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设计方案书试卷

心理实验设计方案书试卷
心理实验设计方案书试卷

心理实验设计08年试卷

一.单选

1、《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的作者

A 韦伯

B 冯特 C斯蒂文斯 D费希纳

2、实验与理论之间的一致性可以通过下列哪个指标来表示

A 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 C结构效度 D 统计效度

3、在一个三因素实验中,如果A和C为组间因素,B为组内因素,用符号表示为

A.SABC B. BSAC C. ABCS D. ACSB

4、下列哪种自变量属于机体变量

A任务难度 B个性特征 C时间 D指导语

5、在信号检测试验中,当虚报增加时漏报率会

A增加 B不变 C降低 D不确定

6、在单因素实验设计中安排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要检验这两个总体是否有显著差异

A. F检验

B. t检验 C 事后检验 D 简单效应检验

7、B反应时减去A反应时得到

A. C反应时

B.基线时间+反应选择时间

C 基线时间+刺激辨别时间 D刺激辨别时间+反应选择时间

8、研究者公开其观察身份,但要充当某种角色参与被观察群体的活动,这类观察者被称为

A完全参与者 B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 C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 D完全的观察者

9、在信号检测试验中当奖惩办法是鼓励多说信号时,β值将

A偏高 B不变 C偏低 D不确定

10、我们可以在2000年、2002年和2004年分别选择当时10岁儿童进行研究,这种实验设计称为

A时间迟滞研究 B横断研究 C纵向研究 D比较研究

二、多选

11、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方法:

A分段法 B感觉等距法 C 对偶比较法 D 差别阈限法

12、根据对内在无效来源和外在无关因素的控制程度、能否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以及能否主动操纵实验变量,可以将实验设计分为:

A非实验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准实验设计 D真实验设计

13、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与下限之间叫做:

A不肯定间距 B主观相等点 C相等地带 D绝对差别阈限

14、随即抽样方式:

A随机数字表 B计算机选择 C配额取样 D人工选择

15、选择因变量时要注意指标的哪些特点:

A有效性 B客观性 C数量化 D可靠性

三、填空

16、反应时间是指从到之间的时距。

17、信号检测论提出了一些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使主试对被试的作业从和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

18、根据观察场景的不同,可以将观察法分为观察和观察。

19、比较研究包括研究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20、根据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情况,真实验设计可以分为组内设计、设计和设计。

四、名词

21、不真实的主效应

22、外部效应

23、高限效应

24、恒定刺激法

25、完全组内设计

五、简答

26、简述实验法的优点

27、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验中克服需要特征

28、简述什么是d’和β,它们各自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9、简述如何开展一项心理学研究

30、简述组内设计的缺点及客服办法

六、分析题

31、请结合心理物理学的原理对下图加以说明(图为:横坐标-刺激强度单位,纵坐标-感觉单位jnd

七、实验设计题

32、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对正性情绪词和负性情绪词的感知阈限是不同的,请设计实验考察这一问题。

2007年10月北京自考心理实验设计试题

一、单选题

1. B反应时减去C反应时,得到的是( ) A 基线时间 B 刺激辨别时间 C 反应选择时间 D A 反应时

2. 如果样本非常大,这时应该关心的不再是F值是否显著,而应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强度,反映这一强度的统计指标是( ) A β B ω2 C δ D σ

3. 在多因素设计中,考察某一因素各水平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需要检验( )

A 简单效应

B 交互作用

C 主效应

D 相关效应

4.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心理学博士是( ) A 冯特 B 费希纳 C 霍尔 D 詹姆斯

5. 如果实验中每一种实验条件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就不宜使用( )

A 组内设计

B 组间设计

C 混合设计

D 准实验设计

6. 我们可以在1995、2000和2005分别选择当时16岁的被试进行研究,这种实验设计称为( )

A 比较研究

B 横断研究

C 纵向研究

D 时间迟滞研究

7.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当一个被试的击中率提高时,虚报率会( )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8.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 ) A 越大 B 不变 C 越小 D 不确定

9.在一条ROC曲线上,随着击中率的增加,被试的感受性会() A 提高 B 不变 C 降低 D 不确定

10.在用平均差误法测量视觉长度差别阈限时,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占一半,这是为了消除( ) A 习惯误差 B 时间误差 C 空间误差 D 动作误差

二、多选题

11. 如果我们要研究拥挤程度和任务难度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所涉及的自变量类型有( )

A 被试自变量

B 环境自变量

C 任务自变量

D 指导语自变量

12.凡是能够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叫做实验的有关变量,其中包括( )

A 自变量

B 控制变量

C 反应变量

D 额外变量

13.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方法包括( ) A 对偶比较法 B 感觉等距法 C 分段法 D 等级排列法

14.要开展一项心理学研究,一个完成的研究计划应该包括下列哪些成分( ) A 变量 B 样本 C 设计 D 分析

15.在用数量估计法制作心理量表时,将许多被试的实验结果合并处理时要用( )

A 算术平均数

B 中数

C 众数

D 几何平均数

三、填空题

16. 完全的组内设计就是把所有可能的顺序都排出来进行实验,以抵消( )和( )的影响。

17. 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时,当递减系列的阈限值大于递增系列的阈限值且差异显著时,说明存在( )误差,如果相反,说明存在()误差。

18.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与下限之间叫做( ),或者叫做( )。

19. 根据对内在无效来源和外在无关变量的控制程度、能否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以及能否主动操纵实验变量,可以将实验设计分为( )、( )和非实验设计。

20. 调查研究的变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被试的( );另一类是被试的( )。

四、名词解释

21. 访谈法22.平均差误法23. 75% 差别阈限24.反应实验 25.匹配组设计

五、问答题

26. 简述非实验研究方法的特点和类型

27.举例说明如何用分段法制作心理比例量表

28.举例说明操作定义在实验心理学中的应用

29.举例说明因变量的敏感性

30.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

六、分析题

31. 下表是一项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请结合表中数据对这项研究的目的和结论加以说明。(P126 表4-22)

七、实验设计题

32. 螺旋后效是一种运动后效,是指观看一段时间旋转的螺旋后,当螺旋停下来不转时,会看到螺旋倒转。例如,如果先看到的是螺旋向中心收缩,后效中会看到螺旋从中心向外扩散。因此螺旋后效是一种错觉现象。有研究这发现螺旋后效持续的时间受刺激时间和被试内外向类型的影响。请设计实验考察这一问题。

2006年10月心理实验设计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如果实验包括3个或3个以上的实验处理,要求比较3个总体平均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时,就要采用:

A.F检验

B.t检验

C. F检验、 t检验都可以

D. F检验、 t检验都不行

2、物理刺激的强度不变,刺激时间也保持不变,仅增加刺激的面积,会使反应时间: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不确定

3、如果因变量的变化主要是由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造成的,而不是其他因素造成的,说明该研究具有较高的:

A.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

C.统计效度

D.结构效度

4、《论触觉》的作者是:A.费希纳 B.艾宾浩斯 C.斯蒂文斯 D.韦伯

5、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当判断标准降低时,击中率将: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6、如果心理量和物理量画在半对数坐标上是一条直线,则说明心物关系符合:

A.线性定律

B.幂定律

C.对数定律

D.韦伯定律

7、在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当SN和N和强度不变,SN分布N分布重叠越多,说明被试的感受性:

A.越强

B.越弱

C.不变

D.以上三种都可能

8、科学假设和非科学假设的主要区别是:A.可控性 B.逻辑性 C.预测性 D.可测量性

9、信度和效度的差别在于,它们所涉及的误差是不同的,信度考虑的是下列哪种误差的影响?

A. 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 操作误差

D.仪器误差

10、在方差分析之后还要对实验中的各个总体进行两两比较,这种比较称为()

A.简单效应检验 B.事后检验 C.主效应检验 D.交互作用检验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1、单被试实验设计的类型有:1. ABA设计 B. ABAB设计 C. ABACA设计 D. AB1AB2A 设计。

12、根据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情况,真实验设计可分为:A.多基线设计 B.组间设计 C.组内设计 D.混合设计

13、制作心理比例量表的方法有:A.数量估计法 B.感觉等距法 C.差别阈限法 D.分段法

14、下列哪些设计属于准实验设计: A.不等控制组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中断时间序列设计D.混合设计

15、ROC曲线的曲度是下列哪些因素同决定的:A.判断标准 B.信号出现的概率 C.信号强度 D.感受性

三、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在选择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时,即要考虑反应的,也要考虑反应的。

2、在简单反应时间的测试中,如果被试在刺激呈现之前就作出反应,这类反应被称为,防止的有效措施是在实验中插入。

3、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包括和。

4、ω2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ω2≤?01 时,表示自变量和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当ω2≥?15 时,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

5、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较低;但大样本也存在着弊端,不仅费钱又费时,同时会掩盖不适当的设计和被试变量。

四、名词解释。(第个4分,共5题,共20分)

1、个案研究:是对单个被试或单一组织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个案研究的材料来自于自然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和档案记录等。

2、.随机组设计: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消除组间设计组被试差异的办法是随机分配被试。可以随机选择或随机分派被试到不同的实验组中,是因为假设每个被试被分配到某一组的概率是相同的。通常有两种形成随机组的方法:随机选择和随机分配。随机选择是从同一个总体中抽出两个或多个样本。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是把被试随机分配到各种实验条件中。

3、时间迟滞研究:我们可以在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分别选择当时16岁的被试进行研究。我们将这种实验设计称为为时间迟滞研究。

4、韦伯定律:1846年韦伯发表了他关于重量差别阈限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之间的关系: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成正比,并且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是一个常数,用△T/I=k这个等式表示。其中△T代表差别阈限,I代表标准刺激的强度,k是小于1的一个常数。k也叫作韦伯比例或韦伯分数或相对差别阈限。费希纳把这个关于差别阈限的规律称之为韦伯定律。

5、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它对额外变量的控制比非

实验设计要严格一些,但不如真实验设计控制得充分和广泛。

五、问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结合实验说明反应时相加因素法。

斯腾伯格提出了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法,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时间的总和。相加因素法实验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便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这样,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的实验,从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来确定这一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

相加因素法的一个典型实验是斯腾伯格所做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实验方法:实验中先给被试呈现1~6个数字作为识记项目,然后呈现一个探测数字,让被试判定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否反应并记录反应时。

2.举例说明如何用差别阈限法制作心理等距量表。

3.举例说明匹配组设计。匹配组设计:匹配被试就是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测验,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似的,或者是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类似的方法是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由于同卵双生子是从同一个卵细胞发展而来的。在有些研究中也经常采用前测任务来匹配被试。研究者经常选择的理想匹配方式包括:①相同任务;②类似任务;

③相关任务。

4.举例说明如何控制实验者效应。

①可以采用安慰剂控制方法,在实验中是指一种看起来象药特或其他速效物质,实际上是一种无效或非活动性的物质。安慰剂控制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理所当然地是由于实验组被试服用的药物造成的。②另外一种更为有效的控制需要特征和实验者效应的研究方法称为双盲实验,即被试和观察者都不了解各个实验接受的实验条件。

5.什么是75%差别阈限?它有什么优点?

六、分析题。(10分)

图是速度-准确性实验的图,大家在书上找一下这个图吧。(大概是P146页)

问题是:下图是一项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请结合图示对这一研究及结果进行分析。

七、实验设计题。(10分)

听觉适应过去称为听觉疲劳,是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听一个声音后,对这个声音的感受性减低的现象,它表现为响亮绝对阈限的增高。有研究者发现听觉适应的程度受刺激时间和刺激强度的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考察刺激时间和刺激强度如何影响听觉适应。

2005年北京市心理实验设计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位心理学家于1887年创办了第一份心理学杂志?( D )A.冯特 B.詹姆斯C. 费希纳 D.霍尔

2、费希纳定律认为,感觉量和刺激量之间是( C )A.线性关系B.幂函数关系 C.对数关系 D.非线性关系

3、在因素设计中,一个因素仅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一水平上的效应,称为( C )

A.主效应

B.交互作用

C.简单效应

D.事后效应

4、研究结果能否在不同人群和不同种属之间进行推论,反映了:( B )

A.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

C.统计效度

D.结构效度

5、物理刺激的强度不变,增加刺激作用于感官的时间,会使反应时间:( B )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不确定

6、考察因变量的有效性的指标是:( A )A.效度 B.信度 C.感觉度 D.可控度

7、当两个总体存在差异,而统计推论的结论说没有差异,就犯了:( B )

A.I类错误

B.II类错误

C.III类错误

D.IV类错误

8、对于被试变量,只能采用:( B )A. 组内设计 B.组间设计 C.拉丁方设计 D.混合设计

9、ROC曲线的曲度越小,即离45°对角线越近,说明被试的感受性:( C )A.越高 B.不变

C.越低

D.不确定

10、当刺激强度提高时,产生一个j.n.d所必需的绝对变化增量就:(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1、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感觉阈限时,容易出现的误差有:( BC )

1. 时间误差 B.习惯误差 C. 期望误差 D. 空间误差

12、选择因变量时,要注意指标的哪些特点:( ABCD )A.有效性 B.客观性 C.数量化 D.可靠性

13、下列哪些是因变量不敏感的例子:( ABCD )A.高限效应 B.地板效应 C.低限效应

D.天花板效应

14、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包括:( BC )A.评价法 B.恒定刺激法 C.最小变化法 D.有无法

15、下列哪些自变量属于环境自变量:( AC )A.噪音 B.个性特征 C.时间

D.指导语

三、填空题。(共五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6、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包括(有无法)和(评价法)。

17、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方法有(感觉等距法)和(差别阈限法)。

18、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所处理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感觉阈限)测量,另一类是(阈上感觉)的测量。

19、为了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造了两个工具,它们是(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

20、韦伯对实验心理学的建立有两个主要贡献:一是用实验系统证明了(两点阈)的概念,二是提出(韦伯)定律。

四、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个4分,共20分)

21、比较研究22、统计效度23、拉丁方设计24、直线内插法25、操作定义

五、问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举例说明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的优越性。27、简述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28、简述评价法中低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为什么应访是累计概率。

29、举例说明如何用数量估计法制作心理比例量表。30、举例说明反应时间相减法。

六、分析题。(共1题10分)

图是P88页

31、请结合下图说明阶梯法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处理方法。

七、实验设计题。(10分)

32、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复制法来测量,即要求被试复制出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的指标,因此复制法又称平均差误法。例如,主试呈现一段声音,被试通过操作仪器复制相同长度的声音:按键声响,同时计时器启动;松键声停,同是计时器停。有研究发现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受刺激的久暂和感觉道的影响,请设计实验考察这一问题。

04心理实验设计

一、单选

1.实验心理学的创建者是 A、赫尔姆霍兹 B、冯特 C、韦拍 D、费希纳

2.《论记忆》一书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著作? A、冯特 B、费希纳 C、艾宾浩斯 D、斯蒂文斯

3.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通过下列哪个指标来表示? A、内部效度 B、结构效度 C、外部效度 D、统计效度

4.随着判断标准的降低,击中率和虚报率都会 A、增加 B.不变 C.降低 D.不确定

5.下列哪种自变量属于被试变量? A.任务难度 B.指导语 C.时间 D.个性特征

6.在信号检测论中,P(y/N)指 A.正确否定率 B.虚报率 C.漏报率 D.击中率

三、填空

16.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包括变量、样本、()和()四个重要成分。 17.心理量表包括顺序量表、()和()三种类型。 18.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同时呈现时,要注意平衡()误差;而当二者相继呈现时,要注意平衡()误差。 19.消除组间设计各组被试间差异的方法有()和()。 20. ω2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ω2≤( )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ω2≈()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中等,实验效果中等;ω2≥()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

四、名解

21.实验者效应 22.安慰剂控制 23.不同感觉通道的交叉匹配法 24.数量估计法

五、简答题

26.简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关系 27.简述多基线设计的模式 28.简述评价法相对于有无法的优点。 29.什么是“开窗”实验?请举例说明 30.请结合实验说明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六、分析题

31.下图是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实验结果,请结合图示解释这一结果及其意义。

(P147-148 反应时间作为因为量的优越性)

七、实验设计题 32.请设计实验考察对于内外倾不同个性特点的人来说,工作压力如何影响他们的业绩,有什么不同?

2003年心理实验设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物理学纲要》的作者是(D)A.韦伯B.艾宾浩斯C.斯蒂文斯D.费希纳

2、我们可以在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分别选择当时16岁的被试进行研究,这种实验设计称为(A)

A.时间迟滞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比较研究

3、下列哪种自变量属于环境自变量(C)A、任务难度B.个性特征C、时间D.指导语

4、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间接方法是(D)A.分段法B.数量估计法C.对偶比较法D.差别阈限法

5、霍克基等人发展了一种新的反应时实验技术,能够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称为(A)A."开窗"实验B.相加因素法C.反应时相减法D.ABC反应时

6、在信号检测论中,P(y/SN)指(D)A.正确否定率B.虚报率C.漏报率D.击中率

7、在方差分析之后还要对实验中的各个总体进行两两比较,这种比较称为(B)

A.简单效应检验B.事后检验C.主效应检验D.交互作用检验

8、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例称为相对差别阈限,也就是指(C)

A.主观相等点B.相等地带C.韦伯比例D.不肯定间距

9、随着判断标准的提高,击中率和虚报率都会(C)A.增加B.不变C.降低D.不确定

10.如果心理量和物理量画在双对数坐标上是一条直线(B)

A.线性定律B.幂定律C.对数定律D.韦伯定律

二、多项选择题

10.用数量估计法制作的心理比例量表符合(BC)

A.对数定律B.幂定律C.斯蒂文斯定律D.费希纳定律

12.确保代表性样本的方法有(ABCD)

A.分层取样B.成团取样C.配额取样D.雪球式取样

13.凡是能够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叫做实验的有关变量(AD)

A.自变量B.控制变量与反应变量C.反应变量D.额外变量

14.下列哪些设计属于准实验设计?(AC)

A.不等控制组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中断时间序列设计D.混合设计

15.为了获得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结果必须能够推论到以下几个方面(ACD)

A.其他人群B.其他研究C.其他环境D.其他时间

三、填空题

16、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产生。

17、变量就是一些在(数量)或(质量)上可以改变的事物。

18、恒定刺激法中计算绝对阈限的方法,除了直线内插法之外,还有(平均Z分数法)和(最小二乘法)。

19、心理顺序量表可以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来制作。

20、ω2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ω2≤·01)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当(ω2≥·15)时,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

四、外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交互作用:是指一个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当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一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不一样时,我们就说存在着自变量的交互作用。

22、双盲实验:被试和观察者都不了解各个实验组接受的实验条件。

23、自变量混淆: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淆。

24、感觉等距法:是一种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直接方法。特点是让被试把两个感觉的距离分成几等份。可以同时分成几个等份,也可以用一次分成两个等份的方法,最后分成几个等份。以刺激值为横坐标,以等距的感觉为纵坐标画成曲线。

25、简单效应:是指在因素设计中一个因素仅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一水平上的效应。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心理学规律的性质。

答:(1)武德沃斯和施洛斯贝格曾指出,虽然实验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的定量工作,但有一些重要的变量,它们的性质是质量的而不是数量的。(2)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西蒙认为,心理学不应当向物理学看齐,企图用几个基本公式来概括所有的心理现象是不切实际的。实际上,其他科学领域的规律也不一定都是定量的规律。(3)心理学也有一些定量的规律,如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7。但心理学的规律现在和将来都是局限于一定范围内的,其普遍性是有限的,因而它主要是定性结构的规律。心理学所提出的一些一般化的定理还不能给出精确的定量描述,还不属于定量结构的规律。(4)心理学应当从生物学中得到启发,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既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又受人的大脑的约束,因而人的心理活动也就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过程。也许,比较而言,心理学的规律更类似于生物学的规律而不像物理学的规律。

27、简述单被试实验设计的设计模式。

答:(1)是指在研究中只有一名被试,着重于对单个被试行为变化的测量。然而,有时这种方法也被扩展为对单一组的测量。单被试实验设计不同于传统的个案研究方法,因为在单被

试实验设计中,个体的行为变化是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产生的。

(2)单被试设计的典型实验历程分为三个主要部分:①建立基线;②施加自变量;③消除自变量。单被试实验设计中,凡是没有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历程都用字母“A”表示;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历程用字母“B”或其他字母表示。第一阶段是建立基线阶段。建立被试在施加自变量之前的行为反应模式。一旦基线阶段比较稳定之后,即可施加自变量。第二个阶段是施加自变量,除了施加自变量之外,一切其他的实验条件都要保持与基线段相同。第三个阶段是消除自变量。它是评估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决定因素。

28、举例说明如何根据ROC曲线分析被试的分辨力和判断标准。

(1)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简称ROC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等感受性曲线。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断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2)将具有不同分辨能力的被试的实验结果画在一起,便可得到一组d’不同的ROC曲线。图中连接(0,0)和(⒈0,⒈0)的45°对角线是代表被试的辨别力等于0的一条线,也可以说是击中率等于虚报率的一条线。ROC曲线离这条线愈远,表明被试的辨别力愈强。图4-22P127(3)当信号本身的强度很大或被试的感受性很高时,信号容易被觉察,因此ROC曲线向左边弯得更高;当信号较弱或被试的感受性较低时,ROC曲线就向45对角线*拢。换句话说,ROC曲线的曲率是由信号强度和被试的感受性共同决定的,而与被试的判断标准无关。当被试的判断标准高时,他倾向于少说信号,A点。当被试的判断标准低时,他倾向于多说信号,C点。

29、举例说明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

答:反应时间相对于其他一些因变量而言经常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在刺激差别产生100%正确判断的地方,甚至判断有100%把握时,反应时间仍然下降。体现出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具有更强的敏感性。恰好是这一特点,使反应时间有可能用来为大于差别阈限的刺激差别找出等值。

30、信号检测论相对于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优点是什么?

答:信号检测论(SDT)对心理物理学的贡献,就是使实验者可以用一些方法测量反应的倾向性,并使测得的被试的辨别力不受反应倾向性的影响。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答:(1)该研究方法如下:

实验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如AA;另一种是是形状不同但读音相同的两个字母如Aa。

实验设计:自变量是材料的呈现方式,自变量有两个水平:一个是同时呈现,另一个是继时呈现。其中继中呈现可以设置几个间隔时间。因变量是反应时间。

实验程序:指导语要求被试判断所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主试记录反应时间。实验材料随机呈现。

(2)分析与讨论:从图上可看出,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即间隔时间为0时),AA对的反应时小于Aa对,当两个字母相继呈现时,随着二者间隔时间的增加,AA对的反应时急剧增加,而Aa对的反应时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即AA对的反应时和Aa对的反应时的差别逐渐缩小。当时间间隔达到2s时,这个差别很小,在图上可以看到两条曲线逐渐靠拢的趋势。

Aa对与AA对的反应时之差反映了内部编码过程的变化,可以说是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因此,在相继呈现的条件下,随着字母间间隔时间的增大,AA对的视觉编码效应逐渐变弱,听觉编码的作用逐渐增大。所以其反应时也随之增加,从而缩小了与Aa对的反应时的差别。

(3)结论:Posner等人运用反应时相减法的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除听觉编码外还存在视觉编码。

2)分析与讨论:从图上可看出,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即间隔时间为0时),AA对的反应时小于Aa对,当两个字母相继呈现时,随着二者间隔时间的增加,AA对的反应时急剧增加,而Aa对的反应时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即AA对的反应时和Aa对的反应时的差别逐渐缩小。当时间间隔达到2s时,这个差别很小,在图上可以看到两条曲线逐渐靠拢的趋势。

Aa对与AA对的反应时之差反映了内部编码过程的变化,可以说是先出现视觉编码,它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出现听觉编码。因此,在相继呈现的条件下,随着字母间间隔时间的增大,AA对的视觉编码效应逐渐变弱,听觉编码的作用逐渐增大。所以其反应时也随之增加,从而缩小了与Aa对的反应时的差别。

(3)结论:Posner等人运用反应时相减法的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除听觉编码外还存在视觉编码。

七、实验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32、请设计实验考察自我评价高低以及是否有观众在场对作业成绩的影响。

答:实验中被试:因为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为被试特点的自变量,所以实验中的被试有两种:一种是自我评价低的(即A组),一种是自我评价高的(即B组)。每组2名被试,整个实验需要4个被试。

实验材料:作业,即任务操作。

实验设计:实验为双因素混合设计。被试变量是组间设计,环境变量是组内设计。自变量有两个:一个是被试变量,即自我评价,它有高与低两个水平;另一个是环境特点的自变量,即观众,也有两个水平:在场或不在场。因变量是作业成绩。

实验程序:一半时间被试单独做作业;另一半时间被试在有其他人即观众在场作为观察者时做作业。两次作业时间相等。

分析与讨论:(1)为了避免自变量(观众在不在场)与练习混淆,先将各组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做不同顺序的实验。例如A组其中一个被试先单独做作业然后在有观众在场时做作业,另一个被试先在有观众在场时做作业然后单独做作业。

(2)为了增加实验的科学性,可以扩大被试样本,被试的人数可取2的倍数

2002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实验设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斯蒂文斯曾让被试用握力大小来匹配电流、白噪音、振动等的强度,用以验证幂定律,这种方法称为(D)

A、差别阈限法

B、感觉等距法

C、数量估计法

D、不同感觉道的交*匹配法

2、SN分布的平均数与N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A)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

3、样本越大,产生抽样偏差的可能性(C)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D、不确定

4、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当没有信号出现,被试回答有信号,说明出现(C)

A、击中

B、漏报

C、虚报

D、正确否定

5、与单一刺激相比,复合刺激会使反应时间(B)A、延长B缩短C、不变D、不确定

6、考察因变量的可*性的指标是(B)A、效度B、信度C、敏感度D、可控度

7、当两个总体没有差异,而统计推论的结论说有差异,就犯了(B)

A、Ⅰ类错误

B、Ⅱ类错误

C、Ⅲ类错误

D、Ⅳ类错误

8、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有相互干扰,最好采用(B)A、组内设计B、组间设计C、拉丁方设计D、混合设计

9、ROC曲线的曲度越大,即离45°对角线越远,说明被试的感受性(A)A、越高B、不变C、越低D、不确定

10、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时

需要平衡的误差是(D)

A、空间误差

B、期望误差

C、动作误差

D、时间误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根据观察场景的不同,可以将观察法分为(BD)

A、直接观察

B、自然观察

C、间接观察

D、实验室观察

12、随机取样的方式有(ABD)A、随机数字表B、计算机选择C、分层取样D、人工选择

13、在组间设计中,消除被试差异的方法有(AC)

A、随机组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匹配组设计

D、完全平衡设计

14、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包括(BC)A、减半法B、有无法C评价法D、次数法

15、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ABCD)A、刺激类型B、准备状态C、酒精和药物D、年龄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如果自变量的变化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不敏感的。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它们是(高限效应)和(低限效应)。

17、与经典的心理物理学不同,信号检测论可以将人的(感受性)和(判断标准)区分开来。

18、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时,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值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值且差异显著时,说明存在(习惯)误差,如果相反,说明存在(期望)误差。

19、ω2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联系强度的指标,当ω2≤(·01)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很弱,实验效果很差;ω2≥(·15)时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较强,实验效果好。

20、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1、定量研究22、内部效度23、需要特征24、ROC曲线25、阶梯法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27、举例说明什么是自变量混淆,如何防止出现自变量混淆?

28、举例说明不等控制组设计。29、举例说明如何用感觉等距法制作心理等距量表。

30、举例说明反应时间实验中的速度-准确性的权衡现象。

六、分析题(共10分)

31、请结合下图说明,评价法中低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为什么应该是累计概率?

fN(x) fSN(x)概率密度 x3x4x1x2 123456 C1C2C3C4C5 评价法反应图示

七、实验设计题(共10分)

32、请设计实验考察中断正在完成的任务对抑郁者和非抑郁者记忆成绩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实验 2、开窗实验 3、等级排列法 4、视敏度 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 1、科学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或两个类型。第一阶段是探明规定某个行为的条件,第二个阶段是探明哪些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被试内设计是__________须接受自变量的________的处理。 3、心理学中的三大注意理论是:_____________、资源限制理论、_________。 4、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__________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__________。 5、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因此,反应 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权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等。 7、反应偏向可由二种方法计算:一种是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 8、思维的行为测量法有两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情绪与认知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情绪____________认知,一方面情绪 ___________认知。 10、实验效度主要包括_________效度和___________效度。 三、不定向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4分。) 1、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2、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____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A) 图形 (B) 封闭性 (C) 刺激间的关系 (D) 以上都对 3、“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 量的是:() (A)时距信息 (B)加工机制 (C)通道 (D)实验 4、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 量显然是指:()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心理学实验设计方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研究课题:考察“不同面部表情的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性存在差异”[预期可能结果:不同的面部表情,识别速度有差异;或者不同的面部表情,识别的准确率也有差异] 引言:速度—准确性权衡是关系到一切反应时实验信度的基本问题,下面我们将尝试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来展示任务速度和任务准确性之间普遍的权衡关系。在反应时实验中,当被试追求较快的速度时,必然要以牺牲准确性为代价。同样,当被试力求高的准确性时,也必然要以放慢速度为代价。在具体的实验中,被试究竟会如何权衡二者的关系,取决于很多因素。本实验主要探讨不同面部表情(痛苦、微笑、悲哀、快乐)识别速度与准确率是否存在显着差异。 假设:假设不同面部表情的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性存在差异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证明不同面部表情(痛苦、微笑、悲哀、快乐)的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性存在差异,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面部表情的识别速度与识别准确性存在差异,通过自编的e-prime实验程序对四十名被试进行施测。 三、实验材料:痛苦、微笑、悲哀、快乐的图片(均选自于标准的实验图片库)、电脑、e-prime程序 四、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 自变量为不同面部表情、区分为(痛苦、微笑、悲哀、快乐)四种。每个小组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只对一种表情做出反应。 因变量为反应时、准确率,分别是识别的准确率、以及被试对不同面部表情识别的反应时。

五、实验程序: 被试构成: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在弘德楼随机选取了几个自习室,共选取了40个被试。男女各半,年龄为18-23岁,随机分为四个小组。 研究工具: 在计算机上自编好e-prime实验程序 研究过程 (1)正式实验前被试要先进行几次类似练习,以熟悉按键反应。 (2)被试坐在电脑前,接受相同的指导语。其指导语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你将继续进行此类题目的正式作答,请用心作答”。被试按键确认后即开始正式实验、期间不再中断休息。 (3)使用主试自编计算机视觉搜索程序,每帧呈现一副面部表情图片,每幅图片呈现的间隔时间一致,随机播放图片。每种表情的图片都有10张,每张呈现2次,共呈现20次,所有表情图片共呈现80次。痛苦按“1”键、微笑按“2”键、悲哀按“3”键、快乐按“4”键。其中第1小组只对痛苦做反应、2小组只对微笑做反应、3小组只对悲哀做反应、4小组只对快乐做反应。每出现一幅图要求被试按对应的反应键,计算机自动记录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六、数据处理 采用进行统计分析。 以不同面部表情为自变量,反应时和准确率为因变量。 针对两个反应指标均可分别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独立样本的方差分析来进行差异检验。

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方案

第五届云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主题:你好,我好,大家好挖掘个性优势,体悟积极人生 主办: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 承办: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11月

云南中医学院第五届云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推荐作品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团体名称:优势放大镜,人生哈哈镜 二、团体主题:你好,我好,大家好——挖掘个性优势,体悟积极人生 三、团体性质:结构式、封闭式、发展性团体 四、团体目标: (一)认知目标:帮助成员在新的环境里发现自己更多的优点和长处,更客观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找寻自信的依据,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统,(二)技能目标:掌握提高自信心的方法,挖掘自己及他人正向特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提升自我确定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能接受自己的优缺点,形成适应性的态度、观点和行为。 (三)情感目标:培养积极自我评价的习惯,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摆脱自卑的束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五、团体规模:16人 六、参加对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骨干。需有比较强烈的认识自我的意愿,能够认真对待小组活动,性格友善和坦诚,能和他人和睦相处。刚进入大学,同学们彼此相互认识,但是成员之间了解不深,同时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和惊喜,对专业比较迷茫,找不到自信。 七、成员招募方式:自愿报名、海报宣传、组织推荐 八、活动时间:2016年11月21日15:00-15:45 九、活动课时:1课时(45分钟) 十、活动地点:云南中医学院呈贡校区团体心理辅导室 十一、活动方式:根据活动要求将人数随机进行两两分组,小组内交流与派代表分享结合。 十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室,宽敞的空间,可以挪动的椅子。 2.音乐背景:《真心英雄》 3.灰姑娘故事情节相片 4.高帽 5.提示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6.自带自拍功能的手机 7.自带签字笔、记事本 8.纪念小卡片 9.其他辅助材料:出彩棒、PPT课件、小刀、尺子、A4纸等。 十三、理论基础 按照罗杰斯人本主义观点,每个人都具有潜质,具有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主动性。因此,本团体依据这一观点,强调以成员为主,相信每一位成员的潜力,充分挖掘个性特质,鼓励成员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展现自己,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参考霍妮的自我人格理论,将人格分为真实的自我、现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真实的自我指能够真正体现我们自己的东西,理想自我则反映人们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对正常人来说,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有些人不满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7.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 试卷7 一、单项选择题 1 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可证实 (A)两种记忆说 (B)加工水平说 (C)多贮存模型 (D)工作记忆理论 2 詹金斯和达伦巴赫(Jenkins&Dallenbach,1924)进行了“睡眠记忆”的实验,结果发现学习后立即睡觉比继续进行日常活动,对学习项目的保持量要高。该研究支持遗忘的 (A)衰退说 (B)动机说 (C)干扰说 (D)提取失败说 3 采用双任务操作范式研究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说明中央执行系统具有 (A)协调功能 (B)转换策略的功能 (C)选择性注意功能 (D)操纵注意资源功能

4 巴德利(Baddeley,1966)考察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的转换策略的功能采用的范式是 (A)双任务范式 (B)点探测范式 (C)线索提示范式 (D)随机生成任务范式 5 “物体决定任务”通常用来研究 (A)前瞻记忆 (B)内隐记忆 (C)外显记忆 (D)元记忆 6 测量内隐记忆的加工分离程序试图分离 (A)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 (B)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 (C)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D)完全加工和部分加工 7 科瓦维拉什维利(Kvavilashvili)以成年人为被试研究前瞻记忆。被试被独自一人留在实验室中执行一个实验任务,为了“在他们的测试期间保证安静”,拔掉了房间里的电话,并要求被试在5分钟的测试时间结束后重新挂好它。此时,前瞻记忆任务为被试是否记得把电话挂起来。该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自然法 (B)实验法 (C)情境模拟法 (D)访谈法 8 在前瞻记忆的研究中,进行中任务和靶事件加工类型一致时,前瞻记忆的表现好于不一致时。这一现象称为 (A)TAP效应 (B)情境依存性效应 (C)状态依存性效应 (D)编码特异性效应 9 既可以考察对单词,也可以考察对图片、脸谱等材料的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是 (A)错误联接范式 (B)联想研究范式 (C)KK范式 (D)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10 提取诱发遗忘研究通常采用的实验范式是 (A)单字方法 (B)字表方法 (C)提取练习范式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题目:人类在背诵英语单词时,英语单词的长度和被试背诵的时间是否影响背诵者的记忆效果 1假设 1.1选用短的英语单词背诵时,背诵者的记忆效果比选用长的英语单词好; 1.2背诵英语单词的时间长的比背诵时间短的记忆效果好 2变量及额外变量的操纵方法 2.1自变量:单词的长度,背诵时间 2.2因变量:背诵者的记忆效果(在分析中,选取单词默写正确个数为 2.3额外变量:被试的性别、智商水平,疲劳效应等 2.3.1额外变量的操控方法: 2.3.1.1选择性别数量上相等的被试(男10女10) 2.3.1.2选择在同一智商水平(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被试 2.3.1.3让被试在实验中休息 3被试的选择及分组 选取男女被试各10名,每位被试接受四种水平(长单词—长时间、长单词—短时间、短单词—长时间、短单词—短时间)的实验处理 4实验实施过程及方法 4.1选择100个英语单词(其中,长短单词各50个)作为实验材料,20名被试把他们随机分配到四个处理水平上,每个处理水平上分配5名被试。 4.2让每组被试记忆单词,短单词选取CET四级词汇中含5-6个字母的单词,长单词选取CET四级词汇中含9-11个字母的单词;记忆的短时间为5分钟,长时间为10分钟。 4.3记忆时间到时,让被试默写自己记忆的单词;批改被试默写的单词 二、计算机键盘与水平面可有三种倾斜度:0度、10度和15度,试设计一项实验来证明,哪一种倾斜度最有利于输入字符。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1. 提出假设:在计算机和水平面之间的三种倾斜度中,0度,10度和15度中,打一段相同的材料(使用相同的语言),在完成任务以后,比较一下哪种任务完成的时间是最少的,假设倾斜1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最少的。 2. 被试 筛选被试:筛选被试:在对被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之前,要对每个被试进行测试。让所有被试在同一个房间里进行,给他们500字的中文文字,在最后的结果中筛选出在3-4分钟内完成的被试,这样能够排除掉打字技术对成绩的干扰。其中选出被试45名。每个被试分别接受三个水平的实验处理(0度,10度和15度)。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3. 实验材料 3台配置一样的电脑,分别是:0度,10度和15度。 分别给被试呈现不熟悉的材料,避免对材料有熟悉度,每段文字500字。 4. 实验程序 (1) 把被试统一安排在指定教室进行,事先不需要太多的交流。 (2) 指导语: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文字输入的测试。在屏幕中央将会出现一篇文字,请您以最快的速度输入文字。在我说开始后,大家可以开始了。 (3)电脑自动记录被试完成的时间。 (4)进行数据分析。 三、研究者要探讨灯光强度与颜色对反应时的影响,试设计一个2×2实验研究范式。(要求说明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是组间设计还是组内设计,被试如何分组,实验结果如何整理等) 参考答案: 实验设计:采用2×2多因素实验设计。 该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有两个:灯光强度:分为强、弱两个水平,灯光的颜色:可分为红、绿两种不同颜色的灯光。这样,共有四种实验处理:红色的强光、红色的弱光、绿色的强光、绿色的弱光。 因变量:记录每个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 控制变量:所有被试的练习次数、准备状态、额外动机、年龄以及其他个别差异应保持相等。

心理咨询网站设计方案

心理咨询网站设计方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心理咨询网网站设计方案 作者:沈公子 本本方方案案未未经经许许可可,,不不得得转转载载;;违违者者必必究究!! 目录

1、网站建设目标 根据公司发展的需求以及心理咨询的特点,我公司心理咨询网需要建成: 1、方便访问群体即时在线咨询公司信息的平台 2、建立我公司心理咨询公司良好的形象,宣传健康的心理素质 3、利于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的通道 4、利于管理人员统一管理信息发布及使用者信息的平台 2、系统总体设计 2.1 面向对象或面向过程开发设计 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采用面向对象或面向过程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传统的软件工程以软件的工程化为目标,强调方法论,工具与环境,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管理,配置管理,但基本理念是基于具体需求、从零开始的开发。这种开发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于现代软件系统开发的要求。而面向对象的设计以软件的组装式生产为目标,强调各种粒度的软件重用、接口与表示和实现分离、统一对象模型,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软件工程。面向对象技术将计算看成是一个系统的演变过程,系统由对象组成,通过一系列的状态变化来完成计算。对象具有保持能力和自主计算能力。面向对象设计和实现的重点是多个对象的网状组织结构和协同计算,而不是过程调用的层次结构,这样就在本质上适应了并发、分布系统及互联网的计算特征。

2.2 系统总体框架 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上,在保证系统效率的前提下,将突出系统的开放式、标准化、模块化、易用实用、性能优化、可靠稳定等特点。 根据“一个数据中心、一个基础平台、一套标准体系,多个业务应用”的原则,网站建设系统从垂直方向上,分为多个层次,包括表现层、应用层、应用支撑层、数据层和网络基础设施层,而信息安全,管理以及标准、规范体系贯穿于各个层面。 其中: 标准和规范支撑体系 标准与规范支撑体系是保障整个系统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成功实施最重要的一环,系统建设需要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网络基础设施层 网络基础设施层为系统提供了必要的网络基础环境,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信息传输服务通道,是各类信息系统的最终承载者。在门户网站建设中,利用公司已有的软硬件平台资源来进行系统部署,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来保障系统安全。 数据层 数据层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功能,是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中心。门户网站系统的信息库主要包括资源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和文件数据库等。 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用来构建与支撑多个应用频道,应用系统层通过统一的接口,来访问系统基础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及功能模块包括内容管理平台、工作流引擎、统一用户认证系统、安全与防火墙以及服务构件平台。内容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网站的建设、信息的发布;工作流平台可以作为各种业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引擎使用,集中规划政府业务流程;统一用户认证系统可以实现多个应用系统的用户统一管理、统一登录;安全与防火墙的设计从多个角度设计系统的安全,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服务构建平台内嵌在线短消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信息发送功能,为高效办公提供良好支撑。 应用层 应用层提供在一个统一的应用软件框架之上的各类应用系统,包括网站信息发布后台管理系统和Web网站应用系统。 表现层 表现层通过上海市旅游局主站、子站网站全方位咨讯及服务的提供,吸引并保留网站浏览人群,使用户更为了解、信任的专业经营与诚信的销售实力,使客户与公司互动增加

10月浙江自考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实验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210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3×2的完全双因素实验析因设计需要进行的实验处理个数是______。 2.在信号侦察理论中,影响被试判断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信号出现的概率P(SN)和______。 3.格式塔心理学家的根本信条是______。 4.知觉组织过程中最基本和基础的环节是______。 5.Jones等的归因研究发现,当事人更多地用______来解释行为。 6.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叫做______。 7.陈霖研究发现视知觉组织的心理现象是视觉初期检测大范围______的普遍而基本的功能反映。 8.逻辑学家把推理分成归纳推理和______。 9.关于月亮错觉的几种主要的解释是显见距离假设、______和相对大小假设。 10.随机化区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同一区组内的被试应尽量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1分,共7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时间估计准确性实验中,一只绿色小灯泡与电钟相连,主试按键让灯亮10秒,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10秒的时 间。在这个实验中被试复制的时间长度是() A.自变量 B.控制变量 C.因变量 D.潜在自变量 2.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无关 C.前者小于后者 D.两者数目相同 3.视崖要测量的知觉是() A.成人的深度知觉 B.成人的视敏度 C.幼儿的深度知觉 D.幼儿的视敏度 4.最早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学者是() A.荷兰的Donders B.德国的Helmholtz 1

心理学实验设计练习题

实验设计练习题 姓名:张慧学号: 201522060165 一、下面有10个心理效应的相关实验,请判断它们的自变量、因变量以及设计类型。 1、进门坎效应 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一个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是想给他人留 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极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要求。 【实验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在实验中提出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 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他们在第一个居民 区直接向人们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 二个居民区,实验者先请求众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 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他们在几周后再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牌的有关要求,这次的 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因变量:房前竖“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的接受者的概率 实验设计的类型( A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2、巴纳姆效应(暗示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 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实验2】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 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 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因变量:对报告内容的选择; 实验设计的类型( B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3、德西效应

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外加报酬(主要是奖励)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 【实验3】德西在1971年作了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结果:实验组被试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因变量:休息时间对于难题的兴趣和努力的程度 实验设计的类型( A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4、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实验4】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 更聪明。 因变量:对谁更聪明的评断 实验设计的类型( A ) A.被试间设计 B.被试内设计 5、多看效应 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实验5】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实验:先向被试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了20次,有的出现了10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被试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更喜欢那些看过很多次的照片,很明显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

(一)团体名称 ——人际关系提升训练营 (二)团体性质 开放式的人际关系提升小组 (三)团体规模 由30到45人组成每一小组 (四)参加对象 在职员工。需有比较强烈的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提升人际交往技巧、端正交往态度的愿望,能真诚地对待小组活动,并且性格友善和坦诚,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五)团体活动目的 同事与同事、同事与领导之间需要多沟通,多交流,已完成自身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在体验与他人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八)理论依据 “印刻”理论

著名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组鹅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母鹅自己孵化,这部分小鹅出壳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物是母鹅。根据常识,这部分小鹅会跟随母鹅,同它保持亲近和依恋的关系。事实也确实如此。另外一部分鹅蛋是人工孵化的,小鹅出壳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物是实验者本人。这部分小鹅便把实验者当成母鹅,紧紧追随,把研究者当成母亲来亲近和依恋。这种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早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称为“印刻”,通过印刻而形成的依附行为,对有机体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 人类的生物发展水平虽然比动物要高得多,但人类也有同“印刻”相类似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自幼儿与狼,兄等动物产生了强烈的依恋而逃避人类。此外,人类的婴儿也会在“敏感期”出现对母亲的依恋。人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需要,正是在这种最初的依恋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本能理论” 另外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对群体的依恋是人的本能或遗传,是人类祖先时代就已经形成的能力。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差,要想保存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就必须以群体的方式活动,依靠群体的力量来抵御灾害,获得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这种群集的习性传递给后代,使人类先天具有与人共处,交往的需要。他们研究了人类的近亲恒河猴,发现在它们身上也存在对同伴的依恋现象。实验证明,恒河猴的依恋行为取决于对象是否能够提供温暖、舒适的机体特点,而不在于能否提供食物。

实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30分): 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费希纳在心里物理学中创造的感觉测量的方法(C) A 最小可觉差法 B 恒定刺激法 C加因素法D 平均误差法 2.由刺激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这是(A)定律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史蒂文森定律 D 艾克玛定律 3.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中不包括(C) A 变量 B 假设 C 结果 D 控制 4. 2×3×4×3有(B)个自变量,共有(D)个水平 A 3 B 4 C 9 D 24 5.想要有效的消除源自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额外变量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A) A 双盲法 B 恒定法 C 随机化法 D 统计控制法 6.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实验是由(B)实施的 A 唐德斯 B 赫尔姆霍茨 C 卡特尔 D 冯特 7.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B) A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 B 字母转换作业 C 心理旋转实验 D 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8.以下哪个是差别阈限的操作定义(C) A 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 B 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C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 D 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 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 A信号检测范式 B 提示范式 C 搜索范式 D 双任务范式 10被试内设计用来专门解决顺序误差的方法是(C) A 随机化技术 B 匹配技术 C 平衡技术 D多基线设计技术 1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被试因素有(A) A 评价忧虑 B 期望效应 C 投射效应 D 刻板效应 12对于涉及两个变量的试验资料,由于每个变量的总变异既包含了“自身变异”又包含了“协同变异”(是指由另一个变量所引起的变异),须采用(C)法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A 方差分析 B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C 协方差分析 D 回归分析 13因变量的主观指标主要是指(D) A 反应速度的差异 B 反应的难度 C 反应速度 D 口语记录 14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C)

心理咨询室设计方案

心理咨询室设计方案 一、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宗旨 本咨询室的宗旨是增强同学的心理素质,帮助同学解除心理困扰,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努力开发个人潜能,促进同学全面成长,同时为教职工服务。 二、面向对象 全体师生、来访家长 三、心理咨询室的设计原则 1、发展—成长原则 2、启发—自助原则 3、鼓励—支持原则 4、保密—守信原则 四、心理咨询室的布置 (一)咨询室的总体规划 咨询室的使用面积约95平方米,具体包括办公接待室、个体咨询室、团体 辅导室(兼阅览室)、心理测量室、放松室、宣泄室6个功能室。整体规划图如下。 (二)办公接待室的布置 办公接待室的功能:(1)是心理咨询老师的日常办公场所,为来访学生登记预约 咨询时间,并提供等候的空间 (2)接待校内外有关人士; (3)咨询老师也可以在这里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探讨学生问 题,解决学生家长咨询的问题。 基本配置 配置名数量说明 办公桌椅 1 电话 1 预约时间和电话咨询用 等候沙发 1 能容纳3-5人 书架 1 放心理老师专用书籍

(三)个体咨询室的布置 个体咨询室的功能:(1)学生等来访者提供安全,秘密,温馨的咨询场所,为咨 询老师提供便于开展咨询的专业工作环境 (2)可以为咨询老师提供记录和整理学生个案资料的工作条 件。 基本配置 配置名数量说明 小沙发 2 软硬适中,颜色、 茶几 1 圆形 挂钟 1 风景画 1 风扇or空调 1 立体灯or壁灯 1 可调亮度的 室内植物 (四)心理测量室的布置 心理测量室的功能:(1)可用于对学生进行各种心理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评定,并根据测量结果以及与学生/家长/教师的会谈资料等 进行综合鉴定,确定问题性质与咨询方式。 (2)用来建立和存放学生心理挡案。 基本配置 配置名数量说明 文件架 1 存放学生心理档案等 学生桌椅 2 风景画 1 (五)团体辅导室 团体辅导室的功能:为进行学生团体心理训练或活动而设置,它可以为自述、讨

2020年自考《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自考《实验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1、针刺麻醉真的有效果吗?请结合信号检测论分析“针刺麻醉”说,并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答:(1)针刺麻醉,即针灸镇痛说,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是指被试或患者由于接受了针灸处理而使得他们的痛阈提高的说法。(2)设计思想: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分别采用传统心理法的极限法测量针灸前后的阈限变化,和现代 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来测量针灸前后的d’和β的变化。(3)具体程序:采用被试内设计,针灸前后用枪式热辐射仪测量被试的痛觉感受方面的反应,并记录各个刺激值和被试相应的反应值。极限法——计算微痛阈限和耐痛阈限。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微痛阈和痛阈的差异是否显著。信号检测论——计算针灸前后的虚惊率、击中率,和由此得出的d’和β。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被试的客观感受性和主观决策标准的变化情况。(4)结果分析:针灸前后,如果d’不变,而只是β发生了变化,那么可知针灸镇痛说,看到的只是主观因素对痛觉报告的影响;如果用极限法得到的阈限是随着针灸前后而发生变化的话,或者说表现出了针灸镇痛的效应,与信号检测论的结果非常不同,那么可能信号检测论是一个好的指标,能将主客观因素区分开。 2、“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该故事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请参照心理学研究的整个程序(查阅文献——实验研究——形成理论——深入研究——实际应用及理论校

正),概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步骤。 答:“和尚挑水”的故事揭示了责任扩散现象,即某一情景中所涉及的个体越多,分散在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就越小,人们心里越会萌生一种想法“自然有人会去做的,我就不必去了”,所以,此时,情景引发特定行为的压力也越小。 (1)查阅文献: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和尚挑水”事件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责任扩散现象。确定了研究问题后,就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了解对于这一问题,前人是否有研究,研究到了什么程度,从而更为具体地确定自己的研究切入点。查询后发现拉坦内和达利曾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情景来验证责任扩散现象(Darley和Latané,1968)。他们实验的结果为随着其他旁观者数量的增加,试图帮助陌生人的被试比例下降,即便是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当想到还有其他人在场时,被试的反应也较慢。这说明人越多,责任越扩散,个人感到必须干预的压力也就越小。 然而,仔细分析拉坦内和达利的实验,不难发现,他们的研究关注的是利他行为,而“和尚挑水”情景涉及的是和自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件,继而,问题在于:当情景中涉及的不再是和自身无关的利他行为,而是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责任扩散现象是否依旧会发生? (2)实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始设计实验,即采用什么作为自变量、 因变量,需要控制哪些额外变量,根据变量的特点,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是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还是混合设计。对于“和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万能版)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格式 —、来访者基本资料 来访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籍贯、住址、联系方式等 二、咨询原因与期望 咨询预约方式:自己预约,家人或者其他人预约等,首次咨询日期。就诊原因:主要咨询问题咨询期望:希望通过咨询达到的目标 三、现病史 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来访者当前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着重了解生活事件发生后,来访者的观念、情绪表现、行为反应,以及与环境的互动结果,并且评估来访者的社会功能和生理状况。 四、既往史 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来访者当前心理问题发生之前的相关情况。这包括(1)既往躯体疾病史、(2)既往心理疾病史、(3)既往心理咨询历史。 五、成长史 按照个人成长过程(婴幼儿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就业)叙述相关生活事件,重点探讨这些生活事件对个人的影响,以及由此发生的改变。 六、人际关系史 描述各个时期,各种层次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对来访者的影响。其中包括:(1)幼年时期来访者与原生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关系和给自己的影响;(2)现阶段来访者与原生家庭中每个成员 的互动情况;(3)自己家庭中的各种关系状况(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4)各时期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重要影响人物。 七、心理检查 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观察印象:主要描述来访者是否准时(或提前),外表(魅力/缺陷),体形(胖、瘦、健壮等),衣着(整洁与否、),打扮(是否合乎身份,怪异,新潮),姿势,动作(刻版动作、无意识动作等),情绪表现(不在乎、低落、高兴),与咨询师的互动关系(配合、阻抗)和态度(平等、尊敬等),与同行的其他人的关系(冲突、顺从等) (2)心理测评结果:描述测验名称和测验结果。 八、心理诊断 1.评估来访者以下六个方面的情况: (1)社会功能,

2019年新版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试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D.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提出条件发射说 2. 个体在3~6岁处于()期。 A.童年 B.幼儿 C.少年 D.青年 3.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有经验引起相对()。 A.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4. .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色觉 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 逐步减慢 C.先慢后快 D.逐步加快 6. 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 7. 意识的()是意识的最基本特征。 A.觉知性 B.能动性 C.目的性 D.社会历史性

8. ()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 A.成就需要 B.交往需要 C.权利需要 D.进食需要 9. ()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自我 10. ()是信息的载体或媒介,即信息通过什么方式、用什么工具从信息源把信息传递给接受者。 A.信息源 B.信息 C.信息渠道 D.接受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格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集中反映了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 A.兴趣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E.理想 2.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脑垂体 B.脑 C.面神经 D.脊髓 E.脊神经 3. 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 A.逻辑技能 B.动作技能 C.具体技能 D.抽象技能 E.智力技能 4. 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 A.纹理梯度

心理咨询理论整理方案设计

共同要素 治疗改变的共同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来访者心理痛苦的共同性二)各种治疗的共有特性;(三)各种治疗原理和方法的共同的治疗功能。 心理痛苦的共同性弗兰克承认不同来访者心理障碍的终极原因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症状也各有特殊之处。但是,各种心理障碍都有一个共同的痛苦来源,弗兰克称之为精神崩溃或心力萎顿。 各种治疗的共有要素 1.与一位鼎力相助的人保持一种密切的、有情感交流的信赖关系这个相助的人往往是咨询者或治疗家,多数时候还有某个体(如家人)的参与。 2.医疗背景指与治疗和治疗者相联系的一些象征性、标志性的事物和情景。 3.一套基本原理或概念构想它能够解释来访者症状的起因,并提供解除症状的程序。这种基本原理必须能使咨访双方都深信不疑。它与咨访双方所属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相关联,因而是牢固的,不致因治疗无效而动摇。 4.与基本原理相联系的具体方法它们是能够从基本原理或根据基本原理予以说明的,而且双方都相信这种方法能够使来访者恢复健康。 各种治疗之共有功能 激起和维持来访者的获助期望 疏泄来访者的情绪 提供新的学习经验 增强了来访者的“主宰感”或自我效能感 提供机会,使来访者能够内化并维持治疗收获所有疗法都或直截了当或潜隐地鼓励来访者消化或“修通”治疗中的收获,并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实践之。

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 1、人本主义学派把自我实现作为咨询的目标。 2、行为主义者认为,咨询目标应该以行为名称来描述,这些行为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 3、精神分析学派的目标是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的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作理智的觉察。 4、完形学派的目标帮助求助者觉察此时此刻的经验,激励他们承担责任,以内在的支持来对抗对外在支持的依赖。 5、理性情绪学派的目标在于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帮助他们更能容忍与更能过有理性的生活。 6、交互分析学派希望帮助求助者能有脚本自由、策略自由,成为自主性的人,能选择、达到他们想要成为的人,帮助他们检验早年的决定,并能在觉察的基础上作新的决定。 7、现实治疗学派强调引导求助者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发展一种成功的统整感。帮助他们对行为作价值评估,并决定改变的计划。 目标要求 具体咨询目标越具体越好。比较具体的目标更能激发双方投入咨询的积极性。同时,只有具体才易于对咨询进展进行评估。 可测度可测度包含两个意思。一是目标是可观察的。第二个意思是能将观察到的东西数量化。 靠心理学的手段可以达到 是心理的目标而非生活的目标 现实可行 有系统性 形成目标结构的方法:

实验心理学题库整理版

一、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未对自变量实施充分的控制,但使用真实实验的某些方法整理、搜集、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方法。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 1.设计方案:对一组被试先进行周期性测量,之后引入实验处理X,然后再进行一系列周期性的测量。比较插入实验处理前后测量的变化趋势,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是否产生效果。 2.优点:1.可以较好的控制“成熟”因素对实验处理效果的影响。在O1~O8的系列测量过程中,相邻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基本相同,可以认为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成熟”的发展基本相同。2. 可以有效的控制测验因素的干扰。由于每个被试的成绩都是经过反复测验而得到的一系列结果,这样就能够降低由于只做一次测验而出现的有偏样本成绩的概率,可以有效地减少测量偏差。3.缺点:1、由于无对照组,因而不能有效地识别和控制伴随实验处理发生的偶发事件的影响,不能排除那些与实验处理同时出现的附加变量的影响。2、多次实施前测往往会降低或增加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性,从而在被试身上产生作用而影响其实验处理后的测量成绩。 4.注意事项:1、研究中要保持实验情境的相对稳定,减少不必要的条件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通过单组时间序列设计实验不能得到最后的、确定性的结论,如果想得到肯定的因果关系结论,应选用有控制组参加的实验设计。 3、由于研究中对实验条件控制不是很严格,因此研究者应充分考虑那些突发的或随意事件,详细记录研究中伴随的各种事件,这有利于对结果作出更符合实际的科学评估和解释。 单组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1.设计方案:对一组被试连续抽取多个相等的时间样本,即选择完全相等的多个时间段,在其中的一个时间样本中实施实验处理,而在后续的另一个时间样本中并不实施实验处理,并通过对两种时间样本的观测分数之间的差异分析来比较实验处理的准实验设计。 2.数据分析:可对结果做三方面的检验:1.处理条件与无处理条件间的比较,以考察存在处理效应的可能性;2.分别在有处理条件下和无处理条件下考察时间因素的简单效应,这主要是分析研究中的时间效应或顺序效应; 3.分析实验处理与处理顺序的交互效应,以考察在时间序列中不同处理的不同效应。 3.优点:在控制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方面是完全有效的,如能较好控制“历史”作用的影响。 4.缺点:1.采用单组设计,实验处理后再重复进行做过的测验可能会增加或降低实验处理实验安排中,实验处理的间断出现会使被试产生新异感,并暴露实验目的,由2.的敏感性。. 此产生实验的霍桑效应。3.实验的重复进行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顺序效应。 多组不相等组前后测设计 1.设计方案:先将实验组和控制组接受前测,然后给实验组处理,再对这两组被试进行后测。 2.优点:首先,增添了控制组,从而控制了历史、成熟、测验等因素的干扰。其次,前测可以了解实验处理实施前的初始状态,从而也就对选择有了初步的控制。 3.缺点:1.实验组与控制组是不对等的,因而选择与成熟、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效度。2.不能证明实验处理的长期效应。 多组不等组前后测时间序列设计 1.数据分析:方法1.求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成绩的平均数,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成绩的平均数;然后求出实验组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平均数的差异,以及对照组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平均数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实验组差值和对照组的差值进行比较。方法 2.回归直线方程。 2.优点:1.既能对一组的一系列的观测成绩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解,也能对两组的前测和后测的系列观测成绩的趋势进行比较,以估计实验处理的效果。2.实际使用较多的一种比较完善的准实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心理学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题目:人类在背诵英语单词时,英语单词的长度和被试背诵的时间是否影响背诵者的记忆效果 1假设 选用短的英语单词背诵时,背诵者的记忆效果比选用长的英语单词好; 背诵英语单词的时间长的比背诵时间短的记忆效果好 2变量及额外变量的操纵方法 自变量:单词的长度,背诵时间 因变量:背诵者的记忆效果(在分析中,选取单词默写正确个数为 额外变量:被试的性别、智商水平,疲劳效应等 3被试的选择及分组 选取男女被试各10名,每位被试接受四种水平(长单词—长时间、长单词—短时间、短单词—长时间、短单词—短时间)的实验处理 4实验实施过程及方法 选择100个英语单词(其中,长短单词各50个)作为实验材料,20名被试把他们随机分配到四个处理水平上,每个处理水平上分配5名被试。 让每组被试记忆单词,短单词选取CET四级词汇中含5-6个字母的单词,长单词选取CET四级词汇中含9-11个字母的单词;记忆的短时间为5分钟,长时间为10分钟。 记忆时间到时,让被试默写自己记忆的单词;批改被试默写的单词 二、计算机键盘与水平面可有三种倾斜度:0度、10度和15度,试设计一项实验来证明,哪一种倾斜度最有利于输入字符。 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1. 提出假设:在计算机和水平面之间的三种倾斜度中,0度,10度和15度中,打一段相同的材料(使用相同的语言),在完成任务以后,比较一下哪种任务完成的时间是最少的,假设倾斜1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最少的。 2. 被试 筛选被试:筛选被试:在对被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之前,要对每个被试进行测试。让所有被试在同一个房间里进行,给他们5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