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发展趋势

论中国房地产经济

陈宇

(A4纸,正文小4 行距22磅字数2000 在最终的打印稿上的左上角写上一号)

众所周知,在2008年,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房地美、房利美申请破产,美联储注资等一系列的事件发生,宣告了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进而对世界的经济领域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并逐步危及其他领域。而在中国,提到08年,人们不禁想到了很多很多令国人感动与自豪的事件,同时,老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地变化。当时,国内的猪肉及蔬菜价格,还有粮油价格开始上涨,经济出现通膨现象。而耕地及商品房价格在小幅度的下挫后,也开始了上涨。在国外,有08年代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国际事件,北非如埃及等国家频发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政权摇摇欲坠,而在阿拉伯世界里也不平静,利比亚的战火,叙利亚的抗议等等,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难道这些事件它们之间就没有联系。虽然目前,国外局势紧张,但国内的形势仍可以算得上是稳定的,但是我们仍不可以不未雨绸缪,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并相应地调整策略。

不得不注意的是,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浮动,大量的国外热钱涌入中国,并最终流向了房地产,房地产行业兴起,房市价格一路走高,每年都有较大的涨幅,有形成房地产泡沫的趋势。为防止泡沫的做大及破裂,我们必须一预防为主,主动借鉴日本房地产破灭的经验教训。日本房地产泡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日元的升值与日本房地产泡沫有直接联系。1985年,迫于美、英等其他G5国家的压力,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加速了升值的步伐。国际上许多资金流入日本并最终流入房地产市场,为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准备了资金基础。

2.长期低利率政策加速了泡沫的形成。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本政府开始实行并长期实行了低利率政策,连续多次下调基准利率。日本国内资本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大幅增加,导致出现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间接导致了房地产价格上涨。

3.日本民众对地价和房价不断上涨的经济预期。日本是岛国,土地资源少而人口相对较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行,人们认为地价和房价一定会不断上涨。

4.政府监管和调控行为的缺失。在房地产泡沫产生和发展时期,日本政府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泡沫的发展。首先,在泡沫形成之前至泡沫形成的几十年时间里,日本政府认为不应该干预地价和房地产价格,对大量资本投入房地产市场也不加调控。其次,日本进行的金融改革加速了金融的自由化,政府对金融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下降,致使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大大增强,综上所述,日元的被迫升值和日本国内长时间低利率政策,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产生提供了资金,此时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发生只是具有了可能性。日本国内对地价和房价上涨的预期,助长了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日本是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不力,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提供了政治和资金环境。最终,在各种原因的相互作用下,房地产泡沫形成,对日本

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鉴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对日本经济造成的巨大危害,我们不得不重视房地产行业的问题,虽然说房地产泡沫形成或许过于牵强,但是房地产过热趋势无可争议的事实。

从日本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方面来分析,导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的情况和日本当时的经济环境极其相似:

1.人民币升值。和日本一样,中国在近几年也开始面对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强大压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由于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制造业发展迅猛,经济结构出口型,使中国长期处于对外贸易顺差,形成了巨大的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进入中国市场。

2.政府在相关管理方面的缺失以及土地制度不健全。政府在经营土地方面缺乏监管,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往往相互勾结,暗箱操作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行为的出现导致土地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臵,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中国的土地出让制度是由政府收取所得的钱,算作政绩考察。导致一部分政府官员会超量开发和出让土地,并滋生了腐败。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的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国国内的经济结构都是以出口型经济为主,积累了大量外汇,本币被迫升值,导致国内经济受挫等等。但是二者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第一,日本当初被迫签订《广场协议》,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将日元升值到某一程度,中国现在虽然也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是总的来说,升值的控制力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第二,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强于同时期时期的日本政府,政府对经济发展过热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高度关注,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为房地产的过热发展降温,国务院发布了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实行了“限购令”,对房价进行调控。第三,经济结构的转变。2008年的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很大影响,增加国内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4万亿的拉动内需政策出台,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增大,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也慢慢向“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转变。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过热现象,同时也可能在一些一线的城市存在小型泡沫,但是相信在政府的调控下,我国经济会是实现突围。

形势政策论文(世界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复苏)

形势政策论文(世界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复苏)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来势凶猛,波及广泛,被一致称为"百年一遇"的大危机.其对中国的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009年2季度全球经济体的经济运行相继止跌反弹,并在09年下半年出现了经济复苏,全球经济复苏状况整体好于预期。尤其是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本轮经济复苏中 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2010年经济面临从复苏到扩张的跃升仍需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如内外需失衡、内需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层次低下、生产效率(能效) 过低以及市场经济完善等问题,有效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从而为进入新的扩张铺 平道路。 金融危机世界中国经济复苏转变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来势凶猛,波及广泛,被一致称为"百年一遇"的大危机.其对中国的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就是我国的的外需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增速大 幅下滑。这个回落的态势是非常明显的,虽然我国的顺差还保持一定的规模,但是出口对于 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减弱。同时库存也在明显的增加,去年年末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下降趋 势仍然在持续,特别是主要工业产品钢铁、水泥、玻璃等等都出现了负增长,产能过剩局面 更加严重。能源和电力生产急剧下挫。

其次就是就业形势趋于严峻。特别是沿海地区停产关闭的企业增加,2008年还有大学生611万毕业,城镇新增就业有1300万人,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同时.房地产、汽车等消费热点明显降温。这对关联产业的影响非常大,比如说水泥、钢铁、铝合金等。企业的利润和财 政收入都是在明显的回落,很多行业的利润都出现了负增长。这是我们所金融危机以来的脉 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然而,我们既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带 来的“悬崖百丈冰”,更应看到“犹有花枝俏”。 时隔一年,从2009年第三季度起却出乎意料地出现了复苏迹象。如何看待当前的是世 界经济,存有不同争议。有的认为,危机已过,世界经济进入复苏阶段;更有甚者,认为可 出现V形反弹走势;有的则认为,尚未真正走出危机,目前只是政策性复苏,仍有可能再次 探底。数据表明,当前世界经济显现整体复苏趋向,特别是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发达经济 体纷纷出现经济正增长。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3.5%,为连续四个季度经济下滑后首次出现正增长。美联储预测美国经济2010年将增长2.5%?3%。欧元 区16国和欧盟27国巳开始摆脱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分别在第三季度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应对措施和经济现状分析

论文题目: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应对措施和经济现状分析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金融学 学号 学生姓名 成绩

内容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2008年如多米诺骨牌迅速席卷全球。美国次贷危机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全球范围内流动资金骤然紧缩;另外,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型国家,消费需求的大规模萎缩,使得对美国消费依存度强的经济体失去发展动力。中国对美国的外贸依存度很强,外需的骤然降温使得中国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为应对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疲软、失业高企、经济衰退困境,中国出台多项经济刺激政策以扩大内需,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然而,为确保经济增速实行的过度宽松最终引发了通货膨胀,泛滥的流动性滋长了资产泡沫,并对中小企业构成挤出效应。新一届领导集体上台后,中央更注重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转变,扶持中小企业,减少政府刺激,释放市场本身的调节。但目前看,中国经济仍未见底,工业产出和需求仍然疲软;央行终于谨慎地再次降息,释放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 本文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应对措施和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探讨。首先,对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第一轮经济刺激措施及其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政府的4万亿刺激措施所留下的后遗症。第二部份则讨论中国经济运行所存在的问题,讨论中国在应对本轮金融危机时所受到的教训和经验。最后一部分,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中国目前的政策走向,讨论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应对措施;经济现状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一般认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人们对银行信誉和现行金融体系产生质疑,全球范围内流动资金变得紧缩,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相当高,贸易顺差逐年增大。2008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而美国次贷危机所造成美国消费的大幅萎缩使得中国以外贸为主的出口类型制造业出现倒闭潮。 金融危机通过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传导给中国。中国经济一时间面临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失业率高涨等问题,经济增长明显偏下行。为刺激经济保增长,我国政府于2008年就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措施并已付诸实施。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率在8%以上运行,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即“4万亿计划”。但是保“8”靠“4万亿计划”来救是饮鸩止渴,最根本的经济结构性问题仍未改变,最终使得社会流动性泛滥,引发通胀和滋长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调控失灵。这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95%的资金流入了国有企业,民营经济难以参与其中,民营经济出现凋敝,做实业很难挣到钱,又加快了资金的流出。中国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时受到了足够的教训,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中毅然前行着。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学习目的】本讲将为学员分析中国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趋势,借此使学员了解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同时使学员认识到中国进入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并寻找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学习安排】8学时 【学习内容】 2008年9月自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向世界蔓延,形成了一场波及全球且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指标剧烈下降,实体经济遭受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冲击。各国政府在这场危机面前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度,共同采取了经济刺激计划,到2009年第二季度,这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开始显现效果,无论是新兴经济体还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都显示企稳的迹象,因此,许多人认为全球已经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受到较大的冲击,但由于中国政府的积极而有效的行动,率先进入后危机时代。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经济形势 (一)什么是后危机时代 后危机时代是经济危机演进过程的一个阶段。该阶段表示危机已渡过了最严重的时期而进入相对稳定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世界经济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本次世界金融危机肇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到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并且由于美国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又迅速地向世界其他地区蔓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无能幸免地被卷入一场全球金融危机中。为了避免危机对各自国家造成更大灾难,各国政府表现出少有的共同行动,一致采取积极的经济刺激计划。正是这种联合干预行动,世界经济并没有表现为长期的萧条,而仅仅用了1年半的时间就渡过了危机最严重的时刻,而进入后危机时代。当然,对于是否进入后危机时代是有争论的,而争论的焦点在于后危机时代的判断标准。 对于是否进入后危机时代,有两个主要的指标,一个是在实体经济层面上的指标,即经济增长速度;另一个是在虚拟经济(金融市场)层面上的指标,即金融市场是否恢复到危机前的“正常状态”。从经济增长的速度来看,到2010年,世界经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在2009年全球经济“触底”后出现较强劲的反弹,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从2009年的-1.3%恢复到2010年的正增长,并且达到3.6%的增长速度,发达经济体平均增长率从2009年的-3.8%也恢复到2010年的正增长,新兴经济体平均增长率从2009年的2.5%恢复到2010年的5%。从金融市场来看,用以衡量金融市场是否稳定的利差指标也在恢复正常,从美国金融市场的利差看,进入2009年5月份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正常状态。 (二)中国在后危机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会更加复杂。这既有来自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也有中国经济“树大招风”引起的挤压。具体表现为如下三方面挑战。 1.国际性的流动性过剩

论中国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发展趋势

论中国房地产经济 陈宇 (A4纸,正文小4 行距22磅字数2000 在最终的打印稿上的左上角写上一号) 众所周知,在2008年,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房地美、房利美申请破产,美联储注资等一系列的事件发生,宣告了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进而对世界的经济领域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并逐步危及其他领域。而在中国,提到08年,人们不禁想到了很多很多令国人感动与自豪的事件,同时,老百姓的生活也慢慢地变化。当时,国内的猪肉及蔬菜价格,还有粮油价格开始上涨,经济出现通膨现象。而耕地及商品房价格在小幅度的下挫后,也开始了上涨。在国外,有08年代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国际事件,北非如埃及等国家频发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政权摇摇欲坠,而在阿拉伯世界里也不平静,利比亚的战火,叙利亚的抗议等等,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难道这些事件它们之间就没有联系。虽然目前,国外局势紧张,但国内的形势仍可以算得上是稳定的,但是我们仍不可以不未雨绸缪,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并相应地调整策略。 不得不注意的是,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浮动,大量的国外热钱涌入中国,并最终流向了房地产,房地产行业兴起,房市价格一路走高,每年都有较大的涨幅,有形成房地产泡沫的趋势。为防止泡沫的做大及破裂,我们必须一预防为主,主动借鉴日本房地产破灭的经验教训。日本房地产泡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日元的升值与日本房地产泡沫有直接联系。1985年,迫于美、英等其他G5国家的压力,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加速了升值的步伐。国际上许多资金流入日本并最终流入房地产市场,为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准备了资金基础。 2.长期低利率政策加速了泡沫的形成。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本政府开始实行并长期实行了低利率政策,连续多次下调基准利率。日本国内资本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大幅增加,导致出现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间接导致了房地产价格上涨。 3.日本民众对地价和房价不断上涨的经济预期。日本是岛国,土地资源少而人口相对较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行,人们认为地价和房价一定会不断上涨。 4.政府监管和调控行为的缺失。在房地产泡沫产生和发展时期,日本政府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泡沫的发展。首先,在泡沫形成之前至泡沫形成的几十年时间里,日本政府认为不应该干预地价和房地产价格,对大量资本投入房地产市场也不加调控。其次,日本进行的金融改革加速了金融的自由化,政府对金融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下降,致使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大大增强,综上所述,日元的被迫升值和日本国内长时间低利率政策,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产生提供了资金,此时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发生只是具有了可能性。日本国内对地价和房价上涨的预期,助长了其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日本是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不力,导致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为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提供了政治和资金环境。最终,在各种原因的相互作用下,房地产泡沫形成,对日本

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中中国经济的影响

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入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世纪性金融危机。全球各国政府相继或联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支持,除直接对金融机构的接管以及通过货币政策大量注入流动性以外,还涉及一些制度调整方面的内容,将可能给全球未来的金融发展造成一些长远的影响。目前,金融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发达经济体经济2009年将下降0.3%,其中,美国经济将负增长0.7%,欧元区两个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将分别负增长0.8%和0.5%。 全球经济落入寒冬,中国经济也难独善其身。11月CPI同比涨幅从10月的4%回落至2.4%,低于市场预测的3%,经季节性调整后的月环比涨幅由-0.1%降至-0.7%。11月PPI同比涨幅从10月份的6.6%降至2%,低于市场预测的4.4%,月环比涨幅从10月份的-1.6%大幅降至-3.1%。11月CPI和PPI涨幅低于预期,凸显了宏观经济的严峻性。 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量外国资本外流,造成短期内流动资金不足,导致过高的有形资产价格无法维持,如房地产价格,钢铁价格等等,目前大量的房地产商已无法坚持下去,通过相关媒体频频发出救市信号,由于我国的经济已经被房地产与汽车行业绑定,所以某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来扶持摇摇欲坠的房市。 2,通货膨胀,物价走高,政府只能通过物价管制来控制物价(CPI-物价指数),但是对物价影响巨大的原材料价格-即(PPI)确居高不下,没办法,中国已经失去了国际市场上涨原材料的定价权,如何丧失的这个以后说,如:(大豆,铁矿石,原油,大米,等等),此外由于美元的继续贬值,直接导致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大幅走高,看看现在黄金的价格就知道了。 3,经济衰退,根本无法保持10%以上的GDP增幅,大量中小企业由于无短期资金拆借,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量生产加工企业倒闭,比如:东莞、昆山、江浙一带的大量企业倒闭,光东莞一处现已经倒闭超过2000多家中性出口类企业,要知道中国的GDP大部分是由出口创造的,大量的贸易顺差才造就了我们大量的外汇储备。 4,美元的持续走低导致其他国家存有的大量美元大幅度缩水,老美这手段相当恶劣,债务经济,通过与石油以及大量市场绑定,使得全世界人民使用美元结算,作为硬通货,结果就是美元通过不断贬值免费收取世界人民的铸币税。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重要行业: 1,对房地产行业影响。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房地产业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首先,在国内楼市低迷的情况下,近来美国投行抛售在华物业。其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还表现在打击购房者的信心,市场观望气氛浓郁。再次,金融危机使房地产融资更加困难 2,对大宗贸易和运代物流企业的影响。今年三季度以来,钢材价格一路走跌;截至目

在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下滑,这与经济危机不无关系,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合理,需要自我调整的一个必然趋势。 大规模刺激计划已不适合2010年的中国经济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是政策的内涵与2009年相比有所不同,要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在危机爆发时,为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国务院常务会议果断决策,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措施。会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4万亿投资等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这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政策效应日渐显现。中国经济有效地遏制了增速下滑的局面,成为全球率先企稳回暖的主要经济体。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达到7.7%,全年经济“保八”。 进入后经济危机时期的我国经济在制定“退出”策略时,正陷入“保复苏”与“防通胀”的两难抉择:政策一旦退出,经济复苏“嫩芽”可能就此夭折,甚至导致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继续延续,除非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否则政策效果会逐步减弱,而且负面效果会逐步积累,通胀问题将难以避免。但由于我们处于对未来国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将不会宣布刺激政策的退出。同时,2010年的中国经济已经不需要大规模、疾风暴雨式的刺激计划,而是要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政策。我国经济要健康稳定和良性的发展,就必须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深层次的矛盾,调整经济结构。比如,我们大量的财政和信贷资金投向了基础设施和大国企,而出现了“国进民退”和对民资的“挤出效应”,要对此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对中国而言,通胀问题必须引起关注。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大,目前已经连续几个月呈上升的态势,如果我们再遭遇大雪灾、大旱灾或大水灾等大自然灾害,那就有可能使中国的通胀问题变得非常严重。因此,2010年的宏观政策就必须加强灵活性。 所以,“保增长”不再是明年的重要任务,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我国的政策目标从“保增长”向“调结构、促民生”转变。

从08年金融危机--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从08年金融危机 ——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08年的全球经济大潮波涛汹涌,究其原因——美国的“次贷危机”。 追本溯源是从2001年以后,美国实行的“降息马拉松”行动。不断的降息刺激着美国货币流动性充沛而汹涌。美国民众疯狂的消费,买车买房,而此时美国财政赤字加剧,国债越发越多,美国的巨额国债被卖到世界各地。因为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所以不愁没人买美元。终于,泡沫在越吹越大后,破裂了。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风暴。本次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一个骇人听闻的例子就是,欧洲国家冰岛,在此次经济大萧条期间由于银行业的亏损,导致国家濒临灭亡,人均欠债20万美元!! 一、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 从近期中国国内的股市跌停,连续几天跌幅位居世界之首,中国股市饱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金融危机之害进而引发国民对中国经济全球化战略的利弊分析。 前几年,中国不少官方经济学家和国际问题学家,几乎异口同声的认为,中国是全球化的一个赢家,已经从全球化种受益良多。但是如今,中国正在遭到经济全球化前所未有的冲击。 第一,从中国出口到世界的以劳工和环境为代价的“中国制造”商品正在受到世界各地的检验、质疑和执制。以07年为标志,大批“中国制造”的商品被大量召回。 “中国制造”到底怎么样呢? 大家心里最先想到的必定就是08年的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被查处三聚氰胺事件,这也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对乳制品的大检查,伊利,蒙牛……大批牛奶纷纷落马。这次事件已经完全超越了它本身的意义,它导致了人们对中国市场信心的缺失。紧接着台湾,新加坡……都大量召回中国部分产品。另一方面,诚然,中国是世界的生产车间,这毋庸置疑。但大家又痛心的发现,高尖端产品,中国还是没有多少自己的品牌! 第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遇到了挑战。 这几年,中国遭遇的全球化风险越来越多。不少“走向全球”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已经品尝了全球化的苦涩。比如,中国一些国企在美国的购并行为遇到了美国政治家和利益集团的抵制。他们仅仅以美国的“国家安全”为理由,轻易拒绝中国公司进一步进军美国市场。再比如,中国一些开拓第三世界市场的公司,不得不面对当地政局动荡、武装冲突、海盗、绑架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苏丹达尔富尔问题。西方各地把其与中国公司在苏丹的投资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海外投资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二、中国民族品牌面临的危机 反观国内,经济全球化对国内的影响又是怎样呢?以近期沸沸腾腾的可口可乐天价收购汇源为例,通常外资入驻中国民族企业的第一步都是收购股份,利用控股权把国内企业变成一个加工车间。大力引进国际上的高端技术和高价原材料,在国内低价销售排挤竞争对手。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年年亏损,国内股东为了避免付出高昂代价而选择自动放弃股权,如此外资外资达到了将中国民族企业变成独资公司的愿望。通过搜集近年来的资料,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外资活动极为频繁。2002年,青岛啤酒以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1.82亿美元而转让给美国AB公司23.5%的股份。2003年,苏格兰纽卡斯尔出资5.25亿元收购5000万国有股成为重庆啤酒第二大股东。2004年,AB公司以55.8亿港币将哈尔滨啤酒全面收购。2006年,英博以55.86亿元收购雪津啤酒……人们痛心国内民族品牌被外资收购的另一面是国内

2008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8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在持续多年的增长后,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的特点是,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股票市场发生暴跌,市场需求大幅度减缓各行各业几乎都出现了停滞甚至是崩溃现象,同时社会上大批人员失业,处于温饱线以下的极端贫困人口大幅度增加,从而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 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必然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16日发布的年度报告《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长减速远超出预期; 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趋势将使政府采取更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倒闭潮出现,工业利润增长大幅放缓; ③信贷紧缩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能出现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危机; ④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钢材、水泥、铝合金和汽车产业投资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完成很困难。农民工回农村种地回潮,农村隐性失业大量增加; ⑥由于明年油价和电价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带来PPI继续上升的传导因素,2008年中国全年CPI涨幅预测值从先前的5.5%上调至7%。2009年预测值从2008年4月的5%上调到5.5%; ⑦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下降,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于“画饼充饥”。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 二、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长率放缓是必然的,但在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下的“急刹车”会是一大批企业倒闭和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放松货币政策又使已经比较严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滥成灾。15日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一直在不断变动和调整之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中国经济而言,金融危机对其影响是复杂多变的,不仅涉及到经济结构、影响面和发展方向等多方面问题,同时也紧密关联着人民币汇率、内需扩大、对外开放等众多问题。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结构变化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处在十分敏感的阶段,特别是出口型经济在危机之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为了借助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转型已经开始。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出口增速放缓,国内市场逐渐成为发展的新动力,出口所占比例逐渐下降。 二、影响面广泛 金融危机除了对中国出口存在较大的影响外,对于国内的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因为外需暴跌,许多原本以外向型生产为主的企业被迫大幅减产甚至倒闭。同时金融危机的时候,国内也出现

了一定的信用危机,导致有些企业很难获得贷款,或者获得贷款的成本大大增加。 三、人民币汇率问题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其他机构都在对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进行关注。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中国一直在被指责为人民币低估的国家,而金融危机则使得这种指责声音变得更加响亮。为了避免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不得不在危机中采取更加积极的汇率调节政策,包括加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以维护国际贸易的平衡,这也使得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升值速度比中期汇率预期要快。 四、内需扩大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在于,本来已经在进行的内需扩大策略被加快了实施。中国政府相信,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因此,加快内需扩大步伐正成为中国政府的主要发展方向。加快内需扩大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会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而且还意味着中国人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可能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五、对外开放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十年过去了,世界各国依旧深感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较快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依旧蒙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他们的经济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对此,人们不禁在思考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将如何发展。 首先,经济全球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限制。长久以来,全球化是各国之间加 强合作的重要手段。可是金融危机暴露了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平衡的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导致了更多的经济不稳定和人员流动问题。因此,全球化会受到压制,各个地区开始更加强调本土产业的保护和发展,即所谓的本土主义倾向。 其次,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新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更广泛使用,并对全球经济和其他产业产生深远影响,从而改变现有的经济格局和就业模式。一方面,技术革新将大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效率,提高全球城市竞争力和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会带来一些工 作和才能的流失,尤其是行业已经被自动化和数码化淘汰的人。“科技失业”不仅会带来社会问题,而且可能会阻碍经济发展。 另外,能源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长久以来,越来越多 的国家认识到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利用。但是在国内缺乏资源的情况下,能源危机也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投入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 最后,不论是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还是能源危机,都会对全球经济的未来 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全球各国必须与时俱进,更加注意把握发展方向,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并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模式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推进创新和改革,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全球领导力,才能在未来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保持领先地位。

金融危机后经济的新常态

金融危机后经济的新常态 2008年,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震撼了整个世界。股市下跌,银行破产,全球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然而,在经过数年的调整和重建后,世界经济逐渐走向稳定,并进入了新的阶段,这被人们称为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首先,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相比于之前变得更加缓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的数据,在金融危机后的第一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了4%,尤其是欧美国家经 济增长受到直接的影响。而如今,经济增长又回归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但是增长速度相比于之前,也明显变得缓慢。 其次,新常态下,全球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能 源价格上涨,环境保护意识渐增,致使很多大型制造企业开始将工业转移到更便宜、更环保的东南亚等地。同时,互联网高科技产业,也成为了各国家的发展重点。 第三,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情况都互相影响,经济合作变得愈发紧密,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趋势向普及化、公平化发展。 第四,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不断呈现多元化和分化。通过对世界各 大经济体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一些国家的经济在危机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但同时也有不少国家受到危机影响很大,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趋势也日益明显。 新常态下,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 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企稳回升,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既有变数又有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以2017年为例,中国GDP保持在6.9%的速度上下波动,

保持着较为平缓的增长速度。同时,从国际市场出口和产业转型等方面来看,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地位较为稳定。 然而,在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与传统的工业制造业相比,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以大力发展高科技、文化创意等领域,来增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同时,中国也需要更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机构等体制机制,建立一个更加透明和稳健的国家体制,在全球化的经济大潮中,中国持续融入世界的步伐将更加稳健、可持续。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后的经济新常态下,全球化、多元化、竞争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需要各大国家在构建全球经济体系以及应对之时做出更多的努力。作为一个不断崛起的大国,中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增强自身的实力,积极回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实现更高水平、更全面、更稳定的经济发展。

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金融危机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经济的事件。从2008年的次贷危机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演变着。中国经济也不例外,在这些危 机中遭受了一定的冲击。那么,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出口一直是非 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然而,由于外需萎缩,中国的出口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例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环境变得更加不确定,消费者信心下降,进而导 致中国出口市场的收缩。而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是进一步减缓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中国经济需要寻找其他的增长点,尤其是内需的发展与壮大。 其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国内市场带来了机遇。由于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很多国外投资者开始看向中国的庞大市场。投资者认为中国内需的增长将具有更稳定、长期和可预测的增长前景。因此,中国国内市场成为了许多外资的投资热点。这种趋势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再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挑战。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震荡,让中国金融市场也承受了一定的压力。市场上的流动性紧张和融资成本上升,向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威胁。同时,这也让中国金融市场在稳健监管和健全体制方面受到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然而,金融危机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机遇。为了避免经济受到更大损失,中国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刺激国内需求,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政府还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稳定金融市场并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这些举措帮助中国度过了金融危机,且为今后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政策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政策 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 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面对金融危机,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既保持了经济稳定和增长,又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稳定金融市场 面对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政府认为金融市场稳定是国家经济稳定的关键。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是援助国有银行,增加国家对金融体系的投入,以避免金融风险的扩大。 另外,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也加强了对外资的管理,提高了外资入境门槛。 这些措施防止了外资过多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而导致的金融波动。 二、提高经济刺激措施 金融危机使得国际经济秩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开 始采取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以支持国内经济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是银行贷款额的增加。 中国政府认为,通过增加银行贷款额,可以促进投资、创造就业和提高国内生 产总值(GDP)。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银行贷款。例如,政府减 轻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税负和对不良贷款的处理,允许银行采取更加灵活的贷款政策等等。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来促进国内消费。政府提高了社会保障的 标准,同时推行了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以激励人们增加消费。三、加强管理和监管

金融危机表明全球金融市场的管理和监管机制都存在着缺陷。为了避免这类问题发生在国内,中国政府加强了监管和管理。 政府通过强制银行加强自身风险控制机制,鼓励市场参与者加强信息披露,推行了新的市场监管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经济管理和监管的能力。 另外,政府还制定了相应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和经济政策,以确保经济发展能够遵循市场规律和金融市场自身的运作机制。 四、深化经济结构调整 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更加紧迫。政府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继续加强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加强与各大企业的合作,减小制度性障碍,壮大新兴产业。 2.深化服务业的改革和发展。政府出台一系列新的服务业政策,拓展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 3.加大绿色技术的支持力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五、开放经济 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通过进一步加强开放来应对经济形势。中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拓宽了向外开放的空间,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政府推出了一些措施以吸引外资。例如,政府降低了外资准入门槛,加大了外资领域的投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和措施等等。这些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政策梳理

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政策梳理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应对危机带来的冲击。这些经济政策不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我将围绕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政策进行全面评价和梳理,并分享我对这一主 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财政政策 从08年经济危机到现在,我国财政政策一直处于积极调整和创新之中。我国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刺激内需和拉动 经济增长。我国通过减免税费、增加财政支出等手段来促进消费,提 高民生水平。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带来的冲击,推动了 经济向好发展。 二、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方面,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和规范金 融秩序。我国加大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保持了我国货币汇率的 相对稳定。我国通过降息、降准等手段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了经济 的稳定增长。这些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08年经济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三、产业政策 在产业政策方面,我国通过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传统产业等手 段来提升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这些政策不仅提高了我 国产业的竞争力,也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回顾 通过对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政策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应对危机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 明确的是,这些政策举措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如何平衡经济 增长和结构优化,如何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我认为未 来的经济政策应该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提高金融市场的透 明度和稳健性,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 在未来的经济政策中,应该更加注重制定长期稳健的政策目标,坚持 改革创新,加强制度性建设,提高政策实施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通过这篇文章,我不仅对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认识。希望 未来我国能够在经济政策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应对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在未来的经济政策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浅谈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发展

浅谈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发展 引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成为了各国都难以避免的问题。特别是自2008年 爆发的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无法幸免于金融危机的波澜。本文将就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发展进行浅谈。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贸出口受到冲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需求下降,外贸出口受到冲击。许多中国企业面临订单减少、生产停滞的困境,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对投资信心造成影响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不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中国作为一个重 要的投资目的地,也受到了投资者信心下降的影响。外资流入减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金融市场动荡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国的股市和汇市也无法幸免。股市暴跌、 汇率波动给中国的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国内企业和个人的财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旨在稳定经济、刺激需求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中国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不仅提高了国 内需求,还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提高产能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减税降费 中国政府积极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通过减税降费来刺激经济增长。减税降费 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和个人消费能力,进一步促进内需的增长。

扩大内需 中国政府大力促进内需扩大,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刺激消 费等措施来增加国内需求。这有助于减轻对外贸出口的依赖,提高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金融监管 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加强了金融监管,加大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力度。这有助 于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发展机遇 虽然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些机遇。 外部经济依存度下降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下滑,减少对中国出口的依赖。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了对外部需求的依赖,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和发展,从而提升了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危机加速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迫使中国加快产 业升级和创新转型的步伐,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海外资本流入减少,从而促使中国本土产业的发展壮大。 国际化步伐加快 金融危机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同时,金融危机也提醒中国经济必须与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结论 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觑。然而,中国政 府积极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同时,金融危机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些机遇,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化进程。在未来,中国需要继续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经济的韧性,以适应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和变化。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经济分析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经济分析 随着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过去十年,全球经济逐渐走出泥沼。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不仅是中国经济自身的成果,也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在此,笔者将就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经济分析进行探讨。 一、全球经济复苏的缓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的影响持续至今。全球各国经济体量不同,其受影响程度也不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相较于新兴经济体更多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欧洲等地区经济增长受到限制。这也是造成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至2014年,全球经济逐渐走出了金融危机影响,实现了较好的增长。但是,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减缓。而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等,虽然增长放缓,但仍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速。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放缓,年均GDP增长率下降至6%-7%。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中国经济是否真的出现困境呢? 一方面,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落后产能淘汰、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等。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中国正在向“造、卖、研合一”的高端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内生增长依然十分强劲。中国国内大量的股票、债权、房产等,形成了巨大的财富池,内需市场也凸显了强大的消费动力。 三、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经济的关系

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大国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国对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据统计,2009年至2016年期间,中国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40%。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也影响到了中国经济。在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中国出口面临的压力较大。此外,在加强金融监管、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中国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四、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仍将继续复苏、增长,但走势不确定。中国经济将继续转型升级,稳步发展。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新挑战也将出现。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互联网金融风险等。 总之,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中国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将加强内部调结构、落实创新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等,为全球经济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和进出口贸易动态

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和进出口贸易动态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区域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严峻的世纪性金融危机。在经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下,作为世界第二大实体经济的中国,不可避免的遭遇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及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动态,了解中国为应对这次金融危机所以做出的货币政策调整,有效的规避、防范与抵御危机。 在金额危机的冲击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也一度进入低迷,国际消费水平急趋下降,国家GDP总额更是进入历年的低谷。中国作为国际人口大国、消费大国、外贸大国,也深受此次危机的影响,但受到我国消费者习惯及政府政策的影响,金融危机在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08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在7%左右,以内需拉动来抵御金融危机的袭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8年我国的GDP总额为314045亿元,2009年GDP总额为3409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2%,2010年GDP总额为3979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3%,具体季度数据如下: 2008年1季度:绝对额 662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 2008年2季度:绝对额 1404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0 2008年3季度: 绝对额 2170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 2008年4季度: 绝对额 3140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6 2009年1季度:绝对额 698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 2009年2季度:绝对额 1482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 2009年3季度:绝对额 2313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 2009年4季度:绝对额 3409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 2010年1季度:绝对额 8162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9 2010年2季度:绝对额 1736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 2010年3季度:绝对额 2702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 2010年4季度:绝对额 3979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

08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分析

08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分析 关于08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与冲击分析 一、08经济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自2008年起,全球经济进入一段低谷期,我国的外贸出口也遭受了不小的冲击。从经济数字的角度来看,08年我国出口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在危机的影响下,09年出口额较08年下降了16.4%。其中体现了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直接冲击,同时也反映出了我国外贸出口与全球经济的密切关系。 二、08经济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 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震惊了世界,也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从我国股市的表现来看,当年8月份之后,A股市场一路下跌。危机的爆发不仅导致了股市资产的大量缩水,还引发了大量资本外流。同时,危机也启示着我国金融市场要进行深刻的改革与调整。 三、08经济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也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其中,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亮点,比如房地产的保值增值形态得以延续。但是,危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也是实实在在的,投资热度的下降、市场需求减少等各种因素令房地产市场逐渐凉了下来。

四、08经济危机对我国国内市场的影响分析 受到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我国国内市场也出现了暂时不小的波动。尤其是市场需求浮动,投资、消费均出现不小的波动。同时,也有必要指出,危机期间,我国经济等实际经济运转出现了一定的裂缝,这令国内市场的调整难度、水平逐渐加大。 五、08经济危机对我国就业机会的影响分析 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也对我国的就业机会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危机带来的经济困境也令很多企业不得不削减人力成本,或者是开外人士的薪资待遇降低,等等。在就业机会下降的情况下,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显现出来。 五个典型案例 1、IBM公司 IBM公司是全球最重要的计算机制造商之一,08年经济危机带来的全球动荡也令IBM公司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危机期间,IBM不得不削减其全球人力资源成本,该公司在08年到09年间裁员总数超过3万人。同时,IBM也不得不开始对全球的生产体系进行瘦身,以降低其生产成本和留下最核心的生产研发能力。 2、魏晋贫富多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