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测监控定期调校内容

安全监测监控定期调校内容
安全监测监控定期调校内容

安全监控系统设备调试校正规定第一条矿井应建立安全测控仪器检修室或与具备资质的校检机构鉴定调校合同,负责本矿安全测控仪器的调校、维护和维修工作。

第二条甲烷校准气体应放在通风良好,符合国家有关防火、防爆、压力容器安全规定的独立建筑内,室内应使用隔爆型的照明灯具及电器设备。

第三条高压气瓶的使用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气瓶安全管理的规定。

第四条安全测控仪器设备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调校。

第五条安全测控仪器使用前和大修后,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测试、调校合格,并在地面试运行24~48小时方能下井。

第六条采用催化燃烧原理的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甲烷检测报警矿灯等,每隔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体和空气样,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校一次。调校时,应先在新鲜空气中或使用空气样调校零点,使仪器显示值为零,再通入浓度为1%~2%CH4的甲烷校准气体,调整仪器的显示值与校准气体浓度一致,气样流量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第七条除甲烷以外的其它气体测控仪器应每隔10天采用空气样和标准气样进行调校、风速传感器选用经过标定的风速计调校、温度传感器选用经过标定的温度计调校、压力传感器选用经过标定的压力计调校、其它传感器也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调校,使各项指标符

合规定要求。

第八条安全测控仪器的调校包括零点、显示值、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等。

第九条每隔10d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

第十条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分站、传感器等装置在井下连续运行6个月~12个月,必须升井检修。

第十一条光干涉甲烷检测仪、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甲烷传感器等,每6个月必须送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一次,并取得检验合格证。

课程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监控系统

摘要 (2) 一:概述 (3) 二:自动化生产线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3) 2.1、研究的目的、意义 (3) 2.2、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控制要求 (4) 三、自动化生产线监控系统电路设计 (4) 3.1、设备选型 (4) 3.1.1、命令输入设备选型 (4) 3.1.2、传感器设备选型 (4) 3.1.3、计算机选型 (4) 3.1.4、I/O选型 (4) 3.2、系统方框图 (5) 3.3、FX2N-48MR 的I/O分配表: (5) 3.4、系统接线图 (5) 3.5、系统软件选型 (6) 四、系统软件的设计与调试 (6) 4.1、建立工程 (6) 4.2、定义变量 (9) 4.2.1变量的分配 (9) 4.2.2变量定义的步骤 (9) 4.3画面的设计与编辑 (12) 4.4 动画连接和调试 (15) 4.5 控制程序的编写 (16) 4.5.1 事件命令语言程序的编制 (16) 4.5.2应用程序命令语言程序的编制 (17) 五、程序的模拟运行遇调试 (18) 5.1 配置画面 (18) 5.2程序的模拟调试 (19) 六、软硬件联调。 (19) 6.1 系统的电路连接 (19) 6.2 FX2N-48MR 型PLC通信参数设置 (19) 6.3 在组态王中进行三菱FX2N-48MR型设备配置 (19) 6.3.2 将I/O变量与设备进行连接 (21) 6.3.3 系统软、硬件的联调 (21) 七、结论 (21) 八、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22) 附录: (23)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章制度 监控机构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具体分工: 组长陈方富负责全矿的监控系统维护及调试、安装等 副组长负责管理井下监控系统小组成员的工作安排等 监控组成员负责监控系统的校检、安装、维护及调试等 监控组成员张盟主要负责便携检测仪、瓦斯检测仪等设备的校检工作。地面中心站监控人员:

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为保证矿区内监控信息系统的正常有序的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值班监看制度 一、矿区监控系统由中控室负责监控,由调度部负责监督检查中心监控室的工作。 二、中控人员负责作好厂区监控范围内的工作,并作好当班的资料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向上级汇报。 三、严格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密切注意监控设备运行状况,保证监控设备安全有序,不得无故中断监控,删除监控资料。 四、监控用的计算机不得做与监控工作无关的事情。 五、认真学习监控的操作规程,维护和保养好监控设施。保持图像信息画面清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六、负责中控室的卫生清洁,保持室内干燥,设备、布线排列整齐。 七、严禁非中控人员进入中控室。 八、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代班、调班。当班时不得擅自脱岗,严禁看报刊杂志,听收音机、打私人电话等与其工作无关的事情。 九、每天下午5点之前向调度室办公室汇报当天的监控情况。 第二章图像信息保存、使用登记制度

一、矿内监控系统图像实行自动保存,有毒危险药品库房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其他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3天。 二、外来单位人员需要查看监控图像需调度室主管批准,填写监控信息图像查看记录表,对图像信息的录制人员、调取时间、调取用途等事项进行登记。 三、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制、查询或者向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四、任何人不得擅自删除、修改监控系统的运行程序和记录。 五、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用途和摄像设备的位置。 六、任何人不得干扰、妨碍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安全保密制度 一、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要及时主动设置密码。 二、严禁将计算机密码告知无关人员。 三、未经相关领导批准,任何人员不得将公司的数据、软件及资料复制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四、未经公司许可,公司以外任何人员不得使用操作监控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设备。 五、任何人不得擅自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六、对涉及公司秘密、商业秘密和员工个人隐私的图像信息予以保密。 第四章工作人员岗前培训、人机演练制度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更换维护期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更换维护期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更换维护期间安全技 术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矿井概况 1、矿井地质、生产布置、通风系统、瓦斯涌 出、自然发火概况 2、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概况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通信干线路线: 井下路线:-120副井(552m)→-120副井车 场(320m)→-120副井车场与-410行人井联络道 (40m)→-410行人井(779m)→-410行人井车场 (470m)→-410西翼大巷(685m)→-410西翼底弯道 至-410西翼2#皮带道联络道(70m)→-410西翼2#、 1#皮带道(780m)→-410中间皮带道(115m)→-

410WE变电所交换机(两台)→-410西翼火药库回风道及火药库(117m)→-410WE16层材料道(80m)→-410东翼大巷(1880m)→-410ES材料道(380m)→-410ES 变电所交换机(两台)→-410ES材料道(380m)→-410EW材料道(730m)→-410EW408运顺辅助道→-410EW皮带道(757m)→-410东翼4#、3#、2#、1#皮带道(2070m)→-410皮带变电所(50m)→-410材料副井井底车场(250m)→-410材料副井(878m)→-410排水上部管子道(117m)→-120主井车场(130m)→-120主井(698m)→地面。 地面路线: -120副井井口(50m)→地面电缆桥 (110m)→监控设备修理室交换机(两台)→地面电缆桥(160m)→俱乐部外电线杆(架空线,80m)→独身楼(70m)→安全监控中心站。

监测监控安全保障措施(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监控安全保障措施(通用版)

监测监控安全保障措施(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概述: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KJ90NA型,装备主机2台,一用一备,备用主机能在5分钟内启动,地面1个、井下4个分站,安全监测系统主电缆从矿调度室引来,自主井下井。地面主要采集矿井提升、通风、压风等重要设备的开停,风机风硐内负压、风速、瓦斯的实时参数。井下对采煤、掘进、运输、排水、通风等主要设备的开停,采煤及掘进面的瓦斯,水仓水位,主要风门的开关,采区及回风巷测风站的风速、瓦斯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处理、信息传输、超限报警断电、远方控制及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实时监测等。为确保矿井监控系统稳定,可靠、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安全保障作用,特制定了监控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二、安全保障措施: 1、在每一个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设计监控系统设备的种类、数量、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做出明确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 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700-81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更好地服务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监视监控系统应用于生产中,现对该系统的使用与管理作以下规定:施工单位编写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设施时,必须对安全检测系统作出设计,内容包括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动力开关和被控开关的安设地点,控制电缆和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一、安全监视系统: 在使用过程中探头及线缆、接线盒由该地点的施工单位负责日常维护监管,否则损坏或破坏,除按原值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安全监控系统: 1、各分站点由各分站地点的单位负责监管。线缆、接线盒、甲烷传感器由责任区内的使用单位监管,损

坏或破坏除按原值(甲烷传感器3千元)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各分站主机应安设在便于人员观看、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峒室内,其离地板高度不小于300mm或吊挂。 3、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不小于200mm。掘进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不得挂在风筒的同一侧,禁止用新鲜风流直吹甲烷传感器。 4、工作面完工后由使用单位负责回撤设备及线缆并及时交回调度室。 三、监控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1、掘进工作面距迎头回撤的距离不小于100M,放炮后挂在距迎头6M,采煤工作面放炮前向外回撤不小于50M,放炮后挂在距工作面10M范围内,线缆吊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标准,此项工作由本工作面班组长负责回撤及敷设。 2、使用单位应在开工前5天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812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更好地服务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监视监控系统应用于生产中,现对该系统的使用与管理作以下规定: 施工单位编写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设施时,必须对安全检测系统作出设计,内容包括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动力开关和被控开关的安设地点,控制电缆和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一、安全监视系统: 在使用过程中探头及线缆、接线盒由该地点的施

工单位负责日常维护监管,否则损坏或破坏,除按原值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安全监控系统: 1、各分站点由各分站地点的单位负责监管。线缆、接线盒、甲烷传感器由责任区内的使用单位监管,损坏或破坏除按原值(甲烷传感器3千元)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各分站主机应安设在便于人员观看、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峒室内,其离地板高度不小于300mm或吊挂。 3、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不小于200mm。掘进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不得挂在风筒的同一侧,禁止用新鲜风流直吹甲烷传感器。 4、工作面完工后由使用单位负责回撤设备及线

缆并及时交回调度室。 三、监控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1、掘进工作面距迎头回撤的距离不小于 100M,放炮后挂在距迎头6M,采煤工作面放炮前向外回撤不小于50M,放炮后挂在距工作面10M范围内,线缆吊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标准,此项工作由本工作面班组长负责回撤及敷设。 2、使用单位应在开工前5天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程,提出安设监控申请单,交于调度室。掘进巷道从风机至工作面由使用单位敷设,采煤面从分站以外由本单位敷设。 3、机电处要建立校验制度,负责对各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校验工作,校验包括零点、灵敏度、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指示值等,使用单位要给予配合,机电处要制定甲烷传感器的使用制度、维护保护

最新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 计

安全监测监控 课 程 设 计 学院:能源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姓名:张德军

学号: 0703070136 日期:2011年1月3日 对煤自然发火平台监测监控系统的 设计 一、工程设计 1、需求设计 1.1需求分析 该实验室主要承担煤自然特性的实验研究。主要测试煤自然发火期的放热强度、耗氧速度、临界温度及指标气体等特性参数。实验台煤样容量 1.5 吨,模拟煤自燃环境,自然供风,自持氧化升温,自动测量温度等参 数,实验数据计算机处理,是我国迄今装煤量最大的煤自然发火专业实验台。 1.2功能需求 1)试验台容量1.5t。 2)用于测试煤的自然发火期放热强度、耗氧速度、临界温度及指标气 体等特性参数。 3)需要将数据处理转化为三维图像,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 4)可以按需求打印。 5)用户可以获取图像中任意一点的信息。 6)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实验进程,如环境温度高低,风速,氧含 量等。

7)在实验中与意外情况,可以紧急停止试验。 8)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1.3界面需求 1)试验台通过计算机控制。 2)界面需要显示实验时间、试验台等温三维立体图像,实验台最高、 最低温度,通风风速,进回风流中氧、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浓度, 煤的重量等信息。 3)可以用鼠标指针点击查看各点温度。 1.4性能需求 1)操作安全,性能可靠。 2)数据测量准确。 3)操作方便快捷。 4)反应灵敏。 2、环境分析 2.1需求方实际环境 2.1.1地理位置 本实验室位于在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西安科技大学校园内,旁有办公楼,宿舍楼,东临雁塔路,为闹市区。 2.1.2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为普通建设楼房,没有特别的防护措施和设施。 2.2供应方客观条件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设备的检修调校程序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设备的检修调校程序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设备的检修调校程序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设备的检修调校程序 一、安全监控设备检修调校 (一)安全监控设备入井前, 监测监控中心必须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试、调校, 并在地面连续稳定运行24h-48h, 合格后方可入井安装, 监测监控中心必须向使用单位出具入井前测试记录。 (二)井下使用在岩巷、煤巷、半岩煤巷(炮掘)工作面的瓦斯传感器, 每月要升井检修1次;使用在采煤工作面的瓦斯传感器, 每季度要升井检修1次;使用在其他地点瓦斯传感器每半年升井检修1次。

(三)安全监控设备(除甲烷传感器)在井下连续使用6-12 个月必须升井检修, 使用单位在接到监控中心书面通知后, 在通知时间内到监测监控中心领取完好设备, 并将待检修设备升井交付监控中心进行检修。 (四)井下使用瓦斯传感器必须每7天由监测监控中心调校1次并进行瓦斯电闭锁测试实验, 调校方法必须按照《低浓度甲烷传感器调校方法》(AQ1029-2007附录1)进行调校, 其他传感器按照产品说明书由监测监控中心进行调校。 (五)甲烷传感器黏贴《甲烷传感器校验合格证》, 合格证在试验前一天必须填写好日期等内容, 由监测监控中心负责人逐一审核签字, 合格证黏贴后严禁涂改, 否则对责任人给予100元罚款。两次校验期间出现合格证脱落、损坏使用单位必须及时更换, 否则, 对责任人给予100元罚款/次。 二、瓦斯电闭锁功能测试制度 (一)监测监控中心每7天必须对井下瓦斯超限断电闭锁功能进行一次测试。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课程设计44033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课程设计 1 设计目的与要求 1.1设计目的 对于多数矿井来说,较大的矿井水被排放到地面后比较难以处理,自然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二次处理成本极高,采用二次利用的方式能有效的解决矿井水排放问题。把矿井中的水抽放到地面的蓄水池,通过相关的处理后再次利用。由于蓄水池水位变化的原因,有时候就发生了蓄水池缺水事故而影响井下正常生产,有时候也发生满水溢流浪费的现象。不论是什么情况对企业都是无益的。就其缺水或满水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供水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蓄水池水位的监视不到位,当蓄水池水位变化较大时,不能及时调节进水阀门的开度确保水池正常供水;另一个是蓄水池进水管出口安装的浮球阀不完好,水满时不能关严,从而造成溢流浪费。矿井蓄水池水位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后,保证了井下用水的可靠性,提高了管理水平,避免了溢流浪费。 1.2 设计要求 各生产矿井用水都是由地面蓄水池靠自然压力向井下各用水地点供应的。在蓄水池向井下供水的同时,外界水源也向蓄水池注水。一般情况下,外界的供水压力是恒定不变的,由于井下生产用水量的大小随时变化,从而蓄水池的水位也随时变化。即外界供水阀门开度不变时,水池水位随井下用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用水量的减少而升高。本文设计在蓄水池进水管路上与原进水阀门并联安装一座电动调节阀,在蓄水池安装一套投入式液位变送器通过WT-600控制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启度,调节蓄水池的进水量,保证井下生产用水量与蓄水池进水量相平衡,即井下生产用水量增大时, 电动调节阀自动开大;当井下生产用水量减小时,电动调节阀自动关小,从而达到水位恒定的目的。由于抽取到地面蓄水池的水杂质较多,所以在水泵供水管路上设置Y型过滤器,可以有效地过滤循环水池循环水中的杂质,减少喷嘴的堵塞,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煤矿水的再次利用,避免环境污染和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远程监控课程设计

远程监控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203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5年7月22日

1设计内容及要求 1.1具体题目 依据给出的牵引供电的典型控制对象—纽结型开闭所主接线如图1.1所示。要求每位同学设计时对所有开关器件进行编号,一般为8位二进制编码,模拟量对采集节点进行编号,一般为电流、电压及功率,然后根据各自选择不同的节点进行设计。 TV1TV2 TV3TV4 QS1 QS4 QF1 QF2 QF3 QF4 QF5 QF6 QS3 QS6 QS2 QS7 QS8 QS9 QS5 QS10 TA1 TA2 TA3 TA4 TA5 TA7 TA6 TA8 TA9 TA10 TA11 TA12 图1.1 纽结型开闭所主接线 设计内容包含:8路遥信量采集和一路功率量和一类常用电参量测量。数据采集点编号如表1所示。 数据采集 Q Q Q Q Q Q Q Q 1H2H3H4H5H6H7H8H 2硬件系统设计

2.1遥测量采集系统设计 2.1.1采集系统框图设计 遥测信息是表征系统运行状况的连续变化量,分为电量和非电量两种。电量指的是一次系统中母线电压、支路电流、支路有功和无功等,非电量指的是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温度、水库的水位等。不论是电量还是非电量都需要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弱电信号,如0~5V或-5~+5V的直流模拟电压。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电量均为强电信号,因此这些量必须先经过电压互感器TV和电流互感器TA,再经过相应的变送器,转换成弱电信号。这些弱电直流模拟信号受多路开关控制分时接入模/数(A/D)转换电路,经A/D转换电路后转换成一组二进制代码。遥测量的转换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遥测量的采集框图 2.2遥信量采集系统设计 遥信信息是二元状态量,在电力系统中,遥信信息可以表示设备的启停、断路器的投切、隔离开关的开合、告警信号的有无、保护动作与否等 (1) 遥信对象状态的采集 遥信信息通常由电力设备的辅助接点提供,辅助接点的开合直 接反应出该设备的工作状态。提供给远动装置的辅助接点大多为无源接点,即空接点,这种节点无论是在“开”状态还是“合”状态下,接点两端均无电位差。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提供的就是这一类辅助接点。另一种辅助接点则是有源节点,有源节点在“开”状态时两端有一个直流电压,是由系统蓄电池提供的110V或220V直流电压。一些保护提供此类接点,遥信量采集如图2.2所示。 无论无源还是有源触点,由于他们来自强大系统,直接进入远动装置将会干扰甚至损坏远动设备,因此必须加入信号隔离措施。通常采用继电器和光电耦合器作为遥信信息的隔离器件,如图2.3所示。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书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书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2012年8月15日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所明 一、监测监控设施 1、监控设施 在生产装置及物料储存场所设置了压力计、温度计、液位计、流量计、远程切断阀、安全联锁等各种检测报警设施;针对涉及危化品物料的性质安装了可燃气体报警仪、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现场重要部位安装了监控装置,主控室24小时,时时有人监控。针对现场火灾在不同部位安装了手动火灾报警仪遍布装置的各个部位。压缩机房顶防止可燃气体积蓄安装了通风扇。装置巡检人员现场配备了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用于员工作业时的报警检测设备和定时监测。

2、防护设施 装置的动设备设置了包括防护罩;起重设备配置了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生产装置及其输送管道、贮罐进行了防雷、防静电接地,建构筑物均设置了接闪器;抗雷等级为7级。装置区所有建、构筑物均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所有用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及工艺金属设备(塔、容器等) 均应可靠接地,本装置内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防静电接地共用一套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 欧,施工中以实测为准,不满足要求时应增打接地极至合格值为止。接地极采用L50X50X5 镀锌扁钢长2.5m 垂直打入地下,顶端距地面0.7m,接地极间距为5m,接地干线采用40x4镀锌扁钢,埋深0.8m,支线采用25x4 镀锌扁钢。装置接地网至少有两处与全厂接地网相连。 1)10kV 真空断路器配置过电压保护装置,10kV PT 柜满足消弧消谐的要求。 建筑物低压电源进线处和装有电子设备的电源侧装设电源避雷器或电涌保护器。 2)装置区高大的塔、罐、容器、金属框架及加热炉等本体可作为接闪器。 3)建筑物屋顶装设避雷带。 4)10/0.4kV 变压器中性点做工作接地; 5)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产生静电积聚的管道及设备均做防静电接地。 6)输送可燃气体、液体管线在始末端及拐角处做防静电接地。 金属管线的连接处(如阀门、法兰盘等)应用金属线跨接,具体作法可参见国标图集03D501-4/56 页。 7)电缆桥架内敷设接地线,并在进出装置及变电所处做接地,每隔100m左右接地。 8)仪表的工作接地采用独立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 欧姆。9)进入装置路口设人体静电释放装置。

安全监测技术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安全检测(广义):安全检测是指借助于仪器、传感器、探测设备迅速而准确地了解生产系统与作业环境中危险因素与有毒因素的类型、危害程度、范围及动态变化的一种手段。 2.传感器:传感器是指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有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 3.应急控制:在对危险源的可控制性进行分析之后,选出一个或几个能将危险源从事故临界状态拉回到相对安全状态,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将事故的伤害、损失降至最小程度。这种具有安全防范性质的控制技术称为应急控制。 4. 预警(early warning,pre—warning)一词用于工业危险源时,可理解为系统实时检测危险源的“安全状态信息”并自动输入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其变化趋势和描述安全状态的数学模型或决策模式得到危险态势的动态数据,不断给出危险源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瞬态过程。由此可见,预警的实现应该有预测模型或决策模式,亦即描述危险源从相对安全的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条件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表达式,由数据处理单元给出预测结果,必要时还可直接操作应急控制系统。 5. 现代测试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数据采集与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完成测试工作的全过程。它既能实现对信号的检测,又能对所获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求得有用信息 6. 传统测试系统:由传感器或某些仪表获得信号,再由专门的测试仪器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而获得有限的信息。 7. 动态标定: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二阶系统的固有角频率与阻尼比,这些特性参数取决于系统本身固有属性,可以由理论设定,但最终必须由实验测定,称动态标定。 8. 灵敏度:在稳态情况下,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信号的变化量之比称为灵敏度 9. 非线性度:非线性度是指在静态测量中输出与输入之间是否保持常值比例关系(线性关系)的一种量度。即定度曲线与其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与输出同量纲)与装置的标称输出范围(全量程)的比值。 10. 重复精度:重复精度是在等精度测量条件下(即在操作者、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多次重复测量),装置给出相同示值的能力,又称为示值的分散性,是表征装置随机误差大小的指标。通常用误差限表示。 11. 漂移:漂移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输入信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输出量的变化量。常以每小时的变化量来表示。其通常是由于装置内部元件的发热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故又称为温漂。若保持输入为零时进行观察和量度,故又叫做零点漂移或零漂。 12. 相对误差:对测试装置的相对误差常用示值误差与示值范围(即满刻度值)的比值来表示。 13. 传感器静态模型:指在静态信号(输入信号不随时间变化的量)情况下,描述传感器输出与输入量间的一种函数关系.静态模型一般可用多项式来表示。 14. 传感器动态模型:指传感器在准动态信号或动态信号(输入信号随时间而变化的量)作用下,描述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一种数学关系。动态模型通常采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等来描述 15. 应变式传感器:利用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将被测量转换为电量输出。当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16. 磁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是通过磁电作用将被测量(如振动、位移、转速等)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 17. 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且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 18. 总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 是指一定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能较长时间悬浮的粉尘颗粒物的总质量,其单位是mg/m3。 二、填空题 1.安全检测的工作对象是劳动者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和物理危害因素的检测,安全监控的对象是对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状态和安全水平进行监督检测。 2. 使生产过程或特定系统按预定的指标运行,避免和控制系统因受意外的干扰或波动而偏离正常运行状态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课程设计

.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课程设计 1 设计目的与要求 1.1设计目的 对于多数矿井来说,较大的矿井水被排放到地面后比较难以处理,自然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二次处理成本极高,采用二次利用的方式能有效的解决矿井水排放问题。把矿井中的水抽放到地面的蓄水池,通过相关的处理后再次利用。由于蓄水池水位变化的原因,有时候就发生了蓄水池缺水事故而影响井下正常生产,有时候也发生满水溢流浪费的现象。不论是什么情况对企业都是无益的。就其缺水或满水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供水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蓄水池水位的监视不到位,当蓄水池水位变化较大时,不能及时调节进水阀门的开度确保水池正常供水;另一个是蓄水池进水管出口安装的浮球阀不完好,水满时不能关严,从而造成溢流浪费。矿井蓄水池水位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后,保证了井下用水的可靠性,提高了管理水平,避免了溢流浪费。 1.2 设计要求 各生产矿井用水都是由地面蓄水池靠自然压力向井下各用水地点供应的。在蓄水池向井下供水的同时,外界水源也向蓄水池内注水。一般情况下,外界的供水压力是恒定不变的,由于井下生产用水量的大小随时变化,从而蓄水池的水位也随时变化。即外界供水阀门开度不变时,水池水位随井下用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用水量的减少而升高。本文设计在蓄水池进水管路上与原进水阀门并联安装一座 电动调节阀,在蓄水池内安装一套投入式液位变送器通过WT-600控制表控制电 动调节阀的开启度,调节蓄水池的进水量,保证井资料Word . 下生产用水量与蓄水池进水量相平衡,即井下生产用水量增大时, 电动调节阀自动开大;当井下生产用水量减小时,电动调节阀自动关小,从而达到水位恒定的目的。由于抽取到地面蓄水池的水杂质较多,所以在水泵供水管路上设置Y型 过滤器,可以有效地过滤循环水池循环水中的杂质,减少喷嘴的堵塞,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煤矿水的再次利用,避免环境污染和不必要的水资

监控技术课程设计_第三次作业

监控技术及课程设计_第三次作业 14.调度端由哪些设备构成?各完成什么功能?你想象中调度端是什么样子? 答: 调度端由服务器,WEB服务器,调度员工作站,维护工作站,分析员工作站, 通信前置机及打印机,模拟屏(大屏幕显示器)等外设组成,其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服务器:网络服务、数据处理、设备监管、定时服务、进程监管 调度员工作站:网络通信、上行实时信息处理、操作管理 通信前置机:网络通信、查询RTU、上下行信息转发、信道监视 维护工作站:用于生成、维护、修改、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及用户画面,并定义、修改系统运行参数等 模拟屏:系统状态同步显示 打印机:打印报表或记录等 不停电电源UPS系统:保证在停电状保持运行30分钟(60分钟) GPS系统:保证调度端与执行端及的一致性,便于故障分析和判断 15.简述调度端软件的结构、功能。 答: 远动系统调度软件是指对在调度端系统运行的所有程序总称,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系统软件:计算机中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面向计算机本身,不针对特定用户,具有一般性。 支持软件:开发支持环境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应用软件:在远动监控系统中特指为实现调度自动化功能设计的应用程序,面向用户,具有针对性。实现五遥、数据报表统计、记录事件分析等调度自动化管理各项功能。 16.被控站置于何处?由哪些设备构成?有哪些功能模块? 答: 被控站是置于变电所、开闭所、分区亭用以采集和发送实时运行参数,接收并执行调度中心控制与调节命令的终端设备。 其硬件结构包括:主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定时器,中断管理及串、并接口和外围电路等。 其功能模板包括:CPU板,系统支持板,键盘显示板,开关量输入板,A/D板,通信板,控制输出板。 17.什么是事件顺序记录?什么是事件分辨率? 答: 事件顺序记录是记录变位信号的位置和发生时间,便于对相关事件进行分析;

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英文):Safety Meter and Monitoring Technology to Application 课程端号:01308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课 教材与实验指导书名祢: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 学时学分:总学时 64 实验学时 8 总学分 4 应开实验学期:第六学期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房屋建筑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一、课程简介 《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及应用》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是为培养从事企业厂房、车间,矿山,地下和地面建筑等领域进行造型设计、分析和使用维护常用的各种安全检测仪表及监测系统的能力的技术人才而设置的。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非电量电测量理论、可燃气体监测技术、有害气体检测仪表、通风与风洞测量仪表、粉尘检测仪表、智能化仪表、火灾监测仪表与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与防盗警报系统。 本课程在课程内容和教学中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增加科技含量,力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电路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目的 掌握从事安全测控技术及管理应具备的基本的、常用的实验测试技术、测试设备、测试仪器,学习分析一些典型安全仪表的结构、电路特点及设计思想,掌握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实际的创新能力。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基本上由学生独立进行,个别内容由教师帮助进行。 基本要求: 1.掌握数字式甲烷测定仪和光学瓦斯检定器的校验与使用方法; 2.掌握仪表电路原理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法; 3.掌握仪表电路板图(PCB)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4.掌握仪表电路的综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5.实验前,学生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和需要测试的数据; 6.实验中,要了解本实验所用的设备、仪表,熟悉操作方法和调试技术; 7.实验时,要认真操作,在规定的记录纸上认真记录数据; 8.记录数据要进行复查,核对单位、量程范围、变化规律,要求指导教师检查和签字。 四、实验报告 每项实验均应编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按统一格式,采用统一封面和报告纸,报

安全监测监控的管理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322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安全监测监控的管理正 式样本

安全监测监控的管理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第一条项目部(矿)必须建立安全监 控设备的管理台帐,对设备的安装、维修、报废进行 严格管理。 第二条分站经大修后必须在地面进行 不少于48小时的通电试验以确定其性能是否符合要 求;甲烷传感器更换电路板或感应元件后必须送分公 司通风实验室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其他 传感器更换电路板或感应元件也必须进行调校,合格 后方可下井使用。 第三条装置的报废要严格按照《规 范》的要求进行,对确需报废的应经分公司通风实验

室鉴定后,履行报废手续。 第四条地面中心站的管理。 (一)必须装备两台同等功能的计算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二)必须采用抗静电地板,并安装空调,确保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符合要求。 第五条项目部(矿)管理职责。 (一)监测队 a)负责装置的安装、调试、维修、周期校准和系统信息的传输工作。 b)地面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监控主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监控备用机要能立即投入工作,确保系统的连续工作。 c)当发现有异常情况时中心站值班人员要及时安排维护人员进行处理,作好记录。

安全监测监控管理办法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72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安全监测监控管理办法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安全监测监控管理办法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认真落实“监测监控、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综合治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保证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发挥系统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l029-2007)及肥矿集团《加强瓦斯远程监测监控和调度信息网的管理规定》等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安全监测监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安全监测监控工作领导小组,董事长.安全监测监控中心站设在生产管理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刘超分管该项工作。安全监测监控组负责监控系统的管理、维护、传感器标校等日常工作。 各生产单位正职为本单位安全监测监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现场盯班干部为现场监控设备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二、安全监测监控管理责任制 1.公司董事长是安全监测监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组织相关人员落实上级有关规章制度及要求,并负有监督管理责任。 2.公司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编写审查安全监测监控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 (2) 二.设计目的及意义 (2) 三.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2) 四.空调系统组成 (2) 五.主界面的设计 (2) 六.组态王的运行 (8) 七.心得与总结 (13) 八.参考文献 (14)

一、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组态软件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仿真 二、设计目的及意义: 本次课程设计对于提高智能楼宇空调监控系统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 意义。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了解空调的物理模型,同时针对空调监控系统进行控制,该系统具有报警和查询功能。通过课程设计,学生用组态软件进行主界面的设计、编程以及仿真,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从事楼宇智能方面的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中央空调的自动监控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1)室温度和湿度的监测; (2)设备的启停自动控制; (3)根据室温度的高低实现冷热源控制系统和加湿器控制系统的全面自动调节与控制; 四、空调系统组成: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包括通风管道、回风机控制系统、新风机控制系统、加热盘管控制系统、加湿器控制系统、制冷控制系统、控制按钮等。 五、主界面的设计: 1、构建组态画面 本次设计的中央空调系统主要针对水系统的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及加湿系统的监控,故组态画面由空调监控主画面、温度指示、湿度指示、阀门指示组成。主画面如图1所示。

图1 主画面 2、组态王与现场的I/O设备直接进行通讯 I/O设备的输入提供现场的信息,例如:产品的位置、机器的转速、炉温等等。I/O设备的输出通常用于对现场的控制,例如启动电动机、改变转速、控制阀门和指示灯等等。有些I/O设备,其本身的程序完成对现场的控制,程序根据输入决定各输出值。 输入输出的数值存放在I/O设备的寄存器中,寄存器通过其他地址进行引用。大多数I/O设备提供与其他设备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通讯端口或数据通道,组态王通过这些通讯通道读写I/O设备的寄存器,采集到的数据可用于进一步的监控。不需要读写I/O设备的寄存器,组态王提供一个数据定义方法,定义了I/O变量后,可直接使用变量名用于系统控制、操作显示、趋势分析、数据记录和报警显示。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现场的I/O设备主要采用的是亚控仿真PLC。 3、组态王与PLC连接 (1)组态王与仿真设备连接 将仿真软件与组态王软件连接,在组态王设备定义里定义设备为亚控—仿真PLC。如图2,图3所示,

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的定期调试校正制度示范文本

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的定期调试校正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的定期调试校正制度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监测装置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在入井 前,经过48小时通电运行、调试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装。 2、严禁不合格的仪器下井使用。下井安装后要进行运 行前各项指标的调试,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否则,必 须立即更换或上井检修。 3、井下装置要定期进行调试(每7天进行一次调试和 试断电),调试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调试时应使用 标准气样调试,完毕后必须认真填写调试维护记录。 4、井下装置发生故障时,先由瓦检员就地代替传感器 进行检查,但断电装置必须在8小时内修好,投入使用, 否则必须停产修复。

5、如果监测装置与人工监测出现误差时,在测值的正负0.2%范围内,应以测值大的瓦斯浓度为准,以确保安全。 6、如人工监测平均值与装置监测值误差超过0.2%时,监测人员应立即下井进行校正,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擅自停用监测装置。 7、瓦检员、安检员、采掘班组长每班至少对所管辖范围内的监测装置和支线电缆进行一次外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通风调度并协助处理。 8、监测装置在井下连续运行六个月以上,井下部分应按计划分批运到井上进行全面检修、清扫、调试、校正。 10、凡属于与装置关连的电气设备,电源线、控制线均由管辖范围的机电维护人员负责安装,在安装拆除时,必须与通风部门联系现场共同进行。 11、因故障检修与监测装置关连的电气设备,需要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