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与文化

中国民俗与文化
中国民俗与文化

中国民俗与文化(上)

王娟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叫王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师。今天讲座的题目是“中国民俗与文化”。

这个题目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可以包含很多内容。这一次我可能会从这三个方面,首先会介绍一下什么是民俗和民俗学,因为这个学科从它出现到现在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在国内,它从成为一个学科一直到现在,大概也就一百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俗学是一个有相当长历史的一个学科。但是还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认识,就是我们可能还没有想到,民俗学做哪些研究,或者民俗学都有哪些方法,或者是有哪些角度。我会在这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什么是民俗和民俗学。其次,我会选择两个话题,因为民俗学我们说总体来讲,分为口头民俗,物质民俗和风俗民俗。口头民俗可能比较强调神话故事传说,就是以这种口头语言的方式,去传递的那一部分文化内容,这是一大部分,也是研究比较充分的一部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风俗民俗,风俗民俗可能需要人的这种参与,或者是人的那种经历去体验,然后才能获得或者是传递的那一部分文化内容。比如说像民间传统节日、民间的游戏、民间的信仰,所以这些都属于风俗民俗的范畴。另外有一类是属于物质民俗,物质民俗可能比较强调以物质的形式传递的那一部分文化传统。那说起来呢,可能是民间建筑、民间服饰,包括民间的美术,包括民间的饮食,因为那些都是以物质的形态可以呈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得到的,这一部分是属于物质民俗的范畴。我在这个讲座当中,可能分别挑选了一类是风俗民族的内容,包括民间游戏,一类是物质民俗的内容,以这个风筝为例,其中可能会穿插一些口头的因素,就是因为关系到风筝,关系到民间游戏,可能会涉及一些神话故事传说,大家可能会对中国民俗有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了解。所以这是我讲座的一个整体的设计。

一、文化与文化的传承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我们的第一个话题当中,首先我们讲文化。民俗与文化,这个文化是我们的研究对象,那什么时候文化才开始成为研究的对象,因为我们现在讲到我做文化研究,我把中国传统文化或者人类的传统文化作为我的研究对象,好像是非常普通的一个概念,就是大家都知道文化是研究的对象,但是实际上这个文化作为研究的对象,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在一百多年之前,人们才逐渐发现文化是可以用来进行研究的。这之前我们说大家研究的重点可能都放在了比如说哲学文化,像戏剧历史这些是人们关注的对象,但是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一直没有成为研究的对象。但是到了19世纪后期,西方有一些学者,突然发现就是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也好,自己的观察自己的体验,就觉得人类的文化是一个包括我们人类的这个从古代一直到现在,我们都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现象,那这些文化现象,那跟人类的这种进步也好,成长也好,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从1872年开始,我们说文化最终成为研究对象,那最早进行文化研究,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的一个人类学家,我们把他称为人类学之父,他的这个名字是爱德华?泰勒,他是第一个给文化下定义的,就到底什么是文化。所以它的定义

是文化或者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含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所以从他第一次开始给文化下定义,后来我们说一直到应该说一百年吧,就是一百年以后,我们可以找得到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就将近两百种,但是无论如何,其实它对文化的基础性的定义,我们一般还沿用这个泰勒的定义,因为无论他做什么样的,这个从什么样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可能都有一个学科的基础,比如说我从文学的角度,从哲学的角度,从历史学的角度,那我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但都是相对于自己的学科而言,但是对文化的整体进行定义的,我们现在一般还是坚持这种爱德华?泰勒给文化所做的这个定义。他是第一个把文化纳入到我们研究的视野当中。

但是如果要对文化进行研究的话,我们就必须对文化做一个比较整体的或者是全面的一个了解。一般情况下,我们最早做文化研究,可能是一种角度或者是一个视野,从另外就因为学科之间会产生很多的分歧,有一些文化的现象或者是文化的内容,就被研究得比较充分,另一些文化内容就一直处于被大家忽视的这样一个情况当中。比如说我们通常会说文化是一种现象,或者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化从古代一直到现在,它就有一个传承的问题,这个文化的延续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文化的传承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很少人会涉及文化的传承途径是什么,没有对它做一个全面的整理。

文化传承的途径,我们说是多种多样的,我举了一些例子。

比如说以语言的方式传承一种文化,但是语言它又分为口头语言和文字,口头语言作为文化传承的对象,这一部分几乎是没有什么人去做研究的,也没有人去关注。为什么呢,大家就觉得我这话说出来,我这个故事讲出来,神话讲出来,因为是口头讲述,所以根本留不下任何的痕迹。那怎么做研究呢,因为也有一些这个说我们可以把它录下来,但是因为口头传承它不是去听录音,我们是一个面对面的交流,这个面对面的交流,它就必须是在面对面的交流过程当中去实现。所以这部分就一直被忽视,所以大家觉得它不知道怎么样去做研究,因为他说出来的东西,他不像写下来,写下来我们可以去查,说出来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去进行展开研究的。所以研究的重点放在哪儿了呢,放在以文字为传承途径和方式的这一部分文化现象当中。我们可以研究古人的诗词歌赋,可以研究古代的小说,古代的哲学著作,或者是史学著作,因为它是以文字的方式记录的。那很多人就会倾注大量的心血,就是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这一部分,这个文化的传承的途径方式,你看得到摸得着的,都把精力集中在这一部分上。所以我们有大量的学术成果或者是研究成果,但是口头语言相对会少。

其次我们说还可以是思想的传承,思想的传承可以以著作的形式,比如说文学、哲学、历史这种方式可以去记录这些文化,传承这些文化。

也可以以艺术的方式,像舞蹈、美术、音乐、戏剧这些都是文化传承的另外一种途径和方式。

此外还有风俗,风俗就包括传统节日,像我们说从上古一直到现在,我们的节日有一些节日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那这个节日它不是以文字记录的方式传承

的,那你必须要参与到其中,就说我必须要过这个节日,我才能了解节日的结构,节日的内涵,节日的意义,所以这个是依赖于我们说人的参与活动。另外还有一些游戏,我们说民间游戏,那我要去做,或者要去玩这个游戏,然后我才能获得游戏的一些观念,另外还有一些像民间的庙会。风俗还包括人生礼仪,像我们说人的这种出生礼、成年礼,或者是婚礼葬礼,这也是需要亲身参与的。所以这是以风俗的形式,这个也是它脱离了文字传承。

另外是以物质的方式,也是传承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像我们居住的场所,包括我们的饮食、人类的服饰,这些它都是以具体的实物的形式,我们可能看见这样的房子,就知道它是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是不一样的。饮食也是一样,中国传统饮食和西方的很多饮食,我们从直观上都可以分辨出来。另外就是服饰,也是区别文化,或者是展示文化内涵的非常重要的材料。

此外我们说还有像科学的方式,包括医学数学,还有一些这种以科学的方式传承一部分文化内容。另外包括宗教,很多很多种。

但是这其中呢,大部分都会成为某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但是有一些是往往被人忽视的,比如说口传的这些内容,就是文化以口头传承的方式传承下来。另外就是以风俗的方式,因为必须要参与其中,它是没有记录文本的,另外以物质的方式,它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就是我们是住在一个具体的房子里,而不是说我通过文字描述去了解一个建筑,这个通过文字描述的方式你根本没有办法去体会一种文化,它的这个建筑,它需要我们居住到建筑当中。这些是偏离了我们说传统的。我们通常会过分偏重,比如说文字、著作这种传承方式,那在它之外,我们就会忽视它,因为它没有具体的可以看得到的一种形态。那这些实际上是民俗研究的对象,就是我们偏重于,就是跟其他学科不太一样的,就是其他的学科可能更偏重于那种有具体的记录,有通过文字记载的方式,传承的那一部分文化内容。

二、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那我们如果说民俗学呢,包括哪两方面呢,我们说一个是民一个是俗,就是什么叫民,什么叫俗。

民的概念就是从本能上来讲,就是很多人一看到民俗,或者民间文学,可能就会觉得应该是农民吧。我们人群是有等级的,或者是有区分的,我们可能会从职业上去区分,也可能从受教育的程度上去区分,我们可以把人区分为农民,或者是文盲,或者是知识阶层,或者是精英,它是有这样一个区分。所以民俗学呢,可能有很多人就会觉得那会不会是农民的,会不会是文盲的,确实是有过这样的一个发展历程,从最早的时候民被定义为农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知识精英是有著作的,他是有成果,我们可以去展开调查。但是普通民众他没有任何作品,那我们怎么去研究民呢。所以以往在文化被成为研究对象之前,是没有人去关注过民,也就是农民,或者我们说的文盲。可是后来有一些学者就会发现,那文化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因为知识阶层必须要经受各种教育,必须有作品,代表的可能是更偏重于个人对文化的理解和个人的那种思想,它可能是被提炼出来的一些思

想。那普通民众没有作品,或者是没有著作,他是不是也没有对人生宇宙或者是生死,他是不是就没有考虑,或者是没有思考没有认知呢,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民众的思考和认知,不一定是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因为他还有其他的途径和方式,所以大家突然就发现这个文化当中,普通民众也是一个文化的成员,甚至是文化的主体,他有自己的认知,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那研究文化研究人类的文化的历程,是不能忽视民的存在。所以这里面就会出现,我们说研究普通民众,我们甚至把民理解为从古代到现在,尤其是古人,因为古人创造了文化,这些古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会创造这些文化。当时甚至会去把古人,就是把古人和农民,甚至文盲,会特别强调文盲,主要就是为了区别于精英,就是精英他是有他的这个文字或者是有他特殊的这种优势条件,去出版去发表,或者是去呈现自己的一些思想。

但是后来我们就发现,民众的这种传承方式,或者是创造方式表达方式,这个同样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所以我们不再用人来去区分,你到底是受过教育还是没有受过教育,那我们怎么样去区分呢,就是其实我们研究的是全民。

怎么样去跟其他学科进行区分,我们强调的是俗,这个所谓的俗呢,我们有三大特点,一种是非官方性、非书面性和非正式性。

所谓非官方性就是我不去看你的著作,但是我去观察你的日常生活,你的口头讲述,你也会去讲神话故事传说,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官方的一方面,又有他非官方的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的一些表达,然后你的一些思想,这些是我们看重的,就是我不去关注你的著作,我去关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形态。

另外一个就非书面,就是因为书面他有正式出版,你的著作要受很多的限制,就是比如说你的观点,你的思想,包括你的文笔,它必须要符合一些官方的一些意识形态,所以它有可能就跟你的真实的一方面是产生偏离的。所以我们说人都是一个立体的,你有你官方的一方面,就有你非官方的一方面,或者是非书面的那一方面,所以非书面也是我们要进入到你日常生活当中,你的口头讲述,你的价值,你的价值观,包括你的伦理观,那是在你非书面的形式,你不写书的时候,你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另外一个是非正式的,所以我们之所以会强调非官方、非书面和非正式,我们可能更偏重一个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它的民众在自然状态下,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一种模式化的,或者是程式化的,或者是更真实的那一部分文化传统。

(二)如何理解民俗学

民俗学是怎么样去理解呢,民俗学研究的是以口头的、物质的或者风俗的形式,创造保存和传承的那一部分文化传统。这一方面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特别强调这种非官方非书面和非正式,突出的是民众的层面,就是我们通常会说,我们民俗学研究的是什么呢,是民众的历史,我们研究的是民众的世界观,民众的思维方式,民众的价值观,它是非个人的。所以如果说个人的思想,个人的价值观,可

能带有非常个性化的这种特点,它是不具备普遍意义的,我们很难说像孔子的观点,儒家思想,或者是道教的一些思想,道家的一些思想,或者是某一个人的价值观,我们很难说它是具有普遍性的,因为它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它不具备普遍意义,它只能是某个人的思想。民众的思想,就必须从民众当中去选取。如果民众和精英也好,或者是各种思想大家也好,唯一的区分就是民众的自己的那种表达方式。可能就是非正式或者非书面,就是我没有著作,但是我同样用其他的方式去表达我的思想,我们用神话用故事用传说,可能会用游戏,用节日,我在这个行为方面,或者是口头讲述方面,或者是物质方面,我去传递出我的那种理解,我的那种思想。这是我们区别于某个具体的人,这是一种普遍性的,或者是有代表性的这样的一种学科。

(三)民俗学的分类及典型内容

民俗学我们分为三大类,一种叫口头民俗、风俗民俗和物质民俗。口头民俗包括哪些内容呢,像神话故事传说、民歌民谣,像谚语、谜语、绕口令、史诗,所以这些都属于口头民俗的内容。风俗民俗包括民间游戏、民间节日、民间巫术、人生礼仪,很多很多了,这些都属于风俗民俗的范畴。还有一种叫物质民俗,包括民间建筑、民间美术、民间饮食、民间服饰,这是一个基本的分类。

我们可能会选取这三大类型当中的几个比较典型的,我们可以对民俗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民间游戏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民间游戏,民间游戏我们可能会从三个方面,一个是民间游戏,什么是民间游戏,民间游戏的一些特点,还有一些就是民间游戏的分类,我们说游戏分为很多种,再有一个就是民间游戏的研究,从民俗学的角度我们去看一下,我们怎么样去进行民间游戏的研究。游戏每个人从小都参与过很多游戏,都玩过很多的游戏,但是这些游戏在人的成长过程当中,或者是某一种文化背景下的游戏,对这种文化价值观念的保存和传递,起了多大的作用,我们可能没有考虑过。我们会在这一部分当中,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民间游戏及其特点

首先是民间游戏和它的一些特点,我们从民俗学的学科,一个整体的步骤上,就是我们一个学科研究一个研究对象,首先我们得给它有一个定义,然后它有哪些特点,然后有哪些研究,可以从哪些角度通过研究,通过这些角度去进行研究,然后发现它跟传统文化之间的那种关系。

什么是民间游戏呢,民间游戏是以口头形式传授,就是它带有口传的一些特点,以直接参与为目的的竞技和演示活动。就是我们说这个游戏很难说我直接参与,因为它必须要了解游戏的规定,就是我们在进入一个游戏当中,大家必须先要约定,就是我们这个游戏怎么玩儿,然后具体的过程是什么,具体的步骤是什么,那我们达成一致,确定要遵守这些规则之后,我们才能进入到游戏当中。所以它是一种口头的成分,就占了很重要的比重,而且人和人就是在传递游戏,就是我

在做游戏的时候,我必须是我教你,用口授的方式我告诉你这个游戏怎么玩儿,然后你才学会游戏的一些规则。但是玩儿游戏没有口头去玩儿的,我们必须要直接参与其中,而且还要在游戏当中扮演角色,或者去展示你的一些身份,就是我们确定了一个身份,你在游戏当中就必须要遵守这个规则,然后去展示你在游戏当中的一些角色一些身份。

这个游戏分成人游戏和儿童游戏,我们这一讲,可能偏重于儿童游戏,因为成人游戏更多的是侧重在娱乐性或者是竞技性。儿童游戏更多的偏重在文化,或者叫文化性格的培养,就是民族性的一个培养。就是每一个文化它都会从儿童时期就去训练这些儿童,让他将来进入到成年社会当中,会成为文化当中合格的一员。所以游戏当中会夹杂着一些文化价值观念,就是必须具备的一些原则一些规则,然后我们会去有针对性地去进行训练。比如说男孩儿和女孩儿游戏是不一样的,一个文化当中,他希望男孩儿进入到成年社会当中,必须具备哪些品格,必须具备哪些能力,那一般会通过游戏,让你去接受一些训练。那文化当中如果希望女孩儿具备哪些条件,或者是你进入到社会当中,你必须负有一定的责任感,具备某些能力,也是通过游戏去实现的。所以我们在民俗学这个意义上,会有很大的比重是放在儿童游戏这个方向上。成人游戏也非常重要,但是我们这里就会侧重在儿童游戏上。

民间游戏,尤其是儿童游戏,它最早怎么出现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玩儿游戏呢。关于民间游戏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就是到底怎么会出现民间游戏,最直接的一种理解方式就是民间游戏源于儿童的模仿。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这个成人的很多活动,它出现在儿童的视野当中,儿童是很难理解成人的这些活动,但是他们会本能地去模仿这些活动。所以有一些民间游戏,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儿童的这种模仿活动,我们说不只是古代的儿童会去模仿成人的活动,当代也是这样,其实理解起来非常的简单。比如说儿童去参加了一个成人的婚礼,那回来之后在做游戏的时候,那他就去模仿这个成人的婚礼,会有孩子扮演新娘,会有孩子扮演新郎,然后会有一个简单的仪式程序,所以这就是一个模仿。另外一种就是一些生产活动,我们也会去模仿。你的纺织、织布或者是种地或者是狩猎,包括一些像葬礼,包括人们的一些祭祀,这些仪式活动,儿童都会去模仿。模仿到一定程度,会形成一定的规则,最后以仪式的形式保存下来。所以我们说古代的儿童善于模仿,当代的儿童也善于模仿,因为这个模仿,使得我们即使是当代的很多儿童游戏当中,也可以看到它应该是古代一些行为的,或者是古代的一些仪式,或者是生产活动,能够借助于儿童的游戏保存下来。

像我们通常会说早期的儿童模仿的那些仪式性的活动有可能没有了,就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的游戏,比如说大家一块玩儿,小孩一块玩儿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晚上的时候,然后聚在院子里,然后用剪刀石头布,会选出一个人,这个人是失败者,就是因为你剪刀石头布,你失败了,你就要去做鬼,游戏当中会说你去做鬼,然后你去抓人,其他的人你会数数,我们通常会根据人的多少,这些孩子会你选择一棵大树,我在这棵大树这我就蒙上自己的眼睛,我开始数数,数到十,或者是数到二十,其他孩子都要藏起来。这期间,我们通常会觉得这个游戏很奇怪,如果我们去玩儿可能不觉得,但是如果进入到研究的领域,它是一个挺奇怪的一个游戏。奇怪在哪儿呢,就是我们是通过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出了一个失败者,这个失败者去再以这个大树为核心,然后去蒙着眼

睛数数。可能一旦他把数字数完了,我们有约定,约定好了,根据人多少可以数数,数二十个,其他所有的孩子都藏起来,可是一旦你数完这个数了,这个就变了,所有的孩子都处在危险当中,这个被淘汰出来的失败者,他就有了很决定性的权力。他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去抓住那些被藏起来的孩子,一个是喊出他们的名字,我看到你了,是不是,你是谁,我说出你的名字,你就死掉了。他可以通过触摸的方式,我想不起你的名字了,天黑,那或者是我看不清楚,那我跑过去拍你一下,你也就死掉了。

所以这是一个,就是他既又具有了绝对的权力,但是那被藏起来的孩子有没有这个活下来的可能性呢,有,就是你在他喊你的名字和触摸你的时候,你去摸一下那棵大树,你就获得免疫力了,所以你就可以活下来了。所以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游戏,就是这里面夹杂着很多很多的这个规则,或者是有一些原理在那,首先是一个被淘汰出来的一个失败者,我们从民俗学的意义上来讲是边缘的,但是在游戏的过程当中,他又获得了这种绝对的权力,其他的孩子,或者被他通过喊名字和接触的方式杀掉,或者通过触摸大树的方式复活或者是活下来。所以这个实际上不只是在中国是一种这样的游戏,其实在世界很地方都有类似的游戏,规则都是相似的。

我们会怎么去理解它呢,就一种理解方式,它实际上是早期的一种巫术性的活动,或者巫术性的仪式,只有巫师他的那个身份非常符合这个仪式当中的这些设计,比如说巫师一般属于边缘人,因为他同时具有沟通阴阳或者是跟神跟阴灵界或者是冥界沟通,他具有这样的一个能力,所以他在一个文化当中,因为他具有这种与神或者是与鬼交流的能力,他是边缘性的。但是一旦进入到某个仪式当中,他就具有了绝对的权力,所以古人可能在预料灾难瘟疫的时候,就要依赖巫师去跟神界或者是鬼界沟通,期待获得一种赦免,这些巫师就在仪式当中就具有了绝对的权力。可能后来这些巫术性的仪式消失了,但是因为儿童的模仿,它们被保留下来了。所以这些游戏,尤其是它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游戏,人们由此就认为可能早期人类是具有这样的一些仪式性的活动,但是仪式性的活动消失了,进入到游戏当中被保存下来,所以我们现在很多学者偏重于去搜集这些游戏,去了解这些游戏,去看这个早期的那些人类活动,它的形态是什么,被消失的那些仪式是有的时候是可以通过仪式,可以通过游戏去复原的,所以这是一种模仿说。

还有一种是训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种身体上的技能上的一些训练。有一些游戏就偏重于身体方面的,或者是能力方面的一种训练。就是他将来一定要进入到这个社会当中,他必须熟悉这个社会当中的礼仪,具备一些身体方面的这种能力。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像有一些跳房子,其实这个规则的这种设计上,它是一种强调一种规则,一种原则,因为你不能犯错误,他必须要经过这样的训练,身体方面的训练。小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些类似于模拟,或者模仿生产活动的,这些游戏活动,可能是出于训练的目的。

另外还有一种叫娱乐,就是纯粹娱乐性质的。因为我们说儿童他需要有人陪伴,我们在游戏当中会伴随着一些童谣,伴随着一些动作,手的动作,身体的动作,脚的动作,在训练儿童协调能力或者是认知能力的同时,也是儿童的一种娱乐性的行为。所以我们小的时候可能会跟儿童唱一些歌谣,同时有一些身体上的动作,比如说把孩子放在你的膝盖上,去晃动,然后给他带来一种愉快,所以这些是我

们通常会说是出于让儿童快乐、高兴,同时也接受了观念上的一些训练。比如说就像我们说现在最早,我们发现的最早的玩具,就是弹子,这个磁山文化出土的这种弹子,一般来讲我们认为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玩具。这些弹子它本来就是一种生产工具,我们说狩猎的时候要用的,但是这些弹子出土的弹子它不太一样,就是因为它是有颜色的,涂了很多的颜色,有很多的装饰,一般的工具我们用来猎杀动物的时候,它根本不需要加上这些色彩和装饰,因为它是功能性的。但是如果儿童娱乐带有娱乐性,同时又带有训练性的话,这些弹子就会被加上很多的色彩和装饰作为一种玩具。所以这种玩具这种弹子,其实从古代一直到现在,我们很多孩子还在玩儿,是不是,这个尤其是。从古代来讲,可能更偏重于男性、儿童,因为他狩猎的时候,或者是它是一种训练一种技能方面的训练,但是其实到现在,它还是男孩儿喜欢玩儿的一种玩具,不排除女孩也开始玩儿这种弹子的游戏,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当中,因为这个游戏是分男孩儿和女孩的,女孩可能更偏重于保持自己的这种形象,我们说不能失仪不能失态,所以因为玩儿弹子得趴在地上,可能会给自己弄得很脏,而且玩弹子的游戏可能带有更多的竞争心态,就是你去,你比如说你的获胜者会有更多的这种弹球,这是一种偏重于男性的训练。女性可能会文化是不太强调你去竞争的方式去获得某些财富。因为我们更偏重于女性的那种规则和原则,你要坚守某些规则和原则,然后去得到你应该得到的。所以它是你不犯错误会得到奖励,这是女性训练女孩训练的一个基本原则,男性可能更多的是带有猎取或者是竞争或者是抢夺这样的一种色彩。

游戏有哪些特点呢,我们说游戏有它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会确定现在我们开始做游戏了,然后会划定一个空间的范畴,会确定一个时间,然后从这一刻开始进入到这个游戏的时间。进入到了这个游戏时间,我们会有一个结束的时间,所以结束时间一到,我们就解除人物的身份形象或者是角色,你就要脱离,然后还原到你的日常生活当中,你的本来的那个形态当中。所以游戏它有固定的时间和空间。

这个有的时候挺有意思的,它是一个约定的,就是我们一群人一块玩游戏,它是群体性的。然后大家一块约定,我们要开始玩游戏的,这个是不带有强迫性质的,就是不能说所有的人都必须玩这个游戏,我不排除极端状态,你用武力强迫人们去玩各种游戏,但是日常生活中的游戏是没有强迫性,就是说大家好了我们一块玩,你可以随时进入随时退出,你说我不想玩,不好玩,我不玩了,你可以随时退出,因为它是不受约束的。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宁愿接受很苛刻的条件,很严格的那种约束,甚至接受自己不愿意扮演的那个角色,而进入到游戏当中,所以这就是一种社会性。其实我们说游戏是带有很明显的这种社会色彩,就是很多人尽管游戏是不约定你的,但是每个人会自愿,或者是对游戏的一种追求,自愿接受各种各样的约束。我们说人的社会性,你的价值或者是你的这种生命的价值是体现在一种集体性当中的。

所以游戏的角色分配,就是我们说假如说老鹰捉小鸡,你是当鹰你还是当鸡。所以这个是你必须要接受的,不能所有的孩子我都当老鹰,也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当鸡妈妈,所以它是有一个就是安排,就是如果你必须去扮演一个角色的话,你必须要接受,所以游戏当中是有角色分配的。还有一些比如说警察抓小偷,你不

能所有的人都去扮演警察,就要扮演小偷的这个角色,所以这个是事先要同意的,事先要有约束的。

游戏的另外一个特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保守性。游戏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说了解古代仪式的一些很重要的一个材料,就是因为游戏是不变的,规则是不变的。早期的游戏是什么样的规则,其实到现在还是什么样的规则,它具有保守性,这个是非常有意思,就是因为它是大家约定俗成,我们一起说好了要玩儿这个游戏,就必须要遵从大家都接受的那个规则。它一旦固定下来,你不能因为你一个人,我去改变游戏的规则,那是不可以的。因为所有的人可以不跟你玩儿,我不玩这个游戏,必须是共同接受的,所以它就不可能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个时代,随意去改变一种游戏规则。

这就是我们说,民俗作为一个文化的残余物,它是具备这个残余物的特点的。就是有一些因为民俗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早期的时候我们说很多民俗现象有一些学者就把它当成古代文化残留下来的一些一些元素,但是有一些人就因为不太同意这种观点,说文化它不是残余物,因为它只是生活方式,不可能把它作为残余物去看待。这个游戏,实际上它可以被看作残余物,就是因为它具有保守性。因为这些孩子在玩儿游戏的时候,他会坚守某些规则,确实我们查看古代关于一些游戏的记载,一直到现在很多游戏,我们实际上是可以看得出游戏的规则,游戏的规定,它是保持不变的。

另外一个就是公平性,游戏是公平的,因为它的规则设定好了之后,不容易改变,所以每一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有一个平等的机会,所以这是以公平为基础,为前提,这是它本身具有的特点,实际上后来使得游戏成为文化研究当中,或者是你要成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它的性别角色的培养,它的民族性格具有哪些特点,这个游戏会变成非常重要的材料。

当然了,这个群体性也是我们反复强调的,这个民间游戏的特点,因为不能一个人玩,那一个人玩不叫游戏,必须集体参与才能叫游戏,那它才会表现出,因为它会又设定规则,一个人是不需要规则的,那很多人参与到其中,它就必须有规则,这个规则本身就反映了一种文化观念。

中国民俗与文化(下)

王娟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二、民俗与民俗学

(三)民俗学的分类及典型内容

1、民间游戏

(2)民间游戏的分类

游戏又包括哪些类型,它分为很多类,怎么样去分类呢,我们说可以根据年龄,是吧,小孩的时候有小孩的游戏,然后可以根据性别,男孩儿有男孩儿的游戏,女孩儿有女孩儿的游戏,也可以根据你的行为方式,你的工具还有背景,都可以成为游戏分类的标准。

我们怎么样去分呢,我们把游戏分为这样几类,一类是巫术游戏,这个巫术游戏起源于古代的一种巫术仪式。我们前面已经讲到了,是吧,这个模仿一些巫术仪式,然后巫术仪式消失了,但是游戏保存下来了。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可能所有的女孩,我这强调的是女孩,都可能玩儿过抓子儿的游戏,抓石子儿,也有抓这种其他材质的,石头、木头、动物的骨头,做成的一种圆形的那种玩具。关于这个,民间抓子儿的游戏,我们这可能选取的是《沧县县志》,就是民国时期有一些关于抓子儿游戏的记录,它也强调是乡村小女子的这个玩的一种游戏,然后用那些磁片瓦片,然后把它磨成圆形,一般是5个石子的数字是5个石子,然后她会把它放在床上,有的时候我们会放在床上或在地上,所以一般会在床上玩儿,在地上可能会不太干净,但是我们有的时候会选择一片干净的地面去玩儿也可以。这个游戏非常有意思,就是它5个石子,第一个就是你玩儿的时候它规则是不一样,我们先要设定,因为不同的地方玩儿的

规则可能不一样,但是一般会把5个石子先放在地上或者是床上,会用手先拿起一个来,然后把这一个抛在空中,再拿起一个,反过手来再把口中的那个接起来,这样你手里就有两粒石子,然后再把这两粒一块扔在空中,手再去拾他的第三粒,拿起来之后再把空中那两粒一块接在手里,就是三粒石子,然后再把这三颗扔起来,再捡一颗,把四颗石子接在手里,那最后就是四颗扔起来再从地上捡一颗,再把空中的四颗接住,你手里就有五颗石子,所以这个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因为你把一颗扔在空间,捡一个再给它接起来,一个是手的反应要快,那一颗可能好接,四颗就不一定那么容易了,所以需要手眼协调,要把空中的那个石子接住,所以这是女孩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

这个游戏其实在很早的时候,我们说不光是民国时期有这样的记载,那最早的时候明代就有了关于石子的记录。但是明代的记录它可不是一个女孩玩儿的游戏,它是一个求子的仪式。这个求子的仪式,它当时怎么记载的呢,就是它这个讲到正月是求子月,正月我们说从节日的角度,正月是一个一年的第一个月,这个月是一年初始,是很重要的一个日子。那中国文化当中子嗣,对子嗣的追求,我们说这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求子生子繁衍是最重要的一个事情,所以正月又被称为求子月,无论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民间的饮食民间游戏,民间的很多装饰,大都围绕着生子和繁衍,都跟这个有关系。这个仪式也有,所以在这个《帝京景物略》当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说是月也,女妇闲,这些女孩儿女人闲在家里怎么办,手五丸,也是手里拿五颗子,它叫且掷且拾且承,其实跟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县志》当中的记载是一致的。那当时有什么样的说法呢,它说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那当时它的这个丸,手五丸的这个丸是什么呢,一般是用木头,橡木银粒为枝,净以清洁,所以它是一种求子的仪式。这个表现在哪儿呢,石子它里面有这个子,它跟这个孩子或者是儿子这个子是一样的,抓石子就象征着或者是好像是抓儿子。所以抓子和抓“子”它是谐音的这种关系,所以就保存下来了,所以最早是一种仪式性的活动,但是后来就成为女孩玩儿的一种抓子儿的游戏,为什么叫抓子儿,那实际上就是抓孩子,能够得到一个孩子。所以这是我们说女孩玩儿的。可能在很多情况下说,男孩儿也开始玩儿的,就尤其在某一个阶段,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训练上或者是观念的训练上,对女孩灌输一些这种生育繁衍的这种知识,还有这些游戏,其实它都带有一种能看出来这个游戏本来的一些特点。这种求子仪式可能已经消失了,但是在儿童游戏当我们还可以看得到。我们不排除男孩儿也开始玩儿这种游戏,但是从本意来讲,它是一个女性活动残留下来的一些用来跟当时的那种活动相一致的,有这样一个色彩。

那游戏还分一类,另外一类叫占卜游戏。这个游戏当中,它的胜败或者是我们说胜负成败是用来表示这个占卜活动。比如说拔河的游戏,这个拔河是一个,不光是一个游戏,还变成了一种体育竞技活动。那这个拔河的游戏,历史也相当的悠久,很早很早就有了,而且也不只是中国有拔河的游戏,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拔河的游戏。那中国最早的关于拔河游戏的记载,是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就是南北朝时期我们就有了关于拔河的记载。那这个拔河还有很多很多的称谓了。

这个拔河的游戏最早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游戏呢,西方有很多国家和民族,包括东南亚和西方很多国家,这个拔河的游戏,它源于一种仪式,这个仪式是什么时候举行呢,一般会在春天和冬天交替的时候举行。仪式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呢,就是人类他会对自然进行观察,这个观察的过程当中就会发现季节转换是有一些明

显的自然的特征,比如说冬天要过去,春天要来到了,春天和冬天交替,往往是有一些时间是很关键,这个表现在人的这个理解当中,自然界有的时候冬天会早一天退去,有的时候就会晚,春天就会晚到,冬天就会晚离开,人类就觉得它既然有一些征兆,春天的到来是有一些征兆,冬天的退去也有一些征兆,人类就会创造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当中,希望借助于人力,帮助春天早点到来,冬天早点过去。所以人有这样的一些行为,就是人希望自己的能力,可以控制可以帮助自然,那怎么办呢。春冬交替的时候,我们会有一方去扮演冬天的这个角色,扮演冬天一般会穿上动物皮毛的服装,因为冬天大家穿得会很厚,动物的皮毛可能会用来保暖。这个春天我们就会用绿色来装饰,所以拔河比赛的时候,那一方可能就用动物的皮毛来装饰,那一方用绿色来装饰,比较早,有绿叶或者是常青植物用来进行装饰。这个仪式当中,我们会有一些过程,但是它会设定冬天一定要失败,春天一定要胜利,在这个过程当中,春天的人在这个拔河当中春天胜利了,这个希望现实生活当中春天也会早早地能够过来。所以这是一种仪式,那在这个仪式当中,它会设定一个角色,它的有胜负也是设定好的。

那拔河的游戏在中国古代,它有这样几种可能性,一种可能跟季节有关,一种可能跟战争有关系。就比如说战争的一方,比如说我要进行一场战争,但是我又不知道这个战争将来会胜利还失败,那我也搞不清楚我是能不能战胜,它就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我拔河比赛一下,测验一下,就是双方可能穿上不同的服装,交战双方的服装,然后相同人数的士兵,然后我先拔河比赛。有一种是占卜性质的,可能就是看看谁能胜,如果一方胜利了,我就有了胜利的把握了,我可以出战,如果失败了,我可能就要重新部署。另外一种特点,就可能是仪式设定的,就是我一定要让我自己的一方胜利,鼓舞士气,带有这样的一个特点。所以,这一类的属于占卜游戏,我们说到唐代之后,就变成了带有娱乐性质的、带有竞技性质的一种游戏。所以,这一类我们叫占卜游戏。

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拔河,占卜游戏当中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就是走灯阵。这个走灯阵,也是春节期间很多地方有这样的一个习俗,会在元宵节的前后,会扎一个像迷阵一样,大家要从这个有点像迷宫,九曲灯阵,很多地方它叫黄河九曲灯阵,它像一个很大的迷宫。在元宵节的前后,大家会做一个走灯阵的尝试,如果顺利地走出来了,就说明这一年比较顺利,如果走的时候,一直走到死胡同里,可能就表示这一年不顺利。但是,一般的人,都会跟在一个比较有经验的老者后面,一定会顺利地走出来,不希望自己这一年过得不顺利。所以,这个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设定好的,一定能够顺利走出来的,占卜嘛,你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那样的一个结果。这个走灯阵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有各种各样的图谱,也有各种各样的设计。但是,民间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当中,也等于是传递或者是延续、或者是保存了古代的一些仪式性的这种活动。我们说,仪式可能属于一种早期可能真的是带有预测未来或者占卜性质的,但是到了后来变成娱乐活动之后,可能它的仪式性的那一方面就渐渐地弱化了。现在很多地方的这种走灯阵的活动还是相当热闹,一般都是晚上。

除了这两类游戏之外,我们还有一类,叫社会游戏。社会游戏,一般就是儿童在游戏当中模拟各种社会活动。前边我们提到了一些,比如说过家家、骑竹马、攻城、警察抓小偷,像这些都是模拟一些社会行为,然后把它引入到了游戏当中。社会性的游戏有的时候跟它的社会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比如说,很多地方小孩

玩的那种鸡毛信的游戏,有可能就是中日战争期间,它有一个很有名的电影叫《鸡毛信》,这个小的交通员要把这个信送出去,他就要把信藏起来,他跟日本的军人我们俗称日本鬼子要去交锋,他要保存他的这个信件。所以在游戏当中,我们的角色就会分成两种,一种是交通员,一种是日本兵,我们会把这个信藏在所有你有可能藏的地方,很多情况下,都是藏在自己身上,因为小孩玩游戏的时候是藏在自己身上,所以,藏在头发了,藏在衣服里,藏在鞋子里。所以,这个游戏其实玩起来非常有意思。

(3)民间游戏研究

我们说游戏本身是属于文化的,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属于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民间游戏进行研究,我们会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呢?我们会强调游戏和文化的关系,民间游戏保存了古代的文化传统。这个比如说,在《史记》当中,孔子世家就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游戏,玩什么游戏呢?玩过家家的游戏。在玩过家家的游戏当中,他特别熟悉,比如说中国的这种人文交往是礼仪性的,比如说招待客人的时候,我们的基本礼节是什么?就是从饮食上,现在我们通常会说,你是贵客,我要有多少个盘子、多少个碗,我有多少凉菜、多少热菜,准备的饮食直接反映了对方的身份。也就是说,很尊贵的身份,你可能准备得越丰盛,越普通的朋友,可能饮食相对来说简单一些。所以,《史记》当中就说,孔子小的时候就玩这种过家家的游戏,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人该使用什么样的配置,就是你的饮食起居跟你的身份相配合,它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则。孔子,从小就玩,特别的熟悉。所以,他是礼节礼仪方面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一个学者,这跟他小时候玩的游戏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一个,游戏跟教育有关系也非常的密切。我们说,游戏是儿童接受训练获得教育和积累社会经验的主要途径。比如说,玩布娃娃的这个游戏,小孩尤其是女孩都玩过布娃娃,中国小孩玩布娃娃,西方小孩也玩布娃娃,但是玩布娃娃是不一样的,它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孩子玩的那个布娃娃,一般我们从形象上来讲,它都是一个类似于婴儿的形象,就是它没有具体的眼睛、嘴,或者是服装服饰,它是一个模糊的、轮廓性的。中国小孩玩布娃娃尤其是女孩玩布娃娃,她一般喜欢抱着这个娃娃,学着给她盖被子,哄她入睡,给她讲故事,或者去训斥她。这是中国娃娃也是中国孩子的一种玩法。我们说它的目的是什么,实际上是训练女孩的母性,就是培养她将来做母亲,她要照顾婴儿。所以,她是一个做母亲的这样的一种职责,所以,是一种职责性的训练,这是中国孩子玩布娃娃的一个原则问题。西方孩子也玩布娃娃,但是我们都知道,西方的非常流行的是芭比娃娃,这个芭比娃娃,它不适合你抱着。那怎么玩呢?一般情况下,我们说,它是用来训练你成为这个芭比娃娃,所以,你会学着给她梳头发、给她搭配服装,然后给她在不同的场合改变她的形象,变成不同的服装。所以,西方的女孩玩布娃娃的同时,是把它当成自己的未来的一个形象,就是我将来要进入到社交领域,我要学会装饰自己、装扮自己,是一个女性形象,而且是社交女性的形象。是这样的一种训练。所以,它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孩子是一种母亲,西方是作为一种社交形象进入到未来社会。我们由此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判断呢?中国女孩包括中国很多文化当中对女孩的训练都不强调她需要很漂亮,也不需要她装扮、装饰、打扮很得体,她只做好自己

母亲的,就尽职尽责成为一个母亲、成为一个妻子就足够了,所以,中国文化不是特别强调女性的漂亮。跟西方不一样,西方可能过分强调女性的容貌、形态,它有的时候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哪儿呢?就是西方的女孩,我们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把自己装扮成公主,等待一个男性来拯救她。所以,她的女性的社会地位相比较而言,她跟中国女性是有区别的。中国女性很明确,我就是要做母亲,西方可能更多的是偏重于自己一个美好的公主,但是是很柔弱的,需要一个男性来搭救她。所以,这是两种不同的训练。

这个游戏与性别,实际上游戏在塑造性别上非常关键。中国男孩玩什么呢?玩顶拐、攻城、弹球、打弹弓,这些都是男孩玩的游戏,它带有一种攻击性、对抗性,或者是通过竞争的手段得到他想到得到的,就是带有抢夺的性质。所以,这是男孩玩的游戏,比如说攻城的游戏,要占领对方的城池,所以男孩在玩这种游戏的过程当中,可能偏重于一种对抗性,要有冲击,你的力量要强大一些,你就可以推倒对方,攻占对方的城池,所以,也带有一种军事性的色彩。所以,是这样一方面的训练。他跟女性的那种训练是完全不一样的。还有一些,像弹球的游戏,前面我已经提到了,它是一种以击中对方的那个球为胜,而且你还要占有对方的球。所以,它这是一种通过力量或者技巧胜利,然后去获得他所要得到的事物。所以,这是我们说跟女性的那种守本分、负责任,然后得到补偿,是相反的。

所以,我们说女孩这种跳房子、玩布娃娃、抓子、翻绳,还有好多女孩玩翻绳的游戏,它的目的就是不犯错误,严格要求自己,不违规。就是跳房子的时候不踩线,翻绳的时候,也要翻出一个形状来,这个说明你心灵手巧。这方面的训练,它是跟男性是完全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

另外一个就是,游戏跟民族性关系密切。就是我们怎么样去区分不同的民族。有的时候有一些玩具特别带有能够去区分不同民族的这样一个特点,比如说小鸡啄米的这种玩具,这个可能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玩过,这个鸡啄米,可能就是两个公鸡的形象,下面有一个机关,它通过触动这个机关,两只公鸡可能分别会去啄米这个板子上面的米,它是一个动态的。孩子一般都喜欢玩这种游戏。但是这个鸡啄米的游戏,可能很多学员想象不到,世界上很多国家、很多民族的孩子都玩这个游戏,这个玩具是一个世界性的玩具,有的时候很难想象,你说中国孩子玩这个玩具,它怎么很多国家,欧洲包括美洲很多国家都玩这个游戏。在制作上、在结构安排上、形象设计上,就能区分出国民性了,比如说你是两只鸡,你还是五只鸡,你还是四只鸡?我见到的最多的是八只鸡挤在同样大小的一个圆盘上,或者是方形的盘子上。

这个就是可以区分不同的民族,就是有的民族可能对空间的理解,就是它这么大一个空间,它觉得必须摆上八只鸡才能合理利用这个空间,所以,他的民族对空间的理解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是非常近的,有的民族,这么大的空间只能摆两只鸡,就符合他对空间的利用和空间的想象。所以,这个你可以想一想,就是有一些民族,他人类生存的空间就比较窄,所以,他在制作空间上就是同样的空间,他会安排更多的形象。有的民族它可能地广人稀,一个人之间不可能太近,如果距离太近,会给他带来不舒服的那种感受。所以,在玩具上它可能同样空间,它就不止两只鸡。所以,这个就是对空间包括对食物,鸡啄米,它是要下来触碰到那个板子,有的民族就是空空的,任何食物都没有,有的民族就用象征性的食物,

用色彩点上一些点,可能象征着米,有的民族就不能忍受下面没有东西,所以,就会用玉米粒粘在上面,就是告诉你,这是有粮食的,你可以吃得到的。所以,这是文化和文化之间的那种观念,包括民族观念、性格特征对空间,或对色彩的那种感觉都可以通过玩具呈现出来。所以,这是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做文化之间的这种比较研究。

2、清明和风筝

游戏我们就介绍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可以从民间传统节日、民间美术这方面对民俗和文化有一个了解,清明和风筝是我们想要谈的。

讲到清明和风筝,我先提一下《红楼梦》。可能很多学员都读过《红楼梦》,或者至少我们看过《红楼梦》的连续剧,对《红楼梦》也有一些了解,这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小说,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之所以如此喜欢它,就除了它的人物、形象、情节,包括它的这种文学性的成分当中,就是这部书当中有大量的民俗材料,而且它通常会对一些民俗现象,我们可能会对一些节日,我们了解节日的一些结构,但是节日的一些成分,可能在古代很多典籍当中没有记载,但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当中它记载的那些民俗现象,反过来可以对我们理解古代的一些习俗包括一些节日非常有帮助。因为它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描述。所以,它记录了很多风俗习惯。它这里面记录到了清明节,也记录到了风筝。这个非常有意思。

《红楼梦》中,我们看它是如何描述清明和风筝的。《红楼梦》一共有四回当中出现了风筝。有的时候我就想,这个风筝在《红楼梦》当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第五回非常关键的一回当中出现了风筝,第一百一十六回,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回当中也出现了风筝,所以,它是前后呼应的。第二十二回和第七十回当中出现的风筝,实际上它带有很多隐藏的那种含义,就是我们说,这个故事前后的逻辑性、连贯性,它通过什么展示?实际上是对民俗的一个运用。第二十二回当中,前面我们就不说了,我们直接就看它的第二十二回,里面是出现了一个谜语,就当时时春节期间出现了谜语,这个谜语是这样一条,叫“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它是打一个玩物。这个第二十二回非常有意思,就是它这里面描述了很多暗含着这个家族将来最终要破灭、要破败。就是它是有一个提示,有这样的一种寓意。

在这个里面,当时是大家制作了很多灯谜,宝玉制作的一个灯谜,它的谜底是爆竹,迎春制作了一个灯谜,它的谜底是算盘,探春制作的这个灯谜,它的谜底是风筝,惜春的谜底是海灯。什么意思呢?最后贾政猜了这些谜语之后,就非常感慨,他就说,爆竹就是一响就碎掉了,所以这是一个不吉利的前兆。然后,算盘呢?是噼啪乱响,也是在那种安静和谐当中,给你制造了一种噪声,而且是一种算计到最后,也是一个预示着一种解体。尤其是探春这个风筝,也是剪断了以后,风筝就飘走了。也是一个不吉祥、不吉利的。惜春的海灯,它讲的也是寺庙里使用的东西,所以,也是暗含着一个悲剧性的结局。所以,贾政看完这些谜语之后就一个很悲凉的感觉。

第七十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介绍呢?七十回里面林黛玉重建桃花社,所以,这些大观园里的女孩在一起结社吟诗,正在那儿吟诗的时候,后面出现了这样一个情节,就是,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就好像什么东西倒掉了一样,所有的人都吓了一大跳。丫鬟们都出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有一个丫鬟就说,一个大的蝴蝶风筝挂在了竹梢上了,所以其他的丫鬟也跟着说,说,这个风筝非常漂亮,但是不知道是谁的。宝玉说,我去看看。他去看了一眼,就说,我认识这个风筝,这个风筝是大老爷那院子里娇红姑娘放的。你们拿下来,我去送给她。当时,紫鹃就笑,说,你怎么就知道那是娇红姑娘的风筝呢?难道说天下就没有一样的风筝吗?不行,我必须要这个风筝,我要了。就是有这样的一个对话。探春就说,因为很多女孩都在这儿。探春就说,紫鹃你太小气了,你没有风筝吗?你要这个风筝干什么?也不嫌个忌讳。就是,那个意思就是说,你不该要这个风筝,因为这是有忌讳的。黛玉就说,可是,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就好像这放风筝怎么会跟放晦气有关系呢?所以,黛佳就提到了放晦气,所有的人就开始说,那咱们也把风筝拿出来一起放晦气。所以,大家就开始回家找风筝,找完风筝就一块儿放。大家放风筝的时候就说……很多人都很迅速地把晦气放掉,但是黛玉不太想放,就觉得这个风筝挺漂亮的一个风筝,我把它放掉,说不定它飘到哪儿。黛玉就是属于一个很敏感的人。挺精致的一个风筝,飘到一个地方,如果落在一个不干净的地方,太可惜了。就有点舍不得,或者是有一个心思。你想,她葬花,花都不忍心流到一个她所谓不洁净的地方,所以,她是一个心思很细腻、很敏感的女孩。但是,李纨就说了,李纨说,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应该多放,因为你生病,他说,你更应该多放,然后把这些病根都放了就好了。说着,就拿过一把小剪子,一下子就替林黛玉剪断了那个风筝线。所以,那个风筝飘啊飘,就不见了。这个风筝,一个是他讲到会放晦气,同时也非常符合黛玉的一些性格,因为到后来,黛玉她是不太愿意剪,但是是被别人剪。因为剪掉了之后,大概觉得这个风筝会落到一个什么地方,这个黛玉很心疼。后来,宝玉说,我也剪了算了,跟你的飞在一块儿,这样,它们就不孤单了。所以,从这个细节描写上,它又跟这个习俗结合得很好,同时又对黛玉的这种性格和她跟贾宝玉和很多大观园中女孩的那种性格,你可以看它是很鲜明。

《红楼梦》告诉我们,放风筝跟放晦气有关,而且是在清明期间要放的。这个清明,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清明是,我们叫二十四节气之一。所谓二十四节气,这是我们记录时间的,时间是从一年的第一天一直到最后一天,我们怎样去划分这个时间,把它分为不同的阶段,我们古代人是把一年的时间区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这个是从汉代开始才固定下来。汉代之前我们有四十八节,早期可能是秋冬,有点像我们说的两个时辰,一个是属于春天,一个是属于秋天,它是分两个,有点像热和寒两个部分,后来就四时,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后来四十八节就一直不断地在丰富,到了汉代的时候,就出现了二十四个节气就定下来。从立春开始,最后到小寒、大寒,就表示一年的结束。但是节气是节气,节日是节日,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有意思的是,二十四节气当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就是清明节。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实际上它是跟寒食有关系的,最早清明跟寒食差个一两天,所以,寒食节是一个节日,但是后来寒食这个节日被清明取代了。所以,清明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节日,因为它跟寒食节挨得太近了,但是,后来可能大家更喜欢

用清明这个跟春天这个季节很符合,而且寒食的很多习俗和观念可能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因为寒食节是吃冷食的,不许吃热食,它当然有它一定的传统观念,它为什么吃寒食?跟这个季节,跟人们对雨水,因为我们说春天的时候要下雨,下雨的时候,我们希望雨水越多越好,但是火是克雨的,人类要用熟食就要烧火做饭,火就会阻碍雨的到来。所以,早期寒食,有的时候寒食曾经有很长时间是寒食。但是,它是对身体不符合养生这种规范。后来,就越来越短,越来越短,后来就缩短为三天,三天后来到一天,最后被清明所取代。有它一定的文化背景。我们这个地方就不再详细的介绍。

但是我这儿可以大概地说一下清明包括哪些习俗,然后看看放风筝跟清明节礼的这种关系。清明是一个,又是节气又是节日。它主要的活动表现在哪儿呢?比如说祭祖,这个是上坟、祭祖,这是它很重要的,也是我们现在清明还要祭祖,也是我们现在延续下来的一个很重要的传统。但是这个特别有意思,其实清明如果从节日的角度来讲,祭祖不是重要的,是非常次要的一个环节。为什么呢?春天的节日一般是跟生命、跟繁衍有关系,跟自然,是要到自然当中感受自然的那种生命力和繁衍能力。祭祖更多地适合于秋后、秋天和冬天,我收获了之后,我来谢祖,感谢祖先,感谢神的那种庇佑,它可能是带有这样的一个特点。但是,清明祭祖,我们说它为什么现在变成一个很主要的成分?就是因为有很多诗词歌赋、有很多中国的历代政府,他在倡导的时候,他会特别强调他是要祭祀祖先的,他不强调另一面。为什么呢?就是清明是一个非常开放的节日,因为春天,春天表现为什么呢?就是所有的人尤其是女性,我们从民俗学的意义上更愿意相信清明是一个女孩子的节日。为什么呢?这个时候女孩要到大自然当中去,干什么呢?我们是这样一种理解,就是春天是生机勃勃的一个季节,女孩出去,女孩是负责生育和生命,她是有生殖和繁衍能力。所以,春天到了自然当中,她有一个跟自然的互动,就是我从自然当中人可以从自然当中获得那种生命,那种能力,繁衍的能力。自然也是因为这些女孩子到了野外,也从人的身上去获得那种能量或者是能力。这有一个互动,或者我们又叫感染,互相感染。女孩出去,打扮得非常漂亮,到野外去。其实历朝历代有很多故事,都是发生男女爱情故事都是清明时候踏青,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所以,女孩到了外面去,就是对很多官方来看里有点不成体统的,所以,历朝历代都不支持也不鼓励这种行为,就是因为有点控制不住。有一点,你想,就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树木和绿草,在那样的一个环境当中,又是春季,所有的都是孕育生命的那样一个季节。所以,人也是同样是带有这种情感的。所以,他是不鼓励。历朝历代他可能更偏重于我们要去祭祖,但是祭祖只是一部分,这个节日的一部分。但是整体核心是其他方面。

我们可以看一下清明期间要干什么呢?踏青。因为它一定是需要女性的参与,所以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女性的节日,而且很多地方是有这样的记载,它就叫女儿节。我们要到郊外踏青,这个是集体性的行为。

而且是清明要插柳,插柳也是女性活动,女性要戴柳条编织的帽子,要插柳。柳条是有辟邪的效用,同时也是跟生殖和繁衍关系。这个叫“无意插柳柳成荫”,柳树的成活能力特别强,你插一根柳枝它就可以活,尤其是这个季节。所以,它是跟生育繁衍,也是带有这样的一个特点。所以,清明还要戴柳,女孩子这个时候要不戴柳,你就容易变老,或者是很危险,容易生病。所以,它就依赖女性的参

与。戴柳所以又叫插柳、戴柳,其实古代有这样的行为,当代也有很多地方有,有的地方还要吃鸡蛋。吃鸡蛋也是跟生殖、跟生育和繁衍是有关系的。

还有其他的一些活动,是涉及跟儿童也是女性,可能蹴鞠,这种好像带有体育竞技的这种游戏,早期可能觉得是男性玩的,实际上在清明期间尤其偏重于女孩,女孩子玩,儿童去玩。所以,古代有很多这种图像或者是绘画,就描述了女性蹴鞠这样一个场面。一般都是女孩穿得很漂亮,然后到外面有很多娱乐活动。清明几乎所有的娱乐活动都是针对女性的,它不是为男性设计,是为女性设计。像这种蹴鞠,还有秋千。我们说清明的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秋千,就是大家荡秋千,也是女孩要打扮得很漂亮,去荡秋千。这些都是女性参与。

另外一个就是放风筝。风筝是谁放呢?是女性来放。女性和儿童来放。放风筝什么意思呢?叫放晦气。我们前面《红楼梦》里已经替我们讲到了。就是在很多古代记载当中,你只看到它的清明节的很多记载,包括放风筝的很多记载,但是很少告诉你放风筝就明确告诉你它有放晦气这么一说。这种材料,实际上是我们从《红楼梦》当中获得的。清明期间为什么要放风筝呢?尤其是在《清明上河图》里面,它描写就是清明前后,描写市井风俗的这样一幅绘画,非常难得。就当时的那个场面,就清明前后的那个场面,他选取的那个场景也是清明节的时候,所有的人,上坟或者回来之后这样的一个场景。这里面就大量地,它有很多很多的风筝,有各种形态的风筝。清明节要放风筝,这些风筝的来历,就是为什么要放风筝?风筝是有些什么样的,跟文化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说风筝的起源,从这个名称上来讲,汉代以前,我们是不叫风筝的。汉代以前叫什么呢?叫木鸢,还有叫木鹊,或者叫鹞子、木鹞。在汉代以后,就汉代以前是没有纸,纸张的发明是汉代之后,我们说才有了纸的出现,才有了纸鸢、纸鹞、纸鸭,还有鹞子,然后才有了风筝、风琴、风铃。在当代我们就叫风筝了。所以,它的称谓从历朝历代来讲,风筝的称谓非常非常的多。

关于这个“鸢”,为什么最早是叫鸢的?其实到了近代也有叫纸鸢的,有这种说法。为什么叫鸢呢?有什么意义呢?宋代有一些记载,宋代比如说有一本书叫《埤雅》,它里边有记载,叫,高飞曰翱。就是我们叫翱翔,翱翔其实是两个含义。这个一种叫翱,就是它这个鸟类,它会自己扇动翅膀,然后飞翔,有一种鸟,是翔,它必须有风,它才能飞得起来,没有风的话,它要借助风力去飞翔。有一种是必须要借助风力,一种是不用风,一种是要借助风力,这种借风飞翔的就是鸢这种鸟,它的特点,就是它跟其他鸟类是不一样的。所以,古人的观察,鸟类,大型鹰类的那种鸟类飞翔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就会飞,一种是要借风而飞。所以,这个鸢很早就被古人注意到了。古人会判断,如果看见一些鸟类出现,就会判断第二天会小雨,如果看见比如说鸢类在飞翔,就知道大风要出现了,就要起风了。所以,这是通过鸟类跟自然现象的那种关系,有了这样的一个基本判断。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我们发明了叫木鸢。木鸢它是要借风飞的,它自己飞不起来,像风筝一样,风筝也是要有风才能飞。所以,这个名称上,我们就出现了风筝、风琴和风铃。但是,历朝历代,这个“筝”和“鸢”是不一样的,古代所有的“鸢”,其实到唐代又出现了“筝”,风筝,其实在古代说的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你们大概有一个了解就可以了。

其实这个“筝”,最早的风筝不是说的是我们所谓的纸鸢或者是那个风筝,而是风铃,有点像屋檐下挂的那种风一吹就叮当响的,所以,古代又叫铁马,又叫风筝。它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后来人们用混了,把风筝和纸鸢混在一起了。最后,出现了另外一种风筝,这个风筝因为原先的纸鸢是没有声音的,你放它,只是飞,能够飞得起来,但是没有声音。但是,后来人类发明了一种风筝,就是把竹子做的一种能够产生声音的那种装置,跟纸鸢放在一起,所以有一类纸鸢飞到空中,它会发出响声。能发出响声的,这叫风筝,发不出响声的叫纸鸢。但是,后来就不做区分了,统一都叫风筝。所以,这种带有某种装置能够产生出声音的,是特定的,可以叫风筝的。但是后来,我们说这个风筝、风铃,这个称谓就发生了变化。我们就知道早期的风筝和纸鸢包括木鸢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了。

风筝是干什么用的?就是早期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这种纸鸢呢?其实是一种哲学,最早是一种哲学性的,带有一种哲学性的思考。就是最早有什么样的记录?比如说韩非子里面有记录,哲人巧匠,就是墨子他做了一个木鸢,就是《韩非子?卷十一》有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就是做了三年做出来了这么一个木鸢。“蜚一日而败”,就是这个在天上飞了一天,然后就掉下来了。他的弟子就跟墨子说,说你真巧,你也太巧了,能够让木鸢飞起来。墨子就说,我还是不行,谈不上巧。他说,“吾不如为车輗者巧也”,就是我不如那造了一辆马车,马车车轴和车轮子之间需要有一个装置能固定住,把个车轮子固定在那个车轴上。他说,那个是很简单。他说,我还不如那个人。那个人就用那么一要块木头就可以组装成一辆车,然后这个车就可以驮很重的这种物体,可以使用的。他说,你看,我做了三年做出来这个东西,飞一天就掉下来了。别人做出来的,就是一天也许一会儿就可以做出这么一个装置去固定那个车轴和车轮子。他说,我真的不如他们巧。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哲学性的一种思考。就是人的这种聪明或者是智慧,就是它带有一种实用性。你做得再漂亮,它没有用。

后来,《墨子?鲁问》里面,也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它当时的记载很多,就是关于谁创造了这个风筝。也有一说是鲁班创造的,就是说最早的时候,说墨子没有造成,最后是鲁班给造出来了。当时这些诸子百家他们的那些著作,都是用这些故事传说,用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所以,他可能会选取了不同的文本,来讲述一个道理,来证明自己一些观点。所以,《墨子?鲁问》当中也说了,它说,公输班就是鲁班他造了这么一个木鹊。然后“成而飞之,三日不下”,造成了之后,在天上飞来飞去的,三天也没掉下来。鲁班就觉着自己心灵手巧,但是墨子就会劝他。鲁班是墨子的徒弟。墨子就说,你这个不叫巧,你这个巧根本就不如其他工匠做那么一个固定车轴叫车匣,不如人家做那个东西。因为你这样对人没有利,没有用。这是很多地方的不同的记载。

当然,我们说除了这个之外,像《淮南子》、《列子》当中也都分别讲到了巧匠,一个是墨子,一个是鲁班,他们是如何的灵巧。当然还有些记载,就是关于谁发明了木鸢。就是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里也有一个记载,说鲁班特别手巧。鲁班到底是哪儿的人呢?他就说,鲁班是宿州东房人。说是那个地方的人。心灵手巧。有一次他做了一个木鸢,这个就是属于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了。他制造了这个木鸢,每次拍三下,这个木鸢就会飞,它会飞到自己家里去。因为很远很远,木鸢飞回去的,后来他的妻子就怀孕了,他的父母就觉得,鲁班在外面,他的妻子怎么可能怀孕呢?所以就质疑,就问他的妻子什么原因?妻子就说,鲁班每天

飞回来。大家都不信。最后他的父亲居然发现是有这么一只木鸢,最后这个父亲有一天自己也坐着木鸢飞出去玩,结果是飞到了吴会这个地方,吴会的人觉得这来了一个妖怪,就把这个父亲给杀掉了。杀掉这个父亲之后,鲁班特别生气,就又做了一个木鸢,飞到了那个地方,然后又做了一个小木人,拿手指着这个地方,结果这个地方就一直大旱。最后,这些人就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杀掉了鲁班的父亲。所以,他们就准备了很多财物去找鲁班,向他赔礼道歉。最后,鲁班又跑到那个地方,把那个木人的手指给断掉了,这个地方就开始下雨了。它这个传说当中,说鲁班是一位神人。当然了,还有很多其他的说法。也有一种说法,说鲁班非常巧,他的母亲去世之后,鲁班就做了一个木车马,上边有一个木人可以驾驶这个木车。当然了,说是鲁班把他母亲放到车上之后,一动那个机关,这个木车马就走了。结果后来,也不知道所踪,就是最后自己都找不着他的母亲,不知道这个木马把他母亲拉到什么地方去了。总之,这些都是有关鲁班创造木鸢的一些传说。

当然了,风筝还有一种军事功能,也是宋代有关记载,说是韩信做的。韩信,比如说刘邦想要去攻占未央宫,因为他不了解其中的情况,最后就放了一只木鸢,然后去考察那个地形、丈量那个地形。它是有这样的一个说法。有的说是韩信创造的。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南朝梁的时候,侯景攻占台城,也是一个著名的事件。当时把这个帝王给围困在城中央了,当时有一个人叫羊侃,让小孩坐了一个纸鸢,说把皇帝的诏书放在纸鸢上放出去,最后实际上也没有放得出去,被围城的那些人给射下来了。这个也是关于风筝传递信息的一些说法。这个是带有军事用途,后来也有很多带有迷信的色彩。另外,就是还有比较有名的,叫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据说韩信也派人做了牛皮,用牛皮做风筝,上边还绑上竹笛,这样就会有一个叫唱起楚歌,有一点四面楚歌,据说也是跟风筝有关系。

但是,很多记载是很少记载提到放晦气这一说,我们就从《红楼梦》当中,其实放风筝还有放晦气的这样的一个说法。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里也有说法,“今之纸鸢引丝而上,令儿张口望视以泄内热。”就是说小孩放风筝是对小孩的身体好,就是他们春天的时候,怕他有那种热、燥,通过放风筝孩子嘴张得大大的,所以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小孩去排泄他身体上的一些元素。

当然,我们说有一些带有娱乐的,除了韩信之外,还有一些关于“五代李业隐帝为纸鸢”,然后怎样去娱乐,这个说法就比较多了。

到了清代的时候,这个风筝就越来越多,种类也非常非常的多,也有很多文献就记载了各种各样的风筝的形态,比如说清代《坚瓠广集》当中,风筝还出现了什么鸟的风筝,女性形象的风筝,怎么样放的过程,像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里面,也有大量的描述风筝的一些文字记载。这些风筝我们可以看一下,就是从古代的一些绘画里面配有各种各样的风筝的图形和图像,有的很小,有的就非常大,功能也不一样。关于风筝的一些具体形态或者是具体的制作,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交流。今天我们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

中国民俗文化试题

15级选修课——《中国民俗文化》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次测试采取开卷形式,答题时可以翻阅课堂笔记,但不可以查阅手机。 2.考试时切勿交头接耳,不允许小组讨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2.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以下哪部著作() 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3.下列哪个节日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A.元宵节 B.清明节 C.七夕节 D.复活节 4.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自然崇拜 B.原始信仰 C.灵魂崇拜 D.迷信 5.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洗三 B.满月 C.周岁 D.抓周 6. 在中国的书法工具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哪四样书法工具?() A.笔、墨、纸、砚 B.棋、琴、画、书 C.琴、棋、茶、书 D.棋、茶、书、墨 7.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A.设有堂屋 B.聚族而居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8.我国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 A.碉楼石室 B.井干式建筑 C.四合院 D.干栏式建筑 9.下列几位人物中不属于“诸子百家”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子婴 10.下列几项中不属于春节民俗活动的是:() A.扫尘 B.请灶神 C.年夜饭 D.赛龙舟 11.我国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起源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2.“图腾”一词源于()方言。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印第安 D.古巴比伦 13.中国人最为崇尚的颜色是:()A.白色、红色 B.红色、黄色 C.黄色、黑色 D.红色、黑色 14.最先创造并使用“囍”这个字的人是:() A.朱熹 B.欧阳修 C.王安石 D.王羲之 15.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食料为主。 A.植物性 B.动物性 C.杂物性 D.自然性 16.“五谷”之说逐渐形成的习俗,是指()这五种粮食作物。 A.米、麦、黍、稷、菽 B.稻、麦、谷、稷、菽 C.稻、麦、黍、豆、菽 D.稻、麦、黍、稷、菽 17.牛奶与下列哪一种食物不宜同时食用:( ) A.苹果 B.巧克力 C.蜂蜜 D.红茶 18.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称为() A.窑洞 B.四合院 C.天井式瓦房 D.大围楼 19.“风水学”中民居的择地大忌是() A.门前有河 B.门后靠山 C.坐北朝南 D.门前有路 20.“草原之舟”——勒勒车是()特有的交通工具。 A.朝鲜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傣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唐代文学史上,被称为“诗家三李”的是哪三位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人所说的“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俗是产生与流传于一个民族的大众生活的世代相袭的文化现象,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多元民俗文化如尘峰叠起,让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错落有致,回味无穷。其实,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论,它其实就实实在在地流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今天,我们选修课的第一次课,就来谈谈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主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居住和出行民俗。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来引入今天的第一个专题: “登堂入室”登“堂入室”与古代房屋格局 登堂入室”见《论语先进》篇: “子曰: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成白话是,孔子说: 子路(子路名由)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 说“堂和室”,怎么和学问扯上关系了呢?我们要就从了解古代房屋格局入手。 古代的“堂”指正厅,“室”指内室。古代房屋的格局,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要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我们就必须了解古代的房屋格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原始人最早利用天然崖洞避风挡寒,后来逐渐发展出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再进一步发展,有了地上建筑,用版筑方法立墙,用木料建造屋顶。随着部落的扩大,兴建城市,宫廷和贵族的房屋建筑逐渐讲究起来。 周代时,房屋建筑已形成明确的格局,结合出土遗址和古文献记载可了解当时的情况。 贵族的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即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 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中国传统文化

最美家乡——沧州市东光县 农学院11级兽医3班尚晓敏东光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河北省东南部黑龙港流域下游。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东光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大北京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距北京市250公里,距天津市160公里,距济南160公里,与黄骅港、沧州海关相距90公里,为两省三市六县交界地。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冀东南重要的商贸、交通要地。京沪铁路、104国道、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省级千武路横穿而过。刚建设完的京沪高速铁路,还有即将开工的邯黄铁路, 东光县工业基础雄厚,已经形成化工、包装机械、塑料、棉花加工四大特色产业,被誉为化工之乡,“中国纸箱包装机械之乡”、“江北塑料第一乡”、“河北棉花之乡”。 东光县历史悠久,于公元前202年置县。历史上名人辈出,是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故里,马致远墓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清末武术家霍元甲都是东光人。普照公园内的铁菩萨为全国最大的座式铁佛,与沧州铁狮子、景州塔齐名。 东光县旅游资源有: 1、铁佛寺大雄宝殿铁佛寺位于旅游区正中央,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2、马致远纪念馆马致远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县城铁佛寺旅游区内。总占地面积3320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604平方米,总投资近100万元。2002年9月9日奠基,9月18日破土动工,坚持建筑景观小巧、精致的要求,追求平和、宁静的氛围,营造起浓厚的文化氛围。马致远纪念馆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小巧玲珑,以马致远生活经历为主线,以元代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包括正门、正厅、东西亭、游廊等建筑,力求创造出元代散曲、戏剧浓厚的元代历史文化品位,体现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文化风采。 3、荀慧生纪念馆荀慧生纪念馆工程于2006年11月27日奠基,2007年7月31日动工建设,投资140万元,于2010年6月1日建成开馆。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铁佛寺景区内马致远纪念馆北侧,占地面积2335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1079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仿清古建筑群,其采用北方四合院布局,与南方园林风格相结合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南北中轴对称式二进院落,进人大院,对面墙上是“苟慧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明天的太阳,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必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在不忘记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近日,我们通过对大中小学课本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后发现:现在大中小学课本中,传统文化的分量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自从盘古开天地后,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开启脑力,启迪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值的民族资本,璀璨夺目,点墨是金,亘古常青,价值永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

养无限,永屹世林 2、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需要国学 八十后九十后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创新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才培植个性培养创新不竭的源泉创新可以说是悟性和灵性的结晶,而悟性和灵性的根系却深植于丰厚的文化底蕴里因此,语文教育应充分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沉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4、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文化品位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下,功利主义思想泛滥,高职教育也难免

传统文化与民俗

传统文化与民俗 姓名:陈序学号:211205104 机 械工程系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 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文化的模式,思想文化的源头,是征服自然与发展生产的需要,种族繁衍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成文的规矩,程式化的规矩,民众群体的规矩。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民俗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衣食住行: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4 ]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 在民间社会生活中,祭祀祖先和村社保护神一直是家族、村落的重大事务,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6314018225.html,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国民俗文化论文选题参考 1、《说文解字》羊部字与中国民俗文化 2、《京华烟云》与中国民俗文化 3、中国民俗文化与餐饮业发展 4、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5、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中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思考 6、从吉祥图看中国民俗文化的母题内涵 7、试论佛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 8、跨越数字鸿沟——信息化时代中国民俗文化数字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9、中国民俗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10、试论佛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 11、民俗文化的经济新思维——以经济学视角解读新形势下中国民俗文化之价值取向 12、喜气洋洋中国红——浅谈红色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 1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国民俗文化教育 14、中国民俗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15、《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16、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与整合 17、民俗志表述范式的新探索——评《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区卷本的阶段成果 18、中国民俗文化概论 19、新时期中国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思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6314018225.html, 20、论中国民俗文化的美学表现形态(下) 二、中国民俗文化论文题目大全 1、浅谈中国民俗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2、中国民俗文化 3、论中国民俗文化的中医预防思想 4、再论中国民俗文化特征 5、好莱坞视域中的中国民俗文化“再生” 6、论中国民俗文化对装饰艺术的影响 7、中国民俗文化 8、从《燕行录》看康乾时期中国民俗文化 9、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 10、对“中国民俗文化学”须要再认识——有关学科建设的思考 11、论中国民俗文化对广告创作的影响 12、中国民俗文化的“现在性”研究 13、语言魔力与中国民俗文化 14、从2011年热播大片探中国民俗文化新风貌 15、中国民俗文化知识读本 16、《中国民俗文化》选修课教材及教学探究 17、略论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酒意象 18、越南财神信仰与中国民俗文化 19、中国民俗文化对礼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20、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阴阳辩证观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

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 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 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论文题目:儒家思想浅析 学生姓名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年 月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 论点、论据 40 材料、数据 20 写作规范性 15 字数要求 10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中国传统文化

一、名词解释 新儒家: 新儒家是指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特征是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合。鹅湖之会: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出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 慎独: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四谛: 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涅磐: 涅槃为佛教教义,指佛教修习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后所证得的不死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之迷界而获得觉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作者:张运珠 中国饮食文化特色,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国家汇集着各国的移民,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一、饮食结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据《武林旧事》记载的一次盛宴便列举菜肴有200多道,其中,以猪、鸭、鱼、虾等物经烤、煮等诸多工艺制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饯,有20道多类蔬菜,有29道各类鱼干,有17种饮料,还有59道点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陆长和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构成。可见,在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趋于成熟。据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国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麦荞、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线之外,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是从动物身上取料炼制而成的。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摘要:中国古代昆虫文化,就属于这样一种文化现象。昆虫文化,它虽然没有哲学那样深奥,不像文学那样富于光彩,但它深深扎根于民间,表现在平凡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以自己的质朴特色,同样深刻地传达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民俗意识和审美观念,凝聚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容。本文主要探求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昆虫与文学、昆虫与绘画、昆虫的崇拜、昆虫与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前言:世界各地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人类的祖先在与自然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现象。民俗风情千差万别,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一格。 (一)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 古代中国人在长期利用昆虫资源的实践中,深受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影响,产生了有关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晋干宝《搜神记》记载马头娘(即蚕神)的神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碟则是一则流传极广的神化传说故事,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寄托了人们对自由的爱情婚姻的向往。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则记述了一书生因醉入梦的大槐安国,乃是大槐树下的一蚁穴的梦化故事。《庄子》记载了庄周梦中化蝶的故事。上述神话与传说故事,表明了古代人们对昆虫的崇敬之情,基于宗教之信仰而加以崇拜之。 (二)昆虫与文学 昆虫自古就是古代文学描述的重要题材,尤其是诗词歌赋中的咏颂昆虫的作品数量极多,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风格,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多处描述昆虫,此外“螓首蛾眉”、“蚕月条桑”、“蜎蜎者蠋”等,都是描写昆虫的著名诗句。开创了古代咏颂昆虫的先河。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咏物诗后,昆虫作为独立的咏颂题材受到历代文人们的喜爱,成为他们托虫言志、以虫寓情的对象,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咏虫诗赋,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大类别。古代人咏颂最多的是莹火虫、蝉、蝴蝶等昆虫。 (三)昆虫与绘画昆虫入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物上,就发现有蝉纹,有的与实物十分相像,是写实的手法;有的则加以变形,形成蝉形的几何图案。这些蝉纹主要是用于装饰。这时期还出现了很多蝉形的玉器,被作为佩戴饰物和殉葬品。秦汉时期的服饰、壁画中,昆虫的形象极为常见。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所画昆虫极多,常见的有蝴蝶、蜜蜂、蜻蜓、蟋蟀、螳螂、细腰蜂、纺织娘、蚕、蝈蝈、飞蛾等。《群蝶》、《豆角蟋蟀》、《藤萝蜜蜂》、《蜻蜓》、《贝叶蝉》等都是其重要的作品。 (四)昆虫的崇拜中国古代很早就存在着对生物和无生物的崇拜意识,在昆虫身上也有反映。最著名的则是对蚕神的崇拜。 中国很早就有崇拜蚕神的史实,早在殷周时期就存在祭祀蚕神的习俗,殷墟甲骨卜辞就有不少与蚕神有关,如“卜蚕王吉”、“贞元示五牛,蚕示三牛。十三月”、“蚕示三宰”等,说明当时祭蚕神时要用牛羊三只至二十只,有时还用活人祭奠。先秦思想家荀子《蚕赋》中有“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的赋句,当来自民间的传说。马头娘(蚕神)极受民间崇拜,清光绪《嘉兴府志》载浙江嘉兴地区崇拜蚕神“吴兴掌故所称马头娘,今佛寺中亦有塑像,妇饰而乘马,称马鸣王菩萨,乡人多祀之。”清光绪《桐乡县志》卷七引当地人李廷辉《蚕桑词》有“绿遍郊原是女桑,村村竞赛马头娘。去年舟泊嘉兴道,曾记蚕词赋六章”诗描述祭祀蚕神之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现在的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算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这次选修课时我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听老师讲了几节课,也观看了譬如孔子,孟子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类的影片,所以,我就现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以及我最近参考的文献浅显的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前要先阐明一下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不断产生,又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沉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样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的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的文化典籍,还是瑰丽无比,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抑或是灿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她博大的胸怀,收容着万事万物;以她崇高的精神,荡激着世间百态;以她完美的身姿,展现中华的雄浑;以她最顽强的生命力冲破岁月的湮没;以永远不朽的生机和活力,焕发青春,震撼世界。 五千年的历史,弹指间灰飞眼灭,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车辙,然而,传统文化却没有随风而逝,而是,在车辙下却被碾得熠熠生辉。学术界比较赞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时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她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中国书法、国画、敦煌壁画到篆刻、印章、太极图;从汉字、甲骨文、钟鼎文到汉代竹简、木版水印,还是到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易经》、《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华经典诗文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代表民族文化先进性和发展方向的,是和我们今天现代社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因此也可以说,中国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