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收稿日期:2009-12-21

作者简介:李 昊(1982-),男,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管理软件。

#业务研究#

基于B/S 结构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李 昊1

杨燕勤

2

(1.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上海200438;2.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上海201418)

1摘 要2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已经发展为一个涉及到程序设计、数据库、网络、计算机硬件和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复杂体系,值得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从高校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出发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自主研发基于B/S 结构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进而对其设计理念、系统设计,模块划分、系统安全以及整个开发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个完整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关键词2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信息管理系统;B/S 结构;系统安全

1中图分类号2TP393101;G25017 1文献标识码2B 1文章编号21008-0821(2010)01-0154-05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S Structure

Li Hao 1 Yang Yanqin 2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hanghai Polytechnic Colle ge of Urban Management,Shanghai 200438,China;

2.Colle ge of Inform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1418,China)

1Abstract 2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universi ty library management has already de -veloped into a complex system,including program design,the database,the network,the computer hard ware and the library sc-i ence specialized knowledge,which is worth to be further discussed.Embarks from actual demand of university library with the de -tach ment condition foundation,this paper has conducted the research to the uni versity library independent research based on the B/S structure.Then,the sys tem design,the module di vision,the system safety as well as the entire development use process were discussed,and a complete system solution of university digital library management was proposed.

1Key words 2universi ty library;library management;informati on management system;B/S structure;sys tem safety

随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 echnology )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图书馆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网络化、数字化成为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而图书管理系统亦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开展所必不可缺的一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在自主研发基于B/S 结构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系统设计,模块划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系统安全和运维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1 使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必要性111 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和趋势

在未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传统图书馆中,数据主要以

纸质文献的方式进行保存。自动化程度低,检索和共享不便,同时获取和保存数据的成本高昂,并占用了图书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为有着这样尖锐的矛盾,使得各式各样的信息管理软件在很早之前就在图书馆领域得到了应用:从最初简单的利用EXCEL 和FoxB ASE 等第三方软件来对图书管理中所遇见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到使用单机版本的专业图书管理系统来进行图书的借阅管理等。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开始普遍采用基于网络的图书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的也日益成熟,功能日趋完善。时至今日,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早已不仅仅只是单一的处理简单数据,而是全面的融入到图书馆的整个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带动着整个图书馆业务

)

154)

的高效展开,全面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基于网络的图书管理系统又可分为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B/S(Brower/Server)结构和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C/S结构(Clien t/Server)两大类。

早期的网络图书管理系统往往采取C/S结构。该结构开发简单,响应快速,能充分利用客户机资源、设备负载平衡。同时也存在着使用不便的问题。在C/S结构中,客户端需要安装专门的客户端软件才可使用。这一点大大限制了软件的扩展性。随着网络的应用范围的扩大,由此产生的维护和升级成本过高等问题进一步得到了被放大。可以想象以下发生的一幕:某图书管理系统的维护团队所在地为中国,而某个身处美国的用户需要对客户端重新进行安装和进行系统升级,因此维护人员需要前往去美国的情况。这其成本增加的简直难以置信。更让人遗憾的是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甚至不是花费在维护系统本身,而是用在的遥远的路途上。因此,现在新研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往往采取了B/S结构。B/S结构是零客户端结构。不需要使用任何的客户端程序,用户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这让系统的扩展变得极其容易。研发人员也只需要在服务器上就可以完成整个系统的升级与更新。

112使用图书管理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的优势11211工作效率的提高

利用服务器和大容量存储等最新的硬件设备,以及数据库和网络技术所开发出的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馆能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高效的管理。通过图书管理系统,文献的采购查重、典藏清点等原先繁复枯燥的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也同时得到了保证。随着MARC(Machine Readable Cataloging)在图书管理中应用的普及,使得利用图书管理系统来进行文献著录的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往往只需在从书商处取得图书的同时,将书商提供的MARC信息直接导入至图书馆的管理系统数据库,即可通过管理系统方便的使用这些数据,并自动生成报表,大大减轻了采访、编目部门的工作量。

11212数据安全性的提高

通过采用Oracle、Sybase、SQL Server等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图书馆的各项数据的存储更为规范和完整。数据库技术也使得图书馆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变得简单便捷。而在硬件方面,采取RAID5等存储解决方案组成的磁盘阵列,以极低的存储成本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11213读者体验的改善与图书馆服务水平

从读者角度来说,通过图书管理系统使他们能更为轻松准确的查询到所需要资料,而一些繁琐的业务流程手续:如图书的预订、借阅、续借等也能通过图书管理系统得到了简化。纸质图书馆时代读者可能需要亲自在图书馆的书库里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之后再填写诸如读者号、书名、索书号、借阅日期等繁复的个人信息,之后通过图书管理员来完成一本图书的借阅。而在信息化的图书馆里,他可能只需要一张读者ID卡就能通过计算机快速的解决上面所有的问题。两厢对比,读者无疑是得到了更加便捷的服务。而图书馆方却也因为采用了自动化的图书管理系统解放了大量的人力。同时因为大量的机械化操作已经由管理信息系统在服务器上自动进行了处理,在人力投入减少的情况下工作的效率反而得到了提高。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图书馆在服务器等硬件上的投入将变得越来越低廉。

2自主研发高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211技术可行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程序开发的门槛日益降低,早已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员的专利。拥有较强研发能力和众多技术人才储备的高等院校足以独立完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任务。

212硬件需求

随着计算机硬件价格的降低及硬件功能的增强,投入少量的资金即可满足图书管理系统的硬件需求。具体的硬件配置表可参见表1,其中系统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用户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和资金条件进行整合。而处于安全考虑,笔者强烈建议单独配备1台ftp备份服务器用于异地的数据备份。当然,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使用两台服务器进行双机热备也是保证整个系统的强壮性的一个很好选择。同时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实际需要,也需要添置客户端电脑、读卡器、条码采集器等辅助设备。注意:若将服务器放置于图书馆机房内,还需保证机房环境适合服务器的长时间工作,需添置空调、UPS等辅助设备,并密切的对机房温度,湿度,腐蚀气体进行监控。

表1硬件配置表

硬件名称说明

系统服务器因系统采取B/S模式,因为需要一台功能强劲的服务器用于安装图书管理系统。该服务器为整个系统的核心,所有的用户

数据库服务器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将管理系统的程序和数据库分别安置在2台服务器上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并为系统维护带来便利。同时,建议采用RAID5等存储解决方案组成的磁盘阵列。既能保证数据安全又能极大的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

155

)

续表1

硬件名称说明

备份服务器作为备份服务器,需要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可通过管理系统和网络,结合数据库技术和ftp等协议来实现数据库的自动备份和上传。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再添加一台服务器,实现服务器的双机热备。

客户端电脑购买当前主流配置的普通微机即可满足图书管理系统的需要,主要用于、编目等部门和读者查询。

读卡器用于读者ID卡或校园一卡通的数据输入。

条码采集器用于流通、馆藏清点、采购查重等。

条码打印机用于图书条码的打印。

213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院校的网络资源来运行自己的图书管理系统,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投入,联系学校网络部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即可达到图书管理系统的网络需求。214后期维护

具有基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一定的数据库和B/S 程序使用知识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即可胜任整个项目的数据备份、系统运维工作。

215经济可行性

图书馆只需投入程序开发费用和购置少量的服务器、终端等即可搭建管理系统平台。若条件允许,可将服务器托管在学校的核心机房,节约在购买空调、UPS上的投入以及电费、网络费的经常性开支。

3系统设计

311程序构架

图书管理系统基于ASP1NET315平台开发,采用了基于B/S的三层开发结构(UI、BLL、DAL)。数据库则采用M-i crosoft公司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2005来提供数据服务。同时运用AJAX、FLV等web210的最新技术,提供美观实用的系统界面和顺畅的用户体验。具体开发环境可见表2:

表2开发环境

系统构架Brower/Server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2003R2

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2005SP4

开发环境Microsoft1NET Framework315

程序语言C#

开发工具Vi sual Studio2008

312模块设计

系统模块划分如图1所示。

313模块功能描述

整个图书管理系统从逻辑上划分为/系统管理0、/业务管理0和/用户管理03个子系统。其中/系统管理0子系统下属的模块用于对图书管理系统的全局管理和配置。分别为/工作量统计0、/信息发布0、/系统配置0这3

个字模块。

图1系统划分图

/业务管理0子系统则是针对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流程,分成/采访0、/编目0、/典藏0、/流通0、/期刊0、/统计0和图书馆网站这块。

/用户管理0子系统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一般都与学校的学籍管理系统或一卡通系统留有接口相连,如此图书馆可直接调用学校其它系统中的有用数据,有效减少数据输入上的重复劳动,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整合一卡通等系统,也简化了工作的流程,方便了读者,提升了服务水平。

/系统管理0子系统和/业务管理0子系统下属各个模块的具体描述如下:

(1)/系统配置0模块:该模块对整个系统的基本代码进行维护,主要包括了系统基本参数的设置,如分类法、流通规则、馆藏地、开放时间等。

(2)/信息发布0模块:主要用于图书馆对外的信息发布和参考咨询。通过该模块可以很好的实现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得双方之间信息的传播更为高效便捷。使得针对单一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了可能。

(3)/日志管理0模块:又分为系统日志和业务日志。系统日志主要记录系统自身的运行情况,如数据库的备份历史、文献数据的导入、数据的删除等操作。业务日志主要记录图书馆工作人员使用图书管理系统开展图书馆各项业务的信息。

(4)/采访0模块:主要实现了图书的征订、订购、验收等功能。还包括了采访过程中的经费结算、账目管理、采购查重等辅助功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块留有MARC数据的借口,如此即可直接从书商处取得文献的MARC数据。

)

156 )

(5)/编目0模块:该模块对/采访0模块中订购的文献进行编目,分配馆藏,设置流通权限等。并对图书MARC数据进行编辑,并负责送交流通。图书条码的打印也在这里进行。

(6)/典藏0模块:主要功能为生成典藏单、清点馆藏、书刊的剔旧、调拨。并能对俄馆藏文献信息进行详尽的统计。

(7)/流通0模块是整个图书管理系统的重要一环。是沟通读者与图书馆直接沟通的桥梁。在该模块,主要包括流通管理。文献借还、阅览等3个主要功能模块。其中的管理模块主要负责读者的违章处理、超期罚款、遗失退赔、图书催理、预约、延期等,同时/系统配置0模块中设置的流通规则、馆藏地、开放时间等参数也主要在模块得到应用。

(8)/期刊0模块:连续出版物的处理方法和一般的图书文献有所不同,所以/期刊0模块除了有/采访0模块的征订订购功能外,另有/现刊管理0、/过刊管理0等期刊处理的专用模块。

(9)/统计0模块主要是对各个模块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原始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生成报表和清单。另外也可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行统计。也可以根据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对图书馆进行即时分析,例如统计馆藏增长、文献利用率、周转率、分析读者信息等。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能直观的了解图书馆的整体情况,更好的开展工作。

(10)图书馆网站:该模块是图书馆面向读者的窗口。全馆概况、服务指南、岗位职责、规章制度、乃至新闻公告、参考咨询、活动推广甚至是外连的图书馆BBS、电子书、数据库的链接都可在图书馆网站上找到。

4图书管理系统的安全

对每天要处理大量数据的图书管理系统来说,系统安全绝对是重中之重。保障系统稳定和数据安全是图书馆技术人员的重要工作。但遗憾的是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却在这方面意识淡薄,资源投入也严重不足,往往造成很多不必要损失。关于图书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需主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411网络安全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安全问题。从最常见的网络连接速度不足到黑客的恶意攻击,所有这些都会对基于网络的图书管理系统带来重大的安全问题。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是通过在路由器与交换机上编写合理的AC L配置,利用防火墙、流量控制设备、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 tem)等网络设备来组建一个较为稳固的网络环境,积极主动的应对外来的攻击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毕竟只有有了稳定的网络,才能使图书管理系统有效的进行运作,为读者服务。412系统安全

图书管理系统作为B/S结构的网络系统,所在的服务器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大量的外来攻击,因此保证服务器的安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很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却往往都缺乏这方面的安全意识。账号随意转借,密码设置简单等情况较为普遍。服务器上的杀毒软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更新,系统漏洞补丁不能及时的安装,这些都是系统的安全隐患。对此,图书技术人员应该明确责任,将保障系统安全当成系统后期维护工作中的常规任务来做,不可有一丝的懈怠。

413数据安全

应对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置权限,按工作职责定义访问角色,并设置相应的权限。并经常性的对数据库文件进行压缩、优化等操作,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要定期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防止因为软硬件故障以及雷击、火灾等意外所造成的数据丢失。使用简单批处理命令加上windows2003的计划任务功能即可自动的在深夜或凌晨等服务器被访问较少的时间段,对数据库进行自动备份。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了人工备份。尤其要做好异地备份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进行双机热备。也可以辅助使用RAID5等解决方案来保障磁盘数据的安全。

414机房环境保障

要对机房的温度、湿度、腐蚀气体等进行有效监控。对学校图书馆来说,更要注意寒暑假中的机房环境安全。定期安排值班,做好发生雷击、断电等突发情况的处理预案。例如可以按照UPS设备来对应突然停电的情况。

5图书馆管理系统研发中的注意事项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说,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越早被发现,就意味着开发和后期维护的费用越低,产品的质量越高。因此在进行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研发之前,有必要对整个系统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尽可能全面的研究和分析用户的需求,发现存在的隐患,并将其解决在萌芽状态。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极广。从系统研发者的角度来说,不仅需要考虑程序的编写和数据库设计等软件方面的问题,还要综合考虑到硬件设备,网络运维,回溯建库等方面的内容。作为高校图书馆,还需仔细考虑图书管理系统与学校/一卡通0系统等的整合。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往往就会在程序的研发和后期维护上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严重的甚至影响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

511与学校其他模块的整合

随着高校信息化工作的推广。高校基本都已拥有/一卡通0等管理系统,而将图书管理系统与之整合,则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已有资源。例如/一卡通0系统中普通采用的读卡器就可直接作为图书馆读者借阅的输入所用。同

)

157

)

时又因学校图书馆的特殊性,每年都会在7月和9月大量的注销和办理毕业生和新生的借阅证。时间紧迫且工作量大。但若能与/一卡通0系统合理整合取得所要的学生数据,则能减少图书馆大量的读者信息维护工作。

512网络支持

网络环境在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而事实上,基于B/S的图书管理系统要得以充分的发挥其功效是极其依赖互联网络的。在图书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前,往往要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图书馆网络的安全的问题。图书管理系统每天需处理大量的即时数据,若没有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后果不堪设想。

(2)网络的流量负载的问题。作为一个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对网络流量有一定的要求。若不能保证网络的稳定畅通,则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正常工作。

(3)在学校防火墙和路由器上配置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ACL(Access Control List)等以满足校内外网络访问的需求。

(4)需要开通图书管理系统的域名、提供DNS解析服务。

6结束语

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发一个功能完善的高校图书管理系统绝非只懂得程序开发就能完成的。在系统开发和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式各样的外界因素。同时要对网络、计算机硬件、图书馆专业知识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本文篇幅有限不可能进行深入说明,只是结合自身经验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自主研发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燕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系统分析[J].中国信

息导报,2007,(8):44-48.

[2]苏东出.图书馆数据的安全与防范[J].情报探索,2008,

(7):71-72.

[3]杜飞,张丽.网络威胁对图书馆网络的影响[J].办公自动化

杂志,2009,(5):42-43.

[4]吴冬梅.多校区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上海

电机学院学报,2009,(5):49-50.

[5]李莉.利用Web210设计人性化的图书馆网站[J].农业图书

情报学刊,2009,(5):50-51.

[6]杨新涯.图书馆210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架构[J].数字图书

馆论坛,2009,(4):111-113.

[7]刘向明.论B/S结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J].河

南图书馆学刊,2009,(5):8-14.

[8](美)Shari La wrence Pflee ger,(加)J oanne M1Atlee.软件工程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9]毛新生.Web210介绍[EB].www.i bm.corn/developerworks/cn/

web/wa-web20soa7

(上接第153页)

线程池大小时,部分线程就处于等待状态。当请求任务数大于线程池大小时部分任务就放入队列中等待处理。这样就不必为每一个任务都创建一个线程,减少了系统的开销,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

在1NE T Framework中通过ThreadPool类来实现线程池的创建和管理,每一个进程只有一个ThreadPool对象。线程池第一次调用Thread Pool.QueueUserWorkItem时创建。一个线程监视所有已排队到线程池中的任务,当某项任务完成后,线程池中的线程将执行相应的回调方法,一个工作在进行排队就无法取消。

516整合并返回查询结果

在得到满足条件的查询结果后,需要整合所有的查询结果并按照相关度排序后返回给用户。本论文将查询结果存入到数据库,然后创建一个数据表,对不同用户的查询结果以用户ID标识,当用户查询完毕时删除对应的查询结果。由于不同标准和非标准数据源的返回内容不完全一致,但为了方便统一处理,得到的查询结果均定为DC元数据,对于没有对应内容的查询结果,显示内容为空。在对检索结果的相关度排序中,采用了相对比较简单的算法。主要思想是通过检索词在数据中出现的位置来判断数据与检索词的相关度。

6结语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得资源的查找更加方便快捷。但是随着数据库的增加,如何将众多的异构数据库集成,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检索平台,实现一站式检索,是目前图书馆界的重要任务。本论文采用虚拟数据库和Web service 技术实现数字图书馆异构信息的集成与检索,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的检索入口,提高了读者查询资料的效率和质量,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静.基于Web Service的集成化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平台

[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4):89-92.

[2]王兰成.数字图书馆技术)))信息集成与信息检索[M].北

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11-114.

[3]杨涛,刘锦德.Web Service技术综述)))一种面向服务的分布

式计算模式[J].计算机应用,2004,(8):1-4.

[4]申飞驹.X ML Web Services在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J].

现代情报,2009,(6):93-95.

)

158 )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概括和总结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对一些工作流程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旨在客观地阐述现状,为之后基于现状开展问题研究和对策分析提供依据。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具有馆藏资源丰富、服务理念逐渐成型、信息服务开始深入且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多样化的特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现状概述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室历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师、学生最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来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期待图书馆能够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建设还相对落后,文献资源建设进度缓慢、周期长,工作效率较低,导致服务效率低下,严重的滞后于师生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图书馆的职能和文献传输方式也逐步的发生变化,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 (一)馆藏资源多样化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一直以来基本都是主要以纸质

文献信息资源、纸质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文档资源等现实馆藏构成。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带来了样式多变的网络信息资源,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含量庞大,形式多样,逐渐的受到图书馆的重视和关注,从而与现实馆藏一起构成了高校图书馆目前馆藏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放式的信息服务理念逐渐成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额日渐成熟,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日益标准化,物质基础极大改善,硬件基础设施的水平日益提高,然而,由于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仅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开放,图书馆的基本工作内容仅限于对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科研、学习和工作的文献信息保障,导致其几乎大多处于半封闭状态,造成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为低下,没有充分的体现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价值,无法充分的满足社会大众对于信息时代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高校图书馆也在信息技术变革的不断推动下,逐渐的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重藏轻用”的传统信息服务管理思想逐渐得到转变。国内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以及暨南大学等高校逐渐的把图书馆传统的“以藏为核心”、“重藏轻用”的管理理念转向“藏用并举”,正日益改变着传统封闭式的“小而全”、“大而全”的管理方法,逐步的带动了广东地区部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方式的现

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一、系统阐述 系统名称: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开发人员:工商一班:2011922033刘凡 2011922034 李 笑宇 房产班: 2011922104韩欣 2011922103 王 珊珊 系统用户:图书管理员.老师和学生 操作该项目地计算中心:图书馆工作人员 二、开发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剧增地时代,伴随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图书地需求越来越大,馆存图书也不断增加,各系统对各门类图书地需求也越来越具体.但目前各图书馆对图书地管理很多停留在书卡和书目地一般查询上,花费了大量资金购置地图书和计算机软件,其关系只停留在图书和目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所进行地计算机

管理只简单地将书目录入软件中,再根据目录查找图书这一循环体中.目前大部分图书馆地图书管理都处于一种馆藏图书量大,各书馆所存图书相类似,专业性图书所占比例较小,管理方法简单,图书利用率低,管理成本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地今天,图书馆管理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地开发,在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图书地利用率. 从与信息有关地学科来看,信息管理处于信息学技术,信息管理, 信息社会学之间,它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成管理学. 信息学,发展成了一门学科—管理信息系统. 三、系统介绍 本系统在VF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 开发”地策略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地过程.通过分析传统地人工管 理图书馆地不足,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地计算机管理图书馆地方案. 文章详细介绍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地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 组织机构分析.管理职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处理描述等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 设计;系统实现部分列出了几个主要地程序框图,并附带了一些主要 地窗口和程序. 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

IC研发管理系统

芯片一般是指集成电路的载体,也是集成电路经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后的结果,通常是一个可以立即使用的独立的整体。“芯片”和“集成电路”这两个词经常混着使用,大家平常讨论中提到芯片行业、集成电路行业、IC行业往往也是一个意思。 如今人们对视觉信号天生的敏感决定了对图形处理硬件性能的渴求成了现阶段硬件产业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与满足听觉的音频设备相比,现在的图形处理技术水平给图形处理还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决定了IC产业的竞争充满了变数,在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策略上稍有不慎就会别别人赶超。为了应付激烈的行业竞争,加强自身的研发管理显得很有必要。而这个时候,研发管理系统SAP也就被大家发现和运用。 SAP系统中的项目研发管理项目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判断一套项

目管理软件是否适合本公司,看看它是否能在研发过程中有效控制从而加速产品的上市时间,从产品设计到制造设计是否全面协同化。设计结果、设计模拟、光罩测试到工程验证与生产制造BOM的发布,转换过程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管理软件往往能让整个过程清晰、透明、可控,加速产品上市周期,从下面的项目研发生命周期管理的一般流程图也可以看出。 一套完整的研发项目管理软件会由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构成: (1)产品研发版本的管理 (2)项目研发计划及进度管理 (3)研发缺陷追踪管理 (4)Wafer/chip完整的料件资料管理 (5)研发费用及成本管理 (6)产品研发知识库的积累

上海悠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团队专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咨询、实施服务及设计开发服务十八年,提供全球先进的SAP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及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公司拥一个完整的服务团队体系,依托数年ERP行业的实施及研发经验,基于SAP系列产品为核心,以一体化产品体系支撑企业管理各级应用, 帮助广大企业快速、持续地提高管理水平、经营绩效和综合竞争力。悠远取自《中庸》“悠远则博厚”,秉承“至诚双赢,博厚悠远”的核心理念,与企业共赢,共生,共同前行,共同成功!

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摘要:大数据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技术,其是顺应时代要求而诞生的,具有高效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引入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将相关管理人员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不仅改善图书馆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省了人力物力。本文首先探讨了大数据的基本特点,然后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如何体现大数据作用的几个主要方面。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 大数据技术是当前最为热门的信息技术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成为承载海量数据处理的新型技术,其主要用于海量信息的综合处理中,而需要进行海量数据处理的领域图书馆,就切实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尤其是高效图书馆,由于其涉及到数万大学师生的图书借阅,对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来说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海量数据的来袭,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中,从而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进而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基于这个背景,本文详细探讨了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作用,为相关人员提供管理思路。

一、大数据的基本特点分析 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其作为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的技术基础,成为研究的热门技术。当前,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各种应用需要采用数据处理的方式来整合当前信息来进一步模拟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大批量数据乣处理,而采用传统的技术是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因而大数据处理技术成为当前信息处理的新技术。对于大数据来说,其相比传统的数据有很大不同,首先其数据涉及广泛。对于当前数据采集的情况,其设计的数据形式有视频,音频以及字符等形式,而其来源的范围也极为广泛,比如来源于网络,邮件,微博,多媒体等各种需要数据传输和处理的环节,由此可以得知大数据涉及的范围较为广阔;第二大数据具有变化大的特点。对于图书馆的数据管理来说,其主要涉及档案内容的分类和管理,因此数据形式单一,并且具有稳定性,而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管理,以多媒体管理技术替代了人工,而数据形式则变成了任意定义形式的电子数据,因而导致了数据的多样性,由此可见大数据的变化较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具有大移动性。对于当前的社会来说,随着智能携带电子设备的大量普及,具有高移动性的数据交换过程就变得多了起来,如采用智能手机来获取网上图书馆相关数书目信息等,实现了便携式阅览,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摘要】本文从如何拓宽沟通渠道,加强与读者联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读者服务。才能提升读者服务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素质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也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图书馆也是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与时代同步,与教育事业发展同步。在信息社会的挑战、市场经济的驱动、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以及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加速进步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拓宽沟通渠道,加强与读者联系。 在发展变化的时代里,关心读者、尊重读者、研究读者、提高读者的信息意识,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改变等读者上门的思想,对读者热情周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要主动与读者沟通和互动。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温馨的微笑,都能缩短图书馆员与读者的心理距离。熟悉读者、了解读者,广泛听取读者的建议,成立读者联谊会,设立意见箱和网上留言板,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提供高品质的咨询参考服务,做好导读工作,图书馆的导读工作主要有新生入馆教育、馆藏文献介绍、新书通

报、推荐书目、文献评价等。还可以根据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推荐文献。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征文活动。从而拓宽读者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服务来进行咨询、解答读者各种问题,也可以用电子邮件形式将最新的信息通知用户 二、加强馆员专业知识的提升,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充分认识读者服务工作不仅仅是一种图书的借还工作,它是社会文献信息交流的窗口和桥梁,是一种提供信息、知识和情报的高层次的智力和知识服务。馆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现代信息意识、丰富的文化,同时还应掌握一定的外语水平、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知识和相关设备的操作使用技能,这样才能把有用的文献信息快速、准确地提供给读者,也能帮助读者多角度、全方位的获取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馆员适当地实行轮岗制,这样有利于馆员了解图书馆工作全貌,熟悉馆藏,了解网络资源。馆员还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这是提高自我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图书馆领导层应给馆员提供和创造更多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岗位培训、听讲座、脱产进修等方式,不断改善馆员的知识结构,挖掘

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一、系统阐述 系统名称: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开发人员:信管 系统用户:图书管理员、老师和学生 操作该项目的计算中心:图书馆工作人员 二、开发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剧增的时代,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图书的需求越来越大,馆存图书也不断增加,各系统对各门类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具体。但目前各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很多停留在书卡和书目的一般查询上,花费了大量资金购置的图书和计算机软件,其关系只停留在图书和目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所进行的计算机管理只简单的将书目录入软件中,再根据目录查找图书这一循环体中。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都处于一种馆藏图书量大,各书馆所存图书相类似,专业性图书所占比例较小,管理方法简单,图书利用率低,管理成本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从与信息有关的学科来看,信息管理处于信息学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社 会学之间,它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成管理学、信息学,发展成了 一门学科—管理信息系统。

三、系统介绍 本系统在VF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通过分析传统的人工管理图书馆的不足,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管理图书馆的方案。文章详细介绍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组织机构分析、管理职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字典、处理描述等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系统实现部分列出了几个主要的程序框图,并附带了一些主要的窗口和程序。 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 四、系统规划 1.系统功能设计 “图书馆借阅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读者登陆、图书借阅、图书采编、读者信息管理和系统维护。系统功能如下图1: 图1 各子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读者登陆 读者访问系统时系统将检验读者的名字和密码,经过注册的读者允许进入系

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一、系统规划 1.系统功能设计 “图书馆借阅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读者登陆、图书借阅、图书采编、读者信息管理和系统维护。系统功能如下图1: 图1 各子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读者登陆 读者访问系统时系统将检验读者的名字和密码,经过注册的读者允许进入系统。 图书借阅系统 读者查找到所需图书后,在图书保留期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图书借阅系统处理图书借阅、还书、续借等手续。 图书采编体统 图书采购入库,经过编目等处理后,将其目录信息存入数据库,提供给读者检索适用。目录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出

版日期和数量等。 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维护模块主要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图书统计信息和读者统计信息,以便于管理人员从宏观上掌握图书馆运行的总体情况。 1.组织结构调查 为了对系统有一个全貌性的了解,首先要对系统的内部人员结构、组织及用户情况有所了解。图书馆系统的组织结构图如下: 2.业务调查 系统的业务是系统要达到的业务目标,业务流程分析是系统分析中的基础环节。图书馆里信息系统得业务流程如图所示: 图书管理员编制图书采购计划,由采购员负责新书的采购工作。采购图书入库后,交由采编室编目,粘贴标签,产生图书目录。图书交由图书借阅室上架,供读者借阅。

4. 数据流程调查 (1) 数据流程图是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它抽象概括地把 信息系统中各种业务处理过程联系起来。以下是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零层数据流程图 1层数据流程图

2层数据流程图 a图书编目系统数据流程图 b图书借阅系统数据流程图

IC研发ERP系统

项目研发管理是集成电路产业ERP系统管理的重要一项内容,其中SAP系统是更加适合这种行业的一种ERP系统。判断一套项目管理软件是否适合本公司,看看它是否能在研发过程中有效控制从而加速产品的上市时间,从产品设计到制造设计是否全面协同化。设计结果、设计模拟、光罩测试到工程验证与生产制造BOM的发布,转换过程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管理软件往往能让整个过程清晰、透明、可控,加速产品上市周期,从下面的项目研发生命周期管理的一般流程图也可以看出。 一套完整的研发项目管理软件会由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构成: (1)产品研发版本的管理 (2)项目研发计划及进度管理 (3)研发缺陷追踪管理 (4)Wafer/chip完整的料件资料管理

(5)研发费用及成本管理 (6)产品研发知识库的积累 如今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各环节具有各自独特的技术体系及特点,已分别发展成独立、成熟的子行业。其中,集成电路设计系根据终端市场的需求设计开发各类芯片产品,集成电路设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芯片的功能、性能及成本;集成电路制造通过版图文件生产掩膜,并通过光刻、掺杂、溅射、刻蚀等过程,将掩膜上的电路图形复制到晶圆基片上,从而在晶圆基片上形成电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包括封装和测试两个环节,封装是保护芯片免受物理、化学等环境因素造成的损伤,增强芯片的散热性能,实现电气连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测试主要是对芯片产品的功能、性能测试等,将功能、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筛选出来。这

是需要有强大的数据作为支撑和处理的,而这也正是SAP系统的优势所在。 上海悠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团队专注于企业信息系统的咨询、实施服务及设计开发服务十八年,提供全球先进的SAP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及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公司拥一个完整的服务团队体系,依托数年ERP行业的实施及研发经验,基于SAP系列产品为核心,以一体化产品体系支撑企业管理各级应用, 帮助广大企业快速、持续地提高管理水平、经营绩效和综合竞争力。悠远取自《中庸》“悠远则博厚”,秉承“至诚双赢,博厚悠远”的核心理念,与企业共赢,共生,共同前行,共同成功!

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及思考

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及思考 随着国家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图书馆在社会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随着科技实力的增强和新技术、新理念的出现,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体系受到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虽然购进了大量的图书、期刊及文档等,同时也设立了相应的管理部门,但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至上的原则没有落实到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中。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分析,最后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为了发展趋势做出思考。 标签: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了让我国居民的阅读方式,从过去单纯的图书馆借阅向多种借阅形式的现状过渡,传统的图书馆的借阅和借书方式已经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新媒体时代下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分析,并研究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与服务模式不够规范 我国高校图书馆主要工作就是为了开发和利用馆内藏书的鉴定与保管,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模式注重藏书功能的扩展,没有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全面获取一条龙信息服务的最大便利。同时,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管理结构上,仍然采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图书馆只对本院校师生开放,造成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与空间的浪费,同时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不利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意识欠佳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质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学校经费较少,不能培训或者引进在图书馆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难以开展专业性、技术性的工作。导致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守旧思想严重,在自己的思想理念上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变革,难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同时,传统图书馆的封闭式管理方法,使我国图书馆在管理是缺乏竞争意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也随之落后。 (三)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效率低下 过去图书馆的主要馆藏方式,是纸质的图书和文献资料,借阅者需要去寻找和翻阅大量的纸质图书和文献资料,浪费了很长一段时间过后,也不能保证可以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1、引言 (1)编写目的 目的在于为了对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可解。 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初拟系统实现报告,对软件开发中将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报告经审核后,交项目经理审查。 (2)项目背景 开发软件名称: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 项目任务提出者:某某大学 项目开发者:某某大学信息学院 用户:某某大学图书馆 实现软件单位:某某大学及某某大学信息学院 项目与其他软件,系统的关系:本项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原理,客户端的程序是建立在Windows NT系统上以Microsoft Visual C++为开发软件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端采用Linux为操作系统的工作站,是采用Oracle 8为开发软件的数据库服务程序。 (3)定义 …… (4)参考资料 史济民等,《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要求 主要功能:为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进行管理,和对学生对图书的借阅管理和查询管理,以及学生对图书的查询。 性能要求:能够及时反映图书的库存信息,正确完整的维护图书信息,快速准确的完成图书信息的查询。 输入要求:数据完整,详实。 输出要求:简捷、快速、实时。 安全与保密要求:保证图书馆借阅的数据准确完整,防止学生的借阅信息被修改。 完成期限:预计12个月,即从2006年1月到2007年12月。 (2)目标 系统实现后,大大提高图书馆图书借阅的效率,提高图书库存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对图书信息的检索效率。 (3)条件、假定和限制 建议软件寿命:5年。 经费来源:某某高校图书馆。

智慧健康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分析

智慧健康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29T13:52:02.3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4期作者:曾越[导读] 智慧健康管理系统作为新时代整合医疗和企业单位与信息技术部门合作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湖南长沙 410013 【摘要】智慧健康管理系统作为新时代整合医疗和企业单位与信息技术部门合作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通过对健康的监测,对疾病的防治服务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评价等对人的健康进行定制、计划与干预,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生,实现对人全方位多角度的健康管理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智慧健康管理系统的介绍以及其面临的问题,对智慧健康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进行简要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智慧健康管理;系统开发;应用分析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积极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健康管理,以及干预系统的建立,进而实现智慧健康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在对“国家数字卫生”项目、医疗改革信息化试点项目以及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支持与发展下,我国的部分地区的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将医疗保健与健康管理等多项功能融合进电子健康档案当中,实现对健康的智慧化的跨区域管理与共享联系。 1智慧健康管理系统的简介 1.1智慧健康的内涵 智慧健康的内涵非常丰富,既包含了新时代的医疗改革精神与社会发展需求,又包括了对智慧健康的发展,对于提高医疗卫生的资源配置,加强资源的供给。根据IBM的《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的记录,智慧城市需要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手段,对城市的运行核心系统的关键信息进行感测、分析以及整合,从而更好地对城市人群的安居、医疗、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慧的相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1】。 智慧健康作为智慧城市社会活动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结合,促进医疗的信息互联、共享协作、诊断科学以及公共卫生预防等,实现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2】。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例,其在附属深圳医院建立的过程中,以数据网络为核心,进行数据库建设,并在以CIS、LIS、PACS系统为框架进行系统定制,从而有效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智慧健康系统主要包括智慧医院服务、区域医疗服务、家庭组织健康监护服务等。随着信息技术和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发展,智慧健康会通过对健康信息体系的构建,以保障智慧健康应用系统的顺利实施。通过面向患者的的健康信息的系统的构建,将区域性的健康体系可以整合起来,各个区域间的信息可以数据共享。 1.2智慧健康管理的研发 智慧健康管理系统是为了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与世界先进的健康管理理念相结合,达到提高健康观念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的目的。例如,南方医科大学的医院的开发建立的智慧健康管理系统,不仅将信息集成、物联网以及云技术等手段运用在健康管理平台上,还将哲学的范畴的方法论引入到了系统当中去,实现了众多系统间信息与数据的集成与交互。根据HL7卫生信息的交换标准,整合医疗的数据与信息,将卫生医疗行政部门与疾病防控中心以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的引擎系统【3】。其中包括6大类医疗服务系统,12个包括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数据库和3大管理系统。系统还将院前、院中、院后多个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建立了集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疾病治疗、社区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健康管理云交互平台,是一个经济高效、可复制、易推广并能将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至基层社区、家庭、个人,从互联网上预约到查阅个人相关资料全程信息化,集健康管理、医疗、预防与社区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健康管理医疗服务体系,如图1,图2。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11年第21卷第30期 Study on the Servic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DU Liang ,ZHAO Fei ,WANG Fang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is an active service manner of organizing systematically library ’s various resources by applying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eans for adapting to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technical environment and increasingly personalized readers ’demand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servic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aspects of the service resources ,service modes ,service means ,and technical supports ,etc .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innovative strategy ;innovative mode [3]张燕萍,谷皓.Web2.0模式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挑战与机遇[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719-722. [4]王建涛.RSS 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86-88. [5]朱明.数据挖掘[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4.[6]韩丽.Agent 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J ].现代情报,2008(4):104-105.(实习编辑:薛艳) ──────────────── 第一作者简介:杜 亮,男,1978年11月生,2011年毕业于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馆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辽宁省沈阳市道义经济开发区道义南大街37号, 110136.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馆内人员及读者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是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及信息资源的管理。高校图书馆始终处于信息领域的最前沿,因此它的管理,也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有所创新和发展。 1以人为本是图书馆行政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 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就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创 新”的会议主题,其中“以人为本”的“人”包括两层含义,或者说是两种角度,一是图书馆员,二是读者。而针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以人为本则注重的是馆员及广大师生的利益[1]。1.1以人为本在管理中的运用 近年来,国内高校发展速度惊人,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了校内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上,“人”的因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影响了高校的全面发展。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重点都着眼于对图书馆的场馆设施建设、数据库建设及搜索系统改良等方面,在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上,相对较为落后。而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各行各业都开始显露出它的优越性。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对图书馆管理者而言,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充分地了解人,关心人,发挥馆员的特长,激发其潜能,从而达到合理管理,提高整体团队工作效率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图书馆管理者首先应该去充分地了解每个馆员的特长及不足,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扬长避短,使其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应该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尊重馆员的个性及劳动成果,客观地倾听馆员的工作意见,满足馆员的合理需求,并且鼓励馆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只有这种科学文章编号:1005-6033(2011)30-0038-02 收稿日期:2011-09-05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芦 斌 (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银川,750021) 摘 要:从图书馆内的人员以及馆藏信息资源两个方面的管理入手,分析了如何在新 的形势下,使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与时俱进,为高校的师生提供更好地获取知识及信息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信息化管理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38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管理系统

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c程序设计实践 专业班级:信息类 学生姓名:周元甲 学号: 任课教师: 学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报告任务书 成绩评定教师:

1 需求分析 对案例分析后,我认为该案例是需要一个管理图书馆内图书信息的程序,做程序的当然要根据需求做了,图书信息录入就是增加图书信息,可以用一个文件来存储,修改、删除图书信息就是对存储的文件进行改动,查询则是对文件进行检索而已,无论是查询、排序还是浏览,都要对文件进行遍历,然后在内存中执行简单的操作,得出想要的结果。 考虑到权限的需求,我认为这个系统需要一个管理员,至少是不能让别人随随便便就能进去,而改动其中的信息,于是我想到,既然是图书馆管理系统,那就需要老师和学生都能进去,而执行不同的操作,由于身份不同,可执行的操作也就不同,学生的权限当然没有老师的大了。 由于这是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生进去之后便可以进行借书,查书,还书等操作。这才是符合正常的权限和功能设置,老师也有权决定哪些学生可以进去,哪些不能进,知道哪些同学借了哪些书。 这就是我对这个案例的需求分析。 2 概要设计 由于是概要设计下面先介绍一下系统的总体框架,细节部分不再详述。 该程序主要能够实现图书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排序、浏览;学生信息的注册、修改、删除、浏览;教师的登陆、学生的登录;其中教师拥有对图书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排序、浏览,学生信息的注册、修改、删除、浏览等权限;学生拥有对图书的查询、排序、浏览、借书、查询已借图书、还书等权限;学生的权限由教师赋予、学生登录的账号、密码等由教师设定;学生的借书、还书都会引起库中图书数量的变动;为了防止恶作剧,并给每个人都有借书的机会,由于图书数量有限,每个学生仅限借三本书,超过三本系统将会自动提示,并不能借出。 本程序主要就用了文件的打开、关闭、写入、读出等函数如fopen()、fclose()、fwrite()、fread()。 程序总体框架如下: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服务与创新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服务创新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任务。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体现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它强调以人为本这一点,重视读者的需求。本文从高校图书馆服务这个方面入手,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定的管理创新措施,以期使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服务职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优质服务创新 一、引言 进入21 世纪,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社会日趋信息化,信息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把信息看作是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投入,为此,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图书馆服务是为了获得知识在传递中的轨迹,是为了获得公民整理素质的提高,是为了获得读者需求被满足的效果,是为了获得人生价值实现的喜悦,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探索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更好的确保图书馆发挥自身作用和功能,我们有必要在这一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服务性、教育性和学术性等特性。其读者具有构成的同质性、信息需求的稳定性、信息行为的可塑性、信息利用的节律性等共同特征。 三高校图书馆应尽的服务职责 在图书馆中,“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必须明确图书馆业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人”而展开。读者是图书馆的真正主人,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图书馆服务应该向知识服务方面发展,图书馆满足您每一分钟的需要,有为才有位,面对读者应该做到“百问不倒,百问不烦”。 高校图书馆既是一个辅教部门,又是一个服务性职能部门,读者在借阅中获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学号: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摘要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个人而言若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来管理自己的书籍,会方便许多。对图书管理部门而言,以前单一的手工检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得不到高效的管理效率。为了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需要有效的图书管理软件,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对它的操作,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做到高效、智能化管理,达到提高图书借阅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采用数据库技术生成的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将会极大地方便借阅者并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工作人员从繁忙、复杂的工作进入到一个简单、高效的工作中。基于这个问题,开发了大学图书馆借阅系统。系统采用C/S模式,实现了借还书的方便、高效性、有效性和及时性。本文通过作者设计和开发一个中小型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实践,阐述了高校图书管理软件中所应具有的基本功能、设计、实现。 关键字:图书借阅;人员管理;图书维护;

目录 1.引言........................................................................ 2. 需求分析阶段............................................................... 2.1 引言 ................................................................... 2.2 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2.2.1处理对象...................................................... 2.2.2处理功能及要求................................................ 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 2.3 需求分析阶段成果....................................................... 3 概念设计阶段................................................................ 3.1 引言 ................................................................... 3.2 任务与目标............................................................. 3.3 阶段结果............................................................... 4.逻辑设计阶段................................................................ 4.1逻辑设计的任务和目标.................................................... 4.2数据组织................................................................ 4.2.1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4.2.2模型优化.......................................................... 4.2.3数据库模式定义.................................................... 4.2.4用户子模式定义................................................... 4.3数据处理................................................................ 5.物理设计阶段................................................................ 5.1物理设计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5.2数据存储方面............................................................ 5.3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管理与应用开发入门

: : :大学合作部 : 暑期学院邀请通知 尊敬的教授: 您好! 根据教育部与合作备忘录的精神,为了大力支持贵院(系)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促进课程建设、认证培训和应用开发,将在暑假期间安排一系列师资培训班和研讨班: 请根据贵校相关课程安排情况和认证培训计划,每个班推荐符合训前要求的1-2名教师前来参加培训。培训班的具体说明请见各附件。 请在报名表上详细填写培训班名称、参训教师信息和训后计划,并于7/22之前将报名表返回给大学合作部。 培训事务与报名联系: 沙严君小姐 : 电话: . 4920传真: 所有培训班费用安排如下: 1、公司将支付本次参加培训的学费与教材费。 2、公司将承担2 V8培训班期间全部外地学员的住宿费用。 (注,培训班有限额,请在报名截止期前将报名表反馈给大学合作部,每班每校1-2人。) 3、公司将承担商业智能研讨班每校一人的住宿费用。并可协助额外学员的住宿。 (注,根据报名次序,额外报名者为自费,将协助安排住宿) 4、公司将承担各培训班期间所有学员的三餐费用。 4、每个培训班期间,公司将为每位学员提供免费参加相关全球认证考试机会一次。 5、公司将为每位学员提供教学资料一套(部分包括远程教学课件),学员在回本校后可以用于日常教学和认证培训。学员在培训班期间免费获得的软件、课件和相关资料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6、其他费用请自理。 谢谢您的支持! 大学合作部 附件一:“2 V8系统管理与应用开发入门”课程说明 1. 日程安排:

2. 上课地点: 8/2–8/7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8/18–8/23 复旦大学,技术中心 3. 参加人员要求: ?讲授数据库系统、数据管理课程的教师。 ?计划开展 2 相关认证培训课程的教师。 ?技术要求: 熟悉语言、和 了解数据库系统基本原理,训前下载2 V8熟悉用户界面?必须参加认证考试700、701 ?必须在报名表上填写训后计划,大学合作部将根据计划进行后期配合。 请填写回执并在7月22日以前回复至大学合作部。 4. 培训负责人: 大学合作部曹晶小姐 (电话:-4771, : ) 5.信息: 产品/技术信息: 红皮书: 认证: 课程: 6.实验环境硬件最低需求 : >= , >= 128M, >= 5G 主要课程介绍 23: 2 : 231 : : 4.0 : ( ) : : $1, 895.00 .

大学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1概述 1.1系统简述 本系统是为了给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借、还书带来便利,除了图书馆内管理的一般功能还外,还包括网上在线查询图书信息、查询本人的借阅情况和续借等功能。 系统名称:XX大学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委托单位:XX大学图书馆 项目开发单位:XX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系统最终用户:XX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 1.2编写目的 系统功能需求有: 编目:分类,标注主题词;录入所有图书的目录及部分图书的内容 借书证管理:办新证、换证、清理借书证(注、吊销) 提供检索服务:查图书的目录、在馆状态;查图书内容 流通服务:借、还、续借、罚款、冻结借书证 图书清理:遗失、损坏、过时图书及相应目录的清理 统计分析:分类统计图书、读者、借阅等信息 该文档是为了明确系统需求,规划设计进度,更好地安排系统开发测试,在开发过程中防止错误的出现,本文档供项目经理、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参考。 1.3参考资料 UML基础与Rose建模教程蔡敏徐慧慧黄炳强编著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陈佳谷锐李朝辉编著 1.4修订版本记录 本版本为第一版本,暂无修订版本记录 2术语表 读者信息注销:采集学生或教师的离校信息,对相关借阅信息进行注销,并收回借阅证。 借阅证办理:根据新生入校时技术部采集的新生信息或新进教师信息进行借阅证办理 图书借阅:对读者的借书进行登记,并将资源的状态改为借出,同时修改读者的借阅信息。 图书归还:根据读者的还书,将资源信息改为在馆,修改读者的借阅信息。冻结

借阅证:根据读者是否有过分的行为达到冻结借阅证的地步,然后冻结借阅证收回读者借阅书籍的权利。 图书编目:根据图书的ISBN号将图书编码,规放到特定的位置中的一个编码。罚款:读者由于借阅的书籍或者光盘超出规定的时间,超出的时间将要收取一定的现金作为处罚。 3.时序分析 3.1概述 时序分析对系统用例进行操作时序的细化,使系统设计者更深入详尽的了解系统的功能,并为之后的类转化做准备。 3.2系统用例模型 时序分析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系统用例模型中处在叶子层上的用例,在此,罗列出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描述的系统用例模型以对系统有一个全貌的整体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