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下脚料的利用现状

鱼类下脚料的利用现状
鱼类下脚料的利用现状

鱼类下脚料的利用现状

刘云飞高薇薇

(烟台南山学院)

摘要水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鱼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鱼头、内脏、鱼皮、鱼鳍、鱼鳞、鱼尾、鱼骨及其残留鱼肉),其重量约占原料鱼的40%—55%。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浪费大量的营养物质。本文详细的阐述了鱼品加工废弃物饲料工业、食品及医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

关键字鱼类下脚料开发利用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渔业生产国,小杂鱼和低值鱼占海洋捕捞产量的50%—60%,目前,发达国家的水产品加工率在80%以上,而我国的水产品加工率不足30%,其中淡水鱼加工率不到10%,我国每年淡水鱼副产物产量在25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未被利用[1]。

在鱼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鱼头、内脏、鱼皮、鱼鳍、鱼鳞、鱼尾、鱼骨及其残留鱼肉),其重量约占原料鱼的40%—55%[4]。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浪费大量的营养物质。对这些下脚料的利用,目前我国主要用来生产鱼粉,对其中有价值的成分尚未充分利用。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水产加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鱼类加工的附加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口的增长,食物资源的短缺,必须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鱼品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吸引了化学化工、食品、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的学者。

1.下脚料的常规成分

表1为青鳞鱼下脚料成分分析结果。从表1可见,下脚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鱼肉中的70.88%,蛋白质含量丰富。但组成较复杂,除鱼头、鱼骨的软骨粘蛋白、胶原、软骨蛋白及弹性蛋白等不必水解可作为食用鱼骨粉的原料外,肌肉组织中的肌蛋白、肌原蛋白、动蛋白、肌动蛋白等肌肉蛋白则可用几种酶水解为氨基酸、肽等,并作为水解蛋白的主要成分。

表1 青鳞鱼下脚料的常规成分(%)

原料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

鱼肉74.49 1.62 20.88 4.73

下脚料74.26 4.97 14.8 6

2.鱼品加工下脚料和废弃物的利用

鱼品加工后剩下的鱼头、尾、碎肉、胆、骨、鳞、内脏、皮等,含有大量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利用这一蛋白质资源,可制成各种精深加工产品,有可溶性食用鱼蛋白粉、液体鱼蛋白饲料、鱼鳞胶、鱼皮胶、鱼骨糊、鱼蛋白钙糖、胆色素钙盐和胆酸盐等。

2.1蛋白质的利用

目前鱼蛋白的加工方法主要为:酶水解加工工艺、蒸煮法、以及溶剂萃取工艺,使碎片鱼肉得到合理利用。

2.1.1加工饲料鱼粉

生产鱼粉的原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水产加工厂的下脚料(by-product)如头、内脏、皮、骨等;另一类为食用价值较低的多获性鱼类。鱼粉生产大国秘鲁的原料品种比较单一,

主要是鳀鱼,我国则以废弃物,低值小杂鱼类为原料。

2.1.2水解蛋白的制备

由于鱼类蛋白质的品位极高,所含氨基酸比例与人体肌肉成分极为接近,吸收利用率高,因而开发鱼蛋白水解物和分离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鱼蛋白质经酶作用降解,功能和品质可以得到提高。可溶性水解鱼蛋白营养丰富,水溶性好,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它可用作氨基酸强化食品基料,奶粉代用品,也可开发营养汤料、调味品及鱼蛋白饮料产品。可溶性食用鱼蛋白,是医治小儿因消化不良引起腹泻的有效药物,还可供癌症或手术后进食困难病人所食流质中的蛋白源[8]。该产品制取方法很多。诸如酶法水解、酸水解、碱水解、酒精萃取脱脂等。其中酶法制取,不破坏营养成分,口感好,易溶解,是近期国外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2.2鱼油的生产

据分析测定,在生产冷冻鱼糜,或用鲑、鳟类、金枪鱼类等生产罐头鱼片、干制品、盐藏品,冷冻品时所处理的碎鱼片中,仍残留约20%蛋白质和16—25%鱼油。鱼油中饱和脂肪酸可用于化妆品,不饱和脂肪酸用于开发智力,防治心血管疾病均有很好前景。鱼加工下脚料中鱼内脏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以提取鱼油从中提炼EPA、DHA制品;鱼脂肪中所含的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量都低于陆上哺乳动物,而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则较高,EPA和DHA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抗炎、抗癌、增强免疫功能及促进幼畜生长发育等功效。

2.2.1鱼油中EPA和DHA富集方法

鱼油中EPA和DHA富集方法包括:低温结晶法、尿素包合法、表面活性剂分离法、减压蒸馏和分子蒸馏、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层析法、脂肪酶浓缩富集法。

2.3鱼鳞胶和鱼皮胶

利用鱼类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皮、鳞等提取动物胶,以代替骡皮、牛皮及龟鳖甲制胶。鱼皮在整个鱼体中约占5%,鱼鳞在鱼体重量中也占一定比重,据测定草鱼、青鱼、鲤鱼等粗鳞鱼约占2.5%,因此,不利用鱼鳞、鱼皮是很大的浪费。实践证明:用鱼鳞、鱼皮制胶应为动物中最好的原料之一,它不像其它皮胶原料是经制革厂加工过而混杂有很多不纯化学药品而影响胶的品质。鱼鳞、鱼皮胶可以起到龟板胶、阿胶等同样滋阴止血的功效,且在润肺、补肺方面具有独特功效。其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作方法简便。鱼皮出胶率约为15%。鱼鳞胶、鱼皮胶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工艺流程:鱼鳞——洗涤——浸碱——浸酸、浸灰——冲洗——熬胶——过滤——凝固胶干燥——鱼鳞胶。

2.4骨糊、骨粉和鱼蛋白钙糖

可将鱼头、鱼骨加工成鱼骨糊、鱼骨粉、鱼香酥。

2.5胆色素钙盐和胆酸盐

鱼胆囊在鱼品加工中首先被弃之,实在可惜。胆汁经加工利用可制成胆色素钙盐、胆酸盐和牛磺酸等,它的价值比黄金还贵重。这些胆制品可供医药工业的原料,人造牛黄、抗生素制剂;医疗用药物,能促进胰液对脂肪质的消化吸收;还可作为细菌培养基成分之一,供微生物科研用。

2.6从胃粘膜中提取凝乳酶替代小牛皱胃酶

凝乳酶的传统来源是从小牛皱胃中提取。随着干酪工业的发展,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要宰杀5千万头小牛,以获得凝乳酶,造成全球性小牛短缺。为缓和小牛凝乳酶供应的紧张状态,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千方百计地寻找小牛凝乳酶的代用品。近来,J.E.P.Tavares等人[13]从金枪鱼胃粘膜中发现了价格低廉的代用品。

2.7抗高血压组分的提取

许多学者在沙丁鱼、虾、贝类的肌肉以及水解产物中都发现了对血管紧缩素转化酶ACE 有抑制作用的缩氨酸,于是人们又将目光转向了鱼下脚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也得到了某些ACE抑制组分。对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发现8个不同组分。各组分对血管紧缩素转化酶ACE都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14]。由于血管紧缩素转化酶ACE的特异性,抑制剂(例如缩氨酸)能够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该8个组分有望用于制药领域。研究还发现,鳕鱼鱼头的水解产物分离后得到的9个组分中有5个组分对血管紧缩素转化酶ACE也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14]。令人遗憾的是,各个组分的化学组成及其具体作用还未得到证实,其前体以及转化过程需进一步研究。

2.8胶原蛋白的利用

胶原蛋白及其水解产物在医疗、保健及美容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供食用,用作摄影材料,做香肠的肠衣及功能食品的添加剂等;在医药卫生方面,可溶性胶原蛋白可用于整容、生产化妆品,用作外科医用辅料、酶及生物活性物质的载体等。

胶原蛋白分子由3条多肽链形成三股螺旋,胶原分子中含有非胶原性间质成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分子间出现共价键架桥。胶原蛋白酶对胶原蛋白的水解主要是破坏胶原蛋白的螺旋区,使胶原蛋白水解成小分子肽类及游离氨基酸;而其它蛋白酶对胶原蛋白的酶解、促溶只是切除胶原蛋白的尾肽,使其变为可溶。因此,用非胶原蛋白酶提出的胶原蛋白为天然的、未变性的大分子胶原蛋白。

2.9制取角蛋白

魏民曾报道制取鱼鳞胶、鱼皮胶等的胶渣以及鱼品加工厂剩下的鱼鳞鱼鳍可用来制取角蛋白。可溶性角蛋白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能用作洗涤剂的活性物,因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还能用作农药的乳化剂,轻微水解后则可用作泡沫灭火剂。

2.13其它研究进展

鱼皮可用来制革,鱼鳔可加工成鱼肚(鱼鳔经清洗、浸洗,干燥而成)。C1aire Hellio[14]等人研究发现,用乙醇从鱼的背部皮肤及粘液中提取到了抗细菌、抗真菌成分,这些成分对细菌,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且不会对小鼠的纤维原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因此有开发成药用制剂的可能。F.Laos等人报道,用鱼下脚料与锯末、木屑制备可混合肥料。另外,鱼下脚料与草炭(peat)可以加工成混合肥料,作为蘑菇的培养料使用,而且其酸提取液具有丰富的营养素,可用来代替培养基,或者作为发酵基质使用。

展望:由于鱼类资源的日益匮乏,对鱼类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愈来愈受到重视。在开发鱼类加工的同时,如何科学地开发利用低值鱼和鱼类加工下脚料等鱼类资源,以挖掘其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鱼类加工下脚料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可变废为宝,生产出各种农业、轻工、医药、环保和食品行业所需的新产品,大大提高鱼类的附加值,降低主导产品的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

会效益,为下脚料的高值化利用积累有意义的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1张慜,段振华,汤坚。低值淡水鱼加工利用研究进展[J]。渔业现代化,2003,(3):30-31 2陈德隆。荣成绥鱼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建议采取的对策与措施[J]。现代渔业信息,1995,10(2):2l-22

3段蕊,张俊杰。海洋低值小杂鱼的加工现状和方向[J]。中国水产,2000(6):46-47

4龚钢明,顾慧,蔡宝国。鱼类加工下脚料的资源化与利用途径[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3(7):32-34

5童军锋,张英。加强鱿鱼资源的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J]。东海海洋,2001,19(4):46-51

6 Windsor and Barlow.Introduction to fishery by-products[M].Fishing News Books,1981,3-46:81-122

7黄志斌。水产品综合利用工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4-27

8黄志斌,水产品综合利用工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34-35

9 Strom T,A Gildberg,B Storme and J Aaa .Fish silage;why not use propionic and fornic acid[A],In:J.J connell.Abvances in Fis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Fishing News(Books) Ltd.London,1980,352-354

10 Stephanie Bordenave,IngridFruitier,Isabelle Ballandier.HPLC Preparation of fish waste hydrolysate fractions effect on guinea pigileum and ACE activity.PBEP.BIOCHEM.&BIOTECHNOL.2002,32(1):65-77

11秦玉青等。鱿鱼皮胶原蛋白的测定与回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11(2):138-145 12 S.Morimura et al.Development of an effective Process for utilization of collagen from 1ivestock and fish waste.Process Biochemistry.2002(37):1403-1412

海产品及下脚料和低值水产品的开发利用字

第七章贝类和海(淡水)产品下脚料及低值水产品的开发利用设想 (94) 一、概况 ㈠珍珠贝(蚌)和其它贝类的情况 (94) ㈡海产品和下脚料及低值水产品的情况 (95) 二、实验室的研制 ㈠三角锥瓶5000ml回流水解生产氨基酸液 (95) ㈡电磁炉和高压锅水解生产调味液 (96) ㈢小型反应釜酸水解对虾头的方法 (97) ㈣主要创新点. (99) 三、规模化生产的探讨 (100) ㈠酸水解贝体 (100) 1、盐酸水解扇贝边 2、柠檬酸水解马氏珍珠贝体 3、草酸水解海红。 ㈡配方和调制 (102) ㈢产品的过滤和沉淀研究 (103) 1、过滤问题 2、产品的沉淀研究 ㈣规模化生产的厂房,设备和生产流程 (103) 1、中型厂(日产1000L产品)厂房布置 (103) ⑴厂房布置 ⑵设备及注意事项 ⑶生产流程 2、大型厂(日产3000L以上产品) (107) 二、建厂设想 1、调味液生产 2、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二、建厂设想 第七章贝类和海(淡水)产品下脚料及低值水产品的开发利用设想我们这几十年的研究工作深深感到研究工作必须跳出实验室,与生产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否则关在实验室既无法检测研究成果,也对社会没什么贡献!我们原来只研究珍珠和珍珠贝壳,好像路越走越窄!所以我们一直努力跳出实验室的框框,扩大研究课题寻找与生产结合的途径,将珍珠课题与更广泛的贝类和海(淡水)产品下脚料及低值水产品的开发利用联系起来,这正是我们的尝试!当我们跨出这一步后,顿时觉得海阔天空!意外发现我们原来觉得十年下放工厂当工人和技术员是浪费生命,竟然绽开出美丽花朵,结出美味的果实! 一、概况 海洋面积占地球的三分之二,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科学家预言新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各国竞相研究海洋,向海洋进军索取资源已形成当今的社会潮流。 按照联合国组织分类,高科技主要有伩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我们现在研究的项目是采用新技术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深加工研究,是海洋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属高科技领域;它又是对海产品下脚料的新処理技术,是有利于减少对海洋的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绿色工业,也属高科技领域! 目前我国尚有十大新兴产业亟待开发,包括环保、海洋、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展览、物流、农业科技、社区等。这些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可以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利润丰厚,有望成为投资的热点领域。 本项目研究正好符合其中三项新兴产业——环保、海洋、农业科技。 ㈠珍珠贝(蚌)和其它贝类的情况 1、珍珠贝(蚌)类的情况。国内许多学者研究证明,⑴珍珠主要有效成分是牛磺酸和鸟氨酸,而马氏珍珠贝肉(全内脏)的牛磺酸含量比珍珠高得多。⑵马氏珍珠贝肉(干重)蛋白质平均含量为81. 38%,接近近江牡蛎。⑶采珠后河蚌肉(干重)的粗蛋白含量为51.07%;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43%,接近FAO/WHO推荐模式。 我国珍珠年产量占世界产量98%,海水珍珠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淡水珍珠产于

水库养鱼的饲料来源及注意点wps

水库养鱼的饲料来源及注意点 水库养鱼由于水面宽阔,难以实现人工精养,大都采取人工投放鱼种、不增施人工配合饲料的粗放养殖方式,鱼产量受到水体供饵能力的限制,单产水平不高。应当发展水库小水面精养,才能提高养鱼产量。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扩大饲料来源 (1)配套饲养禽畜,利用禽畜粪便养鱼 利用水库空气清新、用水方便、闲置土地多等有利条件,建场饲养禽畜。禽畜栏舍最好建在水库的上游,可使肥料和水中繁殖的天然饵料随水流逐渐扩散,均匀分布,不至于过量积累而造成污染。每个禽畜栏舍的饲养量不宜过多,以每667平方米水面配套养猪1~2头或鸡、鸭各20只为宜,过多则易引起水质富营养化。大中型水库,可在主要源头分设几个小型禽畜栏舍。 (2)利用消落区种植青饲料和绿肥 水库的消落区一般是很大的,约占水库水面积的50%。消落区的面积大小随季节而变动,雨季时消落区被淹没。秋、冬季水位下降,翌年春季达到最低水位。消落区在枯水季节是陆生植物生长的良好场地,被淹没以后则成为底栖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可为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提供

丰富的饲料。所以在枯水季节,应当利用消落区广泛种植青饲料、绿肥以增加收入,剩下的作物残体被水淹没后成为养鱼的肥料和饲料。 (3)采集库边青草、绿肥及下脚料 库边及其附近的杂草,只要鲜嫩、无毒,都可以采集作为养鱼的饲料。靠近城镇的小型水库,还可收集各种农副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如制糖滤泥、酒糟等,用于水库养鱼。 (4)施用化肥培育库内浮游植物 各地实践证明,采用施入化肥培育浮游生物的方法,在水库饲养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可以使水库成鱼产量提高4~5倍。每施用化肥1~2千克,可产商品鱼1千克。施肥方法已于前述,须注意的是下列四种类型的水库不宜施用化肥养鱼。一是水体交换量过大的水库,投施的化肥和培育的浮游生物会随水大量流失;二是水质浑浊(透明度不足30厘米)的水库,大部分肥分会被水中胶体粒子吸收而沉淀,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制约;三是水中滋生水草过于繁茂的水库,因为水草与浮游植物争夺肥料,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繁殖;四是水质软(硬度小于30度而呈酸性)的水库,其水质对直接施入的化肥反应不良。 2.适当投喂精饲料,粗精饲料结合 当水库表层水温上升到10℃时开始给鱼类投食,水温降至10℃以下时则逐步停食。每667平方米水面每年投喂精饲料(菜籽饼、大麦、麦麸等)500~600千克,青饲料(黑麦草、苏丹草、红薯藤等)3 000~4 000千克。青饲料投喂在固定的食场上,每0.67~1.3公顷水面需配置1个食场。为了强化投饲,确保滤食性鱼类的上市规格,每天上午8时、下午4

鱼类下脚料的利用现状

鱼类下脚料的利用现状 刘云飞高薇薇 (烟台南山学院) 摘要水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鱼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鱼头、内脏、鱼皮、鱼鳍、鱼鳞、鱼尾、鱼骨及其残留鱼肉),其重量约占原料鱼的40%—55%。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浪费大量的营养物质。本文详细的阐述了鱼品加工废弃物饲料工业、食品及医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 关键字鱼类下脚料开发利用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渔业生产国,小杂鱼和低值鱼占海洋捕捞产量的50%—60%,目前,发达国家的水产品加工率在80%以上,而我国的水产品加工率不足30%,其中淡水鱼加工率不到10%,我国每年淡水鱼副产物产量在25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未被利用[1]。 在鱼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鱼头、内脏、鱼皮、鱼鳍、鱼鳞、鱼尾、鱼骨及其残留鱼肉),其重量约占原料鱼的40%—55%[4]。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浪费大量的营养物质。对这些下脚料的利用,目前我国主要用来生产鱼粉,对其中有价值的成分尚未充分利用。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水产加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鱼类加工的附加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口的增长,食物资源的短缺,必须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鱼品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吸引了化学化工、食品、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的学者。 1.下脚料的常规成分 表1为青鳞鱼下脚料成分分析结果。从表1可见,下脚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鱼肉中的70.88%,蛋白质含量丰富。但组成较复杂,除鱼头、鱼骨的软骨粘蛋白、胶原、软骨蛋白及弹性蛋白等不必水解可作为食用鱼骨粉的原料外,肌肉组织中的肌蛋白、肌原蛋白、动蛋白、肌动蛋白等肌肉蛋白则可用几种酶水解为氨基酸、肽等,并作为水解蛋白的主要成分。 表1 青鳞鱼下脚料的常规成分(%) 原料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 鱼肉74.49 1.62 20.88 4.73 下脚料74.26 4.97 14.8 6 2.鱼品加工下脚料和废弃物的利用 鱼品加工后剩下的鱼头、尾、碎肉、胆、骨、鳞、内脏、皮等,含有大量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利用这一蛋白质资源,可制成各种精深加工产品,有可溶性食用鱼蛋白粉、液体鱼蛋白饲料、鱼鳞胶、鱼皮胶、鱼骨糊、鱼蛋白钙糖、胆色素钙盐和胆酸盐等。 2.1蛋白质的利用 目前鱼蛋白的加工方法主要为:酶水解加工工艺、蒸煮法、以及溶剂萃取工艺,使碎片鱼肉得到合理利用。 2.1.1加工饲料鱼粉 生产鱼粉的原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水产加工厂的下脚料(by-product)如头、内脏、皮、骨等;另一类为食用价值较低的多获性鱼类。鱼粉生产大国秘鲁的原料品种比较单一,

九种鱼类的饲料配方

九种鱼类的饲料配方 —、适于草鱼或花白鲢稻草粉70%、豆饼15%、棉饼10%、玉米面5%,另加骨粉1%、食盐0.5%,维生素适量。 二、适于网箱养草鱼黄豆秸、或花生蔓60%、豆饼15%、菜籽饼(或棉籽饼)10%、玉米面10%、鱼粉5%、另加蚌壳粉(或骨粉)1%、食盐0.5%。 三、适于草鱼干青草粉(或花生蔓、甘薯蔓)45%、豆饼15%、米糠15%、麸皮10%、鱼粉3.5%、玉米10%、骨粉1%、食盐0.5%。 四、适于池糖养鲤葵花饼40%、花生饼20%、小麦粉20%、鼓皮4%、豌豆5%、碎米9%、白垩粉2%。 五、适宜池塘或网箱养鲤血粉10%、豆饼15%、棉籽饼10%、米糠25%,麸皮25%、土面5.5%、槐叶粉8%、骨粉1%、食盐0.5%。 六、适于池塘或网箱养鲤鱼粉3%、豆饼20%、花生饼15%、玉米蛋白粉10%、米糠20%、麸皮16%、槐叶粉10%、土面5%、骨粉1%、另加赖氨酸0.1%、蛋氨酸0.1%。 七、适于流水或网箱养殖罗非鱼麸皮30%、豆饼35%、鱼粉15%、玉米粉5%、槐叶粉5%、大麦粉8.5%、生长素1%、食盐0.5%。 八、适于流水或网箱养殖罗非鱼草粉20%、鱼粉3%、豆饼20%、玉米蛋白粉20%、米糠20%、麸皮10%、玉米面5.5%、骨粉1%)食盐0.5% 九、适于池塘养罗非鱼干猪粪(或牛粪)50%、麸皮37%、芝麻渣10%、鱼粉2%、骨粉1% 常见鱼的饲料配方 一、鲤鱼饲料配方 1、麸皮43%、鱼粉30%、豆饼15%、大麦10%、添加剂2%、饲料系数2。 2、豆饼50%、鱼粉15%、麸皮15%、米糠15%、维生素1%、无机盐1%、抗生素下脚料1%、黏合剂2%、饲料系数2.70。 二、草鱼饲料配方 1、米糠40%、麸皮38%、豆饼10%、鱼粉10%、酵母粉2%。饲料系数1.90。如另加喂青饲料,饲料系数为2.20。 2、稻草粉80%、豆饼10%,饲料系数4.90,另加喂青饲料,系数为13。 3、玉米粉70%、鱼粉10%、豆饼粉15%、麸皮5%,其添加物为(以基础饲粮总量计):红薯粉12%、食盐0.50%、生长素2%、磷酸氢钙2%,饲料系数4.80。 4、红薯藤粉80%、豆饼粉15%、麸皮5%,按基础饲粮总量添加:红薯粉12%、食盐0.50%、生长素2%、磷酸氢钙2%,饲料系数为15。 三、罗非鱼饲料配方 1、米糠45%、豆饼35%、蚕蛹粉10%、次粉8%、骨粉1.50%、食盐0.50%,饲料系数2.27。 2、豆饼35%、麸皮30%、鱼粉15%、大麦面8.50%、玉米面5%、槐树叶粉5%,骨粉1%,食盐0.50%。 四、青鱼饲料配方 1、稻草粉40%、蚕蛹粉30%、菜籽饼粉10%、大麦粉20%,饲料系数为3。 2、青干草粉40%、棉籽饼粉30%、豆饼粉10%、菜籽饼粉5%、蚕蛹粉5%、鱼粉5%、大麦粉5%,饲料系数为8。

家禽副产品粉、海水鱼商品料和鱼下脚料.

家禽副产品粉、海水鱼商品料和鱼下脚料 对老鼠斑生长影响的比较研究 Wing-Keong Ng1 , Rossita Shapawi2, Saleem Mustafa2 1Fish Nutrition Laboratory,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Penang 11800, Malaysia (wkng@usm.my). 2Borneo Marine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i Malaysia Sabah, Locked Bag 2073, 88999 Kota Kinabalu, Sabah, Malaysia. 引言 亚洲的海水鱼养殖商业规模巨大,主要的生产国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印尼的的总产量约为550.000吨。接近85%的海水鱼养殖产品产自浮式网箱,据估计,上述五个亚洲养殖国的海上网箱多达1,117,533套(图1)。 泰国 , 马来西亚, 68,403 , 6% 图1. 亚洲各主要海水鱼养殖国拥有的海上网箱的数量 中国, 1,010,000 , 9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海水鱼生产国,拥有超过1百万套浮式网箱,占主要生产国海上网箱总量的约91%。 在所有水产养殖生产中,饲料是最昂贵的投入。在亚太地区,鱼下脚料仍然是饲喂肉食性海水鱼如鲈鱼的主要原料。然而,水产养殖中使用鱼下脚料存在着以下几大关注点:?野生鱼类资源耗竭。亚洲养殖鱼类每年约消耗5~6百万吨鱼下脚料作为直接饲料来源。 ?这些有限资源的生态可持续性。为了保障其生态可持续性,其供应须具有季节性,

淡水鱼土腥味的形成及去除

淡水鱼土腥味的形成及去除 摘要:无论是自然捕捞还是人工养殖的鱼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土腥味,特别是淡水鱼类。鲤鱼、鲢鱼、草鱼、鳗鱼等土腥味最为严重。对于追求健康、营养、口味的现代人来讲,土腥味的存在给这些鱼类的消费者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对鱼糜制品的加工也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针对土腥味的形成和去除进行研究和前景展望 关键词:淡水鱼;土腥味;脱腥; 一、我国淡水鱼加工现状 从淡水鱼的加工利用现状来看,鱼糜制品的加工是一条具有良好生产前景的加工利用途径,不但可以调节渔获的淡旺季矛盾,还可以大大为淡水鱼增值。再加上鱼肉具有较好的凝胶形成能力,是加工冷冻鱼糜及其制品的较理想的经济鱼。研究表明,以鱼肉为原料生产的冷冻鱼糜无论是破断强度、凹度还是白度等性能指标都达到要求的标准。另外,利用淡水鱼加工中产生的副产物生产宠物饲料,也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加工利用途径,可大大提高淡水鱼加工的附加值。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对鱼糜制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鱼糜制品土腥味严重已成为鱼糜制品深加工技术的瓶颈。因此,脱腥是淡水鱼深加工利用的关键技术,解决这一难点将大大推动我国淡水鱼加工产业的发展。 二、水产品腥昧的形成原因 1鱼腥味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I)新鲜鱼由于不适当的处理和储藏而导致的微生物、酶作用或自动氧化; (2)鱼对来自外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吸收; (3)来自鱼的饮食或它的环境中的物质在生物体内蓄积。 2水产品腥昧物质的形成机理: 水产品腥味物质成分复杂,从形成机理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酶的催化分解、游离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特种前体物质的高温分解、积累带有土腥味的藻类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 三、背景和意义 由于人口激增,可利用资源日益减少,尤其优质动物蛋白缺乏是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而水产品资源丰富,蛋白质高、脂肪低、胆固醇少,为人们所喜食。而鱼类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产品。它含有高质量大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多种物质,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而且比例平衡更易被人体吸收。尤其是鱼肉中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人脑必不可少的高不饱和脂肪酸,能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机能。我国现有鱼类近3千种,其中淡水鱼有800余种。足以见得我国淡水鱼资源丰富,淡水鱼的资源如此丰富也就推动了其发展,淡水鱼属于现水产品中迅速发展产业。我国虽为淡水鱼养殖大国,但在加工技术方面还是非常滞后的。目前,我国已能生产水产加工品数百种,如烤鳗、鱼糜制品以及传统的薰制品、糟制品等。据FAO 统计,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品产量的75%左右是经过加工后销售的,而我国目前的加工比例仅占产量的30%左右,其淡水水产品加工的比例更低,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60%多的淡水产品中,加工的比例不足5%,而鲜销的比例

(完整版)池塘养鱼及疾病防治

第一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一、草鱼: (一)食性: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稚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喜食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轮叶黑藻等;成鱼喜食苦草、眼子菜、苴草等。在人工投喂的条件下,草鱼除摄食水生植物外,它们喜食禾本科、豆科等陆生植物;也喜食人工饵料,如饼、糠、麸类。在饥饿的情况下,草鱼会吞食小鱼。同时,草鱼能大量摄食腐屑,包括其粪便转变成的腐屑。所以,草鱼虽然没有其它草食性动物一样的适应于利用纤维素的消化系统,甚至草鱼的消化道中没有发现纤维素酶,但草类从草屑变为腐屑、从大型至小型,从沉性至悬浮,经细菌等反复多次利用,便把草屑中的能量逐步转换到鱼体中。 (二)生长特性:草鱼是生长迅速的较大型鱼类。草鱼一般4-5龄达性成熟,1-3龄为生长最快期,且雌雄差异小。 (三)生活习性:草鱼在水的中下层及岸边摄食水草,主要在水体中下层活动。草鱼性活泼,行动迅速,游泳快;其食量大,抢食凶,素有“强盗草鱼”之称。 二、鲢、鳙鱼 (一)食性:鲢、鳙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它们具有特殊的滤食器官----鳃耙。其中,鲢鱼的鳃耙较细密,能滤食个体较小的浮游植物;鳙鱼的鳃耙较稀疏,只能滤食个体较大的浮游动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大增加,鲢、鳙鱼除了摄食浮游生物外,还摄食如下饵料:如粉碎的饼渣类、米糠、糟类、麦麸等农产品下脚料;有机粪肥中的碎屑;腐屑(腐屑=碎屑+细菌等微生物)等。由于鲢、鳙鱼消化系统中缺乏分解纤维素、果胶和几丁质的酶,所以摄食具纤维素、果胶质细胞壁的藻类,以及具有几丁质外壳的浮游动物卵等,都不易消化而随粪便排出体外。 (二)生长特性:鲢、鳙鱼是较大型的鱼类,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4龄。1-4龄生长较快,尤其是第2年。 (三)生活习性:鲢、鳙鱼通常在水的中上层活动,鲢在上层,鳙稍下。鲢性急躁,行动敏捷,活泼而善跳跃,遇水流容易逆水潜逃,不易捕捞。素有“急躁白鲢之称”。鳙性温和,行动迟缓,捕捞时不跳跃,遇水流不易潜逃,易捕捞。其抢食远逊于鲢。素有“好人花鲢”之称。 三、鲤、鲫鱼 (一)食性:鲤、鲫鱼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其中鲤鱼偏于动物性,鲫鱼偏于植物性。摄食方式都是吞食。白鲫的鳃耙多(102-120条)而长,排列紧密,且鳃耙内侧有许多膜状皱褶分支,交错嵌合成网状,因而具滤食功能。白鲫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和腐屑等。鲤、鲫鱼对人工饵料如如饼、糠、麸类、蚕蛹、蝇蛆等均喜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