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地理教案

宗教与地理教案
宗教与地理教案

示范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宗教的种类及分布概况、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及传播概况、宗教文化景观的特征。

2.通过宗教这一文化内容的学习,我们更应深刻理解文化扩散理论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图形来分析宗教文化扩散的地理意义。

2.结合前面所学内容,综合分析宗教从起源、分布到发展与扩散各阶段的特点及状况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德育目标

1.通过宗教这种文化的源地、扩散、文化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某种文化的角度来认识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不同宗教的文化内涵,对不同宗教的信仰和发展应公平对待,和平共处,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规范型文化要素,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直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背景、现状、以及它们与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联系历史、政治来学习本节内容,从不同的侧面深入理解宗教问题和正确评价宗教问题。

2.本节内容是一种典型案例的学习,我们更应联系实际,加深理解与学习。

3.充分利用各种图像资料,采用读图、综合分析的方法,再结合历史、政治的观点,进行系统性地学习。

●教具准备

收集各宗教的一些图片资料,包括建筑风格、服装服饰、民俗风情等内容,通多媒体计算机加工处理,及时放映给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使学生能准确地区分各宗教的不同点。对课本或地图册上的图形,要正确阅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的几节课当中,我们比较系统地、具体地学习了文化地理中的五个研究主题,即文化源地、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扩散和文化区。在本节内容中,我们以宗教这一文化现象为例,再具体地讨论文化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通过这一实例,把我们以前所学内容串联起来,使我们对文化地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六节内容:

3.6 宗教与地理(板书)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经常接触宗教,例如我们每个人的民族信仰,我们常在过年、过节时的烧香拜佛等等。可见宗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信仰和宗教。因此,了解宗教及其分布,对我们认识世界,深刻理解国际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许多事务是非常有益的。

一、宗教的概念(板书)

我们从宋家泰、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中查到:宗教的定义为:“宗教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它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和超人间并主宰着自然和社会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从而对之敬畏和崇拜。”从定义中可知,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而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宗教的教义、组织、建筑、服饰等都是构成文化景观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较详细地分析一下宗教的起源及分布现状。

二、宗教种类及其分布(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了解宗教的种类及一些宗教概念,对应课文图形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情况。

学生看完课文后,我们可从有关宗教的一系列概念分析入手,并多举事例,加深理解,以便区别不同的概念。之后,对应世界地图或通过多媒体、CAI技术等手段,让学生在图形中较准确地指出各主要宗教的分布位置与范围(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最后老师作出概括、总结。

我们知道,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是属于精神文化事物,与物质文化事物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相比,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疏远,因此它的产生与分布虽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更多地受社会发展的影响。

1.宗教的起源和发展(板书)

(1)宗教的起源(板书)

宗教的起源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使人在自然力面前无能为力,原始人的智力朦胧未开,分不清自然力和人的区别。于是便把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然力人格化,变成超自然的神灵。同时对其产生了某种恐惧与崇敬的心理,这就形成了原始宗教。所崇拜对象视其对他们的生活、生产的影响程度而定。例如,对印度教来说,恒河是圣河,对基督教来说,约旦河具有特殊意义,墨西哥则把火山作为圣山。

从历史上看,宗教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相同步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宗教的形态也不相同。原始社会的宗教正如上文所述,以自然崇拜为主,如崇拜风、雨、雷电、动物、植物等。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了解少,驾驭自然的能力低,因而对自然有本能的敬畏。自然崇拜的对象多与当地的典型自然现象有关。如印度的雨神、我国古代的水神等。有些部落选择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本部落的保护神而加以保护与崇拜,如印度教徒对牛的崇拜、伊斯兰教徒对猪的崇拜、泰国等一些地区对大象的崇拜等。随着人类抽象思维的发展,这种动物或植物逐渐演化为部落的象征,称为“图腾”。此外,还有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等等。

(2)宗教的发展(板书)

随着社会和历史的不断发展,原始的宗教形式也在逐渐发展变化,由最初的自然崇拜发展出精灵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发展到统驭众神的至上神崇拜以至一神崇拜;由部落宗教(如我国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萨满宗教和藏族早期的本教,南非的布须曼人宗教等)演化为民族宗教(如犹太教、神道教、印度教等)以至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宗教的发展过程中,陆续出现了由信教者组成的宗教组织、专职教务人员和教阶体制。各种宗教还形成了自己的教义教条、神学理论、清规戒律和祭仪制度等,而且日趋复杂多样。例如西亚一神教的形成:西亚具有发达的古代文明,而且地处世界古文明中心的交接地带,交通便利,商贸繁盛,文化交流和混合融合明显;这里又地处中低纬度,能见度

大,在凉爽的夜晚,当人们看到星空和月光有秩序的运行时,使人容易幻想在星空间有一个天堂,且有一个神灵的巨手控制着它的运行。因此,西亚成为一神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的主要发祥地。

(3)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板书)

宗教的产生离不开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对宗教的习俗、教义等有较大的影响,有的宗教节日还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如犹太教的新年放在秋天,这时是地中海地区一年夏季干旱期的结束,新的农业活动随着秋雨的来临而开始进行。在北半球,复活节与春天的来临是一致的。在南亚季风气候区,凉、热、雨三季更替及农作物和树木季节变化明显且有规律,这种循环轮回,启发了“人生有轮回,善恶有因果”的宗教教义的产生。

地理环境对宗教分布与传播也有影响。例如,在旧大陆,基督教主要分布于中高纬度地区,伊斯兰教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佛教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季风区,在微观上,佛教往往选择一些僻静幽美的地方建立寺院,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即是如此。

补充材料:

布朗山布朗族的原始宗教

解放前,西双版纳布朗山布朗族经济十分落后,世世代代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尚处于原始社会解体,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尽管人们历尽艰辛向大自然作斗争,可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对变化莫测、庞大而神秘的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如雷电、风雨、洪水、火灾等感到不可理解;对自己本身的做梦、疾病、死亡等也不可能认识,从而引起了恐惧、惊惶和缺乏信心,认为在他们周围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似乎这种力量在支配着自然界和人的命运。他们把意识、意志、愿望和感觉赋予他周围的整个世界,觉得整个自然界都是有生命的,产生了“万物有灵论”。

“万物有灵论”在人们思想上起支配作用,贯穿于布朗族的全部宗教生活,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和祖先崇拜等。在自然崇拜里,原始森林是布朗族崇拜的主要对象。布朗人认为,树木也同人类一样是有意识、意志的生物,有灵魂,掌握树魂的叫“色架枯”鬼,它和掌管土地鬼“色架呷代”一起,主宰着人们的生活与作物的成长。因此,每年砍树种地前,都要用丰盛食物祭献“树魂”,并将树木砍倒两棵,对着树“叫魂”。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博得“树魂”的好感,使之不作崇害人。砍树时,如果树压死了人,就认为“地鬼”不喜欢,便立即放弃这块地,另选别处砍树;如果有人伐木回来得病,即认为“山林鬼”作怪,精灵附身,须做饭菜一桌,请巫师赶鬼。在布朗人眼里,森林是“神林”,是不可侵犯的地方,它起着天然庙宇的作用,每逢嫁娶、丧葬、逢年过节等,都要在此举行一定的祭祀典礼。

2.宗教的分类(板书)

在这一部分中,有关宗教的概念、名词比较多,如原始宗教、一神教、民族宗教等。为了便于我们的学习,我们对宗教的分类作一简单介绍:

尽管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进度不尽相同,但是各地区的宗教都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从较原始的形式发展为较为现代的宗教形式,因此宗教可分为原始宗教、现代宗教;在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少,驾驭能力低,因而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等神化,这时的崇拜对象多为自然事物或现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原始的宗教形式逐渐过渡到人为的宗教,人们崇拜的自然神也逐渐转变为人格化的神,因而宗教还可以分为自然崇拜和偶像崇拜;按照崇拜对象的多少,宗教还可分为多神崇拜和一神崇拜;按照宗教信仰群体的广泛程度,宗教可以分为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和世界宗教。

3.宗教的分布(板书)

结合课本图3.23“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与下面的“世界宗教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并且这三大宗教是世界性的一神教。

在奴隶制社会初期,人为的宗教观念还是崇拜多种神灵,但诸神之间已开始分化,神灵的职能在兼并,这为最高神的产生作了准备。此时,原始宗教的崇拜对象繁杂,信仰区域狭隘,不能适应奴隶主国家对领土扩大和政治统一的需要。因此,奴隶主阶级就使用政治力量和宗教上的欺骗手段,去清除原始宗教崇拜对象的繁杂和多样性,使奴隶主国家有共同的崇拜对象。经过一段重新组合、淘汰的过程,最后产生了崇拜

惟一的神的宗教观念,即一神教。恩格斯曾经揭示一神教产生的历史过程,他指出,当初,多神教的许多神具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两重性,“在更进一步发展阶段上,许多神的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转移到一个万能的神身上,而这个神本身又是抽象的人的反映。这样就产生了一神教。”

一神教最基本的特点是只信仰一个万能的造物主,如犹太教信仰的真主是耶和华,基督教信仰的真主是上帝,伊斯兰教信仰的真主是安拉。一神教反对崇拜偶像,相信“天命”和“天启”,因此,一神教也叫做“天启教”。

世界三大宗教的具体分布如下: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或清教,分布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见上图),主要是在欧洲和美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中东、北非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的信徒被称作穆斯林,穆斯林人口较多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等。佛教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及东亚等地区。

承转:

上面我们学习了宗教的产生、发展、分类和分布,了解到了一些有关宗教的基本常识。从宗教的产生、发展到扩散以及到目前整个世界的现状而言,宗教对国家和民族的形成,在其历史时期和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均起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人类创造的丰富的宗教文化在人文因素中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主要来分析一下目前世界三大宗教的发展、扩散等状况,以便我们对宗教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三、世界宗教的发源地及其扩散(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较详细地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扩散过程和分布区,并可列表进行对比。

在同学们阅读完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课堂活动:提问、读图、填图、并举例说明其扩散过程。同时还可配合使用多媒体技术,对所用图形、表格进行重新加工改进,制作成闪动、移动等模拟图,以直观的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边演示,边讲解,最后老师作出总结。

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大都是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十世纪相继形成的,发源地大都集中于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如基督教和犹太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西部,拜火教起源于伊朗与土耳其之间的亚美尼亚高原,佛教起源于尼泊尔与印度毗邻地区,印度教起源于南亚西部和印度河中游地区,等等。后来,由于人口的移动,特别是各国统治阶级的扶植和利用,主要宗教从源地逐渐向外扩散,从而传播到世界许多地区。下面我们对世界性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作一简要叙述。

1.基督教(板书)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精品教案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重要语言种类及作用,掌握世界重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2、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习重点】: 1、世界重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2、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三大宗教不同建筑风格的画面,不同风格的音乐,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营造一种有宗教特色的氛围,以诱发学生的求知心理。 活动一:2个即兴表演 师:同学们的才艺如何?那我们就来2个即兴表演。 第一个即兴表演:一个同学扮演来深圳旅游不懂中文的外国人,一个同学扮演不懂外文的出租车司机。扮演外国人的同学,请把你想去的地方写在黑板上,然后擦掉。 生:(表演略) 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不通,给交流和沟通带来困难,甚至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第二个即兴表演:一个同学扮演阿拉伯人去一个中国人家里做客,一个同学扮演接待这位客人的中国人,看看这位同学怎样接待这位客人。 生:(表演略) 师: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如果你对宗教一无所知,也会好心办坏事。 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P77-P78并结合图4-9了解世界重要语言种类及作用、世界重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1、世界上共有________多种语言,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这6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4、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其发源地国家。 5、结合图4-9,填写下表: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二)阅读课本P79,了解三大宗教发愿及主要分布地区 1、、和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其中,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2、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 3、填写下表: 宗教产生地方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二、自主探究 结合图4-11,完成活动第1题,三大宗教的建筑有何特点?。 三、巩固练习 1、下列通行阿拉伯语的是: A.西亚的阿拉伯半岛 B.北美洲东北部 C.非洲南部D非洲中部 2、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产生于: A. 欧洲 B. 亚洲 C.非洲 D.北美洲 3、下列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A. 南美洲西部 B. 亚洲东部 C. 非洲北部 D.欧洲东部 4、在我国西藏地区盛行的喇嘛教属于:

世界宗教地理

世界宗教地理 ——《世界文化地理》第九讲 宗教的信仰 1. 普遍宗教:60%的世界人口 2. 民族宗教:25%的世界人口 3. 无神论者:15%的世界人口 宗教的定义 1. 宗教是人们的一整套信仰和行为活动,通过这些信仰和行为活动,人们寻求精神 上、体质上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并通过它来影响和包容自然、生命、死亡的力量。 对于早期的一些文化群体来说,宗教是与神秘的、具有毁灭性的自然力量之间的一个保护墙。 2. Religion一词,原意为“将松散的部分绑为紧密联系的整体”。 摩门教文化区 1. 普遍宗教 1)基督教 2)伊斯兰教 3)佛教 4)锡克教 1)基督教 基督教主要分支 基督教19.28 (亿) ,全世界大约有700多个分支派别 ?罗马天主教(33 AD) 9.68(亿) 50% ?新教(1517 AD) 4.67(亿) 25% ?东正教(1054 AD) 2.25(亿) 10% ?其他教派 15% ——1996年统计 拜占庭帝国与东正教 君士坦丁堡 十六世纪宗教改革 欧洲基督教分布 欧洲基督教分布

1. 罗马天主教:欧洲东部、西南部; 2. 新教:欧洲西北部,包括加尔文派、路德派和英国教(圣公会); 3. 东正教:欧洲东部、东南部。 东正教的4个老教会(3%) ?康斯坦丁堡教会:在伊斯坦布尔,现在东正教各独立教会的名义教首,宗教会议的召集者。 ?安条克教会(叙利亚大马士革) ?亚历山大教会 ?耶路撒冷教会 10个自治教会(Autocephalous Churches ) ?俄罗斯教会: 88 mill.,40% ?罗马尼亚教会: 17 mill.,20% ?希腊教会: 8 mill., 10% ?塞尔维亚教会: 7 mill., 10% ?保加利亚教会: 6 Mill.,10% ?格鲁吉亚教会:1 mill. ?波兰教会:0.6 mill. ?塞浦路斯教会:0.5 mill. ?阿尔巴尼亚教会: 0.1 mill. ?西奈教会:0.1 mill. 独立教会(古老教会) ?科普特教会:古埃及人信仰的基督教,宗教仪式用科普特语; ?埃塞俄比亚教会: 1948年由科普特教会分裂出来,1000万教徒; ?亚美尼亚教会:从安条克教堂分裂出来,教徒分布于黎巴嫩、亚美尼亚、土耳其、阿塞拜疆; ?马龙教派教会:叙利亚、黎巴嫩; 美洲地区基督教比例 1. 拉丁美洲:基督教的95%为罗马天主教; 2. 北美州:新教40%,罗马天主教25%。 美洲基督教分布

地理教案-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地理教案-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地理教案-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记住世界三个主要人种及地理分布,了解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分布地区。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和“世界语言的分布”图,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通过看各种图片了解宗教建筑,并记住主要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及建筑物。 3.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种族观,能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培养唯物史观,树立无神论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关于“世界人种”,教材开门见山,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地球上的人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白种、黄种和黑种。然后,介绍了白种、黄种和黑种的特征和分布,简洁清楚。一方面,对知识是一种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带着这些问题在图中查找,获取相关知识。另外,教材还强调,世界上的人种只是根据身体外部的特征不同来认识的,没有优劣之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观。通过“读一读”了解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更加深刻,是培养唯物史观的良好时机。 关于“世界语言”,教材一开始,首先介绍了世界使用语言的一般情况。然后,着重介绍了: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它们的应用地区,

并配了六幅插图,使学生直接感受到语言和文字的差异,以及文化的差别。 “世界语言的分布”使我们更能直观的了解6种语言的主要分布,锻炼学生的读图获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世界的宗教”部分,教材用宗教建筑物引出,但没有介绍宗教的内容,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做了简单概括。把人分为两类:信教的称为教徒,不信教的称为无神论者。简单介绍了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教徒人数和分布地区。 教法建议本节内容知识点多,地名多,但容易理解。如果一味的叙述地理事实,会使课堂枯燥。可以利用一些图片以及声像材料,创设情景,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多元的文化和异域的差异。 世界的人种: 1.出示图片(包括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提问:从体质的外部特征上看,他们有什么差别?你能描述他们的外部特征吗?你知道他们分布在哪儿吗?读“世界人种分布图“经过讨论,师生的互相补充后,教师按三大人种的皮肤、毛发、面部特征、分布地区列出表格,让学生读图填写。 2.朗读“阅读材料”了解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3.查阅世界人种分布图,做练习世界语言:用录音机分别录一小段英、俄、日、法、西班牙广播或歌曲,也可以由老师学一两句外语,学生讲几段会的外语。可将学生分成6个组,分别代表6种主要的语言,每组先在“世界语言的分布”图上找出所代表语言的分布,然后派代表分别介绍每种语言的使用人数和地区。 世界的宗教:用宗教建筑物图片引出宗教,用图片简单介绍世界的三大宗教:

初中地理-七年地理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最新

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2.内容分析: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的第二节。通过前二章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宏观的角度,对世界有所了解。第三章就是在此基础上,认识有关世界“人”的特点,为下学期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是世界的语言、世界的宗教两部分内容,同时包含着世界语言的应用和主要宗教的分布。“世界的语言”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语言部分以讲述联合国确定的6种工作语言为主,以“世界语言分布”图的学习为基础,使学生能够识记世界重要语言的的类型及其影响范围。“世界宗教”是本书的难点,其重点在分布,通过读“世界宗教分布”图,自己总结宗教的分布。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 (一)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二)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

语的主要分布地区。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指的是本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达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障碍)是世界宗教分布情况,产生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的原因是宗教分布情况是由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较为复杂(分析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就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读图总结。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指出工具使用在哪里),准备使用…(提出用什么工具)。因为使用…,有利于…(说明为什么要用)。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3第1自然段,P74图4.12“不同的语言文字”和阅读材料“世界语言知多少”。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①世界大约有多少种语言? ②哪6种语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③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④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较广的语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

宗教与地理教案

示范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宗教的种类及分布概况、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及传播概况、宗教文化景观的特征。 2.通过宗教这一文化内容的学习,我们更应深刻理解文化扩散理论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根据图形来分析宗教文化扩散的地理意义。 2.结合前面所学内容,综合分析宗教从起源、分布到发展与扩散各阶段的特点及状况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德育目标 1.通过宗教这种文化的源地、扩散、文化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某种文化的角度来认识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不同宗教的文化内涵,对不同宗教的信仰和发展应公平对待,和平共处,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规范型文化要素,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直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背景、现状、以及它们与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联系历史、政治来学习本节内容,从不同的侧面深入理解宗教问题和正确评价宗教问题。 2.本节内容是一种典型案例的学习,我们更应联系实际,加深理解与学习。

3.充分利用各种图像资料,采用读图、综合分析的方法,再结合历史、政治的观点,进行系统性地学习。 ●教具准备 收集各宗教的一些图片资料,包括建筑风格、服装服饰、民俗风情等内容,通多媒体计算机加工处理,及时放映给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使学生能准确地区分各宗教的不同点。对课本或地图册上的图形,要正确阅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的几节课当中,我们比较系统地、具体地学习了文化地理中的五个研究主题,即文化源地、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扩散和文化区。在本节内容中,我们以宗教这一文化现象为例,再具体地讨论文化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通过这一实例,把我们以前所学内容串联起来,使我们对文化地理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六节内容: 3.6 宗教与地理(板书)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经常接触宗教,例如我们每个人的民族信仰,我们常在过年、过节时的烧香拜佛等等。可见宗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信仰和宗教。因此,了解宗教及其分布,对我们认识世界,深刻理解国际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许多事务是非常有益的。 一、宗教的概念(板书) 我们从宋家泰、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中查到:宗教的定义为:“宗教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它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和超人间并主宰着自然和社会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从而对之敬畏和崇拜。”从定义中可知,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而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宗教的教义、组织、建筑、服饰等都是构成文化景观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较详细地分析一下宗教的起源及分布现状。 二、宗教种类及其分布(板书)

初中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汉语、英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为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学会阅读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片资料,分析世界联合国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2)、通过图片资料,认识三大宗教建筑物的特点及其分布。3、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树立宗教信仰自由,但不能打着宗教信仰自由干违法的事情的观点 弐、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1、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 2、三大宗教、代表建筑、分布地。

难点:运用世界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语言的分布;运用世界政区图,分析三大宗教的分布。 参、教学手段 世界政区图、语言分布地图和多媒体 四、板书设计 1、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法语 2、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地 3、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4、三大宗教信徒主要分布 伍、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投影《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题目,投影上是一个 地球和不同的语言文字。预示着地球上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字,引 入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 教师:(投影)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吗?

学生:看课本,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投影)总结,全世界有数千种语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 万的语言有100 多种左右,超过5000 万的有20 种左右。 教师投影:1、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吗?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吗? 教师总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不一定有自己的文字。 教师投影:《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文字。暗示人们虽然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字,但不同的语言文字之间可以进行沟通,说明有许多的人会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字,这就会有应用最广的语言和 说的最多的语言。 师生互动环节:教师投影不同的文字,学生进行辨别讨论并回答,教师进行解答。汉语、英语、日语、阿拉伯语、俄语 学生快速看书并回答或者是教师进行提问的方式进行。 投影:1、联合国的主要工作语言; 2、世界上应用最广的语言;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使用地区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从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并能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增强民族荣誉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建筑。 【教学难点】 1.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港囧》,徐铮导演每一部“囧”系列电影的票房成绩都十分傲人。《港囧》上映期间徐铮曾表示,他会延续囧系列搞笑风

格,把“囧”做成品牌,他的下一部“囧”系列电影也正在谋划中,可是一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徐铮: 1.跟《泰囧》、《港囧》一样,下一部“囧”系列电影的拍摄地选在哪里? 2.剧情该怎样编写才会更有趣,也更加真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徐峥剧组决定来我们班招募一批对世界各地的语言、宗教等文化比较精通的人进剧组共商事宜。 活动2【导入】组织教学 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小组代表每回答正确一个问题,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最终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 (设计意图:借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电影及剧组招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小组竞选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活动3【讲授】一、世界的语言 提问:1、假如剧组派你去采访并邀请下列人物来友情客串,你该说什么语言? 展示人物图片:1奥巴马 2齐达内 3普京 4阿拉伯人 5梅西 6姚明 提问:2、联合国的工作语言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探究步骤: 1、在“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的图例中,找出本组语言的代表颜色;

宗教地理学

第五章:宗教地理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宗教的产生以及世界的主要宗教 一、宗教及其特征 (一)宗教:是指以神灵信仰为核心的观念、思想体系(教义、经典)、组织(教会、教阶)、行动(祭祀,礼仪、传教)及文化现象(宗教建筑、绘画、音乐、服饰、饮食)的综合体。 (二)宗教的本质: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头脑中虚幻的反映。(马克思语) (三)宗教的基本命题: 神与人(世界):神创造了人与世界。 灵与肉:灵魂是永恒的,主宰的 天堂与地狱:幸福的天堂,可怕的地狱 生与死:生是短暂的、痛苦的,死是解脱和永生 善与恶:人们的本质是邪恶的、堕落的,只有上帝是善良的 (四)宗教的基本特征:是它信仰一种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它主宰着自然和世俗社会,而这种超自然的力量通过人格化而变成神灵,成为信徒们崇拜的偶像,并规范着信徒的行为。 三大特征:信仰特征;结构特征;社会特征 伊斯兰教的建筑:宣礼楼 伊斯兰教:阿訇 基督教:神父 佛教:方丈 (五)宗教地理学:研究不同宗教的区域分布,宗教的源地、教义、传播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不同宗教对社会影响的科学。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宗教的源地、分布和传播 2.宗教文化景观 3.宗教对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 4.宗教对领土和疆界变动、战争、人口要素、聚落形式及地区经济结构的影响 庙宇:佛教----塔;伊斯兰教----清真寺;基督教----教堂;道教----观;神道教-----神社神:佛教----释迦摩尼;伊斯兰教----真主;基督教----上帝 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是同源的,都不吃猪肉;印度教不吃牛肉。 聚落形式:东南亚是小乘佛教:将释迦摩尼视为人,庙在村中,城中; 中国是大乘佛教:将释迦摩尼视为神,庙在深山老林 (六)宗教的分类: 自然宗教(原始宗教或自发的宗教) 人为宗教(神学宗教或国家宗教) (七)宗教的起源及原因 原始宗教是在(人类早期)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人类面对各种自然压力和自然灾害而无能为力,从而产生恐惧和幻觉,寄希望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拯救他们的情况下产生的。 原始宗教可分为: 对自然的崇拜:对土地的崇拜:地神;对山的崇拜:山神;对雷的崇拜:雷公、天神;对火的崇拜:火神;对海的崇拜:海神;对太阳的崇拜:太阳神 对动植物的崇拜:龙凤(中国);牛(印度);骆驼(东北非);农作物(禾神)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优质教案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 2.能够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能够用实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教学重难点】 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课前小调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语种有哪些?学生自由发言后,引导学生读课本P78页阅读材料。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认识世界语言 1.学生读课本P77页文字内容及图4.8,说一说:(1)世界主要语言有哪些?(2)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哪一种?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哪一种? 学生归纳如下: (1)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2)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学生开展同桌合作,读课本P78页图4.9,共同完成P79页活动,了解世界语言的分布。 教师点拨: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亚洲东南部 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亚洲的中西部 法语法国、非洲中西部 学习活动二认识世界三大宗教 1.学生阅读P80页教材,说一说:(1)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2)三大宗教分别产生于什么地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教徒最多的是哪一种宗教? 学生归纳如下: (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①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②伊斯兰教,又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③佛教起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2.学生阅读课本P80页图例4.11,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特色,并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三种宗教的宗教信仰、教义、有关典籍等。 教师点拨: (1)基督教教堂的顶部都有一个“十字架”。

高二地理《宗教与地理》练习题

高二地理《宗教与地理》练习题 一、填空 1.宗教是一种复杂的______________。它的产生与分布虽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更多地受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能称之为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指:基督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宗教及其分布,对我们认识世界,深刻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许多事务是非常有益的。 4.宗教景观主要是_________,如佛寺、庵院、道观、___________、清真寺等。 二、选择 1.基督教产生于一世纪的:() A.地中海地区B.巴基斯坦C.阿拉伯半岛D.巴勒斯坦地区 2.伊斯兰教信徒穆斯林分布较多的南亚国家是:() A.蒙古B.印度尼西亚C.巴基斯坦D.沙特阿拉伯 3.下列关于宗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宗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B.宗教的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影响 C.宗教景观主要是指宗教建筑 D.宗教崇拜对象随社会发展变化而逐渐转化 4.下列关于宗教的种类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宗教以偶象崇拜为主 B.基督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非洲 C.伊斯兰教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宗教 D.在社会发展中,多神崇拜逐渐过渡为一种崇拜 5.下列关于宗教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督教的源地是巴勒斯坦,它在地中海沿岸和欧洲的扩散主要是属于迁移扩散 B.伊斯兰教源于阿拉伯米禺,它最初的扩散完全是靠政治、军事的力量完成的

C.佛教产生于尼泊尔境内,其早期扩散全部是迁移扩散 D.佛教文化扩散的类型不是单一的 6.敦煌石窟反映了佛教在西北地区分布和发展的时代是() A.三国时期B.南北朝到宋代 C.辽代到金代D.元明清时代 7.世界上诞生较早的民族宗教是() A.印度教B.犹太教C.儒教D.道教8.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历史由长到短的排列正确的是() A.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B.犹太教、佛教、印度教 C.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D.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 三、连线题 1.有关宗教与其发源地的连线。 ①伊斯兰教a.巴勒斯坦地区 ②基督教b.阿拉伯半岛 ③佛教c.古印度(尼泊尔) ④印度教 d.印度河流域 2.有关宗教与分布国家的连线。 ①新教a中国、日本 ②喇嘛教b中国、蒙古 ③伊斯兰教c印尼、中东 ④佛教 d英国、瑞士 四、读下图回答 1.该图反映的内容是: 2.该文化向北、向南扩散到哪些地 区? 在适当的位置中填入代号。

初中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anguage and Religion of the Worl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的第二节。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宏观的角度,对世界有所了解。第四章就是在此基础上,认识有关世界“人”的特点,为下学期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奠定基础。 课标的要求是:1、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由此可以看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空间思维感还不是很强,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只是初步学会了看图的基本方法,还不太熟练,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没学会;二、三章的学习是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学习第四章时,本学期已接近尾声,学生应比较熟

练的掌握读图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任务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于这一任务学生是可以比较轻松完成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①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 ②说出世界三大宗教极其分布地区。 ③举例说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④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运用图表、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尊重其他语言。2、使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树立无神论的观念。 教学重点:①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 ②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形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前言:宗教是社会因素和地理因素的综合产物。以往,宗教学界和历史学界在探讨世界性宗教形成和发展问题时,一般都着眼于宗教本身的教义和信仰,注意深入挖掘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多数人都忽略了地理环境诸因素对宗教的影响。本文以世界三大宗教为例,对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粗浅分析,。 一、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宗教形成的外在条件之一。美国著名的女地理学家辛普尔在论述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时,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摆到了很高的位置,她认为,是在西亚"这种单调的沙漠环境里,自然而然地使人们产生了一神教"。辛氏的观点虽有过份强调地理环境的作用之嫌,却也有一定的道理。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时间、地点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均起源于古代重要的国际商道附近。 新航路开辟(15世纪)以前,维系东西方之间联系的通道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欧洲──小亚细亚──黑海、里海南部──中亚──印度、中国;第二条是,欧洲──地中海东部──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中国;第三条是,欧洲──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红海──阿拉伯海──印度──中国。这三条交通线都以中东地区为枢纽,以古印度为实际终点,以中国为理想中的最远端(15世纪以前,虽然有丝绸之路,但中国和西方仅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商业往来)。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恒河流域。当时的印度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西方人眼中,它是"一个富庶的文明社会"。印度的黄金、香料等商品在世界市场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声誉。当时的恒河流域更是出现了以舍卫城、阿逾陀城、王舍城、吠舍厘城、瞻波城、波罗奈城、侨赏弥城、但叉始罗城、华氏城等为代表的九大工商业城市。高度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孕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思考人生之真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人们经济地位的极度分化,一些富裕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种姓家产万贯,而大量的首陀罗却身无立锥之地。释迦牟尼即是在这种形势下打出"众生平等"的旗帜,向宗教特权阶层--婆罗门贵族发难,创立了佛教。 基督教最早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地区地处中东的心脏地带,扼守三条国际交通线之咽喉,犹如连接东、西方的一座桥梁,自古就有国际交通枢纽之称,历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块"遍地流着蜜与奶的地方",真可谓是过客匆匆,许多民族都在此演出了一幕幕的活剧。古代犹太人在此建国的美梦被异族军队的铁蹄一次又一次地踏碎,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他们只好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追求都寄托给了上帝,创立了犹太教,在此基础上,公元1世纪又出现了基督教。

宗教与地理

宗教与地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第六节宗教与地理 一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宗教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传播情况及 宗教文化景观的特征 2.通过宗教这种文化的源地、扩散、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某种文化的角度来讲要认识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规范型文化要素,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直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要充分利用各种图像资料,采用读图综合分析的方法,并收集有关三大宗教的资料进行系统性地学习了解。 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以宗教这种文化现象为例,较为具体地讨论文化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现象分布区、文化扩散、文化景观这几个文化地理主题。 宗教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属意识形态或规范化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直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是更多地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宗教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每个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信仰不同的宗教,因此,宗教又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了解宗教及其分布,对我们认识世界,深理理解国际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许多事务是非常有益的。

一、宗教的种类及其分布 从历史上看,宗教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相同步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宗教的形态也不相同,尽管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进步不尽相同,但是各个地区的宗教都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从较原始的形式发展为较为现代的宗教形式,因此宗教可分为原始宗教、现代宗教;在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少、驾驭能力低,因而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等神化,这时的崇拜对象多为自然事物和现象(如风雨雷电、动植物),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原始的宗教形式逐渐过渡到人为的宗教(如部落宗教、民族宗教),人们崇拜的自然神也逐渐转变为人格化的神,因而宗教还可以分为自然崇拜和偶像崇拜,按照崇拜对象的多少,宗教还可分为多神崇拜和一神崇拜宗教;按照宗教信仰群体的广泛程度,宗教还可以分为部落宗教、民族宗教、世界宗教。目前,世界性宗教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二、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及其扩散 1.基督教: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初的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它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或清教,分布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在欧洲和美洲,它首先在地中海地区扩散,而后到达欧洲。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前者主要在西欧、中欧和北欧,后者主要分布在东欧和俄罗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一部分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各教派统称为新教,即狭义的基督教。新教主要分布于西欧国家,这个范围的文化扩散是属于扩展扩散。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殖民浪潮使得大批欧洲移民来到美洲,基督教也随之扩散

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考试精华整理

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 摘要:宗教是社会因素和地理因素的综合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与哲学、科学、文化、艺术、法律,伦理、道德等有密切关系。它的分布、传播和发展等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可以成为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以往,宗教学界和历史学界在探讨世界性宗教形成和发展问题时,一般都着眼于宗教本身的教义和信仰,注意深入挖掘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多数人都忽略了地理环境诸因素对宗教的影响。本文以三大宗教为例,简单阐述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几点影响。 关键字:地理环境、宗教、影响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religious、influence 一、地理环境对宗教的起源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是宗教形成的外在条件之一。美国著名的女地理学家辛普尔在论述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时,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摆到了很高的位置,她认为,是在西亚"这种单调的沙漠环境里,自然而然地使人们产生了一神教"。辛氏的观点虽有过份强调地理环境的作用之嫌,却也有一定的道理。宗教起源于何地,地理环境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原始宗教一般是遍布世界各地的,高级形态的宗教,其发源地的地理因素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地理因素上,世界主要宗教产生于西亚与南亚地区的气候条件适于观察天象,且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人们易于产生幻想并寻求精神寄托;从文化地理因素来看,一般多为古代文明昌盛和枢纽之地。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恒河流域。当时的印度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西方人眼中,它是"一个富庶的文明社会"。印度的黄金、香料等商品在世界市场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声誉。高度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孕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

(七年级地理教案)《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七年级地理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的第二节。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宏观的角度,对世界有所了解。第四章就是在此基础上,认识有关世界“人”的特点,为下学期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奠定基础。 课标的要求是:1、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由此可以看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空间思维感还不是很强,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只是初步学会了看图的基本方法,还不太熟练,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没学会;二、三章的学习是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学习第四章时,本学期已接近尾声,学生应比较熟练的掌握读图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任务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于这一任务学生是可以比较轻松完成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①运用地图说出汉语、

英语 、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 ②说出世界三大宗教极其分布地区。 ③举例说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④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运用图表、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尊重其他语言。2、使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树立无神论的观念。 教学重点:①世界上使用汉语、 英语 、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 ②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形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宗教与地理》教案

《宗教与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宗教种类及分布 2.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及其扩散 3.认识典型的宗教建筑的特征与分布 4.分析主要宗教建筑的时代性 能力目标: 1.读图分析: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及其扩散 2.如何用理论来分析具体实际问题 -德育目标: 1.懂得宗教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不同宗教的文化内涵,对不同宗教的信仰和发展应公平对待,和平共处,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规范型文化要素,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直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背景、现状、以及它们与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经常接触宗教,例如我们每个人的民族信仰,我们常在过年、过节时的烧香拜佛等等。可见宗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信仰和宗教。因此,了解宗教及其分布,对我们认识世界,深刻理解国际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许多事务是非常有益的。 一、宗教的概念 我们从宋家泰、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词典》中查到:宗教的定义为:“宗教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它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和超人间并主宰着自然和社会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从而对之敬畏和崇拜。” 二、宗教种类及其分布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了解宗教的种类及一些宗教概念,对应课文图形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情况。概括、总结。

原始宗教 按其发展分 现代宗教 1.宗教种类按其崇拜对象分自然崇拜 偶像崇拜 多神崇拜 一神崇拜部落宗教 按宗教信仰群体的广泛程度民族宗教 世界宗教 2.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原始宗教:自然崇拜为主,多神崇拜 民族宗教:偶像崇拜,一神崇拜 基督教 世界宗教: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教 佛教 3.世界宗教分布 结合课本“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与下面的“世界宗教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并且这三大宗教是世界性的一神 教。 小结:宗教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相同步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宗教的形态也不相同。我们知道,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是属于精神文化事物,与物质文化事物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相比,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疏远,因此它的产生与分布虽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更多地受社会发展的影响。

宗教与地理

第六节宗教与地理 一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宗教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传播情况及宗教文化景观的特 征 2.通过宗教这种文化的源地、扩散、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某种文化的角度来讲要认识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规范型文化要素,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直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要充分利用各种图像资料,采用读图综合分析的方法,并收集有关三大宗教的资料进行系统性地学习了解。 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以宗教这种文化现象为例,较为具体地讨论文化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现象分布区、文化扩散、文化景观这几个文化地理主题。 宗教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属意识形态或规范化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直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是更多地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宗教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每个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信仰不同的宗教,因此,宗教又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了解宗教及其分布,对我们认识世界,深理理解国际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许多事务是非常有益的。 一、宗教的种类及其分布 从历史上看,宗教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相同步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宗教的形态也不相同,尽管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进步不尽相同,但是各个地区的宗教都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从较原始的形式发展为较为现代的宗教形式,因此宗教可分为原始宗教、现代宗教;在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少、驾驭能力低,因而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等神化,这时的崇拜对象多为自然事物和现象(如风雨雷电、动植物),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原始的宗教形式逐渐过渡到人为的宗教(如部落宗教、民族宗教),人们崇拜的自然神也逐渐转变为人格化的神,因而宗教还可以分为自然崇拜和偶像崇拜,按照崇拜对象的多少,宗教还可分为多神崇拜和一神崇拜宗教;按照宗教信仰群体的广泛程度,宗教还可以分为部落宗教、民族宗教、世界宗教。目前,世界性宗教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二、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及其扩散 1.基督教: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初的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它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或清教,分布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在欧洲和美洲,它首先在地中海地区扩散,而后到达欧洲。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前者主要在西欧、中欧和北欧,后者主要分布在东欧和俄罗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一部分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各教派统称为新教,即狭义的基督教。新教主要分布于西欧国家,这个范围的文化扩散是属于扩展扩散。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殖民浪潮使得大批欧洲移民来到美洲,基督教也随之扩散到美洲,这期间向美洲的扩散是属于迁移扩散。 2.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6世纪到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主要分布在中东、北非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其信徒叫穆斯林。伊斯兰教最初建立的是政教合一的社会,所以它初期的扩散是与国家势力的扩张相一致的。随着国家的对外征战,7世纪到13世纪是伊斯兰教发展的辉煌时期,那时伊斯兰教扩散到亚、欧、非三大洲。它的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理语言和宗教教案

地理语言和宗教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记住世界三个主要人种及地理分布,了解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分布地区。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和“世界语言的分布”图,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通过看各种图片了解宗教建筑,并记住主要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及建筑物。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关于“世界人种”,教材开门见山,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地球上的人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白种、黄种和黑种。然后,介绍了白种、黄种和黑种的特征和分布,简洁清楚。一方面,对知识是一种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带着这些问题在图中查找,获取相关知识。 另外,教材还强调,世界上的人种只是根据身体外部的特征不同来认识的,没有优劣之分,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观。通过“读一读”了解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更加深刻,是培养唯物史观的良好时机。 关于“世界语言”,教材一开始,首先介绍了世界使用语言的一般情况。然后,着重介绍了: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它们的应用地区,并配了六幅插图,使学生直接感受到语言和文字的差异,以及文化的差别。 “世界语言的分布”使我们更能直观的了解6种语言的主要分布,锻炼学生的读图获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世界的宗教”部分,教材用宗教建筑物引出,但没有介绍宗教的内容,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做了简单概括。把人分为两类:信教的称为教徒,不信教的称为无神论者。简单介绍了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教徒人数和分布地区。 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知识点多,地名多,但容易理解。如果一味的叙述地理事实,会使课堂枯燥。可以利用一些图片以及声像材料,创设情景,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多元的文化和异域的差异。 世界的人种: 1.出示图片(包括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提问:从体质的外部特征上看,他们有什么差别?你能描述他们的外部特征吗?你知道他们分布在哪儿吗?读“世界人种分布图“经过讨论,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