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创新之路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创新之路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创新之路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创新之路

中国很快就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在规模和市场份额之外,自主创新领域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企业在自主创新领域表现如何?又面临着什么样的阻碍?于此同时,外资的医疗器械企业在中国又在进行着什么样的创新活动呢?

和医药市场一样,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在过去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并且被很多人认为是“后劲”更足的一块。中国市场在2012年就已经是全球第四大医疗器械市场,市场规模达到140亿美元,并且行业内大多认同还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20%以上的增长。按照这种趋势下去,中国很快就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在快速成长的市场环境下,本土企业的表现备受瞩目。我们已经看到,在不少领域中国内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进行了持续的发展,已经和很多跨国企业在“正面战场”进行直接竞争,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在冠脉支架市场以微创和乐普医疗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的上佳表现,基本上在这一最大的高值耗材领域压过了外资品牌。

而在规模和市场份额之外,另一个话题-自主创新领域,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支持,无论是政策引导和财税支持,都是显而易见的。国家同时还有相应的规划,比如在医疗器械方面,在2015年之前,要拥有200个新的专利、80款新的医疗器械以及40-50个新的创新型企业。那么现在国内企业在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尤其是高值植入耗材方面,到底表现如何呢?他们在面临着什么样的阻碍,又在进行什么样的工作呢?于此同时,外资的医疗器械企业在中国又在进行着什么样的创新活动呢?

本土企业创新:从简单复制向自主创新的缓慢转换

在此之前,首先言研究的是自主创新本身的概念。国内自主创新在过去很大程度上是在国内研发并进行仿制生产国内的一些先进产品。过去的发展途径也比较相似:针对外资企业在国内的某一种附加值高、市场现有规模或在潜在市场大的产品进行仿制,在完成产品并且取得一定销售基础之后,再进一步来拓展到其他产品领域进行模式复制并实现多元化。在这其中,微创医疗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1998年成立的微创医疗在2005年率先推出了药物涂层支架,作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生产企业,借助市场的启动和优秀的性价比,快速拓展了市场并获取的份额。在此基础上,微创医疗在慢性病和微创治疗技术平台进行了多元化,通过自主研发

以及并购相结合的方式切除了电生理、糖尿病以及骨科等众多领域。而在完成了前期自身的产品覆盖、渠道建设以及品牌积累以后,微创医疗在自主创新的类型也从原先的纯仿制,走向了真正意义的再创新,比如微创医疗正在注册的火鹰支架,就是全球首个单面刻槽工艺支架,同时也首次在支架上应用“靶向技术”。这一路线不禁让人联想到很多日资制药企业当年从仿制药走向Me-too自主产权药物,最终走向First in class纯创新的路线。在未来,这一模式将被继续看好,但是可能将只在一些有规模的内资企业身上才能看到。但是这种力量,代表着真正意义上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趋势和未来的希望。

可以说在过去,成功的自主创新主要是先人一步完成有市场前景产品的本地化仿制。而这种自主创新仍然是目前国内企业创新的主流。伴随着之前的医疗器械第一波本土化仿制的,国内已经积累了一些产品和人才基础。不过国内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哪怕是仿制国外先进产品层面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伴随着国内现有医疗器械企业多元化的不断进行,所保留的市场机会相对更加分散,同时现有规模也相对较小。相对规模较大的市场如心血管介入和骨科材料等,已经有许多领先的国内企业在不断寻觅新的机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国内一些目前非常创新的本地化产品已经在一些更加前沿但是相对已有市场规模更小的领域。如依托清华大学的北京品驰在去年取得了国内自主研发脑起搏器产品的正式上市批准。这一产品本身是一项重要突破,但是受制于国内对于帕金森症治疗的总体意识以及价格承受能力,整个市场规模相比其他很多产品要小,整体的市场推广速度和近期能实现的规模就可能比不上微创医疗当年的第一款国内药物支架,企业也需要更多的资源才能实现爆发性的增长

●国内对于医疗器械的审批也是越来越规范和严格,对于高值植入耗材而言尤其如此。因此国内企业就面临着越来越长的注册周期,临床试验的成本也不断增加。这一点,限制了很多国内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尚不具备一定规模并且没有已上市成熟产品销售支持的企业。国内的政府资金支持已经越来越难以与临床注册的成本相匹配,而外界的风险投资对于未批准产品往往又更加谨慎。例如微创医疗就曾经表示在过去很遗憾没有进行更多产品的报批工作,

而在现在的环境下开展这些工作,其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以及面对的风险都相应大幅提升●国内政策对于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区分定价,以及总体上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定价的定价思路,限制了本土创新产品的价格和利润空间。因此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后的推广又会面临着利润空间不足同时又需要资金进行市场推广的窘境

而对于类似于完全独立创新,即类似于微创医疗的火鹰支架这类的全球首创型创新,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首先这些独创性的技术本身的研发难度和周期都远远大于“照葫芦画瓢”的仿制性创新。国外医疗器械企业的首创型创新往往基于他们大量的产品临床使用经验、专业化的研发团队以及对于基础研究如材料等的长时间积累。而国内企业相对而言底子较薄,这类创新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资源要比国外企业更大,但是短时间内的销售又来自于中国市场,回报周期也相对较长。因此,这一类的创新需要企业更大的决心、耐心和投入

●产品注册的难度则加大了此类创新的难度和时间。为了论证这些新的产品特性更加有效同时安全,企业的临床设计本身就需要更加完善的设计,而且同时试验的规模(入组病人数和时间等)也容易被大幅拉长。药监局对于临床试验标准的日益重视使得创新型产品的注册更加困难

●最后一点来自于市场推广的难度。在国内的医疗市场往往有个有趣的现象,对于大部分仿制的国内产品,如果国外的企业没有进入并加以有效推广,国内的生产企业往往很难实现有效的市场开拓。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产品教育和推广方面,国内很多企业习惯于重复国外企业的做法,同时强调性价比进行市场扩大和份额替换。而如果是全新的产品(或者功能),那么国内企业自己就需要来进行市场教育和推广,这包括将此功能与竞品进行区分、明确最适宜目标人群同时完成对于新手术方法或者操作步骤的培训。而这一切,都需要企业对于专业的学术推广有着丰富经验,同时积累并展示相应的临床数据。这一工作在过去往往由外资品牌再国内主导进行,而对于创新型产品而言,这一重担将有国内企业来进行,这无疑导致对于运营模式和内部能力的不同需求。因此,对于纯创新型产品,把产品研发并生产出来同时完成产品注册只是第一步,如何有效地进行推广和教育,是完成产品创新的重要一环,而这些能力,国内很多本土企业尚有待进一步培养和适应

综合国内自主创新的历史发展状况和目前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整体的自主创新可能更加向现有的国内医疗企业集中。这一类企业才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持时间和成本越来越高的创新,同时利用现有的网络和渠道来迅速推广新的产品。小型的创新公司也会不断出现,但是未来在这个领域由现有的领导企业主导的并购和产品销售合作也会越来越多。

当然在整个自主创新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的趋势,对于不管是创新性企业、现有行业领导企业以及投资者而言,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所存在的机遇

●创新的本身从单纯的企业对于产品仿制或者进一步功能再提升转向了从用户需求出发,与中国最顶尖的医生一起来开发适合国内现状的产品,实现真正意义的创新。这种创新模式,即“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和国外企业的创新模式是高度一致的。例如三友医疗器械创办的初衷就是来根据中国医生的临床经验,提供技术支持平台来共同开发产品。而这一点,是很多跨国企业都不容易做到的。类似的先建科技也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与国内顶尖的血管外科,尤其是中山医院,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从而开发了其Fustar可调弯鞘。这类需求导向的创新能够切实符合医生的临床需求,适应中国病人治疗的具体过程,同时也加深了企业与专家的学术合作

●单纯的产品创新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越来越难,即使是研发成功针对创新点的市场推广也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努力。而如果眼光放宽至商业模式创新,那么企业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机会。国内目前在医疗器械角度有许多创新型企业涌现,他们根据中国的医疗体制现状以及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了新的商业模式。这在植入耗材中比较少见,但是在一些诊断类器械

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案例。比如一家广州的心血管疾病诊断设备企业帮助一些医院设立胸痛中心,同时在社区卫生中心投放远程诊断设备。这样病人可以就近进行诊断和监控,而大医院则借此获得了更多的病人来源以及后继手术量。

总体而言本土医疗企业的自主创新在未来可能继续以仿制为主,但是切入点会更加分散,而最终产品商业化也会向现有的领导企业集中。于此同时,我们也会见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来从本地需求出发进行进一步研发,从简单产品创新走向业务模式创新。

外资企业创新:从全球研发向中国研发的转变

在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自主创新方兴未艾的同时,外资企业对于中国研发和创新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在过去2、3年里,诸如强生医疗、美敦力以及柯惠医疗等诸多国际领先医疗器械公司纷纷在国内建立中国研发中心,并且开始迅速构建团队。这一动作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方位的:

●中国市场本身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使得企业对于中国业务的规划也不再是的营销活动,而是进一步完善在中国的能力,使其具备更加适应本土市场的能力。而对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言,研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中国市场本身巨大的患者群体和未满足需求,将激发很多产品创新点并带来新的产品。在很多种高值植入器械中,中国一些领先医院的单医院手术量已经居全球前列。在这种环境下,本土的研发中心能够更好的与权威专家携手进行产品创新

●许多企业将设立中国研发能力作为其向国内的医生、病人、政府以及合作伙伴展示其在中国长期发展、将最核心的能力引入国内的决心和意愿,从而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支持

●最后,国内本身的人才积累,包括国内的现有人员以及诸多的海外华人专家,使得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不存在太严重的人才问题,尤其是长期来看,目前对于医疗器械,尤其是高值医疗耗材而言,在未来我们将看到外资医疗器械公司在中国三个不同阶段的创新:

●进口产品本地化:主要是针对现有的产品根据医生的临床反馈进行相应的产品调整。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很多植入产品的尺寸问题,将可以根据国内病人现状和医生反馈,进行重新设计和新产品引入

●中国创新服务中国:主要是根据国内的临床使用现状来研发相应的新产品,未来也主要着眼于中国市场。如建于2012年的美敦力中国创新中心在2013年推出了其首款本土开发的Ti Hot颅骨修复产品。而除了一些新的创新点外,如何根据现有的产品进行定制,使其能够针对“Value Segment”(即大城市大医院外的、支付能力相对受限的广阔市场),也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中国创新服务全球:在未来随着中国创新的不断进行,其中一些创新产品将可以满足除了中国外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的需求,从而使得中国的研发中心真正成为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组成部门

外资企业在华创新可以说也是在起步发展阶段,即主要进行第一阶段和部分第二阶段的工作,当然我们预期随着市场的发展和进一步的投入,未来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创新能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医疗器械中国创新的启示

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本身也不代表闷头苦干,也不代表这仅仅是产品。外资和本土企业从不同的起点和方向都在想着完全首创的创新前进。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预先进行解答并进行相应规划,包括

●产品研发需要的成本和时间到底会是多少?如何解决资金问题?

●理解创新产品未来的市场规模到底如何?

●如何对于创新产品进行推广,需要的资源是什么?

●到底是自主研发还是外部合作?

●对于大企业而言,下一步的创新领域应该选在哪里?有哪些潜在创新产品可以作为合作机会?

●在产品之外,有什么商业模式创新的机遇?

只有这样有的放矢地规划自己的创新,进行资源的最佳配置,才能保证创新之路一番风顺。弗锐达医疗器械咨询

2016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2016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中国GDP增长情况2016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4.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097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34250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84290亿元,增长7.5%。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中国收入增长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9129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0291元,增长8.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772元。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人口老龄化趋势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考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人口城镇化进程在人口总量在不断增

加的同时,我国城镇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01-2010年城市化水平明显加速,十年间城市化率从36%上升至50%左右,高于世界银行公布的2009年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48%),与美国20年代、日本50-60年代的城市化水平相当。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城镇化率为56.10%,比上年提高1.33个百分点。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行业技术发展水平 通过科技开发,国内产品种类对进口产品的替代率已超过90%。中国目前已能生产包括医用电子仪器、光学仪器、超声仪器、激光仪器、放射设备、医学影像设备、手术器械、消毒设备、冷藏设备、及人工器官、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品、卫生材料等在内的68大门类,3400多品种,1.1万个规格的产品,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在出现新的门类。中国年开发新产品在300-400项。行业技术最新发展动向目前,有十大重要的医疗器械技术正影响着病人诊治、临床实践、产品研制和医疗器械工业,它们分别是:植入式涂层器械、颈动脉支架、心脏辅助装置、人工骨和皮肤移植物、人工矫形盘、基于核酸的IVD(体外诊断)装置、医用激光、医用成像技术、无线技术、计算机辅助外科。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运营状况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医疗设备公司的排行

中国最具投标实力医疗器械品牌供应五十强 由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中国名企排行网联合主办的首次从招投标的角度进行的医疗器械招标评价预审,按国产、进口、诚信及《国家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单项产品分类,以2008年度企业的经济运行数据为口径,采取综合评分法进行评价。总分为1000分,具体评价指标(权重)包括:医疗器械销售额(权重30%)、企业总资产(权重15%)、注册资金(权重10%)、经营年限(权重10%)、利润(权重15%)、税金(权重10%)、网上投票(权重10%)、加减分项等,经企业报名、资格审查、网上公示、业内投票、综合评价等阶段,历时3个多月,在初榜出来后,又与各医疗器械候选单位反复沟通,补充、核实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现正式公布“中国最具投标实力医疗器械品牌供应商五十强”榜单。 1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3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4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5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6 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7 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8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9 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 10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11 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 12 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4 双鸽集团有限公司 15 秦皇岛市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 16 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 力新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8 西北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19 邦盛医疗装备(天津)有限公司 20 烟台冰科集团有限公司 21 八乐梦床业(中国)有限公司

22 玛西普医学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23 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24 虎丘影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25 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6 深圳市邦健电子有限公司 27 西安华海医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8 惠州科美思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29 有研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0 长春迪瑞实业有限公司 31 浙江龙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32 共创实业集团衡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33 山东育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34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35 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 36 佛山市东方医疗设备厂有限公司 37 创生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 38 深圳市开立科技有限公司 39 长春光机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40 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41 北京圣喻华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2 爱奥乐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43 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 44 烟台开发区宝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45 北京市奥斯比利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46 浙江苏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47 宁波鑫高益磁材有限公司 48 江苏金鹿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49 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 50 沈阳市医疗设备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 一、医疗器械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为医械市场的需求助力。首先,中国“人口红利”的“黄金时代”是在1990—2030年,共40年的时刻,中国社会现在已差不多进入老龄化的初期。随着老年人口增多,对医疗条件的要求进一步增多,将直接扩大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需求容量。 医保体系的覆盖范围扩大、消费者支付能力的提升、政府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的投入是医疗器械行业以后增长的三大推动因素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对疾病诊断、预防及健康治理需求增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稳步增长。中国综合医院门诊人均检查治疗费从1990 年的2.1 元增加到2008 年的

45.28 元;出院人均检查治疗费从121.50 元增加到1887 元。尽管检查治疗费增长的速度不断缩小,但增长的趋势还在接着。检查治疗费是除药费以外的治疗费用,能较直接反应医疗器械使用效用。 随着经济的进展,医疗卫生的投入也逐年增加,从2000 年的4587 亿元,到2007 年已达到1129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7%,远高于GDP 增速,并呈进一步加快的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行业相比,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总体规模依旧较小,尽管中国医疗器械行业2001-2008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但在全球市场占比不足7%。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医疗器械行业是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交叉与融合的行业,知识密集、资金密集,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尖端科技的标志但中国医疗器械产

业所占GDP的比重相对较小,但进步明显。2008年前11个月,医疗器械工业总产值677亿,占GDP的0.23 医疗器械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然而,医疗器械在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医疗器械产业在专用设备制造业中,企业数占6%,销售收入占比88%,利润0.52%,销售和利润贡献严峻失衡。 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处在低端产品竞争激烈,高端市场被国外产品充斥的状态 二、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的进展概况

医疗器械公司大全

12月5日入围企业名单电生理类耗材 杭州博杰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惠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帕斯医疗器材贸易有限公司 美敦力医疗用品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起搏器) 圣犹达医疗用品(上海)有限公司 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脊柱创伤类耗材 北京威联德骨科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史赛克(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幸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通用(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上海安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长沙德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天津市新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天津中津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百赛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宁波江东诺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湖北联结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北京市同日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广州爱克曼器械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冠龙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柯思摩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常州亨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 苏州海欧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苏州艾迪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深圳市光明创博生物制品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中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北京市津威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北京鑫康辰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迈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飞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 苏州爱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昕昌记忆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生物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威高骨科材料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法国LDR医疗公司北京代表处 北京理贝尔生物工程研究所 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晟泽贸易有限公司 天津市金兴达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武汉德骼拜尔外科植入物有限公司 上海迪索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百优普泰医疗品有限公司 上海格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脊柱创伤) 常州邦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逸通实业有限公司 辛迪思(上海)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 北京市奥斯比利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捷迈(上海)医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创生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 珠海港康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浙江广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施乐辉医用产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市春立正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上海浦卫医疗器械厂 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关节) 上海典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人工关节 联贸医疗用品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威联德骨科技术有限公司 史赛克(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美精技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市博恩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上海复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迈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北京金查理人工关节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蒙太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关节)

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排名

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排名2011-12-1111:47:18|分类:公司研究|字号大中小订阅 排名企业名称 1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2北京京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3泰尔茂医疗用品(杭州)有限公司 4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5山东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6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7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8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9上海德尔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0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 11优利康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12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13浙江大学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14鸿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15双鸽集团有限公司 16广州骏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7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18克林尼科医疗器械(南昌)有限公司 19深圳迈迪特仪器有限公司 20秦皇岛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 21上海阿洛卡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22山东新华医疗器械集团 23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24杭州市桐庐医疗光学仪器总厂 25北京万东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26福建梅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挪度医疗器械(苏州)有限公司 28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29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30深圳市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1无锡祥生医学影像有限责任公司 32北京拨晖创新光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33上海美华医疗器具股份有限公司34北京伏尔特医疗器材科技有限公司35力斯顿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36北京周林频谱科技有限公司 37大连库利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38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 39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 40深圳市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41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 42北京蒙太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43武汉康桥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 44西安西京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45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46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47深圳市威尔德电子有限公司 48天津东华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49河北路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50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最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研发、生产水平的提高,与国外医疗器械生产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常规医疗器械设备已基本实现自主生产,高端医疗设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且部分产品批量出口海外市场,由此表现为我国出口逆差逐步缩小,并于2005 年首次实现顺差。 医疗器械产业是事关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许多医疗器械是医学与多种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其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制造技术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其核心技术涵盖医用高分子材料、检验医学、血液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 (1)市场规模 ①国际市场规模 医疗器械的市场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医疗器械市场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国际贸易往来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美国、欧洲、日本共同占据超过80%的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国和消费国,其消费量占世界市场的40%以上。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总额已从2001年的1,870 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09 年的3,533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2001-2009)高达8.35%。即使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2008 年和2009 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依然逆流而上,分别实现6.99%和7.02%的增长率,高于同期药品市场增长率。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新兴市场国家中等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器械市场将会持续增长。 ②国内市场规模 医疗器械的朝阳性已经不言而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卫生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消费和投入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迅速壮大,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我国已经成为带动全球市场增加的主要区域。医疗器械与药品是医疗的两大重要手段,发达国家这两者的销售额比例约为1:1,而我国仅为1:10,可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活跃,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使中国成为了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 在市场需求的刺激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迅速。2005 年-2010 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17%以上,平均增速为20.81%。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官方网站统计,2010 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首次突破1000 亿元大关。尤其在多种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方面,产量居世界第一。

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排名

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排名 2011-12-11 11:47:18| 分类:公司研究|字号大中小订阅排名企业名称 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2 北京京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3 泰尔茂医疗用品(杭州)有限公司 4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5 山东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6 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7 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8 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9 上海德尔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0 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 11 优利康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12 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13 浙江大学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14 鸿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15 双鸽集团有限公司 16 广州骏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7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18 克林尼科医疗器械(南昌)有限公司 19 深圳迈迪特仪器有限公司 20 秦皇岛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

21 上海阿洛卡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22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集团 23 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24 杭州市桐庐医疗光学仪器总厂 25 北京万东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26 福建梅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 挪度医疗器械(苏州)有限公司 28 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 29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30 深圳市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1 无锡祥生医学影像有限责任公司 32 北京拨晖创新光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33 上海美华医疗器具股份有限公司 34 北京伏尔特医疗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35 力斯顿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36 北京周林频谱科技有限公司 37 大连库利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38 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 39 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 40 深圳市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41 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 42 北京蒙太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43 武汉康桥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 44 西安西京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45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环境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环境 来源:互联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近五年来全国医疗机构数目稳步增长,未来几年将带来大量的医疗基础设施投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将受益。2014年开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首负责任将进一步得到落实,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水平将得到显着提高,从而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我国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但是i黑马认业的发展,还有很为我国医疗器械行长的路要走。 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速,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后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我国已经成为带动全球市场增加的主要区域。今后几年,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我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医疗器械与药品是医疗的两大重要手段,发达国家这两者的销售额比例较为接近,而我国医疗器械销售额大约是药品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可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活跃,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使中国成为了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在市场需求的刺激和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在整个医药行业中的重要地位越发凸显,正遵循着发达国家逐步“重器械、轻药品”的发展路径,当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工信部统计规模上企业,2012年全国医疗器械产值为1398.6亿元;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推算,产值超过3000亿元。据保守估计,到2015年医疗器械产值将达到4500-5000亿元。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统计,截至2012年底,生产企业15348家(一类4370家,二类8414家,三类2564家)。其中,国家重点监管企业829家,省重点监管企业1175家。总体来讲,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区域发展态势良好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全国已形成了几个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和制造业发展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区域成为本土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据不完全统计,三大区域医疗器械总产值之和及销售额之和均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因为本身所具有的条件不同,这三大产业聚集区又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 以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包括珠海、广州等地),研发生产综合性高科技医疗器械产品是其强项,主要产品有监护设备、超声诊断、MRI等医学影像设备和伽玛刀、X刀等大型立体定向放疗设备、肿瘤热疗设备等,直接反映着现代医疗器械的新技术。深圳医疗器械对外出口发展很快,区域生产总产值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深圳的工业优势在于电子、计算机、通讯、机电一体化等领域,而现代医疗器械的发展正是综合了这些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从而产生集约化优势,再加上深圳的优惠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激励和培植,使医疗器械产业在深圳得以蓬勃发展。 近几年来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含天津、辽宁、山东)医疗器械发展势头迅猛,一个包括DR、MRI、数字超声、加速器、计算机导航定位医用设备、呼吸麻醉机、骨科器材和心血管器材生产企业群正在形成。一批中小企业迅速崛起,这些企业成立不过几年的时间,但产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亿元。他们借助政府的关注以及本身所具有的科技能力,更倾向于数字化医疗设备这一领域,虽然在市场中表现出的力量目前还不十分突出和强大,但势头强劲,潜力巨大。 上海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上海都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头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含江、浙)是我国医疗器械三大产业群之一,这一地区的特点是产业发展迅速、中小企业活跃、地区特色明显,其一次性医疗器械和耗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除此之外,还有像苏州的眼

中国医疗器械类企业名单汇总

基础外科手术器械;显微外科手术器械;神经外科手术器械;眼科手术器械;耳鼻喉科手术器械;口腔科手术器械;胸腔心血管科手术器械;腹部外科手术器械;泌尿肛肠外科手术器械;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妇产科用手术器械;计划生育手术器械;注射穿刺器械;烧伤(整形)科手术器械;普通诊察器械、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医用激光仪器设备;医用高频仪器设备;物理治疗设备;中医器械;医用磁共振设备;医用X射线设备;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医用高能射线设备;医用核素设备;医用射线防护用品、装置;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器具;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口腔科设备及器具;病房互利设备及器具;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医用冷疗、低温、冷藏设备及器具;口腔科材料;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医用缝合材料及粘合剂;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软件;介入器材等。 1.基础外科手术器械: 北京黑马震宇不锈钢制品公司辽宁福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恒健(济南)国际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美美科技有限公司 扬州市华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云南康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陕西祥泰伟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海鑫医疗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太平洋医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普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神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深圳市荣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申丁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清大德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三友外科器材有限公司 中美合资常州健瑞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交大南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汇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沪通电子有限公司 北京天长福医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北京亚都科技股份邮箱公司 北京鑫紫竹兴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鑫护神航天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鑫和黎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 济南鑫贝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德迈特医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普华永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金牛药械有限公司 2. 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郑州市久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州市博勒泰贸易有限公司 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长春迪瑞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中兴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天长福医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思雅龙凌科贸有限公司北京永新诺华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医用缝针有限公司北京鑫和黎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扬州市尖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济南鑫贝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奥斯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安信光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在产业升级、进口替代、人口结构变化和医改等诸多基本面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越了全球医疗器械产业5%左右的增长。但是无论从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占全球的比例或是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市值规模来看,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明显的。 虽然中国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规模还偏小,但是在过去10年取得的进步使人印象深刻。以迈瑞为代表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正在研发投入规模和销售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上迅速缩小与国际先进企业的距离。从长期看,中国企业中必将诞生全球的医疗器械佼佼者。在某些细分领域,则存在众多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心脏医疗器械、洁净手术室产业和冻干系统制造等领域值得关注。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由小到大,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阳产业。虽然近年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速度有一定减慢,主要原因是连续高增长后基数较大,但是产品出口的数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448亿元,同比增长7.9%;工业总产值也达2479亿元,同比增长8.5%。从近年来医疗器械和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来看,医疗器械的发展速度总体上快于医药工业。 2011-2016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长率(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近三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产品结构来看,影像诊断设备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近几年均保持在40%左右,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其次是各类耗材,占据20%左右的市场份额;骨科及植入性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剩余的市场份额被牙科及其他类器械所占据。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各类产品市场份额(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医疗器械监管起步较晚,医疗器械企业小、多、散和低水平竞争的现象尚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加速提高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医药器械研发的产、学、研联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而且,从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来看,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中国虽然有2000余家获得出口认证的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在规模、品牌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又缺乏核心技术,对外出口只能以OEM为主,缺乏自己的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总体处于不利地位。 令人欣喜的是,我国一些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正努力向高端市场突破。比如国内研发团队规模最大、综合开发能力最强的迈瑞已经在国内高端监护仪市场占有率达49%,五分类血球仪、全自动化仪和彩超等核心产品的部分自主创新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高端耗材产品龙头山东威高也正在通过与美敦力的合作提高技术和品牌,渗透高端市场。 随着国际产业加速转移,中国将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的重要生产基地,部分原先依赖进口的仪器设备正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进口。同时,国内已有不少省市把医

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分析:市场需求旺盛,已具备进口替代资质

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分析:市场需求旺盛,已具备 进口替代资质 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已经具备进口替代的资质 截止至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4450亿元,行业增速20%,远超全球增速增长。医疗器械细分领域较多,其中包括体外诊断、心血管、影像、骨科等细分,在中国,影像类国产占比约为20-30%,体外诊断类约为30-40%,整体国产占比较低,具备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产民企的崛起,部分细分领域产品已经可以满足临床需求,政策、资本、专利、人才的完善,都加速了国产替代进口的进程,一些细分如体外诊断的血球市场,国产已经具备替代进口的能力。 预测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超6400亿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已达2556元,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到了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4450亿元,截止至2018年底,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5300亿元。预测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6450亿元。 2014-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药品器械估值差异,器械具备三大特性享有高估值 相比于制药公司,资本市场对于器械公司给予更高的估值,美股成熟市场的器械估值相对增长(PE/G)平均为2-3(医药为1-1.5),拉长时间周期来看,投资器械公司的复合收益率高于制药公司,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 1、增长的稳定性:药品的重磅专利药到期,出现估值悬崖,器械专利壁垒逾越难度大,器械产品生命周期器械更长; 2、风险较低:创新药研发,临床结果决定巨额投入可能完全失败,器械没有明确的生杀节点; 3、投入产出比高:研发投入产出比更高,器械是门更划算的生意。 国产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旺盛 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明显,top10公司占据39%的市场,top30公司已经占比超过60%,top20的公司基本集中于美欧日的地区,以史为鉴,我们分析美欧日医疗器械行业特点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优秀公司的诞生少不了本土市场医疗需求的旺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点原因: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2014年中国医疗器械发展趋势分析 2014-7-16 中国投资咨询网 分享到: 【收藏此页】【大中小】【打印】【关闭】中投顾问提示:医疗器械发展很是迅速,大道临床应用小到可穿戴医疗器械。现在医疗器械发展之快跌幅着我们的想象。 医疗器械发展很是迅速,大道临床应用小到可穿戴医疗器械。现在医疗器械发展之快跌幅着我们的想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但增长强劲,短短20年时间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整体规模翻了5.6倍,工业增加值在全国GDP中所占比重稳步上升。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1.4万多家。 全球市场上器械和药品的消费比例为7:10,发达国家为1:1,而中国器械和药品的消费比例约为1:2.5,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未来几年,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致力于向农村以及城镇居民提供更安全、便捷以及低廉的公共卫生基础医疗服务。为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政府将在医疗器械及设施建设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这将给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国居民的健康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都促使更先进更安全的医疗器械全面进入我国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数据,2008年至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从1,210.8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411.8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8%,预计到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942.3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5.4%。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医疗器械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医疗器械相关学科技术人才的长期储备以及国家对医疗器械技术创新的大力扶持,都是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速发展的保障和动力。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保持高速发展还需要大批的科研人员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走在世界的前列。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处于吸收创新发展阶段,自主创新医疗器械品牌多数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市场,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已经成为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阳产业。 在这期间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企业,在某些领域还是有一定的成绩,近年来在这些领域出现了一些研发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比如深圳迈瑞医疗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监护类产品制造商前三名,

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018年07月02日,智研 (一)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概况 1、定义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 料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主要用于医疗诊断、监护和治疗。 从上表可见,医疗器械的特点是产品间差异极大,既包括止血海绵、一次性输液设备 这类较简单的产品,也包括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这类复杂的大型设备;基础领域涉 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精密机械、光学、自动控制、流体力学等众多方面。因此,医疗器械的发展受相应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 平影响很大,美国、欧洲、日本由于发达的工业基础和多年的技术积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 2、市场情况 (1)受益于需求端驱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持续稳定增长 随着全球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长期来看全球范围内医疗器械市场将持续增长。2016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为3,868 亿美元,预 计2022年将超过5,200亿美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5.10%。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全球各地区医疗器械发展阶段各异 从区域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时间早,对医疗器械产品 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市场需求以产品升级换代为主,市场规模庞大,增长稳定。而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医疗器械市场,产品普及需求与升级换代需求并 存,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美国是医疗器械最主要的市场和制造国,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 约40%市场份额。美国医疗器械行业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技术水平世界领先。欧洲是全球 医疗器械第二大市场和制造地区,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约30%市场份额。德国和法国是欧

医疗器械企业排名

医疗设备公司排名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2 北京京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3 泰尔茂医疗用品(杭州)有限公司 4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5 山东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6 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7 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8 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9 上海德尔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0 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 11 优利康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12 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13 浙江大学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14 鸿邦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15 双鸽集团有限公司 16 广州骏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7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18 克林尼科医疗器械(南昌)有限公司 19 深圳迈迪特仪器有限公司 20 秦皇岛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 21 上海阿洛卡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22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集团 23 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24 杭州市桐庐医疗光学仪器总厂 25 北京万东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26 福建梅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 挪度医疗器械(苏州)有限公司 28 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 29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30 深圳市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1 无锡祥生医学影像有限责任公司 32 北京拨晖创新光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33 上海美华医疗器具股份有限公司 34 北京伏尔特医疗器材科技有限公司 35 力斯顿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36 北京周林频谱科技有限公司 37 大连库利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38 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 39 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 40 深圳市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41 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战略与对策精选版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战 略与对策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据《医药经济报》报道:近20年来,世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随着B超、CT装置、核磁共振装置、直线加速器、超声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机、神经片位诊断系统、正电子断层扫描机、伽玛照相机等一批尖端精密医疗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行业市场份额增幅惊人。在全球经济衰退时期,医械产品行情仍然看好。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整个经济增长率基本为零,而医械工业却增长6%~7%;西欧整个经济增长形势也举步维艰,欧共体的医械工业增长率却在3%以上;日本经济增长率为3.5%,而医械工业增长率达到8%。 面对21世纪中国医疗器械大发展的良好机遇,面对发展中各种问题和挑战,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和措施呢? 从总体来讲,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战略应以全球性医学目的调整和医学模式转化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根本,加快产品的二次开发和技术改造,建成一个高新技术和常规诊疗技术有机结合、既适合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又能与全球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技术制造产业。 调整国内投资和利用外资政策,加速医疗器械产品的升级换代 鼓励引进和采用高新技术,防止重复建设,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速产品结构调整。最近10年内,优先发展国内市场紧缺或空白的常规产品和基础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物美价廉、量大面广的普及型产品,机电一体化的诊断、康复、理疗型医疗器械。当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点是X线设备中的高频高压技术、全数字化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电子内窥镜生产技术和医用导管工艺技术等。加强医疗器械工业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采用其他行业的技术成果,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优先发展适合地方医院使用的高质量中、低档产品 医疗器械的发展不能片面强调高、精、尖。不仅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此,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回顾医疗保健事业发展经历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开发高级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可以显示优秀技术研究成果,但会造成单纯追求诊断、治疗仪器的高级化,在社会上却难以得到普及。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县级和县级以下医院市场很大,但资金紧张。现在大多数医院对医疗仪器的要求是: (1)性能可靠,价廉实用; (2)产品必须能长时期保持它的质量指标; (3)技术难度虽然不高,但医院确有需要; (4)操作容易,坚固耐用,维修方便,便于携带; (5)治疗成本低,患者乐于接受,能很快收回成本并能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积极开发物理治疗器械和家庭医疗保健仪器

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一览表

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一览表 [1]、鱼跃医疗(002223):听诊器、血压计、供氧设备、电动吸引器 是国内最大的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系列医疗器械的专业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共计36个品种、225个规格,是国内同行业生产企业中产品品种最丰富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秉承做专做精的理念,力争每个主要产品做到行业前三名,目前公司前六大产品有制氧机、超轻微氧气阀、雾化器、血压计、听诊器五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国内第一、轮椅车的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二。公司两大系列产品生产涉及到精密制造和机电一体化制造,主要生产设备和部分流水线可以共用; [2]、万东医疗(600055):医用X射线机、移动式X射线机、口腔综合治疗仪 医用X射线机是公司主营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虽然公司医用X射线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国外医疗器械巨头,如美国GE公司、德国西门子等的介入,公司原本盈利能力较强的中、高端产品如高频X射线机的市场不断被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蚕食”,导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9.6%。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医用X射线机是各基层医院必备设备。 [3]、新华医疗(600587):X射线机、消毒灭菌设备、清洗消毒机、手术器械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消毒灭菌设备研制生产基地,也是国内生产放射治疗设备品种最多的企业,主要产品有消毒灭菌设备,放射治疗设备等,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感染控制设备和放射治疗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4]、科华生物(002022):半自动生化仪,全自动生化仪 根据公司诊断仪器和试剂同步发展的战略,公司医疗仪器业务快速推进,“卓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形成系列,已有8款产品上市,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也顺应了新医改大量基层医疗机构仪器配置的趋势。诊断仪器业务快速增长,使仪器在公司整体业务构成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今年以来,诊断仪器需求在政策的支持下加快释放,政府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投入直接且迅速,在对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中,各类医疗机构对基础诊疗设备的需求增大。受惠于此,公司主要仪器类产品均保持较快的增长。 [5]、东软股份(600718):医用影像设备 公司控股67%的沈阳东软,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CT、磁共振、数字X 光机、彩超等全部四大高技术影像设备的企业。东软股份1997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医用全身CT,2000年4月成功研制出螺旋CT并先后获得ISO9001、欧洲CE 认证和美国FDA认证,并先后5次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空白,产品达7大门类近30个品种,开放式磁共振和CT国内市场占有率已分居第一和第二位。数字医疗设备业务已经成为东软股份最主要的收益来源。 [6]、复星医药(600196):医用带线缝合针、医用手术刀片、钛合金眼科器械、尿袋、保健刀等 淮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建于1959年,是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拥有一流的富有创新和协作精神的职工团队和装备精良的生产、检测设备以及符合国家医疗器械行业规范标准的生产厂房,是全国最大的医用手术刀片和可吸收线、非吸收线医用带线缝合针的生产和出口企业。公司产品主要有医用带线缝合针、医用手术刀片、钛合金眼科器械、尿袋、保健刀等系列。

全国医疗器械公司一览

博杰医学科技 市惠泰医疗器械 帕斯医疗器材贸易 美敦力医疗用品技术服务()(起搏器)圣犹达医疗用品() 强生()医疗器材 脊柱创伤类耗材 威联德骨科技术 凯利泰医疗科技 史赛克()医疗器械 睿星基因技术 幸好医疗器械 通用()医疗器材 安久生物科技 德迈医疗器械 天津市新中医疗器械 贝奥路生物材料 天津中津生物发展 大博颖精医疗器械 百赛国际贸易() 江东诺邦医疗器械 联结生物材料 市康辉医疗器械 市同日升医疗器械 爱克曼器械设备 冠龙医疗用品 柯思摩国际贸易() 亨杰医疗器械 市康力骨科器械 海欧斯医疗器械 艾迪尔医疗器械 市光明创博生物制品发展 中智医疗器械 市津威康达医疗器械 鑫康辰医学科技发展 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 迈凯医疗器械 市富乐科技开发 飞渡医疗器械 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

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 爱得科技发展 昕昌记忆合金科技 市生物桥科技开发 威高骨科材料 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法国LDR医疗公司代表处 理贝尔生物工程研究所 西脉记忆合金股份 市晟泽贸易 天津市金兴达实业 医疗器械(集团)手术器械厂奥斯迈医疗器械 德骼拜尔外科植入物 迪索泰医疗器械 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 百优普泰医疗品 格乐医疗器械 强生()医疗器材(脊柱创伤)邦德医疗器械 逸通实业 辛迪思()医疗器械贸易 市奥斯比利克新技术开发 捷迈()医疗国际贸易 创生医疗器械() 港康达医疗器材 天津正天医疗器械 广慈医疗器械 施乐辉医用产品国际贸易()市春立正达科技开发 浦卫医疗器械厂 强生()医疗器材(关节) 典可医疗科技 人工关节 联贸医疗用品技术() 威联德骨科技术 史赛克()医疗器械 美精技医疗器械() 市博恩医疗器材 复升医疗器械 力达康科技 迈凯医疗器械 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状况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状况分析 生意社8月24日讯近日在全国多地走访了解到,进口医疗器械“蚕食”我国医疗市场进程近 年日渐加剧,我国在丢失医疗市场阵地、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面临疾病信息机密流失、技术垄断打破难度增加等多重隐患。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1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6%。其中31个品种进口额达到亿美元规模,以通用诊疗设备、彩色超声波诊断仪、弥补生理缺陷的康复用具、X线断层检查仪、内镜、医用导管、核磁共振成像装置等 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美敦力、上海东松、概腾、强生、金佰利、罗氏诊断等跨国公司属于排名前十位的进口商。 进口医疗器械“一统天下” “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不足3%,与中国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不成比例。”山西省药监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是新兴产业,不论是产能还是研发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目前医疗机构使用频率极高的几大件,如C T、核磁检查设备、生化分析仪和彩超等基本都是进口产品,其他国产医疗器械产品也只占到国内需求总量的六成左右。 据了解,山西省不仅在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各类中医院、西医院,都是进口医疗设备的天下。甚至在全国绝大多数县级医院,医疗器械也贴上了进口的“标签”。 “医院需要,患者也需要,进口医疗器械就得到了…普及?。”山西省药监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据他介绍,少数性能不错的国产产品在全国三甲医院也几乎没有市场,只能走乡镇医院等“低层路线”。

而高精端医疗器械依赖进口的现象在医疗机构中十分普遍。记者走访重庆部分三甲医院发现,高端医疗器械几乎都是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的进口产品。除三甲医院外,一些县级医院、基层医院也难觅国产产品踪影。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有六台高端医疗设备,无一台国产。该科主任周洪说“医院在高端产品方面基本不考虑国产产品。”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李小平介绍说,2010年重庆医疗器械产业出口额约占企业年度总产值的30%,呈明显的外向型发展。我国医疗机构对国产产品不认同的现象突出,本土企业难以拓展国内市场。 招标政策不严跨国公司回扣高 “根据排量不同,一台进口CT的价格从200万元至数千万元不等。而国产的100多万元 就可以买到。”山西一家医院院长说,国产设备尽管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却未曾进入医院的采购视野。 原因很简单,国产医疗器械的技术远远赶不上国外。这位院长说:“进口C T图像清晰,产品性能好,更新换代快。国内的技术不过关,不如进口的好用,两者差距比较大。” 但国内一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认为,这种理由并不充分。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血液净化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其生产的血液透析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水平可与进口产品抗衡。该公司董事长高光勇说:“一些中医院根本不需要如此昂贵先进的设备,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业内人士认为,国产医疗器械难以拓展国内市场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我国现行的医疗器械行业的标准、政策是在大量应用进口医疗器械的环境下产生的。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检验科主任陈坤介绍,医院定期要将检查结果报送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以评估检查是否准确“中心使用的全部是进口产品,技术参数也参照进口产品,所以我们也得用进口的,否则检查结果相差太大医院就会被整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