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会计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

第一章成本管理会计概述

1.战略、战术与运营信息:

战略信息是指企业高层管理者用来制定公司目标并评价这些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的信息。

典型的战略信息包括企业整体以及各部门获利能力的详细情况、未来的资金需求。

战略信息的特征:

1)可以通过外部或内部渠道获得

2)对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

3)与进行长期决策相关

4)所涉及的问题与企业整体相关

5)通常基于特定情况

6)既有定量信息,也有定性信息

2.战术信息是指中层管理者做出可用资源应该如何进行分配,以及如何有效使用这些资源等决策相关的信息。典型的战术信息包括劳动力与设备生产率、预算控制、差异分析以及现金流预测等信息。

战术信息的特征是:

1)信息大多来源于企业内部

2)对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要求较低

3)与中短期决策相关

4)通常描述和分析个别部门或区域的活动

5)通常基于常规情况

6)只有定量信息

3.运营信息是指基层管理者或监管人员完成其工作所必需的信息。典型的运行信息包括生产工人与设备的产量报告、每个工人的人工工时、每个工人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等信息。

运营信息的特征:

1)信息完全来自于企业内部

2)非常详细,通常是没有经过汇总加工的原始数据(对知识水平的要求低)3)与短期决策相关

4)与具体任务相关

5)应连续编制和提供(例行)

6)本质上属于定量信息

4.决策过程:决策过程可以描述为八个步骤:

1)识别目的、目标或问题

2)确定有助于实现目标或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计划1-4

3)收集并分析与各备选方案相关的数据

4)进行决策

5)实施决策

6)获得关于实际结果的数据

7)将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对比,进行绩效评价 8)必要时采取纠错行动,使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一致

计划可能由高层或中层管理人员实施,而控制职能则更可能由基层或监管人员完成。

举例说明正确的决策过程如何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控制成本,可以是控制人工成本、用料成本、其他间接费用等几种备选方案,接下来就收集各方案的备选方案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发现间接费用的控制空间非常大,于是就实施控制间接费用这一决策,最后发现实际成本急剧下降,成本控制效果明显,这一过程效率非常高。如果实际成本没有下降,那么就立即调整、纠错。

5.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区别

5.1成本会计是指为了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而核算全部生产费用的会计。

可以这样描述成本会计:

1)收集组织内部关于成本活动的信息

2)根据预算、产品成本等信息编制报表

3)将相关成本归集到产品、服务中。

5.2管理会计是利用各种财务数据为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的会计,使用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做出决策、 制定计划、并控制企业的活动。

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部分,成本会计的要素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销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2)与某个特定部门或地区的活动有关的成本

3)企业整体、某个部门或地区获得的收入

4)企业整体、某个部门或地区获得的利润

5)企业提供的每一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关系

6) 企业在会计期末持有的存货的价值,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以及产成品等。

7)对企业未来成本的预测

8)实际生产成本与计划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

5.3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的区别:

1)财务会计提供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业绩及期末财务状况; 成本管理会计是管理人员计划、控制企业活动,采取决策的工具。

2)根据法律要求,法人组织必须提供财务会计信息; 法律没有要求必须

提供

控制5-8

成本管理会计信息。

3)法律机构规定会计信息的格式,有助于企业间的比较;成本管理会计的信息格式由各企业自主决定。

4)财务会计采取整体原则,将企业看做一个整体,其关注总体数量,如生产总成本。其最终结果体现为财务报表;成本管理会计关注企业特定领域或活动。5)大多数财务会计信息以货币表示的。成本管理会计通常包括非货币性信息。6)财务会计在事件发生包括历史数据,也包括涉及未来的预测数据,主要资料根据相关的历史数据进行计量;成本管理会计既涉及历史数据也包括未来数据,两种信息均用于计划和决策过程。

第二章成本分类

1.总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其他费用。

即总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其他费用构成。

2.成本分类:

按照成本是否需要追溯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按照成本性态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

3.直接成本是指能够采取追溯方式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费用。其中:

直接材料成本是生产产品所耗用的全部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是为生产产品而必须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全部工资。

直接费用是指那些与生产产品有关,但不能直接计入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的费用,比如为完成特定任务所需设备的租赁费。

4.间接成本是与生产过程相关,但不可能采取追溯方式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间接费用等。间接费用包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研究费用、开发费用、配送费用等。其中:

●制造费用是指所有那些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的费用,例如厂房租金,设备折旧

费、厂房维修费,制造费

用也被称为间接生产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管理活动所发生的所有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及

其他间接费用,如办公设备的折旧费、管理人员的工资、电话费、清洁费等。

●销售费用是指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所有间接费用,包括打印费、产品目录、

报价单等办公费、支付给销售团队的工资和佣金、广告费、产品展览或销售处的租金等。

●财务费用是指确保企业有足够资金进行持续的生产而发生的所有间接费用,

包括与财务相关活动的办公费,租金等。

●研究费用是指为巩固企业的市场份额而开发新产品而发生的所有间接费用,

如研究人员的工资及与研究设施相关的租金等。

●开发费用是指为建立确保研制出的新产品可以有效投产并获利而发生的所

有间接费用,如开发人员的工资及与开发设施相关的租金等。

●配送费用是指为确保将产品发出或送达到顾客而发生的所有间接材料成本、

间接人工成本、及其他间接费用,如包装成本、仓储的租金、税金等。

5.主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

●完全生产成本=主要成本+制造费用;

●完全销售成本=完全生产成本+管理、销售、配送等费用+其他一般间接费用。

6.固定成本是指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在一定相关范围之内不会受业务量高低影响的成本。如厂房的租金等。如购入机器设备,按照固定年限计的折旧成本。

7.变动成本是随着业务量变化而变动的成本。如销售佣金等。如距离与汽车油耗成本。

8.总成本/半变动成本是指既包含固定成本又包含变动成本的成本。如持有汽车的总成本,包括固定的保险费,变动的邮费等

9.总成本=总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10.平均成本=总成本/总产量。

11.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增加额。

如,企业生产40单位的产品,总成本为800元,若再增加一件产品的生产,总成本上升到825元。则平均成本=总成本/总产量=800/40=20;边际成本=825-800=25。

12.成本中心是指能够归集企业成本的一个部分,可以是一个部门(生产部)、一个项目等。

13.成本单位是将成本与每个产出单位联系起来,包括火车上的座椅、医院里的床位等。

14.收入中心只对与产品销售相关的收入负责,如销售部。

15.利润中心:它通常是由多个成本中心构成,但它不仅考虑成本还要考虑收入。

16.投资中心,类似于利润中心,但是除了对利润负责之外,投资中心还要对产生利润所需的资本投入及融资渠道进行考虑。

第三章成本形态

1.成本性态:可以定义为:当业务量水平变化时成本变化的方式。业务量可以是:1)生产产品的数量;2)销售产品的数量3)订单的数量4)耗用原料的数量等。

2.了解成本性态的重要性:

1)它能够使重要的决策基于理性做出。

2)能够进行有效的计划。

3)拥有一项控制机制,保证效率。

3.固定成本包括的内容:

1)支付高管的工资2)为办公大楼支付的租金或税金3)机器设备的购置成本及

折旧费。

4.阶梯成本是看上去是固定成本,但受限于一定业务量水平的成本。包括:

1)机器设备的购置成本及相关的折旧费。

2)一定业务量下直接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是固定的,但是其会随业务量增加而增加。

3)一定销售量下支付给销售人员的佣金是固定的,它会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5.半变动成本是包括:

1)收取固定服务费的同时也按耗用的数量支付变动费用的物业费;

2)包括公路税、保险费等固定费用,以及燃料、维修费及服务费等变动费用;

6.高低点法:这种方法通过考察业务量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处的总成本,来确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这种方法要获取的信息为:

1)最高点业务量

2)最低点业务量

3)最高点业务量对应的总成本

4)最低点业务量对应的总成本

7.半变动成本中固定成本部分和单位变动成本的计算:

固定成本=最高点业务量的总成本—(最高点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 =最低点业务量的总成本—(最低点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最高点业务量总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总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

8.影响业务量与成本高低关系的因素:

1)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作为劳动密集型制造商进行运营。

2)管理方式会影响成本增加的程度

3)企业多大程度上満负荷运营

4)外部因素,如经济环境的变动

5) 员工的素质及态度是企业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9.规模报酬递增:与制造过程中的成本节约有关

10.规模报酬递减:与制造过程中的成本增加有关

高低点法

单位变动成本

产量

成本

变动成本

产量

成本

半变动成本阶梯成本

第四章成本要素

1.存货包括:

1)原材料

2)在产品(原材料采购后投入生产,但没有变成完工的产品)3)完工成品

【4)闲置物品】

2.存货控制系统包括:

1)预订系统

2)购买系统

3)收取存货

4)存储存货

5)将存货发送给销货商并保持合适的存货水平

3.对存货持有量进行控制的原因:

1)持有大量的存货成本昂贵

2)存货很少则生产会受到干扰,造成潜在损失

3)储存存货会增加额外成本

4)长期储存存货会造成大量浪费

4.持有存货的主要原因:

1)确保有足够的存货满足意外需求

2)有利用保证生产平稳

3)在各个生产步骤间提供缓冲

4)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5)能够获得批量采购的折扣

6)应对原材料供应方面的季节性波动等

5.购买或持有存货的相关成本为:1)持有成本;2)订货成本;3)缺货成本

6.持有成本包括:

1)储存存货的成本以及检测存货水平的成本

2)用于购买存货的借入资金的利息费用

3)为保护存货而发生的保险费用

4)存货报废成本

7.订货成本包括:

1)与订货有关的管理费用

2)运输货物的运输费

3)企业自己生产的成本,而不是从供应商采购的成本

8.缺货成本是指当企业存货耗尽而发生的相关成本,包括:

1)销售受到损失的成本

2)紧急订货成本

3)生产停工损失

4)企业声誉遭受损失

存货控制系统的整体目标是确保上述总成本最低。

9. 再订货点:是指决定再次订货时现有存货的持有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再定货点=存货最高耗用量*收到订货的最大间隔时间

最低(缓冲)持有量:是指为避免缺货允许持有存货的最低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最低持有量(缓冲持有量)=再订货点—(平均耗用量*平均间隔时间)

10.最高持有量:是指存货持有量达到了造成企业资源潜在浪费的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最高持有量=再订货点+再订货量—(最低耗用量*最低间隔时间)

11.再订货量:是指企业达到再订货点时需要采购的存货量。

在一个简单的存货控制系统中:

再订货量=最高持有量—最低持有量

12.平均存货量:是指企业在多数时间内持有的存货量。在一个简单的存货控制系统中,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存货量=缓冲持有量(最低持有量)+1/2再订货量

13.经济订货量(EOQ):这种机制假设平均存货量总是等于再订货量的一半,这种机制通过考查存货持有成本与订货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存货的最低总成本,也就是总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EOQ=,其中:

C为单次订货成本;D为一定时间内的存货需求量;H为单位存货持有成本(订货成本=持有成本时,D/Q*C=Q/2*H , Q=)

14.90-60-30技术:是指当存货量下降到60单位时,将订购30单位的存货,因此存货水平恢复到90单位的最高水平。

15.两箱系统:是指将采购的存货放入两个箱子,当其中一个箱子中的存货耗尽时再开始订货。

16.ABC分类法:是指根据存货的单价将存货进行分类。A类存货较为昂贵,对其要严格控制;C类存货较为廉价,企业将大量持有这种存货。

17.帕累托(80/20)分类法:基于对存货价值与存货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统计发现,多数情况下,80%的价值的存货其数量只占20%。

18.最常用的存货的计价方法为: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19.先进先出法:是指假设所有发出的存货都是按照最先购买的存货最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的方法。其优缺点:

优点:1)符合逻辑,避免变质;2)容易理解;3)剩余存货的价格更接近重置成本。

缺点:1)耗费时间长;2)决策起来困难;3)如果存在较高的通货膨胀,发出存货的价值将与当前市场价值相差甚远。

20.后进先出法:是指假设所有发出的存货都是按照最后收到的存货最先发出的原则进行计价的方法。其优缺点:

优点:1)发出存货的价值更接近于市场价格;2)有利于决策

缺点:1)理解起来困难;2)决策起来很可能更加困难

21.加权平均法:是指对企业持有的所有存货计算加权平均成本。其计算公式为:平均成本=收到的存货总成本/ 收到的存货总数量。其优缺点为:

优点:1)价格波动会被平滑掉;2)更加简单理解;

缺点:1)价格波动较大时,计算出的价格与实际成本不符;2)如果存在通货膨胀,平均成本的计算滞后于实际价格波动,不利于决策。

22.重置成本法:对发出材料按照重置成本计价的方法。

23.高进先出:对当前存货按最高价格进行计价的方法。

24.次进先出:是指将购买的下一批材料的价格设置为发出存货的价格。

25.生产率:是指对生产预期产量水平的劳动力效率的一种衡量。

26.衡量劳动率效率的指标有:

生产率=生产实际产量的预计工时/ 生产实际产量的实际工时

生产能力比率=生产实际产量的实际工时/预算工时

生产量比率=生产实际产量的预计工时/预算工时

很简单:生产量比率=生产率*生产能力比率

27.员工薪酬的核算指标:

1)计时工资:用于支付按照工作时间计算的员工工资。

优点:员工愿意接受;雇主也愿意接受。

缺点:效率低下;激励不够。

2)计件工资:员工按照其生产的每件产品约定的工资率获取报酬。

优点:效率较高;激励到位。

缺点:不受员工欢迎;产品质量没有保障;引起员工互相嫉妒。

3)佣金:通常是用来支付销售人员的工资,与计件工资相似,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支付。

4)费用:为完成约定的工作而支付的一次性报酬,如律师费、审计费。

5)额外福利:是工资或薪金之外的福利,包括个人医疗保险,贷款优惠等。额外福利很重要:1)谈判的重要议题;2)员工喜欢3)雇主可以获得高效率6)激励计划:a.个人激励计划:为达到所设置的个人目标的员工提供奖励;b.集体激励计划:为达到目标的团队提供奖励。C.全厂范围的激励计划:为达到目标的整个工厂提供奖励。

特别地,用来激励员工的典型计划为:

a.计件工资计划:当产量超过目标提供奖励。

b.高工资率计划:这种计划按照超过行业正常标准的高工资率支付工资。

c.日工作量法:该计划以一个工作班次所等达到的标准水平为基准。

d.利润共享:企业将赚取的一部分利润支付给员工。

简单的利润共享计划是递延股票信托计划,即公司将利润的一部分付给一个企业内部用于购买股票的信托基金。

e.业绩相关支付计划:直接将员工的年薪与他们的工作业绩联系起来。

特别地,激励计划伴随的问题:

a.是否成功取决于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平稳

b.计划必须简单

c.计划应用于重复性或常规性工作

d.会带来企业内部员工不和

7)闲暇时间:对损失的生产时间的计量。

闲暇时间比率=闲暇小时数/总的生产小时数

8)劳动力周转:定义为离开企业或加入企业的员工数量。

劳动力周转会产生更换成本、预防成本。

更换成本即包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及在招聘过程中产生的损失成本;

预防成本是企业为确保人员不离开企业而负担的成本,包括提高福利成本等。劳动力周转率=员工更换的数量(新进员工数量)/ 平均员工数量

28.完全成本法与边际成本法:

1)完全成本法:是指将企业全部间接成本恰当分配给某一部门,从而正确计算出的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与销售收入配比,这样将成本中心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贡献核算得更加精确。

完全成本法要分摊的间接费用包含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及销售与配送费用等。其公式为:利润=收入-销售成本(含变动和固定两种),其销售成本公式见第二章第5小点,销售成本还可以按照下面公式求得: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采购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特别地,该公式涉及到间接费用的分摊问题,分摊标准可以是工时、耗用直接材料、产量等。

2)边际成本法在计算成本是只考虑变动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件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加额。

其核算公式:损益=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如果总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企业将赚钱。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的余额

3)偏好完全成本法的理由:(优点)

a.固定成本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必要要素,因此将其作为成本分配给完工产品更加公允;

b.这种方法的到的存货价值与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更加接近;

c.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个别边际贡献不能说明是否弥补了固定成本,完全成本法没有这个问题。

4)偏好边际成本法的理由:(优点)

a.比完全成本法更容易操作

b.不存在分摊固定成本分摊问题

c.变动成本对存货的计价更加真实

d.有用的决策工具,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e.边际成本法更加关注销售及生产增加所带来的利润,而完全成本法会提供错误信号。

第五章成本核算系统

1.工作成本法:是计量完成一个特定订单或合同的成本的核算系统。通常该工序短,

可以清楚地分辨从一个工序到另一个工序。使用工作成本法的机制为:

1)顾客与供应商就工作的条件和规格达成共识

2)企业要估计完成这项工作有关的全部成本

3)材料、人工成本都计入工作成本表中

4)工作完成时,期间费用比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都进行分摊

5)该工作的成本就是报价与实际成本之差。

2.纠正成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不符合标准,企业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修复产品,这些成本叫纠正成本。该成本会作为直接成本或制造费用计入该工作成本表。

3.成本加成法:它将目标利润以加成百分比的方式加到预计的成本上。

4.加成百分比:表示为销售成本的一定百分比。

注意,毛利率=利润/收入,所以,加成率> 毛利率。

5.成本加成法的优缺点:

优点:

a.企业清楚地知道销售每一单位的产品带来的利润

b.设置的利润水平确保价格具有竞争力。

缺点:a.数字是估计的,会存在重大差异

b.可能存在无效率或浪费

c.价格可能会很高,销量下滑

d.无动力控制成本。.

6.分批法:确定每批产品成本的过程,与工作成本非常相似。

其中每批是指全部完成一定数量产品的集合。

7.合同成本法与工作成本法没有区别,

合同成本法的特点:

1)需要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签署正式的合同

2)合同载明要按照客户的特殊要求来完成

3)相关工作会持续很长,可能会跨越几个会计期间

4)多数合同与建筑项目有关

5)成本控制主要由供应商人员在工作地点进行

8.合同成本法存在许多潜在困难:

1)工作规模要求通常作为制造费用考虑的项目作为直接成本计入

2)由于上述分类,间接成本会相对较低

3)存在设备及原料浪费,产生成本控制问题

4)持续时间超过一个会计期间,如何报告利润是一个问题。

9.施工款:它将按照完成工作的价值占全部报价的比例作为基准,完成进度需要专家证实。应付施工款=证明了的完工价值- 保留金- 到期已支付款

10.保留金:客户截留下来当项目完成时付给供应商的款项。

11.工序成本法:是由于生产工序的连续性而不可能计算个别产品成本时采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其特点为:

1)生产过程的前一步骤的产出将作为下一个步骤的投入

2)由于浪费或损失,工序中出现损失是正常的

3)由于产品通常是混在一起的,因此很难将其与其他产品区别开

4)生产工序通常能够创造副产品或联产品

12.正常损失:预期发生的没有带来成本的损失。

正常损失为预计损失成本或不可避免损失成本。

13.非正常损失:实际损失超过预期损失并应该计算其成本的损失。

14.非正常收益:实际损失低于预期损失,表现为负的成本损失

15.残料出售的收入的处理:

1)将该出售收入计入当期总收入

2)将该收入从当期生产成本或非正常损失中扣除

16.处置成本:当不得不处置损失时就会发生处置成本,如废料的处置。处置成本应该计入工序成本。

17.联产品:是指在单一生产工序导致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它们在达到工序的某一阶段前不能加以区别,如汽油、柴油等。

18.共同成本:同时生产两种及两种以上产品而发生的联合生产成本。

19.副产品:是指伴随主产品而生产出来的产品。

副产品收入的处理方法:

1)将副产品的收入计入主产品的收入

2)将副产品的收入作为主产品的销售成本的扣减项

3)将副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从主产品的生产成本中扣除

4)将副产品的收入单独计算,结转到当期损益

20.可变现净值:副产品的收入减去分离后的成本之差。

21.服务成本法:是指确定所提供的服务成本而不是产品成本的成本核算方法。服务与产品的区别:

1)服务是无形的;2)提供服务与消费是同时进行的;

3)容易消失不易储存;4)服务可能因为顾客的需求而出现微小变化,因此服务容易变化

第六章决策

1.本量利分析:是指对成本、利润与业务量各种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2.盈亏平衡点:总成本等于总收入的那一点对应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损益平衡点=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3.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的余额。

4.利量比:说明了当业务量水平发生变化时利润水平是如何变化的。

利量比=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

5.安全边际:是指预计的销售收入或销售量与盈亏平衡点销售额或销售量之差。

6.盈亏平衡图:用图形来表示不同业务量下的的成本与收入的关系。

7.边际贡献图:用来说明不同业务量下的边际贡献水平。

8.利量图:用来说明成本、利润与销售量间的关系,并能表示安全边际。

上述三个图形详见课本图6-1;图6-3;图6-4。

9.投资决策非常重要,原因是:

1)当现有资产陈旧时,对其进行更换

2)为增加产量而引入新资产

3)为确保竞争力而购买新技术

4)为推动研发而购置新设备进行的内部扩张

5)企业并购或联合等外部扩张

10.有多种方法用于投资决策,包括:

1)回收期法:

回收期法决策的原则是:拥有最短的投资回收期项目优于其他项目。

收回初始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回收期。

回收期=投资成本/年净收入,考虑残值,则修正的公式为:

回收期=(投资成本-残值)/年净收入。

2)平均报酬率法:

平均报酬率法决策的原则是:平均报酬率高的项目优于其他项目。

平均报酬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平均期望报酬,表示为投资项目初始成本的一定百分比。

一般情况下,平均报酬率=年净收益/初始投资额;

如果考虑折旧,残值,修正后的公式为:

平均报酬率=(平均净收益-年折旧费)/(初始投资成本-残值)

3)折现现金流量法:

如净现值法、内部报酬率法等。净现值高的项目或内部报酬率高的项目值得考虑。

11.折现现金流量法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投资评价方法,其考虑两个因素:时间的长度和当前的利率。它对未来取得的收入进行处理,并将其与将现在取得的收入进行对比。

12.净现值:按当前价格表示未来现金流的总价值。这种方法的五个步骤是:1)确定投资的有效寿命

2)确定企业相关的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

3)确定正确的折现率,如当前的利率

4)使用恰当的折现率计算该项目使用寿命期内每笔收入的现值,该现值抵减初始投资成本即是净现值。如果净现值是正的,应该考虑该投资项目。

5)比较相互排斥项目,选择净现值最高的项目。

13.内部报酬率

它是计算项目获得的报酬率的一种折现的现金流量法。它是使项目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如果内部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贷款利率),则项目可以接受。

14.定价目标:盈利能力、报酬率、成长性、竞争、市场份额。

说明企业经营目标如何影响其定价政策:

1.盈利能力:可能是企业关键目标。

2.报酬率:某些企业希望获得一定报酬率,为到达合理报酬率需要为产品确实合理价格。

3.成长性:企业制定一个在某个时期内稳定获得利润产品价格,在此期间内,企业能够达到成长性目标。

4.竞争:制定价格必须有竞争力,否则客户会流失。较低价格可以作为价格战中的武器,令新公司望而却步。

5.市场份额:企业制定的价格要保证其能获得一定市场份额。如果愿意,可以低价获得更高市场份额。

15.定价策略:撇脂定价、渗透定价、混合定价、差别定价、成本加成定价、促销定价、边际成本定价、协商定价法、统一或系列定价法、市场定价法。16.撇脂定价:这种方法是讲求高价格带来高收益,一般采用这种价格策略的企业已经生产出一种有需求的创新性的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直到这种产品有更多的市场供给之前,一直可以维持高价格。

17.渗透定价:渗透定价是一种采用低价格策略来增加市场份额的方法。这种定价策略适合于具备较长生命周期和潜在增长能力的产品。

18.混合定价:这种方法最初是要应用撇脂定价,等到竞争激烈的时候,价格随即下降。在特殊情况下,企业有可能降低售价到成本价格以下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减少竞争,当这些都实现之后再将价格重新提高。

18.差别定价:这种方法是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地域或者不同的市场领域进行的不同的定价,大宗买主通常会在购买的时候得到优惠,相反小买家就是全价购买。

19.成本加成定价:这种定价策略要求企业对每一单位的生产成本进行精确的估算,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个固定百分比的利润来确定最后的价格。

20.促销定价:是指所制定的产品价格往往低于正常价格水平,此时企业的目的通常是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或者是对现有的产品进行促销。

21.边际成本定价策略:当企业提高产量时,由于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单位产品

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就会随之下降,只要其收益高于变动成本的增加,企业就可以从扩大生产中获益。

22.协商定价法:价格由潜在的顾客与卖方协商,由于购买量等原因,价格可能发生变化。

23.同一定价法:向每一顾客报送同一价格,没有折扣。

24.市场定价法:价格通常由市场供求双方力量来决定。

25.特殊订单:企业获得收入的一次性机会。

26.边际成本:销售量每增加一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27.边际收入:销售量每增加一单位时所带来的总收入的增加额。

28.边际收入超过边际成本,利润会增加;当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相等,利润达到最大。

第七章预算与业绩评价

1.预算:对计划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的定量表述。预算过程是一项计划,预算的目的是确保各种计划目的的实现

预算的主要目的是:

1)协调不同部门的行动,达成统一计划

2)为部门经理提供总预算分解的具体目标

3)通过比较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引入控制系统

4)建立可以用于未来预算业务的计划框架

2.预算过程:销售预算(完工产品存货预算)、生产预算、资源预算(材料、设备、人工)、材料存货预算(材料采购预算)、间接成本预算、总预算(利润表、资产负债表)。

其中,销售需求是主要预算因素。期初存货+本期生产=期末存货+本期销售

3.现金预算:在预算期内预期收入与预期支出的全部信息的基础上编制。

4.总预算:指预算利润表与预算资产负债表。

5.预算控制过程:包括公司对未来的展望、公司希望达到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包含三个要素:1)制定计划2)比较实际结果与预算数据3)差异分析;

其中差异分析是最重要的步骤。

6.预算控制系统带来的好处:

1)预算是突出损失、浪费的一种方法

2)预算是划分责任的一种方法

3)预算有助于确保资金有效利用

4)预算有助于协调企业的各项业务

预算控制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1)预算过程必须有企业各部门人员参与

2)如果预算没有弹性。则目标很可能与实际结果差别较大

3)当实际结果与预算相差甚远时,预算将失去作为控制机制的重要性。

7.固定预算:与计划的销售量或生产量有关,但它不允许计划与实际结果之间有任何差异。

8.弹性预算:按照固定预算编制方法编制,但是包括不同业务量水平对应的预算表。

9.差异:预算值与实际值之差。

10.有利差异:大于预期的收入或小于预期的成本导致的差异,以字母F 表示。

11.不利差异:小于预期的收入或大于预期的成本导致的差异,以字母A 表示

12.零基预算:一种与每个业务活动的必要性都有关系的预算,而不是基于前期的预算。

13.标准成本法:是将标准成本以及收入与实际结果相对比以得到差异的一种控制技术,然后对差异进行分析以提高企业业绩。

14.标准成本:是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

15.差异分析:是通过差异分析来评价企业的业绩,以便让管理层采取正确的措施。

16.差异可以分为三类:

1)变动成本差异

2)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3)销售量差异

17.变动成本差异包括直接材料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18.直接材料总差异是产品实际耗用量与标准耗用量的的材料成本之间的差额,包括两部分:

1)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生产实际耗用量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2)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是实际生产的产品标准耗用量与实际耗用量按单位材料标准成本计算的成本之差。

19.直接人工总差异:是产品直接人工成本的实际成本与生产过程中应该支付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由两部分构成:

1)直接人工价格差异:是实际耗用工时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2)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生产标准耗用工时与实际耗用工时按标准工资率计算的差额。

20.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是指产品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由两个部分构成:

1)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是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耗用工时按标准费率计算的成本与实际耗用工时的实际成本之差。

2)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变动制造费用实际耗用的工时与标准工时按照每小时标准制造费用费率计算的差额。

21.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是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与分配的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包括:

1)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预算的固定制造费用支出与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支出之间的差额。

2)固定制造费用数量差异:实际数量与预算数量分别乘以单位标准分配率计算的数值之间的差异。

3)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实际生产量的标准工时与实际工时分别乘以单位标准分配率而计算的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产能差异:预算工时与实际工时分别乘以单位标准分配率而计算的差异。

21.销售收入差异:包括销售价格差异、销售量利润差异。

22.销售价格差异:用来衡量不同价格对利润的影响。它等于实际销售量按标准价格应该收到的销售收入与实际销售收入之间的差异。

23. 销售量利润差异:等于实际销售量与预算销售量分别按单位标准利润计算的差异。=(实数-标数)*标利

主要差异的因素分析:

1.材料价格差异,有利:得到意外折扣;高效的购买;使用不同的材料标准。不利:价格上涨;采购中的疏忽;使用不同的材料标准

2.材料数量差异,有利:使用高质量的材料;高效地利用材料。不利:不合格的材料;材料浪费增加;更好的质量控制识别出更多的错误

3.工资率差异,有利:聘请低素质的员工而支付较低工资。不利:员工涨薪;聘请高技能员工

4.人工效率差异,有利:由于各种因素,使工作效率提高。不利:由于各种因素,产量比预期低

5.制造费用支出差异,有利:引入成本节约方法;节约了更多的服务。不利:以低效方式使用的服务

6.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有利:员工工作效率更高。不利:员工工作效率更低

7.制造费用产能差异:有利:员工工作时间更长。不利:机器故障、员工短缺以及劳工抵抗

24.比率分析:流动性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效率分析

25.流动性分析:

1)(倾向于1.5或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理想值为1)速动比率(酸性测试)=(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365/(销售成本/平均存货额)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365/(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5)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5/应付账款周转次数=365/(赊购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以上的平均值=(期初+期末)/2 如没有初期,则用期末值代替平均值

26.盈利能力分析:

1)股权资本回报率=息税前利润/净资产(股权资本=发行的普通股与优先股资本+留存收益)

2)总资本回报率=息税前利润/总资本(总资本=股权资本+长期负债)

3)毛利率=毛利润/销售收入*100%

4)净利率=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100%=税后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7. 效率分析:

1)每股盈余=普通股东利润/普通股数*100%(普通股东收益=(息税后)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2)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100%

3)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普通股股数

4)股票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100%

5)股利保障倍数=每股收益/每股股利

6)股利支付率=普通股股利/普通股收益

7)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资本总额

8)费用率,反映和销售有关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包括销售费用率、人工费用率等

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销售收入*100%

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销售收入*100%

9)资本杠杆=借款总额(债券+借款)/权益投资(普通股权益+优先股权益)*100% 28.平衡计分卡:试图通过将企业长短期战略目标与业绩目标相整合协调发展,包括四个内容:财务、顾客、内部流程与创新、学习、成长。

顾客层面应关注:我们应该向顾客展示什么?以顾客忠诚度、市场份额等指标衡量。

内部流程应关注:我们应该在哪些业务中处于领先?以质量、反映时间、过程质量、新产品的引入等指标衡量。

财务层面应关注:我们应该向股东展示什么?以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衡量。

学习与成长应关注:我们怎样取得进步和发展?以员工满意度等指标衡量。

29.业绩驱动:是一种持续改善机制,包括诸如员工激励等非财务指标。

30.标杆法:是一种用于企业之间或企业不同部门间业绩比较的现代技术。

其目的是找出最佳业务实践,然后将现有的业绩与标杆进行比较,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如何使用该方法)首先,找出最佳业务实践即标杆;其次,将现有的业绩与

标杆进行比较;接着,找出差距的原因;最后,持续改进

31.不同类型的标杆包括:

1)内部标杆法:同一行业内一个经营单位或职能部门与另一个单位或部门相比较的方法。

2)功能标杆法/经营标杆/一般标杆:指内部功能单位与该功能的最佳外部实践进行对比,不论其处于哪一行业。

3)竞争标杆法:是指通过逆向工程技术,收集直接竞争者的相关信息,分析其每个细节,弄清楚其是如何实施的。

4)战略标杆法:是指目的在于促使战略或组织变化的一种竞争标杆法。

32.标杆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优点:

1)能够确定需要改进的流程

2)有助于降低成本

3)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4)使企业按照顾客的要求提供产品与服务

5)有助于企业重视计划流程

6)提出企业可实现的目标

局限:

1)在每个业务中识别最佳实践者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很难说服外部企业共享信息

3)最佳实践从一个企业移植到另一个企业会非常困难。

对项目进行评价的原因:

1.投资能否让企业达到目标

2.投资成本能否超过获得收益

3.选择投资是否大于其他投资机会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试题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B )。 A.产成品成本B.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产品的综合成本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D.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2、不在“废品损失”科目核算的内容是( C ) A.修复废品人员的工资 B.修复废品耗用的材料 C.实行“三包”损失 D.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3、假设每个质检员最多检验500件产品,也就是说产量每增加500件就必须增加一名质检员,而且是在产量一旦突破500件的倍数时就必须增加。那么,该质检员的工资成本就属于( B ) A.半变动成本B.半固定成本 C.延伸变动成本D.变动成本 4、作业消耗一定的( D )。 A.成本B.时间C.费用D.资源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元,产品售价为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总量应达到( B )件 A.400 B.222 C.143 D.500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在制定标准成本时,根据所要求达到的效率的不同,所采取的标准有(BDE ) A.理想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定额成本E.历史成本 2、构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基本因数有(AB ) A.效率差异B.时间差异 C.用量差异D.价格差异 3、企业拥有若干辅助生产车间时,企业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B ) A.间接分配法B.直接分配法 C.交互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 4、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AB ) A.约当产量比例法B.交互分配法 C.按年初数固定成本计价法D.定额比例法 5、为实现目标利润可以采取如下措施(ABCDE )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试卷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试卷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全国2015年5月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试题 (课程代码:11751) 第一部分必答题 (本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不考虑过去业务信息而进行的预算属于(D) A.固定预算 B.弹性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2.某企业的部分财务信息包括:本期销售收入460 000美元,期初存货48 000美元,本期购货280 000美元,期末存货60 000美元。该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为(B) 天天 天天 3.下列关于投资评价内部报酬率法的描述正确的是(C)。 A.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B.根据会计净收益计算 C.忽略投资规模 D.不以比率形式表示 4.某企业生产储藏盒,单位成本美元,完工产品40 000个,期末存货8 000个完工程度为40%,该企业的期末存货为(A) 680美元 B. 11 520美元 200美元 D. 38 400美元 5.下列反映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

A. 实际成本-实际耗用量×标准价格 B. 实际成本-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C. 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 D. 预算产量×(实际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说明安全边际的含义及其对管理决策的意义。 含义: 安全边际是指预计销售收入与损益平衡点销售额之差; 可以表示为销售量、预计销售量的百分比或预计销售收入的 百分比。 意义: 安全边际意味着企业在发生亏损之前,销售收入可以下降 的程度。 7.解释缺货成本的含义以及包括的内容。 含义: 缺货成本是指企业存货耗尽而发生的成本。 内容: 企业销售量受到损失而发生的成本; 不得不紧急订货以补充存货而发生的成本; 生产停工损失,例如机器不得不进行额外维护的成本; 工人停工带来的成本; 企业声誉和形象受损所带来的成本。 8.解释战略信息和战术信息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成本管理会计名词解释简单题

1品种法:是以产品的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 2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3分批法:也称订单法,它是按照产品的批别来归集生产费用,并计算该批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4简化分批法:在有些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里,同一月份投产的产品批别很多,而实际每月完工的批别不多,为了简化成本核算工作,对所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可采用累计分配率法,这种方法称简化的分批法,或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法。 5交互分配法:企业中各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服务,其提供的数量还比较大,所以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不仅要考虑对辅助生产车间之外的各受益部门进行分配,而且还应考虑对辅助生产车间内部各受益部门进行分配的方法。 6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相关的决策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未来成本。 7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从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一种最优方案而放弃一些次优方案上的收益。 8预定分配率法;亦称年度计划分配率法,是按照各生产单位年度的制造费用预算和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及事先确定的预定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9约当产量;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本月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之和称为约当总产量,简称约当产量。 10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特定业务范围内,与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没有直接关系,因而不随业务量增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1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得增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间接费用等。 12混合成本:是兼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双重成本性态的混合成本。(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13固定预算;也称静态预算,是指根据未来固定不变的业务水平,不考虑预算期内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发生的变动而编制的一种预算。 14弹性预算:就是在编制预算时,预先估计到预算期间业务量可能发生的变动,编制出一套能适应多种业务量的成本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各该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开支的费用水平。 15零基预算:或称零底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不考虑以往的水平,对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起点,根据其必要性来确定预算额的预算。 16滚动预算:又称永续预算,其主要特点是预算期连续不断,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去1个月,就根据新的情况调整和修订以后几个月的预算,并在原来预算期末再加一个月。 17高低点法:是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的一种简单方法。这种方法是以一定时期内的最高点业务量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务量的混合成本之差,除以最高点业务量与最低点业务量之差,先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再据以把混合成本中的变动成本部分和固定成本部分分解出来的一种方法。 18回归直线法:是根据一定期间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一条最能反映业务量与混合成本关系的回归直线,借以分析确定混合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方法。 19散布图法:是一种目测法,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的混合成本历史数据逐一地在坐标图上标明以形成散布图,然后通过目测,在各个成本点之间作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平均的趋势直线,借以确定混合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方法。 20本量利分析:它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目录】第1章成本管理会计概述第2章成本分类第3章成本性态第4章成本要素第5章成本核算系统第6章决策第7章预算与业绩评价【第1章成本管理会计概述】 1.1战略、战术与运营信息【选择】战略信息是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用来制定公司目标并评价这些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的信息。典型的战略信息包括企业整体以及各部门获利能力的详细情况,未来的资金需求等。【筒答】战略信息的特征: (1)可以通过外部或内部渠道获得。(2)对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 (3)与进行长期决策相关。 (4)所涉及的问题与企业整体相关。 (5)通常基于特定情况。 (6)既有定量信息,也有定性信息。【选择】战术信息是指与中层管理者做出可用资源应该如何进行分配,以及如何有效使用这些资源等决策相关的信息。如劳动力与设备生产率、预算控制、差异分析以及现金流预测等信息都是战术信息。【筒答】战术信息的特征:(1)信息大多来源于企业内部。(2)对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要求较低。 (3)与中短期决策相关。 (4)通常描述和分析个别部门或区域的活动。 (5)通常基于常规情况。 (6)只有定量信息. 1.2决策过程【选择】决策过程开始于对活动的计划,结束于对这些活动的控制。计划可能由高层或中层管理人员实施,而控制职能则更可能由基层或监管人员实施。 1.3成本管理会计的性质【各词解释】成本会计:收集组织内部关于成本活动的信息,根据预算、产品成本等信息编制报表,将相关成

本归集到产品、服务和存货中去。【选择】管理会计是利用各种财务数据为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的会计。使用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做出决策、制订计划,并控制企业的活动。【筒答】成本会计最常见的要素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的成本。(2)与某个特定部门或地区的活动有关的成本。(3)企业整体、某个部门或地区获得的收入。(4)企业整体、某个部门或地区取得的利润。(5)企业提供的每一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关系。(6)企业在会计期末持有的存货的价值,包括全部原材料、在产品(即部分完工的产品)以及产成品。每→项目应单独计价以便准确反映企业资产的构成情况。(7)对企业未来成本的预测(8) 实际生产成本与计划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第2章成本分类】【2. 1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简答】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 原材料成本,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人工成本,指与生产过程中雇用的劳动力相关的费用。(3)其他费用,指与生产相关的其他费用。例如电费、设备的折旧费、厂房的租金与税费等。【筒答】简述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1)直接成本是指能够采取追溯方式整体计入相关产品、服务或部门的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 ①直接材料,指那些已经确知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②直接人工,指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必须支付报酬的劳动力成本。③直接费用,指那些制造产品必须整体满足的费用。(2)间接成本或间接费用是指与生产过程相关,但是不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一

案例一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分别计算利润 某电视机厂连续两年亏损,厂长召集销售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开会,研究扭亏为盈的办法,会议要点如下: 厂长:我厂去年亏损500万元,比前年还糟,金融机构对于连续三年亏损的企业将停止贷款,如果今年不扭亏为盈,企业将被迫停产。 销售经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以每台电视机1600元的价格出售,而每台电视机的成本是1700元。如果提高售价,面临竞争,电视机就卖不出去,只有降低成本这条路,否则,销售越多,亏损越大。 生产经理:我不同意。每台电视机的制造成本只有1450元,我厂的设备和工艺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力量强,熟练工人多,控制物耗成本的经验得到同行业人士的肯定。问题在于生产线的设计能力是年产10万台,而销路打不开,去年只生产4 万台,所销售的5万台中,还有一万台是前年生产的。由于开工不足,内部矛盾增加,人心涣散。 厂长:成本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销售经理和生产经理的分歧,厂长请财务经理做出具体意见,财务经理对厂长解释到:每台电视机的变动成本是1050元,全厂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是1600万元,销售和管理费用总额是1250万元。并建议生产部门满负荷生产,通过扩大产量来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这样,即使不提价和扩大销售也能使企业扭亏为盈、度过危机。为了减少将来的风险,今年应追加50万元来改进产品质量,这笔费用计入固定制造费用;再追加50万元做广告宣传,追加100万元作职工销售奖励。厂长会采纳财务经理的建议吗? 1)请说明去年亏损的500万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2)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3)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4)请你分析厂长若采纳财务经理的意见,今年能够盈利多少?

成本管理会计计算题

1、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4月份共计生产工时22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500小时,乙产品9000小时,丙产品7500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 (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8000元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0元 (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14%计提应付福利费 (4)车间一般耗用材料2400元 (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60000元 (6)以现金支付设备修理费15000元 (7)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2000元 (8)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21000元要求:(1)根据以上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分配制造费用并编制结转分录。(本题共12分)

2、某车间单步骤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5月份发生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34500元,直接人工12000元,制造费用6000元。材料消耗定额:甲产品200元/件,乙产品150元/件。生产工时:甲产品1200小时,乙产品800小时。材料在生产开工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5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生产费用。其余资料如下表。 要求:计算甲、乙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并编制生产成本明细账(本题14分)。

3、假定某企业目前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用机器小时反映)为90%,共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根据机器小时分配,每一机器小时分配固定成本1.80元,有关销售和成本资料如下: 高?(本题6分)

4、某公司所用的某种零件的自制单位成本和外购单价的资料如下: 何种情况下采用自制方案为宜?(本题10分)

成本管理会计材料

第一章总论 一、名解 成本管理会计: 成本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融合, 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信息( 如预测、决策、预算、控制等) 以帮助其进行经营管理的会计分支。 二、简答: 1.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 预测职能、决策职能、规划职能、控制职能、评价职能 2.成本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和主要区别是什么? 联系: 1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现代会计 2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相同 3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分享部分信息 4财务会计的改革有助于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 区别: 1.服务对象不同——( 成) 服务于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 内部会计( 财) 服务于企业外部各利益关系人, 外部会计 2.会计主体不同( 成) 企业整体及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单位、班组等( 财) 企业整体 3.工作侧重点不同( 成) 规划未来, 属于经营管理会计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 财) 反映过去, 属于报账型会计侧重于核算和监督 三、选择题( 见课后练习) 第二章成本信息的生成与运用 一、名词解释

1.生产费用: 企业一定时期内( 会计期间: 月) 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2.成本: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特定对象( 甲产品成本、 103批别成本等) 而发生的耗费或支出。 3.期间费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 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 接计入产品成本, 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不宜直 二、熟悉费用、成本的各种分类 三、理解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中发生的费用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发生的费用 管理费用: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 财务费用: 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汇兑损益、手续费等。 第三章生产经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名词 约当产量法: 约当产量法: 指先将月末在产品的数量, 按照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 即约当产量。然后将生产费用合计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具体: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百分比( 完工率或完工程度)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试题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 (每题 2分,共 10 分) 1、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 B )。 A.产成品成本 B ?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产品的综合成本 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D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 36 元,固定成本总额为 4000元, 产品售价 为 56 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 50%,该企业的销售总量应达到 ( B ) 件 A.400 B.222 C.143 D.500 二、多选题 (每题 4分,共 20 分) 1、 在制定标准成本时,根据所要求达到的效率的不同, 所采取的标准有( BDE ) A.理想标准成本 B .正常标准成本 C .现实标准成本 D.定额成本 E .历史成本 2、 构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基本因数有( AB ) A.效率差异 B .时间差异 C.用量差异 D .价格差异 3、 企业拥有若干辅助生产车间时,企业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以 下几种:( AB ) A.间接分配法 B .直接分配法 C ?交互分配法 D .代数分配法 4、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 AB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 .交互分配法 C ?按年初数固定成本计价法 D .定额比例法 5、 为实现目标利润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ABCDE ) A.提高单价 B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 .增加销售量 2、 不在“废品损失”科目核算的内容是 A.修复废品人员的工资 C .实行“三包”损失 3、 假设每个质检员最多检验 加一名质检 员, 而且是在产量 检员的工资成本就属 于( A.半变动成本 C.延伸变动成本 4、 作业消耗一定的 A.成本 B D .时间 B. C ) 修复废品耗用的材料 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D. 500 件产品,也就是说产量每增加 500件就必须增 旦突破 500件的倍数时就必须增加。 那么,该质 ) .半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 C .费用 D .资源

2013年05月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5月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试题(课程代码:11751) 第一部分必答题 (本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劳动力和设备生产率报告属于( B ) A.战略信息 B.战术信息 C.公司目标 D.运营计划 2.采用完全成本法对产品进行计价时,成本是指(A) A.生产成本 B.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C.生产成本、销售及配送费用 D.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配送费用 3.下图描述了某种产品的损益平衡,XY表示(D)。 A.变动成本 B.净损失 C.毛利 D.固定成本 4.下列最有可能使用工序成本法的单位是(C) A.造船厂 B.电影制片厂 C.炼油厂 D.医院 5.在相关范围内,下列关于变动成本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 B.当业务量变化时,变动成本将保持不变 C.单位变动成本将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D.单位变动成本将随着业务量的减少而增加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举例解释在产品的含义。 答:在产品是指已经开始生产但没有完工的产品,发生在营运资金循环中的原材料与产成品之间的环节。例如已经完成部件加工但尚未完成组装汽车。 7.解释存货控制的帕累托(80/20)分类法。 答:基于存货价值与存货数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发现,多数情况下,80%的存货价值其数量只占存货数量的20%。(3分);因此,企业应该将精力集中于高价值存货的有效控制。(2分) 8.解释零基预算的含义。 答:零基预算是一种与每一个业务活动的必要性都有关系的预算;

◆它不是基于前期的、甚至是考虑了通货膨胀情况而作出了调整的预算; ◆对每个业务活动都评价其与企业的相关性,以及预计取得的资金价值; ◆如果一种产品过去创造了价值,我们不应该假设下一个时期它会自动创造价值; ◆预算应该从零业务量开始,然后,加上增加的业务量所创造的额外价值。 三、案例分析题(仔细阅读下面案例,回答9-12小题,共40分) 长城家居公司 作为一名管理会计师,王勇在过去两年里向长城家居公司的老板提出了很多建议,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公司由两兄弟建立,按合伙制进行管理,对经营结果不做系统性分析。兄弟俩最初对王勇的建议不感兴趣。但是当王勇向他们演示了分析法的运用之后,他们改变了想法,认为会计分析有助于经营控制。 最初,王勇向两兄弟介绍了本量利以及差异分析法。这些方法的应用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成功,利润和营业额飞速增长。企业业绩已跃居该市场前五名。 两兄弟打算进一步扩张企业。他们已向银行经理申请增加公司借款额度。银行经理对此表示支持的同时,也略有担心,因为两兄弟似乎没有长期的投资计划,又没有制定经营投资评价战略。 两兄弟为此咨询了王勇。王勇建议他们采用正规的投资评价方法,例如回收期法和平均报酬率法(ARR)。两兄弟对这些方法毫无所知,因此,王勇选取一些会计信息向他们演示了如何使用这些方法。王勇使用的会计信息如下: ●企业正进行项目A和项目B的投资决策。项目A需要投资一台成本为475000元的新设备。该设备预计 每年会带来120000元的收入,每年的运营成本为70000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12年,到期无残值。 ●项目B需要投资一台成本为12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5年。扣除运营成本后,该项目预计每年 净收益为30000元。 一段时间后,两兄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回收期法和平均报酬率(ARR)法。他们进一步向往勇咨询如何改进公司的经营。他们迫切希望扩大企业规模,以便能够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王勇提醒他们谨慎行事,因为他们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目前,企业的预算控制过于简化,王勇认为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中,企业应采用零基预算法。王勇同意为企业建立该预算制度提供帮助。 王勇还对企业急于扩张表示担心。他认为企业应采用标杆法来进行业绩评价。银行经理对该建议表示完全赞同,他提出只要使用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是有利的,他就准备增加企业的借款额度。 9.说明长城家居这类企业需要进行投资及认真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评价的原因。(10分) 答:进行投资的原因: ★1.)当现有资产陈旧、不再可靠或过时的时候,对其进行更换; ★2.)为增加产量或降低生产成本而引入新资产; 3.)为保持竞争力而购买最新技术; ★ 4.)通过购置能够推动研发并改进产品的新生产设备而进行内部扩张; ★ 5.)通过企业并购或企业联合进行外部扩张…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练习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成本管理会计概述 本章重点 1、战略、战术和运作信息 2、决策过程 3、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的差别 4、成本管理会计性质 考核要求: 1、理解战略、战术和运营信息的概念、信息使用者、特征的不同,会区分三种信息 2、识记决策过程 3、理解决策过程涉及的管理人员 4、理解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的差别 5、理解成本会计系统的构成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战略信息的是() A.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 B. 成本差异信息 C.工人的产量报告 D. 设备生产率 2、以下属于战术信息的是() A.企业竞争者的信息 B. 工人的生产工时 C.库存材料数量 D. 工人的生产率 3、以下属于运营信息的是() A.企业未来的资金需求 B. 新产品投资决策方案 C.设备的产量报告 D. 现金流预测信息 4、以下属于战略信息特征的是() A.与进行长期决策有关 B. 信息大多来源于内部 C.只有定量信息 D. 对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要求不咼 5、以下属于战术信息特征的是() A.可通过外部或内部渠道获得 B. 与具体任务有关 C.通常描述和分析个别部门或区域的活动 D. 应连续编制和提供 6以下属于运营信息特征的是() A.所涉及的问题与企业整体相关 B. 非常详细的没有加工的原始数据 C.与中短期决策相关(生产、定价、库存) D.通常基于常规情况 7、战略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 A.高层管理者B . 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D . 监管人员 8、战术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 A.高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D . 监管人员 9、运营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 A.高层管理者B . 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D生产工人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试卷A

▆■■■■■■■■■■■■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考试 A 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因而在实际 工作中得到最广泛应用的标准成本是()。 A .基准的标准成本B.理想的标准成本 C.正常的标准成本D.历史的标准成本 2. 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A 、定额成本法B、计划成本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3.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金额之间的差 额称为() A.耗费差异 B.效率差异 C.闲置能量差异 D.能量差异 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 6 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4 元, 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 元,销售量为500 件,则其产品边 际贡献为()元 A.650 B.750 C.850 D.950 5.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分期营业净利润出现差异的根本原 因在于()。 A.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了差异 B.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了 差异C.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 出现了差异 D.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变动性管理费用的水平出现了 差异 ▆《成本管理会计》试卷共2页(第1页)二、判断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是相互排斥的。() 2.影响目标利润的因素主要有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和品种结构等因素。() 3.沉没成本是无关成本,在决策时可以不予考虑。() 4.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等其他预算的编制,要以现金预算为基础。 () 5.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有()。 A 、品种法B、分批法C、分步法 D、定额法 E、分类法 2.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 B、 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C、 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大,盈 亏临界点越高 D、在销售单价、固定成本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 高,盈亏临界点越高 E、在销售单价、固定成本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高, 盈亏临界点越低 3、下列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中应该由生产部门负责的有() A. 材料浪费 B.不能合理下料 C.不能做到综合利用 D. 不能修旧利废 4.评价和考核投资中心工作成果的指标是()。 A 经营净利润 B 投资利润率 C 经营资产 D 剩余利润 5.下列方法中,属于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有() A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C、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E、交互比例分配法 四、简答题 (10 分) 1.简述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定义特征。 五、计算分析题(每题15 分,共 45 分) 1..某产品经两道工序完工,其月初在产品与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 之和为 300 000 元,该月完工产品 500 件。该产品的工时定额为: 第一工序 60 小时,第二工序 40 小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工 序 600 件,第二工序 400 件。各工序在产品在本工序的完工程度均 按 50%计算。 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超出黑色边框区域的答案无效! 要求:(1)计算该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 (2)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 人工。 2.设某企业仅产销一种产品,年产销量为 价 50 元,单位变动成本 30 元,年固定成 拟购置一台专用设备,价值 1200000 元。 值 200000 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该设 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下降 40%。 要求:分析该企业是否应购置该项设备。 3.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第一车间完工甲 完工甲产成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半成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 费 产成品成216004400 本 半成品成80003400 本 要求:进行成本还原,编制产品成本还原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项目还原半成品原材料 分配率 还原前产成品 成本 本月所产半成 品成本 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成品 成本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和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混合成本可以用直线程y=a+bx模拟,其中bx表示() A.固定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 C.单位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总额 2.在相关围,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将() A.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B.在各种业务员凉水平下保持不变C.随业务量变动而成反比例变动D.在各种业务员凉水平下各不相同3.当经营杠杆系数为1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固定成本为零B.贡献毛益为零C.固定成本和费用为零D.变动成本为零4.关于敏感系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数值变动百分比 B.敏感系数越小,说明利润对参数值的变化越不敏感 C.敏感系数值越大,说明利润对参数值的变化越敏感 D.敏感系数为负值,表明因素的变动向和目标值的变动向相反 5.下列有关变动成本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期末存货中不含固定制造费用B.最符合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 C.税前利润随生产量同向变动D.税前利润随销售量同向变动 6.下列预算中只反映实物量,不反映现金收支容的是() A.销售预算B.生产预算C.制造费用预算D.直接材料预算 7.只衡量其货币投入量,而不衡量其货币产出量这是()的特点。A.成本中心B.利润中心C.投资中心D.责任中心 8.当企业拥有剩余生产能力,而且短期又无法移作他用或市场销售量急剧萎缩,

一般采用()定价法。 A.成本加成定价法B.贡献式定价法C.保本定价法D.保利定价法9.在联产品深加工与否决策中需要考虑的成本是() A.可分成本B.联合成本C.不可延续成本D.不可避免成本 10.由于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引起的工资成本差异,称作()A.工资率差异B.生产密麻麻能力差异C.生产成本差异D.人工效率差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财务预算的是() A.现金预算B.采购预算C.预计资产负债表D.预计利润表E.销售预算2.在abx不发生编订的前提下,产品单位售价上升会产生的结果是()A.变动成本率上升B.单位贡献毛益上升C.变动成本率下降D.安全边际率上升E.保本点作业率下降 3.下列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广告费B.职工培训费C.房屋设备租金D.折旧费E.管理人员工资 4.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面是一致的。 A.变动销售费用的处理B.管理费用的处理 C.固定制造费用处理D.直接人工处理E.直接材料处理5.应用贡献毛益分析法进行短期经营决策时,可以()作为决策标准。A.各备选案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B.单位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 C.销售利润率D.单位工时创造的贡献毛益 E.各备选案的销售额超过变动成本的余额

成本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部分

财政学院会计学院 第二节费用的分类 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归集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进行成本管理,需要对种类繁多的费用进行合理分类。费用可以按不同的要求分类,最基本的是按费用的经济性质分类和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两种。同时,为了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需要,还可对生产费用进行其他的分类。 一、按费用的经济性质分类 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其经济性质划分,不外乎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又划分为若干个费用要素。具体可分为以下各项: 1.外购材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进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进的动力(如电、蒸汽等)。 4.工资,指企业应计入生产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 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指企业根据规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指企业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费用。 7.利息支出,指企业计入期间费用等的借入款项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8.税金,指应计入企业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9.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支出,如邮电费、旅差费、租赁费等。 将费用按经济性质分类,反映外购材料、燃料等费用要素的实际支出,能够说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耗费了少,以便于计算企业各个时期各种费用的支出水平。但这种按经济性质分类来核算费用,只说明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什么费用,消耗了多少费用,不能够据此查明生产费用的用途,因而不便于分析这些费用的支出是否节约、合理。 二、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是指按费用在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类。以制造业为例,费用按经济用途不同,可分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一)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费用。这类费用在生产过程中的用途各有不同。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则用于管理、组织和服务生产,因而还需将这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复习资料(1)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考点串讲 第1章成本管理会计概述 1. 1 战略、战术与运营信息 [选择]战略信息是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用来制定公司目标并评价这些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的信息。典型的战略信息包括企业整体以及各部门获利能力的详细情况,未来的资金需求等。 [简答]战略信息的特征: (1)可以通过外部或内部渠道获得。 (2)对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 (3)与进行长期决策相关。 (4)所涉及的问题与企业整体相关。 (5)通常基于特定情况。 (6)既有定量信息,也有定性信息。 [选择]战术信息是指与中层管理者做出可用资源应该如何进行分配,以及如何有效使用这些资源等决策相关的信息。如劳动力与设备生产率、预算控制、差异分析以及现金流预测等信息都是战术信息。 [简答]战术信息的特征: (1)信息大多来源于企业内部。 (2)对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要求较低。 (3)与中短期决策相关。 (4)通常描述和分析个别部门或区域的活动。 (5)通常基于常规情况。 (6)只有定量信息。 [选择]运营信息是指基层管理者或监管人员完成其工作所必需的信息。这些信息使他们能够监督企业各个部门的运营效率。运营信息包括生产工人与设备的产量报告、每个工人的人工工时、每个工人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等信息。 [简答]运营信息的特征: (1)信息完全来自于企业内部。 (2)非常详细,通常是没有经过加工汇总的原始数据。 (3)与中期目标相关。 (4)与具体任务相关。 (5)应连续编制和提供。 (6)本质上属于定量信息。 1. 2 决策过程 [选择]决策过程开始于对活动的计划,结束于对这些活动的控制。计划可能由高层或中层管理人员实施,而控制职能则更可能由基层或监管人员实施。 1. 3 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的区别 [简答]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的区别: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及 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 一、判断题 1. 直接成本是为某一特定产品所消耗,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 2. 制造费用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Χ) 3.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着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 成本。(Χ) 4. 混合成本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性质。(√) 5. 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应由本车间生产的产品负担,因此,期末时“制造费用”科目 期末一定没有余额。(Χ) 6.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 产车间的制造费用。(Χ) 7. 企业按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Χ) 8.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本期投产的产品往往能在本期完工,本期完工的产品一定全部 都是由本期投产的。(Χ) 9. 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10. 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应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 比例法进行分配。(√) 11. 在所有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一次交互分配法。(Χ) 12.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一般不需要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 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13. 采用辅助生产费用的代数分配法时,其计算过程中是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 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的。(Χ)

14.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阶段是对内分配,第二阶段是对外 分配。(√) 15. 当企业完工产品入库时,所作的会计分录是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 科目。(√) 16.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如果原材料不是在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着 加工进度陆续投入的,其投料程度与其加工进度完全一致,则计算材料费用的约当产量与计算加工费用的约当产量应是一致的。(√) 17.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约当产量法只适用于工资和其他加工费用的分 配,不适用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Χ) 18. 当企业的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 大时,可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在产品的成本。(Χ) 19. 不论什么组织方式的制造企业、不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成本管理要求如 何,最终都必须按产品品种计算出产品成本。(√) 20. 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的企业。(√) 21. 分批法是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 22.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应定期进行,成本计算期与某批次或订单产品的生产周期也应保 持一致。(Χ) 23. 分批法下如果产品批量较大,出现批内跨月陆续完工和分次交货情况下,应该采取 适当的方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4. 分批零件法下零件、部件、成品明细账中的在产品指的是广义在产品。(Χ)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混合成本可以用直线方程y=a+bx模拟,其中bx表示() A.固定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 C.单位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总额 2.在相关范围内,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将() A.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B.在各种业务员凉水平下保持不变 C.随业务量变动而成反比例变动D.在各种业务员凉水平下各不相同 3.当经营杠杆系数为1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固定成本为零B.贡献毛益为零C.固定成本和费用为零D.变动成本为零 4.关于敏感系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参数值变动百分比 B.敏感系数越小,说明利润对参数值的变化越不敏感 C.敏感系数值越大,说明利润对参数值的变化越敏感 D.敏感系数为负值,表明因素的变动方向和目标值的变动方向相反 5.下列有关变动成本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期末存货中不含固定制造费用B.最符合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C.税前利润随生产量同方向变动D.税前利润随销售量同方向变动6.下列预算中只反映实物量,不反映现金收支内容的是() A.销售预算B.生产预算C.制造费用预算D.直接材料预算7.只衡量其货币投入量,而不衡量其货币产出量这是()的特点。A.成本中心B.利润中心C.投资中心D.责任中心 8.当企业拥有剩余生产能力,而且短期内又无法移作他用或市场销售量急剧萎缩,一般采用()定价方法。 A.成本加成定价法B.贡献式定价法C.保本定价法D.保利定价法9.在联产品深加工与否决策中需要考虑的成本是() A.可分成本B.联合成本C.不可延续成本D.不可避免成本

成本管理会计模拟试卷-(2)

成本管理会计模拟试卷十四 1、下列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 B、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D、生产车间的办公费 2、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 方法是( ) 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C、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3、下列各项中,不计人产品成本费用的是( )。 A.直接材料费用B.辅助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C.车间厂房折旧费D.厂部办公楼折旧费 4、某产品4月份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为800元,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为400元,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300元,回收废品残料的价值为100元。据此计算的该产品4月份废品净损失是( )元。 A.1000 B.1100 C.1400 D.1500 5、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采取的分配方法是( )。 A.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B.计划成本分配法 C.按工时比例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6、下列情况中,不宜采用简化的分批法的是()。 A.月末未完工产品批数较多 B.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较多 C.同一月份投产的批数很多 D.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多 7、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100件,完工程度为20%;第二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为70%。据此计算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A.20件 B.135件 C.140件 D.160件 8、辅助生产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应再在( )进行分配。 A.各基本生产车间 B.各受益单位之间 C.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 D.各辅助生产车间 9、某企业定额管理基础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应采用( )。

成本管理会计学课后答案乐艳芬2010版本

成本管理会计学课后计算题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章成本管理会计概述 案例题: 上年产量=上年销售量+上年年末数量-上年年初数量 =100000+30000-10000 =120000 上年单位成本=1020000÷120000=8.5美元/件 今年产量=今年销售数量+今年年末数量-今年年初数量 =100000+20000-30000 =90000 今年单位成本=909000÷90000=10.1美元/件

第三章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习题一 本年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年初直接材料存货成本+本年采购直接材料-年末存货成本 =15+325-20=320 直接人工成本=100 制造费用=厂房和设备折旧+车间管理人员薪金+机器设备维修成本+动力费用+车间管理人员薪金=80+35+10+30+60=215元 本期总计制造费用=本年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320+100+215=635元 完工产品成本=年初在产品成本+本期投入产品成本-年末在产品成本 =10+635-5=640元 习题二 原材料采购成本=585000元 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期初原材料成本+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64500+585000-58500=591000元 当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额-期初在产品成本 =40500+1333500-33000=1341000元 生产中发生的直接人工=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 =1341000-591000-441000=309000元 完工产品成本=库存商品本期发生额=1333500 主营业务成本=库存商品的销售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142500+1333500-180000=1296000元 存货总额=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 =58500+40500+180000=279000 习题三: 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 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5千克/件×4元/千克×2000件=40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