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

一、区位及区位理论的概念

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区位主体在空间区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度。区位关联度影响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区位选择。一般来说,投资者或使用者都力图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区位,即地租和累计运输成本总和最小的地方。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具体地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二、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

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3.“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并位于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平原上农业区之外为不能耕作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荒地圈的存在使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5.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某个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T)三个因素所决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P=V-(E+T)

按照杜能理论的假设前提进一步分析,“孤立国”中的唯一城市是全国各地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要由这个城市市场来决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应是固定的,即V是个常数。杜能还假定,“孤立国”各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完全相同,所以各地生产同一农产品的成本也是固定的,即E也是个常数。因此,V与E之差也是常数,故上式可改写成:

P+T=V-E=K

上式中K表示常数,也就是说,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其意义是只有把运费支出压缩为最小,才能将利润增至最大。因此,杜能农业区位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归为一点,就是如何通过合理布局使农业生产达到节约运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

2.杜能圈。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其《孤立国》一书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而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

第一圈为自由农作区,是距市场最近的一圈,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

第二圈为林业区。本圈主要生产木材,以解决城市居民所需薪材以及提供建筑和家具所需的木材。

第三圈是谷物轮作区。本圈主要生产粮食。

第四圈是草田轮作区。本圈提供的商品农产品主要为谷物与畜产品。

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区,即本圈内1/3土地用来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

第六圈为放牧区,或叫畜牧业区。

3.杜能圈的修正模型。杜能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为了使其区位图式更加符合实际条件,他在《孤立国》第一卷第二部分中将他的假设前提加以修正,指出现实存在的国家与“孤立国”有以下区别。

(1)在现实存在的国家中,找不到与孤立国中所设想的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和土壤的物理性状都完全相同的土地。

(2)在现实国家中,不可能有那种唯一的大城市,它既不靠河流边,也不在通航的运河边。

(3)在具有一定国土面积的国家中,除了它的首都,还有许多小城市分散在全国各地。

针对以上情况,杜能根据市场价的变化和可通航河流的存在对“孤立国”农业区位模式产生的巨大影响,对“杜能圈”进行了修正。他假设当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市时,若水运的费用只及马车运费的1/10,于是一个距城100英里,且位于河流边上的农场,与一个同城市相距10英里远,位于公路边上的农场是等同的。这时,农作物轮作制将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如图所示)。

杜能还考虑了在孤立国范围出现其他小城市的可能。这样大小城市就会在产品供应等方面展开市场竞争。结果根据实力和需要形成各自的市场范围。大城市人口多,需求量大,不仅市场范围大,市场价格和地租亦高。相反,小城市则市场价格低,地租亦低,市场波及范围也小。

三、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假设条件

为了理论演绎的需要,与杜能一样,韦伯首先做了下列若干基本假设:

1.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在此范围内只探讨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而不涉及其他因素。

2.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分布在特定地点,并假设该地点为已知。

3.工业产品的消费地点和范围为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4.劳动力供给亦为已知,劳动力不能流动,且在工资率固定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裕的。

5.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6.仅就同一产品讨论其生产与销售问题。

(二)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

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是假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言。韦伯认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

在货物重量方面,韦伯认为,货物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原料重量与成本重量间的比例)对运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尤为重要。为此,他对工业用原料进行了分类:一是遍布性原料,指到处都有的原料,此类原料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大;二是限地性原料,也称地方性原料,指只分布在某些固定地点的原料。它对工业区位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以上分类,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以此来论证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所谓原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和制成品总重量之比,即:

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按此公式推算,可得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同种类原料的原料指数。一般使用遍布性原料的指数为0,纯原料的指数为1,失重性原料的指数大于1,限地性原料加用遍布性原料,其指数都可能大于1。由此可知,限地性原料的失重程度愈大,原料指数也愈大;遍布性原料的参用程度愈大,原料指数则愈小。而原料指数的不同将导致工业区位的趋向不同。因此,当

在原料指数不同的情况下,只有在原料、燃料与市场间找到最小运费点,才能找到工业的理想区位。

(三)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的分析

韦伯从运输成本的关系论述了工业区位模式之后,对影响工业区位的第二项因素——劳工成本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工成本,就是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

韦伯认为,当劳工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在具体选择工厂区位时,韦伯使用了单位原料或单位产品等运费点的连线即等费用线的方法加以分析。同时,还考虑了劳工成本指数(即每单位产品之平均工资成本)与所需运输的(原料和成品)总重量的比值即劳工系数的影响。

(四)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

集聚因素如同劳工成本可以克服运输成本最小区位的引力一样,由其形成的聚集经济效益也可使运费和工资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而形成工业区位的第二次变形。

1.集聚因素。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又可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它们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1)生产或技术集聚,又称纯集聚。它对工业效益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其一是由工厂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其二是同一工业部门中,企业间的协作,使各企业的生产在地域上集中,且分工序列化。

(2)社会集聚,又称“偶然集聚”,是由于企业外部因素引起的。也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矿产资源丰富使工业集中;二是一个企业选择了与其他企业相邻的位置,获得额外利益。

韦伯认为,生产集聚是一般集中因素,社会集聚则是特殊集中因素。前者是集聚的固定内在因素,而后者则是偶然的外在因素。所以在讨论工业区位时,主要注意一般集中因素,而不必注意特殊集中因素。

2.分散因素。“分散因素”与“集中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到一定区位的因素。因此,一些工厂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或新建在工厂较少的地点去。但前提条件要看集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大,即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比较利益大小。

四、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

(一)中心地理论有关基本概念

1.中心地。指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不是一般泛指的城镇或居民点。更确切地说,是指区域内向其周围地域的居民点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市或中心居民点。

2.中心地职能。由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称为中心地职能。中心地职能主要以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活动为主,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但不包括中心地制造业方面的活动。

3.中心性。中心性或者中心度,可理解为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中心地职能的空间作用大小,中心性可以用“高”、“低”、“强”、“弱”、“一般”、“特殊”等概念来形容和比较。

4.需求门槛。需求门槛是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

在实际中,需求门槛多用能维持一家商服企业的最低收入所需的最低人口数来表示。这里的最低人口数,就称为门槛人口。

5.商品销售范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他们准备为之付出的实际价格。此价格就是商品的销售价格加上为购买这种商品来往的交通费用。显然,实际价格是随消费者选择商品提供点的距离远近而变化的。距离越短,交通花费越少。商品的实际价格越低,结果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否则相反。由此可得出,商品销售范围就是指消费

者为获取商品和服务所希望通达的最远路程,或者是指中心地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最大销售距离和服务半径。

(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1.假设条件。克氏理论的假设条件如下:(1)研究的区域是一块均质的平原,其上人口均匀分布,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方式完全一致。(2)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等级规模的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和距离成正比。(3)厂商和消费者都是经济人。(4)平原上货物可以完全自由地向各方向流动,不受任何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2.六边形市场区。在一个均质平原上,让所有的人都由一个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显然是不能的。超额利润的存在,必然吸引其他中心地的厂商加入进来。为了避免相互竞争所引起的销售额下降,第二个中心地必须与第一个中心地相隔一定距离,一般的距离(r是第一个中心地某商品的最大销售距离),不能相距太近。以后,第三个中心地、第四个中心地……都会以同样方式加入进来。

在这块平原上,由于新的中心地厂商的不断自由进入,竞争结果使各厂商经营某类商品的最大销售范围逐渐缩小,直到能维持最低收入水平的门槛范围为止。这样,就使某类商品的供给在均质平原上最终达到饱和状态,而每个中心地的市场区都成为圆形,且彼此相切。但是,相切的圆形市场区,如果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必然会出现空隙,使居住在这些空隙里的居民将得不到服务。实际上在相互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各中心地都试图把这片空白区吸引到自己的市场区内。竞争的结果,使它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以致各中心的销售范围都有一部分相互重叠。这时,居住在重叠区内的居民就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区位。按照消费者最近供应地购物的假设,重叠区就被平均分割给两个相邻的中心地。其中位于平分线上的居民到两个相邻的中心地的距离是相等的,故这条线被称为无差别线。由于重叠区被无差别线分割,圆形的市场区即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替代,从而推导出正六边形市场区这一便于组织中心地与服务区相联系的最有效的全覆盖的理论图式。

3.市场等级序列。根据前面的论述,中心地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门槛、利润和服务范围,是与中心地规模、人口分布密度、居民收入水平及商品与服务的种类密切相关的。例如,在一个规模较小、人口密度和居民收入都很低的中心地,其每个单位面积内的商品销售量和服务需求水平亦低。不同规模的中心地,其需求门槛和销售范围也是不同的。它们在空间地域上的这些差异,经过互相作用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就将形成规律有序的中心地——市场等级体系。

就区域内各城镇而言,大城市的商服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水平很低,种类更少。就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级商服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就不同商业、服务行业而言。有些行业经营品类多,有些则少;有的以高级为主,有的以低级为主。商品的种类、级别不同,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不一样,由此形成的等级序列可归并为:低级商品和服务,其售价低,顾客购买频率高,需要量大,需求门槛则低,销售距离则短或服务半径较小。而高级商品和服务,因质量好、耐用、更新慢,故售价高,需要量相对少,购买频率则低,运费占售价的比重小,致使其门槛高,销售距离长或服务半径大。按地域归并可以找出规律,即:高级商服中心,提供高级到低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中级商服中心提供从中级到低级的全部商服活动;而低级商服中心只有低级的商品和服务。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依次由高到低、由大变小。

五、市场区位理论

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的市场区位理论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市场区位理论将空间均衡的思想引入区位分析,研究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

廖什认为,每一单个企业产品销售范围,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单个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圆区旋转形成的圆锥体。随着更多工厂的介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由此形成了圆外空挡,即圆外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不能得到市场的供给,但是这种圆形市场仅仅是短期的,因为通过自由竞争,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挡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的市场网络。这种理论与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很相似。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的解释,在区位理论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发展了区位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区域会存在,它定义了依赖于市场区以及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之间的关系的节点区。这样,不仅失去为分析由单纯的生产扩展到了市场,而且开始从单个厂商为主扩展到了整个产业。”

廖什认为,工业区位应该选择在能够获得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他把利润最大化原则同产品的销售范围联系在一起,认为一个经济个体的区位选择不仅受其他相关经济个体的影响,而且也受消费者、供给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在空间区位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范围是正六边形。

交通区位思想评介及交通区位论的新进展

综合运输 交通运输作为人类主要活动之一,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具有特定的空间或场所。本文试图通过介绍交通区位思想和交通区位论近期的进展情况,告诉读者交通活动的空间聚集分布规律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其作为一种新的交通规划的基本方法的发展前景。 一、早期的交通区位思想 1.考罗的交通区位思想 考罗是德国交通地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他在19世纪中叶提出的交通区位思想包括四个内容: (1)交通与聚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交通发展与人口的集中及聚落的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2)理想的交通线路布局应该使两点间的连接线路最短,但交通线路受自然的制约较大,交通密集的地域自然障碍少,而且呈曲线状而非直线状分布。因此,交通布局一般选择交通适应性大的地方。 (3)交通在三种力量的促动下形成:一是防御需求,形成政治性交通;二是利益驱动,形成商业性交通;三是群聚行为,形成纯社会性交通。 (4)交通区位形态可由几何图形表示。考罗的交通区位思想是描述性的,或者说只是一种归纳总结,没有经过更严格的论证,但其思想开创了交通区位理论研究的先河。 2.高兹的海港区位思想 高兹认为海港是重要的交通节点之一,在港湾位置、连接的收发货地和陆上运输方式都给定的条件下,最佳的海港区位能使经海港运输的商品平均费用最小。他将海港区位因子归纳为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资本指向和海港的聚集效应四类,分别对应运输费用最小、劳动费用最小、港口建设投资最小和聚集效应最佳的海港位置。运输指向要求海港必须是海岸线上的吨公里运费极小点,在运费率一定时,最佳海港区位在腹地中心地到海岸线的垂直线与海岸线的交点处,不同腹地决定不同的海港区位。劳动费用会因其地区差异使海港由交通区位思想评介及交通区位论的新进展综合评述运费极小点向劳动费用极小点偏移,条件是由此造成的劳动费用节约额大于运费增加额。资本指向是将港口移向技术和自然条件好的位置,条件是资本投资的节约额比运费增加额大。海港的聚集效应也将修正由运输指向决定的海港区位。高兹将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分析方法和理论结构移植到海港区位的研究之中,但他忽视了海港区位与一般工业区位的明显区别,即自然条件和腹地经济容量才应该是众多因子中影响力最大的。 3.廖什和郝德尔等人的交通线路区位思想廖什的交通线路区位思想的灵感来自于物理学采用光学折射定律研究能量耗散最小的成果,他在《经济区位论》中也利用光的折射定律研究了交通线路区位(见图1 和图2)。图1中港口E 的位置及运输费用最小的运输线路是AEB,满足条件:fasin α=fbsinβ。其中,fa是海上运费率,fb是陆地运费率,运费率按完全成本计算。图2 说明当XY 两地点均在陆地且被山地阻隔时的交通线路选择。其中线路①取直线穿山而过,即使技术许可建设费用也太高;线路③完全绕山而行,运行里程和运输时间都很长,因而运输成本高,一般只在经济发展初期使用;线路②选择建设合适的山路或隧道,比线路①节省建设费用,比线路③可缩短绕行距离,节约运行时间。线路②的确定方法类似于图1 中海陆联运线路选择方法。廖什的分析依据是运输费用最省、建设费用最省,而郝德尔认为交通供给者追求的是最大利润,除运输消耗、

城市区位因素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1~2题。 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 2.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答案】 1.C 2.D 下图为“我国长三角地区某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图”。读图完成3~4题。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地PM2.5的污染源主要有() A.汽车尾气,建设施工扬尘 B.工业燃煤,土壤扬尘 C.工业燃煤,汽车尾气 D.生活燃煤,汽车尾气 4.下列关于图中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新技术开发区交通不便,布局不合理 B.商贸区位于城市中心,占地广,交通便利 C.重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D.仓储区靠近港口和过境干线,便于货物集散 【答案】 3.C 4.D 完成5~6题。

5.图中曲线能表示城市地租由市中心向外变化特点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6.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大型综合商场从市中心向二环路以外迁移,主要原因是() A.二环路以外地租上升 B.二环路以外人流量更大 C.市中心人口不断减少 D.城市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答案】 5.C 6.D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略图,读图完成7~8题。 7.该城市的主要地域形态是()

A.组合式B.条带式 C.集中式D.分散式 8.该城市功能区() A.大型批发市场的建设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商业园区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C.造纸厂可以布局在F处工业区 D.服装厂最适宜布局在E处 【答案】7.C8.A 【名师点睛,易错起源】 易错起源1、城市功能区的区分方法及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例1.2013年,北京市在优先保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优势产业用地供应的原则下,制定了城市建设土地供应计划(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商业服务用地较少的原因是() A.公用事业的发展 B.该市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C.金融业和工矿业的发展 D.商业服务业高度集聚 (2)该土地供应计划最有利于该市()

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分析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 【方法归纳】 一、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投资大,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影响线路的选择(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制约。 微观选线方面,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经济点。管道尽可能利用现有管道,充分考虑沿线油气供应地和消费市场,尽量避开山脉、河流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当然,方便快捷、少占好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的原则。 应从“两头地域、沿线区域”建设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分析。从自然条件、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等角度综合采点。如: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①促进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安全。②完善全国铁路网,激活兰青线。③促进西藏的资源开发,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④技术上克服了高寒、缺氧和冻土等难关。 二、交通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1、长途汽车站:一般建在市区边缘、城市交通干线附近或火车客运站附近。 2、港口: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腹地(服务范围)、城市依托,是影响港口兴衰的最主要因素;自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如水道的通畅、避风避浪的条件、近岸水深、陆地建筑条件、水源等。 3、航空港:占地广,要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净空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机场建在与城市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降;雾和低云较少,大气能见度好;航空港噪音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线连接。

城市区位因素(一)

城市区位因素(一) 教学目标:了解城市区位两层含义;了解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理解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区位影响。 教学重点:地形、气候、河流对城市形成、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准备: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世界城市分布图,我国南方城市分布图。 教学方法:个案分析法,读图导入法,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本节主要复习的是城市区位因素,请思考你在复习时会注意什么问题,你觉得应复习那些内容? [生] 略 [师] 地形自然资源气候自然因素城市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交通 河流政治、军事、宗教 [意图] 使学生心中要有一个网络图,使知识系统化。 [小结] 以上是讨论城市区位因素六方面,它们彼此包含、交叉。值得注意:当我们讨论影响一个城市区位因素时,应先把眼光放在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把它们吸引到一定的地点的;其次分析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最后就可以找出影响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了。 [师] 读《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请你就该图说说你都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生] 略(讨论分析) [师引导读图] 1、图例、标题→宏观上表示我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在该图上可否回顾我国一些重要分界线? 3、从该图上看出我国特大城市与地形、气候关系? [意图] 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尽可能在图中寻找信息,并能迅速找到有效信息,同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再次复习巩固。 [生] 引导学生找出我国三级阶梯分界线,干湿区划分。从图中轻易读出结论: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在第三级阶梯平原上,多在湿润、半湿润区。 [复习巩固] 练习1 [小结] 从练习中,我们发现我国一些特大城市也有在第二级阶梯,干旱、半干旱区,读图时不要忽略。 [意图] 巩固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图,脑中有图,注意读图要仔细 [师] 对比《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特大城市分布图》,分析出城市分布大势与人口分布大势是一致的,因为城市是集聚着人口的部落。 [师] 读《世界特大城市分布图》, 1、对照《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能否看出有何共同点? [生] 多在平原上。

综合交通运输相关理论.doc

综合交通运输相关理论 工业化、城市化与运输化三者各自以及相互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在交通运输方面提出的需要就是综合交通输体系 传统运输发展阶段: 运输发展是以单方式的线路建设为主,更多注重数量性的粗放发展,运输企业以及运输方式之间缺少合作,往往采取政企不分的体制,运输发展多以工程技术为代表的供给为导向,对资源环境破坏性利用也十分明显。 运输业今后的发展: 运输发展要从单方式线路建设为主逐渐转向重视通道建设,重视枢纽建设,重视多式联运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与协作。运输业的发展还要更多地与城市土地的联合开发以及城市和城市群的合理形态相结合,更加注重相关土地、能源等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保护环境,而且能够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运输业一方面在货运领域与现代物流业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在客运领域与迅速成长的旅游业相互融合,共同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客货位移服务。 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运输业的发展与资源配置也必须符合运输经济学那些基本原理的效率要求,特别是决定成本的运输业网络经济特性、提供尽可能完整和准时的运输产品、满足交通区位原则,以及建立有效率的行政与运营体制与机制,并尽快完善法治环境。

运输业的研究范式及其讨论: 从研究范式上看,国内外关于综合交通运输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范式。 (1) 以工程与技术科学为主导学科的研究范式,多见使用各种数学模型,该范式的研究大都针对具体的问题,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主张。 (2)以一般经济学与管理学为主导学科的研究范式以各种均衡理论、博弈论以及外部性与产权等理论为分析基础,主要关注的视角是运输业的适应增长、需求管理以及高效的组织管理,该范式从总体上认为主要的综合运输问题是要促进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协调并实现资源环境友好,在政策主张方面更加强调市场和政府的共同作用。 两种范式的讨论: 第一种研究范式:立足于希望政府能够解决交通发展与改革问题,但政府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失灵问题。 第二种研究范式: 相比第一种有了很大改进,它立足于回归到市场去解决交通的发展与改革问题,或以市场加政府的方式解决问题。但市场也会失灵,而交通运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的效率和失灵,与市场的效率与失灵并不能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互补,政府与市场同时失灵甚至叠加双方的失灵效应,反倒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更大的损失。 (3) 第三种研究范式: 以系统论、经济时空分析与公共管理为主导学科的研究范式。 以运输经济学框架、时空经济分析、公共与法律经济学等多学科前沿成果为分析基础,从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注重制度建设视角,强调衔接性、一体化、准时性和枢纽作用等是综合交通运输的核心问题,在政策方面主张市场一政府一社会三者共同合作的模式。 表综合交通运输研究范式的变化 引子 交通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政策制定者最为重视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之一。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习题 一、填空题: 1、杜能的,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2、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的目的在于。 3、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认为: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的增加将呈结构。 4、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在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 5、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在于,它首次将方法引入经济研究,对之后的经济学家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6、按照廖什的理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7、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称为,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称为。 8、作物的地租曲线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 9、韦伯在构建工业区位时,将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的因子逐步排除在外,将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最终确定为和两种。 10、韦伯在构建工业区位时,分成、、三个阶段逐步构筑其工业区位理论。 11、韦伯将集聚分为和两种类型。 12、帕兰德把的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并在运费分析上,提出了,对区位论发展做出了一大贡献。 13、胡佛对韦伯区位理论中的运费计算方法作了重大改进,他将运费分为和两个部分,并指出总运费是一条的曲线而不是直线。 14、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从需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也不是,而是。 二、名词解释: 1、地租曲线 2、区位因子 3、区位条件 4、普雷德行为矩阵 5、集聚因子 6、分散因子 7、经济人 8、满意人 9、临界等费用线 10、杜能环 三、简答题: 1、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圈层结构。 2、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3、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4、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论述题 1、分析并论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人教版高中地理 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区位因素是指促使区位地理特性、功能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或条件,根据区位因素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形状、地形、地貌、地质、太阳辐射、气候、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政策、资金、土地价格、市场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化肥、机械等。区位因素是高中地理的常考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 ),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 一、区位及区位理论的概念 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区位主体在空间区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度。区位关联度影响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区位选择。一般来说,投资者或使用者都力图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区位,即地租和累计运输成本总和最小的地方。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具体地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二、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 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3.“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并位于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平原上农业区之外为不能耕作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荒地圈的存在使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交通区位条件分析

4 / 5 7.交通区位条件分析类 设问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设问2: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 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设问3: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 背景: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天然气开发背景及该项目的位置示意图 考向: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背景:白令海峡历史联通变迁 考向: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域因素 背景:中欧班列开通及其影响概括 考向: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考向一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区位分析 考向二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区位条件评价或布局 [2015重庆文综,14(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下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下图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 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 km/h、40 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 解答示例: 答案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 4 / 5

1.交通线的区位条件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答题模板 自然原因地形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用耕地) 水文避开沼泽地,少跨越河流,工程量小 地质地质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 气候暴雨、大风出现次数少;多冻土;受风雪影响大;等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 联系较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适用于地方性道路);经过居民点较 少,人口搬迁少 经济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里程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资、 文化交流;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 安 环境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技术解决冻土(高架桥)等技术难题 2.交通港区位选择答题模板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陆域条件 地形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岩港 修筑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泥港修建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积 经济腹地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 水域条件 航道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避风位于峡湾,背风、避浪 结冰期无结冰期,利于常年通航;冬季结冰,不利于通航 4 / 5

交通规划理论知识点

交通规划原理 一、交通调查 1、交通小区划分原则 (1)同质性。区内的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应该相同。 (2)以轨道交通、河流等作为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的边界。 (3)配合行政区的划分。 (4)分区中考虑路网。 (5)保持分区的完整,避免同一用途的土地被分开。 (6)分区越小,数据越多,成果越准确。 2、期望线:连接各个小区质心的直线,代表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量的大小而定。 3、核查线: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一般借用天然或人工障碍,河流、铁路等。可设一条或多条,将调查区分为几个部分,在穿过改线的所有道路断面上进行交通流调查,将通过该线的实测交通量同起讫点调查所得到通过该线的OD量进行比较。 4、居民出行调查的主要内容: (1)个人特征信息: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工作地址等,上班或上学的交通工具,每年旅游出行次数等。 (2)家庭特征信息:家庭地址。居住与在籍人口情况、车辆拥有情况、房屋面积、家庭收入等,还包括家庭收入情况、上学情况等。 (3)一次出行特征信息:出行目的、出行起讫点、出行时间、采用的交通方式。 (4)其它特征信息。 5、RP调查,行为调查,即揭示嗜好调查,就是对实际行动或已完成的选择性行为进行地调查。针对某些已经实施的政策或者已经存在的设施进行相关调查,根据出行者实际出行行为,获得实际使用或接受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的概率模型或其它模型,就是交通出行行为特征调查的常用方法。 优点:经过实际数据标定,较高的可靠度与精度。 缺点:(1)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信息冗余过多,工作量大,被调查者有反感情绪;(2)变量选择范围有限;(3)选择行为、特性以及服务可能在发生变化。(4)选择方案的信息模糊,被调查者因记忆模糊而导致调查失真;(5)替代方案信息模糊。(6)调查成本高,无法充分预测未发生的措施或因素。 6、SP调查,意向调查,即表明嗜好调查,在一定假定条件下,选择主体对备选方案如何选择的以及如何考虑的选择意向调查。其目的就是通过掌握人们思维意识行动的变化,分析对非现存服务系统的需求。 优点:(1)虚拟更加广泛的选择方案供被调查者选择,弥补RP方法的不足。(2)根据未来的状况,任意设定选择条件,对分析对象区域内建设过去没有的选择方案十分有利。(3)不同被调查者对相同条件的反应不同,可以研究因个人属性的不同而产生选择结果的差异,计

交通区位因素

交通区位因素 一、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二、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等5个方面。其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地质、河流、气候等条件限制)。 1、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

流、传递和贸易的发展;完善交通网,激活各条交通线,加快各地之间联系;经过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条件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 2、自然因素 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而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满足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工程量,并便于维修护养。其评价性语言应当从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跨河)等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如山区公路呈“之”字型弯曲,铁路在山区呈“人”字型或“8”字型弯曲;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网密度,平原交通网密集,山区则稀疏。 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 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三、交通点的区位因素 交通点包括车站、港口、航空港等。它们的建设也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港口区位因素: (1)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河港: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提供淡水和空间,含沙量、冰冻情况。 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海湾 (2)筑港条件: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3)腹地条件:经济腹地的大小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 (4)城市依托:城市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有利于港口建设和发展。 (5)政策条件: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劣:河流泥沙的淤积,结冰封冻,气象、海况条件差,交通区位的下降等。 例如:纽约港的主要区位因素:①哈得孙河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风的深水海港并且保证了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②哈得孙河口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纽约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纽约港的经济腹地是美国最发达的东北部工业区,有多条铁路通往美国各地;④纽约港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一、铁路建设区位: 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 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 1、合理布局交通网(填补空白、分担压力、活跃路网); 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矿产资源开发、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 3、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流; 4、有利于加快*区脱贫速度; 5、有利于社会稳定; 6、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7、有利于巩固国防; 8、科学技术保障了铁路的建设。 南昆铁路建设的困难: 自然:1、地形:高原、丘陵广布,地形复杂、起伏大;2、地貌:卡斯特地貌广布,施工难度大;3地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4、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诱发地质灾害; 人文: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资金不足;2、技术条件要求高; 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1)合理布局交通网 (2)经济意义: 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中。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 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铁路的辐射作用可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3)政治意义 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西南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中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20多个少数民族。南昆铁路所经之处分布着10多个少数民族,铁路的通车为他们带来了致富之路。 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昆铁路通车前,全国贫困人口中的1/3分布在本区,1997年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贫困人口数大幅度下降。 ③有利于社会稳定; (4)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南昆线的建设使西南区具有“三沿”的区位优势,南连北海、湛江、钦州和防城港等港口,东西有国际铁路、公路通往滇桂两省众多的过境口岸,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南昆铁路穿越在西南边疆,在战时对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的作用不可忽视。 (5)科技是保障。 二、公路建设 (一)、选线原则: 1、应尽量避开陡坡; 2、在陡坡上尽量沿等高线(呈“之”字形弯曲);避开沼泽; 3、少占耕地; 4、连接城镇、居民点; 5、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 6、尽量最短距离 (二)、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快的原因: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我国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运输的需求增加;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的宽裕,高速公路以较快的速度发展,高速通畅的道路为公路运输带来活力。 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节约运营时间。 省道: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和居民生活需要。 (三)、公路大桥的区位因素: 典型地区:长江大桥;杭州湾大桥;渤海湾大桥等。 区位因素:合理布局公路网;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加强一体化;缓解过江(海)的运输压力;有利于两地人员、经济、贸易物资的交流;有利于缩短两地交通路线的长度,节约运输时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港口的建设(上海、纽约等) 区位因素: 1、位置; 2、陆域条件; 3、水域条件; 4、经济腹地; 5、城市依托; 6、泥沙淤塞,挖泥船作业;建设防波堤;例:荷兰的鹿特丹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置适中,位于欧洲西部的中部。 自然区位:位于莱茵河口,河海联运便利;港阔水深,不淤不冻;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口。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腹地广阔;位于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终点,连接中欧、中亚、东亚等地;以鹿特丹为依托。 如果是上海港的区位因素还需要说明不利因素:三角洲地形坡度缓,水流慢,泥沙容易淤积,影响通航,需挖泥船作业。 四、飞机场区位因素:一般考虑 ①地形有适当的坡度,以保证排水。 ②地面平坦开阔,以利于跑道建设及飞机起降。 ③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④与城市密集建筑有一定的距离,机场与城市有快速交通干道相连接。 ⑤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以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 ⑥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的地区等。 ⑦经济发达,人、物流量大。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区位分析、中心地理论练习题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分析、中心地理论练习题 【基础巩固】 1.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它们对城市的影响是的。 2.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这些经济事物有、公路、、城市、、商品农业基地等。它们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的变化而改变。 3.从河流对城市的影响来说,上海处在口,武汉处在江和的交汇处,重庆处在江和的交汇处。 6.根据中心地理论,城镇是的中心地。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规模越。 7.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形。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彼此相距,六边形数目,门槛人口。从区域总体来看,高级中心地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1.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相对稳定 2.铁路、港口、工矿企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空间格局 3.长江、汉江、长江、嘉陵江、长江 4.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 5.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6.正六边、大、远、少、多、包容、覆盖 7.城镇化、空间、乡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城市用地规模 9.乡村地区、城市地区、乡村集镇、现代化城市、城市边缘区的乡村、市区 10.社会经济发展、高、低、工业化、 11.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发展不合理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2.人口、交通、环境、地价房租、环境质量、就业、集聚、扩散、逆城市化 【基础巩固】 1、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是() A.乡村属于聚落,城市不属于聚落 B.乡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多大影响,而城市对经济的发展和分布有巨大影响 C.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D.乡村的区域差异不明显,城市的区域差异明显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2~3题。 2.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 ) A.团状,河流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 3.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A.① B.②C.③ D.④

2.1城市区位分析教案[精品文档]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第一课时城市区位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不同城市区位的分析了解城市形成的原因,归纳城市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2)通过分析得出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从现象归纳总结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二、教学重点 掌握城市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难点 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种“美好”

不是天然出现的,它需要从人的层面、城市层面、环境层面共同努力,那么城市如何才能使生活更美好呢?怎样让我们的地球成为所有人和谐生活的美好家园。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第二章的内容城市与环境。 【自主学习】:根据以前学过的聚落的内容并结合教材P26思考,什么是城市?【承转】:为什么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要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为什么有的城市的规模较大而有的城市规模较小?这就与区位有关了。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26,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区位? 2.什么是城市区位? 【板书】:一、城市区位分析 (一)城市自然地理区位 【幻灯片】:《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指导读图,先读图名,再读图例,最后分析图中要素) 【提问】:图中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为什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明显看出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的第三级阶梯,其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 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和城市发育最理想的地 区。 【思考】:巴西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巴西高原而不在亚马孙平原上? (学生回答) 【承转】:但是如果本身就身处山区,那么城市应该怎么分布呢?

城市区位因素一教(学)案

6.2 城市区位因素(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以及原因; 知道中低纬度沿海地区的气候适宜人类生存,是城市的密集区; 能说出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的大致范围; 知道河流的供水、运输、防卫功能会影响城市城址的选择; 知道河流水运的起点、交汇处、河口处容易形成城市。 能力目标:能举例说明平原容易形成城市; 能够说出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而不是平原的原因; 能够说出分布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大城市; 能够分析赣州、重庆、宜宾、武汉、上海、广州等城市形成的区位条 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从现象归纳总结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地形、气候、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的原因; 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而不是平原的原因; 城市的运输功能对城市城址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学习了聚落的形成,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先于城市形成,但是城市的规模比乡村大,是人口的集中地与密集区。从地图上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些地方城市多,有些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不建在这里,而要建在那里?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的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6.2节城市区位因素(一)。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这些因素是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来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 【板书】:6.2 城市区位因素(一)(自然因素) 【讲述】:首先分析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板书】:一、地形 【幻灯片】:《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 (指导读图,先读图名,再读图例,最后分析图中要素) 【提问】:图中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 (学生回答) 【总结】:明显看出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形的第三级阶梯,其地形以平原为主。 【板书】:1、我国特大城市分布在第三级阶梯——平原 【幻灯片】:《美国城市带的分布》 (指导读图) 【板书】:2、圣—圣城市带:美国西部的沿海平原上 芝—匹城市带:中部平原 波—华城市带:大西洋沿岸平原 【讲述】:美国的城市密集区的地形也为平原 【承转】: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我国还是美国,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为什么城市多出现在平原地区呢?(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②有利于交通联系 ③有利于节省建筑投资 【板书】:3、结论: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承转】:但是也不是所有地方的城市都分布在平原,比如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而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这是什么原因呢? 【板书】:4、特例: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 (学生思考、讨论)

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评述

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评述 区域之间的联系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经济联系是最基本的。区域经济联系通过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式得以实现。这四种“流”的流向、流量有很高的相关性。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在市场力的作用下,以有形的物流和人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最直接。虽然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重要性在日益增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要转化为物流和人流。因此,区域运输联系就成为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主要手段,成为现实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重要杠杆。印度经济学家D.潘德拉格指出,“运输是人类文明的生命线,是构成支持经济增长的基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人文地理学家F.拉采尔有过“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动力”的著名论断。区域科学的创始人,美国的w.艾萨德1956年在其《区位与空间经济》一书中更明确地指出:“在经济生活的一切创造革新中,运输工具在促进经济活动和改变工业布局方面,具有最普遍的影响力。”纵观人类历史,交通运输作为区位影响因素始终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紧密相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关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 简单归纳。 一、关于交通经济区域形成机理研究 早在20世纪初叶,一些学者曾注意到促使交通运输沿线经济带形成的若干事实,并试图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如以阿尔弗莱德?韦伯(Alfred Weber)和高兹为代表的古典工业区位论关于企业规模经济、区位规模经济和城市规模经济的研究。1927年,美国学者斯坦因?德?吉尔通过对工业中心间不断加强的相互联系的研究,在早期出现的“工业四边形”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带 (Manufacturing Belt)”的概念。 1.增长极与增长中心理论研究 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F?佩罗克斯(F.Peoux)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后经佩罗克斯本人及法国经济学家J.R.Boudeville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使增长极的概念由起初的推进型单元扩展到具有地理空间意义的城市、城镇或其他地理单元等,并作为萧条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而流行于世。增长 极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1)有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部门,它与其他众多经济生产具有经济技术联系,其发展也会带动其他部门的相应发展,所产生的效果较它自身发展的效果往往要 大。 (2)上述发展的结果是该区域某些生产超过自身的需求。 (3)增长极在两个方向上作用于周围地区:一是“极化过程”,也就是集聚化过程。即增长极以其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优越条件,将周围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潜力吸引过来,如矿产资源、原材料、劳动力、投资及其他经济技术援助,形成附属企业或子公司,为周围地区初级产品提供市场,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 (4)扩散作用趋于主导过程是增长极理论的关键部分,这意味着增长极的繁衍。一方面,以物质能量输出和空间扩散来发展自己,使增长极规模、实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以渐进式扩散方式促使新的(下一级)增长极形成。 2.生长轴理论 以德国学者沃纳?松巴特(Werner Sombart)为代表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生长轴理论,直接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并强调交通干线建设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该理论认为,随着连接中心城市的重要交通干线

交通区位因素

交通区位因素 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等5个方面。其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地质、河流、气候等条件限制)。 1、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传递和贸易的发展;完善交通网,激活各条交通线,加快各地之间联系;经过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条件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 2、自然因素 尽可能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从而使选出的线路方案既能满足运输能力的要求,又能减少工程量,并便于维修护养。其评价性语言应当从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文(跨河)等有利因素和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如山区公路呈“之”字型弯曲,铁路在山区呈“人”字型或“8”字型弯曲;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网密度,平原交通网密集,山区则稀疏。 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

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三、交通点的区位因素 交通点包括车站、港口、航空港等。它们的建设也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港口区位因素: (1)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河港: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提供淡水和空间,含沙量、冰冻情况。 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海湾 (2)筑港条件: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3)腹地条件:经济腹地的大小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 (4)城市依托:城市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有利于港口建设和发展。 (5)政策条件: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劣:河流泥沙的淤积,结冰封冻,气象、海况条件差,交通区位的下降等。 例如:纽约港的主要区位因素:①哈得孙河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风的深水海港并且保证了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②哈得孙河口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纽约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纽约港的经济腹地是美国最发达的东北部工业区,有多条铁路通往美国各地;④纽约港以纽约市为依托,纽约市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武汉是长江中游的一个港口,其区位条件? 天津港的区位条件: 有利条件: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开阔,筑港条件好;通江(海河)达海(临渤海),利于江海联运;地处京津唐工业区出入海洋的门户,经济腹地广阔;以天津市为依托,经济实力强。 不利条件:位于海河口,泥沙淤积严重;冬季封冻,不利通航。 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 ①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可以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从地形地势角度看,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从水文角度看上海港毗邻长江和黄浦江。 ③从气候角度看,上海港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无结冰期,便于通航(具体到其他海港,可能还要考虑结冰期、风浪、洋流等自然条件)。 ④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上海港通过长江干支流和铁路、公路同全国各地相连接,集散客货流,这是世界上其他大港所无法比拟的。 ⑤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