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图形的运动专题训练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图形的运动专题训练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图形的运动专题训练

C

辅导用练习题(十)内部使用请勿外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则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

C、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离,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距离

D、在平移和旋转图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

2、如图1,△DEF是由△ABC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则平移的距离是()

A、线段BE的长度

B、线段EC的长度

C、线段BC的长度

D、线段EF的长度

3、如图2,△ABC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点A与点A'是对称点

B、BO=B'O

C、AB∥A'B'

D、∠ACB= ∠C'A'B'

图1 图2

4、将一图形绕着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700后,再绕着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1200,这时如果要使图形回到原来的位置,需要将图形绕着点O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A、顺时针方向500

B、逆时针方向500

C、顺时针方向1900

D、逆时针方向1900

5、如图3,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旋转的角度可能是( ) A、300B、600C、900D、1200

6、如图4,面积为12cm2的△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BC长的两倍,则图中的四边形ACED的面积为()

A、24cm2

B、36cm2

C、48cm2

D、无法确定

7、如图5,在正方形ABCD中,E为DC边上的点,连结BE,将△BCE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0得到△DCF,连结EF,若∠BEC=600,则∠EFD的度数为()

A'

C'

B

A、00C、200D、250

图3 图4 图5

二、填空题

1、等边三角形至少旋转__________度才能与自身重合。

2、如图6,△ABC以点A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0,得△AB'C',则△ABB'是__________三角形。

3、如图7,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AD,∠B与∠C互余,将AB,CD分别平移到EF和EG的位置,则△EFG为________三角形,若AD=2cm,BC=8cm,则FG=____________。

4、如图8,把三角形△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350,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DC=900,则∠A的度数是__________。

图 6 图7 图8

5、如图9,AD是△ABC的高线,且AD=2,若将△ABC及其高线平移到△A'B'C'的位置,则A'D'和B'D'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A'D'=_________。

6、如图10,△ABC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到△EBD的位置,若∠A=150,

∠C=100,E,B,C在同一直线上,则∠ABC=________,旋转角度是__________。

图9 图10

三、解答题

1、根据要求,在给出的方格图中画出图形:(本小题12分)

⑴画出四边形ABCD关于点D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B'C'D',

⑵将图形A'B'C'D'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A"B"C"D"。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 A . B . C . D . 2.计算(2x )3 ÷x 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8x 2 B .6x 2 C .8x 3 D .6x 3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2 0,则代数式-3a 2+9a+4 的值为______ . 4.已知(m ,n )是函数 与 的一个交点,则代数式 的值为 __________ 5.已知点()3,1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Q 的坐标是(),1a b b +-,则b a 的值为_______. 6.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的外部,用∠1和∠2 表示出∠A ,则关系式是______. 7.计算: 22x xy x y y x x ÷-+=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解因式: 2+a =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题型注释) (1)把△ABC 平移至1A 的位置,使点A 与1A 对应,得到△111A B C ; (2)线段1AA 与1BB 的关系是: ; (3)求△ABC 的面积.

10.(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 =﹣. 11.如图,抛物线y= 12 x 2 +bx -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且A (一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 (2)判断△ABC 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 (3)点M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DCM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M 的坐标. 12.如图,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2A -、()5,0B -、()10C -,,P (a , b )是△ABC 的边AC 上一点: (1)将ABC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111A B C ?,请在网格中画出111A B C ?,旋转过程中点A 所走的路径长为 . (2)将△ABC 沿一定的方向平移后,点P 的对应点为P 2(a +6,b +2),请在网格画出上述平移后的△A 2B 2C 2,并写出点A 2、的坐标:A 2( ). (3)若以点O 为位似中心,作△A 3B 3C 3与△ABC 成2:1的位似,则与点P 对应的点P 3位似坐标为 (直接写出结果).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几何图形

相关资料 学习目标: 4.1 几何图形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4、加强学生数学思想的教育。 学习重点: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学习难点:找出一个立体图形中包含那些平面图形以及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的位 置。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1、大家观察下面的图形 第一幅图是一个长方体的盒子,它有两个面的正方形,其余各面都是长方形。观察盒子的外形,从整体上看是___;看不同的侧面是___ 和___ ;只看棱顶点等局部,得到的是___、___. 2、有些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 分都不在___,它们是___. 3、有些几何体(如线段、角、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__, 它们是___. 二、合作探究: 1、下面图形实物的形状对应那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

2、下面各图形包含那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3、下面各立方图形的表面包含哪些平面图形?试指出这些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中的位置. 三、归纳总结: 1、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2、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3、直线、角、三角形、圆等它们上面的各点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4、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5、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 四、随堂练习: 1.课本 P132 练习 2.习题 4.1 第1、2、3 题。 五、小结与反思: 1、现实物体看外形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冲刺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测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 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4分,满分40分) 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 -3y =4 B .xy =4 C.4 x -1=0 D .3y -1 2=1 2.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3 B .|-2| C .(-3)2 D .2×103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 5-x 4=x B .23=6 C .-(2x +3)=2x -3 D .-x 3+3x 3=2x 3 4.解方程1-2x -43=-x -7 6去分母,得( ) A .1-2(2x -4)=-(x -7) B .6-2(2x -4)=-x -7 C .6-2(2x -4)=-(x -7) D .6-(2x -4)=-(x -7) 5.为了了解2019年某县九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1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 019年某县九年级学生是总体 B .样本容量是1 000 C .1 000名九年级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每一名九年级学生是个体 6.某项工作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若甲先做1天,然后甲、乙合作完成此项工作,若甲一共做了x 天,则所列方程为( ) A.x +14+x 6=1 B.x 4+x +16=1 C.x 4+x -1 6=1 D.x 4+14+x +16=1 7.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边AB ,CB 均落在对角线BD 上,得折痕BE ,BF ,则∠EBF 的大小为( ) A .60° B .45° C .30° D .15° 8.设方程组?????ax -by =1, (a -3)x -3by =4的解是?????x =1,y =-1, 那么a ,b 的值 分别为( ) A .-2,3 B .3,-2 C .2,-3 D .-3,2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计划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制定日期:20##-

教学进度表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教材内容: 本册内容是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于这些,本学期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时整式、分式、图形的运动等。根据课程标准,在学生对数的通性、通法充分理解和掌握了解方程(组)的基础上再学习整式,使学生逐渐体会代数的思想。通过数到式的学习提高学生抽象表述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在分式这章中,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与运算,而在数学思想上主要学习类比的思想,通过类比分数的有关运算法则,得出分式的运算法则。图形的运动这一章的学习,定位在操作感知、试验几何的阶段,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例、操作试验,理解图形和图形运动的有关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平行、全等等几何概念作好数学知识的准备。 二、教材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代数式的意义。 2、通过列代数式,初步掌握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领悟字母“代”数 的数学思想,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掌握平方差公式、两数和 (差)的平方公式及其简单的运用。 4、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分组分解法、公式法和二次项系 数为1时的十字相乘法等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5、理解分式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性质,通过与分数运算法则的类比,掌握分式 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 6、展现整数指数幂的扩展过程,理解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的概念,掌握有关整数指数幂的乘(除)、乘方等运算法则。 7、通过对具体事例的描述,理解图形平移的意义。 8、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图形的旋转及其基本特征,知道旋转对称图形,知道 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中心对称的意义。 9、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图形的翻折过程,理解轴对称的意义。 10、在认识图形基本运动的过程中,感知几何变换思想,知道在经过平移、旋 转、翻折等运动过程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三、总体设想: 1、为全体学生学习数学构建共同基础; 2、提供现实、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背景材料; 3、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 5、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9.1 字母表示数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 练习

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 一、单选题 1.下面四个图形中,1∠ 与2∠ 是对顶角的是( ) A . B . C . D . 2.如图,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COB =27°29′,则∠1=( ) A .152°31′ B .153°31′ C .162°31′ D .163°31′ 3.如图,因为直线AB l ⊥于点B ,BC l ⊥于点B ,所以直线AB 和BC 重合,则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 A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 .垂线段最短 C .过一点只能作一条垂线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如图,∠B 的同位角可以是( ) A .∠1 B .∠2 C .∠3 D .∠4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线段必平行

B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射线必平行 C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一条线段与一条直线必平行 D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 6.如图,点E 是四边形ABCD 的边BC 延长线上的一点,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D ∥BE 的是( ) A .12∠=∠ B .34∠=∠ C . D 5∠∠= D .B BAD 180∠∠+=o 7.如图,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B =∠5;④∠1+∠ACE =180°;⑤∠B =∠D ;⑥∠5=∠D .其中,能判定 AD ∥BE 的条件有( ) A .5 个 B .4 个 C .3 个 D .2 个 8.如图,已知AB ∥CD ,∠2=100°,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1=100° B .∠3=80° C .∠4=80° D .∠4=100° 9.将一直角三角尺与两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 ①∠1=∠2;②∠3=∠4;③∠2+∠4=90°;④∠4+∠5=180° .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沪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30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或答题纸上一律不计分。 3.除一、二大题外,其它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推理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6题,每题2分,满分32分) 1.当 时,2x 2-45可取到最小值. 2.已知:a ≠b 且a (3)(3),则 . 3.一条山路的上坡路长m 米,下坡路长n 米,某人上坡时速度为a 米/分,下坡时速度为b 米/分,则他走完全部山路的平均速度为 . 4.化简:2-n 1-n n 1-n 2n 21n 2x 6-x x x 4x 4-x +++= . 5.计算:x 2x ·4-x 412++)(= . 6.若分式 方程

的取值范围是的解是正数,那么a 2-x x a 1-x x -2x 1x 2+=++ . 7.解分式方程x -2x 33-4-x m 2=时,若产生增根,那么 . 8.利用分式的基本填空:) ()( y 16x y 8-x y 2-x y 8-x y 2x y 16-x 2 22222+==+. 9.已知a 22=4,c 22=10,2,则的值为 . 10.若3-21 -)(,则) 10)(9(1...)3)(2(1)2-x )(1-x (1)1-x (x 1--++--++x x x x = . 11.如图,在△中,点D 在边上,△绕点A 旋转后与△重合,如果∠100°,那么旋转角的大小是 . 12.钟表上的分针绕其轴心旋转,分针经过15分钟后,转过的角度是 . 13.计算:=++++)12)...(12)(12)(12(32842 . 14.计算 )()()224488b a b a b a +÷+÷-( . 15.已知942+-ax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 . 16.21世纪,纳米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纳米是长度计算单位,1纳米=10-9 米,光碟的两面有用激光刻成的小凹坑,已知小凹坑的宽度只有0.4微米(1微米=10-6米)那么它的宽度为 纳米.(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2分,满分8分) 【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4.1多彩的几何图形同步练习含答案

4.1《多彩的几何图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下图中所示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是() 选A. 从左面能看到几何体的两个面,故选A. 2.下列四个图中,是三棱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选B.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平时多动手操作,训练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此题动手操作即可解决. 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则这个几何体是() (A)圆柱 (B)正方体 (C)球 (D)圆锥 选A. 圆柱从正面、左面看到的都是长方形,从上面看到的是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观察下列图形并填空. 上面图形中,圆柱是_____,棱柱是_____,圆锥是_____,棱锥是_____,圆台是_____,棱台是_____,球体是_____.

④③⑥①⑦②⑨⑩⑤⑧ 上面图形中,圆柱是④,棱柱是③⑥,圆锥是 ①⑦,棱锥是②,圆台是⑨,棱台是⑩,球体是⑤⑧. 5.如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____. 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 6.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5 cm、10 cm、5 cm的长方体包装盒的表面积为______cm2. 550 2(15×10+15×5+10×5)=550(cm2). 三、解答题(共26分) 7.(8分)桌上放着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如图(1),请说出下列三幅图(如图(2))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分别是从左面、上面和正面看到的. 8(9分)下图是用5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请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图形. 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如下:

9.(9分)马小虎准备制作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他先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实线部分),经折叠后发现还少一个面,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注:(1)只需添加一个符合要求的正方形;(2)添加的正方形用阴影表示) 有下列几种添法,可供参考.

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实数中,有理数是( ) (A )0.2525525552……(相邻的两个“2”之间每次增加一个“5”); (B )π3-; (C )8; (D ) 7 22 . 2. 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第三边的长不可能是( ) (A )3; (B ) 4; (C )5; (D )6. 3. 如图1,能推断AD//BC 的是( ) (A )43∠=∠; (B ); (C )345∠=∠+∠ ; (D )213∠+∠=∠.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正方形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正方形各顶点与原正方形各顶点坐标相比 ( ) (A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3 (B )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加3 (C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以3 (D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以3 5. 若点()b a P ,到y 轴的距离为2,则( ) (A )2=a ; (B )2±=a ; (C )2=b ; (D ) 2±=b . 6.如图2,已知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1的度数是( ) (A )72°; (B )60°; (C )58°; (D )50°. 24∠=∠E D C B A 5 4321 图1 (图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 7. 8 27 - 的立方根等于. 8. 比较大小:3-2-. 9. . 10.计算:51515÷?= . 11. 位于浦东的“中国馆”总建筑面积约为1601000平方米,这个数字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可写 为平方米. 12. 经过点P ()1,3-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可表示为直线_________. 13.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按角分类). 14. 如图3,已知△ABC ,ACB ∠的平分线CD 交AB 于点D ,//DE BC ,且8AC =, 如果点E 是边AC 的中点,那么DE 的长为. 15. 如图4,在△ABC 中,?=∠70A ,如果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 ,那么 BDC ∠=度. 16. 如图5,如果AB ∥CD ,∠1 = 30o,∠2 = 130o,那么∠BEC =度. 17.如图6,将Rt △AB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o,得到Rt △A ′OB ′,已知点A 的坐标为(4, 2),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18.已知三角形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 顶角的度数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E C B A D C B A D 图3 图4 2 1 D C B A E 图5 图6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 本章小结 图形的运动 复习 教案

1 / 3 《图形的运动》复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画图加深理解图形三种运动的要素及其相关概念,厘清平移、旋转、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 中心对称的图形、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等几种常见画图问题的要点,增强画图的能力。在认识图形基本图形运动的过程中,更进一步领悟在平移、旋转、翻折运动中图形形状和大小的不变性。结合弱化运动要素的图形运动问题,更深入地感悟图形变换的思想,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初步形成动态地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图形三种运动的要素及其相关概念,厘清平移、旋转、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 中心对称的图形、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等几种常见画图问题的要点,增强画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弱化运动要素的图形运动问题中,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画图题: 1.在图(1)中画出ABC 向下平移5个方格,向左平移4个方格后的△111C B A . C B A 图(1) 图(2)

2 / 3 2. 在图(2)中,△ABC 的∠A 是直角,画出△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o后得到的△111C B A 1补充:(1)若∠B =30°,∠A=80°,11C A =2.3cm,则AC=_____cm,∠=_____°. (2)若将ABC 经过一次平移后得△111C B A ,请画出平移的方向,量出平移的距离。 2补充:(1)若∠11C AB =60°,AB=2cm,1AC =3.5cm,则∠C=_____°,C B 1=_____cm. (2)若延长交BC 于P ,则BC 与之间是什么位置关系? 3. 在图(3)中,画出△ABC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的△A ’B ’C ’. 4.在图(4)中,已知四边形ABCD ,如果点D 、C 关于直线MN 对称, (1) 画出直线MN ; (2)画出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本组练习主要通过组织学生画图和补充思考题,加深理解图形三种运动的要素及其相关概念,厘清平移、旋转、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等几种常见画图问题的要点,增强画图的能力,更进一步领悟在平移、旋转、翻折运动中图形形状和大小的不变性,为后续综合分析打好基础。 二、综合练习: 1. 如图,一块含有60°角(∠BCA =60°)的直角三角板ABC ,在水平的桌面上 1C 11B C 1 1B C 图(4) 图(3)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考试(期末测试)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考试(期末测试)

————————————————————————————————作者:————————————————————————————————日期:

七年级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25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_. 2.计算:38-=________________. 3.计算:2)3( =_______________. 4.比较大小: 3________10(填“>”,“=”,“<” ). 5.计算:28?=______________. 6.计算:5253 -=______________. 7.三峡三期围堰于今年6月6日成功爆破.围堰的混凝土总量约186000立方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近似数186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8.点(2, 3)P -在第___________象限. 9.在△ABC 中,30B ∠=?,50C ∠=?,那么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可知△ABC 是_________三角形(按角分类). 10.如图,已知:AB // CD ,∠A =58°,那么∠BCD =________度.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65°,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___________度. 12.如图,在△ABC 中,∠BAC =80°,∠C = 45°,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那么∠ADB =__________度. 1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将点(3,2)A -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所 得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13.在△ABC 中,AB = AC ,要使△ABC 是等边三角形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 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种情况). A B C D (第12题图) A C D B E (第10题图)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第九章整式 第一节整式的概念 9.1.2.3、字母表示数 代数式:用括号和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单独的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代数式的书写:1、代数式中出现乘号通常写作“*”或省略不写,但数与数相乘不遵循此原则。 2、数字与字母相乘,数字写在字母前面,而有理数要写在无理数的前面。 3、带分数应写成假分数的形式,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 4、相同字母相乘通常不把每个因式写出来,而写成幂的形式。 5、代数式不能含有“=、≠、<、>、≥、≤”符号。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的运算关系计算出的结果,叫代数式的值。 注意:1、代数式中省略了乘号,带入数值后应添加×。 2、若带入的值是负数时,应添上括号。 3、注意解题格式规范,应写“当…..时,原式=……..”. 4、在实际问题中代数式所取的值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9.4整式

1、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 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 式的次数。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 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 次数 6、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9.5合并同类项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 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一个多项式合并后含有几项,这个多项式就叫做几项式。 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的结果作为合并后 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第二节9.6整式的加减: 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号,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各项的不变号;(2)括号前面是"-"号,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添括号法则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测试)

七年级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25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计算:2)3( =_______________. 4.比较大小: 3________10(填“>” ,“=”,“<” ). 5 ______________. 6.计算:5253 -=______________. 7.三峡三期围堰于今年6月6日成功爆破.围堰的混凝土总量约186000立方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近似数186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8 .点(2, P -在第___________象限. 9.在△ABC 中,30B ∠=?,50C ∠=?,那么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可知△ABC 是_________三角形(按角分类). 10.如图,已知:AB // CD ,∠A =58°,那么∠BCD =________度.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65°,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___________度. 12.如图,在△ABC 中,∠BAC =80°,∠C = 45°,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那么∠ADB =__________度. 1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将点(3,2)A -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所 得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13.在△ABC 中,AB = AC ,要使△ABC 是等边三角形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 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种情况). A B C D (第12题图) A C D B E (第10题图)

14.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 6cm ,BC = 10cm ,那么AC =_________cm . 二、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1的平方根是12 ; (B )41的平方根是12-; (C )18的立方根是12 ; (D )18的立方根是12-. 16.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 (A )5cm 、7cm 、10cm ; (B )5cm 、7cm 、13cm ; (C )7cm 、10cm 、13cm ; (D )5cm 、10cm 、13cm . 17.下列语句中,错误的语句是………………………………………………………( ) (A )有两个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有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有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有两条边及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8.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 AC ,∠ABC 的平分线BE 交AC 于点E ,DE ∥BC , 点D 在AB 上,那么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三、计算题 A B (第18题图) E D C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A.3与1 3 B.2与2C.(-1)2与1 D.-4与(-2)2 2.据统计,苏州旅游业今年1至10月总收入998.64亿元,同比增长15%,创下历年来最好成绩.998.64亿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9.9864×1011B.9.9864×1010C.9.9864×109D.9.9864×108 3.下列方程中,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2x-3=4 B.x2-3=x+1 C.1 x -1=3 D.3y-x=5 4.下列四个图中,是三棱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5.如图,∠AOB=130°,射线OC是∠AOB内部任意一条射线,OD、OE分别是∠AOC、∠BOC的角平分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OE的度数不能确定B.∠AOD=1 2 ∠EOC C.∠AOD+∠BOE=65°D.∠BOE=2∠COD 6.下列计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A.(-3)÷(-2) B. 0×(-7) C. 1-9 D. -7-(-10) 7. 一款新型的太阳能热水器进价2000元,标价3000元,若商场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则售货员出售此商品最低可打() A. 六折 B. 七折 C. 八折 D. 九折 8. 小红家的冰箱冷藏室温度是3℃,冷冻室的温度是-1℃,则她家的冰箱冷藏室比冷冻室温度高() A. 2℃ B. -2℃ C. 4℃ D. -4℃ 9. 下列方程的变形中正确 ..的是() A. 由x+5=6x-7得x-6x=7-5 B. 由-2(x-1)=3得-2x-2=3 C. 由 3 1 0.7 x- =得 1030 10 7 x- = D. 由 13 93 22 x x +=--得2x=-12 10. 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为()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一、旋转 1.旋转的概念 1.在下图中图形都可以看成是由一个或几个基本平面图形转动而产生的奇妙画面。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这些图形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而形成的新图形。 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研究的课题“图形的旋转”。 如图,单摆上小球的转动,由位置P 转到位置P ′,像这样的运动就叫做旋转(rotation ),这悬挂点就叫做小球旋转的旋转中心。 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角度”,意味着图形上每个点同时都按相同的方式旋转相同的角度。 注意:图形旋转时,每个点都按相同的方式旋转相同的角度 ,但每个点所经过的路线不同。 2.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 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开关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 A.2 B.3 C.4 D.5 2、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中央的紫荆花图案由5个相同的花瓣组成,它是由其中一瓣经过几次旋转得到的? 2.旋转的决定因素: 如图(1),点A 绕着点O 转过80°到了点A ′的位置,那么点A ′与点A 称为对应点,点O 就是旋转中心,而∠AOA ′的度数等于旋转角度80°。 如图(2),线段AB 绕着点O 转过60°到了线段A ′B ′的位置,那么线段A ′B ′和线段AB 称为对应线 段,而点B ′和点 是对应点。 如图(3),△AOB 绕着点O 旋转45°到了△A ′OB ′的位置,那么图中旋转中心是点 ,旋转的角度是 ,对应点是 ,对应线段是 ,∠A 与∠A ′ 称为对应角,图中对应角还有 。 归纳 从三个图形中我们 可以发现: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 , 图形的旋转是由 和 决定的。 3、操作探索活动 1、将三角尺ABC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EC 的位置,度量∠ACD 与∠BCE 的度数,线段AC 与DC ,BC 与EC 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2、将△ABC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 B ′ C ′的位置,度量∠AOA ′ 、∠BOB ′ 、∠COC ′的度 B D A C E A (1) (2) (1) (3)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2010-2011)

茁壮培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说明: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认真选一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0分) 1.- 1 3 的倒数是( ). (A )3 (B )-3 (C )13 (D )-13 2.下面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A )3x +2x 2=5x 3 (B )2a 2b -a 2b =1 (C )-ab -ab =0 (D )-y 2x +x y 2=0 3.已知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000000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地球上的陆地面积 约为( )平方千米 (A ) 1.49×108 (B )1.49×109 (C )14.9×108 (D )14.9×109 4.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a b c a b c +-=++ (B )()a b c a b c --=-- (C )()a b c a b c --=-+ (D )()a b c a b c +-=++ 5.在同一平面内有不重合的三个点,过每两个点画一条直线,则共能画出( )条直线. (A )1 (B )3 (C )1或3 (D )不能确定 6.已知(2 )2-x +1+y =0,则x+y 的值是( ) (A )3 (B )-1 (C )-3 (D )1 7.某种商品的价格为a 元,降价10%后又降价10%,销售一下子上升了,降价后这种商品 的价格为( ) (A ) a 元 (B ) 0.81a 元 (C ) 1.08a 元 (D )0.96a 元 8.如果线段AB=6cm ,BC=5cm ,那么A 、C 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1 (B )11 (C )5.5 (D )11或1 提醒: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到第一页页首的表格中,以方便改卷!

2020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2020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篇一 单项式与多项式 1、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 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完整版)沪教版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第12题图 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数学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017.06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 1.25的平方根是 . 2.计算:13 27-= . 3.计算:332) = . 443 2 . 5.上海科技馆的建筑面积约为98000平方米,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可表示为 平方米. 6.数轴上点A 、B 所对应的实数分别是5-15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角的度数分别是 .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在第四象限,并且点M 到x 轴的距离是3,到y 轴的距离是2,那么点M 的坐标是 .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P m +与点(2,2)Q m -关于y 轴对称,那么m 的值等于 . 10.如图,在△ABC 中, 0120ABC ∠=,BD 是ABC ∠的平分线,DE ∥AB , ,若6BD =,则在△BDE 的周长为 . E D E D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

(第14题图) 11.如图,已知AB=AC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E ≌△ACD ,这个条件可以是 .(填写一个即可). 12.如图,直线a ∥b ,点A 、B 在直线a 上,点C 、D 在直线b 上,且AB ∶CD =1∶2,如果△ABC 的面积为5,那么△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 1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cm 和42cm 两部分,它的底边长为 cm. 14.如图,已知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BC 上,把△BDE 沿直线DE 翻折,使点B 落在点' B 处,' DB 、' EB 分别交边AC 于点F 、G ,若∠ADF =80°,则EGC ∠= 度.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 确)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无理数的和仍是无理数 ; (B )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 (C )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D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 16. 已知在△ABC 中,AB AC =,040BAC ∠=, AD 是BAC ∠的平分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 ①B C ∠=∠ ②065C ∠= ③AD BC ⊥ ④BD CD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7.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厘米,10厘米,则第三边可能是 ( ) (A )3厘米; (B )9厘米; (C )18厘米 ; (D )1厘米. 18. 下列句子中,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 (A )有一个角是04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 )边长都是5cm 的两个等边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0 60的两个直角三角形;(D )腰长都是8cm 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9题,19-24题每题6分,25题7分;26题8分;27题9 分,满分60分)

数学试卷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

5 一、填空题(本大题15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1.正方形的周长为m 厘米,则它的面积用m 可表示为____________平方厘米。 2.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n 支铅笔,每支m 元,他还剩下 元; 3.如果3 22z y x m -是五次单项式,则m=______,系数是 ; 4.把多项式 332352y x xy x -+-按字母x 的升幂排列是__________ 5. 若单项式413y x n +与232 1-m y x 是同类项,则______________=+n m 6.计算: 2 2)3 2(b a = ; 7.计算:32)(a - = ; 8.计算:)4 1 )(41(---a a = ; 9.计算: _____________)22=--y x (; 10.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10)(5 1212=--x xy x ( 11.因式分解:)((a b b b a a -+-)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计算_______________)4 3(74=-÷ax bx a ; 13.计算:_________)3()61218(22223223=-÷-+-y x y x y x y x 14.若)1)(2-+-x a x (的结果不含X 的一次项,则____=a 15.已知:3,2922=-=+y x y x .那么y x +=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6.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633a a a =+; (B )6 23a a a =? ; (C )923)(a a = (D )632)(a a -=-

上海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沪教版完整版

上海初一下册数学知识 点整理沪教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十二章 实数 第一节 实数的概念 实数的概念 A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B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无理数,它们互为相反数。 C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正 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负有理数 实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1).自然数(小学):数出物体个数的这样的数,如1、2、3、4、5......叫做自然数。 (2).整数(小学):0和自然数叫做整数。 (3)整数(中学):正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整数。 (4)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5)负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6)分数(小学):形如1/2、5/3、7(3/5)这样的数叫做分数。 (7)分数(中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统称为分数。 (8)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9)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具体表示方法为√2、√3这样的数。 (10)实数: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第二节 数的开方 平方根和开平方 A .如果一个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a 叫做被开方数。 (定义:如果√a=a ,则√a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作“√a ”(a 称为被开方数)。 B .正数a 的两个平方根可以用“ a ±”表示,期中a 表示a 的正平方根(又叫算术平方根),读作“根号a ”;a - 表示a 的负平方根,读 作“负根号a ”。 开平方和平方互为逆运算: 当 a >0时 ( a )2= a (- a )2= a (平方根等于本身的只有0 ) 当 a ≥0时 a 2 = a (-a)2 = a 当 a <0时 a 2 = -a 零的平方根记作0,0=0 注: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平方等于这个数。 一个正(负)数的平方的正平方根等于这个数(这个数的相反数)。 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