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英国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英国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英国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英国教育制度现状,介绍英国学制,教育发展、变化和目前状况

英国的学校教育是从基督教传入英国(约公元6世纪)开始的。英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封建王朝复辟以及工业革命等发展演变过程,老学校制度的保留、新学校制度的诞生,造成教育面貌具有保守与创新的折中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为恢复教育,继1943年英国政府发表《教育改革》白皮书之后,1944年教育大臣巴特勒在议会提出了教育法案,被通过。《1944年教育法》又称《巴特勒教育法》,这个法案为英国战后的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嗣后。相继产生了近20个教育法,是对《1944年教育法》的修正或补充。

英国教育在行政上长期存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争执,现行行政体制是折中的产物。

1、北爱尔兰的教育从本世纪20年代起一直由北爱尔兰教育部全权掌管。

2、苏格兰则是初等、中等和中学后教育由苏格兰教育署掌管,大学由中央领导和管理。中央设“教育和科学部”,负责领导和管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还领导和管理不列颠的大学和民用科学事宜。

3、1970年后,威尔士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领导脱离中央,归威尔士国务大臣领导。

与教育和科学部差不多是平行的英国教育行政机构有:陛下督学处,任务是了解教育情况并予以评价和指导;学校课程和考试委员会,任务是对各级教育的课程以及证书考试进行研究;大学拨款委员会,了解大学情况,对拨款提出建议,帮助制定大学发展规划。地方教育行政是设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也有督学。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不规定课程和教材校长有权决定。

现代英国的学制由原来的双轨制演变成多轨制。

英国历来的教育法规都没有规定教育目的。事实上,学校教育不可能没有目的,只是目前的表现形式不同,有的是外显的,有的是内隐的,英国属于后一种。从英国教育的实际做法和效果中,从英国社会的教育舆论(电台广播、报刊教育论著)中,还能看出英国的教育目的。英国自然资源有限,殖民地越来越缩小,知识和技术是国家生存的重要条件。英国队社会等级抱贵族时代的尺幅,学问家、教授和教师等即使收入不高,但社会地位却高于富裕的工厂主和店主。因此,英国教育强调学业造诣、性格陶冶。由于英国式一个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盛行的地方,所以又强调个人的创造性、灵活性。可以说,英国的教育目的把传统的绅士风范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公民形象结合了起来。

浅析战后英国教育改革

浅析战后英国教育改革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普遍酝酿教育改革。英国为了复兴经济,培养人才,在世界性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教育改革。英国教育改革经历了由“教育机会平等”到“教育过程平等”再到“教育质量平等”的变革过程。英国教育改革给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英国教育改革素质教育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 1.战后的世界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民主力量战胜法西斯而胜利结束。”然而,在世界各国人民狂热庆祝胜利之时,人们却惊奇地发现,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① 首先,二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资本主义国家民主运动的高涨,各国人民要求政治民主化、教育民主化,要求各阶层的人民都有享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些都直接推动了教育改革。其次,在战争中因军事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以核子、电子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得学校教育的内容远远落后于现状”。②再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教育来说是一场灾难深重的浩劫”。 ③学校被征用、关闭、损坏和摧毁,教育设施和资料遭到毁坏,教育制度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以上的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到了教育。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在二战后相继进行了教育改革,从而形成了世界性教育改革浪潮,对英国教育也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2.战后英国社会的变化。两次世界性的大战结束了大英帝国曾有过的辉煌历史,尤其是战争惊人的消耗大伤英国经济的元气。对此,在二战后,英国政府就开始致力于发展更大程度上财富均分的社会政策以及国家对主要经济动脉(如钢铁、铁路与采矿业)进行控制的经济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民主与公正,社会经济出现了较长时期的低速稳定增长。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关未来教育制度的讨论,在各政党之间也开始展开。在英国,教育一向由私人负责,政府不插手教育事业。在很长时间里,学校主要是由教会开办的,不同教派都有自己的学校,为本教派子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英国的教育体系

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实行5~16岁的义务教育,威尔士实行4~16岁的义务教育。虽然都是要实行义务教育,但是,英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的教育体制与苏格兰的教育体制是不一样的。 2.小学教育(Preparatory/Primary education) 与中国一样,英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小学学制为6年,但是儿童5岁(威尔士儿童4岁)就上学,在7岁时要参加关键阶段1(Key Stage 1)考试,11岁时参加关键阶段2(Key Stage 2)考试并完成小学教育。苏格兰小学学制为7年,12岁小学毕业。 很多海外(包括我国)学生在7岁时才接受小学教育,可以进入英国私立学校学习,通常是寄宿学校,这样的话,学生将在13岁小学毕业,以后各阶段教育完成年龄都要顺延两年。 3.中学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 英国中学教育持续7年,分为两个阶段,16岁前阶段和16岁后阶段。16岁是指英国学生的教育年龄。 这个阶段的教育也可称为普通教育,普通教育是相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的。把英国学生16岁以后阶段的2年A level教育称为大学的预科教育是不妥的,其实,英国的2年A level教育毕业水平是高于中国的3年高中教育毕业水平的,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大学的学制是三年的原因了。 英国学生在14岁之前要学习科目众多的中学教育课程,并在14岁时参加关键阶段3(Key Stage 3)的考试。学生从14岁开始,除了学习英语、数学以及科学类等核心课程以外,还需要学习四到五门选修课程,两年后,也就是16岁时,参加关键阶段4(Key Stage 4)的考试,这就是中级普通教育证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考试,或者参加国际中级普通教育证书(IGCSE:International GCSE)考试,或者参加普通苏格兰教育证书(SCE Standard Grade:Scottish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考试。 在16岁完成了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后,可以继续学习也可以选择工作。当然,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学习,学习有两个方向:学术方向以及职业方向。如果想将来攻读学位课程,也就是想进行学术方向的学习,通常还要学习两年,最后参加高级普通教育证书(GCE A level)考试或者国际中学文凭(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考试,在18岁时完成中学教育。在苏格兰,16岁学生只需要学习一年高等苏格兰教育证书(SCE H-grade:Scottish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Higher Grade)课程并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可被苏格兰大学录取,如果成绩不太理想或者想去苏格兰以外的大学上学,可以再学习一年,提高原来课程的成绩或者参加高级高等苏格兰教育证书(SCE Advanced Higher Grade)考试。

国内外生死教育的现状和未来

国内外生死教育的现状和未来 生与死历来都是人们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生命的本质原来就蕴涵着死亡,有生必有死,无人可以幸免,这是生命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正是因为这样死亡的问题是与整个生命及生活息息相关的,而生死教育也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内容。 然而由于国内外文化的不同与生死观的差异,生死教育的现状在国内外有极大的差异。 1.国外生死教育的现状 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徒由耶稣之死来升发对“天堂”,永生的信念,它们认为死亡就是皈依天父。因此国外的思想家们一直以来就不乏对生与死的思考。而生死教育(国外称为死亡教育)正式兴起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只用了10年时间美国开展死亡教育的学校、医院、社会服务机构就已经超过2000家。之后许多国家相继效仿,推行以生死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实践,一直发展至今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目前有不少国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生死教育形式。 美国:树立正确生死观念 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死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名为谈“死”,实则是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为推广生命教育,美国成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并出版了《生死学》等许多科普书籍和杂志。 澳大利亚: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该国的生命教育中心和学校注重建立健全的共生伙伴关系,以及家校双方的互动沟通,同时借助流动教室的教学人员、多媒体科技和交互的教学协助,传达生命教育的意义。 日本:余裕教育

在日本,“余裕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余裕教育”倡导“热爱生命、选择坚强”,是针对日本青少年的脆弱心理和青少年自杀事件而提出的,目的是让青少年通过“余裕教育”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和重要,使他们能面对并很好地承受挫折,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余裕教育”者认为,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热爱其他生命。为此,日本的学生经常被鼓励到牧场体验生活。 新西兰:将生命教育精神传送至每所中小学 新西兰的生命教育始于1988年,源自澳洲生命教育的哲学理念,其目标是将生命教育精神传送至每所中小学。新西兰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原则是建立学生自我尊重,教导学生拒绝的技巧和认识健康生活的好处。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就学阶段,能认识人类身体的功能,学会与人交往与排泄不良情绪的技巧。2.国内生死教育的现状 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宗教信仰迥然不同,中国人面对死亡的态度比外国的人们消极得多。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沉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例如有些建筑物没有四楼存在,有些酒店没有带四的房间号码……这一切都是因为“四”与“死”同音。而且一般人忌讳使用死亡一词,而用“他走了”、“他往生了”、“他去苏州卖鸭蛋了”等代替死亡的用词。 正是因为对死亡采取这种态度,正是因为这种对死亡的讳莫如深,使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而生死教育的开展在国内也难以进行。 台湾和香港是近代我国与国外接触比较频繁的地区之一,再加上人们文化水平较高,是我国较早开始生死教育的地区。在20世纪末,中国台湾地区的教育界就将死亡教育引入教育体系,称之为“生命教育”,在学校广泛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并把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目前,中国台湾地区小学没有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但是都有“生命教育”的内容,内容包括两方面:“生命的旋律”和“温馨你我他”。而中学普遍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并且还编有正规的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21世纪初,香港也开始重视生命教

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英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在封建社会里,英国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受教育的只限于封建统治阶级,而且完全是家庭教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发生革命后,随着大机器生产的产生与发展,英国的早期教育也应运而生。1800年,英国出现了私立儿童保育机构,由年长的妇女担任教师,称为“保姆”,它是英国早期教育的雏形。 19世纪初期,英国才有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发起人是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1771---1858年),他于1816年在新拉纳克正式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专为工人阶级子女(1—6岁的儿童)提供教育,以培养善良的性格。学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儿童的许多时间都是在户外度过的。欧文认为培养儿童为社会服务的精神非常重要。在幼儿学校中教师和儿童经常进行关于自然、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谈话。欧文反对在幼儿学校里用当时的教科书来教儿童,因为这些教科书里充满了宗教思想,对儿童是没有益处的。幼儿学校的教师由工厂里年轻的工人担任,欧文认为虽然他们没有教育学的素养,但都能关心和爱护儿童。1818年,欧文亲自去瑞士,参观了裴斯泰洛齐和费伦伯格的教育实践。回来之后,他便提倡“新法”,在校内装备玩具、图画、模型、地图和安全卫生的动植物等设施,并注重体育活动。1818年,兰斯登侯爵及布鲁姆勋爵等英国上流社会人士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开办了第二所幼儿学校,并邀请欧文幼儿学校教师布坎南担任校长。1820年,怀尔德斯平夫妇又在斯平脱场开办了第三所幼儿学校。后来幼儿学校被纳入英国学制系统之内。1824年,英国“幼儿教育协会”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幼儿学校的发展。 产业革命前,英国政府对幼儿教育不管不问,认为幼儿教育是一种纯慈善事业。所以,英国的学前教育在起步阶段发展并不快。英国自1833年开始实行从国库拨款的教育补助政策。1840年后,幼儿学校开始从这项政策受益。但同时,英国政府对幼儿学校的设施、设备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加强了控制。 19世纪50年代,福禄贝尔幼儿园开始在英国发芽、生根。60年代后,英国的福禄贝尔幼儿园因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一度受阻。70年代后方踏上坦途,此外,自引进福禄贝尔幼儿园后,英国的幼儿教育出现两种制度并存局面:一种是幼儿学校及收容幼儿的小学,仍以贫民和工人的子女为对象;另一种则是幼儿园,以中上层阶级的子女为对象。但在19世纪,英国也出现了少量招收工人子女的慈善性质的免费幼儿园。第一所免费幼儿园由马瑟爵士(Sir William Mather)于1873年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开办。同时,英国传统的幼儿学校也逐渐受到福禄贝尔运动的影响。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由学区设置办学委员会,就地筹款,举办学校,补充私立学校之不足。从此,英国有了与私立学校并驾齐驱的地方公立学校。80年代又颁布并落实了义务教育的规定,确定了儿童从5岁开始进行初等义务教育的规定,英国的幼儿学校被纳入这一系统。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蒙台梭利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对英国的学前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的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都受其影响很大。1907年,蒙台梭利的“幼儿之家”在罗马成立后,英国也办起了一些蒙台梭利式的“幼儿之家”和幼儿师范学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以保育学校(nursery school)的创立、发展和幼儿教育方法的改革为主要内容。幼儿园被纳入保育学校系统。英国

英国教育体系

英国教育体系 英国留学有很多优势。一.时间短:硕士一年,本科两到三年。二是水准高。三是可打工:法定每小时最低工资合计人民币70元以上。四是可移民:毕业后可无条件在英国工作生活两年,如果申请到正式的工资许可,则可移民。五是公费医疗:无需购买医疗保险,享受与英国公民同等的免费医疗待遇。近年来,到英国去的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增长是很快的,2005年英国大学正式注册的留学生人数是5万多人,现在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人。在留学人员的层次方面,差距也逐渐加大。在回国服务的意识方面,留学生有很强的回国就业和创业的意识。而且留学生的年龄是逐年降低的。英国的教育体系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义务教育,延续教育和高等教育。 一、义务教育 (Compulsory Education) 英国的学生从四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学校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家长必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小学教育一般持续到11岁,然后进入中学。一般来说,英国国立小学为5至11岁的儿童而设;在苏格兰及英格兰部分地方,小学学龄延至十二岁。小学通常分为幼儿及初级两部分。但有些地区由国立地方教育局所开办的学校则使用三级制:即初小、高小和中学。小学生八或九岁转读高小,并在12或13岁时读中学。大部分小学都是男女同校的。私立小学通常被称为预备学校,为7至13岁的学生作好准备,通过考试入读私立中学。虽然英国的私立小学(Prep school)大多接受海外学生,但来英国留小学的为数实在不多。 英国的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从中一到中五共五年的时间。英国中学的类型包括私立寄宿中学、私立走读中学、公立中学、公立延续教育学院。在十三岁到十六岁的时候,学生们进入独立学校,学生的任务基本上是准备GCSE的考试,GCSE是一个普通中学教育证书, 是完成中学教育最后两年(中四、中五)后取得的文凭。学生们可以选择最多至十个不同的科目。拿到了GCSE的证书后,学生就可以决定是要念高等学校还是为工作做准备。由于英国的公立中学不能招收16岁以下的学生,因此国际学生一般只能选择私立学校,其中以寄宿中学为佳。学习GCSE课程的中国留学生较少,只适合16岁以下的少年学生选读。 二、延续教育(Further Education) 继小学(Primary)中学(Secondary)教育之后的“第三级教 育”(Tertiary)。为进入高等教育或者就业打下基础。是中国的高中学生留学英国的关键阶段。分为两种体系:学业路线(Academic Route)和职业路线(Vocational Route)。学业路线着重于培养学术研究方面的人才,职业路线则培养在各种行业中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人才。

英国高等教育状况、发展趋势与借鉴

英国高等教育状况、发展趋势与借鉴 摘要:介绍英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与现状,大学的类型,发展阶段,发展趋势,涉及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教管理、质量监控机构与机制、科研与教学评估、教育拨款机制,学校收入与学生收费、海外招生、对非正规教育机构的清理整顿等方面,观察当前英国社会争论与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我国高教值得注意和思考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现状趋势管理 2004年暑期,我赴英国学习考察,对英国高等教育增进了了解,开阔了视野,现将英国高等教育的一些情况与个人的思考作一介绍: 一、英国高等教育基本情况与现状。 英国高等教育办学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国际声誉。目前,英国有100多所大学,在校大学生有200多万人,其中规模较大的(如伦敦大学)有10多万人,规模小的(如皇家学院)仅几百名学生,一般大学在校生规模为1.5万~2万人。英国大学均由国家设立,除了一所白金汉学院为私立大学外,其他均为公立大学。从目前英国社会的民意看,仍普遍希望国家保持公立学校的性质,延续教育、公共医疗服务等社会福利事业的传统。

目前英国高校的分布: 地区大学学院合计 英格兰 91 43 134 苏格兰 13 7 20 威尔士 9 4 13 北爱尔兰 2 2 4 英国(总计)115 56 171 英国高校大致可分为四种办学类型,即普通大学、专业学院、开放大学、私人大学。前三类高校的办学资金均由政府提供,后一类高校仅1所,其办学经费主要靠收取学费来支持。 从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时期看,可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1、典型的传统大学,如牛津、剑桥大学,这些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建于12世纪),声誉卓著,拥有高水平的教学与研究队伍,学生素质较高,办学质量可靠,办学经费充裕。为保证其办学质量,校方一直注意控制学校的办学规模,在教学与科研上实行富有盛名的导师制。过去,这些学校的

全脑教育现状和未来

全脑教育现状和未来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化的现在,民办教育也不例外。就拿深圳、东莞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来说,有些民校在争夺生源这一块,竞争已到白热化状态。公立学校在享受政府拨款的同时取消了学费,实行义务教学,这对民校来说,是种严峻的考验。本人认为民校要想走出一条发展壮大的道路,就要靠特色创新教育来吸引家长的眼球。于是各民校便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教育改革,比如:特色英语、双语教学、武术、舞蹈,还有琴、棋、书、画等特色性教育。但是上面提到的这些教育,不是一两家在做,而是成百上千所学校都在做,包括公立学校也参与进来。我个人认为这也就失去了部分特色创新教育的竞争力。 教育本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因为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天才。只要教育过程中符合心理学与脑科学理论,便可轻松将孩子们的那种天才能力挖掘出来,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就这么简单。如果教育过程中违背了心理学与脑科学理论,只会付出多而收功少。反观现今教育,大多数老师与家长都在做同一件事,残害幼苗!本来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天赋,我们没有好好的挖掘出来,以致于让孩子们沦为平凡的人,我们不是在残害是什么。这是校长、老师、家长的错吗,不是的;他们勤勤恳恳、日日夜夜在思索着怎样来教育好孩子们。那么问题在哪呢?问题在于现行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分两块,一是交给孩子什么?二是孩子拿什么来学?就像吃饭一样,让孩子吃什么?孩子用什么来吃?我们想要孩子多吃些食物,首先要把饭菜做得色、香、味俱全,但是如果孩子胃口不好,面对饭菜没有食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一味的把饭菜做香,而不管孩子有没有胃口吃,我们会觉得这种做法不科学、太固执,于是建议说,你应该给孩子开开胃,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教育亦是如此,教给孩子什么?现今的教材;孩子拿什么来学?用孩子的大脑来学。教育改革呼吁这么多年,改革的一直是教材,而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改革不容乐观。一个班上面的学生,总会出现学习好的与学习坏的,他们为何出现这样的差距?脑科学家用脑波仪通过测量,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时用的是右脑,而其他学生在学习时使用的是左脑。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他们学习起来很轻松很自信,并不见得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花费很多时间。而成绩差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在学习上用的时间要远远高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却那么的不公平。是不是付出多就能回报多呢,不是这样的。我前面说过,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这才是关键。比如两个人在同样距离的情况下,同时来北京,一个人坐飞机来的,很快就到了;另一个人步行来的,走来几天几夜才走到。于是这个人说,我千辛万苦,付出了很多体力,为什么还没有他来的快。这也是学生之间的真实写照,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自然被成为天才,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拥有很强的记忆力,他们能快速把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记下来并理解。很多人认为这类学生不可思议,认为这类学生的大脑,天生就和

英国教育体系的五大阶段

英国教育体系的五大阶段 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英国优越教育专家表示,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延续教育(Further Education)和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中英教育制度的差别使得两国的学生在年龄和学业程度上无法一一对应,因此中国的学生在考虑赴英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了解两种教育制度的区别,准确判定自己目前的受教育水平处于英国教育体系的哪一个位置。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课程和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 英国的教育体系 英国教育体系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3岁到5岁的幼儿园教育; 第二阶段是5-11岁的小学教育; 第三阶段是11岁-16岁的中学教育。5岁-16岁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必须入学,由国家负责必须的学费、书籍和必要的供应。16岁-18岁是中学高级班(或大学预备班),为中学至大学的过渡期; 第四阶段为大学教育。一般从18岁开始,读本科需要3年-4年(医科为5年),可取得学士学位。硕士通常为1年-2年,博士为3年-5年; 第五阶段为16岁以后的继续教育。包括青年和成人的职业教育(正规大学不算在内),方式有全日、半日和业余时间。学制的长短在各地、各部门、各专业均不相同; 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 英国的学生从四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学校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家长必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小学教育一般持续到11岁,然后进入中学。英国的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从中一(Form 1)到中五(Form 5)共五年的时间。 普通中学教育(GCSE) 普通中学证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指完成中学教育最后两年(中四、中五)后取得的文凭。学习GCSE课程的中国留学生较少,只适合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学生选读。 GCSE的评分方法 Grade A* 杰出(A good result of exceptional quality) Grade A 进入延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所需要的较佳成绩 (The higher grades needed for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Grade B Grade C Grade D 达到平均水平,是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成绩 (Regarded as average grades-a good base from which to grow) Grade E Grade F 成绩较低,总算有用。 (The lower, bu still useful, grades of achievement) Grade G Ungraded 没有评分(Unfortunately, no score) 以上就是英国优越教育专家对英国最新教育体系的相关介绍。

英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英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函授学习了《当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一门课程,老师布置了任选一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的启示作为作业来完成。一直向往的英国教育模式成为了我的研究对象。于是查找了相关的许多资料,发现英国的基础教育对我国的教育改革确实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课程改革是全社会参与的运动 1995年,英国开始实施《提高中小学水平计划》;1996年,英国政府发表了基础教育白皮书《学会竞争:14—19岁青少年的教育和培训》,要求所有的初中都能向学生提供“普通职业教育课程”五年级的第一级;1997年5月2日,英国政府开始了面向21世纪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经过两年的努力,1999年7月,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出台,从2000年9月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内容包括:开设12门核心课程;提出学校课程的价值和目的;构建了国家课程、宗教教育以及其他全国性的教育框架;实现四项课程目标;提出六项基本技能。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就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到2010年,将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教育系统认同度高,参与面广,改革步伐大。但在全社会还未形成支持课改、参与课改的氛围。特别是众多的家长和部分非教育系统的各级组织对这次课改的重要性知之甚少,不少人既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也没有参与的渠道。 二、课程改革中更关注教师的成长历程 (一)教师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英国主要存在两种教师教育模式:时间顺序模式和同时发生模式。时间顺序模式是学生入学后,先接受普通教育,获得某一特定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学位,在学习结束后或即将结束时,再接受职前专业训练,以保证他们能胜任教学,而这一阶段仍然要学习一些普通教育类课程。同时发生模式是学生一入学就把某一或多个学科的普通教育与以理论和实践为主导的专业教师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教学。 如果以英国提出的教师教育模式做比照,我国教师教育的传统模式应该是同时发生模式。在我国的传统模式中,在公共课课时不能减少的情况下,要突出师范生的职业特点,如增加普通话和“三笔字”技能课时,只好压缩专业课,加之教学实习又很短,造成培养的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我国应该在保持传统培养模式的前提下,探索使用时间顺序模式或对传统培养模式进行改造,形成一种综合性模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必须坚持以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和提高教学实习效果为重点。 (二)使见习期真正发挥作用 我国对新教师上岗有明确的规定,见习期一年。为保证教师质量,应对师范生进入实习期前进行二次选拔。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师范生供大于求,已经开始了二次选拔。但是对教师严重短缺的农村学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优秀师范生通过选拔留到了大城市,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财力有限,即使是二流、三流的师范生,农村学校也不敢要。针对新教师上岗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新教师上岗的统一标准和

英国教育体制-现状,学制,体制,特点

英国教育体制:现状,学制,体制,特点 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英国的教育是鼓励式教育,不断的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以各种方法激励学生越来越好地学习。 ——中国驻英国使馆前教育参赞王百哲 一、英国教育制度现状及其学制 英国的学校教育是从基督教传入英国(约公元6世纪)开始的。英国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封建王朝复辟以及工业革命等发展演变过程,老学校制度的保留、新学校制度的诞生,造成教育面貌具有保守与创新的折中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为恢复教育,继1943年英国政府发表《教育改革》白皮书之后,1944年教育大臣巴特勒在议会上提出了教育法案,被通过。《1944年教育法》又称《巴特勒教育法》,这个法案为英国战后的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嗣后,相继产生了近20个教育法,是对《1944年教育法》的修正或补充。 (一)英国教育在行政上长期存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争执,

现行行政体制是折中的产物 1.北爱尔兰的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起一直由北爱尔兰教育部全权掌管。 2.苏格兰则是初等、中等和中学后教育由苏格兰教育署掌管,大学由中央领导管理。中央设“教育和科学部”,负责领导和管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还领导和管理不列颠的大学和民用科学事宜。 3.1970年后,威尔士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领导脱离中央,归威尔士国务大臣领导。 与“教育和科学部”差不多是平行的英国教育行政机构还有:陛下督学处,任务是了解教育情况并予以评价和指导;学校课程和考试委员会,任务是对各级教育的课程以及证书考试进行研究;大学拨款委员会,了解大学情况,对拨款提出建议,帮助制定大学发展规划。地方教育行政是设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也有督学。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不规定课程和教材,校长有决定权。 (二)现代英国的学制由原来的双轨制演变成多轨制 英国历来的教育法规都没有规定教育目的。事实上,学校教育不可能没有目的,只是目前的表现形式不同,有的是外显的,有的是内隐的,英国属于后一种。从英国教育的实际做法和效果中,从英国社会的教育舆论(电台广播、报刊教育论著)中,还是能看出英国的教育目的。英国自然资源有限,殖民地越来越缩小,知识和技术是国家生存的重要条件。英国的学问家、教授和教师等即使收入不高,但社

教育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是新生一代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 主要指对适龄儿童、少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 教育的起点自然是人类社会的产生。 一、互联网教育兴起 千年来 , 教育作为选拔人才的稀缺资源不为大多数人所拥有; 千年后 ,MOOC 开始提供线上免费名校公开课 , 互联网改造传统教育行业序幕拉开 : 1)90 年代末因互联网诞生远程学历教育 : 网络学院 , 开始起步 ; 2)20 世纪初随着传统线下培训机构转战线上, 在线教育逐步进入公众视野; 3)21 世纪 10 年代 , 互联网基本普及 ,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改 造传统行业的序幕也渐渐拉开。 从启蒙教育到定制养成的中国教育金矿。活到老 , 学到老 , 中国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 一生。从天真儿童、懵懂少年 , 到而立青年、知天命的中年 , 我们的教育从 1)学前启蒙教育 ; 被动接受 2)K12 教育 ; 主动选择 3) 高等与职业教育 ; 演化到 4) 定制养成的公益旅行、冥想灵修等。这一过程伴随个人认知能力演进与教育细分需求演进 而展开。 在线教育需求的爆点正在临近 , 主要受益于网络基础的优化、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 , 以及政策、行业等因素驱动。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比 PC的普及更能带动互联网教育的应用 , 它将碎片化时间带入移动化学习的潜在市场。目前互联网教育产业规模约为 900 亿元左右 , 按此计算对整个教育产业渗透率约为 2.7%。 需求类型比较 : 体制内是主战场。教育产业可以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类市 场, 两部分相加总的市场空间达到 3.3 万 ; 其中体制内 K12+高等教育体量约占教育产业总 额的 84%。 需求的相对刚性决定应试教育是份额最大的一块市场。未来 3-5 年的时间段 , 考试仍 然将继续担当教育市场需求出口的主角 , 从而驱动应试教育市场容 量 :1)K12 、高等教育的教学能力不足 , 教学资源失衡、优质教学资源稀缺 , 导致考试仍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教学的主要筛选手段。 2) 职业招聘领域的能力识别机制相对欠缺 , 考试证书是为数不多的能力的显示信号。

英国教育体系的五个阶段

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英国优越教育专家表示,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延续教育(Further Education)和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中英教育制度的差别使得两国的学生在年龄和学业程度上无法一一对应,因此中国的学生在考虑赴英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了解两种教育制度的区别,准确判定自己目前的受教育水平处于英国教育体系的哪一个位置。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课程和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 英国的教育体系 英国教育体系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3岁到5岁的幼儿园教育; 第二阶段是5-11岁的小学教育; 第三阶段是11岁-16岁的中学教育。5岁-16岁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必须入学,由国家负责必须的学费、书籍和必要的供应。16岁-18岁是中学高级班(或大学预备班),为中学至大学的过渡期; 第四阶段为大学教育。一般从18岁开始,读本科需要3年-4年(医科为5年),可取得学士学位。硕士通常为1年-2年,博士为3年-5年; 第五阶段为16岁以后的继续教育。包括青年和成人的职业教育(正规大学不算在内),方式有全日、半日和业余时间。学制的长短在各地、各部门、各专业均不相同; 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 英国的学生从四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享受全免费的国家福利,学校甚至还提供免费的午餐,所有的家长必须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小学教育一般持续到11岁,然后进入中学。英国的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从中一(Form 1)到中五(Form 5)共五年的时间。 普通中学教育(GCSE) 普通中学证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指完成中学教育最后两年(中四、中五)后取得的文凭。学习GCSE课程的中国留学生较少,只适合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学生选读。 GCSE的评分方法 Grade A* 杰出(A good result of exceptional quality)

从英国教育管理体制看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从英国教育管理体制看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侯耀先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陕西宝鸡 721007) 摘 要:在众多的国家中,英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极具代表性、独特性、合理性和可借鉴性。研究英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对于我们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健全教育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依法治教;完善校长负责制,建立科学民主的领导体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教育管理体制;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7516(2002)03 0085 02 在众多的国家中,英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极具代表性。它既保留了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又具备现代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不论在管理的机构、人员,还是在管理的方式、手段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合理性和可借鉴性。研究英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对于改革我国旧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新的教育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概括起来说,英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对我们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启发。 一、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切实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考察和比较,我们明显地感觉到,英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从行政建制到学校内部的机构设置都比我国的精简。就教育行政管理而言,英国的教育行政机构在垂直层次上仅分为中央和市(郡)两级,机构少而精。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为联邦教育部,直接受教育大臣领导,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则为市(郡)教育局,接受教育部和市(郡)行政部门的领导,管理下属教育部门的事宜。而我国教育行政机构的垂直层次分中央教育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或教委)、地市教育局、县教育局、乡镇教育组五级,而且每一级都有庞大的机构编制和众多的管理人员。就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而言,英国的中小学仅设校长、副校长、接待室等少数的专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中学通常设校长1名,副校长1~2名;小学设校长1名,副校长或校长助理1名,而且校长、副校长均为教师身份,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学校中没有类似于教导处、总务处等的中层管理机构,仅设1名高级教师和教育活动协调人协助校长管理日常教学工作和其它事务。高级教师和教育活动协调人也都不属于专职管理人员,而是由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兼任。教研组和年级组是学校的基层教学管理组织,由校长直接领导。教研组由任课教师组成,主要承担各门课程的讲授和研究任务。年级组由辅导教师(班主任)组成,主要承担对儿童的教育、管理和个别辅导。在英国中小学中,专司管理工作的是 接待室,其实际职能类似于我国的校长办公室。学校的来访接待、对外联络、文件收发、门卫安全、考勤登记、日常行政、财务管理以及后勤生活服务等,均由接待室负责处理。接待室根据学校规模设3~5名专职人员,而且不设主任,直接受校长领导。与英国相比,我国中小学的管理机构明显臃肿。除正、副校长,正、副书记之外,还设教导处、总务处以及共青团、少先队等庞大的中层管理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各司其职,相互独立,常常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高消耗的状况。形成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庞大的原因,固然与我国人口多、疆域广、学校规模大、教育管理对象复杂等客观因素有关,但其中也不乏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机构建制和用人制度上我们一直存在着 因人设事、 因神设庙的问题,这是导致机构恶性膨胀的重要原因。机构膨胀、冗员迭生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一是造成教育成本大,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下降,人头费大量消耗教育投资;二是造成人浮于事,内耗丛生;三是导致权力和责任不明,互相推诿,互相扯皮,见利就争,见事就避。 龙多不治水,谁都要管事,谁又都管不了事。这种 盲肠症状最终使管理在低效状态下运行。借鉴英国的经验,我国教育管理体 85 2002年第3期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收稿日期:2002 04 08 作者简介:侯耀先(1958-),男,陕西眉县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教育理论比较研究。

英国教育体制概况

英国教育体制概况 系别:物理与电信工程姓名:钟岳学号:2010110452 总概况 英国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尽量发展个人才能,并将这些才能加以培训,进而贡献社会。 英国的中小学教育属于强制性教育。英国中小学校一般分为国立(免费)和私立(收费)两种,无论国立或私立,均有不少高水准的学校。因此,学校之水平,不可仅凭国立私立一概而论。对于中学毕业后意愿继续求学的学生,可进入高等教育或延续教育,延续教育由延续教育学院提供,设有各种专业的技术文凭课程文凭,同时也提供高等文凭课程和少量的学位课程。 属于高等教育的院校包括大学、一些艺术及设计学院,提供高等文凭、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课程。英国的所有高等院校都是国立的。 英国有语言教学的传统,各国的英语学校多源于此。英国语言学校众多,并没有一定的标准规范。长期以来,英国语言教育相当繁荣,引人注目。 国立中小学 国立中小学的经费由政府拨给,提供免费教育。英国政府的视学官每四年审查所有国立中小学一次,确保学校能维持一定的水平。 小学在校学生年龄为5至11岁(1年级至6年级),中学为11至18岁(7年级至13年级)。学生在16岁时(即11年级末)会参加普通中学教育文凭考试(GCSE简称OLevel考试)。12年级至13年级(英文又称SixForm,中文也称中六)不是强制性教育,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的课程,13年级末学生会参加普通教育文凭中学高级程度及高级补充程度考试(GCEA/ASLevel简称A/ASLevel考试,AS课程相当于半个A课程)。合格的ALevel考试结果是大学入学的必备要求,不同的大学及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分数要求。 私立中小学 英国的私立中小学具有较高的平均水准,但不提供免费教育,经费来自学费和捐款。这些私立学校也需向政府注册,其学制与国立学校相似。英国有二千多所私立学校提供小学、预备中学、中学及SixForm课程(即ALevel课程,也就是12和13年级的课程),大部分私立学校提供住宿。 英国私立学校的收费根据地域、学校类别及名声而不同,英国学校一年有三个学期。 英语语言学校 全英国语全言学校是经英国文化委员会认可的,这些被认可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有所保证。英国文化委员会与ARELS和BASELT两个机构一同对英国的英语语言学校进行定期的检查以保证其符合一定的标准,检查内容包括教学质量、班级人数、教材、管理和学生利益等等。 各英语语言学校为不同英语水平和不同年龄的人士提供多种长期或短期的英语课程,其中有为培训基础听说写能力的课程,有为专门准备某些考试的课程,也有为训练专业英语的课程。如你准备进入商学院或某工程专业学习,有关课程将会特别注重那个专业方向的英语培训。几乎所有学校都会安排住宿,许多学校还给学生安排各类社会活动以帮助学生了解英

全脑教育与魏书生教育革新的研究

《全脑教育与魏书生教育革新的研究》子课题《利用“长跑日记”对小学生进行全人教育的研究》 结题报告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小学 2010.12 《全脑教育与魏书生教育革新的研究》子课题《利用“长跑日记”对小学生进行全人教育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小学地处临河区北部,学生大多来源于第三产业家庭和农村家庭,这些孩子缺少家长对其思想状况的关注,普遍存在着“一俊遮百丑”的现象,学生心理发展误区而未得到重视予以矫正,为他们的成长留下了隐患和遗憾。过去学校的德育较多地停留在“管”,“压”“堵”等层面,较多地是采取“禁止什么”、“不许什么”来进行管理,这样较多地压抑了学生个性;老师、家长仍认为学生还是孩子,不懂事,因此批评多于表扬,简单多于细心;常常将学生行为过分夸大,学生犯一点错误就大加责罚……因此造成学生较为普遍甚而严重的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对批评司空见惯,对校纪校规置若罔闻,对处分满不在乎,有的甚至觉得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奈何不得他,学校德育也自然陷入了“戴着镣铐跳舞”的尴尬之境。教育工作中,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无效教育”,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服教育,结果学生非但不接受,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教育结果成了“零效应”甚至“负效应”。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用简单强制的方法干预学生,不允许这样,不允许那样,凡事把学生禁锢在一个固有模式里,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我不主张采取压服的方法,使学生变成顺从、守教条的人。而是像大禹治水那样靠疏导的方法让学生能独立的、批判的思考问题,正确的运用自己的情感品质,来获得教育的实效。因此,我们觉得凡是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学习、智力上主动的精神方法才是实施教育最好的方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急待解决的课题。针对以上德育工作存在的困惑,我校2008年11月开始实验《利用“长跑日记”对小学生进行“全人”教育的实验研究》,尝试“每日十律自我教育长跑日记”,具体做法如下: 二、理论依据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全脑教育与魏书生教育革新”课题,是中国教育学会2006年4月24日正式批准的“十一五”规划课题。 全脑教育与魏书生教育革新是以基础教育的实验学校、实验地区或高等教育的实验学校(专业)为单位,以脑科学发展教育科学,实施全人教育,在全人教育中开发全脑功能,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发展全脑,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发展观为依据,基本点是教书育人,即用科学与民主的思想和方法教书育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全脑教育理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大综合,是现代科学理论大融合的结晶,其成果就是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形成全脑教育、全人教育理念,这是21世纪全世界“脑的世纪”的教育,是地球村的教育模式,顺乎这一

美国.英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美国.英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作者:聂鸿英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2019年03期 一、美国、英国基础教育改革情况 (一)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情况 1.突显个性化教育 由于美国的传统文化,使国民形成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及各种各样 的生存与发展思想,促进美国儿童个性化教育基础的形成。个性化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 中心的教育思想,把学生自身的发展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在教育目标上强调以自我为核心,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个人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天性,让学生主动形成乐学、好 学的求知态度,以及各种社会活动与适应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 在学生的小学阶段,个性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表现力与主动性。在学生的中学 阶段,个性化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进行选择。 2.面向全体儿童,实现教育优异 1990年,美国制定了《国家教育目标》,确定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并推行 至全国。1994年,这些目标被美国国会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各联邦、州、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为把学生培养为有道德、有素质、有责任心的公民而不懈努力,让学生们迎接 新世纪的挑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与能力欠佳的弱势群体,体现 教育的民主性原则,而1998年的构建学习社会报告则指出其获得成功并解决其遗留问题。 二是着重体现教育优异性原则,努力提高各州与地方学校教学质量与成绩的标准,积极应对新世纪的挑战。1998年的全国儿童教育法案即反映了这一要求,提出应开办特许学校、专门学校。 开办“特许学校”。特许学校有四类:新建立的学校、改建原公立学校、特教 学校和教育改革基地。其具体做法是:地方政府与学校自愿签订合同,按合同办事履行其 中的义务并承担责任。特许学校必须按合同履行地方政府提出的卫生、安全的条款条例, 并不再受其他条例约束,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立校长、教师等职务,并按照实际来制定 课程,选择最佳教育方式,具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学校还可以向社会筹集捐款,并允许 社会精英人士共同参与管理学校。因此,由学校职工与学生家长共同组成的管理机构是 “学政委员会”,其职责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参与校长、教师以及资金与课程设置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