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

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

176

文化纵横 第2卷第1期

人物纪录片,顾名思义,就是以记录人为主,从中反映人们对于生活的视角和感悟,它可以真实再现生活,具有其他纪录片中所不能达到的沟通人类情感的使命。在带给观众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予观众深刻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情感交流,更可以加强人们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一、人物纪录片叙事特征

(一)普通百姓人物纪录片叙述特征

普通百姓类人物纪录片中通常以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为记录对象,记录的内容多为零散的小事,这也是由于普通百姓较为平凡、没有知名度、没有显著成就这几个特点所决定的,即记录的就是每一天平常人的生活状态。因为这几个特点也会给创作者带来困难。没有明确的叙事线索,人物特征的典型性不强,所记录的事件也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即使在编排上有些难度,需要创作者有善于发现人物闪光点的眼睛和清晰的逻辑思维。普通百姓人物纪录片挖掘平凡人物的平凡生活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因其零散性会激发创作者的无限的构思,从而推陈出新,别具一格。

(二)特殊职业者或特殊事件当事人类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特征

此类人物纪录片所拍摄的主人公通常从事被人好奇、崇拜甚至存在一定误解的职业,亲历了常人所没有经历过的事件,这类纪录片的指向性较强,没有普通百姓人物纪录片线索那样零散。

央视纪录片《特殊职业之驱鸟人》就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驱鸟人隋国辉的日常驱鸟工作作为叙事主线,运用采访和跟踪拍摄的形式走进以隋国涛为首的驱鸟工作者的内心世界。即使他们为了航班的飞行安全会捕捉鸟类,但也会对各类鸟类进行研究,在保证航班安全的情况下也不会随意地伤害鸟类,体现他们既有对乘客生命安全负责的精神也有对小生灵仁慈的心。这样一来,使人们近距离接近这样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群体。

二、人物纪录片叙事表达手法的多样性(一)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即使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所表达的方式不同,但目的却有相同之处,观众可以通过摄像机所拍摄出的画面来获得直观信息,体会拍摄者的意图。通过镜头语言的多种表达形式来升华人物纪录片的内涵感情。

“长镜头”在人物纪录片中具有叙事和表现两种功能。所有人物纪录片都会将记录的视角聚焦在人身上,关注他们的日常活动以及整体命运,从而挖掘出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由此来塑造人物的个性,由最开始的记录表象转向记录

心灵,将要报道的人物灵魂呈现给观众。

优秀的人物纪录片运用多种镜头语言,并能正确地将其剪辑组合,使得作品本身结构清晰,内容精练不显冗杂,在观众获取画面信息同时获得情感共鸣,有效地达到人物纪录片的教育感化目的。

(二)拍摄视点

无论哪一类别的影视作品都会拥有其独特的视点,通常会采用被摄人物视点,旁观者视点,创作者视点,或者三种视点共同运用。人物纪录片也是如此,英国BBC电视台所创作的人物纪录片《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时光》,根据警方调查以及证人口供所改编而成,因所记录的人物历时多年,所以许多真实场景无法还原,创作者没有参与纪录片的演绎和采访,而是站在全知的角度上完整地展现王妃生前最后几个星期的状态以及最后悲剧的来龙去脉。在访问的过程中,即使创作者与采访对象只有面对面之隔,却也不做任何评论性语言,创作者这样做的原因也是追求整个作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情景再现

“提取甚至创造一定的意象,这种意象能够成为人物在经历历史时的情感状态的附着物,观众把这种主观化后的意象置于上下文情境中,从而感知当事人的情感。因此情景再现蕴含着某种情感的场景来暗示和启发观众,唤起观众该类情感的感知,他必须借助心理联想来实现。”

而情景再现对于人物纪录片的作用在越来越多的作品出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历史纪录片《杜甫》中,因为所记录的人物离我们太过久远,所以不得不使用情景再现手法,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有许多网友认为这样的情景再现容易对真实的历史情况产生歪曲,这样画面的插入很容易“顾此失彼”。

情景再现的初衷是为弥补人物纪录片缺少的资料,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断不可因为不恰当运用情景再现造成大家对于真实历史情况的错误认知。种种如此,应该在日后创作人物纪录片中多加注意。

三、结语

人物纪录片通过记录人物事件和精神风貌给人以榜样力量和人生启迪。没有一部人物纪录片起初就完美,只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5-70.

[2]雷红泥.论电视人物纪录片的心灵再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3(01):61-62.

摘 要:人物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的一种类别,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作为表现对象,用艺术的手法进行加工展示,使观众从中获取知识,感受人文情怀从而体验人生价值。本文将从国内外优秀人物纪录片的实例来论述人物纪录片叙事特征和情感表达的不断丰富和关于镜头语言在人物纪录片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加以自己的理解从而引发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关键词:人物纪录片;叙事策略;情感表达;社会文化现象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1-0176-01

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

胡文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作者简介:胡文波,女,汉族,黑龙江黑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新历史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欧美思想界兴起的一种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20世纪末,随着新历史主义思潮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更多的西方纪录片工作者转向编年史纪录片的制作,纪录片界出现了偏重于回顾历史的“新纪录电影”潮流。80年代后期新历史主义思潮引入中国,深刻地影响了新时期中国文艺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在小说创作领域,出现了书写各种“家族史”、“村落史”、“心史情史”和“野史秘史”的“新历史主义小说”以及“重构”、“戏说”、“调侃”和“解构”历史的影视剧,在文艺批评界,则掀起了轰动一时的“重写文学史”和“重写电影史”运动。作为一种以历史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中国当代文献纪录片在创作实践中已经常采用新历史主义的某些叙事策略,但是因为文献纪录片本身的复杂性和中国特色文献纪录片的特殊性,所以在理论上,学界还极少有人论及新历史主义思潮与中国当代文献纪录片的关联。 文献纪录片并不是中国的专利,而是发源于苏联的一种纪录片样式。文献纪录片在西方通常被称为汇编影片(compilation film),意指利用以往拍摄的资料片(有时辅以新拍摄的素材)编辑的纪录片。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提到,早在1921年前苏联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就通过对新闻片的剪辑制作了历史长片《内战史》。美国电影史学家埃里克?巴尔诺认为,文献 纪录片是苏联电影工作者艾瑟?苏勃在20世纪20年代确立的一种纪录片类型,其完成于1926年的影片《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是世界文献纪录片的开端。中国纪录片学者单万里认为,1927年黎民伟完成的影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是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端,如果以此为起点,中国的文献纪录片迄今已走过了80年不平凡的历史。 大历史,小细节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主流其实是那些主题先行,先写好解说词,然后再根据解说词去搜集影像资料或拍摄画面的专题片的方式,其创作视角大多采取居高临下的俯视,创作素材也基本来源于官方文献或正史档案,而新历史主义的叙事对历史题材的兴趣却全然不同,新历史主义“尤其表现出对历史记载中的零散插曲、逸闻逸事、偶然事件、异乎寻常的外来事物、卑微甚至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情形等许多方面的特别兴趣。历史的这些方面在‘创造性’的意义上可以被视为‘诗学的’”。在“诗学的”意义上对待史料促使中国文献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发生了重要转向,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从宏大叙事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就是这一转向的具体体现。 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文献片是中国特色文献片的主要片种,主要内容涉及重大节日、重大事 新历史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 文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张 宗 伟 Arts criticism 27

浅谈中国纪录片叙事故事化的形式(一)

浅谈中国纪录片叙事故事化的形式(一) 论文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艺术形式 论文摘要: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故事,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无论是从受众接受方面,还是从纪录片的生存空间、国际接轨等角度来看,都可看出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必然,本文将探讨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形式表现的方面。 纪录片要求以现实素材来结构影片,以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拍摄对象,整理现实生活,对杂乱的生活发表个人的诠释、个人观点,也就是必须创作者作出自己的艺术处理,从而达到创作者的艺术要求与审美要求,这正是叙事艺术的“叙事”“故事”“叙述”的要求。事件是叙事成立的前提,是叙事的讲述对象。一个事件或长或短,或平实或曲折,创作者把情节通过媒介载体讲述,呈现给受众,受众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理解创作者的讲述,从而建构故事。叙事不是故事的一种静态呈现和反映的过程,而是故事的讲述者通过故事文本与故事接受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交流过程。可见,叙事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行为,这一行为是以事件、叙述者、接受者为主要要素的,文本是叙述的结果。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中,由于纪录片创作者考虑观众的收视率这一因素,纪录片创作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故事化、戏剧化叙述的倾向,使一些原本故事性不是很强的题材,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也喜欢用故事来表现。 所以说,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 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影片,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 一、欲望对象 尹鸿定义欲望对象是“观众欲望投射的对象,是观众关怀、期待、注视的对象,是观众爱与恨、同情或仰慕的对象,是观众欣赏兴趣的直接因素”。 在欲望对象中,必须有观众的梦想、审美、价值在里面,或是观众的一种白日梦,即实现自己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后结构主义的电影理论在“重新阐释”精神分析学的主体与客体同化理论时提出了“镜像阶段论”,这一论述认为,婴儿在第六至第十八个月期间,开始察觉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这时婴儿虽然自己不能行动,但通过镜子能确认自身,确认自己与自己的镜像同一,确认自己与镜中和人的区别。这就是主体对自我镜像的第一次认同,这种镜中幼儿的情境与电视观众的情境具有类似性,尽管荧幕形象不同于镜子对人像的反映,但由于纪实电影及其逼真地表现人的本貌,观众也愿意像婴儿向自己的景影像认同那样,向电影画面认同,并通过镜头录制的形象认识自我、关照自我、意识自我,使自己看自己、自己认识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如《龙脊》中的小学生潘能高对学习的渴望,山村困难的生活环境,乡村教师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很多所谓的城市人来说有不少相似,因为在中国,很多城市人的根都在乡村,都曾有过潘能高一样的渴望,都曾经经历过像潘能高一样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情景,因此这些相似的境遇,使人们看到自己的过去,为自己在城市生活中迷失的自我找回奋斗之根。 对纪录片而言,欲望客体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东西。欲望对象以人物为多,如孟京福、潘能高等等,那这些人物具有什么特征才能更充分的体现纪录片的故事化呢? 第一,纪录片的人物必须具有人情味,必须具有一定的伦理特征。所谓人情味就是指人的行为(包括名人和普通人)引起的兴味,使观众产生感情认同的因素之一。人情味来源于观众对他人行为的天然的好奇心,这些行为中包括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反映和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人们的一定的伦理特征也是激发观众情感的因素之一,伦理特征较容易唤起观众的情感投入。但是需要讲究策略,即编导与人物之间在感情上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把自己对人物的审美与价值判断隐藏的深一点,一切都让人物自行呈现,这样观众会比较容易得就接受人物。此外,

纪录片的叙事与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与结构 纪录片是与故事片相对的一种电视节目体裁,如果说故事片相当于文学中的小说,那么纪录片就是报告文学。纪录片和报告文学的选题一样都来自于生活现实,它不需要虚构故事情节,也不需要对事件进行过度的渲染,好的纪录片甚至只是生活原生态的一种自然记录。那么,为什么面对同一事件,有的人讲得绘声绘色、兴致盎然,有的人却讲得平淡无奇、味同爵蜡?关键就在于结构方式与叙事技巧的不同。 在纪录片创作中,叙事的技巧和结构的方式不仅是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处理的过程,更是创作者通过素材的挑选和组合,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的过程。也就是说,叙事结构是创作者赋予素材以意义和解释的手段和形式。一部纪录片艺术质量的高低和思想意义的深浅,不仅取决于纪录片拍摄到的内容,也取决于对于这些内容的剪辑与组合。剪辑组合得体,原本好的内容可以变得更加精彩,某些一般的内容也能发挥得较为出色。相反,剪辑组合不当,就有可能糟蹋原本非常好的素材,使原本十分精彩的内容失去应有的效果。所以,叙事和结构对于作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要甚于素材本身。 由于生活积累、人生感受、艺术功力和艺术追求的不同,不同的创作者有不同的叙事技巧和结构方式。即使出自同一创作者的不同纪录片,其叙事风格也不会完全相同,正如一棵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但是,另一方面正如建筑学上的分类一样,尽管房屋的结构千差万别、形态各异,我们依然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他们粗略地分为几类,比如木制结构,石制结构、土木结构和钢筋混沥土结构。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也一样可进行这样的分类,纪录片常见的叙事方式有:画面加解说式、访谈加解说式和客观记录式。 一、画面加解说式。这一叙事方式曾是我国纪录片的主导叙事方式,那时,由于受苏联“形象化政论”的影响,绝大多数纪录片采用了这种叙事方式。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在实际创作中,一般是先有选题,主创人员根据选题写出文字稿本,领导审查通过后开始拍摄。后期编辑时,则是先根据文字稿配音,再根据配音编画面。这种叙事方式非常重视解说词的创作,非常重视解说的叙事说明作用,通过它来表现内容的发展。随着这一形式的发展,出现了通篇泛滥的解说加音乐,结果忽视了其他声音元素和图像对作品整体形象造型的功能,这使得画面或多或少地成为一种图解的工具,整个片子从文稿上来看更象一篇论文。另外,从创作观念上讲,这种叙事方式往往注重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注重的是主题和结论而不是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创作者也往往把自己当作一个政府工作者代表政府、而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艺术工作者仅表述自己的一家之言,这样片子就承载了过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内涵,结果抽象大于具体,空泛压倒细节,逐渐偏离了电视的本性,丧失了可看性。 二、访谈加解说式。画面加解说的模式是一种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观众影视文化的提高,这种叙事方式的弊端正日益放大。为此,纪录片创作者不得不寻求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访谈加解说的叙事

浅析观念式纪录片

|RADIO &TV JOURNAL 2018.05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让历史告诉未来》《河殇》《话说长江》等一系列大型纪录片和政论片在中国社会形成热潮,当时的中国纪录片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之后随着精英话语的异军突起及后来居上的大众话语,官方话语下的纪录片一度沉寂。然而纵观近十年中国官方主流媒体拍摄的精品纪录片,如《复兴之路》《再说长江》《舌尖上的中国》等,不难发现,中国纪录片一改旧态,沉寂之后重整上路,取百家之长避一家之短,中国纪录片转变出一种新的风格。 一、观念式纪录片的兴起背景 以往的中国纪录片可以说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主流 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多元共生的局面。从国内来看,主流文化的纪录片基本处于弱势,民众响应程度非常低;而独立纪录片只在圈内流传,大众文化也只是民间的自发,毫无规律性,质量良莠不齐。所以,中国的纪录片整体处于一种散沙状态。与此同时,国外例如国家地理、英国的BBC、日本的NHK等的纪录片发展得非常迅速,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有的划分为艺术纪录片,也有给大众看的科普型、人文型的纪录片。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纪录片开始发生变化,主流文化的纪录片人提出了要在纪录片中体现独立纪录片的一些拍摄思路,同时又提出了大众文化中的平民路线,三种文化开始有融合的趋势,赋予纪录片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内涵,使得纪录片在普通百姓和圈子精英中做到有效延伸。同时中国纪录片人借鉴国外纪录片成功的地方,结合中国纪录片自身的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方向。而这也是观念式纪录片诞生的背景。 二、观念式纪录片的界定 笔者认为, 观念式纪录片是一种带有主观意识的纪录片,通常平凡而普通的事物或者人物是主要拍摄题材,通过故事化的叙事、多样的拍摄手法、人性化的主题来表达出宏大的主流价值观。 通过对近十年中国纪录片和相关文献研究,不难发现近十年的新风格纪录片仍是“观念先行”的方式,也就是先有观念之后再进行拍摄。观念式纪录片本身就带有编导或者其他学者对社会人文上的思考。观念式纪录片的内容题材、选取普通小人物、普通小家庭,以人为本,以人为主要题材来表达主流价值观的主题。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小见大,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把不同的“节点”连成整体的“大网”,以拍摄个体从侧面展示出社会乃至国家这一整体。 从纪录片类型来说,观念式纪录片制作模式是工业 型;从拍摄风格来说,观念式纪录片是审美型;从其实质内 涵来说则是宣教型。在文化特征方面,观念式纪录片则兼具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位一体。 三、观念式纪录片的风格与特征 (一)题材多元化:大社会,小视角 2006年至2009年这一阶段的纪录片题材开始有所丰富,但大部分还是以国家事件为主,例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筑梦2008》《望长安》等,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是纪录片观念的改变,拍摄视角开始着眼于通过平凡人物事物来展现社会大局。2010年至2012年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题材开始真正变得多元,有宏大的主题,如《中国股市记忆》《华尔街》《大市中国》;同样也关注微观话题,如《人民币》《中国名街》《汉字五千年》,2012年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国》证明了小视角表现大主题的可行性和可发展性。在这之后的《万象,一片茶叶的故事》《诗词中国》《家具里的中国》《一壶春秋》等,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主题人性化:大背景,小人物 观念式纪录片的主题主要体现为平民化,展示社会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情感生活、生存状态等等。在全球化发展如此迅猛、社会变迁如此之快的大背景下,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转型期的遭遇者,而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也就格外值得关注,同时他们也是最有话语权、最能解释这个社会变化的人群。 社会人文类纪录片最能体现这一点。典型的例子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每一个美食背后都联系着一种情谊或者是一个家庭,并且由于都是一些普通的小人物,观众非常容易产生共鸣,所以在既能欣赏到美食,享受着荧幕饕餮,又能感受到中国各地每家每户的情谊,体味到一些人生哲理,真正实现了人情“味”。但与此同时,在表现小人物的生活时,也将大背景与小人物联系在一起,表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 (三)叙事情节化:轻说教,重故事 我们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能够发现叙事故事化的大量运用,成为观念式纪录片的主要叙事方法,让观众在观看其他人的生活故事时,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启发,感悟到纪录片中所传递出的主流价值观。例如在第一集中,拍摄的美食是松茸,是以一个采松茸为生的家庭为拍摄主线,就如陈晓卿所言:“讲的是中国人的故事,美食只是一个切口。”片子中的解说词大部分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不再是说教词。叙事的故事化更加吸引观众,在主题的传播上能得到更多的认同与接受。 (四)手法多样化:重技术, 多表达 视听研究 浅析观念式纪录片 □方子娴 摘要: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呈现出一种新的风格趋向,在主题、题材、叙事、手法和风格上都呈现出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 变化,然而目前学界对这种新风格纪录片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描述。本文基于以上背景进行研究,提出观念式纪录片这一新的概念,并进行定义和阐述,从题材、主题、叙事、手法和风格等方面对观念式纪录片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风格;观念式纪录片;发展;趋势 40 DOI:10.19395/https://www.360docs.net/doc/624040701.html,ki.1674-246x.2018.05.019

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24040701.html, 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 作者:燕京 来源:《新媒体研究》2016年第16期 摘要纪录片是一种极具文化重量和审美价值的视听表现形式,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应运而生。文章旨在对微纪录片的概念、传播特点进行梳理,总结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为提升微纪录片传播效果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微纪录片;叙事策略;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6-0175-02 微纪录片是相较于纪录片体量而言提出的新概念,为区别于纪录短片,一般是指时长在10分钟左右时长的纪录片,最长不超过30分钟,具有碎片化传播的功能。微纪录片作为纪录片发展的新趋势之一,是“微时代”的产物。它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以受众的个性化收视要求为目标,与新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契合,是目前纪录片行业发展最快的形态之一。 纪录片作为一种拥有真实力量的节目形态,具有覆盖范围广、受众层面多、传播速度快、内容立体形象等特点。纪录片的生命是真实,也正因为真实这一特点,受众对纪录片的信任度很高。微纪录片在内涵上完全传承了纪录片的精髓,以其“真实可信”的姿态出现在受众视野中。在承继了纪录片的精髓之外,微纪录片有着不同于纪录片的传播优势:首先,微纪录片的“短”使得表达更具有目的性,节奏更加明快,更适合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在青年人中传播会变得更加快速。其次,微纪录片“微”使纪录片的表达更加具有单一性和指向性,短平快的记录某一个人或事物的发展,更加简单通俗、直接明了。最后,微纪录片的“简”对摄制器材、制作周期等要求更低,使得每一个受众都可能成为创作者,选题叙事更加平民化,日益摆脱以往纪录片“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进入一个全民都可参与互动“草根秀”时代。 微纪录片结合自身短小精湛、碎片化传播、平民化视角的特点,承载着更多文化传播的重任。根据微纪录片的创作方式和传播特点分析其叙事策略,在叙事策略上具有以下几种表现。 1 叙事结构碎片化 微纪录片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表现对象完成较为立体的展现,叙事时长短、节奏明快、信息量大是微纪录片叙事时的一贯特点,因此,长镜头、慢讲述的娓娓道来显然不能适应需要,叙事结构的碎片化、叙事思维的跳跃性是微纪录片的重要叙事策略。 《故宫100》是央视继纪录片《故宫》之后推出的一部讲述故宫故事的系列微纪录片,以每集6分钟共100集的详细讲述了故宫中的每一个细节,小到故宫内的威猛铜狮、砖石瓦块,大到国家仪式、社交礼仪,这部百集纪录片都有所涵盖,全片由每集之间一个个碎片的叙事组成,每一集中的叙事又是由一个个叙事片段组成,形成一集集之间看似没有关联的小故事,在

纪录片拍摄方法

视纪录片的结构方式绘圆法设定中心线法阶梯式递进法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构成规律,就像社会结构不同于数理结构、房屋结构不同于人体结构、自然科学结构不同于艺术结构一样,电视纪录片也有它具有的结构方式。而这种结构方式之所以独特,就在于它是客观社会生活(历史进程)和电视编导主观逻辑的统一,既是展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的“轨迹”,又是承载人物行动和事件发展的“框架”,因此,结构就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从内容上又分为叙事式结构、抒情式结构、传统式结构、非传统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小说式结构等等,本文主要讨论我们经常运用的几种结构方式。 绘圆法 把一部纪录片的主题或者中心,也就是纪录片的创作者试图在片中所说的“核”作为“圆心”,而“半径”则是片中主人翁或被摄主体所要登场的主要活动区域。中央电视台编导陈晓卿的《远在北京的家》,就是一部采用绘圆法拍摄纪录片的力作。 《远在北京的家》讲述的是几位来自安徽的农村姑娘到北京打工、在北京生活的故事。全片通过四个段落,记叙了姑娘们在北京的经历,以及她们的生活遭遇,这是贯穿全片的圆心。片中,作者巧妙地把主人翁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生活经历作为半径,把她们从到保姆介绍所找工作到遭遇生活的艰辛与甘苦等过程,放在这四季中加以描写。例如,第一个段落是在安徽省无为县的偏僻小村拍摄的。讲述的是春节刚过,农村姑娘张某就要远离父母双亲,到北京去做保姆。这是刚刚够上成年的她第一次出远门,远处传来的稀稀的鞭炮声,母亲给她梳头、奶奶的眼泪,一家人围着吃饭,复杂的心情都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当载着姑娘们的汽车渐渐远去、并在屏幕中消失的时候,观众们所要关注的内容与片中的主人翁一样,“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呢”? 大凡从事电视编导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要拍摄的对象是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场景,那驾驭起来往往会得心应手;但是,如果我们要拍摄众多的人物、发生的几件事情、或是较为分散的场景,这是令我们头疼的事情。而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美国纪录片《篮球梦》、中国纪录片《远去的村庄》,就是运用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取得成功的力作。 设定中心线法 在我国电视荧屏上,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制作方式。在众多的被拍摄对象和拍摄素材中,作者依据自己的创作意图整理出一条明晰的线路,使创作者和电视观众都能对此一目了然。我们早已熟知的电视纪录片舞台上,漫长的《丝绸之路》不再遥远,雄伟的长城尽收眼里。在一条条或自然、或人为的中心线下,一个个复杂而庞大的内容被串联起来,构成一部部恢宏的电视作品。

专题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

专题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这里讲的电视新闻专题片,是报道类纪实性的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释的词,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用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 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能进一步体会到认知和感受的作用. 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影片,它是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具备艺术的审美性。电视专题片的分类从风格上分纪实性专题片、写意性专题片和写意与写实综合的电视专题片;从内容上分城市形象专题片、企业形象专题片和产品形象专题片;从文体上分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与广告性专题片。(二)人物片 人物片往往将各行各业有代表性或有特点的人物作为反映的对象,以表现一个主题,一种立意。在人物片中,解说与画面多呈互补状态——解说词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或人物的经历、背景、事件过程等,画面则对人物形象、人物活动、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给予形象化、直观性的展示。 人物片的解说词一般是叙述型,表达极为自然、流畅、语言亲切、自然,较平缓。人物片的表现形式比较灵活多样。人物有以第一人称出现的;也有第一、第三人称交替出现的,时而是叙述者,时而是人物自己的对话;也有的是对话形式;还有男女对播的。 解说者既是叙述者,又是节目中人物的代言人,因此解说者一方面要把握好自己解说的角度,进入人物的视野来说话,另一方解说还要将叙述者的内心,化为主人公的心态,以他的口吻述说,表现他的内心感情,使人听起来亲切、自然。 在媒介进入融合时代、电视节目品牌化经营的今天,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品种的专题片,在受众日益挑剔的目光中如何完善自己,这是当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专题片不是纯新闻,它不要求时效性,而是追求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价值;它兼容某些新闻的特性,但与新闻有着本体的不同。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对事实和对真实自然的人、人性的高度尊重与揭示”,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今天,专题片已开始拒绝枯燥无味的叙事和亟其冗长的镜头,追求“可视性”、“节奏性”、“故事性”。这就需要对专题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策划和包装。 专题策划首先要精心选材。专题片可涉足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会议专题,历史题材,民生报道等等。而选题的关键是在于它的内涵价值,选材要让受众感觉到它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了受众一个心理切口,使其能动地介入到片中来,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心灵的互动,然后带着思索离开。 其次,策划还要从制片观念上进行调整。真实性是专题片自始至终的追求。通过纪实手法的运用和表现,让人们感受到真实再现的品格,这是一种平民化的意识表现,它平视、客观的特点赋予了专题片感染力和生命力。所以在制片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主观色彩的说教,而要从受众心理的角度给专题片定位,彰显其平民意识。 应当明确一点,我们搞专题片的初衷不是把一个现成的或编导主观的结论强加给观众,而是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能动介入,尽管每个人领略和思考的东西不同,但结论是

谈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谈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李劲松 [内容提要]叙事结构是我们在拍摄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仔细考虑的问题。因为结构就如同一部纪录片的 骨骼,是支撑全片的框架,所以叙事结构对于一部电视纪录片能否打动观众、深入人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样式电视纪录片是相对于电视剧而言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 纪录片和电视剧有相同之处,都是在讲故事,所不同的只是它所讲述的是一个真实而非虚构的故事。因此,讲故事的手法和技巧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也同样重要,这就涉及到叙事结构的问题。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主题需要,将拍摄内容组合成一个具有意义的序列和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要符合目标观众的认知习惯和认知特点,从而激发其特定而具体的情感,使创作者与观众之间达到一种精神的共鸣。所以,叙事结构对于一部电视纪录片能否打动观众、深入人心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是对生活原生态的客观记录和自然描述“,纪录片结构形式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因为它不像故事片那样受既定故事情节的限制,不同的作者更是有不同的风格”。①即使同一作者的不同纪录片也有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叙事风格。 但通过对大量的电视纪录片作品的赏析和研究,我们也能够总结出它们在叙事结构上的共性,并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样式: 一、阶梯递进式 阶梯递进式或称为逐层递进式,是指按照事物进展情况或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使整部作品有明显的发展脉络,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地提示人物的命运、事件的趋势等。首先,它可以以时间为轴线,按人物活动和事件进程的线性顺序来整合材料,这是讲故事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手法,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较严格的生活逻辑。例如黑龙江电视台拍摄的《拉着老母走天涯》一片,讲述的是来自大兴安岭的75岁老人王一民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想让年迈的母亲开眼界,于是用自制的三轮车拉着98岁高龄的老母南下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故事。该片拍摄历时一年,以时间为轴线,人物活动进程为顺序,跟踪记了王一民和母亲在浙江、福建、广西三地的生活状态,既完整地交待了这个新奇、感人的故事,也体现了该片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学意义。其次,它也可以以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来安排材料的层次,这种手法在科教类纪录片中比较常见,例如央视十套的《走近科学》《、探索·发现》栏目中所播放的一些片子就常常运用这种手法。再次,它还可以以时间为纵轴,空间为横轴,纵横交叉式地安排片子的层次。这种手法用于表现多人物、多场景的纪录片比较适合,即用来展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活动状态和事件情节,所以拍摄者可以考虑多机分头拍摄。比如《我们的留学生活》一片,就同时反映了多个主人公的经历,就其中某一个人物而言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录和讲述的,而整部片子则采用了纵横交叉式的结构,把同一段时间,不同人物、不同地点的事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中心线串联式 中心线串联式是指以一条或若干条贯穿全片的中心线,将几部分不同的材料串联起来,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展示同一个主题。这一类型的电视纪录片有很多,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些大

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

176 文化纵横 第2卷第1期 人物纪录片,顾名思义,就是以记录人为主,从中反映人们对于生活的视角和感悟,它可以真实再现生活,具有其他纪录片中所不能达到的沟通人类情感的使命。在带给观众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予观众深刻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情感交流,更可以加强人们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一、人物纪录片叙事特征 (一)普通百姓人物纪录片叙述特征 普通百姓类人物纪录片中通常以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为记录对象,记录的内容多为零散的小事,这也是由于普通百姓较为平凡、没有知名度、没有显著成就这几个特点所决定的,即记录的就是每一天平常人的生活状态。因为这几个特点也会给创作者带来困难。没有明确的叙事线索,人物特征的典型性不强,所记录的事件也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即使在编排上有些难度,需要创作者有善于发现人物闪光点的眼睛和清晰的逻辑思维。普通百姓人物纪录片挖掘平凡人物的平凡生活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因其零散性会激发创作者的无限的构思,从而推陈出新,别具一格。 (二)特殊职业者或特殊事件当事人类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特征 此类人物纪录片所拍摄的主人公通常从事被人好奇、崇拜甚至存在一定误解的职业,亲历了常人所没有经历过的事件,这类纪录片的指向性较强,没有普通百姓人物纪录片线索那样零散。 央视纪录片《特殊职业之驱鸟人》就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驱鸟人隋国辉的日常驱鸟工作作为叙事主线,运用采访和跟踪拍摄的形式走进以隋国涛为首的驱鸟工作者的内心世界。即使他们为了航班的飞行安全会捕捉鸟类,但也会对各类鸟类进行研究,在保证航班安全的情况下也不会随意地伤害鸟类,体现他们既有对乘客生命安全负责的精神也有对小生灵仁慈的心。这样一来,使人们近距离接近这样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群体。 二、人物纪录片叙事表达手法的多样性(一)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即使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所表达的方式不同,但目的却有相同之处,观众可以通过摄像机所拍摄出的画面来获得直观信息,体会拍摄者的意图。通过镜头语言的多种表达形式来升华人物纪录片的内涵感情。 “长镜头”在人物纪录片中具有叙事和表现两种功能。所有人物纪录片都会将记录的视角聚焦在人身上,关注他们的日常活动以及整体命运,从而挖掘出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由此来塑造人物的个性,由最开始的记录表象转向记录 心灵,将要报道的人物灵魂呈现给观众。 优秀的人物纪录片运用多种镜头语言,并能正确地将其剪辑组合,使得作品本身结构清晰,内容精练不显冗杂,在观众获取画面信息同时获得情感共鸣,有效地达到人物纪录片的教育感化目的。 (二)拍摄视点 无论哪一类别的影视作品都会拥有其独特的视点,通常会采用被摄人物视点,旁观者视点,创作者视点,或者三种视点共同运用。人物纪录片也是如此,英国BBC电视台所创作的人物纪录片《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时光》,根据警方调查以及证人口供所改编而成,因所记录的人物历时多年,所以许多真实场景无法还原,创作者没有参与纪录片的演绎和采访,而是站在全知的角度上完整地展现王妃生前最后几个星期的状态以及最后悲剧的来龙去脉。在访问的过程中,即使创作者与采访对象只有面对面之隔,却也不做任何评论性语言,创作者这样做的原因也是追求整个作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情景再现 “提取甚至创造一定的意象,这种意象能够成为人物在经历历史时的情感状态的附着物,观众把这种主观化后的意象置于上下文情境中,从而感知当事人的情感。因此情景再现蕴含着某种情感的场景来暗示和启发观众,唤起观众该类情感的感知,他必须借助心理联想来实现。” 而情景再现对于人物纪录片的作用在越来越多的作品出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历史纪录片《杜甫》中,因为所记录的人物离我们太过久远,所以不得不使用情景再现手法,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有许多网友认为这样的情景再现容易对真实的历史情况产生歪曲,这样画面的插入很容易“顾此失彼”。 情景再现的初衷是为弥补人物纪录片缺少的资料,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断不可因为不恰当运用情景再现造成大家对于真实历史情况的错误认知。种种如此,应该在日后创作人物纪录片中多加注意。 三、结语 人物纪录片通过记录人物事件和精神风貌给人以榜样力量和人生启迪。没有一部人物纪录片起初就完美,只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5-70. [2]雷红泥.论电视人物纪录片的心灵再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3(01):61-62. 摘 要:人物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的一种类别,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作为表现对象,用艺术的手法进行加工展示,使观众从中获取知识,感受人文情怀从而体验人生价值。本文将从国内外优秀人物纪录片的实例来论述人物纪录片叙事特征和情感表达的不断丰富和关于镜头语言在人物纪录片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加以自己的理解从而引发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关键词:人物纪录片;叙事策略;情感表达;社会文化现象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1-0176-01 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 胡文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作者简介:胡文波,女,汉族,黑龙江黑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叙事结构

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摘要: 叙事结构是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 而创作主体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叙事结构。平列结构思维与渐进结构思维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 也给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与路径, 而要最大程度地实现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效果, 还需要注意实现叙事结构的美学追求。 电视纪录片, 是以美学和社会学意义的视听结合语言, 真实地记录和表现人或者事物的历史或者社会现实存在状态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电视纪录片,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叙事, 这种叙事, 不是事件或者情节的一种静态地呈现和反映过程, 而是叙述者通过某种叙述行为或者技巧, 运用叙述话语叙述故事或者事件给受众的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电视纪录片要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传播, 离不开一定的叙事方法和技巧, 而叙事结构则是电视纪录片形成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一、叙事结构: 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 电视纪录片是一个整体的存在, 表现在内涵上是主题, 体现在美感特征上是风格, 展现在艺术形式上则是结构。“结构”一词, 来自于建筑学, 指建造房屋时所立的间架和内部构造。 现代意义上的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不仅是电视纪录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外在秩序的统一, 同时也是创作者根据生活规律和主观体验感受, 以各种手段有主次、有层次地安排纪录片内容, 并使之成为严密、有机整体的行为过程。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可以分为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 内部结构是体现文气的内部因素, 如思路、线索、情感、气韵、逻辑等, 它使作品上下连贯, 过渡自然; 外部结构则是表现电视纪录片外部形式的因素, 如层次、照应、开头、结尾等, 是对作品整体形式的把握, 它使作品层次分明, 结构完整。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相互依存关系。 叙事结构是电视纪录片形成和存在的一种方式。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认为, 结构二字, 如造物之赋形、工师之造宅, 世界万事万物的存在均依赖于此。作为结构的一种,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是电视纪录片形成和存在的基本形式。没有结构的“记录”是不能成其为电视纪录片的, 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任务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 将材料、观点、体验等内在要素, 有步骤、有主次地加以安排, 形成聚合和支撑电视纪录片各个部件的框架。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一旦形成, 就会以纷繁多样的艺术形式存在, 成为人们认识电视纪录片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过程的一种形式存在。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是一种形式存在, 但它的存在意义并不仅仅只是装载内容, 而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的体现。电视纪录片的记录并非事无巨细地一一记载, 而是创作者“选择”的结果, 这种选择, 是承载并体现了某种“意义”的, 既是创作者思想观念的体现, 同时也是观照自我、观照人生、观照世界的体现。结构, 作为对内容有主动表现力的形式呈现, 关系到作品的整体形态, 影响到作品整体的表现意义, 因此,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而是体现了某种价值和意义的。从此种意义上说, 结构是衡量电视纪录片艺术质量的 标志, 是体现创作者思想能力和艺术能力的重要标志。 “文无定法”, 因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个体的差异,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可以同搭积木一样, 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结构形态。一般来说, 电视纪录片内容的固有存在方式以及各种联系和秩序, 直接制约着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以生活的流程来建构, 这也使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具有浓厚的客观规定性; 但是创作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映射客观事物, 而是有所选择的主观能动行为, 而创作主体的审美观、价值观等的差异性, 直接导致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呈现出丰富性与复杂性。这种丰富性与复杂性首先取决于叙事结构中各个组成要素的丰富程度以及组织和排序的表现力, 比如, 视觉要素在时间维度上的排列, 听觉要素

纪录片的结构

从名词词性上理解,就是指纪录片的叙事方法和总体构成形式。作为动词词性来理解,纪录片的结构是指创作者借助蒙太奇思维和语言,以叙事模式和造型、音响等手段,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将创作素材及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组织和布局。一部纪录片总离不开叙事和写人,如何把这些人、这些事组织起来,如何剪裁,如何布局,何处铺垫、何处高潮,从哪儿开头、在哪儿结尾等等,都是属于结构的范畴。 如果说纪录片的题材和主题解决的是“呈现什么”的问题的话,结构所解决的则是“如何呈现”的问题。有人认为结构就是把无序的零散素材变成有序的叙事作品。一部纪录片如果找到了一种合适的结构,也就寻找到了一种恰当的叙述方式,并且能够确立鲜明的节奏和风格。 结构的形态: 从创作观念上看,大体可分为封闭式结构和开放式结构两大类。在此基础上还可按照不同的取向分为各种具体的结构形态。 (一)从叙事方式上分,可以分为故事式和散文式 故事式按照生活中所存在的矛盾冲突来设置和安排纪录片的结构。分析案例《继母》。 散文式采用散文的结构方式将生活碎片自然地穿缀起来,凸现“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分析案例《终极运动员》。 (二)从时空安排方式上分,可以分为空间式、时间式、时空交错式、双线平行式 空间式结构是以空间变化组织材料,也被称为横向式结构。分析案例《伟大的北极》。 时间式结构是以时间流程组织材料,也被称为纵向式结构。分析案例 时空交错式结构表现为以节目主持人的采访过程为纵线,以被采访对象的活动空间为横线,并将两者交织起来构成一种符合结构。分析案例《望长城》 双线平行式结构是一种纯文学的叙事结构形态,在两条线索展开的过程中,构成相互映衬或相互对比的叙事模式。分析案例《三节草》 (三)从人与事的关系设计上分,可以分为一人一事、一人多事、多人一事、多人多事四种类型结构。 一人一事是以一人一事为总的和主要的故事贯穿线,其他人物和事件都作为陪衬的一种结构。分析案例 一人多事是通过众多的事件或众多的生活情景片段来讲述一个人物的多方面情况。分析案例 多人一事是就同一事件通过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事件所蕴含的意义。分析案例 多人多事是通过众多事件表现众多的人物。分析案例 三、决定结构的因素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随着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开播,中国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市场动力明显增强。历史文化题材作品不仅数量增多,影响力提升,美学探索更进一步,戏剧化和娱乐性更为凸显。同时,关注当下、记录现实的纪录片作品数量有所减少,影响力也局限于边缘空间。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态势下,意识形态话语依然强健,市场的力量渐渐呈现,美学贴近市场变幻出万种风情。本文试从近几年涌现出的中国纪录片作品的类型特征、制作及传播特点等方面,浅议其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纪录片美学特征制作特点新趋势 一、中国纪录片作品的类型特征 近两年来,中国纪录片作品主要呈现为宣教型、审美型、消费型三种类型。 1、宣教型作品 宣教型纪录片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参与了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成为宣教型作品的一种新趋势。 2010年以来,中国纪录片作品围绕着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社会事件展开。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关于世博的纪录片也蔚为大观,成为2010年度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个热点。不论国家媒体还是民间机构,都对这一题材寄予了极大的热情,姿态各异,佳作纷呈。 由中央新影集团摄制的纪录电影《城市之光》,系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电影之一。《城市之光》全景式记录了自2008年9月以来上海世博会筹备的重要事件和活动,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展现历史风貌,描画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书写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体会,以及对城市未来的思考。 由周兵导演的纪录片电影《外滩轶事》也是关于上海历史的巨制。影片通过有意味的五位主人公,采取真实再现的手法,大规模运用了数字影像手段,展现上海从小渔村到远东第一大城市的百年沧桑。专业演员的参与和精彩剧场的演绎也让这部纪录片更增加了戏剧性和观赏性,演员第一次在纪录片里开口说话,引发学术界关于纪录片边界的讨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将《外滩轶事》改编为52分钟版本在该频道播出。 围绕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推出了5集系列纪录片《亚运在中国》,该片围绕2010年广州亚运会,回顾和梳理了亚运与中国的20年情缘。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图像史料的对比,将观众的记忆再次激活,平民化的视角使观众倍感亲切。

纪录片的结构方式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电视纪录片的结构方式计划课时 2 教学 目的 学习纪录片常用的结构方式,同时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介绍几种常用的电视纪录片的结构方式,同时用充足的理由说明什么题材适合于什么结构 教学 难点 结构方式的创新问题 课程范型(∨)问题中心型、()技术中心型、()训练中心型、()项目中心型、()体验中心型、()证书培训型、()___型、()___型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法、()案例法、(∨)讨论法、()___法、()___法、()___法 教具多媒体教具 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八讲电视纪录片的结构方式 电视节目的结构框架是任何种类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在制作初期至制作终期都必须深思熟虑、反复斟酌的问题。 一、绘圆法 纪录片绘圆法的结构方式就是将数学中的"绘圆"运用于纪录片的创作之中,圆心与半径的确立是掌握绘圆法的关键。一部纪录片的"圆心",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旨或者中心,即纪录片的创作者谋略在这中作品中所言之中核;"半径"则是片中被摄主体所要登场的主要活动区域和相关人物。绘圆法要求纪录片在开篇部分就提示出主要"论点",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并在那个场所对以上内容做最低限度的说明。 我们在小学的数学课上就已经了解了绘圆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1)确立圆心;(2)确定半径。当我们掌握了圆心和半径之后,就可以按照我们的需要来绘制这个圆了。如果把这种数学上绘圆的方法运用到结构一部电视纪录片之中时,需要的也同样是对于"圆心"和"半径"的确认。 我们以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美国纪录片《篮球梦》。 这部表现当代美国青年篮球梦想的电视纪录片摄制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反映了两个虽然年少但已被看好的美国年轻人是如何为了实现他们的梦寐以求进入NBA打球的目标而奋争的4年。同为14岁的美国黑人少年威廉·盖茨和阿瑟·爱吉怀有同样的梦想——到NBA打球,他们都出身贫寒,希望通过进入NBA改变他们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篮球梦》可以分为六个段落,分别表现了盖茨和爱吉两名黑人少年四年当中如何圆他们的NBA篮球梦的故事。直到最后他们也没有实现这个梦想。 在片子即将结束之际,爱吉说:"我年轻的时候,我小的时候,我只想到一件事——去NBA 打球。这种手法就是我们常说的“首尾呼应”。 这是一部以绘圆法来结构的纪录片,它的圆心便是两个美国黑人少年的梦想,而半径就是围绕着他们的梦想能否实现的家庭、学校、训练场以及赛场。在此,一切与少年们的篮球梦无紧密关联的内容全部被删减,诸如:威廉·盖茨的父亲的去向;母亲是否工作;家庭人员的构

浅析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创作手法

浅析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创作手法 作者:朱青城 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9期 摘要:《人生第一次》是由央视网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拍摄的12集人文纪录片,一经播出便获得一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2分。本文从《人生第一次》的叙事手法、拍摄方式、视听三方面出发,对其创作手法进行解析,切实反映纪录片中人文关怀、价值引领和中国人精神特质的传递。 关键词:《人生第一次》;叙事;拍摄手法;解说词 《人是第一次》选取十二个对于中国人而言最为重大的人生截面——出生、上学、成家、立业、养老等人生中不同的阶段,空间上分布于医院、学校、军队、村庄、工厂等不同场景。12位导演蹲守拍摄和12位声音各具特色的讲述人的讲述,将人生的重要节点串联成一幅表现万千中国人的“人生图鉴”。 一、多元化的叙事手法 (一)总体递进的叙事方式 递进结构思维,是指通过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切入让结构单位的内容保持一种前后相继的逻辑、时间或空间关系的一种结构思维方式。递进式叙事方式具有强烈的叙事逻辑性,以时间为轴线的递进式叙事方式,是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人物或事件进行有机的整理、组合。《人生第一次》以“人”为探讨的目标,在创作之初的主题是“记录每个平凡中国人的高光时刻”,不难看出导演将生命线为时间轴,将十二个单独的人生断面串联起来,在《人生第一次》从生到死的线性叙事中,每个人生断面的主角不同,但又可将故事整体看作是一个人的人生,以达到影片整体代入感。 (二)有逻辑的并列叙事语法 《人生第一次》由多个故事组成十二集系列纪录片,通常一集包括两到三个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人物通常出现在一个场景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构成可续性素材呈现在观众眼前。第十集《退休》主要讲述了退休老人如何在老年大学中再次找回对生活的热爱、拥抱自己的生活。在横向时间和纵向空间的的同一点下,三组人物并列的故事丰富了退休老人在老年大学学习生活的内涵。这些故事没有孰轻孰重,以并列的的语法从不同的维度讲述,将实现遗憾、相伴和热爱的情绪注入此时此刻的人生节点,营造出立体的故事。 二、多重拍摄方式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