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 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教案设计 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教案设计 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教案设计

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 全身教学法(TPR)介绍:

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缩写为 TPR),是加州心理学家 James J.Asher(詹姆士J.艾谢,1988)提出来的。全身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Asher援引父母教幼儿学习第一语言的例子来诠释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原理。他认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效果最佳。紧张、急躁的情绪对学习英语是不利的。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每个学生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自己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因和切实动机。进而,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外国人学汉语也一样,也要有放松的环境学习才有好的效果。那么这种放松,不紧张、急躁的环境从哪里来的呢?教室里都是一样的环境,怎么改变呢?这要看老师的灵动调整了。

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大小、学生年龄大小、学生汉语程度的高低和所教科目的特点,创造不同形式的系列指令,然后加以灵活运用。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首先发展学生的听力理解,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教师在发出指令、请学生执行指令的过程中,介绍新词汇;让学生用动作说明他们的理解程度;允许学生在预先作好准备的情况下开口发言。

总之,全身反应教学法的整个过程具体如下:(包括五个大步骤)

1)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学生边听边观察。

2)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然后请学生跟着做。

3)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请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

4)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要求学生复述指令,完成动作。

5)请一位学生说出指令,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执行指令。

一、教学对象

+ 越南初中二年级学生。

二、学生数量

+ 一个班20个人。

三、教学课时

+ 两节课(90分钟)

四、教学内容分析

+ 本课选自基础汉语40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册)第九课《我的一天》。

+ 重点句型:主语 + 动词 + 什么?(动词:吃、做、喝、打等)

+ 新单词有:复习、练习、跑步、打、篮球、游泳、看、电视、电影、听、音乐、聊天、睡觉、做、稀饭、吃、牛奶、鸡蛋、面包。

+ 新单词不是很多,主要围绕日常生活经常用的。本科想利用时钟,让学生来说自己一天在不同的时间的的活动,这些日常生活的一些单词,跟学生比较接近的,也比较容易说的,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也很有感兴趣。

五、学情分析

该节课,学生基本能运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或他人的一天内的活动。只要灵动替换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就可以完成一个最完整的句子。不难说又可以经常用来使用在日常生活当中。

六、教学目标

+ 能理解听懂会说时间词、新的单词:复习、练习、跑步、打、篮球、游泳、看、电视、电影、听、音乐、聊天、睡觉、做、稀饭、吃、牛奶、鸡蛋、面包。

+ 能理解听懂会说情境中的句型:- 我吃鸡蛋,你吃什么?

-晚上你做什么?

-中午我做练习,你做什么?

-你几点去跑步?

-我每天起床做什么?……

+ 能理解,看懂、听懂、会运用一些词组:做(做饭、做稀饭、做午饭、做晚饭、做练习、做作业…),打(打篮球),看(看电影、看报纸、看电视),听(听歌、听音乐),喝(喝水、喝牛奶、喝饮料)。

+ 能用单词和时间词描述自己在一天的活动。如,早上做什么,中午几点做什么,晚上吃完饭后做什么…

+ 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熟练运用功能句型和词组的能力,在情境中灵活运用交际用语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七、教具准备

+ 学生打开书(87页)看图,加上教师展示的PPT和图片,教师的指令动作,学生的手势动作。

八、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 进教室跟学生打个招呼后,老师就开始做出有声音“太阳升起→起来刷牙、洗脸→吃早上、喝牛奶→到教室”这样的动作。

- 然后问学生:

+ 你们知道刚才老师干什么吗?(可能全班同学都回答…)

+ (也许有的回答不完全对,那么老师重复做一次)然后再问:再说一遍老师是做什么呢?

+ 第三次,叫一个学生重复做一次,全班同学跟着他的动作说出他在做什么?

+ 老师解释刚才的整个动作的内容,然后介绍那是老师一天开始要做的事情。引入今天我们学的是《我的一天》。

(二)、解释生词

1)解释生词的顺序

- 让学生跟着老师先读一遍生词。

- 用图片、手势和声音解释新生词。

- 老师边用手势做动作,加上声音,边解释生词的意义。最后,给学生看图片,这样更明确(因为有些东西用手势和声音还是说不准的)。

- 老师把所有的生词讲完之后,再重复一遍做动作,就一个词一个词做,让学生跟着做,跟着说。

- 接着,老师只做动作不说话,让学生跟着边做边说出这个生词是什么意思?

- 接下来,老师指定学生自己做然后说出来是什么意思。

2)教师具体的动作

* 老师的每个手势动作都要学生跟着做。

- 早上: 老师在黑板上挂一个钟表,调到6点。手势画一个圆圆的表示太阳升山的动作。

- 起床:也是在同时间,用双手插插眼睛,然后把双手伸起来表示起床的动作。

- 刷牙:用手势做刷牙的动作。

- 早饭:把表调到7点,用手势做吃饭的动作,学生就知道这个时候吃饭就是吃饭了。

- 中午、下午、晚上等,和其他的一些动作,老师也是这样做让学生模仿着。

如:复习、作业、练习、跑步、打篮球、游泳、回家、吃晚饭、看电视、听音乐、聊天、睡觉等。

(三)、课文内容展示

1)分小组

- 把全班20个人分成5个小组。

- 按小组单位安排座位,坐对称的位置。

- 全班同学先跟着老师读课文。

- 听老师讲解课文里边的基本的句型。讲解一些语法重点如:

+ 我每天早上七点起床,七点半吃饭。

+ 上午八点三刻上课,十二点下课。十二点半吃饭。

→只要把时间名词后边加上一个动兵词组就可以造成一个句子。

2)小组活动

- 第一组:说早上的活动

- 第二组:上午的活动

- 第三组:中午的活动

- 第四组:下午的活动

- 第五组:晚上的活动

* 每小组都要练好自己负责的一段课文内容。组内的成员轮流一个表演动作另一个猜测是什么意思。

* 五个小组都完成这个任务之后,五个小组互相提问,比如;

+ 第一小组问第三小组:中午你干什么?

+ 第二小组可以问第四小组:下午你干什么?你几点复习?几点去跑步?几点去打篮球?游泳?

* 五个小组完成互相提问之后,老师教一个小组上讲台上,边指时钟边做手势表示自己的小组的一天所做的事让其他小组猜测是做什么的?然后让他们用整个句子说出来那个动作是几点做什么?这样也轮流至少三个小组上讲台表演。(可以利用老师的PPT和黑板上的一些图片)

(四)、句型模仿

- 请同学把书打开,翻到91页,“句型”部分。

- 学生先跟着老师读一遍书里面的句型例子。

- 老师再重复解释一下,这些句型的用法。

+ “我吃牛奶和鸡蛋,你吃什么?”和“我吃牛奶和鸡蛋,你呢?”。给学生复习一下“你呢?”的用法,在这里问“你吃什么?”和“你呢”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问你吃什么的意思。可以灵动运用到相同的句子里,如:“我在看电影,你看什么?”─“我在看电影,你呢?”,让学生主动灵用声词造句。

+ “晚上你做什么?”→前边的时间名词可以主动替换别的时间名词如:早上,下午,中午,明天,后天等。

- 接着,老师主动用时间词造句问全班的每一个学生:(叫学生的名字,给学生比较亲切、不陌生的感觉)

+ 小兰,你早上几点起来?起床后吃什么?

+ 黄莺,中午吃什么?

+ 忠诚,你几点上课?……

- 问完之后,老师就让学生互相提问,有老师来指定。运用刚学到的新生词来造句,问同学的一天要做什么?吃什么?玩什么?看什么?几点上课?下课?几点吃饭、复习等。(五)、课堂练习

- 请学生把书翻到93页,看第四作业部分,看表说话。

- 叫一个一个学生站起来,看表然后用手势做动作说自己的一天做什么让同学才出来,同学才出来之后该学生还要重复说一边自己刚才说的是做什么的,看同学猜的是否对了。

- 老师可以走到教室中间或后面给学生一个启示,如果需要。

(六)、安排作业

- 回家的作业:

+ 复习生词。

+ 完成(一),(二),(三),(五),(六)/92、93的作业部分。

- 写一篇文章:《我的一天》。利用学会的生词写一篇文章陈述自己的一天的活动。然后背下来,下次课上来给同学讲。

★★★

★★

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 一、简介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是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在开口之前培养听力理解能力, 言行协调一致,减少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压力。全身反应法他主要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的功能,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它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根据学语言本身的规律,从小孩学语言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要学习听的能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说的能力,再发展成读和写的能力。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就强调首先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大量听一段时间以后,听到一定的基础了,到小孩子愿意说了,就水到渠成地开始说了。这样学生说的不紧张,说的很自然,是要在熟了的基础上再来输出(production)。 二、产生背景 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Approach)是美国加州San Jose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移民的子女是早期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应用的主要对象,并在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理论基础 全身反应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心理学和语言学两大部分。

一、1、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全身反应法吸取了心理学中“记忆痕迹”理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记忆越经常和强烈,则联想和回忆越容易。回忆可以通过口头完成,也可以和肢体活动联系起来。结合痕迹活动, 例如伴随着肢体活动的动词练习,可以提高成功回忆的可能性。 2、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Asher认为成年人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和小孩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针对小孩的语言多是命令句,小孩一般先是用身体反应,而后再学会用语言进行反应。所以,成年人应该学习小孩习得母语的方式。 3、 Asher还吸取了人文主义心理学关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一种对学生的言语输出不做严格要求并带有游戏性质的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愉快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理想的语言教学应该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而且学生没有任何抵触心理,以便把所有的输入变成可接受的吸收,然后转化为输出。(二)语言理论 Asher 没有直接讨论反应法的语言理论基础,但从反应法的课堂练习的名称和安排方式来看,它是明显与结构主义语言观有关的。 1、动词(尤其是祈使句中的动词)是语言中的核心内容,语言 学习和语言使用都应围绕它展开。 2、Asher指出语言是由抽象词和具体词构成的,其中具体词 大多指的是具体动词和祈使句中的动词。另外,学生不需 要依赖抽象词就可以活动一张“详细认知地图”和“语言的

全身反应教学法

全身反应教学法 摘要:全身反应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James Asher提出的外语教学法,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James观察到移民儿童学会新的语言和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移民儿童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有一个阶段只听不说,时间长了以后很容易学会新的语言。他认为,学习外语也应模仿这个过程,即先理解后表达。《新标准英语》强调的是“先输入,后输出”的教学模式。我们教师要遵循先有一定量的输入才可输出的规律,以听的方式给儿童逐渐增加“输入”。TPR教学法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发指令,学生以身体动作对教师发出的指令作出反应,在大量理解性听的输入基础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进而培养读写技能。 关键词:全身反应教学法;先输入,后输出;听说先行,进而读写 一、全身反应法与低年段英语教学 全身反应教学法即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阿舍(James Asher)以发展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提出的外语教学法,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James Asher观察到移民儿童学会新的语言和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儿童学会说话之前已经会听懂大人的指令,移民

儿童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有一个阶段只听不说,时间长了以后 很容易学会新的语言。他认为,学习外语也应模仿这个过程,即先理解后表达。当听说获得的信息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儿童就能自然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新标准英语》强调的是“先输入,后输出”的教学模式。在小学低年段英语教学中,不直接学习语法或音标,而是将语法融于相关语境的语言活动中。我们教师要遵循先有一定量的输入才可输出的规律,以听的方式给儿童逐渐增加“输入”。TPR教学法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发指令,学生以身体动作对教师发出的指令作出反应,在大量理解性听 的输入基础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进而培养读写技能。实践表明,TPR教学法是激活低年段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全身反应教学法的优点 1、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低年段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直观性思维,但善于模仿,接受能力强,爱说、爱唱、爱玩、爱表现。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改变教学形式和手段,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低年段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弱,要想让他们静坐40分钟学习英语基本是不可能的,而采用TPR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参与多种多样的活动,就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集中精力学习。 在小学低年段用全英语组织课堂难度很大,身体语言在

慕课的教学设计

慕课的教学设计 一、了解慕课 (一)什么是慕课? 慕课,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中文译名。慕课有多种分类,有基于行为主义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慕课,有基于关联主义的以建立连通和社交网络为核心的慕课,还有其他类型的慕课。目前最流行的还是基于行为主义的慕课。本文讨论的也主要是行为主义的慕课,因为其他类型的慕课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各家的认识也不一样,这里暂不讨论。 (二)慕课与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微课等的异同 网络课程是一个大的概念,可以涵盖慕课和视频公开课。网络课程是由网络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活动两部分组成的,传统的网络课程大都是放在某个校园网或局域网上的,是为学校或特定机构的教学服务的,需要专门注册登录才能进入。一般学校内的网络课程,大都是辅助课堂教学的;而在远程教育系统则以独立形式存在为主。 慕课也包含资源和活动两部分,因而也属于网络课程的范畴。不过,它具有某些与传统网络课程不同的特点: 一是它的开放性。慕课的平台一般是基于互联网而不是某个局域网的,对全体大众开放,不仅仅限于某个学校或机构的正式学习者,

无需缴费也可以学习。当然,如果你想要进入课程的核心领域或获得学分和证书,则仍需缴费。开放性还体现在课程建设或活动组织方面。人人都可以为慕课提供学习资源和话题,都可以参与各种学习交流活动。 二是它的规模较大。传统的网络课程学习者人数往往不多,以正式学习者为主;慕课则人数动辄几千上万,除了正式学习者之外,也包含各种打酱油的临时学习者,慕课是来者不拒。 三是它的灵活性。传统的网络课程一般由学校课程移植而来,强调学科和专业的系统性、逻辑性。其视频课件往往参照课堂教学形式录制,长度一般较长。慕课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要开放得多,慕课的内容不仅限于传统的学科和专业,更贴近学习者的生活和需求,更注重综合性、普适性、生成性,更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而不是灌输,其视频形式一般也短小精悍,向微课程靠拢。评价方式也更灵活多元,比如更多地引入同伴互评等。 视频公开课,只是一种公开的网络视频资源,一般不包括学习活动在内,大都以独立形式存在,不提供学分和证书,而慕课除了提供教学视频之外,还像大多数网络课程一样,有开课和课程结束时间,提供其他的学习资源,布置作业,组织在线交流和讨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组织考试,甚至颁发学习证书和授予学分。

全身反应法

题 目: The application of TPR to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系 别: 英语 专 业: 英语 班 级: 专接本四班 姓 名: 周莹 学 号: 13 2013年12月20日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the current,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s are in full swing.Man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new ideas and new methods that have been playing a huge role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The TPR is just on of the methods.This article aims to introduce the TPR for amore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to the majority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from the TPR brief introductions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advantage and limitation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etc.If we can do an effective use of the TPR in our real 论文

儿童英语教学方法---全身反应法(TPR)

儿童英语教学方法---全身反应法(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应法提倡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英语。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并不要求学生记住指令中所使用的词汇,相反教师要求学生用身体对激发想象力的指令做出反应,从而领略到自我创造身体动作的乐趣。 全身反应教学法顺序安排: 一·教师说出指令做示范动作,学生一边听一边观察。 二·教师说出指令做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跟着做。 三·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 四·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让学生复述指令,完成动作。 五·让一位学生说出指令,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做动作。 全身反应法的主要特点: 一·听力理解领先,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 二·学生应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这种身体反应由老师用有计划的指令来控制。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感知并理解掌握语言。 三·允许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言。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 四·教学应强调教学的意义,而不是形式。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 全身反应教学法主要优点: 一·它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学习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不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二·它能够提供一个参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 三·协调学生左右脑,有助于学生的左脑发展以及语言学习的成效。 四·主张以句子为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重视语言内容和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全身反应教学法的缺点: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用TRP来表述,这种方法不怎么适合于中高级英语学习。

基于E―Learning的慕课教学模式

基于E―Learning的慕课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慕课教学形式的兴起和争议白热化,对传统教学以及在线学习形式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对于目前广泛应用E-Learning的市场也产生了压力。慕课将整个教学环节都搬到了网上,由于受众群体的不同和教学过程监督管理难度大,势必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考试环节组成、答疑形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针对已有E-Learning 教学形式和慕课教学形式的异同进行讨论,并总结出慕课的健康发展还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E-Learning 慕课异同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400/https://www.360docs.net/doc/623594803.html,ki.kjdks.2015.07.047 Mooc Teaching Mode Based on E-Learning TIAN Lihua,SUN Yingxin,SUN Xiuling (College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al Information,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Jilin 130012)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Mooc teaching form and controversy intensified,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online learning format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and impact,for the

widely used E-Learning market also had pressure. Mooc entire teaching have moved online,due to the different and difficult process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a large audience,it is bound to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organizational forms,test aspects of the composition,answering form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has been discussed for E-Learn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forms of teaching Moo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and concluded that the problem of healthy development which the Mooc still faces. Key words E-learning; Moo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problem 1 E-Learning教学形式和慕课教学形式的不同 1.1 定义不同 E-Learning发展多年来,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形式,但总体上是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功能,为学习型的社会做出了贡献。国内有学者认为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平台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

慕课的教学设计

慕课的教学设计 (2015-01-19 08:27:36) 转载▼ 分类:我的教学设计思想 标签: 教育 【这是我为本校的慕课手册撰写的“教学设计模块”的初稿,主要涉及我认为重要的一些基本原则。贴上来听听大家的意见,以利修改完 善--竹立附记】 慕课的教学设计 王竹立 一、了解慕课 (一)什么是慕课? 慕课,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中文译名。慕课有多种分类,有基于行为主义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慕课,有基于关联主义的以建立连通和社交网络为核心的慕课,还有其他类型的慕课。目前最流行的还是基于行为主义的慕课。本文讨论的也主要是行为主义的慕课,因为其他类型的慕课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各家的认识也不一样,这里暂不讨论。 (二)慕课与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微课等的异同 网络课程是一个大的概念,可以涵盖慕课和视频公开课。网络课程是由网络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活动两部分组成的,传统的网络课程大都是放在某个校园网或局域网上的,是为学校或特定机构的教学服务的,需要专门注册登录才能进入。一般

学校内的网络课程,大都是辅助课堂教学的;而在远程教育系统则以独立形式存在为主。 慕课也包含资源和活动两部分,因而也属于网络课程的范畴。不过,它具有某些与传统网络课程不同的特点: 一是它的开放性。慕课的平台一般是基于互联网而不是某个局域网的,对全体大众开放,不仅仅限于某个学校或机构的正式学习者,无需缴费也可以学习。当然,如果你想要进入课程的核心领域或获得学分和证书,则仍需缴费。开放性还体现在课程建设或活动组织方面。人人都可以为慕课提供学习资源和话题,都可以参与各种学习交流活动。 二是它的规模较大。传统的网络课程学习者人数往往不多,以正式学习者为主;慕课则人数动辄几千上万,除了正式学习者之外,也包含各种打酱油的临时学习者,慕课是来者不拒。 三是它的灵活性。传统的网络课程一般由学校课程移植而来,强调学科和专业的系统性、逻辑性。其视频课件往往参照课堂教学形式录制,长度一般较长。慕课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要开放得多,慕课的内容不仅限于传统的学科和专业,更贴近学习者的生活和需求,更注重综合性、普适性、生成性,更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而不是灌输,其视频形式一般也短小精悍,向微课程靠拢。评价方式也更灵活多元,比如更多地引入同伴互评等。 视频公开课,只是一种公开的网络视频资源,一般不包括学习活动在内,大都以独立形式存在,不提供学分和证书,而慕课除了提供教学视频之外,还像大多数网络课程一样,有开课和课程结束时间,提供其他的学习资源,布置作业,组织在线交流和讨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组织考试,甚至颁发学习证书和授予学分。 微课是为了适应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需要,围绕一个小知识点制作的,时间限制在20分钟以下(大都在5~15分钟范围内)的视频公开课。尽管有论者强调微课也要有学习活动,比如在视频后附上一些练习题、测验题或教案之类,但在实际中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全身反应法(1)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全身反应法他主要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的功能,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它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根据学语言本身的规律,从小孩学语言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要学习听的能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说的能力,再发展成读和写的能力。Total physical response就强调首先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大量听一段时间以后,听到一定的基础了,到小孩子愿意说了,就水到渠成地开始说了。这样学生说的不紧张,说的很自然,是要在熟了的基础上再来输出(production)。 主要特点: 1)听力理解领先。首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 2)学生应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这种身体反应应该由教师用有计划的指令来控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感知并理解掌握语言。 3)允许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言。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 4)教学应强调教学的意义而不是形式,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 主要优点 1)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验体验中学习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不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一个不用害怕挫败的环境中学习。 2)它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 3)协调学生的左、右脑,有助于学生的左脑发展以及语言学习的成效。学生通过听觉来吸收信息,是由左脑来完成的,而将这些信息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是通过右脑来完成的。 4)主张以句子为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重视语言内容和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主要缺点: 比较抽象的单词和句子很难用TPR来表述,教师在向学生解释一些抽象的事物的时候会比较困难。 总结:有经验的教师懂得,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就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式方法而论,他们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例如,在接受外部信息方面,有的学生使用听觉通道,学习效果较好,一听就懂。有的学生的视觉通道胜过听觉,凡事过目不忘。在表达方面,同样存在各种差异。所以,全身反应教学法重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多种感官在学习中的作用,是很有道理的。全身反应法很适合儿童英语教学,可以很容易的调动起儿童的学习积极性。配以适当的阅读训练,可以使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其水平并进。

全身反应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朱春香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完全肢体反应教学法,是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在1966年所提出的。它的精髓即为:以口头发号施令,给予指示,并辅以肢体动作示范帮助了解指令的意义,等学习者充分了解语句的意义时,再以肢体动作做出正确的回应,不但能减轻开口的压力,更能累积足够的信心。Asher深信大量听力信息的接收与肢体动作反应的相结合,能使学习的印象更深刻持久。 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全身反应法他主要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的功能,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它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根据学语言本身的规律,从小孩学语言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要学习听的能力,然后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说的能力,再发展成读和写的能力。Total physical response就强调首先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大量听一段时间以后,听到一定的基础了,到小孩子愿意说了,就水到渠成地开始说了。这样学生说的不紧张,说的很自然,是要在熟了的基础上 再来输出(production)。 它的主要特点是: 1)听力理解领先。首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再要 求学生用口语表达,强调学生的理解,注重听说领先。 2)学生应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这种身体反应应该由教师用有计划的指令来控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感知并理解掌握语言。 3)允许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言。教师不强迫学生

发言。 4)教学应强调教学的意义而不是形式,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 紧张情绪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这样的 运用: 一、使学生由静听到“动听” “听”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小学生总是不愿静静地坐下来听你讲英语,他们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动不好静。根据这一特点,我认真研究了人教版教材(PEP)的特点,不但结合了教材安排的“Let’s do”、“Let’s chant”部分,还有开发其他的语言知识点的教学,在教学中运用了Asher提出的“全身反应法”,把学生的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而且还扩展了“全身反应法”,使学生由静听到“动听”,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二、何谓“全身反应法” 教师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指令式语言项目,然后请学生对这些项目用身体作出反应。我们讲的“动听”则是把抽象的语言和直观动作联系起来,其公式为:示范(静听)——模仿(动听)——一边 说一边动(全身反应)。 (一):示范。教师清楚地发出语言指令(或语言信息),并配以动作辅助说明,学生静听理解其意,为反应做好准备,称之为静听。如:在上新标准英语第三册第六模块(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八个动词词组)时,我通过以旧引新呈现本单元的重点词组do homework,在呈现这个词组时,我一边清晰地慢慢发音,一边配上做作业的动作,让学生既听清了词组的发音,又理解了本词组的意思。 (二):教师发令,让学生做出动作反应,吸收语言知识,把语

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小学周清和 全身反应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阿谢尔(James Asher)在六十年代后期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活中,儿童学习语言从听开始,儿童对成年人的指令(command)一般是先产生行动上的反应,然后才作出语言形式的回答。阿谢尔就是根据儿童学习母语的各种表现而创立该法的。阿谢尔创立该法的依据是儿童习得母语的表现。儿童学习语言是从听开始的,儿童学习讲话也发生在听到别人讲话之后。而且儿童对成人的(command)一般是先作行动的反应,然后才作语言的回答。 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关键不是把语言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听、说、唱、游等活动着重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感性认识,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高年级学习英语打好坚实基础。从这个目标出发,在低年纪初期,以重点强化英语的听说能力,读写及时跟上的策略,我采用了以全身反应法为主的多种方法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借助动作,让学生感受意义,产生兴趣,积极参与,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充分地“动”起来,把静态的词、句变成学生的动态。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好,颇受学生的欢迎。 一、单词教学。把一个个动物、植物的名称,通过让学生模仿其动作“动起来”,例如,教a bird这个单词,首先看图片教学生说

a bird。然后,老师说:This is a bird. You are a bird, Fanny.于是Fanny 模仿小鸟飞的动边做边说I am a bird.然后全班操练小鸟飞翔的动作。接着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扮演各种动物进行表演比赛,学生戴着各种动物的头饰如monkey, bird, cow, cat, pig, frog等,学生一边说一边做动作,所做动作与动物动作一致的学生获得一面小红旗,这样,整个课堂象动物园一样热闹。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表演就较容易掌握这些单词的意义。为进一步巩固这些单词的音义,我用发口令快速反应的方式在全班、小组、个人之间进行比赛,在课堂放松时间里,我把这些单词放在一首歌里,学生们边唱边复习。 二、句子教学。教学句子,尤其是教学祈使句,教师可发命令,让学生按命令“行动”,然后学生彼此按老师的指令互相发布命令。例如:Sit up straight.(坐直),Come here, please.(请过来)。Point to the ship.(指着轮船),学生听到这些口令时会立刻做出身体坐直,走近老师,手指轮船等动作。通过几个学生成功地演示演示,其他学生纷纷举手,都想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紧张的学习之后,我再让学生放松一下做一个游戏,通过传递动作信息猜英语义如,Climb the tree. Go to the door. Wash your face. Dry your hand.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快速牢记这些表示动作的祈使句,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泼有序,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三、对话、故事表演。每当学生学完2-3个单元,我就组织学生将

浅谈微课、慕课的视频制作方案

浅谈微课、慕课的视频制作方案 1、何谓微课、慕课 微课是指根据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讲解、题型说明、资料介绍和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传授等技能方面的讲解和展示。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是在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开放网络资源等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它既增强了知识的传播又扩大了传播的范围。 2、微课、慕课与传统视频课区别及其意义 和以往的传统视频相比,传统视频课主要依靠教师讲解,很难进行修改,而且资源固定,很封闭。而微课、慕课资源丰富,便于搜索,易于传播,应用范围广泛。同时任何人都可以是微课、慕课的传授对象、阅读和学习对象,甚至任何人都可以是慕课的录制对象,这对教学者和学习者给予了很多有利的因素。 在当今科学知识、信息化技术等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微课、慕课的运用,无疑对学校的教学将带来极大的推动和促进。首先它将有利于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微课、慕课可以根据教材、教学的内容,突破时空的限制,保持原有的声音、光线、色彩将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科技及各类知识等如实地再现出来,从而激发了学生极大兴趣和认知力,并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微课和慕课和其它传统视频教学有某些相似之外,更有利于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样以直观生动的感性知识来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的功能,提高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力。微课、慕课教师能在较少的时间内抓住教学内容中的要害、和难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生动而深刻的剖析,又使用视频手段使概念形象化,理论具体化,启发学生集中思考,细心观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知识精髓,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便是微课和慕课的特点。此外微课、慕课的资料便于储存和交流,有些重要的教学资源,学术成果等可以长期留存,若干年后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教学中有创新意义的理论知识,科研成果等,校与校之间可以相互参阅,相互切磋,相互学习,从而起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微课慕课视频制作流程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使用数码摄像机在演播室拍摄液晶、背投大屏幕的方法,来制作微课、慕课视频。制作流程大致为:视频制作人员参与教师教案设计以及共同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微课、慕课制作的目的是:教学资源分享,运用直观进行启发教学,为学生析疑解惑。 微课、慕课作为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的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意义不大,这些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也许有一定教学效果,但同时教学过程较为呆板和单调,对观看者失去学习吸引力,感染力。因而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

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 1、交际法:是根据意念项目和交际功能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系统教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言语进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考虑到进行相互交流的人们的作用和 地位,考虑到所涉及的题目和情景,从而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 2、游戏教学法:用游戏形式复习单词、句型,练习新语言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忪、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游戏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3、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这种练习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际功能,而且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活泼、生动的交际性练习。 4、动作教学法: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用具体形象的手势、动作来辅助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5、活动教学法: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操

作、观察思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发掘学生潜能。 6、三位一体教学法:是根据字母、音素、音标三者的内在联系业务和交叉关系将三者融为一体进行教学的方法。 7、自然法:这种方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对已学知识的熟练程度来参加活动。 8、全身反应法: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通过全身各个部位的不同动作达到记忆的目的。 9、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参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活动,给学生练习语言并互相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10、功能意念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集中提供给学生在某次会话时或某种情境中可能运用的有关语言,让他们感知其功能,在交际中运用。

教案设计 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教案设计 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 全身教学法(TPR)介绍: 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缩写为 TPR),是加州心理学家 James J.Asher(詹姆士J.艾谢,1988)提出来的。全身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Asher援引父母教幼儿学习第一语言的例子来诠释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原理。他认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效果最佳。紧张、急躁的情绪对学习英语是不利的。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每个学生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自己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因和切实动机。进而,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外国人学汉语也一样,也要有放松的环境学习才有好的效果。那么这种放松,不紧张、急躁的环境从哪里来的呢?教室里都是一样的环境,怎么改变呢?这要看老师的灵动调整了。 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大小、学生年龄大小、学生汉语程度的高低和所教科目的特点,创造不同形式的系列指令,然后加以灵活运用。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首先发展学生的听力理解,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教师在发出指令、请学生执行指令的过程中,介绍新词汇;让学生用动作说明他们的理解程度;允许学生在预先作好准备的情况下开口发言。 总之,全身反应教学法的整个过程具体如下:(包括五个大步骤) 1)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学生边听边观察。 2)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然后请学生跟着做。 3)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请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 4)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要求学生复述指令,完成动作。 5)请一位学生说出指令,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执行指令。 一、教学对象 + 越南初中二年级学生。 二、学生数量 + 一个班20个人。

十八种常见的英语教学方法

十八种常见的英语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少儿时期是学英语的最好时光,所以这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很重要,作为少儿英语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无非就是英语教学方法! 1.童话剧教学法 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制约着语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用。学生用书主体部分为经典的英美英语童话故事。在英语课堂上,当孩子们遨游在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中,他们学习的英语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交上好朋友的时候,他们的英语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2.情景教学法 Fresh English 新鲜美语是我们英语日常用语专题部分。在英语课堂上,老师们为学生们模拟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感兴趣的单元主体,组织学生们在情景中不断地反复地操练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3.音乐,律动教学法 Happy Melody 和 Motion Chant是我们课本里的英语歌曲和小诗歌。英语教学蕴含在“说,唱”英语中。以韵律式的“说,唱”形式,配合科学编排的韵律动作,全方位地调动视觉、听觉、言语能力和肢体动作,让孩子真正“懂得”英语,真正“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真正“学”会英语。昂立幼,少儿的学生用书中的英文歌曲和儿歌是一套真正为孩子设计的“看了就想学,一学就能跳”的英语韵律操。它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动作特点,有机地与英语发音和节奏配合起来,易学易跳,协调的动作使孩子深深的感受到英语的优美和学英语的乐趣4.直拼教学法 Funny phonics是一套根据英文字母本身的音源,总结出的一套,学生不学就能“看单词能读,听单词能写”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它用最简单、最实用、最直接的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基本发音,让学生们能很快地掌握陌生单词的认读技巧,并能迅速记忆单词和朗读文章。我们还给每一个音素配上了形象生动,简单易记的小手势,帮助学生们正确发音。 5. 联想教学法 Magic Structure是重点巨型扩充练习,但是它根据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引申、扩展、推理、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用正确高效的方式来完成大脑中知识网络的建立,达到迅速把新知从短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6. 语言经验教学法 如果我们把英语学习的基础建筑在学生自己的经历和兴趣之上,学习效果就会更好。教材中的 Story DIY 的环节,就是调动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然后编成故事说出来,写下来。语言经验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中由口头语言进步到书面语言。 7.三维重现教学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昂立教材的编写,针对“遗忘规律”,把重要的知识点在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书与书之间重复且不单调的多次出现,使学生能学多

对慕课教学的认识及研究

对慕课教学的认识及研 究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慕课教学的认识研究 摘要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今天我们的教育不再仅限于课堂的书本知识教学,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日益频繁,教学也逐渐的被信息技术所渗入,因此,也就引起了大规模的开放课程“慕课”的兴起,什么是“慕课”,它给我们的教育生活带来了什么,它能做什么,是通过什么形式存在的,它的好处与坏处又是什么,它将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使我们深深的被它所吸引,本文就将新兴起的技术教育“慕课”做一个简要的认识与研究。 关键词:慕课;教育;机遇挑战;未来展望 一、慕课内涵 “慕课”即“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简称。Massive“大规模”,学习人数众多、学习规模巨大;Open“开放共享”,免费注册,丰富的学习资源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开放,学习者眼界也随之扩展到国外;Online“在线”学习和教学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与互动都是在网上。在“慕课”模式下,整个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完整、系统在线实现。1“慕课”不仅仅是指网上授课,他还包括讲授、讨论、作业、评价以及回馈等的一系列教学过程,既有教授的参与,又有学生的互动学习的整个过程。课程中,教师的主 1李东沙.“慕课”掀起在线教育风暴或酝酿高等教育新革命[N].中国青报,2013-5-23.

电脑连接到学生电脑,方便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如何学习,产生的问题,学习效果如何都会在线呈现,并获得相关的学习反馈。 慕课起源于发展多年的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宣布将课程免费放到网上,掀起了第一次在线课程建设热潮。至2011年,10年时间,仅麻省理工学院就发布了约2000门课程,超过1亿人次访问,这么多的访问量,而2009年,哈佛大学推出高质高清课程《公正》等,引来新一轮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热潮 我国从 2003 年起建设至今,已有 286门大学视频公开课程上网“十二五”的建设目标,我国高校将有1000门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向公众开放。 慕课发展现状 (一)、自下而上发展起来 慕课的发展独具特色,它不是自上而下由官方发展起来的,而恰恰相反,它是自下而上,由信誉高的名牌大学自主提供,课程讲授则由知名度高的教师担纲,在美国慕课教学的机构越累越多,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几乎每周都有新的机构进入慕课这一领域。 (二)、教学视频精致化 教学视频构成了慕课教学的核心,这一方面,不得不使得视频的制作及内容方面的高要求,慕课的视频时间一般控制在5~15分钟之间,这样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和要点的突出。其次,可以根据教学的不同要求灵活的涉及教学视频,采用各种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例如,在描绘一副场景时,可以有动画、实景的视频播放,使得学生对知

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教学法的优缺点

综述(第一部分) 一、听说法的优点 1.主要以口语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正如,那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十分重视对学生 的口语与听力的训练。老师自己扮演角色两遍,然后让学生模仿整个对话的过程。 2.在句型教学的基础上讲授语法知识, 通过重复的言语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记忆, 培养 她们的语感。那位老师特别强调了“Wouldyou like…?”这个句型,并让学生反复练习,从而让她们学会如何去说。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控制下开展角色扮演,练习相应的对话。那位老师在上课开始就直接 介绍一个情景给学生,并教她们如何进行对话。 听说法的缺点: 1.忽视人脑的认识与思维能力, 片面强调机械模仿与记忆, 既脱离语言的意义与交际, 又 容易使学生厌倦; 正如那位老师片面地让学生重复对话内容,没有让她们有思维的碰撞,缺乏了语言运用的创造性。 2.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那位老师一直让学生模仿声音来说对话内容,没有让她们清楚明确 地了解她们要掌握的内容,没有培养她们的读写能力。 二、情景交际法 交际法的优点: 1. 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将语言技能灵活地运用到交际中去,学以致用。把语言学习手段与学习的最终目的紧密结合起来。 ( 例:视频中,整节课的重心就在学生的小组任务,组员通过角色扮演来讨论并解决问题,而“交际”贯穿了整个小组任务的始终。) 2、它强调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避免了传统教法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现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与练习量。 (例:在视频中,一开始,老师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真实情景,明确每个人的角色,讲明活动开展的方式,言语的要领。之后,老师就退到幕后,让学生自由发挥。而学生各自都有了自己要扮演的角色,都很积极的开口说,表达自己的观点。) 3、真实的情景有利于语言的学习。真实的氛围能让学生受到语境的感染与语境的暗示,从而自觉地使用某种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思想感情。 (例:视频中,老师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以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父母不知道该跟哪为子女住创设课堂活动得情景,并且详细的描述了具体的要素,如有多少位子女,分别住在哪里。让学生理解角色,并真正融入该情景后,才开始交际活动。) 4、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相互作用。过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您讲我听、您问我答、您强行灌输我被动接受的一维的线性关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例:视频中,小组活动环节,组员们通过角色扮演,阐述自己的观点,听取她人的观点,并对别人的观点进行反驳或评论,老师有时也参与讨论,或从旁听取学生的观点,并给与指导或评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很多) 5、交际法仅传授有关而且必需的语言,比那些试图教给学生整个语言体系的方法更节省时

阅读2 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1 Response ,简称TPR)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约瑟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詹姆斯?亚瑟(James Asher)创立的。它是一种把言语与行为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教学方法。也叫领悟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其理论基础包括发展心理学、学习理论人文主义教育学等。 全身反应法吸取了心理学中的“记忆痕迹”理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记忆联系越是经常和强烈,该记忆的联想和回忆越容易。回忆可以通过口头完成,也可以和肢体活动相结合。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Asher认为成年人习得第二语言应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即针对儿童的语言中祈使句居多,儿童在学会给予语言反应之前一般先是用身体反应,因此成年人的学习应当效仿儿童习得母语的方式。除此之外,Asher还吸取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通过对学生的言语输出不做过高要求并运用类似游戏的活动进行语言教学的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情绪,从而促进语言学习。 全身反应法是一种建立在语言与肢体行为相结合基础上的语言教学法;它试图通过肢体行为来教授语言。TPR中语言和行为相结合不仅能使学习者即刻理解知识和技能,而且使他们感到轻松愉悦,与此同时,它减少了学习者的压力并且激励了学习者。最起初,Asher观察了幼儿是怎样学习母语的,经过仔细思考后,他把幼儿学习母语的原则引入了第二语言学习中:(a)理解先与说;(b)学习者通过肢体活动来理解;(C)个体在不被强迫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开始说。 全身反应法的总目标本来是教授初级水平学习者口语。但是现在它的幽默、轻松、即时、长效,吸引了许多成年语言学习者和高水平语言学习者。现在TPR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学习者通过行为来理解目标语言并且提高他们说的技巧。随着TPR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在帮助孩子们学习母语方面很成功,而且在成人第二语言学习方面也很成功。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个了不起的学习方法,可以使任何年龄段的学习者受益。 相关阅读书籍文章: 【1】Richards Jack.C.&Rodger Theodore.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2nd e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请教育版社,1996. 【3】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Beijing:Foreign Langu 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 【4】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