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钓翘嘴鱼

怎样钓翘嘴鱼
怎样钓翘嘴鱼

怎样钓翘嘴鱼

钓点

噘嘴又称白鱼,喜欢在亮水区域活动,很少藏身在草丛中,选择钓点时必须注意,要选择大面积的亮水区作为钓点。噘嘴对水体水质有很高的要求,水体受到污染的时,噘嘴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其它鱼类。所选择钓点的时,首先要考虑水体的水质是否适合噘嘴的生存,是否还有噘嘴存在。噘嘴生存的水域,水体能见度大多较高,鱼类对岸边活动动物有比较高的戒心,所以钓点深度应该不低于一米,如果能够再深就更好。这样有利于鱼群从水底进入窝子,更有利于施钓。

诱饵

钓噘嘴的诱饵范围很广,各种商品鱼饵、香精、白糖、曲酒、动物的汁液都是制作诱饵材料,把它混合在诱饵里边就能吸引鱼群进入钓点。为了加快上鱼的速度,需要把它们引诱到水体的中上层,在这个水层,鱼类的戒心降低到了最低点,看到鱼饵以后就会蜂拥而上,它们的食欲就会达到最高点。如何把鱼群吸引到水体上层并长时间停留,诱饵的物理状态就是一个关键问题,只有选择悬浮性高的诱饵才能做到这一点。各种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比重,比重与水接近或相等的物体最适合在水体悬浮,同一物体,很细的颗粒就比很大的颗粒适于在水体中悬浮,它们的沉降速度就有很大区别。研磨得很细的粮食颗粒、麸子、动物的体液,带有味道的酒液、水溶液、锯末都很利于大水体中悬浮。它们进入水体以后会缓慢沉降,水越深沉降的速度越慢,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释放自己的味道,很有利于把鱼群诱引道水体上层。如何制作钓噘嘴的诱饵呢?制作诱饵时,要选择化好原料,再与有引诱味的饵混合,搅拌,制成拿得起来又不停滴落的状态,用手将它抛入钓点。抛时需要注意,最好能得范围大一些,这样才能增加诱饵的化散性。诱饵入水会在水中缓慢沉降,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诱饵空间,钓时可以选择这个空间内的一定深度。由于噘嘴生活的水域大多是自然水域,食物相对匮乏。为了吸引并留住鱼群,需要使用较多的诱饵,根据鱼群的具体情况续补诱饵。原则是量要少、次数要多,以求悬浮物质的连续性。

钓饵

钓噘嘴可以使用多种钓饵,面食、搓饵、拉饵、各种昆虫、蚯蚓,都是他们喜欢的食物,由于噘嘴具有很强的攻击性,选择拟饵钓也会有不错的效果。1995年9月初,我与两位钓友去北京钓鲫鱼,当时用麸子加酒打好窝子,钩饵入水浮标就没影了,以为浮标没调好,赶快提竿重调,一条噘嘴忆被钓上了,接着又上一条,浮标调后又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扽口,频频获鱼,我们碰上鱼群了。没过一个小时,我们的蚯蚓快用光了,怎么办?无意中看见了我的饭盒,里面装的是大米饭和炒饭粒不是很好吗,拿出饭粒,加酒搅拌均匀,挂在钩上抛入水,浮标还没立稳就是一个加速的动作,提竿鱼就上钩了,居然双钩中双尾。噘嘴

的食物范围是很广的,由于它们是群体行为,在争抢食物的过程中,会互相刺激食欲,所以越钓越猛,从中不难看出它们对食物是不挑剔的。

手竿钓噘嘴

手竿钓噘嘴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它具有操作方便,打竿频率高的优点。我喜欢用悬坠钓噘嘴,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钓到较多的鱼,如果在水体上层和中层,上层的速度就更快了。我们可以在钓组缓慢下降过程中钓截杀、钓加速,在浮标立稳以后钓下扽、抬标和黑标。

海竿钓噘嘴

用海竿钓噘嘴时,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钓组,炸弹钩和串钩都可以使用。如果钓个体很大的噘嘴,建议用炸弹钩,可以挂糟食和面食制成的葡萄珠。如果水里的鱼不大,建议使用串钩。用拟饵钓噘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拟饵在水体上层运动,运动的频率和影像会刺激鱼的攻击性,从而促使它咬钩。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朝阳区金盏老河道就有大量的噘嘴,我们把一毫米粗细的红色的塑料管挂在串钩上,由于那里的水深不到两米,我们就把串钩打进水下,慢慢摇动轮子收线,就会感觉到从竿尖上传来噘嘴咬钩的动静。提竿必然中鱼钩,再降低竿尖继续摇动轮子,就会接二连三的有鱼咬钩,一次抛投可钓三四条噘嘴。不过这种方法有比较强的季节性。

友情提醒

钓鱼台噘嘴必须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摘钩,噘嘴中钩以后,具有极强的跳动能力,当它被钩住并拉出水面,在上升的过程中它是很老实的,但是在下落过程中,它就开始在钩上挣扎,显得非常不老实。为了提高获鱼量,很多人喜欢使用悬坠钓噘嘴,由于使用的是无刺鱼钩,经常会出现脱钩跑鱼的现象,严重的时候,跑鱼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落在地面上各水边的鱼会弄得你手忙脚乱,搞得你非常狼狈。摘钩进护时,一般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捏住钓线或铅坠,把鱼送进鱼护摘钩,这时,竿的弹性已经失去了作用,鱼的跳动最为明显和剧烈,它的跳动都实实在在的作用在线上,剧烈地疼痛会使它更加激烈的挣扎,很容易造成脱钩。第二种是用手掌拢住线,线在手中是可以自由活动的,竿的弹性可以继续作用在鱼钩上,吸收鱼活动的能量,限制它的活动范围。使用这种办法的时候,钩上的鱼显得要温顺了许多。即使它想跳也很难跳起来。所以,这种摘钩方法是最好的选择。

翘嘴白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翘嘴白是一种水面鱼,嘴大贪吃,春未至秋初,喜欢在水面上追食虫蛾,夜晚食性

也很强。晚上八时至十二时用活的虫蛾作诱饵,很容易钓到。这种鱼,其肉白嫩,味道

鲜美。

钓翘嘴白要用较粗的钓线,细了钓到大鱼易断线跑鱼,用十磅到十二磅的尼龙丝较

理想。鱼竿以硬竿为佳。钓饵要用活的蝼蛄,蟋蟀,蚂蚱,蟑螂或小飞蛾。穿饵时钩子

不可进得过深,轻轻地在脊背和脖颈之间的软处向脊背方向挂住即可,挂深了虫子易死。

垂钓时可不用铅坠和浮漂,只需手拿钓竿不时上下点动吸引鱼儿吃钩。当你手感竿

梢微微颤动即是有鱼吃钩应即提竿,挂住鱼后慢慢拉上岸来。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钓到

翘嘴白,而且还可以钓到鲶鱼,青鱼,鳊鱼和鳜鱼。

水库拉饵钓鲌鱼(翘嘴鲌)技巧

钓组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季节来选择钓竿,就一般的情况而言,冬末春初使用4.5米的手竿,这是因为水库湖泊中的鱼为了能够摄食,已从水库湖泊的中间游向近岸。为什么能够钓浮,其主要原因就是深水处的水温不能满足鱼类的需要,鱼自然地上浮到能接近自己体温的泳层。因此春秋两季使用4。5米的即可,夏秋季竿最好使用5.4米或更长的竿,这是因为夏季钓鱼人多,加之鱼浮于水表的原因,河岸边不安静,加上鱼本能的戒心,故离岸较远。使用短竿钓获的鱼不仅少,而且个体较小,所以,从钓获的角度看,夏秋两季用长竿的效果要远远大于用短竿,钓的鱼也大。所以钓组尽量以长竿为主。

钓组:悬坠拉饵钓鲌鱼最佳的组配是选择质优竿轻的手竿,因需要反复不停地抛投和扬竿,竿重会增加钓者的疲劳程度。加之拉饵钓需要一定的频率,重竿无法达到8秒~12秒一竿的速度,影响钓的效果。因此选择质优的轻竿十分重要。根据鱼的吃口来选择浮标大小,初春一般使用2~3号,春夏季使用4~5号。钓钩使用4~5号袖,小钩更利于鲌鱼吞入,挂得也牢。以线径1号~1。5号线做主线0。6~0。8号线做子线。调标的状态为空钩调6目,挂饵钓两目,两饵的重量为2~3目。

钓点:鲌鱼虽为中上层鱼类,但它栖息在水底的机会多,特别爱生活在2~4米深水下有乱石或其它周边有水草的环境中。因此,要根据鲌鱼的习性选择钓点。如钓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可考虑在水中小鱼小现较多的地方,也可根据水面上浮起的鱼星来选择钓点。鲌鱼的鱼星比其它鱼星较好辨别,它的鱼星不多,而且比一般鱼的鱼星小。此外鲌鱼还有在水面捕食鱼虾,追逐落水昆虫的习性,钓者可根据水面上浪起的水波来发现鲌鱼,选择有鲌鱼处做钓点。如果钓大鲌鱼可寻到水体最深处(3~5米)做钓点,所择钓点必须安静。

钓法:确定钓点后,根据鲌鱼的食性来配置诱钓饵。采取做大窝的方法,可用商品饵加菜籽饼和麦麸白面混合,捏成铅球大的饵团,直接抛入钓点内做窝。打好窝后直接开钓,不必等待发窝。在钓的过程中应不间断地向钓点中抛饵,确保钓点内始终有饵,以保证窝点的

诱鱼效果。钓饵用腥或腥香型商品饵调配,可适当地添加虾粉、赤尾青等饵,也可用1/2的麦麸、1/2的菜籽饼加适量的面粉调配。钓饵的状态尽可能粘一些,拉出饵团可稍大一些,大饵目标大,便于鲌鱼的发现。

识标:拉饵钓鲌鱼最讲究的是抛竿频率,一般的情况下,诱钓饵先招来的是白条和小鲌鱼,钩饵一入水浮标就会出现下吨和上抬,这些信号都是小鱼所为。面对这种信号,不宜扬竿,因为这不是鲌鱼咬钩,当浮标反应平稳而有节奏地出现两次下吨动作后黑标,这才是鲌鱼咬钩的信号,所以扬竿的标准是待鱼浮标完全入水后再扬竿,这样中钩的概率高,钩得也牢。。如果钩饵入水浮标总是出现连续下吨和上抬,这就证明钓点中没有鲌鱼,可继续向钓点中抛饵诱鱼,即使钓点中的小鱼再多,都不会影响你。因为鲌鱼进入钓点后,小鱼就会停止闹钩。

技巧:使用拉饵钓鲌鱼,一定要注意控制饵团的大小,开始钓时饵可尽可能大一些,一是从过去的实践中来看,咬钩较勤的时候多半在无日照的弱光天、阴雨天或是湖泊、水库、池塘水色浑浊的时候。水色清澈,天气晴朗日照强烈的天气钓获鲌鱼的概率最小,施钓时还应最大限度地保证钓位前的安静,不要大声地讲话,特别是施钓2米以内相对较浅的水域,安静是钓获的前提。鲌鱼动作迅速,活动范围大,施钓时不可能一下找准鲌鱼的泳层,可先从1米的深度向下找,不妨在每一个深度都钓一会。在那个泳层上鱼就在那个泳层钓。

翘嘴鲌.jpg (32.22 KB)

夏钓翘嘴鲌

https://www.360docs.net/doc/636682241.html, 发布时间:2010年5月9日钓鱼翁钓鱼网

一、垂钓季节与时间:钓翘嘴鲌的季节性特别强,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6月初到6月中旬。这段时间刚开始上鱼,鱼不是很多,但鱼的个体比较大。第二阶段,6月中旬到6月底。是钓翘嘴鲌的最好季节,鱼的个体大而且还比较均匀。第三阶段,7月初到7月中旬。月初还可以,鱼的个体有大有小,以后上鱼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大概是这个时间,其他地区时间上可能有差别)。从垂钓时间上,天一亮就开始上鱼,咬钩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持续三个小时左右。如果早晨有微风,时间相对要长一点,有明显的规律性。所谓的规律性,就是天一亮就开始上鱼,中间时间是个高潮,以后慢慢下降,上鱼高峰大约一个多小时。

二、钓具的选择:1.竿。使用2.7—3.6米硬调手海两用竿最为理想。优点是,可近可远,灵活机动,可任意选择钓点。如用手竿只能钓固定的水域,手海两用可钓远近不同的水域,增加了垂钓面积,大大的提高了上鱼率。

2.钓组的组合。使用8~10号伊势尼钩。翘嘴鲌嘴大,使用大一点鱼钩,好处是不容易脱钩。钩线可使用直径O.2一O.26毫米的优质线。翘嘴鲌个体较大,而且吃食凶猛,线太细容易断,而且使用稍粗一点的钩线也不影响上鱼效果。钓钩使用单、双钩都行,如果

使用双钩,上下钩间距5厘米即可。

三、钓饵的选择:翘嘴鲌食性杂,荤素都吃,在选择饵料时,最好还是用小鱼、河虾。河虾的效果最好,但河虾容易坏不好保存。为了便于保存和使用方便,在购买河虾时,可适

当多买一些,分成若干份,冷冻在冰箱里,使用时用多少拿多少,十分方便。

四、漂的匹配与钓法:1.漂的选用与竿要相匹配。使用手海两用竿,要用中、大号漂,远距离时也能看清。 2.漂与坠的匹配。漂露出水面4~5目。翘嘴鲌吃食凶猛,咬钩即是黑漂。 3.钓法。翘嘴鲌喜欢在湖泊水库等大水体中生活,属中上层鱼类,特别适用浮钓的方法。在具体的垂钓中,要掌握好漂的深度,由浅到深。根据钓翘嘴鲌的经验,上层的鱼要比中层的鱼小,所以在调漂的深度时,尽量把漂调到中层水位,这样钓上来的翘嘴鲌个体大。总之,调到能上鱼的水位就是合适的深度。

为了能够更好的钓翘嘴鲌,我总结了几句口诀。

掌握季节和时间,由浅到深多实践。霞光一现把竿扬,钓得翘嘴鱼满筐。

见好就收莫多贪,明天再钓翻一番。钓鱼休闲两不误,保你赛过活神仙。

台钓翘嘴鲌技法整理

shixinjun

级别:小钓手

发帖

6

鱼票

6

积分

51

贡献值

交易币

关注Ta

发消息

只看楼主更多操作

倒序

阅读

复制

链接

使用

道具

楼主发表于: 2010-08-06

一、翘嘴鲌习性

翘嘴鲌鱼总喜欢在面大水深的环境中生息,其活动范围较大,一天中除

早晨9时之前,下午5时以后弱光时段中,摄食较为活跃。成鱼一般在

敞水区水体中上层活动,游动迅速,性暴,善跳跃;

二、竿、线组配置

竿:3.6-4.5米

线组:大线0.8-1.2,根据水体翘嘴大小决定。子线0.6-0.8根据水体翘

嘴大小决定。子线长度:25-30公分,可采用上拉铅皮座的方式实现,

钩距可以到5公分。

三、饵料配置:

腥、腥香性配饵,状态要求附钓性强,又有雾化。

推荐配饵:

1、蓝鲫2#85%+南极虾粉15%(拉饵可加适量老鬼5号)

2、化氏翘嘴鲌+适量蒜粉+适量白粉(拉饵可添加20%的拉丝粉)

3、化氏翘嘴鲌60%+化氏6号鲫40%(拉饵可添加15%的拉丝粉)

四、钓法:

1、钓棚:从离底10公分→钓半水→钓一标深,或一标深→钓半水→离底钓10公分,寻找翘嘴所在钓棚。

2、调漂:搓饵调至接近漂根,拉饵可调8-9目,挂双饵后钓目剩2目-4目即可

3、饵上钩,抛竿,漂在水中站立好后如果没鱼吃食就大幅度抖动竿梢,使主线上的铅坠带着鱼线和饵料迅速上浮,又随着铅坠缓慢下沉,利用翘嘴鱼抢食的习性中鱼。复次抖竿,鱼饵在40—80厘米的范围内上下,甚至左右晃动,其原理为动饵引鱼,一般一次饵料抖动2—3次,没鱼就换食。开始下竿时,加大换食的密度,饵团亦可大些以引鱼积成窝。

4、鱼一旦进窝,则需要继续保持抛竿频率,防止散窝。

十一、翘嘴鲌(也称白鱼、噘嘴鲢子)

翘嘴属较为凶猛的淡水鱼,喜集群,并以小鱼小虾为主攻食,也吃杂食。往往翘嘴比较多的水域小杂鱼很少。

钓翘嘴应以诱钓结合法为最好。开钓前,先撒一些偏腥、粉质、浮漂类的轻质粉状饵料打窝。窝饵应入水即散。(注意有鲢鳙的水域少打窝,以免把鲢鳙诱过来)。

翘嘴较多的水域应用拉起来钓的办法。例:3米的水深钓2米-2.5米;鱼较少的水域钓离底;例:3米的水深钓2.7米-2.8米。

饵要调整成散落的状态,浮漂调目要高一些,挂大饵,入水开始散化,快到位时钩上还留一少部分。要求挂钩时包饵要正当,以免整团饵料在下沉过程中脱钩。如饵料到位时浮漂继续下沉,轻轻往上一拉漂,又起到了逗鱼的作用,往往这时是鱼最咬钩的时候。

搓饵:

① 5#鲫30%、翘嘴鲌70%。

②翘嘴鲌50%、化氏无双20%、全能通用料20%、赤尾青10%。

③ 4#鲫40%、广谱饵40%、虾粉20%。

④龙鲫40%、赤尾青20%、翘嘴鲌40%。

拉饵:

① 6#鲫1袋、翘嘴鲌1袋、拉丝粉40克。

② 4#鲫30%、全能30%、6#鲫40%再谈抖杆钓翘嘴

2011-04-30 07:45来源: | | | 网友评论0 条浏览次数97

再谈抖杆钓翘嘴翘嘴白鱼,学名鱼鱼白,硬骨鱼纲,鲤科。因嘴往上翘,故俗称翘嘴鱼白。该鱼属野生鱼种,这种鱼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属淡水鱼中的上品,一般小水沟,河渠野塘也有,但个体较小。大水面的湖泊,水库中,多年生的这种鱼个体可达20 30斤。

翘嘴鱼白每年春夏产籽,属中上层鱼类,产籽前后进食凶猛。垂钓手感特好,力度大,是广大钓友非常喜欢垂钓的一种对象鱼。一般500克以下均用手竿,再大的用海竿。目前我国大多数水库,湖泊都承包给个人,因经济效益的考虑,这些地方多半大规模养殖鲢鳙,鲢鳙亦活动在中上层水面,所以给专钓这种对象鱼的钓友们带来很大的困难。经常出现的状况是半水钓翘嘴白鱼不一会儿,鲢鳙就成群出现,而90%以上的论天垂钓的库,湖,塘是明确规定不准许钓鲢鳙的。

多年来,大家在春季开始采用海竿挂泥鳅,虾类,小鱼或仿生鱼拖钓,只是偶尔钓到个体大的(2

斤以上)白鱼鱼。因为目前因养殖效益考虑每年捕捞甚多,这种个体大的白鱼鱼愈来愈少,100 300克的又吞不进泥鳅,使得钓这种鱼成为钓友门的一大难题。

所谓手竿抖杆法钓翘嘴鱼白,是几年前发明的一种独特的钓法。鄂州钓友戏称为柯氏钓法。该钓法曾在2004年新春金竹水库中创一天钓获200―400克个体翘嘴鱼白多达40多公斤的记录。近几年已经被当地钓友所掌握并迅速推广,在实战中取得辉煌的战果。

抖杆钓法是在台钓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钓法。抖杆是这种钓法的重要特征:取3.6m―5.4m手竿,采用钓浮的调漂方式,调半水,一般用大漂,使其入水快。把铅皮座上移,调整太空豆,提高铅皮座位置,等于加长了鱼线长度(视鱼所在的水层决定),采用拉饵。具体钓法是:拉饵上钩,抛竿,漂在水中站立好后如果没鱼吃食就大幅度抖动竿梢,使主线上的铅坠带着鱼线和饵料迅速上浮,又随着铅坠缓慢下沉,利用翘嘴鱼白抢食的习性中鱼。复次抖竿,鱼饵在40―80厘米的范围内上下,甚至左右晃动,其原理为动饵引鱼,一般一次饵料抖动2―3次,没鱼就换食。开始下竿时,加大换食的密度,饵团亦可大些以引鱼积成窝。

抖杆钓法的优势非常明显,符合翘嘴鱼白快速追食的个性,具体操作中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半水的位置调整,找准鱼所在的水层,有时一天之中也有变化需要钓者灵活机动。二是饵料状态和成分组合的调整,状态要求附钓性强,又有雾化,抖杆两次应仍有附钓的少量饵料,至于用哪种饵料要因地,因时制宜。例如初春可能腥味重些,初夏甜味重些等。有的人担心抖竿会有水的响声,是否会对鱼有所影响,这个疑虑完全没有必要,对其它鱼可能有影响,但对翘嘴鱼白这种鱼是没有影响的。飞虫入水是翘嘴鱼白最好的食物,所以频繁的抛竿对它来说是一次次的机会,实战中经常是中途接饵中钩,抖竿的最大优势是解决了目前避钓鲢鳙的问题,鲢鳙虽然在水中上层,但它们行动迟缓,而翘嘴白鱼出击速度快,一冲就上,没等到鲢鳙找到饵料的位置,它们往往就中钩了。

台钓常见的打窝诱鱼技法

2011-04-30 07:48来源: | | | 网友评论0 条浏览次数79

台钓常见的打窝诱鱼技法打窝诱鱼技术,是整个台钓技术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并非像一些钓友理解的那样,仅仅是“诱钓合一”。

台钓常见的诱鱼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动态诱鱼

很多种鱼都爱吃“活食”,台钓就利用鱼的这一特点,把饵操作成不停地动着的状态,借以诱鱼。投饵时,把钓饵投到竿加线的最远点,钓饵入水后便像小虫一样悠悠晃晃在水中“游泳”,从入水点游到垂钓点。然后饵坨开裂,散开、雾化。雾化后,粉末像无数小虫在钓点的“窝子”里“飞舞”,引鱼吃饵。

二、以钓饵为诱饵

如果水中的鱼很稠密,而且食欲非常旺盛,垂钓时就不必打大窝,仅以钓饵代诱饵就行了。“钓饵代诱饵”的方法是:每次投钓饵都准确地落在入水点和钓点上,过一两分钟便提竿起钩(不管是否有鱼吃钩),有意识地把钓饵抖落在钓点上,让其雾化作为诱饵。这样投饵次数越多、钓点积饵越来越多,窝子越来越大(当然鱼也要吃掉一部分饵)。如果经常双鱼吞钩钓起双鱼,说明窝中鱼非常多,可以不必急于大量投饵,还可把钓饵减小至绿豆般或大米般大小。但此时也应高度警惕由于饵太小鱼会“散伙”而游往他处。

要注意添饵“留鱼”。

“以钓饵代诱饵”的打窝法是在养鱼塘最常用的钓法。其难点有二:1.饵料掺水量要适度,若太湿,投饵时饵坨容易在半路脱落;若太干,入水后不易雾化、浪费时间。初学者应“宁干勿湿”。2.投饵落水点一定要准确,每次必须投落在同一个点上。最忌东几坨西几坨。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

三、重饵打窝

一般钓鱼比赛禁止重饵打窝,更不允许把饵捏成大坨用手投入水中,因为这样会影响他人。但实际上,在上鱼情况不太好的情况下,打重饵大窝在比赛中是经常出现的。因为饵坨较大、较松、易散,投饵时可以不必从“最远的入水点”入水。可以轻轻地从钓点的垂直点入水。落水底后,便立即抖散使其雾化。每次垂钓开始前,可以投上几坨成窝,垂钓途中,可视鱼情随时“补窝”。一般情况下是鱼少时多用饵,鱼多时少用饵。当上鱼率明显减少时,表明窝中饵太少,便应及时补饵留住鱼;保持继续上鱼。

投饵量的多少、投饵的勤与怠,是“打大窝”的关键也是难点。投少了、怠慢了,诱不来鱼,留不住鱼,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机遇;投多了,太勤了,饵料过剩,诱饵淹没了钓饵,鱼只吃诱饵不吃钓饵,搞成了白白浪费饵料,自己给自己“帮倒忙”。“重饵打窝”饵的用量必须根据鱼情慎重揣摩,千万不可盲目滥用,必须掌握好分寸。

四、逗诱

当窝里的鱼已经很多,然而鱼的注意力却集中在诱饵上,热衷于诱饵而钓饵受到冷落时,――鱼星泛滥却无鱼吃钩时,或者由于水底淤泥较多常把钓饵淹没时,便可用“逗诱法”对付。其具体操作方法是:钓饵落入水底后过几秒钟,将竿提起,后拉十几厘米,

使浮漂上升一二目,然后放下还原。再过几秒钟,又将竿提起,过一会再放下……反复进行。使钓饵像小虫在水底跳动。鱼必然容易发现,一旦发现,以为是活食,便会猛追抢吞。

五、跟踪打窝

我们钓鱼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水底打好窝后等了很久都无鱼问津;我们也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上午某钓点打窝钓鱼,效果颇佳,鱼连连上钩,可到了中午鱼越来越小,直到完全销声匿迹。用大量的好的诱饵也不能将鱼唤回窝中。鱼到哪里去了?天气的变化、水温的变化、溶氧的变化等等自然因素经常影响着鱼情的变化。鱼在水底,绝非一成不变。哪里的条件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就往什么地方跑。鱼若不在底层,很可能是到中层、上层或其他安乐窝去了。当鱼已离开了底层老窝时,无经验的钓者茫然不知,却固守阵地老等,白白浪费时光,实在可惜。而有经验的高手就能迅速敏锐地判断出鱼的去向,比较准确地知道鱼迁徙的层次或处所。

于是便迅速使出“追踪打窝”的技巧。例如,如果发现了鱼在水的中层,便立即把浮漂往下拉,使钓钩往上提,并在中层抖几团诱饵,把鱼聚集于窝中,然后在中层钓之。

在中层或上层打窝的饵料,应选择比重较轻的粉料。这样的饵料在水的中、上层停留的时间要长些。

六、调鱼迁窝

钓鱼比赛追求速度,因此,只要有可能,钓手会尽量将鱼“调动”至水的中层甚至上层来钓,以节约时间。具体作法是:在底窝的上边、水的中层,用较轻的饵料打好窝并停止底层的饵料,鱼便会上升到中层。这时,钓手就会抓紧时间把这些鱼钓上来,以夺取胜利。

我们说打窝诱鱼是台钓的一个技术难点,其原因有三:1.诱饵的选择与调配以及它的轻、重、干、湿、黏、散、大、小等方面都应尽量恰当适度,几乎达到精雕细刻的程度;2.要善于根据天情、水情、鱼情确定诱饵及诱钓方法;3.诱、钓技术必须准确而熟练.

夏季悬坠浮钓翘嘴鲌

时间:2010-10-21 08:23:59 字体:[大中小] 我要投稿

一、翘嘴鲌习性简介

翘嘴鲌,俗称白鱼、翘嘴巴。翘嘴鲌因它嘴巴上翘,因而被人们形象地叫做翘嘴鱼,为长江、淮河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其生长快肉质细嫩为鱼中上品,被列为我国四大淡水鱼之一,也是我们钓鱼人喜欢垂钓的鱼种。翘嘴鲌常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对水质的适应性和水温的适应性都较广泛,从0°C---40°C以下一般都能生存,最适宜生长的水温20°C~30℃,其幼鱼喜欢成群在浅水区域活动。翘嘴鲌性情凶猛游动迅速善于跳跃,多以追捕活鱼、活虾、水生动物等荤腥饵料为食,食物匮乏时,也食植物性饵料。翘嘴鲌喜欢群居大范围地迁徙,最爱集群快速长途追逐捕食。翘嘴鲌具有一定的羞光性,当水质清澈阳光强烈时候,它们常下潜中下层活动。

二、出钓时间及天气的选择

翘嘴鲌的习性决定,它们具有一定的羞光性,所以,夏季晴天钓翘嘴鲌,以凌晨以后至上午9点钟之前和下午5点钟以后为好,这个时间段温度适宜光线稍弱,它们常到近岸活动觅食,较有利于垂钓。但当阳光强烈温度较高的时候,翘嘴鲌多潜入远处深水或光线较暗的地方,不利于台钓优势的发挥。垂钓翘嘴鲌最好选择阴天、有小阵雨的天气或大雨过后有2-3级风力的天气,这样的天气,翘嘴鲌全天大多在近岸的中上层水域觅食。

三、钓点的选择

前面已经说了,翘嘴鲌喜欢集群大范围活动,更喜欢追捕水面的活鱼,当它们在某处觅食时,常能看到有大量的小鱼纷纷跳出水面逃生,其次,也可以从鱼星上识别,当你看到某处水面单个鱼星密集的时候,说明翘嘴鲌较多,我们就应作为垂钓钓点的首选。最后,水面的下风口常有浮游生物聚集,也会吸引翘嘴鲌逗留,这些都为我们选择钓点提供了目标。另外,我们在选择具体的钓点时候,不要像钓鲫鱼、鲤鱼那样靠草或找有障碍物的地方做钓点,要尽量选择明水做窝子,这可能是由于翘嘴鲌游动迅速,在明水中更容易扑捉小鱼的习惯所决定的。

四、钓组配备

翘嘴鲌属于大型鱼类,有记载的在10多公斤以上。我们应该根据翘嘴鲌个体的大小配置主线和子线,必要时,可配备失手绳。由于我所钓的水域发现的个体大约在0.5公斤以下,我使用的主线0.8#子线0.4#或0.6#,由于翘嘴鲌嘴大,所以用的钩偏大,选3-4#无倒刺。漂标选择的是长脚长身短尾1号漂,它翻身快下降慢适宜钓翻身、劫口,子线我一般用10-15公分长,出讯号快。由于翘嘴鲌觅食喜欢成群密度大,所以抛杆、提杆应追求频率,但为了避免疲劳,应选择3.6-4.5米的硬杆为宜,同时还要配置拉饵盘以便上饵追求速度。由于翘嘴鲌中钩后的冲撞力很大,所以,最好要配备抄网。

五、饵料的选择

由于翘嘴鲌属于中上层鱼类,而且喜食鱼、虾等荤腥饵料,这样,在众多的商品饵中,要选择腥或大腥气味的饵料,最好选用含雪花粉类比重轻的白色饵料,以使饵料目标醒目。饵料搭配时,拉丝粉比例要根据鱼群的远近决定,鱼群远抛点远比例应略大一点,反之则小。饵料要开的稍松散、柔软一些,特别是开始诱鱼阶段,更要追求雾化快以达到较好的诱鱼效果。

六、垂钓方法

我感觉,在小水面选坠钓翘嘴鲌首选的是浮钓法。首先,将漂调高目(接近漂肚),用拉饵从20-30公分深向下逐步探鱼的泳层,直至有较好的上钩率。其次,在作窝阶段饵料不可搓揉,以追求其松散和雾化,通过频繁的抛杆使水体自上而下形成一个立体的诱鱼区。最后,翘嘴鲌具有集群性,一旦遇到鱼群上窝很快,当发现翘嘴鲌的鱼星(单泡)增加时,不要马上追求中鱼率,仍要保持一定的抛杆频率,防止窝中断饵留不住鱼,另一方面,不断的饵料落水声,对翘嘴鲌也具备有一定的诱惑力或能刺激它们,使其兴奋产生抢食欲望。当发现鱼星达到可观密度的时候,要利用拉饵盘上饵抛杆的速度优势,使窝点有源源不断的饵料诱鱼,这时候才可以一边钓一边保持有更多的鱼被诱来。因为翘嘴鲌觅食常常是成群且食量大,一旦窝中没有相当量的诱饵它们就会马上离开,这就是要保持较高的抛杆频率的原因。浮钓翘嘴鲌的时候,不要抛满杆也不要压水线,钓者要端着杆子钓,因为,从浮标入水、翻身、站立、停顿、下降至浮标到位的整个过程,都可能有鱼吃钩,端着杆钓可以较方便的及时抬杆起鱼。翘嘴鲌虽然属凶猛性鱼类,但觅食时反映在浮标上的动静却很少拉黑漂,而常常只是轻微的“一顿”或漂在还没到位时的停顿,由于翘嘴鲌嘴大吃口干脆,这时候要及时抬杆,

又因为翘嘴鲌嘴皮较薄,所以,抬杆不可太用力以防撕裂鱼嘴跑鱼。垂钓翘嘴鲌时候,要时

刻留意其泳层变化,早晚光线稍弱温度较低时,它们的泳层稍浅,而当接近中午光线较强温度较高的时候,它们的泳层会较深。钓者要及时注意调整泳层的深度,做到以变应变。我感

觉,钓翘嘴鲌从钓法上来讲,除了大水面较适合路亚钓法以外,在小水面中,悬坠钓的浮钓

法同样是很好的方法,它对翘嘴鲌常处于水域的中上层活动这一特点同样具有针对性。

提醒钓友注意的是,在一个地方钓了一段时间后,当你感觉窝子中翘嘴鲌的密度开始下降时候,不要久等,要及早留意水面动静,找寻其他的翘嘴鲌鱼群,特别是水面较大的时候更要

注意。因为翘嘴鲌的群居性所决定,一般很少有游兵散勇,与其被动的静等下一个鱼群的到来不如主动及早寻找鱼群,以节省垂钓时间。

钓翘嘴鲌从季节来讲,可以说一年四季都可垂钓,但对于江淮地区尤以每年的4-5月份和

10-11月份为更佳。因我国幅员辽阔,同一季节但南北温差很大,钓者不宜完全以季节为参照,而是要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的温度和翘嘴鲌觅食的适宜温度来决定。

翘嘴鲌鱼的生活习性及垂钓

翘嘴鲌鱼的生活习性

二十世纪七十年开始,我国把翘嘴红鲌当作有害的凶猛鱼类来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水库限制其种群发展。该鱼生活于水体的上、中层,野生鲌鱼以肉食食性为主。我国的五大水系皆有其存在,大致有七个品种:翘嘴红鲌、青梢红鲌、蒙古红鲌(俗称驼子鲌)、红鳍鲌、尖头红鲌等通称为翘嘴鲌

一、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征

1.栖息习性翘嘴红鲌是在湖泊、水库和外荡等大水体中生活的鱼类。成鱼一般在敞水区水体中上层活动,游动迅速,性暴,善跳跃;幼鱼成群生活在水流较缓慢的浅水区域。

2.外部性状口上位,下颌坚厚而向上翘;下咽齿顶端略弯曲,鳃耙细长,鳏3室,中室圆大;从腹鳍基部至肛门间有腹棱,背鳍硬刺粗大;体背及体侧上部呈灰色,腹部银白色;体长而侧扁。

3.食性

(1)摄食频率高,在严寒的冬季及生殖期间都照常摄食。

(2)主要以鱼类为食,食物选择性很强,多为中上层小型鱼类,如梅鲚、鲻、似鲚等鱼类。

习性:翘嘴鲌鱼总喜欢在面大水深的环境中生息,其活动范围较大,一天中除早晨9时之前,下午5时以后弱光时段中,摄食较为活跃外,白天在有日照时,总爱潜入深水中栖息。

翘嘴鲌以视觉捕食,发现可食之物后,会疾速地攻击目标,自下而上地一口咬住猎物,食物入口后,再辨别能否吞咽.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俗称:大白鱼、平时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是一种凶猛性鱼类。雌鱼3龄达性成熟,雄鱼2龄即达成熟,亲鱼于6-8月在水流缓慢的河湾或湖泊浅水区集群进行繁殖活动。产卵后大多进入湖泊摄食或在江湾缓流区肥育。幼鱼喜栖息于湖泊近岸水域和江河水流较缓的沿岸,以及支流、河道与港湾里。冬季,大小鱼群皆在河床或湖槽中越冬。

绷尖钓法

绷尖钓法 手竿绷尖钓法是由海竿底坠串钩或者活坠爆炸钩钓法 演变而来,是指在手竿悬坠钓法的基础上,去掉浮标,抛满竿,收紧钓线后通过观察竿尖点头的变化而判断提竿时机的钓法。本来此钓法主要是用于在自然水域因钓场环境特殊(如流水、钓点水位太深,大风天)的情况下,而采用的一种极端的钓底栖鱼(包括半斤以上的鲫鱼、鲤鱼、草鱼等)的钓法。但由于自然垂钓水域的减少,黑坑池塘的增多,黑坑里的鱼经过多次的垂钓之后警觉性会就会增加,悬坠钓法由于子线垂在水中,鱼就饵的时候容易因为触碰子线而产生警觉性,导致目标鱼没有明显的吃饵标相。绷尖钓法因为钩饵、子线、铅坠躺底,目标鱼在就饵的时候没有障碍,就饵会更加放心。所以有高手就把自然水域的绷尖钓法改进后用到了黑坑上面,只要钓组稍加修改,钓法稍作变动,就变成了黑坑钓滑口鱼的有效武器之一。现将最近几年我和当地钓友对于绷尖钓法总结的一些经验、体会和心得与钓友共享。 一、绷尖钓法在黑坑里一般有三种应用方式1、氧泵打氧走水:在平常的黑坑钓鱼活动中,免不了在中午的时间黑坑的老板为了防止缺氧而打开增氧泵的情况,一旦开泵后,全池尤其是靠近增氧泵附近的钓点会有浮标走水现象发生,增氧的波浪严重的影响了浮标的稳定性,增加了钓友看标的

难度,这个时候,就可以应用绷尖钓法来克服增氧机带来的影响,利用有轻微流水,水中溶氧量增加,目标鱼活跃的机会,增加渔获。 2、窝子里有星无口:在平常的垂钓过程中,尤其是在 中后期,会发现钓点的窝子里有许多目标鱼的鱼星,浮标又没有什么有效的动作,通过换饵,或者改变钓法(如提铅)仍然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用绷尖钓法来对付这类老滑 鱼或者开口不好的病态鱼。 3、黑坑限竿够不到鱼窝:黑坑一般限制杆长,放入坑 中的鱼经过钓友们的狂轰乱炸后受惊一般会游向鱼池的中 心部位,钓点里由于钓友们长期打窝会形成臭底现象,目标鱼不愿在此停留,就饵。运用绷尖钓法可以在限定的杆长内比带漂垂钓抛的远1米左右(按勾股定理,水越深钓点越远)使钓饵可以更好的接近目标鱼的栖息地。 二、绷尖钓法使用的钓具和线组: 1、长短钓竿都适用于绷尖钓法,但是最好选择相对调 性较软的钓竿,出动作比较明显。 2、悬坠钓法线组不需要跟换,直接去掉浮标即可。大 线与竿稍的连接处可以增加一个红色的顶豆,当做视标使用,在口比较小的时候,可以直接看太空豆的动作来判断鱼情。 3、需要把固定铅坠的太空豆打开10公分左右,使铅坠变成活铅,鱼饵入口阻力较小,使目标鱼吃饵时杆稍动作的放大,

在夏天如何钓鲢鱼

在夏天如何钓鲢鱼 1.配制钓饵的几个原则:比重宜轻不宜重,状态宜化不宜僵,味道宜浓不宜淡。通常 情况下,调制钓饵时,要选用雪花粉类的膨化饵料做基料,辅料是起改善味道的作用,如香、腥、酸味的香精等。加水揉搓时不能过度,否则会导致饵料僵化。还要注意一次做饵 不要过多,应该勤做新饵,这样才能保证饵料的雾化特性不会变差。比较典型的钓鲢鱼饵 配方是:98%的“动峻”、1.5%的“白粉”添加剂和0.5%的“草莓”香精。 2.调漂。无论是钓离底、钓半水还是钓一漂深,浮漂的剩余浮力都是不能少的。所以,在调漂时,浮漂在双钩挂饵后漂尖要漏出水面。一般可采取挂饵调漂。方法是:将浮漂拉 至半水位置,双钩装上钓饵与垂钓时的大小相同抛入窝点,通过修剪配重铅皮,使之达到 挂饵后浮漂仍能露出水面2-3目的高度为止。 3.垂钓节奏。半水钓鲢与半水钓鲫是有区别的,半水钓鲢要不断的扬竿才能达到窝点 内饵雾的浓度,从而诱来体大的鲢鱼。以钓鲫的小饵团和低频率。就不能做到这一点。通 常情况下,在做窝初期每竿的抛扬节奏以10秒为宜;垂钓过程中以1-15秒、最多不超过 20秒为一周期。 另外,钓鲢鱼时,遇到水温低、天气闷、水太深、饵味重时,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 导致钓鲢鱼失败。 1.忌水温低。鲢鱼喜高温,适宜水温为22-32℃。水温低于20℃时,鲢鱼咬钩率会明 显降低。如果水温在17℃以下,鲢鱼就不咬钩了。 2.忌天气闷。鲢鱼不怕热,就怕天气闷。“闷”,就是气压低,水中缺氧。有时候人 并不觉得闷,但鲢鱼已不咬钩了。 3.忌深水钓鲢。在深水中,不要用底钩钓鲢。如果水深在2.5-3米,多撒些酸味重的 诱饵,可以诱来鲢鱼沉底摄食,这时用底钩也能钓到鲢鱼,超过这个深度是钓不到鲢鱼的。 4.忌酸臭味过重。虽然鲢鱼喜欢酸臭饵,但也不能过重。有人竟然选用醋精、柠檬酸 等化工产品,还有的在选用臭味物质时,甚至使用人畜粪便做钓饵,这时不可取的。这些 东西所带病菌多,钓者易被感染,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碍文明垂钓。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鲢鱼(大头、白鲢)鱼饵配方

鲢鱼(大头、白鲢)鱼饵配方 钩子:7号普通带簧爆炸钩。 自制配件:白色药瓶或乒乓球。[用做浮子] 特别:空心铅坠1个。 饵料:这个步骤是关键的步骤。非常值得注意。我用的饵料制作方法简单,上鱼效果显著,众所周知,鲢鱼喜欢酸食,鳙鱼喜欢酸臭。现在把方法介绍给大家:玉米面窝窝头3个。加1袋发酵粉,把窝窝头弄碎。那发酵粉搅拌均匀,然后放在塑料袋内。放在阳光下暴晒,大约3--5天!打开塑料袋,可以闻到特别酸的味道!有呛鼻子的味道~说明饵料基本成 功。 抛杆带大漂垂钓。具体如下:抛杆推荐3M-3.6M,主线0.4,40克坠子,爆炸钩,硬泡沫自制浮标。浮标制作方法大致如下:用长15CM左右,底边4CM见方的硬泡沫一块,(就是救生背心中的那种),切削成圆柱体,在踞底面3CM的地方横向打一小孔,穿过一小段多股尼龙线,将线的两边系到一自制小铁丝环上行了。注意铁丝环的直径不能大于太空豆的直径。钓组组装方式如下:将主线穿过一太空豆,然后穿漂通心坠子后,在线头上挂上上好饵的爆炸钩,再将太空豆移踞钩到50-80CM处即可。中鱼的时候小鱼会将漂拽的上下串动,大鱼会将漂拽走。抛投要准确,以形成一定的钓饵雾化区,招来鱼群。鲢鱼的嘴比较薄,中鱼后注意脱钩。水库中的花鲢常可以长到10KG以上,注意溜鱼。 用饵:钓鲢鱼的饵味道比较“特别”。抛杆饵的大致制作方法如下:玉米面(熟)、稻糠、麸子、鱼粉,白面。加水混合后密封在太阳下晒,直到微酸为止。做好的饵应该可以团成团,掷地不散,入水后缓慢雾化。如果急用,发酵时间不够,可以假如纯粮食的食醋,不过效果要差一些。如果主攻对象是花鲢,还有两种配料可以加入,1是少量的大蒜汁,2是臭豆腐。奉劝各位不要在家里搞啊!要不会被老婆“修理”的!哈哈!注意,在爆炸钩上饵的时候可以让钩尖朝外,这样当饵雾化的初期可以加大中鱼率。 钓鳙鱼、鲢鱼钓饵的制作和搭配。钓鳙鱼和鲢鱼的钓饵有两种:酸味糟食专用於钓鲢鱼,酸臭味精食专用於钓鳙鱼。 酸臭糟食的制作:玉米面8O% ,白面2% ,混合一起用开水洗烫后蒸熟,趁热揉碎掺入用水化开的鱼酵母(乾酵母片也可)装入塑胶密实袋里密封使其发酵,要求完整不透气,并放在阳光下曝晒二、三天左右,使用时用多少取多少,剩馀部份可继续封存备用。这种发入乾净的密实袋里,排出空气后密封,使之与空气隔绝,然后放在阳光下曝晒二至三天行成馊饵。

手竿底钓鳙鱼(花鲢、胖头鱼)的技巧详细分析

手竿底钓鳙鱼(花鲢、胖头鱼)的技巧详细分析 手竿底钓鳙鱼(花鲢、胖头鱼)的技巧详细分析 以坠钩沉底,有形食物为饵的传统钓很少钓到鲢鳙,这是因为鲢鳙是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不食有形食物。虽然坠钩沉底偶尔也能钓到它们,但都是挂的,钩不在嘴里,而是刺中下颌、腹、尾或挂住了鱼鳍。台钓之后中鲢鱼、鳙鱼的机会多了,虽然 以坠钩沉底,有形食物为饵的“传统钓”很少钓到鲢鳙,这是因为鲢鳙是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不食有形食物。虽然坠钩沉底偶尔也能钓到它们,但都是挂的,钩不在嘴里,而是刺中下颌、腹、尾或挂住了鱼鳍。“台钓”之后中鲢鱼、鳙鱼的机会多了,虽然也有刺唇外挂鱼体的,但鳙鱼却十有八九是衔住了钩。 气象学上把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22℃称为秋天,低于8℃,则是冬天。长江以南地区11月的日平均气温多在9—15℃之间,称晚秋。此时,随水流漂移的浮游生物不像夏天那么多了,半水或浮至上层摄食的鲢鳙就沉底了。

自初夏到中秋钓鲢鳙多用“飞钩”“篮头”钓组,如改炸弹钩的塔簧形饵托为诱饵笼,内贮酸臭糟饵,四周披挂5~7枚鱼钩,然后用超大型浮标将组钩悬挂在水的中层或上层,利用糟食雾化诱鱼聚拢,.使鱼误吸和触碰空钩引起浮标的晃动、下沉为鱼讯。可是此法伤鱼,所以许多养殖鲢鳙的水域不准用“飞钩”“篮头”。例如8年前阳澄湖镇新泾社区就因“篮头”钓鲢发生过一起纠纷——在日收费40元的放养浜因钓底口轻,离底多小白鲦,于是有人用“篮头”钓半水集结的鲢鳙,不到4个小时就钓了尾重1—1.5千克的鲢鱼和鳙鱼40多尾。养鱼人见损失太大,提出放鱼退钱,可是钓手不干,争执中还动了粗,惊动了派出所。自此后养鱼人拒绝“飞钩”“篮头”。然而“台钓”普及了,在养殖鲢鳙的水域要避免鲢鳙中钩多困难,对此养鱼人也只好默认,只要不是专门钓鲢,钓多了留一条两条也就算了。 因伤鱼而禁用“飞钩”“篮头”,可是手竿钓鲢鳙依然盛行,尤其是深秋水面上看不到鲢鳙的时候,半水狙鲢、沉底钓鳙成了许多人的喜好。 鳙鱼又名花鲢、大头鲢、胖头鱼、黄鲢、黑鲢等,全国各地都有养殖,属温水性大型鱼类。在天然水体中5千克以上的个体很普遍,由于生长快,1龄鱼体重0.27千克,2龄2.3~

钓鲢鳙技巧123

钓鲢鳙技巧 欲钓鲢鳙,则先要了解和熟悉其生理特点和习性,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选择好钓点,配制出鲢鳙喜欢的饵料,选择适合钓鲢鳙的钓具和钓组,并掌握钓鲢鳙的各种有效钓法,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一、鲢鳙有何习性特点?(只说与垂钓有关的) 白鲢和花鲢统称为“鲢鳙”,白鲢(又叫跳鲢、鲢子),鳙鱼(又叫花鲢、胖头、大头),白鲢和花鲢虽然都是鲢鱼,但其生理习性特点既有共性也存在个体差异。鲢鳙属于虑食性鱼类,喜欢集群活动在深水区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江湖、水库等较大的自然水域中,适宜水温18-30度,冬季潜入深水蛰伏越冬。这是它们的共性。区别是:白鲢性情较急躁,极易受惊跳跃,而花鲢性情较温和,行动迟缓。在食性上虽然都属于滤食性,但白鲢以水体中的植物藻为主要食物,而花鲢的食性与白鲢不同,它以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桡足类为主要食物,兼食多种浮游生物藻类。白鲢和花鲢对素食气味的喜爱虽然接近但也有区别,很多钓友都知道鲢鳙喜酸臭饵,但更详细的说,白鲢更喜欢酸、甜、臭的混合气味,而花鲢则更喜欢腥、香、臭的混合气味。喜臭是它们的共性,而白鲢喜酸甜,花鲢喜腥香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二、越是炎热越钓鲢,烈日当空好钓鳙 鲢鳙的适宜水温较高,因此钓鲢鳙主要是在晚春、夏季和初秋。就是在比较炎热的盛夏和初秋也要选择晴好的天气白天出钓收获才会更好,在一天当中,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是钓鲢鳙的最好时段。也有钓友喜欢夜钓鲢鳙,盛夏季节夜钓鲢鳙虽然也能钓,但与白天相比效果相差甚远。钓鲢鳙除了要选择晴好的天气之外,还要注意风向和风力,一般来说要选择三级以下微风或偏南风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一般气温较高,如果是三级以上的偏北风天气大多是比较凉爽的降温天气,这种降温天气比较适合钓鲫鱼、鲤鱼、草鱼等,而不适合钓鲢鳙。风力过大,在较开阔的自然水域水面会波浪层层,不仅不利于观察浮漂的微小动作,而且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很难在水的上层形成积存,不利于鲢鳙摄食。因此,每逢这种天气鲢鳙便不知去向,很难钓获。即便是垂钓时打窝,窝饵也很难在水体的中上层形成固定的窝区。 三、查看天气、风向,根据地势选位 选择一个理想的钓位是垂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钓鲢鳙的钓位选择首先要观察风向,要选顺风或偏风的钓位,尽量避开顶风的钓位。要根据水边地势选择背风处或回风湾等水面有藻类积存的地方;要选择风吹水面起浪与平静水面的交界处;要选择陡岸的深水处。如果是在有网箱养鱼的湖泊或水库,要选择网箱附近的下风处,或有生活废水排入口的附近都是鲢鳙的好钓位。 四、钓具钓法要灵活运用 手竿钓和抛竿钓都是钓鲢鳙的好方法。但要钓大鲢鳙就必须使用抛竿。手竿钓鲢鳙可底钓也可钓离底、钓半水和钓浮,底钓一般只在春、秋气温较低时使用,夏季则多采用后

白鲢花鲢区别,竟表现在这些方面

白鲢花鲢区别,竟表现在这些方面 花鲢和白鲢是鱼类的一种,然而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很大区别,首先两者的生活环境不同,白鲢喜欢生活在水域的上层,而白鲢喜欢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另外两者的鱼头大小不同,花鲢的鱼 头明显更大一些;再次两者的鱼鳞花色也不一样等。 ★一、花鲢和白鲢区别 1、从生活环境看,白鲢在水域的上层,以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以水蚤等浮游动物为食。

2、从鱼头的大小来看,花鲢鱼和白鲢鱼的鱼头都很大,但是花鲢鱼的头却更更大些,可占身体的1/2甚至更多,因此花鲢鱼又称“大头鱼”或“胖头鱼”。 3、从鱼身体的鱼鳞花色看,花鲢鱼身上是有淡黑色斑点的,而白鲢鱼是全白鳞,无黑色斑点,这点比较容易区分。 4、从肉质看,花鲢鱼肉质细腻,鱼头富含胶质蛋白,最适合做剁椒鱼头、蒜香鱼头、咖喱鱼唇、鱼头豆腐汤等。白鲢鱼肉质略微松散,而且鲜味不如花鲢鱼。白鲢鱼的小刺较多,

不方便吃,花鲢鱼要好一些。 5、从钓鱼的方式看,钓白鲢40公分深,钓花鲢60公分深。钓白鲢填酸饵,钓花鲢填臭饵。因为它们都生活在上水层,所以钓白鲢和花鲢的钓法用的是浮钓法。它们的不同之处是鱼钩离水面的距离有点不同。 ★二、花鲢和白鲢哪个好吃 一般人都会认为花鲢比白鲢好吃,花鲢肉

质细腻,头大富含胶质,白鲢肉质略微松散,口感淡而无味,有时还带有土腥气,而且鲜味不如花鲢,喜欢吃花鲢的人比较多,因此花鲢的价格往往会比白鲢鱼高。所以价格比较高。 花鲢,又名胖头鱼,雄鱼。也有叫大头鱼的。其头比白鲢大许多,且头部有较多的胶冻状物,鲜美可口,鱼头汤、烧鱼头,清蒸鱼头、酸辣鱼头等著名鱼头菜肴,都必用花鲢,且花鲢的鱼头是越大越好吃。一般白鲢的鱼头没有花鲢大,口感也没那么好,因此很多出名的鱼头菜式都会选用花鲢而不是白鲢。花鲢的味道虽不及青、草鱼,但比白鲢好,尤其是它的头,味道特别鲜,故有“青鱼尾巴花鲢头”的赞誉。 在市面上经常会看到花鲢被解剖分成多 部分出售,鱼肉、鱼头、鱼尾的价格各不同,其中当然以鱼头的价格最贵。购买花鲢鱼头来做鱼头汤、剁椒鱼头、还有鱼头火锅的人也很多,这也不难看出花鲢鱼其味道之好。

如何钓鲢鱼

如何钓鲢鱼 欲钓鲢鳙,则先要了解和熟悉其生理特点和习性,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选择好钓点,配制出鲢鳙喜欢的饵料,选择适合钓鲢鳙的钓具和钓组,并掌握钓鲢鳙的各种有效钓法,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一、鲢鳙有何习性特点?(只说与垂钓有关的) 白鲢和花鲢统称为“鲢鳙”,白鲢(又叫跳鲢、鲢子),鳙鱼(又叫花鲢、胖头、大头),白鲢和花鲢虽然都是鲢鱼,但其生理习性特点既有共性也存在个体差异。鲢鳙属于虑食性鱼类,喜欢集群活动在深水区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江湖、水库等较大的自然水域中,适宜水温18-30度,冬季潜入深水蛰伏越冬。这是它们的共性。区别是:白鲢性情较急躁,极易受惊跳跃,而花鲢性情较温和,行动迟缓。在食性上虽然都属于滤食性,但白鲢以水体中的植物藻为主要食物,而花鲢的食性与白鲢不同,它以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桡足类为主要食物,兼食多种浮游生物藻类。白鲢和花鲢对素食气味的喜爱虽然接近但也有区别,很多钓友都知道鲢鳙喜酸臭饵,但更详细的说,白鲢更喜欢酸、甜、臭的混合气味,而花鲢则更喜欢腥、香、臭的混合气味。喜臭是它们的共性,而白鲢喜酸甜,花鲢喜腥香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二、越是炎热越钓鲢,烈日当空好钓鳙 鲢鳙的适宜水温较高,因此钓鲢鳙主要是在晚春、夏季和初秋。就是在比较炎热的盛夏和初秋也要选择晴好的天气白天出钓收获才会更好,在一天当中,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是钓鲢鳙的最好时段。也有钓友喜欢夜钓鲢鳙,盛夏季节夜钓鲢鳙虽然也能钓,但与白天相比效果相差甚远。钓鲢鳙除了要选择晴好的天气之外,还要注意风向和风力,一般来说要选择三级以下微风或偏南风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一般气温较高,如果是三级以上的偏北风天气大多是比较凉爽的降温天气,这种降温天气比较适合钓鲫鱼、鲤鱼、草鱼等,而不适合钓鲢鳙。风力过大,在较开阔的自然水域水面会波浪层层,不仅不利于观察浮漂的微小动作,而且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很难在水的上层形成积存,不利于鲢鳙摄食。因此,每逢这种天气鲢鳙便不知去向,很难钓获。即便是垂钓时打窝,窝饵也很难在水体的中上层形成固定的窝区。 三、查看天气、风向,根据地势选位 选择一个理想的钓位是垂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钓鲢鳙的钓位选择首先要观察风向,要选顺风或偏风的钓位,尽量避开顶风的钓位。要根据水边地势选择背风处或回风湾等水面有藻类积存的地方;要选择风吹水面起浪与平静水面的交界处;要选择陡岸的深水处。如果是在有网箱养鱼的湖泊或水库,要选择网箱

大头鱼钓法

大头鱼钓法 海竿:2米4及以上(因为水库的大头比较大,竿长点遛鱼起鱼方便)。 钓组:爆炸钩或者“水怪”(一种象钓篮样的组钩)、3号及以上的钓线、大浮漂。 钓饵:生菜籽饼加臭豆腐渣或者用彭氏窝窝饵。(菜籽饼和豆腐渣都要先发酵一周左右,比例视鱼情而定,一般5:2就可以了,如果大头的密度不大,也可5:1甚至不用豆腐渣,只用菜籽饼;如果用水怪钓,光用彭氏窝窝饵,效果相当好。) 钓法:到钓点后,先站在高处观察水面,看到哪里有大头鱼群活动,就在那抛竿。用爆炸钩钓鱼时,可以先在菜籽饼中多掺些豆腐渣,往发现大头鱼群活动的地方多抛几竿打窝,然后再用按5:1或5:2的比例配好的饵施钓,一般钓水深2米左右。要注意的是:因为用了浮漂,钩组会因为风力的作用而漂动,所以抛竿后一般不紧线,当钩组漂离窝点后要收回来再抛到窝点。由于菜籽饼非常粘,一般可以收加投出多次非凡不用换饵。另外为了防止爆炸钩缠绕在一起,装钩时饵团装在爆炸钩的食托上,底钩穿过饵团,其它钩上的线要用点力拉一下,使其粘在饵团上,这样抛竿时一般不会缠钩。因为大头比较贪吃,上钩后的漂象一般是黑漂,没黑漂时一般不要提竿。用水怪钩相当简单:装饵(菜籽饼饵和窝窝饵都行,我感觉用窝窝饵的效果要好一些)在塑料篮内,投出即可。其它和爆炸钩的方法一样。施钓时,最好每次抛竿都能抛在同一个地方,这样会越钓越多,道理不说自明。 大头鱼,又名叫鳙鱼(以下简称鳙鱼)、花鲢、黄鲢、黑鲢、大头鲢、胖头角,鲢鱼又名鲢子、白鲢、跳鲢鱼等等,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除黑龙江外,全国各地都有自然分布,也是珠江三角洲一种有一定经济的养殖鱼类品种。鳙鱼体形和鲢鱼相似,所不同的是头部特别大,几乎占整条鱼的三份之一长度,因此又有大头鱼、胖头鱼之称:而鲢鱼就不同了,它头小、身扁而长。鳙鱼和鲢鱼都属温水性鱼类,常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而鲢鱼则更接近水面,鳙鱼生性温驯,行动斯文,不像鲢鱼那样,一受惊就乱窜乱跳。鳙鱼和鲢鱼都一样,病害少,搞病能力强,容易饲养,比其它的角类更耐低氧,能在肥沃的水体中生活,终生以浮游生物童主食。热水较活跃鳙鱼和鲢鱼的生长速度通常比较快,当遇到适当的水温,它的生长速度比草鱼还要快。在生长的季节,大都在江河支流湖泊、池塘。水库中育肥。当到低温时节,食欲减退,亦依然进食,但就转移到河床及湖泊水库的深处越冬。钓鳙鱼和鲢鱼最好是用海竿定点钓。这是一种钓鳙鱼、鲢鱼的独特钓法。因鳙鱼、鲢鱼个体较大,小的有二、三斤,大的十几二十斤。所以选用海竿就要注意一定要选些竿尾比较粗些(8#左右)24米至27米的投竿,用海竿钓便於收线放线。钓线最好以4#至5#的海钓线为佳,砣一般用50克通心活砣。钓鳙鱼、鲢鱼上钓饵的方法比较特殊,所以最好用10#至12#的爆炸钩。钓鳙鱼、鲢鱼钓饵的制作和搭配。 钓鳙鱼和鲢鱼的钓饵有两种:酸味糟食专用於钓鲢鱼,酸臭味精食专用於钓鳙鱼。酸臭糟食的制作:玉米面80% ,白面20% ,混合一起用开水洗烫後蒸熟,趁热揉碎掺入用水化开的鱼酵母(乾酵母片也可)装入塑胶密实袋里密封使其发酵,要求完整不透气,并放在阳光下曝晒二、三天左右,使用时用多少取多少,剩馀部份可继续封存备用。这种发入乾净的密实袋里,排出空气後密封,使之与空气隔绝,然後放在阳光下曝晒二至三天行成馊饵。 应急酸性的钓饵的制作:垂钓时,临时要改变主意钓鳙和鲢角,可将随身所带的鲫鱼饵、鲤角饵、草鱼饵加入少许白醋和白糖,再加些面粉和白粉,立即制成带酸甜的钓鳙鱼和鲢鱼的鱼饵的鱼饵,效果也不错。聚集出水口香港水塘、淡水湖众多,例如:大潭水塘、香港仔塘、荃湾淡水湖、万宜水库、石梨贝水塘、九龙水塘等等,都是垂钓鳙鱼、鲢鱼的好地方。因为山塘、水库面积大,所以每个钓手可同时管理3支至5支投竿。大约每隔3米左右一支,因为钓浮水鲷鱼、鲢鱼就要有一段时间在等,等吊在水中的鱼饵慢慢溶解、扩散开去,鳙鱼、

手杆钓花鲢白鲢的钓法

手杆钓花鲢白鲢的钓法 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种手竿钓白鲢、花鲢较有效的方法(友情提醒:该方法在我们这里效果非常明显,在其他地方效果怎样不敢妄说),有兴趣的钓友不妨试试。 一、竿、钩、坠、线组合: 采用5米4以上的硬竿,一般用0.30mm左右的进口超强线,9 号伊士尼钩。绑三枚钩,长短分开,三枚钩之间距离为5cm 左右。用直标,坠的轻重调整到标露三目为佳。 二、饵:采用淀粉较少的熟地瓜(红苕)和炒熟并碾碎的花生粉(该饵料和好后柔软香甜,入水后渐渐化开,雾化效果较佳,白鲢、花鲢都喜爱吃) 三、钓法: 采用浮钓,一般浮标调整到一米左右。第一次打窝可多投一些饵料,鱼多的水域十分钟后就有鱼进窝,可以看到有细细的鱼星泛起,这时就可下竿垂钓了。钓饵挂在最上面的一枚钩上,饵料捏成食指大小,入水后浮标剩二目左右。只要看到浮标下沉并且停顿住立即提竿,十拿九稳,(一般都是最下面的钩钩到鱼)。如看到浮标渐渐上浮,说明饵料已经没有了,就该换饵了。 以上钓白鲢、花鲢的方法是个人的经验总结。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鱼对饵料的喜爱不尽相同,有的饵料在南方好用,在北方就不好用了,反之,在北方好用的饵料,在南方有可能就不灵了。不

论好用不好用,有兴趣的钓友不妨试试。 (二) 鲢、鳙鱼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疾病少,较易养殖的优良经济鱼种,是我国的四大家养鱼类的一种。冬去春来,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万物生长,鱼儿也开始四处觅食,是一年中钓鱼的黄金季节。近几年,我钓友掀起了钓鲢鱼、鳙鱼的 热潮。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名爱好者,现将我的个人经验、体会和独特的方法介绍给广大的钓友。 一、季节、钓具夏、秋两季是钓鲢、鳙的旺季,春季 也可以钓到,但钓获量不如夏季和秋季。钓竿应选用4.5 米至5.4米的硬调和中硬调碳纤维手竿,主线选用0 .23m m—0.28mm 的强力线,比钓竿长出20cm,子线选用0.16mm—0.20mm的高强度、柔软的钓线。注意子线直径不能超过0.2 0 mm,因为子线线径粗了,增加了线的硬度,不利于鲢、鳙的吸食,影响垂钓效果。子线长度应为2 0c m以上,上下钩的距离为两个钩距,鱼钩选用千秋无倒刺4#- 8#伊豆钩,它的钢性强,锐利度好,不会被大鱼拉直,浮漂选用细身软尾1# —5#孔雀翎漂。 二、钓饵、钓法我经常使用河南西华的金钩鲫鱼饵、南北鲫鱼饵、老鬼一代九一八鲫鱼饵,其特点雾化性好,香甜味醇正,聚鱼快,上钩率高,方便卫生,无污染,经济实惠。采用台钓法,空钩调漂至5—6目,上钩装饵,饵团大小像花生米一样,鱼饵必须在3分

套养花白鲢能提高经济效益

套养花白鲢能提高经济效益 养殖普通淡水鱼时可通过加强肥水,提高套养的花白鲢产量,同时提高花白鲢的出塘规格来提高售价和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主养鱼品种价格不稳定,经济效益时好时坏。连续几年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以后,大量养殖户对养殖草鱼、鲤鱼、鲫鱼等普通淡水鱼失去信心,因此部分养殖户另辟蹊径,将养鱼池塘改养殖小龙虾、河蟹,或者改种植莲藕,期望实现理想的、稳定的收益。 另外,华中地区还出现了一种十分有效的增产增效措施,即部分养殖户通过加强肥水,提高套养的花白鲢产量,同时提高花白鲢的出塘规格来达到提高售价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部分养殖区域套养的花白鲢产量已达600-700斤/亩,个别池塘产量达到1000斤/亩的水平,经济效益增加十分显著。下面介绍一个主养草鱼成鱼套养花白鲢高产的案例,并对这个案例进行简单分析。 一、案例 湖南安乡县黄山头镇车家湖渔场龚老板,养殖草鱼成鱼(老口)池塘,水面12亩,水深2.5米,配1台3kW叶轮式增氧机。 2014年2月初,放规格为8两/尾的草鱼种1000尾;规格为1-2斤/尾的草鱼种1500尾,合计放养草鱼种2050斤。同时,搭配放养规格为20尾/斤的湘云鲫2500尾;规格为20尾/斤的鲤鱼种350尾;规格为1-7斤/尾(平均5.5斤/尾)的青鱼种260尾,合计放养吃食鱼(俗称粗鳞鱼)3582斤。此外,还放养规格为6两/尾的白鲢鱼种2400尾;3两/尾的花鲢750尾,合计放养花白鲢(俗称细鳞鱼)鱼种1665斤。 2014年4月15日-10月26日期间,每15天左右使用1次“肥水肽Ⅱ”(可溶性有机肥)肥水,每次使用11公斤,同时用活菌(“利菌多”或“三环活力源肥水型”,分别为EM菌和芽孢杆菌),3月份使用磷肥1次,之后根据具体情况补充磷肥。池塘轻微渗漏,每7-10天补水约5cm。全年共投喂普通配合颗粒饲料26.8吨,黑麦草约3万斤。 2014年11月15日一次性拉网卖鱼:草鱼规格达到8.7斤/尾,共18100斤;鲫鱼4500斤;鲤鱼1300斤;青鱼2750斤。吃食鱼总产26750斤,亩产量2230斤。白鲢规格达到4.2斤/尾,共计9800斤;花鲢规格达到3.5斤/尾,共计3050斤。花白鲢总产量12850斤,亩产1070斤,亩净产量930斤。 二、效益核算 1、支出 该鱼塘全年承包费6000元,购买鱼种费用19700元(草鱼、鲫鲤、青鱼、白鲢、花鲢鱼种价格分别为4.1、4.0、5.0、2.0、3.8元/斤),其中购买花、白鲢鱼种共支出3735元。颗粒饲料费用101840元(26.8吨×3800元/吨),肥料费5800元,药费3500元,电费2200元,合计13.9万元(人工费、种植黑麦草成本未计入)。 2、收入 吃食鱼收益16.5万元(草鱼、鲫鲤、青鱼价格分别为6.3、4.5、9元/斤);花白鲢收益4.07万元(白鲢、花鲢价格分别为2.6、5.0元/斤),合计收益20.57万元。 利润:20.57万(收入)–13.9万(支出)= 6.67万元,亩利润5600元。 其中花白鲢的毛利润:4.07万(收入)–0.95万(鱼种+肥料支出)= 3.12万元。 三、效益分析 1、增产增效的主要因素 (1)本案例池塘水位深,平均达到2.5米,相对增加了养殖水体空间。 (2)水源好,可以随时注入河水。该池塘微渗漏,7天左右补水1次,每次补水约5cm。

大水面养殖花白鲢的技术要点和难点

大水面养殖花白鲢的技术要点和难点 谈谈我理解的大水面养殖花白鲢的技术要点和难点。 1、优势与劣势优势: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养殖风险不高。成品鱼的销售基本不成问题,花鲢甚至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且价格不低,利润自然也还算可观;即使白鲢价格有起伏,但赚钱仍不是问题,只不过是多赚和少赚的差别;花白鲢因不吃或少吃人工饲料,用药相对要少得多,理论上是更接近安全、绿色食品标准的。 劣势:白鲢有时候可能会卖出白菜的价格来,每斤鱼的利润只能以毛、甚至以分论,制造暴发户的概率不高;由于水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可供养殖用的水库越来越少;大水面养殖管理的难度并不小(防逃、防盗),且病虫害也在连年加剧。 2、合理的产量 在做到轮捕轮放(年捕鱼大于3 次),保证苗种供给(水库里的苗种形成大、中、小三个以上的梯度),且饵料有保障的前提下,200 亩以下的水库,通常可以实现年产花白鲢800~1000 斤乃至更高一些的亩产量, 200~500亩的水库,亩产可以做到500~800 斤乃至更高的产量,500~1000 亩的水库,亩产可以做到500 斤左右,乃至更高的产量,1000 亩以上的水库,亩产量约在300~500 斤左右。这些数据是当下常见的并且已经实现了的产量,比这高和比这低的都还有。 3、主要饵料白鲢以水中的浮游植物以及一些有机碎屑为主要饵料,花鲢则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主要饵料。有人问过我喂粉料行不行?我的理解是,在有

生物饵料为基础的前提下,喂粉料可以起到补充饵料或锦上添花的效果,否则单喂粉料是很难成功的,要么鱼长不好,要么只能卖够饲料钱。毕竟花白鲢是以浮游生物为习惯性饵料的,你无法完全改变它们的生活和生理习性。 4、生物饵料的主要来源花白鲢大量的生物饵料是依靠肥水获得的。肥水的方法就多了去了,常见的如,化肥(氮肥、磷肥等)、畜禽粪肥、城镇生活污水、其他吃食性鱼类的粪尿、饲料残渣等等,水体中自然生长、繁殖的浮游生物是很有限的,根本不可能保证高产养殖的需要。 养殖户们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容易走极端,有的“求胜心切”过量地投入化肥、粪肥,或想当然地乱搭配,反而造成水质污染;有的又舍不得投入,但是又想要高产。 再分享一组数据,生产1 斤白鲢,大约需要消耗掉60~80 斤的浮游植物(藻类、有机碎屑等,折算成干物质大约为几斤);生产1 斤花鲢大约需要消耗掉3~5 斤的浮游动物;每转化、生长 1 斤浮游动物,大约又需要3~5 的浮游植物。 5、大水面养殖花白鲢常见的水质问题养殖户们都耳熟能详的水质问题大概有这么一些:蓝藻泛滥、pH 值居高不下、氨氮或亚硝酸盐等偏高、水体发黑、水肥不起来等等。这些问题肯定都是有原因,有根源的,这里不准备细说,一是因为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二是因为我们(包括所谓的专家们)已经搞清楚了的问题和现象还极其有限,三是,因为水体也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根本没有定式。 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解决方案,这仍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题,我就不卖弄了。

鲢鱼饵料制作

白鲢和花鲢鱼喜食馊臭食饵,制作时以面食自然发酵为主,在原则上应该是只许馊,臭而不许发霉,即只允许食饵有馊臭味而不允许长白毛。这种白毛即为霉菌在食饵上繁殖的“菌落”。 现将几种钓白鲢,花鲢的食饵的具体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号钓饵:馊食。用新鲜玉米面或米糠一斤,以凉水和面,少对水,做好窝头蒸熟。少加水及蒸透的目的是使窝头坚实,出锅凉温后,将手洗净,虽不能达到完全消毒,也须肥皂洗净,以防病菌感染食饵。然后将温窝头掰成小碎块,捻成粉渣状,趁热置于干净的塑料袋中,并尽量把袋中的空气排出,与外界空气隔绝以防止饵料感染,如选用三层塑料袋包裹更好,每个袋口均分别用绳子扎紧,封闭起来,在盛夏日光下曝晒,2-3日即成馊食就可使用了,7天后,食饵逐渐变软,时间再长饵即有臭味。用时食饵若软必加当天窝头以调其硬度。 2号钓饵:甜食饵;新鲜玉米面3/4斤加麦麸或豆饼1/4斤;红糖半两;按“1”号钓饵做法;凉水和面;蒸硬窝头后发酵;上鱼率明显提高。 3号钓饵:把适量糯米酒掺入玉米面中,按上法蒸硬窝头,发酵,也可用“1号钓饵”临用时掺入江米酒少量,胖头鱼也甚喜食此饵。 4号钓饵:以豆饼及麦麸为主,加适量玉米面掺在一起蒸窝头,按不法发酵,此饵颜色较深,如长期放置可成纯黑色,可保留过冬,使用时可加新鲜窝头,开春后仍可使用,此种隔年饵常可使钓者丰收而忘返。 5号钓饵:加韭菜于玉米面中,有特殊菜臭味,胖头喜食,将新鲜韭菜于切成碎末,越碎越好,让韭菜汁液流出掺在玉米面中,做此饵时因有菜汁故比“1号钓饵”加水更少,蒸出窝头同样发酵备用。将“1号钓饵”掺入当天做出的韭菜末,钓效更好。 胖头6号钓饵:加洋葱头碎末,和“5号钓饵”一样发酵备用。 胖头7号钓饵:取吃剩下的熏鸡骨头4两,放置于一啤酒瓶中,加清水至满,盖严后用塑料薄膜两层把瓶口封闭,然后在二层薄膜的外方再封一层较大的薄膜,这样把上面的二层上加包一层,以保证瓶内鸡骨发酵而不发霉,生蛆,曝晒5-7天后即变成极臭的鸡骨汤,用“1号钓饵”临作饵前,况些鸡骨汤,再掺当日做的窝头。此种钓饵的效果显著。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大鱼斗其乐无穷,但愿以上所述各号“钓饵”能助您钓有所获。 1、窝料制作:钓鲢鳙聚鱼是关键,我常用的窝料效果非常好,其制作方法简单,5斤玉米粉用开水烫一下,搅拌均匀,上锅蒸10分钟,趁热加入一包安棋发酵粉及100克红塘,搅拌均匀,分5份分别装入塑料袋,用手按压压出空气扎口,另用黑色塑料袋包裹两层放在阳光下暴晒发酵7天左右后放在阴凉处备用。 2、拌食水制作: A、韭菜发酵水(花鲢):韭菜切碎用开水烫后全部放入广口瓶内发酵7天就可使用。 B、淘米水发酵(白鲢):淘米水装入纯净水瓶中加入十余滴蜂蜜发酵7天备用。 3、钓饵制作: A、海竿饵制作:用50%窝料+40%麦扶皮+10%小麦面+适量白粉搅拌均匀,用发酵水拌和。 B、手竿饵制作:用70%天元浮钓鲢鳙+20%雪花粉+10%东俊鲫鱼饵+适量虾粉搅拌均匀,用发酵水开饵,用于台钓鲢鳙,上钩装饵下钩不装饵,钩距5公分左右钓半水。要想聚鱼用30%窝料+70%扶皮+适量白粉用发酵水拌潮打窝。 警告:皮肤过敏者慎用,孕妇偷吃了不要骂我,断竿、断线的不要怪我,手竿钓时最好带上失手绳。感觉好用记得要回帖

手杆钓花鲢白鲢的钓法

手杆钓花鲢白鲢的钓法 (一) 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种手竿钓白鲢、花鲢较有效的方法(友情提醒:该方法在我们这里效果非常明显,在其他地方效果怎样不敢妄说),有兴趣的钓友不妨试试。 一、竿、钩、坠、线组合: 采用5米4以上的硬竿,一般用0.30mm左右的进口超强线,9号伊士尼钩。绑三枚钩,长短分开,三枚钩之间距离为5cm左右。用直标,坠的轻重调整到标露三目为佳。 二、饵: 采用淀粉较少的熟地瓜(红苕)和炒熟并碾碎的花生粉(该饵料和好后柔软香甜,入水后渐渐化开,雾化效果较佳,白鲢、花鲢都喜爱吃) 三、钓法: 采用浮钓,一般浮标调整到一米左右。第一次打窝可多投一些饵料,鱼多的水域十分钟后就有鱼进窝,可以看到有细细的鱼星泛起,这时就可下竿垂钓了。钓饵挂在最上面的一枚钩上,饵料捏成食指大小,入水后浮标剩二目左右。只要看到浮标下沉并且停顿住立即提竿,十拿九稳,(一般都是最下面的钩钩到鱼)。如看到浮标渐渐上浮,说明饵料已经没有了,就该换饵了。 以上钓白鲢、花鲢的方法是个人的经验总结。因为我国幅员

辽阔,各地的鱼对饵料的喜爱不尽相同,有的饵料在南方好用,在北方就不好用了,反之,在北方好用的饵料,在南方有可能就不灵了。不论好用不好用,有兴趣的钓友不妨试试。 (二) 鲢、鳙鱼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疾病少,较易养殖的优良经济鱼种,是我国的四大家养鱼类的一种。冬去春来,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万物生长,鱼儿也开始四处觅食,是一年中钓鱼的黄金季节。近几年,我钓友掀起了钓鲢鱼、鳙鱼的热潮。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名爱好者,现将我的个人经验、体会和独特的方法介绍给广大的钓友。 一、季节、钓具夏、秋两季是钓鲢、鳙的旺季,春季也可以钓到,但钓获量不如夏季和秋季。钓竿应选用4.5米至5.4米的硬调和中硬调碳纤维手竿,主线选用0.23mm-0.28mm的强力线,比钓竿长出20cm,子线选用0.16mm-0.20mm的高强度、柔软的钓线。注意子线直径不能超过0.20mm,因为子线线径粗了,增加了线的硬度,不利于鲢、鳙的吸食,影响垂钓效果。子线长度应为20cm以上,上下钩的距离为两个钩距,鱼钩选用千秋无倒刺4#-8#伊豆钩,它的钢性强,锐利度好,不会被大鱼拉直,浮漂选用细身软尾1#-5#孔雀翎漂。 二、钓饵、钓法我经常使用河南西华的金钩鲫鱼饵、南北鲫鱼饵、老鬼一代九一八鲫鱼饵,其特点雾化性好,香甜味

白鲢花鲢区别,竟表现在这些方面

白鲢花鲢区别,竟表现在这些方面花鲢和白鲢是鱼类的一种,然而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很大区别,首先两者的生活环境不同,白鲢喜欢生活在水域的上层,而白鲢喜欢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另外两者的鱼头大小不同,花鲢的鱼头明显更大一些;再次两者的鱼鳞花色也不一样等。一、花鲢和白鲢区别 1、从生活环境看,白鲢在水域的上层,以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以水蚤等浮游动物为食。 2、从鱼头的大小来看,花鲢鱼和白鲢鱼的鱼头都很大,但是花鲢鱼的头却更更大些,可占身体的1/2甚至更多,因此花鲢鱼又称“大头鱼”或“胖头鱼”。 3、从鱼身体的鱼鳞花色看,花鲢鱼身上是有淡黑色斑点的,而白鲢鱼是全白鳞,无黑色斑点,这点比较容易区分。 4、从肉质看,花鲢鱼肉质细腻,鱼头富含胶质蛋白,最适合做剁椒鱼头、蒜香鱼头、咖喱鱼唇、鱼头豆腐汤等。白鲢鱼肉质略微松散,而且鲜味不如花鲢鱼。白鲢鱼的小刺较多,不方便吃,花鲢鱼要好一些。 5、从钓鱼的方式看,钓白鲢40公分深,钓花鲢60公分深。钓白鲢填酸饵,钓花鲢填臭饵。因为它们都生活在上水层,所以钓白鲢和花鲢的钓法用的是浮钓法。它们的不同之处是鱼钩离水面的距离有点不同。二、花鲢和白鲢哪个好吃 一般人都会认为花鲢比白鲢好吃,花鲢肉质细腻,头大富含

胶质,白鲢肉质略微松散,口感淡而无味,有时还带有土腥气,而且鲜味不如花鲢,喜欢吃花鲢的人比较多,因此花鲢的价格往往会比白鲢鱼高。所以价格比较高。 花鲢,又名胖头鱼,雄鱼。也有叫大头鱼的。其头比白鲢大许多,且头部有较多的胶冻状物,鲜美可口,鱼头汤、烧鱼头,清蒸鱼头、酸辣鱼头等著名鱼头菜肴,都必用花鲢,且花鲢的鱼头是越大越好吃。一般白鲢的鱼头没有花鲢大,口感也没那么好,因此很多出名的鱼头菜式都会选用花鲢而不是白鲢。花鲢的味道虽不及青、草鱼,但比白鲢好,尤其是它的头,味道特别鲜,故有“青鱼尾巴花鲢头”的赞誉。 在市面上经常会看到花鲢被解剖分成多部分出售,鱼肉、鱼头、鱼尾的价格各不同,其中当然以鱼头的价格最贵。购买花鲢鱼头来做鱼头汤、剁椒鱼头、还有鱼头火锅的人也很多,这也不难看出花鲢鱼其味道之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