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教师)

《外国小说欣赏》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教师)
《外国小说欣赏》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教师)

一.字词整理

重点一:场景描写的作用。(七个要点)

1.给全篇定调:情节推进的节奏:舒缓或急

促情感延伸的基调:昂扬或低沉喜庆或哀怨

2.渲染气氛:渲染欢快气氛,感染人物和读

者渲染紧张气氛,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3.导引人物出场:吸引人物和读者注意力

4.揭示人物性格(心态、心理),突出文章

主题表现人物精神(品质、境界)

5.赋予象征意义,暗含文章主题

6.情节产生曲折,情节发展突转

7.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风尚

重点二:环境描写。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

然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常

见类型: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1

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2. 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3. 象征暗示作用。

4. 揭示或者深化小说主题。

5. 推动情节的发展。

6.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也就是交代背景。

7.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8. 对比烘托,也叫比衬。(正衬:景与情的一致;反衬:景与情的反照)

9. 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

对于要求“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一定要明确写作对像或主体,充分利用写作技巧,力争语言生动形象,要符合小说整体的氛围特点。

四.考点梳理

“定调”。或者定下情感的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或顺理成章。

②营造特定意境与渲染特定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人物。

③如果场景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功能便是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其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

④如果场景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功能是揭示人物的性格。

⑤如果某个场景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

【考点纠错】

不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生搬硬套场景功能;作答时遗漏要点。

【命题形式】

小说的描写了某某的场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等等。

【答题要领】

主要从场景对于氛围、情节和人物等角度切入思考,要结合具体文本的具体位置进行具体分析,最好分点作答。

五.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⑴……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荫yìn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

的晨空里了。

⑵清风从阿伊——佩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sù

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yí的美感。

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在看来本应该停顿的地方,听到的却是悲伤而激动的呼号,随后这一惊心动魄的喊叫又同样出人意外地变作了柔肠百转的怨诉。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chàn抖的嗓sǎng音唱出来的,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什么时候都能听到这支像山溪一般流下来的唱不尽的歌子。

⑶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

听了七个年头。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乌米的疯老婆子唱的。六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⑷从那时起,乌米便每天坐在自家土屋的门槛

kǎn上,望着大海歌唱,等待着自己的亲人。一次,我去看她。我沿着蜿wān蜒yán的小道,经过几个伫zhù立在山坡上的土屋,穿过一个个果园和葡萄园,爬上了高山。在山石背后翠绿树丛中,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tān塌tā的土屋。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溪水潺chán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pù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màn,屋门正对着大海。

⑸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

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zōng褐ha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yì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mì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⑹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她的脸在

微笑时皱zh?u得越发厉害了。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专心致志的期待之火。她温存地打量了我一眼,重又凝视着一片荒漠似的大海。

⑺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

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zhu?不安和疲倦juàn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⑻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

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

⑼我问她:“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她粲càn

然一笑,回答说:“阿布德拉伊姆……大儿子叫阿赫ha乔姆,还有一个叫尤努斯……他们很快就会

2

第二单元第1课孔子学案及答案

第二单元第1课孔子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难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自主学习】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学习礼乐(15岁):苦研《》《》《》《》,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为己任。 2、讲学收徒(30岁):对“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的成功使他闻名遐迩。 3、从政生涯(51岁):在鲁国做中都宰,后官至司寇。为了实现恢复社会的理想,他试图加强,削弱,抑制,结果失败。 4、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5、献身文化:68岁后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删除《》,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 二、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 (1)、春秋时期是社会向社会转变的时期。

(2)、违背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3)、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意义。 2、内容: (1)、礼的思想:礼及周礼,主张“”,匡正社会秩序。 (2)、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就是,包括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主张以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礼和仁结合,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让仁有礼的约束。 (3)、中庸思想:为了协调仁和礼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他认为“”,要恰到好处“”。 (4)、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三、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开创,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 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 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 “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成为儒家经典。 四、多后世的影响 1、积极意义: (1)对中国:①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 ②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 ③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晒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并能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3、知道太阳能够送给我们光和热,这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两样礼物。 4、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太阳是从东向运动的。 教学重点: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光和热,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能利用简单材料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预习要求: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准备好制作简易太阳能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首儿歌: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夜晚皎洁一盏灯,时而弯来时而圆。青石板上钉银钉,数来数去数不清。 2、学生自由的读一读,想一想这首小诗里面说的是哪几样东西?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这首小诗写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个东西——太阳、月亮和星星。它们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4、这首小诗的第一句话“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说的就是太阳。今天这一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第四课《晒太阳》。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学生说一说有关太阳的知识。 2、大家知道吗?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谁来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利用太阳? 学生思考并自由讨论。 3、教师指导: (1)出示课本第12 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这四幅插图分别

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仔细观察几幅图片,了解这四幅图画的内容。 图一:小女孩在太阳下晾晒衣服。 图二:农民伯伯在空地上晾晒粮食。 图三:一个工人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图四:一个老爷爷和孙女在晒太阳。 (3)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4、教师总结:是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要利用太阳,比如说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人们利用太阳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1、大家见过太阳能热水器吗?(见过)大家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吗?出示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这就是太阳能热水器,谁来说一说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工作的? (1)学生说出自己对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教师相机的补充和小结:太阳能热水器是人们利用太阳能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只要天上有太阳,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有用不完的热水。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教师一边指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一边讲解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这些管子上面。这些黑色的管子就吸收了太阳能的热量,再把这个热量传到管子里的水上面,管子里的冷水接收到这些源源不断的热量,温度就由低变高,冷水也就变成了热水。只要有阳光,太阳能就会制造出源源不断的热水出来。简直是太神奇了,大家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制作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呢? 2、指导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制作材料:一个空塑料瓶、自来水、黑色的布 (2)制作步骤:出示课本第13 页上面的材料,请同学们阅读并了解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步骤。 (3)教师讲解制作的要领:塑料瓶里面的水不能太满。裹瓶子的布用黑色的比较好,因为黑色的容更容易吸热,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 (4)学生分小组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制作的情况,并做简单的指导。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二单元 2.第三课 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含答案)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 2.了解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二、自主预习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不能滥用权利。 2.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和为代价。 3.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诉讼等。 4.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5.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 三、合作探究 某机场二十余名乘客因航班延误,航空公司没有给予及时的合理的解释和赔偿而情绪失控,冲入跑道逼停飞机,上演了“拦机维权”一幕。 【拦机乘客】拦机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 【其他乘客】“拦机维权”不可思议,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机场公安】拦机乘客违反了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处以治安处罚。 【民航局】航空公司对该事件处置不当,暂停该航线的经营。 (1)从乘客维权反而受到处罚的教训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思考:拦机乘客该如何正确维权? 四、随堂演练 1.毕达哥斯说:“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②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③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某校的午休铃声响过后,八年级﹙1﹚班宿舍的其他同学都上床休息了,小东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提醒他,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小东的言行主

高一英语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学案设计+答案

一、词汇变形Book4 Unit2 Working the land 词汇导学案 1.hunger (n.)---hungry(adj.)饿的 2.disturbing (adj.)---disturbed(adj.)不安的;焦虑的---disturb(v.)打扰;妨碍;使不安 3.expand (v.)---expansion(n.) 膨胀 4.circulate (v.)---circulation(n.) 流通,循环 5.freedom (n.) ---freely(adv.) ---free(adj.)自由的(vt.)使自由 6.equip (v.)---equipment(n.)设备 7.nationality (n.)---nation(n.)---national(adj.) ---nationalism(n.)民族主义;国家主义 ---nationalize(vt.)使国有化;使民族化 ---international(adj.)国际的 8.o ccupation (n.)---occupational(adj.)职业的 ---occupy(v.)占据,占领;使忙碌 9.personality (n.)个性---person(n.) ---personal(adj.)---personally(adv.) ---interpersonal(adj.)人际的 ---personnel(n.) 职员 10.confuse (v.)---confusion(n.) ---confused(adj.)---confusing(adj.) 二、重点单词 1.struggle vi. 11.chemical (adj.)---chemistry(n.) ---chemist(n.)化学家 12.fertile (adj.)---fertilizer(n.)肥料 13.nutrition (n.)---nutritious(adj.)有营养的 14.discover (v.)---discovery(n.)发现 15.reduce (v.)---reduction(n.)减少 16.industry (n.)---industrial(adj.)工业的 ---industrialize(vt.)使工业化 17.regret (vt.& n.)---regretful(adj.)后悔的; 遗憾的---regretfully(adv.) 18.produce(v.)生产---producer(n.)制片人 19.cover(v) ---discover(v)发现---discovery (n) 20.mine(v.)开矿-miner(n.)--mineral(n.) 矿物质 21.sum(n.) 总和---summarize(v.)总结 ---summary(n.)概要,总结https://www.360docs.net/doc/636592209.html,an(n) 器官,组织---organize(v.) ---organic(adj.)组织的,有机的,器官的 23.nutrition(n.)---nutritious (adj.)有营养的 24.satisfy(vt)---satisfied/satisfying/satisfactory- --satisfaction (n)满意 ?_ ?_ _ *He has been struggling to succeed/struggling for success in his business. I struggled up the hill with the heavy bags. struggle through the snowstorm *He has been struggling/fighting against illness for years. struggle for freedom / independence / human rights n. 斗争; 拼搏; 努力The struggle for freedom was long and hard. struggle for 为......而奋斗struggle against 与... 斗争 struggle to do sth (=make great efforts to do sth)努力做某事 struggle to one's feet 挣扎着站起来stand on one’s feet 站起来;恢复健康;自食其力 (拓展:站起来rise to one’s feet; get to one’s feet jump to one’s feet 跳起来; ) 1)The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struggling __ _____ human rights. 2)The children talked so loudly at dinner table that I had to struggle ___ _.(hear) 3)T hey asked for rights,__ ___ which they had struggled for hundreds of years. 4)India gained independence in 1947, after __ long struggle. 2.equip vt./vi.配备;装备(equipped,equipped)n. equipment 设备(不可数) ?装备;配备to provide a person and place with the things that are needed for a particular place:The boys equipped themselves with food, tents and sleeping bags for their journey. ?(体力、智力上) 使有准备;使有资格to prepare sb for an activity or task by giving them the information and skills:

初四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教案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磁村中学孙海燕 复习目标: 1、通过自我复习,检查等方式巩固本单元的字词常识。 2、梳理单元内容,通过分析《谈生命》明确散文阅读方法 3、直击中考:通过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魅力,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单元知识梳理: 自主复习一:字词:(注音、书写、释义) 巉岩芳馨云翳周道如砥沉湎乐此不疲寒伧风姿绰约 自主复习二:文学常识(评价、代表作)冰心王鼎钧勃兰兑斯贾平凹 自主复习三:重点课文复习:《谈生命》1.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 2.在这些生命的状态中,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心理和情绪 3.从选文中你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 4.为什么说“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怎样理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5.生命还像什么结合你的经历和感悟谈谈看法 中考题型: 1、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2、揣摩词语或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谈谈你对某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4、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修辞。 5、字词的音、形、义。 6、这篇散文很感人,你认为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 7、仿写、填写词句。8、请你就本文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第一步: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标题、正文、附注文字。 2、大体了解:作者、背景、内容、结构、中心。 3、注意体会:重点语句 第二步:局部揣摩 1、这个词句的字面意思是什么。 2、找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3、联系上下文分析、体会。 4、联系中心分析、体会。注意:绝对不能孤立的看待每一个问题。 第三步:组织好语言 1、恰倒好处的利用文中的语言。 2、利用好诗词、名言、警句。 3、选取优美、富含哲理的词句。 4、语言连贯、得体,意思统一。 5、回答全面,重点突出。 当堂检测: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骄奢.()芳馨.()云翳.()佝偻()荫庇.()踝.骨()瘠薄()沉湎.()孱弱()攫取()臆测()馈赠() 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悬岩峭壁心魂惊骇飘翔喧闹一泻千里 B、难以置信莓黑潮湿星临万户周道如抵 C、遮天敝日浩汉无垠鸟鸟烟云山蹦地裂 D、粉身碎骨停制不前精力充配乐此不比 3、指出下列句子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4分) A、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B、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C、啊,听苍郁的巨木在暴风中咔咔折

第二单元学案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主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主编:李珍珍审核:历史组一、【情境导入】 大西洋太平洋 太 平 洋 印度洋 地球村是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你知道世界是怎样逐步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吗? 二、【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阅读指导:略 具体任务: 问题1:假设你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希望从西欧游历到亚洲,有几条路线可以设计?你知道其中的一些路线是哪些先辈最早探索发现的吗? 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黑人明星?黑人的故乡在哪里?他们后来为什么生活在美洲大陆上? 问题3:1840年的鸦片战争可以说是中国人噩梦的开始,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能够来到中国并发动侵略战争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问题4:《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实不止在中国,当时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瓜分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单元知识框架】 要求:形式不限、主题突出、揭示联系,有根有据。 【问题解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江苏无锡高三期中·8题)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印度古里)病逝。六十多年后,一支来自欧洲的船队到达这里,开辟了一条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这支船队的指挥者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故B正确。 【答案】B 2.(2012·安徽省城名校第三次联考·15题)“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解析】题干中的观点主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开辟新航路以及对外侵略扩张,哥伦布、达·伽马等人仅仅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已。A、D两项所述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将因果关系倒置了,且不符合材料中的原意,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应为C项。 【答案】C 3.(2012·陕西商洛高三期末考试·26题)下表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以下是对该表内容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1689—1815年间欧洲各国海军规模统计(服役舰只数) 1689 1739 1756 1779 1790 1815 英国100 124 105 90 195 214 法国120 50 70 63 81 80 西班牙/34 /48 72 25 荷兰66 49 /20 44 / A.大致反映了这一时期列强争夺海上霸权的情况 B.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 C.经济实力决定了军事实力的强弱 D.英国海军从1689年起始终占优势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殖民扩张。从材料时间以及欧洲各国海军规模变化可以判断A、B、C正确。英国崛起是在18世纪中叶,17世纪荷兰人在海上称霸,故D不正确。 【答案】D 4.(2012·河北沧州高三复习质监·22题)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

八年级英语下册学案及答案2

八年级英语下册学案及答案2 二、重点难点: 1.熟练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2.进一步巩固重点句型三、学习过程: 1 预习导学: 1 在……方面 做得好;擅长……… 相当于 : 他英语学得好。 . 他比我更擅长弹钢琴。 . 2 身体健康相当于: : 我希望你身体健康。I . 拓展: 3 . 神经紧张的;不安的试译:变得紧张不要紧张 4 n. 信封试译:一张信封 5 n. 学期相当于: 6 . 真实的;正确的;忠诚的其副词形式为:其名词形式为:; :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a . 7.区别: / ① “令人扫兴的;使人失望的” 常用来修饰物;② 指人“感到失望的” 常用来修饰人; : 听到这个令人失望的消息时,我们都感到很失望。 , . 8 . 幸运的其反义词为:;其副词形式为:其名词形式为: : 幸运的是他通过了考试。, . 9. ① 代词通常位于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之后,构成’s … 表示“某人自己的……”: 这是他自己的车。 . ② v. 拥有相当于 : 他拥有一所大房子。 a . ③ n. 主人 : 他是这个小屋的主人。. 10 ① 克服 :你能把它克服掉。. ② 恢复 :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病养好 了。 . 11 . 贫穷的;其反义词为:译:在一个贫 穷的山村12 ① n. (大学)毕业生译:一名北大毕业生② v. 毕业构成短语:意为“从……毕业” :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 13 ① n.志愿者译:作为一名志愿者② v. 志愿; 自愿构成短语: . :他自愿帮我。 . 14.海拔200米; 稀薄的空气的过去式形式为: 15 n. 决定;决心其动词形式为:决定做某事: 16.开拓学生们对外部世界的视野 17 n. 危险其形容词形式为译:出于危险中脱离险境预习自测:(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 . 2. ’t . () 3. () . 4. () I . 5. ’t . () 2 课文重点知识讲解: 1 . 区别:/ ① 表示有可能实现的愿望,其后常跟动词不定时及从句。注:不存在 . .形式。 : 我 希望下周见到你。 I . 我希望你明天来。 . 我希望如此;

人教版高二英语选修八第二单元学案含答案

Unit 2 Cloning (Module 8) Period 1 Reading: Cloning: Where is it leading us Class : Name : __________ Group : No :______ Learning Objectives: 1. Learn the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Read the passage and learn some information about cloning. Learning Key Points: 1. Grasp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reading material. 2. Learn the text and master the major uses of cloning and the success and problem of cloning Dolly the sheep. Learning Difficult Points: 1. 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 2. Learn the reading skills: scanning and skimming. Learning Procedures: I. 【Pre-class homework 】 A. Warming up There are two kinds of clones, a natural clone and a man-made clone. Do you know what is a natural clone? And what is a man-made clone? A natural clone is one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n-made clone is one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Pre-reading Background reading: Scottish scientists at Roslyn Institute created the much-celebrated sheep "Dolly", aroused worldwide interest and concern because of its scientific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 She was the first mammal to be cloned from adult DNA taken from an adult cell. Previously, animals had only been cloned using embryo(胚胎) cells which already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 complete embryo in its own right. The big breakthrough with Dolly was to make a clone from an ordinary, adult cell ? in this case from a female goat’s udder. Questions: 1. How does Dolly differ from other sheep? She was ______________ by humans while the others were born naturally. So, Dolly was a ______________ sheep. 2. Should we clone a human? II. 【While-class 】 Step1. Lead-in Step2. Group discussion Step3.Consolidation 1. Reading Assessment : Assessment :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复习学案【主干速记忆】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知识体系】 【知识梳理】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有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动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够提升劳动力的质量,提升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必要性+重要性) (1)生产决定消费,这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别,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持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合的部分,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合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 (3)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和科技进步与创新。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公有制经济: 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来说,有的地区和有的产业能够的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水平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居支配地位。 4.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它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升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三)非公有制经济 1.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2.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原因:①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决定的,个体、私营等非公制经济发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选修8第二单元 8 Unit 2 Cloning 学案含答案

Unit 2 Cloning (Book 8) Period 1 Reading Cloning: Where is it leading us? Class:Name:__________ Group:No:______ Learning Objectives: 1. Learn the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Read the passage and learn some information about cloning. Learning Key Points: 1. Grasp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reading material. Learn the text and master the major uses of cloning and the success and problem of 2. cloning Dolly the sheep. Learning Difficult Points: 1.Help Ss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2. Ss learn the reading skills: scanning and skimming. Assessment: Learning Procedures: 】Pre-class homeworkI.【Scan the text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1.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s _____________. A. animal cloning is very valuable and can benefit the world B. animal cloning could be misused by bad people so it must be forbidden C. animal cloning is well developed because Dolly the sheep was born D. animal cloning raised arguments and scientists are not sure about its future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clon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Cloning is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quite recently. B. Twains that look exactly the same are originally from the same egg. C. Cloning is used by gardeners to make more money. D. Animal cloning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plant cloning. 3. The lamb is the clone of the cell from sheep B because ______________. B. it gives birth to the lamb A. it provides the egg cell D. it is a female sheep C. it provides the nucleus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roblem or danger of cloning mentioned in the text? A. Evil leaders may want to clone themselves. B. Animal clones may develop the illness of older animals and may die younger than

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把握要旨,关注人生 一、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方法: (一、思想内容: 1、紧扣题目。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有许多文章, 看题目就知道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 串联各段大意。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贯穿于各段之中。抓住各段的主要意思,这是归纳中心思想的基础。 3. 抓中心句。课文的中心句常常直接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但其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文章的总起句——“首句标其目”; 有的是总收句——“卒章显其志”。抓住这些中心句,联系上下文,深刻理解其含义,便可揭示出中心思想 (二、行文思路 ①按时间顺序。 ②按地点(空间变换 ③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④按问题或事物的不同性质。 ⑤按人物活动的线索。 ⑥按文章的总分关系的结构。 (三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无论是哪一种文体,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增强表达效果。但是不同文体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如记叙类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也要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来增强表达效果、深化思想内涵。 二、 1、理想 2、短文两篇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 3、人生寓言 4、我的信念 5、《论语》十则 三、文章梳理: 1、《理想》作者:流沙河;选自《流沙河诗集》 这是一首哲理诗, 也是一首赞美诗, 主要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 赞美理想。这首诗从多角度赞美了理想,希望人们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奋斗。青少年时期应该努力学习, 将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2、《行(x íng 道树》作者:张晓风 本文采用人格化的写作特色, 赋予行道树人的思想和感情, 通过它心甘情愿而又忧愁无奈地表白,展示了一位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3、《第一次真好》作者:周素珊

第二单元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历史导学案 第2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课型】反馈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能熟练的应用于习题。【单元剖析】本单元介绍了中古时期的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侧重介绍了日本的“大化改新” 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是日本 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产生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的形成 和扩张过程中起到了旗帜的作用。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和 由来,对于理解和认识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欧洲文明侧重于介绍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基督教会权力的膨胀,封建城市的兴 起与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 明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曾经辉煌 一时的拜占庭帝国在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汲取其他文明的 状态下,终于被历史的大潮所淹没。它的衰落史实发人深省。 【单元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内容及作用,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与拜占庭帝国历史命运的启示价值。 【单元难点】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的作用与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思维导航】通过对日本“大化改新”内容和作用及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的认识与探讨,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方法,形成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能 力。 【学习格言】自信和努力,是成功的必备品。 【选择】(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各项与大化改新无关的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B、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C、日本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 第5课 离骚 -含答案

第5课离骚 有位诗人,在水一方 千百年来,屈原以诗人的身份,呈现个体生命的魅力,独占了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的荣耀和精神空间,受到人民如此隆重的纪念,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博大而深刻的人文景观,使屈原在历代炎黄子孙心目中,激荡成一首英雄史诗,飘扬成一面鲜红的旗帜。汨罗江,这条无名的小河,也因屈原而变得像长江黄河一样著名了。 屈原是位诗人,是位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活的诗人。他的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其诗不是用墨来写成,而是饱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流放,对屈原来说是不幸,但对三湘四水的古老民族却是大幸。就在湘沅之间,这位伟大诗人留下了《离骚》《九歌》《渔父》等杰出诗篇。我们今天读其诗,总是清清楚楚听见一位爱国臣子,一遍遍哭诉,一遍遍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夕阳荒原中,临水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人,终有一死,但死后两千多年,还能让人民以一传统节日而永久怀念的人该有怎样的魅力? 怀王不使他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艺术的极好环境,国家的兴亡、民族的仇恨、思想的沉淀、艺术的升华、火热的激情、浪漫的理想,在他胸中冲撞激荡,既然这股能量不能化为治国方略,就让它熔铸成光辉灿烂的诗歌吧。这也充分说明真正的诗人只有为政治大事所扭曲、挤压、烧炼、锤打时,才能得出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能成为理想的化身;诗歌也只有插上政治的翅膀,才能鲜活,才能飞翔。如果去掉《离骚》忧国忧民的政治实质,那么无论其辞藻怎样生动华美,也会相去甚远。“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当我们划旱船赛龙舟,品尝甜甜的棕子时不要忘记柔波深处那颗孤独寂寞的灵魂,那双执著求索的眼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诗人,在水一方……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

文化知识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正确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及态度 2、传统文化的特点、影响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及途径 能力目标:1、运用对比方法区分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传统文化的态度; 2、学会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实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愉悦学习激情投入做中华文化传播者、建设者 [学习重点难点] 正确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 传统文化的特点、影响 文化创新的途径 Ⅰ·课前延伸案 [基础知识点梳理]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2文化遗产。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为什么?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4)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应有的正确态度: 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必不可少。 ○2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4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 5、现代文化传播主要手段及特点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6、怎样推动文化交流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7、推动中华文化交流的意义: (1)从走出去的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更好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从引进来的角度讲,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8、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和途径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文艺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9、传统文化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10、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