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补偿电容器组额值的计算说明

无功补偿电容器组额值的计算说明
无功补偿电容器组额值的计算说明

关于交流输变电系统用

电容器装置容量及单台电容器电压的说明

一般,交流输变电系统用于无功补偿的电容器装置,接于系统的10、35或66kV 母线。电容器装置及装置内的器件的相关参数和系统的母线电压、系统的短路容量等相关。一般易出现混淆的是装置的容量以及单台电容器电压的确定,现分述如下。

一. 电容器装置的容量

电容器装置的容量有3种:a.设计要求容量;b.额定容量;c.额定输出容量。 设计要求容量描述为: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按照无功配置技术原则确定,如:无功补偿的容量按照主变容量的10%-25%配置。假设110kV 31.5MV A 变压器,按照其15%进行无功容量补偿时,设计要求容量为31.5MV A*15%为4725kvar 。

额定容量的描述为:按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CECS33:91规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为电容器组的额定三相容量。假设并联电容器组三相额定的容量为5000kvar ,额定电压为11/^3,则装置的额定容量就为5000kvar 。

额定输出容量描述为: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CECS33:91规定,实际输出容量是额定容量减去串联电抗器的额定容量。若上述装置按照6%电抗率计算的话,装置的额定输出容量为5000*(1-0.06)=4700kvar 。

装置实际的无功输出按照实际的电压计算。考虑了电抗器引起电压变化之后,实际加在电容器上的电压为:3/64.1094.0310

=?kV ,

此时电容器组的容量为:46775000)11/64.10(2=?kvar ,无功输出为

439694.04677=?kvar 。

人们习惯上按照额定容量算无功补偿度,也就是上面例子的补偿度为

5000/31500=15.9%,而实际的补偿度为4396/31500=14%。

详情请参考 《无功补偿装置》2004年第2期P50。

二.关于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的说明

根据国家电网《6-66kV 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管理规定》第2.2条(原文摘录):

2.2电容器

2.2.1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按其连续运行电压(我们理解为电容器的连续长期运行电压)选取,一般取1.05倍电网标称电压,按公式(1)计算

)1(3K N nUs

Ucn -= (1)

其中Ucn ——电容器额定电压(kV );

Us ——电网标称电压(kV );

N ——每相电容器的串联台数;

K ——串联电抗的电抗率

当电网的连续运行电压为1.1倍电网标称电压时(GB11024.1每24h 电压在1.1倍电网标称电压下运行时间超过8小时),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作相应的提高,将式

(1)中的1.05改为1.1后计算电容器额定电压,此时串联电抗器的参数也随之计算选取。

根据以上要求和公式,我们假设母线的标称电压为Us=35kV 、电容器组采用串联数12%,进行电容器额定电压选取的计算。

1.第一种情况,一般情况下电容器额定电压计算为

1) 电抗率K=12%的时候,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3/7.41)

12.01(05.135)1(05.1cn =-?=-=K Us U kV 推荐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为3/42或者3/5.41kV (以3/42较多)。

2) 电抗率K=6%的时候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3/6.38)

05.01(05.166)1(05.1cn =-?=-=K Us U kV 推荐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为3/5.38 kV 。

以上的计算仅仅是考虑了串联电抗器对于电压的影响。由于实际情况和其他因素,我们会对额定电压进行相应调整来满足用户要求和保证电容器组的稳定长期运行。

(电网标称电压的规定值为【根据GB 156-93】:3kV 、6 kV 、10 kV 、35 kV 、66 kV 、110 kV 、 220 kV 、330 kV 、500 kV 。)

电力电容器及无功补偿技术手册

电力电容器及无功补偿 技术手册 沙舟编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基本概念 (1) §1-1 交流电的能量转换 (1) §1-2 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 (2) §1-3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3) §1-4 并联电容器的容量与损耗 (3) §1-5 并联电容器的无功补偿作用 (4) 第二章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技术经济效益 (5) §2-1 无功补偿经济当量 (5) §2-2 最佳功率因数的确定 (7) §2-3 安装并联电容器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8) §2-4 安装并联电容器降低线损 (11) §2-5 安装并联电容器释放发电和供电设备容量 (13) §2-6 安装并联电容器减少电费支出 (15)

前言 众所周知,供电质量主要决定于电压、频率和波形三个方面。电网频率稳定决定于电网有功平衡,波形主要决定于网络和负荷的谐波,电压稳定则决定于无功平衡。当然三者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无功平衡决定于网络中无功的产生和消耗。在系统中无功电源有同步发电机、同步调相机、电容器、电缆、输电线路电容、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和用户同步电动机,无功负荷则有电力变压器,输电线路电感和用户的感应电动机,各种感应式加热炉、电弧炉等。为了满足系统中无功电力的需求,单靠发电机、调相机、电缆和输电线路电容是不够的,静补装置中也是采用电容器等。因此电容器在系统的无功电源中占有相当比重,加之调相机为旋转设备。建设投资大,运行维护费用高。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积极装设电容器,满足系统无功电力要求,维持电压稳定。但各国主要是装设并联电容器,装串联电容器者较少,因此编者主要介绍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技术,它还广泛应用于谐波滤波装置,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和电气化铁道无功补偿装置之中,因与电力系统谐波有关。限于篇幅,准备在“谐波技术”中详述。这里主要介绍一些无功补偿技术基础。限于编者水平,加上时间仓促,不当之处难免,请读者批评指正。

配电变压器损坏原因分析及对策(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配电变压器损坏原因分析及对策 (标准版)

配电变压器损坏原因分析及对策(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原因分析 在广大农村,配电变压器时常损坏,特别是在农村用电高峰期和雷雨季节更是时有发生,笔者通过长期跟踪调查发现导致配电变压器损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过载 一是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用电量普遍迅速增加,原来的配电变压器容量小,小马拉大车,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造成变压器过负载运行。二是由于季节性和特殊天气等原因造成用电高峰,使配电变压器过载运行。由于变压器长期过载运行,造成变压器内部各部件、线圈、油绝缘老化而使变压器烧毁。 1.2绕组绝缘受潮 一是配电变压器的负荷大部分随季节性和时间性分配,特别是在农村农忙季节配电变压器将在过负荷或满负荷下使用,在夜晚又是轻负荷使用,负荷曲线差值很大,运行温度最高达80℃以上,而最低温

度在10℃。而且农村变压器因容量小没有安装专门的呼吸装置,多在油枕加油盖上进行呼吸,所以空气中的水分在绝缘油中会逐渐增加,从运行八年以上的配电变压器的检修情况来看,每台变压器底部水分平均达100g以上,这些水分都是通过变压器油热胀冷缩的呼吸空气从油中沉淀下来的。二是变压器内部缺油使油面降低造成绝缘油与空气接触面增大,加速了空气中水分进入油面,降低了变压器内部绝缘强度,当绝缘降低到一定值时变压器内部就发生了击穿短路故障。 1.3对配电变压器违章加油 某电工对正在运行的配电变压器加油,时隔1h后,该变压器高压跌落开关保险熔丝熔断两相,并有轻微喷油,经现场检查,需要大修。造成该变压器烧毁的主要原因:一是新加的变压器油与该变压器箱体内的油型号不一致,变压器油有几种油基,不同型号的油基原则上不能混用;二是在对该配电变压器加油时没有停电,造成变压器内部冷热油相混后,循环油流加速,将器身底部的水分带起循环到高低压线圈内部使绝缘下降造成击穿短路;三是加入了不合格变压器油。 1.4无功补偿不当引起谐振过电压 为了降低线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在《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中规定配电变压器容量在100kVA以上的宜采用无功补偿装置。如果补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无功补偿装置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无功补偿装置主要分为固定电容器组、分组投切电容器组、有载调压式电容器组、SVC和SVG。下面介绍下各种补偿装置的特点。 1)固定电容器组。其特点是价格便宜,运行方式简单,投切间隔时间长。但它对于补偿变化的无功功率效果不好,因为它只能选择全部无功补偿投入或全部无功补偿切出,从而可能造成从补偿不足直接补偿到过补偿,且投切间隔时间长无法满足对电压稳定的要求。而由于光照强度是不停变化的,利用光伏发电的光伏场发出的电能也跟着光伏能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固定电容器组不适应光伏场的要求,不建议光伏项目中的无功补偿选用固定电容器组。 2)分组投切电容器组。分组投切电容器组和固定电容器组的区别主要是将电容器组分为几组,在需要时逐组投入或切出电容器。但它仍然存在投切间隔时间长的问题,且分的组数较少,一般为2~3组(分的组数多了,投资和占地太大),仍有过补偿的可能。因此分组投切电容器组适用于电力系统较坚强、对相应速度要求较低的场所。 3)有载调压式电容器组。有载调压式电容器组和固定电容器组的区别主要是在电容器组前加上了一台有载调压主变。根据公式Q=2πfCU2可知,电容器组产生的无功功率和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故调节电容器组端电压可以调节电容器组产生的无功功率。有载调压式电容器组的投切间隔时间大大缩短,由原来的几分钟缩短为几秒钟。且有载调压主变档位较多,一般为8~10档,每档的补偿无功功率不大,过补偿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分组投切电容器组适用于电力系统对光伏场要求一般的场所。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方案

课程设计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方案设计 指导老师:江宁强 1010190456 尹兆京

目录 1绪论 (2) 1.1引言 (2) 1.2无功补偿的提出 (3) 1.3本文所做的工作 (3) 2无功补偿的认识 (3) 2.1无功补偿装置 (3) 2.2无功补偿方式 (4) 2.3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 (4) 2.4投切开关的选取 (4) 2.5无功补偿的意义 (5) 3电容器无功补偿方式 (5) 3.1串联无功补偿 (5) 3.2并联无功补偿 (6) 3.3确定电容器补偿容量 (6) 4案例分析 (6) 4.1利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对变电站调压 (6) 4.2利用串联电容器,改变线路参数进行调压 (13) 4.3利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提高功率因素 (15) 5总结 (21) 1绪论 1.1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系统发展迅猛,负荷日益增多,供电容量扩大,出现了大规模的联合电力系统。用电负荷的增加,必然要

求电网系统利用率的提高。但由于接入电网的用电设备绝大多数是电感性负荷,自然功率因素低,影响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降低有功功率的输出; 影响变电、输电的供电能力; 降低有功功率的容量; 增加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 增加输电线路的电压降等。因此,连接到电网中的大多数电器不仅需要有功功率,还需要一定的无功功率。 1.2无功补偿的提出 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无功功率。无功,简单的说就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电机和变压器中的磁场靠无功电流维持,输电线中的电感也消耗无功,电抗器、荧光灯等所有感性电路全部需要一定的无功功率。为减少电力输送中的损耗,提高电力输送的容量和质量,必须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 1.3本文所做的工作 主要对变电站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作了简单的分析计算,提出了目前在变电站无功补偿实际应用中计算总容量与分组的方法,本文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对无功补偿作了简单的介绍,尤其是电容器无功补偿,选取了相关的案例进行了简单的计算和分析。 2无功补偿的认识 2.1无功补偿装置 变电站中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是调相机和静电电容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交流无触点开关SCR、GTR、GTO等相继出现,将其作为投切开关无功补偿都可以在一个周波内完成,而且可以进行单相调节。如今所指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一般专指使用晶闸管投切的无功补偿设备,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型: 1、具有饱和电抗器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2、晶闸管控制电抗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这两种装置统称为SVC 3、采用自换相变流技术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高级静止无功发生器。

浅谈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分析

浅谈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分析[摘要]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应对某些配电变压器在低压侧安 装补偿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采取配变低压侧补偿和用户端就地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可以在提高功率因数的同时,减少低压线路损耗,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本文中,就从无功补偿的节电原理入手,对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无功补偿;变压器;容量选择分析 引言 电网改造中,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可以安装一个一定容量的补偿电容器,这个电容器可以起到无功补偿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减少电网中电能的损耗,还可以增强供电能力,起到了无功补偿的作用。 就目前的观点来看,有人认为安装的配电变压器容量的补偿容量比较小,不能完全补偿低压侧所有的无功负荷。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是一种误解。因为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仅仅是用来减少变压器自身或者配电网方面的功率损耗的,它并不能减少向负荷输送的无功功率,这是因为向负荷输送的无功功率要经过低压线路的电抗或电阻,因此,配电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并不能减少。根据以上分析,配电低压侧的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是无用过大的,过大反而是一种浪费。并起不到多大作用。采取用户端就地补偿和配变低压侧补偿组合的方式无疑是最佳的结合方式。 1、节电原理分析 在电网中,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负荷基本都属于感性负荷,这些设备在运行的时候是需要无功功率的。如果在电网中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就等于给这些感性负荷提供了它们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向这些感性负荷提供无功功率,降低了线路和变压器等设备在输送电能过程中的损耗。 2、无功补偿的意义及具体实现方式 2.1就无功补偿的意义而言,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⑴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后,电网中的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无疑得到了提高; ⑵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后,减少了相关的投资成本,减少了发电、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特别是对改建或者新建的工程项目,可以考虑采用无功补偿的办法,减少其设计容量,达到投资成本的控制问题;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选择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选择 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增强供电能力,在农网改造中,应对100kVA及以上配电变压器在低压侧安装 容量为配变额定容量8%左右的补偿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但许多人认为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的8%配置补偿容量太 小,不足以补偿低压侧所有的无功负荷,配变高压侧功率因数提高不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配变低压侧无 功补偿,作用仅限于减少变压器本身及以上配电网的功率损耗,凡是向负荷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仍然要经过低压 线路的电阻和电抗,配电线路上产生的功率损耗并未减少。所以,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选择过大是无益的。而 只有采取配变低压侧补偿和用户端就地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才可以在提高功率因数的同时,减少低压线路损耗,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配变低压侧补偿容量过大不但不经济,而且在变压器空载运行时,或者负荷较轻时,还会造成过补偿,使功率 因数角超前、无功功率向电力系统倒送和电源电压升高。 功率因数角超前的坏处是: (1)电容器与电源仍有无功功率交换,同样减少电源的有功出力。 (2)网络因传输容性无功功率,仍会造成有功损耗。 (3)白白耗费了电容器的设备投资。 另外,如补偿电容过大,当电源缺相时有可能发生铁磁谐振过电压,烧毁电容器和变压器。 所以,配变低压侧补偿容量过大不但不经济,而且还会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根据以上分析,配变低压侧集中无功补偿根据功率因数的需求选择不科学,补偿容量不应过大。为了防止发生 过补偿现象,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原则为:其补偿容量不应超过配变的无功功率。 变压器总的无功功率:Qb=Qb0+QbH·(S/Se)2 Qb=[I0%/100+Ud%/100·(S/Se)2]·Se(1) 式中Qb0-变压器空载无功功率,kvar QbH-变压器满载无功功率,kvar I0%-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数

无功补偿几种补偿方式的优缺点

无功补偿几种补偿方式的优缺点 无功功率补偿,简称无功补偿,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 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今天就带大家了解13种无功补偿方式,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1)同步调相机 基本原理:同步电动机无负荷运行,在过励时发出感性无功;在欠励时吸收感性无功; 主要优点:既能发出感性无功,又能吸收感性无功; 主要缺点:损耗大,噪音大响应速度慢,结构维护复杂; 适用场合:在发电厂尚有少量应用。 (3)就地补偿 基本原理:一般将电容器直接与电动机变压器并联,二者共用1台开关柜;

主要优点:末端补偿,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 主要缺点:台数较多,投资量大; 适用场合:水厂、水泥厂应用较多; (3)集中补偿 基本原理:集中装设在系统母线上,一般设置单独的开关柜;主要优点:可对整个变电所进行补偿,投资相对较小; 主要缺点:一般为固定补偿,在负载低时可能出现过补偿; 适用场合:适用于负载波动小的系统 (4)自动补偿(机械开关投切电容器) 基本原理:采用机械开关(接触器、断路器)等根据功率因数控制器的指令投切电容器; 主要优点:能自动调节无功出力,使系统无功保持平衡,技术成熟,占地小、造价低; 主要缺点:响应时间较慢,受电容器放电时间限制; 适用场合:目前主流补偿方式,满足大多数行业用户需求;(5)晶闸管投切电容器

电力电容器及无功补偿技术手册

1 电力电容器及无功补偿 技术手册 沙舟编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基本概念 (1) §1-1 交流电的能量转换 (1) §1-2 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 (2) §1-3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3) §1-4 并联电容器的容量与损耗 (3) §1-5 并联电容器的无功补偿作用 (4) 第二章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技术经济效益 (5) §2-1 无功补偿经济当量 (5) §2-2 最佳功率因数的确定 (7) §2-3 安装并联电容器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8) §2-4 安装并联电容器降低线损 (11) §2-5 安装并联电容器释放发电和供电设备容量 (13) §2-6 安装并联电容器减少电费支出 (15)

前言 众所周知,供电质量主要决定于电压、频率和波形三个方面。电网频率稳定决定于电网有功平衡,波形主要决定于网络和负荷的谐波,电压稳定则决定于无功平衡。当然三者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无功平衡决定于网络中无功的产生和消耗。在系统中无功电源有同步发电机、同步调相机、电容器、电缆、输电线路电容、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和用户同步电动机,无功负荷则有电力变压器,输电线路电感和用户的感应电动机,各种感应式加热炉、电弧炉等。为了满足系统中无功电力的需求,单靠发电机、调相机、电缆和输电线路电容是不够的,静补装置中也是采用电容器等。因此电容器在系统的无功电源中占有相当比重,加之调相机为旋转设备。建设投资大,运行维护费用高。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积极装设电容器,满足系统无功电力要求,维持电压稳定。但各国主要是装设并联电容器,装串联电容器者较少,因此编者主要介绍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技术,它还广泛应用于谐波滤波装置,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和电气化铁道无功补偿装置之中,因与电力系统谐波有关。限于篇幅,准备在“谐波技术”中详述。这里主要介绍一些无功补偿技术基础。限于编者水平,加上时间仓促,不当之处难免,请读者批评指正。

城区供电公司关于规范柱上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箱施工安装的实施细则

附件 城区供电公司关于规范柱上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箱施工安装的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城区供电公司低压无功补偿箱的施工工艺,确保新投运无功补偿箱的施工质量,全面降低无功补偿箱及其接线的故障率,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城区公司范围内的所有工程,有关无功补偿箱及其连接线缆的施工应严格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无功补偿箱箱体安装 第三条柱上变压器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设备规范、主要元部件、组装应满足《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及运行监测系统通用订货技术条件》(—)。 第四条补偿箱安装托架宜紧贴变台槽担上端、担头向上翘起,角铁背板固定应牢固。无安装托架的补偿箱应使用横担以及角戗作为补偿箱托架,横担安装位置应高于变压器槽钢。 第五条补偿箱接地引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的黑色绝缘线,接地引线与补偿箱连接用螺栓应紧固,接地引线与变

台接地引线连接采用绑扎法,绑扎应整齐紧密,绑扎长度不应小于; 第三章补偿箱用及二次线施工 第六条补偿箱用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补偿箱)应配套选用户外穿芯式电流互感器。 第七条补偿箱应安装于变台低压刀闸负荷侧的担上,变比应根据变压器二次额定电流确定,二次侧接线端子应向下且必须采取防水措施。 第八条补偿箱二次线应选用芯铜芯内层聚氯乙稀绝缘、黑色外护套具有耐气候耐日光性能的电缆,接线前线芯两端应做好相别、极性标记,连接牢固,经检查无误后,装好接线端子防水盖; 第九条补偿箱二次电缆应沿担引至电杆,再沿电杆向下引入补偿箱内。电缆缆身端头处、转弯处及直线段每隔应采用直径铁线与电杆绑扎一圈,缆身应横平竖直,不应沿杆扭斜,电缆与端子连接处应预留返水弯。 第十条伸入补偿箱内的二次电缆应加以固定,芯线接于端子排对应的接线端子上,接线前应进行核相,确保接线正确。 第四章补偿箱电源电缆施工 第十一条补偿箱电源电缆应选用铜芯内层聚氯乙稀绝缘、黑色外护套具有耐气候耐日光性能的四芯统包电缆,

无功补偿考试试题 (1)

一单项选择(共10道) 1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08适用于(A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配电站中无功补偿用三相交流高压、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新建、扩建工程设计。 (A)750(B)220 (C)110(D)35 2电抗率是指并联电容器装置的( C )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A)串联电抗器的额定容抗与串联连接的电容器的额定感抗 (B)串联连接的电容器的额定容抗与串联电抗器的额定感抗 (C)串联电抗器的额定感抗与串联连接的电容器的额定容抗 (D)串联连接的电容器的额定感抗与串联电抗器的额定容抗 3每个串联段的电容器并联总容量不应超过( B )kvar。 (A)4200(B)3900 (C)2300 (D)1200 4 并联电容器装置总回路和分组回路的电器导体选择时,回路工作电流应按稳态过电流最大值确定,过电流倍数应为回路额定电流的(C )倍。 (A)1.1 (B)1.2 (C)1.3(D)1.5 5用于单台电容器保护的外熔断器的熔丝额定电流,应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C )倍选择。 (A)0.83--0.95 (B)0.95--1.12 (C)1.37--1.50(D)2--5 6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放电器件应满足电容器断电后,在5s内将电容器的剩余电压降至(C )V及以下。(A)380(B)220 (C)50(D)36 7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自身产生的3、5、7、11次谐波,采用角型接线,其中( C )次谐波不会流入系统。 (A)5(B)7 (C)3 (D)11 8、计算电容器额定电压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B C) (A)系统额定电压(B)串联电抗器引起的电压抬升 (C)谐波引起的电压抬升(D)电容器内部元件额定电压 9、110kV系统允许的电压总畸变率为(C) (A)1.6% (B)2.0% (C)2.4% (D)3.0% 10、电能质量对频率指标有严格的要求,系统频率主要取决于(B) (A)有功(B)无功(C)电压(D)电流 二填空题(共10道) 1、电力系统无功电源主要有同步调相机、同步发电机、电力电容器、静止无功发生器。 2、电容器成套装置一般由高压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抗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避雷器以及其余附件组成。 3、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回路中串联电抗器的作用是抑制谐波和限制合闸涌流。 4、TCR型静止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一般具有热管自冷、水冷两种冷却方式。 5、电力电子元器件串联使用要解决均压问题,并联使用要解决均流问题,目前最常用的均压方式为在元器件两端并联RC均压回路。 6、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一般具有空载、感性、容性三种运行方式。 2U。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承受7、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2 6U。(电源相电压为U2) 的最大反向电压为2 8、磁控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励磁方式一般分为内励磁和外励磁两种方式。 9、电能质量指标主要包括电压、电流、波形和畸变率。

如何根据电力变压器容量选择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大小

如何根据电力变压器容量选择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大小 怎样正确选用电力电容器,如下几点供用户参考: 1、用户购买电力电容器最好直接到生产厂家或由生产厂家授权的代理商处购买,这样防止购买假冒伪劣的产品。 2、用户在选用电力电容器时,应注意电力电容器的产品外观是否完整,有无碰损,及生产厂家的名牌、厂址、质保卡、合格证、说明书等是否齐全。(厂名不全,如“威斯康电气公司”就是厂名不全,齐全的厂名应如“上海威斯康电气有限公司”。通讯地址等不详的产品,用户最好不要购买,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购买前最好与生厂厂家联系证实一下产品售后服务等情况。 3、用户在购买电力电容器时,还应注意标牌上的各种数据:如额定电量KVAR、电容量uf、电流是否对,最好用UF表测量一下,用兆欧表测一下绝缘电阻,生产成套装置的厂家有条件的话可抽查耐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用户购买电力电容器时,不能只讲究价格便宜,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一般电容器产品的价格差异是基于其成本的高低。如原材料的优劣:制造电力电容器的电容膜,有铝膜与锌铝膜两种,两者的价格相差很大,用锌铝膜制造的电容器相对成本高,当然质量也不同。此外,电容膜的优质一等品与二等品的价格不同,质量也不同。因此,用户在购买电容器时,价格是次要的,产品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4、安装使 用电力电容器,安全可靠的方法是:安装之前,将每台电力电容器测量后,将产品序号做好纪录,再依次安装。值得注意的一点,生产成套装置的厂家应考虑到电容补偿柜的运输问题。如果将电容器安装好后运输,很容易造成电容器因运输途中的路面颠簸而碰撞损坏(特别是容量大的电容器因其自身高度和重量,最易因此受到损坏)。方便而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在起始点对电容补偿柜装上电容器进行测试后,将电容补偿柜(空柜)和电力电容器分开运输,直到最终目的地(直接用户处)再进行安装。 用户只要对电力电容器选用得当,可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设备运行与人身财产提供安全的保证。 二、对环境的原因直接影响到电力电容器的寿命。电压过高与冲击电流对电力电容器是致命损害。所以选用电力电容器时,应向生产厂家提供下列几点情况,这样生产厂家可为用户生产专用的电容器。 1、电力电容器设计温度标准45℃,超过45℃对电容器影响很大。(如上海虹桥机场国内候机楼配电房,其里面温度比外界的自然温度高出许多,普通电容器被封闭在柜子里,温度则更高。导致电容器在高温状态下发热过度,引起膨胀、漏液。而

无功补偿常用计算方法

按照不同的补偿对象,无功补偿容量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按照功率因数的提高计算 对需要补偿的负载,补偿前后的电压、负载从电网取用的电流矢量关系图如图3.7所示: I 2r I 1 补偿前功率因数1cos ?,补偿后功率因数2cos ?,补偿前后的平均有功功率为 P ,则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容量 )t a n (t a n 21? ?-=P Q 补偿 (3.1) 由于负载功率因数的增加,会使电网给负载供电的线路上的损耗下降, 线损的下降率 %100)cos (3)cos (3)cos ( 3%21 122 2211?-= ?R I R I R I P a a a ???线损 %100)c o s c o s (1221??? ? ???-=?? (3.2) 式中R 为负载侧等值系统阻抗的电阻值。 (2)按母线运行电压的提高计算 ①高压侧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装置直接在高压侧母线补偿,系统等值示意图如图3.8所示: 图3.7 电流矢量图

P+jQ 补偿 图中, S U、U分别是系统电压和负载侧电压;jX R+是系统等值阻抗(不 含主变压器高低压绕组阻抗);jQ P+是负载功率, 补偿 jQ是高压侧无功补偿容 量; 1 U、 2 U分别是补偿装置投入前后的母线电压。 无功补偿装置投入前后,系统电压、母线电压的量值存在如下关系: 无功补偿装置投入前 1 1U QX PR U U S + + ≈ 无功补偿装置投入后 2 2 ) ( U X Q Q PR U U S 补偿 - + + ≈ 所以 2 1 2U X Q U U补偿 ≈ -(3.3) 所以母线高压侧无功补偿容量 ) ( 1 2 2U U X U Q- = 补偿 (3.4) ②主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装置在主变压器的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系统等值示意图如图3.9所示: P+jQ 补偿 图3.8 系统等值示意图

无功功率补偿并电容器

题目:无功功率补偿和并联电容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研究背景 (3) 1.2无功装置的发展状况 (4) 第二章无功补偿的原理 (5) 2.1无功补偿的原理 (5) 2.2无功补偿的意义 (5) 2.3确定容量的一般方法 (7) 2.4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 (8) 第三章无功补偿的投切方式 (9) 3.1无功补偿的投切器件 (9) 3.2瞬时投切方式 (10) 第四章并联电容器 (12) 4.1并联电容器简介 (12) 4.2使用电容器的优点 (12) 4.3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配置方法 (13) 4.4电容器的安装要求 (13) 4.5并联电容器的日常维护 (14) 4.6电容器组投入和退出运行 (15) 4.7例子 (15) 第五章总结 (20)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的电网,特别是广大的低压电网,普遍存在功率因数较低,电网线损较大的情况。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众多的感性负载用电设备设计落后,功率因数较低,比如我国的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占全部发电量的70%,而由于设计和使用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往往较低,一般约为 cos=0.70。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无功补偿节能技术,对提高电能质量和挖掘电网潜力是十分必要的,世界各国都把无功补偿作为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电网功率因数和补偿深度来看,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大力推广无功补偿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世界各国都把无功补偿作为电网规 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电网功率因数和补偿深度来看,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有不小差距。因此大力推广补偿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并且从以下数据,我们也能看出无功补偿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2007年,我国年总发电量为32559亿千瓦时,统计线损率为8.77%,但是这个数字没有包含相当大的 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的输电线损及0.38千伏的低压电网线损。据报 道,估计实际的统计线损率约为15%,即2007年全国年线损量约为4800亿 千瓦时,设全国的理论线损与统计线损相一致,其中可变线损约占理论总线损的80%,则每年可以降低线损约为300亿千瓦时。设当前全国电力网总负 荷的当前功率因数cos=0.85,采用无功功率补偿后,把电力网总负荷的功率因数提高到cos=0.95,则每年可以降低线损约为390亿千瓦时,按0.5 元每千瓦时计,价值约为185亿元,设2007年全国电网的最大负荷利用小 时数为5000小时,则电网的最大负荷约为2亿千瓦时,当用无功功率补偿 法把功率因数cos=0.85,提高到cos=0.95,全国电网需总补偿总量约为 0.58亿千瓦。当前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设备主要为电力电容器,设无功补偿设 备每千瓦的平均综合造价为50元,则全国无功补偿装置的总投资约为29亿元。应当指出,节省240亿千瓦时约相当于一座400万千瓦火电厂的年发电量,而建一座400万千瓦的火电厂需综合费用约为300亿元,同时每年需燃 烧煤约为1200万吨,每年产生CO 2和SO 2 等有害物质约为600万吨。由此可 见,产生相同的电力,无功补偿的费用越为新建电厂费用的10%,而且无功补偿设备的费用仅需两个月的无功功率补偿的将损节电费用即可全部收回。 综上所述,无功补偿不仅具有如上述的节省投资、节省电力、节省燃料及污染等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设备的供电能力,改善电压质量,

能耗相关计算公式

相关计算公式 1、混合液密度ρ=1?f w?ρo+f w?p w fw——含水率; ρo——油的密度,t/m3; ρw——水的密度,t/m3。 2、有效扬程H=H d+P o?P t?1000 ρ?g +H x?H d?(ρ?ρo) ρ H d——油井动液面深度,m; P0——油管压力,MPa; P t——套管压力,MPa; H x——油管吸入口深度(斜井应是垂直深度),m;ρ——混合液密度,t/m3。 ρ0——原油密度,t/m3。 3、有效功率P2=Q?H?ρ?g 86400 P2——有效功率,kW; Q ——油井产液量,m3/d; H ——有效扬程,m; ρ——混合液密度,t/m3; g ——重力加速度,g =9.8m/s2。 4、吨液百米提升有功耗电量W=P1?24?100 ρ?Q?H d W——吨液百米提升高度有功耗电量,kW·h/(102m·t);P1——输入功率,kW; Q——油井产液量,m3/d;

ρ——混合液密度,t/m3; H d——油井动液面深度,m。 5、油井百米吨液综合节电率ξ J =W1?W2+K q(Q1?Q2) W1+K q Q1 ?100 ξ J ——综合节电率,%; W1——补偿前吨液百米提升高度有功耗电量,kW·h/(102m·t);W2——补偿后吨液百米提升高度有功耗电量,kW·h/(102m·t);Q1——补偿前吨液百米提升高度无功功耗电量,kvar·h /(102m·t);Q2——补偿后后吨液百米提升高度无功耗电量,kvar·h /(102m·t);Kq——无功经济当量,kW/kvar。取值按GB/T12497的规定执行。即当电动机直连发电机母线或直连已进行无功补偿的母线时取0.02~0.04;二次变压取0.05~0.07;三次变压取0.08~0.1。当电网采取无功补偿时,应从补偿端计算电动机的电源变压次数。

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分析

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分析 【摘要】采用电力电容器组来进行无功功率补偿,这是一种实用、经济的方法。采用了无功补偿,可起到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降低线损,改善电压质量,稳定设备运行的作用;还可提高低压电网和用电设备的功率因素,从而起到降低电能损耗和节能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用电负荷的增加,必然要求电网系统利用率的提高。但由于接入电网的用电设备绝大多数是电感性负荷,自然功率因素低,影响发电机的输出功率;降低有功功率的输出;影响变电、输电的供电能力;降低有功功率的容量;增加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增加输电线路的电压降等。因此,连接到电网中的大多数电器不仅需要有功功率,还需要一定的无功功率。无功,简单的说就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电机和变压器中的磁场靠无功电流维持,输电线中的电感也消耗无功,电抗器、荧光灯等所有感性电路全部需要一定的无功功率。为减少电力输送中的损耗,提高电力输送的容量和质量,必须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 目前,在110kV及以下的电网中,常安装电力电容器组来进行无功功率补偿,这是一种实用、经济的方法。而采用无功补偿,具有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降低线损,改善电压质量,稳定设备运行;可提高低压电网和用电设备的功率因素,降低电能损耗和节能;减少用户电费支出;可满足电力系统对无功补偿的检测要求,消除因为功率因素过低而产生的罚款等优点。 1.电力电容器的补偿原理 电容器在原理上相当于产生容性无功电流的发电机。其无功补偿的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和感性功率负荷并联在同一电容器上,能量在两种负荷间相互转换。这样,电网中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负荷降低,从而输出有功能力增加。在输出一定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供电系统的损耗降低。比较起来电容器是减轻变压器、供电系统和工业配电负荷的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因此,电容器作为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势在必行。当前,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已经非常普遍。 2.电力电容器补偿的特点 2.1优点 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具有安装方便,安装地点增减方便;有功损耗小(仅为额定容量的0.4%左右);建设周期短;投资小;无旋转部件,运行维护简便;个别电容器组损坏,不影响整个电容器组运行等优点。

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分析

浅谈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应对某些配电变压器在低压侧安装补偿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采取配变低压侧补偿和用户端就地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可以在提高功率因数的同时,减少低压线路损耗,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本文中,就从无功补偿的节电原理入手,对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无功补偿;变压器;容量选择分析 引言 电网改造中,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可以安装一个一定容量的补偿电容器,这个电容器可以起到无功补偿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减少电网中电能的损耗,还可以增强供电能力,起到了无功补偿的作用。 就目前的观点来看,有人认为安装的配电变压器容量的补偿容量比较小,不能完全补偿低压侧所有的无功负荷。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是一种误解。因为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仅仅是用来减少变压器自身或者配电网方面的功率损耗的,它并不能减少向负荷输送的无功功率,这是因为向负荷输送的无功功率要经过低压线路的电抗或电阻,因此,配电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并不能减少。根据以上分析,配电低压侧的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是无用过大的,过大反而是一种浪费。并起不到多大作用。采取用户端就地补偿和配变低压侧补偿

组合的方式无疑是最佳的结合方式。 1、节电原理分析 在电网中,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负荷基本都属于感性负荷,这些设备在运行的时候是需要无功功率的。如果在电网中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就等于给这些感性负荷提供了它们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向这些感性负荷提供无功功率,降低了线路和变压器等设备在输送电能过程中的损耗。 2、无功补偿的意义及具体实现方式 2.1就无功补偿的意义而言,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⑴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后,电网中的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无疑得到了提高; ⑵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后,减少了相关的投资成本,减少了发电、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特别是对改建或者新建的工程项目,可以考虑采用无功补偿的办法,减少其设计容量,达到投资成本的控制问题; ⑶在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后,可以减低线路中的线损。因为无功补偿后,可以提高电网中的功率因数,这样的结果是电网中的线损率也得到了控制,提高了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这可以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问题。 2.2电网中,比较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方式:(1)集中补偿的方式:集中补偿的方式主要是在配电线路中安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1、无功补偿需求量计算公式: 补偿前:有功功率:P 1= S 1 *COS 1 ? 有功功率:Q 1= S 1 *SIN 1 ? 补偿后:有功功率不变,功率因数提升至COS 2 ?, 则补偿后视在功率为:S 2= P 1 /COS 2 ?= S 1 *COS 1 ?/COS 2 ? 补偿后的无功功率为:Q 2= S 2 *SIN 2 ? = S 1 *COS 1 ?*SIN 2 ?/COS 2 ? 补偿前后的无功差值即为补偿容量,则需求的补偿容量为: Q=Q 1- Q 2 = S 1*( SIN 1 ?-COS 1 ?*SIN 2 ?/COS 2 ?) = S 1*COS 1 ?*(1 1 1 2 - ? COS —1 1 2 2 - ? COS ) 其中:S 1-----补偿前视在功率;P 1 -----补偿前有功功率 Q 1-----补偿前无功功率;COS 1 ?-----补偿前功率因数 S 2-----补偿后视在功率;P 2 -----补偿后有功功率 Q 2-----补偿后无功功率;COS 2 ?-----补偿后功率因数

2、据此公式计算,如果需要将功率因数提升至0.9,在30%无功补偿情况下,起始功率因数为: Q=S*COS 1?*(1112-?COS —112 2-?COS ) 其中Q=S*30%,则: 0.3= COS 1?* (111 2-?COS —19.012-) COS 1?=0.749 即:当起始功率因数为0.749时,在补偿量为30%的情况下,可以将功率因数正好提升至0.9。 3、据此公式计算,如果需要将功率因数提升至0.9,在40%无功补偿情况下,起始功率因数为: Q=S*COS 1?*(1112-?COS —112 2-?COS ) 其中Q=S*40%,则: 0.4= COS 1?* (111 2-?COS —19.012-) COS 1?=0.683 即:当起始功率因数为0.683时,在补偿量为40%的情况下,可以将功率因数正好提升至0.9。

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

电网改造中,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可以安装一个一定容量的补偿电容器,这个电容器可以起到无功补偿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减少电网中电能的损耗,还可以增强供电能力,起到了无功补偿的作用。 就目前的观点来看,有人认为安装的配电变压器容量的补偿容量比较小,不能完全补偿低压侧所有的无功负荷。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是一种误解。因为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仅仅是用来减少变压器自身或者配电网方面的功率损耗的,它并不能减少向负荷输送的无功功率,这是因为向负荷输送的无功功率要经过低压线路的电抗或电阻,因此,配电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并不能减少。根据以上分析,配电低压侧的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是无用过大的,过大反而是一种浪费。并起不到多大作用。采取用户端就地补偿和配变低压侧补偿组合的方式无疑是最佳的结合方式。 1、节电原理分析 在电网中,发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负荷基本都属于感性负荷,这些设备在运行的时候是需要无功功率的。如果在电网中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就等于给这些感性负荷提供了它们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向这些感性负荷提供无功功率,降低了线路和变压器等设备在输送电能过程中的损耗。 2、无功补偿的意义及具体实现方式 2.1就无功补偿的意义而言,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⑴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后,电网中的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无疑得到了提高; ⑵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后,减少了相关的投资成本,减少了发电、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特别是对改建或者新建的工程项目,可以考虑采用无功补偿的办法,减少其设计容量,达到投资成本的控制问题; ⑶在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后,可以减低线路中的线损。因为无功补偿后,可以提高电网中的功率因数,这样的结果是电网中的线损率也得到了控制,提高了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这可以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问题。 2.2电网中,比较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方式: (1)集中补偿的方式:集中补偿的方式主要是在配电线路中安装相应的并联电容器组,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 (2)分组补偿的方式:分组补偿的方式主要是在用户车间配电屏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 (3)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的方式: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相应的并联电容器。 根据笔者的具体经验,无功补偿容量在确定的时候,有以下两点注意事项:

无功功率补偿和并联电容器

毕业论文 题目:无功功率补偿和并联电容器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电力工程系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 1.1无功功率的产生和影响 (1) 第二章无功功率补偿 (2) 2.1无功补偿的原理 (2) 2.2无功补偿的意义 (3) 2.3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4) 2.4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5) 第三章功率因数 (6) 3.1功率因数的提高 (6) 3.3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8) 3.4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 (10) 第四章电力电容器 (10) 4.1电容器组投入和退出运行 (10) 4.2并联电容器的补偿方式 (11) 4.3并联电容器的接线方式 (11) 4.4电容器组的运行注意事项 (12) 4.5电容器组的运行维护 (13) 第五章风力发电 (13) 5.1风力发电系统无功补偿的重要性分析 (13) 5.2风力发电的无功补偿 (14) 第六章结论与研究展望 (15) 参考文献 (15)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网容量增加,对电网无功要求也与日增加。无功电源与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降低网络损耗以及安全运行所不可缺少的部分。电力系统中,应保持无功功率的平衡,否则,将导致系统电压不正常,严重时,将导致设备损坏,系统瓦解。此外,网络功率因素和电压的降低,还将导致网络输送能力下降、输电损耗增大、电气设备不能充分利用等。因此,解决好网络补充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无功补偿;功率因数;并联电容器;风力发电; 第一章绪论 1.1无功功率的产生和影响 在交流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在发有功功率的同时也发无功功率,它是主要的无功功率电源;运行中的输电线路,由于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电容效应也产生部分无功功率,称为线路的充电功率,它和电压的高低、线路的长短以及线路的结构等因素有关。电能的用户(负荷)在需要有功功率 (P)的同时还需要无功功率(Q),其大小和负荷的功率因数有关;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和变压器中流动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ΔP)和无功功率损耗(ΔQ),也会产生电压降落(ΔU)。其中P、Q分别为流入输电线(或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U 是输电线(或变压器)与P、Q同一点测得的电压,R、X 则分别是输电线(或变压器)的电阻和电抗。 由此可见,无功功率在输电线、变压器中的流动会增加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以及电压降落;由于变压器、高压架空线路中电抗值远远大于电阻值,所以无功功率的损耗比有功功率的损耗大,并且引起电压降落的主要因素是无功功率的流动。 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中发电机所发的无功功率和输电线的充电功率不足以满足负荷的无功需求和系统中无功的损耗,并且为了减少有功损失和电压降落,不希望大量的无功功率在网络中流动,所以在负荷中心需要加装无功功率电源,以实现无功功率的就地供应、分区平衡的原则。 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