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难度系数评价分析方法69

岗位难度系数评价分析方法69
岗位难度系数评价分析方法69

岗位难度系数评价分析方法

摘要:为了全面反映岗位劳动差别,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首先对生产岗位进行

劳动评价以确定岗技工资的标准,生产岗位的劳动评价是指通过对不同的工作岗

位在生产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对技术能力的要求,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各要素

的差别,进行科学的测评和计量,综合评价不同岗位的劳动价值,从而划分岗位

等级和确定相应的岗位工资级别。

关键词:岗位难度系数评价指标体系

1 生产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

生产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由劳动责任、技术要求、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四

大要素组成。四大要素分解为12个因素,每个因素按不同程度划分分级标准,

同时按各因素的重要性确定最高分和级差,组成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

1.1 劳动责任:是指劳动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劳动责任是岗位劳动评价划分岗

位等级的重要因素。为了充分体现劳动岗位在生产、安全、质量上的责任,劳动

责任分解为“岗位责任”、“安全责任”、“质量责任”三项因素。

1.2 技术要求:是指不同的劳动岗位对技术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

岗位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反映了不同的岗位等级。技术要求分解为“作业、操作难易程度”、“工作对象复杂程度”和“技术知识要求”三项因素。

1.3 劳动强度:是指不同岗位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要求体力和脑力的消耗程

度和疲劳程度。劳动强度分解为“体力劳动强度”、“脑力劳动强度”和“工作班制”

三个因素。

1.4 劳动条件:是指劳动场地的客观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劳动条件

分解为“危害程度”、“危险程度”和“工作环境”三项因素。

2 岗位因素及分级

以上四大要素分解为十二项因素,每项因素分为五级、一级为最高,五级为

最低。

2.1 岗位责任是以岗位分类为基础,以岗位责任制为依据,按在生产过程中所

处的地位分级。直接生产的主要岗位为一级,后勤服务一般岗位为五级。

2.2 安全责任:按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和可能产生危害的严重程度分级。可

能产生事故的机率高和程度严重的为一级,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低和危害程度很

轻的为五级。

2.3 质量责任:按不同岗位在生产过程中,对企业最终生产、经营成果的影响

程度分级,影响程度大并负主要责任的为一级,影响程度小负一般责任的为五级。

2.4 作业、操作难易程度:按岗位作业的工艺复杂程度或操作的难易程度分级。工艺复杂、精密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为一级,作业简单、操作

单一的为五级。

2.5 专业技能要求:按岗位要求应达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经验和文化知识

水平分级。要求具有本专业中专毕业,高级工技术水平,八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

历的为一级,初中毕业,熟练制的为五级。

2.6 工作对象复杂程度:按岗位看管设备、检修安装设备的范围和技术设备的

复杂程度或加工件的复杂程度分级。工作对象范围大、非常复杂的为一级,工作

对象范围小、比较简单的为五级。

2.7 脑力劳动强度:主要是按脑力和视力的紧张程度分级。需要脑力与视力高

度集中、进行高度紧张而准确活动的为一级。只需要短时间注意、脑力和视力长

门店营运指标分析方法

营运指标分析方法 借助信息源、财务部提供的数据,营运指标可以将营运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工作量化,用来评估某部门、某门店的商品管理是否达到标准,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为了提高部门、门店管理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现将营运分析常用的公式、方法汇总如下: 一、销售数 销售数是卖场最主要的数据之一,他代表顾客的支持情况,销售额愈高说明顾客的支持率越高,而销售额少了,则必须分析影响销售额的主要因素。分析究竟是哪方面发生了问题,店长、课长应以每天或每周为单位分析本店、本课的销售情况,把握市场动态,采取有利措施,圆满完成月销售任务。 销售额=来客数×客单价 由上面的公式可看出,来客数的多少,客单价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门店的销售数。 1、来客数 来客数可算出顾客对门店和每个课的支持率 在信息系统中,不仅知全店的来客数,而且也可掌握各课及各大类的来客数,如1个顾客同时买了鱼和醋,那么就课来说,生鲜课和食品课都可同时将其称为自己的客人,就细分到大类来说,调味品类可称其为自己的客人,店长和课长在分析来客数时尽量细分。 部门(课)支持率=部门来客数÷全店来客数×100% 知道了各课的支持率后,各课就必须想方设法来提高本课的顾客支持率,这样整个店的来客数就增加了,同时客单价也可提高。 品类(大类)支持率=品类来客数÷部门来客数×100% 知道了各品类支持率,各课就必须进行分析,怎样提高品类的顾客支持率(陈列技巧、定价技巧的运用)。 从购买某项单品来客数还可以算出每个单品的支持率 单品支持率=单品购买数÷(全店来客数×购买此单品的顾客数)×100% 2、客单价 客单价=销售数÷来客数 客单价=平均1个顾客的购买商品个数×平均1个单品的单价 单品平均价格=所有单品价之和÷单品个数(有效单品平均价格)

岗位分析方法与步骤

岗位分析方法与步骤 在我国,现在的大多数企业都施行了岗位责任制。在许多企业中,你都可以查阅到厚厚的一本岗位责任手册,在手册中有企业每个部门的部门职能和每个职位的岗位职责,书写得非常细致和系统。 岗位责任制的实施对企业来说应该是管理上的一个提高,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在多数企业里,岗位责任手册只是一套形式上的文件,并没有得到认真的落实。没有人根据岗位职责的内容来规范自己的工作,更没有将它作为真正的依据进行绩效考评。 岗位分析的方法 一、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职位分析人员通过对员工正常工作的状态进行观察,获取工作信息,并通过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汇总等方式,得出职位分析成果的方法。观察法适用于对体力工作者和事务性工作者,如搬运员、操作员、文秘等职位。 由于不同的观察对象的工作周期和工作突发性所有不同。所以观察法具体可分为直接观察法、阶段观察法和工作表演法。 1.直接观察法 职位分析人员直接对员工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观察。直接观察适用于工作周期很短的职位。如保洁员,他的工作基本上是以一天为一个周期,职位分析人员可以一整天跟随着保洁员进行直接工作观察。 2.阶段观察法 有些员工的工作具有较长的周期性,为了能完整地观察到员工的所有工作,必须分阶段进行观察。比如行政文员,他需要在每年年终时筹备企业总结表彰大会。职位分析人员就必须在年终时再对该职位进行观察。有时由于间阶段跨度太长,职位分析工作无法拖延很长时间,这时采用"工作表演法"更为合适。 3.工作表演法 对于工作周期很长和突发性事件较多的工作比较适合。如保安工作,除了有正常的工作程序以外,还有很多突发事件需要处理,如盘问可疑人员等,职位分析人员可以让保安人员表演盘问的过程,来进行该项工作的观察。

最常用财务指标计算公式 分析和解释

常用财务指标计算公式、分析和解释 一、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意义: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00%时较为适当。 分析提示: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意义: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总提示: (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已获利息倍数三项。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意义: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资产负债率在55%—65%,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0%及以上时,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企业营运情况分析方法

企业营运情况分析方法 一、定性分析 1、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①借款主体资格及其合法性、经营范围等 ②股权结构 ③组织人构及其人员构成及经营者素质分析 ④企业经营状况及其主要产品 ⑤历史经营、技改情况及其主要业绩 2、市场、行业与产品及企业前景分析 3、信用记录分析 4、风险点分析 二、定量分析 (一)定量分析几个基本概念及基本计算公式 本期数(也叫当期或报告期):是指近期某一时段内对经营成果的统计情况。 同期数:是指同口径的去年同期数据。 时期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时期数通常可以累积,从而得到更长时期内的总量。 时点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如资产额、商品库存(存货)、货币资金、年末人口数、存栏数、员工数等。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计后没有实际意义。

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值,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相对数的计量单位:(1)有名数,采用复合计量单位,如人均纯收入“元”、元/吨.公里、元/m3。(2)无名数,分别采用倍数、成数、系数、百分数、千分数等来表示。按种类分为五种:动态相对数(报告期数/基期数)、结构相对数(部分总量/总体总量)、比较相对数(同质甲指标/同质乙指标)、强度相对数(某一总量指标/另一有联系的总量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完成数/计划数)。 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 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时点数列平均数计算: (二)定量分析指标 1、经济实力分析 (1)总资产(2)净资产(所有者权益)(3)注册资金 (4)有形净资产 有形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无形资产(不包括土地使用权)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

职位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职位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在我国,现在的大多数企业都施行了岗位责任制。在许多企业中,你都可以查阅到厚厚的一本岗位责任手册,在手册中有企业每个部门的部门职能和每个职位的岗位职责,书写得非常细致和系统。岗位责任制的实施对企业来说应该是管理上的一个提高,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在多数企业里,岗位责任手册只是一套形式上的文件,并没有得到认真的落实。没有人根据岗位职责的内容来规范自己的工作,更没有将它作为真正的依据进行绩效考评。一、问题的根源 每家企业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根源: 1.没有职位分析 一些企业从来没有进行过职位分析,岗位责任手册中的内容都是原模原样地照搬其他企业的职位职责内容,有些可能会进行一些修改,但这种修改大多是基于管理者的主观意愿进行的调整。这样草率的做法,肯定不会的作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岗位职责。2.职位分析没有更新 有些企业也曾经做过职位分析,但"一稿定终身",企业并没有根据企业的变化来重新进行职位分析,修订岗位职责的内容,造成岗位职责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不相符合。职位职责当然不会起到它的作用了。3.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 一些企业在进行职位分析时,起初可能充满了热情,但由于工作烦琐,职位量大,渐渐对职位分析失去了认真的态度。这样就使职位分析职位变得形式化了,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职位内容的信息,定出了不符合实际的职位描述和职位资格要求。4.缺乏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职位分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务性职位,它要求职位分析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背景。这样工作并不是光靠工作热情就能做好。目前,我国企业现有的职位职责描述的质量都不是很高,比如有些岗位责任中只有工作内容,而没有工作责任。5.缺乏对职位资格要求的使用

财务分析体系知识全攻略

财务分析体系全攻略 原创:拓荒骆驼 整编:剑客飘零 2007-4-29

资料导读 0 前言 (3) 1 体系结构概述 (3) 2 如何写一篇漂亮的财务报告 (4) 3 财务分析体系详解 (5) 3.1 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分析 (5) 3.2 企业资金结构分析 (6) 3.3 企业经营协调性分析 (10) 3.4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2) 3.5 企业利润及利润表分析 (17) 3.6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8) 3.7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23) 3.8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27) 3.9 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31) 3.10 现金流量表分析 (35) 3.11 金融企业的财务分析 (44) 4 指标体系 (49) 4.1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 (49) 4.2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 (50) 5 例证 (55) 5.1 实例1~财务报表分析 (55) 5.2 实例2~销售报表分析 (58) 6 财务管理公式大全 (59)

0 前言 本文原始资料来自某财务论坛,由网友拓荒骆驼以帖子形式发表。在看到这些精彩帖子后,为了能与更多的朋友共享,本人(剑客飘零)对这些帖子进行了整理,形成本文初稿。在仔细阅读学习过程中,将帖子的纲要和思路进行了规整与提炼,并对某些语言做了必要的改动,在保留原作要义的情况下,最终形成本文。在此,非常感谢拓荒骆驼,为网友们提供了如此精彩的学习资料! 另,文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均为参考值,不为定论! 好资料大家共享!希望本文能为阅读者带来帮助! 1 体系结构概述 对于三张主表: 1.资金结构构成分析:分析资金的结构合理性如否,根据所处企业的行业性质,采用绝对构成比例. 2.经营协调性分析:计算企业的营运资本、营运资金需求和现金支付能力来分析企业的动态协调性。 3.偿债能力分析:通过相关财务指标计算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合理利用2个杠杆系数。 4.利润构成及盈利能力分析:从企业实现利润的稳定性角度通过经济效益指标编制分析性利润表。根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层层剥离,找出影响权益收益率的波动因素。 5.经营管理能力分析:A、从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角度分析;B、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性角度分析;C、从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角度综合评价。 6.发展能力分析:从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筹资能力角度分析企业的发展状态。 7.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在考虑实际因素情况下根据项目的立案和对比方案进行优劣可行如否分析。 8、现金流量表分析。具体(略),针对年报企业用。 9、绩效评价指标综合分析。针对熟练者应用。 对于其他附表: 1.成本分析:采用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分析企业的现状及影响其升降的原因。仅对工业企业适用。 2.三大费用分析:加强控制考核力度,提取建议。 3.具体材料利用率投放分析: 4.综合摊销贡献及盈亏临界点分析。 5.其他附表:根据具体情况编制。 其他说明: 根据公司领导的自身素质水平选择专业术语的柔韧度,你的能力发挥出来了,领导也能看懂你的分析报表,不赏识你,来找我。呵呵!

评价指标方法概述

?综合评分法 ?FHW方法 ?软评价方法 ?德尔菲法 综合评分法 这一种方法是用于评价指标无法用统一的量纲进行定量分析的场合,而用无量纲的分数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分法是先分别按不同指标的评价标准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评分,然后采用加权相加,求得总分。其顺序如下: 1、确定评价项目,即哪些指标采取此法进行评价。 2、制定出评价等级和标准。先制定出各项评价指标统一的评价等级或分值范围,然后制定出每项评价指标每个等级的标准,以便打分时掌握。这项标准,一般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也可能是定量为主,也可以是定性为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制定评分表。内容包括所有的评价指标及其等级区分和打分,格式如下表所示: 4、

根据指标和等级评出分数值。评价者收集和指标相关的资料,给评价对象打分,填入表格。打分的方法,一般是先对某项指标达到的成绩做出等级判断,然后进一步细化,在这个等级的分数范围内打上一个具体分。这是往往要对不同评价对象进行横向比较。 5、数据处理和评价。 (1)确定各单项评价指标得分。 (2)计算各组的综合评分和评价对象的总评分。 (3)评价结果的运用。将各评价对象的综合评分,按原先确定的评价目的,予以运用。 FHW方法 FHW(模糊、灰色、物元空间)方法是贺仲雄教授创立的一种新的决策、评价方法,是对德尔菲法的改进和发展,融合了德尔菲法、BS法(头脑风暴法)、KT法的优点,并采用了一些新兴学科的思路,如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物元分析等,从而能定量处理联想思维,而把德尔菲法的咨询表改为FHW咨询表,把向专家咨询

的一个数(顺序、判断、打分)改为一个模糊、灰色物元。 FHW法的步骤为: (1)收集与指标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能做出判断。 (2)填写“FHW评价表”:每个专家填写两次评价表。 第一次,不开讨论会,各自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各自的判断才能,填写A轮评价表。这样 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专家在填表时不受“马太效应”的影响。 第二次,召开讨论会,会后再填写B轮表。讨论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意见统一。这样可以相互启发,激发联想思维,讨论顺序,一般应和A轮表的填写顺序相反,以防止思维惯性的影响。经过讨论,专家填写B轮表时,尽可能对自己在A轮表中填写的数据作必要的修改。当然,允许不修改自己的意见。 (3) FHW方法计算各组评价指标。由于每个专家都进行了两轮咨询,所以每个项目都由两个数据,这两个数据便组成一个闭区间,组成模糊灰色物元空间,评价的结果需要得到一个数,所以必须在区间数投影到一个点上,由三种准则可供选择。 第一种,乐观准则。将区间数投影到最大值,这适用于评价条件从宽的情况。 第二种,悲观准则。将区间数投影到最小值,这适用于条件从严掌握的情况。 第三种,平均值准则。将区间数投影到两个端点的平均值。 然后计算主体评分T,总灰色N,白色优劣比S、灰色优劣比D、

对目前公司运营情况的了解调查情况

对目前公司运营情况的了解调查情况 市场问题反馈 一、协议店 在经过7月和8月2个月对协议店生动化是否执行到位的强力追溯下,现在协议店的执行到位率已经很高,虽然有部分协议店执行不是完全到位,但跟以前相比还是有所改进,经销商也对协议店的执行开始有关注,但仍缺乏主动性。 二、经销商 1、对公司的要求不重视、不在乎、不以为然,但当公司稽核出问题时又胡搅蛮缠,导致很多工作不能很顺畅的做下去 例如:前期对促销品如展柜、帐篷、桌椅的追溯,公司下文通知经销商整改促销品的投入明细,没有经销商做调整,在市场部核查发现很多问题后,经销商纷纷来找,表示都有投放但没有按照原有的执行;还有的在核查店内实际投入时摆放出来的和应该投放的不一致,都是少于应该投放的,市场部按照实际摆放的数量确定该终端投放数量而对经销商进行处罚,经销商却让终端老板打电话给市场部说实际都投了,或者促销品不在店内,说是给老板了,让市场部去找老板要,导致市场部工作很被动。在所有市场部核查出问题后,经销商都没有从自身去找原因去解决事情,而是来找公司要求公司不要核查,所以对经销商的引导不够

2、在市场部核查协议店初期,经销商反应很大,在7月份费用没有兑付时经销商直接告知店内费用不兑付,有些店对公司意见很大。我们其实是为了协议店更好的执行更好的提升销量,提高经销商的利润,但经销商的不理解使得前期的工作阻力很大。而且业代在告知经销商时也没有明确分析市场部核查的意义,只是告知市场部查店了不合格要扣费用,更加剧了经销商与市场部之间的矛盾 3、现在经销商要按照制定的路线卡跑店,然后再去送货。我们制定经销商路线卡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在经销商的执行情况还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做点的经销商送货都是雇的工人,自己也只是天天忙于对账、收款、接货,也没有时间去跑店,像连洪,老板兼工人,当送货忙不过来时,怎么还有时间去跑店;像奥生,现在大部分时间在忙于自己的店,送货包括中秋时给终端压货都是工人在做,也不可能去跑店;而做片的经销商,基本都是老板兼工人,每个片区可控的终端最少也应该在80家以上,每天出货量在200箱以上,有的终端送货时间是固定的,太早不行,太晚也不行,使得经销商送货时间很有限,再加上公司要求每天跑店不能少于30家,经销商很不适应,也跑不过来。货车分时间和路段的禁行,也限制了供货商的送货效率。虽然公司在查岗,但经销商或多或少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这些公司都应该加以考虑和改进。 三、业代 1、没有核心的导向和前进的动力业代每日做的就是重复昨日的工作,现在整个团队缺乏一种激情,好像没有目标,对于老队员来说,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最新版】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 (1)营业收入的赊销比率问题 计算时应使用赊销额而非营业收入。但是,外部分析人员无法取得赊销的数据,只好直接使用营业收入计算。 (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可靠性问题; 在应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业绩评价时,可以使用年初年末的平均数、或者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数,以减少季节性、偶然性或人为因素的影响。 (3)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问题; 如果坏账准备的金额较大,就应进行调整,使用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计算周转天数、周转次数。 (4)应将应收票据纳入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

(5)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就不是越短越好。 (6)应收账款分析应与销售额分析、现金分析联系起来。 2.存货周转率 (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短越好。 (3)应注意应付款项、存货和应收账款(或营业收入)之间的关系。 (4)应关注构成存货的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在产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3.流动资产周转率 通常有三种计算方法: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流动资产表明一年中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营业收入/流动资产) 表明流动资产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 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营业收入表明每一元收入需要流动资产的投资 4.营运资本周转率 营运资本周转次数=营业收入/营运资本表明一年中营运资本的周转次数 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营业收入/营运资本) 表明营运资本转换成现金平均需要的时间 营运资本与收入比=营运资本/营业收入表明每一元收入需要营运资本的投资 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营业收入/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营业收入 非流动资产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主要用于投资预算和项目管理,以确定投资与竞争战略是否一致,收购与剥离政策是否合理等。 6.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天数=365/(营业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营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分析,通常可以使用“资产周转天数”或“资产与收入比”指标,不使用“资产周转次数”。 六大营运能力比率总结如下图:

职位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职位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在我国,现在的大多数企业都施行了岗位责任制。在许多企业中,你都可以查阅到厚厚的一本岗位责任手册,在手册中有企业每个部门的部门职能和每个职位的岗位职责,书写得非常细致和系统。 岗位责任制的实施对企业来说应该是管理上的一个提高,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在多数企业里,岗位责任手册只是一套形式上的文件,并没有得到认真的落实。没有人根据岗位职责的内容来规范自己的工作,更没有将它作为真正的依据进行绩效考评。 职务分析的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职位分析人员通过对员工正常工作的状态进行观察,获取工作信息,并通过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汇总等方式,得出职位分析成果的方法。观察法适用于对体力工作者和事务性工作者,如搬运员、操作员、文秘等职位。 由于不同的观察对象的工作周期和工作突发性所有不同。所以观察法具体可分为直接观察法、阶段观察法和工作表演法。 1.直接观察法 职位分析人员直接对员工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观察。直接观察适用于工作周期很短的职位。如保洁员,他的工作基本上是以一天为一个周期,职位分析人员可以一整天跟随着保洁员进行直接工作观察。 2.阶段观察法 有些员工的工作具有较长的周期性,为了能完整地观察到员工的所有工作,必须分阶段进行观察。比如行政文员,他需要在每年年终时筹备企业总结表彰大会。职位分析人员就必须在年终时再对该职位进行观察。有时由于间阶段跨度太长,职位分析工作无法拖延很长时间,这时采用"工作表演法"更为合适。 3.工作表演法 对于工作周期很长和突发性事件较多的工作比较适合。如保安工作,除了有正常的工作程序以外,还有很多突发事件需要处理,如盘问可疑人员等,职位分析人员可以让保安人员表演盘问的过程,来进行该项工作的观察。 在使用观察法时,职位分析人员应事先准备好观察表格,以便随时进行记录。条件好的企业,可以使用摄象机等设备,将员工的工作内容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分析。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观察的工作行为要有代表性,并且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更不能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二、问卷调查法 职位分析人员首先要拟订一套切实可行、内容丰富的问卷,然后由员工进行填写。问卷法适用于脑力工作者、管理工作者或工作不确定因素很大的员工,比如软件设计人员、行政经理等。问卷法比观察法更便于统计和分析。要注意的是,调查问卷的设计直接关系着问卷调查的成败,所以问卷一定要设计得完整、科学、合理。 国外的组织行为专家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研究出了多种科学的,也很庞大的问卷调查方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1.职位分析调查问卷PAQ 职位分析调查问卷是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员麦考米克等人研究出一套数量化的工作说明法。虽然它的格式已定,但仍可用之分析许多不同类型的职位。PQA有194个问题,计分为六个部分:资料投入、用脑过程、工作产出、人际关系、工作范围、其他工作特征。 2.阀值特质分析方法TTA 劳普兹Lopez等人在1981年设计了"阈值特质分析"TTA问卷。特质取向的研究角度是试图确定那些能够预测个体工作成绩出色的个性特点。TTA方法的依据是:具有某种人格特性的个体,如果职位绩效优于不具有该种特制者,并且特质的差异能够通过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反映出来,那么就可以确定该特质为完成这一工作所需的个体特质之一。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2.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 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 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四、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

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指标

《应用统计分析》----题目2 题目2 数据data2是某医院3年中各月的数据,包括门诊人次、出院人数、病床利用率和周转次数、平均住院天数、治愈或好转率、病死率、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综合评价指标。 一、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也是利用降维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一种将多变量化简的技术,其目的是分解原始变量,从中归纳出潜在的“类别”,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归为一类,不同类间变量的相关性则降低。每一类变量代表了一个“共同因子”,即一种内在结构,因子分析就是要寻找该结构。 因子分析有一个默认的前提条件就是各变量间必须有相关性,否则,各变量间没有共享信息,就不应当有公因子需要提取,自然也谈不上使用该方法。具体在该条件的判断上,除了根据专业知识来估计外,还可以使用KMO统计量和Bartlett’s 球形检验加以判定。 二、操作步骤 1.导入数据 依次单击“文件—打开—数据文件”命令,打开如图1所示的对话框。 图1 导入数据

2.因子分析 (1)依次单击“分析—降维—因子分析”命令,如图2所示。打开图3所示的“因子分析”主对话框。 图2 因子分析菜单 (a )选入变量前 (b )选入变量后 图3 “因子分析”主对话框 (2)在图3(a )所示的对话框中选中左边的变量,单击 按钮,将其 选入到左边的列表框中(如图3a 所示)。 (3)单击“描述”按钮,弹出“因子分析:描述统计”对话框,如图4所示,在“统计量”选项组中选取“原始分析结果”;在“相关矩阵”中选取“系

数”和“KMO和Bartlett”。设置完毕后,单击“继续”按钮,确认操作。 图4 “因子分析:描述”对话框 图5 “因子分析:抽取”对话框 (4)单击“抽取”按钮,得到如图5所示的“因子分析:抽取”对话框。选择“方法”为“主成分”;在“分析”选项组选择“相关性矩阵”;在“输出”选项组选择“未旋转的因子解”和“碎石图”;在“提取”选项组中将“因子的固定数量:”设置为4;将“最大收敛性迭代次数:”设置为25. (5)单击“旋转”按钮,得到如图6所示的“因子分析:旋转”对话框。在“方法”选项组选择“最大四次方值法”;在“输出”选项组选择“旋转解”;将“最大收敛性迭代次数:”设置为25。 (6)单击“得分”按钮,得到如图7所示的“因子分析:得分”对话框。选择“保存为新变量”和“显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在“方法”选项组选择“回归”。 最后,在“因子分析”主对话框(如图3所示)中,单击“确定”按钮,执行操作。

岗位分析分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分类法 ?排列法 ?点数法 ?配对比较法 ?点数加权法 ?工资市场调查 分类法 分类法是排列法的改革,又称归级法。它是在岗位分析基础上,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按岗位的工作性质、特征、繁简难易程度、工作责任大小和人员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对企业全部(或规范范围内)岗位所进行的多层次的划分,即先确定等级结构,然后再根据工作内容对工作岗位进行归类。 这种方法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是确定等级标准。各等级标准应明确反映出实际上各种工作在技能、责任上存在的不同水平。在确定不同等级要求之前,要选择出构成工作基本内容的基础因素,但如何选择因素或选取多少则依据工作性质来决定。在实际测评时,应注意不能把岗位分解成各构成要素,而是要作为整体进行评定。岗位分类同企业单位以外的职业分类标准存在密切的联系。各类职业分类标准是以企业单位、国家机关岗位分类为基础制定的。一旦这类标准建立之后,企业单位在进行岗位分类时,便可依据、参照或执行这类标准。 (一)分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1、岗位分析。和其他方法一样,岗位分析是基础的准备工作。由企业内专门人员组成的评定小组,收集各种有关的资料、数据,写出调查报告。 2、岗位分类。按照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岗位的作用和特征,首先将全部岗位划分为若干个大类。然后在划分大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每一大类中各种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划分为若干中类。最后,再根据每一种类中反映岗位性质的显著特征,将岗位划分为若干小类。 3、建立等级结构和等级标准。由于等级数量、结构与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关系,因此这一步骤比较重要和复杂。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等级数量。等级的数量取决于工作性质、组织规模、功能的不同和有关人事政策。不同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等级数量,并没有同一的规定和要求。但无论是对单个的职务还是对组织整体都要确定等级数量。 (2)确定基本因素。通过这些基本因素测评每一职位或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当然,不同的机构选择的因素也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3)确定等级标准。因为等级标准为恰当的区分工作重要性的不同水平以及确定工作评价的结果提供了依据,所以它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从确定最低和最高的等级标准开始的。 4、岗位测平和列等。等级标准确定后,对岗位的测评和列等就根据这些标准,将工作说明书与等级标准逐个进行比较,并将工作岗位列入相应等级,从而也评定出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和关系。 对小企业来说分类法的实施相当简单,若应用到由大量工作人员的大企业,则会变

完整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

完整的财务指标分析 体系

目录 完整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 (1) 盈利能力分析 (4) (一)盈利能力 (5)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5)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5) 期间费用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营业收入*100% (6) 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6) 总资产收益率ROA=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2/(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100% 6(二)收益质量 (7) 1、经营活动净收益/利润总额*100% (7) 2、(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汇兑净收益)/利润总额*100% (7) 3、(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100% (7) (三)现金流量 (8) 收现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 (8) 销售现金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 (8) 归母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归母净利润*100% (8) 偿债能力分析 (8) (一)偿债能力指标 (9)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9)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9)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净额)/流动负债 (9)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流动负债合计 (10) 现金到期债务比=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 动负债+应付票据)*100% (10)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 (10) 现金带息债务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带息债务 (10) (二)资本结构 (10)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 (10) 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 (11) 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1/(1-资产负债率) (11) 营运能力 (11)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2/(期初应收帐款净额+期末应收帐款净额) (12) 应付账款周转率=营业成本*2/(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 (12)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2/(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 (12)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总收入/[(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12)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总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13) 总资产周转率= 营业总收入/[(期初资产总计+期末资产总计)/2] (13) 成长能力 (13) 同比增长率:计算公式为:(本期-上期)/本期 (13)

典型相关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典型相关分析如何评价指标体系 本节我们介绍典型相关分析如何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通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影响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关键因素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以此来说明典型相关分析可以评价指标体系。 典型相关分析是利用综合变量对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反映两组指标之间的整体相关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为了研究两组变量的相关性,我们可以把两组变量的相关性转化为两个变量的相关性来考虑,即考察第一组变量的线性组合与第二组变量的线性组合的相关性。通过选择线性系数使线性化后的变量有最大的相关系数,形成第一对典型变量,依此可以形成第二对、第三对典型变量,并使各对典型变量之间互不相关,典型相关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典型相关分析就是用典型相关系数衡量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一、案例背景 信息化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了提高企业信息化的效果,企业在其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抓住关键影响因素。从企业信息化角度,探求影响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关键因素,对于避免在信息化过程中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浪费,进而达到科学、稳步地提高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数据的选取 1、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体系 根据实现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所需的基础条件、企业信息化过程和信息化对企业作用的体现,将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分为两个方面:企业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和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见图4-1)。 图4-1 2、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影响因素 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信息化水平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见

图4-2)。 图4-2 三、实例分析 把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体系和影响因素分别用以下两个向量表示: 在SAS软件中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得到10组典型相关,其中前3组(见表4-1)相关系数可以知道两组变量之间相关性显著,3组典型变量似然率卡方检验值小于0.0001,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第1对典型相关的相关百分比为0.2087,说明这对相关变量表示了20.87%的隐含信息,第2对典型相关的相关百分比为0.1793,说明这对相关变量表示了17.93%的隐含信息,前3对典型变量解释了56.10%的数据信息。

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主要指资产的周转率或周转速度。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额与资产占用额之间的比率。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就是要通过对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与效益的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大体包括六个,即货币资金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一、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资产周转速度就越快,能够相对节约流动资金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如果周转速度过低,会形成资产的浪费,使企业的现金过多的占用在存货、应收账款等非现金资产上,变现速度慢,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偿债能力。 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高,说明企业在以下四个方面全部或某几项做的比较好: 1. 快速增长的销售收入; 2. 合理的货币资金存量; 3. 应收账款管理比较好,货款回收速度快;

4. 存货周转速度快。 二、货币资金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 之所以将这三个指标放在一起,是因为该三项指标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的重要补充;反映了企业最重要的三项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该三项指标的变化会导致流动资产周转率发生相应的变化;该三项指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 计算分析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通过制定合理赊销政策,严格购销合同管理、及时结算货款等途径,加强应收账款的前中后期管理,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能够反映出企业采购、储存、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工作的好坏。 如果企业形成应收账款,意味着企业提前交税,而税金都是以现金方式支付,这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减少,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减慢。如果因为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增加导致企业经营现金流为负数,企业就要通过银行贷款来补充经营中短缺的现金,企业负债增加,同时需要支付相应的利息费用,导致企业偿债风险加大,减弱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杜邦体系)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杜邦体系) 一、偿债能力指标 A、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下限100%,适用200%)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适用100%) 3、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利息(股息)+其它应收款 B、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适用60%,比率越小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倘使能力越强) 二、运营能力指标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资产平均余额=(期初资产余额+期未资产余额)/2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A、流动资产周转情况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其中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未应收账款余额)/2 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营业收入 B、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360/营业成本 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周围率(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C、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三、获利能力指标 A、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越高,说明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营业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B、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C、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 D、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越高,反映收益能力强、运营效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序越高)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未数)/2 四、发展能力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精品文档]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区域性原则 衡量一个研究对象的运行情况,要从特定的区域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评价指标要具有针对性。 (2)动态性原则 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标的选取不仅要能够静态的反映考核对象的发展现状,还要动态的考察其发展潜力。选取的指标要能够具有动态性,可以衡量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段的变动情况,并且要求所选指标在较长的时间具有实际意义。 (3)可量化原则 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进行监测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持。选取的指标应该具有可量化的特点,在保证指标有较高反映考核对象的前提下,能够直接查到或者通过计算间接得到指标数据,以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数据来源要具有权威性,这样能保证正确评估研究对象。(4)层次性原则 一级指标同时分别设立多个具体的子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把联系密切的指标归为一类,构成指标群,形成不同的指标层,有利于全面清晰的反映研究对象。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用于定量评价多指标问题的多指标

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SAS 、SPSS 等统计软件的使用更加提高综合评价法的实用性。目前用于分析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以等多种方法,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都是依据指数或分值对参评对象的综合状况进行排序评价。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十分重要。对指标赋值主要有主观赋值和客观赋值,也有将主观、客观赋值法结合起来的。对于指标数量比较大时,采用传统的主观赋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则难以全面把握众多指标,依赖主观判断会增大或降低一些指标的重要程度,导致实证的结果难以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客观赋值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等,权重的确定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或者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所构建指标体系的特点以及实证的目的来确定。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要依据研究对象的特点而定,采用客观赋权法的主成分分析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提取主成分也能减少工作量。以下对常用的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做简单介绍。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记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 等人提出的一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的问题。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排列组合得出优劣次序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反映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构造判断矩阵,将各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对于各 1.0<= RI CI C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