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讲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2013-2014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第二十四讲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2013-2014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第二十四讲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2013-2014中考数学复习专题)

第二十四讲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基础知识回顾】

一、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种,若圆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d

则:点P在圆内<=> 点P在圆上<=>

点P在圆外<=>

2、过三点的圆:

⑴过同一直线上三点作圆,过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圆

⑵三角形的外接圆:经过三角形各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

⑶三角形外心的形成:三角形的交点,

外心的性质:到相等

【名师提醒:锐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

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种:当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这时直线叫圆的线,当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这时直线叫圆的线,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这时直线叫圆的线。

2、设⊙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

直线l与⊙O相交<=>d r,直线l与⊙O相切<=>d r

直线l与⊙O相离<=>d r

3、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⑴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

【名师提醒:根据这一定理,在圆中遇到切线时,常常连接圆心和切点,即可得垂直关系】

⑵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且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名师提醒:在切线的判定中,当直线和圆的公共点标出时,用判定定理证明。当公共点未标出时,一般可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来判定相切】

4、切线长定理:

⑴切线长定义: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⑵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相等,并且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的夹角

5、三角形的内切圆:

⑴与三角形各边都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

⑵三角形内心的形成:是三角形的交点

内心的性质:到三角形各的距离相等,内心与每一个顶点的连接线平分

【名师提醒:三类三角形内心都在三角形若△ABC三边为a、b、c面积为s,内切圆半径为r,则s= ,若△ABC为直角三角形,则r= 】

一、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有种,若⊙O1半径为R,⊙O 2半径为r,圆心距为d,则⊙O 1 与⊙O 2 外离<=> ⊙O 1 与⊙O 2 外切<=>

⊙O 1 与⊙O 2相交<=> ⊙O 1 与⊙O 2内切<=>

⊙O 1 与⊙O 2内含<=>

【名师提醒:两圆相离(无公共点)包含和两种情况,两圆相切(有唯一公共点)包含和两种情况,注意题目中两种情况的考虑,同心圆是两圆此时d= 】

二、反证法:

假设命题的结论,由此经过推理得出由矛盾判定所作的假设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命题的方法叫反证法

【名师提醒:反证法证题的关键是提出即假设所证结论的反面成立,通过推理论证得出的矛盾可以与相矛盾,也可以与相矛盾,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典型例题解析】

13

对应训练

考点二:切线的判定

对应训练

例3(2013?盘锦)如图,△ABC中,AB=6,AC=8,BC=10,D、E分别是AC、AB的中点,则以DE 为直径的圆与BC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相切C.相离D.无法确定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利用中位线定理比较出BC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例4 (2013?攀枝花)已知⊙O1和⊙O2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4x+3=0的两根,且两圆的圆心距等于4,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B.外切C.相交D.内切

思路分析:由⊙O1与⊙O2的半径r1、r2分别是方程x2-4x+3=0的两实根,解方程即可求得⊙O1与⊙O2的半径r1、r2的值,又由⊙O1与⊙O2的圆心距等于4,根据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即可得出两圆位置关系.

解:∵x2-4x+3=0,

∴(x-3)(x-1)=0,

解得:x=3或x=1,

∵⊙O1与⊙O2的半径r1、r2分别是方程x2-6x+8=0的两实根,

∴r1+r2=3+1=4,

∵⊙O1与⊙O2的圆心距d=4,

∴⊙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外切.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注意掌握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是解此题的关键.

对应训练

3.(2013?黔东南州)Rt△ABC中,∠C=90°,AC=3cm,BC=4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若圆C 与直线AB相切,则r的值为()

A.2cm B.2.4cm C.3cm D.4cm

A.内含B.内切C.相交D.外切

4.B

【聚焦山东中考】

1.(2013?青岛)直线l与半径为r的⊙O相交,且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6,则r的取值范围是()A.r<6 B.r=6 C.r>6 D.r≥6

1.C

2.(2013?烟台)如图,已知⊙O1的半径为1cm,⊙O2的半径为2cm,将⊙O1,⊙O2放置在直线l上,如果⊙O1在直线l上任意滚动,那么圆心距O1O2的长不可能是()

A.6cm B.3cm C.2cm D.0.5cm

2.D

3.(2013?枣庄)如图,已知线段OA交⊙O于点B,且OB=AB,点P是⊙O上的一个动点,那么∠OAP 的最大值是()

A.90°B.60°C.45°D.30°

3.D

4.(2013?泰安)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D切⊙O于点A,点C是?EB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OC∥AE B.EC=BC C.∠DAE=∠ABE D.AC⊥OE

4.D

5.(2013?济宁)如图,以等边三角形ABC的BC边为直径画半圆,分别交AB、AC于点E、D,DF是圆的切线,过点F作BC的垂线交BC于点G.若AF的长为2,则FG的长为()

A.4 B.C.6 D.

5.B

6.(2013?日照)如图(a),有一张矩形纸片ABCD,其中AD=6cm,以AD为直径的半圆,正好与对边BC相切,将矩形纸片ABCD沿DE折叠,使点A落在BC上,如图(b).则半圆还露在外面的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9.(1)证明:连接OD,

∴CD与⊙O相切.

【备考真题过关】

一、选择题

1.(2013?铜仁地区)⊙O的半径为8,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4,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外切C.相交D.内切

2.C

3.(2013?泉州)已知⊙O1与⊙O2相交,它们的半径分别是4,7,则圆心距O1O2可能是()

A.2 B.3 C.6 D.12

3.C

4.(2013?南京)如图,⊙O1,⊙O2的圆心在直线l上,⊙O1的半径为2cm,⊙O2的半径为3cm.O1O2=8cm,⊙O1以1m/s的速度沿直线l向右运动,7s后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O1和⊙O2没有出现的位置关系是()

A.外切B.相交C.内切D.内含

4.D

5.(2013?重庆)如图,P是⊙O外一点,PA是⊙O的切线,PO=26cm,PA=24cm,则⊙O的周长为()A.18πcm B.16πcm C.20πcm D.24πcm

5.C

6.(2013?杭州)在一个圆中,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A.若圆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都等于圆的半径,则这两条直线不可能垂直

B.若圆心到两条直线的距离都小于圆的半径,则这两条直线与圆一定有4个公共点

C.若两条弦所在直线不平行,则这两条弦可能在圆内有公共点

D.若两条弦平行,则这两条弦之间的距离一定小于圆的半径

6.C

7.(2013?河南)如图,CD是⊙O的直径,弦AB⊥CD于点G,直线EF与⊙O相切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AG=BG B.AB∥EF C.AD∥BC D.∠ABC=∠ADC

7.C

8.(2013?毕节地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4,点O为BC的中点,以O为圆心作⊙O交BC于点M、N,⊙O与AB、AC相切,切点分别为D、E,则⊙O的半径和∠MND的度数分别为()A.2,22.5°B.3,30°C.3,22.5°D.2,30°

8.A

9.(2013?安徽)如图,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外接圆⊙O上的点,在以下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当弦PB最长时,△APC是等腰三角形

B.当△APC是等腰三角形时,PO⊥AC

C.当PO⊥AC时,∠ACP=30°

D.当∠ACP=30°时,△BPC是直角三角形

9.C

二、填空题

10.(2013?舟山)在同一平面内,已知线段AO=2,⊙A的半径为1,将⊙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的像为⊙B,则⊙A与⊙B的位置关系为.

10.外切

11.(2013?天水)已知⊙O1的半径为3,⊙O2的半径为r,⊙O1与⊙O2只能画出两条不同的公共切线,且O1O2=5,则⊙O2的半径为r的取值范围是.

11.2<r<8

12.(2013?平凉)已知⊙O1与⊙O2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4x+3=0的两根,且圆心距O1O2=t+2,若这两个圆相切,则t= .

12.2或0

13.(2013?永州)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BC是⊙O的直径,MN与⊙O相切,切点为A,若∠MAB=30°,则∠B= 度.

三、解答题

19.(2013?巴中)若⊙O 1和⊙O 2的圆心距为4,两圆半径分别为r 1、r 2,且r 1、r 2是方程组121226

3-57

r r r r +=??=?的解,求r 1、r 2的值,并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19.解:∵1212263-57r r r r +=??

=?①

①×3-②得:11r 2=11, 解得:r 2=1,

把r2=1代入①得:r 1=4;

∴12

41r r =??=?,

∵⊙O 1和⊙O 2的圆心距为4, ∴两圆的位置关系为相交. 20.(2013?凉山州)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5个点:A (1,1),B (-3,-1),C (-3,1),D (-2,-2),E (0,-3).

(1)画出△ABC 的外接圆⊙P ,并指出点D 与⊙P 的位置关系; (2)若直线l 经过点D (-2,-2),E (0,-3),判断直线l 与⊙P 的位置关系.

20.解:(1)如图所示:

△ABC外接圆的圆心为(-1,0),点D在⊙P上;

(2)连接PD,

设过点P、D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

∵P(-1,0)、D(-2,-2),

0-

-2-2

k b

k b

=+

?

?

=+

?

解得

2

2 k

b

=

?

?

=

?

∴此直线的解析式为y=2x+2;

设过点D、E的直线解析式为y=ax+c,∵D(-2,-2),E(0,-3),

-2-2

-3

a c

c

=+

?

?

=

?

∴四边形BOCD 是菱形. 22.(2013?株洲)已知AB 是⊙O 的直径,直线BC 与⊙O 相切于点B ,∠ABC 的平分线BD 交⊙O 于点D ,AD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C . (1)求∠BAC 的度数; (2)求证:AD=CD .

22.解:(1)∵AB 是⊙O 的直径, ∴∠ADB=90°, ∴∠CDB=90°,BD ⊥AC , ∵BD 平分∠ABC , ∴∠ABD=∠CBD , 在△ABD 和△CBD 中,

ADB CDB BD BD

ABD CBD ∠=∠??

=??∠=∠?

, ∴△ABD ≌△CBD (ASA ), ∴AB=CB ,

∵直线BC 与⊙O 相切于点B , ∴∠ABC=90°, ∴∠BAC=∠C=45°;

(2)证明:∵AB=CB ,BD ⊥AC , ∴AD=CD . 23.(2013?天津)已知直线I 与⊙O ,AB 是⊙O 的直径,AD ⊥I 于点D . (Ⅰ)如图①,当直线I 与⊙O 相切于点C 时,若∠DAC=30°,求∠BAC 的大小; (Ⅱ)如图②,当直线I 与⊙O 相交于点E 、F 时,若∠DAE=18°,求∠BAF 的大小.

23.解:(Ⅰ)如图①,连接OC ,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学生版)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 2019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半径为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半径为r 1,r 2,d =|O 1O 2|) (1)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 ①过圆x 2+y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 ②过圆(x -a )2+(y -b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 0-a )(x -a )+(y 0-b )(y -b )=r 2. ③过圆x 2+y 2=r 2外一点M (x 0,y 0)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 (2)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 弦心距d 、弦长l 的一半1 2l 及圆的半径r 构成一直角三角形,且有r 2=d 2+????12l 2. 1.直线y =x +1与圆x 2+y 2=1的位置关系为( ) A .相切 B .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C .直线过圆心 D .相离

2.两圆x2+y2-2y=0与x2+y2-4=0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内切 C.外切D.内含 3.已知直线l:y=k(x+3)和圆C:x2+(y-1)2=1,若直线l与圆C相切,则k=() A.0 B. 3 C. 3 3或0 D.3或0 4.已知圆的方程为x2+y2=1,则在y轴上截距为2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5.(2018·全国卷Ⅰ)直线y=x+1与圆x2+y2+2y-3=0交于A,B两点,则|AB|=________. 考点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考法(一)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 [典例]直线l:mx-y+1-m=0与圆C:x2+(y-1)2=5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相切 C.相离D.不确定 [解题技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常见方法 (1)几何法:利用d与r的关系. (2)代数法:联立方程组,消元得一元二次方程之后利用Δ判断. (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内,可判断直线与圆相交. [提醒]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几何法.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圆专题复习

——圆 ◆知识讲解 一.圆的定义 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2、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 3、确定一个圆需要两个要素:一是位置二是大小,圆心确定其位置,半径确定其大小。 4、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弦,经过圆心的弦叫直径。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B为端点的弦记作“圆弧AB”,或者“弧AB”。大于半圆的弧叫作优弧(用三个字母表示,如ABC)叫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如AB)叫做劣弧。 二、垂直于弦的直径、弧、弦、圆心角 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弦。 2、垂径定理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3、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在等圆中,弦心距相等的弦相等。 三、圆周角 1、定义:顶点在圆上,并且角的两边和圆相交的角。 2、定理:一条弧所以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推论:(1)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以的圆周角相等。 (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四、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1、设⊙O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 则d>r ?点在圆外,d=r ?点在圆上,d

2017中考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2014年中考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一、集训一(代数计算) 1. 计算: (1)30 82 145+-Sin (2) (3)2×(-5)+23-3÷1 2 (4)22+(-1)4+(5-2)0-|-3|; (6)?+-+-30sin 2)2(20 (8)()()0 2 2161-+-- (9)( 3 )0 - ( 12 )-2 + tan45° (10)()()0332011422 ---+÷- 2.计算:345tan 3231211 0-?-??? ? ??+??? ??-- 3.计算:( ) () () ??-+-+-+ ?? ? ??-30tan 3312120122010311001 2 4.计算:()( ) 11 2230sin 4260cos 18-+ ?-÷?--- 5.计算:12010 0(60)(1) |2(301) cos tan -÷-+-

二、集训二(分式化简) 注意:此类要求的题目,如果没有化简,直接代入求值一分不得! 考点:①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②因式分解 ③二次根式的简单计算 1. . 2。 2 1 422 ---x x x 3.(a+b )2 +b (a ﹣b ). 4. 11()a a a a --÷ 5.2 11 1x x x -??+÷ ??? 6、化简求值 (1)????1+ 1 x -2÷ x 2 -2x +1 x 2-4,其中x =-5. (2)(a ﹣1+)÷(a 2 +1),其中a= ﹣1. (3)2121(1)1a a a a ++-?+,其中a (4))2 5 2(423--+÷--a a a a , 1-=a (5))1 2(1a a a a a --÷-,并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数a 代入求值.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专题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阅读与思考】 两圆的半径与圆心距的大小量化确定圆与圆的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五种位置关系.圆与圆相交、相切等关系是研究圆与圆位置关系的重点,解题中经常用到相关性质. 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常用的辅助线有: 1.相交两圆作公共弦或连心线; 2.相切两圆作过切点的公切线或连心线; 3.有关相切、相离两圆的公切线问题常设法构造相应的直角三角形. 熟悉以下基本图形和以上基本结论 . 【例题与求解】 【例1】 如图,大圆⊙O 的直径a AB cm ,分别以OA ,OB 为直径作⊙O 1和⊙O 2,并在⊙O 与⊙O 1和⊙O 2的空隙间作两个等圆⊙O 3和⊙O 4,这些圆互相内切或外切,则四边形3241O O O O 的面积为________cm 2 .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易证四边形3241O O O O 为菱形,求其面积只需求出两条对角线的长. B 【例2】 如图,圆心为A ,B ,C 的三个圆彼此相切,且均与直线l 相切.若⊙A ,⊙B ,

⊙C 的半径分别为a ,b ,c (b a c <<<0),则a ,b ,c 一定满足的关系式为( ) A .c a b +=2 B .c a b +=2 C . b a c 1 11+= D . b a c 111+= (天津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从两圆相切位置关系入手,分别探讨两圆半径与分切线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作圆的基本辅助线. 【例3】 如图,已知两圆内切于点P ,大圆的弦AB 切小圆于点C ,PC 的延长线交大圆于点D .求证: (1)∠APD =∠BPD ; (2)CB AC PC PB PA ?+=?2. (天津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对于(1),作出相应辅助线;对于(2),应化简待证式的右边,不妨从AC ·BC =PC ·CD 入手. P B C D A 【例4】 如图⊙O 1和⊙O 2相交于点A 及B 处,⊙O 1的圆心落在⊙O 2的圆周上,⊙O 1的弦AC 与⊙O 2交于点D .求证:O 1D ⊥BC . (全俄中学生九年级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连接AB ,O 1B ,O 1C ,显然△O 1BC 为等腰三角形,若证O 1D ⊥BC ,只需证明O 1D 平分∠B O 1C .充分运用与圆相关的角. 【例5】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 ,AD =1,AB =2,DC =22,点P 在边BC 上

2019年中考数学圆专题复习试卷含详解

2018-2019学年初三数学专题复习圆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大小相等 B. 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C. 直径不一定是圆中最长的弦 D. 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弦 2.如图,在⊙O中,∠ABC=50°,则∠AOC等于() A. 50° B. 80° C. 90° D. 100° 3.已知⊙O的半径为5,A为线段OP的中点,当OP=6时,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 点A在⊙O内 B. 点A在⊙O上 C. 点A在⊙O外 D. 不能确定 4.如果两圆半径分别为5和8,圆心距为3,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5. 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3,当圆心距d=5时,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 内含 B. 内切 C. 相交 D. 外切 6.一个扇形的半径为2,扇形的圆心角为48°,则它的面积为()。 A. B. C. D. 7.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 A. 三角形的内部 B. 三角形的外部 C. 三角形的钝角所对的边上 D. 以上都有可能 8.如图,AB是⊙O的直径,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C=CD=DA=4cm,则⊙O的周长为() A. 5πcm B. 6πcm C. 8πcm D. 9πcm 9.如图,在Rt△ABC中,∠BAC=90°,AB=3,BC=5,若把Rt△ABC绕直线AC旋转一周,则所得圆锥的侧面积等于( ) A. 6π B. 9π C. 12π D. 15π 10.直线a上有一点到圆心O的距离等于⊙O的半径,则直线a与⊙O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相切或相交 11.如图,BD是⊙O的直径,点A、C在圆上,且CD=OB,则∠DAC等于()

中考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全)

2 + 3 8 3.计算:2×(-5)+23-3÷1 9. 计算:( 3 )0 - ( )-2 + tan45° 2 - (-2011)0 + 4 ÷ (-2 )3 中考专项训练——计算题 集训一(计算) 1. 计算: Sin 450 - 1 2.计算: 2 . 4.计算:22+(-1)4+( 5-2)0-|-3|; 5.计算:22+|﹣1|﹣ . 8.计算:(1) (- 1)2 - 16 + (- 2)0 (2)a(a-3)+(2-a)(2+a) 1 2 10. 计算: - 3 6.计算: - 2 + (-2) 0 + 2sin 30? . 集训二(分式化简) 7.计算 , 1. (2011.南京)计算 .

x 2 - 4 - 9.(2011.徐州)化简: (a - ) ÷ a - 1 10.(2011.扬州)化简 1 + x ? ÷ x ( 2. (2011.常州)化简: 2 x 1 x - 2 7. (2011.泰州)化简 . 3.(2011.淮安)化简:(a+b )2+b (a ﹣b ). 8.(2011.无锡)a(a-3)+(2-a)(2+a) 4. (2011.南通)先化简,再求值:(4ab 3-8a 2b 2)÷4ab +(2a +b )(2a -b ),其中 a =2,b =1. 1 a a ; 5. (2011.苏州)先化简,再求值: a ﹣1+ )÷(a 2+1),其中 a= ﹣ 1. 6.(2011.宿迁)已知实数 a 、b 满足 ab =1,a +b =2,求代数式 a 2b +ab 2 的值. ? ? 1 ? x 2 - 1 ? 集训三(解方程) 1. (2011?南京)解方程 x 2﹣4x+1=0.

中考试题专题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试题及答案

20XX 年中考试题专题之 2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 1. (20XX 年泸州)已知⊙ O 1与⊙ O 2的半径分别为 5cm 和 3cm ,圆心距 020=7cm ,则两圆 的位 置关系为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2. (20XX 年滨州 )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 2 和 3,圆心距为 d ,若两圆没有公共点,则下列结 论正确的是( ) A . 0 d 1 B . d5 C . 0 d 1或 d 5 D . 0≤ d 1或 d 5 3.( 20XX 年台州市 ) 大圆半径为 6,小圆半径为 3,两圆圆心距为 10,则这两圆的位置 系为( )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含 4.( 2009 桂林百色)右图是一张卡通图,图中两圆的位置关系( ) A .相交 B .外离 C .内切 D .内含 5.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 1cm 和 5cm ,圆心距为 6cm ,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外离 6( 20XX 年衢州)外切两圆的圆心距是 7,其中一圆的半径是 4,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A .11 B .7 C . 4 D . 3 7.( 20XX 年舟山)外切两圆的圆心距是 7,其中一圆的半径是 4,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A .11 B .7 C . 4 D . 3 8. .(20XX 年益阳市)已知⊙ O 1和⊙ O 2的半径分别为 1和 4,如果两圆的位置关系为相交, 那 么圆心距 O 1O 2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A . B . C . D . 10.. (2009肇庆) 10.若⊙O 1与⊙O 2相切,且 O 1O 2 5 , ⊙ O 1的半径 r 1 2,则⊙O 2的 半径 r 2 是( ) B . 5 9. ( 20XX 年宜宾)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 A. 内切 B. 相交 C.外切 2cm 和 3cm,圆心距为 5cm ,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 D. 外离 C . 7 系是

深圳中考数学专题--圆

2017届深圳中考数学专题——圆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且AD平分∠CAB,过点D作AC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求证:EF与⊙O相切; (2)若AB=6,AD=4,求EF的长. 2.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交AB于点E,过点D作DF⊥AB,垂足为F,连接DE. (1)求证:直线DF与⊙O相切; (2)若AE=7,BC=6,求AC的长. 3.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 (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BC2=CD?2OE; (3)若cos∠BAD=,BE=6,求OE的长.

4.如图,已知BC为⊙O的直径,BA平分∠FBC交⊙O于点A,D是射线BF上的一点,且满足=,过点O作OM⊥AC于点E,交⊙O于点M,连接BM,AM. (1)求证:AD是⊙O的切线; (2)若sin∠ABM=,AM=6,求⊙O的半径. 5.如图,AB是⊙O的弦,D为半径OA的中点,过D作CD⊥OA交弦于点E,交⊙O 于点F,且CE=CB.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连接AF、BF,求∠ABF的度数; (3)如果CD=15,BE=10,sinA=,求⊙O的半径.

6.如图,AB、CD为⊙O的直径,弦AE∥CD,连接BE交CD于点F,过点E作直线EP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P,使∠PED=∠C. (1)求证:PE是⊙O的切线; (2)求证:ED平分∠BEP; (3)若⊙O的半径为5,CF=2EF,求PD的长. 8.如图,△ABC中,以AC为直径的⊙O与边AB交于点D,点E为⊙O上一点,连接CE并延长交AB于点F,连接ED. (1)若∠B+∠FED=90°,求证:BC是⊙O的切线; (2)若FC=6,DE=3,FD=2,求⊙O的直径. 9.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以边BC为直径的半圆与边AB,AC分别交于D,F两点,过点D作DE⊥AC,垂足为点E. (1)判断D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过点F作FH⊥BC,垂足为点H,若AB=4,求FH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数学: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新人教A必修2)

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用解方程组法或求圆心之间距离与两圆半径之和、两圆半径之 差之间的关系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教学难点: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初中学过圆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怎样用数量关系表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圆半径为r 1,r 2,圆心距为d ,关系如下表(用数轴也可以表示)。 外离 外切 相交 内切 内含 d >r 1+r 2 d >r 1+r 2 r 1-r 2<d <r 1+r 2 d =r 1-r 2 d <r 1+r 2 二、新课 例3、已知圆C 1:x 2+y 2+2x +8y -8=0,圆C 2:x 2+y 2-4x -4y -2=0,试判 断圆C 1与圆C 2的关系。 解法一:圆C 1与圆C 2的方程联立,得到方程组: ①-②,得:x +2y -1=0, 即y =21x 代入①,并整理,得: x 2-2x -3=0 此方程的判别式:△=16>0 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所以两圆有两个公共点,解上述方程,可求得两个交

点坐标。 解法二:把圆C1化成标准方程:(x+1)2+(y+4)2=25, 圆心为点(-1,-4),半径为5 圆C2化成标准方程:(x-2)2+(y-2)2=10, 圆心为点(2,2),半径为10 两圆的连心线长(圆心距)为: 2 2)2 - + -=35 - (- 4 1 ( )2 两圆半径之和:r1+r2=5+10 两圆半径之差:r1-r2=5-10 因为5-10<35<5+10,即r1-r2<35<r1+r2 所以,两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解答此题之前,也可以根据圆心和半径画出两个圆的草图,看两圆有无交点,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 练习:P141 作业:P1444、5、6、7

圆的方程与专题复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

圆的方程与专题复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 知识梳理 浙江省诸暨市学勉中学(311811)郭天平 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与参数方程的推导与运用是这节内容的重点;涉及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讨论及有关性质的研究是这节的难点。 一、有关圆的基础知识要点归纳 1. 圆的定义:平面内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是圆.定点即为圆心,定长为半径. 2. 圆的标准方程 ① 圆的标准方程:由圆的定义及求轨迹的方法,得()()()022 2 >=-+-r r b y a x , 其中圆心坐标为()b a ,,半径为r ;当0,0==b a 时,即圆心在原点时圆的标准方程为 2 2 2 r y x =+; ② 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是能够直接由方程看出圆心与半径,即突出了它的几何意义。 3. 圆的一般方程 ①圆的一般方程:展开圆的标准方程,整理得, 02 2 =++++F Ey Dx y x ( ) 042 2>-+F E D ; ② 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1)22,y x 项系数相等且不为0;(2)没有xy 这样的二次项 ③ 二元二次方程02 2=+++++F Ey Dx Cy Bxy Ax 表示圆的必要条件是 0≠=C A 且0=B ; 二元二次方程02 2=+++++F Ey Dx Cy Bxy Ax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0 ≠=C A 且0=B 且0422>-+AF E D 4. 圆的参数方程 圆的参数方程是由中间变量θ将变量y x ,联系起来的一个方程. ① 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是:θθ θ(sin cos ?? ?==r y r x 为参数); ② 圆心在()b a ,,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是:θθθ (sin cos ? ??+=+=r b y r a x 为参数); 5. 确定圆方程的条件 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及参数方程都有三个参数,因此要确定圆方程需要三个独立的条件,而确定圆的方程我们常用待定系数法,根据题目不同的已知条件,我们可适当地选择不同的圆方程形式,使问题简单化。如已知条件中涉及圆心与半径有关等条件,一般设圆的标准方程,即列出r b a ,,的方程组,求出r b a ,,的值,也可根据圆的特点直接求出圆心()b a ,,半径r 。当圆心位置不能确定时,往往选择圆的一般方程形式,由已知条件列出F E D ,,的三个方程,显然前者解的是三元二次方程组,后者解的是三元一次方程组,在运算上显然设一般式比标准式要简单。 6.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2 2 2 :r b y a x C =-+-,点()00,y x M 到圆心的距离为d ,则有: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圆】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圆】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北京市西城区)如图,BC 是⊙O 的直径,P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O 于点A ,如果PA =3,PB =1,那么∠APC 等于 ( ) (A ) 15 (B ) 30 (C ) 45 (D ) 60 2.(北京市西城区)如果圆柱的高为20厘米,底面半径是高的 41,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 ) (A )100π平方厘米 (B )200π平方厘米 (C )500π平方厘米 (D )200平方厘米 3.(北京市西城区)“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菱《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在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 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如图,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垂足为E ,CE =1寸,AB =寸,求直径CD 的长”.依题意,CD 长为 ( ) (A )2 25寸 (B )13寸 (C )25寸 (D )26寸 4.(北京市朝阳区)已知:如图,⊙O 半径为5,PC 切⊙O 于点C ,PO 交⊙O 于点A ,PA =4,那么PC 的长等于 ( ) (A )6 (B )25 (C )210 (D )214 5.(北京市朝阳区)如果圆锥的侧面积为20π平方厘米,它的母线长为5厘 米,那么此圆锥的底面半径的长等于 ( ) (A )2厘米 (B )22厘米 (C )4厘米 (D )8厘米 6.(天津市)相交两圆的公共弦长为16厘米,若两圆的半径长分别为10厘 米和17厘米,则这两圆的圆心距为 ( ) (A )7厘米 (B )16厘米 (C )21厘米 (D )27厘米 7.(重庆市)如图,⊙O 为△ABC 的内切圆,∠C = 90,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AC =4,DC =1,,则⊙O 的半径等于 ( )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必修二练习 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四章 4.2 4.2.2 一、选择题 1.圆C1:x2+y2+4x+8y-5=0与圆C2:x2+y2+4x+4y-1=0的位置关系为() A.相交B.外切 C.内切D.外离 [答案] C [解析]由已知,得C1(-2,-4),r1=5,C2(-2,-2),r2=3,则d=|C1C2|=2,∴d =|r1-r2|.∴两圆内切. 2.已知圆C1:(x+1)2+(y-3)2=25,圆C2与圆C1关于点(2,1)对称,则圆C2的方程是() A.(x-3)2+(y-5)2=25 B.(x-5)2+(y+1)2=25 C.(x-1)2+(y-4)2=25 D.(x-3)2+(y+2)2=25 [答案] B [解析]设⊙C2上任一点P(x,y),它关于(2,1)的对称点(4-x,2-y)在⊙C1上,∴(x-5)2+(y+1)2=25. 3.若圆(x-a)2+(y-b)2=b2+1始终平分圆(x+1)2+(y+1)2=4的周长,则a、b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A.a2-2a-2b-3=0 B.a2+2a+2b+5=0 C.a2+2b2+2a+2b+1=0 D.3a2+2b2+2a+2b+1=0 [答案] B [解析]利用公共弦始终经过圆(x+1)2+(y+1)2=4的圆心即可求得.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2a+2)x+(2b+2)y-a2-1=0,它过圆心(-1,-1),代入得a2+2a+2b +5=0. 4.两圆x2+y2=16与(x-4)2+(y+3)2=r2(r>0)在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r=() A.5 B.4 C.3 D.2 2 [答案] C [解析]设一个交点P(x0,y0),则x20+y20=16,(x0-4)2+(y0+3)2=r2,∴r2=41-8x0+6y0,

高考理科数学专题: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含答案和解析)

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用的两种方法 (1)几何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和圆半径r 的大小关系. d r ?相离. (2)代数法:――→判别式Δ=b 2-4ac ????? >0?相交;=0?相切;<0?相离.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O 1:(x -a 1)2+(y -b 1)2=r 21(r 1>0), 圆O 2:(x -a 2)2+(y -b 2)2=r 22(r 2>0). 【知识拓展】 1.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 (1)过圆x 2+y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 (2)过圆(x -a )2+(y -b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 0-a )(x -a )+(y 0-b )(y -b )=r 2. (3)过圆x 2+y 2=r 2外一点M (x 0,y 0)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常用结论 (1)两圆的位置关系与公切线的条数:①内含:0条;②内切:1条;③相交:2条;④外切:3条;⑤外离:4条. (2)当两圆相交时,两圆方程(x 2,y 2项系数相同)相减便可得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如果两个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只有一组实数解,则两圆外切.( × ) (2)如果两圆的圆心距小于两圆的半径之和,则两圆相交.( × ) (3)从两圆的方程中消掉二次项后得到的二元一次方程是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 )

中考数学圆专题练习

中考数学圆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2010年 湖里区 二次适应性考试)已知半径分别为5 cm 和8 cm 的两圆相交,则它们的圆心距可能是( ) A .1 cm B .3 cm C .10 cm D .15 cm 答案:C 2.(2010年教育联合体)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O 交BC 的中点于D ,DE ⊥AC 于E ,连接AD ,则下列结论 正确的个数是( ) ①AD ⊥BC ,②∠EDA =∠B ,③OA = 1 2AC ,④DE 是⊙O 的切线.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D 3.(2010安徽省模拟)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D 、E 是圆的三等分点,AE 、BD 的延长线交于点C ,若CE=2,则 ⊙O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433π- B .2 3π C .2 23 π- D .1 3 π 答案:A 4.(2010年重庆市綦江中学模拟1).在直角坐标系中,⊙A 、⊙B 的 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点中,在⊙A 外部且在⊙B 内部的是( ) A.(1,2) B.(2,1). C.(2,-1). D.(3,1) 答案C 5.(2010年聊城冠县实验中学二模)如下图,将半径为2cm 的圆形纸片 第4题图 O D B C E A 第3题 A O B C D E

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O ,则折痕AB 的长为( ) A .2cm B .3cm C .32cm D .52cm 答案C 6.(2010年广州市中考六模)、如果圆锥的母线长为6cm ,底面圆半径为3cm ,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 ) A. 2 9cm π B. 2 18cm π C. 2 27cm π D. 2 36cm π 答案:B 7.(2010年广州市中考六模)如图,已知⊙O 的弦AB 、CD 相交于点E , 的度数为60°, 的度数为100°,则∠AEC 等于( ) A. 60° B. 100° C. 80° D. 130° 答案:C 8.(2010年广西桂林适应训练)如图,圆弧形桥拱的跨度AB = 12米,拱高CD =4米,则拱桥的半径为( ). A.6.5米 B.9米 C.13米 D.15米 答案:A 9.(2010年广西桂林适应训练)如图,BD 是⊙O 的直径,∠CBD=30o , 则∠A 的度数为( ).[来 A.30o B.45o C.60o D.75o 答案:C 10.(2010山东新泰)已知⊙O 1的半径为5cm ,⊙O 2的半径为3cm ,圆心距O 1O 2=2,那么⊙O 1与⊙O 2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答案:D 11.(2010年济宁师专附中一模)如图,A B C D ,,,为⊙O 的四等分点,动点P 从圆心O 出发,沿O C D O ---路 7题图 8题图 9题图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

第39讲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 [复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圆与圆之间的5种位置关系,掌握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了解两圆公切线的有关概念,掌握两圆相交、相切的有关性质,并会应用于解题. [知识要点] 1.两圆的5种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 2.相交、相切两圆的性质; 1) 相切两圆的连心线必过切点,相切两圆有公切线; 2)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必垂直平分公共弦. 注:常见的辅助线是①画相切两圆的公切线②画公共弦和连心线。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选择、填空题: 1) 已知两圆的半径满足方程02222=+-x x ,圆心距为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 A .相交 B .外切 C .内切 D .外离 2)如果两圆相(内)切,一个圆的半径为3,两圆的圆心距为4,则另一个圆的半径为 1 或7 . 3)相交两圆半径分别为一无二次方程0170272=+-x x 的两根,它们的公共弦长16,则它们的圆心距为 21或9 . 4)如两圆共有三条公切线,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为( ) A .外离 B .相交 C .外切 D .内切 5)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12和4,外公切线长是15,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外公切线与连心线夹角的正弦值为 . 例2 如图,⊙O 1和⊙O 2相交于A 、B 两点,且O 1在⊙O 2上,过点A 的直线CD 分别与 ⊙O 1和⊙O 2交于点C ,D ,过点B 的直线EF 分别与⊙O 1和⊙O 2交于点E ,F ,⊙O 2的弦O 1D 交AB 于P. 1) 求证:CE ∥DF ; 2) 求证:D O P O OG 112?=. 思路 1)画公共弦AB ,证∠E+∠F=180°; 2)证ΔAO 1P ∽ΔAO 1 D 得D O P O OG 112?=. 小结 添公共弦AB 对解题起到了桥梁和关键得作用,是两圆相交中常见得辅助线. 思考 1)如何证G 是ΔABD 得内心?2)若PG=1,GD=2,求⊙O 1得半径? 例3 如图,⊙O 1和⊙O 2内切于A ,⊙O 2得弦BC 切⊙O 1于D ,AD 得延长线交⊙O 2于M ,连结 AB ,AC 分别交⊙O 1于E ,F ,连结EF . A B C E F D O 1 O 2 P G

中考数学专题:圆.(学生版)

中考数学试题专题复习:圆 【学生版】 一、选择题 1. (天津3分)已知⊙1O 与⊙2O 的半径分别为3 cm 和4 cm ,若12O O =7 cm ,则⊙1O 与⊙2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 (B) 相离 (C) 内切 (D) 外切 2.(内蒙古包头3分)已知两圆的直径分别是2厘米与4厘米,圆心距是3厘米,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 B 、外切 C 、外离 D 、内含 3,(内蒙古包头3分)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P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 过P 作⊙O 的切线,切点为C ,∠AP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则∠CDP 等于 A 、30° B 、60° C 、45° D 、50° 4.(内蒙古呼和浩特3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中,DC∥AB,BC=1, AB=AC=AD=2.则BD 的长为 A. 14 B. 15 C. 32 D. 23 5.(内蒙古呼伦贝尔3分)⊙O 1的半径是cm 2,⊙2的半径是cm 5,圆心距是cm 4,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A. 相交 B. 外切 C.外离 D. 内切 6.(内蒙古呼伦贝尔3分)如图,⊙O 的半径为5,弦AB 的长为8,M 是弦AB 上的动点, 则线段OM 长的最小值为. A. 5 B. 4 C. .3 D. 2 7.(内蒙古呼伦贝尔3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 ,∠BOD=110°, AC∥OD,则∠AOC 的度数 A. 70° B. 60° C. 50° D. 40° 8.(内蒙古乌兰察布3分)如图, AB 为 ⊙ O 的直径, CD 为弦, AB ⊥ CD , 如果∠BOC = 700 ,那么∠A 的度数为 A 70 0 B. 350 C. 300 D . 200 17.填空题 1.(天津3分)如图,AD ,AC 分别是⊙O 的直径和弦.且∠CAD=30°.OB⊥AD,交AC 于点B .若OB=5,则BC 的长等于 ▲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圆来如此简单”经典几何模型之隐圆专题(含答案)

经典几何模型之隐圆”“圆来如此简单” 一.名称由来 在中考数学中,有一类高频率考题,几乎每年各地都会出现,明明图形中没有出现“圆”,但是解题中必须用到“圆”的知识点,像这样的题我们称之为“隐圆模型”。 正所谓:有“圆”千里来相会,无“圆”对面不相逢。“隐圆模型”的题的关键突破口就在于能否看出这个“隐藏的圆”。一旦“圆”形毕露,则答案手到擒来! 二.模型建立 【模型一:定弦定角】 【模型二:动点到定点定长(通俗讲究是一个动的点到一个固定的点的距离不变)】 【模型三:直角所对的是直径】 【模型四:四点共圆】 ` 三.模型基本类型图形解读 【模型一:定弦定角的“前世今生”】 【模型二:动点到定点定长】

【模型三:直角所对的是直径】 【模型四:四点共圆】 四.“隐圆”破解策略 牢记口诀:定点定长走圆周,定线定角跑双弧。 直角必有外接圆,对角互补也共圆。五.“隐圆”题型知识储备

3 六.“隐圆”典型例题 【模型一:定弦定角】 1.(2017 威海)如图 1,△ABC 为等边三角形,AB=2,若P 为△ABC 内一动点,且满足 ∠PAB=∠ACP,则线段P B 长度的最小值为_ 。 简答:因为∠PAB=∠PCA,∠PAB+∠PAC=60°,所以∠PAC+∠PCA=60°,即∠APC=120°。因为A C定长、∠APC=120°定角,故满足“定弦定角模型”,P在圆上,圆周角∠APC=120°,通过简单推导可知圆心角∠AOC=60°,故以AC 为边向下作等边△AOC,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O,P在⊙O 上。当B、P、O三点共线时,BP最短(知识储备一:点圆距离), 此时B P=2 -2 2.如图1所示,边长为2的等边△ABC 的原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移动,∠BOD=30°,顶点A 在射线O D 上移动,则顶点C到原点O的最大距离为。

专题复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六讲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二、疑 难 辨 析 1.关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x +y =1与圆x 2+y 2 =12 相切.( ) (2)直线x -y +2=0与圆x 2 +y 2 =1相离.( ) 2.关于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如果两个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只有一组实数解,则两圆外切.( ) (2)如果两圆的圆心距小于两圆的半径之和,则两圆相交.( ) 3.关于圆的切线与公共弦. (1)过圆O :x 2+y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是x 0x +y 0y =r 2 .( ) (2)过圆O :x 2+y 2=r 2 外一点P (x 0,y 0)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则直线AB 的方程是x 0x +y 0y =r 2 .( ) (3)从两圆的方程中消掉二次项后得到的二元一次方程是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 三、典例分析 例1(1)[20122安徽卷] 若直线x -y +1=0与圆(x -a )2+y 2 =2有公共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 B .[-1,3] C .[-3,1] D .(-∞,-3]∪[1,+∞) (2)[20122湖北卷] 过点P (1,1)的直线,将圆形区域{}x ,y |x 2+y 2 ≤4分为两部分,使得这两部分的面积之差最大,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 A .x +y -2=0 B .y -1=0 C .x -y =0 D .x +3y -4=0 例2 (1)[20122福建卷] 直线x +3y -2=0与圆x 2 +y 2 =4相交于A ,B 两点,则弦AB

专题15 点的轨迹、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析版)

专题15 点的轨迹、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知识点精讲 (一)点的轨迹 在几何中,点的轨迹就是点按照某个条件运动形成的图形,它是符合某个条件的所有点组成的.例如,把长度为r的线段的一个端点固定,另一个端点绕这个定点旋转一周就得到一个圆,这个圆上的每一个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r;同时,到定点的距离等于r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圆上.这个圆就叫做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r 的点的轨迹. 我们把符合某一条件的所有的点组成的图形,叫做符合这个条件的点的轨迹.这里含有两层意思: (1)图形是由符合条件的那些点组成的,就是说,图形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条件; (2)图形包含了符合条件的所有的点,就是说,符合条件的任何一点都在图形上. 下面,我们讨论一些常见的平面内的点的轨迹. 从上面对圆的讨论,可以得出: ①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我们学过,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每一点,和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和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都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有下面的轨迹: ②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由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同样可以得到另一个轨迹: ③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二)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判定 (1)设有直线l和圆心为O且半径为r的圆,怎样判断直线l和圆O的位置关系? 如图:不难发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r时,直线和圆相离,如圆O与直线1l;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r时,直线和圆相切,如圆O与直线2l;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r时,直线和圆

中考数学培优专题复习圆的综合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交AB 于D ,延长AO 交O 于E ,连接CD ,CE ,若CE 是⊙O 的切线,解答下列问题: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BC=4,CD=6,求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 【解析】 试题分析:(1)连接OD ,求出∠EOC=∠DOC ,根据SAS 推出△EOC ≌△DOC ,推出∠ODC=∠OEC=90°,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2)根据切线长定理求出CE=CD=4,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求出OA=OD=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COD 的面积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OD , ∵OD=OA , ∴∠ODA=∠A , ∵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 ∴OC ∥AB , ∴∠EOC=∠A ,∠COD=∠ODA , ∴∠EOC=∠DOC , 在△EOC 和△DOC 中, OE OD EOC DOC OC OC =?? ∠=∠??=? ∴△EOC ≌△DOC (SAS ), ∴∠ODC=∠OEC=90°, 即OD ⊥DC , ∴CD 是⊙O 的切线; (2)由(1)知CD 是圆O 的切线, ∴△CDO 为直角三角形, ∵S △CDO = 1 2 CD?OD , 又∵OA=BC=OD=4,

∴S △CDO = 1 2 ×6×4=12, ∴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S=2S △CDO =24. 2.已知 O 的半径为5,弦AB 的长度为m ,点C 是弦AB 所对优弧上的一动点. ()1如图①,若m 5=,则C ∠的度数为______; ()2如图②,若m 6=. ①求C ∠的正切值; ②若ABC 为等腰三角形,求ABC 面积. 【答案】()130;()2C ∠①的正切值为3 4 ;ABC S 27=②或 432 25 . 【解析】 【分析】 ()1连接OA ,OB ,判断出AOB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 ()2①先求出10AD =,再用勾股定理求出8BD =,进而求出tan ADB ∠,即可得出结 论; ②分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垂径定理以及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如图1,连接OB ,OA ,

201x版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六 圆(24)第2课时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学案

2019版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专题六圆(24)第2课时与圆 有关的位置关系学案 【学习目标】 1.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及三角形内切圆的概念,会判断图形的位置关系. 2.掌握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的关系,会用三角尺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会利用它进行证明和相关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点、直线和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 难点: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知识回顾】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那么: (1)dr?点在_______.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如果⊙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 (1)dr?直线l与圆________. 3.与圆有_______公共点的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做_______.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_______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_______的半径. 4.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_______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5.与三角形各边_______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叫三角形的_______.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_______三角形.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例1已知⊙O的半径为2,直线l上有一点P满足PO=2,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A.相切B.相离C.相离或相切D.相切或相交 切线的性质与判定 例2如图,AB为⊙O的直径,PD切⊙O于点C,交AB的延长线于D,且CO=CD,则∠ACP的度数为( ) . A.30°B.45°C.60°D.67.5° 例3如图,AB是⊙O的直径,AP是⊙O的切线,A是切点,BP与⊙O交于点C. (1)若AB=2,∠P=30°,求AP的长; (2)若D为AP的中点,求证:直线CD是⊙O的切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