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习题1

公共政策学习题1
公共政策学习题1

公共政策学习题1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年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与丹尼尔·勒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与方法上的发展》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公共政策学的诞生。

A.1950 B.1951 C.1952 D.1953

2、公共政策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企业 B.政府 C.第三部门 D.个人

3、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的道路。

A.学科化——组织化——产业化 B.组织化——学科化——产业化 C.组织化——产业化——学科化D.产业化——学科化——组织化

4、制定政策的政策指()。

A.元政策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5、涉及由谁采取行动或怎样采取行动的公共政策,属于()。

A.实质性政策B.分配性的政策 C.再分配性的政策D.程序性政策

6、当政策涉及相关群体的利益时,受益人是特定的群体,即该项公共政策只向一个或数个受益群体提供利益,而该利益的获得并不使其他特定群体损益。这类公共政策属于()。A.分配性的政策B.调节性的政策C.自我调节性的政策D.再分配性的政策

7、()被认为是公共政策学的奠基者。

A.德罗尔B.西蒙 C.史密斯 D.拉斯韦尔

8、()被认为是公共政策学发展史上第二个分水岭的代表人物。

A.史密斯B.德罗尔C.西蒙D.拉斯韦尔

9、()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

A.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B.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C.政治领袖的政策意向 D.社会公众的政策呼吁

10、公共政策对象指()。

A.直接政策对象B.直接政策对象和间接的政策对象C.直接政策对象、间接的政策对象和其他 D.间接的政策对象

11、公共政策执行的正确程序是()。

A.政策颁布——实施准备——政策宣传——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B.政策颁布——政策宣传——实施准备——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C.政策宣传——政策颁布——实施准备——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D.政策颁布——政策实验——政策宣传——实施准备——全面推行

12、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了一通,而未被转化为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A.政策表面化B.政策替换 C.政策缺损D.政策扩大化

13、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A.政策表面化B.政策替换 C.政策缺损D.政策扩大化

14、公共政策评估主要是对()所进行的评估。

A.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B.公共政策制定者 C.公共政策输出 D.公共政策效果15、一个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遗弃,使政策内容残缺不全,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A.政策表面化B.政策替换 C.政策缺损D.政策扩大化

16、评估者为了考察某项公共政策的效果,将两个时间端点,即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各种情况进行对比。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17、评估者将公共政策执行前的趋势线投射到公共政策执行后的某一时间点上,并将所得到的投影与公共政策执行后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18、评估者将公共政策执行前同一的评估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即对其施加公共政策影响的组,一组为控制组,即不对其施加公共政策影响的组,然后比较这两组在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情况,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19、评估者在公共政策执行前后这两个时间点上,分别就有公共政策和无公共政策两种情况进行前后对比,然后再比较两次对比的结果,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20、终止由公共政策执行而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属于()。

A.功能的终结B.组织的终结C.公共政策自身的终结D.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等环节。

A.利益选择 B.利益综合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

2、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过程包括()等阶段。

A.公共政策制定B.公共政策执行C.公共政策评估D.公共政策终结

3、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从其形式特征看,由()等构成。

A.党的政策 B.人大立法 C.企业决策 D.行政决策

4、一般说来,西方国家的官方决策者包括()。

A.立法机关B.行政决策机关C.行政执行机关D.法院

5、中国的官方决策者包括()。

A.中国共产党B.人民代表大会C.国家行政机关D.国家司法机关

6、从一般意义上讲,当今社会,不论中西方,非官方的决策参与者除了政党之外,还有()。

A.利益集团B.公民C.大众传媒D.思想库

7、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公共政策学具有()等特征。

A.政治敏感性B.科学性C.知识的多学科性与跨学科性D.艺术性

8、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有()。

A.相关性B.主观性C.人为性D.动态性

9、公共政策问题的结构类型有()。

A.结构优良的公共政策问题B.结构宏观的公共政策问题 C.结构不良的公共政策问题D.结构适度的公共政策问题

10、属于公共政策问题认定范畴的有()。

A.公共政策规划B.公共政策议程建立 C.公共政策合法化 D.公共政策问题构建

二、概念题

1、过程途径

2、团体途径

3、制度途径

4、公共选择理论

5、公共政策

三、简答题

1、拉斯韦尔:政策科学的基本特征

2、德洛尔:政策科学的基本特征

3、克朗界定的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围

4、德洛尔界定的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围

5、系统途径模型

6、精英途径

7、公共选择理论

8、政治学与公共政策的联系

9、政治学与公共政策的区别

10、社会学与公共政策学的联系

11、社会学与公共政策学的区别

12、公共政策与法律科学的关系

13、公共政策与法律的区别

四、判断题

1、公共政策,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早已有之。

2、美国是公共政策学的发源地。

3、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解决利益分配问题,这里的利益指物质利益,不包括精神利益。

4、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

5、公共政策是政府的相对恒定而持久的决策。

6、公共政策要求制定者与执行者具有行为一致性和执行重复性。

7、公共政策是决策的指导方针,高层制定的政策是下级决策人员必须遵守的决策规范。

8、中国的官方决策者包括中国共产党。

9、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制。

10、在我国,立法决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单选:1-5 BBCAD 6-10 BDBBB 11-15 CADDC 16-20 ABDCA

多选:1 ABCD 2 ABCD 3 AB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 9 ACD 10 ABCD

二、概念题

1、过程途径,将政策看作一种政治行为或政治行动,通过政治与政策的关系对政策的政治行为进行阶段性或程序化研究,是行为主义政治学观点在公共政策研究上的反映

2、团体途径,将公共政策看作利益集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以及彼此协商、定约和妥协的产物

3、制度途径,将政策看作政府机构或体制的产出

4、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交换范式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和公共政策领域

5、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为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统所确定、承诺的正确方向发展,通过广泛参与的和连续的抉择以及具体实施而产生效果的途径,利用公共资源,达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平衡、协调社会公众利益目的的公共管理活动过程。

三、简答题

1、拉斯韦尔:政策科学的基本特征: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它涉及个人的选择,必须以民主体制作为前提;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它必须使用数学公式和实证数据建立起可检验的经验理论;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于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即它所选择的政策分析模型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明确地记录;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它要依靠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确立自己崭新的学术体系;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后者的实践经验对于政策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建构”的概念,它以社会的变化为研究对象,所以必须建立起动态模型。

2、德洛尔:政策科学的基本特征:

(1)政策科学所主要关心的是理解和改善全社会的发展方向,它直接关注的并不是具体政策问题的内容,而是改进了的政策制定系统的方法和知识。

(2)政策科学所研究的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宏观层次,即地方的、全国的和跨国的政策制定系统。

(3)政策科学是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之间的桥梁。

(4)政策科学是通常纯粹的研究和应用的研究之间的桥梁。

3、克朗界定的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围

(1)政策战略;

(2)政策分析;

(3)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

(4)评估;

(5)政策科学的进展.

4、德洛尔界定的公共政策的研究范围

(1)政策分析;

(2)备选方案创新;

(3)重大政策(基本政策);

(4)评估和反馈;

(5)重大政策的改进等。

5、系统途径模型,环境:由政治系统以外的各种状况和条件所构成;

需求:指个人或团体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和利益而向政治系统提出的采取行动的主张;

支持:指个人或团体接受选举结果、遵守法规、纳税并赞同政府采取的干预行动;输入:需求和支持都是在环境作用下社会政治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反映,两者一起构成系统的输入。

反馈:意味着公共政策(输出)可能改变环境,改变环境提出的要求,以及改变政治系统的自身特点。

6、精英途径,(1)社会总是划分成有权势的少数人和无权力的多数人,社会资源分配是由前者所掌握的;

(2)少数人并不代表被统治的大众,精英是不平等地从上层社会中挑选出来的;(3)非精英者向精英位置的移动是缓慢的,并且可以保持稳定而避免发生革命;(4)精英们在社会系统中的基本价值行为和维护社会系统方面具有较为一致的看法;

(5)政策所反映的是精英的流行的价值取向而非群众的要求,政策的变化是渐进而非革命的;

(6)活跃的精英很少受麻木不仁的群众的影响,他们对群众的影响力远远大于群众对他们的影响力。

7、公共选择理论

投票者更象是一个消费者;

压力团体可以看作政治消费者协会;

政党变成企业家——他们提出竞争的一揽子服务和税收的交换选票;

政治宣传等于商业广告;

政府机构就是公共公司——它们依靠动员和获得充分的政治支持以掩盖成本。

8、政治学与公共政策的联系:最密切的关系

政策制定最终是一种政治事务,而政治过程是政策科学的一个方面或维度。

政策科学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甚至可以说是政治学的一个核心分支。

可以视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9、政治学与公共政策的区别

政策科学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及方法研究政策过程,它对政策问题的研究更具体、全面和专门化。

政治学除了一般地研究政策问题外,还研究其他大量重大问题,如阶级、国家、政党、政治体制或结构、民主等等。

10、社会学与公共政策学的联系

A、社会学研究日益关注了解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B、某些社会学的领域致力于对解决特定社会问题的政策的研究,这往往

是解释性的,且以微观的模式为基础。

C、社会学在评估研究上对政策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D、社会学领域中出现了“社会政策(学)”的专门领域,它既是社会学

的一个分支,也是政策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11、社会学与公共政策学的区别

社会问题解决有两种意义:

一种是科学研究途径——问题如何解决是在科学理论中被处理的,主要是关心问题的解释是否正确;

一种是工程学途径——如何在实践中使问题朝着人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控制并解决问题。

社会学家是前一种角色,政策分析家是后一种角色。

12、公共政策与法律科学的关系

公共政策与法律科学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两者的联系表现在:

①在功能上,公共政策与法律都是利用公共权力对社会的公共利益进行调节,而且调节的手段都带有强制性,只是强制的程度不完全相同;

②在形式上,公共政策与法律都是以条文、规定、规范的方式出现,法律属于严肃的公共政策,是高层次的公共政策;

③在与政治的关系上,公共政策与法律都是政治的重要产物,又都是政治的主要实现环节。

13、公共政策与法律的区别表现在:

A 两者制定的主体有差别。法律的制定者只能是一个国家中宪法规定的权力机构,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既可以是行政机构,也可以是立法机构、司法机构。

B 两者的实施主体不同。法律的实施主体只能是司法机构,公共政策的执行者主要是行政机构,但立法机构、司法机构也可以实施公共政策。

C 两者的表现形态也有差异。法律具有统一的实行标准和很强的可操作性,公共政策只是一定的规范、原则,要实施还需要将其具体化,转换成执行细则。

D 两者的稳定性不一样。法律一旦制定,就比较稳定,长期有效,不允许经常更改;公共政策是针对一定的问题制定的,一旦问题解决,或环境发生变化,政策就需要终止或修正。

四、判断题

对、对、错、错、对、对、对、对、对、错

2016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完整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 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 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 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B)。 A、加大政府干预 B、减少政府干预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 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作用已经(C)。 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 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 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 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公共政策学》(蓝色斜体字为历年考过) 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 公共政策学的内涵: (1).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也 就是公共决策。 (2).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由于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是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全部领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所以在学科内容上这门学科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 渗透、综合的特征。 (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是 这门学科的又一显著特征。 古代没有发展成“公共政策学”的原因P91: (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 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只有当研究者能够对政策过程进行直接地或比较 直接地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公共政策学。 (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 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出发的。 公共政策学中国化取得的丰硕成果:P110-111 (1).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 我所用。 (2).吸收国外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成果通常是研究报告,但 也有进行学理性探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教科书。 (3).通过考察和总结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实践,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决策和政策理论的 指导下,对公共政策学的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路径进行重构和创新。 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P113-P114 其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 活动,这种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这一根本的价值 取向只有通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才有可能变成现实。一项好的政策的制定并取得令 人满意的政策结果,单凭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进行科学的政策分 析,并通过分析得以洞察有哪些因素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方向,是怎样影响的,影 响的深度与广度如何,在政策系统内部做出什么样的改进就可以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获得更好的结果;等等。 (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 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对群众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题答案最新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 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 利益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 团体或组织是指() A. 公共政策主体 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A. 公民 B. 非政府组织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A. 公共政策客体 B. 目标群体 C. 思想库 D. 政策目标 正确答案:B 满分:2 得分:2 6.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 B. 全球化 C. 国际化 D. 信息化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精英文化 D. 普通文化水平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8. 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 罗威 C. 林布隆 D. 科臣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9.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 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 管理 B. 强制 C. 管制 D. 限制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 《理解公共政策》 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11.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目标 D. 政策对象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 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 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 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B)。 A、加大政府干预 B、减少政府干预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 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C)。 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 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 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 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转化 12、下列关于政策、制度、法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制度与政策是截然不同的 B、制度、政策与法律不一致的情形并非罕见 C、法律有时不是“统治者”,而是统治者的工具 D、制度与政策有时很难截然分开 13、现代政策科学兴起的背景是(C)。 A、文艺复兴 B、民权运动 C、产业革命 D、二次大战 14、20世纪早期美国的专业政策研究部门有(B)。 A、遗产基金会 B、布鲁金斯学会 C、商业圆桌委员会 D、三边关系委员会 15、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D)。 A、道格拉斯?诺思 B、戴维?韦默 C、艾丹?维宁 D、拉斯维尔 16、一个负责任、高效率的政府应该追求政策的(A)。 A、合理性、科学性 B、计划性、操作性 C、经济性、全面性 D、综合性、权威性 17、P=f(G,E)表达的关系是(B)。 A、政策取决于法律和制度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B、政策取决于政府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C、政策取决于政府和法律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D、政策取决于制度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18、公共政策的主体(B) A、就是国家行政机关 B、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 C、包括利益集团和政党 D、全体公民

(完整版)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政策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 (1)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制度途径 (2)经济学研究途径 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主义 2、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4、公共政策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1)规范了具体的客体、指向目标、制定程序,对人或包括政党在内的组织都具有约束力。(2)政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及人们的行为予以指导 (3)分为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总指导或具体指导,指令性指导或一般性指导。 (4)与法律不同,公共政策的指导性只具有一般性约束力。 5、公共政策的时代性的具体表现 (1)在与公共政策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政策自身为适应时代所显示的特征。 (2)公共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丰富。 (3)政策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的多元化 (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问题体现了时代性。 第二章 1、公共政策的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的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团体:从人的角度看,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是社会成员,这些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称为目标团体。 政策所要调整或规范的是人的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 2、政策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3、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正常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现实状况与社会期望状况之间的差距。偏差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紧张状态,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4、社会经济状况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经济状况是一国或地区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其次,经济实力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资本物质条件。 (3)最后,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一定历史时期政策体系,特别是大量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定的主要根据。 5、制度或体制条件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过程的影响: (1)首先,体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其次,一项政策的决策,往往是在多个方案中选择的,选择的结果与体制密切相关。(3)在次,体制的习惯势力的大小和所占优势的程度,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社会利益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表达以及这些利益和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机会。 (4)最后,体制制约着政策的执行。

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2009.4~2013.7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 1.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称为 C A.实地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无结构访谈法 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著作之一是 A A.《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B.《政策方向》 C.《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D.《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3.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是 B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部门政策 D.总政策 4.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政策类型中的 D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不确定型政策 D.确定型政策 5.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的是 A A.信息传播系统 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D.政策评估系统 6.实行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是 C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加拿大 7.在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中,采取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B A.俄罗斯 B.瑞士 C.法国 D.中国 8.在政策过程模型中,由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B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适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9.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 A A.机构—制度模型 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 D.“上下来去”模型 10.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D A.政党组织 B.大众传媒 C.政治人物 D.政府部门 11.在问题认定的方法中,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B A.边界分析 B.多角度分析 C.类别分析 D.层次分析 12.公共政策的政府议程又称为 A A.正式议程 B.政策议程 C.公众议程 D.系统议程 13.科珀等人认为,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 C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或者是()。 2.()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和()。 4.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 5.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 6.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和()的过程。 7.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 ) 三个方面。 8.()和()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9.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和()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0.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和()。 11.()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2.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三是()。 13.费斯廷格提出了()理论。 14.政策合法性包括()、()、()以及() 15.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①自然灾害②经济灾难③生态变迁④经济对抗 8.“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①伍德罗.威尔逊②哈罗德.拉斯维尔③戴维.伊斯顿④托马斯.戴伊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 ①控制②命令③交易④博弈 10.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形式加以发布。 ①国务院文件②总理令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④部长令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个人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是什么?1. 答:对象:理论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目的:管理公共领域内的公共事务。任务:①推动公共事业向前发展②实现国家部门职能③调节各种社会关 系和调整价值分配④指导、补充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估计不能考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是什么?(答:产生的标志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与勒纳合编的《政,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部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政策科学进展》《政策科学构想》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重心向执行和评年代,分析范式产生,成为独立的学科。70年代加强了伦理论基础从政治学向经济学;80估研究转移,政府改革和绩年以来重视宏观分析,理研究,比较研究;90效评估成为热点。 3.我国政策科学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 答:问题:一是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理论;二是研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三是政府官员缺乏应有认识;四是政策科学的教学案例不足。 对策:充分认识理论和实践意义。把引进的西方理论本土化。研究者应当深入政策过程。

政策模型第二章.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4.理性模型与渐进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答:理性模型分为绝对理性模型和有限理性模型两种,两者共同的优点是如能满足各类前置条件,信息掌握量大、问题分析全面,将至少形成满意甚至是最佳决策方案。但是绝对理性模型在现实中难以适用,有限理性模型要求问题既定,分析受时间费用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受决策者个人价值观影响严重。渐进 模型的优点是①可以减少对理论的需求②只掌握因素间的 关联即可,不用考虑到所有变故③减少了待考虑因素④允许试验,实现自我校正的效果⑤会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系列 相关标准,为另一个渐进模型的形成打下基础。缺点是偏于保守,不适用战争或重大社会问题,在需要改革时会阻碍 发展。试用系统模型分析公共政策是如何从政治系统产出的? 5.) 估计不能考(答:系统模型设计环境、输入、输出和政治系统。环境是指政治系统外的一切状态和事物。环境对政治系统造成的一切影响就是输入,政治系统面对输入做出反应,给出权威性价值分配结果,即输出,也就是公用政策。 6.我国公共政策制定适用什么政策模型? 答:我国公共政策适用综合政策模型。①现实中任何一项决策都使用了两项以上的决策模型。②我国目前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各项社会事业有序进行,在这个背景下,渐进政策模

公共政策学试卷三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3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考试形式: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多项选择题(共计10分,2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 1、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 A.政治原则的偏离 B.价值体系的排斥 C.政治体系的封闭 D.承受能力的超重 E.表达方式的失当 2、政策目标的特征是() A.层次性 B.多样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3、群体决策的形式是() A. 群体参与决策 B. 领导群体决策 C. 非理性决策 D. 理性决策 4、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其原因是() A.责任分散 B.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高风险的选择 C.社会比较的作用 D.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低风险的选择 5、一票否决规则的特点是()

A.决策者的决策权不平等 B.决策者平等分享决策权 C.决策者至少有一方会受到利益损害 D.决策者中没有人利益受损 二、名词解释(共计10分,3分/题) 1、公众议程 2. 政府议程 3.触发机制 4.政策规划 5.头脑风暴法

三、简答题(共计40分,10分/小题) 1、简述社会问题的特征。(10分) 2、简述政策议程的类型。(10分) 3、简述政策规划的原则。(10分)

4、简述政策目标的作用。(10分) 四、论述题(共计40分,20/小题) 1论述政策议程建立的影响因素。(20分)

2、论述政策规划程序。(20分)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3答案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考试形式: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多项选择题(共计10分,2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 1、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 A.政治原则的偏离 B.价值体系的排斥 C.政治体系的封闭 D.承受能力的超重 E.表达方式的失当 答:ABCDE 解释: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政治原则的偏离;价值体系的排斥;政治体系的封闭;承受能力的超重;表达方式的失当。见教材P186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 2、政策目标的特征是() A.层次性 B.多样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5.0 分)1. 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A.横向监控 B.纵向监控 C.外部监控 D.自下而上的监控 得分:5 (5.0 分)2. 公共政策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企业 B.政府 C.第三部门 D.个人 得分:5 (5.0 分)3. 制定政策的政策指()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得分:5 (5.0 分)4.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配给谁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利益分析 得分:5 (5.0 分)5. 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 D.公共政策分析 得分:5 (5.0 分)6.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得分:5 (5.0 分)7.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得分:5 (5.0 分)8. 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A.政府议程 B.行政议程 C.正式议程 D.公众议程 得分:5 (5.0 分)9. 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 A.管仲 B.孔子 C.孟轲 D.荀况 得分:5 (5.0 分)10.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 得分:5 二、多选题 (6.0 分)1. 3、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有()。 A.替代

公共政策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下半年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学》第九章至第十一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政策实施的(A)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据 A、效果 B、影响 C、效率 D、反馈 2、(D)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研究者和责任的承担者 A、政策研究机构 B、政策执行机构 C、利益团体 D、政府官员 3、政策评估核心是集中关注(A)的活动及其对社会影响 A、公共部门 B、决策者 C、决策机构 D、民间组织 4、政策终结过程要重视交流与沟通,消除(A) A、心理抵触情绪 B、主观臆断 C、社会影响 D、领导权威 5、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如果得到政策实施对象的支持和遵守,政策效能就(B) A、低 B、高 C、不变 D、都不是 6、政策实施中把政策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这是政策实施的(C) A、原则性 B、灵活性 C、整体性 D、建设性 7、对政策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判断是(B) A、政策形成 B、政策评估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结 8、下列哪些属于内部评估者( A ) A、政府机构的政策研究室 B、民间研究组织 C、压力集团 D、公共利益组织 9、从政策作用的对象的感受出发来对政策效果予以评定称为(A) A、对象评定法 B、自评法 C、对比法 D、德尔菲法 10、当一项政策终结威胁到组织自身的存在时,我们称这个因素为(B) A、心理抵触 B、组织惯性 C、认知的局限 D、法律延迟 二、多项选择(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后面的括号内。答案未选全者得1分,选错,该题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策实施可以概括为(ABC)过程 A、政策实施 B、政策结果 C、政策纠正 D、政策检验 2、下列(ABCD)属于政策评估的机构 A、政府内部评估 B、民间的研究组织 C、压力集团 D、公共利益组织 3、政策评估的类型包括(ABCD) A、政策过程评估 B、政策影响评估 C、政策效果评估 D、元评估 4、政策终结是(BCD)的新起点 A、政策变革 B、政策更新 C、政策发展 D、政策进步 5、政策创新的内容包括(ABCD) A、政策内容的创新 B、政策运行过程中环节的创新 C、技术手段的创新 D、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的创新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全国月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和答案

全国月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和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1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称为( C )1-77 A.实地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无结构访谈法 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着作之一是( A )1-99 A.《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B.《政策方向》 C.《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D.《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3.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是( B )2-123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部门政策 D.总政策 4.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政策类型中的( D )2-131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不确定型政策 D.确定型政策 5.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的是( A ) 3-190 A.信息传播系统 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D.政策评估系统 6.实行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是( C )3-198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加拿大 7.在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中,采取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B )3-208 A.俄罗斯 B.瑞士 C.法国 D.中国 8.在政策过程模型中,由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B )4-231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适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公共政策学题库

公共政策学 1.阿米泰·埃兹奥尼将理性方法和渐进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第三种决策方式:( D ) A.精英决策模式 B.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C.系统决策模式 D.混合扫描决策模式 2.罗杰·W·科布等在《比较政治过程的议程设定》中将议程构建模型分为:( C ) A. 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 B.政府议程和公众议程 C. 外部推动模型、内部推动模型和动员模型D多元主义政策过程模型、团体协调模型、法团主义政策过程模型 3.政策客体的两个方面是( AB )。 A.社会问题 B.目标群体 C.政策主体 D.政策环境 4.公共政策学的特点是( AB )A.交叉科学 B.应用科学 C.“硬科学” D.“软科学” 5.根据政策所起作用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D ) A.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B.全局性政策与局部性政策 C.党的政策与国家政策 D.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6.德洛尔的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分水岭,该三部曲是指(BCD)A.《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B.《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C.《政策科学探索》D.《政策科学构想》 7.下列关于完全理性决策模型基本假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BCD ) A.假定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但并不具有超强的分析问题能力。 B.假定决策者遵循最优化原则来行事,不断寻求最佳方案。 C.假定决策所需信息是完备的,决策中对目标和价值的认识存在共识,对备选方案的拟定无遗漏。 D.假定决策者有足够的时间来搜集决策所需信息和比较各种方案。 8.政治系统决策模型的特点是:( ABC ) A.强调政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 B.强调环境对于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C.强调政策制定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体现了开放系特征 D.强调政策过程中各种社会团体的协调9.政策规划的四个环节是:( C ) A.澄清问题——确立议程——确定目标——方案设计 B.澄清问题——确立议程——方案比较——方案采纳C.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审议——方案择优 D.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审议——方案采纳10.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对于提高政策执行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表现在:( ABCD) A.合理的层级,有利于政策执行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有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和监督控制。 B.合理的幅度,能使组织目标按性质和业务类型得以分解,管理职能得以综合或扩展,有利于政策执行的专业化、程序化。 C.组织内部的凝聚力的提高有助于政策执行。 D.行政组织系统内部的层级制与职能制、集权制与分权制得到有机结合有助于政策执行。 11.政策法律化的条件有:( BCD ) A.政策制定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合法化的政策 B.对全局有重大影响且有立法必要的政策 C.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 D.相对成熟和有效的政策 12.公共企业作为政策工具时的优点,正确的表述有:( CD ) A.公共企业的竞争性和效率性是其显著特征。 B.公共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以市场交换为媒介,属于纯公共物品。 C.建立公共企业所需信息成本比自愿性工具和规制要低得多。 D.公共企业能够生产私人企业或社会组织无力提供或不愿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13.从政策评估发展史来看,其发展路线与侧重点变化总体上表现为:( B D ) A.政策评估沿着“回应”——→“判断”——→“描述”——→“测量”的路线发展。 B.政策评估沿着技术评估——→道德评估(社会评估)——→综合评估的路线发展。 C.政策评估侧重点从注重政策价值转向价值中立。 D.政策评估侧重点从政策效果和效率转向政策价值和政策民主。 14.法团主义政策过程模型的重要特征有:( ABC ) A.国家和社会共同参与公共事务。 B.社会利益集团具有垄断性和官僚化特征。 C.政府与社会利益团体进行政治交换、利益合作、相互制约、共同制定公共政策和整合社会秩序。 D.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不重要的,在政策制定中处于被动的协调者、裁判者地位。(集团决策模型)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C )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D )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 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ABCD )中所制定的行 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BC )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ABCD )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 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BC ) 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三、判断题 1、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答案:× 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答案:√ 3、“政策”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公共”二字上。() 答案:√ 4、社会公共事务应该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法律性公共事务等。() 答案:× 5、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答案:√ 6、美国学者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 答案:√ 7、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

公共政策学第2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学》第五章至第八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的分析研究过程是由()环节组成 A、单一 B、一系列 C、具体 D、法定 2、政策分析模型是对现实的()再现 A、不完全 B、完全 C、描述 D、预测 3、个人问题要转化为公共问题必须具备() A、广泛性 B、多样性 C、复杂性 D、公开性 4、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的核心结构是() A、各级政府 B、各级人大 C、各级政策研究部门 D、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委 5、政策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A、政策主张 B、政策倡议 C、政策决定 D、政策诉求 6、在既存的主要目标和假设框架内寻求幅度相当小的、短期的解决办法是公共政策的() A、微小变革 B、中等变革 C、根本变革 D、最终变革 7、系统论的()认为公共政策应寻求和建立其内部关系的联系,结成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政策的整体功效 A、有序原则 B、结构原则 C、动态原则 D、整体原则 8、德尔菲法是按照一定程序征询()对有关问题前景的看法 A、专家 B、研究机构 C、社会公众要 D、利益集团 9、在政策方案获得上通过比较和联想构成的全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称为() A、机械式方案 B、分析式方案 C、创造性方案 D、应变式方案 10、在政策决定最终作出之后,通过一定方式向公众晓以政策决定的方式是() A、政策选择 B、政策决定 C、政策宣示 D、政策诉求

公共政策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分析》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决策过程用一系列决策环节构成的决策过程,用树状图表示的方法是( A ) A、决策树法 B、效果分析 C、成本分析 D、灵敏性分析 2、将预测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的依据是( D )。 A、预测的期限 B、具体计算方法 C、预测的功能 D、预测的时间尺度 3、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将预测分为直觉性预测、探索性预测和( B )。 A、长期预测 B、规范性预测 C、中期预测 D、短期预测 4、按照具体计算方法不同,可以将预测分为定性预测和( C )。 A、直觉性预测 B、长期预测 C、定量预测 D、短期预测 5、非任意抽样常见的形式有随意抽样、判断抽样和( B )。 A、单纯抽样 B、定额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体抽样 6、提出莫名的“寡头铁律”的精英主义代表人物是( B )。 A、帕累托 B、米歇尔斯 C、赖特·米尔斯 D、林德布洛姆 7、《政府过程》一书的作者是集团分析模型代表人物( A )。 A、阿瑟·本特利 B、戴维·杜鲁门 C、米歇尔斯 D、赖特·米尔斯 8、政策创新和传播主要有两种解释框架,即传播模型和( C )。 A、互动模型 B、领导跟进模型 C、内部决策模型 D、创新模型 9、提出支持联盟框架的学者是( B )。 A、鲍姆 B、萨巴蒂尔 C、琼斯 D、伊斯顿 10、目前运用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运筹学模型是( C )。 A、目标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随机规划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政策运行成本大致有( ABCD )。 A、政策制定费用 B、衔接成本 C、摩擦成本 D、操作费用 2、任意抽象常见的方法有( ABCD )。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体随机抽样 3、精英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 ABC )。 A、帕累托 B、米歇尔斯 C、赖特·米尔斯 D、林德布洛姆 4、集团分析模型的核心假设在于( ABD )。 A、集团是个人与政府之间发生联系的纽带 B、集团的存在与斗争是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 C、每个决策者首先考虑个人利益

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200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 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 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①政策问题的认定。②政策目标的认定 ③政策方案的认定④社会问题的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