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语文考点突破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含解析)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点突破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含解析)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点突破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含解析)

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

A组2013年高考题

1.(2013浙江,23~24,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

)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

2.(2013福建,9,6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子曰:“躬自厚①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①厚:重,与“薄”相对。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B组2009—2012年高考题

1.(2012浙江,23~2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2.[2012福建,二(二),6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6分)

3.[2011浙江,三(三),5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子:

韩非

子: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4.(2010浙江,24,4分)《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5.(2010福建,9,6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学生版)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 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 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 北方的季节泾.(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 ....,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 似曾相识。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然而 ..,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 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 ..,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风生水起 B. 短小精悍 C. 然而 D. 激荡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B.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C. 互联网快速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思路,各地广泛开展的网络扶贫活动,让扶贫工作受益范

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离开民俗就如同离开母体,民间艺术将孤立难存。只是由于时代观念的变逆和愿有生活方式的改变,民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民间艺术要永保青春,就要设法在变化了的民俗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比如,近年来一种两三公分见方的“福”字往流行,常用来贴在电脑屏幕上方。别小看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数千年来民族传统中的“过年”的情杯一下子点燃起来。这种脱象还告诉我们,在时代转型期间,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可喜的是,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今已成为法定休假日,有的传统节日还在复苏,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民间艺术也将随之有了宽广的用武之地。 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生活中的应用文化转化为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标志、符号,乃至经典。就像马家窑的陶器,原来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容器,现在却被视为艺术珍品,摆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甚至要装上报警器保护起来。但是,也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离开我们今天的生活还不远,我们还不应“历史地”去对待它们,而应当采取积极的方式,为这些民间艺术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它们重新回到今天的生活中来。也就是说,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应当顺应时代的转型,做到既适应变化了的生活,富有时代的朝气,又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格。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间艺术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要在民俗生活的变化中调整自己,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B.在时代转型期间,传统的情感并没有消失,只是人们的心灵再也无法承载这份传统的情感了。 C.许多民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它的实用功能,转化为历史文化,有的还成为经典。 D.应该通过努力,让那些还没有完全从生活中消失的传统民间艺术,重新回到我们今天的生活。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B项曲解原意,由原文“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可知。A、C、D三项可以筛选和整合第一段和第二段信息看出均为正确选项。】 2.下面列举的现象,与文中“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主张不一致的一项是 A.在唐装中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使这种服装兼具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 B.研究和借鉴马家窑陶器的传统制作工艺,用以开发新的陶器产品。 C.把传统京剧《将相和》改编为西方话剧,增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D.春节时,用“福”字剪纸代替过去的门神,使传统的情感有所寄托。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需要准确理解原文信息来作答。C项强加因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料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于使人应之曰:“吾来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赌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载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中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于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寝实者不讥其辞,婴可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_经典阅读优秀版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阅读精选(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礼貌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四个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一样的历史时期 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一样。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 度---高深莫测。 文化纵览 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自然养生、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中国传统文化 1.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管子》 2.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3.法家(李悝,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4.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昵.(nì)称质.(zhǐ)量衣钵.(bō)因噎.(yē)废食 B、刍.(chú)议熟稔.(rěn)露.(lù)脸瘙.(sào)痒难忍 C、奇葩.(pā)笑靥.(yǎn)当.(dàng)真物阜.(fù)民丰 D、绮.(qǐ)丽木讷.(nè)顷.(qǐng)刻入不敷.(fū)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 ..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 底抽薪 ...,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 发展,积淀 ..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 ....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福建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二十) 默写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配套作业

专项训练(二十) [默写+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论述类文本 阅读]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兄弟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3)积善成德,__________________,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4)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____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语言文字运用(6分)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世人激赏苏东坡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这一人生境界在《定风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途中遇雨,触动了他敏感的心灵,仕途多舛,宦海沉浮,与眼前这场猝不及防的山雨何其相似,但苏轼一样等量齐观。 A.淋漓尽致B.仕途多舛 C.猝不及防 D.等量齐观 3.中国古典小说大多是章回体小说,每一回之前都有一个用对联的形式写成的回目,以此来概括本回的内容。下面提供的是《三国演义》第41回的故事梗概,请你模仿示例为这一回拟写一个对偶的回目名。(4分) 示例:《水浒传》第三回的回目: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国演义》第41回主要内容:刘备在曹军的围攻下,弃樊城往襄阳,一路上与民同行,部下劝他弃民先行,刘备坚持携民渡江;后来,刘备家眷被曹军冲散,赵云单骑七进敌阵,救出阿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4.下列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高老太爷刚刚死去,高家就上演了分家的丑剧。克定对高老太爷的遗命非常不满——高老太爷给了觉新三千元西蜀商业公司的股票,给了女儿张太太五百块钱的股票,给了陈姨太一所公馆。(《家》) B.加西莫多救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她安置在钟楼里。一天晚上,克洛德溜进了爱斯梅拉达住的小屋欲行非礼,爱斯梅拉达高声呼救。加西莫多再一次救下她。克洛德把加西莫多踢倒在地,冲下了楼梯,他重复着那句要命的话:“你逃不出我的手心!”(《巴黎圣母院》) C.欧也妮23岁生日那天,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朗台家,向欧也妮小姐祝寿。公证人的侄儿送来了索漠城少有的鲜花,银行家的公子献上了欧洲少见的望角铁树。老葛朗台心里明白:“他们都看中我的女儿。”(《欧也妮·葛朗台》) D.吴荪甫提议和杜竹斋共同凑出五十万来与赵伯韬进行抗衡,借着长沙方面张桂军的新发展,市场就会转向卖风。然而筹资做公债的提议引起了杜竹斋对益中收购小厂的不满。吴荪甫便以收旧房加价钱粉刷装修之后再以好价钱卖出的道理作比,说服杜竹斋扩充益中的股本。(《子夜》)

2019高考语文分类 传统文化经典

2019高考语文分类 考点21 传统文化经典 (一)(2019·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 徐渭 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迄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答案: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 23.王实甫的杂剧代表作为《》,其中男女主人公是、。(3分) 答案:西厢记张珙崔莺莺 24.根据材料,概括文中古今人“相及”的内涵。(2分) 答: 答案:自己的命运与杜甫类似;自己的才华与杜甫相当。 (二)(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 【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21.“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的说法。(2分) 本题考查对文具内容的理解,答题时要抓住关键词语。“道”是说的意思,结合子贡的评价可知,“我无能”是孔子的自谦之词。 答案:先生在说自己自谦 22.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的“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忧”。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4分) 本题考查对经典内涵的理解分析,答题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忧”,再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孔子主张“仁者不忧”,意即有仁德的人乐天知命,所以“不忧”;尧舜的“忧”在于“不得舜”“不得禹、皋陶”,再联系尧舜禅让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该节目 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 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 了大量粉丝。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妮妮道来B.演绎C.而是D.喜闻乐见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 B.近年来,《战狼》《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C.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D.当前,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猛,已在一些同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是中国政府处理毒品问题的创新性举措。

高三语文语用题专题复习——传统文化专辑

高三语文语用题专题复习——传统文化 专辑 A.儿童却立避其锋,当街击地雷霆吼。 B.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屠。 D.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3.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元宵七夕重阳春节 B.春节中秋端阳除夕 C.元宵中秋清明元旦 D.元旦七夕重阳元宵 4.下列为中国传统节日所编写的对联,对应恰当的一组是() ①入酒菊香由我醉,向秋山色带云看。 ②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③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④高天冬去苏万物,大地春回放百花。 A.①七夕节②重阳节③寒食节④春节 B.①重阳节②清明节③寒食节④元宵节

C.①重阳节②清明节③端午节④春节 D.①中秋节②重阳节③端午节④元宵节 5.“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 A.60 岁 B.70 岁 C.100 岁 D.141 岁 6.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 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颂李白 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颂杜甫 C.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颂白居易 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颂王昭君

诵读优秀经典 传承传统文化

诵读优秀经典传承传统文化为进一步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蓟县第七小学在师生中持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为配合活动的开展,结合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学校在楼道的墙壁上专门开辟了“国学文化”版块。一个个《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小故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一块墙壁都在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经典的书香。诵读经典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师生的生活状态,他们在亲近经典,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品味着祖国灿烂文化的芳香。 二、重视校本教材的研发和使用。 我校历来重视以国学文化为依托,研发校本教材工作,学校组织部分语文骨干教师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成功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弟子规》《阅读积累》《经典阅读》并在全校推广使用。学校把这些校本课程列入教学计划,1-2年级每周两课时,3-6年级每周一课时。并把《弟子规》作为我校各年级必背教材,纳入语文课程之中,由语文教师负责诵读、讲解。 三、以科研课题研究带动“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我校在几年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构建起以:“早识字;多阅读;勤积累;会学法;善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模式,特别是在组织学生阅读活动中,归纳提炼出:“故事引领激发阅读;教师引领体验阅读;模仿引领感受阅读;方法引领快速阅读;内容引领健康阅读”的指导学生阅读活动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发展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我校开展的普及阅读活动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注意。 我校以重点课题:“早识字-多阅读-勤积累-会写作”与中国教师报的“随笔化作文”、“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优化小学生识字过程的研究”为引领,引导师生诵读经典,读好经典。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师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滋养。沐浴氤氲书香,奠基多彩人生。 四、诵读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每日10分钟诵读活动。学校规定每天早晨上课前10分钟为《弟子规》的诵读时间。各班语文教师认真组织精心指导,学生们积极学习、诵读国学,感悟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点突破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含解析)

专题十三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 A组2013年高考题 1.(2013浙江,23~24,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 者。(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 2.(2013福建,9,6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子曰:“躬自厚①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①厚:重,与“薄”相对。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B组2009—2012年高考题 1.(2012浙江,23~2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① ②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2.[2012福建,二(二),6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6分) 3.[2011浙江,三(三),5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 子: 。 韩非 子: 。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4.(2010浙江,24,4分)《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 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5.(2010福建,9,6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浙江历年高考语文题目大全

浙江历年高考语文题目大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浙江历年高考语文题目大全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昵(nì)称质(zhǐ)量衣钵(bō)因噎(yē)废食 B、刍(chú)议熟稔(rěn)露(lù)脸瘙(sào)痒难忍 C、奇葩(pā)笑靥(yǎn)当(dàng)真物阜(fù)民丰 D、绮(qǐ)丽木讷(nè)顷(qǐng)刻入不敷(fū)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 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 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 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解析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三岁食贫。(《诗经·氓》) (2)群贤毕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3)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 (4)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5)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6)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案】(1)自我徂尔(2)少长咸集(3)渚清沙白鸟飞回(4)人非生而知之者(5)岸芷汀兰(6)吟鞭东指即天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平气易:心情和悦。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杳无穷极杳:深远 B、修篁干霄干:冲 C、延坐后堂延:延请 D、履苍莽中履:鞋子 【答案】D 3、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文学常识、优秀传统文化(二)

高考必背口袋书专题:文学常识、优秀传统文化(二) 清单二外国作家及作品简介 1.一大起源(古希腊)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古希腊最著名的两部史诗。 《伊索寓言》:古代希腊寓言的汇编。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 2.五大支柱(英、法、德、苏俄和美国) (1)英国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合称“四大悲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历史剧有《亨利四世》等。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拜伦: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 雪莱: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另有抒情散文诗《西风颂》和《致云雀》。 狄更斯:19 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等。 笛福: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等,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2)法国 巴尔扎克: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著有《人间喜剧》(90多部小说之总称)。 雨果: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莫泊桑: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羊脂球》、《俊友》等。 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创建者。作品有《伪君子》、《悭吝人》等。 都德:代表作《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等。 罗曼·罗兰:传记文学《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等,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司汤达: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红与黑》。 大仲马:长篇小说《基督山伯爵》。《茶花女》是其子小仲马的作品。 (3)德国 歌德:德国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代表作是《浮士德》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席勒:与歌德同为近代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剧本《阴谋与爱情》。 海涅: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文化的吸收着,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为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学生了解的方式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人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此大学生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 传统经典、路还很长。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到不少的古典文献著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常会抛出一些问题来让我们回答,可是如果不是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解答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才有可能求得一知半解,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著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知道你的人生,而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以具有传承意义的儒家、道家为主。 从现代来看,中国文化在外国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外国学者都在

2020年浙江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五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专题十五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挖命题 【考情探究】

分析解读 1.从2017年起,《<论语>选读》被列入限定性选修,在全国上下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这种变化也是大势所趋。与前几年泛泛考查传统文化不同的是,题目中必定会出现《论语》的内容,出题者可以考查《论语》课内与课外材料的互证与比较,也可引《论语》中的一则和一段后人对其研究、讨论的材料,亦可将《论语》中的内容与其他诸子百家的著作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总之,这类题往往针对传统文化经典中有现实意义的观点,如为政观、义利观、交友观、教育观和个人修养等,要求学生依据文段,联系现实,回答问题。 2.本题一般设两道主观题,分值为6分。第一小题难度稍低,往往采用填空题的形式,设2分;第二小题采用简答题形式,设4分。 3.复习时,应在掌握《<论语>选读》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对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多有涉猎,还要加强自己的文言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有效解题。 【真题典例】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案“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解析“梦见周公”指的是孔子壮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时或见之。年老知道不行,遂无此梦。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代文化的推核心考点:此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的阅读理解。 审题关键:①根据《<论语>选读》教材了解周公这一人物;②读懂第一则材料“梦见周公”的意思。 解题方法:①读懂材料,“梦见周公”指的是孔子壮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时或见之;②了解孔子恢复周礼的政治理想;③结合周公的相关事迹,落实“梦见周公”的真实用意。 易错警示:①材料本身易懂,但要联系说话者所处的情境;②语言表达要规范。 命题规律:①从浙江卷近几年的出题情况看,第一小题均包含对材料的理解和课内所学内容;②命题的形式一般为填空或简答, 难度不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经典复习

2016届高考语文“文化经典”阅读考点复习(1) 【写在前面的话】 1.2015年《考试说明》:“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 解读分析:根据此处的变换及试卷结构分析,原先的《<论语>选读》题将转换成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注意不是不考论语,而是考查范围扩大了。 2.考试题型及分数: (1)题型:主观题 一道填空题一道简答题、也有可能2道简答题 (2)分值:两道题,5分(2+3) (3)题序:23、24题 3. 复习建议: (1)文化经典的学习有三个层面:文字—文章—文化,那么侧重考查的是文化层面。(2)注重样卷的样板作用,2015浙江高考样卷材料取自《孟子》,这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因为孟子荀子是儒家学说一脉相承的,课文涉及到,应该是复习重点。2015年高考真题也可作重要的复习导向参考。 4.怎么复习: (1)把握主要思想家的政治思想观点; (2)精选各大思想家的论著片段进行阅读训练; (3)能够联系实际指出其对我们的启发思考; (4)重视比较阅读,比较各个思想家思想观点的异同。 5.文化经典有哪些: 1、孔子及《论语》儒家 2、孟子及《孟子》儒家 3、荀子及《荀子》儒家 4、老子及《道德经》道家 5、庄子及《庄子》(《南华经》)道家 6、韩非子及《韩非子》法家 7、墨子及《墨子》墨家 【复习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专用刑辟,譬犹御马,弃其衔勒,而专用捶策,其不制也,可必矣。夫无衔勒而用捶策,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国必亡。(《孔子家语卷六·执窖第二十五》) 【原创】23.此段材料强调治国要。(2分) 【命题意图】考查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能力层级B。预估难度:0.7 【原创】24.请结合社会现实简述你对“德”“法”的理解?(3分) 【命题意图】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层级F。预估难度:0.6 参考答案: 23、重德法(2分) 24、古人认为:没有德政和法治而用刑罚,民众必然会流亡,国家必然会灭亡。(1分)德政与法治应并行不悖。治国,不仅需要德治,更需要法治。(1分)结合现实(1分)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 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文化的吸收着,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为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学生了解的方式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人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着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此大学生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 传统经典、路还很长。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到不少的古典文献着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常会抛出一些问题来让我们回答,可是如果不是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解答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才有可能求得一知半解,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着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知道你的人生,而我们要

浙江省近十年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浙江省近十年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一.(4分)(2009?浙江)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二.(4分)(2010?浙江)《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三.(5分)(2011?浙江)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 四、(5分)(2012?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五、(5分)(2013?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敞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者。(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1)补出上面的材料的空缺部分。 (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六、(5分)(2014?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1)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观。 (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 七、(5分)(2015?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