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除磷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

化学除磷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
化学除磷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

化学除磷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

磷的去除有化学除磷、生物除磷两种工艺,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由于该除磷工艺目前还不能保证稳定达到0.5mg/l出水标准的要求,所以要达到稳定的出水标准,常需要采取化学除磷措施来满足要求。化学除磷是利用无机金属盐作为沉淀剂,与污水中的磷酸盐类物质反应形成难溶性含磷化合物与絮凝体,将污水中的溶解性磷酸盐分离出来。

一、正常投加量对污水处理的影响

1、对污水处理厂出水金属含量的影响

在污水处理厂出水中金属和药剂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对悬浮物的分离,当然药剂的投加、β值、pH值、污水碱度及投加技术也都对其有影响。

在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铁和铝一般是难溶解的磷酸盐和氢氧化物,并以悬浮状态存在。

在正常药剂投加量(如β=1.5,同步沉析)、pH为中性及有足够好的二次沉淀池或沉淀池的情况下,铝和铁的含量一般不会超过 1.0mg/l,而且尽管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的铁常常超过 1.0mg/l;对于絮凝滤池出水中铁或铝的含量一般小于0.5mg/l。

2、对出水中盐含量的影响

采用金属药剂进行磷沉析必然会导致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盐(Cl-或SO42-含量)增加。其增加量可通过计算确定:

如:例1:中投加AlCl3,由于1kgAl对应3.9(3×35.5/27=3.94)kg的Cl-,Cl-的增加量:130×3.94=513kgCl-/d折算浓度为:513kg/d×1000/10000m3/d=51.3mg/l

例2:中投加FeSO4,由于1kgFe对应1.7((32+4×16)/56=1.71)kg的SO42-,SO24-的增加量:270×1.7=461.7kgSO24-/d折算浓度为:461.7kg/d×1000/10000m 3/d=46.2mg/l

含有少量工业废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常出水中Cl-<100mg/l、SO24-<200mg/l,也就是说采用金属药剂后出水中的盐含量Cl-升高50%、SO42-升高25%。当受纳水体有严格求时,应对盐含量进行验算。

因在磷酸盐沉析的同时,重碳酸盐也被去除,所以出水中的总含盐量(电

导率)几乎保持不变。

3、对碱度的影响

水的碱度是指使一升水达到某一PH值的HCI用量,碱度也是指对酸的缓冲能力。污水处理厂进水的碱度对应的是其所在流域饮用水的碱度和由铵产生的碱度。在磷酸盐沉析时,只要铁或铝离子进入水溶液中就形成六水复和体;一般形式为Me(H2O)3+6(Me:金属),这种复合体象酸一样可进一步水解:Me(H2O)63+→3H++Me(OH)3+3H2O

该反应与溶液的pH值有关,同时会降低水的碱度。由于氢氧化物以难溶的复合体形式沉析出来,不会提高污水的碱度,所以对于金属氢氧化物的沉析必须估算酸当量,对于金属磷酸盐的沉析也是一样。同步沉析中分离磷酸盐只能略微提高污水的碱度。

4、对剩余污泥产量的影响

正如前面所述的一样,污水中溶解性磷去除结果就是产生污泥,不同的工艺,污泥的排除位置也不相同。对于同步沉析则是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设施。剩余污泥产量是污泥处理设计、运行的重要参数,带有同步沉析化学除磷时,单位污泥产量是由去除BOD5产生的剩余污泥和同步沉析除磷的沉析物所组成。

对于由同步沉析,化学除磷产生污泥由沉析药剂的类型、所投加金属离子与需沉析磷的克分子比来确定。在β=1.5时,投加1kgFe产生产2.5kg的干物质,或投加1kgAl产生产4kg的干物质。

对于由同步沉析,化学除磷产生污泥由沉析药剂的类型、所投加金属离子与需沉析磷的克分子比来确定。在β=1.5时,投加1kgFe产生产2.5kg的干物质,或投加1kgAl产生产4kg的干物质。

5、对硝化反应的影响

在采用硫酸铁药剂进行同步沉析时,对硝化反应是有阻碍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下故而推荐将污泥泥龄提高10%。采用氯化铁盐药剂对硝化反应是没有影响的。表4是各种沉析工艺对硝化反应的影响系数,这种影响系数是指在特定工艺条件下的污泥泥龄与常规工艺条件下(无磷的去除,且在同等硝化反应能力情况下)的污泥泥龄的比值。

因为在前沉析的同时非溶解状的碳化合物也会被沉析出来,由此不能为氮

氧化过程的稳定所要求的反硝化反应提供足够的碳化合物,所以前沉析对氮的去除也会产生负作用。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通过一次沉淀已去除掉许多碳化合物,这常不足于前置反硝化反应所需,再经前沉析更加剧了这种矛盾。

二、投加过量对污水处理的影响

同步化学除磷,除磷剂如果投加量不足,会造成除磷效果不佳,但并不是投放的越多效果就越好,投加过度反而会产生一些问题。除磷剂投加量过多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增加絮凝,化学除磷剂的另一个身份是高分子无机絮凝剂,和PAM不同,进水絮凝剂过量并不会有反溶现象,可以保证一些污泥絮性不好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清澈。

2、过多的正电荷金属沉积物吸附在菌胶团(负电荷)表面,使菌胶团电荷性改变,在PAM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压泥的难度。

3、过多的正电荷金属沉积物吸附在菌胶团表面,减弱了胞外多糖(EPS)的作用,使菌胶团絮性减弱,导致活性污泥絮团细小。

4、污泥量增大。在废水除磷处理中,当除磷剂投加量太大时则会出现产泥量过高。这也是它相对于微生物处理法应用于废水除磷处理中的弊端。投加过量会使水中的金属磷酸盐更多,形成更多的污泥。

5、污泥处理难度增加。当除磷剂投加过量时,除了污泥量增加外,污泥中的无机金属盐也会升高,增加污泥的处理难度。

6、水体变黄。除磷剂投加过量时,因为常用除磷剂属于铁盐除磷剂,它在水中形成过多的铁离子或铝离子,会使水体呈现黄色或褐色。

7、pH值下降。这是由于除磷剂为弱酸性聚合物药剂,在废水除磷处理时,酸性药剂投加量增加使整体水质酸性加强,pH下降。

环评爱好者论坛_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的探讨

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的探讨 摘要:针对无机化学实验室废水排放的特殊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提出了射流一酸碱中和一沉淀一固液分离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对废水处理装置的组成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此方法广泛地适应于各类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废水处理。 关键词: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装置;方法 0 引言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化学实验室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各类化学实验室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从实验室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校、科研机构、检测中介机构和企业中的检验研究部门。企业内部实验室的污染问题可归纳为企业的环保问题,易于被各级环保部门重视,企业在处理自身的环保问题的同时,污染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处理。而其它各类实验室多为相对独立的事业单位,区域分散,废水排放量不大,其污染易于被忽视。 实验室实际上是一类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建设的越多,污染的总量越大。这些实验室,尤其是在中心城区和居民区的化学实验室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因为历史的原因,许多化学实验室的排水管道与居民的排水管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江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对水资源的危害不可估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相应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已成为化学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考核项目之一。因此,对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化学实验室废水排放的现状 总体来讲化学实验室的废水排放情况复杂,不同工作性质的化学实验室的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不同。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二大类。本文仅针对无机化学类实验室废水处理的方法进行探讨,因为此类实验室在国土资源行业有较大的数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pH值是控制废水排放酸碱度的指标,我们在对国土资源、水务等行业的二个有代表性的无机化学类实验室废水排水管口进行了随机取样测试,总体测试结果是排放的废水pH值呈偏酸性,部分时间段pH测试值呈强酸性,其它污染主要是废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如Hgl、cr、Pb等有害元素。从时问分布上看,污染程度不同,并有随机性;从污染物成份上看,种类较多,并且复杂。 对照中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相关要求,从检测统计数据的情况可见,大多数检测数据超出排放标准。同时无机化学类实验室废水排放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它不同于一般企业污水的排放有相对稳定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成分含量,而是随着实验方法的不同,药品、试剂的使用种类也随之变化,其排放量和污染物成分含量就显得比较复杂,同时在不同的时间段废水的pH值变化非常大,随机性很强。如果直接将工业化污水处理的模式应用于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很难达到理想的废水处理效果。因此,有必要针对实验室废水的特点提出一个有效、实用、节能的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和处理装置,使实验室废水的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2 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实验室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成分随机性较大的特点,我们将废水的pH进行值调整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超标准排放处理作为整个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二个主要环节,进行工艺流程的研究、设计。 2.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总体思路 根据实验室废水排放的实际状况,将制定一个实用性强、适应性广、运行成本低的工艺流程作为设计的主要思路,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提出了收集→射流曝气→酸碱中和→沉淀→固液分离的工艺流程总体思

污水处理工艺中如何进行脱氮除磷

污水处理工艺中如何进行脱氮除磷? 氮、磷的主要危害:一是受纳水体富营养化;二是影响水源水质,增加给水处理成本;三是对人和生物有一定的毒害。 生物脱氮分为三步: 1、氨化作用,即水中的有机氮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氨氮。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氨化作用进行得很快,无需采取特殊的措施。 2、硝化作用,即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水中的氨氮首先在亚硝酸钠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盐,然再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为防止生长缓慢的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从活性污泥系统中流失, 要求很长的污泥龄。 3、反硝化作用, 即硝化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这一步速率也比较快, 但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兼性厌氧菌, 只有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反硝化, 因此需要为其创造一个缺氧或厌氧的环境( 好氧池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 。 生物除磷原理 所谓生物除磷, 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 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而在好氧条件下, 能够过量地从外部环境摄取磷, 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 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储藏在菌体内, 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 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细菌的压抑放磷、过渡积累和奢量吸收。 首先将活性污泥处于短时间的厌氧状态时,储磷菌把储存的聚磷酸盐进行分解,提供能量,并 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释放磷( 聚磷酸盐水解为正磷酸盐) ,使污水中BOD 下降,磷含量升高。然后在好氧阶段,微生物利用被氧化分解所获得的能量,大量吸收在厌氧阶段释放的磷和原污水中的磷,完成磷的过渡积累和最后的奢量吸收,在细胞体内合成聚磷酸盐而储存起来,从而达到去除BOD 和磷的目的。 脱氮除磷工艺 1、传统A2/O 法即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在流经三个不同功能分区的过程中,在不同微生物菌群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得到去除。原污水的碳源物质(BOD)首先进入厌氧池聚磷菌优先利用污水中易生物降解有机物成为优势菌种,为除磷创造了条件,然后污水进入缺氧池,反硝化菌利用其它可利用的碳源将回流到缺氧池的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排入到大气中, 达到脱氮的目的。 2、氧化沟工艺是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形式,因其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管理,很快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有Passveer单沟型、Orbal同心圆型、Carrousel循环折流型、D型双沟式和T型三沟式等。传统Passveer单沟型和Carrousel型氧化沟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但是在Carrousel氧化沟前增设厌氧池,在沟体内通过曝气装置的合理设置形成缺氧区和好氧区,形成改良型氧化沟,便具备生物脱氮除磷功能。 3、SBR 法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降解有机物,属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范围,主要是好氧活性污泥,回流到反应池前部的污泥吸附区,回流污泥中硝酸盐得以反硝化在充分条件下可大量吸附进水中的有机物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随着对脱氮除磷机理的深入探究,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及其可行性, 为水处理工艺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思路。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污水脱氮除磷处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污水处理已不仅限于满足排放标准,更要考虑污水的资源化和能源化的问题,必须朝着最小的COD 氧化、最低的氮磷排放量、最少的剩余污泥排放等可持续污水处理工艺的方向发展。而生物学及其技术的发展,能使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得到更大的发展。

化工废水特点及废水处理原则

化工废水特点及废水处理原则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加剧,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日益普遍和严重,其中特别是精细化工产品(如制药、染料、日化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机物质,大多都是结构复杂、有毒有害和生物难以降解的物质。因此,化工废水处理的难度较大。 化工废水的基本特征为极高的COD、高盐度、对微生物有毒性,是典型的难降解废水,是目前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化工废水的特征分析如下: (1)水质成分复杂,副产物多,反应原料常为溶剂类物质或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 (2)废水中污染物含量高,这是由于原料反应不完全和原料、或生产中使用的大量溶剂介质进入了废水体系所引起的; (3)有毒有害物质多,精细化工废水中有许多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是有毒有害的,如卤素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具有杀菌作用的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等; (4)生物难降解物质多,B比C低,可生化性差; (5)废水色度高。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 废水处理技术已经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污水中的污染物种类、污水量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污水处理技术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旧的污水处理技术也不断被革新和发展着。尤其现在的化工废水中的污染物是多种多样的,往往用一种工艺是不能将废

水中所有的污染物去除殆尽的。用物化工艺将化工废水处理到排放标准难度很大,而且运行成本较高;化工废水含较多的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差,而且化工废水的废水水量水质变化大,故直接用生化方法处理化工废水效果不是很理想。 针对化工废水处理的这种特点,我们认为对其处理宜根据实际废水的水质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如絮凝、内电解、电解、吸附、光催化氧化等工艺,破坏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再联用生化方法,如SBR、接触氧化工艺,A/O工艺等,对化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目前,国内对处理化工废水工艺的研究也趋向于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工艺。例如,采取内电饵混凝沉淀—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医药废水、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和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絮凝沉淀法处理有机化工废水、采用絮凝—电饵法联用处理麻黄素废水、采取臭氧一生物活性碳工艺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采用的光催化氧化—内电饵—sBR组合方法处理高浓化工废水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 化工废水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随着国家对其处理达标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用一种方法很难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化工废水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各种组合处理技术。以取长朴短,实现处理系统优化。 水污染指标 水污染指标是衡量水体被污染程度的数值标示,也是控制好检测水处理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其中,最常用的水污染指标有(8个): 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饱和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20℃,经一定天数降解每升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量,常用单位mg/L,常以 5日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以BOD5表示。 化学需氧量(COD):表示用强氧化剂把有机物氧化为H2O和CO2所消耗的相当氧量。常用的氧化剂为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分别表示为COD Cr或简写(COD)和COD Mn(也称耗氧量,简称OC),单位为mg/L。

城市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效果及运行成本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效果及运行成本研究 作者:念东, 王佳伟, 刘立超, 周军, 甘一萍, 王洪臣, Nian Dong, Wang Jiawei, Liu Lichao, Zhou Jun, Gan Yiping, Wang Hongchen 作者单位: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2 刊名: 给水排水 英文刊名: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8,34(5) 被引用次数:11次 参考文献(3条) 1.邱维;张智城市污水化学除磷的探讨[期刊论文]-重庆环境科学 2002(02) 2.赵恩海;朱文亭我国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0(04) 3.Henze M;Harremoes P;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污水生物处理与化学处理技术 199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孔令勇.马小蕾废水化学除磷的基本原理与设计[会议论文]-2009 2.徐丰果.罗建中.凌定勋废水化学除磷的现状与进展[期刊论文]-工业水处理2003,23(5) 3.李炜炜.吴国防.丁云松.龙腾锐.LI Wei-wei.WU Guo-fang.DING Yun-song.LONG Teng-rui城市污水厂化学除磷投药点后移的生产性试验[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0) 4.侯艳玲.刘艳臣.邱勇.何苗.施汉昌.Hou Yanling.Liu Yanchen.Qiu Yong.He Miao.Shi Hanchang化学除磷药剂中三价铁铝对生物系统污泥活性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10,36(6) 5.唐建国.林洁梅化学除磷的设计计算[期刊论文]-给水排水2000,26(9) 6.张健.ZHANG Jian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工艺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10,26(21) 7.帖春英.TIE Chun-ying改良A2/O与化学除磷工艺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10,26(20) 8.吕亚云污水化学除磷处理技术[期刊论文]-河南化工2010,27(8) 9.潘理黎.王玲.郑海军.吕伯昇.徐伟勇.Pan Lili.Wang Ling.Zheng Haijun.Lu Bosheng.Xu Weiyong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化学除磷试验研究[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2011,37(6) 10.张亚勤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中的化学除磷[期刊论文]-中国市政工程2009(5) 引证文献(11条) 1.孙士权.杨静.毕立俊.洪俊明.张金松滤布滤池强化处理城市二级出水中试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水处理 2010(1) 2.贾会艳.杨云龙城市污水化学辅助除磷[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9(14) 3.孙士权.刀钟颖.郭文文.洪俊明.张金松滤布滤池强化处理城市二级出水中试研究[期刊论文]-环境工程学报2009(7) 4.解立国太原市北郊污水净化厂深度除磷研究[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0) 5.戴斌低碳源情况下氧化沟工艺除磷的方式[期刊论文]-上海建设科技 2009(5) 6.陈晓安.严福平.李旭.桂丽娟连续流砂过滤器处理城市二级出水中试研究[期刊论文]-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1(1) 7.乔莹.栗建华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区域性评价管理研究[期刊论文]-长治学院学报 2010(5) 8.郑育毅低碳源城市污水化学除磷的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水处理 2011(9) 9.刘传伟.孙书群城市污水污水处理厂氮磷去除的研究[期刊论文]-广州化工 2011(23) 10.杨凌波.葛勇涛.谢继荣.应启锋.曾思育.何苗基于节能降耗的污水处理厂绩效评估体系研究[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09(z1)

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BOD5和SS,但不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如果含氮、磷较多的污水排放到湖泊或海湾等相对封闭的水体,则会产生富营养化导致水体水质恶化或湖泊退化,影响其使用功能。因此,在对污水中的BOD5和SS进行有效去除的同时,还应根据需要,考虑污水的脱氮除磷。其中A-A-O(厌氧-缺氧-好氧)为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一种。 一、工艺原理及过程 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活性污泥工艺,在进行去除BOD、COD、SS的同时可生物脱氮除磷。 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污水中的氨氮及由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去除。以上三类细菌均具有去除BOD5的作用,但BOD5的去除实际上以反硝化细菌为主。污水进入曝气池以后,随着聚磷菌的吸收、反硝化菌的利用及好氧段的好氧生物分解,BOD5浓度逐渐降低。在厌氧段,由于聚磷菌释放磷,TP浓度逐渐升高,至缺氧段升至最高。在缺氧段,一般认为聚磷菌既不吸收磷,也不释放磷,TP保持稳定。在好氧段,由于聚磷菌的吸收,TP迅速降低。在厌氧段和缺氧段,NH3-N浓度稳中有降,至好氧段,随着硝化的进行,NH3-N逐渐降低。在缺氧段,由于内回流带入大量NO3-N,NO3-N瞬间升高,但随着反硝化的进行,NO3-N浓度迅速降低。在好氧段,随着硝化的进行,NO3-N浓度逐渐升高。 二、A-A-O脱氮除磷系统的工艺参数及控制 A-A-O生物脱氮除磷的功能是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三种功能的综合,因而其工艺参数应同时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如能有效地脱氮或除磷,一般也能同时高效地去除BOD5。但除磷和脱氮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具体体现的某些参数上,使这些参数只能局限在某一狭窄的范围内,这也是A-A-O系统工艺系统控制较复杂的主要原因。 1.F/M和SRT。完全生物硝化,是高效生物脱氮的前提。因而,F/M(污泥负荷)越低,SRT(污泥龄)越高。脱氮效率越高,而生物除磷则要求高F/M低SRT。A-A-O生物脱氮除磷是运行较灵活的一种工艺,可以以脱氮为重点,也可以以除磷为重点,当然也可以二者兼顾。如果既要求一定的脱氮效果,也要求一定的除磷效果,F/M一般应控制在0.1-0.18㎏ BOD5/(kgMLVSS·d),SRT一般应控制在8-15d。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

化工废水的基本特征是:(1) 水质成分复杂,副产物多,反应原料常为溶剂类物质或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2) 废水中污染物含量高,这是由于原料反应不完全和原料、或生产中使用的大量溶剂介质进入了废水体系所引起的;(3) 有毒有害物质多,精细化工废水中有许多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是有毒有害的,如卤素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具有杀菌作用的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等;(4) 生物难降解物质多,B/C比低,可生化性差;(5) 废水色度高。 1 常用处理技术 (1) 常用的物理法包括过滤法、斜管沉淀法(链接到产品)和气浮法(链接到产品)等。过滤法是以具有孔粒状粒料层截留水中杂质,主要是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在化工废水的过滤处理中,常用扳框过滤机和微生物过滤机,微孔管由聚乙烯制成,孔径大小可以进行调节,调换较方便;斜管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淀性能,在重力场的作用下自然沉降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气浮法是通过生成吸附微小气泡附裹携带悬浮颗粒而带出水面的方法。这三种物理方法工艺简单,管理方便,但不能适用于可溶性废水成分的去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技术文档。 (2) 化学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杂质。主要有化学混凝法(链接到产品反应池)、化学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斜管沉淀法(链接到产品HOP)(链接到案例)等。化学混凝法(链接到产品加药)作用对象主要是水中微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产生的凝聚和絮凝作用,使胶体脱稳形成沉淀而去除。混凝法不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mm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去除色度,微生物以及有机物等。该方法受水温、PH值、水质、水量等变化影响大,对某些可溶性好的有机、无机物质去除率低;化学氧化法通常是以氧化剂对化工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去除的方法。废水经过化学氧化还原,可使废水中所含的有机和无机的有毒物质转变成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常用的有空气氧化,氯氧化和臭氧化法。空气氧化因其氧化能力弱,主要用于含还原性较强物质的废水处理,Cl2是普通使用的氧化剂,主要用在含酚、含氰等有机废水的处理上,用臭氧处理废水,氧化能力强,无二次污染。臭氧氧化法、氯氧化法,其水处理效果好,但是能耗大,成本高,不适合处理水量大和浓度相对低的化工废水;电化学氧化法是在电解槽中,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电极上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在电解槽的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外,水中的Cl-、OH-等也可在阳极放电而生成Cl2、氧而间接地氧化破坏污染物。实际上,为了强化阳极的氧化作用,减少电解槽的内阻,往往在废水电解槽中加一些氯化钠,进行所谓的电氯化,NaCl投加后在阳极可生成氯和次氯酸根,对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也有较强的氧化作用。近年来在电氧化和电还原方面发现了一些新型电极材料,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能耗大、成本高,及存在副反应等问题。(3) 生物法(链接到产品生化)(链接到案例)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转化有机物的过程。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污染物成分日渐复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如仅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是很难达到治理的要求。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可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进行转化与稳定,使其无害化。生化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大类型,好氧处理方法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废水的方法,这种生物絮体称为活性污泥,它由好氧微生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

污水处理中的化学除磷

污水处理中的化学除磷 磷的去除有化学除磷生物除磷两种工艺,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由于该除磷工艺目前还不能保证稳定达到l出水标准的要求,所以要达到稳定的出水标准,常需要采取化学除磷措施来满足要求。 化学除磷是通过化学沉析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析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其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混合后,形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这一过程涉及的是所谓的相转移过程,反应方程举例如式1。实际上投加化学药剂后,污水中进行的不仅仅是沉析反应,同时还进行着化学絮凝反应,所以必须区分化学沉析和化学絮凝的差异。 FeCl3+K3PO4→FePO4↓+3KCl式1 污水沉析反应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水中溶解状的物质,大部分是离子状物质转换为非溶解、颗粒状形式的过程,絮凝则是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过程,所以絮凝不是相转移过程。 在污水净化工艺中,絮凝和沉析都是极为重要的,但絮凝是用于改善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而沉析则用于污水中溶解性磷的去除。如果利用沉析工艺实现相的转换,则当向污水中投加了溶解性的金属盐药剂后,一方面溶解性的磷转换成为非溶解性的磷酸金属盐,也会同时产生非溶解性的氢氧化物(取决于PH值)。另一方面,随着沉析物的增加及较小的非溶解性固体物聚积成较大的非溶解性固体物,使稳定的胶体脱稳,通过速度梯度或扩散过程使脱稳的胶体互相接触生成絮凝体。最后通过固—液分离步骤,得到净化的污水和固一液浓缩物(化学污泥),达到化学除磷的目的。 根据化学沉析反应的基础,为了生成磷酸盐化合物,用于化学除磷的化学药剂主要是金属盐药剂和氢氧化钙(熟石灰)。许多高价金属离子药剂投加到污水中后,都会与污水中的溶解性磷离子结合生成难溶解性的化合物。出于经济原因,用于磷沉析的金属盐药剂主要是Fe3+、Al3+和Fe2+盐和石灰。这些药剂是以溶液和悬浮液状态使用的。二价铁盐仅当污水中含有氧,能被氧化成三价铁盐时才能使用。Fe2+在实际中为了能被氧化常投加到曝气沉砂池或采用同步沉析工艺投加到曝气池中,其效果同使用Fe3+一样,反应式如式2、3。 Al3++PO43-→AlPO4↓pH=6~7 式2 Fe3++PO43-→FePO4↓pH=5~式3 与沉析反应相竞争的反应是金属离子与OH的反应,所以对于各种不同的金属盐产品应注意的是金属的离子量,反应式如式4、5。 Al3++3OH-→Al(OH)3↓式4 Fe3++3OH-→Fe(OH)3式5 金属氢氧化物会形成大块的絮凝体,这对于沉析产物的絮凝是有利的,同时还会吸附胶体状的物质、细微悬浮颗粒。需要注意的是有机物在以化学除磷为目的化学沉析反应中的沉析去除是次要的,

污水处理生物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生物除磷工艺 (一)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O工艺) 当以除磷为主时,可采用无内循环的厌氧/好氧工艺,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厌氧/好氧工艺流程 1. 设计参数 A/O工艺生物除磷设计参数见下表 A/O工艺生物除磷设计参数 2. 工艺计算 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生物除磷的工艺计算包括厌氧池(区)容积、好氧池(区)容积。具体计算公式见下表。

A/O工艺生物除磷容积基计算公式 (二)弗斯特利普( Phostrip) 除磷工艺 Phostrip工艺是由Levin在1965年首先提出的,该工艺是在回流污泥的分流 管线上增设一个脱磷池和化学沉淀池而构成的,其工艺流程见下图。

该工艺将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中增设厌氧释磷池和化学沉淀池。工艺流程为:部分回流污泥(约为进水量的10%~20% )通过旁流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中的停留时间为8~ 12h, 使磷由固相中释放,并转移到水中;脱磷后的污泥问流到好氧池中继续吸磷,厌氧池上清液含有高浓度磷(可高达100mg/L 以上),将此上清液排入石灰混凝沉淀池进行化学处理生成磷酸钙沉淀,该含磷污泥可作为农业肥料,而混凝沉淀池出水应流入初沉池再进行处理。Phostrip工艺不仅通过高磷剩余污泥除磷,而且还通过化学沉淀除磷。该工艺具有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双重作用,所以Phostrip工艺具有高效脱氮除磷功能。 Phostrip工艺比较适合于对现有工艺的改造,只需在污泥回流管线上增设少量小规模的处理单元即可,且在改造过程中不必中断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总之,Phostrip工艺受外界条件影响小,工艺操作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且稳定。但该工艺存在流程复杂、运行管理麻烦、处理成本较高等缺点。 四、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 需要同时脱氮除磷时,可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图。 A2/O工艺脱氮除磷流程 (一)一般规定 进入系统的污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脱氮时,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与总凯氏氮(TKN)之比宜大于4 ; (2) 除磷时,污水中的BOD5与总磷( TP)之比宜大于17 ; (3) 同时脱氮、除磷时,宜同时满足前两款的要求; (4) 好氧池(区)剩余碱度宜大于70mg/L( 以碳酸钙CaC03计);

化学镍废水处理方法

化学镍废水处理方法 一、化学镀镍工艺简介 化学镀是通过还原剂提供电子,使得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镀在镀件表面的工艺。不同于电镀,化学镀不需要外接电源,而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沉积过程。 化学镀镍,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是以次磷酸盐为还原剂的酸性化学镀镍,在化学镀镍电镀液中,镍离子主要由硫酸镍提供,而还原剂多为次磷酸钠,次磷酸钠的还原性比较强,能够在电镀过程中提供镍离子所需要的电子。另外化学镀镍中,需要有机酸或者其盐类作为络合剂使用,络合剂能够与镍离子结合成复杂的络合离子,这样可以避免次磷酸镍沉淀的形成,化学镀镍中,常见的络合剂包括,乙醇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琥珀酸等。一般不采用碳链过长的有机酸作为络合剂。 二、化学镍废水构成 化学镍废水主要来源是化学镍电镀液的清洗水,化学镍电镀液中存在络合剂以及次磷酸钠,因此化学镍废水的主要构成是次磷酸和络合镍,对应电镀废水处理指标中的镍含量以及磷含量。 对于络合镍,由于络合剂与镍离子能够稳定结合,导致在含镍废水中加碱沉淀不下去,传统的液体重捕剂或者硫化钠的螯合能力有限,也很难把镍离子从络合剂那里夺走。 对于次磷酸钠,不同于一般的正磷,次磷酸钠无法通过石灰进行沉淀处理,而通过氧化进行处理,也无法把次磷酸根彻底氧化为正磷

酸根,因此磷也无法去除。 三、化学镍处理药剂 化学镍废水,除磷需要使用次亚磷去除剂P3进行处理,除镍需要通过除镍剂M2进行处理,能够把镍磷处理至表三标准。 次亚磷去除剂P3是一种无机复合盐,在废水中,双氧水的催化作用下,能够直接与次磷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高效除镍剂是一种有机化合物,通过螯合的原理,把络合镍中的络合剂破坏掉,从而与镍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四、化学镀镍废水处理步骤 使用次亚磷去除剂P3和高效除镍剂M2处理化学镍废水,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取化学镀镍废水,调节废水pH 2、加入次亚磷去除剂P3进行反应,同时加入双氧水进行催化反应 3、回调废水pH,加入PAM进行絮凝沉淀 4、沉淀出水,磷即可达标。 5、调节废水pH至碱性 6、加入高效除镍剂M2进行反应 7、加入PAC混凝,PAM絮凝沉淀 8、出水,镍即可达标 通过以上工艺进行处理化学镍废水,镍和磷都可以达标,其中,镍浓度可以处理至0.1mg/L以下,磷浓度可以处理至0.5mg/L以下。

污水处理工艺脱氮除磷基本原理

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基本原理 国外从六十年代开始系统地进行了脱氮除磷的物理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认为物理法的缺点是耗药量大、污泥多、运行费用高等。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不推荐采用。从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开始研究并逐步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除磷。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研究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八十年代后期逐步 实现工业化流程。目前,常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有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等。 ?生物脱氮原理 生物脱氮是利用自然界氮的循环原理,采用人工方法予以控制,首先,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转化成氨氮,而后在好氧条件下,由硝化菌左右变成硝酸盐氮,这阶段称为好氧硝化。随后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菌作用,并有外加碳源提供能量,使硝酸盐氮变成氮气逸出,这阶段称为缺氧反硝化。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就是氮的分解还原反应,反应能量从有机物中获取。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影响其脱氮效率的因素是温度、溶解氧、PH值以及碳源,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菌增长速度较缓慢,所以,要有足够的污泥泥龄。反硝化菌的生长主要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并且要用充裕的碳源提供能量,才可促使反硝化作用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与反硝化反应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硝化阶段:足够的的溶解氧,DO值在2mg/L以上,合适的温度,最好在20℃,不能低于10℃,,足够长的污泥泥龄,合适的PH条件。 反硝化阶段:硝酸盐的存在,缺氧条件DO值在0.2mg/L左右,充足碳源(能源),合适的PH条件。 生物脱氮过程如图5—1所示。 反硝化细菌 +有机物(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生物除磷原理 磷常以磷酸盐(H 2PO 4 -、HPO 4 2-和H 2 PO 4 3-)、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于废水中,生物除 磷就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状态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从外部摄取磷,并将其以聚合形态储藏在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 生物除磷主要是通过排出剩余污泥而去除磷的,因此,剩余污泥多少将对除磷效果产生影响,一般污泥龄短的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多,可以取得较高的除磷效果。有报道称,当泥龄为30d时,除磷率为40%,泥龄为17d时,除磷率为50%,而当泥龄降至5d时,除磷率达到87%。 大量的试验观测资料已经完全证实,再说横无除磷工艺中,经过厌氧释放磷酸盐的活性污泥,在好氧状态下有很强的吸磷能力,也就是说,磷的厌氧释放是好氧吸磷和除磷的前提,但并非所有磷的厌氧释放都能增强污泥的好氧吸磷,磷的厌氧释放可以分为两部分:有效释放和无效释放,有效释放是指磷被释放的同时,有机物被吸收到细胞内,并在细胞内储存,即磷的释放是有机物吸收转化这一耗能过程的偶联过程。无效释放则不伴随有机物的吸收和储存,内源损耗,PH变化,毒物作用引起的磷的释放均属无效释放。 在除磷系统的厌氧区中,含聚磷菌的会留污泥与污水混合后,在初始阶段出现磷的有效释放,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被耗完以后,虽然吸收和储存有机物的过程基本上已经停止,但微生物为了维持基础生命活动,仍将不断分解聚磷,并把分解产物(磷)释放出来,虽然此时释磷总量不断提高,但单位释磷量所产生吸磷能力随无效释放量的加大而降低。一般来说,污水污泥混合液经过2小时厌氧后,磷的释放已经甚微,在有效释放过程中,磷的释放量与有机物的转化量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磷的厌氧释放可使污泥的好氧吸磷能力大大提高,每厌氧释放1mgP,在好氧条件下可吸收2.0~2.24mgP,厌氧时间加长,无效释放逐渐增加,平均厌氧释放1mgP,所产生的好氧吸磷能力降至1mgP以下,甚至达到0.5mgP。因此,生物除磷并非厌氧时间越长越好,同时在运行管理中要尽量避免PH的冲击,否则除磷能

污水脱氮除磷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选择 一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中,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对于保护大中型城市的环境,治理水污染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速度将大大加快,大量的小城镇将迅速兴起,预计到本世纪末,全国设市城市将达1200个左右,建制镇25000~3O000个左右,全国城镇人口达6.8亿左右,城市化水平约为45%,其中小城镇人口所占比例达65%左右。从发展眼光看,今后我国的大部分人口将生活在中小城镇。 目前全国共有1700O个建制镇,绝大多数没有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而且,由于二十几年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造成一些中小城镇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小城镇,污染严重,已经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 从另一方面讲,中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在水系上是相通的,而且往往处于大中城市的上游,中小城镇的污水治理工作做不好,大中城市水环境的质量也不会有明显改善,因此,中小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针对目前的情况,国家提出至2010年我国污水处理率要达到4O%,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会集中在中小城镇建设一大批污水处理厂,这些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小的只有每日几十吨,大的每日几万吨,因此在规模上和大型污水处理厂相差较大,而且,由于这些中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水体制,基础资料,融资渠道有很大不同,因此以往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的经验只有借鉴的意义,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大中城市的污水治理工艺、技术装备等搬用到城镇级的污水处理厂中去,否则目前在大中城市中出现的“建的起,用不起”的局面将会在中、小城镇更加强烈的表现出来,甚至会演变成“既建不起,更用不起”的局面,因此探索适合中小城镇的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以较少的投资建成污水处理厂,以较低的运行费用运转污水处理厂,达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是摆在给排水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挑战。 考虑到1998年1月1日之后,已经开始实行《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8978-1996),因此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都要考虑除磷脱氮,本文谨就适合于中小城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请指正。 二可供选择的工艺 各种除磷脱氮工艺一般都是除碳、除氮、除磷三种流程的有机组合,得利满公司提出了“SARAOE”概念,来描述用于除磷脱氮的不同区域。 1.选择区(Selectorzone) 设置选择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污泥膨胀。 2.厌氧区(Anaerobiczone) 设置厌氧区是为了提供一个使聚磷菌释放磷的环境,为后续的好氧吸磷创造条件。 3.再活化区(Reactivationzone) 设置再活化区用于再活化回流污泥。 4.缺氧区(Anoxiczone) 设置缺氧区,提供一个缺氧环境,使硝酸盐氮被还原为氮气。 5.好氧区(Oxidationzone) 该区为主反应区,在该反应区内完成碳的氧化和氨氮的硝化。 6.内源呼吸区(Endogenouszono) 在该区内进一步完成硝酸盐氮的反硝化。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根据受纳水体的要求和其它一些实际情况,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次: 1、去除有机物、氨氮和硝酸盐氮,因对总氮无要求,可以采用生物硝化工艺,生物硝化工艺与传统活

化工污水处理办法

化工污水处理办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学工业逐渐的占据了国民经济的主导位置,其发展对公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衡量标准。而化工污染问题也成为了化工企业主要的问题,造成化工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化学的产品品种多、有毒有害物质成分复杂、污水排放量大、工艺过程复杂等,还有就是由于工业部门的设备和控制技术相对比较落后。 1 化工污水的处理现状 化工污水中包含了各种有毒物质,其水质特征表现为: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含量大、破坏水体平衡、含毒害成分。有些企业为了寻求高收益,降低成本,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将这些未经科学合理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江河之中,从而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处理化工企业产生的污水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的生活不受到影响。 2 主要的化工污水处理技术 2.1 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回收、分离或者是软化的处理,包括化学反应中的氧化、中和、电解、离子交换以及渗析等方法。 2.1.1 中和法 中和法最主要的是处理含酸、含碱的污水,比如说化工企业中化学药剂的排水、油品油罐的洗水以及锅炉水的处理等,都适用中和法来进行处理。运用一定的手段,来对水的酸碱度进行调节,使碱性废水的PH值在11~12之间,使酸性废水的PH值在1~2之间。酸碱废水的中和方法主要有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法、过滤中和法以及投药中和法。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法是对废水的回收与利用,如果相互中和之后,仍不能达到处理的要求,则就要进行投药中和的方法。投药中和的处理方法对于任何浓度的酸碱废水都有一定的作用,化工企业中大多使用的是石灰、石灰石、烧碱和纯碱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烧碱。过滤中和一般适用于对含硝酸和盐酸的废水的处理,并且利用大理石、石灰石等作为过滤材料。 2.1.2 氧化还原法

污水处理中的化学除磷

污水处理中的化学除磷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污水处理中的化学除磷 磷的去除有化学除磷生物除磷两种工艺,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由于该除磷工艺目前还不能保证稳定达到l出水标准的要求,所以要达到稳定的出水标准,常需要采取化学除磷措施来满足要求。 化学除磷是通过化学沉析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析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其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混合后,形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这一过程涉及的是所谓的相转移过程,反应方程举例如式1。实际上投加化学药剂后,污水中进行的不仅仅是沉析反应,同时还进行着化学絮凝反应,所以必须区分化学沉析和化学絮凝的差异。 FeCl3+K3PO4→FePO4↓+3KCl式1 污水沉析反应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水中溶解状的物质,大部分是离子状物质转换为非溶解、颗粒状形式的过程,絮凝则是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过程,所以絮凝不是相转移过程。 在污水净化工艺中,絮凝和沉析都是极为重要的,但絮凝是用于改善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而沉析则用于污水中溶解性磷的去除。如果利用沉析工艺实现相的转换,则当向污水中投加了溶解性的金属盐药剂后,一方面溶解性的磷转换成为非溶解性的磷酸金属盐,也会同时产生非溶解性的氢氧化物(取决于PH值)。另一方面,随着沉析物的增加及较小的非溶解性固体物聚积成较大的非溶解性固体物,使稳定的胶体脱稳,通过速度梯度或扩散过程使脱稳的胶体互相接触生成絮凝体。最后通过固—液分离步骤,得到净化的污水和固一液浓缩物(化学污泥),达到化学除磷的目的。 根据化学沉析反应的基础,为了生成磷酸盐化合物,用于化学除磷的化学药剂主要是金属盐药剂和氢氧化钙(熟石灰)。许多高价金属离子药剂投加到污水中后,都会与污水中的溶解性磷离子结合生成难溶解性的化合物。出于经济原因,用于磷沉析的金属盐药剂主要是Fe3+、Al3+和Fe2+盐和石灰。这些药剂是以溶液和悬浮液状态使用的。二价铁盐仅当污水中含有氧,能被氧化成三价铁盐时才能使用。Fe2+在实际中为了能被氧化常投加到曝气沉砂池或采用同步沉析工艺投加到曝气池中,其效果同使用Fe3+一样,反应式如式2、3。 Al3++PO43-→AlPO4↓pH=6~7 式2 Fe3++PO43-→FePO4↓pH=5~式3 与沉析反应相竞争的反应是金属离子与OH的反应,所以对于各种不同的金属盐产品应注意的是金属的离子量,反应式如式4、5。 Al3++3OH-→Al(OH)3↓式4 Fe3++3OH-→Fe(OH)3式5

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 1、实验室中经常有大量的废酸液。废液缸中废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滤液加碱中和,调至pH=6—8后就可排出,少量滤渣可埋于地下。 2、对于回收较多的废铬酸洗液,可以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使其再生,还可使用。少量的废液可加入废碱液或石灰使其生成Cr(OH)3沉淀,将沉淀埋于地下即可。 3、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含氰废液必须认真处理。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加入Na OH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几克高锰酸钾使CN-氧化分解。量大的含氰废液碱液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次氯酸钠,使CN-氧化成氰酸盐,并进一步分解为CO2和N2。 4、含汞盐废液应先调pH至8—10后加适当过量的Na2S,使生成HgS沉淀,并加FeSO4与过量S2-生成FeS沉淀,从而吸附HgS共沉淀下来,静置后分离,再离心,过滤;清液含汞量可降至0.02mg/L以下排放。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大量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但要注意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 5、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是加碱或加Na2S把重金属离子变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积下来,从而过滤分离,少量残渣可埋于地下。 化学实验室废液废气处理办法 1、溶解法:在水或其它溶剂中溶解度特别大或比较小的气体, 用合适的溶剂把它们完全或大部分溶解掉。 2、燃烧法:部分有害的可燃性气体,在排放口点火燃烧,消除污染。例如,一氧化碳等。化学实验中废弃的有机溶剂,大部分可回 收利用,少部分可以燃烧处理掉,有些在燃烧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废物,必须用配有洗涤有害废气的装置燃烧。 3、中和法:对于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气体,用适当的碱或酸进行吸收。对于含酸或碱类物质的废液,如浓度较大时,可利用废酸或废碱相互中和,再用pH 试纸检验,若废液的pH值在5.8~8.6之间,如此废液中不含其它有害物质,则可加水稀释至含盐浓度在5%以

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盈峰环境技术部 二O一七年五月 目录 一.化工行业分类及化工废水特 1.1.化工行业分类..................................................................... ..... .1 1.2化工行业水质特点 (1) 二.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种类 2.1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质............................................ .2.. 2.2废水中有毒、生物抑制物质 (2) 三.化工废水治理思路 3.1化工废水治理现状............................................................. . (3) 3.2化工废水治理思路 3.2.1生产源头降低排污 (3) 3.2.2组合工艺治理 (3) 四.化工废水预处理方法 4.1电化学氧化法 (4) 4.2催化氧化技术........................................................................ . (5)

五.化工废水生物强化技术 5.1高浓度活性污泥法...................................................................... 6.. 5.2生物增效技术 .............................................................................. 6. 5.3粉末活性炭法 (7) 六.化工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6.1芬顿氧化法 (8) 6.2过滤法 (8) 6.3混凝沉淀法................................................................................... 8.. 七.化工园区废水治理工程实例 7.1苏北某化学工业园污水处理工程 (9)

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0933353.html, 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选择 作者:赵宁宁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1期 摘要为降低巢湖流域水體富营养化程度,对含山县污水处理厂提出脱氮除磷改进要求。 介绍了项目的概况和工艺要求,并对各种工艺方案的特点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A/A/O氧化沟工艺作为项目的污水处理工艺,以期为该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选择 中图分类号 X7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296-01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人口的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正在遭到多种来源的污染。废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特别是作为生物体的重要营养元素的氮磷,随污水进入水体以后产生种种严重危害,而目前更普遍的是,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藻类异常繁茂,水味变得腥臭难闻。一些藻类能够分泌和释放毒性物质,例如蓝藻门的不定腔球藻(Coclosphaerium)、铜锈微囊藻(Microcystics Aeruginosa)等能分泌藻青脘(Phycyan)这样的带有毒性的物质,这类物质被人蓄饮用后会引发消化道炎症。藻类死亡后腐烂分解,大量消耗溶解氧,严重时可使水体呈厌氧状态,致使鱼类等需氧水生生物难以生存,藻类的异常繁殖还给城市水厂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提高制水成本,自来水带有异味,因此污废水中氮、磷的处理已成为当前废水处理中的热点。利用好氧和厌氧不同状况,在好氧条件下,由硝化菌作用变成硝酸盐氮,随后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菌作用,使硝酸盐氮变成氮气逸出;生物除磷就是利用聚磷菌类的细菌,在厌氧状态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从外部摄取磷,并将其以聚合形态贮藏在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达到除磷的效果。根据含山县污水处理厂的情况探讨该厂生物脱氮除磷的可行性。 1 项目概况 为减少巢湖流域水体的富营养化,对含山县污水处理厂提出脱氮除磷改进要求。该厂位于巢湖流域,设计污水的处理规模4万m3/d,工程原设计工艺常规活性污泥法能满足COD、BOD、SS的去除率,但对氮、磷的去除是有一定限度的,仅从剩余污泥中排除氮、磷,其去除率氮仅为10%~25%,磷仅为12%~19%,达不到脱氮除磷要求。因此,对含山县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污水脱氮除磷工艺改造是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处理厂重要组成部分。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工程的建设将是减少巢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举措。 2 工艺要求 含山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BOD5 /COD=0.51、BOD5 /TN>3~5、BOD5/TP=60,可以采用生物法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处理。为了减少污水处理厂常年运行的费用,有效地降低工程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