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几点因素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几点因素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几点因素

对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我主要与大家探讨以下几点。

1:疾病方面的因素:

大家知道,机体内细胞在健康状态下,有对外来物质自我鉴别的能力,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后,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与B细胞对抗原进入识别阶段,机体细胞正常进入免疫应答状态,免疫应答是一个连续不可分割的过程。当机体感染疾病或正在发生某些病毒性疾病时,就会造成机体细胞的这种正常自我识别发生紊乱,病毒感染机体时可对宿主组织或器官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从而致病,但也可能并无组织器官损伤,而致病理变化或易发生继发感染。

当机体的这种自我识别保护能力被干扰后,病毒或细菌便会趁机定值而引起组织器官病变例如:马立克病毒与鸡痘病毒,所以也就直接造成了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链条的破坏。

当机体感染球虫时,球虫会破坏肠道黏膜及淋巴样组织,造成肠道弥漫性出血直接造成机体造血器官功能紊乱,主要参与免疫应答的T细胞及B细胞相应减少,传染性贫血等疾病也会造成这样的免疫细胞的减少。

所以在机体完全健康时免疫抗原,是机体获取良好免疫应答的基础保证。

2:营养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在相应的日龄阶段体重不达标,例如:鸡群的密度,发生过疾病等等,这样会使一部分鸡处于非健康状态,一些特

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活化性降低。下面主要介绍几种营养物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蛋白质与能量营养不良时可导致某些组织萎缩,黏膜分泌减少,造成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过量的氨基酸会造成抑制抗体的合成,,不合理的额外添加氨基酸对免疫效果是非常不利的。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和黏膜表面功能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对合成抗体作用很大,对鸡的早期法氏囊免疫器官具有保健作用。

维生素E可促进巨噬细胞的形成,巨噬细胞不仅有吞噬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它还具有对抗原递呈,传导,内化抗原加工等作用,对注射免疫部位引起的炎症,可配合抗菌素治疗,从而起到快速恢复炎症的作用。

维生素C不仅具有抗应激及抗感染等作用,还有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特殊作用。

所以说机体获取合理的营养,机体各项生理指标达到健康标准,是保证免疫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3:免疫增效剂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大家知道,某些抗原需要经过多次免疫才能刺激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理想的抗体产生,一些免疫增效剂类药物在此时便起到了诱导与激活免疫细胞的作用,这些药物要严格按照疗程才会具有诱导与激活免疫系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在免疫抗原接种的前2天与后2-3天内都要使用。有的人只使用1天或一次是完全没有效果的(增效剂与疫苗保护剂一定要分清,脱脂奶粉是疫苗保护剂,左旋咪唑等

是疫苗增效剂),免疫增效剂在基础免疫期使用效果较好,在加强免疫期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可能与机体免疫系统已经趋于成熟或完善有关。

4:人为因素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怎样对免疫器械科学的消毒呢?免疫器械的唯一消毒方法就是煮熟与熏蒸,使用消毒液体消毒是不正确的,原因是残留在器械上的某些消毒液体成分具有长期杀菌作用,使用器械免疫疫苗时多多少少会对冻干苗类疫苗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饮水免疫与点眼免疫后立即对鸡舍内地面进行消毒处理的做法也是不合理的,现在的消毒药物一般都具有熏蒸消毒的作用,地面消毒液体的蒸发多多少少都会对刚刚免疫接种在机体鼻咽等黏膜的的活体疫苗产生不良影响(一般养殖户兑的消毒液体浓度都很大)。在饮水免疫后的几天内采用饮水消毒的做法也是不正确的(有的养殖户怀疑饮水管道内有疫苗菌毒),主要原因是饮水消毒会对刚刚免疫没有几天的机体黏膜造成损伤,影响免疫效果。

无论任何理由,都不得减小抗原对机体免疫的推荐最小剂量,例如:1000头份的标准稀释液,有的人员害怕人为的浪费液体会不够头份,而额外多加几毫升稀释液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稀释好的疫苗液体的存放时间越短越对免疫效果越好(对大多数冻干苗而言是这样的),

5:疫苗之间的干扰因素:

同时免疫两种或多种疫苗(活苗)往往会产生干扰现象,例如: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新城疫的免疫效果有干扰作用。干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两种病毒感染的受体相反或相同,产生竞争作用,二是: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干扰素,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经过特殊加工工艺生产的二联活疫苗,这种现象会得到改善。

各种油苗制剂的疫苗几乎都可以与活疫苗同时接种,而没有相互干扰现象。

6:免疫接种的次数与途径:

许多疫苗免疫机体后,产生初次应答效应,初次应答对机体免疫细胞的诱导,激活等反应较弱,需要再次接种或多次接种相同抗原才能促使机体产生理想抗体。

再次应答可比初次应答效果高100-1000倍(参考文献为:动物免疫学),而且维持很长时间,记忆性免疫细胞在再次免疫应答中才会得到诱导与增殖分化,对产生抗体起到辅助作用。

免疫途径不同,所造成的免疫效果不同,据报道在新城疫的免疫中,点眼滴鼻产生的抗体效价比饮水接种高4倍,而且免疫期长(参考文献为大学教材:动物免疫学)。

鼻咽口腔黏膜所产生的免疫力在机体的整体免疫系统中起到一个屏障保护作用,可防止病毒病菌的局部入侵,进入血液的病原微生物会被循环抗体有效的中和。

所以了解某些疾病局部免疫与体液免疫之间的关系,才能合理地为建立一个整体的免疫体系而找到依据或原理。

7:一种疾病中的疫苗毒株是否存在相互交叉保护:

这一点对怎样预防好疾病的发生的非常重要的,许多养殖户免疫失败往往与不知道这一点有关。

一种疾病往往存在许多种毒株,在免疫这类疫苗时,必须要弄明白毒株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交叉保护。有很多毒株之间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交叉,也有很多不存在相互交叉保护,例如:禽流感H5的亚型毒株之间就不存在相互交叉保护等等。所以了解毒株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交叉保护是防止某些疾病发生的关键。

8:药物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一般广谱抗菌素类药物(除抗病毒西药外)是对很多的冻干苗与油苗是没有什么直接危害的,药物造成免疫危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体长期或某些药物本身就会对机体造成药物危害,例如:一些药物对肾脏与肝脏或是一些免疫器官的药物危害等等,所以也就间接地造成了免疫抑制或免疫效果不良。

肉鸡几乎在整个生长期都离不开药物的使用或治疗,多多少少都会有一部分鸡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药物使用造成的机体免疫器官的危害),这样的个体鸡就会对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

9:动物的生长周期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大家可以参考以上关于某些疫苗的免疫接种次数的原理,找到为什么生长周期短的动物对某些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所在,例如:AA商品肉鸡与肉鸭等等的疫苗免疫效果(长期使用药物与缺乏

某些疫苗在其身上使用的免疫学原理)。

预防接种及其效果评价

预防接种效果评价 预防接种效果评价包括接种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免疫学效果评价和流行病学效果评价三部分。 一、疫苗接种反应评价 疫苗接种反应一般是指接种后的副反应,疫苗接种后的副反应分一般反2.5应、异常反应和疫苗特有的合并症三大类。 1、一般反应 一般反应是在免疫接种过程后发生的,由生物制品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就应,一般反应又分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类 一般反应根据其反应强度又可分弱、中、强反应。 一般反应分级 局部反应:有局部炎症反应(红、肿、热、痛)、局部感染化脓、局部硬结。

全身反应:主要表现发热。接种灭活疫苗可于接种后5-6小时发生或24小时左右发生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以上。 接种活疫苗出现的反应的时间稍晚,但消失亦很快。个别人可伴有乏力、全身不适、头痛头晕、恶寒或恶心、呕吐、腹痛等。 2、异常反应 接种疫苗的异常反应有非特异性反应、变态反应、精神性反应、与免疫缺陷有关的反应(不详细介绍) 3、疫苗接种反应评价方法与指标 收集记录疫苗接种后反应病例报告和该疫苗接种人数,计算、比较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反应发生率并作出评价。 二、疫苗的免疫学效果评价 1、评价方法 疫苗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是观察接种者在接种疫苗前后体内特异性抗体阳转情况。具体方法是选择在未接种过被评价疫苗、近3-5年内也没有发生过与评价疫苗有关的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地区,选择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层次的人群,分别接种前和接种后一个月,在同一个体采血两分,分离血清后进行相关抗体测定。 2、样本大小估算: N=2[ δβ α s t t) ( 2 2 +]2

常见免疫学指标的临床意义

一、抗核抗体谱(ANA谱) 1、ANA定义:抗核酸(Nucleic acid)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抗体的总称。 2、ANA分类: 抗DNA抗体:抗单链(ds)-DNA抗体抗双链(ds)-DNA抗体抗左旋-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抗总组蛋白抗体(AHA) 抗H1、H2A、H2B、H3、H4 和H2A-H2B抗体 抗非组蛋白抗体: 抗核可溶性成分(ENA):抗PM-1、rRNP、Sm、RNP 、SSA 、SSB、Scl-70、Jo-1、PCNA等 抗着丝点抗体(ACA) 抗核仁抗体 抗其他细胞成分: 指抗细胞浆成分的抗体(ANCA) 3、ANA阳性的定义:一般将超过95%正常人群ANA水平的数值定义为ANA阳性,对大多数实验室而言,通常认为IFANA滴度1:80为阳性。 4、ANA阳性的临床意义:可见于多种临床情况,除了风湿病外,也可见于正常人或非风湿病: (1)健康人:年龄越大,阳性率越高(>60岁的阳性率为20%~25%),但为低滴度,均质型或弥漫型; (2)有SLE、SS或SSc 家族史的一级亲属,有近50%为阳性; (3)肺疾病:原发肺纤维化、原发肺动脉 高压或石棉所致的肺纤维化;(4)肝病和血液病:活动性肝炎、原发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ITP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等; (5)慢性感染: 寄生虫、结核杆菌、麻风杆菌、沙门菌或克雷伯杆菌感染等; (6)其他:Ⅰ型糖尿病, 多发性硬化,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后等。注意在正常人中一般ANA滴度较低。ANA阳性的意义需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ANA阳性并不能确立某种临床诊断,反之,ANA阴性也不能排除自身免疫性病。 附正常人% ≧1:40 20-30,≧1:80 10-12 ,≧1:160 5 ,≧1:320 3 临床上如果ANA滴度≥1:1000肯定可以考虑为结缔组织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是哪一种疾病,要结合其他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综合考虑来下结论。如果对初发患者ANA(+)≤1:320不能肯定,但也能排除结缔组织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也要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综合考虑来下结论。一般ANA=(+1:100)时,临床意义也不大。因为除对标本稀释处理之外,实验室在对Hep细胞和肝片质控板免疫荧光吸收值是以1:100为定标。如血管炎ANA可阳性,但多为低滴度。借用一句话总结。“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5、ANA阴性的意义,除了上述的阳性、假阳性意义外,也要注意阴性的意义,抗核抗体阴性的原因:正常人或非结缔组织病患者,其体内不存在ANA ;疾病初期,ANA含量不足以被测出或临床治疗有效,病情缓解,ANA确实转阴;其他实验室误差,特别是试剂,有时试剂有问题会让你很郁闷,有的病人出现ANA 谱三阳,而且是一段时间内多个病人,或明显的SLE,但抗体就是阴性,让你很郁闷,这时除排除其他情况外,注意一下实验试剂盒,是否是同一批试剂检测的。 6、抗ds-DNA 抗体:对SLE诊断有高度特异性,目前公认为SLE的特异性抗体,并与疾病活动有关,可用于监测SLE病情变化和观察药物疗效。 7、抗Sm:是SLE标记抗体,帮助前瞻性和回顾性诊断,常与nRNP抗体共存。 8、抗nRNP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存在,高滴度有利于MCTD的诊断。nRNP抗原与rRNP不同,前者是含尿嘧啶的核糖核蛋白,主要在核内,而rRNP是主要在胞浆内的磷酸蛋白,抗rRNP抗体与SLE 有关,尤其有精神神经症状的SLE阳性率较高 9、其他ANA谱,抗SSA和抗SSB与Sjogren?s Syndr ome相关,并可造成新生儿狼疮和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抗ScL-70为SSC的标记抗体,抗组蛋白抗体与多种结缔组织病有关,有助于药物性狼疮的诊断,抗核仁型抗体常与SSC有关;抗Jo-1是PM/DM的标记抗体;PCNA为SLE的特异性抗体,但ANA阳性且呈斑点型,对荧光法判断PCNA有干扰,因此首先注意排除实验室误差,PCNA在LE患者中阳性率约3-5%,且有报道其与狼疮患者发生弥散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相关,其他结缔组织病人中常为阴性。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几点因素

对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我主要与大家探讨以下几点。 1:疾病方面的因素: 大家知道,机体内细胞在健康状态下,有对外来物质自我鉴别的能力,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后,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与B细胞对抗原进入识别阶段, 机体细胞正常进入免疫应答状态,免疫应答是一个连续不可分割的过程。当机体感染疾病或正在发生某些病毒性疾病时,就会造成机体细胞的这种正常自我识别发生紊乱,病毒感染机体时可对宿主组织或器官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从而致病,但也可能并无组织器官损伤,而致病理变化或易发生继发感染。 当机体的这种自我识别保护能力被干扰后,病毒或细菌便会趁机定值而引起组织器官病变例如:马立克病毒与鸡痘病毒,所以也就直接造成了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链条的破坏。 当机体感染球虫时,球虫会破坏肠道黏膜及淋巴样组织,造成肠道弥漫性出血直接造成机体造血器官功能紊乱,主要参与免疫应答的T 细胞及B细胞相应减少,传染性贫血等疾病也会造成这样的免疫细胞的减少。 所以在机体完全健康时免疫抗原,是机体获取良好免疫应答的基础保证。2:营养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在相应的日龄阶段体重不达标,例如:鸡群的密度,发生过疾病等等,这样会使一部分鸡处于非健康状态,一些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活化性降低。下面主要介绍几种营养物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蛋白质与能量营养不良时可导致某些组织萎缩,黏膜分泌减少,造成 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过量的氨基酸会造成抑制抗体的合成,,不合理的额外

添加氨基酸对免疫效果是非常不利的。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和黏膜表面功 能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对合成抗体作用很大,对鸡的早期法氏囊免疫器官具有保健作用o 维生素E可促进巨噬细胞的形成,巨噬细胞不仅有吞噬病原微生 物的作用,它还具有对抗原递呈,传导,内化抗原加工等作用,对注射免疫部位引起的炎症,可配合抗菌素治疗,从而起到快速恢复炎症的作用。 维生素C不仅具有抗应激及抗感染等作用,还有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特殊作用。 所以说机体获取合理的营养,机体各项生理指标达到健康标准,是保证免疫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3:免疫增效剂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大家知道,某些抗原需要经过多次免疫才能刺激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理想的抗体产生,一些免疫增效剂类药物在此时便起到了诱导与激活免疫细胞的作用,这些药物要严格按照疗程才会具有诱导与激活免疫系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在免疫抗原接种的前2天与后 2?3天内都要使用。有的人只使用1天或一次是完全没有效果的(增 效剂与疫苗保护剂一定要分清,脱脂奶粉是疫苗保护剂,左旋咪哇等是疫苗增效剂),免疫增效剂在基础免疫期使用效果较好,在加强免疫期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可能与机体免疫系统已经趋于成熟或完善有关。 4:人为因素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怎样对免疫器械科学的消毒呢?免疫器械的唯一消毒方法就是煮熟与熏蒸,使用消毒液体消毒是不正确的,原因是残留在器械上的某些消毒液体成分具有长期杀菌作用,使用器械免疫疫苗时多多少少会对冻干苗类疫苗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饮水免疫与点眼免疫后立即对鸡舍内地面进行消毒处理的做法也是不合理的,现在的消毒药物一般都具有熏蒸消毒的作用,地面消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1.接种剂量一定剂量范围内,免疫力产生和接种剂量成正比,即:疫苗接种剂量越大,产生的免疫应答越强,免疫效果越好。但接种剂量不能任意增减,应按生物制品规定进行。剂量过大过小均可造成免疫耐受性,影响免疫效果,剂量过大还容易出现接种反应。 2.接种次数活疫苗在体内得到繁殖,产生较好免疫效果,故活疫苗一般接种一次。死疫苗、灭活疫苗及类毒素注人人体后不能繁殖,且反应迅速、消失快,如不进行多次注射,常常达不到免疫效果。需强化l~2次才能产生较好免疫力。 3.接种间隔时间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间的间隔。前者的时间长短根据预防接种制剂的性质、产生免疫反应的快慢、注射后机体吸收快慢而定。我国目前规定:不加吸附的疫苗,最低限度间隔7~10天注射一次;类毒素或吸附制剂,间隔4~8周。若免疫计划安排有困难,应适当延长间隔时间。缩短间隔时间可能影响免疫效果。加强免疫间隔需根据体内抗体消失的快慢而定。按时进行加强免疫,能很快提高体内抗体水平,增强免疫效果。 4.免疫途径每种生物制品均有最适宜的途径。如小儿麻痹糖

丸口服效果最好、最方便,麻疹疫苗、白百破二联疫苗则以皮下注射效果最好。应根据疫苗的免疫机理,选择最适宜的接种途径。 5.年龄新生儿期开始合成抗体,可成功接种卡介苗。母体特异性IgG一般持续到生后6个月,故8个月后才需接种麻疹疫苗,否则干扰抗体形成,影响免疫效果。 6.冷链系统管理疫苗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方法制成。大部分为是蛋白质,或由脂类、多糖和蛋白质合成复合物,有的还是活微生物,一般均怕热、怕光,需要冷藏。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在适当的冷藏条件下进行,需要的多环节链式贮存、运输设备称为冷链。冷链设备的短缺或管理不善会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效果,甚至因此出现接种反应。

皮肤病免疫学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见免疫学指标的临床意义 一、抗核抗体谱(ANA谱) 1、ANA定义: 抗核酸(Nucleic acid)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抗体的总称。 2、ANA分类: 抗DNA抗体: 抗单链(ds)-DNA抗体 抗双链(ds)-DNA抗体 抗左旋-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抗总组蛋白抗体(AHA) 抗H1、H2A、H2B、H3、H4 和H2A-H2B抗体 抗非组蛋白抗体 抗核可溶性成分(ENA):抗PM-1、rRNP、Sm、RNP 、SSA 、SSB、Scl-70、Jo-1、PCNA等 抗着丝点抗体(ACA) 抗核仁抗体 抗其他细胞成分: 指抗细胞浆成分的抗体(ANCA) 3、ANA阳性的定义: 一般将超过95%正常人群ANA水平的数值定义为ANA阳性,对大多数实验室而言,通常认为IFANA滴度1:80为阳性。 4、ANA阳性的临床意义: 可见于多种临床情况,除了风湿病外,也可见于正常人或非风湿病: (1)健康人:年龄越大,阳性率越高(>60岁的阳性率为20%~25%),但为低滴度,均质型或弥漫型; (2)有SLE、SS或SSc家族史的一级亲属,有近50%为阳性; (3)肺疾病:原发肺纤维化、原发肺动脉高压或石棉所致的肺纤维化;(4)肝病和血液病:活动性肝炎、原发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ITP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5)慢性感染: 寄生虫、结核杆菌、麻风杆菌、沙门菌或克雷伯杆菌感染等; (6)其他:Ⅰ型糖尿病, 多发性硬化,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后等。 注意在正常人中一般ANA滴度较低。ANA阳性的意义需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ANA阳性并不能确立某种临床诊断,反之,ANA阴性也不能排除自身免疫性病。 附正常人% ≧1:40 20-30 ≧1:80 10-12 ≧1:160 5 ≧1:320 3 如果临床上ANA滴度≥1:1000肯定可以考虑为结缔组织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是哪一种疾病,要结合其他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综合考虑来下结论。 如果对初发患者ANA(+)≤1:320不能肯定,但也能排除结缔组织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也要结合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结果综合考虑来下结论。 一般ANA=(+1:100)时,临床意义也不大。因为除对标本稀释处理之外,实验室在对Hep细胞和肝片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几点因素资料讲解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 几点因素

对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我主要与大家探讨以下几点。1:疾病方面的因素: 大家知道,机体内细胞在健康状态下,有对外来物质自我鉴别的能力,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后,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与B细胞对抗原进入识别阶段,机体细胞正常进入免疫应答状态,免疫应答是一个连续不可分割的过程。当机体感染疾病或正在发生某些病毒性疾病时,就会造成机体细胞的这种正常自我识别发生紊乱,病毒感染机体时可对宿主组织或器官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从而致病,但也可能并无组织器官损伤,而致病理变化或易发生继发感染。 当机体的这种自我识别保护能力被干扰后,病毒或细菌便会趁机定值而引起组织器官病变例如:马立克病毒与鸡痘病毒,所以也就直接造成了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链条的破坏。 当机体感染球虫时,球虫会破坏肠道黏膜及淋巴样组织,造成肠道弥漫性出血直接造成机体造血器官功能紊乱,主要参与免疫应答的T细胞及B细胞相应减少,传染性贫血等疾病也会造成这样的免疫细胞的减少。 所以在机体完全健康时免疫抗原,是机体获取良好免疫应答的基础保证。 2:营养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在相应的日龄阶段体重不达标,例如:鸡群的密度,发生过疾病等等,这样会使一部分鸡处于非健康状态,一

些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活化性降低。下面主要介绍几种营养物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蛋白质与能量营养不良时可导致某些组织萎缩,黏膜分泌减少,造成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过量的氨基酸会造成抑制抗体的合成,,不合理的额外添加氨基酸对免疫效果是非常不利的。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和黏膜表面功能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对合成抗体作用很大,对鸡的早期法氏囊免疫器官具有保健作用。 维生素E可促进巨噬细胞的形成,巨噬细胞不仅有吞噬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它还具有对抗原递呈,传导,内化抗原加工等作用,对注射免疫部位引起的炎症,可配合抗菌素治疗,从而起到快速恢复炎症的作用。 维生素C不仅具有抗应激及抗感染等作用,还有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特殊作用。 所以说机体获取合理的营养,机体各项生理指标达到健康标准,是保证免疫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3:免疫增效剂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大家知道,某些抗原需要经过多次免疫才能刺激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理想的抗体产生,一些免疫增效剂类药物在此时便起到了诱导与激活免疫细胞的作用,这些药物要严格按照疗程才会具有诱导与激活免疫系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在免疫抗原接种的前2天与后2-3天内都要使用。有的人只使用1天或一次是完全没有效果的(增效剂与疫苗保护剂一定要分清,脱脂奶粉是疫苗保护剂,

免疫学指标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免疫学指标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免疫学指标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 和抗角蛋白抗体(AKA),免疫球蛋白G(IgG)、C3、C4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RA患者(RA组)、130例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非RA组)、60例健康人(对照组)同时进行RF,抗CCP,AKA,IgG,C3、C4检测。结果RA组抗CCP、RF、AKA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P<0.05);RA组Ig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RA组C3、C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体内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紊乱,联合检测免疫学指标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免疫学指标;联合检测;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障碍、甚至残废。早期诊断和应用抗类风湿病变的药物有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故各国学者一直以来对该病的早期实验室诊断相当重视[1]。本研究将免疫学指标纳入到RA诊断中,以探讨其对RA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RA患者120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协会(ARA)在1987年重新修订的RA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9例,女性71例,年龄20~50岁,平均35.3岁;非RA组:130例非RA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患者均符合各自疾病的最新国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7例,女性83例,年龄23~54岁,平均37.2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HA)1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7例、干燥综合征(SS)18例、系统性硬化病(PSS)11例、强直性脊柱炎(AS)29例、混合型结缔组织病(UCTD)4例、皮肌炎(DM)7例、结节性多动脉炎2例、多肌炎5例;正常对照组:随机抽取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25~52岁,平均(33.6±6.9)岁。 1.2 标本采集 所有入选者空腹采集肘静脉血3 ml,2 h内进行3000 r/min,离心20 min后,分离出血清,置入-40℃冰箱保存,待检。 1.3 检测方法 1.3.1 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RF测定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

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 一、填空题 1.细胞免疫效应作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_______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__________?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2.细胞免疫效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中初次免疫应答的潜伏期________,效价________,持续时间__ ______,抗体以________为主。 4.在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中再次免疫应答的潜伏期________,效价________,持续时间________,抗体以________为主。 5.特异性细胞免疫是指________细胞产生的免疫效应,包括_______细胞的直接杀伤和________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发挥的免疫作用。 6.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参与________免疫应答,?另一方面是参与________免疫应答。前者由________细胞来完成,后者由?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来完成。 7. 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阶段, 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阶段。 8. TD-Ag需要有_______细胞、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的协作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9. 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BCR)是_____,它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和该B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特异性________。 10. Th细胞激活需双信号,其中信号1是由TCR与____________结合产生的,信号2是______________信号,如CD28与B7相互作用产生,B 细胞激活也需双信号,其中信号1?是由_______与抗原结合产生,信号2是由B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与激活的T细胞表面的CD40L结合产生。 11. CD4+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其中在介导DTH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免疫应答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两种类型。 13.抗原只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14.抗原既诱导细胞免疫和又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15.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等外周免疫器官。 16.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有,和。 17.T细胞应答的效应细胞是和。 18.T细胞双识别指的是、。 19.M 与Th细胞相互作用受限制性,Tc与靶细胞相互作用受限制性。 20.刺激T细胞转化的丝裂原是和。 21.T细胞的生长因子是。 22.IL-1主要由细胞产生。

免疫规划疫苗免疫效果监测分析

免疫规划疫苗免疫效果监测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23T09:52:23.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7期供稿作者:王素娟 [导读] 采用江苏华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效果检测法。 王素娟(宿迁市经济开发区三棵树乡卫生院 223800)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麻疹、脊灰、流脑、乙脑的抗体水平及儿童免疫状况。方法:检测古楚区、黄河区和三棵树乡1-10岁儿童2785人,比较四种疫苗免疫效果。结果:麻疹、脊灰、流脑、乙脑四类疫苗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82%、99.32%、96.23%、97.92%。结论:阳性率均在95%以上,说明儿童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均能产生抗体。 【关键词】抗体水平免疫效果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139-01 为全面了解宿迁市经开区儿童麻疹、脊灰、流脑、乙脑的抗体水平及儿童免疫状况,正确评估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抗体保护作用,及时查找并为免疫失败儿童提供补种机会。2013年宿迁市开发区在三棵树乡开展了适龄儿童麻疹、脊灰、流脑、乙脑四类疫苗免疫效果监测,监测采取知情、同意、自愿、自费原则,现将检测人数、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分析汇总如下。 1 检测人数 开发区辖区内古楚区、黄河区和三棵树乡1-10岁儿童共检测2785人,均采取知情、同意、自愿、自费原则。 2 检测试剂及方法 采用江苏华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效果检测法。 3 检测项目 所有检测者均检测4样抗体,分别为麻疹病毒抗体、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抗体、乙脑病毒抗体。 4 样品采集 按采血盒要求采集20微升末梢血加到预先盛有180微升生理盐水的带盖离心管中。 5 检测结果判断 当阴性对照OD≤0.15;阳性对照OD≥阴性对照OD的2.1倍实验成立。样品OD≥阴性对照OD的2.1倍时,判为阳性。样品OD<阴性对照OD的2.1倍时,判为阴性。 注:阴性对照OD<0.05,按0.05计算,大于0.05按实际值计算。 6检测结果 7 讨论 7.1 检测的四个项目,阳性率均在95%以上,说明人群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均能产生抗体;提示按国家规定时间和剂量接种疫苗可以对人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7.2 未产生抗体的人群,为其提供补种机会,使其产生抗体。 7.3 检测之中发现个别人同时对几种疫苗都不产生抗体提示可能免疫应答机制不健全。 参考文献 [1]傅晓琰.1874例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检测结果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10年21卷第05期. [2]王芳,唐德亮,罗江淑,唐珍,刘静,田甜.黔东南州2006/2007年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18卷第05期 [3]高昂.蕲春县免疫接种效果检测-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健康之路2013年5月第12卷第5期 [4]容伦德,陆春和.?2010-2012年昭平县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检测结果分析?.社区医学杂志,2013年11卷第07期 [5]刘凤翔,刘海燕,覃巍巍,张静,杨丞.南宁市2007~2010年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年24卷第09期

宠物疫苗免疫失败的八大原因分析

宠物疫苗免疫失败的八大原因分析 ①母源抗体 幼龄宠物初次接种疫苗之前,主要依靠母源抗体来抵抗病毒的侵袭。母源抗体90%都是从母乳中取得,因此离乳较早的宠物这一层保护会比较薄弱,可能导致在首次免疫之前感染病毒,已经感染病毒,免疫接种无法成功。 (母源抗体:新生儿通过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等途径从母体所获得的特异性抗体,可以理解成从妈妈那里继承的抵抗病毒的武器哦!)

幼龄宠物初次接种疫苗之前,主要依靠母源抗体来抵抗病毒的侵袭。母源抗体90%都是从母乳中取得,因此离乳较早的宠物这一层保护会比较薄弱,可能导致在首次免疫之前感染病毒,已经感染病毒,免疫接种无法成功。 因此幼龄宠物母乳喂养足月,之后按时进行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 ②抗体不足 免疫接种是为了让身体产生抗体以抵抗病毒的侵袭。血清抗体滴度大于每毫升10个国际单位时,才能预防传染病。因此,在完成全部注射前,抗体未产生或滴度比较低时,仍有感染疾病的可能。 因此在首次全套免疫未完成期间,仍然要注意预防感染,不要带宠物到感染源众多的地方玩耍。 ③病毒或者细菌株发生了变异 如果病毒或者细菌株发生了变异,免疫也会失败,例如犬细小病毒(简称CPV)已发生数次基因漂移,用原始毒株制成的疫苗就起不到保护 作用。 因此要使用渠道正规、值得信赖的疫苗产品。 ④疫苗质量问题

决定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因素是疫苗本身的质量。目前国内普遍应用的病毒疫苗主要分为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类,各有优缺点。弱毒疫苗接种成功的话,能够产生强效持久的免疫效果,但是由于毒株不纯等问题,容易产生稳定性问题;灭活疫苗相对安全,但是效果较弱,可能要多次注射才能产生足量抗体。 ⑤疫苗运输、保存问题 使用过期疫苗;疫苗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能保证低温,造成滴度降低;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接种前受到日光直接照射或取出时间过长,导致疫苗活性降低,种种问题都可以造成免疫失败。 ⑥疫苗使用不当 疫苗未按使用说明使用专用稀释液稀释,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从而造成疫苗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在疫苗稀释或接种的过程中,消毒药物过多的残留于注射器上,或消毒药直接接触疫苗,造成疫苗失效或减效;疫苗注射人员未经过专业训练,注射操作不熟练,打漏针造成免疫剂量不准,不按疫苗规定方法进行接种等等,都能够造成接种失败。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小宠君不建议任何在网上购买疫苗自己回家注射的行为。因为你不能保证你的疫苗到手之后还有效;更不能保证你自己或者任何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能够熟练掌握疫苗稀释、器具消毒、使用的程序,这些往往导致接种最终失败。疫苗注射下来不过几百块,如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几点因素

对影响疫苗免疫效果得因素很多,我主要与大家探讨以下几点. 1:疾病方面得因素: 大家知道,机体内细胞在健康状态下,有对外来物质自我鉴别得能力,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后,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与递呈,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与B细胞对抗原进入识别阶段,机体细胞正常进入免疫应答状态,免疫应答就是一个连续不可分割得过程。当机体感染疾病或正在发生某些病毒性疾病时,就会造成机体细胞得这种正常自我识别发生紊乱,病毒感染机体时可对宿主组织或器官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从而致病,但也可能并无组织器官损伤,而致病理变化或易发生继发感染。 当机体得这种自我识别保护能力被干扰后,病毒或细菌便会趁机定值而引起组织器官病变例如:马立克病毒与鸡痘病毒,所以也就直接造成了机体对抗原得免疫应答链条得破坏。 当机体感染球虫时,球虫会破坏肠道黏膜及淋巴样组织,造成肠道弥漫性出血直接造成机体造血器官功能紊乱,主要参与免疫应答得T细胞及B细胞相应减少,传染性贫血等疾病也会造成这样得免疫细胞得减少。 所以在机体完全健康时免疫抗原,就是机体获取良好免疫应答得基础保证. 2:营养对免疫效果得影响: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在相应得日龄阶段体重不达标,例如:鸡群得密度,发生过疾病等等,这样会使一部分鸡处于非健康状态,一些特异

性淋巴细胞对抗原活化性降低.下面主要介绍几种营养物质对免疫效果得影响。 蛋白质与能量营养不良时可导致某些组织萎缩,黏膜分泌减少,造成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过量得氨基酸会造成抑制抗体得合成,,不合理得额外添加氨基酸对免疫效果就是非常不利得。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与黏膜表面功能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对合成抗体作用很大,对鸡得早期法氏囊免疫器官具有保健作用。 维生素E可促进巨噬细胞得形成,巨噬细胞不仅有吞噬病原微生物得作用,它还具有对抗原递呈,传导,内化抗原加工等作用,对注射免疫部位引起得炎症,可配合抗菌素治疗,从而起到快速恢复炎症得作用。 维生素C不仅具有抗应激及抗感染等作用,还有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得特殊作用。 所以说机体获取合理得营养,机体各项生理指标达到健康标准,就是保证免疫良好效果得重要前提。 3:免疫增效剂类药物得不合理应用对免疫效果得影响:大家知道,某些抗原需要经过多次免疫才能刺激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理想得抗体产生,一些免疫增效剂类药物在此时便起到了诱导与激活免疫细胞得作用,这些药物要严格按照疗程才会具有诱导与激活免疫系统得效果,一般情况下,最好就是在免疫抗原接种得前2天与后2—3天内都要使用.有得人只使用1天或一次就是完全没有效果得(增效剂与疫苗保护剂一定要分清,脱脂奶粉就是疫苗保护剂,左旋咪

2020年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

范文 2020年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 1/ 6

免疫学指标应用研究进展【提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新的实验室血清免疫学指标有蛋白类如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正五聚蛋白 3(PTX3)、葡萄糖-6 磷酸异构酶(G6PI)、脑信号蛋白 7A(Sema7A)、免疫球蛋白 G4(IgG4)和各种细胞因子类如白细胞介素(IL)-20、IL-21、IL-33、 IL-34、IL-35 等。 这些指标可能与RA 的发生发展相关,同时也可为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新思路。 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为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 RA 疾病的活动期一般有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补体水平升高,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nticitrullinatedproteinantibodies,ACPA)及抗核抗体阳性等表现。 最新的 2010 年RA 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纳入了新的炎症标志物指标,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1]。 同时,除了经典的免疫学检查外,随着RA 免疫机制研究的深入,有更多的免疫学指标被发现及应用,本文对RA 的主要免疫学指标及其新进展进行综述。 1 蛋白类

1.1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amyloidA,SAA)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脏产生,主要通过与血浆中的 HDL 结合发挥其生物活性。 既往许多研究表明 SAA 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升高,尤其当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相比时,SSA 在RA 患者中表达水平更高,并且与疾病活动度、CRP、血沉呈正相关[2]。 研究表明,SSA 在RA 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 P38 有丝分裂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信号通路来影响B 类Ⅰ型清道夫受体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的生成[3]。 还有研究显示,SAA 比 CRP 更能反映RA 的疾病活动度[4]。 提示 SAA 可能是与RA 疾病活动度相关性更高的生物学指标。 1.2 正五聚蛋白 3 正五聚蛋白 3(pentraxin3, PTX3)在 1992 年被发现,它含 381 个氨基酸,属于正五聚蛋白超家庭。 PTX3 为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肝细胞以外的多种细胞产生,正常情况下以备用形式储存在中性粒细胞的特殊颗粒中,当出现组织损伤及微生物感染等炎性反应时才释放出来,发挥其组织修复及重构作用[5-6]。 因其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而备受关注,但最近研究发现,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RA、系统性硬化症、小血管的血管炎等疾病中呈高表达[7]。 3/ 6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几点因素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几 点因素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对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我主要与大家探讨以下几点。 1:疾病方面的因素: 大家知道,机体内细胞在健康状态下,有对外来物质自我鉴别的能力,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后,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与B细胞对抗原进入识别阶段,机体细胞正常进入免疫应答状态,免疫应答是一个连续不可分割的过程。当机体感染疾病或正在发生某些病毒性疾病时,就会造成机体细胞的这种正常自我识别发生紊乱,病毒感染机体时可对宿主组织或器官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从而致病,但也可能并无组织器官损伤,而致病理变化或易发生继发感染。 当机体的这种自我识别保护能力被干扰后,病毒或细菌便会趁机定值而引起组织器官病变例如:马立克病毒与鸡痘病毒,所以也就直接造成了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链条的破坏。 当机体感染球虫时,球虫会破坏肠道黏膜及淋巴样组织,造成肠道弥漫性出血直接造成机体造血器官功能紊乱,主要参与免疫应答的T细胞及B细胞相应减少,传染性贫血等疾病也会造成这样的免疫细胞的减少。所以在机体完全健康时免疫抗原,是机体获取良好免疫应答的基础保证。 2:营养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在相应的日龄阶段体重不达标,例如:鸡群的密度,发生过疾病等等,这样会使一部分鸡处于非健康状态,一些特异性

淋巴细胞对抗原活化性降低。下面主要介绍几种营养物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蛋白质与能量营养不良时可导致某些组织萎缩,黏膜分泌减少,造成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过量的氨基酸会造成抑制抗体的合成,,不合理的额外添加氨基酸对免疫效果是非常不利的。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和黏膜表面功能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对合成抗体作用很大,对鸡的早期法氏囊免疫器官具有保健作用。 维生素E可促进巨噬细胞的形成,巨噬细胞不仅有吞噬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它还具有对抗原递呈,传导,内化抗原加工等作用,对注射免疫部位引起的炎症,可配合抗菌素治疗,从而起到快速恢复炎症的作用。维生素C不仅具有抗应激及抗感染等作用,还有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特殊作用。 所以说机体获取合理的营养,机体各项生理指标达到健康标准,是保证免疫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3:免疫增效剂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大家知道,某些抗原需要经过多次免疫才能刺激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理想的抗体产生,一些免疫增效剂类药物在此时便起到了诱导与激活免疫细胞的作用,这些药物要严格按照疗程才会具有诱导与激活免疫系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在免疫抗原接种的前2天与后2-3天内都要使用。有的人只使用1天或一次是完全没有效果的(增效剂与疫苗保护剂一定要分清,脱脂奶粉是疫苗保护剂,左旋咪唑等是疫苗增效剂),免

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免疫失败,对策,原因 一、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 疫苗质量本身存在问题。疫苗包装密封不严。疫苗存放超出有效保质期限。疫苗存放温度不适宜(如:应该低温冷藏保存的疫苗用冷冻保存,应当冷冻保存的疫苗却用冷藏保存)。疫苗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疫苗接受阳光直射。注射疫苗时所选用的稀释液不恰当,对疫苗本身产生伤害。接种疫苗时正在服用抗菌或抗病毒药物,使疫苗效价降低。接种疫苗前后24小时内对圈舍进行消毒。动物年龄太小,本身存在母源抗体,接种疫苗时产生母源抗体干扰。动物正在发生疾病的同时进行疫苗接种。动物在运输前后3天内进行疫苗接种。多种疫苗(两种以上)同时接种,使得疫苗相互干扰。两种疫苗接种间隔时间太短(正常情况下弱毒苗间隔至少7天,灭活苗应间隔在14天以上)。同种疫苗两次免疫间隔时间相距太近(因体内尚存有抗体,再进行疫苗接种时使得体内抗体效价降低。。 免疫接种是预防畜禽疫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有时免疫接种实际保护率低于疫苗规定的保护率,也就是免疫失败笔者将其常见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免疫失败的常见原因 免疫接种程序有误 疫苗接种时机不对,疫苗接种晚,畜禽不能在疫病易发日龄或流行季节前产生免疫力;接种过早则大量疫苗被母源抗体或上次接种产生的抗体中和同时接种多种疫苗或接种间隔时间短,疫苗之间相互干扰有些疫苗间的干扰作用比较明显,如鸡疫苗与疫苗疫苗与疫苗猪瘟疫苗与猪蓝耳病疫苗等许多疫病的疫苗须加强接种,若接种次数不够,就不能产生坚强持久的免疫力有些疫病有死苗活苗或其它新型疫苗,每种疫苗可能又有不同的血清型或毒株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适

用范围,如病原强弱不同畜禽年龄不同等如果选错,就会导致免疫失败如在强毒流行时使用弱毒疫苗则不能抵抗强毒侵袭,给幼畜禽接种强毒苗会引起较重的接种反应,甚至死亡。 免疫抑制性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一些传染病可严重损害免疫系统,抑制免疫,常见的有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瘟猪附红细胞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贫血禽白血病禽网状内皮增生 症当畜禽为这些疾病的阴性慢性感染者或耐过者时,很可能被误认为健康而被接种疫苗,但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或不能产生免疫应答疫苗接种前后使用对该疫苗有抑杀作用的药物,如抗菌药抗病毒药某些中草药板蓝根金银花大蒜穿心莲鱼腥草柴胡连翘黄芩等,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抗球虫药青蒿素等购买的饲料中含有抗菌药,而用户未注意到 二、对策 因疫苗接种成功与否无法用肉眼观察到,所以在尽量避免以上原因发生的同时,在疫苗接种后20—30天左右做一次疫苗抗体监测,以确保免疫成功, 在已接种过同种疫苗的情况下若要再次进行免疫接种,最好在免疫前进行抗体检测,以确保不会事得其反到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部门或国家指定的疫苗销售点购买疫苗,选择信誉好的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备好必要的冷藏设备,按照说明书上要求的条件运输和保存疫苗通常死苗保存在,冻干苗保存在以下,液体苗防止冻结购买时抽查疫苗是否有异常,如变色冻结油水分层瓶体破裂封口松动等若能便捷地买到疫苗,最好现用现买备足相应的稀释剂饮水接种时如用井水,需准备脱脂奶粉或山梨醇,饮水器要用瓷器或无毒塑料制品备齐接种器械并清

高中生物第十章免疫应答

第十章免疫应答 Chapter 10Immune Response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目的要求 ·掌握: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T、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要求,T细胞应答的主要效应机制,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内源性与外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调节的基本内容;了解:黏膜免疫应答,T、B细胞活化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内容 1.固有性免疫应答的概念、组成及特点,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发生的部位及基 本过程。 2.抗原的加工与提呈:内源性及外源性抗原的加工提呈途径。 3.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T细胞 应答的效应;NK T细胞和γδ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4.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B细胞对TD抗原和TI抗原的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5.T、B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抗原识别信号的转导过程,第二信号的转导过程。 6.黏膜免疫应答:黏膜免疫感应部位与效应部位,分泌性IgA及其转运。 7.免疫应答的调节:抗原、抗体和补体成分的调节,抑制性受体及信号转导水平的调节,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免疫细胞间的调节,独特型网络的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都带有 A.抗原受体 B.SmIg C.SRBC受体 D.丝裂原受体 E.MHC分子 2.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作用不包括 A.使B细胞增殖 B.使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 C.使记忆性B细胞形成 D.使Ig轻链V、J基因片段连接 E.使抗体产生类别转换 3.高亲和力IL-2受体存在于 A.活化的巨噬细胞表面 B.初始Tc细胞表面 C.静止的巨噬细胞表面 D.活化Th细胞表面 E.初始Th细胞表面 4.下列哪些分子组合可产生协同刺激信号 A. CD28—B7 B. MHC—Ag—TCR C. MHCⅡ—CD4 D. SmIg—Ag E. MHC I—CD8 5.下列哪种分子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A.C9 B.C3b C.IL-2 D.IgG E.IgA 6.CD4+T细胞活化增殖过程中、提供第一和第二信号的细胞 A.APC B.CD8+ T细胞C.巨噬细胞D.DC细胞E.NK细胞 7.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由哪种细胞提供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 A. DC细胞 B. Th细胞 C..巨噬细胞 D. NK细胞 E.Tc 细胞 8.下列哪一病理过程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无关 A.移植排斥反应 B.胞内菌感染 C.接触性皮炎 D.血型不合的溶血反应 E.肺结核空洞的形成

超强总结-免疫抑制剂和疫苗

疫苗和免疫制剂是生物制品的一个类别。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生物制剂。 免疫学是应用疫苗和免疫制剂的理论基础。免疫是人体容纳自身物质,消灭外来物质的能力。由于大多数微生物被免疫系统鉴别为外来物质(异物),因而这种识别能力为人体提供了针对传染病的保护作用。对微生物的免疫通常由其相对应的抗体显示出来。免疫一般具有高度特异性,只针对某一种或一组密切相关的生物体。获得免疫有两种基本机制——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18.1疫苗 疫苗和免疫制剂是生物制品的一个类别。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生物制剂。 免疫学是应用疫苗和免疫制剂的理论基础。免疫是人体容纳自身物质,消灭外来物质的能力。由于大多数微生物被免疫系统鉴别为外来物质(异物),因而这种识别能力为人体提供了针对传染病的保护作用。对微生物的免疫通常由其相对应的抗体显示出来。免疫一般具有高度特异性,只针对某一种或一组密切相关的生物体。获得免疫有两种基本机制——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18.1.1 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是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体液免疫(抗体)和细胞免疫,是由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保护力。 18.1.1.1 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来源于“野生”的细菌和病毒,这些细菌或病毒的致病力通常在实验室通过传代培养而被削弱。目前应用的减毒活疫苗包括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乙脑活疫苗、水痘疫苗等。减毒活疫苗通常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但是没有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持续时间长。 18.1.1.2 灭活疫苗 全细菌和全病毒灭活疫苗 全细菌和全病毒灭活疫苗是细菌、病毒或立克次体等病原体的培养物,经化学或物理方法灭活后制成,已丧失致病力,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如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百日咳菌苗、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等。 组分疫苗 组分疫苗包括蛋白质疫苗和多糖疫苗。 蛋白质疫苗包括类毒素和亚单位疫苗。类毒素是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外毒素,经脱毒提纯等工艺制成,这类可溶性抗原通常需要加入佐剂(如氢氧化铝)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原性,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等。 多糖疫苗包括纯化疫苗和结合疫苗。纯化疫苗由来自细菌的纯化了的细胞壁多聚糖组成,如流脑多糖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结合疫苗是将多聚糖用化学方法与蛋白质连接而得到的疫苗,这种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