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临床路径.doc

甲亢临床路径.doc
甲亢临床路径.doc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一、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ICD -10 :)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ICD-9-CM-3: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 2008 年第 1 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年第 7 版)。

1.临床甲亢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和 B超证实)。

3.血清 TSH浓度降低,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4.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

5.胫前粘液性水肿。

6.甲状腺 TSH受体抗体( TRAb或 TSAb)阳性。

以上标准中, 1、2、3 项为诊断必备条件, 4、5、6 项为诊断辅助条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 2008 年第 1 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年第 7 版)。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适用于:

1.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

2.甲亢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放射性核素治疗后复发;

3.甲状腺较大对周围脏器有压迫或胸骨后甲状腺肿;

4.疑似与甲状腺癌并存者;

5.妊娠期甲亢药物控制不佳者,可以在妊娠中期( 13-24 周)进行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 8-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有手术指征患者;

3.患者的甲亢病情稳定,术前准备有两种方法,可在门诊完成:

(1)术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基本控制甲亢症状后,改服 2 周碘剂,再进行手术;

(2)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开始即用碘剂, 2-3 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可进行手术;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

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1-3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免疫;

(3)心电图、胸部 X 线检查;

(4)甲状腺功能检查、抗甲状腺抗体、甲状腺球蛋白;

(5)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气管正侧位;

(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气分析等;

(3)甲状腺同位素扫描、甲状腺 B 超。

3.卢戈氏液、心得安控制基础代谢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 2004〕285 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 天。

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局麻或颈丛麻醉。

2.手术方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5.病理学检查:术中行冰冻病理学检查,术后行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 5-10 天。

1.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及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发生。

2.视具体情况尽早拔除尿管、引流管。

3.指导患者术后饮食。

4.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复查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等。

(十)出院标准。

1.无切口感染、引流管拔除。

2.生命体征平稳,可自由活动。

3.饮食恢复,无需静脉补液。

4.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其它并发症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前检查提示甲亢症状未能有效控制,则暂缓手术。

2.术中冰冻提示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等,转入相应路径。

3.合并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有可能需要开胸手术。

4.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二、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ICD-10 :)

行甲状腺次全切术 (ICD-9-CM-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8-10 天日期住院第 1天住院第 2-3 天

(手术前 1 天)□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

主□开具检查检验单

要□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诊□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

疗□监测基础代谢率

长期医嘱:

□ 外科二级护理常规

□饮食 ( 依据患者情况定)

□ 测基础代谢率

重□ 卢戈氏液、心得安作术前准备临时医嘱:

点□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型

医□ 凝血功能、生化全套、感染性疾病筛查、嘱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甲状旁腺

激素、肿瘤标志物(必要时)

□心电图、胸部 X 线检查

□甲状腺 B 超,气管正侧位、肺功能、心

脏彩超(视患者情况而定)

□ 电子喉镜、耳鼻喉科会诊

□ 入院评估

主要□ 健康教育

护理□ 饮食指导

工作□ 患者相关检查配合的指导

□ 心理支持

病情□ 无□ 有,原因:

变异 1.

记录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治疗方案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申请手术及开手术医嘱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讨论、术前小结等□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手术安排,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或签授权委托书

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气管内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备皮

□术前禁食8 小时、禁饮 4 小时

□麻醉科会诊

□术前导尿

□静脉抽血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术前指导

□心理支持

□ 无□ 有,原因:

1.

2.

日期

住院第 3-5 天住院第 4-7 天

(手术日)(术后第 1-2 天)□ 陪送患者入手术室□ 上级医师查房

主□ 施行手术□ 监测生命体征

要□ 术中行冰冻病理学检查,术后行常规病□ 观察病情,有无声嘶、抽搐、麻木等诊理学检查□ 观察引流量和性状

疗□ 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检查手术切口,更换敷料

工□ 完成手术记录□ 分析实验室检验结果

作□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情况□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长期医嘱:

□ 按甲状腺手术后常规护理□ 甲状腺手术后常规护理

□ 一级护理□ 一级护理

□ 心电监护□ 半流质饮食

□ 吸氧□ 既往基础用药

重□禁食 6小时□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点□ 颈部切口引流管护理并计量□ 化痰药、止血剂、氢化可的松、补钙等医□ 留置导尿管临时医嘱:

嘱□ 动静脉置管护理□ 切口换药

□ 床边备气管切开包□ 拔除导尿管

□ 预防手术并发症□甲功 3 项、甲状旁腺激素

临时医嘱:□ 肾功能、电解质(必要时)

□ 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必要时)

□ 适当补液、补钙、对症治疗

□ 健康教育□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 术前手术物品准备□ 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及颈部活动主要□术后去枕 6 小时,协助改变体位(半坐□ 疼痛护理

护理卧位),指导颈部活动□ 指导饮食

工作□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留置管道护理及指导

□ 留置管道护理及指导□ 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

□ 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

病情□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住院第 5-8 天住院第 8-10 天

日期

天)(出院日)

(术后第 2-3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引流量和性状,视引流情况拔除颈部引主

流管

□检查手术切口,更换敷料

□分析实验室检验结果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 甲状腺手术后常规护理

□ 二级护理

□ 半流质饮食

点临时医嘱:

医□ 适当补液支持

嘱□ 并发症处理(必要时)

□ 切口换药

□ 拔除引流管

□甲功 3 项、甲状旁腺激素

□ 肾功能、电解质

□ 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及颈部活动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主要□ 指导饮食

护理□ 疼痛护理

工作□ 生活护理

□ 心理支持

病情□ 无□ 有,原因:

变异 1.

记录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引流量和性状,拔除颈部引流管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明确是否符合出院标准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通知患者及家属办理出院

□向患者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如康复计划、返院复诊、后续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等□ 出院小结、诊断证明书及出院须知交予患者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复查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激素

□切口拆线

□拔除引流管

□出院带药

□体位与活动:自主体位,指导颈部活动

□指导饮食

□协助或指导生活护理

□出院指导

□办理出院手续

□作息、饮食、活动

□服药指导

□ 无□ 有,原因:

1.

2.

甲亢并肝损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肝损伤临床路径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肝损伤临床路径标准及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肝损伤。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有甲状腺毒症及肝损伤的表现。 2.体征:心率加快,甲状腺肿大(可伴血管杂音),手震颤,甲状腺相关眼病表现,胫前粘液性水肿或类杵状指等,肝损伤可表现为: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良、黄疸、瘙痒、出血和贫血,内分泌失调、不规则低热、低白蛋白血症。 3.实验室检查: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和FT3)水平增加,血清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S-Ab)阳性,和/或摄131I率升高。血清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异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①轻、中度病情;②甲状腺轻、中度,肿大;③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④手术前及131I治疗前的准备;⑤手术后复发且不适宜131I治疗者。 2.甲状腺手术:①甲状腺肿大显著(80g),有压迫症状;②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复发,或不能坚持服药者;③胸骨后甲状腺肿;④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怀疑恶变;⑤ATD治疗无效或过敏的妊娠患者,手术需要在妊娠T2期(4-6个月)施行。 3.同位素131I治疗:①甲状腺肿大II度以上;②对ATD过敏;③ATD治疗或手术治疗后复发;④甲亢合并心脏病;⑤甲亢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⑥甲亢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7.拒绝手术治疗或者有手术禁忌症; ⑧浸润性突眼;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忌。 4.保肝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甲硫氨酸维B1、甘草类、S-腺苷蛋氨酸等。(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肝损伤。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 (3)血清TT4、TT3、FT4 、FT3、sTSH、TRAb、TGAb、TPOAb; (4)131I摄取率; (5)胸片、心电图、甲状腺彩超、心脏彩超及心功能测定。 (6)BNP; (7)肝炎标志物检查; 2.酌情行并发症的相关检查。 (1)动态心电图;

甲亢临床路径审批稿

甲亢临床路径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一、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ICD -10:)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2008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临床甲亢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和B超证实)。 3.血清TSH浓度降低,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4.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 5.胫前粘液性水肿。 6.甲状腺TSH受体抗体(TRAb或TSAb)阳性。 以上标准中,1、2、3项为诊断必备条件,4、5、6项为诊断辅助条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2008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适用于: 1.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 2.甲亢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放射性核素治疗后复发; 3.甲状腺较大对周围脏器有压迫或胸骨后甲状腺肿; 4.疑似与甲状腺癌并存者; 5.妊娠期甲亢药物控制不佳者,可以在妊娠中期(13-24周)进行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有手术指征患者; 3.患者的甲亢病情稳定,术前准备有两种方法,可在门诊完成: (1)术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基本控制甲亢症状后,改服2周碘剂,再进行手术; (2)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开始即用碘剂,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可进行手术;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一、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Graves病(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CD-10)(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临床表现:有甲状腺毒症。 2.体征:心率加快,甲状腺肿大(可伴血管杂音),手震颤,甲状腺相关眼病表现,胫前粘液性水肿或类杵状指等。 3.实验室检查: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和FT3)水平增加,血清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S-Ab)阳性,和/或摄131I 率升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2.甲状腺手术 3.同位素131I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05.0 Graves病(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血沉; (3)甲功全项、心电图 (4)131I摄取率; (5)胸片、心电图、甲状腺彩超。 2.酌情行并发症的相关检查。 (七)选择用药。 1.抗甲状腺药物 2.放射性碘治疗 3.中医治疗 (八)出院标准。 1.症状好转,病情改善。 2.甲功(主要是FT4 、FT3)好转。 3.治疗方法选择明确。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造成诊断和治疗困难,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出现甲亢危象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甲亢临床路径

甲亢临床路径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一、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ICD -10:)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2008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临床甲亢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和B超证实)。 3.血清TSH浓度降低,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4.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 5.胫前粘液性水肿。 6.甲状腺TSH受体抗体(TRAb或TSAb)阳性。 以上标准中,1、2、3项为诊断必备条件,4、5、6项为诊断辅助条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2008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适用于: 1.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 2.甲亢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放射性核素治疗后复发; 3.甲状腺较大对周围脏器有压迫或胸骨后甲状腺肿; 4.疑似与甲状腺癌并存者; 5.妊娠期甲亢药物控制不佳者,可以在妊娠中期(13-24周)进行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有手术指征患者; 3.患者的甲亢病情稳定,术前准备有两种方法,可在门诊完成: (1)术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基本控制甲亢症状后,改服2周碘剂,再进行手术; (2)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开始即用碘剂,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可进行手术;

直肠癌临床路径(表单)

直肠癌临床路径(表单)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直肠癌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4-16天。 一、进入路径标准。 1.可R0切除的直肠癌(Ⅰ期、Ⅱ和部分III期)。 2.年龄为18~70岁,无基础疾病患者。 基础疾病包括: 1、心脏疾病:半年内心梗病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EF<50%、使用抗凝药、严重心律失常(需装起搏器者)、室壁瘤等; 2、肺相关疾病:重度通气功能障碍、COPD患者、肺部感染患者; 3、脑血管相关:脑梗后遗症、半年内新发脑血管意外者; 4、内分泌相关: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后遗症或并发症患者、甲亢、甲减 5、器官移植、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既往消化系统肿瘤病史者、既往胃肠盆腔脏器外科手术史者(单纯阑尾切除者除外); 6、血管系统:血管变异、静脉血栓、大血管动脉瘤 7、合并消化道梗阻、严重营养不良(NRS2002 >=3分、PGSGA……)、近期严重出血(Hb<80g) 8、其他:孕妇、精神疾病患者…… 3.有手术适应证,无绝对禁忌证。 二、术前准备 1.必需的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潜血;(2)凝血功能,生化全套,血清肿瘤标志物(消化道六项),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检查;(3)结肠镜;(4)胸部X线检查或胸部平扫CT,必要时强化;(5)全腹部增强CT、腹部MRI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 (1)高龄、危重患者应行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检查;(2)疑似骨转移者应行全身ECT进行筛查;(3)合并其他疾病应行相关检查,如心肌酶、BNP等 3.肠道准备: (1)无肠梗阻病例:于术前12-24小时开始口服泻药,2-3小时内服完。(2)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例:于入院当日起每日口服两次小剂量泻药。(3)完全性肠梗阻病例:禁忌任何方式的肠道准备。 4.签署手术及其他相关同意书 三、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前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手术超过3小时可再给第二剂。 四、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静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直肠癌根治切除(Dixon、Miles、柱状切除)。 3.手术内固定物:部分患者可能使用肠道吻合器等。 4.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内二科甲亢临床路径(新)

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 一、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瘿病(TCD编码为:BNG12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CD-10编码为:E03.9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常见证候: 气郁痰阻证 痰结血瘀证 肝火旺盛证 心肝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治疗原则: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CD编码为:BNG120 ICD-10编码为:E03.9 )的患者。 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血清甲状腺素(TT4、TT3、Fl、FT3)、血清TSH测定 (4)甲状腺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甲状腺抗体检测(TgAb TPoAb TRAb、心肌酶、心脏彩超。 (八)治疗方法 1.内科基础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气郁痰阻证: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痰结血瘀证:理气活血、化痰消瘿肝火旺盛证:清肝泻火、消瘿散结心肝阴虚证:滋阴降火、宁心柔肝4.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5. 外治法。 6. 其他疗法。 7. 护理:辨证施护。

Graves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Graves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Graves病(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CD-10:E05.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2008年) 1.临床表现:有甲状腺毒症。 2.体征:心率加快,甲状腺肿大(可伴血管杂音),手震颤,甲状腺相关眼病表现,胫前粘液性水肿或类杵状指等。 3.实验室检查: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和FT3)水平增加,血清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S-Ab)阳性,和/或摄131I率升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2008年)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甲亢病人。妊娠甲亢、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均宜采用药物治疗。 2.甲状腺手术:手术治疗一定要在患者的甲亢病情被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3.同位素131I治疗: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忌。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05.0 Graves病(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内二科甲亢临床路径新2016

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 一、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瘿病(TCD编码为:BNG12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CD-10 编码为:E03、9)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常见证候: 气郁痰阻证 痰结血瘀证 肝火旺盛证 心肝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治疗原则: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CD编码为:BNG120、ICD-10 编码 为:E03、9)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 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血清甲状腺素(TT 4、TT 3 、FT 4 、FT 3 )、血清TSH测定 (4)甲状腺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甲状腺抗体检测(TgAb、TPoAb、TRAb)、心肌酶、心脏彩超。 (八)治疗方法 1、内科基础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气郁痰阻证: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痰结血瘀证: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内二科甲亢临床路径新精编WORD版

内二科甲亢临床路径新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一、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瘿病(TCD编码为:BNG12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CD-10 编码为:E03.9)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常见证候: 气郁痰阻证 痰结血瘀证 肝火旺盛证

心肝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治疗原则: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CD编码为:BNG120、ICD-10 编码为:E03.9)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血清甲状腺素(TT4、TT3、FT4、FT3)、血清TSH测定 (4)甲状腺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甲状腺抗体检测(TgAb、TPoAb、TRAb)、心肌酶、心脏彩超。 (八)治疗方法 1.内科基础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气郁痰阻证: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痰结血瘀证: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肝火旺盛证:清肝泻火、消瘿散结 心肝阴虚证:滋阴降火、宁心柔肝 4.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5.外治法。 6.其他疗法。 7.护理:辨证施护。

内二科甲亢临床路径新

内二科甲亢临床路径新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 一、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瘿病(TCD编码为:BNG12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CD-10编码为:E03.9)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常见证候: 气郁痰阻证 痰结血瘀证 肝火旺盛证 心肝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医内科学》。瘿病临床治疗原则: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CD编码为:BNG120、ICD-10编码为:E03.9)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血清甲状腺素(TT 4、TT 3 、FT 4 、FT 3 )、血清TSH测定 (4)甲状腺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甲状腺抗体检测(TgAb、TPoAb、TRAb)、心肌酶、心脏彩超。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 (2009版) 一、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 902) 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颈部肿物; 2.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随吞咽移动; 3.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 4.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颈部X光片; 5.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 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甲状腺肿物造成气管压迫症状;可疑恶变;伴随甲亢表现;影 响外观; 2.患者的全身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证; 3.征得患者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编码; 2.年龄≤70 岁; 3.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对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变可能等病情复杂的病例, 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 2. 甲状腺功能T3,T4,TSH,TG,PTH,TPOAb等; 3.肝功能、肾功能; 4.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 胸部X光片与颈部X光片; 6. 心电图; 7.甲状腺超声检查; 8.声带功能检查、气管软化试验。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无特殊情况,术后24小时停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住院第 2-5天(依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而定)。

甲亢临床路径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一、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ICD-10:E05.0)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ICD-9-CM-3:06.3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2008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临床甲亢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和B超证实)。 3.血清TSH浓度降低,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4.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 5.胫前粘液性水肿。 6.甲状腺TSH受体抗体(TRAb或TSAb)阳性。 以上标准中,1、2、3项为诊断必备条件,4、5、6项为诊断辅助条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2008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适用于: 1.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 2.甲亢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放射性核素治疗后复发; 3.甲状腺较大对周围脏器有压迫或胸骨后甲状腺肿; 4.疑似与甲状腺癌并存者; 5.妊娠期甲亢药物控制不佳者,可以在妊娠中期(13-24周)进行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05.0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有手术指征患者; 3.患者的甲亢病情稳定,术前准备有两种方法,可在门诊完成: (1)术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基本控制甲亢症状后,改服2周碘剂,再进行手术; (2)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开始即用碘剂,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可进行手术;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免疫; (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4)甲状腺功能检查、抗甲状腺抗体、甲状腺球蛋白; (5)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气管正侧位; (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气分析等; (3)甲状腺同位素扫描、甲状腺B超。 3.卢戈氏液、心得安控制基础代谢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局麻或颈丛麻醉。 2.手术方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ICD -10:)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著,2008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临床甲亢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和B超证实)。 3.血清TSH浓度降低,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4.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 5.胫前粘液性水肿。 6.甲状腺TSH受体抗体(TRAb或TSAb)阳性。 以上标准中,1、2、3项为诊断必备条件,4、5、6项为诊断辅助条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著,2008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适用于: 1.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 2.甲亢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放射性核素治疗后复发; 3.甲状腺较大对周围脏器有压迫或胸骨后甲状腺肿; 4.疑似与甲状腺癌并存者; 5.妊娠期甲亢药物控制不佳者,可以在妊娠中期(13-24周)进行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有手术指征患者; 3.患者的甲亢病情稳定,术前准备有两种方法,可在门诊完成: (1)术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基本控制甲亢症状后,改

医学类文章

B:河北医学---明年1-2 产科及其护理 1、不同转归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 2、**例宫外孕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3、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 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例的监测与护理体会 5、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6、产时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方法及护理的体会 儿童呼吸及护理方面 儿童鼻源性疾病就诊原因分析 儿童变应性鼻炎伴发其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生活质量的研究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调查 社区护理方面 社区护理人员组织承诺及离职意愿相关性研究 社区护理人员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社区护理队伍稳定性调查研究 居民对社区护士稳定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口腔内科(牙体牙髓)、口腔修复(活动义齿、烤瓷牙)、儿童正畸的治疗锥形束CT在牙体牙髓科临床应用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的研究现状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及3种材料充填恒磨牙邻面龋的临床验证 对492例口腔修复患者基本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 烤瓷和活动义齿联合修复老年人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的疗效 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的研究 烤瓷与树脂联合修复治疗牙周病临床观察

正畸治疗在儿童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儿童颌骨骨折的急诊正畸治疗 2、关于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预防 激光喉部肿瘤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防治措施 鼻腔鼻窦肿瘤临床特征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的分析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入路选择 支撑喉镜结合喉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喉部良性肿瘤病变**例临床观察 3、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方面 脑心通胶囊预防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血管性危险因素与痴呆预防策略 高血压合并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血管性危险因素与痴呆预防策略 老年患者血管性痴呆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分析 4、结核病医院门诊方面 综合医院结核病专科门诊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作用 综合医院与结核病防治机构合作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的研究 专科门诊结核病患者实施全程管理效果分析 结核病患者门诊用药非依从性因素及干预措施 结核病门诊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5、有关肺炎和肾相关的内容均可 伴有肺炎旁胸腔积液的小儿肺炎45例分析 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预防婴幼儿肺炎的临床分析 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ESWL致肾包膜下、肾周围血肿14例分析及对策

甲亢临床路径

精心整理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一、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ICD -10:E05.0) 年第1 1.2.3.4.5.6. 年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适用于: 1.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 2.甲亢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放射性核素治疗后复发; 3.甲状腺较大对周围脏器有压迫或胸骨后甲状腺肿;

4.疑似与甲状腺癌并存者; 5.妊娠期甲亢药物控制不佳者,可以在妊娠中期(13-24周)进行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E05.0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有手术指征患者; 3. ( ( 4. 1. ( ( ( ( ( 2. (1)气管正侧位; (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气分析等; (3)甲状腺同位素扫描、甲状腺B超。 3.卢戈氏液、心得安控制基础代谢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局麻或颈丛麻醉。 2.手术方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5.病理学检查:术中行冰冻病理学检查,术后行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 1. 2. 3. 4. 1. 2. 3. 4. 1. 2. 3. 4.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二、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ICD-10:E05.0) 行甲状腺次全切术(ICD-9-CM-3:06.39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调查表(定稿)

附件 县医院服务能力调查表 填报单位:省(市)县(县级市) 医院负责人 填表人:_ 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年月日 填报说明:医院调查时落实专人负责组织填报,先打印纸质版分部门安排人员填报,填报完成后经医院主要负责人审核,再在调查表电子版本上填报。 在“一、县医院基本信息”和“五、可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内容填写时对选择项用标黑加粗方式标注:如“□综合”。在“四、2013年医院科室设置情况”内容填写时对县医院自身开设的对选择项标黑加粗标注,如“□03.内科”。通过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或城乡对口支援后帮助开设的对选择项标红加粗标注。如“□ 04.08 整形外科专业”。 完成全部填报后最后同时将电子版在规定时间内报当地卫生局和市卫生局。一、县医院基本信息 1县2013年常住人口数量_____________万人,县国民生产总值_____________万元。2医院类型:□综合;□专科,请填写专科类型___________ 3医院级别:□二甲;□二乙;□三甲;□三乙;□三级综合 4医院性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合资医院 5本机构营利性质□营利性;□非营利性 6本医院是否是县医院改革试点机构?□是;□否 7本医院实行了下列哪些改革: □岗位聘用制;□人员绩效工资制;□药品零差率;□政府购买服务;□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率销售;□社区首诊制;□其他_________ 8本医院是否有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是;□否,支援医院名称: ___________

二、县医院基本业务情况 序号指标2013年2014年至今1.1 编制人数 1.2 年平均在岗职工数 1.2.1 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数 1.2.1.1 其中:高级职称数 1.2.1.2 本科及以上学历数 1.2.2 注册护士数 1.2.2.1 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数 1.3 平均离退休职工数 2.1 医院建筑面积 2.1.1 医疗业务用房面积(平方米) 2.2 编制床位数 2.3 年平均开放床位数 3 诊疗人次数(万人) 3.1 门急诊人次数(万人) 4 出院人数(人) 4.1 住院总天数 4.2 住院患者死亡人数 4.3 住院患者感染人次 5 年手术量 5.1 其中:住院手术例数 5.2 无菌手术感染例数 6.1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6.2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6.3 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 7.1.1 接收从上级医院转诊病人数 7.1.2 接收从下级医疗机构转诊病人数 7.2.1 向上级医院转诊病人数

内分泌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内分泌代谢科临床路径工作自查自评总结按照医院的统一布署,结合实际情况,我科从2011年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现对我院半年来临床路径自评自查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前期筹备工作: ⒈成立相关管理部门和负责人。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 ⒊积极宣教对科室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科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并大力宣传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培训临床路径管理知识。 二、制定并实施: 通过仔细学习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参照卫生部下发《临床路径管理汇编》、《临床路径管理汇编2010-2011增补版》,我科挑选并结合自身情况,确定挑选“甲亢”作为本科室的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经过初定、指导评价小组审定及修改、复审及修改三步,做到贴合我院实际情况、路径本身正确可行。 三、经验及体会: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可控性强;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各部门密切配合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工作的关键。推行临床路径是一项系统工程,机关、医护、医技、设备、信息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临床路径管理机构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经治科室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医技科室要配合临床路径文本及时安排各项检查,设备部门要提供临床路径执行所需的各种设备,信息部门要配合做好临床路径规范执行(临床路径医嘱电子化)、信息回顾、统计、分析等工作。 ⒊良好的奖惩机制有利于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开展。适当的奖励机制可以提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的积极性,适宜的处罚制度可以保障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问题: 1.部分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目的认识不清,医疗行为中对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有抵触情绪,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2.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项目数据无法提供,统计工作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评估、监督规范工作开展困难。 ⒋个别病例不合理,长期无适合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导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四、下一步工作: ⒈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宣教工作,让所有的医务人员参与进来。

甲亢临床路径

精心整理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 一、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ICD -10 :E05.0)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ICD-9-CM-3:06.3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2008 年第1 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第1 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临床甲亢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和B超证实)。 3.血清TSH浓度降低,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4.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 5.胫前粘液性水肿。 6.甲状腺TSH受体抗体(TRAb或TSAb)阳性。 以上标准中,1、2、3项为诊断必备条件,4、5、6 项为诊断辅助条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着,2008 年第1 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第1 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适用于: 1.甲亢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 2.甲亢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放射性核素治疗后复发; 3.甲状腺较大对周围脏器有压迫或胸骨后甲状腺肿;

精心整理 4.疑似与甲状腺癌并存者; 5.妊娠期甲亢药物控制不佳者,可以在妊娠中期(13-24 周)进行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E05.0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有手术指征患者; 3.患者的甲亢病情稳定,术前准备有两种方法,可在门诊完成: (1)术前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基本控制甲亢症状后,改服2 周碘剂,再进行手术; (2)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开始即用碘剂,2-3 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可进行手术;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免疫; (3)心电图、胸部X 线检查; (4)甲状腺功能检查、抗甲状腺抗体、甲状腺球蛋白; (5)请耳鼻喉科会诊了解声带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气管正侧位; (2)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气分析等; (3)甲状腺同位素扫描、甲状腺B 超。 3.卢戈氏液、心得安控制基础代谢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最新临床路径数(78种)

最新临床路径数(78种) 骨科: 1.股骨干骨折行内固定术 2.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 3.上肢肱骨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4.尺、桡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5.下肢股骨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6.胫、腓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7.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切除术,椎间盘置换术 8.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 9.胫骨平台骨折 10.踝关节骨折 神外: 1.颅骨修补 内科系统:

1.2型糖尿病 2.短暂性脑缺血 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4.脑出血 5.支气管哮喘 6.蛛网膜下腔出血 7.自发性气胸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9.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10.胃十二指肠溃疡 11.甲亢 12.不稳定型心绞痛 13.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14.Graves病 15.Ⅰ型糖尿病

16.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7.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科: 1.热性惊厥 2.小儿腹泻 3.支气管肺炎 4.支原体肺炎 5.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 6.川崎病 7.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 8.急性肾小球肾炎 9.过敏性紫癜 10.毛细支气管炎 眼科: 1.老年性白内障

2.翳状胬肉 耳鼻喉: 1.扁桃体摘除术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声带息肉 4.慢性鼻窦炎 5.喉癌 6.鼻出血 7.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8.鼻中隔偏曲 9.分泌性中耳炎 10.甲状腺肿瘤 11.双侧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人工耳蜗植入) 12.突发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普外: 1.大隐静脉曲张 2.腹股沟疝 3.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4.甲状腺腺瘤 5.鞘膜积液 6.轻度急性胰腺炎 7.痔疮 8.自发性气胸 9.直肠息肉临床路径妇科: 1.卵巢良性囊肿 2.输卵管妊娠 3.子宫肌瘤 4.子宫腺肌病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路径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路径 异常子宫出血 按年龄分 青春期 育龄期 绝经过渡期 按月经期有无规律 月经前后 排卵期 出血模式确认 按出血量月经过多

月经史、既往疾病、服药排除全身疾病及服药 妊娠试验(+)妊娠相关疾病 妇产科检查排除阴道或宫颈器质性病态 除性病疾质器外血常规、凝血凝血功能贫血程度 B超宫腔占位病态子宫占位病态

内分泌激素测定 排除甲亢、甲减、高PRL 血症 病灶切除送病理确定诊断+宫腔镜定位活检. 月经无规律 无排卵型功能 月经量>80ml 或月经过多 功能失调性子宫 黄体功能不全 月经有规律可 黄体萎缩不全 BBT 有排卵型功血 出期排卵 一、 诊断流程 功血的诊断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异常子宫出血的模式:如果周期、经期、经量都异常称之为不规则出血。经间期出血是指两次正常月经之间有点滴出血,可分为卵泡期出血、围排卵期出血、黄体期出血。 2. 除外器质性疾病:这是诊断功血的关键,功血应该与所有引起异 常子宫出血的器质性疾病,包括非生殖道及生殖道其他部位的出血、

全身器质性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和医源性出血相鉴别。少数情况下功血也司与无症状的子宫肌瘤并存。 3. 鉴别有无排卵及无排卵的病因:有排卵型功血与无排卵型功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处理原则都有很大的不同。无排卵型功血患者月经可完全不规律,有排卵型功血患者的月经常常仍有规律可循,根据BBT、出血前5~9d测定孕酮水平或适时取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即可鉴别。. 二、青春期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止血,远期目标是防止长期无排卵的潜在的子宫内膜病变,随访以及时发现慢性激素失衡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防止长期病理性后遗症。 (一) 止血 主要用药是性激素。给予雌激素通过子宫内膜增殖修复子宫内膜的出血部位,孕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或萎缩。青春期功血大部分是无排卵性出血,多数情况下孕激素或含有高效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可有效控制无排卵功血的出血;而对出血量大、一般状况差的少女,雌激素是最好的选择。超声检查可能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特别是除外器质性疾病,但测定内膜厚度的意义尚有争议。若使用下列方案均未能止血,应考虑无排卵性功血以外的其他病因。 1.孕激素 也称“子宫内膜脱落止血法”或“药物刮宫”,因停药后短期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