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复习题

气象学复习题
气象学复习题

第一章

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就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3、名词解释

干洁大气 ;气象要素 xx

一、名词解释

1.辐射

2.辐射通量密度

3.基尔霍夫定律

4.黑体/灰体

5.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6.维恩位移定律

二、填空

1. 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的波长范围分别为3-120 μm 和0.15-4 μm 。太阳辐射中99%为 短波 辐射。

2.光合有效辐射(PAR )约占太阳总辐射的 50 %,PAR 的波长范围是 0.38-0.71μm ,其中光合作用最强和次强的波长分别是0.6-0.7 μm 和 0.4-0.5 μm 。

三、判断

1.在相同能量下,波长越长的光实际所含光量子个数越多。( √ )

2.某物体对长波辐射反射率高,则它对短波辐射的发射率就高。 ( X )

第二章、辐射

一、名词解释:30分

1、太阳常数、大气质量数、太阳高度角

2、地球辐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

二、计算题: 40分

1、如果把0.48μm 作为太阳黑体辐射的发射峰值,求太阳发射的辐射通量密度是多少W/m2 ?如把0.72μm 作为太阳黑体辐射的平均波长,求太阳发射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多少Ei/(m2.s) ?

? 解: 由λmax=2897/T 得:T=2897/ λmax=2897/0.48=6035.42(K)

?

4T =E σ=1 × 5.67×10-8 × 6035.424=7.52 ×107 (W/m2) ?

?

已知 ? ?解:一个光量子携带的能量e=hc/ λ=6.63 ×10

34- ×3 ×108/(0.72 ×106-)=2.76 ×1019-(J)

?

一个爱因斯坦值Ei=e N A =6.02 ×1023 ×2.76 ×1019-=1.66 ×105(J) ?

光量子通量密度=E/Ei=(7.52 ×107)/(1.66 ×105)=4.53 ×102 (Ei/(m2 .s))= 4.53 ×108 ( μ Ei/(m2 .s))

2、某物体温度为20℃,发射率为0.93,同时物体受到辐射通量密度为320w/m2的大气

长波辐照,用红外测温仪测此物体的温度时,误把它的发射率当作1.0处理,问红外测温仪测得的此物温度是多少?与此物实际温度相比,是偏低还是偏高?

?解:物体实际发射的辐射通量密度

?E实=εδT4 =0.93 ×5.67×108 ×(273+20)4=388.6 (W/m2)

?物体反射到达它表面的大气长波辐射通量密度

?E反=rE =(1-0.93) ×320=22.4 (W/m2)

?红外测温仪测得的辐射通量密度

?E测= E实+ E反=411 (W/m2)

?由E测=ε测δT测4 = 5.67×10-8 ×T4=411 (W/m2)

?得T测=291.8(K)=291.8-273=18.8 (℃)

?ΔT=T测-T实=18.8-20=-1.2(℃)

?答:红外测温仪测得物体温度为18.8 ℃,比实际物体温度低,低1.2 ℃。

?

三、简答题:30分

1.提高大田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如何提高大田作物光能利用率?)

充分利用生长季;选育高光效的作物品种;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提高叶片光和效率;加强田间管理,改善作物群体的生态环境;

第三章温度

一、名词解释:

绝热变化干绝热变化湿绝热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气温直减率逆温大气稳定度热容量导热率导温率农业界限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二、填空题;

1、大气减弱太阳辐射的方式有(吸收)、(反射)、(散射)、

2、当γ=γd时,对作干绝热升降运动的空气团而言,大气是(中性的);对作湿绝热升降运动的空气团而言,大气是(不稳定的)。

3、当γ=γm时,对作湿绝热升降运动的空气团而言,大气是(中性的);对作干绝热升降运动的空气团而言,大气是(稳定的)。

4、当(γ〉γd)时的气层是绝对不稳定的;当(γm 〈γ〈γd)时,气层为条件性不稳定。

5、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团的绝热变化称为(干绝热变化);其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称为(干绝热直减率):常用(γd )表示,其值为(1°C/100m)。

6、饱和湿空气团的绝热变化称为(湿绝热变化);其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称为(湿绝热直减率):常用(γm )表示,其值平均为(0.5°C/100m)。

7、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纬度)、(季节)、(地形)、(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

8、一天中,太阳辐射的最大值出现在(12时左右),空气温度的最大值出现在(14时左右)。

9、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类型为(日射型)、(辐射型)、(过渡型)。

10、植物的三基点温度是:(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

1、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类型为(b )(c)(d)()。

a、吸收型

b、日射型

c、辐射型

d、过渡型

2、农业上常用的界限温度值是(a )(b )(c )(d)。

a、0℃;

b、15℃;c10℃;d、5℃;

3、五基点温度指标包括:(a)(b )(d )()等。

a、最适温度;

b、最低温度;

c、最高致死温度;

d、最高温度;

四、改错(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γd表示实际大气层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γ

2、在北半球,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出现在8月,月平均最低温度出现在2月。海洋上

3、在北半球,海洋上的月平均最高温度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内陆地区

4、一年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5、晴天时,一天中土壤表面的最高温度出现12点13点

五、判断题:(正确√,错误×)

1、γ表示实际大气层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

2、γm 、γd 是指饱和湿气团和干气团或未饱和的湿气团升降过程中,气团本身的温度绝热变化率。×

3、气温年较差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4、气温年较差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5、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大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

6、大气环流是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之一。×年较差

7、0℃以上持续日期为农耕期。×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以上所持续的时期

8、5℃以上持续日期称为生长期或生长季。√

六、简答题:

什么是γ、γd、γm?它们有什么区别?

γ表示实际大气层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γm 、γd 是指饱和湿气团和干气团或未饱和的

湿气团升降过程中,气团本身的温度绝热变化率

2、画图并说明的土壤温度垂直分布类型?

3、简述逆温现象在农业上的应用。

果树高接、夜间保暖、清晨打药

4、恒温层

气温垂直递减率为零的气层

七、计算题:

1、 某地五天的日平均温度分别是:10.5℃; 11.7℃; 9.5℃; 10.0℃;12.0℃。该地五天≥10.0℃的活动积温是多少?

2、某地五天的日平均温度分别是:10.5℃; 11.7℃; 9.5℃; 10.0℃;12℃。该地五天>10.0℃的有效积温是多少?

Y=∑=n i i t

1=10.5+11.7+12=

3、某一作物,其生长下限温度为0.0℃,出苗到开花要求600℃·d 积温,如生长期间日平均温度为15℃时,出苗到开花需要多少天?

A=)(1B t

n i i -∑=

4、某一作物,其生长下限温度为0.0℃,出苗到开花要求600℃·d 积温,如生长期间日平均温度为20℃时,出苗到开花需要多少天? D=A

八、论述题:

1、什么是积温?农业积温有哪些?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在应用中积温稳定性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将某一时间段内逐日平均气温之和称为积温。

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地积温、负积温、净效积温、危害积温。

积温是作物与品种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作物物候期、收获期、病虫害发生期等预报的重要依据之一;作为农业气候专题分析与区划的重要依据之一;负积温可以表示作物越冬的温度条件。

影响作物生长的外界环境环境条件,不仅有气象因子,还有其他因子;积温学说是建立在其他因子基本满足条件下,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起主导作用这理论基础上的;发育的速度与温度的关系也并非呈线性关系。

第四章 水分

一、名词解释

水汽压 饱和水汽压 相对湿度 饱和差 露点温度 植物蒸腾 农田蒸散 可能蒸散 降水强度 水分利用率

二、填空

1、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有:(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

2、水汽压的日变化的两种类型分别是:(单波形或海洋型)和(双波形或大陆型)。

3、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般情况下(夏季)季节最小,(冬季)季节最大,但是我国大部地区则相反。

4、水汽凝结的条件为:(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有凝结核存在)

5、云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有凝结核和水汽的补充和输运),还必须有(空气的垂直上升运动)。

6、云滴增大主要是通过(凝结增长)、(碰并增长)两种过程完成的。

7、按云底距地面的高度可将云分为(低云)、(中云)、(高云)三族。

8、降水量的单位是(mm ),降水强度的单位是(mm/日(小时))。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

1、下列各途径中,能够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有(A )(B)()()

A、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

B、降温;

C、减少水汽含量;

D、撒干冰;

2、大气的冷却方式主要有(a )(b)(c )(d )等。

a、绝热冷却;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混合冷却。

3、有利于辐射雾形成的条件是(A )(B )(C )(D)。

A、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

B、天气晴朗;

C、微风(1~3米/秒);

D、大气层结稳定;

4、下列有关雾的说法正确的有(A )(B)()()。

A、城市雾较农村多;

B、混合雾是由冷暖湿空气混合而形成的;

C、雾的形成不需要凝结核;

D、有雾形成,相对湿度大于100%;

5、冰雹形成在下列云层中(A)(C)()()。

A、浓积云;

B、层积云;

C、积雨云;

D、雨层云;

四、改错题(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称为相对湿度。绝对湿度

2、未饱和状态下,水汽压小于0,相对湿度大于100%。大于,小于

3、水汽压一定时,气温愈高,饱和差愈小,反之愈大;大,小

4、温度愈高,空气的饱和水汽压就越大;还与蒸发面形状性质等有关

5、水汽压单峰型日变化常发生于夏季的内陆;海洋

6、饱和差越大,水面蒸发越快;气压不变的情况下W=K

p

e E-

五、简答题

1、影响水面蒸发的因子有哪些?

蒸发面温度、蒸发面性质、气压、风速大小、饱和差W=K

p

e E-

2、双峰型水汽压日变化发生在何地何季?出现原因是什么?

内陆暖季和沙漠地区、乱流强的季节里,

3、自然界中有哪些途径和方式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

增加水汽含量、降低温度

4、什么是降水?降水是如何形成的?

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汽凝结物称为降水

5、露和霜是如何形成的的,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当地面或地物表面经辐射冷却,使贴地气层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如果露点在0度以上则凝结成水滴为露,零度以下时,水汽凝结成白色输送结构的冰晶为霜/....弥漫在空气中,使能见度<1km 则为雾。

第五章 气压与风

一、名词解释:

气压场、等压线、等压面、 地转风、梯度风、 大气活动中心、 海陆风、山谷风、焚风。

二、填空

1、地面气压的日变化有(单峰型 )、(双峰型 )和( 三峰型 )等型式。

2、气压场的表示方法有( 等高面图 )和( 等压面图 )两种。

3、气压年变化型可概括为以下三类:( 大陆型 )、( 海洋型 )和( 高山型 )型;

4、常见的地方性风有( 海陆风 )(山谷风 )( 焚风 )和(峡谷风)等

5、在摩擦层等压线平直的气压场中,作用于运动空气的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 科氏力 )和摩擦力,此时风向(斜穿 )等压线。

6、在自由大气中当空气作直线运动时,会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 )、(科氏力)、的作用,此时风向( 平行 )等压线。

7、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产生风的(原动力 ),其表达式为 ( G=N

p ??-ρ1)。 8、在空气运动中,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是(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不改变运动速度),其表达式为(A=2v ωsin φ)。

三、改错题(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

1、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迅速升高。 指数规律递减

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气压值由中心向外逐渐升高。( 降低 )

3、摩擦风只在地球的摩擦层中形成。(考虑摩擦力影响后作用于空气块各力相互平衡时的风称为摩擦风。它更接近摩擦层中的实际风。 )

4、梯度风不遵循风压定律。( 遵循 )

5、海陆风、山谷风都是热力环流;(√ )

6、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是在空气相对地面有运动时才产生;(√ )

7、三圈环流就是只受太阳辐射影响形成的环流圈;( 考虑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形成的平均经向环流圈 )

8、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 )

四、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

1、水平气压梯度力(A )(B)()()

A、是空气产生运动的直接动力;

B、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C、其表达式为A=2Vωsinφ;(这是科氏力)

D 、A=-2Vωsinφ;

2、水平地转偏向力(A)(C )()()

A、其方向与空气运动的方向垂直;

B、可改变空气运动的速度;

C、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

D、其大小与纬度成正比。

3、形成地转风的力有(A B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惯性离心力;

?4、形成摩擦风的力有(A)(B )(C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惯性离心力;

?5、三圈环流的形成的原因是(A )(C )()()

A、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差异;

B、海陆热力差异;

C、地球自转;

D、行星风系的季节性移动;

?6、三圈环流(A )(C )(D )()

A、是受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影响形成的环流;

B、考虑到地表性质不均匀;

C、理论基本上是正确的;

D、是大气环流的理想模式。

?7、下列有关海陆风的描述正确的有(A )(C )(D )()

A、白天吹海风;

B、夜间高空是陆风;

C、以日为周期;

D、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存在而形成的;

?8、山谷风是局部环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 )(C )(D )()

A、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才形成;

B、因山地热力差异而形成;

C、以日为周期;

D、是山地多云雾的主要原因;

?9、北半球风压定律的内容为(A )(C )(D )()

A、背风而立,;

B、高压在左,;C低压在左;D、高压在右

?10、三圈环流(A )(C )()()

A、是大气环流的理想模式;

B、是实际的大气环流模式;

C、是只受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影响所形成的环流;

D、是只受太阳辐射影响所形成的环流。

五、判断题:(正确√,错误×)

1、等压线越密集,表示气压梯度越大√

2、水平面上气压分布不均匀,就会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

3、赤道上空气所受的水平地转偏向力较小,极地上空气所受的水平地转偏向力较大。×赤道上科氏力为零

4、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点组成的面。√

5、在实际大气中,等压面是与地面平行的水平面。×等压面不是一个平面,是与地形一样起伏不平的曲面

6、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各气压相等点的连线。√

7、梯度风也遵循风压定律。√

8、风力在6级以上就可对作物产生危害。√

六、简答题

1、画图并说明地转风的形成。

2、画图并说明梯度风的形成。

3、什么是海陆风?简述其形成过程和原因

4、山谷风如何形成?它对山区气候天气有何影响?

5、画出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并注明风带和气压带。

第六章天气及灾害性天气

一、名词解释:

气团、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锋、气旋、反气旋、寒潮、霜冻、台风、天气系统

二、填空题:

1、根据热力分类法可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2、气团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一、(要有范围广阔、地表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二、(有一个能使空气物理属性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化的环流场);

3、根据锋的移动情况,可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

4、按气旋内部热力结构可分为(锋面)气旋和(无锋面)气旋;

5、根据气团形成的源地可把气团分成四类:即冰洋气团、(极低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

6、温带地区最常见的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热带地区最重要的天气系统是(热带气旋)。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

1、冰雹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为(A )(B )()()。

A、充足的水汽供应;b、十分强烈的空气对流;c、气温急剧下降;d、均匀的下垫面。

2、寒潮(A)(C)(D )()。

A是强冷空气活动引起气温下降的天气过程;b、48小时内降温超过10℃;

c、并伴有5级以上的大风;

d、会产生各种灾害性天气。

3、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有(A )(B )(C )(D )。

A、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变性西伯利亚气团);b、热带海洋气团;

c、热带大陆气团;

d、赤道气团。

4、寒潮发生后:(ABCD)

A、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48小时降温超过10℃;

B、气压很快升高;

C、常有偏北大风;D产生霜冻、冷害、风害、风沙等灾害;

5、暖锋是指(A )(B )(C )()。

A、暖气团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b、降水区域出现在锋线前部;c、降雨持续时间长;d、锋线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也升高。

6、冷锋是指(A )(B )(C )()。一般指一型冷锋

A、冷气团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b、降水区域出现在锋线后部;

c、为连续性降水;

d、锋线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7、锋面气旋(A )(B )(D )()。

A、是温带地区最常见的气旋;b、处在盛行西风带内,自西向东移动;

C、气旋前部经过时,常出现气压增高,温度降低;

d、气旋后部经过时,多刮较大的偏北风。

四、判断题:(正确√,错误×)

1、霜冻是夏季经常发生的低温危害,可使作物生育期延长。×

2、平流霜冻又称为风霜。√

3、暖锋在我国出现比较少,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4冷锋是影响我国天气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天气系统之一。√

5、热带气旋是热带地区最重要的天气系统。√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气团?其形成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气团是如何变性的?

大范围内水平方向上各物理属性比较均一、铅直方向上变化比较一致的大块空气;

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和适当的环流条件;气团形成之后,由于受到大气环流变化的影响离开源地,移动到另一地区后受到新性质下垫面的影响,使气团的物理属性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

2、何谓冷害?根据受害症状及危害特点分哪几种?怎样防御?

在农作物生长季节,零度以上低温对作物的危害,称为冷害;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①按照气候规律调节品种和播栽期②选用耐冷丰产品种③适时播种培育壮秧④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肥可促进早发⑤以水调温采取应急措施预防水稻低温冷害,即放浅田水,施用热性肥料,增放磷钾肥和配施微肥

3、霜冻概念、分类、防御

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和植物表面之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或死亡的短时间的低温冻害;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平流辐射霜冻;人工:烟熏法、灌溉法、覆盖法、直接加热法、鼓风法;农技:根据霜冻出现规律及作物生长发育特性合理配置各种作物比例、并选择好作物的适宜播种期和大田移栽期。

4、简述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影响。

副高西部的偏南气流是向我国大陆东部输送太平洋暖湿水汽的天然“传送带”;副高的强弱和位置是直接影响我国夏季雨带分布;反常的副高是造成我国大范围旱涝灾害天气的祸首

5、什么是寒潮?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怎样?

寒潮是冬半年,由于强冷空气活动引起的大范围剧烈降温的天气过程;东路:从关键区经蒙古到内蒙古及东北地区以后主力继续东移,其低层部分经华北、渤海南下有时可达两湖盆地,、中路:经蒙古到我国河套地区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西路:经新疆、青海、青藏高原东侧南下

6、什么是季风环流?亚洲南部和东部的季风是怎样形成的?我国的季风气候特征如何?

大范围地区,冬夏两季盛行风向几乎相反,且主导气流的冷暖干湿等性质也迥然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季风环流;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我国东亚季风:冬季寒冷、晴朗、干燥,夏季高温、湿热、多雨,冬季风比夏季风更强烈;南亚季风:11-3月气候温和、降水稀少、干季,4-5月降水稀少、气温很高、酷热难当、热季,6-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充沛、雨季。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1

农业气象学复习题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氮) 、 (氧) 、氩和(二氧化碳)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长波)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低) ,夏天比冬天(低) 。 5. (水汽)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温度)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降低)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平流)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升高)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200) 千米。 三、判断题: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x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x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x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重要说明:复习应该扎实全面进行,此复习题只作为复习的重要线索和提示,并非考试的范围。 一、名词解释 1.天气:某地短时间气象要素和大气现象的综合表现。 2.风压定律: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 3.小气候:在一个大范围的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地区地形、植被、土壤性质、建筑群等以及人或生物活动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如农田、城市、住宅区的气候。 4.对流层:大气垂直分层的最下层,平均厚度13-14千米左右。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5.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的水平分量。是一个向量,其方向与等压面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等于作用于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力。 6.地转风:自由大气中运动的空气,当G、A这两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地转风。 7.气团:在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相对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 8.气候分类:在对全球气候形成因素综合分析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对全球气候进行类型划分,使全球复杂的气候简单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分类的结果是把全球气候划为若干气候带和气候型,目的是便于气候研究和气候应用。 9.热成风原理:热成风与等温线平行,在北半球背热成风方向而立,高温在右,低温在左。南半球相反。10.高地气候:高原山地的气候,由于随着高度的变化水热组合发生相应变化,形成具有明显垂直带性的气候,叫高地气候。 11.气象学:研究大气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并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12.露点(温度):是当时条件下,使空气达到饱和时应有的界限温度。 13.寒潮:强冷空气活动所产生的大范围的剧烈大风、降温、霜冻和降雪等灾害性天气。 14.天气:某地短时间气象要素和大气现象的综合表现。 15.风压定律: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 16.小气候:在一个大范围的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地区地形、植被、土壤性质、建筑群等以及人或生物活动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如农田、城市、住宅区的气候。 17、饱和水汽压: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含达到最大值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也叫最大水汽压。 18、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一些,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二、填空题 1、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2、由太阳喷焰中发射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空气分子相撞,使之电离,并在地球磁场作下偏于两极上空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极光-。 3、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光谱。 4、暖气团温度高于所经过地区温度,暖气团使所经过地区变暖,气团底部失热、冷却、气温直减率减小,气层趋于稳定。 5、气团形成的条件是(1、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2、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6、锋两侧的温度、湿度、稳定度以及云、风、气压等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差异。

气象学测试题(做)

第一章地球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1.大气由干洁大气、水汽和大气杂质所构成 2.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在10~50 km高度,称为大气臭氧层,其最大浓度层出现在20~30 km高度处。 3.大气臭氧层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形成平流层逆温,并对地球生物形成重要的保护作用。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放射大气辐射,对地面形成温室效应。 第二节大气的铅直结构 1.根据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特点和大气铅直运动的状况,可将地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 2.对流层中存在着强烈的平流、对流和乱流运动。 3.对流层分为下层(摩擦层、行星边界层)、中层、上层和对流层顶。 4.贴地层是指距地面2 m的气层。 5.对流层和中间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 6.平流层和热成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7.习惯上将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000~1200 km)作为大气上界。 第三节气象要素 1.气象要素包括日照、辐射、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降水、蒸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 2. 天气现象是指大气中或地面上产生的降水、水汽凝结物(云除外)冻结物、干质悬浮物和光、电现象,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 第二章辐射 第一节辐射的基本知识 1.太阳短波辐射:l mm,lM= mm 0.1~4微米 8 地面长波红外辐射:l 3~80mm,lM=10mm 大气长波红外辐射:l 4~120mm,lM=15mm 2.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单位J/(s^m2) 或 W/m2。 3.光通量密度(照度):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通量。单位: lm/m2(流明)。 第二节太阳辐射 1. 太阳高度角(h):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2.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h=90。 - φ + δ(φ观测点纬度,δ观测时间的太阳 倾角即赤纬,太阳直射点纬度) 春秋分δ= 0。 ,夏至δ= 23.5 。 ,冬至δ=-23.5 。 3. 太阳方位角:阳光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4. 可照时数(昼长):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所经历的时间数。 5.可照时数北半球冬至→夏至加长,夏至→冬至缩短。 6.可照时数随纬度增加而加长,夏季尤为显著。 7. 光照时间=可照时数+曙幕光时间。 8.曙幕光时间夏长冬短,随纬度增加而加长。 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方式: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反射作用。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气: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2、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个系统,以及系统内各子系统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统称为气候系统。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黑体:对于投射到该物体上所有波长的辐射都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7、深厚系统:温压场对称的天气系统,如暖高压和冷低压。。 8、大气窗:大气中对地面长波辐射在8-12微米的吸收几乎为零,地面辐射直接透过大气层进入宇宙中。 9、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氧化亚氮、氯氟烃等温室气体成分的存在,使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亦称花房效应。 10、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 11、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2、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 13、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4、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的那部分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15、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16、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17、大气稳定度:处在静力平衡状态中的空气块因受外力因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称之为大气稳定度。 18、干绝热过程: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垂直升降运动时,既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又没有发生水相变化的过程。 19、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20、逆温: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的反常现象。 21、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冷却,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的逆温。 22、阳伞效应:大气中云和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强烈散射和反射作用,减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23、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面,但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给地面一部分,对地表有保温效应。 2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 25、虚温:在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应有的温度。 26、露点:湿空气在水汽含量不变条件下,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7、位温:气块循着干绝热过程移动到同一个标准高度1000hPa 处,所具有的温度。 28、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 29、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从水面或冰面进入空气中的水分子数与从空气中进入水面或冰面的水分子数相等时的水汽压。 30、位势高度:是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抬升到某一高度克服重力所作的功。 3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农业气象学习题1-3章

农业气象学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题: 1、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气象学 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3、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1、农业气象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农业生产、气象条件 2、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______________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3、农业气象学是______________科学与______________科学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 农业、气象 单项选择题: 1、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科学,更概括地说研究大气的科学应称为( D )。 A、大气物理学 B、地球物理学 C、物理气象学 D、大气科学 2 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平行观测原则是( B)。 A、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 B、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观测和气象观测 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 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C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肥力 2 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A、B、D)。 A、温度 B、空气湿度 C、能见度 D、降水量 问答题: 1、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3分) 2、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1分) 填空题: 农业气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农业生物或设施状况和环境气象要素二者的___平行 ___________观测。 第一章地球大气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

气象学试题

第三章温度 一、名词解释题: 1.温度(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气温)最低温度(气温)之差。 2.温度(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温度(气温)之差。 3.日平均温度:为一日中四次观测温度值之平均。即 T 平均 =(T02 + T08 + T14 + T20) - 4。 4.候平均温度:为五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5.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6.活动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7.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 8.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9.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10.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11.活动面(作用面):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温度或湿度状况的物质面。 12.容积热容量:单位容积的物质,升温1C,所需要的热量。 13.农耕期:通常把日平均温度稳定在0 C以上所持续的时期,称为农耕期。 14.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15.三基点温度:是指生物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上限温度和最适温度。 二、填空题: 1.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岀现在(1)时,最低温度岀现(2)时。 年变化是最热月在(3),最冷月在(4)月。 2.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5),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岀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6)。 3.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7)。水的导热率(入)比空气(8)。粘土的热容量比 沙土的要(9),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10)。 4.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C干松土

第四章习题-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四章大气的运动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研究大气运动产生的原因,大气运动的形式、状况和大气环流。大气运动是气压分布的不均匀所造成的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重力以及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范围的大气运动就是大气环流,气压带、全球的行星风带、平均经圈环流、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大气活动中心构成了大气环流的平均状况。 [名词解释] 静力方程:gdZ dP ρ=- 气压场:气压的空间分布称为气压场 等压线: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各气压相等点的连线 等压面:指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位势取为零)抬升到 Z 高度时,克服重力所作的功,又称重力位势,单位是位势米位势高度 位势米:重力位势的单位,是表示能量的单位,1 位势米定义为1 kg 空气上升1 m 时,克服重力作了9.8 J 的功,也就是获得9.8 J/kg 的位势能,即1位势米= 9.8J/kg 低压槽:是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高的方突出的部分 高压脊:是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低的方突出的部分 气压系统:在天气图上,用等压线表示的高、低气压或槽、脊系统 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两等压面间的气压差△P 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N 地转偏向力:空气是在转动着的地球上运动着,当运动的空气质点依其惯性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时,对于站在地球表面的观察者看来,空气质点却受着一个使其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的作用,这种因地球绕自身轴转动而产生的非惯性力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或科里奥利力 惯性离心力:是物体在作曲线运动时所产生的,由运动轨迹的曲率中心沿曲率半径向外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地转风: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 梯度风: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外,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旋衡风:在低纬度地区或小尺度低压中,如果气压梯度力和惯性离心力都很大,而地转偏向力很小时,则可出现旋衡风 大气活动中心:冬、夏季在平均气压图上出现的大型高、低压系统,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哈德莱环流圈:低纬环流圈,直接热力环流圈(正环流圈),又称哈得莱环流圈 费雷尔环流圈:中纬环流圈,是间接热力环流圈(逆环流圈),又称费雷尔环流圈 极地环流圈:高纬环流圈,又称极地环流圈,也是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是三个环流圈中环流强度最弱的一个 沃克环流圈:由于赤道地区存在着大尺度的东西向热力差异引起的 急流:急流是指风速30 m/s 以上的狭窄强风带 环流指数:经向环流型,即500hPa 西风带上发展出深槽大脊,能引起强烈的冷、暖空气活动。纬向型和经向型环流经常交替出现,其交替周期大约2—6周。这种交替演变规律一般用环流指数来表示。环流指数分纬向环流指数(IZ )和经向环流指数(IM )两种

第五章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气压与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_____风。 ①东②东南③西④西北 2、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_____ 。 ①右边②右前方③左边④左前方 3、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______。 ①增大②降低③先增后降④先降后增 4、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 百帕。 ①4/3 ②760 ③1000 ④1013 5、在陆地上,_____气压高。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 6、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_____增大。 ①大气质量②大气压力③单位气压高度差④大气柱 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 的作用。 ①水平地转偏向力②水平气压梯度力 ③摩擦力④惯性离心力 8、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_____ 。 ①高压指向低压②低压指向高压 ③中间指向四周④四周指向中间 9、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____ 。 ①左前方②右后方③左方④右方 10、___ 越大,地转风的风速越大。 ①纬度②大气密度 ③气压梯度④地球自转角速度 11、梯度风未考虑_____ 的作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 ③惯性离心力④摩擦力 12、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_____ 个气压带。 ①2 ②3 ③4 ④5 13、由于季风影响.在_____ 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梅洋。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 (二)多项选择 14、我国是著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_____。 ①东南风②东北风③西南风④西北风⑤东风 15、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 ③惯性离心力④重力⑤浮力 16、_____为自由大气中的风。 ①季风②梯度风③海陆风④焚风⑤地转风 17、地转风是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重力②浮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水平地转偏向力⑤惯性离心力⑥摩擦力 18、北半球行星风带包括有_____。 ①西北信风带②东北信风带③盛行东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⑤极地东风带⑥极地西风带 19、_____ 为地方性风。 ①地转风②梯度风③摩擦风④焚风 ⑤海陆风⑥峡谷风⑦山谷风 20、海拔越高,则_____。 ①气压越高②气压越低③空气密度越大

2011农业气象学试题A卷(1)

以下各题中未注明单位的各物理量均为标准国际单位制。 1.C 2.C 3.A 4.B 5.D 6.C 7.C 8.C 9.B 10.B 11.A 12.B 13.D 14.C 15.C 16.C 17.B 18.A 19.B 20.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共20分) 1.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对农业生产最有利。 A、5月下旬 B、6月上旬 C、6月中旬 D、6月下旬 2.露点温度表示()。 A、潮湿地面温度 B、空气湿度 C、饱和湿空气温度 D、未饱和湿空气温度 3.一团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的判定条件是()。 A、γ<γm B、γ=γm C、γ>γm D、γ≤γm 4.低层大气能量的主要来源于()。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5.切变线是指()急剧变化的界线 A、温度 B、湿度 C、气压 D、风 6.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个气压带。 A、2 B、3 C、4 D、5 7.下面霜冻最轻的是()。 A、谷地 B、洼地 C、山顶 D、坡地 8.温度愈高物体放射能力的波长愈向短波方向移动。已知太阳辐射最大放射能力的波长为0.475微米,由此计算得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 A、5780 K B、6500 K C、6000 K D、6300 K 9.大气中臭氧主要集中在()。 A、散逸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O与O2易合成O3 B、平流层,因该层紫外线辐射强,易形成O3 C、对流层,因该层温度低,O3不易分解 D、近地层,因该层温度高,O与O2易合成O3 10.在北球,冬半年,随着纬度的升高()。 A、昼弧增长 B、夜弧增长 C、昼弧夜弧相等 D、昼弧变短 11.以下作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油菜 B、玉米 C、烟草 D、水稻 12.积雨云属于()云系。 A、滑升云 B、积状云 C、波状云 D、层状云 任课教师: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5年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答案---cuit

第一章 引论 1、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 (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 (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 (4)本站历史最高温度为43摄氏度; (5)成都明天天气阴有阵雨。 答: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1)概念不同 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某一地区多年间 大气的一般状况,既包括大气的平均状况,也包括极端状况。 (2)变化周期不同 天气:变化快,周期短;气候:变化慢,周期长。 联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 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过程, 二者之间存在着统计联系,从时间上反映 出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判断:属于天气的为(1、2、5),属于气候的为(3、4) 2、(1)某一中纬度城市的海平面气温为10℃,探空资料显示大气温度直减率为6.5℃/km ,对流层顶部气温为-55℃,试问其对流层顶的高度是多少? (2)同一天赤道地区某地的气温是25℃,探空资料给出大气温度直减率为6.5℃/km ,对流层顶高16km ,那么对流层顶部的气温是多少? 答:(1)已知:T 0=10℃, γ=6.5℃/km ,T=-55℃, 根据T= T 0 +γZ → Z=10km (2)已知:T 0=25℃, γ=6.5℃/km ,Z=16km , 根据T= T 0 +γZ → T=-79℃ 3、已知在0℃、10℃、20℃、30℃和40℃时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分别为6.1hPa 、12.3 hPa 、23.9 hPa 、42.3 hPa 、73.9 hPa 。假设一教室内气温为30℃,经测定其露点温度为10℃,那么该教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是多少? 答: 4、已知空气温度在13.4℃时,饱和差为4.2hPa ,那么空气要冷却到多少度时才达饱和? 答:已知t=13.4℃ 5、已知相对湿度f=40%,气温为15℃,大气压为p=1000hPa ,求实际水汽压e 、比湿q 和水汽混合比γ。 答: 6、某湿空气气块的P=1000hPa ,e=25hPa , t=32℃,其中干空气为3000g ,试问: 17.2717.2713.4237.313.4237.36.11 6.1115.4t t s e e e hPa ????? ? ?++????=?=?=12.342.3 100%29.1%a s e RH e = = ?=s a a s d e e e e d hPa =- ? =- = 15.4-4.2=11.217.276.11exp()8.63237.3a t e hPa t t =11.2=? ? =+℃17.271540% 6.11exp() 6.8215237.3a a s s e RH e RH e e ?= ? =?=?? =+hPa 36.820.6220.622 4.2410/1000a e q g g P - = ==?36.820.6220.622 4.2710/1000 6.82a a e g g P e γ- = ==?--

气象学与气候学简答题系列

简答题系列 05年 1、简述大气的垂直结构及其特点 答: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①对流层特点: a.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下降0.65℃ b.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 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②平流层特点: a.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 b.到30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特别是存在大量臭氧能 够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③中间层特点: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 b.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 ④热层特点: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高 b.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其电离的程度是不均匀的 ⑤散逸层特点: a.大气粒子经常散逸至星际空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 2、简述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答: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气体及其悬浮其中的液体和固态杂志所组成 ①臭氧:大量的吸收太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温,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从而对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重要。 ②温室气体CO2、CH4、N2 :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却能强烈的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又向周围空气和地面放射长 波辐射,使空气和地面增温的效应 ③大气气溶胶粒子:散射、漫射和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外溢,对地面和空气温度有一定影响。 ④液体微粒:以云、雾形式出现,不仅使能见度变坏,还能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 ⑤H2O: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 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而早晨和傍晚的太阳呈红色 答:1)晴天,主要是空气分子有选择地对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进行散射,使天空呈蔚蓝色。 2)早晨和傍晚的太阳呈红色: ①太阳高度不同,太阳光通过大气厚度不同;②大气层愈厚则大气的吸收、散射、反射作用也愈强,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少;③太阳高度越小,日光垂直投射时穿过的大气质量就越大;④日出,日落时,日光通过 的大气质量数最大,短波光散射增强,红色光在太阳光的比例增加。

气象学模拟试题

南京农业大学试题纸 学年第学期课程类型:试卷类型: 课程:农业气象学班级:学 号:姓名:成绩:

E、露点温度 F、大气压强 随着雷暴的来临,气压、温度和湿度会出现显著的变化,表现为。 B、温度升高 C、湿度升高 E、温度降低 F、湿度降低 根据大陆度指标,下列城市位于海洋性气候区的有。 B、南京 C、北京 E、成都 F、西安 三、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通量,其单位为。 B、lm C、J/s D、W/m2夏季,下列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的是。 B、上海 C、成都 D、海口 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反射辐射之差称为。 B、有效辐射 C、天光漫射 D、地面辐射差额 通常将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称为。 B、活动温度 C、有效温度 D、净效温度 土壤温度铅直分布呈时,随着深度增加,土壤温度逐渐升高。 B、辐射型 C、上午转变型 D、傍晚转变型 水面蒸发速率随而减小。 B、饱和差增大 C、气压升高 D、风速加大 地面上的霜和露是通过冷却降温而形成的。 B、接触 C、辐射 D、混合 ,按降水强度的等级划分,属于。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目前气象上常用的气压及水汽压的标准单位是。 B、mb C、Pa D、hPa 在自由大气层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平衡时的风称为地转风。 B、惯性离心力 C、摩擦力 D、水平地转偏向力 地面行星风带在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为。

D、雷暴 D、12 D、初冬 D、黑灾 D、22

南半球的大气活动中心已标明,请直接在图中标出北半 7月11日)低空和地面的天气形势简图,请根据此图分析江淮梅雨低 20°02′N,110°21′E)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

答案: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答案) 1、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答案) 2、在等压条件下,当干空气具湿空气密度时之温度即称为虚温,由此可知其代表干空气的温度,一般由Tv表示。定义虚温的用意在于,湿空气的分子量会随环境水气量改变而改变,使气体常数(R)成为变数,而较难正确计算出来。为使计算方便,所以利用干空气的气体常数来计算,因此定义虚温来代替湿空气的温度,如此就不用考虑变动的气体常数了,亦即可以处理掉复杂的水气效应,由此可知,虚温为水气的函数。因为实际观测环境大气所得的温度为湿空气温度,而所使用的气体常数为干空气气体常数(R),所以实际上状态方程(P=ρRT)(其中R=R*/md) 并不成立(因为其使用干空气气体常数(R),而温度却用湿空气的),所以为使其成立需使用虚温(即干空气之温度),如此才可使R与T均为干空气之值。由于虚温与实际观测之温度误差不算大(仍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因此目前大多数的人仍直接利用实际观测之温度来代替虚温。 Tv=T+W/6。其中T为实际大气温度,W为饱和混合比值。表示虚温与实际温度之差距,等于露点温度所在的饱和混合比数值的六分之一。 6、当气温为25 ℃,气压为 1080hPa,相对湿度f=65%时,求e(水汽压)、E(饱和水汽压)、d (饱和差)、a(绝对湿度)、q(比湿)。 (答案) 6、25℃时,饱和水汽压E=31.668,f=e/E,则e=fE=65%*31.668=20.5842 d=E-e=31.668-20.5834=11.0838, a=289*e/T=289*20.5834/(25+273)=19.9625 q=0.622*e/P=0.0119 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 (答案) 7、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水汽压E要增大,而f不变,所以水汽压e也要增大,q是比湿,q=0.622e\P,P不变,e增大,所以q要增大。a是绝对湿度。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也是增大的。 8、对流层的特征如何,为什么? (答案) 8、对流层有三个基本特征: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山常年积雪,高空的云多为冰晶组成,就是这一特征的明显表现。 (2)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主要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情况是:低纬较强,高纬较弱:夏季较强,冬季较弱。因此对流层的厚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由于对流层受地表的影响很大,而地表面有海陆分异,地形起伏等差异,因此在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等的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 9、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答案) 9、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ozone layer)是指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层次。一般指高度在 10-50km之间的大气层,也有指20-30km之间臭氧浓度最大的大气层。即使在浓度最大处,臭氧对空气的体积比也只有百万分之几,因此它在大气中是痕量成分。将它折算到标准状态(气压为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16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波动性: 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3、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5、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6、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7、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高压系统。

8、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称 为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 1500mm 到 2000mm 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 前汛期降水,主要是由锋面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水 称为后汛期降水,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 向保持不变,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 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 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植物在繁育期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的 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临界期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风速和饱和差成正比, 与大气压力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当台风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 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风由山谷吹向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增温慢,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