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肖明翰

内容提要 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

、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自18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之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它的创作,许多第一流的作家也对它充满兴趣,他们或者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哥特式作品,或者将哥特文学的手法大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本文首先对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起源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进而概括了哥特小说创作的一般性特征,即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等内容,常有鬼怪神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出现。这些作品中常常笼罩着神秘、阴森、恐怖的气氛,充满悬念,具有独特的艺术震撼力。本文进一步指出,哥特小说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传统,被称为

“黑色浪漫主义”,其美学基础是审美上的“壮美”,而其心理基础则是人内心中的恐惧感。哥特小说中的许多优秀之作致力于揭示社会罪恶和人性深处的黑暗面,并进行深刻的道德探索。哥特小说的产生及其整个发展同英美二百多年来的社会、宗教、文化背景及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哥特小说 黑色浪漫主义 壮美 恐惧感 道德探索

尽管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

怖的故事,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G 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据笔者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到2000年9

月为止,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其中1970年以后为126部,仅90年代就达59部,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哥特”(G oth )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从公元3世纪

?

09?

起,条顿人不断涌向南欧,在这场改变欧洲历史的民族大迁徒中,骠悍的哥特人是同罗马人作战的主力。经过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征战,条顿民族终于在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而哥特人也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南部以及北非建立了许多王国。然而同历史上许多征服了先进文明的民族一样,哥特人也被迅速同化,很快失去其民族性,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后,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他们所遗留下来的,主要是一部由巫尔费拉斯(Ulfilas,一位哥特人主教,死于383年)所翻译、现在已经残缺不全的哥特文《圣经》。

但哥特人的英勇善战在南欧人特别是意大利人心目中留下的创伤和既怕又恨的复杂心情并没有随之消失。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多年后,意大利人法萨里(Vasari,1511-1574)在历史的封尘中又找出哥特一词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在12世纪至16世纪期间盛行于欧洲,主要体现于教堂和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建筑。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等,在那些崇尚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的绝妙象征。用那个毁灭了古罗马的“野蛮”、“凶狠”、“嗜杀成性”的部落的名字来指称这种建筑风格真是再适合不过。这样,在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到18世纪中后期,哥特一词又成为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这种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者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发生在过去,特别是中世纪;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出现;小说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这种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哥特小说,因其开山之作、贺拉斯?瓦尔普(H orace Walpole,1717 -1797)的《奥特龙多堡》(The Castle o f Otranto,1764)的副标题为“一个哥特故事”(A G othic Story)。

瓦尔普出身显贵,其父罗伯特?瓦尔普爵士乃辉格党领袖,于1721年当选首相,连任达21年之久。瓦尔普本人后来也当选国会议员,并受封为伯爵。他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曾就读于著名的伊顿学院,专攻古希腊罗马人文典籍,深受古典文化熏陶。尽管他对罗马文明景仰有加,但他对当时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占统治地位的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过分强调理性、忽视想像、贬低情感、斥责神秘和超自然现象的极端倾向并不苟同。他对古建筑颇有研究,对哥特风格更是情有独钟。哥特建筑乃中世纪人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美学趣味之物化。在这些古老建筑或者废墟面前,瓦尔普感到一种超验的神秘,一种跨越时空的永恒。他甚至将自己的住所“草莓山庄园”也改造为哥特式建筑。在西方建筑史上,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成为西方建筑史上“哥特复兴”的开始。

但瓦尔普最突出的成就仍是小说《奥特龙多堡》,这部作品成了哥特小说的奠基之作。故事发生在中世纪,地点是意大利南部一座古城堡。小说主要写曼弗雷德家族的败落。这个家庭的祖先曾篡夺了城堡,因此有预言称该家族将败落,合法主人将出现。曼弗雷德家庭的历代子孙为此都生活在预言的阴影之中。在小说里,曼弗雷德惟一的儿子在举行婚礼这天被一个巨大的头盔掉下压死。为了保住家族的财产和延续后代,曼弗

?

1

9

?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雷德抛弃不能再生育的妻子,竟然试图娶儿

子的未婚妻为妻。为此目的,他不惜采取任何手段,甚至误杀了女儿,最后落得家破人亡。小说的气氛阴森恐怖,情节扣人心弦,并且还有神秘的预言以及盔甲抖动、肖像叹气等超自然现象。《奥特龙多堡》从时间、地点、主题、情节、人物类型到艺术手法都为哥特小说特别是早期的哥特小说确立了基本模式。

《奥特龙多堡》的巨大成功使许多作家竞相效法。到18世纪90年代,随着安?拉德克利夫(Ann Radcliffe )的《乌多芙堡之谜》(The Mysteries o f Udolpho ,1794)和《意大利人》(The Italian ,1979)、马修?刘易斯(Matthew Lewis )的《修道士》(The Monk ,1796)以及其它许多引起轰动的作品相继问

世,哥特小说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在英国逐渐定型,而且还影响了其它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的文学创作。

二百多年来,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哥特文学的创作,许多第一流的诗人和作家,如英国的司各特、柯尔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康拉德、戈尔丁和美国的布朗、华盛顿?欧文、爱伦?坡、霍桑、马克?吐温、詹姆斯、福克纳、奥康纳、托妮?莫里森等人,或直接创作过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或将其手法大量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并且使哥特小说得以从通俗小说这一文学领域的“边缘地位”进入文学发展的中心和主流,从而在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

亨利?詹姆斯曾说过,需要大量的社会和文化沃土才能哺育出一支文学之花。哥特小说能产生于英国并在英语文学中繁荣和发展,自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虽然哥特小说与哥特人毫无关系,但日尔曼民族(即条顿民族)中流传的极为丰富的民间传说是哥

特小说的一个重要源头。这些传说之不仅为哥特小说提供了素材和创作灵感,而且造就了产生和接受哥特小说的“心态”(mentali 2ty )。在民族大迁徒中征服了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2撒克逊人和哥特人同属条顿部落,他们在北欧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在长达数百年的民族迁徒及无休止的征战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传说,其中许多都以他们的英雄同具有超自然力的“妖怪”(m onsters )之间惊险恐怖的斗争为内容。古英语时期的英雄史诗《贝奥武甫》(Beowulf )和一些中世纪浪漫故事就产生于这样的传说。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正因为英国人和德国人同是条顿民族后裔,所以,虽然法国离英国最近,但受英国哥特小说影响最大的却是德国,英国哥特小说特别是拉德克利夫的作品在德国极受欢迎。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德国出现了哥特小说大繁荣的局面,甚至大量牧师也参与哥特故事的写作,成了哥特故事作家中人数最多的一群,约占百分

之二十二。①

这些哥特作品大量取材于日尔曼民间故事,如有关浮士德的传说。德国哥特小说反过来又影响了英美作家如司各特、刘易斯、华盛顿?欧文、爱伦?坡等人,刘易斯还把浮士德用灵魂同魔鬼做交易这一母题

用于《修道士》中。浮士德成了哥特小说中的原型人物,而“浮士德式交易”至今仍是哥特小说最突出的主题之一。

哥特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源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戏剧在中世纪主要是演绎《圣经》故事,宣扬基督教教义和道德。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在人文主义思想和古典戏剧的影响下迅速世俗化。在欧洲其它主要国家,当时最有影响的是古希腊悲剧,然而在英国最受欢迎的却是古罗马作家塞内加那些充满暴力、复仇与凶杀内容的剧作。英国人之所以更倾向于接受塞内加,多半与上文提到的那种“心态”有关。在塞内加的影

?

29?外国文学评论 N o.2,2001

响下,英国第一批有影响的世俗剧作家即所谓“大学才子”创作了许多“复仇剧”,其中充斥着阴谋、暴力和凶杀,甚至还有鬼魂出没,最有名的是托玛斯?基德(Thomas K yd)的《西班牙悲剧》(The Spanish Trage2 dy,1580)。英国戏剧的这一重要特点在莎士比亚等人以及詹姆斯一世时期的悲剧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对后世英国文学尤其是哥特小说的出现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另外,《圣经》和基督教传说,特别是关于地狱的传说,也是哥特小说的重要源泉。为了使广大信徒能直接阅读或者至少能听懂“上帝的教导”,开始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把《圣经》从拉丁文翻译成各民族的语言。而《圣经》里就有许多极为恐怖的场面,如上帝用“硫磺与火”毁灭堕落的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的故事。②特别是《启示录》,它涉及天使同撒旦的战争,人世间的屠杀、瘟疫、灾难和饥荒,以及大量神秘的征兆,极力渲染末日审判的恐怖。《启示录》因其生动的语言、奇异的想像、丰富的象征、鲜明的意象和震感人心的气势,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弥尔顿的《失落园》到今天的许多恐怖电影都直接取材于《启示录》或受到它的启示。另外,哥特小说中的许多典型人物类型,比如魔鬼、恶棍英雄、“流浪的犹太人”等,都能在《圣经》中找到他们的原型(撒旦、该隐等);而兄弟相残、夺人之妻、仇杀、强奸、乱伦、同性恋等等哥特小说中的通常主题,也无不在《圣经》中反复出现;至于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善恶之间永恒的冲突,那就更是一部《圣经》从头到尾的主线。下文我们将谈到,哥特小说的美学基础是“壮美”(the sub2 lime),而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壮美形象就是上帝本人,而第一个壮美行动或场面就是他创造世界。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哥特小说产生于18世纪还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浪漫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挑战。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得到空前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与人文主义结盟,摧毁了罗马天主教的一统天下,然而人文主义的大发展却反过来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并且使以上帝为中心的传统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处于解体之中。到18世纪,欧洲进入理性时代,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热情讴歌、宏扬人的理性。为了强调理性至高无上,一切有可能削弱、威胁或者颠覆理性的因素,如情感、想像、直觉以及神秘和超自然现象,都遭到反对、忽视和压抑。在文学艺术领域,以启蒙哲学为理论基础的新古典主义强调的是教育功能,而不是愉悦作用,是道德训诲,而不是感情抒发;它的美学原则是明晰、简单、平衡、和谐,反对复杂、隐晦、奇异和极端。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理性主义反对极端,它其实已经把自己推向了极端,而且正是因为它走向了极端,它反而促成了它的对立面的发展,理性主义所遭到的强有力挑战突出地表现在文化艺术上。即使在理性主义最盛行的时期,文学艺术中都一直存在着对理性至上的新古典主义的颠覆因素。浪漫主义时代的先驱、自然诗人(nature po2 ets)和墓园派(the G raveyard School)诗人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他们尽情发挥想像,抒发感情,表现超自然现象和探讨神秘体验。在建筑艺术方面,虽然自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建筑就成了中世纪的“黑暗”、“野蛮”与“落后”的象征,但一直有学者对此抱有不同看法。理查德?胡尔德反对用古典原则来衡量哥特风格。他在1762年指出:“当建筑学家用古希腊的原则来检验哥特建筑时,他所发现的只是畸形怪状。但哥特建筑艺术自有其原则,如果用它的原则来检验,我们

?

3

9

?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就能看到它的优点,就如同古希腊建筑有其

优点一样。”③

在美学理论上,同古典主义奉行的以“秀美”(the beautiful )为基础的美学原则不一样,哥特艺术的美学基础是产生超验感受的“壮美”(the sublime )。而恰恰是在18世纪,对壮美的探讨最为积极,也最有成效,④其中伯克(Edmund Burke )的论著《关于壮美和秀美概念的哲学探讨》(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Our Ideas o f the Sub 2lime and the Beautif ul ,1757)至今仍然是这方面最具影响的著作。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哥特小说应运而生并大受欢迎,因为它为“英国文化带来了它所急迫需要的激情、活力和宏大的

精神”。⑤

但哥特小说真正产生重大影响并且作为一种小说体裁而最终确立,却是在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18世纪90年代也许是哥特小说史上最重要的10年,被一些文学史家称之为“哥特十年”(“G othic

decade ”

)。在这十年里,不仅英国出版了大量哥特小说,其中包括拉德克利夫和刘易斯

那些影响深远的杰作,而且在其它一些欧美国家也形成了哥特小说创作的高潮。哥特小说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繁荣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法国大革命,尤其是充满血腥的雅各宾专政。这场摧毁了现存秩序,把恐怖同自由、平等的观念一起带到了欧洲每一个角落的大革命,正如伯克所说,对许多人而言,那本身就是“一个哥特故事”。法国著名作家戴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 )曾在1800年指出,哥特小说是“全欧洲所感受到的革命震撼必然结

出的果实”。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哥特小说是在欧洲处于深刻历史变革时期,对已走向极端的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逆反。它创造极端的情形和场景,致力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探索神秘体验,强调情感、想像、直觉

以及人身上其它各种非理性的因素。这其实就是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席卷欧美的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浪漫主义流派开始兴起的18世纪中期,并繁荣于浪漫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哥特小说是浪漫主义运动中的一个特殊流派,评论家们称之为“黑色浪漫主义”(dark romanticism )。所谓的“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情节上,它浓墨重彩地渲染暴力与恐怖;在主题上,它不像一般浪漫主义那样从正面表达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而主要是通过揭示社会、政治、宗教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来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道德上的探索。这两点也正是哥特小说最重要的特点。哥特小说一产生就大受欢迎,当然还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那就是它能激起恐惧这种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美国现代著名哥特小说作家洛伏克拉夫特(H.P.Lovecraft )

说:“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

在阅读哥特故事时,我们既能在幻觉中置身险境,但又从心底知道危险不会真的降临在自己身上,这时,我们就能感到强烈的愉悦。

伯克在讨论壮美时曾谈到人类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并且把壮美同恐惧联系起来。他把美分为秀美和壮美。一般来说,秀美的事物小巧、精致、和谐,并且为人们所熟悉,它们在观赏者心中所引起的是甜蜜、温馨、热爱、安全的愉悦和激动。与之相对,当面对峻峭高山、亘古荒原、滚滚大河、莽莽林海、雷鸣电闪或者古老废墟时,我们似乎体验到一种神秘的超验力量,心中不由充满敬畏甚至恐惧。

世界上第一部讨论壮美的专著,朗吉努斯(Longinus )的《论壮美》(On Sublimity ),尽管被发现时已残缺不全,约三分之一佚失,它仍然对18世纪欧洲的美学思想包括

?

49?外国文学评论 N o.2,2001

康德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对哥特小说的产生、发展乃至为公众所接受,也起了很大作用。作者在书中除了主要以古希腊哲学和文学作为基础和例子来进行阐述外,还特别指出,《创世记》里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要有地’,就有了地”,⑧是极为壮美的场面。其实,在《圣经》里,另外还有许多能在人们心里引起敬畏与恐惧的壮美场面,比如大洪水、上帝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上帝在雷鸣闪电中降临西夸山、耶稣死亡、末日审判等等。仔细研究这些场面,我们会发现,它们全都有关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的冲突。从基督教的观点看,这种冲突归根结底是上帝与魔鬼之间永恒的冲突。而这种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上帝与魔鬼的冲突正是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它贯穿了哥特小说发展的整个历史。

与此有关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那就是,哥特小说在英美和德国这样一些国家最繁荣、成就最高,而这些国家恰恰是最主要的新教国家,其中英美更是长期为清教主义(Puritanism)所统治。清教主义可以说是基督教里的原教旨主义,是新教的一个比较极端的重要流派。清教徒信奉加尔文主义,把《圣经》里的每一个字都看成上帝的话。他们宣扬“原罪说”,强调人性的堕落,坚信命定论,认为人只有靠上帝的恩赐才能获救。他们把一切都看作是善与恶的冲突,是上帝与魔鬼之间永恒斗争的体现。他们以十字军骑士般的狂热,替天行道,把一切不符合清教信仰、清教道德的东西统统看作是邪恶而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许多天主教徒和各种男“巫”女“巫”因此惨遭迫害,被处以极刑。当然,天主教同样也对清教徒残酷镇压。清教徒同天主教以及一切与清教信仰、清教道德相悖的东西进行的激烈而且常常是血腥的斗争本身就可以说是一个在上帝

的旗帜下演出的“哥特故事”。这就是为什么竭力渲染恐怖气氛、深入进行道德表现和道德探索的哥特小说在英美德等国特别繁荣的根本原因。

尽管在哥特小说兴起之时,这样的迫害已经成为过去,但其影响仍然十分明显。早期的许多哥特小说,比如前面提到的《奥特龙多堡》、《乌多芙堡之谜》、《意大利人》、《修道士》以及爱伦?坡的名作《陷阱与钟摆》等等,都是以意大利、西班牙或者法国南部这样的天主教国度为背景,而且大都是暴露天主教及其教士的邪恶。同样,“清巫”事件也被广泛写进哥特小说,以表现善与恶的斗争,或进行道德探索和道德反思。这在美国文学中特别突出,尤其是1692年在塞勒姆(Salem)发生的大规模残酷迫害女巫的事件,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刺激着文学家们的艺术想像力,从约翰?尼尔(John Neal)、霍桑到现代剧作家阿瑟?米勒和当代作家斯蒂芬?金(Stephen K ing),都曾以塞勒姆事件为素材创作出气氛恐怖、寓意深刻的作品。

虽然哥特小说在不断发展,但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却几乎没有改变。前面已经提到,哥特小说的产生是对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逆反,并且它也是在同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冲突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一开始就具有边缘性、挑战性和颠覆性,尽管它后来也不时进入中心,与各时期的主流文学相结合,但它本质上的边缘性和颠覆性却并没有因此而真正改变。这是由它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由于强调刺激和趣味,从总体上看,哥特小说主要是一种通俗文学、大众文学,同占主流地位的“精英文学”总保持相当距离。第二,由于它的“黑色”性质,哥特小说主要通过突出表现暴力和堕落来强有力地揭示社会罪恶和探索人性中的阴暗,它自然就对以维护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体系为目的的主流意

?

5

9

?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识形态和主流文学构成颠覆的危险。

哥特小说在18世纪所特有的颠覆性,前面已经讲过。到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浪漫主义成了文学的主流,哥特小说也进入了最繁荣的时期,几乎所有主要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如布莱克、柯尔律治、拜伦、雪莱、济慈、司各特、奥斯丁等,都创作过哥特故事或者使用哥特手法,推动了哥特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但这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作为浪漫主义流派一部分的哥特小说所特有的颠覆性质。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讲,所有的浪漫主义者都是现实的叛逆者,但主流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在于理想化,而哥特小说却意不在此。尽管哥特小说中也有一些理想化人物,而且也在间接表达理想的价值观念,但其重点从来就是暴露罪恶与黑暗。正是因为这种“黑色”性质,再加上浪漫主义的叛逆精神,因而在浪漫主义时代,最典型的“哥特”人物是“恶棍英雄”(villain 2he 2ro ),即所谓“拜伦式英雄”。他集善恶于一身,具有超常意志和力量,同压抑人性、束缚个性的社会体制势不两立,因而是性格孤傲的叛逆式边缘人物。其代表人物是拜伦塑造的曼弗雷德。后来尼采提出的“超人”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了这种人物形象的影响。

当然,这种人物形象并不是拜伦或者其他哥特小说家所独创。英国文学中早就有塑造这种人物形象的传统,比如马洛的浮士德和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就是这样的例子。不过这方面最著名的艺术形象要算弥尔顿在《失落园》的前几章里塑造的撒旦这个不屈不挠的叛逆者,他受到从布莱克到拜伦等许多浪漫主义文学家的高度赞扬。除了曼弗雷德,其它许多哥特作品中的“恶棍英雄”的塑造也深受其影响,其中玛丽?雪莱的名著《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1818)也许受《失落园》的影响最深。这部小说的卷首引

语就出自《失落园》:“造物主啊,难道我曾要求你Π用泥土把我造成人吗?难道我Π曾恳

求你把我从黑暗中提升出来?”⑨

这是亚当在面临被赶出伊甸园(也就是被赶出“主流社会”

)并将遭受死亡的处罚时,胆敢对创造他的上帝发出的抱怨。弗兰肯斯坦不负责任地创造出一个“怪物”,又不负责任地抛弃了他。亚当的话正好表达出他对弗兰肯斯坦的抱怨。正如美国著名评论家H.布鲁姆所指出的:“《弗兰肯斯坦》的中心是维多克?弗兰肯斯坦同其怪物之间相互仇恨的关

系。”⑩这种相互仇恨的关系之根源就是弗兰肯斯坦的不负责任,而责任正是道德的基础。这部哥特文学的代表作不仅像其他浪漫主义作品那样揭露了造成人的堕落的各种根源,而且还进一步从道德上批评了浪漫主义者们关于创造完美的新人类的理想以及作者的丈夫诗人雪莱所宣扬的普罗米修斯式英雄的观点。

在维多利亚时代,现实主义在文学中成为主导,同整个浪漫主义流派一样,哥特小说的地位也大为下降。但哥特文学并没有消亡,它仍然作为通俗小说拥有大量读者,而且现实主义作家们也没有拒绝使用哥特小说手法,在他们手中,哥特手法正好有助于他们揭露社会罪恶,批判社会现实。如约翰?贝利所说,狄更斯等现实主义作家把“哥特恐怖小说体裁同社会谴责小说体裁结合起

来”。 λ?这种结合在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远大前程》、《荒凉山庄》、《双城记》、《艰难时世》等作品中都十分成功。在这些作家笔下,哥特故事的背景往往从遥远的过去和古老的城堡搬到了现实中的工业化大都市,伦敦东区肮脏狭窄的街道、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无孔不入的犯罪活动、下层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以及他们的悲惨生活,在这些作家眼里,都具有明显的“哥特色彩”。于是,哥特小说那种强烈的震撼力量正好能

?

69?外国文学评论 N o.2,2001

极大地增强他们的社会批判。因此在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相当程度上的社会化和现实化。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主要作家中,勃朗特姐妹不仅创作出最具哥特色彩的小说,而且也最突出地运用哥特手法来进行道德探索,挑战维多利亚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自17世纪清教革命以来,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最保守的时期,这期间,宗教势力大为增强,清教道德观念主宰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一个严重的结果是,妇女的地位空前降低。小说《简?爱》里被禁锢在阁楼上的“疯女人”成了人性受到压抑的维多利亚妇女的象征,而主人公简?爱则是妇女追求人格独立和个人价值的代表人物。《呼啸山庄》可以说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杰作中哥特色彩最强烈的作品,它把人物放到极端的环境中来对感情与理智、人性与道德之间的冲突进行了深入的表现和探索。

19世纪2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发展的中心似乎移到了美国。哥特小说能在美国迅速繁荣、持续发展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根源。首先,不仅历经艰险来到美洲的早期移民经常挣扎于饥饿、寒冷、瘟疫和死亡的威胁之中,而且一部美国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在一个陌生而危险的环境中不断探险、冲突和征服的历史。其次,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小说兴起之时正是哥特小说在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最繁荣的时期。美国第一位有影响的作家查尔斯?B.布朗(Charles B. Brown)就是在18世纪90年代即所谓“哥特十年”的后期推出了几部阴森恐怖并且充满血腥的作品。同样,第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欧文在司各特和德国哥特小说作家的影响下创作出《睡谷的传说》(The Leg2 end of Sleeping H ollow)等杰作。第三,现实主义不仅迟至19世纪70年代才在美国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从未像在英国那样占据绝对

优势;浪漫主义在美国一直保持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过,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美国历史上和美国文化中极为突出的清教主义传统。美国早期移民的主体是清教徒,他们一到新大陆就建立起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在英国清教革命失败、清教主义势力大为削弱之后,大批清教徒为逃避迫害到了美洲,反而进一步加强了那里的清教势力,以至在17世纪末还发生了前面提到的塞勒姆事件。到了18世纪三四十年代,当理性主义在英国如日中天之时,在美国反而出现了以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为领袖、被称之为“大觉醒”(the G reat Awakening)的清教主义复兴运动。清教徒以极端的狂热谴责人的堕落,用“地狱之火”描绘出“在愤怒的上帝手中的罪人”的可怕处境。 λω一直到20世纪,清教主义仍然在美国特别是在南方继续发展。美国社会和文化中强大的清教主义传统是美国哥特小说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清教主义传统的一个最为深刻的影响是促进了美国文学的道德化和内在化。它促使作家对人性、人的内心、人的灵魂进行探索。即使那些批判清教主义的作品也同样反映出清教主义在这方面的深刻影响,对清教主义狂热的讽刺和批判早在布朗的第一部重要小说也可以说是美国的第一部哥特小说《韦兰》(Weiland,1798)中就是最基本的主题。在小说中,作者着重表现了宗教狂热对人的心灵的毒害及其灾难性后果。尽管小说气氛恐怖,场面血腥,但造成韦兰杀掉全家并最后自杀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有什么超自然的外力在作祟,而是因为他的宗教狂热使他错误地解读了他听到的奇怪声音。如果我们把《韦兰》同18世纪的英国哥特小说相比,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别。虽然几乎所有的哥特小说都十分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恐惧,但在英国作品中,这种

?

7

9

?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恐惧主要是由外在的恐怖事物或环境所引

起,而在《韦兰》里却相反,恐怖植根于人物的内心。由此可见,美国哥特小说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19世纪3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在英国日益社会化、现实化,而在美国却日趋内在化、心理化。

使哥特小说朝内在化方面发展最突出的作家是爱伦?坡。坡是一个唯美主义者,极为重视作品的“整体效果”。他那些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大都短小紧凑,结构严谨,情节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整体效果十分突出。《厄歇尔家的崩溃》、《泄密的心》、《黑猫》、《红死魔的面具》、《活埋》、《陷坑与钟摆》、《雅蒙忒拉多葡萄酒》等许多故事全是典范之作。但在哥特小说的发展上,他更为重要的贡献是把道德探索同心理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曾说,他作品中的恐怖是“心灵的恐怖”。他把人物放到他所创造的特殊环境之中,利用恐惧的特殊力量,打破社会为人铸造的外壳,以便能进入到人的灵魂深处,揭示人最隐秘的内心世界,展现人最原始的本能和最基本的需求,暴露平常连他自己都不愿或不敢面对的丑恶,并且从不同的方面探索善与恶的冲突。这方面最突出的作品当数《威廉?威尔逊》,它是19世纪以描写“异己”(double )形象来深入表现和探索人物灵魂深处的善恶冲突、心理变态和人格分裂的故事中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一篇,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斯蒂文森、王尔德、陀思妥耶夫斯基、康拉德等人都先后创作了类似的作品。

另一个把心理探索同道德探索绝妙地结合在一起、深入表现善恶冲突的杰出作家是霍桑。他所受的清教主义影响远超过坡,因此在道德探索、在对清教主义的表现和批判方面,他也比坡更为直接和普遍。同时,正因为他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他对清教主义的态度也十分矛盾。在《好人布朗》、《牧师

的黑面纱》、《七个尖顶的宅邸》、《大理石牧

神》、《艾丽丝?多恩的申诉》等许多哥特色彩浓厚的故事里,如同在其代表作《红字》里一样,他既像清教徒一样深入到灵魂深处去揭示人身上普遍存在的为恶倾向,同时还揭露清教专政时代的黑暗,批判清教主义对人性的摧残。他认为最严重的罪孽是“对人心的践踏”。除了爱伦?坡和霍桑外,麦尔维尔、詹姆斯、梅尔、福克纳等都是美国文学中这一传统的代表人物。

19世纪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

别是英国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哥特小说也获得了新的繁荣,其状况与一百年前极为相似。新一代作家如斯蒂文森、王尔德、威尔斯、康拉德、斯托克、福斯特等人创作了《杰基尔博士和海德先生》、《多里安?格雷的肖像》、《莫罗博士之岛》、《德拉库拉》、《黑暗的心》等许多佳作,对哥特式小说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这时期的哥特式小说除了在传统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继续发展外,还出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新特点,那就是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揭露和批判。威尔斯的《莫罗博士之岛》(1896)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莫罗博士与雪莱夫人笔下的弗兰肯斯坦相似,他们都像浮士德一样想通过知识追求神一般的力量,都试图制造出新人类。不同的是,弗兰肯斯坦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想制造出他理想中那种完美无缺的人;而莫罗却是一个帝国主义者,他想制造出会心甘情愿供其驱使的奴隶,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帝国。然而他却为自己的野心所毁灭,最终死在他制造出来的“人”手里。

在批判帝国主义方面,康拉德的小说特别突出。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揭露了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侵略、压迫和掠夺。不过在他看来,深受其害的还不仅仅是殖民地人民,同时也是那些在海外进行压迫和掠夺的

?

89?外国文学评论 N o.2,2001

帝国主义者的人性。因此他的小说还着重描写了帝国主义者因自己的贪欲和权力欲而堕落的故事。《黑暗的心》(1902)的主人公在临死前终于认识到,非洲丛林里的恐怖根源于帝国主义的掠夺,根源于他自己那堕落的灵魂。他那颗“黑暗的心”才是非洲丛林里摧毁一切的黑暗的罪恶渊薮。

20世纪20年代之后,由于受现代主义文学的冲击,哥特小说在英国的地位下降,但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没落和大众文化地位的上升,又出现了一些主题严肃、艺术成就较高的哥特小说,如大卫?林赛、梅尔文?皮克、大卫?斯托里等人的作品。把哥特手法运用于对人性进行深刻探索的最成功杰作要算诺贝尔奖获得者戈尔丁(William G olding)的《蝇王》(1954)。这是一部深受清教主义影响的寓言式作品。它通过一个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面,描写了一群流落到孤岛上的孩子在失去文明的规范和道德的指引之后,如何一步步堕落并展示出原始的凶残本性。

在20世纪,哥特小说在美国远比在英国繁荣。不同流派的作家如福克纳、纳博科夫、约翰?霍克斯、托玛斯?品钦、托妮?莫里森、H.P.洛夫克拉伏特、斯蒂芬?金、托玛斯?哈里斯、安妮?赖斯等都大量使用哥特手法或者创作哥特小说。特别是在美国南方,哥特传统成为南方文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南方独特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也使南方的哥特小说带上了鲜明的色彩。由于南方的庄园制度、清教文化特别是血腥的奴隶制以及在南方人看来是一场大灾难的南北战争,南方具有哥特小说发展的肥沃土壤。南方文学中的哥特传统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边疆故事和奴隶故事。南方文学的主流要算庄园小说,而南方的第一部庄园小说、肯尼迪(John P.K ennedy)的《麻雀仓房》(Swallow Barn,1832),就有浓厚的哥特色彩。随后爱伦?坡和马克?吐温也对南方哥特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不过,南方哥特小说的真正繁荣开始于南方文艺复兴。

在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福克纳等一批南方作家抛弃了南方文学粉饰南方社会和历史的传统,有史以来第一次正视南方现实,深入揭示南方社会和历史中的罪恶,特别是奴隶制、种族主义和清教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和践踏。他们的作品表明,这些罪恶如此令人震惊,以至“非哥特手法不足以表现南方的现实”。 λξ在南方作家中,福克纳不仅成就最高,而且在使用哥特手法方面也堪称典范。从著名短篇《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到《我弥留之际》、《圣殿》、《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坟墓的闯入者》等饮誉世界的长篇杰作,都大量运用了哥特手法。福克纳的成就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南方文学。赖特(Richard Wright)、麦卡勒斯(Cars on McCull2 ers)、卡波特(Truman Capote)、珀迪(James Purdy)、奥康纳(Flannery O’C onnor)、莫里森、赖斯(Anne Rice)等后继者进一步发展了特点鲜明的南方哥特小说传统。

这里特别要提到南方黑人作家,他们把哥特手法作为谴责和批判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强有力的方式。赖特的著名小说《土生子》(Native Son,1940)是第一部具有全国影响的黑人小说。作者运用哥特式恐怖来表现种族主义造成的可怕后果,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中的激进派别的出现。莫里森是艺术上更为成功的作家,她的代表作《宝贝儿》(Beloved,1987)也许是《押沙龙,押沙龙!》之后最出色的南方小说。它通过血腥的场面、神秘的气氛、闹鬼的房屋和惊险曲折的情节再现了南方噩梦般的奴隶制历史和对黑人造成的伤害。

与其他南方作家致力于表现南方社会和历史不同,赖斯更注重探索现代社会里人的

?

9

9

?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异化。不过她作品中的主人公不是人,而是

吸血鬼。哥特小说中一直就有描写吸血鬼的传统。拜伦在《吸血鬼》(Vampyre ,1819)中所写的医生坡里多利(John P olidori )的故事开了有关吸血鬼故事的先河;斯托克(Bram Stoker )于1897年出版的《德拉库拉》(Dracula )则堪称此类题材小说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在20世纪30年代被搬上银幕,获得极大成功。此后,关于吸血鬼的小说和电影层出不穷。赖斯正是这一传统的集大成者,她以《吸血鬼访谈录》(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1976)而一举闻名,随即接连出版了吸血鬼系列小说,十分畅销。她在书中从吸血鬼的独特视觉出发来观察和表现现代世界,指出现代世界和道德堕落的人比吸血鬼更可怕。

美国现当代哥特小说的繁荣除了传统方面的根源外,还与两次世界大战的血腥杀戮、冷战、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心理研究的深入、人的异化空前严重等因素密切相关。有学者指出:“对许多美国作家来说,哥特体裁似乎已经成了表现当代体验的最适当方

式。” λψ除了那些有关幽灵、吸血鬼、复仇、因果报应的故事以传统形式或者结合现当代现实继续发展之外,以病态心理、幻觉、性变态等为根源的恐怖故事也大量出现,而哥特小说与科幻小说的结合更是极为突出的特点。其实科幻小说一开始就同哥特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西方第一部科幻小说,雪莱夫人的《弗兰肯斯坦》就是最著名的哥特小说之一,而爱伦?坡、斯蒂文森、威尔斯等作家的许多科幻故事本身也是哥特故事。从《弗兰肯斯坦》到今天的科幻哥特小说,一个最根本的主题就是人对自己的创造物的恐惧。而在电脑时代和克隆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恐惧更是像噩梦一样压在人们心里,因此许多当代科幻哥特作品都致力于描写人的创造物反过来威胁、控制、残害、毁

灭人自己的故事。同时它们还通过谴责不负责任的科学家或者妄图征服世界的野心家的疯狂行为来表明,缺乏正确的道德原则的指导,科学技术的恶性发展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性后果。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无论哥特小说怎样发展,总的来说,它都没有偏离表现善恶冲突、进行道德探索这一主线,它总是在揭露各种摧残人性、威胁人类或者使人堕落的罪恶。不幸的是,人们对这些罪恶往往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甚至以恶为善,这在当今世界更是如此。所以,当人们问奥康纳,她为什么在作品中那样大量使用哥特手法时,她回答说:“对于那些听觉不灵的人,你得大声叫喊;而对于那些快失明者,你只能把图

画得大大的。”

λζ也就是说,只有借助哥特小说所特有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才能使他们清醒过来,认识到那些罪恶和危险。因此,只要有使人堕落或者践踏人性的罪恶存在,哥特小说就会继续发展。

①⑥ λξ λψ M arie Mulvey 2R oberts ,ed.,The Handbook to

G othic Literature ,New Y ork :New Y ork University Press ,

1998,p.65,p.83,p.9.p.9.

② 《创世纪》,19:24-26.

③ Richard Hurd ,Letters on Chivalry and Roma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3,p.61.

④ 对壮美的理论探讨开始于1674年,这一年法国诗人

和评论家布瓦洛(Nicholas Boileau )将据说是公元1世纪的朗吉努斯(Longinus )的希腊文著作《论壮美》(On Sublimity )译成了法文。

⑤ David Punter ,The Literature o f Terror ,London :Longman ,

1980,p. 6.

⑦ H.P.Lovecraft ,“Supernatural H orror in Liturature ,”in

Cliv Bloom ed.,G othic Horror ,New Y ork :S t M artin πs Press ,1998,p.55.

⑧ Longinus ,On Sublimity ,trans. D. A.Russell ,Ox ford :

Clarendon Press ,1965,p.12。此处对《圣经》的引

述并不准确,其实中世纪作家对《圣经》的引述经常不准确。

⑨ 弥尔顿《失乐园》第10章,第743-745行。译文参

?

001?外国文学评论 N o.2,2001

考了朱维之译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⑩ Harold Bloom,“lntroduction,”in Bloom,ed.,Mary Shellyπs Frankenstein,Broomall,PA:Chelsea H ouse Pub2 lishers,1996,p. 5.

λ? John Bayley,“Oliver Twist:‘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in Dickens and Twentieth Century,eds.John G ross and

G abriel Pars on,London:1962,p.64.

λω Jonathan Edwards,“S 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 od,”in Nina Baym et al.,ed.,The Norton Anthology

o f American Literature,2th ed.,New Y ork:N orton&

C om pany,1985,p.345.

λξ Flannery OπC onnor,Mystery and Manners,ed.Sally Fitzgerald,New Y ork:Farrar,S trauss&Firous,1969,

p.34.

[作者简介]肖明翰,1951年生,1977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后赴美国俄亥俄大学英文系学习,分别于1984年和1989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近期主要学术成果为专著《骚动的灵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责任编辑:王纪宴

很多的印度,很多的印度文学

印度文学的历史是不连贯的,它的语言、文化、宗教传统是复杂多样的。其古代文学与神话、宗教典籍融为一体,现代文学伴随着英国的殖民统治又与西方传统复杂地绞合在一起,因此,印度文学历来被看成是一个无所不容的怪物。S.盘迦(Sharmishtha Panja)近来出版了一本名为《很多的印度,很多的印度文学》的文集(可参阅德里《印度文学》杂志2000年第五期上的书评),收入了16位印度当代最为优秀的诗人、批评家和文学翻译家写的文章,探讨印度文学的多样性。

近二十年来,印度文学批评家致力于对印度文学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和分析,企图对印度文学作出全面的、整体的认知,S isir.K.Das一直致力于多卷本综合性印度文学史的写作,K.M.G eorge也早在1985年就出版了二卷本《比较印度文学史》, Nam war S ingh也出版了《探索别的传统》、《历史与批评》等著作,竭力主张对印度文学尤其是20世纪印度文学进行综合研究,U.R.Anantha Murthy、K apil K apoor、Harish T rivedi和G.N.Devy也都是这方面的文学批评大家。盘迦在此书序言性质的文章《存在着一个印度文学吗?》中归纳了上述几位批评家的观点,重新点出了印度文学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这个症结性的问题。盘迦意图在这个老问题上有一个新的突破或者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她把问题的争论引到了批评方法学问题上来了。她认为,印度大

学里目前盛行的文本理论或是文化批评理论产生于西方都市文化环境之中,而对印度文学来说,对文学地域性质的强调则是批评的关键所在。文集中的文章涉及到的作家基本上都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的色彩(以各地方语言为主要特征),如泰戈尔、希里?希里、帕西尔、摩罕?拉盖什等等,这也是印度文学的典型特征。在批评方法上,他们采取的多是新历史主义和新地理主义(New G eographism)的视角。实际上,即使不说新历史主义,就是所谓的新地理主义也是来自西方(主要是后殖世主义理论),因此,盘迦意图以对地域文化的强调来对抗西方都市文化中产生的文学批评理论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文集中的文章并没有什么统一性可言,这一点倒正好与文集着力于探讨印度文学的地域性这样的思路相吻合。如果要寻求共同点的话,作者们倒是比较一致地反对萨尔曼?拉什迪在《印度文学精华?序言》中提出的印度英语文学在成就上远远高于印度其它语言文学的观点,他们对V.S.奈保尔在《黑暗地带》中把印度说成是“死亡、虚无、堕落”的滋生地也大为不满。对文学的地域性和地域文化的强调也是近些年来印度文学研究的一个趋向,这与拉什迪等移民作家倡导的世界主义正好是南辕北辙。

(空草)

?

1

1

?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浅析哥特式教堂的风格和意义

浅析哥特式教堂的风格和意义 经过了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对建筑概论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由于我在xxx大学选择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所以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建筑概论与赏析,它与我的专业是有很大联系的。 关于建筑,我们知道:建筑是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如今社会呢,各种因素都与人类的建筑活动密切相关。社会在发展,建筑也在发展和进步。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建筑都有他各自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体味的。对于一个建筑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结构,材料和建筑过程,我们还应该感性地去看待它,去了解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针对这门课,我想论述一下“哥特式大教堂”——西方的一种很伟大也很普遍的建筑风格。 1、哥特式教堂的起源 先说一下它的起源吧。西方文化幸运的在各个时代都能开创出政治、经济、哲学及艺术上辉煌的高潮就如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的推进,17世纪音乐及艺术的发展以及15世纪文艺复兴的蓬勃发展。12世纪时的法国就曾完美地聚合创造出哥特式大教堂,可以说是建筑领域里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一开始仅是对罗马式建筑进行适度但实际的改进,而这些早期哥特时期的教堂成功地演变为13世纪哥特式盛期的结构以及其后15世纪“辐射式”及16世纪“火焰式”等充满激情的教堂。没有任何一种建筑样式像哥特式建筑那样快速又广泛地扩展。 2、哥特式教堂的文化、政治意义 当然,就哥特式教堂会在那个时候在法国兴起,也有它一定的文化、政治等上的意义。当时经过阿拉伯人转译后的希腊哲理最终传入西方文化的中心,一种全新的氛围——探究真理的自由风气,在卓越的宗教思想和重视实效的对人类及自然的探究之间的平衡——导致哥特式教堂出现了。身为那个新时代的一份子,会以一种值得探究的态度审视其自身以及周围世界,同时又不失去对宗教的深刻笃信,而对于周遭可见世界的理解则成为理解伟大上帝更好的途径。这些教堂也反映了这种新精神。另一方面,哥特式教堂庄严巨大的结构象征了新的幸福生活,并反映出世俗的财务充分满足宗教目的的繁荣景象。

美国文学复习大纲

美国文学部分(American Literature) 一.殖民时期文学(The Literature of the Colonial Period) 1.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早期殖民地时期的文学的特点 2) 十八世纪美国文学的特点(重点是独立革命前后时期文学) 3) 主要的作家、其概况及其代表作品 4) 术语:the colonial period, American Puritanism, Puritans, Enlightenment in American, the Great A wakening 2.主要作家作品 John Smith第一个美国作家 A True Relation of Virginia and General History of Virginia. Anne Bradstreet 殖民地时期女诗人 The Tenth Muse Lately Sprung up in America (1650) Jonathan Edwards十八世纪上半叶大觉醒时代的代表人物 “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 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散文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曾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十八世纪美国启蒙思想代言人。 《穷查理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收录格言警句) 《致富之道》The Way to Wealth 《自传》The Autobiography (富兰克林原意为写给儿子的家书) Thomas Paine 托马斯·潘恩,散文家、政治家、报刊撰稿人。 《常识》Common Sense ( Paine 最知名的政论文:It was inspired by the first battle of the Revolutionary War—the Battle of Lexington in Concord.) 《美国危机》American Crisis 《人的权利》Rights of Man 《专制体制的崩溃》Downfall of Despotism 《理性时代》The Age of Reason Philip Freneau 菲利普·弗伦诺,著名的“革命诗人”。 《蒸蒸日上的美洲》“The Rising Glo ry of America” 《英国囚船》“The British Prison Ship”(诗人自己被俘,关押于英国囚船的经历)

美国文学

绪论 美国文学:世界文学中的奇迹 美国文学的独特气质:多元化、平民化、充满对于生命的热爱、活力四射、充满阳刚之气。 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19世纪前期,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建设十分迅速,但文学的发展却十分缓慢。这是因为移民到新大陆的欧洲人在无边无际的美洲大陆上豪情万丈、开疆扩土,现实生活上的需要太强烈,机会太多,使人无暇舞弄文字。不过,从更深层次上看,正是这种社会生活为萌芽中的美国文学奠定了精神基础,即:一望无前的开拓精神,一起皆有可能的乐观,无拘无束的野性,开放和包容的魄力。这种精神特质,一直贯穿在美国文学的历史中,或隐或现。 19世纪浪漫主义 背景:美国独立战争后,全新的民主共和国使人们满怀信心。因而,最初的美国文学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家泉涌而出。 最早的代表作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 特点:他们是《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文风具有强烈的实用性,而文学性偏弱。富兰克林的创作以散文为主,文笔清新幽默集中探讨科学文化、民主精神、自力更生等,其中关于自学、修身、创业的言论,对于美国人的人生观、事业观、道德观产生了深远影响。杰斐逊曾担任美国第三位总统,其创作更具政治色彩,行文朴实无华,却字字击中要害。 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1783--1859) 美国第一部具有民族色彩的文学作品是欧文1809年发表的《纽约外史》。它御用美国本土题材,文风诙谐幽默。已经出版,就使欧文成为美国文坛的风雨人物。欧文的代表作是《见闻札记》,包括小说、散文、杂感等32篇。行文优雅,清新精致,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和富于幻想的浪漫色彩,描写了美国和英国的古老风俗习惯,刻画了淳朴善良的人物群像。(《见》中影响最大的是小说《瑞普·凡·温克尔》)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见》最早的中文译本是20世纪林纾翻译的,译名为《拊掌录》,林纾在译序中写到“欧文气量宏广,而思致深邃而敏捷,行文跳踊变化,匪夷所思。”,评价甚高。 美国的孔子:爱默生(1803--1882) 爱默生,美国思想家、散文家、诗人,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被林肯尊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1937年的演讲词《美国学者》宣告美国文学已经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并告诫美国学者拜托学究气,不要盲目追随欧洲传统。这篇演讲被誉为美国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 爱默生是当时美国最受尊崇的演说家之一。他常谈论政治----比如强烈主张废除黑奴制,但他对政治的关心,更多是从思想文化出发,个人主义是他分析很多问题的切入点。他拒绝加入任何政治运动和团体,他希望超越小团体的局限站在普遍人性的角度独立思考。 爱默生的思想,保留在他的《论说文集》里。他的散文,注重思想内容,不讲究辞藻的华丽,说理深入浅出,说服力极强。行文简练,犹如格言,以至于有评论家说“爱默生似乎只写警句”。爱默生的散文综合了多种倾向,既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又宽容大度,具有民主精神;既有贵族式的高雅,又有平民式的质朴;既简单明了,又隐含神秘主义气息。 侦探推理小说的鼻祖:爱伦·坡(1809--1849) 爱伦·坡,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恐怖小说大师、短篇哥特小说巅峰、象征主义先驱。他的创作风格庞杂,总的来说,色彩瑰丽,非常奇特,带有一种阴暗而

哥特小说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f7965590.html, 哥特小说文化 作者:齐征阳 来源:《世界文化》2009年第02期 “哥特”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的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该部落以野蛮彪悍,嗜杀成性而著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用它来指称一种为他们所不齿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风格曾流行于12-15世纪欧洲的宗教建筑,其最鲜明的特征是教堂或修道院高高耸起的尖顶,阴森幽暗的内部,厚重的墙垣,狭窄的窗户,斑斓的玻璃,还有隐蔽的地道和地下藏尸所等。现在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哥特建筑。后来,哥特风格也在非宗教建筑中广泛流传开来。同时,哥特一词也就逐渐被赋予野蛮的,恐怖的,神秘的,中世纪的,天主教的,迷信的,甚至东方的等多种涵义。现代读者一般把它理解为“反古典主义”和“中世纪的”意思。 而哥特小说,简言之,即是一种恐怖和鬼怪小说。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英国开始流行,多以中世纪的城堡、修道院、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描写为满足个人情欲或争夺财产而引起的迫害、谋杀等笼罩着神秘恐怖气氛,具有怪诞紧张情节的不寻常的故事。这种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哥特小说是因为其开山之作,霍勒斯·瓦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1764)的副标题为“一个哥特的故事”。小说叙述了一个在中世纪城堡里发生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奥特朗托城堡现任统治者曼弗雷德家族的祖先曾以卑鄙的手段窃取了城堡,因此有预言称该家族会败落,合法主人将出现。为了打破预言,曼弗雷德命其15岁且身体虚弱的儿子康拉德于伊莎贝拉成婚,但在婚礼即将开始前康拉德却被不知何方飞来的巨大的头盔砸死。于是曼弗雷德决定休掉妻子,与儿子的未婚妻伊莎贝拉成婚。伊莎贝拉不从并在神秘男子西奥多的帮助下逃出城堡。曼弗雷德穷追不舍并错杀了自己的女儿。最后预言实现,西奥多表明身份为城堡真正主人阿方索的后代,奥特朗托城堡墙倒屋塌,曼弗雷德遭到了惩罚。西奥多继承君位与伊莎贝拉成婚。小说的气氛阴森恐怖,情节紧张曲折,而且还有神秘的预言,抖动的头盔,流鼻血的石像等超自然现象。《奥特朗托城堡》从时间,地点,主题,情节,人物类型到艺术手法都为早期的哥特小说的创作确立了基本的模式。 虽然哥特小说存在和流行的时间比较短,但却涌现出一批出色的哥特作家和优秀的作 品。例如,安·拉德克利夫的《尤道弗的秘密》(1794);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1795);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特》(1818) (又译《科学怪人》)等。这些哥特作品共同的特征是在写 作内容上,大肆描写恐怖,怪诞,神秘,暴力,邪恶,乱伦,凶杀等极端事件与非理性内容,并时常伴随鬼怪或其他超自然现象出现。由于故事内容充满想象,情节离奇,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氛,因此哥特小说又被称为“黑色浪漫小说”。 哥特小说的出现与18世纪末英国社会发展的情况有着直接联系。18世纪,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英国文坛大力提倡新古典主义和理性精神,要求小说创作要面对客观世界,如实反映社会现实,力求把握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理性的价值和重要性。但读者除了希望现实能在故事中得到反映之外,同样也渴求从超现实的故事中获得愉悦的调节。作为对古典主义的反

浅析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与影响

浅析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与影响 【摘要】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世纪到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圈和飞扶壁组成,总体的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而高且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奔赴“天国乐土”。总之哥特式建筑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现在的艺术设计也产生了不少的启发与影响。 【关键词】哥特式教堂建筑传统文化启发与影响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世纪到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正是哥特式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哥特”原是指野蛮人,哥特艺术就是野蛮艺术之义,是一个贬义词,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才是正统艺术,但哥特式建筑凭借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哥特式建筑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形盒,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形盒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划分越为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珑。内部空间的特点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裸露.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率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 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圈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做出矢高相同的圈,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飞扶壁则是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有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肖明翰 内容提要 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 、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自18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之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它的创作,许多第一流的作家也对它充满兴趣,他们或者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哥特式作品,或者将哥特文学的手法大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本文首先对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起源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进而概括了哥特小说创作的一般性特征,即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等内容,常有鬼怪神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出现。这些作品中常常笼罩着神秘、阴森、恐怖的气氛,充满悬念,具有独特的艺术震撼力。本文进一步指出,哥特小说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传统,被称为 “黑色浪漫主义”,其美学基础是审美上的“壮美”,而其心理基础则是人内心中的恐惧感。哥特小说中的许多优秀之作致力于揭示社会罪恶和人性深处的黑暗面,并进行深刻的道德探索。哥特小说的产生及其整个发展同英美二百多年来的社会、宗教、文化背景及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哥特小说 黑色浪漫主义 壮美 恐惧感 道德探索 尽管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 怖的故事,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G 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据笔者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到2000年9 月为止,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其中1970年以后为126部,仅90年代就达59部,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哥特”(G oth )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从公元3世纪 ? 09?

浅析哥特式建筑的历史和发展

浅析哥特式建筑的历史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哥特式风格教堂建筑 【论文摘要】哥特式建筑是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木的功绩,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也要创新传统文化,让它更灿烂辉煌。 哥特式建筑,又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位于罗马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 年左右产生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德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一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学问。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以及凯旋门。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飞扶壁,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并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华盛顿·欧文出版的《见闻札记》标志着美国文学的开端,惠特曼的《草叶集》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压卷之作。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所以也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美国社会的发展哺育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学"。年轻的美国没有历史的沉重包袱,很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历史上西部扩张时期,到1860年领土已开拓到太平洋西岸。到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已由原来的十三个州扩大到二十一个州,人口从1790年的四百万增至1860年的三千万。在经济上,年轻的美国经历向工业的转化,影响所及不仅仅是城市,而且也包括农村。蒸汽动力在工、农业生产上的运用、工厂的建立、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科技上的发明创造使经济生活得到了重组。另外,大量移民促进了工业更加蓬勃的发展。政治上,民主与平等成为这个年轻国家的理想,产生了两党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生活。随着独立的美国政府的成立,美国人民已感到需要有美国文学,表达美国人民所特有的经历:早期清教徒的殖民,与印第安人的遭遇,边疆开发者的生活以及西部荒原等。这个年轻国家的文学富有想象,已产生了一种文学环境。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出现了一大批文学读者,形成了十九世纪上半叶蓬勃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 外国的,尤其是英国的文学大师对美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作家由于秉承了与英国一样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同英国一样的浪漫主义风格。欧文(Irving)、库柏(Cooper),坡(Poe),弗伦诺(Freneau)和布雷恩特(Bryant)一一反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样式和文学思潮,开创了较新的小说和诗歌形式。这一时期大多数美国文学作品中,普遍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情感因素,注重生动的描写、异国情调的表达、感官的体会和对超自然力的描述。美国作家特别注意感情的自由表达和人物的心理描写。作品中的主人公富有敏感激动的特质。注重表现个人和普通人是这一时期作品的强烈倾向,几乎成了美国的信仰。富雷诺、布雷思特和库柏等人的作品对客观自然的描写有强烈的兴趣。富雷诺在"帝国的废墟"主题中对过去情景的描写绘声绘色,布雷恩特对北美五大湖区的史前印第安人描述引人入胜,欧文对哈德逊河传说的巧加利用炉火纯青,库柏的长篇历史小说深入细致。总的来说,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上接英国文学传统,下开美国文学之风。 虽然美国文学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但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表现的却是富有美国色彩的浪漫主义思想。"西部开拓"就是一个说明美国作家表现自己国家的恰好的例子。他们大量描述了美国本土的自然风光:原始的森林、广袤的平原、无际的草原、沧茫的大海、不一而足。这些自然景物成为人们品格的象征,形成了美国文学中离开尘世,心向自然的传统。这些传统在库柏的《皮袜子的故事》(Leather Stocking Tales〉、梭罗的《沃尔顿》(Walden)以及后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都得到了明显的表现。随着美国民族意识的增长,在小说、诗歌中美国人物都越来越明显地操本地方言,作品多表现农民、穷人、儿童以及没有文化的人,还有那些虽然没文化但心地高尚的红种人和白种人。美国清教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美国文学中也留下了明显的印迹。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比起欧洲文学,美国文学的道德倾向十分浓厚。在霍桑(Hawthorne)、梅尔维尔(Melville)以及其他一些小作家的作品中加尔文主义的原罪思想和罪恶的神秘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足能标炳的是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运动。该运动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的先验主义俱乐部。本来,这个超验主义只是对新英格兰人提出来的。它是针对波士顿的唯一神教派的冷淡古板的理性主义而提的。而后来逐渐影响到全国,特别是在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学界人士当中影响颇大。超验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是爱默生(Emerson)和梭罗(Henry Davd Thoreau),他们的作品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超验主义"承认人类具有本能了解或认识真理的能力,能够超过感官获取知识"。爱默生曾说:"只有人心灵的尊严才是最神圣的。"超验主义还认为自然是高尚的,个人是神圣的,因此人必须自助。 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作家,著名的有富雷诺(Philip Freneau〉、布雷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郎费罗(Henry Words worth longfellow)、娄威尔(James Rassel Lowell)、惠特(John Greenleaf whitter〉、爱伦·坡(Edgar Ellen Poe)、以及惠特曼(Walt Whitman)。惠特曼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诗歌。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富有独创性、多样性,有华盛顿·欧文的喜剧性寓言体小说,有爱

哥特元素与传统文化的艺术融合

哥特元素与传统文化的艺术融合 发表时间:2018-04-12T15:42:29.19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作者:薛迪[导读] 楚人美恐怖骇人的外表下,所囊括的艺术张力,实则兼具西方哥特文学风格与传统精魅文化之精华。 ——评恐怖电影《山村老尸》作者:薛迪 摘要:曾经风靡一时于世纪之交的恐怖电影《山村老尸》,至今仍旧言犹在耳的艺术魅力,并非仅仅体现在鬼魅形象与情节气氛的惊悚之上。对于文学或影视作品而言,其影响范围的广度对于其本身的艺术价值而言,实质上是一种承袭和超越的文化消费过程。《山村老尸》能够在影视文学的研究历程中至今未能风平浪静,以至于主人公楚人美那蓝色颀长的裙袍、白皙阴森的面庞等道具元素,自始至终萦绕在诸多观众的童年阴影中,形象魅力的动人心魄,归根结底还在于主人公形象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楚人美恐怖骇人的外表下,所囊括的艺术张力,实则兼具西方哥特文学风格与传统精魅文化之精华。 关键词:哥特元素;传统“尸”文化;《山村老尸》 一、哥特风格与传统“尸”文化的艺术融合 楚人美这一鬼魅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究其文化因素在于哥特元素与传统文化的艺术融合。哥特小说的元素体现在电影中,着重体现在影片道具元素的设置,而楚人美本身的形象内核,则与传统的“尸”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从志怪小说在魏晋时代蔚然成风后,精怪题材的叙事性作品,在中国文学的民族个性塑造过程中,便逐渐别具一格,及至今天继续发展与完善。而同样是17世纪的西方,自从英国作家华尔波尔的《奥特朗图堡》在文坛上名声鹊起后,以恐怖、惊悚与灵异著称的崭新流派——“哥特式小说”也不胫而走。随着西学东渐在新世纪的不断推进,溯及到国产与港台的叙事文学中,恐怖作品不但在叙事模式上不断新颖离奇,使得作品本身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而鬼怪形象作为作品中的恐怖主体,其文化符号所蕴蓄信息的丰富性,也往往能够超越前代。如果说日本电影《午夜凶铃》中的贞子是东方恐怖电影中最具影响力的形象,那么香港电影《山村老尸》中的楚人美,则可称得上文化内涵的最佳载体。 二、哥特元素的物理吸入 早有权威评论者对“哥特式小说”的理论予以厘定:“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山村老尸》的整篇演绎过程,囊括上述几乎全部载体,着重分为道具陈设和情节发展两大部分。电影的初始阶段,映入眼帘的便是昏暗的烛光、陈旧的房舍以及如滴血一样不断干扰观众听觉的自来水,李强家中张贴的因冤屈而故去的珍妃遗像,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叙事的发展渲染了神秘的气氛。 随着情节的发展,电影中哥特元素的展现逐渐淋漓尽致。拥有阴阳眼的青年阿明由于未能阻止朋友们在通灵游戏中的越发狂巅,随后便引发一系列的悲剧,他的朋友们在魂魄附体后相继猝死。阿明出于正义而展开针对鬼魅唯一知情人李强的不断盘问,最终获悉了鬼魅杀人的真实动机:楚人美生于清末民初,丈夫是村里有名望的教师,因此个人在戏剧表演之路顺风顺水,也有一批如李强这样的学生倾心相随。而无毒不用其极的丈夫却为另觅新欢,设局将发妻楚人美陷害致死。当学生李强在楚人美的尸骨前道出真相后,原本蒙在鼓里的楚人美便阴魂不散,随即展开了乖戾的报复行动,3天之内连续害死66条人命。楚人美的化尸显灵,显然来自于厄运和诅咒,而这两点正是哥特作品的诸多恐怖主体中最为直观的共有情愫。 三、传统“尸”文化的折射映衬 传统“尸”文化在楚人美这一形象维度中的丰富体现,更是显露出影片别具一格的文化价值。首先通过故事的主旨即可得知。楚人美本来面目的逐步揭示,由此便生成了影片的主题,大概可以用发毛的那句论断加以概括:“鬼根本不会直接杀人,只能通过人心中的怨气,令自己毁灭自己。”与其说是鬼不具备直接杀人的能力,不如可直接论断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只是世人皆有鬼胎之心而已。诚如《西游记》中唐僧所云:“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由此可知,阿明与安妮、茜茜与杰克在楚人美阴魂的干扰下未成眷属,甚至身首异处,根本原因在于恋人之间的情感纯度未能名至实归,而发毛虽说仅一备胎,却能以内心的真爱得到楚人美的宽恕。真爱是恐惧的杀手,而楚人美杀死的,只是人世间的诸多虚情假意而已。主题升华至如此高度,达成了对传统志怪题材的超越。 此外对于楚人美“尸”文化的寻根,也大有稽考的价值。从水中利用怨恨的散射而扰乱人心的“老尸”形象,其原型也可推断到道教中的“三尸”之说。尸者,神主之意。道教认为人体有上中下三个丹田,各有一神驻跸其内,统称“三尸”。葛洪在《抱朴子》中对“三尸”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三尸神”属于魂魄鬼神类,爱好自行放纵游荡,欲使人早死,以亨祭酹。故每岁庚申之日,便上天庭报告司命,诉人罪过错愆。所以人若想修道成功必先去体内三尸,做到恬淡自守,仁善兼顾而使人在气质上神静性明。楚人美通过附体而使世人相爱相杀,让情人始乱终弃,大体也基本吻合三尸乱心迷性的特征异曲同工。而铲除体内三尸,不在于外力的作为,而在于内心的强大。而这也恰巧让影片的结局自圆其说:阿明只身下水去破除楚人美尸体的诅咒,在付出性命的代价后依然未能遂其本愿,发毛主动饮下怨恨之水,却仍能以柔情真意粉碎楚人美的杀机,并最终得到暗恋对象的倾心和认可。影片的戛然而止,虽则从观众对剧情的期待视野的角度上看,着实有些心理层面的缺失遗憾,但从传统文化的立意来谈,依然别有一番欣赏情绪,不可不说是一个相对体面的结局。放宽恐怖作品的眼界,再横纵比较同样集诅咒、嫉妒、怨愤、附体杀人等多重元素于一身的尸怪题材作品,不论是《西游记》中的白骨夫人,还是《聊斋志异·尸变》中的塌上女尸,当代恐怖故事《千万不要走错房间》中的苏可欣,乃至异域作品《午夜凶铃》中的缠身恶魔贞子等,与楚人美形象相比较而言,都存在一定的相似相通之处。 在短暂数十年的香港恐怖电影的发展历程上看,《山村老尸》不论是叙事、主题还是艺术张力上,都可视为诸多作品中的成熟得力之作。该影片以哥特元素为审美外观,以传统精魅文化为内在象征,完美印证了马瑞芳评论《聊斋志异》的那个观点:“鬼怪反映人生,鬼魂胜过人生。”

论英美文学中的“哥特因子”

论英美文学中的哥特因子 哥特(goth)本是用来指中世纪建筑(哥特式建筑)和艺术(哥特式艺术)的具有贬义的词。与新哥特主义反对新古典主义类似,作为西方通俗文学中惊险神秘小说的一个特色鲜明派别,哥特小说(gothic novel)也是赞美人类从极端情感中得到的乐趣及至高哲学来对抗理性及既定的逻辑方式,其显著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以及家族诅咒等。也因此,哥特小说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高,被后来的许多评论家认为是贩卖神秘的赝制品。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埃文斯爵士甚至将其归入格调不高、非主流的情节小说。① 然而,纵观英美文学发展的脉络,却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个广泛而持久的哥特因子,有学者甚至将其誉为欧洲文学的第三源头。如艾米莉•勃朗特就在《呼啸山庄》中运用了大量的哥特式艺术手法来烘托主题、构造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环境、揭示人物的心理冲突,为作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而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中,哥特因子也相当明显。在《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不仅有阴森的城堡、寂静的黑夜,还出现了谋杀、鬼魂和凶兆等恐怖场面。此外,雪莱的诗歌、福克纳的小说等众多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中都能找到不少哥特因子,并对其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也因此,在《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特式小说这一批评式术语涵盖了大量的反常性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自然力和超自然力的聚合与冲突。这类小说在18世纪的最后几年进入繁荣期,它的影响的余波,它的耸人听闻的手法的重要方面,从勃朗特到狄更斯时期直至当代的英语文学,可以连续的被感受到。② 一哥特式场景:在封闭场所中渲染神秘诡异 哥特(goth)一词来自日尔曼民族一个部落的名称。意大利人法萨里用哥特一词来指称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地下藏尸所等。③所以,早期哥特小说在静态场景氛围的营造上往往选择与哥特式古堡相联,地点多为幽闭的城堡、地牢、修道院等封闭式场所。 沿袭这一传统,为了使作品的氛围更加神秘诡异,后来的诸多英美文学作品都喜欢将故事发生地设定为典型的哥特式场景。如世界名著《呼啸山庄》虽然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由遥远的中世纪切换到了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所生活的时代,但为了烘托出一种令读者着迷的诡异气氛,并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进行铺垫,呼啸山庄被作者描写成狭窄的窗子深深嵌在墙壁内,两边墙脚用凸出的大石头保护着,大门周围留着古里古怪的石刻,还刻着1500这样一个年份。山庄的外面是一望无际的晦暗的荒原,山庄里面则由于缺少光线而昏暗、阴森。 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埃德加•爱伦•坡,也将其名著《厄舍屋的倒塌》的故事发生地点精心地选定在古老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厄舍屋:那是一座孤零零的房屋,惨白凄凉的墙壁,像茫然无神的眼睛似的窗户,长满细小菌类的外墙,阴森可怖,有着哥特式大厅拱门和幽暗曲折的回廊,暗淡的壁毯,乌木般漆黑的地板,鬼影憧憧似的甲胄之类的战利品&&而主人公厄舍的房间更是神秘诡异,四壁挂着黑色帘子,家具又古老又破残。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哥特式场景已经成为营造神秘氛围不可或缺的元素。直至今日,这一特征也非常明显。如风靡全球并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中,那座古老巨大的城堡就是整个故事的背景和依托:城堡的位置神秘难测,其内部布满玄机,如曲折幽暗的楼梯、幽深的长廊、鬼魂出没的地下室等等。事实上,小说中的很多故事也发生在古老的城堡或者废墟里。《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开篇就描写了曾经是方圆几英里之内最宽敞、最气派如今却潮湿荒凉,常年无人居住、破败不堪的里德尔府以及在半个世纪前发生在这座老房子中的一件流传至今、真相不明、离奇而可怕的事:五十年前,里德尔府还是管理有方、

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建筑异同

浅析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建筑异同

————————————————————————————————作者:————————————————————————————————日期:

[组图]浅析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建筑的异同 发来源:《中华建筑报》 摘要:哥特式建筑的尖顶、拱肋、飞扶壁,以及高高的垂直线条仿佛一直延伸到了天际,创造出一种神圣的感觉。哥特式教堂充满了宗教的气氛,当光线射入深深的内部空间时,从五彩的玻璃中投射下来的光线更渲染了教堂宗教的气氛。而穹隆、纹样、彩色玻璃工艺等则借鉴了阿拉伯建筑风格。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伊斯兰风格建筑 哥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发轫于法国,13世纪~15世纪流行于欧洲,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风格发展而来,文艺复兴时期获得继承发展。主要建筑是天主教堂,也影响到普通建筑。哥特式建筑的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世纪~15世纪,法国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相互争胜。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增强支撑顶部的力量,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哥特式建筑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推力作用于4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扶壁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得到大量运用。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哥特小说特点

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 王晓姝 【摘要】:美国小说是以“哥特式”开始的,美国小说的萌芽期正值欧洲哥特小说的鼎盛期。1 798-1799年间,美国第一位小说家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承袭了英、德小说中的哥特传统,在两年内写出了四部美国哥特式小说,由此奠定了美国小说中的“哥特传统”。200多年来,哥 特传统一直陪伴着美国小说成长的每个阶段,并在美国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经历着不同的变化;虽有起有落,有高潮有低谷,其整体发展态势是螺旋式上升的,美国小说中的哥特传统在21世纪的今天依旧绽放着奇光异彩。本论文试从对哥特传统的追踪溯源开始,以纵、横双向展开研究;纵向以时间为坐标并将研究分成四个不同的时期(美国建国初期、黑色浪漫主义时期、南方文艺复兴时期以及二战后的美国当代),分别描述哥特传统形成、上升、繁荣、鼎盛等发展和演变的轨迹;横向以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在不同的文学视野 下是如何继承、发展并丰富了美国小说中的这一传统的,这些作家包括美国哥特小说之父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美国黑色浪漫主义大师艾德加·爱伦·坡、纳撒尼尔·霍桑,南方哥特代言人威廉·福克纳、弗兰纳里·奥康纳,美国当代恐怖大师史蒂芬·金、安妮·赖斯等;纵横双向并行,由点及面地铺开,立体地绘制了哥特传统自1798年至今两个多世纪以来在美国小说中嬗 变的轨迹。 2.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thic novel Gothic fiction originally arose in England in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y. It soon spread to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it influenced the writing of many authors such as Nathaniel Hawthorne and Edgar Allan Poe. It falls in the realm of Romantic literature, although it often explores darker and more tragic themes than other Romantic works of the period. It is distinguished by a number of very specific qualities. 2.3.1 Setting背景 Gothic literature often is set in old, rundown structures: especially castles or great country manors. The building usually features hidden passages, trap doors, dungeons or secret rooms, and has suffered a decline from its former greatness.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setting reflects a bleak or foreboding atmosphere: dark forests, imposing mountains, stormy weather or areas far away from civilisation. 2.3.3 Atmosphere and emotions气氛环境 Gothic literature stresses an atmosphere of mystery, horror and dread. The plot involves hidden secrets which threaten the protagonist.Emotions run high in Gothic literature. Characters are often passionate and strong-willed, defying others or even their own common sense in pursuit of their goals. Women are often curious and have a tendency to swoon, while men storm and rage in reflection of unseen inner torments. 2.3.4 Protagonists主角 The protagonists of Gothic literature are isolated or alone. That isolation could be physical (trapped in a house far from civilisation) or emotional (cut off from the people around her), and may either be self-imposed or a result of circumstances

e7到中心——国外英国哥特小说研究史述评

内容提要国外哥特小说批评历经2()4余年的酝酿、发酵和膨胀,最终爆发成了一个批评话语的狂欢之场。大致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边缘化阶段(1764一1920)、合法化阶段(1920一1970) 和批评视角多元化阶段(1970至今)。鉴于国内英国哥特小说系统研究的稀缺状况,对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背景加以仔细梳理,可以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一个较高的研究起点,以避免低层次的简单重复。关键词英国哥说边缘化合法化多元化 “哥特小说”原本是一个受到严格历史限定和地域限定的名词,它专指1764一1820年的英国哥特小说。其上限是霍拉斯·沃波尔(H。二ewal州e) 《奥特朗托堡》(服。邸乙龙ofot乙a侧如,A肠thicsto理,1764)的问世,下限则是作为“终结者”出现的马图林的《漫游者梅尔莫斯》。通常,这类小说的故事情节充满恐怖和悬念,以阴暗古老的城堡或修道院为背景。然而,当现在人们谈论这个名词时,首先要谈的却是它那臭名昭著的不可定义性。“穿过20世纪晚期,现在进入21世纪,评论家们对于滑不溜手的哥特文类边界所表现出的焦虑不断增长。”。哥特小说的内涵不断地在时限上和地域上越出自身的界限。当前研究界对英国哥特小说的范围较为认同的说法大致是:从广义上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三次大规模复兴。第一次即18世纪末的英国哥特小说,第二次是19世纪末以史蒂芬生的《化身博士》等为代表的维多利亚哥特小说,第三次则是出34现在20世纪的70年代以斯蒂芬·金的《撒冷镇》为代表的一批当代恐怖小说。 哥特小说内涵膨胀的过程也正是哥特小说批评话语膨胀的过程,也可以说,正是批评话语膨胀的需要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作家作品被搜罗进了哥特小说的研究领域。至今已历经了240余年发酵、膨胀的哥特小说批评最终爆炸成了一个狂欢场。这是个呈现出鲜明的阶段化特征的过程。 一、边缘化阶段(1764一1920) 在18世纪末,我们现在将其称为“哥特”的那些小说还处于不同的小说类别名称之下,如“现代罗曼司”(modem。~ce)、“德国派, (theGerman schol)、“恐怖派” (thetermristschol),等等。②但对于这一类小说的批评和评价却已经开始了。 当时对哥特小说的反应和评价来自四类人群,即普通大众读者、书商、作家与职业文学评论者。不同的人群对它的反应不尽相同:它“在吸引读者方面所向披靡”,但“这个文类及其毫无独创性的模式却从未引起过知识界的尊重”,③在道德上也屡受抨击。虽然批评者把哥特小说“打发到大众娱乐的边缘地带”,但书商、读者和作家“却不断地发现哥特小说是个富于创造性潜力的领域”,④它成了资本主义消费文化最早的文学受益者和牺牲品。 从批评史的角度来看,后两类人的评价更值得探究。 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对哥特小说的反应相当矛盾。他们一面对哥特小说口诛笔伐,表现出对它的轻视和敌意,如柯尔律治的哥特小说评论(1794一1798)、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第二版撰写的序言(180)、拜伦勋爵的《英国吟游诗人与苏格兰评论者》(1809)等等;⑤一面又有意无意地将哥特式因素引人自己的创作,如:柯尔律治的《克里斯塔贝尔》(1797一18(X))和《古舟子咏》(1797-1798) 受哥特风格的影响显而易见,华兹华斯在《哥特故事断片》(1797)、《边民》中对哥特式主题和激情的嗜好无法遮盖,在拜伦的《曼弗雷德》和其他诗歌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僧侣》的痕迹,雪莱的文学生涯直接始于哥特小说,济慈创作的《伊莎贝拉》、《圣阿格妮斯节前夜》和《圣马克节前夜》简直就是以诗歌形式叙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