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综合题型的复习要点和复

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综合题型的复习要点和复
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综合题型的复习要点和复

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综合题型的复习要点和复习策略

初中数学传统上分为几何和代数(以下简称“几代”)两部分,于是几、代的有机结合也就成为初中数学的一个落脚点,因此几代相结合的综合题型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中考的重点、难点与焦点。几代相结合的综合题常以“起点低、入口宽、步步高”的特点呈现,并以“思想方法立意”和“能力立意”为创新点。从某一角度上讲可分为“几何背景代数解法”和“代数背景几何解法”两大类。下面就谈谈几代相结合的综合题型的复习要点和复习策略:

一、几代综合题的复习要点

1、基础知识的复习仍是几代综合题复习的前提与基础,否则几代综合题的复习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几代综合题是基于几何、代数基本知识之上,它的解法其实就是对各基础知识的综合、灵活的运用,因此全面复习好几何与代数基础知识,对于几代综合题的复习至关重要。其包含的基础知识主要有:

代数基础知识:数的运算、式的变形、方程、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几何基础知识:几何变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含全等三角形)、 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圆中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例1】已知,在Rt △OAB 中,∠OAB =90°,∠BOA =30°,AB =2. 若以O 为坐标原点,OA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 在第一象限内. 将Rt △OAB 沿OB 折叠后,点A 落在点C 处.

(1)直接写出A 的坐标;

(2)若抛物线bx ax y +=2

(0≠a )经过C 、A 两点,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与OB 交于点D ,点P 为线段 DB 上一点,过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 问:是否存

在这样的点P ,使得四边形CDPM

. 简析:

(1)利用特殊三角形的性质直接写出A

的坐标是解直角三角形的最基本的知识。

(2)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点C 的坐标,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是确定解析式的基本方法。

(3) 在作好图形的基础上,探索要使四边形CDPM 为等腰梯形,只需CM=DP ,从而转化为方程问题并求解,这也是对于等腰梯形判定的最低要求。

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复习是解题的基础,实不可忽视。

2、数学思想方法及其灵活运用永远是数学复习的重点内容,也是几代综合题解法的关键所在

对于初中阶段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应熟练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运动变化、方程、不等式、函数、转化化归等数学思想;待定系数法、面积法、配方法、图象法、公式法、反证法等数学方法。

【例2】如图2—①,已知直线128

:33

l y x =

+与直线2:216l y x =-+相交于点C ,1l 、2l 分别交x 轴于A 、B 两点.矩形DEFG 的顶点D 、E 分别在直线1l 、2l 上,顶点F G 、都在x 轴上,且点G 与点B 重合. (1)求点B 、点D 的坐标; (2)求ABC △的面积;

(3)若矩形DEFG 从原点出发,沿x 轴的反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 长度的速度平移,设移动时间为(012)t t ≤≤秒,矩形DEFG 与

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

相应的t 的取值范围.

简析:(1)(2)略

(3)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结合运动变化思想,通过分类讨论、把问题转化为①当03t <≤时,(如图2—②)、②当38t ≤<时,(如图2—③)、③ 当812t ≤≤时,(如图2—④)等三种情况并加于解决,其中还用到了方程思想、图象法等数学思想方法。

(图2—①)

A D

B

E O R

F x y

M (图2—④)

G C A D B E O C F x y G (图2—②)

R M H

A D E O C F x y

G (图2—③)

R M Q

所以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也是几代综合题解题的灵魂。

3、应体现列代数式是基础,方程是核心,函数是纽带,不等式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观点 对于初中阶段常见的方程和函数应该做到:准确、迅速利用通法和必要的技巧(特法)解各类方程,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例3】如图3,等腰梯形花圃ABCD 的底边AD 靠墙,另三边用长为40米的铁栏杆围成,设该花圃的腰

AB 的长为x 米.

(1)请求出底边BC 的长(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2)若∠BAD =60°, 该花圃的面积为S 米2.

①求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指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并求当

S =393时x 的值;

②如果墙长为24米,试问S 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这个值是多少?简析:

(1)布列代数式:BC=40-AB-CD=(40-2x ) (2)①利用几何计算求出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S=21(40-2x+40-x)·23x=43x(80-3x)=32034

3

2+-x (0<x <20),同时转化为方程

39332034

3

2=+-

x 并求解。 ②在利用不等式求取值范围的前提下,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求最值。

所以,复习时要特别注意代数的各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互相补充,形成系统,才能更好的解决几代综合题。

4、应熟练掌握几何计算的方法与途径

几何的计算从广义上讲大都可以转化为线段的计算,因此几何计算是顺利解决几代综合题的关键环节,应充分关注:利用勾股定理布列方程计算、利用三角函数布列方程计算、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方程计算、利用坐标的几何意义进行计算、利用面积法进行计算等重要而常见的几何计算方法与途径,从而为几代综合题的解题提供保障。 【例4】如图4—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b x y +=2与x 轴交于点A (4-,0), 与y 轴交于点B.

(1)填空:=b ;

(2)已知点P 是y 轴上的一个动点..,以P 为圆心,3为半径作⊙P . ①若PA =PB ,试判断⊙P 与直线l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当⊙P 与直线l 相切时,求点P 与原点O 间的距离. 简析: (1)8=b ;

(2)在Rt △AOP 中,利用勾股定理布列方程并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OP ,并通过d

与r 的关系判定⊙P 与x 轴相切.

(3)分“当点P 在点B 下方时”和“和当点P 在点B 上方时”,两种

情况(如图4—

②):既可由△1BMP ∽△BOA 得

AB

BP OA

MP 11=

,也可在OAB Rt ?和B

MP Rt 1?中,由

AB

OA MP BP ABO =

=

∠1

1

tan 列方程,并解得531=BP ,并求得1OP ,同理求2OP

由此可见,几何计算在几代综合题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5、应关注几何变换在解题中的应用

图3

O

A

B P

图4—①

O

A

B

M

N 图4—②

A

B

E

图6—②

E

A

B

图6—③

新课程把“几何变换”的问题作为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来研究,凸显了它的意义和作用。平移、对称、旋转是生活中常见的活动,而平移、对称、旋转又是几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平移、对称、旋转等几何变换既能充分体现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又能与代数充分结合在一起,因而以几何变换为背景的几代综合题也成了综合题的一个亮点。

【例5】如图5—①,在6×12的方格纸MNEF 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Rt △ABC 的顶点C 与N 重合,两直角边AC 、BC 分别在MN 、NE 上,且AC =3,BC =2。现Rt △ABC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右平移,当点B 移动至点E 时,Rt △ABC 停止移动。

(1)请在图5—②中,画出Rt △ABC 向右平移4秒时所在的图形;

(2)如图5—②,在Rt △ABC 向右平移的过程中,△ABF 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如果能,请求出相应的时间t ;如果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

(3)如图5—②,在Rt △ABC 向右平移的过程中(不包括平移的开始与结束时刻),其外接圆与直线AF 、直线BF 分别有哪几种位置关系?请直接写出这几种位置关系及所对应的时间t 的范围(不必说理)。 简析: (1)略

(2)能。如图

Rt △ABC 向右平移t (ⅰ)当2

AB 为

Rt △。

即:22222)12(36)1013t t -+=+-+()( 并解得t =1 (ⅱ)当2

22BF AF AB =+时,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BAF =90o,即△ABF 为Rt △。

即:

22222

6)10()12(313+-=-++t t )(,解得t =7.5 (3)关注几何变换,动静结合,把握临界位置,显然有:

当t =7.5时,直线AF 与Rt △ABC 的外接圆相切;

当0

当0

所以,在解以几何变换为背景的几代综合题时要本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思想,特别关注几何变换前后的位置变化和“变与不变量”,在画好图形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6、关注几代综合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几何与代数都是来源于生活,几代结合也必更有利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几代综合题的复习时,要更加关注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从生活到数学,再通过问题解决使数学回归生活。

【例6】某仓库为了保持库内的湿度和温度,四周墙上均装有如图6—①所示的自动通风设施.该设施的下部ABCD 是矩形,其中AB =2米,BC =1米;上部CDG 是等边三角形,固定点E 为AB 的中点.△EMN 是由电脑控制其形状变化的三角通风窗(阴影部分均不通风),MN 是可以沿设施边框上下滑动且

始终保持和AB 平行的伸缩横杆.

(1)当MN 和AB 之间的距离为0.5米时,求此时△EMN 的面积; (2)设MN 与AB 之间的距离为x 米,试将△EMN 的面积S (平方米)表示成关于x 的函数;

(3)请你探究△EMN 的面积S (平方米)有无最大值,若有,请求出这个最大值;若

没有,请说明理由. 简析:

(1)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计算出面积。.

(2)在分类讨论的基础上,抽象出图6—②(0<x ≤1)和图6—③(1<x <31+)两个图形并利用几何知识

求得:

(3图②图①A M

N(C)图5—① 图5—②

E

A B

图6—①

A

O

B C D

E

x

y

图7—①

数学建模是生活走向数学的必由之路,数学问题的解决也必将促使生活问题的解决。从而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几代结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总复习时应充分关注。

7、应关注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与综合解题能力的提升

新课程要求重视学生数学的学习与研究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几代综合题的复习更应关注学生的解题全过程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等。

【例7】如图(7),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6,0),(0,2),点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与端点B 、C 不重合),过点D 作直线m x y +-

=21

交折线..OAB 于点E . (1)若直线m x y +-

=2

1

经过点A ,请直接写出m 的值; (2)记O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式;

(3)当点E 在线段OA 上时,若矩形OABC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图 形为四边形1111C B A O ,试探究四边形1111C B A O 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

分的面积是否会随着E 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简析: (1)3=m ;

(2)学生必需充分获取信息、在系统整理、有效分析信息的基础上, 进行把问题分为:“点E 在OA 上时,m <2≤3(如图7—①)”和 “点E 在BA 上时,3<m <5(如图7—②)”两种情况加于解决。 (3)学生应具有所必需的作图、识图能力,其中作好图形是关键, 然后将探索问题转化为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

所以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获取信息的方法、识图、作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几代综合题复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同时也达到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提升的目的。

8、应熟练掌握常见题型的基本解法,达到知己知彼

对于常见题型要做到心中有底,脑中有方向、胸中有思路、手上有方法。如最值的求法、面积与周长的处理方法、圆的各种关系的判定方法,存在性问题,操作探索型问题等等。 【例8】如图8,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

与x 轴交于

A 、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

C ,

D 为OC 的中点,直线AD 交抛物线 于点

E (2,6),且△ABE 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3∶2. (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连结BD ,试判断BD 与A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连结BC 交直线AD 于点M ,在直线AD 上,是否存在这样的 点N (不与点M 重合),使得以A 、B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M 相似? 若存在,请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简析:对于本题的解决必需对于常见题型:存在性问题、位置关系判定等了然于胸,才能水到渠成。

二、几代综合题的复习策略

1、树立信心、迎难而上,不要望而生畏,自我放弃。

2、要注重规范解题,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如先看清题意,再画好图形,进而寻求突破途径。

3、注重阅读理解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在信息的获取中寻求解题的突破口。要十分关注“加括号的说明”和“加着重号的标注”,它们往往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4、几何综合题的复习要让学生经历“做→听→改→反思→顿悟”几个环节。做题要求精、求透、不求多、求全,要求以点带面,不求面面俱到,要严禁“题题都做(全而不对)、题题都未做完(对而不全)”、“只听不做”、

C B O

A

E D

x

y

图7—②

“只做不听”、“只做不改”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以提升复习实效。

5、应力求在运算的熟练程度、思想方法的应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上有所突破,这三者都是解几代综合题的关键。

6、注重在系统的高度上复习几代综合题的解法,不为复习几代综合题而复习几代综合题,而是整体推进,系统提高。如与中档题相结合,复习效果可能更佳,从而达到系统地复习与均衡地提升的目的。

7、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几代综合题毕竟是属于提高部分的知识和内容,它要求学生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高的数学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宜整体划一,而应是分层递进教学。让优秀生自主发展,尽善尽美;让中等生目标明确,追求进步;让后进生量力选择,以达到更好的复习效益。

总之,几代综合题的复习应在熟悉题型的前提下,以知识的应用为基础,以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关键,以综合解题能力的提升为落脚点,全面系统的展开。

中考数学复习检测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十解答题突破—代数几何综合题(涉及二次函数)

2019-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检测第2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十解答题突破—代数几何综合题(涉及二次函数) 类型一以几何图形为背景的综合题 【例1】(xx·苏州一模)如图1①,四边形ABCD中,AD∥BC,DC⊥BC,AD =6 cm,DC=8 cm,BC=12 cm.动点M在CB上运动,从C点出发到B点,速度每秒2 cm;动点N在BA上运动,从B点出发到A点,速度每秒1 cm.两个动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即停止,设两个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 (1)求线段AB的长. (2)当t为何值时,MN∥CD? (3)设三角形DMN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如图1②,连接BD,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MN与BD互相垂直?若存在,求出这时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例2】(xx·吉林)如图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C=8 2 cm,AD⊥BC于点D,点P从点A出发,沿A→C方向以 2 cm/s的速度运动到点C停止,在运动过程中,过点P作PQ∥AB交BC于点Q,以线段PQ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QM,且∠PQM=90°(点M,C位于PQ异侧).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PQM与△AD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 图2 备用图 (1)当点M落在AB上时,x=____________; (2)当点M落在AD上时,x=____________; (3)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xx·宁夏)如图3,在矩形ABCD中,AB=3,AD=4,动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B向点B移动;同时点P从点B出发,仍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C 向点C移动,连接QP,QD,PD.若两个点同时运动的时间为x秒 (0<x≤3),解答下列问题: (1)设△QPD的面积为S,用含x的函数关系式表示S;当x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小值; 图3 (2)是否存在x的值,使得QP⊥DP?试说明理由. 2.(xx·梅州)如图4,在Rt△ABC中,∠ACB=90°,AC=5 cm,∠BAC=60°,动点M 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2 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 3 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0≤t≤5),连接MN. 图4 (1)若BM=BN,求t的值; (2)若△MBN与△ABC相似,求t的值; (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CNM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一、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之间的关系

利用几何直观理解高等代数中抽象的定义和定理 一、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关系 代数为几何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法,几何为代数提供直观背景。 解析几何中的很多概念、方法都是应用线性代数的知识、定义来刻画、描述和表达的。例如,解析几何中的向量的共线、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用线性运算的线性相关来刻画的,最终转化为用行列式工具来表述,再如,解析几何中的向量的外积(向量积)、混合积也是行列式工具来表示的典型事例。高等代数中的许多知识点的引入、叙述和刻画亦用到解析几何的概念或定义。例如线性空间的概念表述就是以解析几何的二维、三维几何空间为实例模型。 “如果代数与几何各自分开发展,那它的进步十分缓慢,而且应用范围也很有限,但若两者互相结合而共同发展,则就会相互加强,并以快速的步伐向着完善化的方向猛进。” --------拉格朗日 二、目前将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合并开课的大学 中国科大: 陈发来,陈效群,李思敏,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1. 南开大学: 孟道骥,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上下册)(第二版),科学出版社,北京:2007. 华东师大: 陈志杰,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上下册) (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8. 华中师大: 樊恽,郑延履,线性代数与几何引论,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 同济大学: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05出版) 兰州大学,广西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三、高等代数的特点 1、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2、研究方法的公理性; 3、代数系统的结构性。 四、高等代数一些概念的引入 对于刚上大学的一年级新生, 大多数难以适应高等代数的抽象概念的引入、推导 和应用。通过一些实例,特别是几何实例,引入高等代数的相关概念,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抽象概念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找到理解抽象概念的思维立足点。

代数几何综合题含答案

代数几何综合题 代数几何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笥最强的题型,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很多以代数几何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其命题的主要结合点是方程与几何、函数与几何等,解代数几何综合题最常用的数学方法是数形结合,由形导数,以数促形。 例1、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点A (2,0),B (0,2),P (x ,0)()x <0,连结BP ,过P 点作P C P B ⊥交过点A 的直线a 于点C (2,y )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 取最大整数时,求BC 与PA 的交点Q 的坐标。 解:(1) P C P B B O P O ⊥⊥, ∴∠+∠=?∠+∠ ∴∠=∠C P A O P B P B O O P B C P A P B O 90, A (2,0),C (2,y )在直线a 上 ∴∠=∠=? B O P P A C 90 ∴??B O PP A C ~ ∴ =P O A C B O P A ,∴=+||||||x y x 2 2 , x y x y x <<∴= -002 2,,∴=-+y x x 122 (2) x <0,∴x 的最大整数值为-1 , 当x =-1时,y =- 32,∴=CA 3 2

B O a B O Q C A Q O Q A Q B O C A //~,,∴∴=?? 设Q 点坐标为()m ,0,则A Q m =-2 ∴-=∴=m m m 2232 8 7 , ∴Q 点坐标为()8 7 0, 说明:利用数形结合起来的思想,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应用。关键是搞清楚用坐标表示的数与线段的长度的关系。 练习 1.如图,从⊙O 外一点A 作⊙O 的切线AB 、AC ,切点分别为B 、C ,⊙O 的直径BD 为6,连结CD 、AO. (1)求证:CD ∥AO ;(3分) (2)设CD =x ,AO =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分) (3)若AO +CD =11,求AB 的长。(4分) B

浅说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及复习

浅说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及复习 函数与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是中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函数中的几何问题,能使代数知识图形化,而几何中的函数问题,能使图形性质代数化;由于函数与几何结合的综合题的形式灵活、立意新颖,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成为近几年各地中考的一类热门试题;这一特点在孝感市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2001年的中考压轴题是以直角三角形为背景,揉合一次函数、相似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构成;2002年的中考压轴题是以矩形为背景,揉合轴对称、二次函数、几何证明等知识构成;2003年的压轴题是以二次函数为背景,揉合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构成;因此,将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有机结合编制出综合题作为压轴题是我市中考命题的一大特点,也是今后中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函数知识与几何知识有机结合的综合题,根据构成命题的主要要素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问题(这类问题不妨称简称为“几函”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几何图形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如平行、全等、相似,特别是成比例)建立自变量与函数所表示的几何元素间的等量关系,求出函数关系式,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几何图形中的问题;另一类是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问题(如三角形、四边形,特别是圆)(这类问题不妨简称为“函几”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根据已知函数图像中的几何图形的位置特征,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有关函数、几何问题;本文特从2003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略选几例,谈一谈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复习方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题例析 (一)“几函”问题: 1、线段与线段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这类试题的主要要素是几何图形,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几何图形的特征,然后依据相关图形的性质(如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

一次函数的与几何图形综合的题目(含答案)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专题讲座 思想方法小结 : (1)函数方法. 函数方法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升华为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活运用函数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2)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法是指将数与形结合,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法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知识规律小结 : (1)常数k ,b 对直线y =kx +b (k ≠0)位置的影响.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 当b =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 ②当k ,b 异号时,即-k b >0时,直线与x 轴正半轴相交; 当b =0时,即- k b =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k ,b 同号时,即-k b ﹤0时,直线与x 轴负半轴相交. ③当k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k >0,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2)直线y =kx +b (k ≠0)与直线y =kx (k ≠0)的位置关系. 直线y =kx +b (k ≠0)平行于直线y =kx (k ≠0) 当b >0时,把直线y =k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 =kx +b ; 当b ﹤O 时,把直线y =kx 向下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 =kx +b . (3)直线b 1=k 1x +b 1与直线y 2=k 2x +b 2(k 1≠0 ,k 2≠0)的位置关系. ①k 1≠k 2?y 1与y 2相交; ②?? ?=≠2 12 1b b k k ?y 1与y 2相交于y 轴上同一点(0,b 1)或(0,b 2) ; ③???≠=21 21,b b k k ?y 1与y 2平行; ④?? ?==2 121, b b k k ?y 1与y 2重合. 例题精讲: 1、直线y =-2x +2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C =OB (1) 求AC (2) 在OA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 ,作PQ ⊥BP ,交直线AC 于Q ,试探究BP 与PQ 的数量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前提下,作PM ⊥AC 于M ,BP 交AC 于N ,下面两个结论:①(MQ +AC )/PM x y

初三数学代数几何综合题

代数几何综合题 【题型特征】代数、几何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是以几何知识为主体,以代数知识为工具(背景),来确定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坐标)的问题.解答时往往需要从代数几何的结合点或在几何图形中寻找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或在代数条件中探讨各个量的几何模型,进行数与形之间的互相转化,使问题得到解决. 为了讲解方便,我们将代数几何综合题按题目叙述的背景分为:坐标系、函数为背景的代数几何综合题和以几何图形为背景的代数几何综合题. 【解题策略】几何图形为背景的代数几何综合题,建立函数表达式的常见思路是:利用图形的面积公式建立函数表达式;或利用勾股定理或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建立函数表达式;或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线段成比例建立函数表达式. 类型一坐标系、函数为背景 典例1(2015·湖南怀化)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B=8,∠ABO=90°,∠yOC=45°,射线O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平行移动,当射线OC经过点B时停止运动,设平行移动x秒后,射线OC扫过Rt△ABO的面积为y.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当x=3秒时,射线OC平行移动到O'C',与OA相交于点G,如图(2),求经过G,O,B三点的抛物线的表达式; (3)现有一动点P在(2)中的抛物线上,试问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三角形POB的面积S=8的情况?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

(2) 【全解】 (1)∵AB=OB,∠ABO=90°, ∴△AB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OB=45°. ∵∠yOC=45°, ∴∠AOC=(90°-45°)+45°=90°. ∴AO⊥CO. ∵C'O'是CO平移得到, ∴AO⊥C'O'. ∴△OO'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射线OC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 ∴OO'=2x. ∴其以OO'为底边的高为x. ∴点G的坐标为(3,3). 设抛物线表达式为y=ax2+bx,

华南理工大学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习题答案 (6)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勘误表 第1章:行列式 p.13, 例题 4.1: 解的第二个等号后,应加一个负号。 p.15,第三行(等号后):去掉; p.17, 第7-8行: (t=1,2,…, j-1,j+1,…,n) p.19,倒数第4-5行:假设对于n-1阶范德蒙行列式V_{n-1}结论成立,… p .20,第2行: D_{n-1}改为V_{n-1} p.20, 第6行,定理5.2中: 去掉“若”字 p.21, 倒数第3行: …展开代入而得, p.24,倒数第1行: (-1)的指数应为“1+2+…+k +1+2+…+k ” 习题1: 第1题(2)答案有误:应为sin2x-cosx^2. 第6题(3)答案有误:(3) n(3n-1)/2, 当n=4k 或者n=4k+3时为偶数,当n=4k+1或4k+2时为奇数. 第10题(4)(5)答案有误:(4)(-1)^{(n-2)(n-1)/2};(5)(-1)^{n-1}a_n 第11题(6)答案有误: ….,当a\neq 0时,D=(-1)^{n(n-1)/2}a^{n-2}[a^2-(n-1)x^2] p.26, 第12题(2):改为: (33333) 3222 222111 111=+++++++++y x x z z y y x x z z y y x x z z y (3): …= ;)1](2 )2)(1([1--+-+ n a n n a (4): …=.0 ∑=-n i i n i b a p.27, 第14题(4):(此题较难,可以去掉!) 答案有误,应为: n x n )2 )(1( n +=,当yz x 42=。 第15题答案有误:为60(11-2) p .27, 第16题:去掉条件“若x_1+x_2+x_3+x_4=1,则” 第二章:矩阵 p.32, 第7行: 称其为n 阶对角矩阵,….. p.35, 第5-6行: b_21和b_12互换位置(两处) p.36, 第7行: 去掉“设 A ,B ,C 分别为….矩阵,”在第10行后增加: 当然,这里假定了矩阵运算是有意义的. p.39, 第4行: 就得到一个2*2的分块矩阵。 p.46,第2行: 去掉 ′(3个) p .46,倒数 4-6行:… 为满秩的(或非奇异的,非退化的),…为降秩的(或奇异的,退化的),… p.47,倒数第6-7行: 去掉 “,n α”(3处 ),另: 本页的 ”T j T i αα,”均改

小学数学常用解题技巧(解几何题技巧)

小学数学常用解题技巧:解几何题技巧 解几何题技巧 1.等分图形 【均分整体】有些几何问题,只要把大图形均分为若干个小图形,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例如,下面两图中的正方形分别内接于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内接指四个顶点全在三角形的边上)。已知左图(图4.11)中正方形面积为72平方厘米,求右图( 4.12)中正方形的面积。 由于左右两个三角形完全相同,我们不妨把这两个图形进行等分,看看这两个正方形分别与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 形有什么样的关系。等分后的情况见图 4.13和图 4.14。 积是 图4.12的正方形面积是 【均分局部】有些几何问题,整体的均分不太方便,或不能够办到,这时可以考虑把它的局部去均分,然后从整 体上去观察,往往也能使问题获得解决。 例如图 4.15,在正方形ABCD中,画有甲、乙、丙三个小正方形。问:乙、丙面积之和与甲相比,哪一个大些? 大家由前面的“均分整体”已经知道,像甲、乙这样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不是相等的。如图 4.16,经过等分,正方形甲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正方形丙的面积等于△EDF的一半,正方形乙的面积等于梯形ACFE面积的一半。这样,一个大正方形ABCD,就划分成了三个局部:等腰直角△ABC;等腰梯形ACFE;等腰直角△EDF。其中甲、乙、丙的面积分别为各自所在图形的一半,而△EDF的面积加梯形ACFE的面积等于△ADC的面积,即等于△ABC的面积。所以,乙、丙面积之和等于甲的面积。

2.平移变换 【平移线段】有些几何问题,通过线段的上、下、左、右平移以后,能使问题很快地得到正确的解答。 例如,下面的两个图形(图 4.17和图4.18)的周长是否相等? 单凭眼睛观察,似乎图 4.18的周长比图 4.17的要长一些。但把有关线段平移以后,图 4.18就变成了图 4.19,其中的线段,有的上移,有的左移,有的右移,它可移成一个正方形。于是,不难发现两图周长是相等的。 【平移空白或阴影部分】有些求阴影部分或空白部分面积的几何题,采用平移空白部分或平移阴影部分的办法, 往往能化难为易,很快使问题求得解答。例如,计算图 4.20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圆面积”,然后相加,得整个阴影部分的面积。这显然是很费时费力的。但认真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图 4.20左半左上部的空白部分,与右半左上部的阴影部分大小一样,只需将右半左上部的阴影部分,平移到左半左上部的空白部分,所 有的阴影部分便构成一个正方形了(如图 4.21)。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很快就可求得为5×5=25。 又如,一块长30米,宽24米的草地,中间有两条宽2米的走道,把草地分为四块,求草地的面积(如图 4.22)。 这只要把丙向甲平移靠拢,把丁向乙平移靠拢,题目也就很快能解答出来了。(具体解法略) 3.旋转变换 【旋转成定角】例如下面的题目: “在图 4.23中,半径为8厘米的圆的内外各有一个正方形,圆内正方形顶点都在圆周上,圆外正方形四条边与圆 都只有一个接触点。问:“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大多少?”

代数几何综合题(含答案)

代数几何综合题 x<0,连 1、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点A(2,0),B(0,2),P(x,0)() ⊥交过点A的直线a于点C(2,y) 结BP,过P点作PC PB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取最大整数时,求BC与PA的交点Q的坐标。 2.如图,从⊙O外一点A作⊙O的切线AB、AC,切点分别为B、C,⊙O的直径BD为6,连结CD、AO. (1)求证:CD∥AO; (2)设CD=x,AO=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若AO+CD=11,求AB的长. B

3.如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x 1,0)、(x 2,O),其中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 +2x+m-3=O 的两根,且x 1<0

1、已知抛物线)0(22 >--=m m x x y 与y 轴的交于C 点,C 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 ′。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C 、C ′的坐标(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如果点Q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P 在抛物线上,以点C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Q 点和P 的坐标(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3)在(2)的条件下,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2、如图,抛物线)0(2≠++=a c bx ax y 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 A (-1,0)、 B (3,0)、 C (0,3)三点,其顶点为 D . (1)求:经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四边形ABDC 的面积; (3)试判断△BCD 与△COA 是否相似若相似写出证明过程;若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A B D C o x y

中考数学代数几何综合题2

中考数学代数几何综合题2 Ⅰ、综合问题精讲: 代数几何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近几年中考试题中的综合题大多以代数几何综合题的形式显现,其解题关键点是借助几何直观解题,运用方程、函数的思想解题,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由形导数,以数促形,综合运用代数和几何知识解题.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2005,温州,12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内接于⊙O,A 是BDC 的中点,AE⊥AC 于A ,与⊙O 及CB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F 、E ,且BF AD =,EM 切⊙O 于M 。 ⑴ △ADC∽△EBA ;⑵ AC2=1 2 BC·CE; ⑶假如AB =2,EM =3,求cot∠CAD 的值。 解:⑴∵四边形ABCD 内接于⊙O,∴∠CDA=∠ABE, ∵BF AD =,∴∠DCA=∠BAE, ∴△CAD∽△AEB ⑵ 过A 作AH⊥BC 于H(如图) ∵A 是BDC 中点,∴HC=HB =1 2 BC , ∵∠CAE=900,∴AC 2 =CH·CE=12 BC·CE ⑶∵A 是BDC 中点,AB =2,∴AC=AB =2, ∵EM 是⊙O 的切线,∴EB·EC=EM 2 ① ∵AC 2 =12 BC·CE,BC·CE=8 ② ①+②得:EC(EB +BC)=17,∴EC 2 =17 ∵EC 2 =AC 2 +AE 2 ,∴AE=17-22=13 ∵△CAD∽△ABE,∴∠CAD=∠AEC, ∴cot∠CAD=cot∠AEC =AE AC =13 2 点拨:此题的关键是树立转化思想,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此题表现的专门突出.如,将∠CAD 转化为∠AEC 就专门关键. 【例2】(2005,自贡)如图 2-5-2所示,已知直线y=2x+2分 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 作等腰直角△ABC ,∠BAC=90○ 。过C 作CD ⊥x 轴,D 为垂足. (1)求点 A 、B 的坐标和AD 的长; (2)求过B 、A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代数和几何相结合

代数和几何相结合 图形的认识,图形与证明,图形的变换,图形与坐标的设计有效变化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原来有四条线索:图形的认识,图形与证明,图形的变换,图形与坐标。 课程标准修订之后,在这个结构上也略有一定的变化,是三条线索,一个是叫图形的性质,一个是图形与证明,没有图形与证明,一个是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第一个问题,在初中阶段,研究的图形有哪些 首先要整体把握要研究的对象,可能从这样几个角度来做一个划分,实际上是做一个分类,大家看可能是对所要认识的对象能够更清楚一些,第一个实际上对分类就是从为纬度上,一维图形,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在第三学段这三维图形都包括了,比如点、线段、直线,这是一维图形,二维图形说就是三角形,四边形,三维图形,因为在初中阶段,虽然不研究立体几何,但实际上还是要初步的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三维图形整体对的一种把握和认识,比如说柱体,包括球,包括一些锥,尤其在视图这个内容里边,可能还是要初步的了解这些图形,这是一个划分的纬度,从的维数上,一维、二维、三维。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认识这些图形的角度,是直线形还是曲线形。角就是直线形的图形,还有一类曲线形,包括二维和三维的,比如说圆,球,包括锥体,曲线形,这是另外一个将图形划分类别的这样一个角度。还有一个角度,还可以把研究的图形分成基本图形和组合图形,那说基本图形,像这种三角形,四边形,三角形,可能是最基本的图形。 在研究图形的性质,从总的来讲是两类,一类是一个图形之间的,它的对象就是研究这个图形自身的之间的关系,另外一个就是研究图象间的,之间相互的关系。全等是研究很重要的对象,包括相似的关系,另外还有对称性等等的,这些都是在明确了对象之后,进一步要展开几何各种学习里边很重要的内容。 图形与几何里有一块内容是新增加进来的, 就是视图。视图也是认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很重要的载体,从刚才说对图形的认识这个角度怎么样看待对视图这块内容的理解。在认识视图的时候,支撑着视图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投影,就是用投影来观察理解一个空间的图形,从整体到局部,然后从局部回到整体这样的一个支撑,数学上称之为投影。中心投影,平行投影,这些在数学里都是挺要紧的,比如说通常所说的中心投影,将来会是摄影的基础,平行投影是会涉及到几何的会更广泛一点,所以这个是通过视图来支撑着对这样一个关系的认识。同时又是空间想象力,或者几何直观能力,或者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的载体。 要研究的对象明确了,要研究什么也明确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来研究。其实几何不等于证明,但是演绎推理,当然在集合内容的研究过程当中,仍然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法,实际上就是综合,综合几何的这种方法,或者说原来这种欧式几何演绎证明从公理出发,现在把它叫做基本事实出发,经过以三段论为主的方法,展开对图形性质的证明。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变换的手段来认识图形,有平移,轴对称,还有旋转。 另外,就是认识图形的办法,用坐标,通过对点的刻划,进一步对图形的位置,包括它的其一些属性的刻划,当然这个仅仅是一个初步,到了高中还会继续学习,因此概括来讲,认识图形基本方法,一个是演绎的方法,一个是运动变换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运用坐标的,有序数对刻划的三种方法。当然,在这三种方法里面,在初中阶段,在不同的内容里面,各有

中考数学几何型综合题解题技巧及分类训练(一)

中考数学几何型综合题 解题技巧和题型训练(一)几何综合题主要包含三角形(全等、相似)、四边形、锐角三角函数、圆等知识。主要研究图形中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几何计算以及图形的运动和变化等规律。大体可以分为几何综合计算和几何综合论证两类。在近几年的考题中,常以阅读探究性问题、图形变化间题、操作探究问题等形式出现。这类题涉及知识点比较多,题设和结论比较隐蔽、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解答。 解中考几何型综合题技能: 解答几何综合题,关键是要抓住基本图形(相似模型、全等模型等),在复杂的几何图形中辨认、分解岀基本几何图形、或者添加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题目的直观提示,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观察判断线段的数量和位置关系,一些比较隐蔽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图形变化的特殊情况寻找关系。 2、注意分析题目的隐含条件,比如看到中点,你就要想想我们初中数学与中点相关的那四种情况,加以分析。简单的说,就是看到什么样的条件要有联想。 解中考几何型综合题类型和技巧: 1、阅读探究型问题 阅读探究型问题一般篇幅较长,解题时要读懂题意,对材料中给出的解题思路提栋解题思维,再理解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与阅读材料的相关点,用模仿、类比或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2、图形变化问题 图形变化问题的探究往往涉及到作图(这个不难),关键是把我图形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几何量或性质,对于变化的量要分析它的运动状态,注意是否需要分类讨论,分析变化量与不变量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如何建立这种关系。 3、操作探究问题 在操作过程中提炼信息,分析操作步骤与目的,在特例解决的过程中提炼思维,并类比发散解决一般性结论,并借助图形变化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找到解题思路。

代数几何综合题含答案

代数几何综合题 1、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点A (2,0),B (0,2),P (x ,0) ()x <0,连结BP ,过P 点作PC PB ⊥交过点A 的直线a 于点C (2,y )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 取最大整数时,求BC 与PA 的交点Q 的坐标。 2.如图,从⊙O 外一点A 作⊙O 的切线AB 、AC ,切点分别为B 、C ,⊙O 的直径BD 为6,连结CD 、AO. (1)求证:CD ∥AO ; (2)设CD =x ,AO =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若AO +CD =11,求AB 的长. 3.如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x 1,0)、(x 2,O),其中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2x+m -3=O 的两根,且x 1<0--=m m x x y 与y 轴的交于C 点,C 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 ′。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C 、C ′的坐标(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如果点Q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P 在抛物线上,以点C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Q 点和P 的坐标(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3)在(2)的条件下,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B

数学几何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解题思路分析 【摘要】平面几何在初中数学中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而学生在对几何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能够应用到实践中进行解题。正像美国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曾经所说过的那样:“数学这门学科,真正的组成部分就是问题和解题,在问题与解题中,解题就是数学的心脏所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会解题,能否对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掌握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对教师来说,学生对基本的解题能力进行掌握,也是“双基”教学的一个方面。在数学中对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无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几何;解题思路; 对初中的几何教学来说,初中几何中的重要部分是解题技巧与规律教学。尤其是在初中几何的后期与复习阶段,通过对学生的几何解题技巧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性的掌握,同时能够培养其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的能力。当然,处了解题技巧与规律的培养,还应该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与规律。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详细分析初中数学几何题的解题思路, 一、初中数学几何的解题技巧 1、对常见的题型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初中的几何题中,其实常见的题型并不多,所以这对经常见的几何题型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是初中几何解题一个和实用的解题技巧。初中几何,证明题是最常见的,而证明题中,又以线段或角的一些关系的证明最为常见。对线段的关系的证明通常包括相等及其和差关系等的证明。在这些中,相等关系的证明是学生应该进行的基本掌握,对线段相等关系的证明,在思路与方法上常用的包括“三角形全等”、“比例线段”以及“等角对等边”和对中间量的过渡进行选取等思路。在这些方法中,“三角形全等”是最常用的,也是应该掌握的基本解题方法。对线段不等关系则一般常用“线段公理”,而对线段的和差及其它(如倍、分)关系,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截长、补短等技巧。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2、注意对辅助线进行添加和使用 在对初中几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常用的解题方法与规律进行掌握外,还要对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加以关注。在初中几何题中,当直接解题出现障碍使,添加辅助线是常见的解题技巧,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对常见技巧进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详细进行分析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如下图所示,已知:在ABC ?中,?=∠90C ,BC AC =,DB AD =,BF AE =,求证:DF DE =,

2019届中考数学总复习:代数几何综合问题

2019届中考数学总复习:代数几何综合问题 【中考展望】 代几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多以代几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解代几综合题一般可分为“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探求解题思路;正确解答”三个步骤,解代几综合题必须要有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数学思想是解代几综合题的灵魂,要善于挖掘代几综合题中所隐含的重要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不等式)的思想等,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学习解代几综合题的关键. 题型一般分为:(1)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2)函数与几何综合的问题;(3)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4)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5)几何图形中的探究、归纳、猜想与证明问题. 题型特点:一是以几何图形为载体,通过线段、角等图形寻找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代数方程或函数模型求解;二是把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建立联系,使之直观化、形象化.以形导数,由数思形,从而寻找出解题捷径. 解代几综合题要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键是要从题目中寻找这两部分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发现解题的突破口. 【方法点拨】 方程与几何综合问题是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中档题,主要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为背景,结合代数式的恒等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其基本形式有:求代数式的值、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与方程有关的代数式的证明. 函数型综合题主要有:几何与函数结合型、坐标与几何、方程与函数结合型问题,是各地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主要是以函数为主线,建立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的性质、方程等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函数的图象信息与方程的代数信息的相互转化.例如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相应方程的根;点在函数图象上即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等. 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中考命题的主要考查对象,由于这类题型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是各地中考的热点题型. 几何综合题考查知识点多、条件隐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1.几何型综合题,常以相似形与圆的知识为考查重点,并贯穿其他几何、代数、三角等知识,以证明、计算等题型出现. 2.几何计算是以几何推理为基础的几何量的计算,主要有线段和弧长的计算,角的计算,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等. 3.几何论证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几何知识的能力. 4.解几何综合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数形结合,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图形,挖掘隐含条件,寻找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 (2)注意推理和计算相结合,力求解题过程的规范化; (3)注意掌握常规的证题思路,常规的辅助线作法; (4)注意灵活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典型例题】 类型一、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 1.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C>AD),∠D=90°,BC=CD=12,∠ABE=45°,若AE =10,则CE的长为_________.

九年级数学代数和几何的综合专题

精典专题七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问题 一、探究与证明 【例1】【问题情境】 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是BC边上的一点,E是CD边的中点,AE平分∠DAM. 【探究展示】 (1)证明:AM=AD+MC; (2)AM=DE+BM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3)若四边形ABCD是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探究展示(1)、(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分别作出判断,不需要证明.

二、探究与计算 【例2】(盐城)(12分)【问题情境】张老师给爱好学习的小军和小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 中,AB=AC ,点P 为边BC 上的任一点,过点P 作PD⊥AB,PE⊥AC,垂足分别为D 、E ,过点C 作CF⊥AB,垂足为F .求证:PD+PE=CF . 小军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连接AP ,由△ABP 与△ACP 面积之和等于△ABC 的面积可以证得:PD+PE=CF . 小俊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过点P 作PG⊥CF,垂足为G ,可以证得:PD=GF ,PE=CG ,则PD+PE=CF . 【变式探究】如图3,当点P 在BC 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求证:PD ﹣PE=CF ; 请运用上述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完成下列两题: 【结论运用】如图4,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使点D 落在点B 上,点C 落在点C′处,点P 为折痕EF 上的任一点,过点P 作PG⊥BE、PH⊥BC,垂足分别为G 、H ,若AD=8,CF=3,求PG+PH 的值; 三、坐标与几何 例3.如图,抛物线y=2 1(x-3)2-1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 (1)求点A ,B ,D 的坐标; (2)连接CD ,过原点O 作OE ⊥CD ,垂足为H ,OE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连接AE ,AD ,求证:∠AEO=∠ADC ; (3)以(2)中的点E 为圆心,1为半径画圆,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作⊙E 的切线,切点为Q ,当PQ 的长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题解题技巧

最新初中数学几何题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几何题解题技巧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 1按定义添辅助线: 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 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是具有基本图形的性质而基本图形不完整时补完整基本图形,因此"添线"应该叫做"补图"!这样可防止乱添线,添辅助线也有规律可循。举例如下: (1)平行线是个基本图形: 当几何中出现平行线时添辅助线的关键是添与二条平行线都相交的等第三条直线

(2)等腰三角形是个简单的基本图形: 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点发出的二条相等线段时往往要补完整等腰三角形。出现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组合时可延长平行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是个重要的基本图形: 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添底边上的中线;出现角平分线与垂线组合时可延长垂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往往添斜边上的中线。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倍线段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要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5)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几何问题中出现多个中点时往往添加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进行证明当有中点没有中位线时则添中位线,当有中位线三角形不完整

时则需补完整三角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倍线段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带一个中点则可过这中点添倍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半线段的端点是某线段的中点,则可过带中点线段的端点添半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6)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有轴对称形,中心对称形,旋转形与平移形等;如果出现两条相等线段或两个档相等角关于某一直线成轴对称就可以添加轴对称形全等三角形:或添对称轴,或将三角形沿对称轴翻转。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组或两组相等线段位于一组对顶角两边且成一直线时可添加中心对称形全等三角形加以证明,添加方法是将四个端点两两连结或过二端点添平行线 (7)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有平行线型(带平行线的相似三角形),相交线型,旋转型;当出现相比线段重叠在一直线上时(中点可看成比为1)可添加平行线得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若平行线过端点添则可以分点或另一端点的线段为平行方向,这类题目中往往有多种浅线方法。 (8)特殊角直角三角形

九年级数学代数几何综合题解析提高班教师版

1 中考第一轮复习 代数与几何综合初步 本讲包括两个方面:数形结合思想、方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 数形结合思想从解题方法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体现在数列计算、公式证明等方面;二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体现在用方程、函数最值等来解决图形中的计算或最值问题. 方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这部分主要侧重在题型上,将代数式、方程、各种函数及各种几何图形综合在一起,不仅将第一轮复习的内容很好的综合,也能锻炼同学们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点、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形结合思想 【例1】 (1)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 分家万事非”,如图,在边长为1 的正方形纸板上,依次贴上面积为 2 1 , 41,81 ,…,n 2 1的长方形彩色纸片(n 为大于1的整数),请你用“数 形结合”的思想,依数形变化的规律,计算+++81 4121…+n 2 1=___________. (2)利用图形可以计算正整数的乘法,请根据以下四个算图所示规律在右图中画出232312? 的算图(标出相应的数字和曲线) . (2009海淀初三期中) (3)数形结合思想是中学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利用这种思想,可以将代数 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也可以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通过数形结合将代数与几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降低解题的难度,提高效率和正确率,甚至还可以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教科书中利用几何图形证明乘法公式 () 2 222a b a ab b +=++的做法,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如图,a 、b 分别表示一条线段的长度,则a+b 可以表示两条线段之和,那么()2 a b + 就可以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同样, a b b a b

代数几何综合题.doc

代数儿何综合题一、基础题 (大兴,2010期末,18) 18.已知:如图,在山8C中,ZC = 90°,P为43上一点,且 点p不与点刀重合,过点户作PE1AB交刀C边于点点厅不与点。 重合,若力3 = 10,4。= 8,设,户的长为x,四边形PEC3周长为*. (1)求证:/^APE s MCB ; (2)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图象 (丰台,2010期末,21) 22.(本小题满分6分) 已知:如图,渔船原本应该从A点向正南方向行驶回到港口P,但由于受到海风的影响,渔船向西南方向驶去,行驶了240千米后到达B点,此时发现港口P在渔船的南 偏东60°的方向上,问渔船现在距港口P多远?(结果精确到0.1千米)(参考数据: V2M.41, V3M.73,际"24, ^6^2.45) (丰台,2010期末,25) 25.(本小题满分7分) RtA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初始位置如图1所示,ZC=90°, AB=6, AC=3,点A在x轴上由原点。开始向右滑动,同时点B在y轴上也随之向点O滑动,如图2所示;当点B滑动至与点。重合时,运动结束.在上述运动过程中,OG始终是一个以 AB为直径的圆.

(1)试判断在运动过程中,原点。与OG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设点C坐标为(x,y),试求出y与x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根据对问题(1)、(2)的探究,请你求出整个过程中点C运动的路径的长.

二、提高题 (吕平,2010期末,25) 25. (7分)已知,抛物线y^ax1轴的两个交点分别 为A(1,0), B(4, 0),与y轴的交点为C. (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 (2)点P是在直线x=4右侧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P作PM l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P点,使得以A, 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B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朝阳,2010期末,24) 24.(本小题7 分)如图,在z^ABC 中,ZA=90°, AB=8, 过M点作MN〃BC交AC于点N.以MN为 直径作。0,并在。0中作内接矩形AMPN.令 AM=x.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IVINP的面积S; (2)当x为何值时,。。与直线BC相切? (3)在点M的运动过程中,设△MNP与梯形BCNM重合的 面积为V,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x为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P \ B ------------------ C (第24题) (朝阳,2010期末,25) 25.(本小题8分) 已知:在/XABC中,ZACB=90°, CD_LAB于点D,点E在AC上,BE交CD于点G, EF1BE交AB于点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