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9年纪上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9年纪上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9年纪上册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九年级上册主要事件梳理

中国历史: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振兴中华的意思)此后,各地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革命一词源于邹容的《革命军》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选为总理。中国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后在《民报》中,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思想”在国民党一大中变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思想。

同盟会边宣传革命的理论与主张,边发动武装起义。

主要的起义有:1911.4黄花岗起义,1911.10.10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1911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20世纪初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阀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这是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尝试,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政府还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共和政体是仿效美、法等国,所有辛亥革命是制度的变革。

1912年2.12,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清灭。

1912.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他将临时政府迁到北京,强迫过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中国开始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为1912——1927共计15年)1927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1915年袁世凯称帝。随后爆发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不久死去,中国开始进入军阀混战割据的时期。

由于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

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大钊(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起组织),胡适(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批判旧道德,旧礼制)等人。1916年袁世凯死,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府。新文化运动人士开始学俄,宣传马克思主义。

由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国家主导的一次分赃会议)1919年5.4,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各校学生在得知巴黎外交失败后,纷纷走上街头,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次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920年陈独秀,李大钊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人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中共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第一次提出翻地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创办了黄埔军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北伐战争)。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死。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

1926年北伐从广州开始。短短十几个月内,北伐军将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打击了国内军阀和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收回汉口,九江等英租界。1927年4.12蒋介石等人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革命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不久,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取代武汉的汪精卫政府。并继续北伐,不久,张学良东北易帜,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组建了自己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由此而来。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1927年9月,秋收起义爆发,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界发动,由于城市中敌人力量过强,毛泽东放弃攻打城市,转而向农村进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28年12月,东北张学良通电赞成共和,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江西瑞金。共产党在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红军和根据地得到飞速发展。

1930到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5次围剿。(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1931年9.18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悍然发动。由于蒋介石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沈阳沦陷,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1932年1.28,日军进攻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

1934年11月湘江战役打响,红军人数从8万锐减到3万,是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扣押前来督剿的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此后,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之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至少有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士兵被杀害。

1945年4月底至6月初,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会议指出当下任务是反对蒋介石一党专政,争取组建联合政府这一光明的前途。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45年8月至10月,重庆谈判,国共签订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毛泽东等人一身系天下之安危前往重庆,赢得了民心,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内战全面爆发。到1947年2月,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国名党改为重点进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三大战役爆发: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会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革命胜利后的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的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会议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

1949年4月,国共和谈在北平召开,国民政府代表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和谈破裂。1949年4月21日至23日,渡江战役爆发,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其残余势力退守台湾。(造成了今天的台湾问题。)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拉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下午,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真正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世界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1914年到1918年(持续时间长)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的不平衡。

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核心是德国)和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核心是英国)

战争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性质:一战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

结束:1918年,一战以奥匈帝国的瓦解和德国的投降而宣告结束。

后果:这次大战以欧洲为主战场,波及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范围广,故城世界大战)战争规模空前,牵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规模大)共有3000多万人伤亡(伤亡重),经济损失达到3000多亿美元(损失大)。战争双方竞相使用大炮,飞艇,坦克,飞机等新式武器(武器新),德军还首次使用了毒气弹,造成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说明一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人类的浩劫。

启示我们要珍爱和平;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将科技用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类生活,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是应用于战争。

一战中的中国: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在一战中派出二十多万华工充当劳工。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提出了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结果遭到列强拒绝。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国内爆发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中国代表团作出了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的决定。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说明其惨烈,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

知识梳理:

1.1840年,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840——1901,中国的屈辱史。

3.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

4.1921年到1949年,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22年,建立了新中国。

5.清政府下台后中国经历了中华民国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统治时期。

重点知识归纳: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1)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3)新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

(4)新的革命纲领:对内打到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5)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2.党的历史上的转折:

①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转折。

3.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转折: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

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3.中日间50年惨痛不幸的历史时期是指哪一历史时期?

1895年甲午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4.列举日本否认侵略战争的性质和罪行的做法。

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右翼分子迫害参战反省老兵等

5.面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日军侵华史实的做法,中学生该怎么办?

揭露日军罪行;批驳他们歪曲历史的荒谬言论;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学习;要勇于承担当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

6.展望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句话: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7.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启示: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应求同存异,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六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慈.(cí)爱毕竟.(jìng)一行.(háng) 停泊.(bó)鸣蝉.(chán)指南针.(zhēn) 垂.(chuí)下忠.(zhōng)实帮.助(bāng) 稠.(chóu)密一盏.(zhǎn)宇宙.(zhòu) 稍.(shāo)微浴.(yù)室倒.(dào)退 二、易写错的字 岭:右边是“令”,不是“今”。 荷:注意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垂:一共有四个横,不要漏掉一横。 导:注意上面是“巳”,不要写成“已”。 三、会写词语 湖水莲花荷叶绝对山岭雷雨乌云乌黑压下雷声垂下闪电窗户房子迎接扑上去天然帮助指点北极星 杯子特别积雪生活宇宙失去 地板容易浴室 四、多音字 xíng(步行)bó(漂泊) 行泊 háng(银行)pō(湖泊)

dōu(都是)yāo(要求) 都要 dū(首都)yào(需要) dǎo(跌倒)jiào(睡觉) 倒觉 dào(倒水)jué(觉得) 五、形近字 乌(乌黑)户(户外)压(压力) 鸟(小鸟)尸(尸体)庄(村庄) 导(引导)永(永远)乱(打乱) 异(异同)水(浇水)刮(刮风)六、近义词 望—看鸣—叫渐渐—慢慢清新—清爽忽然—突然慌张—惊慌天然—自然 分辨—辨别舒服—舒适必须—务必 一动不动—纹丝不动 七、反义词 前—后遥—近渐渐—飞快打开—关上 清新—污浊慌张—镇定解冻—冰封 稠—稀有趣—乏味特别—普通 八、词语搭配 1. 量词搭配:

一(阵)大风一(只)蜘蛛 一(条)彩虹一(盏)指路灯 一(个)安稳觉一(件)事 2. 形容词搭配: (满天)的乌云(清新)的空气 (天然)的指南针(忠实)的向导 九、词语归类 描写太空的词语: 浩瀚无际群星闪烁神秘莫测 广袤无垠苍穹无边 十、句子积累 1. 古诗名句: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拟人句:蜘蛛又坐在网上。 3. 比喻句、拟人句: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 方向。 4.“把”字句: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悯农(其一)》《古诗二首》。 2.《雷雨》中第2-5 自然段常以填空题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 查。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介绍的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常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知识点整理

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课文内容:《小草和大树》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当她满怀希望得到大诗人指点时,却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从羞惭与痛苦中昂起头来,与两个妹妹一起发奋努力,改变方向,继续写作,三姐妹终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这个故事折射出夏洛蒂·勃朗特和两个妹妹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易考点:(1(2)课文为何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夏洛蒂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的抗争精神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让我们感受并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小草”和“大树”加双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具有特殊含义。(“小草”指没有成功时默默无闻的夏洛蒂三姐妹;“大树”指取得辉煌成就的夏洛蒂三姐妹) (3)课后第3题句子的含义:(1)作者将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仙人掌花”,(5节,节省;缩,减少。指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指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好,喜欢。事事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努力,喜欢胜利、成功。 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颖,尖端。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无几: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6 课文内容: (1)《轮椅上的霍金》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人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赞扬了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抒发了由衷的敬仰之情。 (2)说说霍金的非凡之处,即课后第4题。从以下方面来组织语言回答: ①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②取得的成就(三点)。③忘我工作的事例。④回答记者提问的事例。 (2(3)年轻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可霍金却觉得自己依然拥有

初中教材知识点梳理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备注:红色字体重点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一)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为了明确表达意义,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这里 的“+”通常省略; 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符号“-”。(重点看教材例子) (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1.2.1 有理数 (一)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二)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 1.2.2 数轴 (一)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二)画数轴的步骤:(1)画直线;(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3)确定正方 向,并用箭头表示(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三)一般的,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 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1.2.3 相反数 (一)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一般地a 和-a 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二) 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1.2.4 绝对值 (一)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远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 ?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

(二)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 1.; 2.; 3.。 4.有理数大小比较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 2. (三)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一)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二)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三)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 (四)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五)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 2.; 3.。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知识点

九年级 全一册知识点 目标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中,认清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 1-3 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两极与冷战” 1、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年2月4日;参加国和领导人: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次会议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会议讨论了关于击败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等问题。并决定德国的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50%归苏联。 2、阅读:P6页图1-2 ①上图是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由此看出:东西方对峙格局(两极格局)形成 ②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美苏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③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两极对立格局的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 ④掌握两大阵营的国家: 北约:1949年,以美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华约: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 没有参加两个组织的国家有:芬兰、瑞典、爱尔兰、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 3、冷战: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如政治干涉、经济援助、文化渗透等等 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铁幕演说与杜鲁门主义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四十年) 表现:①成立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②柏林墙修建(东、西德问题由来)、③军备竞赛、④古巴导弹危机、⑤爆发局部战争(侵越战争、朝鲜战争) 、 ⑥政治宣传、⑦停止各种形式的交流(如互不参加对方国家的举行的奥运会)等 4、冷战时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有: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武; ②美苏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威慑;③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 1、二战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包括有: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各国对现代化的追求(其中经济现代化

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下图一:“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下图二:“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点c是垂足。” 注意:平行和垂直说的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因此说平行线和垂线时,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垂线,谁是谁的平行线。 3、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平行和相交。即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不相交就平行。 4、画垂线的方法 (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最后标上直角符号。如图三。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外的一点,然后用笔沿着这条边画直线,最后标上直角符号。如图四。 5、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6、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7、画平行线的方法: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a b 图一 a b c 图二 图三图四

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画平行线的过程如下图 8、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9、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但是过一点却只能画一条。 10、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1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其特点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邻角之和为180度、对角线互相平分。 1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其特点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叫上底、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上下底之间画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它有无数条。 1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的特性。可以据此制作自动伸缩门。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我们学过的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是对称图形。 19、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梯形 正方形

2020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1-3单元知识点总结

2020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先根据平面图找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非0的整数。(不包括小数、分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2х6=12,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只能说2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不能说2是因数,12是倍数。 找因数的方法:24的因数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60以内7的倍数有()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是任何整数(0除外)的因数。也是任何整数(0除外)的最小因数。一个数的因数至少有1个,这个数是1。除1以外的任何整数至少有两个因数(0除外)。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 =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 =这个数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最大的三位数是99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5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除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除2以外任意两个质数的和都是偶数。 质数×质数=合数合数×合数=合数质数×合数=合数4、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如24=2×2×2×3 ,2和3 叫做24的质因数。 5、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4、小正方体拼大正方体的规律:由于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相等,所以要用小的正方体拼出大的正方体每条棱上摆放的小正方的个数应该是相等的,因此要拼出最小的正方体至少需要2×2×2=23=8个(也就是说每条棱上放2个小正方体),接着再往大了拼正方体,就是每条棱上放3个小正方体即3×3×3=33=27个,依次类推接下来是4×4×4=43=64个;要用小的正方体拼出大的正方体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应该是一个数的立方。23=8 33=27 43=64 53=125 5、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下面面积=长×宽前面面积=长×高左面面积=宽×高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一、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内容 专题组织单元:八组。两次综合性学习:“语言的艺术”“走进信息世界”。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在每组课文之后设有“词语盘点”总计词语334个。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共计 181个;“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共计153个。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二)本册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部分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 2.阅读部分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一般为每分钟不 少于300字。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理解重点句子3.习作 明确提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习作不少于400字。 4.综合性学习 “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来说,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了解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 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 (三)高年级段的教学目标 项目具体目标 语文基汉语 拼音 常用汉字3000个 汉字2500个常用字。 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字,辨析形近字。

础知 识部分 书写规范,行款正确,有一定的速度。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辨别词语感情色彩。 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推想文章中语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背诵优秀诗文60篇。 积累常用成语。 阅读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并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了解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了解说明方法;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累计 145万字。 习作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能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 的意见;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资料;能够把搜集的资料进行简单整理,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四)五年级下册教材的习作训练 组别写作内容备注第一组给远方小学生写信应用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人是由古猿进化而 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2、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在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 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3、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 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4、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5、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巳掌 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6、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巳会人工取火。山顶洞 人的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上一样了。山顶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经过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小件器物。巳使用骨针。但山顶洞人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7、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8、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 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于是,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野生动物,以补充食品。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九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10、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 狩猎生活。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11、古代西亚,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描写特洛 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特洛伊人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12、炎帝的功绩有: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 器,开辟集市。黄帝的功绩有: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13、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起来, 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后来,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第1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古诗.(shī)村.(cūn)居化妆.(zhuāng) 喝醉.(zuì)丝.(sī)绦裁.(cái)剪 遮.(zhē)掩兴致.(zhì)茁.(zhuó)壮 花籽.(zǐ)绚.(xuàn)丽植.(zhí)树 二、易写错的字 绿: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 柳: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 格:右边是“各”,不是“名”。 局:下面不是“可”。 三、会写词语 古诗村居儿童碧绿化妆丝带剪刀冲出寻找姑娘吐丝柳枝荡秋千 鲜花桃花杏花邮递员先生原来 大叔邮局东西太太做客惊奇 去年美好一堆礼物邓小平植树 格外引人注目满意休息树苗 四、多音字 cháng(长处)sì(似乎)长似 zhǎng(长大)shì(似的)

chōng(冲锋枪) cáng(捉迷藏) 冲藏 chòng(冲着)zàng(藏族) zhòng(栽种)qí(奇怪) 种奇 zhǒng(种子)jī(奇数) 五、形近字 村(山村)妆(化妆)冲(冲动) 树(大数)壮(壮丽)种(种植) 桃(桃树)姑(姑娘)车(汽车) 跳(跳动)咕(咕咕)东(东西) 礼(有礼)植(植物)住(居住) 扎(挣扎)值(值日)注(注意)六、近义词 丝绦—丝带裁—剪奔—跑仔细—细心 寻找—寻觅懊丧—沮丧惊奇—诧异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格外—特别 兴致勃勃—兴味盎然 七、反义词 赶紧—迟缓懊丧—兴奋惊奇—平静 仔细—马虎害羞—大方探出—缩进 茁壮—瘦弱笔直—弯曲满意—不满

八、词语搭配 1. 动词搭配: (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 (寻找)春天 2. 形容词搭配: (害羞)的小姑娘(解冻)的小溪 (难忘)的日子(绿油油)的小柏树 (精心)地挑选(兴致勃勃)地挖着 九、词语归类 1. AABB 式的词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 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2. ABCC 式的词语:兴致勃勃人才济济仪表堂堂 十、句子积累 1. 设问句、比喻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疑问句、感叹句: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3. 比喻句: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 那里。 十一、考点提示 1. 背诵:《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2. 理解《村居》《咏柳》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 3.《找春天》最后一个自然段常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4.《开满鲜花的小路》第6-12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

七年级上册语文前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前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词语盘点” 1嗡朗润酝酿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 呼朋引伴花枝招展 2镶边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 3鸣蝉花苞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静谧 屋檐凄冷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干涩草垛绿茵茵咄咄逼人 第二单元“词语盘点” 5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 6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 7并蒂花梗匿笑沐浴祷告姊妹亭亭徘徊遮蔽心绪流转隐蔽菡萏攲斜 《咏雪》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与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落下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大体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而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起。”谢太傅大笑起来很高兴。这就是谢太傅大哥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便丢下(他)离开了。等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元方当年7岁,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来,已经走了。”友人生气地说:”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自己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过了正午还没来,就是没有诚信;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节。”友人惭愧极了,下车拉元方,元方跑进门去,看都不往回看一下(元芳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第三单元“词语盘点” 9逃窜寻觅跪下拗口确凿轻捷云霄倘若鉴赏啄食 和蔼恭敬质朴博学渊博倜傥淋漓盔甲绅士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10捡拾感慨搓捻绽开争执惭愧悔恨激荡奥秘拼凑企盼截然不同疲惫不 堪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 恍然大悟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11磨蹭抵达尴尬难堪俯视狼狈原谅枉然贪婪弹簧自卑畅销诅咒惨淡威风凛凛众目睽睽煞有介事废寝忘食饥肠辘辘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并时常温**,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过了?”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时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能顺从自己的意愿却不越过法度。”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32页) 考点29.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1978年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①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3.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①工作重心:经济建设 ②进入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③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 5.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什么?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作用? 它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8.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后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9.对外开放目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 作用:①加快了我国发展步伐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0.改革开放始于何时何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何在?(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1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13.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①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对外开放;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知识点背记题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五、六单元知识考点背、记题 中考考点之一:欧洲联盟(EU)旗帜: 1、当今世界形势具有哪两个突出特点? 答:经济全球化、国际局势多极化。 2、欧洲联盟成立于哪一年?其前身是什么? 答:1993年成立。前身是欧洲共同体。 3、欧洲联盟是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成员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答:欧洲联盟是世界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欧元。 4、欧洲联盟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或有什么作用?) 答:对欧盟本身来说:有利于欧洲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对世界来说: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 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考考点之二:联合国(UN)旗帜: 1、联合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成立于哪一年? 答: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产物。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成立。 2、当今世界上最具广泛性、权威性、最大的国际组织是什么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答:当今世界上最具广泛性、权威性、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现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哪几个常任理事国? 答: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俄罗斯(以前是苏联)。 4、联合国成立后,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解决地区冲突、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保护环境、促进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如何? 答: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为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考考点之三:世界贸易组织(WTO)旗帜: 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哪一年?它的前身是什么? 答: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初三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初三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国别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意大利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o芬奇意大利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英国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 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 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o伽马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 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 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规模目的性质影响 郑和船多 人多宣扬国威增强联系友好交往义举促动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 流

四年级数学下册前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下册前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 3、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进率: ①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④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4、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 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 1、改写方法: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如:3米2厘米=()米。相同的单位米,抄在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是3;改写不同:2厘米÷100=0.02米(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2、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质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卡)b5E2RGbCAP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下列表述,符合右图名画作者的是( ) 。 A.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蒙娜丽 B.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莎画像 C.他是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D.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2.今天,有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的最早出现与哪部历史文献有关?( )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汉谟拉比法典》 3.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 ” 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 。p1EanqFDPw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光荣革命 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工业革命 4. 解放“手”的最早发明是( )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飞梭 5.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 1804—1814 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 。DXDiTa9E3d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战争 6. “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 这是对哪种罪恶的揭露( ) 。RTCrpUDGiT A.封建制度 B.奴隶制度 C.资本主义 D.殖民扩张 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晤 8.假如你生活在 19 世纪初期的英国,你无法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 。 A.穿印度的棉衣 B.打电话聊天 C.吃美洲产的玉米 D.喝中国产的茶叶 9.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1-3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1-3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 1.文学常识 《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 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着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 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 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

教材知识点梳理解析

九年级化学目录及教材重难点梳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目录: 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1.3物质的提纯 1.4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2、浩瀚的大气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2.2神奇的氧气 2.3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 3、走进溶液的世界 3.1水 3.2溶液 3.3溶液的酸碱性 4、燃料及其燃烧 4.1燃烧与灭火 4.2碳 4.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4.4化学燃料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主要重难点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别,主要依据是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体现 出的性质:稳定性,能使指示剂变色,可燃性等。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4)化学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来研究新材料,如 光导纤维。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1)认识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2)了解一些常见的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操作要求:试管、酒精灯、广口瓶、细口瓶、 集气瓶、试管夹、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等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操作要求、同时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等实验室操作规则。 1.3物质的提纯 1)掌握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且会区分。 2)会物质提纯的方法——过滤、蒸发,掌握过滤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明白过滤 的原理,在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掌握蒸发的方法。 1.4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1)单质及化合物的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是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单质是 元素的游离态,化合物是元素的化合态。 2)21种常见元素的记忆,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为:O 、Si 、Al、Fe 、Ca 、Na,以及元 素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有些还可以表示单质的化学式(金属和稀有气体)。 3)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③表示该物质由何 种元素组成、④表示一个某某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第二章、浩瀚的大气主要重难点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9年纪上册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九年级上册主要事件梳理 中国历史: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振兴中华的意思)此后,各地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革命一词源于邹容的《革命军》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选为总理。中国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后在《民报》中,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思想”在国民党一大中变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思想。 同盟会边宣传革命的理论与主张,边发动武装起义。 主要的起义有:1911.4黄花岗起义,1911.10.10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1911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20世纪初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阀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这是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尝试,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政府还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共和政体是仿效美、法等国,所有辛亥革命是制度的变革。 1912年2.12,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清灭。 1912.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他将临时政府迁到北京,强迫过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中国开始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为1912——1927共计15年)1927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1915年袁世凯称帝。随后爆发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不久死去,中国开始进入军阀混战割据的时期。 由于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 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大钊(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起组织),胡适(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批判旧道德,旧礼制)等人。1916年袁世凯死,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府。新文化运动人士开始学俄,宣传马克思主义。 由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国家主导的一次分赃会议)1919年5.4,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各校学生在得知巴黎外交失败后,纷纷走上街头,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次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920年陈独秀,李大钊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人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中共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第一次提出翻地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创办了黄埔军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北伐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