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不C”构式研究综述

“V不C”构式研究综述
“V不C”构式研究综述

“V不C”构式研究综述

摘要:“V不C”构式是汉语中表示“否定可能性”

的一类独特而地道的表达方式。自吕叔湘对其进行研究以来,汉语学界对这一构式从句法特征、语法意义、历时演变方面进行了详尽细致的研究。近年来,学者们也开始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语法化等理论探索这一现象的心智过程。本文在对以往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缺口,希望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V不C”构式结构和语义描写认知解释

一、引言

世界语言中对否定可能性的表达有各种型式,体现了相似的概念结构编码为语言形式时的类型学共性和差异。我们初步考察以下几种常见的语言。若表达“门无法被关上”这一意义,英语使用的表述是“The door can not be closed(up),”即情态动词+否定副词+be+动词变体(过去分词表被动)(+

副词),同属日耳曼语族的德语使用与英语基本平行对应的

句型“Tür l?sst sich nicht schlie?en.”法语属于印欧语系拉丁

语族,它的表述是“La porte ne se ferme pas.”“ne...pas”分列动词两侧,表示否定,“se”为被动标记。日语将此义表述

为“ドアが?]じない”。动词未然形+否定助词。而汉语对此意义的自然表述是“门关不上”。“关不上”是汉语“V不C”构式的一个实例,我们再看一些例句:

(1)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王小波《三十而立》)

(2)牛大胆:“家家都有余粮吃不了,可卖也卖不出去。”(电视剧《老农民》第49集)

(3)干不完的工作,停一停,放松心情;挣不够的钱财,看一看,身外之物;看不惯的世俗,静一静,顺其自然。(移动手机短信?生活百科语录)

(4)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兄弟们一起在家里玩,虽然免不了吵架,但很快就忘光了。(林志颖《我对时间有耐心》)

(5)多数人要等到奥运会揭幕前才仓促出战,默契自然谈不上。(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

(6)公园里一排排的大橡树令我惊喜不已,我禁不住跑到一棵大树边,用两臂丈量树围,足有6米多粗。(薛玉凤《剑桥日记》)

现代汉语中,“V不C”作为一类内部构成较为固定的结构可以用来表示否定可能性,称作“动补结构的否定可能式”(丁声树等,1961;赵元任,1968、1979;刘月华,1998;沈清淮,1998;石毓智,2011:80)、“带可能补语的述补结

构”(朱德熙,1982:132)、“现代汉语情态式”(石毓智,2002)、“否定能性述补结构”(吴福祥,2002ab;沈家煊,2005/2009;杨万兵,2012)或“情态述补结构”。在成分构成上,“V”包括动词和少量形容词,“C”包括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结果补语由为数不多的动词充当(如:走、跑、动、倒、到、见、成、完、通、住、着、了、得、翻、死、穿、透、掉等),也包括少量形容词(如:看不清、说不好、洗不干净)。趋向补语主要有:来、去、进、出、上、下、回、过、起、开,复合趋向补语:进来/去、出来/去、上来/去、下来/去、回来/去、过来/去、起来、开来。

二、“V不C”构式研究回顾

20世纪中叶以来,“V不C”构式受到语法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我们以研究的不同取向为纬,以时间为经,对“V不C”结构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V不C”的传统语法研究(1944年~20世纪90年代)(结构主义取向)

现代汉语学界的传统是将“V得C”与“V不C”放在一起研究,对这两个结构的关注始于吕叔湘。在《与动词后得与不有关之词序问题》(1944)一文中,吕叔湘首谈“V得/不C”结构,提出“得”表可能性,“不”表不可能性,并论述“V得C”“V不C”相关词序排列的理据为“‘V得’接合之密胜于‘得C’而‘V不’接合之密远逊‘不C’”(吕叔湘,

1944:144)。自此至20世纪90年代(对“V得/不C”的结构和语义描写至今仍在继续,但代表性观点主要集中于20

世纪90年代末以前),汉语语法学家们专门撰文或在汉语语法论著中对“V得/不C”结构做了大量细致的描写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共时结构特征及语法意义(丁声树,等1961;胡裕树,1962、2011;赵元任,1968、1979;刘月华,1980;朱德熙,1982;杉村博文,1982;张旺熹,1999等)和历时演变规律研究(岳俊发,1984;杨平,1990;李思明,1992;蒋绍愚,1995等)两大方面。

在结构特征方面,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点:分类和结构成分分析。在分类上,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力(1985)和黄伯荣、廖序东(1997:73)的“两类”说(“V得/不C”和“V得/不得”),刘月华的“三类”说(“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A类)、“得/不+了(liǎo)”(B类)、“得/不得”(C类),即:将“V得/不C”细分为A、B两类)(刘月华,1980、2001:582)和赵元任(1979:210)、丁声树等(1961:60~62)的“四类”说(将“词汇性的可能式”单列为一类;同时将B类补充为“得/不+了(liǎo)/来”“了(liǎo)”和“来”都没有特殊意义,是一种傀儡补语”)。我们认为“四类”说兼顾形式和意义,分法更为合理。结构成分分析的关注点主要是:对进入“V得/不C”结构的“V”(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C”的选择性限制(朱德熙,1982:132;刘月华,1980、

2001)、宾语位置(丁声树等,1961:62;朱德熙,1982:132;刘月华,2001:588)、否定词“不”和补语的语音(主要是重、清音)问题(林焘,1957、1962;沈炯,1999)、与其他句法成分(如状语、“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等)的组配相容问题(杉村博文,1982;刘月华,2001)、“V 得/不C”与“能/不能VC”的用法比较(杉村博文,1982;刘月华,1980、2001)等。在语法意义方面,丁声树等(1961:60~62)认为补语的否定可能式(除了习用语性质的一类)表示的意义均是:“不能+动词+补语”,如:“拿不出去”表示“不能拿出去”,“要不得”表示“不能要”,似乎过于笼统且与语言事实有出入。赵元任(1979:216)简述了词汇性可能趋向补语的意义和用法,认为其多数为熟语性,有些只有否定式,肯定式不存在(如“怪不得”“怨不得”)或是逆派生(如:“对不起/对得起”“说不上/说得上”)。杉村博文(1982:29)认为“V得/不C”接近于形容词,表非完结性状态,这种看法很深刻,但当时未引起足够重视。刘月华(1980、2001)在对三类“V得/不C”结构的语法意义和用法进行总述(表示“主客观条件是否允许某种结果、趋向,某种情况发生”)和分述的基础上,提出“V不C”的语法意义为“非不愿也,实不能也”,张旺熹(1999:136)将之简化为“愿而不能”,认为典型的“V不C”结构表示:“人们主观上企望执行某种动作行为以实现某种结果的企

望义和由于客观原因而使结果不能实现的可能义。”因为并非所有的“V不C”实例都蕴涵“主观企望”义,所以“企望义”不具有普适性;相比而言,“可能义”更为根本。吴福祥(2002:30)的概括是“是否具有‘实现某种结果/位移的可能性’这一语义是语法化为‘V得/不C’述补结构的内在要求。”具体到“V不C”构式,其语法意义为:不具有实现某种结果/位移的可能性。这一论述与刘月华(1980、2001)、石毓智(2003:112)的论述十分接近。从语法意义的层面看,我们基本认同这一概括。

历时演变研究主要包括“V得C”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岳俊发,1984;杨平,1990)、“V得/不C”结构中宾语位置的发展变化(李思明,1992)等,影响较大的是蒋绍愚(1995)的历史语言学研究。其实早在1944年,吕叔湘就提出“V得C”与“V不C”虽然形式上对立,来源却各异,并对“V不C”“VO不C”“V不CO”的来源解释道:“未必为得字之省略,盖旧来自有此种句法,如‘呼之不来,挥之不去’,惟本用以表实际之结果者,今用以表悬想之可能而已。”(1944:143)至于舍“不得”而用“不”与“得”字相对,是奇偶匹配、句法整齐的动因所致。蒋绍愚(1995:193)继承吕叔湘(1944)的观点,提出:“V不C”是“VC”的否定形式,“V(O)不C”由主谓结构“V(O)不V”经重新分析发展而来;“V不C”比“V得C”产生得早。这是

汉语语法学界较为认可的一种看法。石毓智(2003:112~117)将“V不C”的产生过程解析为:12世纪左右,“不”与补语先融合为一个语法单位;大约在13世纪,“不C”(石毓智用“R”指称补语“C”)与动词进一步融合,情态式的否定式开始出现;15世纪左右最终建立,形成一种稳定的语法手段。吴福祥(2002:35~36)通过进一步考证认为:唐五代时期“V不C”表实现还是表可能,需要借助语境来判断。而到了宋代,“V不C”已摆脱对语境的依赖,广泛用于表示否定可能性。

(二)生成语法视角(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从生成语法角度进行的“V得/不C”结构研究不多,目前尚未发现专门研究“V不C”的文献,部分学者对“V得C”的研究或许有借鉴作用。黄正德(1982、1994、1995、2007)立足于生成语法,对“得”字结构的各种构式进行研究,认为汉语动词和其他语言的动词一样,分属非宾格(描写状态为主,以受事为中心)和非作格(表达动作为主,以施事为中心)两个系列。他据此将汉语动结式结构分为4种:二元、三元非作格和二元、三元非宾格。“张三醉得站不起来。”属于二元非宾格,“这酒把张三醉得站不起来。”属于三元非宾格,其中结果补语被视为“V得”的内在论元(指涉一种状态)。另外一种可能是把结果补语视为述语的一部分(等同于次要谓语)。(黄正德,2007:18)黄的分析实际上是对可

能补语否定式的一种生成语法解释。杨寿勋(1998)依据Chomsky提出的“最简程序”,把“得”当作泛动词,通过泛动词短语结构来推导各种形式的“得”字句。陈虎(2001:59)认为可能式“得”字句中的“得”是一个兼有情态动词性质的结构助词,因与其后的补语“C”关系密切,被重新分析为一个新的动词中心语“Vo”。在对泛动词“v”中的强“V”特征进行核查时,包含“V+de+C”的“Vo”就会一起上移至泛动词“v”中,从而生成“V+de+C+N”的结构,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可能式“得”字句不能有“V+de+N+C”或者“V+N+V+de+C”的结构。

(三)“V不C”结构的认知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Chomsky的转换生成学派针锋相对的认知语言学在西方语言学界掀起一场研究思路的革命。受其影响,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英语和汉语语言学界也开始了汉语语法的认知研究探索。从认知角度对“V不C”构式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1.“V得/不C”的语法化、词汇化研究(石毓智,2002、2003;吴福祥,2002;赵长才,2002;刘子瑜,2003;孙剑,2008;张怡春,2010等);2.“V得C”与“V不C”(及“能/不能VC”)的对比研究(石毓智,1990;胡清国,2003;沈家煊,2005/2009等);

3.“V不C”的认知路径(概念化)研究(吴为善,2011;段业辉、刘树晟等2013);

4.“V得/不C”构式和次构式研究

(卢英顺,2010;申莉,2011;杨万兵,2012等);5.“V

不C”的应用研究,主要是运用认知理论分析“V不C”构式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这一类论文数量较多,不一一列举)。以上认知取向的研究呈现如下主要特点:1.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探讨“V得/不C”相关构式的认知理据。例如:胡清国(2003:127)运用象似性原则来解释“V不C”(之于“V

得C”)的强势,即客观世界中人的主观企望总严重受制于客观条件的不具备,这种“客观不能”的现象投射到人们心理世界的概念结构中,具有高凸显度,编码成语言时就出现“V 不C”使用频率较高的现象。段业辉等(2013)尝试用概念整合理论讨论截搭方式对“V不C”所标示的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的整合。2.实证研究(尤其是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趋多,呈现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发展态势,这一趋势与认知语言学的整体发展方向一致。3.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既重视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又试图挖掘理据性。吴福祥(2002)援引陆志伟(1957)的论述“‘可能’的意思是这种格式赋予的”来阐述“‘V得/不C’的能性意义是整个结构式表达的”“具有完型效应”这一构式语法观,又运用历时语法化中的重新分析、逆向类推等与共时层面的方言中类似结构的考证来解释“V得/不C”结构的演变。对于现代汉语“V不C”只表可能而“V得C”兼表结果和可能的现象,蒋绍愚(1994:200)提出否定式表结果和表可能

时,“差别比较小”(如:“拽不倒”可以表示“没有拽倒”,也可表示“不能拽倒”,不管是哪个意思,都包含同一个事实“仍然立着”)。沈家煊赞同这一猜测,指出:由表结果到表可能是“省力原则”中的“不过量准则”在起作用;“不可能实现”是“没有实现”的回溯推理的结果。从“结果没有实现”到“结果不可能实现”的演变是“主观化”(语义虚化)的过程(沈家煊,2005、2009:272)。吴为善(2011:269)认为“动作的实施”和”结果不能实现”两个相关的概念域进行了“转喻型整合”,用“结果没有实现”来转喻“结果不可能实现”,其认知机制也是回溯推理。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通过以上回顾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学者对现代汉语构式“V不C”的形式特征和语法意义进行了较为充分细致的描写,并且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着手探索“V不C”构式的认知基础。但无论是“因果关系事件整合说”还是“回溯推理说”,都没有站在全局的视角对所有“V不C”构式的认知机理做出统一的概括。孟琮曾在刘月华的《趋向补语通释》序(刘月华,1998:序3)中敏锐地指出:(不仅是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实质上也是表结果。我们认为具有因果关系的不是概念整合观所说的“V不C”中的“V”所标示的动作和“不C”所标示的结果(如:“门关不上。”一句中,导致“(关)不上”的并不是“关门”这一动作),而是某种主(客)

观条件为因、“V”或“VC”标示的动作或位移无法发生为果。“V不C”所体现的因果关系这一概念内核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的。

关于“回溯推理说”,我们的问题是:如果这种回溯推理成立的话,为什么是“V不C”这种结构实现了由“表结果”到“表可能”的演变,而不是汉语中的其他结构形式?这一结构本身反映了什么样的认知路径,使得它成为现代汉语中地道典型的不太容易被替换的表示某一结果不能实现

的表达方式?“否定可能性”是不是“V不C”的图式性情态义?“V不C”构式的总图式、次构式和具体实例究竟构成一个什么样的系统意义网络?它们之间又具有什么内在

联系?“回溯推理说”似乎并未深度挖掘“V不C”所反映的概念层面的活动,也未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四、结语

作为汉语中一类高度凝练的典型表达方式,“V不C”构式是语言学家不能回避的一种语言现象,关于“V不C”的多维度、多视角研究也不胜枚举。为什么无数的“V不C”实例都统一编码为一致的形式?背后蕴藏什么样的认知依据?似乎目前尚无定论。希望有更多的研究可以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V不C”这一汉语语言现象的心智概念化过程做出有说服力和心理实在性的解释,并且给人类语言的否定能性范畴的类型学研究带来一定启发。

(本文系河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汉语否定情态述补构式‘V不C’的认知语法研究”[项目编号:Y1325008]和河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认知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012YBRW024]的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

[1]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Yuan Ren Chao.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3]吕淑湘译.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

[5]沈清淮.补语否定可能式的语义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

学报,

1998,(4):28~31.

[6]石毓智.语法化理论――基于汉语发展的历史[M].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11.

[7]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石毓智.汉语发展史上的双音化趋势和动补结构的诞生――语音

变化对语法发展的影响[J].语言研究,2002,(1):1~14.

[9]吴福祥.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J].

中国语文,

2002,(1):29~40.

[10]吴福祥.能性述补结构琐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5):

19~27.

[11]沈家煊.也谈能性述补结构“V得C”和“V不C”的不对称[A].

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59~281.

[12]杨万兵.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O)”的句法语义考察[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6~100.

[13]吕叔湘.与动词后得与不有关之词序问题[A].汉语语

法论文集

(增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33~144.

[14]胡裕树.现代汉语(第七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

2011.

[15]刘月华.可能补语用法的研究[J].中国语文,1980,(4).

[16][日]衫村博文.V得C、能VC、能V得C[J].汉语学习,

1982,

(6):23~33.

[17]张旺熹.“V不C”结构实现的语义条件[A].汉语特殊句法的语

义研究[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8]岳俊发.“得”字句的产生和演变[J].语言研究,1984,(2):

10~30.

[19]杨平.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J].古汉语研究,

1990,(1):56~63.

[20]李思明.晚唐以来可能性动补结构中宾语位置的发展变化[J].

古汉语研究,1992,(4):47~52.

[21]蒋绍愚.内部构拟法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作用[J].中国语

文,1995,(3):191~194.

[22]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3]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4]沈炯.从轻音现象看语音与语法研究的关系[A].马庆

株编.语法

研究入门[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58~169.

[25]石毓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动补结构的产生极其影

响[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26]黄正德.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J].语言科学,

2007,(4):3~21.

[27]杨寿勋.“得”的生成语法研究[J].现代外语,1998,(1):

52~70.

[28]陈虎.汉语“得”字补语结构新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2):56~60.

[29]赵长才.结构助词“得”的来源与“V得C”述补结构的形成

[J].中国语文,2002,(2):123~129.

[30]刘子瑜.也谈结构助词“得”的来源及“V得C”述补结构的形

成[J].中国语文,2003,(4):379~381.

[31]孙剑.汉语可能补语词汇化现象考察[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8.

[32]胡清国.否定观念和否定范畴[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

(2):38~42.

[33]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4]段业辉,刘树晟,张怡春.动补情态否定构式与“不”字否定

构式的比较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48~153.

[35]卢英顺.“V不了(O)”结构的语法意义及相关问题[J].汉语

学习,2010,(2):40~47.

[36]申莉.“V得/不了”与“V得/不着”的构式分析[J].语言教学

与研究,2011,(2):23~28.

[37]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陈晶晶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外语学院475001)

多足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多足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范文最新推荐------------------------------------------------------ 多足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最早对多足仿生机器人的研究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木牛流马”以及1893年Rygg设计的“机械马”。对多足仿生机器人样机的研制来说,四足、六足、八足都是国内外多足仿生机器人研究的热点,目前,美国、日本和德国在多足仿生机器人样机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12526 1913年,每个人Bechtolsheim设计了一台四足机器人。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Shigley(1960年)和Baldwin(1966年)就使用凸轮连杆机构设计出比轮式车或履带车更为灵活的步行机。其他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Mosher于1968年设计的四足车“Walking Truck”,步行车的四条腿由液压伺服马达系统驱动,安装在驾驶员手臂和脚上的位置传感器完成位置检测功能。虽然整机操作比较费力,但实现了步行 1 / 5 及爬越障碍的功能,被视为是现代步行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从步态规划的角度看,这种要人跟随操纵的步行机并没有体现步行机器人的实质性意义,只能算作是人操作的机械移动装置。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罗克威尔公司及Is机器人公司在DARPA资助下研制了一种可对付岸边的水雷的的机器人ALUV,ALUV仿造螃蟹的外形,具有两栖运动性能,可以说是最早的两栖多足机器人。随后,iRobot公司及美国国防先进计划研究署共同研制了机器人Ariel,Ariel前后侧各有3条腿,可以像螃蟹一样侧行,其机构设计巧妙,即使被水浪打翻了,不需做出任何的机械调整仍可行走自如。

数据挖掘研究现状综述

数据挖掘 引言 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了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归纳推理、统计学、数据库、高性能计算等多个领域。 所谓的数据挖掘(Data Mining)指的就是从大量的、模糊的、不完全的、随机的数据集合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和信息,提取的对象一般都是人们无法直观的从数据中得出但又有潜在作用的信息。从本质上来说,数据挖掘是在对数据全面了解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一次升华,是对数据的抽象和概括。如果把数据比作矿产资源,那么数据挖掘就是从矿产中提取矿石的过程。与经过数据挖掘之后的数据信息相比,原始的数据信息可以是结构化的,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如文本、图像数据。从原始数据中发现知识的方法可以是数学方法也可以是演绎、归纳法。被发现的知识可以用来进行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等。而数据挖掘是对这一过程的一个综合性应用。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绪论 (3) 1.1 数据挖掘技术的任务 (3) 1.2 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3) 第二章数据挖掘理论与相关技术 (5) 2.1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 (5) 2.2.1 关联规则挖掘 (6) 2.2.2 .Apriori算法:使用候选项集找频繁项集 (7) 2.2.3 .FP-树频集算法 (7) 2.2.4.基于划分的算法 (7) 2.3 聚类分析 (7) 2.3.1 聚类算法的任务 (7) 2.3.3 COBWEB算法 (9) 2.3.4模糊聚类算法 (9) 2.3.5 聚类分析的应用 (10) 第三章数据分析 (11) 第四章结论与心得 (14) 4.1 结果分析 (14) 4.2 问题分析 (14) 4.2.1数据挖掘面临的问题 (14) 4.2.2 实验心得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14) 参考文献 (14)

文献综述---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现状调查研究

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现状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改要求:新课改的全面推行,特别要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施新课改的基本途径在课堂,课堂是个微观社会,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化社会的逐步生成,迫切需要教育改变原有的形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新课标是新的教学观念向传统教学的挑战。由于人才需求的不同,使人们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研究日益活跃起来。为了进一步研究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如引导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小学课堂教学互动的调查研究就刻不容缓。 二、课堂互动教学的概念 互动理论的创始人当说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米(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而将互动论真正合理利用于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当属布列克里局(Blackledge,D)等人的师生互动模式研究。他们运用自我概念、认识、解释、磋商等,对课堂中师生互动何时发生、师生在互动中的角色与地位等给予了较好的解释。 课堂互动教学是在课堂情境下,发生于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对话及其相关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体现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极大潜力与作用。 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教学,他是机遇对教与学关系的审视和思考。互动教学的具体情景可能发生在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也可能是在非正式的游戏、生活和交往中。互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三、国外关于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的研究 在西方教育社会学中,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发展速度很快,在互动类型的分析方面呈现出不同学科的学者以多学科方法相结合研究的特点,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 1.艾雪黎等人提出的三种类型 英国学者艾雪黎(B.J.Ashley)等人根据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社会体系的观点,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知识中心式三种。 2.利比特与怀特等人提出的三种类型 利比特与怀特(R.Lippitt & R.K.White)等人把教师在课堂上的领导行为分成三类:权威式、民主式和放任式。由于互动行为的依赖性特征,相对于教师行为的不同,学生的行为也表现出差异性,由此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教师命令式,师生协商式,师生互不干涉式。 四、国内关于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的研究 适应国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国内学者对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从教育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工程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吴康宁等人从互动主体角度提出的类型 吴康宁等学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行为种类繁多,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1)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划分为三种类型: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在我国目前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类型中,师班互动和师个互动是主要形式。 (2)根据师生行为属性划分为三种类型: A、控制—服从型 B、控制—反控制性 C、相互磋商型

中西建筑风格概述

中西建筑风格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各种特色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上耸立起来。从建筑风格上来看,有新颖、豪华的现代建筑风格、独树一帜的中国建筑风格以及西式建筑风格等。 一、中式建筑特点: 1、组群分布,主次分明,富有节奏感。在中轴线上采取横向构图,把重要的建筑物布置在中轴线上,次要的建筑则对称地列于中轴线两侧。结构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合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2、讲究色彩的搭配。中国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但不管是什么地方,都很讲究色彩的搭配,如江南水乡的白墙、黑瓦、与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而北方的建筑物多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如红墙黄瓦的北京故宫,红色的院墙,金光闪闪的屋顶,配上蔚蓝色的天空作背景,强烈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装饰具有多样性:中式建筑物的窗是装饰的重点。窗的形状有方、圆、椭圆、花形、扇形、多角形等,窗中的格纹及种类更是多得无法统计。如被誉为“古民居博物馆”的安徽黟县西递村中,举目皆是用青灰色石料雕制而成的漏窗或花窗,多姿多彩,将一栋动楼舍装点得古朴典雅。 4、建筑物具有明显的等级规定:一般可从建筑物的屋顶式样和檐来区别。 庑殿式建筑:最高级,只有皇家重要建筑、宫殿或大殿才使用。它是四面斜坡、一正脊、四斜脊。屋面略有弧度、屋角、屋檐向上翘起。 歇山式建筑:采用四面坡和二面坡的结合,即东西两侧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下部仍为斜坡。 攒尖式建筑:平面是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多见于坛、阁、亭、塔之顶。 悬山式建筑:屋面双坡,两侧伸出于山墙之外。有正脊一条和垂脊4条。 硬山式建筑:规格最低,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屋脊同悬山式。 一、西式建筑风格特点: 1、罗马式建筑: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九世纪至十五世纪,是欧洲基督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线条简单明确,造型重厚、敦实,其中有一部分最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如天津老西开教堂,它的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和后部耸立高大的塔楼3座。楼座以黄、红花砖砌成,上砌翠绿色圆肚形顶,檐下为半圆形拱窗,色彩对比鲜明。堂内为三通廊式,内墙彩绘壁画,装饰华丽。 2、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也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建筑风格之一。哥特式建筑与罗马式建筑造型稳重、线条圆浑的风格恰恰相反,它以动式取胜,统贯全身、直刺苍穹的垂直线条,锋利的尖顶是其主要特征,是超凡入胜的宗教情绪的集中表现。如黑龙江哈尔滨市的南岗尼古拉教堂,为哥特式全木结构的建筑,它的外表是两根交叉曲线复杂结合,线条轻快的尖拱形拱门,内部具有庞大的空间,顶上是巨大的苍隆,光线通过彩色玻璃窗射入,变作血红、紫石英和黄玉的华彩,造成一种向上的、天国的神秘幻觉,从而突出上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威。 3、复兴时期的建筑:此类建筑是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流行欧洲的建筑风格。其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人体美的对称、和谐为其意表。如矗立在上海外滩的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大理石外墙,古典式圆柱、半圆形拱穹,以拱穹为中心的对称的建筑形式,显示出庄重、华贵、典雅的审美趣味。建筑物的内顶及回音壁上有展示宗教故事的作品,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人文主义思想。

(完整版)工业机器人文献综述

工业机器人文献综述 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养科技的进步与革新,以建立更加合理 的生产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己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而这种变革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时至今天,机电一体化,机械智能化等技术应运而生并己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1.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1.1 机器人概念的诞生 机器人技术一词虽然出现的较晚,但这一概念在人类的想象中却早已出现。自古以来,有不少科学家和杰出工匠都曾制造出具有人类特点或具有动物特征的机器人雏形。我国西周时期的能工巧匠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的涉及机器人概念的文章记录,此外春秋后期鲁班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机器人一词由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讽刺剧《罗莎姆的万能机器人》中首次提出,剧中描述了一机器奴仆Robot。此次Robot被沿用下来,中文译成机器人。1942年美国科幻作家埃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后来成为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现代机器人出现于20世纪中期,当计算机技术出现,电子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的出现及与机器人相关的控制技术和零件加工技术的成熟,为现代机器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2 国内机器人的发展史 在我国目前采用工业机器人的行业主要有汽车行业、摩托车、电 器、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等行业。我国作为亚洲第三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国,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从而吸引了大批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商,加快了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t跟踪国际机器人技术的道路,当时以原机械工业部为主,航天工业部等部门联合组织国内的相关研究单位开展了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先后推出了弧焊、点焊、喷漆等多种工业机器人。直到90年代,通过国家863计划等的K77,我国具备t独!)设计不}}生产工业机器人的能力,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产队伍进入21世纪,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进入t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最大的特点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赢利为目标的机器人产业开发群体止在形成。尽管国外大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为了占领中国不断扩大的市场,加大了其在中国的经销力度,但是中国的机器人企业以自己独有的市场信息优势、售前售后的服}}c势、针对中国企业的工艺特点的专门化设计优势努力争取自己的市场地位随养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会快速的发展起来,特别重要的是研制单位必须和需求紧密结合,让机器人走进工厂,实现真止的产业化。 经过20多年的探索,我国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取得t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也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落后随养我国制造业-尤其是汽车行业的发展,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长,工业机器人的拥有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量。尤其是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生产和制造、机器人可靠性以及成木等问题,都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大负载工业机器人方而,不仅产品长期大量依靠从国外引进,在维护、更新改造方而对国外的依赖也相当严重。 1.3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情况综述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情况综述 1.教学方法改革: 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和辩论式等形式,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上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标准与灵活的关系,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经常选择一些成功与失败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还采用师兄师姐传帮带的方式,带学生到上一届毕业生工作的单位现场,请毕业生现场讲解,或请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师兄师姐的成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包含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两大部分,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许多课程中,有很多问题是比较难以分辨清楚的,在技术选型和产品选型等方面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例如:综合布线是一门引入我国只有10多年的新型综合性学科,在技术选型和产品选型等方面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需要根据用户需求、用户投资、技术指标等诸多条件进行选择,授课教师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在教学中选择综合布线领域的几个热门技术话题,如“选择超5类还是6类布线系统”、“采用光纤还是双绞线”、“屏蔽双绞线系统与非屏蔽双绞线系统的选择”,将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使学生在辫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增强对技术的运用能力。 (2)工程项目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从2003年首届“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教学开始,就进行了工程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由唯康通信技术公司提供技术支持,2001/2002/2003三届学生已分别完成5栋学生宿舍的网络布线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由模拟环境向真实环境,从独立分项的技术实践向综合性的工程实践跃进,在教学中突出体现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工程项目实训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了专业技能训练外,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了解认识了工程过程及管理运行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综合素质,从而深化了教学的综合效应,较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与未来工作岗位间的“短距离对接”。 2.教学手段改革: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除英语和高等数学等基础课外的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必修课多媒体使用率为100%。“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已开发成为网络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全放在校园网上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网站设立答疑室,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网上教学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能以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学习,该课程已在2005年评为学校及广东省精品课程,并被推荐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示范教学、实物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模式。在讲解服务器结构时,将服务器拿到教室拆开来讲解;讲授网络拓扑结构时,将学生带到校园网或其它现场进行教学;讲授光纤熔接技术时,教师做示范教学。 自评等级:A 本专业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研究性教学,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2.积极开展教学手段的改革,必修课有35%以上使用多媒体授课。 随着航海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 21 世纪将赋予航海一个全新的概念,因此,航海专业课程应不断地调整课程结构和更新课程内容,以满足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航海事业的需要。 为实现改革目标,我们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摘要:体验式学习理论源自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验学习”,在国外的发展源远流长,其研究史可直溯杜威、皮亚杰、勒温、詹姆斯、荣格、弗莱尔与罗杰斯等人。组织心理学家库伯吸收前人的合理思想, 提出了著名的四阶段“体验式学习圈模型”。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发展历程 体验学习源于西方英文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二战以后,在英国出现了叫做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训,这种训练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境,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由于体验式培训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培训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教师、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从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体验式培训适应了时代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回归自然的需要,因此使成千上万的人趋之若骛,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时尚。六十年代,在美国,户外训练(Outward Bound)引发了教育界对于采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兴趣。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还迅速将户外训练的过程融入学校的教育中。 所谓的体验式学习,其主要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自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 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罗杰斯等人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库伯是体验式学习的集大成者。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透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 一、体验式学习的起源 体验式学习进入学校学科领域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初。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就已出现过,当时不少教育心理学家就提出“经验学习”的课题。当时的美国教育也正像今天的中国一样,出现了“反传统教育”的热潮――反对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教育方式。著名教育家杜威针对学校过于注重间接经验和接受学习的弊端, 从其经验论哲学出发, 系统地阐述了体验式学习的本质。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他给教育下了一个专门的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杜威强烈地批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认为传统教学以前人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作用为中心,而恰恰忽视了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的重要性。人们最忘不了的知识就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为了使学生获得终身难忘的知识,牢固地掌握技能,教学时应该给儿童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让学生静听、静读。“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建筑在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之上”。 二、体验式学习的发展 到了二次大战以后,以杜威体验式学习和“做中学”思想为重要特征的进步教育运动, 历经“八年研究”后未能收到理想效果, 逐步陷入低潮。人们也看到了过分强调“生活实践”,忽视学业教育的不足之处,“经验学习”于是逐渐转变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性教育,完成人际的、情感的或者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以狄尔泰、斯普朗格等为代表的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观点也从某种意义上阐明了教育的生活

数据挖掘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郑继刚

数据挖掘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郑继刚,王边疆 (保山学院数学系,云南保山678000) 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之间的关系;预测型的模 型用来根据给定的一些属性预测某些属性,如分类模 型和回归模型等. 目前,主要在空间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和挖掘过 程做了大量研究,包括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的数据 挖掘、模糊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不确定性挖掘、聚类 挖掘、挖掘空间数据的偏离和演变规则、基于多专题 地图的挖掘、交叉概化、基于时空数据的概化、并行数 据挖掘、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的协同和遥感影像的挖 掘等,主要采用了基于统计学和概率论、集合论、机器 学习、仿生物学、地球信息学的研究方法. 4.2多媒体数据挖掘 多媒体数据,包括图形、图像、文本、文档、超文 本、声音、视频和音频数据等,数据类型复杂.随着信 息技术的进步,人们所接触的数据形式越来越丰富, 多媒体数据的大量涌现,形成了很多海量的多媒体数 据库[8].这些数据大多是非结构化数据、异构数据, 特征向量通常是数十维甚至数百维,转化为结构数据 和降维成了多媒体数据挖掘的关键技术. 有研究者提出了多媒体数据挖掘的系统原型 MDMP,将多媒体数据的建模表示、存储和检索等多 媒体数据库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采用多媒体图像数据的相似性搜索、多维分析、关联 规则挖掘、分类与聚类分析等挖掘方法,广泛地应用 于医学影像诊断分析、卫星图片分析、地下矿藏预测 等各种领域. 4.3时序数据挖掘 时序数据挖掘通过研究信息的时间特性,深入洞 悉事物进化的机制,揭示其内在规律(如波动的周期、 振幅、趋势的种类等),成为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关 键问题是要是寻找一种合适的序列表示方式,基于点 距离和关键点是常用的算法,但都不能完整表示出序 列的动态属性.时序数据挖掘的主要技术有趋势分析 和相似搜索,在宏观的经济预测、市场营销、客流量分 析、太阳黑子数、月降水量、河流流量、股票价格波动 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四足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四足步行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展望 (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摘要:文章对国内外四足步行机器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归纳分析了四足机器人质心距离测量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四足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四足步行机器人;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目前,常见的步行机器人以两足式、四足式、六足式应用较多。其中,四足步行机器人机构简单且灵活,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在抢险救灾、探险、娱乐及军事等许多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研制工作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1国内外研究四足步行机器人的历史和现状 20世纪60年代,四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工作开始起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机器人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现代四足步行机器人的研制工作进入了广泛开展的阶段。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四足步行机器人是由 Frank 和 McGhee 于 1977 年制作的。该机器人具有较好的步态运动稳定性,但其缺点是,该机器人的关节是由逻辑电路组成的状态机控制的,因此机器人的行为受到限制,只能呈现固定的运动形式[1]。 20 世纪 80、90 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四足步行机器人是日本 Shigeo Hirose 实验室研制的 TITAN 系列。1981~1984年Hirose教授研制成功脚部装有传感和信号处理系统的TITAN-III[2]。它的脚底部由形状记忆合金组成,可自动检测与地面接触的状态。姿态传感器和姿态控制系统根据传感信息做出的控制决策,实现在不平整地面的自适应静态步行。 TITAN-Ⅵ[3]机器人采用新型的直动型腿机构,避免了上楼梯过程中各腿间的干涉,并采用两级变速驱动机构,对腿的支撑相和摆动相分别进行驱动。

文献综述_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简介 数据挖掘的任务 数据挖掘的任务就是从实例集合中找出容易理解的规则和关系。这些规则可以用于预测未来趋势、评价顾客、评估风险或简单地描述和解释给定的数据。通常数据挖掘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数据总结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浓缩,给出它的紧凑描述。传统的也是最简单的数据总结方法是计算出数据库的各个字段上的求和值、平均值、方差值等统计值,或者用直方图、饼图等图形方式表示。数据挖掘主要关心从数据泛化的角度来讨论数据总结。数据泛化是一种把数据库中的有关数据从低层次抽象到高层次上的过程。数据泛化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多维数据分析方法和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 多维数据分析方法是一种数据仓库技术,也称作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AnalysisProeess)。数据仓库是面向决策支持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历史数据集合。决策的前提是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中经常要用到诸如求和、总计、平均、最大、最小等汇集操作,这类操作的计算量特别大。因此一种很自然的想法是,把汇集操作结果预先计算并存储起来,以便于决策支持系统使用。存储汇集操作结果的地方称作多维数据库。多维数据分析技术已经在决策支持系统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如著名的SAS数据分析软件包、Businessobject公司的决策支持系统Businessobjeet,以及IBM公司的决策分析工具都使用了多维数据分析技术。 采用多维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总结,它针对的是数据仓库,数据仓库存储的是脱机的历史数据。为了处理联机数据,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它的思路是,直接对用户感兴趣的数据视图(用一般的SQL查询语言即可获得)进行泛化,而不是像多维数据分析方法那样预先就存储好了泛化数据。方法的提出者对这种数据泛化技术称之为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原始关系经过泛化操作后得到的是一个泛化关系,它从较高的层次上总结了在低层次上的原始关系。有了泛化关系后,就可以对它进行各种深入的操作而生成满足用户需要的知识,如在泛化关系基础上生成特性规则、判别规则、分类规则,以及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的分类 数据挖掘所能发现的知识有如下几种: .广义型知识,反映同类事物共同性质的知识; .特征型知识,反映事物各方面的特征知识; .差异型知识,反映不同事物之间属性差别的知识; .关联型知识,反映事物之间依赖或关联的知识; .预测型知识,根据历史的和当前的数据推测未来数据; .偏离型知识。揭示事物偏离常规的异常现象。 所有这些知识都可以在不同的概念层次上被发现,随着概念树的提升,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层次决策的需要。例如,从一家超市的数据仓库中,可以发现的一条典型关联规则可能是“买面包和黄油的顾客十有八九也买牛奶”,也可能是“买食品的顾客几乎都用信用卡”,这种规则对于商家开发和实施客户化的销售计划和策略是非常有用的。 数据挖掘的方法 数据挖掘并非一个完全自动化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考虑数据的所有因素和其预定的效用,然后应用最佳的数据挖掘方法。数据挖掘的方法很重要。在数据挖掘的领域里.有一点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即不管你选择哪种方法,总存在着某种协定。因此对实际情况,应该具体分析,根据累积的经验和优秀的范例选择最佳的方法。数据挖掘中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

伟大的土木工程综述

伟大的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的产物是每个人都必须与之接触,与之产生关系的。土木工程对每一个社会产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其的重要性与伟大。 一、土木工程的范畴 土木工程是利用伟大的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的艺术,它包括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道路与铁路工程、港口、海洋、给排水与环境工程、防灾减灾等许多内容。土木工程涉及的内容可以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农业、交通、通讯、教育等各项事业,都离不开土木工程。诸如工厂、矿井、铁路、公路、桥梁、商店、住宅、医院、学校、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统称基本建设,都是土木工程的“用武之地”。土木工程直接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是它伴随着其他相关领域学科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不断深化,不断拓展。 土木工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它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

环境工程等学科。土木工程共有六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 二、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 土木工程大致经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古代-从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年)至17世纪中叶;近代-从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300年间;现代-从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古代土木工程具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它大致从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到17世纪中叶,前后约7000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技术和理论的缺乏,土木工程发展很慢。远古时代,由于生存、居住和交往的需要,人类离开了自然洞窟,开始了掘土为穴,架木为桥的原始土木工程活动。最初土木工程完全取用自然材料,大约自公元前3千年,开始出现经过人工烧制的砖和瓦。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公元8世纪建的山西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和公元9世纪建的佛光寺大殿,是遗留至今较完整的中国木构架建筑。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秦代初期,李冰父子主持建造的都江堰,使在当时被称为蛮荒之地的巴蜀成为如今的天府之国。与此同时,欧洲大多国家则使用以石拱结构为主的房屋建筑。古罗马的券拱结构奠定了欧洲土木建筑科学的体系基础。中世纪西欧各国的建筑,意大利继承罗马的风格,而其他各国则以法国为中心,发展了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新结构体系。一些文明古国的不少传世杰作,至今巍然屹立。譬如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公元6世纪建成的赵州桥,是世

数据挖掘现状与前景

数据挖掘,这是个听起来既神秘,又具有诱惑性的词。就好像要去一片热带沙漠搜寻宝藏,宝藏的诱惑性很强,但是黄沙远处却看不透彻,不知此行是对是错,看到的光亮又是否只是虚幻的海市蜃楼。 所以很多学习数据挖掘的,或是想选择数据挖掘方向的人会在是否踏出第一脚时犹豫不决。 以下,我们就来分析看看数据挖掘的现状及前景。 首先看看百科中数据挖掘的定义: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目前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 基于数据挖掘可能产生的巨大价值,我国的各大重点院校都针对数据挖掘开了专业课程以及研究课题,不仅如此,政府以及大型企业也开始重视这一领域,投资人力物力支持数据挖掘项目。 或许这样说还不够直观,那就就数字佐证。 据IDC对欧洲和北美62家采用了商务智能技术的企业的调查分析发现,这些企业的3年平均投资回报率为401%,其中25%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超过600%。调查结果还显示,一个企业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中获得成功,高层管理者必须能够控制极其复杂的商业结构,若没有详实的事实和数据支持,是很难办到的。因此,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日益成熟,它必将被更多的用户采用,使更多的管理者得到更多的商务智能。 国外如此,那中国呢?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数据的积累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上来自外资企业商业智能数据挖掘应用带来的竞争压力,商业智能及数据挖掘也逐渐在中国也形成了一个产业。随着成功案例的增多,不仅仅是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或是政府机构,中小企业也逐渐将商业智能应用于业务之中。 信息化时代数据的潜力不容小觑,IT部门一直是企业的核心,而数据挖掘技术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期待。目前我国数据挖掘、商业智能技术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未健全,而企业对这方面的需求却一直在增长。数据知识发展为核心竞争力是现在及未来必然的形势。因此数据挖掘、商业智能行业的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所以,请坚定勇敢地踏出迈向数据挖掘的那一步吧,然后扎实地学好所需的知识理论及实践技巧,最后所收获到的,或许比你所期待的还多。

轮腿机器人开题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六轮腿移动机器人的仿生机构研究 2013年12 月 2 日

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移动机器人是一种能够通过内、外传感器反馈信息感知环境及自身状态, 实现在有障碍物的环境中自主运动, 从而完成一定功能或任务的机器人系统[1]。目前已广泛运用于野外考察、地震救灾、环境检测、娱乐生活等诸多行业,在安全、军事、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其中轮式机器人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移动速度快、转向性能好、行走效率高等特点。但同时适应地形和避障的能力差。足式机器人对地形的适应能力较好,可以跨越障碍物、台阶等,但运动间歇大,速度慢。随着移动机器人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范围的扩展,未来会在更多复杂且未知的环境中工作。仅仅依靠轮式或者足式的移动机器人已无法完全适应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了。为了配合对移动机器人性能要求的逐渐提高,相继问世了许多混合式的移动机构,其中轮腿式移动机器人就融合了轮式移动机器人和腿式移动机器人的特点。既可以保证在平坦地面的移动效率又具有了良好的跨越障碍的能力[2]。 但当轮腿式移动机器人采用足式的方式行走时目前在技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然而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多足昆虫则可以通过它们长期进化得到的复杂且精妙的肢体结构和灵活的的运动方式,容易地通过了各种复杂的自然地形,甚至能在光滑的表面上倒立行走。因此,将多足昆虫的行为学研究成果,融入到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控制中,开发具有卓越移动能力的轮腿式仿生移动机器人,对于足式移动机器人和轮腿式移动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 本文从仿生的角度出发,对轮腿机器人进行结构设计,使其可以在跨越障碍物、沟壑、楼梯等不规则地形保持机体平稳和运动的效率。主要的问题在于解决腿部结构,使其可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和更低的能量消耗。结合轮式和足式的优点,根据不同的环境变换轮式运动和足式运动两种运动方式,达到良好的运动灵活性和较高的移动速度的统一,提供良好的应用平台。 为了能够保持机器人的稳定移动,这就要求机器人足数越多越好。当机器人在选择腿式不行和轮子转动时需要进行轮腿的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腿部需要

数据挖掘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数据挖掘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导读:本文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工程索引数据库(EI)以及清华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数据挖掘”研究文章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数据挖掘在我国研究的总体趋势、研究热点、研究分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分析了数据挖掘在我国的发展,并对进一步发展我国数据挖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数据挖掘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对数据的生成、收集、存贮和处理能力的大大提高,数据量与日俱增,传统的数据分析工具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力不从心,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 中国科研工作者近几年来积极开展了对数据挖掘的研究,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关数据挖掘的成功应用还比较少。本文通过对中国有关数据挖掘研究文章数量的统计,对数据挖掘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有关论文的发表,对数据挖掘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出建议。 1 数据挖掘的应用与研究发展 数据挖掘是指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数据中挖掘有用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近年来引起了中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数据挖掘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1年,Gartner Group的一次高级技术调查将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列为“未来三到五年内将对工业产生深远影响的五大关健技术”之首,并且还将并行处理体系和数据挖掘列为未来五年内投资焦点的十大新兴技术前两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2001年1月份的《科技评论》(Technology Review)提出将在未来5年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10大新兴技术,其中第3项就是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一些典型应用如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与天文科学家合作开发的SKICAT系统,能够帮助天文学家发现遥远的类星体,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天文学和空间科学上的第一批成功应用之一;生物学研究中用数据挖掘技术对DNA进行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识别顾客的购买行为模式,对客户进行了分析;对银行或商业上经常发生的诈骗行为进行预测IBM公司

交互式学习的文献综述(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交互式学习的文献综述(精品) 交互式学习的文献综述 [摘要] 交互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正处在朝气蓬勃的 发展当中。 它主要通过小组交互式学习的形式来得到实现,在课堂教学中 体现出巨大的优点。 [关键词] 交互式、小组、学习模式 [前言] 随着建 构主义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式学习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但当前,对于交互式学习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因此有 必要通过文献综述,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正文] 一、相关概念的认识 1、交互(interactive) 定义一: 交互原本是一个计算机术语。 指系统接收来自终端的输入,进行处理,并把结果返回到终 端的过程,也即人一机对话。 交互是计算机赖以工作的基础,没有交互,计算机便无法完 成哪怕是最基本的工作。 交互性成了计算机区别于其它媒体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但是并非只有使用了计算机才可以实现交互。 实际上,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交互是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信息 交流,因而在各种形态的教学活动中都存在着交互,交互其实是教 1 / 8

学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只是在不同的教学形态中,交互所呈现的方式和特征有较大的差别而已。 (蔡宪, 2019)定义二: 交互,即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上课初,让学员相互认识、熟悉是交互,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员进行讨论探究也是交互。 实际上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法、研讨法、情境模拟等都贯穿了交互式教学的指导思想。 (王淑卿,2019)2、交互式学习(interactive learning/interactive study) 定义一: 交互式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完成由乐学、好学到会学、学会的转变。 (毛霞,陈健, 2003)定义二: 所谓交互式学习, 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 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式学习方式。 (应用多媒体课件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梁红, 吴继耘,何立乾, 2005 年 ) 定义三:交互式学习是一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态的(以言语为主的)交互,在交互式的关系当中,对参与的学习者双方起到作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

浅谈我院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创新 众所周知,我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保险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以服务保险业为办学理念。向保险行业和区域现代服务业工作一线,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了我院人才培养的方针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强调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进一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很显然,“单向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再加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学生生源和就业率的考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纷纷被各大高校提上日程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作为保院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思考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我院现行的主体教学模式是什么?该教学模式下到底培养了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为适应保险业及区域现代化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我院摒弃了传统的“单向满堂灌”式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富有学院办学特色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2+1”教学模式为主体模式。“2+1”教学模式即学校用两年时间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用一年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校外实践,让学生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通过一年的校外实践工作和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2+1”教学模式下,学生究竟有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加强呢? 首先,理论知识方面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无论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实践作业,都需要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两年的课程教学中,基础类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

其次,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又一项重要能力。学习、工作和社会人际交往等均需要语言表达能力。社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现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师灵活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方式下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如:一些老师的采用的问答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以及老师和学生交换角色教学等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交际与沟通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存在于社会的任何角落,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际和沟通的能力,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在课本上是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因此,学院安排的“+1”的校外实践,旨在让学生大胆地把握各种交流机会,到各种实战场合和环境中去培养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 第四,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对学生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尽管校内实验类课程和实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但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的,“+1”的校外实践,正好让学生们亲临动手现场,找到了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的机会,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育的空白和盲点。 第五,适应环境能力;大学生毕业之后都面临着找工作,加上现代社会工作的流动性很大,所以,适应环境的能力显得相当的重要。“+1”模式下,学生基本上都在比较艰苦、真枪实炮的环境下实践,这为培养学生毕业后适应环境能力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竞争能力、就业能力等也在某些程度上得到了锻炼。但从社会这个大熔炉的要求来看,单单具备以上能力还是不够的。

建筑史历年试题

1992 一、名词解释 1、营造法式 2、明柎 3、落地罩 4、 5、一颗印住宅 6、古典煮式 7、尖券 8、巴洛克建筑 9、城市居住单元 二、绘图比较 1、喇嘛塔与金刚宝座塔 三、简述特点 1、太原晋祠圣母殿平面特点 2、山西应县木塔结构特点 3、北京颐和园布局特点 4、试述欧洲“功能纹”制作特点 5、“象纹”制作手法 四、明清两代主要砖石建筑的成就展现在哪些方面 五、中国近代建筑如何受西方建筑的影响 六、简述“有机建筑”制作特征 1993 一、比较 1、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 2、《营造法式》与《建筑十书》 3、折衷主义与浪漫主义

4、唐长安与汴梁(开封城) 二、分析 1、拉萨布达拉宫 2、巴黎圣母院 3、贝聿铭创作思想 4、南京中山陵 三、绘图注释 1、罗马万神庙剖面 2、独乐寺观音阁剖面 3、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平面 4、北京天坛祈年殿立面 四、看法 1、你对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的看法 2、你认为中国传统建筑哪些西方可以学习1994 一、说明特点 1、唐代长安城 2、苏州拙政园 3、中山陵 4、泰吉玛哈尔陵 5、流水别墅 二、绘图 1、悉尼歌剧院造型 2、古希腊雅典卫城总平面 3、巴黎圣母院立面 4、宋代屋顶举折图 5、北京天安门立面 三、问答

1、佛光寺大殿室内艺术空间处理 2、文丘里R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介绍 3、中西古代建筑文化的比较 1995 一、基础理论 1、简述建筑起源 2、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原理是什么 3、绘一汉代明器,说明汉代建筑风格 4、绘一哥特式建筑,说明哥特式建筑风格 5、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 二、实际只是问题 1、为什么要保护古建筑 2、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用石有哪几种 3、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建造年代、高度、结构特点及设计者 4、简述中国古建筑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5、从圆明园的兴毁谈自己的感想 三、综合分析 1、举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实例(绘图),论述其建筑理论及主要观点 2、从元大都至明清北京故宫的发展过程,分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发展变化 3、绘图分析南京中山陵的创作思想,兼论中国近代建筑的主要思潮 1996 一、基本概念 1、中国古建筑群体布景原则是什么 2、举例说明中国古建筑的移柱法与减柱法 3、什么是巴西利卡建筑 4、巴洛克风格特点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