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常住人口地区分布特点

北京常住人口地区分布特点
北京常住人口地区分布特点

北京市常住人口地区分布特点

人口地区分布是重要的人口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它受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化。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的人口分布,对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市的人口地区分布呈现出由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的态势。

一、近一半的常住人口分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

从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看,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最多,为955.4万人,占48.7%;城市发展新区次之,为603.2万人,占30.8%;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为216.2万人,占11%;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最少,为186.4万人,占9.5%。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集中了全市79.5%的常住人口。

16个区县中,朝阳区人口最多,为354.5万人,其次是海淀区和丰台区,分别为328.1万人和211.2万人,这三个区集中了全市45.6%的人口。此外,昌平区、大兴区、西城区和通州区的常住人口总量也都突破百万。常住人口最少的区是门头沟区,只有29万人,详见图1。

二、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增长最快

四大功能区中,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增长最快,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5.9%;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为4.1%;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2%;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2%。从各大功能区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看,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比重分别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了5.7个和1.6个百分点,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比重分别下降了4.6个和2.7个百分点。

分区县看,昌平区常住人口增长最快,十年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10.4%;其次是大兴区和通州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和5.8%,远高于全市3.8%的年均增长率。由此可见,北京市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郊区化现象已经从城市近边缘地区向远边缘地区延伸,这与城市的产业

布局、经济发展、住宅建设及道路延伸有着直接关系。

三、常住人口密度呈梯度分布

与人口总量变动相伴随,北京市的人口密度也在逐年上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195人/平方公里。北京市的人口密度低于上海(3630人/平方公里),高于天津(1100人/平方公里)和重庆(350人/平方公里)。

我市常住人口密度呈梯度分布,即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最高,为23407人/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拓展区次之,为7488人/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新区位于第三,为958人/平方公里;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密度最低,为213人/平方公里。虽然常住人口呈现出由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的态势,但是人口密度梯度分布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人口地区分布仍然不平衡。

分区县看,西城区常住人口密度最高,为24605人/平方公里,延庆县最低,只有159人/平方公里。详见图2。

北京市的人口分布是由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决定的。虽然北京市的人口分布呈现出由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的态势,但是人口扩散速度较慢,没有根本改变人口分布过度集中的局面,人口分布仍然不合理。因此,要鼓励和引导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人口外迁,实现人口的合理分布。首先,要按照区域功能定位的要求,通过产业布局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其次,要增强迁入地的吸引力,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重视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建立一流的学校、医院、便利的商业网点和功能齐全的社区,使迁入地各种服务设施水平与方便程度优于迁出地。第三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网络,满足迁入地居民的交通需要,方便居民的出行。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口外迁,实现人口的合理分布。

北京少数民族的人口与分布

北京少数民族的人口与分布 北京作为首都,是各民族人民都十分向往的地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市有关部门不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维护民族团结、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政策和法规,使居住在北京的少数民族数量持续增长,展现出了一派民族大团结的繁荣景象。 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表明,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80.1万,占全市总人口4.1%。千人以上少数民族有21个,其中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壮族、苗族超过万人。数据显示,从1964年以后,非世居的少数民族的增长速度大于世居的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两次普查期间,在京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增长幅度较大的分别是满族增加了8.57万人;回族增加了1.33万人;蒙古族增加了3.92万人;朝鲜族增加了1.70万人;土家族增加了1.52万人;苗族增加了0.766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壮族已成为继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之后北京市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 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仍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表现在农村相对集中在传统的民族村落,城市主要分布在环城市中心地带。而由于拆迁改造,原有的城市聚居点逐渐分散,农村拆迁后又形成了一些新的民族聚居区,散杂居特征日益明显。全市16个区县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和生活。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的任意一个区县都至少有30个以上的民族。其中,朝阳区和海淀区有55个少数民族,东

城、西城、丰台、昌平、石景山、房山、通州、顺义、大兴等9个区有40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这在全国其他城市是少见的。城近郊区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六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为49.1万人,占在京居住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61.3%。在全市16个区县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布最多的四个区县都集中在城近郊区,分别是朝阳区14.03万人、海淀区13.45万人、西城区7.87万人、丰台区7.18万人。 近些年,在城市拆迁改造及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随着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原城区中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聚居规模逐渐缩小,杂居状况日趋突出,民族成分多元化,各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量上升。同时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原民族乡村转制为城市社区,又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新的城市民族聚居社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在20~49%的有10个,主要分布在牛街、马甸、上地等地区,以及经历了旧村改造和市政征地的农村地区。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人口的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它和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它不改变户籍登记地,因此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在旅途中周转的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总量,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越出“本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全都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人口流动量比人口迁移量总要大出许多倍,所以一个地区的客运总量大致可用来反映其人口流动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60年代曾出现下降和停滞外,全国客运总量一直是迅速上升的。据此推算,1950~1988年间全国人均每年流动次数增长了18.5倍,全年人均旅行距离也延长了11.6倍,表明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大了(见表69)。近两三年来,全国客流量有所减小,1990年人均旅行距离比1988年缩短了11%;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治理整顿抑制了经济过热;②客运价格在稳定多年后首次大幅提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非必要性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虽比过去显著增大,但与一些外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人均旅行里程在80年代中期仅为日本的1/20,不及美国的1/30。事实上,不仅中国的乡村人口,即使是城市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生很少离开常住地外出流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住家周围几公里为半径的狭小圈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对凝固化。 人口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经济水平,应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经济部门和地域结构的改善,也必然要在人口流动上有所反映。1989年,辽宁省人均旅行1043.9公里,西藏仅139.2公里,二者相差6倍以上;同年浙江省人均流动7.3次,安徽省仅2.6次,都反映出经济水平的差距。但流动人口的分布还与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一些水陆空交通枢纽,如北京、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等,本身就是特大城市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庞大的中转客流,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流动人口聚会焦点。如1989年南京市市区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客运量分别达到1119万人、1539万人和2519万人,合计达5177万人,相当于市区人口每人流动21次。而广大农村经济水平低,有的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外来人员少,流动人口就少得多。其中中国东部各县1年人均流动约数次,如辽宁省岫岩县1987年为5.49次,安徽

人文地理作业-北京市建国以来人口变化(数量、空间)情况

北京市建国以来人口变化情况 2012.11 摘要:本文根据北京统计信息网的《北京60年》和《北京统计年鉴》(2010、2011)提供 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法研究了北京市建国以来人口变化情况,发现北京市人口在数量上基本处于增长状态,自然增长率在不同时期的波动较大,依据人口总量和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可分为五个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建国初期的“高低高”型逐步走向“三低”型稳定增长。北京市人口城市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建国初期的低水平到现在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全面发达阶段。人口密度始终处于增长状态。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向外围区迁移,人口增加主要集中在外围区和近郊区为主, 少部分发生在远郊区。 关键词:常住人口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城市化人口空间分布变化情况 正文: 人口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人——地巨系统的运行中,人口是一个关键而且敏感的要素,它既是人类活动的动力基础,又是地域综合体的形成核心,其变动对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挥着最深刻、最活跃的作用。研究北京市建国以来的人口变化,探讨北京市人口的数量和空间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对于探索北京市人口演变规律,研究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确立未来人口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北京市建国以来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1.1北京市建国以来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及原因分析 根据北京统计信息网的《北京60年》和《北京统计年鉴》(2010、2011)提供的数据资料,对北京市1949年至2011年的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绘制常住人口总量折线图,见图一,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见图二。从图中发现,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自建国至今基本处于增长状态,但是也出现过负增长时期,自然增长率在不同时期的波动较大,依据人口总量和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可分为五个阶段: 1950年至1960年——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49年北京常住人口为420.1万人,到1960年达到739.6万人,11年间全市常住人口增加319.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9万人。在增加的300万人中大部分是外地移民,主要是中央机关、军队的干部及其家属。虽然外地人在数量上略占劣势,但在地位上占完全优势,因此并未造成明显的冲突。 1961年至1970年——人口增长波动阶段。这一阶段北京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大,人口增长最为缓慢。10年间,平均每年增加4.5万人,197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784.3万人。主要原因是由于开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量人口离开北京,加上经济困境造成的粮食缺乏,导致人口增长极其缓慢。 1971年至1978年——人口增长回升阶段。1978年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万人。1971年至1978年是社会由动乱走向安定的过渡时期,由于落实政策,从农村返回北京的人口大量增加,户籍人口迁移增长开始回升。下乡青年开始以各种名义陆续回城,到70年代后期这种势头更加明显。 1979年至1994年——人口平稳增长阶段。至1994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125万人。这一时期,经济稳定,国家出台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平稳增长,增幅不大,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但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加以及平均寿命的增长,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初露

北京市2010年人口统计情况

北京市2010年人口统计情况 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961.2万人 这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共登记常住人口1961.2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604.3万人,增长44.5%。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8%。 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外省市来京人员增加447.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4.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6%。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外来人口增长是我市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家庭户平均户规模继续缩小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668.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39.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3.6%。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1人减少了0.46人。家庭户规模缩小,主要是由于生育水平不断下降、生活观念发生变化、人口迁移流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三、常住人口性别比略有下降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01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6%;女性为948.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8,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9相比略有下降。 四、人口年龄构成发生变化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8.7万人,占8.6%;15-64岁人口为1621.6万人,占82.7%;65岁及以上人口170.9万人,占8.7%。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减少15.7万人,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增加563.4万人,比重上升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56.6万人,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 另外,60岁及以上人口24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2.5%,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5.9万人,比重没有变化。 五、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4.1%

(完整版)《人口分布》教案

人口分布 课题 《人文地理学》第4章第2节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分布特征; 2、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并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3、通过分析人口稠密地区的成因,能够正确认识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 2、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现在世界上人口的总数量是多少吗?是的,有70亿人口,那么这70亿人口都分布在世界的什么地方呢?他们是平均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吗?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就进入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人口的分布。 [讲授新课] 一、人口分布的概念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人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人口分布的测度 人口密度: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

口数。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引出问题] 刚才我们提到世界人口共有70亿,那么这么庞大数量的人口到底是怎样分布的呢?请同学们看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 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极其不平衡的: 1、北半球人口稠密,南半球人口稀疏; 2、中纬度地区人口稠密,低、高维度地区人口稀疏; 3、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疏; 4、海拔500米以下的人口稠密,500米以上的人口稀疏; 5、城市人口密集,乡村人口稀疏; 6、欧、亚两洲人口稠密,其它各洲人口稀疏。 (用PPT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看人口分布图并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分组讨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四、邦奇的人类大陆图 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为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用PPT展示人类大陆图,让学生看图总结出世界上的四个人类大陆) [引出问题] 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那么我国的人口分布又存在着什么样的特点呢? 五、中国的人口分布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口明显

北京人口分布数据首次发布

北京人口分布数据首次发布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日联合发布了北京人口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环线人口分布情况。数据显示,人口分布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人,占全市的51%。 数据显示:外来常住人口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超过六成外来常住人口住在四环至六环间,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人,占北京市总人口一半。数据显示,北京人口分布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 人口增量增速“双下降” 此次统计局发布的人口调查报告,数据来自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据了解,2014年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在全市抽选3%的居民住户进行调查,涉及300个街道和乡镇、999个社区居(村)委会、1940个调查小区。 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36.8万人,增量减少8.7万人,增速为1.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虽然增量在缩减,但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密度也逐步上升。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311人/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81人/平方公里。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16万人,增量减少12.9万人,增速为2%,也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与常住人口趋势相同,常住外来人口增量比重大幅下降。 五六环间常住人口最多 调查显示,环路人口分布呈圈层向外拓展,即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7.1%;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占全市的43.8%;五环以外1097.9万人,占全市的51%。以此计算,三环到四环的常住人口达287.5万,占全市的13.4%。 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且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637.6万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的77.9%;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532.1万人,占全市的65%;五环以外422.5万人,占全市的51.6%。 具体到环路间,二环内常住人口最少,达148.1万人;而五环到六环常住人口最多,达到580.2万人;六环外常住人口次之,达517.7万。以此看来,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1%。 而具体到常住外来人口,数据显示,二环内常住外来人口仅40万,随后逐渐增加,

人口空间分布解读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人口空间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口空间分布受到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第二,合理的人口空间分布也会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反之,则会阻碍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状况,并影响其动态分布特征。另一方面,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同特征也反映了不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性。所以,人口空间分布是否均衡合理对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对区域人口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的重要意义就是探索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和其动态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地制订适合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政策,最终促进区域人口合理均衡布局,促进人口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区域人口空间分布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国人口问题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因此,研究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成为当前人口问题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从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开始,我国就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我国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提出“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胡主席在报告中又提出新的人口发展战略要求,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功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跟之前研究相比较,有关人口分布合理性的学术研究并不多。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用经济承载力指标考量人口分布是否合理,探讨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己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重庆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直辖市之一,2014年总人口己达1732.76万人。重庆市的人口分布格局是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研究重庆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从人口容量和自然、经济承载力方面研究重庆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均衡合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对重庆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人口分布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时期的人口研究还不是独立的研究课题,它只是在研究空间问题时被涉及的某一个相关方面。主要代表学者有伯吉斯、霍伊特、罗西等人类生态学派和新古典主义学派。1951年Clark以20多个城市的人口数据为依据,研究人口密度与距离的关系,研究表明人口密度呈指数式衰减趋势,也就是人口密度与距离的关系呈现负指数的关系; Sherratt和Tanner随后研究得出新的人口密度理论模型一正态密度模型,Smeed提出了负 幂指数模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受地理学发展思潮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有人口空间分布特征,此外还有人口分布的数量模式,人们的迁居行为和因人口集聚形成的住房链问题。主要代表学者有克拉克、西蒙斯、劳瑞、摩尔、贝尔、布朗等。1969年,Newling 等深化了Clark理论模型,用二次曲线替代了一次变量,提出了二次指数模型。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主要以阶级关系、政治因素等社会结构深层原因为切入点来研究人口分布,研究人口分布的发展变化规律。代表学者有哈维、史密斯等激进地理学派。90年代,美国人口分布研究主要以国内国际人口迁移和人口特征的区域差异为主,此外还

北京市(全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北京市(全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 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北京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及趋势。北京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北京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北京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核心指标从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北京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北京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 (1) 第二节北京市出生人口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北京市出生人口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出生人口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出生人口占全国出生人口比重统计 (3) 四、北京市出生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出生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出生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出生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出生人口同全国出生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北京市死亡人口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北京市死亡人口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死亡人口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死亡人口占全国死亡人口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北京市死亡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北京市死亡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死亡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9)

北京常住人口地区分布特点

北京市常住人口地区分布特点 人口地区分布是重要的人口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它受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化。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的人口分布,对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市的人口地区分布呈现出由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的态势。 一、近一半的常住人口分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 从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看,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最多,为955.4万人,占48.7%;城市发展新区次之,为603.2万人,占30.8%;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为216.2万人,占11%;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最少,为186.4万人,占9.5%。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集中了全市79.5%的常住人口。 16个区县中,朝阳区人口最多,为354.5万人,其次是海淀区和丰台区,分别为328.1万人和211.2万人,这三个区集中了全市45.6%的人口。此外,昌平区、大兴区、西城区和通州区的常住人口总量也都突破百万。常住人口最少的区是门头沟区,只有29万人,详见图1。

二、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增长最快 四大功能区中,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增长最快,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5.9%;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为4.1%;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2%;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2%。从各大功能区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看,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比重分别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了5.7个和1.6个百分点,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比重分别下降了4.6个和2.7个百分点。 分区县看,昌平区常住人口增长最快,十年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10.4%;其次是大兴区和通州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和5.8%,远高于全市3.8%的年均增长率。由此可见,北京市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郊区化现象已经从城市近边缘地区向远边缘地区延伸,这与城市的产业

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现状及趋势。 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核心指标从年末总人口数量,年末城镇人口数量,年末城镇人口比重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现状 (1) 第二节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数量同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北京市年末城镇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北京市年末城镇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年末城镇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年末城镇人口数量占全国年末城镇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北京市年末城镇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北京市年末城镇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年末城镇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北京常住外来人口的地区分布

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的地区分布 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常住外来人口已占到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的1/3强,成为北京市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常住外来人口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朝阳区和海淀区的常住外来人口超过百万 2010年人口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为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常住外来人口中,男性382.7万人,占54.3%;女性321.8万人,占45.7%,性别比为118.9。 分区县看,朝阳区和海淀区的常住外来人口超过百万,分别为151.5万人和125.6万人,分别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21.5%和17.8%。与2000年相比,朝阳区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的比重上升了1.2个百分点,海淀区下降了5.3个百分点。昌平区、丰台区和大兴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分别为84.7万人、81.3万人和64.4万人,分别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12.0%、11.5%和9.1%,昌平跃居成为常住外来人口的第三大区。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和怀柔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在10万-50万人之间,其余区县的常住外来人口不足10万人。

图1 外来人口分布情况 从增长情况看,通州区、昌平区和大兴区这三个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增长最快。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8.6%、18.3%和18.2%,远高于本地区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速;其次是密云县和朝阳区,常住外来人口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1.6%和11.3%;增速较低的是门头沟区和石景山区,年均增速分别为3.7%和4.8%。 二、常住外来人口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常住外来人口为54.7万人,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7.8%,与2000年相比,增加25.0万人,比重降低3.8个百分点;城市功能拓展区为379.0万人,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53.8%,比2000年增加220.8万人,比重降低7.8个百分点;城市发展新区为240.0万人,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34.0%,比2000年增加184.7 万人,比重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延庆县 门头沟区平谷区密云县怀柔区房山区石景山区东城区顺义区西城区通州区大兴区丰台区昌平区海淀区朝阳区

北京人口过度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北京人口过度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北京,北京进入人口快速膨胀的时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如交通拥挤、资源紧张、房价高涨、发展空间受限、生态环境恶劣等“大城市病”。本文从教育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三方面分析北京市人口过度膨胀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城市布局、完善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群三条对策。 关键词:北京市人口人口增长原因解决对策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北京,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呈现快速膨胀的趋势,城市资源承载和运行保障压力不断加大。迄今为止,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2171万,如果不加强控制,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将突破2500万。因此,努力遏制人口快速增长已成为北京今近年来的主要目标。而造成北京市人口过度膨胀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北京市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北京高校众多,教育部部属高校集中,每年都会有大批外地学生前来北京学习。近几年,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和大规模的扩招工作,北京高校不仅在校生成倍增加,更重要的是每年会招收大量外省市大学生,这些学生近一半毕业后都将滞留在北京,此外,许多外省市大学生也会进入北京寻找工作,再加之部分家属也会前来北京陪伴居住,这些人未来都将可能会成为常住人口[1],使得高校扩招带来一系列人口增加连锁反应,并最终导致人口快速增长。 (二):北京市就业机会大,收入水平高 北京市作为国家首都和特大城市,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经济总量大,形式多样,目前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位居国家前列。再加之北京市企业数量众多,劳动力需求量大,工资水平居全国前列,这些因素对外地人口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北京市经济高速发展和高水平发展带来的大量就业岗位、长远的发展空间和众多改善境遇的机会,每年吸引着大量外来人口进入北京[1]。近年来,北京市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商务服务业、建筑业成为就业量增长最快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劳动力供给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大量涌入的外来流动人口。此外,由于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提升,北京市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来延缓老龄化速度,为北京经济的持续发展增添活力,这也为外地人口进京提供了机会与条件。 (三):北京市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北京市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首先,北京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医院等优质资源,丰厚的社会福利以及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外地人口进京以谋求更好的生活资源。其次,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承办了各类大型国际国内活动,如各大体育赛事和各类会展,这进一步加速了相关资本、产业和人口向北京的集中[1]。此外,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用事业价格水平低,城市的文明程度高、宜居水平高,与周边地区形成巨大差异,对周边乃至全国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1],从而进一步加快了外地人口向北京的人员流动。 当前,北京市面临的能源、交通、就医、就学、就业、居住、治安等问题十分突出,而首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无不与人口规模、结构、分布及人口管理密切相关。人口问题不仅关系到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实现,也是首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不容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尽管北京市人口已快速膨胀,城市资源承载和运行保障压力快接近临界值,但不可否认,人口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在未来,随着北京市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继续完善,北京市庞大的人口对于各类型服务业的需求依然十分强劲,仍需要大量外来人员进行补充。而目前北京市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从根本上扭转外地人口向北京流入的趋势是不可能的,也是违背客观规律的[5]。

北京人口居住分布

北京人口居住分布 被戏称环路“摊大饼”的北京城,多少人口住在五环内,多少人口住在五环外?他们里头多少是本地人,多少是外地人?昨天,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首次发布北京环路人口分布数据。数据显示,五环以外有1098万常住人口,占全市51.1%;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常住人口,占57.1%;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上基本一致。 57.1%常住人口在三至六环间环路分布全市有超过一半常住人口聚集在五环以外。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根据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本市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7.1%;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43.8%;五环以外有1098万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1.1%。“环路人口分布呈圈层向外拓展,即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分析。 那么是否中心城区居住了更多本地人口,而外来人口更多居住在五环外?统计数据发现,北京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上基本一致,但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突出。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637.6万人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77.9%;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532.1万人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65%;五环外有422.5万人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51.6%。 西城每平方公里站了25767人密度差异随着北京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密度也在逐步上升。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311人/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81人/平方公里。 分区县看,西城区常住人口密度最高,为25767人/平方公里;延庆县最低,只有158人/平方公里。分功能区看,常住人口密度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开始向外围逐渐降低,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3953人/平方公里,是城市功能拓展区的2.9倍,是城市发展新区的22倍,是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09.9倍。 央属高校人“扎堆”中心城区 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的集中以及公共服务的高质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从资源分布看,全国知名的小学、中学、大学大部分聚集在北京,且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机构亦如此。“公共资源的聚集和分布不均,带来了交通、环境和众多社会问题。”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分析。 据市教委数据,2013年全市高校在校学生和教职工数为102万

北京人口发展趋势及预测

北京市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社会供求关系逐渐改变,对人口增长模型的预测是对未来各项环节预测的重要方面之一。人口、就业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准确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可制定合理的人口规划和人口布局方案,对维护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和促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问题一老龄化问题,用Excel统计分析了近年来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由于大量劳动力的流入,延缓了老龄化进程,但老龄化人口比例总体依然呈上升趋势。城镇化问题利用SPSS曲线估计中的“S”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得到1978年至2010年城镇化人口变化趋势图。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8和0.963,拟合度较好。根据北京市城镇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分段拟合得到每段城镇化水平函数Z(t)。人口就业问题通过SPSS和Excel对三次产业生产总值与就业人口进行回归分析和拟合,得到R2分别为0.913、0.822、0.932的函数表达式。同时用Excel多项式拟合分别拟合出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其他单位就业人口趋势图,得到了最小R2为0.9563的相关函数式 对于问题二,用按年龄分组的Leslie模型以女性个体数量变化为研究对象,预测了未来50年内的老龄化人口和老龄化指数变化趋势。同时考虑生育政策,改 ,分别取0.8,1.0,1.2,1.4,1.6,1.8,2.0,得到老龄化人口和老龄化变总和生育率()t 指数变化趋势图。并引入迁移率进一步修正模型,得到更加精准的预测。根据问题一中城镇化2005-2012拟合的线性方程Z(t)=0.0039t -6.9415推算,2020年的城镇化水平为93.65%,2030年的城镇化水平为97.55%,2040年已经基本实现城镇化。通过SPSS和Excel作图研究三次产业结构及就业人口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从而研究就业人口的变化趋势,并作出了合理预测。 关键词:Leslie矩阵、老龄化、分段拟合、城镇化、就业、回归分析、人口预测

北京市人口状况

北京市人口状况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综合反映出北京市人口发展具有以下特点: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538万人;出生率为6.3‰,死亡率为5.2‰,自然增长率为1.1‰。与2000年相比常住人口增加174.4万人,增长12.8%,年均增长2.4%。全市人户分离人口超过200万;少儿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加;就业结构日趋优化、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人口分布呈现城区人口向外扩散趋势。 一、户籍人口快速增长 常住人口中,具有北京市户籍的人口1180.7万人,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357.3万人。与2004年相比,户籍人口增加17.8万人,增长1.5%,是2000年以来户籍人口增加最多、增幅最大的一年;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增加27.5万人,增长8.3%。在全市增加的45.3万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60.7%,户籍人口占39.3%。 二、近郊区和远郊区县人口比重上升 从地区分布看,四个城区常住人口为205.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4%;四个近郊区人口为748万人,占48.6%;十个远郊区县人口为584.8万人,占38%。与2000年相比,城区常住人口减少7.3万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常住人口分别增加106万人和75.7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和2.8%。 三、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2005年,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年,比2000年增加0.7年。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362.1万人,占24.4%;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为372.3万人,占25.1%;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77万人,占32.2%;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12.2万人,占14.3%。与2000年相比,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增长最快,其比重上升了6.9个百分点。

2014年北京市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及特点

2014年北京市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及特点 一、人口发展变化情况 (一)常住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增速保持“双下降”趋势 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36.8万人,增量减少8.7万人,增速为1.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全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16万人,增量减少12.9万人,增速为2%,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具体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十二五”以来常住人口增量、增速呈平稳下降的趋势。增量从2011年的56.7万人降至2014年的36.8万人,增速从2.9%降至 1.7%,是“十二五”以来最低水平。二是“十二五”以来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量、增速进一步放缓。增量从2011年的37.7万人降至2014年的16万人,增速从5.4%降至2%。常住外来人口增量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十二五”前3年常住外来人口增量占人口增量的比重64.2%,降到2014年的43.5%。人口增量下降、增速放缓既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也与产业结构调整、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生活成本、交通成本提升有关。 (二)分布情况 1.从环路上看 环路人口分布呈圈层向外拓展,即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人

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7.1%;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占全市的43.8%;五环以外1098万人,占全市的51.1%。 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且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637.6万人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的77.9%;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532.1万人,占全市的65%;五环以外422.5万人,占全市的51.6%。 2.从行政区划上看 一是从4个功能区看,2014年末,城市功能拓展区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55万人,占49%;其次是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为684.9万人,占31.8%;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相对较少,分别为221.3万人和190.4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10.3%和8.9%。城市功能拓展区常住外来人口最多,达到436.4万人,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53.3%;其次是城市发展新区,常住外来人口为296.9万人,占36.3%;而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外来人口相对较少,分别为54万人和31.4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6.6%和3.8%。 二是从区县看,常住人口位居前3位的区县是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3区人口占全市总量的46%。常住外来人口位居前3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昌平区,3区外来人口占到全市的52.6%。门头沟区、平谷区、密云县和延庆县4个区县的常住外来人口均不足10万,占全市比重仅为2.6%。 3.从人口密度上看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 人口密度也逐步上升。2014年,全

北京人口近三十年变化

北京近三十余年的人口种群变化 一、年年北京人口数量示意图 从人口看,去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万人,密度为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人。常住外来人口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万人。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特征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特征 北京市大规模流动人口变化是上世纪年代以后出现的,在这之前流动人口的变动一直处于比较平稳的发展阶段, .—年是快速增长时期 从上世纪年代后期到年代初期,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现大幅度上升,这也与这段时期特殊的经济政策和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年代后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业的迅速发展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之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城市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北京市作为祖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因此对外来人口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加之城乡差距的加大,城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愿意到城市中谋求生路。这样就形成了这段时期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数据显示—年问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是低水平发展阶段增长率的近倍。 .一现今是震荡上升时期 从上世纪年代中期开始,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出现更大幅度的增加,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震荡上升的特点。年代后期北京市流动人口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幅度较大,年均降幅达到%。是由于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加之这段时期内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流入北京市的外来人口数量减少。—年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见图),升幅与年代末流动人口下降的速度相当。从总体发展趋势上来看,北京市流动人口数上升趋势明显,

人文地理作业-北京市建国以来人口变化(数量、空间)情况

人文地理作业-北京市建国以来人口变化(数量、空间)情况

北京市建国以来人口变化情况 2012.11 摘要:本文根据北京统计信息网的《北京60年》和《北京统计年鉴》(2010、2011)提供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法研究了北京市建国以来人口变化情况,发现北京市人口在数量上基本处于增长状态,自然增长率在不同时期的波动较大,依据人口总量和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可分为五个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建国初期的“高低高”型逐步走向“三低”型稳定增长。北京市人口城市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建国初期的低水平到现在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全面发达阶段。人口密度始终处于增长状态。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向外围区迁移,人口增加主要集中在外围区和近郊区为主, 少部分发生在远郊区。 关键词:常住人口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城市化人口空间分布变化情况 正文: 人口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人——地巨系统的运行中,人口是一个关键而且敏感的要素,它既是人类活动的动力基础,又是地域综合体的形成核

心,其变动对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挥着最深刻、最活跃的作用。研究北京市建国以来的人口变化,探讨北京市人口的数量和空间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对于探索北京市人口演变规律,研究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确立未来人口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北京市建国以来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1.1北京市建国以来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及原因分析 根据北京统计信息网的《北京60年》和《北京统计年鉴》(2010、2011)提供的数据资料,对北京市1949年至2011年的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绘制常住人口总量折线图,见图一,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见图二。从图中发现,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自建国至今基本处于增长状态,但是也出现过负增长时期,自然增长率在不同时期的波动较大,依据人口总量和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可分为五个阶段: 1950年至1960年——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49年北京常住人口为420.1万人,到1960年达到739.6万人,11年间全市常住人口增加319.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9万人。在增加的300万人中大部分是外地移民,主要是中央机关、军队的干部及其家属。虽然外地人在数量上略占劣势,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