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育学

浅谈数学教育学
浅谈数学教育学

浅谈数学教育学

(山坡高中吕定忠)

绪论

[目标]

1、了解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2、了解数学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数学教育学是在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又受到了一般教学论的制约,它的研究范围一直局限在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内容;中学数学教学的原则、方法;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以及中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检查等方面。其中的教学目的、内容又是被教学大纲和教材确定下来的,教学原则、方法、过程多数又是从一般教学论中移植过来的,至于教学效果的检查又以是否通过考试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这种被“确定下来”和“移植过来”的做法严重地阻碍了数学教育学的发展。因此,必须明确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 数学教育学的诞生与现状

数学教育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数学教育哲学和数学教育心理学,本节将简要介绍它们的形成、现状与发展。在源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数学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教育经验;同时人们在实践中又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极大丰富了数学教育宝库。这些都是数学教育理论得以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源泉。

另一方面,经济的变革,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学教育不断地改革,促使数学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近30年来,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加速了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为用的进程。数学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了相关学科的成果,它既有哲学思想的更新,又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新成果的注入,还有思维科学、脑科学,以及数学科学自身发展的新内容的充实,更有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三论的科学方法作指导。这些学科理论的渗透、充实,丰富了数学教育理论,为数学教育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数学教育学是建立在数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心理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于数学教育、教学的实践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什么教(学)数学(教学目的)?教(学)什么样的数学(课程内容)?怎样学数学(学生)?怎样教数学(教师)?以及如何评价教与学的效果(评价)?

如何解决上面问题,下面做出探讨。

(1)、数学课程目标的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工业革命时代进入信息革命时代,使知识的有序性向信息的无序性转变,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数学素养应当包括哪些成分?对中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到什么程度?确定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影响中学数学课程的因素有哪些?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中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什么是必要的数学?如何理解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此等等,都应当展开深入地研究。

(2)、数学课程内容的研究

如果说中学数学课程目标是在观念上体现中学数学教育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话,那么数学课程内容则是实现目标的载体。对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研究就是如何把数学的科学形态转化成数学的教育形态。作为教育的数学,它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它的思考过程至少和结果同等重要;这样就会涉及到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加工编排等一系列问题。把观念上的目标变成在教学中可操作的具体目标。举个例子来说,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总体目标中提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课程内容的整体上就必须考虑到问题解决、课题学习、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内容,同时,在局部内容的设计上也要考虑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连续3个奇数的和是177,求这3个数”的问题,如果只要求会列方程17742=++++x x x ,求出x=57,于是这3个连续奇数是57,59,61。这样就没有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猜一猜:x x+2 x+4 和

41 43 45 129

51 53 55 159

55 57 59 171

57 59 61 177

或者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中提出“3个连续奇数与它们的和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发现;就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从若干组具体的3个连续奇数与它们的和之间找出规律性:

;53)621(;33)615(;13)69(21975157539531=÷-=÷-=÷-=++=++=++;;;

)。个奇数(第)(57136177=÷-这样处理就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此外,在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研究中,如何处理好课程内容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关系?课程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课程内容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各国数学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课程内容整合的研究;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研究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3)、数学教学的研究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下进行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前提。围绕“学”与“教”的双边活动开展的数学教学设计的研究;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的研究;问题解决、课题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的研究,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研究课题。

(4)、数学教育评价的研究

教与学的效果怎样评价?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怎样评价才能实现促进学生的发展?怎样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怎样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怎样实现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等等,都值得进行深入地研究。

3 数学教育学研究的特点

学习和研究一门学科必须掌握它的特点。由于数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十分复杂,它的理论还未达到精确化,人们对这一学科及其特点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下面着重介绍几个比较显著的基本特点:

1、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是指数学教育学是一门与数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学科相关

联的综合性学科。但数学教育学不是这些学科的随意拼凑与组合,而是从数学与数学教育的特点出发运用这些学科的原理、结论、思想、观点和方法,来解决数学教育本身的问题。

研究数学教育、教学必须要有一定的数学修养,而且数学的造诣越高,越能把握数学内部的精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数学教育一刻也不能离开数学。但值得指出的是,数学教育不是数学的自然结果,因为数学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数学学习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当然要受制于一般的认识规律。但是数学学习的对象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抽象性、概括性较强,基本上是演绎的体系,知识的前因后果联系比较紧密等),这样,数学学习又有其特殊性。数学教育学研究的综合性就是这种一般性与特殊性的高度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简单地把特殊性作为一般性的肯定例证,换句话说,不是一般性结论加数学教学方面的例子,而是在一般性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指导下,从数学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引出适合于数学教育的必要的一些结论,从而充实、丰富一般性结论。

数学教育学的综合性特点要求我们:要注意与数学教育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发展。例如,形式逻辑已较普遍地吸取了数理逻辑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成果;认知心理学派提出关于数学认知结构的观点;教学论里吸收了许多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的观点等等,都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与研究。特别要防止已被其它学科抛弃的旧思想、旧观点、旧方法仍被我们奉若神明,这样,数学教育学就显示不出时代特点了。

2、实践性

数学教育学的实践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数学教育学要以广泛的实践经验为其背景。实践始终是数学教育学的源泉,离开了实践,数学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例如,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总结出许多方法,如揭示概念本质特征的对比、类比及正反例论证的方法;在体系中掌握概念的知识结构与内在联系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概念教学与学习的丰富背景。离开这些背景,只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论述,是不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

但是,任何实践经验,都缺乏一定的概括,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一般是与当时特定的情景、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必要加以提炼、概括,把它们上升为适用范围较广的理论,而这正是数学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之一。

第二,数学教育学所研究的问题来自于实践。以数学学习和教学为例来说,就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去研究。如数学学习具有怎样的心理规律?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如何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材料的组织、教学进度的影响,以及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影响等问题,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数学教育学应该研究的问题。

第三,数学教育学的理论要能指导数学教与学实践,并通过实践检验其理论。由于数学教育学是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的规律以及数学教学规律的研究,其理论必将对中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依据,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并受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检验。

3、理论性

数学教育学的理论性体现在,数学教育学的理论要符合数学学习、数学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趋势,符合其它学科的一般规律,符合实际。要根据数学教育过程的固有特性和本质规律来揭示数学教育的特点,对数学学习、数学教学等方面的问题给予系统的回答。数学教育学的实践性并不是脱离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因此,这门学科,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又是一门理论。

4、发展性

数学教育学的发展性体现在数学教育学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基础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也要不断的改进。例如,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的性质越来越具有智力的成份,再加上科学发展之迅速,不

可能使学生在学校学到一辈子受用的知识,更多的知识靠他在毕业后自身去获取知识,于是发展智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就提出来了。时代的发展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样,一些旧的教育思想就不太适应了,需要加以革新,使之符合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又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数学教育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也会使得数学教育学的理论更加丰富。

事实上,数学教育学的四个特点有其各自的作用。综合性是数学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依托,实践性是数学教育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理论性是数学教育学的基本要求,发展性是使数学教育学丰富的源泉。四个特点本身也是相关的,没有实践性与发展性就谈不上理论性。因此,我们应该在数学教育的整体下,统一地来考虑这四个特点。

4 数学教育学的价值

所谓数学教育的价值,即数学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如何认识数学教育的价值,这是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数学教育工作者为了卓有成效地进行数学教育而必须具备的一种数学教育理论修养。古往今来,大凡受过适度教育的人,都要接受不同程度的数学教育。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数学教育?为什么把数学设为学校的主课?要回答这个问题,有赖于对数学教育价值的理解。下面从数学的实践价值、认识价值、德育价值和美育价值等方面来阐述数学教育的价值。

一、数学的实践价值

所谓数学的实践价值,是指数学对于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和意义。任何一门科学其教育价值都是建立在它的实践价值基础之上的,如果一门科学不具备任何方面的实践价值,这种知识对教育来说可以认为是没有多大价值和意义的。正如数学家拉普拉斯所说:“数学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人们为解决科学问题而必须精通的一种工具。”这种工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数学是科学的语言。任何科学都有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能高度准确地描述科学所固有的特性。不难想见,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语言何等清晰洗练。它使化学家们不仅能记下化学过程的进行情况,而且能预见到可能产生的结果。尽管这种语言如此重要,但充其量最多也只不过用来解决化学自身中的问题,却不可能将它用到其他方面的知识领域中去。在这方面,数学语言则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从一定意义来讲,数学是适合于描述不同质的过程的万能语言。在初中代数中指出,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用代数式总能表达一个意思。因此,代数式是数学语言中的词汇或短句。而列方程就是把日常生活语言翻译成代数语言。要想掌握代数这个工具,就要学会认读代数式,会翻译其含义,并且会由代数式展开推理。这是学好代数,以致于学好数学的基本功。

数学语言由于其本质上包含着思维的经济性,使得我们可用少量的语言和公式来描述不

同质的过程。例如,二次函数221ax y =

既可描述自由落体运动(22

1gt s =),又可描述物体运动的动能(221mv E =),也可表示半径为r 的半圆形铁板的面积(221r S π=)等等。好的数学语言本身还可成为数学发现的有力工具。譬如,

abc x bc ac ab x c b a x c x b x a x -+++++-=---)()())()((23

的符号记法能使你发现即使几十个数值例子都不大可能发现的东西:三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实际上,对于各行各业的技术术语而言,同样都要训练有素才能灵活运用。但是,不能认

为这些术语和符号的引入,增加了这些理论的难度。相反地,这些术语或符号的引入,往往是为了理论的易于表述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数学中,只要细加分析,即可发现符号化给数学理论的表述和论证带来极大的方便,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可见,学好数学语言正是为今后到科学技术领域“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

2、数学是计算的工具。数值计算是数学的基本功用之一。一门学科从定性的描述到定量的分析,是这门学科达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因此,数学科学的实践价值的一个方面就在于它是计算的工具。天体力学理论依据数学计算和推导,正确地预言了海王星的存在;生物遗传学中的基因理论就是从两两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实验中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大量计算,并经过数理统计推断分析才提出来的。

现在,数值计算都可以使用计算器甚至用计算机,还学数学做什么?“实际上,数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通过发展概念和技巧以使人们更为轻快地前进,从而避免靠蛮力计算的艺术。”比如,计算:

132

111019017215614213012011216121++++++++++ 靠蛮力计算甚至用计算器都可求得结果,然而观察分母特点,进行拆分,

原式=+-+-)3121()211( (12)

111211)121111()111101(=-=-+-+,省时省力又准确。可见,数学教给人们的是计算的艺术。

3、数学是科学抽象的工具。运用数学的抽象,数学模型的方法,在理想状态下分析最纯粹的过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数学作为科学抽象的工具,在科学史上可以找到无数的事例。著名的“七桥问题”,在一般市民走来走去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数学家欧拉把问题抽象为“一笔画”问题,一举证明所要求的走法不存在。牛顿研究天体力学,中心的物理概念是引力。而引力的作用是完全不能用物理的术语解释。牛顿不给解释,只给出一个显明而有用的数量公式,表明引力是怎样作用的。这就是为什么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开端处说:因此,我计划在这里只给出这些力的数学概念,不考虑它们的物理原因的根底。虽然牛顿放弃物理的机械解释而改用数学的描写,甚至使杰出的科学家也感到震惊,曾遭到过惠更斯、莱布尼兹等人的非议。“但是,只有依靠数学的描写(即使完全缺乏物理的了解时也依靠它)才使得牛顿的惊人的贡献成为可能,更不用说后来的发展了。”近、现代的科学成就,如相对论、量子力学、信息论、控制论等,都是因为有了相应的数学为之提供了科学抽象的工具,才使得它们成为了现代科学发展的里程碑。通过数学学科教育,可以使人们熟练地掌握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二、数学的认识价值

所谓数学的认识价值,是指学习和掌握数学科学知识及其过程在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上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和意义。认识价值是评价一门科学是否具有教育价值的最根本的标准和出发点.数学科学的认识价值表现为:

1、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启迪智慧的钥匙。每个正常人的思维能力的先天素质可能 差别不大。但是,思维能力作为一种潜能,必须通过刻苦地训练才能显现出来,才能转化为一种认识能力,而数学在这种能力的训练中具有不可缺少的突出作用。然而,善于推理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在这方面的潜能得到发展。人类的推理能力在于,在完全相信可以进行推理之前,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确证推理要素的真与假以及推理是否完善。因为有如下一些特点,因此可以确认数学是最适合进行推理的科学:一是任何术语都被清楚地解释;二是证明过程都严格地合乎逻辑而不含糊,不受任何权威意见之制约与限制;三是任何悖于常理的概念与理论,只要它能对数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就不会长期为人们所拒

绝。在数学中人类的理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以此来促进人类理性的发展。

这表明:首先,逻辑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最经济的材料。因此,加里宁说:“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化学家罗蒙诺索夫说:“至于数学,即使是只不过使人们的思维有条理,也应该学习。”这些话都是至理名言。其次,数学训练思维能力的价值不仅在于严格的逻辑推理,同时数学也是学习合情推理的理想的课堂,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程序,培养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最经济的场地。最后,数学方法的思维功能是数学教育功能最突出的体现。在数学的具有价值的内容体系中,数学方法是核心内容,因为数学思维从宏观上看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策略创造,数学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如何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方法去透视事物;提出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而数学方法就是数学思维策略创造的结晶。要学会创造就要从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与应用开始。

2、数学是辨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数学抽象思维除了它的抽象概括性、简明性和严谨性之外,还有辨证性。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思想的更新,数学方法的演进,处处充满了辨证的逻辑。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际,量与质,数与形,正与负,常量与变量,连续与离散,有限与无限,精确与模糊等等对立的数学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相互转化,这表明数学中充满了辨证法。人们要认识世界只有形式逻辑思维方式远远不够,还必须用辨证唯物的观点看世界。正象R·E·莫里兹所说:“数学使思维产生活力,并使思维不受偏见、轻信与迷信的影响与干扰。”足见数学对于提高人才素质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4 数学教育学的现实与课堂结合性

《标准》仍然认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但需要重新思考的是,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学生应当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去认为形式化、规范的概念与定理(法则)的表述和运用,快速、准确地从事复杂的数值计算与代数运算技能,多种类型、多种套路的解题技巧等等是这样的知识与技能。《标准》则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和数学的飞速发展,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认识应当与时俱进,一些多年以前被看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不再成为今天或者未来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例如,某些复杂的、远超出学生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运算技巧和证明技巧,那些人为编造、只和考试关联的“题型”等。相反,一些以往未受关注的知识、技能或数学思想方法却应当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结合实际背景选择合适算法的能力,使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能力,读懂数据的能力,处理数据并根据所得结果作推断的能力,对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把握与运用的意识等等,都是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中首次出现了过程性目标——如,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等等。

作为一个学习课题,这中间似乎并不含有多少“确定性”的知识,然而,对它做探讨的过程确实可以使学生学到许多有价值的数学。

学生首先需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指标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采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最喜欢的课外活动,还是选择其他指标?也许可以选择多个指标。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指标的确定应源于研究的需要。随后,学生需要讨论如何调查和收集数据——调查全校所有学生,还是只要调查一部分学生,即体验:可以用样本来推断总体。接下来的问题是,可以调查哪些人?——调查本班的同学,调查在操场上打球的学生,在校门口随便找一些同学,每个年级的男生、女生按比例各抽几个人,按各班名册随便点几个人等等。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以后的活动还可以包括:从这些数据中

能作出什么推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由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事实上,活动过程本身也就是一个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的过程,即它是实现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而言,具有不同的要求:

对初中学生而言,“数与代数”知识学习的重点是了解相关概念的由来,理解相应运算的算理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运算,同时能够从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活动,并能够掌握有关的数学模型(代数式、方程、函数等);“空间与图形”知识学习的重点则是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操作、变换、作图、论证等)研究与表达几何体(图形)的有关性质和基本关系,掌握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述物体位置关系的方法;“统计概率”知识学习的重点是完整地经历数据的处理过程——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作出推断,学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作为组成这个目标的两大方面——思考数学与进行数学的思考,其含义是:一方面,它的实现是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开设专门的“数学思考”课),但另一方面,它的实现却不是以是否知道了某个概念、定理,是否会用某些公式或法则为标志的。

而且,这个目标的实现也不能仅仅通过研究“纯粹”的数学现象来进行,而应当在研究多种现象与问题(数学的、非数学的)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具体说来,这些目标的含义及其实现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困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这一目标的含义主要在于能够用数学的语言去刻画现实世界,去发现隐藏在具体事物背后的一般性规律。对于第初中学生来说,除了在较复杂的层面上能够完成前面的任务以外,重点应当是能够用各种数学关系(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去刻画具体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第二,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这一目标的主要含义在于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够借助图形去进行思维,这也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首要目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重要的工作应当是能够用多种方式(包括操作、图形变换、图案设计等),去构建几何空间,并尝试用图形去从事推理活动。

第三,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标准》明确指出,统计的意识和方法应当为每一个未来公民所必备,这一个目标所关注的正是这一点。而且目标的阐述也明确表明,目标的实现是学生在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需要他们能够在现实情境中,根据需要收集、处理一些有用的信息,并根据对信息的处理结果,作出合理的推断。这时,需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较为完整的统计活动过程:制定收集数据的指标、收集与表达数据、对数据做数学处理、根据处理结果作出统计推断。

第四,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作为一个受过系统教育的理性公民,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能够通过推理去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能够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而言,它是伴随着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发展而逐步进行的,所以目标的实现过程也就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应当让他们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检验一个猜想的可信性,通过不同类型的推理活动形成一个合乎情理的猜想,并能够用比较规范的逻辑推理形式表达自

己的演绎推理过程。

其次,在具体内涵方面,《标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井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第一,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它首先要求学生尝试在面对不同的现象(包括数学的和非数学的)时“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换言之,初步具备一种数学的眼光,能够识别存在于数学现象或者日常的、非数学的现象与问题中的数学问题或者数学关系,并将它们提出来,然后,才是应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事实上。学生以往较为习惯的是在面对一个确定的问题时,思考解题方法,即提出问题是教材或教师的职责、解题才是学生的任务。在这一点上,《标准》可谓开了先河。为此,我们的教科书应当向学生提供观察、思考与猜测的机会,我们的教学更应当多问学生诸如“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

第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对学生的发展而言,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或者主要价值不在于此。它的意义更多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是可以有不同策略的,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在这种鼓励个性发挥的意义之下,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成为可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一学段的教科书都应当给学生提供思考与交流的机会,所有的教学活动也都应当允许学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解决问题策略。

此外,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目标。个体的创新是建立在自己独立思考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维活动的非模仿性和独特性;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有自由表达自己解决问题思路的宽松氛围,有与同伴交流的机会……那么他们就是从事一种“开窍”的活动,这将有助于发展其创新精神;相反,如果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模仿、记忆、识别、练习”等“对号入座”式的机械性学习活动,那么他们就是从事一种“闭窍”的活动,而这将逐渐消退每一个学生的天性中所包含的创新意识。因此,让学生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是值得提倡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又都面临不同层次的挑战。问题的求解没有现成的公式或题型可以直接套用,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以及与同伴交流的机会。而“题型十题海”式的教学策略则必须得到有力的控制。

第三,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与他人交流是未来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请教别人就是一种思维上的“懒惰”。确切地说,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与他人交流——交流各自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等。这样,便能在解决问题活动的过程中发展“思考与交流”的能力。

(3)关于情感与态度

这一目标关系到对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的认识。《标准》认为,数学课堂就是素质教育课堂。合格公民的许多基本素质,诸如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精神,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是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培养的。

第一,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孩子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它可以使一个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得到发展,还可能使一个人走进科学的殿堂;反之,则会使一个人不求上进,终身碌碌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虽然不以培养数学家为使命,不企求所有的学生都热

爱数学、为学习数学贡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它应当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这一切实际上也是发展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现象保持好奇心的一个途径。

第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多地强调“失败是成功之母”,强调数学学习的艰苦性,认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惟有给学生制造困难与障碍才能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理论与实践表明,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许多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反馈是:数学学习对我来说是“失败、失败、再失败,直至彻底失败”。因而对数学学习甚至对其他课程的学习都丧失了信心,更谈不上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力。《标准》强调,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方面,我们应当关注两件事:①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活动;②让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或是解决了相关的问题,或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或是解决了部分问题,或是得到了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为此,教科书(或教师的教学)在介绍新的数学知识与设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境时,应当尽可能提供一种“阶梯”式的问题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临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第三,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有很多事例反映了数学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了解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价值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有时。也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为此,教科书与教师应适时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数学史实,如著名数学家事迹、经典案例、数学名著等。具体内容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背景,分别选取数学人物介绍、数学故事、数学应用介绍、数学问题求解等形式。

第四,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基本的思维能力、科学态度、理性精神是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数学教育无疑对学生这些素质的发展负有重要的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划出特定的课时去专门讲授它们,或者说时时地提及它们:这就是思维能力、这就是科学态度、这就是理性精神……事实上,只要我们头脑里有这样的观念,就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创造很多机会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例如,当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鼓励他们采用探索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伴合作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不是采用“告诉”的方式;当学生面临困难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所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要求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求证据,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当学生对他人(包括教科书、教师)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作为思维的目标从事研究性活动,即使学生的怀疑被否定,也应当首先对其尊重事实、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

5 数学教育学的目标

从现代数学学科的发展特点和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整体规划《数学

教育学》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通过调研分析,从新课程改革需要的背景出发,继续探讨高师院校数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探索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数学教师的基本素质、数学基础、数学教育教学能力。

(2)构建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高师院校《数学教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

(3)进行数学教学新方法体系的研究,探索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性学习新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反思性学习,推出典型的个案学习案例教学。

(4)进行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探索质性评价、教学实践、课题研究活动新的综合评价方式,推进考试与命题改革,增强考试与命题的科学性、规范化建设,建立试题库建设。

(5)进一步加强网络和多媒体课程建设,推出精品课程教学案例和精品课件,完善课程建设和教材资源网络化、电子化、个性化。

(6)优化课程资源,增加投入,购买和自编教学资料,特别是增加可供教师、学生直接阅读和参考的材料。

(7)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在条件允许下争取出版有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

5 结后语

当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聚焦在变革学校课程、教与学的层面,当前我国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应了我国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现实问题。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既强烈冲击着现有的师范教育体系,又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发展是课程改革的中心,课程与教学的变革和发展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与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新课程要求师范校在现有的教师培养过程中融入新课程理念,使未来的教师能够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旧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等。

数学教育学还有很多方面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前人的贡献功不可没,后来者更应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1 钟善基等编,中学数学教材教学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2 曹才翰编著,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 陈建华主编,数学教育学概论,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4 张奠宙等编著,数学教育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陈侠,课程研究引论,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第3期.

6 谢益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比较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3,12(1).

7 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制订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数学教学,2002年第2期.

8 樊恺、王兴宇等,中学数学教学导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

9 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 陈昌平主编,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 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12许维新、郭光友、魏吉庆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3葛军编著,数学教学论与数学教学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4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 王升主编.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02018 数学教育学 试卷与答案

21.数学公式的形式化特征具体表现为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现代教学理念有哪些? 23.数学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4.数学教学方法“讲解法”的优点与不足有哪些? 25.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板书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26.简述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类型。 27.什么是教学的重点?确定教学重点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四、论述题(每题10分) 29.试述如何进行数学定理的教学 30.试述布卢姆教学论思想及其对当代教学改革的启示。 3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2011年7月 一选择题 CCCCB CCACB 二填空题 11图像语言 12若两个三角形不等积,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13诊断性测验 14阐述语 15课时备课 16信度 17复习课 18实问 19并列关系 20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三简答题 21(P246第10章) 答:1.公式中的元素符号起着“位置占有者”的作用。 2.数学公式的正逆向推演,适用于不同的技能操作。 3同一个公式通过恒等变形或变换,可得到多种表现形式。 22(P77第4章) 答:1.高中课程的基础性 2.高中课程的选择性与多样性

3.提供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联系的观念 6正确处理好“双基”教学中“继承”与“发展” 23(P157第7章) 答: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3.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4.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24(P220第9章) 答:优点:有利于教师系统地讲述教学内容;有利于保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使教学过程流畅,连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时间的使用上比较经济。 缺点: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不能做到及时反馈;不利于因材施教。25(P317第12章) 答:纲要式,表格式,图示式,运算式,综合网络式 26(P438第16章) 答:数学学习的方法: 1数学模仿学习 2数学操作学习 3数学创造性学习 数学学习的类型: 1.有意义接受学习 2有意义发现学习 27(P281第11章) 答:教学重点:就是本节课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因素:一是实现本节课教学目的的关键内容; 二是知识在整体教材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三是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及其智力价值。 四论述题 29(P253,第10章) 答:1课题的引入 2定理的证明 3定理的应用 4建立数学定理结构体系 30(P114第5章) 答:内容:成为布卢姆研究的基础理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教育目标的掌握学习理论,确定是否到教育目标的教育评价理论,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的课程开发论。 启示:走出四个误区:目标标签化,目标随意化,目标考试化,目标机械化 31(P222第9章) 答:(1)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2)教材内容的特点 (3)学生的实际情况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马集小学卓玉 时光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告以段落。这一学期我主要承担五年级的数学课程教学任务。这一切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面对不同的群体,性格迥异的新学生,我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和教育手段,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强褚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思绪万千、感慨良多,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总结: 一、注重课前教材的认真研读,做到了解全面、分析透彻。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学期前我对整册书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注意结合我所教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制订了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到上好每一节课,弄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做到充分驾驭课堂。留意从教学辅导材料中取经,吸取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我所用,注意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力求一节课比另一节课更精彩,力求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课堂中来,力求让我的学生能在寓教寓乐中轻松学习数学,让孩子们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 二、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 中来尤为重要。本学期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 出问题。利用实物教具,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数学。如在学习长方体和 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就是利用实物教具进行直观教学的,首先我提出 实际问题:做一个这样的包装盒至少要用多少纸板?根据现实情境和 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法,去探究长方体的 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探求意识和探究能力。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一些 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观察物体所需的小正方体模型,注 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观察物体的实践中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 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等等。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到数学课的 学习活动中来,以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以形成 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精髓。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简练,在课堂上尽量做到老师讲 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 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 乐于上数学课了。 三、注重反馈,加强课后的练习与巩固。 所学知识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 后的联系与巩固才能测验出来。我在练习巩固时注重个别辅导,寻找 特定群体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练习。布置的作业不求多、杂,

数学教育学课件

数学教育学课件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第一讲: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教育学 第一节数学教育成为一个专业的历史 数学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需要特殊培养的专业人士。 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大小小的官吏、僧侣和文职人员 西方:数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心智,<七艺教育: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b5E2RGbCAP 中国:古代算学以测量田亩、计算税收等为目的,主要用于国家管理,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经世致用,地位不高。(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p1EanqFDPw 进入19世纪,数学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西方——古典教育与科学教育之争; 中国——西方传教士兴办教会学校,但数学未普及。 Jeremy Kilpatrick<杰瑞M·克伯屈)《一份数学教育研究的历史》:19世纪末,人们意识到,教好数学需要既懂数学又懂教案法。DXDiTa9E3d 20世纪,数学教育开始成为一门专业 ⑴1911年,F·Klein指导的第一个数学教育博士Rudolf Schimmack毕业。 ⑵隶属于国际数学联合会的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

有两门学科对数学教育研究有过根本性影响的,而且继续发挥影响:数学和心理学 此外,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等不断影响数学教育领域,尤其是人类文化视角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认识。RTCrpUDGiT ⑴数学——Felix Klein,首任ICMI主席,热心倡导数学教育改革,一再强调: ①数学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观点——掌握或了解数学概念、方法及其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及数学教育演化的经过; ②教育应该是发生性的——空间直观、数学应用、函数概念非常必要; ③应该用综合起来的一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④应该以函数为中心将算术、代数与几何综合起来。 总之,数学影响教案内容的选取。 第三节数学教育研究热点的改变 第二节数学教育研究关注的对象年龄范围在逐渐扩大中学→两头;校内→校外 第三节数学教育研究关注的问题范围在拓展。 宏观:课程→教师教育→学习问题→课堂教案问题→社会、文化、语言问题以及评价问题 微观:符号化与形式化、问题解决、应用与建模、证明与论证、各个学习领域的教与学、各个层次的数学教育问题

数学教育学 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数学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数学认知结构: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2.中学数学课程:中学数学课程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前人已经获得的数学知识中间,有选择地组织起来的、适合社会需要的、适合教师教学的、经过教学法加工的数学学科体系。 3.数学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模式是实施数学教学的一般理论,是数学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它具体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实施教学的程序、应遵循的原则及运用的注意事项,成为师生双方教学活动的指南。它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做后怎样做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把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的操作性策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选择运用。 4.数学课程体系:数学课程体系可分为直线式的和螺旋式的两种 所谓直线式体系,就是每一内容一讲到底,一下子就达到该内容的最高要求。前苏联的数学教材基本上是直线式体系,我国过去在教材编排上学习苏联,所以现行教材还留有苏联教材的痕迹,基本上是直线式的,所谓螺旋式体系,就是某一内容经过几个循环,逐渐加深发展。例如,现在正在全国试验的、国家教委组织的《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基本上是螺旋式的,这套教材在内容处理上,不是一通到底,而是分段循环地进行的。又如,现行的数学统编教材的函数内容处理,就是采用螺旋式的,函数这一内容在中学数学阶段分几步讲授,而每一步都有所发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举例说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答:数学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及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学困生”。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根据数学教材系统性强的特

小学数学教育随笔

小学数学教育随笔 小学数学教育除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等重要使命。目前,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小学数学教育走入了一些误区,数学让学生望而生威,甚至望而却步。主要原因是有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研究不够,不能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教学中仅限于对数学知识的传授,不能有效合理地渗透数学文化内容,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和方法,在教学中缺少等待,让学生进行思考的时间少,教师讲解得多,以讲代学,作业机械重复,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负担加重。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数学教育的发展,削弱数学教育的效果,使数学教育的有些功能被异化。 如何使数学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真正使数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从而发挥数学教育的基本功能呢?本文就此谈一些个人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们讨论和研究。 一、充分挖掘数学自身的魅力,让学生热爱数学。 数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充实和挖掘数学中新奇有趣的事实和现象,让学生觉得数学真奇妙,数学有意思!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真正地喜爱数学这门学科。如学了比的知识后,可让学生认识“黄金比”,使学生体验到世上美的事物都符合“黄金比”这一规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

睛观察世界,揭示周围事物的数学本质,让学生充分体悟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博大精深;再如学了“因数和倍数”后,让学生去寻找“完美数”,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看似很平凡的一个数,其中却隐藏着这么多的奥秘,从而让学生觉得数学有意思;再如学了“找数列中规律”后,向学生讲述天文学家观察太阳系中各行星和太阳的距离这一数列后,发现在其中火星和木星与太阳的距离这两个数之间不符合这一数列的排列规律,通过计算后确认其间肯定还有另处的行星,果然后来的天文学家发现了“谷神星”、“智神星”等许多小行星,从而使学生觉得数学真了不起,产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关键是我们数学教师要去搜集,要广泛阅读相关的数学读物,不断充实自己的数学知识宝库,同时要组织学生阅读数学读物,师生在数学阅读中同成长,小学数学虽然姓“小”,但只有让它置身于“大数学”的滚滚洪流和背景之下,才能使它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产生应有的魅力,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数学。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数学的主要特点是论证严密,逻辑推理性强,数学更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被大家广泛认同的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达到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数学学习要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随时根据教学情况调控自己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要有深度和广度,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切忌自问自答,没有耐心等待学生去思考,或者与少数

《数学教育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09

《数学教育学概论》模拟试题09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先后于2001.7和2003.5颁布. 2、1985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美国的柯马克和英国的洪斯费尔德,褒奖他们运用拉东变换原理设计了CT层析仪. 3、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概念学习中一般为“属+种差” 的概念同化方式. 4、维果茨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指在教学要求与学生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独自达到的水平之间有多少差距. 5、数学学习分类一般为①数学概念的学习;②数学原理的学习;③数学思维过程的学习;④数学技能的学习;⑤数学态度的学习. 6、《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NCTM标准)指出了美国数学教育的目的,将其明确地分为社会目标和学生应当达到的目标,其中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包括学会数学交流. 7、曹才翰(1933--1999)是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1999年10月在《数学通报》发表的《论数学教育及其研究》,文章对20 世纪末我国的数学教育研究课题进行全方位的论述,揭示当时需要解决的14个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指导意义的、建设性的见解和主张. 8、著名的数学教育权威弗赖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 荷兰)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 9、克鲁捷茨基根据语言逻辑成分和视觉形象成分之间的相关,数学能力的结构形成了分析的、几何的、抽象的调和型、形象的调和型等数学气质类型. 10、有意义的学习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 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 1、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美)在《怎样解题》中所表述的怎样解题表的解题过程分为: . 2、在加涅的数学理论中的数学学习的阶段: . 3、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有: . 4、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 5、数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 6、数学思维的品质分为: . 7、确定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依据: .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摘要」:很多学生都反应学习数学知识很难,学习数学应用题更难,其实他们只学会了数学的基本算法,而没有真正的理解数学的含义。因此,数学老师有必要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关键字:数学问题生活化学习数学兴趣性 时间如梭,我参加教导处工作已有两年多时间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思绪万千、感慨多多,每次在上课和对同事们的一些数学教育教学经验都取了硕果,虽说教无定法,但也规律,教数学更是如此,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把我的一些数学教育经验写成总结跟大家分享,也是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前进和完善自己。 一、注重课前教材的认真研读,做到了解全面、分析透彻。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学期前我对整册书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注意结合我所教的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制订了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到上好每一节课,搞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注重和数学师就教学难点问题做详细的分析,做到充分驾驭课堂。留意从教学辅导材料中取经,吸取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我所用,注意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力

求一节课比另一节课精彩,力求将新课标理念渗透到课堂中来,力求让学生能在寓教寓乐中轻松学数学,让孩子们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 二、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中来极为重要。本学期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利用实物教具,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数学。在一些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观察物体所需的模型,注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观察物体的实践中来。为学生提供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利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等等。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活动中来,以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以形成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精髓。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注重反馈,加强课后的练习与巩固。 所学知识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

《数学教育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20

《数学教育学概论》模拟试题20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正确划“√”,错误划“×”,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于2003.5颁布,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省(区)于2004年秋季实施新课程标准. 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框架为:必修系列 1.2. 3. 4.5;选修系列 1.2.3.4;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其中包括算法初步. 3.2000年,在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上Mogens Niss做了题为《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趋势》的大会报告. 4.维果茨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指在教学要求与学生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独自达到的水平之间有多少差距. 5.根据语言逻辑成分和视觉形象成分之间的相关,数学能力的结构形成了分析的、几何的、抽象的调和型和形象的调和型等数学气质类型. 6.当代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美)的著作《怎样解题》一书译成16种文字,仅平装本的销售量100万册. 7.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数学选修系列4不属于普通高考范围(理工类). 8.美国数学教育家Dubinsky发展了一种数学概念学习的APOS理论为Action:活动阶段;Process:过程阶段;Object:对象阶段;Scheme:模型阶段 9.曹才翰先生(1933--1999)是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10.张孝达先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分) 1.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美)在《怎样解题》中所表述的怎样解题表的解题过程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加涅的数学理论中的数学学习的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数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数学思维的品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包括_________ _____ __三个方面. 8.现在常用的数学教学模式一般为_____ _ . 9.数学教育研究的课题一般分为三类_____ _.

小学数学教育理论学习心得总结

小学数学教育理论学习心得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理论学习心得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越发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实现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调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你参考!篇1一个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越发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实现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调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你参考! 篇1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下面对该学期的工作作总结。 一、思想认识。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去年下半年我向学区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所以这一学期来我都是以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在"七一"那天,我还荣幸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使自己的思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是对自己思想上严格要求的一个新的开始。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

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数学教学》、《优秀论文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选》等书籍。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这学期主要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已经接手第二学期,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一清二楚,并且教材经过上学期的摸索,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工作起来还算比较顺利。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出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我想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那么好。"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两个班所定的9对"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

数学教育学

第一章填空题 1 数学理性品质一般包括问题简化的意识,数学表达能力,量化模式化的意识和能力,数学操作能力等。 2 数学来自于实际并来自于抽象思维 3 数学是一门逻辑为检验标准的思维实验科学。 4 创新性数学教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概念学习的再创造,二是数学问题解决的新思路。 5 数学过程教学的实质是将数学概念被表述的顺序过程转化为数学概念真实发生的过程 6 数学创新能力是学生在独立地从事数学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而形成的 7 建构主义方式的数学教学是帮助学习者建构自我的数学知识系统 8 现代的“双基”目标包括在原有的基本知识中加入数学应用的知识,在原有的基本技能中加入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9 现代的“双基”目标包括在原有的基本知识中加入数学应用的知识,在原有的基本技能中加入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10 数学模式观认为,数学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通过从抽象到推理等多种数学活动,寻求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11数学素质的内涵粗浅地可以概括为创造、归纳、演绎、模式化。12数学素质的表现涉及三个方面:知识层面;意识层面;表现层面。13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14数学化是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15数学现实就是客观实际与人们的数学认识的统一体,是人们用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总体。16现代数学教育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民主的数学教育、鲜活的数学教育以及素养的数学教育。 名词解释 数学理性品质一般包括问题简化的意识,数学表达能力,量化模式化的意识和能力,数学操作能力等。 数学产生的本质数学来自于实际并来自于抽象思维。数学依靠逻辑作为真理的标准,数学运用观察、模拟以至实验作为发现真理的手段。数学是一门逻辑为检验标准的思维实验科学。 数学过程教学的实质其实质是将数学概念被表述的顺序过程转化为数学概念真实发生的过程。 数学创新能力的形成数学创新能力是学生在独立地从事数学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而形成的。 数学模式观数学模式指事物的抽象表现形式,它概括地反映一类或一种事物的关系结构的数学形式。数学模式观认为,数学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通过从抽象到推理等多种数学活动,寻求研究对象的本质规律。 数学素质的表现数学素质的表现涉及三个方面:知识层面——具有一定量的数学知识;意识层面——具备数学地思维方式;表现层面——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数学化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就叫数学化。或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

《数学教育学》试卷答案

《数学教育学》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名词解释 1.指的是数学教学目标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技能,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精神、住宅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3.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数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4.数学概念是数学的细胞,它反映事物在量和形方面本质熟悉的抽象思维形。 5.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定义的方式直接提出概念,并揭示其本质属性,由学生主动地与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相联系,从而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方式。 二、简答题 1.答:①平衡的数学教育,②素养的数学教育,③开放的数学教育系。 2.答:概念反映一类对象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总和,叫这个概念的内涵;适合概念的所有对象的范围称之为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涵越多,概念的外延越小,概念的内涵越少,概念的外延越大。 3.答: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和推理过程,归纳和类比是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 4.答: 逆命题:个位数为5的整数,能被5整除; 否命题:不能被5整除的整数,其个位数不为5 逆否命题:个位数不为5的整数,不能被5整除。 命题的否定:能被5整除的整数,其个位数不为5。 三、论述题 1.答: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和推理过程,归纳和类比是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合情推理的模式(归纳和类比)还须予以解释,它是指观察,归纳,类比,实验,联想,猜测,矫正与调控等方法. 合情推理是指“合乎情理”的推理。数学研究中,得到一个新结论之前,合情推理常常能为我们提供证明的思路和方向。 演绎推理是从一个或若干个陈述(前提)出发,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规则,推演出另一个陈述(结论)。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等获取经验;也需要辨别它们的真伪,或将积累的知识加工、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分别在这两个环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就数学而言,演绎推理是证明数学结论、建立数学体系的重要思维过程。但数学结论、证明思路等的发现,主要靠合情推理。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证明,也要学会猜想。 2.答:数学教学的原则是教学工作的准则,它对数学教学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它包括形式与过程相结合的原则,逻辑思维与实践思维相结合的原则,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数学水平与学生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态度的学科,同时也是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下面是有小学数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参阅。小学数学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一个长16米、宽12米的矩形荒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块荒地面积的一半,给出你的设计。”这是在讲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时的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设计出许多不同形状的花园(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2.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例如,“字母表示数”中的第一课“a能表示什么”没有直接向学生呈现“代数式”的含义及相关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动手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在游戏中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代数式是怎样产生的”,通过活动去获得代数式的基本含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又如“用刀切去正方体的一个角得到的切口图形是什么?”这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然后探究出结论。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由编辑整理,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为此,我想教师应该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可以分成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照略高

数学教育学复习题

数学教育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数学教育学经历了由数学教授法、数学教学法、数学教材教法、数学教育学、数学教学论的历史沿革 2、数学教育学包括数学学习论、数学教学论和数学课程论三论。分别对应于三种人:、、 3、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三次运动:培利.克莱因运动;新数运动;数学大众化运动 4、我国首次提出的中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分别是、和 数学史上第一套系统的数学教科书是《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5、我国 6、l961年和1963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对1958年以来的那次数学教育改革进行了反思 7、20世纪 60年代我国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第一节第二款“中学数学教学目”中明确提出了“三大能力”即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8、1978年2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提出了“四大能力” 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老三大能力是: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9、从1977年~1985年,大纲对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首次提出了“精简、增加、渗透”的六字方针原则 10、数学教学论是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科学。 11、课程标准是、、和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提出和。 12、数学“双基”:指数学的和。 13、新课标“四基”:、、、。四基具体的分别指什么?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和能力 14、“大众数学”是针对数学教育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人人,不同的人 1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和,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最新数学教育学读后感

《数学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不断的研究并解决各种问题,但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仅凭着教学经验而为,从来没思考过学生的心理层面。读了《数学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我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对数学学科的教学进行了重新的思量。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学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怎样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型,语言的层次性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又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与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又密切相关,这就充分说明了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是关键,即通过听、看、想等内在活动最终转化为说这一外部活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要想研究数学教学的“教”与“学”,探索学生的感知规律,构建我们想要的情感课堂,焕发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前提。 在本书中,我重点研读了“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这部分内容。书中将其列为数学基本素质的第五个要素,指出“数学语言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生产和科研的各个领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

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成为人的综合素质的标志之一。……使用数学语言可以使人在表达思想时做到清晰、准确、简洁,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将问题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表述得条理清楚、结构分明。”对发展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方法,则简略地提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身实践、主动建构……数学交流……组织学生讨论” 等等。要了解学生数学表达存在的困难具体有哪些情况,才能找到促进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严谨性的路径。分析起来,情况有三: 第一种:数学知识本来就没学懂,大脑里是空洞的或混乱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往往是一言不发或“胡说八道”,因为他无话可说,一说就错。 第二种:对于一些极为抽象的数学语言无法转化为普通语言。数学语言可以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其中抽象性数学语言既高度抽象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比如概念的定义严密,揭示本质属性,有时学生就无法将其转化为他们所熟悉的、亲近的、容易理解的事物,这样一来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就不会深刻,此时的数学语言就会显得更加抽象,在学生眼中就不再“通俗化”,反映到口中也就更难于表达。

数学教育学真题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0分 [1] 合情推理是根据,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 答: 答案: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0分 [2] 我们把的范围称为这个概念的外延。 答: 答案:适合于该概念的所有对象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0分 [3] 数学模型是为了解决某特定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式子或图等数学结构表达式,这些结构表达式描述了对象的。 答: 答案:特征及内在联系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0分 [4] 数学理性品质一般包括问题简化的意识,数学表达能力,量化的意识和能力,数学操作能力等。 答: 答案:模式化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0分 [5] 建构主义方式的数学教学是帮助学习者建构自我的。 答: 答案:数学知识系统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0分 [6] 数学素质的表现涉及三个方面:知识层面;;表现层面 答: 答案:意识层面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0分 [7] 数学教育学是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一门课程 答: 答案:必修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0分 [8] 数学素质的内涵粗浅地可以概括为、归纳、演绎、模式化。 答: 答案:创造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0分 [9] 研究性数学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实践活动,发现数学规律、事实、定理等,以的方式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答: 答案:探索 【题型:填空】【分数:1分】得分:0分 [10] 数学方法是用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答: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客观地受家庭环境、地域所处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地使用教材、巧选素材、合理设置教学活动内容、使用有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多年的教学使我真正懂得课标是源、教材是流,逐渐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的能力。但也留下了一些教学遗憾:一方面部分学生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一、用发展眼光去评价小学数学教育对象 1.教师要树立发展观 发展是硬道理,人的发展首当其冲是各种发展的核心,教学必需坚持以人为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打破只注重书本知识,只注重问题结果,以结果对错做为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唯一评价标准,以得分高低做为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评价尺度等从眼前出发,急功近利,有损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落后评价观,而应该思考一下我们今天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明天,对于他们能否自主地学习、发展有什么影响。 2.教师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长远的服务 终身教育是时代对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所以做为教育者的教师要从服务的角度审视每一天的工作,不仅是一本书、一个单元、几道题等该掌握的知识,而是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 的同时,是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自觉的学习将来能够伴随他们的终身。所以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做好今天的服务,从这样的角度加强自我反思和评价。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

数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教育学 1、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培养大大小小的官吏,僧侣和文职人员 2、西方教育的主要目的:训练学生的心智,在“七艺”教育(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中,几何和天文的地位排在文法、修辞、逻辑学之后。 3、中西教育的区别:在中国,古代算学仪测量田亩、计算税收等为目的,主要用于国家管理,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经世致用,地位不高;在西方,见西方教育的目的。 4、教育斗争的焦点:传统的人文学科依然在学校教育中占领着统治地位。 5、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课程问题到教师教育问题,到学习问题,到课堂教学问题,到社会、文化、语言问题和评价问题,如果说得更小更具体一点的话,数学教育研究关注过符号化和形式化,问题解决、应用和建模,证明和论证,各个学习领域教与学和各个教育层次的数学教育问题。 1960、1970年代以研究教育体制、课程、教学经验或大规模的课程实验为主,使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定量的比较研究较多; 1970年代后期,对个别人或少数学生的小型的、定性的研究明显增加,这种研究在1980和1990年代盛行; 1980年代以后,受皮亚杰和V ygotsky等心理学家的影响,解释学生理解的理论及相应的思想学派变得兴旺起来。 第二章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与评析 一些特定类型的课例赏析: (1)活动教学;(2)生成式的数学概念教学;(3)整体数学教学;(4)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教学;(5)探索命题教学;(6)探索性复习课 合理的运用数学教学活动应当具备以下特征:数学活动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数学活动应该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猜想和思维的能力;数学活动应该关注正式的活动。 第三章数学教学设计 1、教案三要素:明确教学目标;形成设计意图;制定教学过程。 2、数学教学目标的定义:设计者希望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果,也是数学教学设计的结果。 3、教学目标有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 ?远期目标可以是某一课程内容学习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可以是某一学习阶段结束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近期目标 ?近期目标则是某一课程内容学习过程中,或者某一学习环节(比如一堂或几堂课)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般而言,它与特定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针对 性、可操作性。 ?从教学结果的角度来分类,教学目标还可以分为(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类目标、 ?方法能力类目标、 ?情感态度类目标 4、怎样形成数学教学的设计意图呢? 第一、整体设计。一堂数学课是整个单元、乃至整门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把握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