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_蒂布特模型及其他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_蒂布特模型及其他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_蒂布特模型及其他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蒂布特模型及其他

张岚东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4)

[摘要]蒂布特模型提出以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逐渐引起理论界的重视。由于地方公共产品

供给深受政府制度因素影响,本文从财政分权、政府治理、公共选择机制、地方税制等地方政府

治理结构因素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关系角度,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整理了国内对公共

产品供给研究,最后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地方公共产品;财政联邦主义理论;有效供给;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3-5609(2010)01-0045-05

Rev i ew of L oca l Publi c Goods Supply:T i ebout M odel and O ther

ZHANG Lan-dong

(S ou thw eastern U n iversity of F inance and Econo m ics,Chengdu610074,Ch ina)

Abstract:The study of l ocal public goods supp ly has been given more attenti on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 after the Tiebout model was p resented.Because the supp ly of l ocal public goods was i m pacted by the syste m of govern ment,fr om the as pect of the relati onshi p be2 t w een the fact ors of l ocal governance structure(like fiscal decentralizati on,l ocal governance,public choice mechanis m s,and l ocal tax syste m etc.)and the l ocal public goods supp ly,the author s orted out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in China and abr oad,the related domestic studies on public goods supp ly and then gave a revie w.

Key words:l ocal public goods;fiscal federalis m theory;effective supp ly;literature revie w

地方公共产品(l ocal public g oods)是指存在形态和受益范围限于一定地区的公共产品,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行政司法服务、公安、环保、消防、道路和公用文化体育设施等。由于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者主要是各国地方政府,而政府治理结构是影响政府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从蒂布特模型出发,围绕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初步整理了国内外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国内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

一、居民流动性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蒂布特模型

1956年,蒂布特建立了一个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模型(Tiebout Model)。假设具有消费者和投票者双重身份的居民能够充分流动,将流向那些能够最好满足其公共产品偏好的地区;居民对各地公共产品收入—支出模式具有完全信息;有许多地区可以供居民选择;不考虑各地对就业机会的限制,所有的人都靠股息来维持生活;各地区的公共产品不存在外部性;每一种社区服务模式都是由城市管理者根据该社区原有住户的偏好来设定的;为降低平均成本,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的社区将会试图吸引新的居民,超过了最优规模的社区将反之,处于最优规模的社区则力图保持其人口数量不变。根据上述假设,居民以选择居住地的方式表达了对地方公共产品的需求,类似于在市场上的选择行为,能够实现各地区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并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Oates(1969)最早对蒂布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以美国新泽西州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的横截面数据为基础,就地方财产税和地方支出项目对财产价值的影

2010年2月广西财经学院学报Feb.2010第23卷第1期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 ics Vol.23 No.1

①[收稿日期]2009-08-11

[作者简介]张岚东(1975-),男,河北石家庄人,西南财经大学财政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和财政政策。

响进行研究。他发现,地方财产价值与地方税实际税率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与公共学校学生平均支出水平之间表现出显著正相关。Kathleen M.Day (1992)、Epp le&Holger Sieg(1999)、Car oline M.Hoxby (2000)和Ken koll man,John H.M iller,Scott E.Page (1997)等使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结论都支持了蒂布特模型的基本结论。

对蒂布特模型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的非流动性。詹姆斯?布坎南和查尔斯?戈茨(1972)认为,即使人员可以完全流动,但是土地等资本无法在社区间进行迁移,这就“大大减少了由蒂布特调整过程产生均衡的规范性的效率特征”。Tru2 man F.Be wley(1981,1982)则更为直接,认为蒂布特模型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地方公共产品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私人物品。二是地方政府竞争失效。蒂布特模型中提出,地方辖区之间的竞争能够导致各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丹尼斯?埃普尔和阿伦?泽伦茨(Den2 nis Epp le&A llan Zelenitz)(1981)认为,因为尽管居民能够“用脚投票”,但是由于土地无法流动,政府能够侵占一些土地租金来满足私利,因此,增加辖区的数目带来的政府竞争能够限制但不能彻底根除政府任意行使权力造成的非效率。M ichael J.Boskin(1973)认为,在地方政府存在相互竞争的前提下,由于促进有形产品产量增加的公共产品能够增加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则会造成其供给过度,而能够提高居民福利水平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三是居民和地方政府的异质性。公共产品供给与居民特征和地方政府行为密切相关,但蒂布特模型忽略了这一点。W allace E.Oates(1981)发现,公共安全和教育水平与当地居民人口的特征有密切联系。A lbert o A lesina、Reza Baqir和W illia m Easterly (1999)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专门度量种族因素的影响,认为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与城市中的种族构成状况显著相关。John B.Burbidge和G ordon M.M y2 ers(1994)认为,如果各地方政府是异质的,并且倾向于征收基于居民税基地方税,将会扭曲个人的迁移决策。Paul W.Rhode和K ole man S.Stru mpf(2003)以1850-1990年美国全国城镇数据、波士顿地区数据以及美国乡村的数据为基础,认为从长期来看,居民在区域间迁徙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就业机会和地方公共产品两个因素,不是单纯为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公共产品;蒂布特选择所造成的居民异质性分离可能仅发生在类似波士顿的“大都市区”范围内。

弥补蒂布特模型缺陷的主要思路:一是实施“分区限制”政策。B ruce Ha m ilt on(1975)提出了“分区限制”理论,认为只要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财产税为公共服务筹集资金,并且在每个社区都制定分区上的限制,就可以避免贫困地区居民向富裕地区过度迁移而产生的对富裕地区公共产品消费的搭便车行为。但W il2 lia m A.Fischel(2000)认为,分区限制可能会导致一个无效率的区域分布结果,需要对利益受损者进行合理及时地补偿。Raquel Fernandez和R ichard Rogers on (1997)认为分区制政策引起美国地区间公共教育生均教育支出差异,因为在多数投票规则下,分区政策的结果并不是由中位选民的收入水平决定的。二是由上级政府集中供给。John Yingger(1982)在蒂布特模型基础上,研究了居民迁移带来的公共产品价值资本化的机制,认为上级政府干预有助于提高公共支出效率。Car oline M.Hoxby(1995,1999)以地方基础教育为例,发现上级政府的集中供给提高了教育公平,但也造成生均培养成本上升和高等教育入学率降低。Ti mothy Besley和Stephen Coate(2002)提出,只有在公共产品的外部经济十分显著的情况下,集中供给更为合适。

二、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公共产品供给

由于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而当今世界各国地方政府多是在中央———地方分权的治理框架下运转的,因此,深入到政治体制、选举制度和财政制度进行分析,才能够对其在地方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行为给出合理解释。

(一)政府间关系

Ekaterina V.Zhuravskaya(2000)认为,俄罗斯地方财政依附于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官员没有财政收支权力。作者运用1992-1997年俄罗斯的35个城市的政府间收入分成比例和经济发展水平、公共产品支出水平等数据进行检验,证明基层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收入分成比例影响了基层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并降低了基层政府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效率。

(二)官员治理结构

在西方立宪民主制度下,选民直接选举地方政府官员,为确保当选和获得选民支持,地方政府官员的公共产品决策主要受到选民偏好影响。A lessandr o L iz2 zeri和N icola Persico(2001)给出一个政治经济学模型,其中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是由受当选激励的政治候选人做出的。如果候选人拥有资源再分配的权力,那么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将低于最优规模。这是因为,地方公共产品具有外部经济,不会直接为他们带来政治收益。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拥有较大的自由度。A lan W illia m s(1966)研究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及其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由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很难判断地方公共产品是供给过度还是供给不足,政府能够自主决定当地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第23卷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

Jere R.Behr man和Steven G.Craig(1987)根据1972年美国Balti more地区公共安全和警力分配的数据,估计了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确定地方公共服务分布时,会出于公平因素的考虑来牺牲公共产品的部分产出效率,而且还会考虑不同社区的治安环境、居民特征等因素,通过非均等化的分配实现社会福利函数最大化。

(三)地方税制

Oded Hoch man、David Pines和Jacques-Francois Thisse(1995)认为,在多层级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中,公共产品的融资源于使用者收费和地租收入两大部分;当地方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与政府辖区边界不一致时,就会发生地租收入分配的难题。如果假设每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都处于某个地方政府的辖区之内,任何一块土地的租金只能由一个地方政府来收取。在这种“大都市政府”(Metr opolitan g overn ment)模式下,地方公共产品的外溢性就不会扭曲政府的供给决策,能够达到蒂布特模型的最优均衡。Roger H.G or2 don(1983)指出,如果忽视了流入人口的因素,地方政府可能造成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非效率。因为如果某种公共产品供给成本大部分是被流入人口承担的,就可能被过度征税,而能够增加邻近地区的税收收入的税种可能被较少使用。

三、国内地方公共产品供给

国内地方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多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增长、城市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和劳动力流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

(一)城市化、工业化和地方公共产品供给

传统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是城市化提高、工业化深化和城乡差距缩小的过程。吕炜、王伟同(2008)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的问题。根据2003年53个国家和地区的横截面数据建立了回归方程,把我国1978-2005的人均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数据代入,得到我国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服务量的理论值,与现实值比较后发现,由于政府主观层面的原因,造成了公共服务提供量和理论上存在较大差距,政府失责的程度在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户籍政策所控制的城市公共产品分享体制和城市实有人口之间的冲突日益加深。叶建亮(2006)研究了城市公共产品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之间的关系。陶然、徐志刚(2005)研究了城市化过程中的流动人口、农村内部农地调整以及农用土地非农化三者之间的联系,指出中国户籍制度与农地制度改革在一个大国转轨与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性,并提出了一个政策组合。

(二)财政分权、官员治理结构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

蔡东东(2007)从财政分权的角度对中国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研究,认为中国目前的财政体制与规范的财政分权体制的偏差,是导致地方公共产品问题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崔宝玉、张忠根(2008)基于地方公共产品理论,讨论了具有溢出效应的地区间地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效率,提出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地方公共产品的经济权限和政治权限的耦合。其中耦合方式可以分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分别指上级政府直接干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和通过撤并社区、加强政府间协商等进行,使溢出效应内在化以提高溢出地区的供给激励问题。

中国地方官员是由上级任命而不是由选民直选产生,中国式晋升激励下的政府官员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与西方国家不同。周黎安(2007)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解决地方政府官员激励问题的独特的治理方式,即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晋升锦标赛模式。这种强激励机制本身也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带来短期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同时,与当地居民福利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公共住房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张军等(2007)、傅勇(2007)认为,财政分权和政府官员任免权高度集中,使得地方政府转变成增长型政府,但同时财政分权和地区竞争扭曲了财政支出结构和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地方政府之间为了获得更好的政绩,彼此间展开了经济增长竞争,影响了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刘寒波、王贞、刘婷婷(2007)认为,从长期来看,如果区域间公共支出水平存在差异,对称区域间的均衡分布不稳定;且公共服务支出比重越低、消费者需求偏好越高,则均匀分布模式越是倾向不稳定,越容易出现区域间分异或要素聚集现象。沈坤荣、付文林(2006)研究结果显示,公共服务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地方政府更加重视以税率进行竞争而不是以提供更好公共服务来竞争。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与城市存在巨大差距,如何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引起了理论界关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高鉴国、高功敬(2008)把我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消费和运作方式总结为“国家主导型社区供给模式”,并讨论了其内在缺陷和改革对策。郭瑞萍(2005)结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特征,提出了建立以政府供给制度为主、以

第1期张岚东: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蒂布特模型及其他2月

私人供给和第三部门供给为辅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集合。封进、宋铮(2007)和陈剑波(2007)等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二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由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各级人民代表中农村代表人数少,且能力有限;公共产品决策者的利益集中在城市等原因,使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应当在村民自治基础上建立农村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机制,将农民变成真正的公共产品决策主体,建立起由内部需求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才能够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效率供给(孙秋明,2003;王爱华, 2003;杨国勇和汪雷,2007;胡洪曙,2007;郝东和王瑞芳,2007;于水,2007)。三是实证研究。张林秀等(2005)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工商业活动多的村,公共投资活动及投资水平相对较高;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村,由于本地公共投资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等作用较小,这部分村民就不愿意对村里进行公共投资;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效应,以及依靠非正式的社会关系获取投资项目的现象。曾以禹(2006)考察了1993-2004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总量及城乡、地区结构,认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仍以政府公共投资为主,政府的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但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主体的政府层级过低,几乎完全交给了县级及其以下的基层政府,且存在城乡和地区失衡状态。林万龙等(2007)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案例研究,涉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机械服务和农村生态林建设等方面。

(四)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

我国发展战略从城乡分割转向城乡统筹发展后,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者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主要研究了城市和农村公共产品统筹供给的资源约束条件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等问题。林万龙(2005)运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生产可能性曲线,分城乡分割状态、城乡统筹状态和存在城市剥夺农村的三种情况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下的公共产品城乡统筹供给,认为如果要在不降低城市居民福利水平的前提下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城市部门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有所提高,否则将难以实现城乡公共产品的统筹供给。贾康等(2007)、石绍宾(2007,2008)、丁元竹(2008)和杨静(2008)结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践,主张通过由下而上引导农民进行需求表达,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多元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加强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激励和资金支持,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四、简评

地方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分类,1956年提出的蒂布特模型,为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出了一个类似于市场机制的供求机制,但是,蒂布特模型的假设条件在现实的制度环境下是很难满足的,具有很大局限性。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财政分权体制、地方税制和转移支付情况、官员治理结构等。这就为研究我国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中国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与西方国家有显著区别: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明显;居民尤其是农民缺乏表达偏好的渠道;我国政府级次多,层次间结构趋同,地方官员由上级任命而不是通过选区内选民选举产生;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入城市,而不是向西方国家的居民那样在各地间自由迁徙;各地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巨大。因此,中国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可以说是与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增长、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劳动力流动等问题共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环境下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长期严重不足,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大多数学者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造成的财政能力薄弱、公共支出压力大,公共选择机制不完善等,提出要在明确地方公共产品的属性和收益范围等因素,明确供给主体,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职责,采用多种方式共同提供地方公共产品。 从研究工具看,最优化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计量经济方法、计算机模拟技术等分析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地方公共产品指标选取和数据收集带来的困难,更多依靠具体地区的案例研究和模拟实证研究,其结果的广泛应用遇到了很大困难。

[参考文献]

[1] 蔡东东.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D].沈阳:辽宁大学.2007.

[2] 陈钊,陆铭.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

的政治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8,(1):21-32.

[3] 丹尼斯?埃普尔和阿伦?泽伦茨(Dennis Epp le&A l2

lan Zelenitz).辖区间竞争的含义:蒂布特需要政治吗?

[A].蒂布特模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167-190.

[4] 傅勇.中国式分权、地方财政模式与公共产品供给:理

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5] 封进,宋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一项基于异质性个

第23卷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

体决策行为的理论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3). [6] 高鉴国,高功敬.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社区供给:制度

变迁与结构互动[J].新华文摘,2008,(10):15-20. [7] 贾康,阎坤,鄢晓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

究———对江苏省农村低保、医疗卫生和教育情况的调

研[J].财政研究,2007,(5).

[8] 李永友,沈坤荣.辖区间竞争、策略性财政政策与F D I

增长绩效的区域特征[J],经济研究,2008,(3).

[9] 林万龙.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下的城乡公共产品统筹供

给[A].理论分析及其现实含义,统筹城乡发展:2004统筹城乡发展北京论坛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5。

[10] 叶建亮.公共产品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

[J].经济研究,2006,(11):45-57.

[11] 曹荣湘.蒂布特模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4:111-130.

[12] 赵德余.民主集中制下的主流观念与政策变迁的政治

经济学[J].新政治经济学评论,2007,(2):45-75. [13]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2007,(7):36—50.

[14] A.B.A tkins on,N.H.Stern.Pig ou,Taxati on and Pub2

lic goods[J].The Revie w of Econom ics Sthdies,Vol.

41,No.1.(Jan.,1974)pp.119-128.

[15] A lanW illiam s.The Op ti m al Pr ovisi on of Public Goods in

a Syste m of Local Govern ment[J].The Journal of Polit2

ical Economy,1966.Vol.74,No.1.,pp.18-33. [16] Charles M.Tiebout.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2

ture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Oct.

1956),pp.416-424.

[17] Dan U sher.Public Pr operty and the Effects of M igrati on

upon O ther Residents of the M igrants‘Countries of O ri2

gin and Destinati on[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2

my,1977.Vol.85,No.5,pp.1001-1020.

[18] Ekaterina V.Zhuravskaya.I ncentive t o p r ovide l ocal

public g oods:fiscal federalis m[M],Russian style.

2000.

[19] I n man,R.P.And D.l.Rubinfeld."Rethinking Federal2

is m"[J],Journal of Econom ic Pers pectives,,1997,11

(4):43-64.

[20] John Yingger.Cap italizati on and the Theory of Local

Public Finance.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

1982.Vol.90,No.5,(Oct.,1982),pp.917-943.[21] John B.Burbidge and Gordon M.M yers.Redistributi on

within and acr oss the Regi ons of a Federati on[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 ics,1994.Vol.27,No.3,

(Aug.,1994),pp.620-636.

[22] Ken koll m an,John H.M iller,Scott E.Page.Political I nsti2

tuti ons and S orting in a Tiebout Model[J],The American

Econo mic Revie w,1997.Vol.87,No.5,pp.977-992. [23] Oded Hoch man,David Pines,Jacques-Francois Thisse.

On the Op ti m al Structure of Local Govern ments[J],The

American Econom ic Revie w,1995.Vol.85,No.5,

(Dec.,1995),pp.1224-1240.

[24] R.Mark Isaac&James M.W alker.Gr oup size Effectes

in Public Goods Pr ovisi on:The Voluntanry Contributi ons

Mechanis m[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 ics,

1988.Vol.103,No.1.pp.179-199.

[25] Robin Bod way.On the Method of Taxati on and the Pr ovi2

si on of Local Public G oods:Co mment[J].The American

Econo m ic Revie w,1982.Vol.72,No.4.pp.846-851. [26] Roger H.Gordon.An Op ti m al Taxati on App r oach t o Fis2

cal Federalis m[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 ics,

1983.Vol.98,No.4,pp.567-586.

[27] Ti m othy Besley&Stephen Coate.Centralized versus de2

centralized p r ovisi on of l ocal public goods:a political e2

conomy app r oach.2002。

[28] Tru manF.Be wley.A Critique of Tiebout‘s Theory of Lo2

cal Public Expenditures[J],Econometrica,1981.Vol.

49,No.3.pp.713-740.

[29] W allace E.Oates.The Effects of Pr operty Taxes and Lo2

cal Public Spending on Pr operty Values:An E mp irical

Study of Tax Cap italizati on and the Tiebout Hypothesis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9.Vol.77,

No.6.pp.957-971.

[30] W allace E.Oates.On Local Finance and the Tiebout

Model[J].The American Econom ic Revie w,1981.Vol.

71,No.2.,pp.93-98.

[31] W illia m H.Oakland.Public Goods,Perfect Competiti on,

and Under p r oducti on[J].The Journal of Publitical E2

conomy,1974.Vol.82,No.5,pp.927-939.

[责任编辑:王红晓]

[责任校对:竑 筱]

第1期张岚东: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蒂布特模型及其他2月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例(1)

###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中厚板轧机是用于轧制中厚度钢板的轧钢设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广泛的采用中板。它主要用于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拖拉机、传播、铁路车辆及航空机械等)、钢机构件(如各种贮存容器、锅炉、桥梁及其他工业结构件)、焊管及一般机械制品等[1~3]。 1 世界中厚板轧机的发展概况 19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用采用二辊可逆式轧机生产中板。轧机前后设置传动滚道,用机械化操作实现来回轧制,而且辊身长度已增加到2m以上,轧机是靠蒸汽机传动的。1864年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套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当时盛行一时,推广于世界。1918年卢肯斯钢铁公司科茨维尔厂为了满足军舰用板的需求,建成了一套5230mm四辊式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5m以上的轧机。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南厂为了轧边,首次创建了万能式厚板轧机,于1931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连续式中厚板轧机。欧洲国家中厚板生产也是较早的。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投产了一套4500mm二辊式厚板轧机。1940年,德国建成了一套5000mm四辊式厚板轧机。1937年,英国投产了一套3810mm中厚板轧机。1939年,法国建成了一套4700mm 四辊式厚板轧机。这些轧机都是用于生产机器和兵器用的钢板,多数是为了二次世界大战备战的需要。1941年日本投产了一套5280mm四辊式厚板轧机,主要用于满足海军用板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掌握了中厚板生产的计算机控制。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厚板的使用部门萧条,许多主要产钢国家的中厚板产量都有所下降,西欧国家、日本和美国关闭了一批中厚板轧机(宽度一般在3、4米以下)。国外除了大的厚板轧机以外,其他大型的轧机已很少再建。1984年底,法国东北方钢铁联营敦刻尔克厂在4300mm轧机后面增加一架5000mm宽厚板轧机,增加了产量,且扩大了品种。1984年底,苏联伊尔诺斯克厂新建了一套5000mm宽厚板轧机,年产量达100万t。1985年初,德国迪林冶金公司迪林根厂将4320mm轧机换成4800mm 轧机,并在前面增加一架特宽得5500mm轧机。1985年12月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新型制造了一套4700mmHCW型轧机,替换下原有得轧机,更有效地控制板形,以提高钢板的质量。 - 2 -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公共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 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 1865 一1970 )发韧于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德国的稗斯麦时代,法国的后拿破仑时代,美国的进步运动时代,都强调运用国家的力量管理社会,推动其进步。在美国,建国先贤——汉密尔顿提出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凯恩斯主义等思想, 伴随着20 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蹒跚向前,并且在20 世纪30 年代大规模经济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效率”, 国家对于社会和经济事务大包大揽。这些方法一度被认为是,也确实是拯救西方资本主义危机的良药, 使西方各国从原始资本的积累走上了充满活力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从理论意义上讲, 完整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存有三大理论支柱: 1.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1887 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指出行政应当在政治的适当范围之外。行政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虽然政治为行政确定任务,但政治不能去操纵行政。从此政治与行政的严格二分为传统公共行政定下了主基调,之后百年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都建立在它之上。 2.理性官僚制理论(官僚制度学派) 如果说政治行政二分法为传统公共行政奠定了理论基石, 那么传统行政模式中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它在形式上、方法上都与传统公共行政中其他理论配合默契,有浑然天成之感.韦伯笔下的官僚制组织是一个拥有法理权威、严格规则、职责明确的层级体制。良好的效率通过组织本身的规则和程序获得保证。在传统公共行政时代,官僚制作为理性和效率的工具, 确实为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最大的进步莫过于:运用以理性规则为基础的,非人格化的行政取代了人格化的行政.它举起理性和逻辑的旗帜,批判和否定了产业革命初期个人专制、裙带关系、暴力威胁、主观判断和感情用事的管理方法。 其代表人韦伯认为官僚制度学派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官僚机制传统上被认为是政府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官僚体系的设计、激励、控制等运行管理和改造,包括人事、财政、技术使用及公共工程项目等都是公共管理学科最关注的问题。韦伯认为,现代官僚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效的大型组织管理形式,这一点,在军队、国家和大型企业的核心结构都无一例外地采用官僚机制的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但是,官僚机制也象市场机制一样,有使自己失灵的天敌,如人浮于事、臃肿、繁冗的程序等等。这些天敌会负面影响官僚机制的良性运作,需要得到管理和监督。 3.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泰勒(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原则,该理论强化了人们对追求效率和消除浪费的关注,从而成为公共行政的核心追求。弗雷德里克.泰勒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贡献了这样一种工作方式.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包含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标准化的工作.这与僵化的等级制度、程序和先例相符合;二是广泛而严密的控制.与传统理论中公务员职业化、终生制完全吻合.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工作流系统需求分析

工作流系统需求分析 业务过程描述: 工作流是一种反映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化的、实现经营过程集成与经营过程自动化而建立的可由工作流管理系统执行的业务模型。工作流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其目的是将现有工作分解,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并监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下图是用户使用工作流系统的业务过程:

业务模型描述:

系统组成: 工作流管理系统由客户端、流程定制工具、流程监控与管理和工作流运行服务四个部分组成,下图是系统构件图: 系统功能划分: 工作流管理系统是指运行在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引擎的软件上用于定义、实现和管理工作流运行的一套软件,从用户建模的过程来看在建立阶段功能主要是工作流过程和相关活动的定义和建模,在运行阶段包括运行流程的监控、管理以及执行过程中的人机交互等。 工作流管理系统由流程定制工具、流程监控与管理、工作流运行服务和客户端交互四个部分组成,整个系统的使用者可以分为四种:系统管理员、流程设计人员、流程管理人员、普通用户。 下图是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顶层用例:

第一部分流程定制工具 本部分主要完成企业信息流中业务过程的图形化建模,定制工具提供丰富的图形化元素、简单易懂的建模方法以及完善的模型管理方式。 流程定制用例图:

打开流程模型 参与者:流程设计者。 前置条件:流程定制工具已经打开。 后置条件:被选择的流程模型中的内容被展开。 步骤序列: 1.打开流程模型列表或新建流程模型文件。 2.选择流程模型文件名称。 3.展开流程模型中的设计内容。 保存流程模型 参与者:流程设计者。 前置条件:某个流程模型已经被打开,并且被修改。 后置条件:修改过的流程模型存到了物理文件中。 步骤序列: 1.保存流程模型到物理文件中。 删除流程模型 参与者:流程设计者。 前置条件:拥有可被删除的流程模型。 后置条件:选中的流程模型被删除。 步骤序列: 1.用户打开流程模型列表。 2.用户选择想要删除的流程模型。 3.系统删除选中的流程模型。 导入导出流程模型 参与者:流程设计者。 前置条件:拥有可被导入的文件或导出的流程模型。 后置条件:流程模型被导出成文件或模型文件被导入到设计系统成为流程模型。 步骤序列: 1.用户打开可被导入文件列表或设计工具中的流程模型列表。 2.用户选择将被导入的流程文件或选择将被导出的流程模型。 3.系统把导入文件生成流程模型或把导出流程模型生成流程文件。 流程发布 参与者:流程设计者。 前置条件:拥有设计完成并可供发布的流程模型。 后置条件:流程模型被发布并可通过客户工具执行。 步骤序列: 1.用户打开流程模型列表。 2.用户选择发布的包或流程。 3.用户选择发布的运行服务器。 4.用户形成发布版本。

基于设计的研究文献综述

基于设计的研究文献综述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基于设计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基于设计的研究是教育技术学新兴的一种研究范式。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来源,内涵及其特征,阐述了基于设计研究的基本过程。简单分析了国外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发展状况,并于我国发展状况进行简单对比。对我国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基于设计的研究;教学干预;研究范式 引言 “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是近几年国内外教育技术界比较流行的一个术语。有人将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还有人将它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本文作者认为它是一种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的研究范式。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学习科学领域兴起的一种新型研究范式。近些年来,这一新兴的研究范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学术共同体密切的关注,在世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本文对基于设计的研究这一研究范式从它的来源、内涵、特征、实施步骤等各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国人能够深入的了解基于设计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研究当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基于设计的研究的来源 早期的实验研究,人们认识到,实验研究的控制条件非常多,剔除了很多的影响因素,它的研究成果很难迁移应用到现实的学习情境中。而课堂中进行的研究,大多是简化的实验研究,比较随意,没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支撑。并且现实情境中所得的策略比较有针对性,可推广性比较差,其科学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被批评为没有获得“有用的知识”以及存在“可信度鸿沟”[1]。现实中实验与实践严重脱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教学学习的研究逐渐从实验室转向自然情境当中,科学家们开始将自然情境和社会交

西方治理理论综述

西方治理理论综述 (一)治理的涵义 1、治理的内涵 以“governance"(“治理” )为题材的理论著作的涌现,反映着社会科学界对统治以不同方式体现出来的模式感到的兴趣。无论传统用法或辞书上的解释,都以“治理” 为“统治” 的同义词。但在愈来愈多的讨论治理的著作中,它的用法和内涵都转移了方向,治理意味着“统治的含义有了变化,意味着一种新的统治过程,意味着统治的条件已经不同于前,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会。”在众多定义中,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的治理定义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是个人和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民和机构同意的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2、治理的目标 简单地说,治理的目标就是实现“善治”。善治涉及到:“一种有效率的公共服务,一种独立的司法体制以及履行合同的法律框架;对公共资金进行负责的管理;一个独立的、代议制的立法机构负责公共审计机关;所有层次的政府都要遵守法律、尊重人权;多元化的制度结构以及出版自由。”(来福特维奇把善治区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系统意义

的、政治意义的和行政管理意义的。)——这是一个“政治——行政” 的治理框架。 治理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强调政府和社会对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它不仅关注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公共部门,而且重视公共政策与社会资本的相互连接,强调非市场力量的凝聚(如公民和非营利部门的参与)。可以说,治理在公共管理的语境下,是以企业精神重塑政府,以社会资本的力量来应对政府合法性危机的公私合作的结构和过程,其目标在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及公共服务的质量。——这是一个“社会——政治” 的治理框架。 在美国,治理主要是通过调整技术层面的权力配置尤其是政府内部的权力配置来提高政府绩效,回应当前治理存在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内部解制型治理,而不关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3、治理兴起的主要原因 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管理危机是治理理论兴起的根本原因。治理理论的兴起还与市场和等级制的调节机制发生危机有关。治理理论的兴起还与众多社会组织集团的迅速成长密切相关。——公民社会的成长经济全球化直接推动了公共治理模式的产生。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活动跨越了国家疆域的限制,因此也产生了一些国际性的跨国经济、社会组织,直接导致新的管理领域和管理主体的产生。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信托产品介绍

信托产品介绍 一、伞形结构化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产品 ●适用对象 营业部有融资需求,有实力的大户投资者,私募机构等。 融资限投资于二级市场。 ●产品概要 属于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的创新品种。在一个主信托账号,通过分组交易系统设臵若干个独立的子信托,每个子信托便是一个小型结构化信托。信托公司通过其信息技术和风控平台,对每个子信托进行管理和监控。虽然共用一个信托账号,但每个子信托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结构化信托产品,单独投资操作和清算。 ●产品优势 结构化信托融资融券新型结构化信托 优点?财产独立管理 ?投资范围广泛 ?个性化设计 ?封闭式运作?资金门槛低 ?期限灵活 ?允许做空 ?自动化管理 ?参与资金门槛低, 适合大中小各类投 资者 ?期限设置灵活 ?可投资品种丰富 ?费用设置和项目管 理标准化、简便化 ?交易和风控系统化 管理 ?开放式运作 缺点?进入门槛高 ?期限设置不灵活 ?交易和风控自动化 程度不高 ?证券账户数量限制?投资范围狭窄(上 证50和深证成指) ?融资融券资源有限 ?考虑到单只股票的 不超过5%的比例限 制和集中变现的流 动性问题,整个信 托的规模不宜过大 ?子账户间的交易需 要监管

●产品要素(以上海信托产品为例) 杠杆比例优先受益单位/一般信托单位的比例不超过2:1 信托期限3到24个月 利率按照市场情况对不同期限的产品进行报价,定期调整。一般约为9%-10.5% 信托规模每个子账户最低成立规模3000万元(优先/一般比例为2:1)即一般委托人不低于1000万元 投资范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基金、债券,银行存款和交易所逆回购。 投资限制(1)子账户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股票按成本计算最高不得超过子账户财产净值的20%。 (2)任一一般委托人发出的投资指令不得使得新型结构化信托持有任一股 票、基金的总额超过该股票总股本或基金总份额的5%。 (3)不得进行新股、增发股票的申购。 (4)如投资于ETF或LOF基金的,投资方式仅限于现金认购和交易所市场的 交易。 (5)不得投资于与受托人、子账户的一般委托人有关联关系的证券品种。 (6)不得投资于已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创业板股票;投资于S类、ST类、*ST 类股票按成本计算最高不得超过子账户财产净值的5%; (7)信托计划不得为进行证券投资而融入资金或融入证券。 预警线不高于0.90 止损线不高于0.85 追加资金若在T日子账户单位净值低于止损线的,一般委托人有义务追加增强信托资金,追加增强信托资金的金额计入信托财产净值后的信托单位净值应当较追 加前高至少0.05元。 投资管理通过上海信托的恒生交易系统发出指令,上海信托的电子系统自动审核指令的有效性,有效指令会被发送至券商处形成委托。 ●一般委托人申请条件 自然人: 具备3年以上投资经验、能够识别投资风险。 出资超过500、1000万元(且不超个人金融资产的70%),但不超过受托人审核的累计额度。 第三方出具金融资产证明。 未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 上报前缴付10万元项目准备金。 机构: 具备平均3年以上投资经验,能够识别投资风险。 出资超过1000万元,但不超过受托人审核的累计额度。

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的区别

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的区别 信托计划: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简言之,信托是一种为了他人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财产的一项制度安排,也即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利用信托原理,一个人(委托人)在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亲自管理财产的情况下,可将财产权转移给自己信任并有能力管理财产的人(即受托人),并指示受托人将信托财产及其收益用于自己或者第三人(受益人)的利益。 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可以定义为机构投资者所收集的资产被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实际过程。虽然概念上这两方面经常纠缠在一起,但事实上从法律观点来看,资产管理者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机构投资者的一部分。实际上,资产管理可以是机构自己的内部事务,也可以是外部的。因此,资产管理是指委托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为委托人提供理财服务的行为。是金融机构代理客户资产在金融市场进行投资,为客户获取投资收益。在国内资产管理又称作代客理财。

资管产品,是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或证券公司,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户财资管产品产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由托管机构担任资产托管人,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运用委托财产进行投资的一种标准化金融产品。而目前资管业务用来发行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是证监会提倡的金融创新的结果,未来基金资管和券商资管用来分拆信托或发起类信托产品是一种趋势。基金资管是证监会监管的产品之一,证监会监管产品统一要求资金托管某一指定银行,基金资管及券商不能接触客户资金,来保证资金安全。2012年以来,相关部门针对资产管理市场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政”,预示着“泛资产管理时代”已经到来。而伴随着信托收益率的不断下滑,信托公司新发项目的不断减少,在这个财富管理混乱的年代,除了信托产品的继续火爆外,不少投资者将目光转向资管产品,资管产品逐步受追捧。在信托资管规模迅速增长下,安全的投资产品成了市场主流,因此,2012年底中国证券会批准券商、基金公司开展运营类信托业务,于是资管计划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资管项目具有以下优势: (1)收益方面: 资管业务是去年下半年才开始放开的业务,目前正是需要大

工作流分析及设计

工作流系统需求分析及设计 业务过程描述: 工作流是一种反映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化的、实现经营过程集成与经营过程自动化而建立的可由工作流管理系统执行的业务模型。工作流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其目的是将现有工作分解,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并监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下图是用户使用工作流系统的业务过程:

业务模型描述:

系统组成: 工作流管理系统由客户端、流程定制工具、流程监控与管理和工作流运行服务四个部分组成,下图是系统构件图: 系统功能划分: 工作流管理系统是指运行在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引擎的软件上用于定义、实现和管理工作流运行的一套软件,从用户建模的过程来看在建立阶段功能主要是工作流过程和相关活动的定义和建模,在运行阶段包括运行流程的监控、管理以及执行过程中的人机交互等。 工作流管理系统由流程定制工具、流程监控与管理、工作流运行服务和客户端交互四个部分组成,整个系统的使用者可以分为四种:系统管理员、流程设计人员、流程管理人员、普通用户。 下图是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顶层用例:

第一部分流程定制工具 本部分主要完成企业信息流中业务过程的图形化建模,定制工具提供丰富的图形化元素、简单易懂的建模方法以及完善的模型管理方式。 流程定制用例图:

打开流程模型 参与者:流程设计者。 前置条件:流程定制工具已经打开。 后置条件:被选择的流程模型中的内容被展开。 步骤序列: 1.打开流程模型列表或新建流程模型文件。 2.选择流程模型文件名称。 3.展开流程模型中的设计内容。 保存流程模型 参与者:流程设计者。 前置条件:某个流程模型已经被打开,并且被修改。 后置条件:修改过的流程模型存到了物理文件中。 步骤序列: 1.保存流程模型到物理文件中。 删除流程模型 参与者:流程设计者。 前置条件:拥有可被删除的流程模型。 后置条件:选中的流程模型被删除。 步骤序列: 1.用户打开流程模型列表。 2.用户选择想要删除的流程模型。 3.系统删除选中的流程模型。 导入导出流程模型 参与者:流程设计者。 前置条件:拥有可被导入的文件或导出的流程模型。 后置条件:流程模型被导出成文件或模型文件被导入到设计系统成为流程模型。 步骤序列: 1.用户打开可被导入文件列表或设计工具中的流程模型列表。 2.用户选择将被导入的流程文件或选择将被导出的流程模型。 3.系统把导入文件生成流程模型或把导出流程模型生成流程文件。 流程发布 参与者:流程设计者。 前置条件:拥有设计完成并可供发布的流程模型。 后置条件:流程模型被发布并可通过客户工具执行。 步骤序列: 1.用户打开流程模型列表。 2.用户选择发布的包或流程。 3.用户选择发布的运行服务器。 4.用户形成发布版本。

供应链整合及设计研究综述

供应链整合及设计研究综述 一、供应链整合研究综述 1.1供应链整合概念及内容 供应链整合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竞争的激烈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随着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深化,供应链整合能力成为企业达到良好绩效,巩固竞争优势的强有力武器。供应链整合的研究开始于制造业,逐渐发展到各个行业。 1.1.1供应链整合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供应链整合。Giffietal在1990年提出供应链整合是传统制造战略决策之外的一套精密的战略选择;Clark(1996)等认为制造商面临的如零部件短缺、送货延迟和产品质量问题、成本上升等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内外部供应链整合。供应链整合就是一种供应链伙伴之间为了给顾客提供更高的价值和竞争优势,从而进行更高水平的合作的管理方法。Garter从价值链的角度对供应链整合进行了定义,认为在这种方式下,企业能更加广泛地选择供应商、销售渠道、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Tanetal(1998)指出供应链整合是整合企业流程为顾客创造价值并且这些流程的整合跨越了公司的界限,把供应商和顾客变成价值创造流程。我国学者马世华等(2005)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供应链从采购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率地操作摊贩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在此基础上,谌小红(2007)认为供应链整合就是以核心企业为核心,对行业供应链上相关的过程组织、流程及其管理的优化,以提高核心企业及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绩效的经营管理活动。 1.1.2供应链整合的内容 供应链整合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整合的范围包括所有影响供应链效率的因素。Stevens(1989)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四个阶段:各自独立阶段,功能整合阶段,内部整合及外部整合阶段。本文着重讨论一下内部和外部整合。内部整合:为了满足客户需要,将不同功能单元在企业内部执行的工作联结成一个紧密无缝的流程。内部整合具体事务:定期的跨部门会议的采用;流程改善中,跨职能团队的采用;新产品研发中,跨职能团队的采用等。外部整合:公司和它的主要供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

第37卷第10期自动化学报Vol.37,No.10 2011年10月ACTA AUTOMATICA SINICA October,201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 王中杰1谢璐璐1 摘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是多维异构的计算单元和物理对象在网络环境中高度集成交互的新型智能复杂系统,具有实时、鲁棒、自治、高效和高性能等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CPS的概念和特征,综述了CPS的当前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其次,对CPS的系统构成进行了简要分析,讨论了CPS与相关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对CPS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实时,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网络控制 DOI10.3724/SP.J.1004.2011.01157 Cyber-physical Systems:A Survey WANG Zhong-Jie1XIE Lu-Lu1 Abstract Being a real-time and robust autonomous system with high performances,cyber-physical systems(CPS)are a kind of novel intelligent complex systems with di?erent scales of computation and physical components tightly integrated and interacted under the future networks.The no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P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are?rst presented.Then,the technology framework of CP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rela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Finally,challenges to be dealt with for CPS are pointed out,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Cyber-physical systems(CPS),real-time,high performance,embedded system,networked control 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随着硬件产品性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人们对于各种工程系统和计算设备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系统功能的扩充,而是更关注系统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和系统性能效能的优化,以及服务个性化与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在这种需求的引导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作为一种新型智能系统应运而生,并引起了各国政府、学术界和商业界的高度重视. CPS可以理解为基于嵌入式设备的高效能网络化智能信息系统,它通过一系列计算单元和物理对象在网络环境下的高度集成与交互来提高系统在信息处理、实时通信、远程精准控制以及组件自主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是时空多维异构的混杂自治 收稿日期2010-04-14录用日期2011-05-17 Manuscript received April14,2010;accepted May17,201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040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1116),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0JC1415300)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863Program)(2011AA040502),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71071116),and Shanghai Key Project of Basic Research(10JC1415300) 1.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1.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1804系统[1?2].CPS在功能上主要考虑性能优化,是集计算、通信与控制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3]于一体的智能技术,具有实时、安全、可靠、高性能等特点.相较于现有的实时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CPS关注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与调度优化,能实现对大规模复杂系统和广域环境的实时感知与动态监控,并提供相应的网络信息服务,且更为灵活、智能、高效. CPS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涵盖了小到纳米级生物机器人,大到全球能源协调与管理系统等涉及人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复杂大系统. CPS的典型应用包括智能交通领域的自主导航汽车、无人飞行机;生物医疗领域的远程精准手术系统、自主计算与感控的植入式生命设备;以及智能电网、家庭机器人、智能建筑等,是构建人类未来智慧城市的基础. 本文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这一新兴技术进行了概述.首先,介绍了CPS的概念和特点,综述了CPS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其次,对CPS的系统构成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现有的CPS架构,讨论了CPS与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分析了CPS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对CPS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实现进行了展望.

设计专业 文献综述

xxx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第1页 文献综述 在选此次课题前,曾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不仅搜集了大量的成功案例,而且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对其进行了反复翻阅和学习,从中收益很大。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思想必须时刻进行更新,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名设计者来说,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不断去接触新的事物,活跃自己的思想,并且引领人们去适应新事物,借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餐饮行业作为商业空间,具有一定的利益关系。正如《商业空间设计》一书中所描述的,商业空间设计是指用于商业用途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如商场、餐饮、专卖店、美容美发店等商业建筑的内部空间。商业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课程中具有明确功能要求,同时也要求有不同风格和特色变化的室内设计。除了包含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功能要求外,商业空间设计还包含了更多的功能要求和市场特色。在掌握了室内设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本课程要求学生更深入地研究商业空间设计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空间的功能性质,设计具有各种现代风格特色,并能满足不同用途的商业内部空间。课程涉及到总体设计、平面布局、道具装置、灯光设置、陈设等所有与室内设计相关的内容,并涉及到构造、尺度、技术、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各个方面的设计。现代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隔主要体现在光环境、色彩、声与材质上。 正如《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一书中所描述的,就人的视觉来说,没有光就没有一切。空间通过光得以体现,没有光则无空间。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光不仅是为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需要,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因素。光可以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破坏空间,它直接影响到物体、空间的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的感知。光环境是由光(照度和布置)与(色调、饱和度及显色性)在室内空间中建立的与空间形状有关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是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路易斯.康曾经说过:“对我来说,光是有情感的,它产生可与人合一的领域,将人与永恒联系在一起。他可以创造一种形,这种形是用一般造型手段无法获得的。”他在一九六六年设计的克拜尔博物馆,选择了螺旋线作为剖面的形式,这样有利于降低空间高度并提高采光的均匀度。

访问控制模型综述

访问控制模型研究综述 沈海波1,2,洪帆1 (1.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湖北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访问控制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安全技术。为了提高效益和增强竞争力,许多现代企业采用了此技术来保障其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对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基于任务和工作流的访问控制模型、基于任务和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等几种主流模型进行了比较详尽地论述和比较,并简介了有望成为下一代访问控制模型的UCON模型。 关键词:角色;任务;访问控制;工作流 中图法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3695(2005)06-0009-03 Su rvey of Resea rch on Access Con tr ol M odel S HE N Hai-bo1,2,HONG Fa n1 (1.C ollege of Computer,H uazhong Univer 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W uhan H ubei430074,China;2.Dept.of C omputer Science,H ubei College of Education,Wuhan H ubei430205,China) Abst ract:Access control is an im port ant inform a tion s ecurity t echnolog y.T o enha nce benefit s and increa se com petitive pow er,m a ny m odern enterprises hav e used this t echnology t o secure their inform ation m ana ge s yst em s.In t his paper,s ev eral m a in acces s cont rol m odels,such as tra dit iona l access control m odels,role-bas ed acces s cont rol m odels,ta sk-ba sed acces s control m odels,t as k-role-based access cont rol m odels,a nd s o on,are discus sed a nd com pa red in deta il.In addit ion,we introduce a new m odel called U CON,w hich m ay be a prom ising m odel for the nex t generation of a ccess control. Key words:Role;Ta sk;Access Cont rol;Workflow 访问控制是通过某种途径显式地准许或限制主体对客体访问能力及范围的一种方法。它是针对越权使用系统资源的防御措施,通过限制对关键资源的访问,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或因为合法用户的不慎操作而造成的破坏,从而保证系统资源受控地、合法地使用。访问控制的目的在于限制系统内用户的行为和操作,包括用户能做什么和系统程序根据用户的行为应该做什么两个方面。 访问控制的核心是授权策略。授权策略是用于确定一个主体是否能对客体拥有访问能力的一套规则。在统一的授权策略下,得到授权的用户就是合法用户,否则就是非法用户。访问控制模型定义了主体、客体、访问是如何表示和操作的,它决定了授权策略的表达能力和灵活性。 若以授权策略来划分,访问控制模型可分为: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基于任务和工作流的访问控制(TBAC)模型、基于任务和角色的访问控制(T-RBAC)模型等。 1 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 传统的访问控制一般被分为两类[1]:自主访问控制DAC (Discret iona ry Acces s Control)和强制访问控制MAC(Mandat ory Acces s C ontrol)。 自主访问控制DAC是在确认主体身份以及它们所属组的基础上对访问进行限制的一种方法。自主访问的含义是指访问许可的主体能够向其他主体转让访问权。在基于DAC的系统中,主体的拥有者负责设置访问权限。而作为许多操作系统的副作用,一个或多个特权用户也可以改变主体的控制权限。自主访问控制的一个最大问题是主体的权限太大,无意间就可能泄露信息,而且不能防备特洛伊木马的攻击。访问控制表(ACL)是DAC中常用的一种安全机制,系统安全管理员通过维护AC L来控制用户访问有关数据。ACL的优点在于它的表述直观、易于理解,而且比较容易查出对某一特定资源拥有访问权限的所有用户,有效地实施授权管理。但当用户数量多、管理数据量大时,AC L就会很庞大。当组织内的人员发生变化、工作职能发生变化时,AC L的维护就变得非常困难。另外,对分布式网络系统,DAC不利于实现统一的全局访问控制。 强制访问控制MAC是一种强加给访问主体(即系统强制主体服从访问控制策略)的一种访问方式,它利用上读/下写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利用下读/上写来保证数据的保密性。MAC主要用于多层次安全级别的军事系统中,它通过梯度安全标签实现信息的单向流通,可以有效地阻止特洛伊木马的泄露;其缺陷主要在于实现工作量较大,管理不便,不够灵活,而且它过重强调保密性,对系统连续工作能力、授权的可管理性方面考虑不足。 2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 为了克服标准矩阵模型中将访问权直接分配给主体,引起管理困难的缺陷,在访问控制中引进了聚合体(Agg rega tion)概念,如组、角色等。在RBAC(Role-Ba sed Access C ontrol)模型[2]中,就引进了“角色”概念。所谓角色,就是一个或一群用户在组织内可执行的操作的集合。角色意味着用户在组织内的责 ? 9 ? 第6期沈海波等:访问控制模型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04-04-17;修返日期:2004-06-28

公共政策终结理论研究综述

公共政策终结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政策终结是政策过程的一个环节,是政策更新、政策发展、政策进步的新起点。政策终结是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公共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政策终结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政策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政策绩效。本文简要回顾了公共政策终结研究的缘起、内涵、类型、方式、影响因素、促成策略以及发展方向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公共政策终结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终结,理论研究 行政有着古老的历史,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行政所赖以治理社会的工具主要是行政行为。即使是公共行政出现之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也还主要是借助于行政行为去开展社会治理,公共行政与传统行政的区别在于,找到了行政行为一致性的制度模式,确立了行政行为的(官僚制)组织基础。到了公共行政的成熟阶段,公共政策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与传统社会中主要通过行政行为进行社会治理相比,公共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降低社会成本、调节社会运行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但是,如果一项政策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又继续被保留下来了,就可能会发挥极其消极的作用。因此,及时、有效地终结一项或一系列错误的或没有价值的公共政策,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的更新与发展、推进公共政策的周期性循环、缓解和解决公共政策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优化和调整公共政策系统的目标。这就引发了学界对政策终结理论的思考和探索。 自政策科学在美国诞生以来,公共政策过程理论都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1956年,拉斯韦尔在《决策过程》一书中提出了决策过程的七个阶段,即情报、建议、规定、行使、运用、评价和终止。此种观点奠定了政策过程阶段论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主导地位。一时间,对于政策过程各个阶段的研究成为政策学界的主要课题。然而,相对于其他几个阶段的研究来说,政策终结的研究一直显得非常滞后。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有了明显的改善。70年代末,由于理论完善和现实政治生活的需要,政策终结研究开始被很多专业人士和学者关注。许多研究公共政策的学者对政策终结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使得政策终结成为政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政策终结研究的兴起,不仅有利于节约政策资源,促进政策优化,而且有利于从政策发展历程的逻辑上进一步完善作为政策过程基础性范式的政策过程阶段论。 一、公共政策终结的研究背景与兴起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政策终结的研究在政策科学的发源地美国都是很少的。随着美国1994年国会大选使民主党凭借一篇关于精简政府的竞选纲领获得了两院的控制权以及其后美国再造政府运动的推展,需要终结的机构和过时的政策法规的增多,美国的研究者和政府官员都认识到了终结在美国政策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政策终结的研究在美国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丹尼尔斯(Mark R. Daniels)在《公共项目的终结》一书中,对美国政策终结的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回顾,我们不妨作简要的介绍。 1976年,《政策科学》杂志出版了关于政策终结的一期特刊。作为这一特刊的编辑,巴达克(Eugene Bardach)在导言守首次力图对政策终结为什么出现、如何出现以及会遇到何种障碍等问题做出概括。他的“作为一种政治过程的政策终结”一文是这期特刊的主要文章。该文对“终结的形式,由谁支持终结,为什么终结很少被接受,怎样减轻终结的困难”等问题作了分析,他将终结看作政策采纳的一种特殊场合——采纳政策A,就意味着终结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