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说明

语文考试说明
语文考试说明

语文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一)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充分发挥评价对我市初中语文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二)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在语文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要求,全面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试题要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力求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好地考查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继续学习的潜能。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试卷结构

试卷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包括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和文言诗文的积累运用,满分30分,其中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约占18分,文言诗文的积累运用约占12分。第二部分为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其中文言文阅读占16分(课内文言文约占8分,课外文言文约占8分),古代诗歌阅读占4分。第三部分为现代文阅读,满分40分,其中文学作品阅读约占22分,议论文或说明文阅读约占18分。第四部分为写作,满分60分。

1.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三种类型。试卷中选择题的分数不超过总分20%。

2.难度控制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在0.4至0.7之间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按照7:2:1分布。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范围

考查《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第四学段规定的内容。其中文言诗文的背诵默写只考查《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部分中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指定篇目见本考试说明附录一)。文言文阅读两个选段,一段取材于《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

部分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中的散文部分(说明:“《孟子》富贵不能淫、《庄子》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不考;《送东阳马生序》考查范围: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另一段取材于课外散文。课外文言文的难度略低于教材,考点在课内。考查古代诗歌和现代文阅读的阅读材料一律来自课外。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1.积累与运用

(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及语文版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常用词语。能读准字音,记准字形,了解字义;能正确运用汉字;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

(2)能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辨析词语的意思,能正确使用词语,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能修改病句,能正确运用句子恰当地表情达意,能提炼概括信息。

(3)能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4)了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部分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了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部分建议阅读的课外诗歌散文作品(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和长篇文学名著的内容及作者。

(5)能正确理解并准确默写本考试说明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恰当运用古今优秀诗文进行合理表达。能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古诗文阅读

(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然、为、焉、以、因、于、与、则、者、之、诸。

(3)能够正确断句。

(4)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析、把握作者在诗文中的态度、情感、观点。归纳概括文段的思想内容。

(6)能赏析作品形象。

(7)品味语言表达技巧。

3.现代文阅读

(1)能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

(2)能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3)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内容和表达能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能分析其作用。

(6)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7)阅读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能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8)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9)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答阅读中的一些问题。

(10)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4.写作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做到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得体。

(2)能根据表达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来丰富表达的内容,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常见应用文。写记叙文,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4)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5)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四、题型示例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l.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清晰.(xī)掠.夺(lüè)香皂.(zhào)感恩戴.德(dài)

B.鲫.鱼(jì)道歉.(qiàn)漩.涡(xuàn)屈.指一算(qū)

C.活泼.(pō)削.减(xuē)热衷.(zhōnɡ)天真烂

漫.(màn)

D.糊.弄(hù)解剖.(pāo)反省.(xǐnɡ)应.运而生

(yī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娴熟诀别张惶失措一泄千里

B.和煦嗔视月明风清龙吟凤秽

C.斑斓告磬锋芒必露巧妙绝伦

D.狼藉蓦然人迹罕至左右逢源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自花花世界的喧嚣

..,成为我们心灵宁静的港湾。

B.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

....的精神。

C.多么宁静的天山哟,万籁俱寂

....,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

..不懈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文字,是思想的绽放,无声无息,却流芳溢彩;是思潮的涌动,,却!在文字中,一种融入心魂的浓情,伴随着生命的呼吸

而,跟随着生活的韵律而!

A.震撼心魂不惊不扰起伏舞动

B.不惊不扰震撼心魂舞动起伏

C.震撼心魂不惊不扰舞动起伏

D.不惊不扰震撼心魂起伏舞动

5.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2分)

这是怎样亲近、怎样金碧辉煌的明月啊!________ 我陶醉在这

金色的梦中了……

①她的金色的柔光滟滟地泻在广裹的大地上,远近的房屋、树梢、山

影、水痕,全都泛出了浅金色的光芒。

②她又是那么圆,圆得似乎要凸出来、蹦出来了。

③她低低的挂在澄净如洗的空中,离我那么近,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摘

下。

④我狂喜地望着这神奇的月色,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梦境,一切都是闪

闪烁烁、蓬蓬勃勃的。

⑤一阵微风吹过,四野的金光便闪闪滚动起来!

A.③①④⑤②

B.③②①⑤④

C.⑤②③①④

D.⑤④①③②

6.(2015年沈阳中考)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在那里,虽然我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在我所看见过的山水中,这里只有没有使我失望。到处都是绿,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地颤动,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似的。这绿色像音乐涤清了心中的忧虑。

A.“涤清”“忧虑”都是名词,“轻轻地颤动”“空中与心中”都是偏正短语。

B.“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这个句子中,“夏天”作主语。

C.“虽然我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句是因果复句。

D.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把“这里”和“只有”调换位置。

7.仿照下列语段中的画线句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2分)

我国习俗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辞旧岁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至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8.名著填空。(4分)

(1)在《红岩》这部小说里,有一位传奇式人物,令敌人闻风丧胆、恐慌不安。她就是被战士们亲切称为“”的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

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9.古诗文默写填空。(12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2),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游山西村》)(4),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5)蓬山此去无多路,。(李商隐《无题》)

(6),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7)《出师表》中表现出臣子们于国家危难之际依然在宫廷里、疆场上报国尽忠的句子是:,。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最能表达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的句子是:,。

(9)学贵有思,学思结合,正如孔子所云:“,

”。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节选自《孙子·谋攻》)【注】①虞:戒备,准备。②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公将鼓.之()(2)既克.,公问其故()

(3)识众寡之用.者胜()(4)上下同欲

..者胜()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

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

点?(4分)

1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乙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2分)

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问题。(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系:jì,牵连。浑:简直。

15.作者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16.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2分)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40分)

(2015年沈阳中考)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22分)

这世上没有你不行

①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

②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偏处旧地产一隅的小茶室自住。

③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孤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

④老太大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男孩谈谈。

⑤“孩子,”她说时,男孩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不睬她,老太太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没人能办到的事的吗?”

⑥她反复地说了好几次,男孩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连父母都没有的孩子?”

⑦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

⑧男孩冷笑道:“哼,当然了!你想我会相信这套?”

⑨“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她说。

⑩“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还是跟着走了出来。他当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别无去处。

?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却对男孩爱护备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强,内心变得安稳平和了。

?为了让他培育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萝卜熟了,老太大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

?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愉快地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

?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大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

?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说:“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

?“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

?“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

?听了盲学生的话,乔治对老太太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

?“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人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慈悲之心。”

?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21)他们两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

(22)老太太说:“尽量让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着的快乐——也就是知道

有人爱护自己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像我们这样精疲力竭、对生活不满而又厌倦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23)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轻的乔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那些孩子眼虽不明,手却能写,为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17.选文第④~?段,乔治见到老太太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括号中的内容。(4分)

冷漠怀疑——( A )——愉快自信—-( B )18.选文第⑦段和第⑩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的含义。(4分)

第一个“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为什么写老太太让乔治种生长迅速的萝卜?(3分)

20.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选文第21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22.选文中盲学生为什么把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4分)

(2015年甘肃武威中考)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8分)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顺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

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③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

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⑦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⑧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⑨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2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3分)

24.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4分)

25.“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4分)

26.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学者、作家都市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四)写作(满分60分)

28.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2015年四川南充中考)

(1)在人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种种阻碍,只有突破这些阻碍,才能不断成长。当我们不够自信时,要突破自卑的阻碍;当我们不够勇敢时,要突破怯懦的阻碍;当需要沟通、需要理解时,要突破隔阂的阻碍……

请以“突破”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美观,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

(2)请以“伴我前行”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美观,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

附录一:

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1.关雎(关关雎鸠)《诗经》2.蒹葭(蒹葭苍苍)《诗经》3.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5.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6.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

8.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9.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10.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12.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13.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

14.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15.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19.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20.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2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2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23.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24.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2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2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29.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30.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33.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34.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36.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37.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38.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39.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40.《论语》14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见贤思齐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三人行;士不可以不弘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君子成人之美;富而可求也;莫春者)

41.湖心亭看雪张岱

42.曹刿论战《左传》

43.《孟子》二则(鱼我所欲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4.河中石兽纪昀

45.《礼记》一则(虽有佳肴)

46.《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

47.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48.出师表诸葛亮

49.桃花源记陶潜

50.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51. 三峡郦道元

52. 杂说(四)韩愈

53. 陋室铭刘禹锡

54. 小石潭记柳宗元

55. 岳阳楼记范仲淹

56. 醉翁亭记欧阳修

57. 爱莲说周敦颐

58.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59.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

(说明:去掉“白居易的《卖炭翁》、《孟子》富贵不能淫、《庄子》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

附录二:

题型示例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C

2.D

3.B

4.D

5.B

6.D

7.示例:元宵节游龙灯,寓意人丁兴旺、迎祥纳福。

8.(1)双枪老太婆、华子良(2)智多星、生辰纲

9.(1)隔江犹唱后庭花(2)与君离别意(3)丰年留客足鸡豚(4)四面歌残终破楚(5)青鸟殷勤为探看(6)海日生残夜(7)(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10.(1)击鼓(2)战胜(3)运用(4)意愿一致,指齐心协力

11.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

12.(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所以说:清楚敌人和自己的实力,每次战斗都不会失败。

1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14.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

15.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16.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三)现代文阅读(40分)

17.A;安稳平和 B:心悦诚服

18.第一个“妙事”泛指美好的事;第二个“妙事”指乔治帮助盲学生,使他们得到快乐的事。

19.因为种生长迅速的萝卜可以让乔治体会成功,找到自信,表现了老太太有智慧,充满爱心,教育方式巧妙。

20.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学生对乔治的喜爱。

21.议论;点明中心,写出个人所经历的痛苦能转化为体会和体贴他人之心的仁慈;总结上文(过渡)。

22.这首曲子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盲学生感受到乔治对他们的关爱就像是清风流水样滋润心田。

23.“读书莫忘做笔记。”或“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24.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是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25.放在文中第⑥段最合适。因为第⑥段讲的是温习笔记的重要性。这句话所说的正是温习笔记之事,与第⑥段内容一致。

26.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事例,具体地论证了读书莫忘做笔记的观点(或“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具有说服力。

27.B

(四)写作(60分)

评分标准:

一类文:(54—60)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顺畅,没有语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二类文:(48—53)切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言通顺,偶有语病,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

三类文:(40—47)基本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感情较真实,内容较具体,能分段,条理较清楚。

四类文:(31—39)偏离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不具体,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结构较混乱,条理不清楚。

五类文:(30分以下)文不对题,不知所云,语言不通顺,语病严重,结构混乱,不能完篇。

说明:1.书写工整美观,无涂抹现象,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但不得使语文总分超过150分;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最多扣4分,但不得使语文总分低于0分。2.无文题扣2分。3.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3分。4.标点符号一逗到底,字数不够,扣2分。

广东中考语文考试考纲

重磅重磅重磅:2019最新考纲按课程标准按2011课程标准推荐篇目7?9年级(60篇)即2019年考纲范围(初定)1关雎 (关关雎鸠)《诗经》 2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3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 府 4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5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6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8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 昂 9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10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 花落尽子规啼) 12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13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 14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15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髙风怒号)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婉地)刘禹锡 19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 20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 2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2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2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2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

安石 30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33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34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过零丁洋(辛劳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37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38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39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40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论语》12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李白 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42曹刿论战《左传》43《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4〈(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巳矣。) 45《礼记》一则(虽有佳肴)46《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 47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48出师表诸葛亮 49桃花源记陶潜 50与谢中书书陶弘景51三峡郦道元 52杂说泗)韩愈 53陋室铭刘禹锡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 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 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 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 ...的一项是(3分)(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 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

浙江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及样卷(语文)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高考语文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 Ⅲ.考试内容 语文科的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语言文字运用

2018年语文考试大纲

语文 I.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II.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

2016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2016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Ⅰ试题 [说明]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以官方公布为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 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区别在于:

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表示 标榜“新”和“异”,重在表示主观行为。此处宜 用前者。“机敏”和“敏锐”的区别在于:它们虽 都强调“敏”,但前者重在表示“机”,即“灵活” 之意;后者重在表示“锐”,含“深刻”之意。此 处宜用后者。“焦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 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此处宜用后者。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熟语中,没有 ..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借代”手法的特点是借某事物的特征代替某事物,借体和代体具有相关性;而“比喻”中的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 情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项错误在于,选项中所引的诗句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透露出绵绵不尽的故土情思的宛转凄苦的哀歌,表达的是凄苦之情,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第四学段7 至9 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范围,体现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 有机联系,体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交融、整合,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为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个部分。 其中,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约占全卷总分的20%,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约占全卷总分的17%,现代文阅读约占全卷总分的27%,写作约占全卷总分的36%。名著阅读、语文综合综合性学习在“语 文基础知识与运用”中考查。 (二)题型:试题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类,其中,客观题约为20%,主观题约为80%。基本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写作题。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 能认识3500 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 个左右会写;掌握课标字表二(附录2)汉字的音、形、义。 2. 正确理解和使用常用的词语。 3.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在语境 中的表达效果。 4. 能根据要求进行仿写、改写、续写。 5.(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删除)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标(2011 年版) 和教材所推荐的文学名著《朝花夕拾》《昆虫记》的内容(重点),熟悉其主要情节和内容,体会 写法,感知语言风格。(新增考察点)

6. 在综合性学习中,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现实生活,理解材料、筛选信息、提出问题: 能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进行实践性探究(强调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探究,避免出现与非连续性文本文本探究 ,能采用恰当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 混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1. 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背诵和默写本《考试说明》(附录1)所列古诗词。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能够学以致用(删除)在情境中运用(新增考察点)。 2. 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背诵本《考试说明》(附录1)所列文言文,并能默写其中的重要句子(段)。 3. 能理解文中文言词语的含义,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4. 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文章的中心,对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评价、探究(新增考察点)。 (三)现代文阅读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体会其作用。 2.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3. 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 4. 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5.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文学作品内涵。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 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能对文章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6.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 材料组合而成,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四)写作 1.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 2 .能说明生活中的事物或事理。 3.能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孝感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题

孝感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考试说明 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语文学业考试)是基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习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一级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 一、命题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促进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习水平;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促进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响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科学评估初中毕业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命题原则 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教材的理念,以“三味语文”为目标,体现命题的导向性、全面性、公平性,改变不重视阅读、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的语文学习现状,摈弃以刷题代替阅读的不良现象,促进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阅读理解 分别为现代文阅读理解、古诗文阅读理解和名著阅读理解。 现代文分别是叙事类、说明类、议论类共三篇。 1.现代文阅读理解 叙事类考查的内容:考查学生解读文题、感知内容、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拓展思维的能力。按需随文设题,题型不固化。可随文按需考查古诗文名句积累题。 说明类现代文考查的内容:主要考查对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的理解与把握。议论类现代文主要考查对作者观点或态度、论述内容、论述方法等的理解与把握。 现代文阅读材料均来自于课外。 2.古诗文阅读理解 考查古诗文名句积累、古诗词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理解。 (1)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查以强化理解运用为原则,在保持全卷总分值不低于6分的基础上,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在现代文阅读中随文考查古诗文名句积累。 (2)古诗词阅读理解和文言文阅读理解按照新教材“1+x”学习理念,以两篇或三篇类文的方式呈现,以考查联读能力。 (3)古诗词阅读采取教读诗词与教材内“课外古诗词诵读”各一篇的方式呈现(不回避小学教材篇目),主要考查对内容、情感的领悟以及语言的品味和基本写作特色的把握。 (4)文言文阅读采取课内外文言文各一段(篇)的方式呈现,主要考查文言语句断句、常用实词和虚词识记、句子翻译、文章内容情感与作者思想理解、文章特色领悟和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同时注重考查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等。 3.名著阅读理解 考查教材导读篇目,考查对文学名著的阅读面、阅读量及阅读品味,考查对整本书的主要人物、事件和主题等阅读理解情况。 (二)综合运用

2017中职最新语文考试说明(标准)

语文考试说明 本考试说明是以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现行的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为考试范围,结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制定的。 本课程复习考试的范围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五方面。考试内容在基本篇目的基础上适当扩展。 考试既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又考查语文应用能力。对能力的要求由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识记 (1)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正确识记并规范书写常用汉字。 2.理解 理解复杂长句的含义。 3.表达应用 (1)正确使用常用词语。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3)辨识和改正一般的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 (5)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区别和变换句式,仿写句子。 (6)把握句子的重音、停顿、语气和节奏。 (7)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口语表达。 (8)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 (二)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 识记 (1)识记与基本篇目相关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知识。 (2)识记与基本篇目相关的文化常识。 (3)识记基本篇目的文体和相关的文体知识。 (4)默写基本篇目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和常见的名言名句。 (三)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新闻、科普等实用类文章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

河北省2018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河北省2018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学习笔记 (2018年1月)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学科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学习方面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学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学科考试本着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目标,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拓展语文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 二、考试范围 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为考试范围,名著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见附录二)为考试范围。古诗文积累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作品(见附录三)为考试范围。古代诗词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34篇作品(见附录三)为考试范围。文言文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见附录三)和人教版、河大版、语文版三个版本共有的4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湖心亭看雪》)为考试范围,

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现代文阅读选取与课内现代文阅读材料水平相当的课外材料。 三、考试要求 语文学科考试将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要求,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五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 学科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写作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有创意地 表达。 四、考试内容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考点1】认识并会写3500个常用字(《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古诗文篇目忠的汉字不受此限制)(见附录一)。 【考点2】用规范的正楷或行楷正确书写汉字,体会书法的 审美价值。 【考点3】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 字方法。 【考点4】识记课本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 和代表作。

2017年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语文 Ⅰ.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语言文字应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例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013年全国一卷、乙卷) (1)足蒸暑土气,,,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试题内容分别出自白居易《观刈麦》、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其中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白居易《观刈麦》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015年全国二卷、甲卷) (1)《庄子·逍遥游》指出,“,”,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

2019中考语文大纲

2019年盘锦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考试说明。 一、命题原则 1.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内容范围和学习程度的要求为依据。 2.命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3.命题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既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在语文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 4.命题要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本特性。 5.试题要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及适当的选拔性。 二、考试范围 考查《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第四学段规定的内容。其中文言诗文的背诵默写只考查《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中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阅读材料一部分来自教材上的课文,范围是《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另一部分来自课外。考查现代文阅读的阅读材料一律来自课外。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 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记准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汉字;书写汉字规范,不写错别字。 2.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辨析词语的意思,能正确使用词语;能修改病句,能正确运用句子恰当地表情达意。 3.能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辨析、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修辞方法。 4.掌握《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中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了解《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建议阅读的课外诗歌散文作品及作者;长篇文学名著及作者。

2019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2019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依照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7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7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二】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经历,是最差不多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进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进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明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依照一般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一般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学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依照江苏高考方案,另有加试内容。必考、选考和加试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甲、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学类文本。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差不多特征及要紧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究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能够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广安市2018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说明 语文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规范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义务教育性质,面向全体学生,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能力方面所应达到水平的考试。 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要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和学科教案的改革,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案质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案评价体系,因而,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还要考查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考试依据及范围 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依据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2011年版)》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全面考查初中毕业生在七~九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情况。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试卷结构 1.试卷内容及赋分 ①积累与运用35分:单项选择题14分,以考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每题2分;非选择题21分,含古诗文默写7分左右、诗歌鉴赏4分左右、名著导读4分左右、综合性学习6分左右。 现代文阅读——30分左右。设置一个小阅读(说明文或议论文选段),3个选择 题,共6分。放在第一大题选择题第8-10小题处;设置两个大阅读(记叙文、 议论文或记叙文、说明文,大小阅读的文体不重复),共计24分左右。 ②阅读45分 文言文阅读——15分左右。 ③写作40分(二选一,任选一题作文) 2.题型 考试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充题、问答题(含答案开放的表述题)、古文翻译题、图表题、写作题等。 3.试卷难度 较易题60%;中难题30%;较难题10%。预估整卷试卷难度系数在0.6~0.65之间。 4.试卷篇幅

高中语文考试说明及新课标解读

而 蟹六跪而二螯 一、《新课标高考考试说明》(节选) 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33=9分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3.4=12分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9-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考试说明及样题

2019-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考试说明及样题 一、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语文)》为命题依据。 二、命题原则 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正确处理初中语文新课程提出的三个维度的关系,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语文学习过程中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在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服务。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初中语文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考查教材、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积累和运用 识记常用汉字3500个,特别是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拼写音节,规范书写,掌握字义。 积累一定量的词语(包括成语),准确理解常用词词义,具备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形、辨字义与词义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及表达作用,准确用词。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积累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体会其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及灵活运用于表情达意中。 辨析并修改病句。(语病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颠倒、重复罗嗦、句义杂糅、自相矛盾) 背诵“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50篇,积累并能够运用一定量的名人名言。 积累课内(文体、文化、阅读)知识,潜移默化,触类旁通。 (二)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初中语文教学与学业考试的重要内容。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名著阅读等。 1.现代文阅读 重点:感知、理解、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鉴赏水平。 词句理解。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关键性的、精彩的语句,能感受内涵,理解其中意思。 文意把握。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并运用于阅读理解之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观点和态度。

2017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分析

2017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Ⅰ.考试性质与对象 语文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语文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语文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 语文高考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语文高考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和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 Ⅲ.考试内容与要求 语文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语文文字运用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 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与正确书写 3.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4.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5.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6.语句的拓展,语段的压缩 7.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 8.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9.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现代文阅读能阅读分析、鉴赏评价中外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和中外文学作品。 (一)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4.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5.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6.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7.对文本某种特色的深度思考和判断 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 9.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10.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

大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大纲、命题范围内容.doc

2012大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大纲、命题范围内容-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语文 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 初中毕业升学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中阶段语文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语文学科的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www.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2005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命题指导?语文》、《大连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和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评价对初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市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命题原则 1. 命题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水平。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客观、公正地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使语

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2.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业考试注重考查语文的积累,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中。www. 3.语文试题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4.命题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经验水平,选择文质兼美、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注意材料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适当控制难度及篇幅,处理好教材直接涉及的教学内容与课外语言材料的关系。 5.作文命题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6.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选择恰当的测试方式,合理确定试卷结构,灵活地设置题目,不断完善测试题型,分散试卷难点,以更好地测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杜绝偏题、怪题、错题。 7.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

2018高考江苏卷语文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__________ 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 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 顿悟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 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__________ , —。—, — __ , ____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 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 .③⑥⑤④②① C .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穀云绡妙剪裁,好 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 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 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 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 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 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高考考试说明(海南省)——语文

高考考试说明(海南省)——语文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试验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