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反比例函数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反比例函数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反比例函数的经典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已知:如图,正比例函数y=a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交于点C(3,1)

(1)试确定上述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点D(m,n)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0<m<3,过点C作直线AC⊥x 轴于点A,交OD的延长线于点B;若点D是OB的中点,DE⊥x轴于点E,交OC于点F,试求四边形DFCB的面积.

【答案】(1)解:将点C(3,1)分别代入y= 和y=ax,得:k=3,a= ,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x;

(2)解:观察图象可知,在第二象限内,当0<x<3时,反比例函数值大于正比例函数值;

(3)解:∵点D(m,n)是OB的中点,又在反比例函数y= 上,

∴OE= OA= ,点D(,2),

∴点B(3,4),

又∵点F在正比例函数y= x图象上,

∴F(,),

∴DF= 、BC=3、EA= ,

∴四边形DFCB的面积为 ×( +3)× = .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把C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2)须数形结合,先找出交点,在交点的左侧与y轴之间,反比例函数值大于正比例函数值.(3)求出DF、BC、EA,代入梯形面积公式即可.

2.如图,P1、P2(P2在P1的右侧)是y= (k>0)在第一象限上的两点,点A1的坐标为(2,0).

(1)填空:当点P1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P1OA1的面积将________(减小、不变、增大)

(2)若△P1OA1与△P2A1A2均为等边三角形,

①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②求出点P2的坐标,并根据图象直接写在第一象限内,当x满足什么条件时,经过点

P1、P2的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y= 的函数值.

【答案】(1)减小

(2)解:①如图所示,作P1B⊥OA1于点B,

∵A1的坐标为(2,0),

∴OA1=2,

∵△P1OA1是等边三角形,

∴∠P1OA1=60°,

又∵P1B⊥OA1,

∴OB=BA1=1,

∴P1B= ,

∴P1的坐标为(1,),

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k=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②如图所示,过P2作P2C⊥A1A2于点C,

∵△P2A1A2为等边三角形,

∴∠P2A1A2=60°,

设A1C=x,则P2C= x,

∴点P2的坐标为(2+x, x),

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2+x) x= ,

解得x1= ﹣1,x2=﹣﹣1(舍去),

∴OC=2+ ﹣1= +1,P2C= (﹣1)= ﹣,

∴点P2的坐标为( +1,﹣),

∴当1<x< +1时,经过点P1、P2的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y= 的函数值【解析】【解答】解:(1)当点P1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点P1离x轴的距离变小,而OA1的长度不变,

故△P1OA1的面积将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分析】(1)当点P1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点P1离x轴的距离变小,而OA1的长度不变,故△P1OA1的面积将减小;(2)①由A1的坐标为(2,0),△P1OA1是等边三角形,求出P1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②由△P2A1A2为等边三角形,求出点P2的坐标,得出结论.

3.阅读理解:配方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用配方法可求最大(小)值。对于任意正实数a、b,可作如下变形a+b= = - + = + ,

又∵≥0,∴ + ≥0+ ,即≥ .

(1)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在≥ (a、b均为正实数)中,若ab为定值p,则a+b≥ ,当且仅当a、b满足________时,a+b有最小值.

(2)思考验证:如图1,△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CO为AB边上中线,AD=2a, DB=2b, 试根据图形验证≥ 成立,并指出等号成立时的条件.

(3)探索应用:如图2,已知A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点,A点的横坐标为1,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A处旋转,保持两直角边始终与x轴交于两点D、E,F(0,-3)为y轴上一点,连接DF、EF,求四边形ADFE面积的最小值.

【答案】(1)a=b

(2)解:有已知得CO=a+b,CD=2 ,CO≥CD,即≥2 .

当D与O重合时或a=b时,等式成立.

(3)解: ,

当DE最小时S四边形ADFE最小.

过A作AH⊥x轴,由(2)知:当DH=EH时,DE最小,

所以DE最小值为8,此时S四边形ADFE= (4+3)=28.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的例子即可直接得出结论。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O=a+b,CD=,再由(1)中的结论即可得出等号成立时的条件。

(3)过点A作AH⊥x轴于点H,根据S四边形ADFE=S△ADE+S△FDE,可知当DH=EH时DE最小,由此可证得结论。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DB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A(﹣6,0),B (0,4).过点C(﹣6,1)的双曲线y= (k≠0)与矩形OADB的边BD交于点E.

(1)填空:OA=________,k=________,点E的坐标为________;

(2)当1≤t≤6时,经过点M(t﹣1,﹣ t2+5t﹣)与点N(﹣t﹣3,﹣ t2+3t﹣)的直线交y轴于点F,点P是过M,N两点的抛物线y=﹣ x2+bx+c的顶点.

①当点P在双曲线y= 上时,求证:直线MN与双曲线y= 没有公共点;

②当抛物线y=﹣ x2+bx+c与矩形OADB有且只有三个公共点,求t的值;

③当点F和点P随着t的变化同时向上运动时,求t的取值范围,并求在运动过程中直线

MN在四边形OAEB中扫过的面积.

【答案】(1)6;-6;(﹣,4)

(2)解:①设直线MN解析式为:y1=k1x+b1

由题意得:

解得

∵抛物线y=﹣过点M、N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y=﹣ x2﹣x+5t﹣2

∴顶点P坐标为(﹣1,5t﹣)

∵P在双曲线y=﹣上

∴(5t﹣)×(﹣1)=﹣6

∴t=

此时直线MN解析式为:

联立

∴8x2+35x+49=0

∵△=352﹣4×8×48=1225﹣1536<0

∴直线MN与双曲线y=﹣没有公共点.

②当抛物线过点B,此时抛物线y=﹣ x2+bx+c与矩形OADB有且只有三个公共点

∴4=5t﹣2,得t=

当抛物线在线段DB上,此时抛物线与矩形OADB有且只有三个公共点

∴,得t=

∴t= 或t=

③∵点P的坐标为(﹣1,5t﹣)

∴y P=5t﹣

当1≤t≤6时,y P随t的增大而增大

此时,点P在直线x=﹣1上向上运动

∵点F的坐标为(0,﹣)

∴y F=﹣

∴当1≤t≤4时,随者y F随t的增大而增大

此时,随着t的增大,点F在y轴上向上运动

∴1≤t≤4

当t=1时,直线MN:y=x+3与x轴交于点G(﹣3,0),与y轴交于点H(0,3)

当t=4﹣时,直线MN过点A.

当1≤t≤4时,直线MN在四边形AEBO中扫过的面积为

S=

【解析】【解答】解:(1)∵A点坐标为(﹣6,0)

∴OA=6

∵过点C(﹣6,1)的双曲线y=

∴k=﹣6

y=4时,x=﹣

∴点E的坐标为(﹣,4)

故答案为:6,﹣6,(﹣,4)

【分析】(1)根据A点的坐标即可得出OA的长,将C点的坐标代入双曲线y=,即可求出k的值,得出双曲线的解析式,根据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得出点E的纵

坐标为4,将y=4代入双曲线的解析式即可算出对应的自变量的值,从而得出E点的坐标;

(2)①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MN解析式,将M,N两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y=

﹣x2+bx+c,得出关于b,c的方程组,求解得出b,c的值,根据顶点坐标公式表示出P点的坐标,再将P点的坐标代入双曲线即可求出t的值,从而得出直线MN解析式,解联立直线MN解析式与双曲线的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根据根的判别式的值小于0,得出直线MN

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②当抛物线过点B,此时抛物线y=﹣x2+bx+c与矩形OADB有且只有三个公共点,故4=5t﹣2,求解得出t的值,当抛物线在线段DB上,此时抛物线与矩

形OADB有且只有三个公共点,故,求解得出t的值,综上所述得出答案;③根据P点的坐标判断出当1≤t≤6时,y P随t的增大而增大,此时,点P在直线x=﹣1上向上运动进而表示出F点的坐标,将F点的纵坐标配成顶点式,得出当1≤t≤4时,随者y F随t的增大而增大,此时,随着t的增大,点F在y轴上向上运动,故1≤t≤4,当t=1时,直线MN:y=x+3与x轴交于点G(﹣3,0),与y轴交于点H(0,3),当t=4﹣时,直线MN过点A.根据割补法算出当1≤t≤4时,直线MN在四边形AEBO中扫过的面积。

5.如图,直线y=2x+6与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交于点A(1,m),与x轴交于点B,平行于x轴的直线y=n(0<n<6)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M,交AB于点N,连接BM.

(1)求m的值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当x>0时不等式2x+6﹣<0的解集;

(3)直线y=n沿y轴方向平移,当n为何值时,△BMN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答案】(1)解:∵直线y=2x+6经过点A(1,m),

∴m=2×1+6=8,

∴A(1,8),

∵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1,8),

∴k=8,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2)解:不等式2x+6﹣<0的解集为0<x<1.

(3)解:由题意,点M,N的坐标为M(,n),N(,n),

∵0<n<6,

∴<0,

∴﹣>0

∴S△BMN= |MN|×|y M|= ×(﹣)×n=﹣(n﹣3)2+ ,

∴n=3时,△BMN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解析】【分析】(1)求出点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2)由图象直接求得;

(3)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即可解决问题.

6.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C,D两点,坐标轴交于A、B两点,连结OC,OD(O是坐标原点).

(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m的值;

(2)求△DOC的面积.

(3)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OC和△POD的面积相等?若存在,给出证明并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解:将C(1,4)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k=4,则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将D(4,m)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m=1

(2)解:根据点C和点D的坐标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5

则点A的坐标为(0,5),点B的坐标为(5,0)

∴S△DOC=5×5÷2-5×1÷2-5×1÷2=7.5

(3)解:双曲线上存在点P(2,2),使得S△POC=S△POD,理由如下:

∵C点坐标为:(1,4),D点坐标为:(4,1),

∴OD=OC=,

∴当点P在∠COD的平分线上时,∠COP=∠POD,又OP=OP,

∴△POC≌△POD,

∴S△POC=S△POD.

∵C点坐标为:(1,4),D点坐标为:(4,1),

可得∠COB=∠DOA,

又∵这个点是∠COD的平分线与双曲线的y=交点,

∴∠BOP=∠POA,

∴P点横纵坐标坐标相等,

即xy=4,x2=4,

∴x=±2,

∵x>0,

∴x=2,y=2,

故P点坐标为(2,2),使得△POC和△POD的面积相等

利用点CD关于直线y=x对称,P(2,2)或P(?2,?2).

答:存在,P(2,2)或P(-2,-2)

【解析】【分析】(1)观察图像,根据点C的坐标可求出函数解析式及m的值。

(2)利用待定系数法,由点D、C的坐标求出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再求出直线CD与两坐标轴的交点A、B的坐标,然后利用S△DOC=S△AOB-S△BOC-S△AOD,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解答。

(3)双曲线上存在点P,使得S△POC=S△POD,这个点就是∠COD的平分线与双曲线的y=交点,易证△POC≌△POD,则S△POC=S△POD,可得出点P点横纵坐标坐标相等,利用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建立关于x的方程,就可得出点P的坐标,利用对称性,可得出点P的另一个坐标,即可得出答案。

7.如图,正方形AOCB的边长为4,反比例函数y= (k≠0,且k为常数)的图象过点E,

且S△AOE=3S△OBE.

(1)求k的值;

(2)反比例函数图象与线段BC交于点D,直线y= x+b过点D与线段AB交于点F,延长

OF交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于点N,求N点坐标.

【答案】(1)解:∵S△AOE=3S△OBE,∴AE=3BE,

∴AE=3,

∴E(﹣3,4)

反比例函数y= (k≠0,且k为常数)的图象过点E,

∴4= ,即k=﹣12

(2)解:∵正方形AOCB的边长为4,∴点D的横坐标为﹣4,点F的纵坐标为4.

∵点D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点D的纵坐标为3,即D(﹣4,3).

∵点D在直线y= x+b上,

∴3= ×(﹣4)+b,解得b=5.

∴直线DF为y= x+5,

将y=4代入y= x+5,得4= x+5,解得x=﹣2.

∴点F的坐标为(﹣2,4),

设直线OF的解析式为y=mx,

代入F的坐标得,4=﹣2m,

解得m=﹣2,

∴直线OF的解析式为y=﹣2x,

解,得.

∴N(﹣,2 )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求得E的坐标,把点E(﹣3,4)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k的值;(2)由正方形AOCB的边长为4,故可知点D的横坐标为﹣4,点F的纵坐标为4.由于点D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所以点D的纵坐标为3,即D(﹣4,3),

由点D在直线y= x+b上可得出b的值,进而得出该直线的解析式,再把y=4代入直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出点F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OF的解析式,然后联立方程解方程组即可求得.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b(k≠0)与双曲线y= (m≠0)交于点A

(2,﹣3)和点B(n,2).

(1)求直线与双曲线的表达式;

(2)对于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给出名称叫整点.动点P是双曲线y= (m≠0)上的整点,过点P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直线AB于点Q,当点P位于点Q下方时,请直接写出整点P的坐标.

【答案】(1)解:∵双曲线y= (m≠0)经过点A(2,﹣3),∴m=﹣6.

∴双曲线的表达式为y=﹣.

∵点B(n,2)在双曲线y=﹣上,

∴点B的坐标为(﹣3,2).

∵直线y=kx+b经过点A(2,﹣3)和点B(﹣3,2),

解得,

∴直线的表达式为y=﹣x﹣1

(2)解: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是(1,﹣6)或(6,﹣

1).

【解析】【分析】(1)把A的坐标代入可求出m,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把B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n,把A,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根据图象和函数解析式得出即可.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定义点P(a,b)的“变换点”为Q.且规定:当a≥b时,Q 为(b,﹣a);当a<b时,Q为(a,﹣b).

(1)点(2,1)的变换点坐标为________;

(2)若点A(a,﹣2)的变换点在函数y= 的图象上,求a的值;

(3)已知直线l与坐标轴交于(6,0),(0,3)两点.将直线l上所有点的变换点组成一个新的图形记作M.判断抛物线y=x2+c与图形M的交点个数,以及相应的c的取值范围,请直接写出结论.

【答案】(1)(1,﹣2)

(2)解:当a≥﹣2时,则A(a,﹣2)的变换点坐标为(﹣2,﹣a),

代入y= 可得﹣a= ,解得a= ;

当a<﹣2时,则A(a,﹣2)的变换点坐标为(a,2),

代入y= 可得2= ,解得a= ,不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a的值为;

(3)解: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 (k≠0 ),将点(6,0)、(0,3)代入y=kx+b 得:,解得,

∴直线l的解析式为y=﹣ x+3.

当x=y时,x=﹣ x+3,解得x=2.

点C的坐标为(2,﹣2),点C的变换点的坐标为C′( 2,﹣2 ),

点(6,0)的变换点的坐标为(0,﹣6),点(0,3)的变换点的坐标为(0,﹣3),

当x≥2时,所有变换点组成的图形是以C′( 2,﹣2)为端点,过(0,﹣6 )的一条射线;即:y=2x﹣6,其中x≥2,

当x<2时,所有变换点组成的图形是以C′(2,﹣2)为端点,过(0,﹣3)的一条射线,

即y= x﹣3,其中,x<2.

所以新的图形M是以C′(2,﹣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如图所示:

由和得:x2﹣ x+c+3=0①和x2﹣2x+c+6=0②

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抛物线与点C′的位置关系可得:

①当方程①无实数根时,即:当c>﹣时,抛物线y=x2+c与图形M没有交点;

②当方程①有两个相等实数根时,即:当c=﹣时,抛物线y=x2+c与图形M有一个交点;

③当方程②无实数根,且方程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即:当﹣5<c<﹣时,抛物线y=x2+c与图形M有两个交点;

④当方程②有两个相等实数根或y=x2+c恰好经过经过点C′时,即:当c=﹣5或c=﹣6时,抛物线y=x2+c与图形M有三个交点;

⑤当方程②方程①均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且两根均小于2,即:当﹣6<c<﹣5时,抛物线y=x2+c与图形M有四个交点;

⑥当c<﹣6时,抛物线y=x2+c与图形M有两个交点.

【解析】【解答】解:(1)∵2≥﹣1,

∴点(2,1)的变换点坐标为(1,﹣2),

故答案为:(1,﹣2);

【分析】(1)由变换点的定义可求得答案;(2)由变换点的定义可求得A的变换点,代入函数解析式可求得a的值;(3)先求得直线y=x与直线l的交点坐标,然后分为当x≥2和x<2两种情况,求得M的关系式,然后在画出M的大致图象,然后将抛物线y=x2+c与M的函数关系式组成方程组,然后依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判断即可.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b(k≠0)与双曲线y= 相交于点A(m,

3),B(﹣6,n),与x轴交于点C.

(1)求直线y=kx+b(k≠0)的解析式;

(2)若点P在x轴上,且S△ACP= S△BOC,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解:)∵点A(m,3),B(﹣6,n)在双曲线y= 上,∴m=2,n=﹣1,

∴A(2,3),B(﹣6,﹣1).

将(2,3),B(﹣6,﹣1)带入y=kx+b,

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y= x+2

(2)解:

当y= x+2=0时,x=﹣4,

∴点C(﹣4,0).

设点P的坐标为(x,0),

∵S△ACP= S△BOC, A(2,3),B(﹣6,﹣1),

∴×3|x﹣(﹣4)|= × ×|0﹣(﹣4)|×|﹣1|,即|x+4|=2,

解得:x1=﹣6,x2=﹣2.

∴点P的坐标为(﹣6,0)或(﹣2,0).

【解析】【分析】(1)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B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2)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

点C的坐标,设点P的坐标为(x,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ACP= S△BOC,即可得出|x+4|=2,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11.已知一次函数y1=x+m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 的图象交于A、B两点,已知当x>1时,y1>y2;当0<x<1时,y1<y2.

(1)求一次函数的函数表达式;

(2)已知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有一点C到x轴的距离为2,求△ABC的面

积.

【答案】(1)解:∵当x>1时,y1>y2;当0<x<1时,y1<y2,∴点A的横坐标为1,

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y,

解得y=6,

∴点A的坐标为(1,6),

又∵点A在一次函数图象上,

∴1+m=6,

解得m=5,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x+5

(2)解:∵第一象限内点C到x轴的距离为2,∴点C的纵坐标为2,

∴2= ,解得x=3,

∴点C的坐标为(3,2),

过点C作CD∥x轴交直线AB于D,

则点D的纵坐标为2,

∴x+5=2,

解得x=﹣3,

∴点D的坐标为(﹣3,2),

∴CD=3﹣(﹣3)=3+3=6,

点A到CD的距离为6﹣2=4,

联立,

解得(舍去),,

∴点B的坐标为(﹣6,﹣1),

∴点B到CD的距离为2﹣(﹣1)=2+1=3,

S△ABC=S△ACD+S△BCD= ×6×4+ ×6×3=12+9=21.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x>1时,y1>y2,0<x<1时,y1<y2确定点A的横坐标,然后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点A的纵坐标,从而得到点A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解析式解答;(2)根据点C到x轴的距离判断出点C的纵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横坐标,从而得到点C的坐标,过点C作CD∥x轴交直线AB于D,求出点D 的坐标,然后得到CD的长度,再联立一次函数与双曲线解析式求出点B的坐标,然后△ABC的面积=△ACD的面积+△BCD的面积,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12.【问题】

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BC,过点C作直线l平行于AB.∠EDF=90°,点D 在直线l上移动,角的一边DE始终经过点B,另一边DF与AC交于点P,研究DP和DB的数量关系.

(1)【探究发现】如图2,某数学兴趣小组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发现当点D 移动到使点P与点C重合时,通过推理就可以得到DP=DB,请写出证明过程;

(2)【数学思考】如图3,若点P是AC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A、C),受(1)的启发,这个小组过点D作DG⊥CD交BC于点G,就可以证明DP=DB,请完成证明过程;(3)【拓展引申】如图4,在(1)的条件下,M是AB边上任意一点(不含端点A、B),N是射线BD上一点,且AM=BN,连接MN与BC交于点Q,这个数学兴趣小组经过多次取M点反复进行实验,发现点M在某一位置时BQ的值最大.若AC=BC=4,请你直接写出BQ的最大值.

【答案】(1)解:∵∠ACB=90°,AC=BC

∴∠CAB=∠CBA=45°

∵CD∥AB

∴∠CBA=∠DCB=45°,且BD⊥CD

∴∠DCB=∠DBC=45°

∴DB=DC

即DB=DP

(2)解:∵DG⊥CD,∠DCB=45°

∴∠DCG=∠DGC=45°

∴DC=DG,∠DCP=∠DGB=135°,

∵∠BDP=∠CDG=90°

∴∠CDP=∠BDG,且DC=DG,∠DCP=∠DGB=135°,

∴△CDP≌△GDB(ASA)

∴DB=DP

(3)解:如图4,过点M作MH⊥MN交AC于点H,连接CM,HQ,

∵MH⊥MN,

∴∠AMH+∠NMB=90°

∵CD∥AB,∠CDB=90°

∴∠DBM=90°

∴∠NMB+∠MNB=90°

∴∠HMA=∠MNB,且AM=BN,∠CAB=∠CBN=45°

∴△AMH≌△BNQ(ASA)

∴AH=BQ

∵∠ACB=90°,AC=BC=4,

∴AB=4 ,AC-AH=BC-BQ

∴CH=CQ

∴∠CHQ=∠CQH=45°=∠CAB

∴HQ∥AB

∴∠HQM=∠QMB

∵∠ACB=∠HMQ=90°

∴点H,点M,点Q,点C四点共圆,

∴∠HCM=∠HQM

∴∠HCM=∠QMB,且∠A=∠CBA=45°

∴△ACM∽△BMQ

∴BQ= +2

∴AM=2 时,BQ有最大值为2.

【解析】【分析】(1)DB=DP,理由如下: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AB=∠CBA=45°,根据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CBA=∠DCB=4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DCB=∠DBC=45°,最后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 DB=DC ,即DB=DP;

(2)利用ASA判断出△CDP≌△GDB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DB=DP;(3)如图4,过点M作MH⊥MN交AC于点H,连接CM,HQ,利用ASA判断出△AMH≌△BNQ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AH=BQ,进而判断出点H,点M,点Q,点C四点共圆,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HCM=∠HQM ,然后判断出△ACM∽△BMQ ,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出,根据比例式及偶数次幂的非负性即可得出求出答案.

13.如图,抛物线y= 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A(一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2)判断△ABC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

(3)点M(m, 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CM+DM的值最小时,求m的值.

【答案】(1)解:∵点A(-1,0)在抛物线y= x2 +bx-2上

∴× (-1 )2 +b× (-1) –2 = 0

解得b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2- x-2.

y= x2- x-2 = (x2 -3x- 4 ) = (x- )2- ,

∴顶点D的坐标为 ( , - ).

(2)解:当x = 0时y = -2,

∴C(0,-2),OC = 2。

当y = 0时,x2- x-2 = 0,∴x1 = -1, x2 = 4

∴B (4,0)

∴OA =1, OB = 4, AB = 5.

∵AB2 = 25, AC2 =OA2 +OC2 = 5, BC2 =OC2 +OB2 = 20,

∴AC2 +BC2 =AB2.

∴△ABC是直角三角形.

(3)解:作出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则C′(0,2),OC′=2,连接C′D交x轴于点M,根据轴对称性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MC +MD的值最小。

解法一: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

∵ED∥y轴, ∴∠OC′M=∠EDM,∠C′OM=∠DEM

∴△C′OM∽△DEM.

∴,∴m= .

解法二: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 =kx +n ,

2020-2021备战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初中数学 旋转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初中数学旋转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旋转 1.操作与证明:如图1,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CD上,连接AF.取AF中点M,EF的中点N,连接MD、MN. (1)连接AE,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 猜想与发现: (2)在(1)的条件下,请判断MD、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得出结论. 结论1:DM、MN的数量关系是; 结论2:DM、MN的位置关系是; 拓展与探究: (3)如图2,将图1中的直角三角板ECF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参见解析;(2)相等,垂直;(3)成立,理由参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证明出CE=CF,继而证明出△ABE≌△ADF,得到AE=AF,从而证明出△AEF是等腰三角形;(2)DM、MN的数量关系是相等,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出结论.位置关系是垂直,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性质,及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3)成立,连接AE,交MD于点G,标记出各个角,首先证明出 MN∥AE,MN=AE,利用三角形全等证出AE=AF,而DM=AF,从而得到DM,MN数量相等的结论,再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性质以及角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DMN=∠DGE=90°.从而得到DM、MN的位置关系是垂直. 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C=CD,∠B=∠ADF=90°,∵△C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CE=CF,∴BC﹣CE=CD﹣CF,即BE=DF, ∴△ABE≌△ADF,∴AE=AF,∴△AEF是等腰三角形;(2)DM、MN的数量关系是相等,DM、MN的位置关系是垂直;∵在Rt△ADF中DM是斜边AF的中线,∴AF=2DM,∵MN 是△AEF的中位线,∴AE=2MN,∵AE=AF,∴DM=MN;∵∠DMF=∠DAF+∠ADM, AM=MD,∵∠FMN=∠FAE,∠DAF=∠BAE,∴∠ADM=∠DAF=∠BAE,

2020上海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24.(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满分3分,第(2)小题满分4分,第(3)小题满分5分) 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01A -, 、()43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求tan ABO ∠的值; (3)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点C ,点M 是抛物线上一点,直线MN 平行于y 轴交直线AB 于点N ,如果M 、N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N 的坐标. 24.解:(1)将A (0,-1)、B (4,-3)分别代入2 y x bx c =++ 得 1, 1643 c b c =-?? ++=-?, ………………………………………………………………(1分) 解,得9 ,12b c =-=- …………………………………………………………………(1分)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9 12y x x =- - …………………………………………… (1分) (2)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C ,过点A 作AH ⊥OB ,垂足为点H ………(1分) 在Rt AOH ?中,OA =1,4 sin sin ,5AOH OBC ∠=∠= ……………………………(1分) ∴4sin 5AH OA AOH =∠= ,∴322,55 OH BH OB OH ==-=, ………………(1分) 在Rt ABH ?中,4222 tan 5511AH ABO BH ∠==÷= ………………………………(1分) (3)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 12y x =--, ……………………………………………(1分) 设点M 的坐标为29(,1)2m m m --,点N 坐标为1 (,1)2 m m -- 那么MN =2291 (1)(1)422 m m m m m - ----=-; …………………………(1分) ∵M 、N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MN =BC =3 解方程2 4m m -=3 得2m =± ……………………………………………(1分) 解方程2 43m m -+=得1m =或3m =; ………………………………………(1分) 所以符合题意的点N 有4 个35 (22),(22),(1,),(3,)22 --+--- ……………………………………………………………………………………(1分) 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5分,第(3)小题满分5

反比例函数优秀题集

反比例函数优秀题集 1.(2009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适应性测试) 如图,点A 是函数y= x 1的图象上的点,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B (2- ,2- )、C ( 2 ,2),试利用性质:“函数y=x 1的图 象上任意一点A 都满足|AB-AC|=22”求解下面问题:作∠BAC 的内角平分线AE ,过B 作AE 的垂线交AE 于F ,已知当点A 在 函数y=x 1的图象上运动时,点F 总在一个圆上运动,则这圆的半径为( ) A .1 B .22 C .2 D .2 23 [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本题给出了角平分线,给出了两条线段的定值差,因此可通过构建等腰三角形作出这个等值差进行求解. 解答:解:如图:过C 作CD ⊥AF ,垂足为M ,交AB 于D , ∵AF 平分∠BAC ,且AM 是DC 边上的高, ∴△DAC 是等腰三角形, ∴AD=AC , ∴BD=AB-AC=22 , 即BD 长为定值, 过M 作MN ∥BD 于N , 则四边形MNBD 是个平行四边形, ∴MN=BD , 在△MNF 中,无论F 怎么变化,有两个条件不变: ①MN 的长为定值,②∠MFN=90°, 因此如果作△MNF 的外接圆,那么F 点总在以MN 为直径的圆上运动,因此F 点的运动轨迹应该是个圆. ∴圆的直径为MN ,且MN=BD ,BD=AB-AC=22 , ∴圆的半径为2.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反比例函数为背景,结合了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三角形外接圆的知识等.综合性强.在本题中能够找出AB 、AC 的等值差以及让F 与这个等值差相关联是解题的关键. 2. (2011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如图,已知四边形OABC 是菱形, CD ⊥x 轴,垂足为D ,函数y=x 4的图象经过点C ,且与AB 交于点E .若OD=2,则△OCE 的面积为( ) A .2 B .4 C .22 D .42

中考数学中二次函数压轴题分类总结

中考数学中二次函数压 轴题分类总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二次函数的压轴题分类复习 一、抛物线关于三角形面积问题 例题 二次函数k m x y ++=2)(的图象,其顶点坐标为M(1,4-). (1)求出图象与x 轴的交点A ,B 的坐标; (2)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 ,使MAB PAB S S ??=4 5 ,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1(<+=b b x y 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b 的取值范围. 练习: 1.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2,2),点B 的坐标为(6,6),抛物线经过A 、O 、B 三点,线段AB 交y 轴与点E . (1)求点E 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3)点F 为线段O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O 、B 重合),直线EF 与抛物线交与M 、N 两点(点N 在y 轴右侧),连结ON 、BN ,当点F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求?BON 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 出此时点N 的坐标; 2. 如图,已知抛物线42 12++-=x x y 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 (1)求A 、B 两点的坐标,并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2)设),(y x P (0>x )是直线x y =上的一点,Q 是OP 的中点(O 是原点),以PQ 为对角线作 正方形PEQF .若正方形PEQF 与直线AB 有公共点,求x 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记正方形PEQF 与△OAB 公共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探究S 的最大值. y x O B N A M E F B y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一、函数与几何综合的压轴题 1.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CD 都垂直于x 轴,垂足分别为B 、D 且AD 与B 相交于E 点.已知:A (-2,-6),C (1,-3) (1) 求证:E 点在y 轴上; (2) 如果有一抛物线经过A ,E ,C 三点,求此抛物线方程. (3) 如果AB 位置不变,再将DC 水平向右移动k (k >0)个单位,此时AD 与BC 相交于E ′点, 如图②,求△AE ′C 的面积S 关于k 的函数解析式. [解] (1)(本小题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 方法一:过E 作EO ′⊥x 轴,垂足O ′∴AB ∥EO ′∥DC ∴ ,EO DO EO BO AB DB CD DB '''' == 又∵DO ′+BO ′=DB ∴ 1EO EO AB DC '' += ∵AB =6,DC =3,∴EO ′=2 又∵DO EO DB AB ''=,∴2 316 EO DO DB AB ''=?=?= ∴DO ′=DO ,即O ′与O 重合,E 在y 轴上 方法二:由D (1,0),A (-2,-6),得DA 直线方程:y =2x -2① 再由B (-2,0),C (1,-3),得BC 直线方程:y =-x -2 ② 联立①②得02x y =??=-? ∴E 点坐标(0,-2),即E 点在y 轴上 (2)设抛物线的方程y =ax 2 +bx +c (a ≠0)过A (-2,-6),C (1,-3) 图① 图②

E (0,-2)三点,得方程组42632a b c a b c c -+=-?? ++=-??=-? 解得a =-1,b =0,c =-2 ∴抛物线方程y =-x 2 -2 (3)(本小题给出三种方法,供参考) 由(1)当DC 水平向右平移k 后,过AD 与BC 的交点E ′作E ′F ⊥x 轴垂足为F 。 同(1)可得: 1E F E F AB DC ''+= 得:E ′F =2 方法一:又∵E ′F ∥AB E F DF AB DB '?= ,∴1 3DF DB = S △AE ′C = S △ADC - S △E ′DC =1112 2223 DC DB DC DF DC DB ?-?=? =1 3 DC DB ?=DB=3+k S=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方法二:∵ BA ∥DC ,∴S △BCA =S △BDA ∴S △AE ′C = S △BDE ′()11 32322 BD E F k k '= ?=+?=+ ∴S =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证法三:S △DE ′C ∶S △AE ′C =DE ′∶AE ′=DC ∶AB =1∶2 同理:S △DE ′C ∶S △DE ′B =1∶2,又∵S △DE ′C ∶S △ABE ′=DC 2∶AB 2 =1∶4 ∴()221 3992 AE C ABCD S S AB CD BD k '?= =?+?=+梯形 ∴S =3+k 为所求函数解析式. 2.已知:如图,在直线坐标系中,以点M (1,0)为圆心、直径AC 为22的圆与y 轴交于A 、D 两点. (1)求点A 的坐标; (2)设过点A 的直线y =x +b 与x 轴交于点B.探究:直线AB 是否⊙M 的切线?并对你的结论加以证明; (3)连接BC ,记△ABC 的外接圆面积为S 1、⊙M 面积为S 2,若 4 21h S S =,抛物线 y =ax 2 +bx +c 经过B 、M 两点,且它的顶点到x 轴的距离为h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1)解:由已知AM =2,OM =1, 在Rt△AOM 中,AO = 122=-OM AM , ∴点A 的坐标为A (0,1) (2)证:∵直线y =x +b 过点A (0,1)∴1=0+b 即b =1 ∴y=x +1 令y =0则x =-1 ∴B(—1,0),

中考数学压轴题 易错题难题专项训练检测试题

一、中考数学压轴题 1.如图,一张半径为3cm 的圆形纸片,点O 为圆心,将该圆形纸片沿直线l 折叠,直线l 交O 于A B 、两点. (1)若折叠后的圆弧恰好经过点O ,利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作出满足条件的一条直线l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求此时线段AB 的长度. (2)已知M 是 O 一点,1cm OM =. ①若折叠后的圆弧经过点M ,则线段AB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②若折叠后的圆弧与直线OM 相切于点M ,则线段AB 的长度为_________cm . 2.如图1,在 O 中,弦AB ⊥弦CD ,垂足为点E ,连接AD 、BC 、AO , AD AB =. (1)求证:2CAO CDB ∠=∠ (2)如图2,过点O 作OH AD ⊥,垂足为点H ,求证:2OH CE DE +=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延长DB 、AC 交于点F ,过点D 作DM AC ⊥,垂足为M ,交AB 于N ,若12BC =,3AF BF =,求MN 的长. 3.已知抛物线2 17 22 2 y x mx m 的顶点为点C . (1)求证:不论m 为何实数,该抛物线与x 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3x =,求m 的值和C 点坐标; (3)如图,直线1y x =-与(2)中的抛物线并于A B 、两点,并与它的对称轴交于点D ,直线x k =交直线AB 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N .求当k 为何值时,以C D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4.已知,在Rt △ABC 和Rt △DEF 中,∠ACB=∠EDF=90°,∠A=30°,∠E=45°,AB =EF =6,如图1,D 是斜边AB 的中点,将等腰Rt △DEF 绕点D 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0°<α<90°),在旋转过程中,直线DE ,AC 相交于点M ,直线DF ,BC 相交于点N . (1)如图1,当α=60°时,求证:DM =BN ; (2)在上述旋转过程中, DN DM 的值是一个定值吗?请在图2中画出图形并加以证明; (3)如图3,在上述旋转过程中,当点C 落在斜边EF 上时,求两个三角形重合部分四边形CMDN 的面积. 5.如图,在等边ABC ?中,延长AB 至点D ,延长AC 交BD 的中垂线于点E ,连接 BE ,DE . (1)如图1,若310DE =,23BC =,求CE 的长; (2)如图2,连接CD 交BE 于点M ,在CE 上取一点F ,连接DF 交BE 于点N ,且 DF CD =,求证:12 AB EF =; (3)在(2)的条件下,若45AED ∠=?直接写出线段BD ,EF ,ED 的等量关系 6.如图,90EOF ∠=?,矩形ABCD 的边BA 、BC 分别在OF 、OE 上,4AB =, 3BC =,矩形ABCD 沿射线OD 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同时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D D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当点P 到达点C 时,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附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 1.如图,四边形OP1A1B1、A1P2A2B2、A2P3A3B3、…、A n﹣1P n A n B n都是正方形,对角线OA1、A1A2、A2A3、…、A n﹣1A n都在y轴上(n≥1的整数),点P1(x1,y1),点P2(x2, y2),…,P n(x n, y n)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并已知B1(﹣1,1). (1)求反比例函数y= 的解析式; (2)求点P2和点P3的坐标; (3)由(1)、(2)的结果或规律试猜想并直接写出:△P n B n O的面积为 ________ ,点P n的坐标为________ (用含n的式子表示). 【答案】(1)解:在正方形OP1A1B1中,OA1是对角线, 则B1与P1关于y轴对称, ∵B1(﹣1,1), ∴P1(1,1). 则k=1×1=1,即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解:连接P2B2、P3B3,分别交y轴于点E、F,

又点P1的坐标为(1,1), ∴OA1=2, 设点P2的坐标为(a,a+2), 代入y=得a=-1, 故点P2的坐标为(-1,+1), 则A1E=A2E=2-2,OA2=OA1+A1A2=2, 设点P3的坐标为(b,b+2), 代入y=(>0)可得b=-, 故点P3的坐标为(-,+) (3)1;(-,+) 【解析】【解答】解:(3)∵=2=2×=1,=2=2×=1,… ∴△P n B n O的面积为1, 由P1(1,1)、P2(﹣1, +1)、P3(﹣,+ )知点P n的坐标为(﹣,+ ), 故答案为:1、(﹣, +). 【分析】(1)由四边形OP1A1B1为正方形且OA1是对角线知B1与P1关于y轴对称,得出点P1(1,1),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连接P2B2、P3B3,分别交y轴于点E、F,由点P1坐标及正方形的性质知OA1=2,设P2的坐标为(a,a+2),代入解析式求得a的值即可,同理可得点P3的坐标; (3)先分别求得S△P1B1O、S△P2B2O的值,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最后依据规律进行计算即可. 2.阅读理解:配方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用配方法可求最大(小)值。对于任意正实数a、b,可作如下变形a+b= = - + =

2017上海历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

24.(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满分3分,第(2)小题满分4分,第(3)小题满分5分) 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01A -, 、()43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求tan ABO ∠的值; (3)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点C ,点M 是抛物线上一点,直线MN 平行于y 轴交直线AB 于点N ,如果M 、N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N 的坐标. 24.解:(1)将A (0,-1)、B (4,-3)分别代入2 y x bx c =++ 得1, 1643c b c =-?? ++=-? , ………………………………………………………………(1分) 解,得9 ,12 b c =-=-…………………………………………………………………(1分)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9 12 y x x =- -……………………………………………(1分) (2)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C ,过点A 作AH ⊥OB ,垂足为点H ………(1分) 在Rt AOH ?中,OA =1,4 sin sin ,5 AOH OBC ∠=∠=……………………………(1分) ∴4sin 5AH OA AOH =∠= g ,∴322,55 OH BH OB OH ==-=, ………………(1分) 在Rt ABH ?中,4222 tan 5511 AH ABO BH ∠==÷=………………………………(1分) (3)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 12y x =- -, ……………………………………………(1分) 设点M 的坐标为29(,1)2m m m --,点N 坐标为1 (,1)2 m m -- 那么MN =2 291 (1)(1)422 m m m m m - ----=-; …………………………(1分) ∵M 、N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MN =BC =3 解方程2 4m m -=3 得2m =± ……………………………………………(1分) 解方程2 43m m -+=得1m =或3m =; ………………………………………(1分)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最新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已知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的图象经过点(2,-3) ,则k 的值是_______,图象在__________象限,当x>0时,y 随x 的减小而__________. 2.已知变量y 与x 成反比,当x =1时,y =-6,则当y = 3时,x=________。 3.若反比例函数y=(2m-1)22 m x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反比例函数x m y )23(1 -= ,当m 时,其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一、三象限 内;当m 时,其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5.在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2,),(-1,),(,), 函数值,,的大小为 ; 6.已知111222(,),(,)P x y P x y 是反比例函数x k y = (k ≠0)图象上的两点,且12x x <<0时,12y y < ,则k________。 7.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反比例函数y=k x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 8.已知y 1与x 成正比例(比例系数为k 1),y 2与x 成反比例(比例系数为k 2),若函数y=y 1+y 2的图象经过点(1,2),(2, 1 2 ),则8k 1+5k 2的值为________. 9. 若m <-1,则下列函数:①()0 x x m y = ;② y =-mx+1; ③ y = mx; ④ y =(m + 1)x 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是___________。 10.当>0,<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__________象限。 x k y 22--=k 1y 2y 2 1 3y 1y 2y 3y k x x k y =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压轴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压轴题(含答案) 面积类 1.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1,0)、B(3,0)、C(0,3)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M是线段BC上的点(不与B,C重合),过M作MN∥y轴交抛物线于N,若点M的横坐标为m,请用m的代数式表示MN的长. (3)在(2)的条件下,连接NB、NC,是否存在m,使△BN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答: 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3),则: a(0+1)(0﹣3)=3,a=﹣1; ∴抛物线的解析式:y=﹣(x+1)(x﹣3)=﹣x2+2x+3. (2)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 , 解得;

故直线BC的解析式:y=﹣x+3. 已知点M的横坐标为m,MN∥y,则M(m,﹣m+3)、N(m,﹣m2+2m+3); ∴故MN=﹣m2+2m+3﹣(﹣m+3)=﹣m2+3m(0<m<3). (3)如图; ∵S△BNC=S△MNC+S△MNB=MN(OD+DB)=MN?OB, ∴S△BNC=(﹣m2+3m)?3=﹣(m﹣)2+(0<m<3); ∴当m=时,△BNC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2.如图,抛物线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B点坐标为(4,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试探究△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位置,并求出圆心坐标; (3)若点M是线段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点,求△MBC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M点的坐标. 解答:

解:(1)将B(4,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得: 0=16a﹣×4﹣2,即: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 (2)由(1)的函数解析式可求得:A(﹣1,0)、C(0,﹣2); ∴OA=1,OC=2,OB=4, 即:OC2=OA?OB,又:OC⊥AB, ∴△OAC∽△OCB,得:∠OCA=∠OBC; ∴∠ACB=∠OCA+∠OCB=∠OBC+∠OCB=90°, ∴△ABC为直角三角形,AB为△ABC外接圆的直径; 所以该外接圆的圆心为AB的中点,且坐标为:(,0). (3)已求得:B(4,0)、C(0,﹣2),可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2; 设直线l∥BC,则该直线的解析式可表示为:y=x+b,当直线l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时,可列方程:x+b=x2﹣x﹣2,即:x2﹣2x﹣2﹣b=0,且△=0; ∴4﹣4×(﹣2﹣b)=0,即b=﹣4; ∴直线l:y=x﹣4. 所以点M即直线l和抛物线的唯一交点,有: ,解得:即M(2,﹣3). 过M点作MN⊥x轴于N, S△BMC=S梯形OCMN+S△MNB﹣S△OCB=×2×(2+3)+×2×3﹣×2×4=4.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专题1:抛物线中的等腰三角形 基本题型:已知AB,抛物线()0 2≠ bx y,点P在抛物线上(或坐 c ax =a + + 标轴上,或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ABP ?为等腰三角形,求点P坐标。 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1)AB为底时(即PA PB 利用中点公式求出AB的中点M; k,因为两直线垂直斜率乘积为1-,进利用两点的斜率公式求出AB 而求出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k; 利用中点M与斜率k求出AB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 将AB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 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坐标。 (2)AB为腰时,分两类讨论: =):点P在以A为圆心以AB为半径的圆 ①以A ∠为顶角时(即AP AB 上。 =):点P在以B为圆心以AB为半径的圆 ②以B ∠为顶角时(即BP BA 上。 利用圆的一般方程列出A(或B)的方程,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坐标。 专题2:抛物线中的直角三角形

基本题型:已知AB ,抛物线()02≠++=a c bx ax y ,点P 在抛物线上(或坐标 轴上,或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ABP ?为直角三角形,求点P 坐 标。 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1)AB 为斜边时(即PA PB ⊥):点P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周上。 利用中点公式求出AB 的中点M ; 利用圆的一般方程列出M 的方程,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 称 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2)AB 为直角边时,分两类讨论: ①以A ∠为直角时(即AP AB ⊥): ②以B ∠为直角时(即BP BA ⊥): 利用两点的斜率公式求出AB k ,因为两直线垂直斜率乘积为1-,进而求出 PA (或PB )的斜率k ;进而求出PA (或PB )的解析式; 将PA (或PB )的解析式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 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所需知识点: 一、 两点之间距离公式: 已知两点()()2211y ,x Q ,y ,x P , 则由勾股定理可得:()()221221y y x x PQ -+-= 。 二、 圆的方程: 点()y ,x P 在⊙M 上,⊙M 中的圆心M 为()b ,a ,半径为R 。 则()()R b y a x PM =-+-=22,得到方程☆:()()22 2R b y a x =-+-。 ∴P 在☆的图象上,即☆为⊙M 的方程。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含答案

测试1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填空题 1.一般的,形如____________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______,y 是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写出下列各题中所要求的两个相关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函数的类别. (1)商场推出分期付款购电脑活动,每台电脑12000元,首付4000元,以后每月付y 元,x 个月全部付清,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是______函数. (2)某种灯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它的使用天数y 与平均每天使用的小时数x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函数. (3)设三角形的底边、对应高、面积分别为a 、h 、S . 当a =10时,S 与h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函数; 当S =18时,a 与h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函数. (4)某工人承包运输粮食的总数是w 吨,每天运x 吨,共运了y 天,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______,是______函数. 3.下列各函数①x k y =、②x k y 12+=、③x y 53=、④14+=x y 、⑤x y 21-=、 ⑥31-= x y 、⑦24 x y =和⑧y =3x -1中,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4.若函数11 -=m x y (m 是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____,解析式为_________ ___. 5.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m)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片的焦距为0.25m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6.已知函数x k y =,当x =1时,y =-3,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是( ). (A)x y 3= (B)x y 3-= (C)x y 31= (D)x y 31 -= 7.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当x =3时,y =4,那么y =3时,x 的值等于( ). (A)4 (B)-4 (C)3 (D)-3 三、解答题 8.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当x =2时,y =3.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当y =-2 3 时,求x 的值. 9.若函数5 2 2)(--=k x k y (k 为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k 的值是______,解析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x 是z 的正比例函数,那么y 是z 的______函数. 二、选择题 11.某工厂现有材料100吨,若平均每天用去x 吨,这批原材料能用y 天,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A)y =100x (B)x y 100 = (C)x y 100 100- = (D)y =100-x 12.下列数表中分别给出了变量y 与变量x 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是( ).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有答案)中考数学压轴题必做(经典)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
题目背景
07 年课改后,最后一题普遍为抛物线和几何结合(主要是与三角形结合)的 代数几何综合题,计算量较大。几何题可能想很久都不能动笔,而代数题则可以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就让很多考生能够拿到一些步骤分。因此,课改之后,武 汉市数学中考最后一题相对来说要比以前简单不少,而这也符合教育部要求给学 生减轻负担的主旨,因此也会继续下去。要做好这最后一题,主要是要在有限的 时间里面找到的简便的计算方法。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加强本身的观察力,二 是需要在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好的算法,并能够熟练运用,最后就是培养计算的耐 心,做到计算又快又准。
题型分析
题目分析及对考生要求 (1)第一问通常为求点坐标、解析式:本小问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待定系 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属于送分题。 (2)第二问为代数几何综合题,题型不固定。解题偏代数,要求学生能够熟练 掌握函数的平移,左加右减,上加下减。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计算能力,能够把题 目中所给的几何信息进行转化,得到相应的点坐标,再进行相应的代数计算。 (3)第三问为几何代数综合,题型不固定。解题偏几何,要求学生能够对题目 所给条件进行转化,合理设参数,将点坐标转化为相应的线段长,再根据题目条 件合理构造相似、全等,或者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将这些线段与题目构建起联系, 再进行相应计算求解,此处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韦达定理,本小问综合性较强。
在我们解题时,往往有一些几何条件,我们直接在坐标系中话不是很好用, 这时我们需要对它进行相应的条件转化,变成方便我们使用的条件,以下为两种 常见的条件转化思想。 1、遇到面积条件:a.不规则图形先进行分割,变成规则的图形面积;b.在第一 步变化后仍不是很好使用时,根据同底等高,或者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 一性质,将面积进行转化;c.当面积转化为一边与坐标轴平行时,以这条边为底, 根据面积公式转化为线段条件。 2、遇到角度条件:找到所有与这些角相等的角,以这些角为基础构造相似、全 等或者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转化为线段条件。
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综合
【例1】. (2012 武汉中考)如图 1,点 A 为抛物线 C1:y= x2﹣2 的顶点,点 B 的坐标为(1,
0)直线 AB 交抛物线 C1 于另一点 C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动点问题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续61套)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01:动点问题 25. (2012吉林长春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8cm,BC=4cm,D、E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连结DE,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E-EB运动,到 点B停止.点P在AD的速度运动,在折线DE-EB上以1cm/s的速度运动.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过点P作 PQ⊥AC于点Q,以PQ为边作正方形PQMN,使点M落在线段AC上.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1)当点P在线段DE上运动时,线段DP的长为______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求t的值. (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设五边形的面积为S(cm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4)连结CD.当点N于点D重合时,有一点H从点M出发,在线段MN上以2.5cm/s 的速度沿M-N-M连续做往返运动,直至点P与点E重合时,点H停止往返运动;当点P 在线段EB上运动时,点H始终在线段MN的中心处.直接写出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落在线段CD上时t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1)t-2。 (2)当点N落在AB边上时,有两种情况: ①如图(2)a,当点N与点D重合时,此时点P在DE上,DP=2=EC,即t-2=2,t=4。 ②如图(2)b,此时点P位于线段EB上. ∵DE=1 2 AC=4,∴点P在DE段的运动时间为4s, ∴PE=t-6,∴PB=BE-PE=8-t,PC=PE+CE=t-4。 ∵PN∥AC,∴△BNP∽△BAC。∴PN:AC = PB:BC=2,∴PN=2PB=16-2t。 由PN=PC,得16-2t=t-4,解得t=20 3 。 综上所述,当点N落在AB边上时,t=4或t=20 3 。 (3)当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有两种情况: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下列式子中 ①②③④⑤⑥⑦ ⑧⑨是反比例函数的个数有() A.3个 B.4个 C.5个 D.以上答案均不对 答案: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2.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三个点,,,其中,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答案: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增减性 3.若y与z成反比例,z与成正比例,则y与x的关系为() A.正比例函数 B.反比例函数 C.没有关系 D.无法判断 答案: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关系的判定 4.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和的图像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5.点A在双曲线上,O为坐标原点,AB⊥x轴于B,且△AOB的面积S△AOB=4,则k=() A.8 B.4 C. D. 答案: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图象面积不变性 6.已知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__) A.x<-1或0<x<3 B.-1<x<0或x>3 C.-1<x<0 D.x>3 答案: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7.如图,已知A、B两点是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任意两点,过A、B两点分别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连结AB、AO、BO?,?则梯形ABDC?的面积与△AOB的面积

之比是() A.2:1 B.1:2 C.3:2 D.1:1 答案: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面积模型1 8.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交于P、Q两点,一次函数与x轴、y 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连结OP、OQ,则下列正确的是() A. B.S△OPQ=2S△OBP C. D. 答案: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比例函数面积模型2

2018年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压轴题集锦(50道含解析)

1.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y=ax2+x+c(a≠0)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0,4),与x轴交于点B、C,点C坐标为(8,0),连接AB、AC. (1)请直接写出二次函数y=ax2+x+c的表达式; (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若点N在x轴上运动,当以点A、N、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请写出此时点N的坐标; (4)如图2,若点N在线段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过点N作NM∥AC,交AB于点M,当△AMN面积最大时,求此时点N的坐标. 2.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M,N,给出如下定义:P为图形M上任意一点,Q为图形N上任意一点,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小值,那么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M,N间的“闭距离“,记作d(M,N). 已知点A(﹣2,6),B(﹣2,﹣2),C(6,﹣2). (1)求d(点O,△ABC); (2)记函数y=kx(﹣1≤x≤1,k≠0)的图象为图形G.若d(G,△ABC)=1,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 (3)⊙T的圆心为T(t,0),半径为1.若d(⊙T,△ABC)=1,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抛物线y=﹣x2+4x上,且横坐标为1,点B与点A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AB与y轴交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点E的坐标为(1,1). (1)求线段AB的长; (2)点P为线段AB上方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作AB的垂线交AB于点 H,点F为y轴上一点,当△PBE的面积最大时,求PH+HF+FO的最小值;

(3)在(2)中,PH+HF+FO取得最小值时,将△CFH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后得到△CF′H′,过点F'作CF′的垂线与直线AB交于点Q,点R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S,使以点D,Q,R,S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S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抛物线y=ax2+6x+c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直线y=x﹣5经过点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A的直线交直线BC于点M. ①当AM⊥BC时,过抛物线上一动点P(不与点B,C重合),作直线AM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点Q,若以点A,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的横坐标; ②连接AC,当直线AM与直线BC的夹角等于∠ACB的2倍时,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专题1:抛物线中的等腰三角形 基本题型:已知AB,抛物线()0 2≠ bx y,点P在抛物线上(或坐 c ax =a + + 标轴上,或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ABP ?为等腰三角形,求点P坐标。 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1)AB为底时(即PA PB 利用中点公式求出AB的中点M; k,因为两直线垂直斜率乘积为1-,进利用两点的斜率公式求出AB 而求出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k; 利用中点M与斜率k求出AB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 将AB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 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坐标。 (2)AB为腰时,分两类讨论: =):点P在以A为圆心以AB为半径的圆 ①以A ∠为顶角时(即AP AB 上。 =):点P在以B为圆心以AB为半径的圆 ②以B ∠为顶角时(即BP BA 上。 利用圆的一般方程列出A(或B)的方程,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坐标。 专题2:抛物线中的直角三角形

基本题型:已知AB ,抛物线()02≠++=a c bx ax y ,点P 在抛物线上(或坐标 轴上,或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ABP ?为直角三角形,求点P 坐标。 分两大类进行讨论: (1)AB 为斜边时(即PA PB ⊥):点P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周上。 利用中点公式求出AB 的中点M ; 利用圆的一般方程列出M 的方程,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 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2)AB 为直角边时,分两类讨论: ①以A ∠为直角时(即AP AB ⊥): ②以B ∠为直角时(即BP BA ⊥): 利用两点的斜率公式求出AB k ,因为两直线垂直斜率乘积为1-,进而求出 PA (或PB )的斜率k ;进而求出PA (或PB )的解析式; 将PA (或PB )的解析式与抛物线(或坐标轴,或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析式联立即可求出点P 坐标。 所需知识点: 一、 两点之间距离公式: 已知两点()()2211y ,x Q ,y ,x P , 则由勾股定理可得:()()2 21221y y x x PQ -+-=。 二、 圆的方程: 点()y ,x P 在⊙M 上,⊙M 中的圆心M 为()b ,a ,半径为R 。 则()()R b y a x PM =-+-= 22,得到方程☆:()()22 2 R b y a x =-+-。 ∴P 在☆的图象上,即☆为⊙M 的方程。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十套(含答案)

做题时间:_______至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 共__________分钟日期:_____月_____日 三、解答题 23.(11分)如图,在直角梯形OABC中,AB∥OC,BC⊥x轴于点C,A(1, 1),B(3,1).动点P从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 度移动.过点P作PQ⊥OA,垂足为Q.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0

做题时间:_______至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 共__________分钟 日 期:_____月_____日 三、解答题 23. (11分)如图,抛物线22++=bx ax y 与x 轴交于A (-1,0),B (4,0)两点, 与y 轴交于点C ,与过点C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于另一点D ,点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 的坐标. (2)点E 在x 轴上,若以A ,E ,D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此时点P 的坐标. (3)过点P 作直线CD 的垂线,垂足为Q .若将△CPQ 沿CP 翻折,点Q 的对应点为Q ′,是否存在点P ,使点Q ′恰好在x 轴上?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备用图

做题时间:_______至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 共__________分钟日期:_____月_____日 三、解答题 23.(11分)如图,已知直线 1 1 2 y x =-+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以线段AB 为边向上作正方形ABCD,过点A,D,C的抛物线与直线的另一个交点为E. (1)请直接写出C,D两点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B下滑,直至顶点D落 在x轴上时停止,设正方形落在x轴下方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滑行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与正方形一起平移,同时停止,求抛物线上C,E两点间的抛物线弧所扫过的面积. 备用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