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反应及措施

溶血反应及措施
溶血反应及措施

(一)溶血反应

它是输血中最严重的一种反应。由于病人血浆中凝集素和输入血内的红细胞中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而后凝集细胞又被吞噬细胞所吞噬而溶血,导致大量游离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反应。通常输入10-15ml血后即可出现反应。

1.原因

(1)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血管内溶血。

(2)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血液贮存过久;血温过高或过低;输血时血液被加热或震荡过剧;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影响PH变化的药物等因素,致使血液中红细胞大量破坏。

(3)Rh因子所致溶血。此种类型较少发生。

2.症状

开始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从而引出四肢麻木、头胀痛、胸闷、腰背剧痛、恶心呕吐等。

中间阶段;由于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则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最后阶段;由于大量的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而变成结晶体,临床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3.防治方法

(1)认真做好血型签定、交叉配血试验及输血前的核对工作,避免发生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要求。

(2)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生。

(3)即行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紧急情况可静脉注射)。

(4)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以及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血压下降者静滴多巴胺或间羟胺。

(5)保护肾脏。为解除肾血管痉挛,可行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定尿血红蛋白,注意观察尿色。

(6)密切观察病情,尤其血压、尿量,一旦出现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二)发热反应

1.原因

(1)主要由致热原引起,当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输血后即可发生发热反应。

(2)病人原有疾病,输血后血液循环改善,导致病灶毒素扩散而发生发热反应。

(3)多次输血后,病人血液中产生一种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这两种不完全抗体易引起发热反应。

(4)快速输入低温的库存血。

2.症状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有发冷或寒战,继而发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

3.防治方法

(1)除去致热原严格清洁和消毒采血、输血用具。

(2)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寒战时注意保暖,给热饮料,加盖被;高热时给物理降温,也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斯匹林。反应严重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严密观察病情。

(三)过敏反应

1.原因

(1)病人为过敏体质,平时对某些物质易引起过敏,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与过敏机体的组织细胞(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

(2)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供血者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

(3)多次输血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这种抗体和抗原相互作用而发生过敏反应。

2.症状其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为皮肤瘙痒,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重者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颜面,如眼睑、口唇高度水肿),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3.防治方法

(1)为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可在输血前给予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预防反应。

(2)不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者。

(3)献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宜吃富含高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可饮糖水或仅用少量清淡饮食,以免血中含有致敏物质。

(4)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根据医嘱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l.

(5)抗过敏治疗,可选用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等治疗。

(6)有循环衰竭时用抗休克治疗。

(7)喉头水肿伴有严重呼吸困难者,需作气管切开。

(四)细菌污染反应

1.原因不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的任何一环节,如由于保养液和输血器消毒不严,采血或输血全过程有细菌污染或血液保存不当等,都可造成血液被细胞污染。

2.症状细菌性输血反应的程度,随细菌种类、毒性、输入量和受血者机体抵抗力不同而异。毒小的细菌如输入量不多,病人可不发生反应或只发生发热反应,如输入的细菌量多、毒性大,即可突然发生寒战、高热、气促、紫绀等,也可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或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状或发生中毒性休克。

3.防治方法

(1)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根据病情采取必要急救措施,并迅速检查原因,以供抢救措施之参考。

(2)将未输完的库血和病人的血标本送化验室,作血培养和药敏试验。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以利早期发现休克的先兆。

(4)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疗。

(5)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6)留置导尿管,并记录出入液量。

(五)大量快速输血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1.心脏负荷过重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病人,如心脏病人、老年或小儿输血量过多或速度过快,都可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力衰竭。其临床表现,早期自觉胸部紧迫感,呼吸增快,静脉压增高,颈静脉怒张,脉搏增快,血压下降,以致出现紫绀、肺水肿,须立即停止输血,并按肺水肿处理。

2.出血倾向因大量失血者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输血,当输血量相当于病人的一个血容量时,则同时有大量的枸橼酸钠输入体内,以致来不及氧化,即与血液中的游离钙结合,使血钙下降,毛细血管张力减低,血管收缩不良。加之库血中的血小板数量和活性均减低,凝血因子不足,均可导致出血。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出血。应及时进行有关检查,针对原因予以相应处理。大量输血时应间隔输入一个单位新鲜血液,输血在1000ml以上时,可加用10%葡萄糖酸钙10ml作静脉注射。

3.枸橼酸中毒、低血钙、高血钾正常情况下枸橼酸钠在肝内很快代谢为碳酸氢钠,故缓慢输入不致引起中毒,但大量输入时,枸橼酸钠可与钙结合,导致血钙下降而抑制循环,出现脉压小、血压下降及低血钙所致的手足抽搐,所以每输1000ml血时,常规给钙剂1g预防发生高血钾。

4.酸碱失衡需大量输血者常有休克及代谢性酸中毒,大量输血可加重酸血症,可考虑每输血500ml 加入5%碳酸氢钠35-70ml .

5.体温过低大量输入冷藏的库血,使病人体温迅速下降,而发生心室纤颤(特别在低钙高钾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故大量输血前将库血在室温下放置片刻,使其自然升温;一般主张温度20℃左右再行输入。

(六)其它

如空气栓塞、微血管栓塞、氨中毒等也应注意防止。

远期观察是必要的,有因输血而传染乙型肝炎、疟疾等疾病,如发现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治疗。因此必须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供血。此外,患有丝虫病、黑热病、回归热、布氏杆菌病等也可通过输血传播,应引起注意。

输血不良反应考试题

输血不良反应考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A )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循环超负荷 E 细菌污染反应 2、一卵巢癌患者,输血儿毫升后,疑发生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其处理是:(B ) A 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 中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 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 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E 停止输血吸氧,改半坐卧位 3、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D )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溶血反应 E 血液凝集反应 4、一患者,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6/12kpa,应考虑为:(B )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疟疾感染 D 体温中枢受损 E 过敏反应 5、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是:(B ) A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 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 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 粘膜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 E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6、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B ) A 循环超负荷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溶血反应 7、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A ) A 15 分钟~2 小时 B 30 分钟 C 2~3 小时 D 3~4 小时 E 5 小时 8、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发生溶血性反应最早征象:(A ) A 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B 腰背酸痛 C 胸闷、呼吸困难 D 寒战、高热 E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9、女性病人,35 岁,输血开始后1 小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体温40℃。过去有过输血史。临床诊断最可能是:(B )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溶血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10、男性病人,70 岁,输血后30min 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 次/ min。临床诊断是:(A ) A 心功能衰竭 B 溶血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输血知识考试试题

输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属于输血的适应症( B ) A 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B 消瘦 C 重症感染 D 凝血机制障碍 E 急性出血 2. 一次输血不应超过( B ) A 8 小时 B 4 小时 C 2 小时 D 6 小时 E 5 小时 3. 成人输血速度一般控制在(A ) A 5~10ml/min B 1~2 ml/min C 3~4 ml/min D 5~8 ml/min E 2~4 ml/m in 4. 下列哪个疾病属于输血引起的疾病( A ) A 疟疾 B 甲型肝炎 C 低镁血症 D 低钾血症 E 脾功能亢进 5. 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B) A 循环超负荷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溶血反应 6. 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A) A 15 分钟~2 小时 B 30 分钟 C 2~3 小时 D 3~4 小时 E 5 小时 7. 可用于补充血容量的是( C) A 浓缩红细胞 B 冷沉淀 C 白蛋白液 D 免疫球蛋白 E 血小板 8. 可用于难治性感染的是( D) A 浓缩红细胞 B 冷沉淀 C 白蛋白液 D 免疫球蛋白 E 血小板

9. 可增加血容量,并维持作用6~12 小时的是( B) A 羟乙基淀粉代血浆 B 中分子右旋糖酐 C 低分子右旋糖酐 D 白蛋白液 E 丙种球蛋白 10. 男性病人,70 岁,输血后 30min 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 次/ min。临床诊断是(A ) A 心功能衰竭 B 溶血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11、急性失血输血合理的是( D ) A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20%,输浓缩红细胞及全血 B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35%,只输浓缩红细胞 C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15%,输浓缩红细胞 D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的20% 可考虑不输血 12、在输血过程中错误的是( B ) A新生儿输血时要注意预热 B可以在血中加入抗菌素 C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D输血后血袋要保留2小时 13、自身输血的术中失血回输一般不超过( B ) A 2000ml B 3000ml C 4000ml D 2500ml 14、大量出血出现HCT下降时,失血量超过( A )

输血溶血反应的应急预案演练

输血溶血反应的应急演练 时间:2013.4.11 参加人员:所有护理人员及值班医生 指挥:×××护士长 演练场景及记录 场景:12床患者发生输血反应 演练记录: 1、责任护士×××巡视观察12床患者输血时发现患者胸闷、恶心呕吐、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剧疼等,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输生理盐水维持输液通路,保留血袋及输血器。 2、值班护士×××立即通知×××护士长、值班医生。 3、值班医生查看病人。 4、责任护士×××立即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推、5%碳酸氢钠250ml静滴。同时责任护士王贺给患者心电监护及测量体温、责任护士刘冬艳给患者吸氧。 5、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责任护士鲍春花立即给予建第二路静脉通道,并遵医嘱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血压稳定时呋塞米60mg静推。 6、护士×××给予患者保暖及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及家属,稳定患

者情绪。 6、护士×××做好抢救记录,核对、检查、封存血袋和输血管道,并抽取患者血样一同送输血科检验。填写溶血反应报告卡,报护士长、科主任、上报输血科。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加强床边交接。 8、科内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总结本次演练总体反应及时、指挥有条不紊、各组人员能各就其位、分工明确、不混乱、各组人员配合较好。 存在问题 1、有些护士不严肃,与护士认为只是演练有关。 2、熟练程度稍有欠缺。 改进措施 1、将存在的问题立即反馈给个人,及时整改。 2、护士长将演练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在科室会议上反馈。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强化应急意识。 记录人: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18-07-12T12:07:09.3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19期作者:乔滨 [导读] 现今标本溶血情况较常见,主要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与血清混合的情况。 (青海省海北州第一人民医院青海海北 810299)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现象对其造成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选取来我院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员,每名健康人员取4mL血,将其放置在2支试管中,选取其中1支作为参照组,将其放置在肝素抗凝管中,取另一支作为实验组,进行振荡溶血。使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对其血标本进行检测。分析2组检测指标水平。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中 ALT、AST、LDH、UA、K+水平均较低,参照组ALP、GLU水平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两组间TG、BUN、TC以及Cr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现象会影响指标诊断,为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需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标本溶血情况发生率。 【关键词】溶血现象;临床生化检验项目;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395-02 现今标本溶血情况较常见,主要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与血清混合的情况。造成标本溶血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含低温冷冻、碱性太强、酸性太强、乙醇、低渗溶液、低温冷冻等[1]。标本溶血后,红细胞中逸出的物质严重影响生化检验结果,进而影响诊断准确率,不利于临床顺利诊断。现为减少血液标本出现溶血情况,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而提高生化诊断的准确性[2]。现对其影响和预防措施作研究。 1.基本数据与方法 1.1 基本数据 选取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员,其中男男女比例为54:46,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57岁,平均年龄为(40.15±2.08)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不存在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各指标均符合正常检测范围。 排除标准:患有肾、肝等严重脏器器官障碍的患者;对本组研究知情且不同意的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集4mL空腹静脉血,将其放置在2支试管中,取其中一支作为参照组,放置肝素起抗凝作用;取另一支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中振荡,使其出现溶血情况。在相同条件下对2支试管进行离心,离心速度为每分钟3000转,离心时间为10分钟,随后将血清分离,放置在温度为-4℃的冰箱中保存,进行检查。使用全自动生化监测仪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试剂盒需严格遵循说明书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一个标本检测10次,取均值。 1.3 判定指标 判定100名健康体检人员的临床生化检验指标,主要包含ALT(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LDH(乳酸脱氢酶)、TC(总胆固醇)、UA(尿酸)、TG(三酰甘油)、Cr(肌酐)、GLU(葡萄糖)、ALP(碱性磷酸酶)、K+(血钾)以及BUN (尿素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100名健康体检人员的所有资料进行检验,行t检验方法对其计量资料(临床生化检验指标)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形式表示。如组间以P<0.05的形式来表现差异性,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分析100名健康体检人员的临床生化检验指标 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中ALT、AST、LDH、UA、K+水平均较低,参照组ALP、GLU水平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两组间TG、BUN、TC以及Cr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体详情见表。 3.讨论 标本溶血情况主要包含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其体内溶血发生原因为疾病本身、手术和药物反应等导致红细胞破裂,体外溶血发生原因为突然冷冻、振荡等导致红细胞破裂[3]。由于采血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不熟练操作技巧,均可导致标本的检验结果不准确。为防止溶血情况出现,可提高采血人员的操作技巧,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不可剧烈振荡。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重视此项工作,提高自身责任感[4]。使用检验质量较高的检测仪器,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检验。 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中ALT、AST、LDH、UA、K+水平均较低,参照组ALP、GLU水平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两组间TG、BUN、TC以及Cr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

溶血性与细菌性输血反应处置流程建立与实施

溶血性与细菌性输血反应处置流程建立与实施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1版)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临床科室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及时向输血科(血库)报告,并做好观察和记录。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 年版)》4.19.5.4 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方案与实施情况记录。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注血液制品的过程中或输注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相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发生率可达1%-10%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输血反应是指发生于输注血液制品过程中或输注后24小时内的输血不良反应分为免疫性与非免疫性两种,免疫性:溶血反应;发热性非溶血反应;过敏性休克反应;输血相关性肺损伤等,非免疫性:细菌污染与感染性休克、循环超负荷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空气栓塞及输大量库存血导致枸橼酸钠中毒等慢性输血反应(又称:迟发性输血反应)是指发生于输注血液制品后数日、数周或数月的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可分为传播性和非传播性两种 传播性:输血传播性肝炎、AIDS、梅毒、疟疾等疾病 非传播性: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后紫癜,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输血后铁超负荷等 1.组织机构 1.1成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处置领导小组,由医疗机构分管院长任组长,医务处(科)分管处(科)长与输血科(血库)负责人分别任副组长,相关临床科室负责经治医生任组员 1.2制定溶血性输血反应紧急处置相关制度与流程 1.3定期组织相关临床科室医生进行溶血性输血反应紧急处置培 2.汇报与告知义务 2.1经治医师发现患者因输血疑是导致急性血管内溶血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实施治疗,同时应汇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处置领导小组 2.2经治医师有义务告知患者近亲属或相关陪同人员 3.溶血性输血反应 3.1临床特点 ABO血型不合主要导致急性溶血即使输注5~10ml异型血也可以引起严重溶血Rh 血型不合可导致急性溶血或迟发性溶血急性溶血表现为发热、寒战、心率增快、低血压休克、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头痛、烦躁焦虑、腰背疼痛、少尿、血红蛋白尿、DIC等 3.2临床治疗主要步骤 3.2.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保持静脉通路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 3.2.2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1)应记录尿量 (2)根据尿量与尿色大量补液,输注生理盐水20~30 ml/kg (3)碱化尿液,使用5%碳酸氢钠溶液125~250ml静滴,可根据血pH值进行剂量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intravenousinfusion)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经静脉输入的方 法。常用溶液种类有:①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等;②胶体溶液:右旋糖肝、代血浆、血液制品等;③静脉高营养液。常用静脉输液途径有:①经外周静脉输液;②经中心静脉输液。 并发症一:发热反应 (一)临床表现 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C,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二)预防与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口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2.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3.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现有输液,更换输液器具并保留有效静脉通道,对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封存以备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并发症二:急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二)预防与处理 1?根据病情需要调节输液滴速,对心、肺疾患、老年、儿童等病人应严格控制,一般

成人40?60滴/min,儿童20?40滴/min;对老年、体弱,心、肺、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或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适当加快。 2.出现肺水肿症状,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捆扎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lO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3.立即给予高流量酒精湿化吸氧,最好用20%?30%酒精湿化,一般氧流量为6?8L/min, 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4.遵医嘱予以镇静、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以减轻心脏负荷。 5.加强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并发症三:静脉炎 (一)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病后因炎性渗出、充血水肿、管腔变窄而至静脉回流不畅,战至阻塞。 (二)预防与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减慢滴速,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避免患肢输液,抬高患肢,局部用33%硫酸镁进行湿敷。 3.超短波理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喜疗妥外涂。 并发症四:空气栓塞 (一)临床表现 病人感到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纟比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 (二)预防与处理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 四、处置程序: 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过敏反应: 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 (4)异丙嗪25MG肌注。 (5)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 (6)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二)发热反应: 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据症状轻重处理。 (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

2018年输血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ICU输血相关知识考试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输血的适应症( B ) A、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B、消瘦; C、重症感染; D、凝血障碍; E、急性大出血 2、成人输血速度一般控制在( A ) A、5-10ml/min; B、1-2ml/min; C、3-4ml/min; D、6-8ml/min; 3、下列哪个疾病属于输血引起的疾病( A ) A、疟疾; B、甲肝; C、低镁血症; D、低钾血症; E、脾功能亢进 4、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A ) A、发热反应 B、循环超负荷 C、过敏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溶血反应 5、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B ) A、2小时 B、15分钟-2小时 C、90分钟 D、1-2小时 E、5小时 6、从200ml全血分离的1单位浓缩红细胞可提高70kg成年人的HCT( B ) A、2%-3%; B、1%-2%; C、3%-4%; D、4%-5% 7、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 A ) A、溶血反应; B、发热反应; C、过敏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8、一次输血或一袋全血输注不应超过( B ) A、8小时; B、4小时; C、2小时; D、6小时; E、5小时 9、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是( B ) A、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粘膜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 E、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10、红细胞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是多少时间?( C ) A、12天; B、60天; C、120天; D、80天 11、血小板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是多少时间?( B ) A、3-4天; B、10天左右; C、24小时; D、7天 12、新鲜冰冻血浆制品性质(B ) A、制品内含有全部凝血因子成分; B、除血小板外,制品内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B、除血小板和第8因子外、制品内有全部凝血因子;D、不含纤维蛋白原 13、最严重的输血反应( D )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肺水肿; D、溶血反应; E、病毒性肝炎 14、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考虑( D ) A、过敏反应; B、细菌污染反应; C、发热反应; D、溶血反应 15、健康人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多少毫升可不输血( B ) A、500ml B、800ml; C、1000ml; D、1200ml 16、麻醉中手术病人发生溶血反应最早征象是( A ) A、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B、腰背疼痛; C、胸闷、呼吸困难; D、寒战、高热 17、可用于补充血容量的是( C ) A、浓缩红细胞; B、冷沉淀; C、白蛋白液; D、免疫球蛋白; E、血小板 18、可用于治疗血友病的是( B ) A、浓缩红细胞; B、冷沉淀; C、白蛋白液; D、免疫球蛋白; E、血小板; 19、可用于治疗难治性感染的是( D ) A浓缩红细胞;B、冷沉淀;C、白蛋白液;D、免疫球蛋白;E、血小板

第一溶血反应

第一、溶血反应 1、溶血反应:免疫血清与其相应的抗原细胞(血球、细菌及其组织细胞)相遇,并在补体的参与下可出现溶细胞反应。依抗原、抗体的种类不同可有溶血反应、溶菌反应等。 溶菌反应只在某些细菌中出现(如霍乱弧菌)。应用溶血反应是补体结合反应中不可少的因素。溶血反应是由于抗原(红血球)和抗体(溶血素)进行特异性的结合,并吸着了补体,而使红血球在补体的作用下被溶解,于是产生了溶血现象。 2、自身免疫性溶血,如果有补体参与时,补体通过一系列的激活,最后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它可以直接攻击红细胞膜,导致红细胞破裂,这就是所谓“血管内溶血”。而没有补体参与的免疫性溶血,抗体与红细胞膜上抗原结合后,没有直接把红细胞破坏,而是把红细胞“致敏”,致敏RBC在通过脾脏等网状内皮系统时,被吞噬细胞“吃掉”,这就是所谓“血管外溶血”。 3材料 (1)抗原:2%绵羊红血球; (2)抗体:溶血素; (3)补体:取健康豚鼠血清作为补体; (4)小试管、生理盐水、水浴箱。 说明:两种免疫抗原—绵羊红细胞(SRBC)和鸡红细胞(CRBC)(老师使用),比较之下鸡血红细胞比较方便、经济,适合实验室使用。 4、方法 (1)取小试管3只,按下表加入各物(容量单位为毫升); (2)将上述3试管放在37℃水浴箱内15—30分钟观察有无凝血现象。

第二.补体结合反应 1、补体结合反应:当抗原与其对应的抗体结合时,所生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能从溶液中将补体吸着此即谓补体结合。参与补体结合反应的抗原是透明的溶液,故补体结合现象不能被肉眼看出来,因此必须借助溶血系统(溶血素及相对应的羊血球)作为指示剂,来判定媒质中有无游离的补体,近而推定媒质中未知抗原(或抗体)和已知抗体(或抗原)是否进行了特异性的结合。本反应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因之常应用于传染病的诊断,特别诊断病毒疾病和梅毒 2材料: (1)抗原:伤寒的抽出液; (2)抗体:伤寒杆菌的免疫血清; (3)补体:豚鼠血清; (4)溶血素:抗绵羊血细胞的兔血清; (5)2%绵羊红血球; (6)小试管、试管架、水浴锅。 3、方法: 预备试验,预备试验包括溶血素效价的滴定,补体效价的滴定,抗原效价的滴定及被检血清的处理。 (1)溶血素效价的滴定按照下表加入各物

输血后发生溶血反应的应急预案

输血后发生溶血反应应急预案(初稿待定) 01、发现溶血反应 (1)开始阶段: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注射点烧灼感(2)第二阶段: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症状 (3)第三阶段: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02、立即停止输血、留存余血、立即重新交叉配血、血型鉴定 03、报告上级医师 04、碱化尿液,通常采用碳酸氢钠滴注,40~70mmol 碳酸氢钠可以将尿ph 提 《现代麻醉学三版》 a、多巴胺80mg+间羟胺40mg加入500ml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待定) b、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在500ml 液体中加入肾上腺素0.1mg~0.2mg静 滴,并根据血压调节滴速《现代麻醉学三版》 06、双腰部封闭、双侧肾区采取保暖措施(预防肾血管痉挛) 07、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血浆血红蛋白浓度、直接 抗球蛋白试验、尿常规、游离血红蛋白+、生化全项(胆红素+)、血气分析、D-二聚体(排除血栓及栓塞) 08、严密监测尿量↓、尿颜色(酱油色、洗肉水色)并做记录、保持尿量在 75~100ml/hr 以上 a、大量静脉补液维持CVP 10~14cmH2O,必要时在5~10分钟内快速滴注甘 露醇12.5~50g。《现代麻醉学三版》 b、如果补液和输注甘露醇无效,则采用速尿20~40mg 静注。《现代麻醉学三版》 09、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脉搏↑、体温↑、意识情况↓ (体温计监测体温) 10、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250ml×2静脉滴注(扩容) 11、a、地塞米松10mgIV b、甲强龙40mg×12(480mg)静滴 12、专门人做好抢救记录(护理、医疗) 13、填写《输液、输血反应登记表》三份(护理) 14、如发生肾功能衰竭则同时启动《肾功能衰竭抢救程序》 15、以上步骤应该同时进行、没有先后!争分夺秒力争抢救病人!

输血不良反应考试题+答案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 输血应急预案试题 姓名工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A )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循环超负荷 E 细菌污染反应 2、一卵巢癌患者,输血儿毫升后,疑发生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其处理是:(B ) A 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 中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 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 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E 停止输血吸氧,改半坐卧位 3、一脾破裂患者,术中输血20ml后,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手术切口大量渗血,酱油色尿,应考虑:(D )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细菌污染反应 D 溶血反应 E 血液凝集反应 4、一患者,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6/12kpa,应考虑为:(B )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疟疾感染 D 体温中枢受损 E 过敏反应 5、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是:(B ) A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 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 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 粘膜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 E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6、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B ) A 循环超负荷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溶血反应 7、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A ) A 15 分钟~2 小时 B 30 分钟 C 2~3 小时 D 3~4 小时 E 5 小时 8、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发生溶血性反应最早征象:(A ) A 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B 腰背酸痛 C 胸闷、呼吸困难 D 寒战、高热 E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9、女性病人,35 岁,输血开始后1 小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体温40℃。过去有过输血史。临床诊断最可能是:(B ) A 过敏反应 B 发热反应 C 溶血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以上都不是 10、男性病人,70 岁,输血后30min 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 次/ min。临床诊断是:(A )

溶血反应及措施

(一)溶血反应 它是输血中最严重的一种反应。由于病人血浆中凝集素和输入血内的红细胞中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而后凝集细胞又被吞噬细胞所吞噬而溶血,导致大量游离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反应。通常输入10-15ml血后即可出现反应。 1.原因 (1)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血管内溶血。 (2)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血液贮存过久;血温过高或过低;输血时血液被加热或震荡过剧;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影响PH变化的药物等因素,致使血液中红细胞大量破坏。 (3)Rh因子所致溶血。此种类型较少发生。 2.症状 开始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从而引出四肢麻木、头胀痛、胸闷、腰背剧痛、恶心呕吐等。 中间阶段;由于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则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最后阶段;由于大量的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而变成结晶体,临床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3.防治方法 (1)认真做好血型签定、交叉配血试验及输血前的核对工作,避免发生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要求。 (2)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生。 (3)即行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紧急情况可静脉注射)。 (4)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以及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血压下降者静滴多巴胺或间羟胺。 (5)保护肾脏。为解除肾血管痉挛,可行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定尿血红蛋白,注意观察尿色。 (6)密切观察病情,尤其血压、尿量,一旦出现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二)发热反应 1.原因 (1)主要由致热原引起,当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输血后即可发生发热反应。 (2)病人原有疾病,输血后血液循环改善,导致病灶毒素扩散而发生发热反应。 (3)多次输血后,病人血液中产生一种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这两种不完全抗体易引起发热反应。 (4)快速输入低温的库存血。 2.症状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有发冷或寒战,继而发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 3.防治方法 (1)除去致热原严格清洁和消毒采血、输血用具。 (2)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寒战时注意保暖,给热饮料,加盖被;高热时给物理降温,也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斯匹林。反应严重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严密观察病情。 (三)过敏反应 1.原因

输血知识试题

输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输血得适应症( B ) A 贫血或低蛋白血症B消瘦 C 重症感染 D 凝血机制障碍 E 急性出血 2. 一次输血不应超过( B ) A 8 小时 B 4 小时 C 2小时 D 6 小时 E 5 小时3。成人输血速度一般控制在( A ) A 5~10ml/min B 1~2 ml/min C 3~4 ml/min D 5~8 ml/min E 2~4 ml/min 4. 下列哪个疾病属于输血引起得疾病( A ) A疟疾 B 甲型肝炎C低镁血症 D 低钾血症 E 脾功能亢进 5. 输血最常见得并发症( B) A 循环超负荷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 E 溶血反应 6、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 A) A 15分钟~2 小时 B 30 分钟 C 2~3 小时 D 3~4 小时 E 5 小时 7。可用于补充血容量得就是( C)

A 浓缩红细胞 B 冷沉淀 C 白蛋白液D免疫球蛋白 E 血小板8、可用于难治性感染得就是( D) A 浓缩红细胞B冷沉淀 C 白蛋白液D免疫球蛋白 E 血小板 9。可增加血容量,并维持作用6~12 小时得就是( B) A 羟乙基淀粉代血浆B中分子右旋糖酐C低分子右旋糖酐 D 白蛋白液E丙种球蛋白 10。男性病人,70 岁,输血后 30min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 颈静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 次/ min。临床诊断就是(A ) A 心功能衰竭 B 溶血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E以上都不就是 11、急性失血输血合理得就是( D ) A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得20%,输浓缩红细胞及全血B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得35%,只输浓缩红细胞C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得15%,输浓缩红细胞 D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得20%可考虑不输血 12、在输血过程中错误得就是( B ) A新生儿输血时要注意预热B可以在血中加入抗菌素 C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D输血后血袋要保留2小时

常见输血反应的处理措施

常见输血反应的处理措施 输血反应就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以后出现与治疗无关的异 常的反应,需要及时的处理。总体来说输血反应常见的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以及溶血反应,对于发热反应的患者,首先要减慢输血的速度,同时给予病人物理降温,必要时可应用消炎止疼药或者激素类药物退热。对于过敏反应的患者也要减慢输血速度,必要时可以立即停止输血,让病人平卧,给予吸氧,监测血压。如果病人血压降低,应用肾上腺素抗休克治疗,同时积极的补液,也可以用地塞米松治疗。对于发生的溶血反应,首先要立即停止输血,给予病人补充液体,维持尿量正常,保护肾功能,给予大量输液,应用利尿剂,同时给予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 输血反应通常是由血型不合而造成的,有以下四种表现: (1)典型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通常在输血后30分钟内发生寒战、发热、心慌、胸痛、恶心、气急、休克等...。 (2)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多因曾经输过异型血或妊娠等原因被免疫,再次输血时因“回忆反应”,体内抗体滴度迅速升高。多由ABO以外血型不合引起的,Rh血型尤其最为常见,严重者2周左右才出现发热、贫血,黄疸。 (3)单纯表现为输血无效型。临床表现为输血过程中并未感到不良反应,但输血后血红蛋白不升高,甚至次日开始下降,这种病例属于迟发性溶血性反应,见于ABO以外,以kidd、Duffy等血型不合

所致。 (4)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是由于供、受者HLA 不合,输血后供者血成分中的淋巴细胞在受者体内植活,视受者为“异已”,产生抗体“排斥异已”,实质上与骨髓移植后发生的GVHD机理相同。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腹泻、反复感染、以至全身衰竭、死亡。由于发病缓慢,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被原发病来解释,极容易漏诊。 二、输血反应的诊断 发生输血反应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1、立即停止输血; 2、采病人血及血袋剩余血送血库检测分析; 3、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由血管内溶血引起,尿中含血红蛋白); 4、抢救病人; 血库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立即进行分析: 1、复核用血申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 2、复核患者ABO血型; 3、复核输血前留下的供者血样本及血袋中剩余血的ABO血型; 4、进行交叉配血; 5、进行Rh血型检定;

临床输血护理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黄冈市中心医院临床输血护理知识测试题 工号: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输血的适应症( ) A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B消瘦 C重症感染 D凝血机制障碍 E急性出血 2、一次输血不应超过( ) 小时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3、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 A循环超负荷 B发热反应 C过敏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溶血反应 4、可用于补充血容量的就是( ) A浓缩红细胞B冷沉淀C白蛋白液D免疫球蛋白E血小板 5、男性病人,70岁,输血后30min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颈静 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次/min。临床诊断就是( ) A心功能衰竭 B溶血反应 C过敏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以上都不就是 6、在输血过程中错误的就是( ) A新生儿输血时要注意预热 B可以在血中加入抗菌素 C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D输血后血袋要保留2小时 7、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就是( )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循环超负荷 8、一卵巢癌患者,输血儿毫升后,疑发生变态反应与过敏反应,其处理就是( )

A 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 中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 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 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9、一患者,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6/12kpa,应考虑为( )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疟疾感染 D 体温中枢受损 10、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就是( ) A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 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 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 粘膜皮肤有出血点与瘀斑 E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11、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发生溶血性反应最早征象( ) A 伤口渗血与低血压 B 腰背酸痛 C 胸闷、呼吸困难 D 寒战、高热 12.输血治疗同意书的签订需医患双方,如果无家属,病人又无自主意识的急性 失血怎么办( ) A 先输血抢救,后上报院领导 B 用晶体胶体盐维持 C 立即上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录病历 D 等待领导批准 13、临床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 ( ) A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 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B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C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D 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直接签发 (D)阴性或其她稀有血型,择期手术时,如何输血最好( ) A 应动员患者自身输血 B 选择同型血

急性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的症状

急性溶血反应 (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称为急性溶血性反应,多见于输血后立即发生。主要由于ABO血型不合, A2 亚型;Rh血型不合,抗D抗体、抗E抗体、抗C抗体以及抗Du抗体等;Duffy血型不合,存在Fya、Fyb血型抗体;Kell血型不合,存在Kpa Kpb Jsa、Jsb等血型抗体。 【关键词】急性溶血反应血型血清学检查新鲜冰冻血浆混合血浆 病因探讨 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因输血出现酱油色尿伴高热3天后入院。入院前3天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输血300ml后约10小时出现酱油色尿,伴高热,手术伤口处广泛渗血。 1. 原因 (1) ABO 血型不合:出现血型不合输血的原因,主要是工作人员缺乏高度的责任心,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而引起配血或输错血液;也有技术或其他方面造

成血型鉴定错误。 (2) O 型血:异型受血者红细胞溶血。因为30%-40%勺O型人具有免疫抗A及抗B抗体,免疫抗体可引起受血者A B或AB型红细胞破坏溶解,发生溶血现象。一般情况下,输血要求同型相输,避免输异型血。 (3) 输注不相容性血浆:当输入不相容性血浆量较大,或血浆中抗体效价较高时,均可引起受血者红细胞溶解破坏。 (4) 献血者之间血型不合:主要见于大量输血或短期内相继输入不同供血者的血液。 (5) Rh 血型不合:Rh血型抗体天然形成的IgM抗体占少数,绝大多数的抗体是由于输血或妊娠而获得的免疫IgG抗体。IgG抗体可发生溶血性反应。 (6) 其他稀有血型不合:如Kell、Kidd、Duffy、Lewis、MNSS等血型,可引起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7) 试验方法不敏感:如盐水交叉配血法,IgG抗体在该试验中不反应,不能发现ABO血型抗体以外的抗体。 (8) 其他一些物理因素:血液贮存超过保存期、血液运输剧烈震 荡、高温(40 C以上)或低温(0 C以下)或化学因素所致等均可造成红细胞破坏,如果一次大量输注这样的血液,可出现溶血性反应。 2. 发病机制当异型细胞和血浆误输入病人体内时,红细胞与其相 应血型抗体结合,并激活补体,使大量红细胞在血管内凝集、破坏。首先是血浆游离的血红蛋白增高,血红蛋白可与血浆中的结合珠蛋白及其他蛋白结合,结合的血红蛋白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并降解。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预防.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医、护处理及预防措施 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及护理处理 1、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表现为畏寒,发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重者个别可出现高热,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 根据症状轻重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无禁食的病人可口服布洛芬或物理降温,寒战时注意保暖;重症者应立即停止输血,予吸氧、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或静脉注射赖氨匹林、抗过敏等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卫生。并保留余血、输血器等送检。 2、过敏反应:症状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喉头水肿严重时可配合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手术。若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根据医嘱给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或者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3、溶血反应:是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痛、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重者表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一旦发生溶血反应,立即终止输血,保持静脉通畅,与医生联系,并保留余血,核对血型,重做交叉配血实验;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双侧腰部封闭,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防止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出现休克症状时,立即配合抢救休克。 4、细菌污染:这类输血反应虽少见,但后果严重,轻者被误认

输血反应的处理措施

输血反应及防治 输血可以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但是,只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遵守输血操作规程,大多数输血反应是可以预防的。 (一)免疫相关性输血反应 1.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on-hemolytic febrile transfusion reactions, NHFTR) 是指与输血有关,但不能用任何其他原因解释的1度或1度以上的体温升高,为最常见的输血反应。NHFTR 多发生于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的受血者,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为其主要原因,一些细胞因子包括IL-1、IL-6、IL-8、TNF-α等起增强或协同作用。临床一般表现为寒战、高热、皮肤潮红、头痛等,有时伴有恶心和呕吐,症状多在输血后1 小时发生,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全身麻醉时很少出现发热反应。 预防有赖于严格执行无致热原技术与消毒技术,对已有多次输血史者输血前可肌注哌替啶(杜冷丁)50mg或异丙嗪25mg,或选用洗涤红细胞,也可采用一次性去白细胞输血器移除大多数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如已发现发热反应,要立即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停止输血,并可给予物理降温和口服阿司匹林等治疗。 2. 过敏反应 其原因可能是抗原抗体反应或是一种蛋白质过敏现象。临床表现轻者皮肤红斑、瘙痒和荨麻疹,严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哮嘴、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甚至过敏性休克等。防治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献血员,有过敏性疾病者最好排除;献血员献血前4小时不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受血者有过敏史可在输血前半小时肌注异丙嗪50 mg,并尽量选用洗涤红细胞。对已发生过敏反应者应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可肌注异丙嗪 50 mg 或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 0.1~1ml,氢化可的松100~200 mg加于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以防窒息。 3. 溶血反应 这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常见原因为误输 ABO 血型不匹配的红细胞所致,少数可能由于血液在输入前保存处理不当,如血液保存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或过低、血液受剧烈震动或误加入低渗液体致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所致。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输入异型血10~20 ml后病人即感头痛、胸痛、心前区压迫感、全身不适、腰背酸痛、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脉搏细速,甚至休克;随后出现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及异常出血。若未能及时有效纠正休克,则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麻醉中的手术病人由于无主诉症状,其最早征象是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手术野渗血和血红蛋白尿。 症状轻者早期有时不易与发热反应相区别,典型者根据输血后迅速发生的上述表现多可即刻确诊。当怀疑有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姓名和血型,抽取静脉血观察血浆色泽。溶血者血浆呈粉红色。同时作离心涂片检查,溶血时血清内含血红蛋白。观察病人每小时尿量及尿色,溶血时尿呈褐色或深褐色,作尿血红蛋白测定可发现尿内血红蛋白收集供血者血袋内血和受血者输血前后血样本,重新作血型鉴定、交又配血试验及细菌涂片和培养以查明溶血的原因。 预防主要在于加强责任心,严格查对制度,加强采血、保存等管理,若发现血液有溶血及颜色改变应废弃不用。此外,随着移植医学的发展,临床有可能遇到ABO血型不配的移植病人如何输血的问题,为预防该类病人的溶血反应,应掌握输入红细胞应与供受双方血浆相容,输人血浆应与供受双方红细胞相容两大原则。如受者为A型,供者为O型时,输入红细胞应选择O型,输入血浆应选择A或AB型;如受者为A型,供者为B型时,输入红细胞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