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性偏好理论

显示性偏好理论
显示性偏好理论

显示性偏好理论(Revealed Preference Theory)

显示性偏好的概述

显示性偏好理论(Revealed Preference 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默尔森

(P.Samuelson)提出来的,其基本精神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的购买行为暴露了或显示了他内在的偏好倾向。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推测消费者的偏好。这是一种不基于“偏好关系(效用函数)—消费者选择”的逻辑思路,而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即“消费者选择—偏好关系”。

该理论可以从消费者行为分辨最好的可能选择。换句话说,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可以显示他们的喜好。理论的出现,是基于消费者需求理论以边际替代率作为依归。而边际替代率的假设,就是消费者是为了把功用极大化而作消费决定。虽然公用极大化的假设不受争议,但需求理论隐含着的功用函数就难以被准确计算。显示行偏好理论就能弥补需求理论的不足,借观察行为来界定功用函数。

假设某甲有两个消费选择:买两个苹果和三条香蕉,或者买三条香蕉和两个苹果。如果两个选择的费用一样,而他选了前者,那就表示某甲喜欢前者多于后者。然后,这显示前者永远都较后者受欢迎。如果该消费者买后者,就一定是他负担不起买前者的费用。该理论进一步显示,偏好是带有传递关系的。如果我们有A、B、C 到Z 多个选择,而偏好 A 多于 B 、B 多于 C ,如此类推。那结论就显示出,我们对 A 的偏好多于 C ,一直数下去,多于Z 。有了这套理论,经济学家就可以规划与消费者理论的模组一致的无差异曲线。

显示性偏好的内容

一、显示偏好原理

设消费者在价格为(p

1,p2)时购买的商品束为(x1,x2),如果另一个商品组合(y1,y2)满足如下条件:

方程1

在这种情况下,若消费者总是在他能够购买的商品束中选择他最偏好的商品束,则一定有对

(x

1,x2)的偏好大于(y1,y2),即(x1,x2)是(y1,y2)的直接显示偏好。

二、间接显示性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1.间接显示性偏好

如果(x1,x2)是(y1,y2)的直接显示偏好,同时(y1,y2)是(z1,z2)的直接显示偏好,则(x1,x2)是(z1,z2)的间接显示偏好。

2.从显示性偏好到无差异曲线

图: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三、显示偏好弱公理(WARP)

1.WARP的含义:

如果(x1,x2)直接显示偏好于(y1,y2),且(x1,x2)和(y1,y2)是两个不同的商品束,则(y1,y2)就不可能直接显示偏好于(x1,x2)。

显示偏好弱公理表明:若消费者在价格(p1,p1)下选择(x1,x2),在价格(q1,q2)下选择(y1,y2),只要:

方程2

就不可能存在:

方程3

这意味着下式成立:

q

1x1 + q2x2>q1y1 + q2y2方程4

2.WARP的图示

3.WARP的检验:判断消费者的行为是否符合WARP

假设()表示第t期观察到的价格,()表示第t期观察到的消费者的选择,若我们对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观察了3期,观察值如表1所示:

表1:消费者行为观察值

根据以上的观察值,我们可以判断该消费者的行为是否符合WARP。我们首先计算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购买不同商品束所需要支付的货币,结果如表2所示:

对角线上的各个数据为消费者在三个观察期实际支出的费用,分别为:5,5,4。

在观察期1(t=1),价格水平为p'=(1,2):消费者选择的商品束为X1(支出的货币额为5),由于此时商品束X2也是消费者能买得起的商品束(需要支付的货币为4),但是消费者没有购买,这表明商品束X1>X2,即:

方程5

在观察期2(t=2),价格水平变为p2 =(2,1),消费者选择的商品束变为X2(支付的货币额为5),但是此时商品束X1也是消费者所能够买得起的(需要支付的货币为4),而消费者没有购买此商品束,即:

方程6

根据WARP可知,方程5和方程6不可能同时成立,因此该消费者的行为在X1与X2之间是不一致的,违背了WARP公理。

但是,该消费者在X3与X1及X2之间的,则没有违背WARP公理。

四、显示偏好强公理(SARP)

如果(x1,x2)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y1,y2),且(x1,x2)和(y1,y2)是两个不同的商品束,则(y1,y2)就不可能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x1,x2)。

显示性偏好实际

显示性偏好理论(Revealed Preference Theory) 显示性偏好的概述 显示性偏好理论(Revealed Preference 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默尔森 (P.Samuelson)提出来的,其基本精神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的购买行为暴露了或显示了他内在的偏好倾向。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推测消费者的偏好。这是一种不基于“偏好关系(效用函数)—消费者选择”的逻辑思路,而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即“消费者选择—偏好关系”。 该理论可以从消费者行为分辨最好的可能选择。换句话说,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可以显示他们的喜好。理论的出现,是基于消费者需求理论以边际替代率作为依归。而边际替代率的假设,就是消费者是为了把功用极大化而作消费决定。虽然公用极大化的假设不受争议,但需求理论隐含着的功用函数就难以被准确计算。显示行偏好理论就能弥补需求理论的不足,借观察行为来界定功用函数。 假设某甲有两个消费选择:买两个苹果和三条香蕉,或者买三条香蕉和两个苹果。如果两个选择的费用一样,而他选了前者,那就表示某甲喜欢前者多于后者。然后,这显示前者永远都较后者受欢迎。如果该消费者买后者,就一定是他负担不起买前者的费用。该理论进一步显示,偏好是带有传递关系的。如果我们有A、B、C 到Z 多个选择,而偏好 A 多于 B 、 B 多于 C ,如此类推。那结论就显示出,我们对 A 的偏好多于 C ,一直数下去,多于Z 。 有了这套理论,经济学家就可以规划与消费者理论的模组一致的无差异曲线。 显示性偏好的内容 一、显示偏好原理 设消费者在价格为(p 1,p 2 )时购买的商品束为(x 1 ,x 2 ),如果另一个商品组合(y 1 ,y 2 )满足 如下条件: 方程1 在这种情况下,若消费者总是在他能够购买的商品束中选择他最偏好的商品束,则一定有 对(x 1,x 2 )的偏好大于(y 1 ,y 2 ),即(x 1 ,x 2 )是(y 1 ,y 2 )的直接显示偏好。 。 在 管 行 调 整 确 保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Ⅱ)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Ⅱ)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显示性偏好理论 1.何谓显示性偏好 (1)假定: ①人们的偏好在观察期内保持不变,且具有一致性。 ②人们的偏好具有传递性。即A B >,B C >,则A C >。 ③偏好具有凸性。任何两个组合的加权平均所形成的新组合均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 ④消费者作为理性的人始终追求其效用最大化。 (2)直接显示性偏好 假设某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1X 和2X 。令()11 12,X X 为消费者在收入I 并以价格()12,P P 所 购买的最佳消费组合,()2212,X X 是在同等收入和价格条件下能够支付但未被选择的消费组 合,且()()11 221212,,X X X X ≠,这就意味着:221122P X P X I +≤,111122P X P X I +=。从而,有: 1122 11221122P X P X P X P X +≥+ 由此认为,()11 12,A X X 是显示地被偏好于()2212,B X X ,而且,这是一种直接显示性偏好。 即:对于A 组合和B 组合,消费者在现行价格下用既定的收入都买得起,而在实际购买中选择了A 组合,这对消费者来说,A 组合显示出优于B 组合,消费者更为偏好A 组合。 图4-1 直接显示偏好 (2)间接显示性偏好 假定某消费者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下,面临三组消费组合分别是:()11 12,A X X ,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_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偏好与效用)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 第2篇 选择与需求 第3章 偏好与效用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画出下列效用函数的无差异曲线,并判断它们是否是凸状的(即边际替代率MRS 是否随着x 的增加而递减)。 (1)(),3U x y x y =+ (2)(),U x y x y =? (3)(),U x y x y =+ (4)()22,U x y x y =- (5)(),xy U x y x y = + 答:(1)无差异曲线如图3-7所示,为一组直线。边际替代率为:/3/13x y MRS f f ===,为一常数,因而无差异曲线不是凸状的。 图3-7 完全替代型的无差异曲线 (2)无差异曲线如图3-8所示,为性状良好的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为: ()() 0.5 0.5 0.5///0.5/x y y x MRS f f y x y x -== =,随着x 的递增,MRS 将递减,因而有凸的无差异曲线。

图3-8 凸状的无差异曲线 (3)无差异曲线如图3-9所示。边际替代率为:0.5/0.5x y MRS f f x -==,因而边际替代率递减,无差异曲线是凸状的,此为拟线性偏好的效用函数。 图3-9 拟线性型的无差异曲线 (4)无差异曲线如图3-10所示。 边际替代率为:()0.5 22220.5/0.52/0.5()2/x y MRS f f x y x x y y x y --==-?-?=,因而边际替 代率递增,无差异曲线不是凸状的。 图3-10 凹状的无差异曲线 (5)无差异曲线如图3-11所示。 边际替代率为:()()()() 22 22 ///x y x y y xy x y x xy MRS f f y x x y x y +-+-===++,因而边际替代率递减,无差异曲线是凸状的。

偏好与显示性偏好

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1.偏好的完备性:A﹥B,或者B﹥A,或者A~B 2.偏好的非对称性:若A﹥B,则不存在B﹥A 3.偏好的传递性:若A﹥B,且B﹥C,则A﹥C 4.偏好的单调性(非饱和性):若A=(X1,X2),B=(X*1,X*2),如果X1≥X*1,且X2≥ X*2,则A≧B,通俗地说,偏好的单调性就是消费者认为商品的数量“多多益善”。 5.偏好的凸性:A~B,C=[tA+(1-t)B],(0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显示偏好与跨期消费)【圣才出品】

第6章显示偏好与跨期消费 1.请给出一个违反显示偏好弱公理的例子(绘图说明)。 答:(1)显示偏好弱公理的定义为:设(x1,x2)是按价格(q1,q2)选择的消费组合,(y1,y2)是价格为(q1,q2)时可选择但实际上并未被选择的另一消费组合,则(x1,x2)就被直接显示偏好于(y1,y2),并且如果(x1,x2)已被显示偏好于(y1,y2),则(y1,y2)就决不会被直接显示偏好于(x1,x2)。 (2)违反显示偏好弱公理的例子如图6-1所示。如果在预算1时,消费者选择了(x1,x2),而在新的预算2下,消费者又选择了(y1,y2),则消费者的行为就违反了显示偏好弱公理。因为,在预算2下,(x1,x2)仍然是可以买得起的消费组合。这说明消费者的行为是内在不一致的,从而违反了显示偏好弱公理。 图6-1 不符合显示偏好弱公理的消费行为 2.请说明显示偏好弱公理在分析跨期消费行为时是如何应用的。 答:(1)跨期消费行为与显示偏好弱公理 给定消费者的跨期预算约束和他对两个时期消费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就能找到这个消费者在两期之间的最优消费组合。根据这个最优的行为模式,能够利用显示偏好弱公理,可以确定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的变动范围,从而推断出在利率变动后消费者将是借款者还是贷款者。 (2)如图6-2所示。如果消费者最初是贷款者,从显示偏好弱公理可知,当利率上升时,新的消费组合不可能移至禀赋点E的右边。如果消费组合移至E的右边,那么消费者

的行为是内在不一致的,违背了显示偏好弱公理。因为在初始的预算线下,消费者可以选择禀赋点右边的消费组合,但是他实际上没有选择,这说明,初始消费点显示偏好于禀赋点右边的点。而在新的预算线下,消费者选择新的消费组合,而初始的最优消费组合依然是可以获得的,因此,新的最优消费组合一定位于初始预算集的外面,这也就意味着他一定位于禀赋点的左边。所以,当利率上升时,消费者一定还是贷款者。 图6-2 利率上升后贷款者的消费选择 类似的分析也可以用于借款者,如果消费者一开始是借款者,那么当利率下降时,他一定依然是一个借款者。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某人是一个贷款者,那么利率上升后他仍然是一个贷款者;如果某人是一个借款者,那么,利率下降时他仍然是一个借款者。此外,如果某人是一个贷款者,当利率下降时,他有可能转变成一个借款者;同样,当利率上升时,一个借款者也有可能转变成一个贷款者。但后两种情况都只是一种可能性,是否能够转化,还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利率变动的幅度等。 3.当价格为(p1,p2)=(1,2)时,消费者选择的消费组合为(y1,y2)=(2,1);当价格为(q1,q2)=(2,1)时,消费者实际选择的消费组合是(y1,y2)=(2,1)。请问这种行为是否与最大化行为模型相一致?

中级微观经济学考题

《中级微观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 绪论 1、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一书中认为,市场经济是商业完全自由的经济制度,如果没有外在干预的影响,它会自然地、有序地发展下去。李嘉图指出:“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最为繁荣。”国家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预,既不要鼓励生产的一个源泉,也不要抑制另一个源泉。对此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予以系统论述。 2、微观经济学研究极大满足人类需要的方式,但这真的是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吗?比如,假设人民需要不好的东西,如吸毒、酗酒等等。尽可能满足人们的这些需要仍是切合实际的吗?微观经济学对人们的需要的假设有什么问题?你认为应怎样改进? 3、对大多数经济政策问题,人们可以发现经济学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这能证明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吗? 4、在评价经济学家的论述的准确性时,你是否能够区分:(1)经济学家的那些论述是描述性的?(2)那些是它们关于究竟应采取何种政策的论述。 5、西方有一种“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如果两个模型预测的准确度相同,我们应选择不太复杂的那个?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你如何去判断一个模型的复杂程度? 6、为什么一个不能通过经验事实来验证的理论不是一个好的理论? 第二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1、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它们是怎样划分的? 2、什么是价格控制?政府干预市场价格的后果是什么? 3、短期弹性与长期弹性的区别? 4、影响需求弹性与价格弹性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5、假定需求函数为N MP Q -=,其中M 不是收入,P 表示水平价格,N (N>0)

为常数。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6、若某商品市场是有100个消费者,其中,6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1/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3;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2/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6。 求:按照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多少? 7、画图说明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 8、若商品X 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会随其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吗?为什么? 9、根据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理查德·狄特玛斯的说法,英国人不必对医院为他输血治疗支付任何费用,而献血者也得不到任何报酬。而美国则要对献血者支付报酬,但在英国供病人输血用的血浆却比美国多。可以用什么假说来说明这个问题? 10、如果某产品的需求曲线是D Q P 2100-=,P 为产品价格,D Q 为需求量。这种产品的实际价格为70。如果这种产品的供给曲线为S Q P 350+=,S Q 为供给量,你能预期价格将上升或下降吗?如果能,上升或下降多少?为什么? 11、奢侈品被定义为一种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请证明,对于只有两种商品的经济,两种商品不能都为奢侈品。 12、假定一个老人嗜书如命,晚年的收入都用来买书和吃饭。有一年,其收入增加了,他在伙食和书籍上也都花了更多的钱,但他声称,食品对他来说是劣质品。如果真是这样,食品对书籍的相对价格发生了什么变化?图示说明食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3、证明:若效用函数为)0(>=r Y X U r ,则恩格尔曲线是一条直线。 14、假定某人把一天的时间用来睡觉(s )、工作(w )和消费(c ),在睡觉和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函数为75.025.0),(c s c s U =,假定此人在消费是每小时花费6元,在工作时每小时可以赚4元,而且他消费时的收入来源于其工作所得。试问: (1)若此人想使效用最大化,应花多少时间来睡觉、工作和消费?(2)睡觉和消费的机会成本各是多少?

习题 1-3章 消费者理论

第1-3章:消费者理论 一、形式化表述分析消费者偏好的性质 (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严格单调性,严格凸性等等) *二、效用函数存在性证明。 请参考教材 三、表述显示性偏好弱公理及显示性偏好强公理,并用于分析下面问题。 考察一个对物品1和物品2有需求的消费者,当物品价格为=1p (2,4)时,其需求为=1x (1,2)。当价格为=2p (6,3)时,其需求为=2x (2,1),该消费者是否满足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如果=2x (1.4,1)时,该消费者是否满足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解答:81*42*2x p 102*41*2x p 2111=+=>=+= 消费束1偏好于消费束2 151*32*6x p 122*31*6x p 2212=+=<=+= 消费束2偏好于消费束1 违反了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如果=2x (1.4,1)时: 8.61*44.1*2x p 102*41*2x p 2111=+=>=+= 消费束1偏好于消费束2 4.111*34.1*6x p 122*31*6x p 2212=+=<=+= 消费束1在价格2的情况下买不起。符合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四、效用函数121),(x x x u =,求瓦尔拉斯需求函数 解答:w x p x p t s x x x u =+=22111 21..),(max 从效用函数121),(x x x u =可知商 品2对消费者没效用,因此最大化效用的结果是所有的收入都用于购买商品1,对商品2的需求为0,02=x ,1 1p w x =

或者由w x p x p t s x x x u =+=22111 21..),(max ,可得到 )(0max ),(max 1 12112221源于消费束的非负限制,,此时p w x x p w p x p w x x u ===-=实际上,这是一个边角解, 五、设效用函数 ρ ρρ12121)(),(x x x x u +=,其中10<≠ρ;这就是常(或不变)替代弹性(CES )效用函数。求: (1)瓦尔拉斯需求函数; (2)间接效用函数; (3)验证间接效用函数关于价格与收入是零次齐次的; (4)验证间接效用函数关于收入y 是递增的,关于价格p 是递减的; (5)验证罗伊恒等式; (6)求希克斯需求函数; (7)求支出函数; (8)从它对应的间接效用函数推导出支出函数,及从支出函数推导出间接效用函数。 (9)验证)),(,(),(u p e p x u p h i i = (对偶定理) (1)求瓦尔拉斯需求函数 列出拉格朗日函数: )()(),,(221112121x p x p y x x x x L --++≡λλρ ρρ 三个一阶条件: 1x 2x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章节习题精编详解(显示偏好)【圣才出品】

第7章 显示偏好 一、判断题 1.某消费者行为为理性偏好,且他的偏好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某一年,他在能买得起x 消费束的时候却买了y 消费束。另一年,如果他买了x 消费束,那么说明他当时一定买不起y 消费束。( ) 【答案】T 【解析】消费者偏好是理性的,在x 、y 均满足预算约束的情况下,选择y 消费束,说明对消费者来说,y 被直接显示偏好于x ;由偏好弱公理可知,另一年没有买y 而买了x 消费束,是因为y 消费束不在他的预算集内。 2.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其不具有良性偏好且无差异曲线为凹状,那么他的行为不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 ) 【答案】F 【解析】追求效用最大化必然表明行为满足显示偏好强公理。 3.第2时期相对于第1时期的拉氏价格指数化等于用时期2的价格买时期1的消费束与用时期1的价格买时期1的消费束所需费用的比值。( ) 【答案】T 【解析】1122 1122 t b t b P b b b b p x p x L p x p x +=+,题中所述正是拉式价格指数的概念。

4.拉氏价格指数不同于帕氏价格指数的原因是:拉氏价格指数保持价格不变而使数量发生变化,而帕氏价格指数则保持数量不变而使价格发生变化。( ) 【答案】F 【解析】拉氏价格指数不同于帕氏价格指数关键在于:拉氏价格指数以基期的数量作为权数;帕氏价格指数以t 期的数量作为权数。 5.显示偏好强公理表示:如果一个消费者在他能够买得起y 的时候选择了x ,在他能够买得起z 的时候选择了y ,那么在他能买得起z 的任何时候他都会买x 。( ) 【答案】F 【解析】假定x 消费束是以价格()12,p p 购买的,y 是以价格()12,m m 购买的,z 是以价格()12,q q 购买的。那么:11221122p x p x m y m y +≥+,11221122m y m y q z q z +≥+。根据偏好的传递性可得:11221122p x p x q z q z +≥+。消费者在买得起x 的任何时候都会买x ,但是在买得起z 的时候不一定买得起x 。 5.有两种商品:香蕉和土豆。香蕉的价格上升,土豆的价格下降。如果在这种价格变化以后,一个消费者(其偏好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正好能够买得起旧的消费束,那么即使土豆是吉芬商品,她将至少消费和以前一样多的土豆。( ) 【答案】T 【解析】如果她减少土豆消费而增加了香蕉消费,那么新的消费束将位于原预算线的下方,这一选择将违反显示偏好弱定理,因此,她将至少消费和以前一样多的土豆。 6.显示偏好弱公理不能保证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 )

上财研究生高微题库——二、偏好与效用

第二部分 偏好与效用 第一节 偏好与选择 1. [简单][来自Rubinstein P .10]对于定义在集合X 上的偏好关系,定义()I x 为满足z X ∈且 z x ~的所有z 的集合。证明:对于任意属于X 的x y 和,都有()()I x I y =或者()()I x I y φ∩=。 证明:根据定义,(){|,}I x z z x z X =∈~,(){|,}I y z z y z X =∈~。 如果x y ~,由~的传递性知, (){|,}{|,}()I x z z x z X z z y z X I y =∈=∈=~~。 如果x y ~不成立,我们用反证法证明()()I x I y φ∩=。 假设()()I x I y φ∩≠,则存在()w I x ∈,且()w I y ∈。 由()()I x I y 和的定义知,w x ~且w y ~。由~的传递性知,x y ~,矛盾。 2. [简单][改编自Rubinstein P .50] 证明:在一个两种商品的世界里,假定偏好满足严格单调、传递且凸,并且对于,x ε?都有121211212(,)(,)(2,)x x x x x x εδεδδ?+?++~~,则 21δδ≥。 证明:121211212(,)(,)(2,)x x x x x x εδεδδ?+?++~~? 1212(2,)x x εδδ?++<12121(,)(,)x x x x εδ?+~? 1212120.5(2,)0.5(,)x x x x εδδ?+++<121(,)x x εδ?+? 1212(,0.50.5)x x εδδ?++<121(,)x x εδ?+? 21δδ≥ 3. [中等][来自田国强教授《微观经济理论讲义》] 证明:如果偏好满足严格单调,则满足单调;如果偏好满足单调,则满足局部非餍足;如果满足局部非餍足,则满足非餍足。 证明:由严格单调的定义:x y ≥且x y ≠,则x y , 和单调的定义:x y >>,则x y ,易知偏好满足严格单调意味着满足单调。 局部非餍足定义为:y X ?∈,0ε?>,x X ?∈满足y x ε?<,使得x y 。 设( / //x y εεε=+, 显然x y >>,且/(1)y x n n εε?=?+<, 由单调性知,x y 。所以,单调性意味着局部非餍足性。 4. [简单][来自田国强教授2008年春季上海财经大学高微II 期中考试题]证明:如果偏好关系满足传递性、局部非餍足性和弱单调性,则满足单调性。(单调性定义为:如果x y >, 则x y ;弱单调性定义为:若x y ≥, 则x ,则x y ≥,由弱单调性知,x ,由局部非餍足性知,y 的临域内存在满足'x y >的'y ,使得'y y 。 如果x y ~,由传递性知,'y x ;而'x y >,由弱单调性知,x <'y ,矛盾。所以x y ~不成立,只能是x y 。 5. [中等][来自田国强教授2008年春季上海财经大学高微II 期中考试题]证明:如果偏好是严

公共品需求偏好显示机制_一个理论回顾_冯海波

《产经评论》2012年3月第2期 公共品需求偏好显示机制:一个理论回顾 冯海波 [摘要]公共品的需求偏好显示是公共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一直试图建立有效的公共品需求偏好显示机制,以实现公共品的最优供给。文章从理论发展的视角对投票机制、价格拍 卖机制、特征价格机制和或有估价机制这几种主要偏好显示机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直到今天,这些机制 仍然是经济学家们继续探索的领域。 [关键词]公共品;需求偏好;显示机制;理论回顾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298(2012)02-0089-08 公共品不同于私人品,纯粹的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Samuelson,1954)。这两个特征决定了“搭便车”问题的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公众可能会隐藏自己对公共品的真实偏好。如果单纯采用市场机制来提供公共品,公共品供给不足的现象将大量出现。相比之下,私人品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市场机制下,社会公众会以“货币投票”的方式自动显示自己对各种私人品的偏好。为解决公共品供给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人们希望政府通过政治强制力量即通过强制性的税收为公共品融资。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以政府为主体提供公共品追求的是社会福利最大化,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明显标志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符合社会公众的集体偏好。所以,清楚地了解社会公众的集体偏好是实现公共品最优供给的前提条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公共品领域,并不存在公众偏好的自动显示机制。那么,设计一个好的公共品需求偏好显示机制,就成为贯穿公共经济学研究始终的一个核心问题。以下,我们将对公共品供给中的需求偏好显示机制做一个理论回顾。 一投票理论:偏好显示机制的最初研究 公共品偏好显示机制问题的缘起可以追溯到Pigou(1920)对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的研究,他认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每个社会成员纳税所产生的边际牺牲等于他因纳税而从政府那里得到服务的边际收益。[1]很显然,Pigou的分析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的。按照他提出的条件,作为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需要了解每个社会成员对于公共服务数量的真实偏好。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1)数量巨大的社会成员偏好如何显示;(2)千差万别的个人偏好如何凝聚成社会集体偏好。学者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对偏好显示问题给予最多关注的是公共选择理论家们,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瑞典学派的传统,试图通过投票的方式来解决偏好显示问题,当然,他们采用的不再是Wicksell的“一致同意”原则,而是“多数票”原则。Bowen(1943)认为,如果投票人的偏好强度是呈对称分布的,那么“多数票”规则是有效的。[2]从形式上看,投票的确是显示偏好的有效手段,而且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但Arrow(1951)的研究表明,如果社会成 [收稿日期]2011-11-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层政府财政能力、异质性偏好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课题号:11YJA790028)。 [作者简介]冯海波,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财政理论与政策。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6章 显示偏好与跨期消费)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显示偏好与跨期消费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请给出一个违反显示偏好弱公理的例子(绘图说明)。 答:(1)显示偏好弱公理的定义为:设(1x ,2x )是按价格(1q ,2q )选择的消费组合,(1y ,2y )是价格为(1q ,2q )时可选择但实际上并未被选择的另一消费组合,则(12,x x )就被直接显示偏好于(1y ,2y ),并且如果(1x ,2x )已被显示偏好于(1y ,2y ),则(1y ,2y )就决不会被直接显示偏好于(1x ,2x )。 (2)违反显示偏好弱公理的例子如图6-7所示。如果在预算1时,消费者选择了(1x ,2x ),而在新的预算2下,消费者又选择了(1y ,2y ),则消费者的行为就违反了显示偏好弱公理。因为,在预算2下面,(1x ,2x )仍然是可以买得起的消费组合。这说明消费者的行为是内在不一致的,从而违反了显示偏好弱公理。 图6-7 不符合显示偏好弱公理的消费行为 2.请说明显示偏好弱公理在分析跨期消费行为时是如何应用的? 答:(1)跨期消费行为与显示偏好弱公理 给定消费者的跨期预算约束和他对两个时期消费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就能找到这个消费者在两期之间的最优消费组合。根据这个最优的行为模式,能够利用显示偏好弱公理,可以确定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的变动范围,从而推断出在利率变动后消费者将是借款者还是贷款者。 (2)如图6-8所示。如果消费者最初是贷款者,从显示偏好弱公理可知,当利率上升时,新的消费组合不可能移至禀赋点E 的右边。如果消费组合移至E 的右边,那么消费者的行为是内在不一致的,违背了显示偏好弱公理。因为在初始的预算线下,消费者可以选择禀赋点右边的消费组合,但是他实际上没有选择,这说明,初始消费点显示偏好于禀赋点右边的点。而在新的预算线下,消费者选择新的消费组合,而初始的最优消费组合依然是可以获得的,因此,新的最优消费组合一定位于初始预算集的外面,这也就意味着他一定位于禀

行为金融的本地偏好理论研究综述

2011年第1期 双月刊 总第184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1.2011 Bimonthly Serial№.184行为金融的本地偏好理论研究综述 王晓翌1,2 陈乾坤1 (1.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辽宁大连116025;2.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本地偏好是一种重要的投资者行为现象。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视角对本地偏好理论进行了梳理,从本地偏好现象的存在、本地偏好的研究角度以及本地偏好产生的动因三个角度进行综述。本地偏好未来的研究趋势之一是与影响投资者行为的有限关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本地偏好;行为金融理论;有限关注;投资组合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30(2011)01-0050-06 一、引言 随着对经典金融学理论研究的深入,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逐渐被揭示出来。这些异常现象促成了一门新学科的诞生———行为金融学,它力图揭示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 经典金融学理论告诉我们,投资者通过持有市场组合,选择最优投资组合来分散投资风险。然而在实际的市场中,投资者所持有的市场组合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所认为的模式存在偏差。这主要表现在投资者持有的资产数量上,以及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呈现出很强的本地偏好(home bias或localbias)。本地偏好是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中人们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投资者行为现象,即机构或个人投资者更愿意投资于本国股票市场、熟悉的或就职的公司、离自己住地近的公司等。本地偏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投资者如何在全球金融市场中进行投资。以往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将绝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自己所居住国家的资本市场中;第二,投资者如何在自己所居住的国家中进行投资。研究表明,投资者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自己熟悉的或就职的公司、离自己住地近的公司。 本地偏好和股票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以往的文献中,国内对本地偏好的研究比较少,因而对home bias或local bias的翻译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采用杨春鹏的观点,译为本地偏好[1]P(13)。对于Home bias,作者认为主要是从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角度来研究的本地偏好现象;而对于Local bias,主要是从各国家内地区之间的角度来研究的本地偏好现象。因而,本文主要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对具有代表性的本地偏好理论进行综述。 收稿日期:2010-10-12 作者简介:王晓翌(1981—),女,河北大名人,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讲师; 陈乾坤(1982—),男,河南开封人,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 0 5

基于相关实验的社会偏好理论——一个综述

基于相关实验的社会偏好理论:一个综述 摘要:实验经济学对传统自利人假设的系统反驳促使社会偏好理论的应运而生。社会偏好理论的各个模型试图在维持理性假设下,通过将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诸如公平、互利等与“自利”假设有着明显涵义辨识度的一些人类社会性情感因素纳入到效用函数中来进而修正自利人假设,并以博弈论为基本的分析工具力图构建新的博弈均衡来解释实验经济学所揭示的一系列悖论。 关键词:实验博弈 公平 互利 社会偏好 Theories of Social Preferences Based on the Related Experiments:A Survey Abstract:Theories of social preferences is developed when experimental economists have gathered overwhelming evidence that systematically refutes the self-interest hypothesis.Maintaining the assumptions of rationality, economic models of social preferences try to take the elements of people’s social emotions such as fairness,reciprocity and so on into the unity functions to modify the assumptions of self-interest. The implication of social emotions based on the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ar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material self-interest obviously. In this way, theories of social preferences try to construct new game equilibrium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paradox in experimental games using the game theory as the basic analysis tools. Key words:experimental games;fairness;reciprocity;social preferences

第三章+显示偏好理论

第三章 显示偏好理论 在第二章中,我们从不可观察的消费者偏好出发,分析了消费者需求所具有的性质(预算平衡、Slutsky 矩阵(,)s p y 的对称性和负半定性)。本章我们将从可观察的消费者行为入手,揭示消费者的偏好。显示性偏好理论(Revealed Preference Theory )是由P.Samuelson 提出来的,其基本思想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的购买行为暴露了或显示了他内在的偏好倾向。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推测消费者的偏好。这是一种不基于“偏好关系(效用函数) ?消费者选择”的逻辑思路,而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即“消费者选择?偏好关系”。 3.1 显示偏好原理 定义3.1选择函数: (,):n n x p y R R R ++++?→表示在价格为p 收入为y 时,消费者所消费的商品 束。 定义3.2 需求函数: (,):n n x p y R R R ++++?→表示消费者在价格为p 收入为y 时,为实现效用最 大化而选择的消费束。 注意:选择函数并不必然是需求函数,由可积性定理知,只有当选择函数满足预算平衡、Slutsky 矩阵(,)s p y 的对称性和负半定性时,选择函数才成为需求函数。后面我们将会看到,预算平衡、Slutsky 矩阵(,)s p y 的对称性和负半定性这三个条件等价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那么,什么是显示偏好弱公理呢? 定义3.3直接显示偏好: 设消费者在价格为p 时购买的商品束为1x ,如果另一个消费束2x 满足如下条件:21≤px px ,在这种情况下,若消费者总是在他能够购买的消费束中选择他最偏好的消费束,则一定有对1x 的偏好大于2x (12x x ),即1x 是2x 的直接显 示偏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