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才战略规划

|

|

姓名:刘晓珊

学号:20103350124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5月25日至26日,全国人才会议在京隆重召开,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经理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并随之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上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分别从六个方便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规划和总体部署,提出人才建设的三项任务和十项重大政策,以及十二项重大人才建设工程,并从四个方便提出了实施《纲要》具体措施,作为一个基层的人力资源学习者和有望未来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深受启发和鼓舞,同时也倍感任务艰巨,催人奋进,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和未来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决心。

摘要:知识经济的兴起,预示着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登上了国际竞争的大舞台,而这种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在我国人力资源数量的优势和质量的劣势同时存在,而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把培养人才作为当务之急。我国认识到了当前的紧迫形势,积极应对。

关键词; 人才竞争科技兴国应对策略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在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人才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第二,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不同步

第三,人才与人才管理不适应

我国面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科技人才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创新人才直接关系到创新国家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我国最重要的是要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使其不再国际社会上处于被动地位。

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1.人才强国战略目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和协调,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人才智力保障。胡锦涛主席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就是我国现化建设的总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人才强国战略要实现的目标。

2.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是开发人才资源,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无论是“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军事强国”的建设与建立”,还是“全面小康社会”、“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建立,都必须要有“人才资源”作支撑,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因此,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应当落在“人才资源开发”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上。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动旺盛,既能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大军,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就要多渠道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大力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规范人才市场管理。人才资源管理必须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措施:

1.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党政人才思想政治素质人才培养工程,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理论教育,加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党政人才素质和能力,建设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队伍。不仅要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还要实施企业的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的工程和战略高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战略科学家,实施高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农村适用人才培养,鼓励

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通过人才工程建设,形成庞大的多种类型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人。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投资主体要多元化,办学模式多样化,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参与教育投资格局。国家除了继续在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基础学科,以及具有明显外部性的领域增加投入外,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提倡民办教育,加强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增加教育的有效供给。根据人才需求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实现办学体制新、管理模式新、教材教法新、评估体系新,注重培养发现型和创造型人才,使人才资本开发迈入“快车道”。

3.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凝聚人才。要依托国家重大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人才培养工程项目,重大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一批青年高级专家。

4.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进一步完善吸引人才的保障系统,积极创造人才就业的合理机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出国就业的管理力度。要稳定本国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除了需要从工资待遇上给予考虑外,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社会氛围也是必需的。为此,首先需要优化科研单位、生产单位的微观环境;同时,用人单位领导层的学识、魄力等个人品质,对人才的凝聚力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首先,我们应倡导在国内重要科研机构和大中型生产开发单位,自觉营造一种吸引人才的环境条件,以稳定一批、吸引一批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急需人才回国服务。

其次,创建一套新的人才竞争机制和管理体制。目前的人才管理体制在招聘、工资分配、职务晋升诸方面,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不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对人才管理机制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竞争、流动且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管理体制。要按照科研及企业生产开发的需要设岗,学术及

项目带头人的岗位公开招聘,国内国外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以应聘。

5.明晰人力资本产权,维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人才是一种资本,是比物质资本更为核心的、能动的、重要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产权是指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人力资本的权利,它是人力资本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发展权、处置权等一系列权利,所有权是产权的基础。

6.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人才分类管理体制,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实行评聘分开的职称制度。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激励人才的拼搏奉献精神,并使其知识产权得到保护 人才工作要坚持“以用为本”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所谓“用”,就是要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实现人才自身的价值,提高人才效能。用好用活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从理论上讲,使用好人才是人才开发诸环节中的核心环节。也只有通过“用”,人才才能成长。人才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只有使用才能创造价值。作为个体的人才越用越聪明,作为整体的人才越用越多。“用”有三层涵义:首先是根据每个人才的特点,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岗位,让人才有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空间;其次是给予人才关爱与支持,为其创造良好环境,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让人才自由创新创造;再次是根据人才的业绩和贡献,给予相应的报酬和待遇,做到“以价值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财富”。

从实践看,在“用”这方面,当前人才工作中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不够用”,主要是结构性短缺,高端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严重不足;

二是“不适用”,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

三是“不能充分使用”,缺乏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条件,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克服论资排辈、封闭循环、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陈旧落后的用人观

念,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各项工作机制,努力使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建功立业。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人才规划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新的突破: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是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重点。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围绕用好用活人才,人才规划提出体制机制创新的长远目标和近中期任务:

一是在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上,重点要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加强人才工作法制建设。

二是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上,考虑到人才的能力开发、人才的发现与使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十分重要,将近年来提出的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保障等机制,调整为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五大机制。

三在体制机制建设的每个方面,人才规划都提出了许多创新举措。比如在改进人才管理方式上,提出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上,提出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准入,依法严格管理;

四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上,提出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等等。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形成各类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的良好制度环境。

国家施行《国家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纲要》具有前瞻性,战略性,我们要落实政策,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富国先富民,治国先治民“十九世纪是中国受苦受难的世纪,二十世纪是中国觉醒战斗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中国铸造民族辉煌的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世纪,我们若停滞不前,错失良机我们将错失二十一世纪,也会失去中国的大好发展时机,对于人才的培养,我们要认真对待,知道其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刘冀生《企业经营战略》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

安鸿章《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