多人,吃饭的时候,只有我太爷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

有时爱吃的菜离着太远吃不到,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啦,但有时太爷爷发现了,会发话把菜品调换一下,这就体现了“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每到农闲时节,村里有些人就会聚到一起玩牌带响的,父亲就告诫我禁止参与,如参与其中就有可能养成赌博的习惯,赌博能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父亲还不准我吸烟,说吸烟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截至目前我不吸烟、不赌博,酒哦而朋友相聚时会喝一点。

父母一直教导我们,“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这写至理名言正以“家训”的形式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能幸福美满,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能稳定。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

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要努力将前辈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来引领我们健康成长。

*******

XX年**月***日

篇十:汉冢中学开展“家风家规家训教育活动总结汉冢中学开展“家风家规家训教育”活动总结

家长学校教务处

XX年6月30日

汉冢中学开展“家风家规家训教育”活动总结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家规,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传统风尚;家风、家训也是一个家族代代传承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行为准则。为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实质内涵,汉冢中学开展了寻找家风、家训,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的活动,这次开展的“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收集家教故事,家风、家训伴我成长”活动,使同学们再次潜移默化地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学生们从各自家中挖掘、总结优秀家风、家训,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我校全体师生在以潘金明校长为首的行政领导的带领下,特别成立“家风家训伴我行”,收集家教故事,学习优秀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领导小组,深入贯彻省文明办、省教工委《关于开展“家训家风伴我成长”家教故事征集活动的通知》精神,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在全校深入开展家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