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的几个小方法__ ____1

静心的几个小方法


1.静心的两个基本方法



静心的方法是没有穷尽的,无论在任何一个领域在任何时间,都有一个办法让自己静下来.
这些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两类,一种是往上的,一种是往内的,最终也可以简化成两个基本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感觉自己的头顶上空,一肘高的地方,有一朵白色莲花。

当你这样去感觉的时候,有一个“瞬间”忽然感觉和平时不一样了,那这个瞬间就是心静的片刻。然后用这个办法,让这个心静的瞬间延长就足够了,每天去延长,一直到延长到全天都可以这样心静。因为这个方法非常快速,在感觉头顶上莲花时间比较久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头胀发麻轻微的疼,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这些是进步的征兆。这个方法的特点是让能量往上移动,当能量往上移动,心就自然静下来。假如你不喜欢用莲花,可以用任何花,或不用花,直接把注意力集中在上面虚空中,或不一定是“一肘高”的地方,只要离开头顶,任何高度都可以。

当你感觉了一次头顶之上,就有一次的心静,感觉两次,就有两次的心静,这样多次去感觉,最后让这些感觉连在一起串成一条线。

第二个方法:感觉自己的身体如一根空的竹子。

把注意里集中在身体,感觉自己的身体,如一根空的竹子一样,感觉里面是空的。在感觉的同时,忽然有一个瞬间,和平时(没有感觉时)有点点异样,那这个“不同”的异样片刻,就是心静的片刻。同样,竹子是次要的,你可以感觉自己是一个透明的瓶子,等等只要是你喜欢的,中空的物体,都可以拿来引导。一旦进入,就保持住,尽力保持住,如果保持不住,就再次用同样的方法进入。只要能进入这个瞬间,然后把这个瞬间延长到全天之中。

第一个方法相对容易一些,第一个方法熟练后,肯定可以进入第二个方法。如果睁着眼睛做不到,可以闭上眼睛,无论你感觉怎样更容易,就用那个容易的方式。





呼吸式的破瓦法



最基本的,在深呼吸的前提下,吸气时,感觉气从头顶正中灌入,一直深入到小腹部(或全身充满,空空如也),呼气时感觉气从头顶正中梵穴出去……

或继续延伸这个方法,吸气时,感觉气充满全身,到达了脚后跟(呼吸至踵),呼气时,感觉气到达头顶上空,一肘高的虚空之中,化成莲花,或到达莲花之上……形式可以不一,方向和目的如此。

如果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感觉到宁静、喜悦、或仿佛跳出了身体(能旁观身体那样),安住在这个宁静,喜悦或空的感受中……



超越一切烦恼的方法:做一个旁观者



尝试做这样

一个练习,让自己成为身体、思想和情绪的旁观者。

当你能做身体的旁观者,就可以超越身体,由身体带来的一切烦恼,也都可以超越,比如疾病。

当你能做思想的旁观者,就可以超越思想,一切由思想带来的烦恼,将被超越,任何心理疾病都会因此而康复。

当你做情绪的旁观者,就可以超越,再没有任何烦恼,任何忧郁、孤独、哀伤不再属于你。而只留下喜悦和幸福。

如何旁观自己的身体呢?看着自己的身体……有一个瞬间,会觉得忽然跳出来了,就象看着别人的身体。保持在这个感觉中,一直持续的看……渐渐和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远。身体所发生的一切仿佛和自己没有关系,继续看着……

看着自己的思想,看它如浮云一样来了又去……它来来去去,随它而来,随它而去。看着自己去梦想,就象看一场电影,那电影里的一切不再属于你,而你只是个观众。

看着自己的情绪,感觉着它在身体里给你的影响和弥漫。甚至可以让这个情绪弥漫到全身去,弥漫在虚空里去,当这样弥漫的时候,情绪仿佛不在了,你找不到它,即使你感觉到它,找不出它的形象,它无法再伤害你。如果是喜悦,你就可以享受,如果是哀伤,就保持和它的分离。

当你看着它,就离开了它。就象镜子不能照见自己,镜子不能看见自己,所以凡是你看见的,都是在镜子的外面。

当你旁观着一切,你已经跳出来,你所看见的一切,已经不再属于你,因为那已经成了外界的一切。

这就是超越一切烦恼的方法。这是个很奇妙的方法,如有人体验到这个方法,整个世界都会为此而庆祝……因为当你旁观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被超越了……
就这样旁观着……旁观着身体、旁观着思想、旁观着情绪、旁观着世界、旁观着生死、旁观着“旁观” ……



深呼吸的具体方法



深呼吸(或叫腹式呼吸)基本上一切心理患者所必须的方法。因为一切心理问题源自紧张。而只有深呼吸的时候才是不紧张的。从挑剔的角度来说,没有在深呼吸的人,就已经是病了,而这个问题,不要等到窒息才开始来解决。

所以深呼吸是很必要的,对患者来说,是这样的,对心理医生来说,更是这样的。

深呼吸的正确方法,是吸气的时候,小腹鼓起,呼气的时候自然放松下去就足够了。按照这个节奏去呼吸,除此以外,那些所谓的其他方式的呼吸都没有这个更好。

有一些很紧张的人,不会深呼吸,所以可以用手扶在小腹上,并轻轻地按着,然后要明显到感觉到小腹在起伏。这样很容易学会深呼吸。深呼吸的时候,肩膀不用动,当肩膀特别用力的时候,那可能刚

好是不对的。只是小腹用力。这样会很放松。

婴儿是深呼吸的,我们注意观察,会发现婴儿的呼吸是肚子的起伏,婴儿是不紧张的,因为婴儿有信任的品质,它把一切都交给了父母。当婴儿哭泣的时候,也是深呼吸的。正象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提倡的,要返朴归真,学会象婴儿一样去生活,所以从这样的呼吸开始。

当孩子成长的时候,父母开始训斥和打骂它的时候,它才开始把深呼吸变成浅的胸部呼吸。而也就是从此开始,出现了第一个心理问题——紧张和恐惧。一切心理问题,都发源自这里。

腹式的呼吸是放松的标志,也是解决紧张最好的办法,深呼吸可以治疗很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和多数身体的慢性疾病。

学会腹式呼吸后,逐渐练习,让自己一天24小时都这样去呼吸。这样去生活,生活会很有意义,开心会越来越容易。

完美的深呼吸方式是这样的,当吸气时,小腹鼓起,同时感觉整个身体象个气球一样,里面空空的,全身都仿佛鼓起来了.呼气时,自然放松,感觉身体里空空如也,仿佛一切都已经给呼出去了……当这样的感觉出现的时候,这样呼吸下去,这个人的生命就会到达升华。

(这个方法应该终生坚持,一般坚持三个月以上,就会有很大的改变 )

简捷放下法门



凡初学者,不习于放下法门,实无从下手,于是硬制此念勿起,以为放下,或将心归入身上,守窍守丹田,执住精气神,自以为得定见性,皆非正道。今示一简捷法门,但有先决条件,行者务要注意:-

一用此功夫时,不可有丝毫贪得心,求功太速,即是着意,反不得定。-

二用此功夫时,宜敏捷,说用即用,说丢开即丢开,行所无事,方不被法所缚。-

三用此功夫时,知本是一时借用,以不着意为功,因根本上在去此有着心,使化于无形归于空寂,若执持有个空寂,便是法见,转不空寂矣。-

四用此功夫时,绝不可运气,却照常呼吸,惟将此心有意无意间,略略浮存于该处,半分钟,即行舍去。-

五用此功夫时,以短以勤为主,每日至少行十数次,有一百日,即可随处随地勿忘记矣,但切切勿贪着。-

六用此功夫,能到不忘时,当进一步练个无功可用,言并此功夫亦须舍去,是在不即不离,若有若无之间,第一勿死执而活用之。-

七此法勿轻传于粗心暴气之人,及有好胜心之人,以及愚笨之人,或传其一半,不全予说明,具此劣见者,自身必得恶报,以可引入外道,断人慧命也,此法不在打坐时用,乃在平时忙乱或无事时,所以练心也。-

一、【沉】。言于百忙中,忽而将身心一齐沉落,若无

此身,若无此心一切打去,只半分钟,再提起来应付各事。-

二、此时见闻觉知,了了分明,但无有念,寂然无所住著,便是放下。-

三、此时此心,略略浮存于丹田,有意无意,忘亦无碍,呼吸出入照旧,切不可将气纳入丹田,成为外道,至要至要。-

四、此时不许见光见佛,若有所见,即是魔见,不是放下,而着意一无所见,亦是不放下,当参第二条。-

五、此法至多一分钟或半分钟。立即舍去,过一时再来用功。-

六、此法每日至少行十数次,亦不必计次数多寡,但要参第二条。-

七、用纸条写许多【沉】字,分贴室内各处,或办公室桌上,见到此字,即行一次,但用他法时,或打坐时,切勿用此法,若有疑时,勿自以为是,此有二法,一勿自生疑,二来函请问即答。-

八、每日常发大悲心,以为回向,祈祷世界和平,一切众生,消灾延寿,共成佛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