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消化考题

生理学 消化考题
生理学 消化考题

第六章消化

一、单项选择题

1.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一功能:

A.消化吸收B.内分泌

C.水平衡D.免疫

2.关于消化管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正确叙述是:

A.是一种超极化波B.其后一定伴随动作电位

C.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D.在切断支配胃肠的神经后消失

3.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Na+大量内流B.K+大量内流

C.Ca2+大量内流D.Cl-大量外流

4.支配胃肠道的交感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B.多巴胺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5.迷走神经兴奋时: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加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6.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

A.消化道B.下丘脑

C.腺垂体

D.心脏

7.下列哪种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A.胃腺的主细胞

B.胃腺的壁细胞

C.胃腺的黏液细胞

D.胃黏膜内的G细胞

8.关于内因子的正确叙述是:

A.胃腺的主细胞分泌

B.属肽类激素

C.促进胃酸分泌D.促进维生素B

12的吸收

9.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A.阿托品B.乙酰胆碱

C.促胃液素

D.组胺

10.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

1A.西咪替丁B.阿托品

C.组胺

D.前列腺素

11.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物质是:

A.肠激酶B.胃蛋白酶

C.组胺

D.糜蛋白酶

12.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因素由强至弱排列顺序为: A.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

B.蛋白质分解产物、盐酸、脂酸钠

C.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

D.盐酸、脂酸钠、蛋白质分解产物

13.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

A.胆盐B.胆汁酸

C.胆色素D.水和无机盐

14.临床上治疗胃酸过少的胃病可用极稀释的A.H

2SO

4B.HCl

C.H

3P0

4D.H

2C0

3

15.头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是:

A.纯条件反射性的B.纯神经调节性的

C.纯体液调节性的D.神经—体液调节性的16.胃液中胃蛋白酶含量最高的时期是:A.非消化期B.消化期的头期

C.消化期的胃期D.消化期的肠期

17.下列哪类食物成分是促胃液素释放的强刺激物:A.糖B.蛋白质

C.脂肪D.维生素

18.胃肠道内下列哪种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A.盐酸B.脂肪及其消化产物

C.蛋白质消化产物

D.糖及其消化产物

19.关于胃容受性舒张的正确叙述是:

A.反射性地胃窦部肌肉舒张

B.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仍出现

C.使胃容量大增

D.阿托品可抑制它的出现

20.关于胃排空的正确叙述是:

2

A.脂肪类食物比糖排空快

B.胃排空的速率与胃内食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C.促胃液素抑制胃排空

D.十二指肠内的酸和脂肪促进胃排空

21.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是:

A.唾液B.胃液

C.胰液D.小肠液

22.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A.酶多B. HC0-

3多

C.H-

2O多D.酶和HC0

3均多

23.促胰液素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特点是:

A.酶多B.酶和HC0-

3多

C.酶和H-

2O多D. HC0

3和H

2O多

24.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促进作用,主要是由于它含有: A.脂肪酶B.胆红素

C.胆盐D.胆绿素

25.关于胆汁生理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A.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B.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

C.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

D.乳化脂肪,增强胰脂肪酶的消化作用

26.下列哪种消化液中没有消化酶:

A.唾液B.胃液

C.胆汁D.胰液

27.胆石形成的可能原因之一是胆汁中:

A.胆固醇过多B.胆盐过多

C.胆红素过多D.胆绿素过多

28.促胰液素引起胆汁分泌的特点是:

A.量多,HC0--

3量很少B.量多,HC0

3量也多

C.量少,HC0--

3量多D.量少,HC0

3量多

29.下列哪种形式的小肠运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进行化学消化:

A.紧张性收缩B.分节运动

C.蠕动D.蠕动冲

30.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

3A.葡萄糖B.氨基酸

C.脂肪酸D.水

31.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A.大脑皮质B.脑桥

C.延髓

D.脊髓腰骶部

32.水在小肠内的主要吸收机制是:

A.渗透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

33.关于钙吸收的正确叙述是:

A.食物中的钙大部分被吸收

B.肠内容物酸度对钙吸收无影响

C.胆汁对钙吸收有促进作用

D.维生素D可抑制钙吸收

34.盐酸可促进小肠吸收:

A.NaCl B.

B.维生素B

12

35.糖、蛋白质和脂肪消化产物主要的吸收部位是:A.胃B

C.回肠D.

36.淀粉在小肠内被吸收的主要形式是:

A.麦芽糖B.

C.葡萄糖

D.

37.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产生的原因是:

A.Na+内流B. Ca

C. K+外流

D. Na

38.切断支配小肠的迷走神经,可以导致小肠:A.紧张性消失,蠕动减弱

B.紧张性减弱,蠕动消失

C.紧张性消失,蠕动消失

D.紧张性和蠕动性均减弱

39.下列物质哪种存在于唾液中:

A.凝乳酶B.

C.肽酶D.

40.胃蛋白酶原的激活物是:主动运转

铁和钙

D.葡萄糖

.十二指肠、空肠

结肠

果糖

蔗糖

2+内流

+泵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寡聚糖

溶菌酶

4

A.内因子B. HCl

C.Na+D. K+

41.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中,哪种含量多:

A.Na

++B. HCO

3

--

C.KD. Cl

4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错误叙述是:

A.有自动节律性B.对电刺激敏感

C.富有伸展性

D.

43.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错误叙述是:

A.在胃肠安静状态下可记录到

B.起源于纵行肌和环形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与细胞膜生电性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D.在消化道各段平滑肌的发生频率一致

44.消化腺所分泌的大量消化液不具备下列哪一项功能:A.稀释食物B

C.水解和分解复杂的食物成分

D.

45.关于胃肠激素生理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A.调节消化腺分泌

B.调节其他胃肠激素的释放

C.营养消化道组织和调节消化道运动

D.调节小肠内营养物的吸收量

46.关于胃酸生理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A.激活胃蛋白酶原和杀死入胃的细菌

B.进入小肠内可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

C.促进小肠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D.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47.关于胰液中碳酸氢盐的错误叙述是:

A.由胰腺内小导管细胞分泌

B.是胰液无机物成分中含量最低者

C.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D.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最适pH环境

48.下列哪项不是胰液中的消化酶:

A.胰淀粉酶B.

C.胰蛋白酶D.兴奋性较低收缩速度较慢.保护消化道黏膜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和盐胰脂肪酶

胰岛素

5

49.胰液中以不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的酶是:

A.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B.胰淀粉酶

C.胰脂肪酶D.胆固醇酯酶

50.下列哪类物质可能不引起缩胆囊素的释放:

A.蛋白质分解产物B.脂肪和脂肪酸C.盐酸D.糖

51.关于胆汁生理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A.作为乳化剂,减低脂肪表面张力

B.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

C.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负反馈抑制胆汁自身的分泌

52.关于铁吸收的错误叙述是:

A.只能以Fe2+形式吸收

B.与内因子有关

C.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D.胃大部切除的病人常伴发缺铁性贫血

53.下列哪种物质的吸收不需钠泵参与:

A.NaCl B.

C.氨基酸

D.

54.关于胆盐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乳化脂肪

B.使脂肪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增加

C.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

D.促进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5.有关胃排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胃排空速度取决于幽门两侧的压力差

B.胃的运动是胃排空的动力

C.促胃液素可促进胃的排空

D.排空速度依次为糖>脂肪>蛋白质

56.下列运动形式不属于小肠的是:

A.紧张性收缩B.

C.蠕动D.

57.关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叙述错误的是:

A.营养物质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的葡萄糖

水溶性维生素

分节运动

集团运动

6B.有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形式

C.一般形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

D.脂肪分解产物均经淋巴进入体循环

58.有关大肠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贮存食物残渣并形成粪便

B.大肠液中的消化酶分解食物残渣

C.大肠吸收水分液润滑粪便

D.肠内细菌可利用简单物质合成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 59.关于迷走神经兴奋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囊收缩B.肠管蠕动加强

C.胃肠管括约肌收缩

D.消化腺分泌

60.胃大部切除的患者出现严重贫血,表现为外周血巨幼红细胞增多,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项减少:

A.HCl B.内因子

C.黏液D. HCO

3

61.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律性要依赖于:

A.动作电位的时程

B.动作电位的幅度

C.慢波频率

D.动作电位的频率62.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律性要依赖于:

A.迷走神经支配

B.交感神经支配

C.壁内神经丛的作用

D.平滑肌本身的特性63.支配消化道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肾上腺素

64.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是:

A. 1.0~2.0

B. 4.0~6.0

C. 6.0~7.0

D. 8.0~9.0

65.关于唾液分泌的调节,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参与唾液分泌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B.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

C.唾液分泌的初级中枢在脑桥

D.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唾液分泌增加

66.畜体内分泌激素种类最多的器官是:

A.肾上腺

B.消化道-

7C.脑垂体D.下丘脑

67.下列关于食管蠕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激素调节

B.食团是顺着压力梯度下移

C.对吞咽液体食物不起作用

D.可发生未吞咽时68.下列哪项不属于胆囊收缩素的作用:

A.抑制胃排空

B.增强小肠和结肠运动C.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D.促进胰酶分泌

69.纯净的胃液PH值约为:

A. 5.7~7.1

B. 7.4~9.0

C. 4.0~6.0

D. 0.9~1.5

70.能促进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 HCl

C.蛋白质分解产物

D.脂肪

71.引起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促胃动素

72.可抑制促胃液素泌酸作用的物质是:

A.乙酰胆碱

B.组胺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西咪替丁

73.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

A.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血管活性肠肽

B.交感神经

C.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Ach

D.抑胃肽的释放

74.胃蠕动的起步点位于:

A.胃的上部

B.胃的中部

C.胃的底部

D.胃幽门部

75.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可促进胃排空

A.胃泌素B.肠-胃反射

C.腺必素

D.抑胃肽

76.下列关于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胃粘膜表面处于中性或偏碱性状态

B.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

C.由粘膜及胃粘膜分泌的HCO-

3组成

8D.与胃粘膜屏障是同一个概念

77.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蠕动

C.分节运动

D.容受性舒张

78.引起胰泌素释放最强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盐酸

C.胆盐

D.淀粉

79.胰泌素能促进胰腺分泌:

A.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少

B.大量的水分,而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很少

C.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很多

D.少量的碳酸氢盐,水分和酶的含量很丰富

80.引起胆囊收缩素释放作用最强的物质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分解产物

D.盐酸

81.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腺分泌大量水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很少

B.反射的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

C.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双重控制,而以体液调节为主

D.食物的形象、气味可通过条件反射引起胰液分泌

82.下列关于呕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胃肌收缩所致

B.呕吐中枢位于上丘脑

C.感受器仅位于消化道内

D.颅内压升高,可直接作用于呕吐中枢83.在消化期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最重要的刺激是:

A.胰泌素

B.胃泌素

C.食物刺激消化道

D. CCK

84.引起胆囊收缩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

A.胆囊收缩素(CCK)

B.促胃动素

C.胃泌素

D.促胃液素

85.缺乏肠激酶时,下列哪种酶的活性将降低?

A.蔗糖酶

B.糜蛋白酶

C.脂肪酶

D.胃蛋白酶

86.当远端回肠被切除后将导致胆汁酸在:

A.胆囊的储存增加

B.肝细胞的合成增加

9C.肝门静脉血中的水平升高D.肝静脉血中的水平升高87.下列关于胆盐肝肠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重吸收约80%

B.可刺激胆汁分泌

C.可促进胆囊收缩

D.胆盐在十二指肠被吸收88.小肠特有的主要以环行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形式是:

A.集团运动

B.分节运动

C.蠕动

D.袋状往返运动

89.下列关于糖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的吸收都与Na同向转运

B.哇巴因可抑制果糖的吸收

C.单糖是小肠吸收的唯一形式

D.果糖的吸收速度比半乳糖慢90.关于蛋白质的吸收错误的是:

A.吸收途径主要通过血液

B.吸收是被动性的

C.以二肽、三肽和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

D.中性氨基酸的吸收速度比酸性或碱性氨基酸快

91.关于脂肪的吸收错误的是:

A.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在吸收前须与胆汁盐形成混合微胶粒

B.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在吸收前须与胆汁盐形成脂肪微滴

C.脂肪的吸收途径以淋巴为主

D.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在细胞内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

二、简答题

1.何谓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它与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有何关系?

2.胃液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有何生理作用?

3.有哪些主要的内源性因素可引起胃酸分泌?

4.饲料入胃后是如何引起胃液分泌的?

5.胃肠道内有哪些重要因素可抑制胃液分泌?

6.胃排空是如何调控的?

7.胆汁有哪些生理作用?

8.蛋白质在小肠是如何吸收的?

9.唾液有哪些生理作用?

三、分析论述题

1.为什么说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2.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控的?

四、实验题+

101.胃肠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

2.小肠吸收与肠内容物渗透压间的关系如何?在进行此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3.胆汁的分泌和排出是如何调节的?

4.小肠有哪些主要运动形式?它们有何生理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D

5.C

6.A

7.D

8.D

9.A10.C11.A12.C13.A14.B

15.D16.B17.B18.C19.C20.B21.C22.A23.D24.C25.D26.C27.A

28.B29.B30.D31.D32.A33.C34.B35.B36.D37.D38.D39.D40.B

41.B42.B43.D44.D45.D 46.C47.B48.D49.A50.D51.D52.B53.D54.C

55.D56.D57.D58.B59.C60.B61.D62.D63.B64.C65.C66.B67.D68.A

69.D70.B71.C72.D73.A74.B75.A76.D77.D78.B89.A80.C81.A82.D

83.C84.A85.B86.B87.B88.B89.D90.B91.B

二、简答题

1.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规律及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的关系为:①在安静状态下,用微电极可自胃肠纵行肌细胞内记录出一种大小不等的缓慢的节律性去极化波,这种电变化称为慢波或基本电节律。②慢波可以引起较弱的平滑肌收缩,动作电位则是在基本电节律的基础上发生的,动作电位引起平滑肌强烈的收缩。基本电节律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2.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及生理作用为:①盐酸:杀死入胃细菌,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所需的酸性环境,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等激素的释放。②胃蛋白酶原:被激活后能水解蛋白质,主要作用于蛋白质及多肽分子中含苯丙氨酸或酪氨酸的肽腱上,其主要产物是月示和胨。③黏液: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凝胶层,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损伤;与胃黏膜分泌的HCO

3一起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对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有重要意义。④内因子:与维生素B

12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它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当复合物运至回肠后,便与回肠黏膜受体结合而促进维生素B

12的吸收。

3.以下内源性因素可引起胃酸分泌:①乙酰胆碱:大部分支配胃的副交感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它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引起盐酸分泌。②促胃液素(胃泌素):胃窦和十二指肠黏膜中的G细胞合成和释放促胃液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壁细胞,刺激其分泌。③组胺:组胺是由胃泌酸区黏膜中的肠嗜铬细胞分泌的,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还可提高壁细胞对乙酰胆碱和促胃液素的敏感性。-

114.饲料入胃后,对胃产生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继续引起胃液分泌,其主要途径为:①扩张刺激胃底、胃体部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引起胃腺分泌。②扩张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③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液素释放。

5.胃肠道内可抑制胃液分泌的重要因素为:①盐酸:它对胃酸的分泌活动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作用机制是:直接抑制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刺激胃黏膜释放生长抑素,间接抑制促胃液素和胃液的分泌;在小肠的盐酸促进促胰液素释放,抑制胃酸的分泌。②脂肪:脂肪及消化产物进入十二指肠后,促使肠抑胃素产生,减少胃液的分泌和抑制胃的运动。③高张溶液:高张溶液进入十二指肠后,通过肠—胃反射抑制胃酸的分泌;也可刺激小肠黏膜产生抑制性激素,抑制胃液的分泌。

6.胃通过如下因素进行排空的调控:

(1)胃内因素促进胃排空:①胃内食物:胃内容物扩张、刺激胃,通过壁内神经丛或迷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胃运动加强。食物排空速率同食物留在胃内量的平方根成正比。②促胃液素:扩张刺激及食物的某些成分引起胃窦部黏膜释放促胃液素,促胃液素刺激胃运动,促进胃排空。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慢波 4、胃肠激素 5、脑-肠肽 6、容受性舒张 7、胃排空 8、分解运动 9、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填空题 1、消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和三种形式。其中慢波的起步点是。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 4、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和。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最重要的消化液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6、胃的功能之一是容纳和储存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食糜。与之相关,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和。 8、内因子是由胃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等,消化淀粉的酶是,消化脂肪

的酶是。 11、胆汁的成分包括胆盐、磷脂、胆固醇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其主要作用是。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回肠能主动吸收和。 三、选择题 1、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说,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收缩速度较慢 C、伸张性小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有稳定的自发节律性 3、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 D、酸碱等化学物质 E、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4、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5、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蠕动 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 6、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说,正确的是:() A、胃肠各段的频率相同 B、起步点是纵肌与环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依赖于支配神经的存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E、可促发肌肉收缩 7、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外流 E、K+外流 8、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9、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名词解释)

1.消化(digestion)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结构复杂、分子量大,不能直接被吸收,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加工、处理,即将大块的、不溶于水和大分子的食物变成小块、溶于水和分子较小的物质,这个过程称为消化。 2.吸收(absorption)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3.慢波(slow wave) 是指胃肠平滑肌膜电位出现的节律性去极化波,又称基本电节律 4.胃肠激素(gut hormone) 由存在于胃肠粘膜层、胰腺内的内分泌细胞和旁分泌细胞分泌,以及由胃肠壁的神经末梢释放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5.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 指即存在于脑中又存在于胃肠,呈现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 6.胃肠激素的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of gut hormone) 是指一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7.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8.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是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可与维生素B12相结合,保护其不被消化液破坏,并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 9.蠕动(peristalsis)为纵形肌和环行肌协调起来形成的一种推进性运动,在食团的前方出现一个舒张波,紧靠食团的后方出现一个收缩波,舒张波和收缩波同时向前推进。 10.微胶粒和混合微胶粒(micelle and mixed micelle)微胶粒和混合微胶粒:胆盐因起分子结构的特点,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聚合成微胶粒;脂肪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等渗入到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称为混合微胶粒。11.乳糜微粒(chylomicron)乳糜微粒: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内的内质网中大部分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 12.分节运动(segmentation)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在食糜所处的一段肠管上,环行肌在许多点同时收缩,把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随后,原来收缩处舒张,原来舒张处收缩,如此反复进行,使食糜不断分开,又不断混合。 13.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salt) 排入到小肠中的胆盐约有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在进入肝脏作为胆汁的原料,并刺激胆汁分泌,这个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一、填空题 1. 消化可分为① ______ 消化和②_________ 消化两种方式。 2.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① ________ 、②_________ 和③ _______ 等三种形式。慢波的起步 点是④细胞。 3. 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胃肠道运动① _________ ,腺体分泌②;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胃肠道运动③, 腺体分泌④ ______ 。另外,消化管壁内还有完整的、可以独立 完成反射活动的整合系统,称为⑤ __________ 。 4. 胃肠激索的作用主要有① ________ 、②________ 和③________ 。 5. 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① ________ ,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② ________ ;最重要的消化 液是③ ;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是④ ___________ 。 6. 胃的功能是① _____ 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② _________ 。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③ _______ 、 ④_______ 和⑤_______ 。 7. 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① _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 。 8. 内因子是由胃的① ______ 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② __________ 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③ ________ 。 9. 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① _______ 期、②________ 期和③期三个时期。 10. 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① _______ 和②_________ ,消化淀粉的酶是③ ________ ,消化脂肪的酶是④ _______ ,此外,还有碱性物质⑤ ________ 。 11. 胆汁成分包括① 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 ④_______ ,其主要作用是⑤ _______ 。 12. 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① ________ 途径,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② __________ 途径。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③ __________ 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④ ________ ,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甘油、脂肪酸和⑤ __________ 。回肠能主动吸收⑥ ______ 和⑦________ 。 13. 肝脏参与体内① 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 _______ 和⑤________ 等功能,其中以⑥ ______ 功能最为重要。 二、选择题 [A型题] 1. 胃肠道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频率主要取决于() A. 慢波的幅度 B. 慢波的频率 C. 动作电位的幅度 D. 动作电位的频率 E. 平滑肌本身的节律 2. 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的起步点为() A. Cajal 细胞 B. 浆膜层 C. 黏膜层 D. 纵行肌 E. 环行肌 3. 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

生理学 消化考题(仅供参考)

第六章消化 一、单项选择题 1.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一功能: A.消化吸收 B. 内分泌 C.水平衡 D. 免疫 2. 关于消化管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正确叙述是: A.是一种超极化波 B. 其后一定伴随动作电位 C. 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D. 在切断支配胃肠的神经后消失 3.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Na+大量内流B.K+大量内流 C.Ca2+大量内流D.Cl-大量外流 4. 支配胃肠道的交感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 多巴胺 C. 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5. 迷走神经兴奋时: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 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加 C. 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6. 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 A.消化道 B. 下丘脑 C. 腺垂体 D. 心脏 7. 下列哪种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A.胃腺的主细胞 B. 胃腺的壁细胞 C. 胃腺的黏液细胞 D. 胃黏膜内的G细胞 8. 关于内因子的正确叙述是: A. 胃腺的主细胞分泌 B. 属肽类激素 C.促进胃酸分泌 D.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9. 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A.阿托品 B. 乙酰胆碱 C. 促胃液素 D. 组胺

10.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 A. 西咪替丁 B. 阿托品 C. 组胺 D. 前列腺素 11.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物质是: A.肠激酶 B. 胃蛋白酶 C. 组胺 D. 糜蛋白酶 12.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因素由强至弱排列顺序为: A.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 B.蛋白质分解产物、盐酸、脂酸钠 C. 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 D.盐酸、脂酸钠、蛋白质分解产物 13.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 A.胆盐 B.胆汁酸 C. 胆色素 D.水和无机盐 14.临床上治疗胃酸过少的胃病可用极稀释的 A.H2SO4 B.HCl C.H3P04 D.H2C03 15.头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是: A. 纯条件反射性的 B.纯神经调节性的 C.纯体液调节性的 D.神经—体液调节性的16.胃液中胃蛋白酶含量最高的时期是: A.非消化期 B. 消化期的头期 C.消化期的胃期 D. 消化期的肠期17.下列哪类食物成分是促胃液素释放的强刺激物: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 维生素 18.胃肠道内下列哪种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 A.盐酸 B. 脂肪及其消化产物 C. 蛋白质消化产物 D. 糖及其消化产物 19. 关于胃容受性舒张的正确叙述是: A.反射性地胃窦部肌肉舒张 B. 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仍出现 C. 使胃容量大增

生理学 消化和吸收

第七章消化和吸收 [A型题] 1.消化道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是: A. 肌源性的 B.神经源性的 C.肌源性和神经源性的 D. 非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的 E.尚不清楚 2.对消化道最不敏感的刺激是: A. 化学刺激 B.温度刺激 C. 牵拉刺激 D.温度和牵拉刺激 E.电刺激 3.切断胃肠神经支配后,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 A.立即消失 B.显著升高 C.立即减弱 D. 先减弱后消失 E.依然存在 4.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与平滑肌收缩的关系是: A.慢波可直接引起平滑肌收缩 B.慢波可直接引起平滑肌发生动作电位,再引起肌肉收缩 C. 只要平滑肌受到刺激,慢波便可引起肌肉收缩 D.只要平滑肌受到刺激,慢波基础上出现动作电位时,才能引起肌肉收缩 E.平滑肌收缩的强度与慢波的大小相一致 5.胃肠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产生可能由于 A.N扩跨膜扩散 B. Ca2+跨膜扩散 C.生电性钠泵的活动 D. K+跨膜扩散 E.Cl—跨膜扩散 6.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Cl—外流 C.N沪内流 D.N/与K+内流 E.Ca2+内流 7.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是由什么离子激发的: A.Na+ B.K、 C.Ca2+ D.Cl- E.K+和N/

8.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下列哪种肌肉收缩增强: A.胃肠平滑肌 B.胆道口括约肌 C. 回盲括约肌 D.肛门内括约肌 E.肛门外括约肌 9.胃肠壁的内在神经丛对胃肠活动具有: A.兴奋调节作用 B.抑制调节作用 C.局部调节作用 D,感觉调节作用 E.无任何影响 10.壁内神经丛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别是: A.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后纤维 B.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 C.交感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 D.交感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E.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11.肌间神经丛中含有丰富的: A.交感节前神经元 B.交感节后神经元 C.副交感节前神经元 D.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E.交感和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12.切断支配小肠的迷走神经,可以导致小肠: A.紧张性和蠕动不受影响 B.紧张性和蠕动减弱 C.紧张性和蠕动消失 D. 紧张性减弱,蠕动消失 E.紧张性消失,蠕动减弱 13.吞咽反射由口腔到咽的动作是一种: A.不随意运动 B.随意运动,麻醉后不消失 C. 不随意运动,麻醉后消失 D.不随意运动,麻醉后消失 E.随意运动,麻醉后梢失 14.噙团进入胃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A.立即中止 B.持续几分钟 C.持续1—2h D.继续发挥作用,直至胃酸浸入食团至pH为6,0才中止 E.继续发挥作用,直至胃酸浸入,食团至pH为4,5才中止 15.下列物质中,可引起唾液腺血管舒张的是: A.阿托晶;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消化与吸收

生理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慢波 4、胃肠激素 5、容受性舒张 6、胃排空 7、分节运动 8、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填空题 1、消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和三种形式。其中慢波的起步点是。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 4、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和。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最重要的消化液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6、胃的功能之一是容纳和储存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食糜。与之相关,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和。 8、内因子是由胃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等,消化淀粉的酶是,消化脂肪的酶是。

11、胆汁的成分包括胆盐、磷脂、胆固醇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其主要作用是。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回肠能主动吸收和。 三、选择题 1、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说,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收缩速度较慢 C、伸张性小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有稳定的自发节律性 3、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 D、酸碱等化学物质 E、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4、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5、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蠕动 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 6、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说,正确的是:() A、胃肠各段的频率相同 B、起步点是纵肌与环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依赖于支配神经的存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E、可促发肌肉收缩 7、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外流 E、K+外流 8、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9、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A、胃肠运动加强 B、胃排空减慢 C、胆囊舒张 D、消化腺分泌减少 E、括约肌收缩

消化吸收(生理学)

《消化与吸收》自学思考题 一、述胃液、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及分泌调节。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胃液的性质: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0.9—1.5。 胃液的主要成分:无机物有盐酸、钠和钾的氯化物;有机物有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及内因子等。 作用: 1.盐酸盐酸的主要生理作用:(1)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为胃蛋白酶的作用提供最适pH;(2)促进食物中蛋白质变性,使之易于消化;(3)高酸度有抑菌和杀菌作用;(4)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5)酸性环境有助于钙和铁在小肠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在胃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可水解蛋白质,其主要产物是蛋白胨和少量多肽。 3.粘液及胃的屏障粘液主要作用是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并保护胃粘膜免遭食物的机械损伤。粘液—碳酸氢盐屏障:是胃粘液与HCO3—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道屏障。粘液可中和并稀释胃酸,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具有润滑和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4.内因子它具有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其吸收的作用。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消化期胃液分泌 (1)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持续时间长,胃液分泌量最大,酸度最高,胃蛋白酶含量更高;其分泌反应的强弱与情绪,食欲有很大关系。 (2)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胃液酸度较高而胃蛋白酶含量较头期低,故消化力比头期弱。 (3)肠期胃液分泌:量少,仅占胃液总分泌量的1/10。 在胃液分泌的调节中,头期以神经调节为主,胃期以内在神经丛和促胃液素的调节作用较为重要,肠期则主要是体液因素在起作用。 3.引起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1) 乙酰胆碱(2)促胃液素(3)组胺 4.胃液分泌的抑制因素:盐酸、脂肪和高渗溶液3种。 (三)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胰液的性质:无色透明的碱性液体,pH7.8-8.4。 胰液的成分:碳酸氢盐、水、多种消化酶。 作用:1.碳酸氢盐(1)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的侵蚀; (2)造成的弱碱性环境也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2.胰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3.胰脂肪酶在胆盐和胰辅脂酶的帮助下,可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 4.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肠激酶的作用下使胰蛋白酶原变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激活的胰蛋白酶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活化,并可激活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同时作用时,可消化蛋白质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 正常胰液中除以上几种主要消化酶外,还有羧基肽酶、弹性蛋白酶等蛋白分解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核糖分解酶,胆固醇酯酶和磷脂酶A等脂肪分解酶。 (四)胰液分泌的调节 胰液分泌同时受神经和体液双重控制,并以体液调节为主。 1.神经调节食物的形状、气味等刺激引起条件反射性胰液分泌。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水分和碳酸氢盐含量很少,而酶的含量较丰富。 2.体液调节主要有促胰液素、促胰酶素和促胃液素。 (1)促胰液素:由小肠S细胞分泌,在其刺激物中以盐酸最强。促胰液素通过血循环作用于胰腺导管细胞,使其分泌大量的HCO3-和水,因而使胰液分泌量大为增加,而酶的含量却很低。 (2)促胰酶素:由小肠I细胞分泌。其最有效的刺激是蛋白分解产物。促胰酶素可促进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而对胰液中水和HCO3—的影响却很弱。 (3)促胃液素:促进胰液分泌,对其中酶的分泌作用较强,而对H20和HCO3—的分泌作用较弱。 (五)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胆汁的性质:肝胆汁呈金黄色,pH7.4,胆囊胆汁因浓缩,颜色变深为黄绿色,pH6.8(因HCO3—被吸收)。 胆汁的成分:胆汁中的无机物为Na+、K+、C1—和HCO3—等,有机物主要是胆盐、胆色素、胆固醇和卵磷脂,不含消化酶。与消化功能有关的是胆盐。

生理学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机械性消化 4.化学性消化 5.胃肠激素 6.容受性舒张 7.胃排空 8.胆盐的肠肝循环 9.内在神经丛 10.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二、填空题 1.食物的消化有_____和_____两种形式。 2.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较,兴奋性_____,收缩_____。 3.消化器官的绝大部分都受_____和_____神经双重支配。 4.支配消化器官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是_____神经。其兴奋可使胃肠运动_____,胆囊,括约肌 _____,消化腺分泌_____。 5.胃肠道的内在神经丛由_____神经丛和_____神经丛组成。 6.胃肠道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_____。 7.促胃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胃液_____;使胃窦_____;促进消化道粘膜及胰岛素的_____。 8.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化学因素是在小肠上部和幽门的_____和_____。 9.促胰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促进_____和_____中HCO3-的分泌。 10.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_____。 11.缩胆囊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引起_____收缩和_____分泌。 12.引起缩胆囊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小肠上部的_____。 13.内因子是胃腺_____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_____,它能保护和促进_____的吸收。 14.可使胃蛋白酶原激活的物质是_____和_____。 15.胃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16.胰腺导管细胞分泌_____和_____;胰腺腺泡细胞分泌_____。 17.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_____和_____含量很少,而_____的含量较丰富。 18.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19.胆汁的主要作用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其主要作用包括_____、_____。 20.小肠运动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食物能够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而被吸收。( ) 2.基本电节律能引起平滑肌收缩。( ) 3.消化道运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完成对食物的机械性消化,它对化学性消化和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 4.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通常取决于消化道中食物的量,并不依赖摄入食物的性质。 ( ) 5.蠕动波的移行方向均朝向肛门( ) 6.排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腰骶部。( ) 7.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胃。( ) 8.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消化腺是胰腺。( ) 9.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吸收的速度是相同的,吸收速度并不取决于该部分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以及食物的组成及在该部分停留时间。( ) 10.胃肠激素在化学结构上都是蛋白质。( ) 11.唾液分泌的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的。( ) 12.三种营养物质在胃中排空速度的快慢顺序是脂肪、糖、蛋白质。( ) 13.蛋白质具有强烈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 ) 14.小肠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 15.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不良。( ) 16.维生素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 ) 四、各项选择题

生理学习题《消化与吸收》

《消化与吸收》自测题 1.刺激交感神经对胃肠道的影响是: A.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 制B.胃肠运动增强,分泌增强C.胃肠运动抑制,分泌抑制D.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 E.胃肠运动抑制,分泌调节不一定 2.消化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蠕动 B.蠕动冲 C.集团运动 D.分节运动 E.容受性舒张 3.下列哪项不属于胃肠激素? A.抑胃肽 B.胃泌素 C.血管活性肠肽 D.内因子 E.胆囊收缩素 4.促胃液素(胃泌素)不具下列哪项作用: A.促进胃酸分泌 B.促进胰液分泌 C.抑制胆囊收缩 D.促进胃的蠕动 E.对胃粘膜具有营养作用 5.下列哪种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A.胃腺的主细胞 B.胃腺的壁细胞 C.胃腺的粘液细胞 D.胃粘膜内的G细胞 E.小肠粘膜的I细胞 6.唾液中所含的消化酶能消化食物中的: A.糖类B .维生素C.脂肪酸D.脂肪E.蛋白质 7.胃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A.盐酸 B.胃蛋白酶 C.粘液 D.胃淀粉酶 E.内因子 8.胃蛋白酶原的激活主要依赖:

A.肠激酶 B.蛋白质分解产物C.盐酸D.胃泌素E.胰泌素 9.下列哪项不属于胃液的作用? A.杀菌 B.激活胃蛋白酶原 C.使蛋白质变性 D.使淀粉初步消化 E.促进VitB 12的吸收 10.对胃粘液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有润滑作用 B.与HCO 3一起形成“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C.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D.可防止Na+离子从粘膜向胃腔弥散 E.胃粘膜上皮细胞可分泌粘液 11.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可出现巨幼红胞性贫血,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项减少? A.内因子 B.粘液 C.盐酸 D.胃泌素 E.胃蛋白酶原 12.在胃液中具有激活胃蛋白酶原.促进铁和钙吸收的成分是: A.内因子 B.粘液 C.盐酸 D.H 2CO 3E.胃蛋白酶原 13.胃液中所含的消化酶能消化食物中的:.A.糖类B.维生素C.脂肪D.蛋白质 E.脂肪酸 14.主要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是: A.肾上腺素 B.促胰液素 C.促胃液素 D.胆囊收缩素 E.乙酰胆碱 15.胃特有的运动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分节运动 D.蠕动 E.多袋推进运动

生理学消化教案

生理学消化教案 课程名称生理学授课 单元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教师姓名职称 所属 院部系 基础部教研室 生理 教学层次√专科□中专成教(□本科专科)学时 2 授课对象授课时间 本单元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胃内消化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大肠内消化 第六节吸收 目的与要求: 掌握: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生理特性,胃肠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概念;掌握:胃液、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以及分泌调节 掌握:胃和小肠的运动形式 了解: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和途径 了解:口腔内消化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2.胰液分泌的调节; 3.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4.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难点: 1.胰液分泌的调节; 2.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3.吸收的部位及途径; 4.水、无机盐、糖、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的吸收。 媒体与教具:挂图 第页总页(首页)

生理学消化教案 教学内容提要教学方法时间分配 一、概述 (一)消化道平滑肌特性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三)胃肠的神经支配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二、口腔内消化 (一) 唾液及其作用(二) 咀嚼(三) 吞咽 三、胃内消化 (一)胃液的分泌 (二)胃的运动 四、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二)胆汁的分泌 (三)小肠液的分泌 (四)小肠的运动 五、大肠内消化 (一)大肠液的分泌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六、吸收 (一)吸收的过程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提出教学目标 引出新课 用“讲授法”与“PBL 教学法”;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和多媒 体课件; 自学讨论: 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功能有何 特点?为什么慢性胰腺炎的病 人常伴有消化不良?消化性溃 疡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帮 助学生知识迁移。 精讲点拨,课堂小结。 1学时 1学时

生理学,消化与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特性? 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及心肌相比有如下特性:①电生理特性:静息电位较低且不稳定,表现为缓慢自动去极化的波动,称为基本电节律,动作电位负载其上。②电兴奋性低,收缩缓慢,可达20秒或以上。③伸展性大,可展长为原有长度的数倍。④有紧张性,为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可使器官保持一定形状和位置,并维持基础压力。⑤有自动节律性,平滑肌离体后仍具有缓慢而不规则的节律性运动,不同部位的平滑肌的节律和形式不同。⑥对电刺激不敏感而对化学、温度及牵张刺激敏感,尤其对酸、碱、钙、钡及某些生物活性物质更为敏感。 2、何谓胃肠道激素?其作用方式和生理作用有哪些? 消化道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所产生的肽类激素称为胃肠道激素。其作用方式有四种:①内分泌方式:由内分泌细胞释放,经血液循环运送至靶器官;②旁分泌方式:释放后经细胞外液扩散到邻近的靶细胞,在局部起作用;③外分泌方式:释放后在胃肠腔内起作用;④神经分泌方式:某些激素由神经末梢释放,作为递质起作用。 胃肠道激素的生理作用可归纳为三方面:①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分泌,其特点是一种激素有多重效应,而且一种功能受多种激素的影响;②营养作用,即促进胃肠道组织的代谢和生长;③影响其他激素的释放,如抑胃肽刺激胰岛素的释放,生长抑素抑制胃泌素、胰岛素的释放。 3、胃液有哪些主要成分,各有何作用? 胃液中含有盐酸、氯化钠、氯化钾及胃蛋白酶原、黏液及内因子等,主要有以下四种:①盐酸,由壁细胞分泌,有游离酸及结合酸之分,合称为总酸。其主要作用是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促使蛋白质变性,使之易被分解;杀菌;促使小肠内胃肠道激素释放,调节胃、肠、胰、肝、胆活动;酸化胃窦,抑制胃泌素释放;②胃蛋白酶原,主细胞分泌,被盐酸激活为胃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其最适PH为2.0;③黏液,形成黏液层,起润滑、保护及中和胃酸作用,并可与胃黏膜分泌的HCO3-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④内因子,为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可与HCO3-结合,以免受到水解,并可促其在回肠内吸收。 4、试述胃液分泌的调节过程。 正常非消化期,胃液分泌甚少,进食后分泌增多。根据食物刺激的部位而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 头期胃液分泌由进食动作引起,通过条件及非条件反射,由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促使胃腺分泌,并经G细胞(可能经肽能纤维)释放胃泌素,再使胃腺分泌。胃期分泌刺激来自食物:①机械扩张胃底、胃体,由迷走-迷走长反射引起分泌;②机械扩张通过壁内神经丛或通过胃泌素促使胃腺分泌;③食物和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刺激,可使十二指肠黏膜的G细胞释放胃泌素。三者相互重叠,共同作用。胃液分泌还受以下因素的抑制:①HCL;②脂肪;③高张溶液。 5、试述胰液和胆汁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胰液的主要无机成分是碳酸氢盐,其主要作用为中和胃酸并为小肠内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胰液有机成分主要是各种消化酶,有消化淀粉的胰淀粉酶,可水解直链淀粉为麦芽糖及麦丙糖;对支链淀粉的水解可产生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丙糖及糊精。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弹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知识点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学特性 消化道平滑肌与其他肌肉组织相似,也具有兴奋性.收缩性,但这些特性的表现均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 (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变异较大; (2)具有一定的自律性,但自律性不如心肌规则,; (3)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性收缩; (4)具有较大的伸展性; (5)对电刺激敏感,对牵张、化学、温度刺激敏感。 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电活动 1.静息电位 与其他可兴奋的细胞比较,消化谭平滑肌的静息电位幅值较低,约为—55mv~-60mv,而且不稳定。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胞内K+的外流而形成的K+的平衡电位。 2.基本电节律 基本电节律也称慢波在胃肠的纵行肌细胞记录到的一种生物电活动,在静息电位面基础上出现的缓慢的、有一定节律性的自动去极化波,波幅为5mv~15mv,持续数秒~十几秒。 去除神经体液因素后,慢波仍然产生,其产生原因与肌细胞膜上生电性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有关,生电性钠泵活动减弱时引起慢波产生。 3.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也称快波,它是在慢波去极时的超过一定临界值(阔电位)后产生的,呈一个或多个动作电位。它产生的机制与Ca2+通道在阈电位水平以上的开放有关,是由Ca2+的内流形成的。 Ca2+通道阻断剂——异搏定可使快波不再发生。 三、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1.盐酸 盐酸也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生理作用包括: (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保持胃和小肠相对的无菌状态; (3)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4)有助于小肠内铁和钙的吸收。 (5)可使蛋白变性,有利于蛋白质消化。 2.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被盐酸激活后,使蛋白质变成分解。 此酶作用的量适pH值为2,进入小肠后,酶活性丧失。 3.粘液 一方面它可润滑食物,防止粗糙食物对粘膜的机械性损伤;另一方面,与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HCO3-一起,构成粘液—HCO3-屏障,防止盐酸、胃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 4.内因子 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作用是保护维生章B12不被消化酶破坏,促进其在回肠远端的吸收。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消化与吸收

精品文档 生理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慢波 4、胃肠激素 5、容受性舒张 6、胃排空 7、分节运动 8、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填空题 1、消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和三种形式。其中慢波的起步点 是。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交感神经 兴奋主要引 起,、。 4、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和。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6、胃的功能之一是容纳和储存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食糜。与之相关,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和。 8、内因子是由胃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 缺乏它时将引起。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等,消化淀粉的酶是,消化脂肪 的酶是。 . 精品文档 11、胆汁的成分包括胆盐、磷脂、胆固醇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其主要作用 是。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糖类吸 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回肠能主动吸收

和。 三、选择题 1、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说,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收缩速度较慢 C、伸张性小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有稳定的自发节律性 3、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 D、酸碱等化学物质 E、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4、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5、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蠕动 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 6、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说,正确的是:() A、胃肠各段的频率相同 B、起步点是纵肌与环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依赖于支配神经的存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E、可促发肌肉收缩 7、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2+++外流K E D内流、Cl、外流、Na A 、K内流B、内流CCa8、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9、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A、胃肠运动加强 B、胃排空减慢 C、胆囊舒张 D、消化腺分泌减少 E、括约肌收缩 . 精品文档 10、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A、水多,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多 B、水和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多 C、水和碳酸氢盐多,胰酶含量少 D、水和碳酸氢盐多,胰酶含量少 E、水和碳酸氢盐少,胰酶含量少 11、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A、胃肠运动加强 B、胃排空加快 C、胆囊舒张 D、消化腺分泌减少 E、括约肌舒张 12、支配胃肠道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主要是:() A、乙酰胆碱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5-羟色胺 13、消化腺细胞分泌酶原颗粒的方式是() A、载体中介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通道中介易化扩散 D、单纯扩散 E、胞吐作用 14、关于胃肠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调节消化道活动 B、调节消化腺分泌 C、促进消化道组织代谢和生长 D、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 E、调节小肠内营养物质的吸收 15、对胆囊收缩素生理作用的正确叙说是:() --的分泌HCO B、促进胆汁和胰液中水、AHCO、促进胰液中消化酶、水和的分泌33-的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