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检测题(24) 神经调节

人教(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检测题(二十四)

神经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

1.(2021·宣化区模拟)炎热的夏季,蚊子较多。当蚊子叮咬人的皮肤时,人们常常会很自然的用手去驱赶,甚至是拍死蚊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拍死蚊子”涉及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很自然地用手去驱赶”活动不需大脑皮层参与

C.蚊子叮咬会使人在下丘脑产生痛觉,该过程属于反射

D.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中枢有管理、控制作用

解析:C根据题意可知,当蚊子叮咬人的皮肤时,人们常常会很自然的用手去驱赶,甚至是拍死蚊子,则“拍死蚊子”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很自然地用手去驱赶”属于无意识活动,为非条件反射,不需大脑皮层参与,B正确;蚊子叮咬会使人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一般来讲,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

2.(2021·襄城区模拟)植物性神经系统通常是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分布于人体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等部位,调节机体的消化、呼吸、分泌、生长和繁殖等多种生理机能。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人体在紧张、运动状态时的生理需要,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安静、休息时的生理功能。据此推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B.不少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神经调节可以看作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

C.人在恐惧时瞳孔放大,主要由交感神经支配;安静后瞳孔缩小,主要由副交感神经支配

D.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

解析:B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多,A正确;不少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B错误;在恐惧害怕时瞳孔放大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支配瞳孔开大肌收缩,安静后瞳孔缩小是因为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收缩,C正确;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

响消化,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D正确。

3.(2021·蚌埠模拟)研究发现运动可以使成年人的大脑产生有益变化,包括促进新神经元的生成和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这是因为运动能够促进一种名为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的蛋白质的分泌,它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神经元生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上的轴突和树突有利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B.BDNF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后促进神经元的生长

C.BDNF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有关

D.神经元的生成及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利于大脑产生有益变化

解析:B神经细胞上的轴突和树突增大了细胞膜表面积,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A正确;BDNF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促进神经元的生长,不进入细胞,B错误;BDNF 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BDNF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有关,C正确;根据题目可知,神经元的生成及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利于大脑产生有益变化,D正确。

4.(2021·武汉模拟)神经科医生常对患者做如下检查:手持钝物自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拇趾侧。成年人的正常表现是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宾斯基征阴性。如出现趾背屈,其余足趾呈扇形展开,称巴宾斯基征阳性,是一种病理性反射。婴儿以及成年人在深睡状态下,也都可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下列有关推理分析错误的是()

A.巴宾斯基征阴性有完整的反射弧,但巴宾斯基征阳性没有

B.巴宾斯基征的初级控制中枢位于脊髓,但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C.正常人巴宾斯基征阴性体现了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特点

D.推测巴宾斯基征阳性成年人患者可能是大脑皮层相关区域有损伤

解析:A巴宾斯基征不论是阴性还是阳性,都由完整的反射弧构成,A错误;初级控

制中枢在脊髓,但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B正确;虽然初级控制中枢在脊髓,但在正常情况下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特点,C正确;巴宾斯基征阳性成年人患者可能是大脑区域受损,大脑皮层失去了对脊髓的控制导致的,D正确。

5.(2021·青龙县模拟)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递质,其受体是一种氯离子通道,氨基丁酸受体被激活后,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氯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内,引起膜电位变化。释放的氨基丁酸可被体内的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基丁酸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于高尔基体内,以防止被细胞质基质内的酶破坏

B.当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后,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内流,使突触后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C.将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癫痫病人,可缓解其由氨基丁酸的量不正常造成的异常兴奋

D.失眠的产生可能是氯离子通道开启加快,从而使机体呈兴奋状态

解析:C氨基丁酸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于突触小泡中,A错误;当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后,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内流,无法产生动作电位,B错误;释放的氨基丁酸可被体内的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加入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其活性受到抑制,使氨基丁酸分解速率降低,从而抑制病人异常兴奋,C正确;失眠的产生可能是氯离子通道开启障碍,从而使机体呈兴奋状态,D错误。

6.(2021·淄博三模)神经中枢的抑制机制有3种模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模式Ⅰ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B.模式Ⅱ中,④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导致⑤兴奋、③抑制

C.模式Ⅲ中,⑧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兴奋由⑦传向⑨

D.屈肘反射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神经调节机制属于模式Ⅱ

解析:B模式Ⅰ中兴奋性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使抑制性神经元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反过来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动,体现了神经调节中的负反馈调节机制,A正确;

模式Ⅱ中,④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导致③、⑤都兴奋,B错误;⑦兴奋后释放神经递质使⑨兴奋,而⑧兴奋后会抑制⑦释放神经递质,导致⑨不兴奋,C正确;在屈肘反射中,肱二头肌兴奋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受到抑制而舒张,二者同时进行并没有时间的先后性,属于模式Ⅱ的调节模式,D正确。

7.(2021·肥城市模拟)在外界压力刺激下,大脑“反奖励中心”脑区中的神经元胞外K +浓度下降,引起神经元上N、T通道蛋白活性变化,使神经元输出抑制信号,抑制大脑“奖赏中心”的脑区活动,从而产生抑郁,具体机制如图所示。研究发现,适量的氯胺酮可以阻断N通道的开放,从而缓解抑郁症。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奖励中心”脑区的神经元可以电信号的方式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B.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和T通道蛋白开放

C.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K+通道数目增加D.T通道蛋白的激活剂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解析:D比较正常状态和抑郁状态的神经胶质细胞可知,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的K+通道蛋白数目增加,引起K+外流增加,使脑区中的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同时N、T通道蛋白打开,使细胞输出抑制信号增强,A、B、C正确;由图可知,抑郁状态时,N、T通道蛋白打开,根据题目信息,适量的氯胺酮可以阻断N通道的开放,从而缓解抑郁症,所以N通道蛋白的抑制剂和T通道蛋白的抑制剂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8.(2021·江苏南通四模)科学研究发现,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后,囊泡膜既能以“完全坍塌”的方式融入突触前膜,也能以“触—弹”的方式迅速脱离突触前膜回到轴浆,并装载神经递质成为新的突触小泡,这两种方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是生物大分子,只能以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

B.以“触—弹”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后的囊泡可循环利用

C.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均能使下一神经元兴奋

D.通过检测突触前膜的膜面积变化,不能区分神经递质的两种释放方式

解析:ACD神经递质一般是小分子,如乙酰胆碱、氨基酸类等,以胞吐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A错误;由题意可知,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后,“触—弹”方式中囊泡能迅速脱离突触前膜回到轴浆,并装载神经递质成为新的突触小泡,故推知以“触—弹”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后的囊泡可循环利用,B正确;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能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C错误;根据题意和题图可知,“完全坍塌”方式中的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后,囊泡膜融入突触前膜,则突触前膜的膜面积增大,“触—弹”方式中的囊泡释放完神经递质后,迅速脱离突触前膜回到轴浆,则突触前膜的膜面积不变,所以,通过检测突触前膜的膜面积变化,可以区分神经递质的两种释放方式,D错误。

9.(2021·沧州期末)某实验小组取4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蛙的心脏,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使之保持活性。其中心脏A1和A2保留副交感神经,心脏B1和B2剔除副交感神经,该实验小组进行如表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实验操作实验结果

实验一

刺激A1的副交感神经,从A1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

B1的营养液中

B1心脏跳动变慢

实验二

不刺激A2的副交感神经,从A2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

入B2的营养液中

B2心脏正常跳动

A.该实验证明神经元和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

B.副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产生了一种使心脏跳动变慢的化学物质

C.副交感神经只有在接受适宜刺激后才能调节心脏的跳动

D.对实验一持续观察,B1的心脏跳动速度始终比B2慢

解析:ABC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物质是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A正确;实

验一中刺激A1的副交感神经,从A1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1的营养液中,B1心脏跳动变慢,说明A1的副交感神经产生了使心脏跳动变慢的物质,B正确;从实验二可知,A2的副交感神经不接受适宜刺激,B2的心脏正常跳动,说明副交感神经只有在接受适宜刺激后才能调节心脏的跳动,C正确;对实验一持续观察,副交感神经释放的物质发挥完作用后会被分解,心脏跳动会变快,D错误。

10.(2021·衡水模拟)研究表明,嘌呤能神经元对平滑肌的作用是通过PDGFRα+细胞介导的,而平滑肌细胞和PDGFRα+细胞之间通过缝隙连接(直接传递电信号进行信息传递),PDGFRα+细胞上有P2Y1受体和SK3通道,嘌呤能神经元兴奋后,可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平滑肌细胞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调节方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嘌呤能神经元可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ATP

B.图中神经递质ATP在突触间的移动和与P2Y1受体的结合无须线粒体供能

C.兴奋在缝隙连接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快

D.嘌呤能神经元兴奋后可使平滑肌细胞发生收缩反应

解析:ABC据图可知,嘌呤能神经元可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ATP,A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移动及与P2Y1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不消耗线粒体产生的能量,B正确;兴奋在缝隙连接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快,C正确;嘌呤能神经元兴奋后,引起平滑肌细胞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电位仍为外正内负,因此嘌呤能神经元兴奋后不能使平滑肌细胞发生收缩反应,D错误。

三、非选择题

11.下图为人体排尿反射的示意图,排尿时需要肌肉①②③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排尿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排尿时肌肉①②③所处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受____________神经支配。

(2)儿童夜间遗尿说明__________发育不完善,尿意产生于__________。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是通过图中________(填写字母)将大脑发出的兴奋传至肌肉________(填肌肉序号),使该肌肉处于__________状态。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排尿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排尿时①膀胱肌收缩,②膀胱括约肌和③尿道括约肌舒张,使尿液排出。(2)儿童夜间遗尿是因其排尿反射正常,但不受大脑意识支配,说明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完善,人类包括尿意在内的各种感觉都产生于大脑皮层。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是通过图中D(传出神经)将大脑发出的兴奋传至肌肉③(尿道括约肌),使该肌肉处于收缩状态,从而阻止尿液排出。

答案:(1)脊髓收缩舒张舒张自主(或交感神经和副交感)(2)大脑大脑皮层D③收缩

12.(2021·淄博模拟)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依赖突触。无脊椎动物枪乌贼的星状神经节具有巨大的化学突触结构,可用微电极来记录突触前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变化(如图1)。以下是关于递质释放机制的相关研究,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1的突触结构中,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由突触前膜释放的_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2)河豚毒素(TTX)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先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 min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推测,TTX导致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研究者检测到,在使用TTX后突触前膜处的Ca2+内流逐渐减弱,由此推测“突触前动作电位是通过提高突触小体内Ca2+浓度来促进神经递质释放的”。研究者利用图1所示标本进行如下实验,获得了支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请你根据已提供的实验材料和步骤,设计实验并写出相应的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BAPTA是一种Ca2+螯合剂,能够快速与Ca2+发生结合,从而阻断Ca2+与相应分子的结合;“笼锁钙”是一种缓冲液,暴露在强紫外线下会释放Ca2+;强紫外线不影响正常神经纤维兴奋。

实验过程及结果:

第一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分别检测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的变化。

实验结果:先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之后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第二组: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BAPTA,接着在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分别检测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的变化。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笼锁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检测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的变化。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图1的突触结构中,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神经细胞突触小体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2)TTX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观察图2可知,突触前动作电位峰值降低,原因是钠离子内流减少;使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或不能释放,导致突触后膜难以兴奋。(3)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突触前动作电位是通过提高突触小体内Ca2+浓度来促进神经递质释放的”,根据所给出的实验试剂和部分实验步骤,完善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一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实验结果:先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之后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第二组:向突触小体注射足量BAPTA后,BAPTA能够快速与钙离子发生结合,从而阻断Ca2+与相应分子的结合,兴奋传递到突触前膜时,Ca2+不能内流导致神经递质不能释放,所以能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检测不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第三组:

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的“笼锁钙”,然后给予强紫外线照射,不刺激突触前神经纤维;实验结果:检测不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由于“笼锁钙”是一种缓冲液,暴露在强紫外线下会释放Ca2+,会促进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引起突触后膜兴奋,但由于没有刺激突触前膜,因此检测不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答案:(1)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2)TTX作用于钠离子通道,阻断了Na+内流,导致突触前动作电位变化明显减弱,进而导致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或不能释放,使得突触后膜难以兴奋(3)能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检测不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然后用强紫外线照射标本检测不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但能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13.(2021·山东滨州二模)冠心病是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前区疼痛,导致心率加快,可通过受体阻断药来治疗。预防冠心病,要注意低脂饮食。

(1)研究发现,高血脂沉积在损伤内皮下形成斑块,斑块长大甚至破裂,使血管完全堵塞导致心梗,产生胸痛感甚至心搏骤停,产生胸痛感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血管________,改善心脏供血进行临时急救。

(2)心率活动的调节如图所示,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方式。NE是____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

(3)为证实神经—心肌突触传递的是化学信号,进行如下实验:取蛙保持活性的心脏A 和B,并切除心脏B的副交感神经,将二者置于相同的营养液中;刺激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后,其心率变化是________;取适量心脏A的营养液注入心脏B的营养液中,推测心脏B的心率变化是________。

(4)受体阻断药可选择性结合受体,阻止相应信号的作用。现以狗为实验对象,据题(2)

图选择作用于心肌细胞的受体阻断药(假定给药过程不影响心率),通过检测心率证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率的调节具有拮抗作用。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人体的所有感觉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血管壁平滑肌松弛会导致血管扩张,血流量加大,进而改善心脏的供血。(2)由题图可知,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通过Ach、NE 这些神经递质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而肾上腺素(Adr)的调节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属于体液调节,所以心率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3)据图可知,刺激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会产生Ach,经N1、M3受体依次识别,使心肌收缩减弱,心率减慢。Ach是神经递质,要从突触前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所以心脏A的培养液中含有Ach,因此将其注入心脏B后也会导致心脏B心率减慢。(4)验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率的调节具有拮抗作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分别刺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因变量是心率的变化。由于题干要求使用受体阻断药来控制自变量,又因图中M3受体为副交感神经反射弧中的激素受体,α和β型受体为交感神经反射弧中的激素受体,所以用适量M3受体阻断药处理代表阻断副交感神经,用等量α和β型受体阻断药处理代表阻断交感神经,检测心率变化即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副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减缓,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加强,可以预测甲组因副交感神经被阻断,心率升高,乙组因交感神经被阻断,心率降低。

答案:(1)大脑皮层扩张(2)神经—体液兴奋性(3)减慢减慢(4)取甲、乙两组狗,先测定正常安静状态下的心率,然后甲组用适量M3受体阻断药处理,乙组用等量α和β型受体阻断药处理,再分别检测心率进行比较甲组心率升高,乙组心率降低

2020届高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练习题: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 1. (2018江苏卷)右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2.如图为神经与肌肉的连接示意图,f所在的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g的神经纤维搭在肌肉上,e表示感受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刺激肌肉后,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d点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 B.刺激d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C.若b为抑制性神经元,刺激a点,c神经元膜外为正电位

D.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4.(2018安阳模拟)在运动或举重项目中,某运动员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 ( )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⑤ 5.(2018南昌市一模)下列可以引起神经元静息电位绝对值降低的是哪一项( ) A.增加细胞外K+浓度B.增加细胞内K+浓度 C.增加细胞内Na+浓度D.降低细胞外Na+浓度 6.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B.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C.在b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7.(2018合肥市第三次质检)下列对膝跳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反射 B.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末梢受到叩击能产生动作电位并向脊髓传导 C.动作电位在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D.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8.(2018全国卷Ⅲ)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2019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十八)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八)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选择题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解析:选B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急速赶往教室。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2.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析:选B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3.(2018·合肥质检)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 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 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 解析:选D根据反射弧的模式图可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④是感受器,③是传入神经,②是传出神经,①是效应器;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只能由b传到a,不能由b传到c;Ⅰ是突触前膜,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Ⅱ是突触后膜,其上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习题:第25讲 神经调节(Word版含解析)

第25讲神经调节 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1.(2016·吉林长春二模,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 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B项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是单向的,C项正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D项错误。 答案 D 2.(2016·四川乐山三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都可以是双向的 B.突触后膜一定是神经元的树突末梢形成的,且有递质的受体 C.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可以释放神经递质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都是电信号的形式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A错误;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所以突触后膜可以是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一部分,B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为电信号,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D错误。 答案 C 3.下图是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W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讲话,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C.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解析S区受损伤,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称为运动性失语症,B错误。 答案 B 4.(2016·皖南八校三模)下列关于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一旦释放就必须在体液中持续发挥作用 B.神经递质和所有激素一样都只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C.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同时也可能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 D.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神经递质有突触前膜释放后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而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立刻被灭活,A错误;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激素的受体有的在细胞膜表面,有的在细胞内,B错误;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答案 C 5.(2017·湖北省黄石市高三调研)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A为骨骼肌,C为反射中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检测题(24) 神经调节

人教(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检测题(二十四) 神经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 1.(2021·宣化区模拟)炎热的夏季,蚊子较多。当蚊子叮咬人的皮肤时,人们常常会很自然的用手去驱赶,甚至是拍死蚊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拍死蚊子”涉及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很自然地用手去驱赶”活动不需大脑皮层参与 C.蚊子叮咬会使人在下丘脑产生痛觉,该过程属于反射 D.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中枢有管理、控制作用 解析:C根据题意可知,当蚊子叮咬人的皮肤时,人们常常会很自然的用手去驱赶,甚至是拍死蚊子,则“拍死蚊子”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很自然地用手去驱赶”属于无意识活动,为非条件反射,不需大脑皮层参与,B正确;蚊子叮咬会使人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一般来讲,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 2.(2021·襄城区模拟)植物性神经系统通常是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分布于人体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等部位,调节机体的消化、呼吸、分泌、生长和繁殖等多种生理机能。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人体在紧张、运动状态时的生理需要,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安静、休息时的生理功能。据此推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B.不少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神经调节可以看作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 C.人在恐惧时瞳孔放大,主要由交感神经支配;安静后瞳孔缩小,主要由副交感神经支配 D.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消化,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功能下降 解析:B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多,A正确;不少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B错误;在恐惧害怕时瞳孔放大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支配瞳孔开大肌收缩,安静后瞳孔缩小是因为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收缩,C正确;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

2021版山东新高考生物人教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4 神经调节(Word版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24神经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辽宁东北育才中学模拟)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一过程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食物引起味觉和脚步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反射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2.(2019广东五校协作体联考)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病因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下图为渐冻人的某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以针刺S,渐冻人无法感觉到疼痛 B.若刺激Ⅲ处,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 C.若刺激Ⅱ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可以称为反射 D.若刺激Ⅰ处,则在Ⅲ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 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4.(2019四川成都一诊)科学家发现,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会引起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扩张,从而增强血液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B.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乙酰胆碱受体 C.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属于神经递质

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专)生物讲义:第七单元 生命活动调节 第24讲 含答案

第24讲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考试标准必 考 加 试 考试标准 必 考 加 试 1。激素及内 分泌的概念a a 5.雄激素和雌 激素的作用 a a 2。体液调节 的含义及特点a a 6。胰岛素与胰 高血糖素的作 用 b 3.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及 有关激素的作用a a 7。活动:模拟尿 糖的检测 b 4。甲状腺激 素的作用 a a 考点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系统 (1)组成 ①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性腺等腺体。

②分散细胞:如胃、肠中的内分泌细胞。 ③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如下丘脑的神经细胞等。 (2)激素: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在一定的刺激(神经的或体液的刺激)作用下分泌到体液中的特异性物质。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特定的器官,调节其活动. (3)体液调节 ①概念:激素等物质是通过体液的传送而发挥作用的调节方式. ②特点: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作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作用的范围比较广泛。 2.下丘脑 (1)功能: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多种下丘脑调节激素,调节、控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 (2)下丘脑调节激素的种类及作用 (3)下丘脑与垂体在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

重要环节。 3.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靶组 织 化学 本质 主要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甲状 腺 蛋白 质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和 分泌 生长激素全部 组织 蛋白 质 刺激蛋白质合成和组织生 长;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 元生成;促进脂肪分解 4.甲状腺激素 (1)种类: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 (2)作用错误! (3)分泌异常错误! 5。性腺分泌性激素 (1)性腺错误! (2)性激素的作用错误! 思考讨论 1.从化学本质上归类各种激素 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③生长激素④性激素⑤甲状腺激素⑥肾上腺素⑦胰岛素⑧胰高血糖素

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高效作业知能提升:第八单元 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

[基础达标] 1.(2020·福建福州期末)下列关于神经元生命活动的分析,错误的是() 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B.膜外的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 C.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膜上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后膜产生持续的电位变化 解析:选D。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A正确;膜外的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B正确;中间神经元能接受传入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释放神经递质,C正确;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并起作用后可被分解或灭活或被重吸收,不能持续发挥作用,D错误。 2.(2020·河南开封一模)利用蛙坐骨神经进行相关实验,相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b点均无离子跨膜运输 B.图2指针偏转是由a端K+外流速率增大引起的 C.图3指针偏转是由于b端Na+内流使a、b两点间存在电位差 D.图4中a端K+内流与b端Na+内流速率相等,使指针不偏转 解析:选C。图1中a、b两点均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主要是K+外流,A错误;图2中给予一定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导到a处,Na+内流,形成了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指针向左偏转,B错误;图3指针偏转是由于兴奋传导到了b处,b处Na+内流形成了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而a处已经恢复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a、b两点间存在电位差,C正确;图4中a端和b端均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由于a、b两点膜外不存在电位差,因此指针不偏转,D错误。 3.(2020·湖南永州一模)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能完成 B.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一定都需要神经中枢参与 C.婴幼儿缺乏生长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练69 神经调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练69 神经调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图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的电位,A侧为正,B侧为负 B.局部电流在A侧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C.刺激c处,兴奋在B侧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D.刺激c处,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2.[2020·某某七校联考]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是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均能作用于肌肉或腺体 B.神经中枢既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双向的 D.膝跳反射中,反射弧由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三种神经元组成 3.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4.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5.[2020·某某某某二中阶段测试]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6.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7.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8.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课时作业3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基础巩固 1.(2019·某某某某二十四中模拟)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灭活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体液调节为主 解析:激素只对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起作用,激素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被灭活,A正确;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C正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D错误。 答案:D 2.(2019·某某某某联考)成年健康小白鼠下丘脑的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其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如下图,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解析: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若小白鼠下丘脑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小白鼠不能维持正常体温,其耗氧量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在最适温度时耗氧量最高,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 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 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 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A正确;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原尿中的水分重新进入血液,使尿量减少,B正确,D错误;下丘脑调节水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C正确。 答案:D 4.(2019·某某省揭阳市第一次模拟)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激素效应。下列对大豆异黄酮的推测,错误的是( ) A.可缓解雌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 B.能与人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C.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激素受体 D.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解析:由于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A正确;由于大豆异黄酮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因此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B正确;由于雌性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故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性激素受体,C正确;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能够通过反馈调节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错误。 答案:D 5.(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解析: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口服发挥作用,可通过皮下注射发挥作用,A项正确;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仍能完成膝跳反射,B项错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讲 神经调节课下限时集训1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三必修3生物试

课下限时集训(三十三) 神经调节[卷Ⅰ]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 B.神经元之间一般需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 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 2.(2015·潍坊质检)如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正确( ) 3.(2015·某某调研)如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 B.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C.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 D.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4.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中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的连接结构与突触结构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Ⅵ为感受器,Ⅲ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 B.图中共有6个突触结构,肌肉中有3个,神经中枢中有3个

C.刺激Ⅱ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Ⅳ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 D.Ⅲ可以接受到来自Ⅳ和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 5.如图表示某反射弧的结构,若在S处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则( ) A.引起的肌肉收缩叫作反射 B.兴奋在该神经元内只向神经中枢单方向传导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 D.引起S处Na+外流 6. (2015·某某模拟)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7.(2015·某某四校联考)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8.下面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作业含答案

专题15 神经调节 专题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 1.有些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不仅激活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也能通过受体作用于突触前膜。向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突触小体内注入足量标记的递质(NA),间隔一段时间给予适当刺激,检测递质释放量(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受体转运到突触小体中 B.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实现信息的传递 C.胞外递质浓度增加抑制了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D.这种递质释放的自身抑制现象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 A 2.下丘脑发出的交感神经受损可导致患者出现瞳孔缩小、面部潮红等症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副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扩张、血管收缩 B.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往往相同 C.在暗处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患者瞳孔扩张相对缓慢 D.患者眼部相关肌肉上的交感神经神经递质的受体敏感性降低 答案 C 3.图中实线表示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时的膜电位变化,虚线表示经某种处理后,受到相同刺激时的膜电位变化。由此推测此处理可能是( ) A.利用药物完全阻断K+通道 B.利用药物完全阻断Na+通道

C.将神经纤维置于低浓度K+溶液中 D.将神经纤维置于低浓度Na+溶液中 答案 D 4.研究发现,毒品可卡因会延长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其作用及成瘾机制如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多巴胺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可卡因与多巴胺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C.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借助转运蛋白被回收 D.突触后膜受体数目减少与可卡因成瘾有关 答案 B 5.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止痛剂适用于各种疼痛及手术过程中的镇痛,其镇痛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芬太尼与芬太尼受体结合,促进神经元K+的外流 B.神经元K+外流引发的电位变化促进了Ca2+的内流 C.Ca2+的内流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芬太尼通过抑制突触间的信号传递缓解大脑皮层产生的疼痛信号 答案 B 6.去甲肾上腺素(NE)是一种神经递质,现有药物甲、乙、丙,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M 是可催化分解NE的酶,N作为转运蛋白可回收NE,当NE较多时,还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α受体,抑制NE继续释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a处比在c处传递速度快 B.c处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刺激d处,电流表指针偏转两次 D.兴奋在c处单向传递 解析:选C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因此刺激d处,b处不会兴奋,仅e会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2.(2019·清江中学模拟)下列生理活动在突触小体不能发生的是( ) A.丙酮酸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解析:选D 突触小体内含有线粒体,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神经递质释放时,发生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兴奋在通过突触进行传递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在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3.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解析:选A 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胞中能量的产生。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

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4.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解析:选B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口服发挥作用,可通过皮下注射发挥作用;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仍能完成膝跳反射;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胰腺作为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同时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5.(2019·某某二模)如图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常见的一 种联系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构成2个突触 B.神经纤维兴奋是Na+大量外流的结果 C.刺激b处后,a、c处均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这种联系有利于神经元兴奋的延续或终止 解析:选D 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构成3个突触;神经纤维兴奋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刺激b,兴奋只能从b的右侧向下传递到c,再传递到b,而不能从b的左侧传递到a,只有c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据图可知,刺激b时,兴奋可沿着b→c→b的方向顺时针持续传递,同时,又不能传递到a,因此这种联系有利于神经元兴奋的延续或终止。 6.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甘氨酸为递质的突触主要 分布在脊髓中,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 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甘氨酸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过程②表示甘氨酸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C.过程③表示摄取、回收甘氨酸,会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D.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动作电位绝对值增大,从而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新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习题(24)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新人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习题(二十四)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坐骨神经中有许多条神经纤维 B.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多,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C.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靠神经元就能完成 D.支持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 C解析: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所以坐骨神经中有许多条神经纤维,A正确;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是神经元的10~50倍,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B正确;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C错误;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属于低级中枢,D正确。 2.(2021·山东莱州一中开学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有促进唾液腺分泌的作用,但分泌出唾液的成分却不一样:刺激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少而酶多;刺激副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多而酶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时,更利于消化食物,不利于吞咽 B.这些支配唾液腺分泌的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C.唾液的分泌不只受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还受大脑控制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B解析:刺激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少而酶多,因此交感神经兴奋时,更利于消化食物(酶多),但由于分泌的唾液水分少,故不利于吞咽,A正确;这些支配唾液腺分泌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为传出神经,B错误;唾液的分泌除受到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外,还受大脑控制,C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D正确。 3.延髓位于脑干与脊髓之间,心血管中枢位于延髓。当血压升高时,动脉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兴奋,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反之,则心率加快,血压回升。下图为动脉压力反射示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练习 一、选择题 1.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同时增加了K+的排出,即产生“保钠排钾”的作用,相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钠钾泵转运Na+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醛固酮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 C.醛固酮可直接进入细胞调控靶细胞内基因组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表达 D.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直接促进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 2.(不定项)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类激素,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与动物脂肪组织大小成正比。瘦素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从而调控动物的摄食行为,降低体重。瘦素在机体发挥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瘦素与神经元B、C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导致二者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B.兴奋在神经元C与A之间传递需消耗能量 C.瘦素发挥作用后将被灭活 D.该作用机理图反映了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3.为探究贝利尤单克隆抗体(简称贝利尤单抗)对甲亢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某科研小组选取了30只生理状态一致的正常雄鼠,并均分为三组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有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处理甲状腺激素水平 /(pmol·L-1) 促甲状腺激素水 平/(mU·mL-1) 对照组连续灌胃生理盐 水29天 21.75±2.05 5.80±0.60 甲亢模型组连续灌胃等量的 一定浓度的甲状 腺激素29天 44.95±3.1911.30±0.60 实验组?62.11±4.547.60±0.08 天并饲喂适量贝利尤单抗 B.模型组雄鼠将表现出饮食量增多、体重增加、易怒、好斗等特征 C.该实验说明贝利尤单抗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D.该实验结果表明贝利尤单抗可用于研发治疗某种部分甲状腺

高三生物选修班一轮复习导学提纲(24)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二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 一轮复习导学提纲(二十四) 班级: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理解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了解人脑的高级功能 【使用说明】 1.在研读课本和自主研习的基础上,独立高效地完成本导纲。 2.认真写好每个字,规范答题,提前思考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 课前导学 【情境涉入】 人体各项生命活动之所以能协调一致,主要是因为神经调节,那么人体是如何进行神经调节的呢? 【自主研习】 知识点1:神经调节的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1.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前提: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 知识点2:兴奋的传导(传递) 1.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区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 (2)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3)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都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①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 ②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两类。兴奋性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抑制性突触的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如r 氨基丁酸)引起另一个神经元抑制。 ③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在细胞质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中逐步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神经冲动在整个神经系统中的传导是单向的,传导所经历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传导途径中突触的多少。 知识点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中枢。脑干:呼吸中枢。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如,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 3.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知识点4:人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可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如大脑皮层的言语区,与人的语言行为密切相关。 练习: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 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 2.人体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 ) B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3.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若实验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表现得会弱一些,原因是 ( ) A .反射弧发生变化 B .传出神经受阻 C .感受器受到抑制 D .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4.在一个神经元中,突触小体存在于 ( ) A .神经元轴突末梢 B .神经元树突末梢 C .神经元细胞体 D .两个神经元之间 5.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 A .脊髓、大脑、大脑 B .脑干、脊髓、大脑 C .大脑、脊髓、大脑 D .脊髓、脊髓、脑干 6.某患者因受外伤而导致看不懂文字,但他会讲话、会书写,也能听懂谈话,该患者受损伤的大脑 区域是 ( ) A .大脑皮层运动区 B .大脑皮层S 区 C .大脑皮层V 区 D .大脑皮层内侧某一特定区域 7.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此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物质是 ________,该物质使另一个神经元发生__________。 (2)突触小泡中的膜结构直接来自于细胞中____________(填细胞器)。 (3)在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分泌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怎样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内环境成分中的____________。 (4)突触后膜上有一种受体可以与突触小泡释放的物质发生专一性的结合。这种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蛙在冬眠时,对外界刺激几乎没有反应主要是低温影响了线粒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到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分泌。 【问题生成】我的疑惑:

高考生物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2 神经调节(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母题12 神经调节 【母题来源一】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Ⅰ卷) 【母题原题】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动物的生命活动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更加迅速准确,激素调节在神经调节的影响下进行。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 【详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部位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A 正确;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B正确;由题某某息: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从而加快心跳,说明神经系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由题某某息: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效应器即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心脏),说明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心脏活动,C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D错误。 【母题来源二】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某某卷) 【母题原题】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神经 系统的调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练习 一、选择题 1.(不定项)图1表示多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现将一示波器的两极连接在D神经元膜内外两侧,用同种强度的电流分别刺激A、B、C,不同刺激方式(Ⅰ表示分别单次电刺激A或B,Ⅱ表示连续电刺激A,Ⅲ表示单次电刺激C)产生的结果如图2所示。(注:阈电位表示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2中三种刺激方式下在突触前膜处均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B.神经元A、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元C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C.单个突触连续多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 D.用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同时刺激A和B,示波器上一定能产生动作电位 2.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某种疾病,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N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药物甲的作用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 B.药物乙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正反馈 C.药物丙抑制突触间隙中NE的回收 D.NE­β受体复合物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3.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 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 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D.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4.(不定项)如图是人体躯体运动调节示意图,小脑与大脑皮层及肌肉之间存在复杂的回路联系,当大脑皮层运动区向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冲动时,可同时将此冲动传入小脑。而当肌肉进行相应活动时,肌梭、腱器官等又将肌肉活动的各种复杂信息连续不断地传入小脑,进而通过小脑对脊髓的控制来影响肌肉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24 神经调节

课时规范练24神经调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浙江6月选考)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B.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 C.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都相同 D.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 2.(2021湖北麻城实验中学期末)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副交感神经兴奋会引起心脏搏动速率减慢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同的 D.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心率 3.(2021河北)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 B.主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C.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 D.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 4.(2021江西九江模拟)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开始分泌唾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反射活动,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 B.建立该反射之后,只需给予脚步声刺激海狮就能分泌唾液 C.吃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和脚步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两种不同反射 D.这一过程中一定存在着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化 5.(2021广东广州模拟)离子通道依据活化的方式不同分为电压门通道和配体门通道。在电压门通道中,带电的蛋白质结构会随跨膜电位梯度的改变发生相应的移动,使离子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