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一、基本理念和知识

(一)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

(二)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

(三)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四)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五)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六)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七)药食同源。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八)中医保健五大要穴是膻中、三阴交、足三里、涌泉、关元。

(九)自我穴位按压的基本方法有:点压、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击、捶打。

(十)刮痧可以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

(十一)拔罐可以散寒湿、除瘀滞、止肿痛、祛毒热。

(十二)艾灸可以行气活血、温通经络。

(十三)煎服中药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十四)保持心态平和,适应社会状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工作。

(十五)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持之以恒。(十六)四季起居要点: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十七)饮食要注意谷类、蔬菜、水果、禽肉等营养要素的均衡搭配,不要偏食偏嗜。

(十八)饮食宜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用餐时应专心,并保持心情愉快。(十九)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

(二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二十一)妇女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

(二十二)不抽烟,慎饮酒,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二十三)人老脚先老,足浴有较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二十四)节制房事,欲不可禁,亦不可纵。

(二十五)体质虚弱者可在冬季适当进补。

(二十六)小儿喂养不要过饱。

三、常用养生保健内容

(二十七)情志养生:通过控制和调节情绪以达到身心安宁、情绪愉快的养生方法。

(二十八)饮食养生:根据个人体质类型,通过改变饮食方式,选择合适的食物,从而获得健康的养生方法。

(二十九)运动养生:通过练习中医传统保健项目的方式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常见的养生保健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

(三十)时令养生:按照春夏秋冬四时节令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三十一)经穴养生: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运动等方式,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养生方法。(三十二)体质养生:根据不同体质的特征制定适合自己的日常养生方法,常见的体质类型有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

四、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

(三十三)叩齿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

(三十四)闭口调息法: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三十五)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三十六)搓面法:每天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可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三十七)梳发: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每次梳头50~100次。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三十八)运目法:将眼球自左至右转动10余次,再自右至左转动10余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三十九)凝耳法: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净,驱除杂念。

(四十)提气法: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每日可做5~7次。有利于气的运行。

(四十一)摩腹法:每次饭后,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四十二)足心按摩法: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中医与养生论文对运动养生的理解

对运动养生的理解 2016 级交通运输(车联网方向)本科201601500060 宗春蕾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 出, “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因 而多次发出:“不要死于无知,不要死于愚昧”的忠告。人类有史以来,人们都希望自己长生不老。甚至有人花费毕生的精力去从事炼丹和发掘长生不老药的研究。随着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人们不仅满足于长寿,还希望在长寿的同时又更高的生活质量。现在,越来越多 的人意识到了“运动养生”这个概念,开始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待生活的观 念也在不断地更新。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完美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运动保健,又叫中医健身术,是指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因而积极提倡运动保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体育运动被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如 《庄子刻意》云: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己矣。此 导引之丄,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说明当时

用导引等方法运动形体 来养生的人,已经为数不少了。《吕氏春秋》中更明确指明了运动养生的意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 运动的危害。非常明显,此在说明一个道理:动则身 健,不动则体衰。《黄帝内 经》也很重视运动养生,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强 调应和于术数”。所谓术数:据壬冰注:术数者,保生之犬伦:即指 各种养生之道,也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从上文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是 非常重视运动保健的,劫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这 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养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养身,还在于养 心。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崇运动养生的原因。 法国医生蒂索曾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也:

夏季中医养生讲座

夏季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的目的是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传统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今天主要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上去学习中医养生方法。 一、夏季所主时间段: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 二、夏季的气候特点:分初夏、盛夏和长夏季节 三、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 1、盛夏防暑热之邪---火热、暑邪;(绿豆汤、龟苓膏、西瓜) 2、长夏防湿邪;(藿香正气液、整肠丸、十滴水) 3、注意保护人体阳气(贪凉);“春夏养阳” (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姜枣茶 4、夏季养生主要在心脾两脏: 心脏养生---热邪—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增加 脾脏养生---湿邪—胃肠道疾病多见 四、夏季养生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体现: 夏季养生――衣:1、注意衣料的选择,尤其丝绸、棉布,真丝等最好;2、少穿紧身衣,以利身体内排出的汗气散发;3、要勤换衣、防止汗出伤风; 4、颜色多选择浅色系,以减少阳光的照射。 夏季养生――食 1、多喝水;2、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诸如鸭肉、鲫鱼、虾、瘦肉、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

薏米等,忌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3、常吃“解暑药粥”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4、常吃味苦的时令蔬菜如苦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等。5、常吃辛味散湿的食物,如萝卜、葱白、姜、蒜等,其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6、适当饮用清凉饮料,如酸梅汤等。7、不要贪凉如雪糕、冰水等。 夏季养生――住 1、宜晚睡早起;2、睡好子午觉,养足心脏阳气;(小心过堂风)3、勿贪凉,小心空调病,空调温度 26度以上。 夏季养生――行 1、运动适度,选择练太极拳、游泳、慢跑等养心的运动。2、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夏季中药养生四原则: 1、健脾除湿。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肉、佩兰、山药、茯苓、薏米等。(各种养生粥) 2、清热消暑。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芦根等来祛暑。(藿香正气水) 3、补养肺肾。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麦冬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生脉饮口服液) 4、冬病夏治。可治疗冬季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各种慢性风湿病、体虚感冒、寒性胃痛等慢性病。

中医养生与保健

中医养生与保健 保健就是每个人健康的前提,它关系着人类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的与平,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幸福。特别就是人到中年,如日中天,正就是人生的辉煌时节;而人至老年,仍就是夕阳无限好,余霞映满天的时候。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全社会关注的事情——中老年健康长寿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本人正基于这种心情,今天给大家谈谈关于中医养生与保健的问题。给大家交流一下心得与体会,供大家参考。 其实中医学在总结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中,早就认识到了养生保健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早在《内经》中就有“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精神,颇具有现实意义。 下面我想从五个方面给大家讲讲:第一、锻炼保健,第二、心理保健,第三、饮食保健,第四、药物保健,第五、情志与健康。 一、锻炼保健 充沛的精力,必须寓于健壮的身体,而健壮的体力,又常来自经常不懈的锻炼。因此,加强身体锻炼,也就是增强体质,减少或防止疾病发生的一项措施。 (一)生命需要运动 近年来,世界科技及经济快速发展,使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其副产物如空气污染、噪音等使自然环境逐步恶化,生活在文明中的人,精神紧张,工作繁忙,每天托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后,就在沙发上一靠。如此日积月累,体力、体能逐渐衰退,高血压、糖尿病的病魔就会

威胁人的生命力,于就是需要提倡运动。 公元前300年,在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曾写道;“生命需要运动”。 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心脑血管病与精神病大大增多。中风、大脑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种灾难。2005年,中国心脑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糖尿病2300多万,肥胖者6000万,烟民3、5亿。 医学家认为:“这都就是活动太少,加上神经、精神过度紧张”,就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生产的劳动过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相反体力的部分在缩减,精神的负担在增加,加上生活条件的改善,现代化交通与交际工具作用的增长,在客观上促使人们普遍以比较消极的形式度过闲暇的时间。人体的肌力减退,已发展成为社会问题。高血压病与心脏局部缺血症,逐步向中青年靠近,损害了脑力劳动者,甚至部分体力劳动者的健康。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参加各种运动(包括慢跑),进行体力锻炼,则具有重要意义。 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提出:“劳动可以健身,”她还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根据这个道理,她创造了“五禽戏”(距今有1800余年)。“五禽戏”即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姿态动作,来锻炼身体。她的徒弟吴普按“五禽戏”来锻炼身体,就活到90多岁。后来,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多种健身方法,即从此演变而来。唐代名医孙思邈也提出:“常欲小劳,但莫大疲。” 按西医来讲,体力锻炼,对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有刺激作用,能改善代谢过程,活跃氧化过程,改善血液循环与呼吸功能。

浅谈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保健的感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现在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吃得健康。近些年来受媒体的宣传的影响, 大家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真正的健康并不仅是身体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健康以 及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如今中医保健、食物养生、养生预防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很庆幸学校给 我们安排了中医保健这门课,虽然课时不多,一周就两节课,但是中医保健这门课让我学 到了很多以前从不知道的但对我们却非常有用的东西,也让我对中医养生保健有了一定程 度的认识。 中医保健也可以叫做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传统中医养生是指通过怡 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 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 的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 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 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中医学把精、气、神的保养看作人 体养生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就谈到过这些问题。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 三大法宝。中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老子》中所说的“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 基本要求。 中医保健所追求的境界就是平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致中和。寒就要让热,热 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中医保健 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中医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这三大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使人体达到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达到 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典名著《黄帝内经》就是讲解这方面的专著!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保养我们的身体呢? 首先,我们要做到饮食有节,营养均衡。合理的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人们常说“健康 是吃出来的”,同时也说过“病从口入”,这些都在说明饮食对健康的重大影响。我们平时饮食要有规律,调理有法,荤素搭配,注意饮食卫生,进食时要保持身心愉悦,细嚼慢咽。吃东西要有节制,既不能偏食,也不可暴饮暴食,更不能因为减肥而节食。只有这样我们 才有可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其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重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标志,而良好的心 态则是开启健康与长寿之门的“金钥匙”。中医特别重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对人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所以主张通过不不同的方式,如“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安神定志”等来调节化解人们的悲观消极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如果我们整日忧虑、烦恼、惊慌、焦虑,冷淡,怎么能使身材健康呢? 再次,养成良好的习惯。少抽烟,少喝酒,少熬夜,早起早睡,多运动,如果我们把 这些都做到了,那么身体健康也就不是问题了。现在的人每天玩电脑玩手机,坐下了就懒 得动,出门就坐车,运动越来越少了,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了。什么眼睛近视,肥胖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突出,心脏病等一系列的病都来了,而且有趋向年轻化的迹象。俗 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养成良好习惯,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一、基本理念和知识 (一)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 (二)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 (三)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四)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五)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 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六)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七)药食同源。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 (八)中医保健五大要穴是膻中、三阴交、足三里、涌泉、关元。 (九)自我穴位按压的基本方法有:点压、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击、捶打。 (十)刮痧可以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 十一)拔罐可以散寒湿、除瘀滞、止肿痛、祛毒热。

(十二)艾灸可以行气活血、温通经络。 (十三)煎服中药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十四)保持心态平和,适应社会状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工作。 (十五)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持之以恒。 (十六)四季起居要点: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十七)饮食要注意谷类、蔬菜、水果、禽肉等营养要素的均衡搭配,不要偏食偏嗜。 (十八)饮食宜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用餐时应专心,并保持心情愉快。 (十九)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 (二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二十一)妇女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 (二十二)不抽烟,慎饮酒,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二十三)人老脚先老,足浴有较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二十四)节制房事,欲不可禁,亦不可纵。 (二十五)体质虚弱者可在冬季适当进补。

夏季养生药膳

夏季养生药膳 夏季切忌过食生冷 夏季是暑热湿之时,天气炎热,出汗较多,过食生冷、寒冷之物则伤脾胃。尤其是老人及儿童:老人的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儿童的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在夏季,暑热邪的侵入,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再过食生冷食物、冷饮,就会损害脾胃。 生冷食物是寒性食物,寒湿互结,损及脾阳胃气,导致泄泻、腹痛之症发生。故夏季饮食宜甘寒、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或利湿、清暑之品,选择西瓜、冬瓜、绿豆、白扁豆、莲子等食物,酸梅、冰糖煎水代茶饮等,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功。此外,还可常吃绿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 夏季滋补忌过憾 夏季滋补与冬季滋补不同,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食用清淡之品有助于开胃增食、健脾助运,如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至胃呆脾伤,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夏季饮食宜选择荔枝、梨、红枣、猪肉、牛肉、鸡肉、鸽肉、豆浆、甘蔗等清补之品。在盛夏季节,平时阴虚的人,即使常服参、茸等温补之品者,也应减服或停服,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中医认为,山药、红枣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且补而不腻,非常适合脾胃虚弱者夏季煮粥喝,且两者均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有效对抗夏季因酷暑而造成的免疫力降低。 蜂蜜、牛奶、莲藕、银耳、豆浆、百合等,既可益气养阴,又可

养胃生津,是夏季体弱多病、出汗较多、食欲不振者的食疗佳品。夏季调补特点 夏天要吃利水渗湿的食物,因为夏天酷热高温,湿热邪气易入侵人体,人常喜冷饮,饮水多,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脾胃升降、运化功能产生障碍,积水为患。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能健脾,健脾而升降运化功能恢复,行其水湿。 ★清炖鸭块冬瓜 ▲适用人群 需滋隅润肺者。 ▲用法宜忌 脾胃虚寒者应少食用。 ▲材料 鸭肉王500克,冬瓜500克,葱段、姜片、盐、料酒适量。 ▲做法 (1)鸭肉洗净,切冬瓜 块,放在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冲去血沫。 (2)冬瓜洗净,削去皮,切块。 (3)砂锅内放水煮沸,放入鸭块(水没过鸭块)、葱段、姜片,煮沸后烹入料酒。 (4)继续煮到鸭块八成熟,放入冬瓜,待鸭块、冬瓜都熟烂,放入盐即可。

浅谈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XX大学会计学院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个人论文 文章题目:浅谈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 年级专业:xxxxxxxx XX大学 二〇一六年五月

浅谈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在百科上,“中医养生”,指的就是基于中医理论,通过饮食调整、精气保养、寒暑调适与适当运动等形式来实现身体保养、驱除疾病、强化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如今,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现在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吃得健康。对于健康的概念大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都有一些共性:真正的健康并不仅是身体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健康以及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完全和谐稳定的状态。这学期非常有幸的能选到赵老师上的《中医养生与健康》一课,在11周的学习中,虽然只是接触到了一些皮毛,但是能够得到相应的指导和贴近生活的真实体验,还是让自己收获颇丰,虽然只能算是入门的级别,但通过老师的教授,在课上我们认识了人的五脏六腑,明晓了人的各种经脉,还有具体的穴位按摩、感冒、肠胃等方面的疾病和预防等,这些种种都让我在中医养生这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想。 在赵老师的序言讲解中,我们了解到了中医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医学是一门经过我国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广泛研究了人体发育和疾病的传变规律而创立的,揭示人体与自然的整体联系的一门学科,具有整体统一和辩证施治的特点。而中医养生则是中医学下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讲求通过中医理论的指导,研究人类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益寿延年的原则。

传统养生方法

传统养生方法 传统养生是以人体生命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注重从人的整体出发,不论动、静或动静结合,都是通过自我的修炼和调养,使阴阳平衡,身心和谐,形意合一,内壮外强。 气功养生(吐纳、导引、行气、炼丹、禅修) 运动养生(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等) 按摩养生(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按摩推拿) 饮食养生(通过合理、卫生的饮食) 房事养生 药物调理养生(通过药物) 1.气功养生 气功是通过人的意识的作用,对生命过程进行自我调节,是一种独特的锻炼精、气、神的自我身心修炼的方法。简言之,气功就是自我调动人体的潜能,寻求健康长寿,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一种科学的自我修炼的方法。 气功锻炼主要通过调心、调息、调身,来达到防病治病、增强体质的目的。 吐纳养生——用呼吸、吐纳来健身养生以求长寿的方法,是一种最简便而又效果很好的养生法。 行气养生——通过行气来达到长寿的养生方法。 以六种不同的发音和口型,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使气血畅通,祛病强身。这就是被后人称之为“六字诀”的著名养生法。 导引养生——“导引”是我国古代养生家很重视的一种养生方法。主要是通过意念、呼吸和动作,来伸展肢体,宣导气血的运行,以达到健体养生的目的。 2.运动养生 通过身体的适量运动加上呼吸和意念的配合进行养生。这是我国养生家几千年总结的宝贵经验,与西方体育运动绝然不同。 如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形意强身功等。这是最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运动,因此是最受推崇的养生方法。 3.按摩养生 按摩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养生术。它是在“导引”、“按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现代医学理论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神经末梢的刺激,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间的代谢过程,来帮助并维持器官与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使机体得到改善

健康知识讲座7月中医要养生之夏季养生 报告

7月份健康知识讲座 ---夏季养生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一、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季调神论》中“春夏养阳”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通俗而言,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选择在夏天治疗。 二、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中医认为,夏天建的阳气旺盛,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驱赶出来。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倘若不在夏季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通过“冬病夏治”有利于改善体质,增加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病情好转,控制冬病发作或减轻冬病发作的程度。 三、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 肺系统疾病中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变异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者,这些疾病发作时表现为“咳、痰、喘”等症状,故常称之为“咳喘病”,这些病大多随季节变化呈现冬种下轻的特点。此外冬季易发感冒、平时怕风冷属于虚寒体质者,在夏天里应进行预防性治疗也有较好的效果。

四、夏季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抵抗力也最佳,人体许多慢性疾病如常在冬天加重的慢性支气管炎、膝关节炎、慢性结肠炎、腰腿痛等往往在夏季缓解。 1、夏季多湿夏季天地之气相交,酷热当空,湿气上蒸,经常出现暴雨与暴晒交替,气温越高,空气中水分越多,所以湿热较重,常常让人感到头痛如裹,胸闷、不清爽。 2、脾胃易伤一方面夏季天气炎热,常常出现贪凉饮食,暴饮暴食等损伤脾胃阳气,一方面饮食不洁损伤脾胃之气;另一方面夏季的湿热邪气也会阻遏胃的运化功能。湿热困阻脾胃会出现胃部胀闷,口黏舌苔白厚,不欲饮食,便黏不爽等症状。 3、心肝火旺夏季属于五行中的火,通用与五脏的“心”。心主血脉,所以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热血沸腾,阳气主动,所以夏季人性格往往会变得开朗、热情、好动。但也会出现急躁易怒、失眠早醒。 4、昼长夜短、睡眠不足这是夏季的特征,而由于天热大脑兴奋,人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相对缩短,是符合自然的养生原则。夏季睡眠最好等暑热之气消散以后,人的浮躁之气趋于平和之后在睡觉。时间可以稍微晚一些,但不宜太晚,一般晚上11时为宜。 五、夏季养生宜与忌 1、宜养阳气忌伐阳气夏季炎热的气候有助于促进人体的阳气。人体内的阳气就如同天上的太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意思是说常常抵抗力差、体弱多病。所以夏天宜保持适度的热,适量出汗符合夏季的养生特点。空调不要低于25摄氏度。温度过低一

中医养生馆加盟计划书

中医养生馆加盟计划书 中医养生馆加盟 御珍堂中医养生馆加盟计划书第一章:御珍堂企业简介 御珍堂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品牌推广运营、技术教育培训、售后服务支持于一体的养生连锁企业。公司以“打造中国特色鲜明的国际绿色养生产业”为己任,以健康养生为经营主业,采取可复制化、专业化运作体系,发展养生连锁品牌。 现拥有全国400多家连锁门店,分布在:北京、辽宁、河北、内蒙、山西、陕西、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云南、广东等全国各地200多个城市和地区品牌均以特色鲜明的经营理念领军中国市场。 企业秉承高起点、高投入的投资理念和长远的发展规划目标,创办独立培训机构——辉煌商学院,依托其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教研队伍和庞大的教学实验基地,致力于连锁店核心管理层及技师的店务管理、技术手法和产品知识等课程培训,将企业运营核心技术复制到全国各大连锁店,实现合作商由外行向内行的大跨度转型。公司坚守科学发展观,始终将企业诚信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御珍堂将以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精神,竭诚为客户提供最优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们欢迎各位有识之士加入,共创健康养生事业~ 第二章:御珍堂产品优势 一、市场唯一性,养生产品发展方向 御珍堂经络养生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把经络养生理念引入到养生馆,是养生馆史上的一次创举。御珍堂经络养生能量液既具备精油的舒缓与芳香,又具有中草药的疗效。

一是纯中草药的精华液,所含润滑物质为溶于水的物质,能被皮肤100,吸收,不污染衣物; 二是提除了中草药的刺激性气味,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淡淡茶香味,避免了传统中药产品气味大,顾客不接受的问题; 三是真正的中医经络理念,靠产品功效说话,只需要涂抹在特定部位上就能到疗效,加上经络配合,功效事半功倍。 二、高科技生物产品,唯一承诺效果的中医产品 御珍堂经络养生是现代生物科技与传统中医的有机结合,它运用“精华鲜提”、“纳米微化”、“多通路吸收”等高科技生物技术,保证中药的有效成分更好地被人体有效吸收,比传统工艺方式有效率提高百分之六十以上。 精华鲜提传统中医由于受当时贮存条件和工艺的限制,多是把中草药晒干使用,中草药中有效成分大大降低,御珍堂经络养生采用最新科技手段,直接从新鲜中草药中提取精华液,确保了药材中有效成分不流失。纳米微化人体细胞间隙是49纳米,为使中药有效成分能迅速作用于皮下组织,御珍堂经络养生把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纳米微化成少于49纳米的微粒,使中药中有效成分能快速被皮肤吸收,迅速打开经络通路。 第三章:御珍堂项目优势 御珍堂养生根据顾客身体状况而搭配相应的调整套盒,项目可根据市场与顾客需要进行搭配,使你养生馆永远走在前面。专业化流程,把最难的诊断环节变得易如反掌,配合中国中医经络养生研究院研发的中医经络检测仪能够对人体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它可为中医临床辩证提供量化依据,对中医诊断客观化起到推动作用,使诊断结果专业、快捷、准确、超前、方便、安全。 经络调理:

健康知识讲座7月中医要养生之夏季养生 报告

7月份健康知识讲座 —-—夏季养生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一、什么就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就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得特色疗法,它就是根据《素问?四季调神论》中“春夏养阳”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得目得。通俗而言,就就是冬天好发得疾病,选择在夏天治疗。 二、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中医认为,夏天建得阳气旺盛,在盛夏之际,外界就是暑热骄阳,里面就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得膀胱经与关节处,最易被驱赶出来.若就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得大好时机。倘若不在夏季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得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通过“冬病夏治"有利于改善体质,增加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使病情好转,控制冬病发作或减轻冬病发作得程度。 三、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 肺系统疾病中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变异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者,这些疾病发作时表现为“咳、痰、喘”等症状,故常称之为“咳喘病",这些病大多随季节变化呈现冬种下轻得特点。此外冬季易发感冒、平时怕风冷属于虚寒体质者,在夏天里应进行预防性治疗也有较好得效果。

四、夏季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抵抗力也最佳,人体许多慢性疾病如常在冬天加重得慢性支气管炎、膝关节炎、慢性结肠炎、腰腿痛等往往在夏季缓解。 1、夏季多湿夏季天地之气相交,酷热当空,湿气上蒸,经常出现暴雨与暴晒交替,气温越高,空气中水分越多,所以湿热较重,常常让人感到头痛如裹,胸闷、不清爽。 2、脾胃易伤一方面夏季天气炎热,常常出现贪凉饮食,暴饮暴食等损伤脾胃阳气,一方面饮食不洁损伤脾胃之气;另一方面夏季得湿热邪气也会阻遏胃得运化功能。湿热困阻脾胃会出现胃部胀闷,口黏舌苔白厚,不欲饮食,便黏不爽等症状。 3、心肝火旺夏季属于五行中得火,通用与五脏得“心”。心主血脉,所以人体得血液循环加速,热血沸腾,阳气主动,所以夏季人性格往往会变得开朗、热情、好动.但也会出现急躁易怒、失眠早醒. 4、昼长夜短、睡眠不足这就是夏季得特征,而由于天热大脑兴奋,人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相对缩短,就是符合自然得养生原则。夏季睡眠最好等暑热之气消散以后,人得浮躁之气趋于平与之后在睡觉。时间可以稍微晚一些,但不宜太晚,一般晚上11时为宜。 五、夏季养生宜与忌 1、宜养阳气忌伐阳气夏季炎热得气候有助于促进人体得阳气。人体内得阳气就如同天上得太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意思就是说常常抵抗力差、体弱多病。所以夏天宜保持适度得热,适量出汗符合夏季得养生特点.空调不要低于25摄氏度.温度过低一

浅谈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这学期非常有幸的能选到赵老师上的《中医养生与健康》一课,在短短的八周时间里,对中医的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虽然只能算是入门的级别,但通过老师的教授,在课我们认识了人的五脏六腑,明晓了人的各种经脉,还有具体的穴位按摩、感冒、肠胃等方面的疾病和预防等。这些种种都让我在中医养生这方面产生了不少的兴趣和感想。 经过这个课程只是众多公选课中的一个小部分,但这堂课的重要性和价值,我觉得应该给予高度的肯定和重视。第一,作为中国从古至今古人智慧的结晶和实践经验累积的成就这两方面看就不容小觑;第二,我们作为当代的21世纪的年轻一代,生活中充满了西方文化,当然包括西医。因此,不管是物质还是文化,我们的生活都种满了浮躁和不安。而中医本着“中庸谦和”的古训,让人借大自然之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可谓是真切的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医养生看上去即很古老但却又显得年轻,即时尚又奢华。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经建立了完美的中医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方法,可谓历史悠久。但是在战争年代,内忧外患及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养生是不适时宜的。而在丰衣足食之时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人们又想起了养生,掀起了一股养生热潮。岂不知养生是一种低调的奢华。 中医养生不是什么人都做得来的,那种半信半疑的人士做不来;那种急功近利的人是做不到的;那种没有理解中医养生真谛的人是做不对的;那种没有毅力的人是坚持不了的。这样看来,高调中医养生的人只能是一种时尚,只能是随波逐流的弄潮者,他们不能真正理解中医养生,也达不到“年近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的真谛。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和方法。中医养生

健康素养之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健康素养之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一、基本理念和知识 1、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 2、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 3、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4、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5、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6、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7、药食同源。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 8、中医保健五大要穴是膻中、三阴交、足三里、涌泉、关元。 9、自我穴位按压的基本方法有:点压、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击、捶打。 10、刮痧可以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 11、拔罐可以散寒湿、除瘀滞、止肿痛、祛毒热。 12、艾灸可以行气活血、温通经络。 13、煎服中药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14、保持心态平和,适应社会状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工作。 15、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持之以恒。 16、四季起居要点: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17、饮食要注意谷类、蔬菜、水果、禽肉等营养要素的均衡搭配,不要偏食偏嗜。 18、饮食宜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用餐时应专心,并保持心情愉快。 19、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 20、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21、妇女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 22、不抽烟,慎饮酒,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23、人老脚先老,足浴有较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24、节制房事,欲不可禁,亦不可纵。 25、体质虚弱者可在冬季适当进补。 26、小儿喂养不要过饱。 三、常用养生保健内容 27、情志养生:通过控制和调节情绪以达到身心安宁、情绪愉快的养生方法。 28、饮食养生:根据个人体质类型,通过改变饮食方式,选择合适的食物,从而获得健康的养生方法。 29、运动养生:通过练习中医传统保健项目的方式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常见的养生保健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 30、时令养生:按照春夏秋冬四时节令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 31、经穴养生: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运动等方式,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养生方法。 32、体质养生:根据不同体质的特征制定适合自己的日常养生方法,常见的体质类型有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条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基本理念和知识 (一)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 (二)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 (三)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四)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五)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朱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 防止疾病的复发。 (六)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七)药食同源。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有:蜂蜜、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 (八)中医保健五大要穴是膻中、三阴交、足三里、涌泉、关元。 (九)自我穴位按压的基本方法有:点压、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击、捶打。 (十)刮痧可以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 (十一)拔罐可以散寒湿、除瘀滞、止肿痛、祛毒热。

(十二)艾灸可以行气活血、温通经络 (十三)煎服中药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十四)保持心态平和,适应社会状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工作。 (十五)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持之以恒 (十六)四季起居要点: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十七)饮食要注意谷类、蔬菜、水果、禽肉等营养要素的均衡搭配,不要偏食偏嗜。 (十八)饮食宜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用餐时应专心,并保持心情愉快。 (十九)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 (二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二十一)妇女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 (二十二)不抽烟,慎饮酒,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二十三)人老脚先老,足浴有较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二十四)节制房事,欲不可禁,亦不可纵。 (二十五)体质虚弱者可在冬季适当进补。 (二十六)小儿喂养不要过饱。 、常用养生保健内容

中医养生知识讲座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十期 2014年10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3日活动地点:卫生院四楼会议室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中医四季养生 组织者:新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村医及相关病人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80人 和家属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80份 活动内容: 不同季节不同人群的饮食、生活习惯的中医养生注意事项 活动总结评价: 参加活动的居民了解了中医四季养生的基本技能、基本掌握了中医四季养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 □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2014年10月3日

中医四季养生讲座 主讲人:赵海燕 春 中医认为春属木,主升发,肝气旺。春时,阳气初升,万物萌发,正、二月间,乍寒乍热,宿疾复发,时令病起。养生应顺应人体阳气始生的特点。 1.春天犯困怎么办呢?人们在春天容易犯困,一定要克服春困莫贪睡,每天睡眠要适当,最好晚睡早起(相对于冬季而言),适当穿着宽松衣服,以舒缓形体,使气血流畅,以适应春季阳气上升,万物勃生的变化。还要保持神情舒畅,做到心胸开阔、轻松愉快,乐观向上,忌孤坐独居,戒郁怒伤肝。 2.春天饮食注意什么?春季要顺势温补升阳气,因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多食辛甘发散之品,如山药、大枣、扁豆、菠菜、香菜、韭菜、大蒜等,少食酸涩收敛之味,如酸奶、山楂、金橘等。 3.俗话说“春捂秋冻”,为什么要“春捂”?春季阳气初升,寒冷渐退,人体对冷暖多变的早春天气还不太适应,所以要注意防寒,应多穿点衣服“捂一捂”,以免遇天气突变、气温骤降而受寒生病。由于春季早晚温差较大和冷暖多变,心脑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也宜在春季容易发作,这类患者冬衣不可顿减,应根据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以适应春天气温冷暖的变化。 4.为什么春季易发生传染病?春天气温上升,细菌、病毒(中医称邪气)也随之繁殖生长,加上春天人们户外活动增加,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流腮、流脑、肺炎、肝炎等传染病(时令病)的发生,甚至流行。所以要随时注意避开此类邪气,避免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春季应多参加室外活动,可根据自己年龄、体质,宜选取公园、广场、庭院、湖畔、河边、山坡等空气新鲜之处,选择慢跑、散步、打拳、保健操等适当的锻炼项目,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防御春季传染病。 夏 中医夏认为属火,主于长生,心气旺。夏时,阳气较盛,是万物生长繁荣、茂盛的季节;且阴气内伏,暑毒外蒸。气候炎热、高温而多雨,多有暑湿之邪侵扰。夏季养生应顺应人体阳气充盛的特点。为什么把夏季又称为“苦夏”?“苦夏”要注意什么?人们称夏季为“苦夏”(“疰夏”),是因为在连日的高温情况下,会出现睡不好、吃不香、没精神、易烦躁等现象。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尤其要注意精神的调养。要疏调情志,保持健康向上、神清气和、快乐欢畅的状态,从而使心神得养。夏季的饮食,应以清淡爽口、具有清热祛暑、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为主,如鲜藕、丝瓜、黄瓜、冬瓜、西红柿、薏苡仁、莲子、红小豆、绿豆等。应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夏季暑热外蒸,人体毛孔开放、汗液大泄,最容易受风寒雨露侵袭,因此,晚上不宜在室外乘凉过久。应晚睡早起,适当午睡,以恢复疲劳,保持精力充沛;衣着方面要单薄一些,衣服应勤洗勤换,勿穿湿衣、汗衣。 2.夏天如何防中暑?常言说:盛夏时节防暑邪,长夏注意防湿邪。盛夏在室外或高温环境工作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并注意补充淡盐水。可服绿豆汤或中药解暑汤(藿香、金银花、紫苏、薄荷、连翘、芦根、淡竹叶等),以防止中暑伤津。夏季三伏时节,由于湿气太重,人体的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甚至发生胃肠炎、痢疾等疾病,所以在长夏要保持居室干燥卫生、个人勤换衣物,平时多吃薏苡仁、莲子、红小豆、绿豆等清热利湿的食物。必要时可服用藿香正气胶囊,以防暑湿伤身。 3.炎热夏天能锻炼吗?夏季可以锻炼,但时间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以早晚凉爽之时为宜,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

高血压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高血压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3月16号下午,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俱乐部举行中老年人健康保健暨高血压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本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对中老年人的健 康保健进行预防式宣传,对高血压的患者 及高危人群进行中医药防治指导。城南中 心邀请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 唐俊主治医师对在场全体中老年人进行高 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宣传与指导,活动上唐俊主治医师主要讲述了对高血压的预防:1)合理膳食;2)控制体重;3)戒烟限酒;4)适量运动。并重点介绍了中医养生保健:1)生活起居(环境、膳食、睡眠、排便、运动);2)食补药补(食疗方剂);3)中医按摩方式方法;4)中药饮片的煎服。并针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提出了几个好的食疗方剂。唐俊主治医师详细介绍了高血压 如何预防与如何使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对中医 按摩的手段和中药饮片的煎服进行详细的指导。 活动上每一位中老年人都认真聆听了唐俊主治 医师的讲解,对高血压的中医药预防与治疗有 了新的认识,提高了对高血压的认识,降低了 对高血压的恐慌感。 本次活动提高了城南社区的中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降低城南社区高血压的发生率,让城南社区的中老年人更好的对疾病的防治,中医药养生保健的作用得以重视,唐俊主治医师代表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表达了社区工作人员对每一位中老年人的真挚的关心。 至此,中老年人健康保健暨高血压中医药养生保健宣传取得圆满成功,中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意识得以提高,为中老年人的健康做出有益贡献。 本次讲座人数92人,测血压人数48人,现场咨询人数32人,发放健康手册80本,健康宣传资料324张。 德阳市旌阳区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传统养生小常识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 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 一、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二、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三、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四、搓弹双耳法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壮腰之功效。 五、双手拉耳法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六、双手掩耳法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曰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七、全耳按摩法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八、双手扫耳法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以上八法,可根据各人所需选择,或单项或几项配合进行,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简单易学的强肾健体保健法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 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肾阴虚者,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 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

谈谈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谈谈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姓名:曾伟燃学号:2009111183 系别:09级临床医学6班“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中所讲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系辞上》所说的“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以及《老子》的“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 中医具有其深度的养生思想观: 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

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其三,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同时,中医养生有其独特的看法: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上古天真论中的养德,主要是体现在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才能有利于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而长生不老和福寿无疆的理想境界,必须是从生活方式病和社会方式病入手转变,必须从人类的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根本点改造好,将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负增长的下士,力挽狂澜地改造好和奋起直追,将庶人(中士)和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比较优越的上士们一起,向贤人、圣人、至人、真人、神圣人的福寿无疆境界利己利他,这就是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和此其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