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分子和气体定律(合格考复习)

第六章分子和气体定律(合格考复习)
第六章分子和气体定律(合格考复习)

第六章分子和气体定律

二、复习指导

1.疑难解析

内容诠释

(1)分子动理论

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空隙。通过油膜法实验测得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②分子总是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实验验证,扩散现象是物质微粒由于气体或液体分子运动而定向移动的过程;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质微小颗粒,由于液体或气体分子热运动撞击而产生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③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摄氏温度用t表示,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它们之间的近似关系为:T=t+273;温度差用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表示:Δt=ΔT。

(3)气体状态的变化

若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都不变,就说气体的状态不变。一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一定是体积、温度、压强三个参量中,其中两个或三个参量同时发生了变化,只有一个参量变化是不可能的。

(4)玻意耳定律(等温变化)

文字表述:质量一定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公式表述:P1V1=P2V2

图象表述:质量一定的气体等温变化的p-V图线是一条双曲线,也称等温线,如图6

-1所示。

①对m一定的同一气体,同一条等温线上不同的点,p、v值都不同,但T值相同;各点

连起来的比曲线表示气体由一个状态等温变化到另一状态的过程。

②对m一定的同一气体,对应不同的温度,可画出一系列的双曲线。离坐标原点越远的双曲线对应的温度越高。

(5)查理定律

文字表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它的压强与热

力学温标成正比。

公式表述:①p1/T1=p2/T2=Δp/ΔT=Δp/Δt

②p t=p0(1+t/273),p0是气体在0℃时的压强,p t是气体在t℃

时的压强。

图象表述:质量一定的气体等容变化的p-t或p-T图象是一条直线,也称等容线,如图6-2所示。

①气体的等容变化过程在p-T图象上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但不能达到T=0的状态;

②对m一定的同一气体,可画出一系列的等压线,表示气体的体积不同,直线的斜率越大,对应的体积越小。

方法指导

(1)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

计算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往往是从与气体相关的物体(如:气缸、活塞、液柱或玻璃管等)出发,根据它们的运动学和力学特征(平衡或加速),确定它们的压强。气体的压强运算要运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来求解。解题中,通常选择其中封闭气体的那段水银或活塞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受力,再运用F合=0或F合=ma来求解。

一般情况下,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但求气体压强涉及水银柱时,仍用“厘米汞柱cmHg”比较方便。求封闭气体的压强涉及液体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连通器原理”,同种不间断的液体在同一水平液面上的压强相等;②液柱内任一液片两侧的压强相等;③液柱产生的压强p=ρgh,其中h是指液柱的竖直高度;④对U型管和水银槽模型求气体压强的问题,可以等效成直玻璃管模型;⑤对液缸模型求气体压强可以寻找等压面。

(2)研究气体状态的物理方法

为了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可以假设其中一个状态参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状态参量的变化规律,这种在物理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通过模拟气体压强的产生,是运用了类比的方法。

例1、如图所示,两端封闭且粗细均匀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将管内空气分成上下

a、b两部分且La>Lb,原来玻璃管在27℃的室温中竖直放置,现将它竖直全部插入冰水混合物

中,达到热平衡后,两部分气体同时降低相同的温度,则水银柱将如何移动?

例2、一端开口、水平放置的玻璃管内有一段19cm长的水银柱封住一段长20cm的空气柱,现将玻璃管缓慢地竖立起来并开口向上,求空气柱的长度。(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第六章 分子和气体定律

一、选择题

1.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酒精和水体积之和的实验,说明了( )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 .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 .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2.观察液体中微粒的布朗运动实验的过程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下微粒的位置,然后用直线相连接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图中记录的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B .图中记录的是微粒做布 朗运动的轨迹

C .实验时,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D .实验时,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3.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力学温度的0K 相当于摄氏温度的2730C

B .热力学温度每升高1K 和摄氏温度每升高10

C 对应的温度变化是相同的

C .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随着技术的进步是可能达到的

D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0C

4.下列关于气体压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气体的压强是由于大量的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碰撞而产生的

B .气体压强的大小定义为器壁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C .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D .对于处于一定状态下的气体,气体中不同高度的各点的压强均不同

5.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内,有一段水银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空气,当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放置时,管内空气柱长L,如图所示,若使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则封闭的空气变化是( )

A .封闭气体的压强不变

B .封闭气体的压强减小

C .空气柱的长度L增大

D .空气柱的长度L减小

6.如图所示,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盘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若使玻璃板离水面,所用向上的拉力应( )

A .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B .小于玻璃板的重力

C .等于玻璃板的重力

D .等于玻璃板的重力减去水的浮力

7.如图所示,两端开口、两管横截面积相等的U 形管,在右边直管中的水银柱被一空气柱隔开,空气柱下端水银面与左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向左管中注入一些水银后,h 将减小

B .向左管中注入一些水银后,h 保持不变

C .向右管中注入一些水银后,h 保持不变

D .向右管中注入一些水银后,h 将减小

8.关于查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它的温度成正比

B .一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它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C .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D .一定质量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9.一部分理想气体的温度由-130C 升高到1170C ,若保持体积不变,它的压强的增加量是原来压强的( )

A .0.5倍

B .2/3倍

C .3/2倍

D .2倍

10.密封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

A .是由气体受到重力产生的

B .是由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吸引和排斥)产生的

C .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容器所产生的

D .当容器自由下落时将减为零

1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的质量通常大约为10-10kg

B .气体的温度是描述气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C .物体能够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表明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D .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12.在一个温度均匀一致的大池中,一个小气泡从池底缓慢地向上浮起,则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 )

A .体积增大,压强增大 B.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C .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D .体积不变,压强不变

13.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是( )

A .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大,它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越明显

B .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布朗运动说明固体小颗粒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D .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二、填空题

14.一物体的温度为200C ,若用热力学温标的温度来表示,则是_____K ;若该物体吸热后

温度升高了100C,用热力学温标的温度来表示,则升高了_____K 。 15.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气体的两个变化过程,其中AB 段为双曲线,则符合查理定律的是_____段。设气体在状态A 、C时的温度分别为t A 、t C ,则t A _____t C (选填“>”、“=”或“<”)。

16.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使其温度升高,已知温度每升高10C ,其压强比它的初始压强增加1/250,则气体的初始温度为________0C 。

17.如图所示,上端封闭,下端插在水银槽中的均匀玻璃管上方有少量空气,如果把玻璃管向上拉起一些(下端仍未离开槽内水银面),待重新平衡后,管内空气柱长度将_______,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如图所示,两端封闭且粗细均匀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将管内

空气分为上、下两部分,原来玻璃管在270C的室温中竖直放置,现将它竖直全

部插入1000C的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银柱将_________(选填“向上”、“向

下”或“不”)移动。

19.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如果温度从00C升高到40C,则它所增加的压强是它在00C时压强的_____。如果温度从900C升高到940C,则所增加的压强是它在00C时压强的________。

20.用长h=15cm 的一段水银柱把空气封闭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里,大气压强p 0=75cmHg 。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空气柱的长度L 0=30cm 。试问:⑴当玻璃管竖直放置开口向上时,空气柱的长度L1是多少?⑵如果将玻璃管倒过来开口向下竖直放置,水银没有漏出,则空气柱的长度L2是多少?

3

专题三:气体实验定律_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专题三: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基础回顾]: 一.气体的状态参量 1.温度:温度在宏观上表示物体的________;在微观上是________的标志. 温度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表示方法,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T = ________.而且ΔT =____(即两种单位制下每一度的间隔是相同的). 绝对零度为____0 C,即___K ,是低温的极限,它表示所有分子都停止了热运动.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达到. 2.体积:气体的体积宏观上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上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摩尔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均为_________. 3.压强:气体的压强在宏观上是___________;微观上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压强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①气体分子的__________,②分子的_________. 二.气体实验定律 1.玻意耳定律(等温变化)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体积成______;或者说,它的压强跟体积的________不变.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查理定律(等容变化) (1)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 C ,增加(或减少)的压强等于它在__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采用热力学温标时,可表述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3)推论: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初状态(P ,T )开始,发生一等容变化过程,其压强的变化量△P 与温度变化量△T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3.盖·吕萨克定律(等压变化) (1)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 C ,增加(或减少)的体积等于它在__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采用热力学温标时,可表述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它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3)推论: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初状态(V ,T )开始,发生一等压变化过程,其体积的变化量△V 与温度变化量△T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 能够严格遵守___________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从微观上看,分子的大小可忽略,除碰撞外分子间无___________,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气体_____和_____决定,与气体_____无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实际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2 2111T V P T V P = 3.密度方程: 2 22111ρρT P T P = [重难点阐释]: 一.气体压强的计算

关于成功的三大定律

成功三大定律 关于成功,有很多定律,比较有名的就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和金蝉定律。 无论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还是金蝉定律,他们都有共同的意义: 成功,需要厚积薄发, 要忍受煎熬,要耐得住寂寞, 坚持,坚持,再坚持, 直到最后成功的那一刻。 荷花定律 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 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 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第15天?错!是第29天。这就是荷花定律。 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 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 也就是说: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 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

这其中藏着深刻的道理就是:成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 这个定律最早是听过马云的一个公开演讲,而透过这个定律去联想人生,你会发生,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地开,玩命地开......。 但渐渐的,人们开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 这时,这个时候的放弃,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大多时候,人能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毅力。 据说人这一生大概能遇到7次左右的机会,都是可以改变人生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往往都是在前期日复一日的投入和坚持才能遇到这样的机会。 所以说,如果有梦想就要先动起来,然后坚定不移的去执行下去。竹子定律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 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 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 人生需要储备,有多少人,没能熬过那三厘米?

高考物理复习三道题经典专练5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内壁光滑且厚度不计的汽缸通过活塞封闭有压强为1.0×105 Pa 、温度为27 ℃ 的气体,初始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离为50 cm ,现对汽缸加热,气体膨胀而活塞右移。已知汽缸横截面积为200 cm 2,总长为100 cm , 大气压强为1.0×105 Pa 。 (ⅰ)当温度升高到927 ℃时,求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ⅱ)若在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共吸收了800 J 的热量,试计算气体增加的内能。 【答案】(ⅰ)2×105 Pa (ⅱ)-200 J 【解析】(ⅰ)由题意可知,在活塞移动到汽缸口的过程中,气体发生的是等压变化。设活塞未移动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1,当活塞恰好移动到汽缸口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2,则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 L 1S T 1=L 2S T 2 ,又T 1=300 K 解得:T 2=600 K ,即327 ℃,因为327 ℃<927 ℃,所以气体接着发生等容变化, 设当气体温度达到927 ℃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由查理定律可以得到: 1.0×105 Pa T 2=p (927+273)K , 解得:p =2×105 Pa 。 (ⅱ)由题意可知,气体膨胀过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Δx =L 2-L 1=0.5 m , 故大气压力对封闭气体所做的功为W =-p 0S Δx , 解得:W =-1 000 J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 解得:ΔU =-200 J 。 如图所示汽缸内壁光滑,敞口端通过一个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 的活塞密闭一定质量 气体,通电后汽缸内的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由于汽缸绝热,使得汽缸内的气体吸收热量Q 后温度由T 1升高到T 2,加热前活塞到汽缸底部距离为h 。大气压强用p 0表示,求: (ⅰ)活塞上升的高度; (ⅱ)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答案】(ⅰ)T 2-T 1T 1h (ⅱ)Q -(p 0S +mg )T 2-T 1T 1 h 【解析】(ⅰ)由题意可知,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hS T 1=(h +Δh )S T 2 一、(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Ⅱ卷) 二、(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Ⅱ卷)

气体定律练习题

气体定律练习题 A 基础达标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Ⅰ.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Ⅱ,则() A.状态Ⅰ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Ⅱ时的大 B.状态Ⅰ时气体的平均动能比状态Ⅱ时的大 C.状态Ⅰ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状态Ⅱ时的大 D.状态Ⅰ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Ⅱ时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2. (09·全国卷Ⅰ·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 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3.(09·全国卷Ⅱ·16)如图12-3-9,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 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 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 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 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 4.(09·上海物理·9)如图为竖直放置的上细下粗的密闭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A、B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B升高相同温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为?V A、?V B,压强变化量为?p A、?p B,对液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 A、?F B,则() 12-3-9

A .水银柱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B .?V A <?V B C .?p A >?p B D .?F A =?F B 5.(08全国卷2)对一定量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气体温度就越高 C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 .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6.(08重庆卷)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热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 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7.(08年上海卷)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12-3-10 所示的实线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到状态2的变化 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 (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单调变化 D.保持不变 8.(08年上海卷)如图12-3-11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 水银槽中,右管有一段高为h 的水银柱,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 ( ) A.弯管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B.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增大 C.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D.若环境温度升高,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9.(海南省民族中学2009届高三月考试卷.物理.3)如图12-3-12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 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气缸固定不动,外界温度恒定。一条细线左端连接在活 塞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后连接在一个小桶上,开始时活塞静止。现在不断向小桶中添加细 沙,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活塞始终未被拉出气缸)。忽略气 12-3-10 12-3-11

成功三大定律

荷花定律 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第15天?错!是第29天。这就是荷花定律。 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 也就是说: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 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 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大多时候,人能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毅力。 据说人这一生大概能遇到7次左右的机会,都是可以改变人生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往往都是在前期日复一日的投入和坚持中才能遇到这样的机会。 竹子定律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这就叫竹子定律。 金蝉定律 蝉,要先在地下暗无天日地生活三年(有一种美国的蝉,要在地下生活17年),忍受各种寂寞和孤独,依靠树根的汁一点点长大。在夏天的一个晚上,悄悄爬到树枝上,一夜之间蜕变成知了。然后期待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飞向天空,冲向自由。这就叫金蝉定律。 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盛开,但是总感觉自己绽放的不够,所以渐渐感到厌倦,在第10天、第20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选择了放弃。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需要坚持。马云曾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大部分人都是

专题五 第一讲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后“高仿”检测卷

专题五第一讲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后“高仿”检测卷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量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B.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C.食盐溶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D.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解析:选BC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外界的影响下热量也可以全部转化为功,故A错误;物体吸收热量Q,同时对外做功W,若二者相等,则内能不变,若Q>W,则内能增加,若W>Q,则内能减少,故B正确;晶体的特点是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所以C正确;布朗运动的实质是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撞击悬浮微粒,悬浮微粒受到的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不平衡导致做无规则运动,反映 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2.(2019·宁夏石嘴山期末)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 变化到状态c,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这种变化过程的是() 解析:选C由图可知,理想气体由a到b经历了等容变化,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由b到c经历了等温变化,压强减小,体积变大,故C正确。 3.(2019·山东青岛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不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 C.0 ℃的水和0 ℃的冰具有相同的内能 D.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解析:选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在

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须知三大定律

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须知三大定律 所谓定律也就是规律,是证明了的有效的规律,你想要成功就需要遵循这些规律,否则你会走偏,无法到达成功的目的地。 一个人想要成功,并不是多说人所说的,你要努力,你要勤奋,你要有诚信,你就可以获得成功。一个残酷的事实是,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往往从来不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成功秘诀告诉你,因为他害怕你也会和他一样成功,从而和他形成竞争。 所以,你所能够接触到的,那些告诉你如何成功的方法,或多或少都是别人精心“编织”的谎言,目的就是误导你,不让你成功。这就好比你问一个干生意的人,他从来不会告诉你自己挣钱很容易,挣的钱比打工的人多好几倍,他只会想你诉苦,告诉你挣钱多不容易。 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须知三大定律,不然难有作为 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够成功呢?或者说想要成功,我们该怎么做呢?以下三大定律可以帮助你掌握真正成功的方法,你需要时刻遵守。 01 什么热门做什么 想要有所成就,就需要看目前哪个领域是热门,然后就做这个领域,因为这个领域热门,所以必然会催生巨大的机会,拥有巨大的市场,你只要做,那么就可能会赚到大钱。而如果这个领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你才进入去做,那么你就很难挣到钱。就比如,当初电脑刚开始普及的时候,是非常热门的一个领域,如果你销售电脑,那么你就能够挣到很多钱,后来电脑不行了,智能手机开始普及,你去销售智能手机,就能够挣到很多钱。 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须知三大定律,不然难有作为 02 不要追求长久追求阶段 很多人干什么都想着做百年老店,觉得干什么都需要长久才行。就像很多人说,公司里面老板不能够识别人才,这公司肯定干不长久。这种思维都是错误的,因为可能人家压根就没想着长久干下去,就是阶段性的赚钱,这个领域不行了,就直接换其他领域。时代变化太迅速了,三五年之后形势就变了,追求长久只会让你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干什么事情,不要想的太远,最多规划2~3年,现阶段做现阶段的事情。就像上面说的,一开始卖电脑很挣钱,但是后来干的人多了,普及多了,电脑需求也就下去了,也就不挣钱了,这个阶段就需要换项目卖手机了,等到手机不行了,然后再变其他项目。 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须知三大定律,不然难有作为 03

高考物理(热力学定律气体)

热力学定律气体 1.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现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变大,达到新的平衡后() A.气体的密度变大 B.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变小 C.每个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率都变大 D.每个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率都变小 解析: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当使其温度降低而 压强变大,达到新的平衡后体积减小,所以气体的密度变大,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 的平均动能变小,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增多,在某一时刻对 于单个分子来说,有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率可能增大,有的也可能减小.故只有A、B选项正确. 答案:AB 2.(2010·保定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的内能就是组成该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B.只要对内燃机不断改进,就可以把内燃机得到的全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是不同的 D.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能自发进行 解析: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做功是不同形式能间的转化,热传递是同种形式能 间的转移,故C选项正确.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故A项错.由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机的效率达不到100%,且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故B、D均错. 答案:C 3.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 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解析:气团上升过程中,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 定律ΔU=W+Q,Q=0,W为负值,ΔU也为负值,温度降低,故C正确. 答案:C 4.如图1所示,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直立圆筒形导热的气

气体分子动理论

气体分子动理论 导读:本文是关于气体分子动理论,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2、知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分子速率按一定规律分布,这种规律是一种统计规律. 3、知道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以及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能力目标 通过用微观解释宏观,提出统计规律,渗透统计观点,以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气体分子定律以及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尤其是统计规律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建议 用微观的方法解释宏观现象,对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接触,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模拟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统计规律的意义.理解气体压强的产生并解释气体的实验定律是本节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总体设计

1、教师应借助物理规律和课件展示,准确讲解,注意启发点拨,以学生自己讨论归纳. 2、学生应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参与讨论、总结规律、解释现象. 教师通过动画模拟引入微观对宏观的解释、渗透统计思维,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分析特点,总结统计规律,解释有关现象.(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气体压强的产生和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2、难点:用统计的方法分析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3、疑点 (1)气体分子运动与固体、液体分子运动有什么区别. (2)气体的压强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 4、解决办法 用小球模拟分子碰撞器壁,联系实际,从实例出发理解气体压强的产生机理,并分析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1、气体分子运动特点(条件允许,可以播放动画进行模拟演示)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①气体分子间距较大 ②气体分子充满整个容器空间 ③气体分子运动频繁碰撞 ④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作文成功三大定律

作文成功三大定律: 荷花定律 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第15天?错!是第29天。这就是荷花定律。 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也就是说: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 这其中藏着深刻的道理就是:成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这个定律最早是听过马云的一个公开演讲,而透过这个定律去联想人生,你会发生,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地开,玩命地开......。 但渐渐的,人们开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 这时,这个时候的放弃,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大多时候,人能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毅力。 据说人这一生大概能遇到7次左右的机会,都是可以改变人生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往往都是在前期日复一日的投入和坚持才能遇到这样的机会。所以说,如果有梦想就要先动起来,然后坚定不移的去执行下去。

贰 竹子定律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人生需要储备,有多少人,没能熬过那三厘米? 什么叫价值?同是两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杠。晾衣杠不服气的问笛子:我们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凭什么我天天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却价值千金呢?笛子回答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精雕细做,晾衣杠此时沉默了。 人生亦是如此,经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扛得起责任,肩负起使命,人生才会有价值。看见别人辉煌的时候,不要嫉妒,因为别人付出的比你多。 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实验8气体三定律及气态方程验证

实验8 气体三定律及气态方程验证 【实验目的】 ⒈验证气体三定律及气态方程。 ⒉测定摩尔气体常数。 【实验仪器】 气体定律实验仪,温度计,交直流电源()V AC V DC 24,9~6,福廷气压计。 【实验原理】 ⒈气体三定律及气态方程。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不变时,遵守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即 恒量===Λ2211V P V P (3—10—1) 当体积不变时,遵守查理定律,即 恒量===Λ2 211T P T P (3—10—2) 当压强不变时,遵守盖·吕萨克定律,即 恒量===Λ2 211T V T V (3—10—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P 、V 、T 三个状态参量都变化时,满足气态方程,即 nR T V P T V P ===Λ2 22111 (3—10—4) 式中 n —气体物质的量; R —摩尔气体常数。 在常温常压下,空气近似遵守以上三个定律和气态方程。 由式(3-10-5)可得 nT PV R = (3-10-5) 式中n 的值可如下求得;在标准状态下(Pa P 5010013.1?=,K T 15.2730=),1mol 气体体积为0nV ;当温度变化为'T ,压强仍为标准状态下的0P 值时,根据盖·吕萨克定律,n mol 气体体积为 00 ''T T nV V = 故 0''V T V T n = (3-10-6) ⒉ 气体定律实验仪的结构和原理。 本实验用的气体定律实验仪如图3-10-1所示。它主要由定压气体温度计、控温线路

和体积压强测量计三部分组成。仪器整体固定在一块支撑木板上,并装入一长方形木匣中。使用时,打开木匣,竖立起支撑木板,然后 安装调试。 ⑴定压气体温度计。 它由图中直角玻璃管组成,竖直部分的底封闭,水平部分的2是水银滴,3是注入水银的小口,平时用橡皮帽盖住。水银滴2的左侧与大气相通,右侧则构成密闭容器。 当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时,推动水银2向左移动,其右侧压强1P 与左侧大气压强0P 相等(1P = 0P )时,水银滴停止移动。降温时,密闭容器内气体收缩,水银滴右移,当两侧压强相等时,又停止移动。 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密闭容器中的气压始终与大气压强0P 相等;而每一温度值,表现为水银滴的一个特位置。 由于水平的控温臂管上没有设置刻度,所以实验必须与温度计6配合使用,把密闭容器1与温度计6同时插入水中,若温度指示为20℃,则水银滴的停留位置可标记为20℃。 ⑵控温线路。 它由电热丝R 、继电器J 、触针M 和N 及指示灯5等部件组成。 当接通24V 交流电源时,电热丝R 通过继电器J 的常闭触点接入电源开始加热,同时指示灯5亮。 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温度计的水银滴2左移。温度升到某一数值t 时,水银滴与触针M 、N 接触,使继电器J 的线圈绕组电路导通(继电器线圈组电路接V 9~6直流电源),继电器J 做吸合动作,常闭触点1J 断开,指示灯,加热停止。 当温度下降时,水银滴右移,一旦离开触针M 、N ,继电器绕组电路即被切断,继电器复位,常闭触点1J 再度闭合,电热丝R 导通并加热,由此达到自动控温的目的。在实验中调节触针旋钮4,使触针M 、N 置于不同位置上,就能得到不同的温度。 ⑶体积压强测量计。 在图3-10-1中,体积压强测量计由一支带气节门11的长玻璃管13通过橡皮管15与具有长颈漏斗的管14联接,构成U 形管。水银从长颈漏斗14注入。 当管13的气节门11打开时,U 形管两端均与大气相通,两端水银面相平,其高差Δh 造成的压差。当把管14降低时,0P P <,Δh 为负值。 管13的气节门11关闭时,管14提高,管13内空气被压缩,气柱变短,体积减小,气压增加到P 。这时,P 与大气压强0P 之差等于管14和管13水银面高度差Δh 造成的压差。当把管14降低时,0P P <,Δh 为负值。 管13外套的粗玻璃管是盛水管,内装有电热丝R 。水被加热时,热量也传递给管13内的气柱,达到平衡时,气柱的温度与水的温度相同。 这样,通过测量U 形管水银面的高度差Δh(可由管14右侧的标尺读出),可确定封闭在管13中气柱的压强P;通过测量气柱长度L(可由设在管13旁侧的标尺读出),可确定气体的体积;通过插在水中的温度6测得水温,可确定气柱的温度t 。由此可以研究密闭在管13中气体的压强P 、体积V 和温度T 三者之间的关系。

分子和气体定律精修订

分子和气体定律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六章 分子和气体定律 知识点一:阿伏伽德罗常数 1摩尔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这个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用A N 表示,且236.0210/A N mol =?。 注意:(1)阿伏伽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如果已知物质的宏观量:摩尔质量M ,摩尔体积V ,就可以推算出分子质量,分子体积,估算出分子之间的距离等这些微观量。 (2)利用油膜法测量分子的直径,其测定结果表明,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是 1010m -。 【例1】对于液体和固体(不计分之间的空隙),若用M 表示摩尔质量,0m 表示分子质量,ρ表示物质密度,V 表示摩尔体积,0V 表示单个分子的体积,A N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0A V N V = (B )0A V N m ρ= (C )A M N V ρ= (D )M V ρ= 【例2】黄金的密度为3319.310/kg m ρ=?,摩尔质量为131.9710/u kg m -=?,求: (1) 金分子的质量 (2) 金分子的半径 【例3】将31cm 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200cm 的油酸酒精溶液。每31cm 该溶液有20滴。现将1滴该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解于水,油酸最终在水面上形成面积为20.50cm 的单分子膜层。试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 知识点二:分子的热运动 1、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想象叫扩散现象。 (1)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光,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扩散就越快。 (2) 扩散现象不仅可以在气体分子间发生,在固体之间和液体之间也会发 生。 2、布朗运动 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叫布朗运动。

消费者行为三大定律

消费者行为“三大铁律”及其它 2004-8-27 美国市场战略协会的创始人托马·J·温宁格认为,领先的公司必须能够创造出一种价值,一种使产品能够获取完全价格的价值。透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发现,很多产品的畅销都是与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密不可分。而这种价值具体现在消费者行为的两大类动机上:生理性购买动机和心理性购买动机。前者与维持和发展生命有机体相关,具有经常性、重复性和习惯性;后者与人们的心理活动中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过程的统一密切相关,具有冲动性、新奇性和多样性等。在众多的市场表现上心理性消费显得格外的活跃,是众多企业营销挖掘的重点。无论从汽车、家电等耐用品,到服饰、日常用品及快速消费品,都概莫能外。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三大铁律”诠释 现实的市场营销实践证明,满足人们的生理性需求是有限的,而满足心理需求则是无限的。消费者的生理性需求是相对稳定的,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则是快速变化的,当原有产品不能满足新的心理需求时,就会受到新的购买冲击,从而使购买频率大大加快。因此,适度的引导,通过挖掘消费心理需求,提升感受价值是可以发现市场的机会,创造无限的空间。无数的营销实践证明: 消费者并不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现代消费者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物质消费者,而是一个整体消费、完整的感性消费者。厂商们通过产品的“感性价值”来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众所周知,娃哈哈纯净水,仅仅就是一种干净的可饮水,由于赋予其感性的诉求,使其饮料类产品卖遍大江南北。传统的市场营销研究基于在已知的、现存的信息上的判断,而忽略了未来可能的变化。索尼公司的领导人盛田昭夫曾这样说过:我们的计划是用新产品引导公众,而不是问他们想要哪种产品。公众不知道能有什么,可我们知道。因此,我们不搞大量的市场顾客研究,而是去完成自己对产品的构想,并通过教育公众、与公众交流等方式设法为产品创造市场。所以说消费具有可诱导性,即需求是可以引导的。营销的核心任务就是在挖掘并满足现有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不仅要超越顾客需求期望,而且要经常预测顾客未来有什么新的期望,引导期望能够期望,最后控制期望,创造市场。 消费者并不需要产品信息真相。众多的市场试验证明消费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这种感觉为心理性的消费带来了市场挖掘的机会和空间。化妆品。保健品等卖的是一种希望和期待。比如所有的洗发用品广告选的形象代言人,理性思考都知道是先有代言人的美发,而后有洗发用品。但在选购产品时几乎都是受广告的宣传诱导而选购,此类案例不胜枚举。既然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往往依据其直觉。喜好、售点现场的氛围诱导,那么营销活动的重心就是如何挖掘消费者关注的利益点,而不完全是产品本身。使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与消费者心理需求产生共鸣,形成有(无)形产品与消费心理互动,一旦这种心理产品同消费者的感性需求产生共鸣,就会令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因此,厂商们只

理想气态的方程及气体分子动理论

理想气态的方程及气体分子动理论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理想气体,能够由气体的实验定律推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知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适用条件。 4、掌握克拉珀龙方程并能利用方程计算有关问题。 5、明确摩尔气体常量,R是一个热学的重要常数,其重要性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样的。 6、应用克拉珀龙方程解题时,由于R=8.31J/(mol· K)=0.082atm·L/(mol· K)。因此p、 V的单位必须与选用的R的单位相对应。 7、明确p-V, p-T, V-T图线的意义。 8、能够在相应的坐标中表达系统的变化过程。 二、重点难点及考点 1、这一节的内容重点在于能够知道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 能解决有关具体问题,还要注意到计算时要统一单位,难点在于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解题时有时压强比较难找。 2、本节重点是克拉珀珑方程的应用,应用克拉珀龙方程可以解决很多气体问题,如果把 它学习好,对学生的学习气体这一节会有很大帮助,本节难点是对克拉珀龙方程的应用,但本节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并不是特别大,因为这一节为现行教材中的新增长率加 内容。 3、本节重点是把气体的三个状态量用分子动理论来描述清楚,难点是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气体三定律,要从逻辑严谨的理相气体模型出发解释每个气体定律,本节在高考中涉 及的题目不多但出曾出现过。

三、例题分析 第一阶段 [例1]在密闭的容器里装有氧气100g,压强为10×106Pa,温度为37oC,经一段时间后温度 降为27oC,由于漏气,压强降为6.0×105Pa,求该容器的容积和漏掉气的质量。 思路分析: 本题研究的是变质量气体问题,由于容器的容积和气体种类(设氧气摩尔质量为M)仍未变,只是质量变为m2,再由克拉珀龙方程列出一个方程,联解两个方程,即可求得容器的容积和漏掉的氧气,抓住状态和过程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可得: ①② 方程①可得: 将V代入②可求: 所以漏掉的氧气质量△m=m1-m2=38g 答案:该容器的容积8.05×10-3m3,漏掉气的质量是38g, [例2]一个横截面积为S=50cm2竖直放置的气缸,活塞的质量为80kg,活塞下面装有质量m=5g的NH3,现对NH3加热,当NH3的温度升高△T=100oC时,求活塞上升的高度为多少?设大气压强为75cmHg,活塞与气缸无摩擦。 思路分析:本题研究的是定质量气体问题,首先确定定研究对象HN3,确认初态压强与末态压强相等,由于温度升高,NH3变化过程是等压膨胀,体积发生变化。由克拉珀龙方程可列两个状态下的方程,求出体积变化。再由体积变化和横截面积求出活塞上升的高度。确认等压膨胀是解本题的关键。 根据题意:根据克拉珀龙方程得: 所以活塞上升高度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气体和热力学定律专题讲练

《分子动理论 气体与热力学定律》专题讲练 一、考纲要求 六.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 热学部分在高考理综中仅仅以一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6分。知识要点是分子动理论、 内能、热力学三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和气体的性质。 二、典例分类评析 1、分子的两种模型及宏观量、微观量的计算 (1)分子的两种模型 ①球体模型:常用于固体、液体分子。V=1/6πd 3 ②立方体模型:常用于气体分子。V=d 3 (2)宏观量、微观量的计算 在此所指的微观量为:分子体积 0V ,分子的直径d ,分子的质量0m .宏观物理量为:物质的体积V 、摩尔体积mol V 、物质的质量m 、摩尔质量M 、物质的密度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 物理量和宏观物理量的桥梁。由宏观量去计算微观量,或由微观量去计算宏观量,都要通过阿伏 加德罗常数建立联系.所以说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 ①计算分子的质量:0mol A A V M m N N ρ== ②计算分子的体积:0mol A A V M V N N ρ= =,进而还可以估算分子的直径(线度) d ,把分子看成小

球,由30432d V π??= ??? ,得d =(注意:此式子对固体、液体成立) ③计算物质所含的分子数:A A A mol m V V n N N N M V M ρ===. 例1、下列可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一组数据是 ( ) A .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 .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 .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 .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例2、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 A.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质量和质量 B .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质量和密度 C .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质量和体积 D .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例3、某固体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则每个分子的质量和单 位体积内所含的分子数分别是 ( ) A .A N M 、A N M ρ B .A M N 、A MN ρ C .A N M 、 A M N ρ D .A M N 、 A N M ρ 例4、若以 μ表示水的,υ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 ρ为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 的密度,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Δ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中 正确的是 ( ) A . N A = ─── υρ m B .ρ = ─── μA N Δ C . m = ─── μA N D .Δ= ─── υA N 例5、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 ,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 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 1.0×105 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 A.4×1016 m 3 B.4×1018 m 3 C. 4×1030 m 3 D. 4×1022 m 3 2、分子热运动和布朗运动 (1)布朗运动 ①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小颗粒的运动,布朗运动不是一个单一的分子的运动——单个分子是看不见 的,悬浮小颗粒是千万个分子组成的粒子,形成布朗运动的原因是悬浮小颗粒受到周围液体、气 体分子紊乱的碰撞和来自各个方向碰撞效果的不平衡,因此,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间接 证明了周围液体、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是不同的现象.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其运 动的激烈程度与微粒的大小和液体的温度有关.扩散现象是两种不同物质在接触时,没有受到外 力影响。而能彼此进到对方里去的现象.气、液、固体都有扩散现象,扩散快慢除和温度有关外, 还和物体的密度差、溶液的浓度有关.物体的密度差(或浓度差)越大,温度越高,扩散进行的越 快. ③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微粒的大小和液体的温度有关。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

理想气体的内能、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的内能、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1、选择题 题号:21011001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 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A )kT 25 (B ) RT 25 (C )kT 27 (D )RT 2 7 [ ] 答案:( B ) 题号:21011002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 根据能量均分定理,分子的每一自由度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为 (A )kT 21 (B )kT (C )kT 23 (D )kT 2 5 [ ] 答案:( A ) 题号:21011003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 质量为M kg 的理想气体,其分子的自由度为i ,摩尔质量为μ,当它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该气体所具有的内能为 (A )RT (B )RT i 2 (C )RT M μ (D )RT i M 2 μ [ ] 答案:( D )

题号:21012004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温度为C 0 27时,1 mol 氧气所具有的平动动能和转动动能分别为 (A )211021.6-?=平E J ,211014.4-?=转E J (B )211014.4-?=平E J ,211021.6-?=转E J (C )31049.2?=平E J , 31074.3?=转E J (D )31074.3?=平E J ,31049.2?=转E J [ ] 答案:( D ) 题号:21012005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1 mol 非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A )kT 25 (B )RT 2 5 (C )kT 27 (D )RT 27 [ ] 答案:( D ) 题号:21012006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质量为M kg 的刚性三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其分子的摩尔质量为μ,当它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该气体所具有的内能为 (A )RT M μ27 (B )RT M μ3 (C )RT M μ25 (D )RT M μ 23 [ ]

问题就是答案-获得成功的五大黄金定律

问题就是答案之获得成功的五大黄金定律 成功就是比赛,比赛次数越多,获胜次数就越多;获胜次数越多,你的发挥就越成功。 把因果定律用于营销 约见更多的人加盟,更多的人就会加盟;约见的次数越多,你的约见技巧就越娴熟。换句话说,你必须约见大量的人,让他们成为你的营销目标客户。 定律一:约见更多的人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定律。只要有人愿意停下来听你讲,你就要讲给他们听。不要只会精心分析、挑选理想的目标客户。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浏览目标对象名单时说:“他们年龄太大了,年龄太小了,太有钱了,太穷了,距离太远了,太精明了”那么,你就走上了失败之路。在你的业务拓展初期,你需要见人就讲解你的计划,因为你需要积累经验。一旦向所有人讲解了你的计划,平均率法则就将证明:你肯定会取得成功,只是成功大小的问题。只要工作量增加了,业务拓展过程中碰到的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方向感到茫然沮丧,只需加倍讲解自己的计划。如果业务的拓展速度不如你意,那就增加你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约见更多的人。增加活动量是排除干扰、解决万难的灵丹妙药;向任何人讲解你的计划,此乃第一定律。 定律二:约见更多的人 不断地打电话给目标客户,见人就要讲解你的计划,你完全可以成为全城最佳计划讲解者。可是,如果没有约见到足够的目标对象,你的事业将一败涂地。你可能很会穿着打扮,你的性格可能讨人喜欢,但是,如果不进行大量的计划讲解,你将永远是平庸之辈。向所有目标对象讲解你的计划吧。 定律三:约见更多的人 很多营销人员拓展业务时一路跌跌撞撞,潜力一直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他们认为是因为那些他们未能说服的目标客户造成的。其实并非如此——是因为那些他们没有约见到的客户造成的。 继续讲解你的计划吧。只要遵循上述三大定律,你就会取得巨大成功!

IT三大定律

IT三大定律 物理学上有所谓的牛顿三大定律,资讯科技业界也有所谓的 IT三大定律。 首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摩尔(Gordon Moore)是英特尔创办人,他成功作出电脑速度和容量每18个月翻一番,增长一倍的预言,这预言往后成了摩尔定律。 互联网时代,又出现了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吉尔德(George Gilder)认为未来25年,带宽每六个月增一倍,而且作出上网终将免费的预言,他的预言在一些先进国家业已实现。 另有麦特卡尔夫定律(Metca lfe’s Law),麦特卡尔夫(Bob Metcalfe)是以太网发明人,他说互联网以平方级数增长,电话是一个人打给另一人,效率是1:1;电视是一架许多人看,效率是1:N。 把100架电脑联网互通,效率是100X100=10000。所以互联网增长率比电视快四倍,比收音机快12倍。 其他: IT四定律~作为IT人的我们不可不知啊! 2008-01-07 12:58 第一定律:“摩尔定律”(Moore’s Law):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美国人高登?摩尔提出摩尔定律,即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翻。这意味着同等价位的微处理器速度会变得越来越快,同等速度的微处理器会变得越来越便宜。作为迄今为止半导体发展史上意义最深远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数十年的发展历程, 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它的正确性。它并不是严格的物理定律,而是基于一种几乎不可思议的技术进步现象所做出的总结。在过去10年中,摩尔定律所描述的技术进步不断冲击着计算机工业:晶体管越做越小, 芯片性能越来越高,计算能力呈指数增长, 生产成本和使用费用不断降低。世界半导体工业界预测,这种进步至少仍将持续10到15年。面对现有的晶体管模式及技术已经临近极限,借助芯片设计人员巨大的创造才能,使一个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化险为夷,硅晶体管继续着小型化的步伐。近期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科技成果显示,将10纳米长的图案压印在硅片上的时间为四百万分之一秒,把硅片上晶体管的密度提高了100倍,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流水线生产的速度。这一成果将使电子产品继续微小化,使摩尔定律继续适用。然而,近年来,也有专业人士已经意识到,要使晶体管更加微小,摩尔定律将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传统的硅芯片计算机总有一天要遭遇极限。 第二定律“贝尔定律”(Bell’s Law):微处理器的价格和体积每18个月减小一倍 两大定律互相补充,前者断定微处理器的速度会每18个月翻一倍,而后者则认为如果保持计算能力不变,微处理器的价格和体积每18个月减小一倍,这就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